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创意手工课》教学设计

《创意手工课》教学设计

《创意手工课》教学设计
《创意手工课》教学设计

《手工欣赏》教学设计

所提供的教学方案模板为一般样式,在诸要素齐全的情况下,可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构想适当创造、加工。

《有趣的吊饰》教学设计

所提供的教学方案模板为一般样式,在诸要素齐全的情况下,可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构想适当创造、加工。

《千变万化的帽子》教学方案

注:

所提供的教学方案模板为一般样式,在诸要素齐全的情况下,可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构想适当创造、加工。

《小船扬帆》教学方案

注:

所提供的教学方案模板为一般样式,在诸要素齐全的情况下,可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构想适当创造、加工。

《服装设计师》教学方案

注:

所提供的教学方案模板为一般样式,在诸要素齐全的情况下,可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构想适当创造、加工。

注:

所提供的教学方案模板为一般样式,在诸要素齐全的情况下,可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构想适当创造、加工。

注:

所提供的教学方案模板为一般样式,在诸要素齐全的情况下,可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构想适当创造、加工。

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 辛亥革命

八年级历史上册辛亥革命 教材与学情分析: 1、教材:中华民族在20世纪走过了一条漫长而又委曲的道路,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辛亥革命是20中国的第一次历史巨变,是中国近代化艰辛起步进程中的严重环节。它推翻了统泊中国几千年的开放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为中国进步打开了闸门。从这个意义上说,也可以把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看做是辛亥革命的继续和发展,看做是它最终结出的硕果。孙中山是20世纪中国走在时代前列的第一个伟人,他一次又一次革命的努力,最终促成了辛亥革命的爆发,推翻了满清王朝,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 2、学情:学生对于辛亥革命了解比较少,但对孙中山通过影视剧有一定的认识,因此本节课以此为切入点,以孙中山的早期活动为主线,介绍辛亥革命的过程及意义,加深学生的认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掌握制作大事年表的基本技能。 ○2了解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成立的精况,评价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和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学习一代伟人“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的革命精神;继承他“唤起民众”“振兴中华”的伟业,使自己具有胸怀祖国、为实现中华民族全面振兴而奋斗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辛亥革命。 教学难点:如何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深刻,如何通过史实总结出来,这需要运用分析归纳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而这些能力对中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

教学创意:①制作大事年表,了解孙中山进行的主要革命活动。 ②巧设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③查找有关材料,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教学方法:问题情景法、读书指导法、讨论法、归纳列表法 课后记: 教学过程与方法: 【导入新课】:(5分钟) 复习:①掀起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是哪一事件?领导者是谁?(“公车上书”;康有为、梁启超)②谁在宣传维新运动的过程中起到严重作用?他的译著是?(严复;《天演论》)③宣布实行变法的清朝皇帝是?(光绪帝)④戊戌变法为什么会失败?(因为变法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开放顽固派的利益,遭到了他们的极力反对,而当时的整个国家大权正是掌握在他们手中。) 导入:孙中山是20世纪中国走在时代前列的第一个伟人,在他的领导下,革命党愈挫愈奋、一次又一次的武装起义,最终推动了武昌起义的爆发,这些武装起义基本上是革命党人在同盟会的纲领和旗帜下进行的,也正是由于武昌起义的胜利,中华民国才得以于1912年元旦成立。 【讲授新课】:(25分钟) xx早期的革命活动: 1、同盟会创立背景——创立兴中会: 首先,让学生利用课前查找的资料简单介绍一下孙中山,从而对他有一个最初的认识。孙中山,宏伟的民主主义革命先行者、资产阶级革命家。字逸仙,广东香山(今中山)人,学医。 一生致力于资产阶级革命,先后创立兴中会、同盟会;领导发动革命起义;出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改组国民党;领导了“二次革命”、护法运动等

音乐课教学设计

湘文艺2011课标版四年级上册第十一课《如果幸福你就拍拍手》南漳县肖堰镇高峰完全小学 1教学目标 1、通过歌曲《如果幸福你就拍拍手》的演唱,感受歌曲的舞蹈性,能带着快乐的情绪,借助肢体、表情来参与活动。 2、能通过练唱,感受和掌握附点八分音符的节奏。 3、在唱演过程中培养集体合作创编歌词和舞蹈动作的能力。 2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学习态度积极,学生思维敏捷,接受能力较强,对于新事物有很强的兴趣,在音乐的歌曲演唱教学中能够积极主动地运用音乐歌唱方式来演唱,做到声情并茂,但对于音乐的信息量还不够,再分析歌曲与歌曲的表现设计的能力还略显不足. 3重点难点 掌握附点八分音符的节奏;创编歌词,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增进同学之间的友爱、团结,互相合作,互相帮助,并养成创造的好品质。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在上课之前,老师有一个问题想问大家“你们觉得幸福是什么?” 师:很多同学都说了自己的幸福,有的人觉得幸福是吃上一口棒棒糖,幸福的味道是甜的;有的人觉得幸福是跟爸爸妈妈在一起;有的人觉得幸福就是获奖时的兴奋与激动;有的人觉得幸福就是在学校里跟小伙伴一起快乐的玩耍;有的人觉得幸福就是助人为乐等等。 活动2【讲授】学习歌曲 师:老师听说世界上有一个幸福王国,到那里的人们都会觉得每天都是幸福的,你们想不想去看看? 师:可是想打开幸福王国的大门可没那么容易,需要经过重重考验。大家有没有信心? 1、认识八分附点音符 2、念念拍拍“芝麻开门芝麻快快开开门” 3、试听歌曲 4、教师范唱一遍歌曲,请同学们配合老师在相应节奏处拍手。 5、跟教师朗读歌曲歌词。(教师利用肢体动作帮助学生记忆)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找春天》教学设计完整版

2找春天. 教材分析: 春天来了,她像个害羞的小姑娘,悄悄地向我们走来。本文的课题呼唤着我们——找春天去吧!我们到校园里找一找,到野外去找一找。课文语言优美,充满儿童情趣和文学色彩。孩子们找到春天了吗?从哪里找到的?怎样找到的?激发学生多读书吧。读着这些语句,领会其中的情与趣,我们会感到回味无穷。 教学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春天的美景,体验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中去的情趣。 3、热爱春天,愿意去观察、发现。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识记生字,积累词语,感情朗读 教学难点:体会春光的美好,体验投身大自然的情趣,养成主动观察发现的习惯。 课前准备:歌曲磁带、CAI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授课时间:年月日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会认14个生字,会写9个字。 2、学习课文1、2、3段,初步感受春天带给我们的喜悦。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盼望着,盼望着,春天的脚步近了。(板书:春天)春姑娘来到了我们身边。让我们用美丽的词语迎接她的到来吧!(让学生说说平时积累的有关春天的词句。) 师:是的。春天来了!春天来了!她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她藏在哪里呢?让我们一块去找春天吧! (板书:找) 二、感知课文 师:春天就藏在我们的课文里。同学们,平常读课文,都有哪些要求呢? 1、一读课文,过生字关: ⑴学生自由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自学生字宝宝。 ⑵组内读一读,读得好的夸奖他,读得不好的帮助他。 ⑶课件出示生字宝宝,多形式认读,力求人人参与人人过关。 ⑷小组交流识记生字宝宝的方法,引导学生认真倾听,注意积累。 2、二读课文,过读通关: ⑴要求:把课文读流利,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读后让学生提出难读的句子,课件随机出示并指导读流利。

最新部编本《找春天》优质课教案 (1)公开课教学设计

二年级找春天教案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9个字。积累描写春天的词语、句子。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春天的美景,体验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中去的情趣。 3.激发学生热爱春天的情感,调动学生主动去观察、发现。 教学重点:识记生字,积累词语,感情朗读 教学难点:体会春光的美好,体验投身大自然的情趣,养成主动观察发现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调动积累,激趣揭题 1、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随机板书:春天。 随着乐曲,师生回顾积累的有关春天的词句。 2、揭示课题:找春天。 师:春天来了!春天来了!我们就和这几个新朋友一起去找春天。 二、感知课文,学习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学习生字(要求注音) 羞遮掩躲探嫩符触鹊杜鹃 2、出示句子,检查自学生字情况。 A、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B、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C、树木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

D、春天来了,我们看到了她,我们听到了她,我们闻到了她,我们触到了她。 E、她在柳枝上荡秋千,在风筝尾巴上摇啊摇;她在喜鹊、杜鹃嘴里叫,在桃花、杏花枝头笑…… 读通句子,检查生字读音情况。 三、朗读课文,感悟积累 师:春天真像个害羞的小姑娘,我们赶快和这几个小朋友一起脱掉棉袄,冲出家门,奔向田野,去寻找春天吧! 1、学生读课文,结合图,找一找春天在哪里? 全班交流,读通课文。 2、把你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再读给同位听。 3、指名读喜欢的句子,相机指导朗读,感悟积累 (1)“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读读演演:遮遮掩掩、躲躲藏藏。读懂这一句,理解“害羞” (2)4—7自然段 A、指名读句子,相机出示填空题: (),那是春天的眉毛吧?(),那是春天的眼睛吧?(),那是春天的音符吧?(),那是春天的琴声吧? B、师: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吗?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不是春天的眼睛呢?再读四个句子,有什么疑问,在小组里提出来,讨论讨论。(感受语言的准确,想象的丰富。) 引导学生进行问答式的口语训练:

辛亥革命 优秀教案

辛亥革命 【教学目标】 1.了解萍浏醴起义、安庆起义和黄花岗起义、武昌起义的史实。 2.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教学重点】 黄花岗起义、武昌起义。 【教学难点】 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教学内容】 一、新课导入 导入1(图片式导入)每逢新中国的重大节日或隆重庆典,天安门广场都要摆放孙中山的巨幅画像。这幅高6.18米、宽5.24米、重约1吨的巨幅画像是依据孙中山20世纪20年代摄于上海的照片绘制的。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半个世纪,这一形式一直保持了下来,并且还将继续下去。孙中山最大的贡献是什么?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本课去探究这些问题。 导入2(情境式导入)多媒体展示中山陵风景图片。同学们知道这个著名的旅游景点在哪里吗?长眠于此的世纪伟人指的是谁?此景点为南京中山陵,伟人是孙中山。毛泽东称他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何以赢得如此高的赞誉?那是因为在100多年前,一场震惊中外的革命——辛亥革命。什么是辛亥革命?它产生了什么深远影响?让我们走进本课去探究这些内容。 二、课堂探究 板块一:革命志士的奋斗 分组讨论:(1)同盟会成立后,革命党人进行了哪些武装起义? (2)这些起义的后果如何?产生了什么影响? 答案:(1)1906年同盟会会员刘道一、蔡绍南举行萍浏醴起义。1907年光复会会员徐锡麟举行安庆起义;1907年,孙中山与黄兴领导广西起义,袭取镇南关。1910年,孙中山同黄兴、赵声等人在广州举行起义。1911年4月,黄兴领导黄花岗起义。 (2)这些起义都失败了。但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过渡语:孙中山等人举行了一系列起义失败后,他们并没有就此一蹶不振,而是举行了更大规模的起义——武昌起义,这次起义的结果如何,产生了什么影响呢? 板块二:武昌起义 阅读材料: 材料一:民国初年,全国报纸总数高达500余家,不少报纸以“民主”“民权”“民国”和“国民”命名;全国报纸发行总数达4200万份,“读报者虽限于少数人,但报纸发表之意见,有公众的或私人议论,几乎下等之苦力,亦受其宣传”。 材料二:文学来源于生活。鲁迅小说《阿Q正传》里描述了辛亥革命时期一个可怜可悲的中国最底层的百姓形象,他想投靠革命,把自己的辫子绕起来用一根筷子别在头顶,最后却落得被处死的悲惨下场。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你怎样评价辛亥革命? (2)根据材料二,鲁迅眼里的辛亥革命成效如何? (3)请结合以上两则材料评价辛亥革命?你认为应如何评价历史事件? 答案:(1)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2)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现状,或辛亥革命没有能够给中国百姓带来福音等。 (3)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推动历史的进步;但是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状况,中国百姓依旧在水深火热中挣扎。评价历史事件要多方寻找资料,力求全面,不能武断下结论,要论从史出,实事求是。 结束语:辛亥革命已经有了一百多年的历史,辛亥革命的先辈们为之奋斗、为之献身的理想,今天已成为光辉的现实。辛亥革命的先辈们开创的伟大事业,正由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继续推向前进。 【板书设计】

音乐课教案

第一课上学歌(歌曲) 教学内容: 1、歌曲“上学歌”学唱; 2、综合训练 教学目标: 1、熟悉学生情况,建立课堂常规。 2、通过学唱《上学歌》,培养学生听音乐与唱歌的良好习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指导学生听着音乐做简单的律动。并能自编简单的动作,表现《上学歌》活泼愉快的情绪。 教学重点: 学唱歌曲,并感受到歌曲愉快的情绪,能通过演唱表现出歌曲的情绪。 教学难点: 感受乐曲情绪,能自编动作表现出音乐的情绪。 教学手段: 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常规培训 1、老师先讲今后上音乐课的要求。手平放在腿上,两脚平放在地上,不要乱动,背要挺直,有利于正确的发声。书放在乐椅的扶手上,今后带一只笔一块橡皮,不要在带其他东西。要爱护音乐书这个朋友。再请学生自己说一说今后应怎样表现。 2、发声动作应怎样做才是正确的。 全体起立,跟教师练唱小乐段,感受正确发声方法的运用。 3、进教室的要求:听音乐并根据音乐节奏自编动作边做边走到自己的位置。 听音乐练习 将学生带到教室外练习,看谁做的好。 二、新授 1、导入: “同学们,今天大家都是第一次上学,高兴吗?那谁能说一说你的这一天是怎样过的,你都经历了那些事。” “好,接着,我们来听一首“快乐的一天”,看是不是你做的事情。” 2、听音乐的第一段“早早起” 看图,这一段表现了小朋友早晨起来的情景,请生根据音乐表现的内容,边听边用动作表现。

“早晨起床后应该做什么?”“上学去”“这时你的心情怎样?路上看到什么景色?” 3、直接听第二段,请生边听边做动作表现。 “那么在上学途中,有一个小朋友遇到了这样的事情。” 4、学唱《上学歌》 ①教师范唱歌曲,请学生跟琴用“Lu”模唱歌曲。 ②读歌词,注意咬字要清楚。 ③跟琴唱歌词,注意情绪,要活泼欢快。 ④歌曲处理: “太阳天空照,花儿对我笑,” 连贯舒展 “小鸟说:早早早” 轻松、亲切、富有弹性 “我去上学校……爱劳动” 情绪饱满、富有激情、节奏明快。 “长大要为人民立功劳” 坚实有力,表现出决心 ⑤请同学根据歌词给歌曲编舞蹈, 5、分别听“来学习”、“做游戏”、“放学了”、“静静睡”, 并请生边听边根据乐曲情绪、表现的内容做相应的动作。 6、完整复听乐曲,并做动作。演奏到“上学歌”处齐唱,做动作。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第一课上学歌 情绪欢快、富有朝气 中速演唱 教学反馈: 第二课找朋友(音乐游戏) 游戏目的: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2 找春天 》 第1套(省一等奖)优质课(公共课 教学设计)

《找春天》教学设计 姓名:刘艳红 教材简介 本文是一篇语言优美、意境丰满、充满儿童情趣和文学色彩的美文。读着读着,我们仿佛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的目标中指出在阅读中积累词语……通读儿歌……感受语言的优美。所以,本课秉承着“读写并重,言意兼得”的思路进行设计:“读写并重”是指要一如既往地注重学生朗读和写字、写话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朗读中走进文本所描绘的意境,感受意境美、语言美;“言意兼得”是指教学中紧扣文本语言,在想象、朗读、补白、欣赏中体会语言的意境,领会其中的情与趣,从而让学生更好地感受春天的美好和丰富多彩,同同时在说写训练中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拼读生字,自主朗读课文。(学生) 2、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寻找大自然中的春天。(学生) 学习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春天的美景,体验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中去的情趣。 3、热爱春天,愿意去观察、发现。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春天的美景,

体验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中去的情趣。 2、热爱春天,愿意去观察、发现。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你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 2、你是怎么知道的? 3.揭题:是的,春天来了!她已经悄悄来到我们的身边,谁能说说早春有什么特点吗?让我们和文中的小朋友一块儿去“找春天”吧!(板书课题并指导朗读课题——找春天) 二、检查预习提出学习要求: 1、认真读课文,注意读懂字音,读通课文。 2、读读记记生字,再试着画画词语。 三、多种形式读1.自读《找春天》。 2.个别读:我来寻找我们班的朗读者,有请同学们来朗读。师评价:(1)声音好听,像小鸟一样。(2)一个错误都没有,太棒了!(3)好,我喜欢。(4)好极了 (5)还有这样的音符啊,真好听。3.齐读最后一段。 4、师生一起拼读一下生字。 5、老师把拼音去掉,我找同学读一读。 6、这些字跑到了向日葵的头上了,看看同学们谁抢答的快?四、分析课文 1、去找春天的心情怎么样?从哪里看出来了?生:冲、脱、奔、去

(完整版)《辛亥革命》教学设计

人教版必修一第四单元 第13课《辛亥革命》教学设计 湖南省新化县第三中学秦爱叔 一、设计理念: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我们要充分尊重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管理,加强师生互动,使之形成良好的自主、合作、探究之能力。另通过情境教学、角色扮演与合作讨论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史学素养。 二、学情分析: 关于辛亥革命,学生在初中已经有所知晓,这对我们开展教学较为有利,只是学生对辛亥革命史实的了解一般都停留在电影电视中有关描述辛亥革命的一些认知,这属于一种感性认识。我们要真实全面的掌握相关史实,还须进一步学习与挖掘。 三、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属于旧民主主义革命范畴,它推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是中国近代史进程中的里程碑。本课在内容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不仅结束了一个旧时代,还开启了一个新时代。 2.教学重点:辛亥革命的背景与影响,《临时约法》 教学难点:对辛亥革命的评价、孙中山推举袁世凯为总统的原因。 四、教学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掌握兴中会与同盟会的成立;武昌起义;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临时约法;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通过分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的背景和条件,培养学生从政治、经济、阶级等角度完整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历史材料设置问题,循循善诱,促使学生思才问题,探究问题。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学习辛亥革命进行中的复杂性与艰巨性,使学生认识到革命成果来之不易,应珍惜时间,勤奋学习。通过学习孙中山在革命时期的思想和表现,教育学生为实现祖国腾飞大业而努力学习。 五、教学过程: 1.导入 [教师导入]:一张近代服饰、发型的图片导入。教师阐述:从课件上这张图片,我们可看出是何政治事件造成了这种近代服饰、发型的变迁?这次政治事件发生的背景?当时有无具备条件? 2.新授(教学内容) (一)辛亥革命爆发的背景及条件: 投影:图一:中国被众多条约捆绑图。图二:外债剥削压榨得中国人民无法生活图。图三:列强瓜分中国图。 慈禧与她的上谕:“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投影:材料一:民族资本主义有了比较迅速的发展……资本总额达1亿多,是以前三十余年的两倍多。 材料二:章炳麟、邹容、陈天华等资…… 材料三:同盟会及三民主义。 材料四:清政府新政图及内容。 材料五:黄花岗起义图 材料六:四川保路运动图 [合作学习]:当时中国是否具备资产阶级革命的社会条件? [学生感悟]:通过分析处理,学生认识到经过革命党人的长期宣传与不懈努力,革命所爆发的经济、阶级、思想、组织与军事等基础以及外部有利时机都已具备,一场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已经一触即发。 [设计意图]:本环节提供了几则材料及图片,认真分析了当时中国爆发革命所应当具有的条件及背景,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分成六个小组,每组学习一个材料,提升学生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史学素养,并培养学生团队协作之能力。 (二)辛亥革命的过程: 投影:革命过程形势图 教师讲述: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短短三天占领武汉三镇成立湖北军政府。之后全国闻风响应,全国有十多个省份宣布独立。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建立,但建

音乐课教案

音乐课教案 篇一:小学音乐课教学设计 小学音乐课教学设计 莲子口中心小学王云宁 课题:《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 教材版本: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 授课年级:小学四年级 教材分析: 《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是一首旋律优美,意境动人,有很抒情感人的儿童歌曲,这首歌歌颂了教师呕心沥血,无私奉献的精神,同时也表达了对辛勤劳动,忠于教书育人的老师的热爱和敬仰之情歌曲的高潮部分是这首歌教学时应该特别注意的,不但出现了附点音符,还有就是节拍的把握要特别提醒学生注意。 学生情况分析: 作为成长在农村的孩子,学生们对乐理知识的掌握较少,但是对音乐课的热情高涨,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对音乐的热情拓展学生的视野,带领学生感受音乐之美。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认识附点音符,会唱《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这首歌。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与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增强学生的节奏感,提升音乐修养。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首歌的教学,让学生体会教师工作的艰辛,进一步培养学生尊敬老师的思想感情,热爱教师,尊重老师的劳动。教学重点,难点: 附点音符的节拍把握,以及高潮部分的演唱,尤其“敬爱的好老师”一句的节拍要唱够。 教学准备:录音机,钢琴。 教学过程: 一。听,初步感受整首歌。 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首很好听的歌曲,大家先认真听一遍,告诉老师这首歌歌唱的是谁?它都描写了那些内容? 生答:歌唱的是老师,告诉我们老师深夜还在改作业,工作多辛苦。生:老师为了我们呕心沥血,我们感激老师。 师:同学们说的好,我们的老师们为了我们不辞辛苦。那今天的课堂上你们想不想唱一首歌给老师? 生:想。 师:好,那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 二。学习乐谱。 1.用多媒体呈现乐谱,看歌曲的高潮部分,让学生看到有的音符后面带点,表示什么?想想之前学过的音乐知识,音符上面加点表示声音高了,下面加点表示声音低了,那后面带点呢?

小学语文:找春天 教案设计

1 找春天 一、教材分析: 春天来了,她像个害羞的小姑娘悄悄地向我们走来。本文的课题呼唤我们——找春天去吧!我们到校园里找一找,也许能在操场边发现刚探头的小草,到野外去找一找,也许能在天空中发现飘飘摇摇的风筝。打开课本,我们还会在课文插图中发现春天的影子;读着课文,我们会感觉到自己就是那个脱掉棉袄,冲出家门、奔向田野的孩子,体会到寻找春天的急切心情,感受到发现春天的欣喜。课文语言优美,充满儿童情趣和文学色彩。作者把春天比作一个小姑娘,她害羞,所以遮遮掩掩,躲躲藏藏;她美丽,有着嫩绿的秀眉和色彩斑斓的眼睛;她活泼,娴熟地谈走着动人的音符,快乐地荡着秋千,兴奋地叫着、笑着。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会认“羞”等9个生字,会写“脱”等9个字。 2、情感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了解春天的特征,感受春天清新和充满生机的美,体验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中去的情趣。 3、能力目标:热爱春天,愿意去观察、发现。 三、重点、难点 1、重点:认字、写字、朗读课文。 2、难点:课文的感情朗读、体会课文中蕴含的意义。 四、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 2、板画。 3、学生写的描写春天的作文。 五、学情分析: 课文语言优美,充满儿童情趣和文学色彩。孩子们也能结合图,去找春天的特点,感受到发现春天的欣喜。 六、教法、学法: 自学法、谈话法、导读法。 七、教学课时 两课时 课前预习 1、读课文3遍,要求不加字、少字,长句子会断句,字音读正确。 2、把不认识的生字画出来,并借助课下带拼音的字或工具书把字

音注在书上。 3、制作生字卡片。 4、把你积累到的好词、好句、的字短语摘抄在积累本上。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积累: 1、预习展示交流。 我们在课下收集了关于描写春天的好词、好句、的字短语,请同学们相互交流一下。 2、描写春天的四字词语 春意盎然春雨绵绵春风拂面 春风化雨大地回春春光明媚 春风习习莺歌燕舞泉水丁冬 一、启发谈话,导入课文 盼望着,盼望着,春天的脚步近了。她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她藏在什么地方呢?让我们一起找春天吧!(板书:找春天) 二、检查预习 1、春姑娘来到了课堂,她就藏在我们的课文里,请同学们仔细地读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感受春天的气息。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2、指名读课文 3、检查生字注音情况 4、交流积累的词语、的字短语。(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点点嫩芽、丁丁冬冬、解冻的小溪。) 三、自读课文 (1)春天来了,她像个害羞的小姑娘,悄悄地向我们走来,请同学们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标出自然段 (2)南北赛读、男女对读,读后评议 (3)老师范读 (4)学生模仿读 四、识字 1、同学们课文读得这么流利,你是怎么记住这些生字的? 2、教师出示生字词,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看实物猜字——躲、符、鹊;画图认字——嫩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找春天》公开课教学设计

《找春天》公开课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找春天》是部编教材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的第二篇课文。课文结合时节,把孩子们引领到大自然中去,孩子们在童话般的春天里,感受美好的春光,发现春天的特点,培养留心观察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春天的美景,体验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中去的情趣。 3.热爱春天,愿意去观察、发现。 教学重点: 识记生字,积累词语,感情朗读。 教学难点: 体会春天的美好,体验投身大自然的情趣,养成主动观察发现的习惯。课前准备: 1.课前让学生观察春天里事物的变化,搜集有关春天的文字和图片资料。 2.课件。 3.歌曲《春天在哪里》。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积累词语 1.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师生共唱)春姑娘悄悄地来到了我们身边。让我们用美丽的词语迎接她的到来吧! (让学生说说平时积累的有关春天的词语。) 2.春天来了!春天来了!让我们一块去找春天吧! 3.板书课题,齐读。(板书:找春天)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4页,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不好的地方多几遍。 2.检查生字情况。

(1)课文中的这些生字你都能喊出他的名字吗?咱们来试试好吗?(出示带拼音的生字,指名读) (2)归类识记生字。 A.做动作记生字:脱、寻、遮、掩、探、解、触 B.换部件记生字:袄、姑、嫩、杜、鹃 C.编字谜记生字:羞(歪尾巴羊骑着丑) D.找朋友记生字:符 (2)这些生字去掉拼音还会读吗?游戏、开火车 3.指导学生书写:寻姑娘 三、走进文本,寻找春天 过渡语:同学们,刚刚咱们扫除了阅读的障碍,下面一起去寻找春天吧! 1.分段式读课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谁想读。 2.以读代讲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指导朗读,抓住“脱掉、冲出、奔向”等表示动作的词语感受孩子们急切、激动的心情。 3、学习第三自然段。 (1)抓住关键词体会春天“害羞”的特点。 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2)用这样的词语真好,让我们看到了害羞的春天。谁还会说这样的词语? 4、读4---7自然段。 (1)练习朗读。自由读、师生读、男女生对读。 (2)有什么发现? (3)仿照句式让学生练习说话训练。 ____________,那是春天的____________吧? (4)小结:春天来了!几个爱观察的孩子找哇找哇,它们找到春天。让我们再来读一读。 5.学习第8自然段 (1)朗读:春天来了!我们看到了她,我们听到了她,我们闻到了她,我们触到了她。 春天来了,孩子们找到了,快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大家吧。谁想读?

最新二年级音乐课堂最新教学设计3篇

最新二年级音乐课堂最新教学设计3篇 通过编创小歌谣、动作和表演,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创造意识.:能在游戏中熟悉歌曲并能初步学:在歌曲中加入动作的声音.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二年级音乐教学设计3篇,希望可以分享给大家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年级音乐教学设计一猴子蒸糕 教学目标 1、熟悉歌曲内容,感受歌曲风趣、活泼的特点. 2、通过想象与联想,结合欣赏乐曲,大胆创编,踊跃参与合作表演. 3、分角色进行表演,培养音乐表现力,感受音乐与形体表演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1、感受乐曲风趣活泼的特点.在乐曲感染下,热情投入创作与实践中,激发学生互动参与的热情,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和音乐实践能力. 2、合理展开想象与联想,创编出生动活泼、富于特征的形象和情节.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总结本单元所学内容,归纳特征,介绍形象,引出闪亮登场的人物──猴子,引出新课《猴子蒸糕》. 二、新课学习 1、聆听歌曲《猴子蒸糕》,了解歌曲内容.

2、介绍背景──壮族民歌.(教师可收集壮族民歌的资料进行口述.) 3、教师出示《猴子蒸糕》歌词,让学生熟悉歌词内容,朗诵歌词. 提问:歌曲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情节.) 4、再次聆听歌曲《猴子蒸糕》,对照歌词,构思创编音乐剧. 5、给学生5到7分钟时间,自由合作,分角色,分工,依据歌曲叙事情节创编音乐剧. 可同时安排3-4组进行.除了主演外,每组还可以安排导演评判小组剧务等,共同为表演出谋划策,以提高表演效果, 分工不分家,以增强孩子们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6、欣赏歌曲《猴子蒸糕》动画,让每个小组的表演者边听歌曲边构思进入角色. 7、《猴子蒸糕》分角色表演. 第一组表演完以后,可暂时做停歇,让观众提出评价意见及修改建议,然后第二组出场.如是类推. 三、课堂小结:结合表演,对猴子与小狗的生活态度、行为做出价值判断,深化思想认识.结合单元内容,强调进一步加强热爱劳动、劳动光荣的情感体验,号召大家做一个爱劳动的好孩子,同时还应树立尊重他人劳动,做力所能及的事、用劳动创造果实的思想态度和情感. 二年级音乐教学设计二理发师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理发师》是一首热情、欢快、幽默的澳大利亚民歌.采用D大调,2/4拍,单乐段结构.旋律

第二课《找春天》教学设计

2 《找春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冲、寻、姑、娘、吐、柳、荡、桃、杏”9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朗读课文,感受春光的美好,感受大自然的乐趣。 4.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解课文几个动词的使用。 5.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词语及重点诗句。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 2.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学生发现事物的能力。 【教学难点】 1.让学生提前预习课文。 2.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春天的美好,感受到大自然的乐趣并能学会主动观察事物。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 2.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寻找春天的信息,感受春的温暖。 二、讲授新课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出示要求:(演示第4张幻灯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感受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2)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了解课文内容。

(3)注意读书姿势要端正。 (4)认读生字:(演示第5、6张幻灯片) 2.交流汇报: 生自由说说这篇课文中都从哪些方面描写找到春天的信息的,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师注意鼓励学生敢说并引导学生相互补充) 过渡: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进行细细的品读。 (二)精读课文。 师:认识了生字宝宝,再读课文就容易多了,下面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看看从哪里可以找到春天。 1.阅读第1段:春天来了!春天来了! 连用两个“春天来了!”说明了什么呢?(说明了孩子们对春天到来的惊喜与渴望。) 2.下面我们一起阅读第2自然段。 我们几个孩子脱(tuō)掉棉袄(ǎo),冲(chōng)出家门,奔向田野,去寻(x ún)找春天。 (1)我们几个孩子是怎样找春天的?请圈出句子中的相关动语。 脱掉、冲出、奔向、寻找 (2)从这几个词可以看出孩子们对春天的到来是(兴奋)的心情。 3.春天是什么样的呢? 春天像个害羞(xiū)的小姑(gū)娘(niang),遮(zhē)遮掩掩,躲躲藏藏,我们仔细地找哇,找哇。 (1)找出本段中的比喻句。 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 把(春天)比喻成(害羞的小姑娘)。

【小学】部编本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找春天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

【关键字】小学 部编本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找春天》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 部编本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找春天》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 2、《找春天》 教材简介 课文语言优美,充满儿童情趣和文学色彩。作者把春天比作一个小姑娘,她害羞,所以遮遮掩掩,躲躲藏藏;她美丽,有着嫩绿的秀眉和色彩斑斓的眼睛;她活泼,娴熟地弹奏着动人的音符,快乐地荡着秋千,兴奋地叫着、笑着…… 教学本课要引导学生看着画面背诵,不但背下语言,还“背”下画面,“背”下丰富的情感。 学习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春天的美景,体验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中去的情趣。 3、热爱春天,愿意去观察、发现。 教学重点、难点:2、3 教学准备:演示文稿布置学生课前在校园或其他地方寻找春天。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在你的印象中春天是什么样子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去找一找春天好吗?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 1、了解预习情况 师:课前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在预习中你都解决了什么问题?(指名回答) 2、检查生字读音。 (1)出示带本课词语的句子。 ◆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树木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 ◆我们触到了它。她在柳枝上荡秋千。 ◆她在喜鹊、杜鹃嘴里叫。 ①学生自由读。②指名读句子。(一个学生读一句,读完把生词读两遍。在读的过

程中正音) (2)出示生词。(采取各种形式读) (3)出示生字。(采取各种形式读,并扩词【结合课后找找说说】,引导学生说记字的方法。) 三、答疑、点拨。《找春天》优秀教学设计 (一)自读质疑 师:来,看一看我们的学习要求。(出示:1、自由地读课文,想一想自己能从课文中知道些什么?2、认真思考,提出与课文内容有关的问题。) 1、生自读。 2、小组交流收获。 3、指名交流。(师根据学生回答把有价值的问题板书或打在屏幕上。) ◆ 问题预设:1、为什么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2、为什么要仔细地找啊找?3、(有关比喻句的可能学生会不明白)4、为什么小朋友们是冲出家门…… (二)答疑 1、学习1、2自然段 自读,从中能体会到什么?(通过指导朗读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体会到孩子们的兴奋,从而理解“冲”“奔”) 2、交流一下课前寻找春天的情况。(指名交流)【分析:刚入春不久的春天是不太容易发现的,根据学生的交流入手理解为什么说是遮遮掩掩躲躲藏藏?为什么害羞?为什么要仔细地找……】 3、他们找到春天了吗?都找到了什么? (1)自读课文找出有关段落。(反复读4——7自然段,体会句子的优美从而理解句子。) (2)试背。 4、出示最后一自然段 (1)自读,找出表动作的词语,指导朗读体会句子的写法。) (2)仿照最后一自然段写句子。 四、达成 通过这节课你们都有哪些收获呢?(指名交流) 师:同学们的收获可真多!让我们课后继续寻找春天。 五、课后布置:背诵课文。 板书: 找春天 留心观察 高兴:冲出走向 害羞:仔细找

教案第9课辛亥革命

第9课辛亥革命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萍浏醴起义、安庆起义、广西起义、广州起义、武昌起义;知道徐锡麟、秋瑾以及“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的英雄事迹;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资料,让学生了解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通过历史史料的解读与分析,培养学生解读历史问题的能力,从而让学生全面的认识和看待历史事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革命烈士英雄人物事迹的讲述,让学生认识到中国人为民族独立、解放而不屈努力的奋斗精神,从而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重点难点】 重点:广州起义、武昌起义。 难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图是人民英雄纪念碑上展现武昌起义情节的纪念性浮雕。作为国家级的的纪念碑为何选择武昌起义这一历史事件呢?它在中国历史上有什么样的历史影响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9课:辛亥革命,去感受那段火红的革命时期。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革命志士的奋斗 1.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说一说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革命起义有哪些?结果如何? 学生回答: 时间领导者起义1906 刘道一、蔡绍南萍浏醴起义1907 徐锡麟、秋瑾安庆起义 1907 孙中山、黄兴广西起义 2.教师强调:1906年的萍浏醴起义是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起义虽然失败,但极大提高了同盟会的声望。 3.教师展示图片:《黄兴绝命书》《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 提问:上述两幅图片展现了什么精神?与哪一次革命起义有关? 学生回答:展现了革命党人视死如归、不怕牺牲的精神。与黄花岗起义有关。 4.教师讲述:1911年4月,黄兴等发动起义,攻占两广总督衙门。革命党人同清军展开激烈巷战,最终因众寡悬殊,起义失败。但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目标导学二:武昌起义 1.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回答问题:①武昌起义成功的有利条件?②武昌起义的简要过程? 学生回答:①有革命组织:文学社和共进会;得到了同盟会的帮助;湖北新军倾向革命。②简要过程:发动起义——夺取军械

音乐课教学设计方案

篇一:音乐教学设计方案 第一单元夏日风情 教学设计:本单元以夏日风情为主题,在教学内容中以听听唱唱创创活动为主,在本 单元中感受不同的风土人情,通过歌唱与欣赏认识6/8的节奏特点,掌握四声部轮唱的风格,学习《剪羊毛》的旋律,并能够用口琴吹奏歌曲。在活动中帮助学生感受双音的音响效果。教学内容:听听:那不勒斯舞曲、意大利随想曲 唱唱:夏天来了---复习6/8拍 剪羊毛 创创:为歌曲伴奏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和了解西洋乐器中的铜管乐器——圆号、小号、长号和大号 的音色、形状及演奏方式。本课以小号为重点。 2、通过欣赏小号独奏曲《那不勒斯舞曲》,使学生感受欢快的情绪,进一步熟悉西洋铜管乐器的不同音色,感受和听辨独奏与伴奏的各个层次。教学重点、难点: 1、小号独奏曲《那不勒斯舞曲》,是俄国作曲家柴科夫斯基所作 芭蕾舞剧音乐《天鹅湖》第三幕中的一段以小号为主奏乐器的意大利风格的舞剧音乐。乐曲为三部曲式结构。在乐队全奏四小节热烈的引子后,出现了小号用小快板速度独奏的活泼而轻快的主题,这一主题每一句的节奏型都是;第二乐段:节奏型与第一乐段相近,但开始句不是十六分音符,而是用附点音符;第三乐段:由八分音符开始,紧接着是顿音与连音相间的一大串十六分音符 2、复习6/8拍 教学课时:8教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那不勒斯舞》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小号独奏曲《那不勒斯舞曲》,使学生感受欢快的情绪,熟悉西洋铜管乐器的不同音色,感受和听辨独奏与伴奏的各个层次。 教学重难点:对音乐中部分乐器音色的掌握。 教学准备:音乐、板书、口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播放所学歌曲《牧场上的家》,让学生听着音乐,愉快地走进教室。 二、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在上课前我们先来做一个小测试:请大家听到老师“预备——开始”的口令后,把手贴到下巴上。 教师在喊出“预备——开始”口令的同时,有意夸张地把手贴在脸颊上。此时出现微妙的情形:全体学生几乎无一例外地都会随教师把手贴在脸颊上。教师让同学们互相观察手放的位置,提出问题:“刚才老师讲的要求是什么”? ★同学们会流畅的回答:“听到老师‘预备——开始’的口令后,把手贴到下巴上”。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听到老师的口令后,大家都把手错放到脸颊上呢?原因很简单,因为同学们都看到老师是把手放到脸颊上的,所以也都把手放到了脸颊上。 (这个现象说明一点,那就是同学们相信眼睛看到的胜于相信耳朵听到的。俗话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也说明这是人们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但是,世界是由多元化组成的,我们除了可以用眼睛的视觉去观察我们周围的世界,还可以用耳朵的听觉去发现和感受这世界的另一面。音乐是一种听觉艺术,因此,学习音乐是培养和发展我们用听觉去发现和感受周

《找春天》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教材简说 一、单元教材简析 本单元“春天里的发现”是建立在一年级下册“春天”单元学习的基础上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已学的知识和学习体会展开进一步的学习,使学生在已有的对春天的感悟的基础上,去发现春天、观察春天、想象春天,甚至能画春天、唱春天、说春天、写春天等等。内容:导语,《找春天》、《古诗两首》、《笋芽儿》、《小鹿的玫瑰花》和《语文园地一》。认识47个生字,书写39个汉字。 二、单元教学目标 1、认识47个生字,书写39个汉字。 2、要引导学生多读,读出感情。在反复的充满感情的朗读中,做到朗读与感悟相交融。 3、重视课外阅读的指导,帮助学生选择文质兼美的优秀读物,提供学生交流课外阅读感受的机会。 4、引领学生走进春天的大课堂,唱一唱春天的歌,画一画春天的美景,诵一诵春天的诗文。 三、教学重难点 1、认识47个生字,书写39个汉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要求背诵的诗文。 四、课时安排 《找春天》2课时《古诗两首》2课时《笋芽儿》2课时

《小鹿的玫瑰花》2课时《语文园地一》3课时 硫磺沟镇中心学校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二年级语文教案 设计 教学时间:教学课题:《找春天》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课时:2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课时目标:1.通过形声字认识“躲、符”、熟字加偏旁认识“触、鹊、羞”熟字换偏旁认识“遮、掩探嫩”,通过观察、范写、互评等方式会写“脱、冻、溪、棉、探”5个左右结构的字。 2.通过组内互读、展示交流等方式读通、读准难读的词语和长句子。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章内容。 3.在小组合作、交流、汇报的过程中体验发现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挥学生潜能,培养学生乐于分享学习所得的学习品质。 课时重难点:1、熟读课文、初步感知文章。认识“羞、遮、掩、躲、探、嫩、符、触、鹊”会写“脱、冻、溪、棉、探”。 2、注意“溪”“探”字的写法、“遮”、“触”的读音。

高中历史 辛亥革命教学设计

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萨拉族自治县银川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一 人民版教学设计:32辛亥革命 本节课要学的内容是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三第二节指的是辛亥革命,七核心内容是辛亥革命,理解它的关键是知道辛亥革命的大致经过,掌握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和影响,教训以及《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学生在初中阶段以及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了学习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由于本节课的内容还与政治学科联系紧密所以本节课的内容在本册书内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影响和教训,解决重点的关键是结合近代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的具体国情引导学生进行具体的分析。 二、教学目标及其解析 1、目标定位:知道辛亥革命,了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掌握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和影响及教训。 2、目标解析:知道辛亥革命,就是要知道辛亥革命的时间和大致的过程,了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就是要了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的时间、具体的内容、性质和对中国政治近代化的作用。掌握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和影响及教训,就要通过对辛亥革命进行具体的分析掌握辛亥革命爆发的背景和对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影响以及革命失败给中国民主革命的教训。 三、教学问题与诊断分析 本课知识跨度大,学生不容易掌握,因此要让学生把握基本线索。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和革命的过程与成就理解它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民主革命,是中国近代化的一座里程碑。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学生对这一节内容比较熟悉,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形象的展示教学内容。 五、教学过程设计 问题一、武昌起义 设计意图: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辛亥革命爆发的背景和大致的概况。 师生活动:学生阅读教材内容,思考回答问题;教师适当补充讲解。 问题1: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爆发的背景。 问题2:武昌起义的概况。 例题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辛亥革命兴起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A ) A.西方列强加紧侵略中国,民族危机日益严重 B.人民群众的热烈拥护 C.民族资产阶级积极开辟独立发展的道路 D.清末新政的破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