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反向思维中的辛波斯卡

反向思维中的辛波斯卡

反向思维中的辛波斯卡
反向思维中的辛波斯卡

反向思维中的辛波斯卡

作者:许柏扬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上旬刊》 2019年第12期

许柏扬

2012年2月1日,世界文坛上的一颗巨星悄然陨落——波兰女诗人维斯瓦娃·辛波斯卡

在睡梦中安然辞世。她的离去如同她生前的诗歌,静谧、肃穆,却有磐石沉入湖心的力量。辛

波斯卡是一位充满了性格魅力与精神力量的女诗人,她出生于1923年7月2日,1945年3月,在《波兰日报(副刊)》发表了她的第一首诗作《我追寻文字》,之后陆续出版了包括《存活

的理由》《自问集》《巨大的数目》《冒号》等二十部诗集,1996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她也

是第三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女诗人。

与其他久负盛名的诗人相比,辛波斯卡一生创作的诗歌不算多,但就我拿在手中的这套

陈黎翻译、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万物静默如谜》《我曾这样寂寞的生活》《给所有昨日的诗》三册诗选,每一篇都极具特色、堪称她诗艺高峰的佳作。阅读辛波斯卡,通常首先会被她

率性的、却又极具肯定语气的个性语言所吸引,她的诗歌开头往往很平常,仿佛与友人在随意

对话:“我偏爱电影/我偏爱猫/我偏爱华尔塔河沿岸的橡树/我偏爱狄更斯胜过陀思妥耶夫斯基。”诗中描绘的事物,都是日常所见,使人很容易就进入到诗歌。可是,如果你以为这只是

一首寻常叙述的诗,那就错了,接下来,诗人对世界的理性观察和价值观立即显现出来:“我

偏爱我对人群的喜欢/胜过我对人类的喜欢。”人生而孤独,而诗人尤其敏感,他们感受到的孤独可能比常人更多,也更深刻,所以诗人在诗中说:偏爱对人群的喜欢。然而,诗人更是敏锐的,他们更容易看清楚这个世界的世态炎凉和真实的人性。人有时候是贪婪而残暴的,战争,

对大自然的掠夺和肆意破坏,对其他物种的杀戮和侵袭,人类犯下的过错与罪恶已经太多了。

因而,诗人在诗中公开宣称:她虽然喜欢人群带来的温情,但并不太喜欢“人类”这个物种。

简短的两句诗,后面涵盖着未说出的庞大内容,这就是诗人智慧的思考与精炼的语言所呈现出

的诗意。同样,后面的诗句继续说出她的思考与态度:“我偏爱写诗的荒谬/胜过不写诗的荒谬”,善良的人们祈祷和平与公正,然而,这个世界永远不会按照善良人的意愿为转移,有时

甚至是背道而驰,写诗也许改变不了世界,但它说出了诗人看到的真相,安慰了诗人自己和无

数阅读者的心灵,面对无可改变的荒谬的世界,诗人宁可选择写诗,哪怕诗歌是无用的。

与我们常见的修辞华丽、抒情的诗歌语言不同,辛波斯卡大胆地运用生活中最常见的事

物来入诗:“我偏爱在手边摆放针线,以备不时之需。”她描写电影、猫、华尔塔河沿岸的橡树,从这些信手拈来的景物和词汇,不难看出她个性中的随性和俏皮。但诗歌并不限于此,很快,她就越过事物的表面,向更深邃的哲学性过渡和揭示:

我偏爱不向我做任何

承诺的道德家。

我偏爱狡猾的仁慈胜过过度可信的那种。

我偏爱穿便服的地球。

我偏爱被征服的国家胜过征服者。

我偏爱有些保留。

我偏爱混乱的地狱胜过秩序井然的地狱。

如是我闻

如是我闻 车窗外的白杨舒展,绿叶如车轮辐辏,在空旷的背景下竟也有了些繁华的意思。 舒展的枝叶在演绎生命的轮回,如是我闻,生命的本质在于繁华还是枯寂,抑或只是生命本身的过程,轻轻一叹一问间,走过的路途似乎也成为探索答案的征程。 “如是我闻”当佛子向世尊阐述自己对于正法的见解和疑问时,虔诚的四个字便开始了一次智慧的碰撞与交锋。正法并非只在世尊那里,人人皆有佛性,度过了那苦海,人人岂不都是如来,经得起如是我闻的叩问。 便如这隔壁白杨,枯荣反复,寒来暑往,所要展示的是什么呢,生命的不屈和坚韧么,它们毕竟只是对自然地顺从,当扎根于此之时,它们的命运便是尽力汲取养分,对抗风沙,繁衍后代。这是生命的冲动和流逝的过程。而人们赞美与移栽是利用和寻找感情的寄托,如此而已。 如是我闻,生命的本质的探寻不是我们所能承担的任务,物理的化学的和哲学的表述并非直接的表达,生命的本质从来不需要这么间接晦涩的形式进行探索和发现,人们从事这些探索,是对自身智力的锻炼和标榜自我高等的手段和方法。他们不同植物,不同动物,感情的存在和生命意志的赋予使得他们对于生命中的无聊和痛苦体会艰深,克服这种不适状态的愿望更加急切,在自身寻找不到较好的角度也是对自身的认识更加艰难的情况下,求助于外物的状态抒发和比拟

自身情感的需求因此产生。而外物,如白杨一般,被赋予的唯一意义可能只是生存和繁衍的本能,对于人们加之其上的感情意味既无法认同,也无法反对,它们是失语者,对于感情的暴虐与强加,是无知觉无意义的,反而因此,人们又赋予它并不迟疑的品格,或命名为坚守。这正衬托出人们自我定位和自我安定感觉的缺失。 海德格尔现代人失家的困惑的哲学命题,对于家园的渴望和一种安定感的寻求即使在一棵白杨上也不放过。个人意识的存在使得其生存更多追寻思想性的生活状态,栖息在思想的芦苇上,便是芦苇也作为人的灵性的栖息之地。 现代人对于自身的不自信和不确定最好的例子莫过于维特根斯坦所说的,一个买两份报纸来相互对照以确保报纸内容无误的人的例子。叔本华对于人生的思考更多强调人自我意志的巨大力量,然而悲剧的原因在于,个人意志的独立性,很多时候是失控的,个人无法把握,在康德看来,这大概是理性的界限所在,只是,康德早于叔本华,其理性批判的范围是对元命题和确定性基础的探寻,而不理会个人意志的原因。奥古斯丁认同个人意志的自由,因而人的原罪也是因为亚当使用个人意志选择恶,从而到来整个人类的原罪。 哲学家的探讨,对于意志和理性的阐发,精深细致。然而,如是我闻,对外物的假借的理性意志的探讨,使得人对于自身的确定性的寻找更加困难。甚至没有人能够认识自我,这是最大的智慧,更荒谬的是,人因为具有了智慧,因为有了认识自我的冲动,从而永远无法认识自我,他们永远无法认识认知自我的冲动之过程和这种认识冲

反向思维中的辛波斯卡

反向思维中的辛波斯卡 作者:许柏扬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上旬刊》 2019年第12期 许柏扬 2012年2月1日,世界文坛上的一颗巨星悄然陨落——波兰女诗人维斯瓦娃·辛波斯卡 在睡梦中安然辞世。她的离去如同她生前的诗歌,静谧、肃穆,却有磐石沉入湖心的力量。辛 波斯卡是一位充满了性格魅力与精神力量的女诗人,她出生于1923年7月2日,1945年3月,在《波兰日报(副刊)》发表了她的第一首诗作《我追寻文字》,之后陆续出版了包括《存活 的理由》《自问集》《巨大的数目》《冒号》等二十部诗集,1996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她也 是第三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女诗人。 与其他久负盛名的诗人相比,辛波斯卡一生创作的诗歌不算多,但就我拿在手中的这套 陈黎翻译、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万物静默如谜》《我曾这样寂寞的生活》《给所有昨日的诗》三册诗选,每一篇都极具特色、堪称她诗艺高峰的佳作。阅读辛波斯卡,通常首先会被她 率性的、却又极具肯定语气的个性语言所吸引,她的诗歌开头往往很平常,仿佛与友人在随意 对话:“我偏爱电影/我偏爱猫/我偏爱华尔塔河沿岸的橡树/我偏爱狄更斯胜过陀思妥耶夫斯基。”诗中描绘的事物,都是日常所见,使人很容易就进入到诗歌。可是,如果你以为这只是 一首寻常叙述的诗,那就错了,接下来,诗人对世界的理性观察和价值观立即显现出来:“我 偏爱我对人群的喜欢/胜过我对人类的喜欢。”人生而孤独,而诗人尤其敏感,他们感受到的孤独可能比常人更多,也更深刻,所以诗人在诗中说:偏爱对人群的喜欢。然而,诗人更是敏锐的,他们更容易看清楚这个世界的世态炎凉和真实的人性。人有时候是贪婪而残暴的,战争, 对大自然的掠夺和肆意破坏,对其他物种的杀戮和侵袭,人类犯下的过错与罪恶已经太多了。 因而,诗人在诗中公开宣称:她虽然喜欢人群带来的温情,但并不太喜欢“人类”这个物种。 简短的两句诗,后面涵盖着未说出的庞大内容,这就是诗人智慧的思考与精炼的语言所呈现出 的诗意。同样,后面的诗句继续说出她的思考与态度:“我偏爱写诗的荒谬/胜过不写诗的荒谬”,善良的人们祈祷和平与公正,然而,这个世界永远不会按照善良人的意愿为转移,有时 甚至是背道而驰,写诗也许改变不了世界,但它说出了诗人看到的真相,安慰了诗人自己和无 数阅读者的心灵,面对无可改变的荒谬的世界,诗人宁可选择写诗,哪怕诗歌是无用的。 与我们常见的修辞华丽、抒情的诗歌语言不同,辛波斯卡大胆地运用生活中最常见的事 物来入诗:“我偏爱在手边摆放针线,以备不时之需。”她描写电影、猫、华尔塔河沿岸的橡树,从这些信手拈来的景物和词汇,不难看出她个性中的随性和俏皮。但诗歌并不限于此,很快,她就越过事物的表面,向更深邃的哲学性过渡和揭示: 我偏爱不向我做任何 承诺的道德家。 我偏爱狡猾的仁慈胜过过度可信的那种。 我偏爱穿便服的地球。 我偏爱被征服的国家胜过征服者。 我偏爱有些保留。 我偏爱混乱的地狱胜过秩序井然的地狱。

他像风一样自由

他像风一样自由 2014年1月24日晚,赵雷出现在《中国好歌曲》的舞台上,他唱了一首《画》,击中无数人的心。“我没有擦去争吵的橡皮,只有一支画着孤独的笔”,刘欢说:“毫不客气地讲,这是我一段时间以来看到的最好的歌词。”赵雷的音乐,小众、朴实、干净,没有太多的愤怒和发泄,没有露骨的叛逆和颓废,却于不经意间蔓延着坚韧的感悟和入心的回味。 娱乐圈能让人一夜成名,但也很快就会被人遗忘。2010年的时候,赵雷参加《快乐男声》,喜欢他的人以为他就要这样红了,因为他确实有一副好嗓子。不过,他终究只是被极少数的人知道,被极少数的人欣赏,终究变得寂寂无闻。《赵小雷》里唱:十年前的理想始终没有放弃。 每当他歌唱着,即使闭上双眼,也会看到最真实的自己;每当他歌唱着,即使捂住耳朵,也能听到内心最真实的声音。这些年,他一直在寻找,寻找一种心理舒适的状态,过纯粹一点的生活。他到了北京,又从北京离开,到成都,到云南,到西藏,又回到北京。 17岁的时候,赵雷还是一个单纯青涩的少年,他喜欢背着吉他在通道里唱歌,那是一个少年对于生活最简单而直接

的表达,他是快乐的。每日里,唱唱歌,换几个散碎银子,挣上一口简单的饭,偶尔有多出来的钱,可以跟哥们喝酒。在行人如织的地下通道,他的吉他,透着年少的张狂。那时候,朋友们都叫他雷子。那时候,在情人节为了帮朋友多卖一枝花,他能追着路人从地下通道这头到那头,一起唱歌一起大笑。 日子虽清苦,但有理想下酒,一样有滋有味。 后来,他游荡在各地,游荡在各地的酒吧,游荡在任何他想去的地方,并放声歌唱。赵雷坚持着自己的生活方式,用心用灵魂去创作,当众人为他的歌词演唱动容的时候,岂不知这就是他真实的生存状态。 其实,在参加《中国好歌曲》之前,赵雷已经是民谣圈里著名的歌手,他的《妈妈》以及漂在北京的《南方姑娘》,早已感动过无数漂泊在外的年轻人。这首《画》是他在制作第一张专辑的时候创作的,遇到创作瓶颈而倍感压抑的他,当时最真实的状态就是歌词起句:为寂寞的星空画上一个月亮。 赵雷后来这样说,“一次演出太晚了,就没回家,睡在了酒吧,凌晨三四点被装修的电钻声吵醒。当时生活清贫,而且创作的精神压力很大,满脑子幻想,就这样想出了这首歌。”他说,“他写出来的歌,哪怕只是一个片段,他也觉得这是上天给他的礼物,在那一瞬间,他就觉得这一切都是值

这些诗人

这些诗人,你读过吗? 2015年02月14日 既然诗歌在朋友圈那么红,那么在家抽空读几首诗,酝酿一腔诗情,再面对故园山乡,更有感觉。 被年轻人发掘式阅读的诗人:木心 (推荐《云雀叫了一整天》) “记得早先少年时/大家诚诚恳恳/说一句是一句/清早上火车站/长街黑暗无行人/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从前的锁也好看/钥匙精美有样子/你锁了,人家就懂了”。在《中国好歌曲》节目中,有歌手演唱了一首《从前慢》,歌词正是木心的诗《从前慢》。这首诗在网络上传唱,又勾起了人们对诗人木心的怀念。而羊年春晚上,刘欢也将演唱这首《从前慢》。木心的创作正受到年轻一代的挖掘式阅读。他的《文学回忆录》,成了众多文学青年的床头必读。木心写散文,讲文学,出口都几乎成诗。更别说他直接写诗,去找木心的诗来读吧。 “诗歌界的莫扎特”:辛波斯卡 (推荐:《我曾这样寂寞生活》《万物静默如谜》) “我偏爱写诗的荒谬,胜于不写诗的荒谬。”“我为把偶然称为必然而向它道歉。万一我错了,我就向必然道歉。我为小回答而向大问题道歉。每一秒钟我都忽视了整个世界,于是,我向时间道歉。我为将新欢当成初恋向旧爱道歉。”辛波斯卡的诗歌深刻而透明,同时没有放弃通俗性。这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诗人,用她机智、迷人的声音与语调,诉说对家人的怀念与赞美、对世间种种生活的爱、对消逝的时间与国度的迷恋、对日常和万物的诗意描摹,隐隐折射出诗人内心的丰富世界和她的寂寞生活。 与惠特曼齐名的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 (推荐:《艾米莉·狄金森诗歌与书信选集》《艾米莉·狄金森诗选》 有人将余秀华比作“中国的艾米莉·狄金森。”但很多人并不知道这位被归为“荒野派”、隐居终生的美国女诗人其诗其人。狄金森出生于1830年,去世于1886年,是美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但是她生前只发表了7首诗歌。1886年她去世之后,她姐姐在她的写字台里发现了一千多首诗歌,随即引起美国诗坛的轰动。华西都市报记者张杰

辛波斯卡诗选:万物静默如谜

辛波斯卡诗选:万物静默如谜 译者:陈黎张芬龄(出版:湖南文艺出版社/2012年版) “他们两人都相信/是一股突发的热情让他俩交会/这样的笃定是美丽的/但变化无常更是美丽……有一些迹象和信 号存在/即使他们尚无法解读/也许在三年前/或者就在上个星期二/有某片叶子飘舞于/肩与肩之间?/有某个东西掉了又捡了起来?/……有一晚,也许同样的梦/到了早晨就变得模糊/每个开始/毕竟都只是续篇/而充满情节的书本/总是从一半开始看起”。就是这首《一见钟情》,触发了台湾漫画家几米的灵感,创作了《向左走,向右走》。 这首诗的作者维斯拉瓦?辛波斯卡(1923~2012),擅长以幽默、诗意的口吻描述严肃主题和日常事物,以诗歌回答生活。她是波兰最受欢迎的诗人,也是公认当代最为迷人的诗人之一,享有“诗界莫扎特”的美誉。199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文学史上第三位获奖女诗人。《万物静默如谜》收录辛波斯卡各阶段名作75首,收录在高中语文教材的《底片》,网上广为流传的《在一颗星星下》《种种可能》等。辛

波斯卡的诗取材于日常生活的事物和经验,甲虫、海参、石头、沙粒、天空;安眠药、履历表、衣服;电影、画作、剧场、梦境等等,在她的笔下无不焕发出新的诗意,让人们重新生活认识生活中常见的事物。 辛波斯卡诗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履历表需要做些什么? 填好申请书 再附上一份履历表。尽管人生漫长 但履历表最好简短。简洁、精要是必需的。 风景由地址取代, 摇摆的记忆屈服于无可动摇的日期。所有的爱情只有婚姻可提, 所有的子女只有出生的可填。认识你的人比你认识的人重

汤唯:随意问吧我将尽我所能解释这一切

汤唯:随意问吧,我将尽我所能解释这一切汤唯:随意问吧,我将尽我所能解释这一切 2017-04-21 为你读诗 每一种生物,都携带着词典而来| 第1374期Tropical Forest With Apes And Snake卢梭[法国] 明天(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送上一首《植物的静默》,愿你用足够的诚意感知你的星球,愿你找到与万物交谈的方式。 点击收听4:25 汤唯《植物的静默》来自为你读诗 植物的静默 作者:辛波斯卡[波兰]为你读诗:汤唯| 演员 我们之间的熟悉是单向的,进展得相当顺利。我知道叶片 花瓣穗子球果茎干为何物,四月和十二月将对你们做些什么。尽管我的好奇得不到回应,我还是特意向你们其中一些俯身,向另一些伸长脖子。我已拥有一系列你们的名字:枫树、 牛蒡、獐耳细辛、槲寄生、石楠、杜松、勿忘我,你们却没有我的。我们正一起旅行。同行的旅人总是闲谈,交换看

法,至少,关于天气,或者,关于一闪而过的车站。不可 能无话可说:我们拥有太多共同的话题。同一颗星球使我们彼此联系在一起。我们投下影子,依据同样的定律。我们试着理解事物,以我们自己的方式。那些并不知晓的事物,使我们更为亲近。我将尽我所能解释这一切,随意问吧:双 眼看到的事物像什么,我的心脏为了什么而跳动,我的身体为何没有生根。但如何回答无法提出的问题,尤其是,当提问者如此微不足道。林下植物、灌木林、草地、灯芯草丛——我对你们所说的一切只是独白,你们都没有倾听。与 你们的交谈是如此必要,却不可能。如此紧迫,却被永远搁置,在这次仓促的人生中。 译者:胡桑 《我曾这样寂寞生活·辛波斯卡诗选》,湖南文艺出版社 - 关于作者-维斯瓦娃·辛波斯卡(1923-2012),波兰女作家、翻译家,曾将许多优秀的法国诗歌翻译成波兰语。著有《一见钟情》《呼唤雪人》等著作。她是第三个获得诺贝尔 文学奖的女诗人(前两位分别是1945年获奖的智利诗人加 夫列拉·米斯特拉尔和1966年获奖的德国诗人奈莉·萨克斯)。明天,去和万物交谈请移步图文下方「留言区」﹀﹀﹀ 辛波斯卡这场与植物的交谈,姿态低到尘埃里。像是在深 爱的恋人面前喃喃低语,渴望掏心掏肺地把自己所有的心声倾囊而出,得到对方的理解和应答。然而叶片、花瓣、穗子、

中班教师读书笔记

中班教师读书笔记 中班教师读书笔记波兰女诗人辛波斯卡在《博物馆》里写道,“王冠的寿命比头长。手输给了手套。右脚的鞋打败了右脚。”肉体终将被岁月消耗,容颜从未到达永恒。就像是陈道明在江一燕的新书《我是爬行者小江》序言里写的,“不少演员费尽周折地美化自己的样子,我却宁可你花更多的时间来涵养你的才情。比如像现在这样,写一本书……” 江一燕是谁?走进公众的视线,她是女明星、女演员、女文青、女歌手、旅行者、公益者……总之,是风光旖旎的俏姑娘,生活在一个浮躁奢华的圈子里。人人都是说文艺圈是个大染缸,好姑娘也好得不够长。可是,在这本书里,我们遇见的是江小爬、江软软、江不怕、江老师、灰姑娘小江。她不是《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里的周蒙;不是《南京、南京》里的江香君;不是《双食记》里的COCO;这一次,她要做成她自己!“请允许我做我自己”,她以行动冲着阳光大声宣誓,背起行囊,打开心房,向属于她的世界出发!去收集路上的比物质更宝贵的经历、体验和思想。 从未试着打碎银屏上的边框去审视一位女明星,断想水银灯下的光鲜是她们享用一生的甜蜜。然而,江小爬说,“悲伤和快乐一样美好”。小江文艺女青年的气质是她一生逃脱不掉的宿命,就像如来佛是孙悟空的宿命一样。宿命的眷顾充满爱意,她是天生的写作者,她用墨迹倾诉爱恋与孤独、

清醒与迷失、纯洁与污浊、渴望与寂寞,这些情绪像泛滥的河流,冲入她的身体,每七年一次轮回,为她的蜕变成长提供给养。那篇《红》,就是一见钟情与长厢斯守在岁月的苍穹下倾尽一生的博弈,真丝红裙是他们争夺的信物。书中那些明艳的、灰暗的、欣喜的、悲伤的照片是所有感情的注脚,它们陪小江一起走过日本、坦桑尼亚、肯尼亚、德国,陪她流浪在青春路上。 小嘎村,是江一燕魂牵梦萦的地方,甚至连下一场大雨,她都念念不忘,“我的孩子们藏好了吗?”如今的公益事业仿佛是一处逗秀场,充满喧闹和匪夷所思。在人们一边痛骂裸捐,一边泡酒吧逛夜店的时候,小江开始了她的公益爬爬之旅。她不管别人做什么,她不听别人讲什么,她只听自己的心灵说话,她知道简单与真实是对抗浮华的最佳武器。业余女教师小江在广西的大山瑶寨里,给留守儿童们唱歌、跳舞,放电影,用爱筑成了山寨里最美的风景,享受自我褪变成蝴蝶。 我的表妹在乡村支教,之前发来短信说,她所在的小学十七年没上过音乐课,学校里的老师都身兼数职。学生根本不懂什么叫吵闹课堂,对于知识的渴望让他们舍不得花时间去闹课堂。看着书中,小江离开小嘎村时的那张照片,她后面背着大包、前面挂着相机、手里提着吉它,她瘦弱的身体竟然可以背负这么多东西,可见聚集无数正能量。表妹和小

为你读诗

为你读诗 1.我想和你一起生活 作者:茨维塔耶娃[俄] 我想和你一起生活 在某个小镇, 共享无尽的黄昏 和绵绵不绝的钟声。 在这个小镇的旅店里。 古老时钟敲出的 微弱响声 像时间轻轻滴落。 有时候,在黄昏,自顶楼某个房间传来笛声, 吹笛者倚著窗牖, 而窗口大朵郁金香。 此刻你若不爱我,我也不会在意。 在房间中央,一个磁砖砌成的炉子,每一块磁砖上画著一幅画: 一颗心,一艘帆船,一朵玫瑰。 而自我们唯一的窗户张望, 雪,雪,雪。 你会躺成我喜欢的姿势:慵懒, 淡然,冷漠。 一两回点燃火柴的 刺耳声。 你香烟的火苗由旺转弱, 烟的末梢颤抖著,颤抖著 短小灰白的烟蒂——连灰烬 你都懒得弹落—— 香烟遂飞舞进火中。 一见钟情 作者:辛波斯卡(波兰) 他们彼此深信, 是瞬间迸发的热情让他们相遇。

这样的确定是美丽的, 但变幻无常更为美丽, 他们素未谋面,所以他们确定 彼此并无任何瓜葛, 但是自街道,楼梯,走廊传来的话语——或许他们已经擦肩而过,一百万次了吧?我想问他们 是否记得—— 在旋转门面对面那一刻 或是在人群中喃喃道出的“不好意思” 或是在电话的另一端道出的“打错了” 但是,我早知道答案, 是的,他们并不记得…… 他们会很诧异,倘或得知 原来缘份已经戏弄他们 多年 时间尚未成熟, 变成他们的命运, 缘份将他们推近,驱离。 阻挡他们的去路, 忍住笑声, 然后闪到一旁。 尚未完全准备好 去成为他们的宿命 缘分将他们推近,驱离, 阻挡他们的去路, 忍住笑声, 然后闪到一旁。 有一些迹象和信号存在, 即使他们尚无法解读。 也许在三年前 或者就在上个星期二 有某片叶子 从一个肩膀飘向另一个? 有东西掉了又被捡起。 有谁知道,也许是那个 消失于童年灌木丛中的球? 门把手和门铃 总会在一只手留下的痕迹上

人生突围_高考满分作文900字

人生突围_高考满分作文900字 无论人的一生是多么得(的)漫长复杂,他终将反应于一个时刻,那就是他大彻大悟究竟是谁的时刻。博尔赫斯如是说道,确然,在我们的一生中,我们要学习那些由具体知识构成的文字之书,继而阅读由世事阅历垒砌的无字之书,最终读懂那本我们最熟悉的也是最陌生的心灵之书。这一过程其实正如哲人苏格拉底所言:认识你自己。 人的一生不是一场盲目的追逐,相反地,那应是不断地认识自我,实现自我的过程。马斯洛曾提出过需求理论,将人生概括为实现生理、安全、社会、尊重和自我精神五个需求的过程,而这五个需求实际上是递进达成的。阅读有字之书,我们的头脑变得充盈,我们具有了保护自我安全,实现自我生存的能力;阅读无字之书,我们的人格开始健全,我们能够在社会中相处,甚至获得他人的尊重与褒美;而在实现了上述需求之后,心灵之书的书页向我们缓缓展开,以我们的知识与阅历为基础,我们有能力感知精神深层次的表达,认识自我,实现自我,达到那个大彻大悟的清朗境界。 然而观当今之世,读有字之书者泛泛,读无字之书者不鲜,唯读心灵之书者寥寥。有人说,这是现实的压力逼着人们从精神世界中抽身,可的确应该这样吗?我想起加缪用不无温情的笔触描绘的那个走下平原并感到幸福的西西福斯。是的,从睡梦中醒来后,我们每个人都不得不如西西福斯推动着那块名为现实的巨石一次又一次地走上山崖,可是当我们读懂了那本心灵之书的启迪,读懂了我们精神的渴求,读懂了自我的意识,心灵的声音指导着我们,带着幸福的微笑走下平原。 知识的掌握、阅历的丰富与精神的升华,这三者体现的,应该是和谐统一的人对自我的一次次突围。囿于躯壳之中,有时我们也会感受到女诗人辛波斯卡所描绘的那种我即是我的阻碍的无力感,但也正是这种局限性,促使着我们自觉地反抗着那些看似命定的桎梏。我们认识了人生的不足并尽己全力修补,谁能说这样的人生配不上一支激越昂扬的战曲或是颂歌?谁能说这样的人生不是在书写属于自我、属于灵魂的浩荡传奇? 别做观众了,试着自我评判!加缪的话语正在耳畔,人生突围的号角已然吹响,三本大书在面前缓缓翻开,这是属于我们的人生,这是灵魂光荣的突围!

辛波斯卡

《在一颗小星星底下》 我为称之为必然向巧合致歉。 倘若有任何误谬之处,我向必然致歉。 但愿快乐不会因我视其为己有而生气。 但愿死者耐心包容我逐渐衰退的记忆。 我为自己分分秒秒疏漏万物向时间致歉。 我为将新欢视为初恋向旧爱致歉。 远方的战争啊,原谅我带花回家。 裂开的伤口啊,原谅我扎到手指。 我为我的小步舞曲唱片向在深渊吶喊的人致歉。 我为清晨五点仍熟睡向在火车站候车的人致歉。 被追猎的希望啊,原谅我不时大笑。 沙漠啊,原谅我未及时送上一匙水。 而你,这些年来未曾改变,始终在同一笼中, 目不转睛盯望着空中同一定点的猎鹰啊, 原谅我,虽然你已成为标本。 我为桌子的四只脚向被砍下的树木致歉。 我为简短的回答向庞大的问题致歉。 真理啊,不要太留意我。 尊严啊,请对我宽大为怀。 存在的奥秘啊,请包容我扯落了你衣裾的缝线。 灵魂啊,别谴责我偶尔才保有你。 我为自己不能无所不在向万物致歉。 我为自己无法成为每个男人和女人向所有的人致歉。我知道在有生之年我无法找到任何理由替自己辩解,因为我自己即是我自己的阻碍。 噢,言语,别怪我借用了沉重的字眼, 又劳心费神地使它们看似轻松。 一见钟情 他们彼此都深信 是瞬间迸发的热情让他们相遇 这样的确定是美丽的 但变幻无常更为美丽 他们认为既然素不相识 他们之间过去就不会有什么瓜葛 也许在街道、楼梯和过道上 他们可能早就曾擦身而过 我真想问问他们

是否记得—— 也许在旋转门里 他们曾碰在一起? 也许太挤了,说过“对不起” 或者在电话筒里道声“打错了” 不过我知道他们会回答: 不,不记得有过这样的事情! 他们非常惊异 已经有相当长的一个时期 他们遇到的尽是机遇 他们还没有完全准备好 把自己的命运相互交换 他们时聚时散 命运常出现在他们的路上 忍住了对他们的窃笑 然后又跳开到路旁 确曾有过标志和记号 尽管他们并不知晓 也许是在三年以前 或者是在上星期二 有一片树叶 从这个人肩上落到另一个人的肩上?或者是一件丢失而又拾回的东西?说不定它是灌木丛中 童年时玩过的皮球? 也叙事门把手和铃铛 他们早先曾经 触摸过它们 也许他们的箱子曾在寄存处放在一起也许在同一个晚上 他们曾做过同样的梦 惊醒之后梦便无影无踪 然而每一个开端 都有它的继续 而那本记事本 永远是半开半合

浙江2019年高考语文卷作文题及优秀作文精选

浙江2019年高考语文卷作文题及优秀作文精选 【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种观点认为:作家写作时心里要装着读者,多倾听读者的呼声。 另一种看法是:作家写作时应该坚持自己的想法,不为读者所左右。 假如你是创造生活的“作家”,你的生活就成了一部“作品”,那么你将如何对待你的“读者”?根据材料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注意】立意自定,角度自选,题目自拟。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不得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 【考生范文及点评】 心中期许笔下风云 有人说:“人生如同不断誊改的诗稿,从青丝到白发,有人还在灯下。”而我们埋首于生活的几案,拾起笔却满心踯躅时,总有纷扰的杂音在背后响起,指点我们将于何处落笔。于是我们心中朦胧的理想蓝图便被涂鸦所淹没。 【引用名言说理,注意材料、观点结合起来诠释,从而表明自己的态度、看法】 总有人认为作家心中要装着读者,顺着读者的呼声走;也总有人认为作家要坚持自我,不被外界左右,当我们成为生活的执笔者,我想,我们应将外界呼声化作心中期许,以笔下风云书写自己的人生故事。 【引用作文材料说理,表明自己的观点,这是“材料作文”的基本特征。】 【我以为,第一段与第二段应该对调。先引出作文材料、表明观点,然后再议论、阐述。】我们以笔墨为权,行至今日已对父母不绝于耳的叮咛嘱咐感到麻木,可我们总还记得第一次妈妈摸着你的头,爸爸拍拍你的肩,目送你尚稚拙的身影去迎考时眼底饱含的热泪与期望。那是我们在一次次被路上的荆棘绊倒时,于苦痛的血泪中再次爬起的不竭动力。这一份真诚的祝愿,这一份热切的期许,将用温和柔软的风力托举你的双翼,是生活的“读者”馈赠于我的第一件礼物。 【联系实际说理,说明事实确实如此。就事说理,由个别到一般。】

辛波丝卡著名诗句大全中文

辛波丝卡著名诗句大全中文 导读:1、我们何其幸运we're extremely fortunate 我何其幸运,因为我不是气象学家,不用知道云彩如何形成或气流里有什么成分,但我却可以用我的眼采集天边的流云,放在心里细品那份最抽象的唯美。我何其幸运,因为我也不是动物学家,我不清楚鸟到底靠什么飞翔,我只知道阳光下那对神奇的羽翼,常常让我感应到蓝天白云之间有天使飞过的痕迹。我何其幸运,因为我也不是植物学家,我至今都不太明了光合作用的原理,只是会近乎固执地钟情于那最简单的绿,坚信再小的林子里也会有可爱的精灵。——辛波丝卡 2、我们的欢笑并不是悲伤的面具我们的善良也不是自我牺牲其含义要更为深远我们同情那些并不相爱的人——辛波斯卡《爱侣》 3、我为简短的回答向庞大的问题致歉。——辛波斯卡《万物静默如谜》 4、当我说“未来”这个词,第一音方出即成过去。当我说寂静这个词,我打破了它。当我说无这个词,我在无中生有。——Wislawa Szymborska 《万物静默如谜》 5、我偏爱写诗的荒谬,胜过不写诗的荒谬——维斯瓦娃·辛波丝卡 6、星期天,与自己的心交谈感谢你,我的心:你持续跳动,

并未偷懒,缺少恭维,又无奖赏,仅仅出于天生的勤勉。每分钟,你获得七十份功劳。每一次跳动,你将一艘船推入开阔的大海,让它周游世界。感谢你,我的心:一次次,甚至在睡梦中,将我从整体中拽出,分离。你深信,我不会梦着我的梦可以实现这次最终的飞行,哪怕缺少翅膀。感谢你,我的心:我再次醒来,即使,是星期天,是休息日,你继续在我胸中跳动一如既往,超越于假期之上。——辛波斯卡《我曾这样寂寞的生活》 7、我们通晓地球到星辰的广袤空间,却在地面到头骨之间迷失了方向。忧伤和眼泪隔着银河系与银河系之间的距离。在从虚假通往真理的途中,你凋萎,不再有锐气。——辛波斯卡 8、他们彼此深信是瞬间迸发的热情使他们相遇这样的确定是美丽的但变幻无常更为美丽他们素未谋面,所以他们确定彼此并无瓜葛。但是自街道、楼梯、大堂传来的话语... ... 他们也许擦肩而过一百万次了吧。我想问他们是否记得... ... 在旋转门面对面那一刹或是在人群中喃喃道出的“对不起”,或是在电话的另一端道出的“打错了”。但是我早知道答案。是的,他们并不记得。他们会很惊讶,原来缘分已经戏弄他们多年。时机尚未成熟变成他们的命运,缘分将他们拉近,驱离。阻挡着他们的去路——辛波丝卡《一见钟情》 9、我向旧日的恋人道歉,因为我对新人如同初恋。——辛波斯卡

诗词大会陈更

第四季诗词大会冠军 陈更 素材 成功源自于内心的宁静 刚刚结束的《中国诗词大会》第四 季决赛,北大博士生陈更与中科院博士 生孙晓婧终极对决,陈更夺冠。陈更, 一身素雅的民国装,梳着两条麻花辫,妆容谈不上精致,但却透着一股安稳与宁静。 陈更在北大攻读一般力学与力学基 础专业博士学位。孙晓婧在中科院硕博 连读,同样是一位强悍的对手,两位高 手对决,比的是什么?是分秒必争,是 快速准确的判断力,是内心沉稳的态度。 我们回顾下第九场中,北大女博士陈更因回答连错两题,给了对手孙晓婧 一个晋级的机会;而第十场中,陈更凭 借她的沉稳、渊博的学识、态度、快速 的抢答,虽然第一题答错,但并不影响 女神陈更的心态,继续发挥自身优势,最终登上第四季冠军宝座,获得《中国诗词大会》的桂冠。 “我不是学霸,我只是手不释卷” 北大很美,但对初来乍到的陈更来说,还是显得陌生了些。她不爱看综艺节目和电影,也很少出去旅行,把课余时间几乎都花在了阅读上。 偶然,她在图书馆里翻到了一本书,里头提到《蒋勋说唐诗》。细细品味之下,陈更发现,原来诗词并不是想象中那样晦涩难懂,而是富有大智慧,与人生、哲学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妙趣横生。仿佛“一夜入坑”,她开始搜罗与诗词相关的著作,书越读越多。理科与文学就这样在她的生活中融合了。

很多人奇怪哪来那么多的时间看书。其实对陈更而言,读书就是她的休闲方式,不开心的时候会抱起一本书躲到角落里,“读书是我的自愈方式。现在如果吃饭时不读书,都觉得很不习惯”。 “专心做一些事,肯定就要放弃很多其他的事。比如,看到微博头条显示‘XX 宣布恋情’这些很无聊的标题时,很多人就会忍不住点进去看看。放弃漫无目的的网上冲浪,时间就有了。”陈更俏皮地说。 每一次失败都会推动前进 这是陈更第四次参加四次大会。每一次“失败”都会推着她朝前走。“大家可能会质疑,那岂不是你这三年都没进步?为什么不去提高自己的文笔和作诗能力?我想说,诗词的记忆理解是创作的基础,所以绝非原地踏步。” 温故而知新。在诗词大会的舞台上,陈更总能有收获,也不为输给别人感到焦虑,“倒是曾经担心过,是不是拿到冠军就不能再来了。” 世上从来不会有这样的承诺——努力就一定迎来成功;但不努力,却永远无法达到理想的彼岸。陈更觉得,人生要有积极向上的态度,生活有了精气神才不累。正是诗词,教她领悟了这些道理。 诗意人生是一种生存方式 陈更说:“我爱我的机器人生涯,它是我理性现实的左岸;我也爱我诗情画意的诗词世界,它是我柔软感性的右岸。” 作为唯一一个参加了四季诗词大会的选手,陈更对诗词大会的变化,还是有发言权的。比如,本以为是文科生占优势的比赛,最后成了工科人的主场,“放眼望去,核电站高级操作员、航天工程师、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师、导弹工艺员、海洋采油工程师、程序员……” “选手的整体水平越来越高,以前常有返场选手,这一季返场次数屈指可数,因为大家都能答对,差的就是那几秒甚至零点几秒的时间,所以随机性很高。我经常感叹,他们的外表已出众,还有如此有趣的灵魂。”

2019年高考卷满分作文浙江卷10篇精要点评

第12辑:浙江卷 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种观点认为:作家写作时心里要装着读者,多倾听读者的呼声。 另一种看法是:作家写作时应该坚持自己的想法,不为读者所左右。 假如你是创造生活的“作家”,你的生活就成了一部“作品”,那么你将 如何对待你的“读者”? 根据材料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注意]①立意自定,角度自选,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 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选文目录 No1.心中期许笔下风云 浙江考生 有人说:“人生如同不断誊改的诗稿,从青丝到白发,有人还在灯下。”而我们埋首于生活的几案,拾起笔却满心踯躅时,总有纷扰的杂音在背后响起,指点我们将于何处落笔,于是我们心中朦胧的理想蓝图便被涂鸦所淹没。 总有人认为作家心中要装着读者,顺着读者的呼声走;也总有人认为作家要坚持自我,不被外界左右。当我们成为生活的执笔者,我想,我们应将外界呼声化作心中期许,以笔下风云书写自己的人生故事。 我们以笔墨为权,行至今日已对父母不绝于耳的叮咛嘱咐感到麻木,可我们总还记得

第一次妈妈摸着你的头,爸爸拍拍你的肩,目送你尚稚拙的身影去迎考时眼底饱含的热泪与期望。那是我们在一次次被路上的荆棘绊倒时,于苦痛的血泪中再次爬起的不竭动力。这一份真诚的祝愿,这一份热切的期许,将用温和柔软的风力托举你的双翼,是生活的“读者”馈赠于我的第一件礼物。 但又有那流言中伤、冷嘲热讽,抑或是尖酸刻薄地对你的生活评头论足。诚然这些打击使我们暂失“写作”的勇气,但在轰然交错杂的舆论风向中,我们更能看清自己,更能看清自己所坚守的理想信念不愿为之失去方向,风狂雨急之时,鸟云笼罩在茫茫苍穹,一片阴翳之中,我们才能意识到脚下的土地方是心之所向,这便是“读者”的第二份礼物。 由是观之,“读者”的呼声并不能左右我们的笔端,而我恰要把他们予我的压力与动力化为笔下风云。 “活过、爱过、写过”的司汤达还曾言:“我的梦想值得我为之奋斗,我今天的生活绝不是昨天的冷淡抄袭。”我们书写我们的故事,必有我之思想、著我之色彩。难道没有旁人的导引,没有既定的道路,我就只好日复一日地抄下昨日的词句,陷入循环往复的生活漩涡之中吗?不,不是这样。各人之所以执笔各自的生活,是各人拥有其独特思想境界与情感体验,自然也有其不同的趣味追求与志向节操,而我们所应做的,便是把个人的独特性刻入生活的骨髓,完成陀思妥耶夫斯基口中“人不是齿轮”的自证。 我不循规蹈矩,自然也不会停滞不前。辛波斯卡偏爱那“写诗的荒谬”,我亦珍视手中握笔的机会。读者的呼声或许打断了你的思路,行文的艰涩或许凝滞了你的笔尖,但生活的书页唰拉拉翻过,那空白是否让你惶恐?又是否让你有愧于那些生活的“读者”? 读者的呼声与要求无论承载着压力或是动力,我们都应将其化为心中怀着的感激、存着的期许,以其写出自我色彩,崭露笔下风云。 翻山越岭,他们就会听到你的事。 【点评】 1.立意公允,不偏不倚。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将读者的呼声化作心中期许,以笔下风云书写自己的人生故事。这一观点吸取了“听读者的呼声”和“不为读者所左右”两种观点的精髓,形成自己独特的人生见解,立意公允,不偏不倚,堪称高明。 2.语言雅致,蕴藉有味。写亲人的叮嘱:“将用温和柔软的风力托举你的双翼”。写流言中伤、冷嘲热讽等:“风狂雨急之时,鸟云笼罩在茫茫苍穹,一片阴翳之中,我们才能意识到脚下的土地方是心之所向”。用诗样的语言阐述不同“呼声”的意义和价值,耐人寻味。 3.结构匀称,思路清通。文章共9段,前两段描述杂音纷扰的人生景况,进而提出关于

科比励志故事:洛杉矶凌晨四点是什么样子

科比励志故事:洛杉矶凌晨四点是什么样子 本文是关于科比励志故事:洛杉矶凌晨四点是什么样子,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波兰女诗人辛波斯卡在一首诗里说:“清晨4点没有人感觉舒畅。”是的,比如我很少在这个时候起床,我要么是酣然入睡,要么是熬了夜,刚刚入睡;只有特殊事情的人才会在清晨4点醒来,但那种感受一定不够舒畅。 我平时很少看网上的体育频道,最近却在这种频道上无意间看到一个记者问“篮球天才”科比·布莱恩特:“你为什么能如此成功?”科比竟然反问道:“你知道洛杉矶每天早上4点钟是什么样子吗?”这句话让我很感兴趣,我想知道洛杉矶清晨4点跟一个人的成功能有什么关系? 实际上连勤奋敬业的记者也不知道早上 4点的洛杉矶是什么样子,科比就自问自答:“满天星星,寥落的灯光,行人很少。究竟是什么样子,我也不太清楚。但这没有关系,你说是吗?每天早上4点,洛杉矶仍然在黑暗中,我就起床行走在黑暗的洛杉矶街道上……” 科比讲到这里,我终于意识到清晨4点为什么跟科比的成功有关系,身为一名篮球运动员,他坚持每天清晨4点就起床,除了去做体能训练和投篮练习,还能做什么?据科比自己讲,他这样坚持了一天又一天,洛杉矶清晨4点的黑暗始终没有改变,而他却逐渐发生了变化,就好像光明一点一点地来到他的人生里,让他从一个默默无闻的人变成一个万众瞩目的明星。 “10多年过去了,洛杉矶早晨4点的黑暗仍然没有改变,但我已变成了肌肉强健、有体能、有力量、有着很高投篮命中率的运动员。”科比说。 此话不假,今天的科比仍然能够在比自己年轻10岁的年轻队员头上扣篮,并创造出单场比赛夺得81分的个人记录。即便是在训练房中,他的投篮命中率也并不随意:以前他的目标是每天不投中800个球绝不停止,后来在同样的时间里,他已经能够命中1000个球,达不到这个目标同样绝不停止。 科比的话让我深受感动,一个追求事业成功的人就应该这样勇于在黑暗的清晨4点奋力打造自己的“光明”,让自己在黑暗中发热、点燃、淬火,最终如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