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部有200多个自相矛盾说法的岩土技术规范(边坡规范)

一部有200多个自相矛盾说法的岩土技术规范(边坡规范)

一部有200多个自相矛盾说法的岩土技术规范(边坡规范)
一部有200多个自相矛盾说法的岩土技术规范(边坡规范)

一部有200多个自相矛盾说法的岩土技术规范

方玉树

(后勤工程学院,重庆400041)

国标在我国应用范围极广,做工程,考注册师,编教科书都要用它。有一部标准使用时当慎之又慎:做岩土工程和编写岩土工程类教科书用它时,需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工程经验选择性使用,否则工程安全和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工程质量难以评价和过关,学生的相关专业能力难有长进;注册岩土工程师考试出题用它时,除了需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工程经验选择性使用,还需注明采用标准中的哪一条、哪一款、哪一句甚至哪几个字,否则难以给出明确答案。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部标准有200多个自相矛盾的说法。

1 边坡工程安全等级划分及应用方面

1.岩质边坡高度小于15m、土质边坡高度小于10m、坡下无威胁对象时,坡顶建(构)筑物破坏后果严重的边坡工程安全等级应定为哪一级?根据表3.

2.1应定为二级;根据第

3.2.2条,应定为一级。

2. 边坡受外倾软弱结构面控制时,破坏后果严重的边坡工程安全等级应定为哪一级?根据表

3.2.1应定为二级;根据第3.2.2条,应定为一级。

3. 边坡处于滑坡地段时,破坏后果严重的边坡工程安全等级应定为哪一级?根据表3.2.1应定为二级;根据第3.2.2条,应定为一级。

4. “可能造成财产损失”这一后果的严重性应定为哪一级?根据表3.2.1注解3对边坡工程破坏后果“严重”的解释,应定为严重;根据表3.2.1注解3对边坡工程破坏后果“不严重”的解释,应定为不严重。

5. 坡顶塌滑区有一般构筑物的边坡工程施工未进行监测是否违反强条第19.1.1条?

根据表3.2.1注解3对边坡工程破坏后果“严重”的解释,坡顶构筑物破坏后果应严重。据此,根据第2.1.24条对坡顶重要建(构)筑物的解释,该坡顶构筑物是坡顶重要构筑物。据此,根据第3.2.2条,该边坡工程安全等级应定为一级。因此,该边坡工程是塌滑区有重要建(构)筑物的一级边坡工程,施工时未进行监测违反了强条第19.1.1条。

根据表3.2.1注解3对边坡工程破坏后果“不严重”的解释,坡顶构筑物破坏后果应不严重。据此,根据第2.1.24条对坡顶重要建(构)筑物的解释,该坡顶构筑物不是坡顶重要构筑物。据此,根据第3.2.1、3.2.2条,该边坡工程安全等级也不是一级。因此,该边坡工程不是塌滑区有重要建(构)筑物的一级边坡工程,施工时未进行监测不违反强条第19.1.1条。

6. 边坡工程破坏后果分为哪几级?根据表3.2.1“破坏后果”一栏的内容,边坡工程破坏后果分为很严重、严重和不严重三级;根据表3.2.1注解3对边坡工程破坏后果“很严重”和“严重”的解释(“很严重”和“严重”涵盖了全部破坏后果),边坡工程破坏后果分为很严重和严

重两级;根据表3.2.1“破坏后果”一栏的内容及注解2、表5.3.2注释2,边坡工程破坏后果分为极严重、很严重、严重和不严重四级。

7. 危害性极严重、环境和地质条件复杂、因具有高粘聚力而具有极高抗滑稳定性的岩质边坡工程支护结构安全度是否应高于安全等级为一级的边坡工程?根据表3.2.1注释2,该类边坡工程安全等级应提高即高于一级,故相应支护结构安全度应高于安全等级为一级的边坡工程;但其它条文均未给出安全等级高于一级时与支护结构安全度有关的计算系数(边坡工程重要性系数、荷载分项系数、抗力分项系数、锚杆杆体抗拉安全系数、锚固体抗拔安全系数、挡墙抗倾覆稳定安全系数、挡墙抗滑移稳定安全系数,等),也未要求安全等级高于一级时这些系数不同于安全等级为一级的边坡工程,据此,该类边坡工程支护结构安全度应与安全等级为一级的边坡工程相同。

8. 根据表3.2.1注释2,危害性极严重、环境和地质条件复杂的边坡工程安全等级应在一级基础上提高几级?因注释2要求根据工程情况适当提高(而不是提高一级)而安全等级只有自然数,故认为提高几级适当则提高几级,也就是说,提高一级、提高两级、提高三级甚至提高四级都是正确的。

9. 哪些边坡的稳定安全系数应在一级基础上提高?根据表3.2.1注释2,危害性极严重、环境和地质条件复杂的边坡工程安全等级应提高,故该类边坡的稳定安全系数应在一级基础上提高;根据表5.3.2注释2,破坏后果极严重或地质条件很复杂的边坡稳定安全系数应提高。

10. 边坡工程设计是否需要考虑边坡工程安全等级?根据第14.2.1、14.2.2条,放坡(除第14.2.3、14.2.4条规定要进行稳定性计算的情形外)不考虑安全等级;根据第3.3.2条和第8.2节,锚喷支护、锚杆挡墙、桩板式挡墙设计考虑安全等级(因锚杆计算涉及安全等级、立柱和单桩计算涉及重要性系数,而重要性系数随安全等级变化)。

11. 破坏后果严重且土体抗剪强度指标与外倾软弱结构面抗剪强度指标相当的土质边坡工程,其安全等级是一级还是二级?根据表3.2.1,凡破坏后果严重的土质边坡工程,其安全等级均为二级,故该边坡工程安全等级为二级;根据第3.2.2条,破坏后果严重且由外倾软弱结构面控制的边坡工程,其安全等级为一级,而土体抗剪强度指标与外倾软弱结构面抗剪强度指标相当的土质边坡,其滑面相当于外倾软弱结构面,故该边坡工程安全等级为一级。

12. 边坡工程安全等级是由破坏后果严重性、坡高和边坡类型共同决定还是完全由破坏后果严重性决定?根据第 3.2.1条正文和表3.2.1的形式,边坡工程安全等级由破坏后果严重性、坡高和边坡类型共同决定,但根据表3.2.1的实际内容,边坡工程安全等级完全由破坏后果严重性决定,二者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破坏后果很严重时安全等级为一级,破坏后果严重时安全等级为二级,破坏后果不严重时安全等级为三级。在该表中坡高和边坡岩体类型仅仅对确定破坏后果严重性有影响:边坡岩体类别为Ⅲ或Ⅳ类且坡高大于15m和土质边坡坡高大于10m时不存在破坏后果不严重的情况。

13. 边坡岩体类别为Ⅲ或Ⅳ类且坡高大于15m的岩质边坡和坡高大于10m的土质边坡,其工程安全等级能否根据第3.2.1条确定?

根据第3.2.1条正文和表3.2.1的形式,边坡工程安全等级由破坏后果严重性、坡高和边坡类型共同决定,但该表未提供此种边坡破坏后果不严重这个确定安全等级的必要条件,故安全等级不能根据第3.2.1条确定。

根据表3.2.1的实际内容,边坡工程安全等级完全由破坏后果严重性决定,二者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破坏后果很严重时安全等级为一级,破坏后果严重时安全等级为二级,破坏后果不严重时安全等级为三级。在该表中坡高和边坡岩体类型仅仅对确定破坏后果严重性有影响:边坡岩体类别为Ⅲ或Ⅳ类且坡高大于15m和土质边坡坡高大于10m时不存在破坏后果不严重的情况。故安全等级能根据第3.2.1条确定,是一级或二级,不存在三级。

2 边坡稳定系数阈值方面

14. 边坡沿某滑面滑动的稳定系数大于或等于1而小于稳定安全系数时是否需对沿该滑面滑动这种破坏方式进行处理?根据第5.3.2条,需进行处理;根据第6章的岩土压力公式进行计算,沿该滑面滑动的岩土压力均小于或等于0,故无需进行处理。

15.工程滑坡抗滑桩单位宽度有效抗力大于或等于剩余下滑力但该有效抗力作用下滑坡稳定系数仍小于稳定安全系数时是否需对沿滑坡既有滑面滑动这种破坏方式进行处理?根据第17.2.3条和第5.3.2条,需进行处理;根据第17.2.2条,无需进行处理。

16. 当采用抗滑桩以外的抗滑支护结构时,包括滑面性状在内的所有条件均相同的边坡与工程滑坡,其支护强度是否相同?根据第17.2.3、5.3.2条(边坡和工程滑坡稳定性计算方法相同,评价标准也相同),支护强度应相同;根据第6章(边坡岩土压力与稳定安全系数无关)和第17.2.2条(滑坡剩余下滑力与稳定安全系数有关),支护强度应不同。

17. 除第14.2.3、14.2.4条规定要进行稳定性计算的情形外,对无外倾软弱结构面但抗滑稳定性不满足要求的岩质边坡和土质均匀良好、地下水贫乏、无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环境简单但抗滑稳定性不满足要求的土质边坡实施放坡时,条件相同的永久边坡和临时边坡的设计坡率是否可以相同?根据表5.3.2,永久边坡和临时边坡有不同的稳定安全系数,故二者设计坡率不应相同(永久边坡设计坡率应小于临时边坡);根据第14.2.1、14.2.2条,永久边坡和临时边坡坡率允许值不加区分也不要求区分,故二者设计坡率可以相同。

18. 对抗滑稳定性不满足要求的边坡用重力式挡墙、悬臂式挡墙、扶壁式挡墙支护时,条件相同的永久边坡和临时边坡,其支护强度是否相同?根据表5.3.2,永久边坡和临时边坡有不同的稳定安全系数,故二者支护强度不应相同(永久边坡支护强度应大于临时边坡);根据第6、11、12章及第3.3节,永久边坡和临时边坡重力式挡墙、悬臂式挡墙、扶壁式挡墙设计结果相同,故二者支护强度相同。

19. 对抗滑稳定性不满足要求的边坡用悬臂式桩板挡墙支护且主动岩土压力大于剩余下滑力时,条件相同的永久边坡和临时边坡,其

支护强度是否相同?根据表5.3.2,永久边坡和临时边坡有不同的稳定安全系数,故二者支护强度不应相同(永久边坡支护强度应大于临时边坡);根据第6、13章及第3.3节,永久边坡和临时边坡悬臂式桩板挡墙设计结果相同,故二者支护强度相同。

20. 根据第7.2.5条第1款,对坡顶有重要建筑物的土质边坡进行支护结构设计计算时,要求支护后边坡沿外倾结构面滑动的稳定系数等于1还是要求等于某个大于1的值?当支护前沿外倾结构面滑动的稳定系数已经不小于1时,因主动土压力取0,其乘以1.30的增大系数后仍取0,故要求支护后边坡沿外倾结构面滑动的稳定系数等于1;当支护前沿外倾结构面滑动的稳定系数小于1时,因主动土压力大于0(按此荷载支护后沿外倾结构面滑动的稳定系数为1),乘以1.30的增大系数后主动土压力增大1.3倍(按此支护后沿外倾结构面滑动的稳定系数是某个大于1的值),故要求支护后边坡沿外倾结构面滑动的稳定系数是某个大于1的值。

21. 根据第7.2.5条第2款,对坡顶有重要建筑物的岩质边坡进行支护结构设计计算时,要求支护后边坡沿外倾结构面滑动的稳定系数等于1还是要求等于某个大于1的值?当支护前沿外倾结构面滑动的稳定系数已经不小于1时,因主动岩石压力取0,其乘以1.15的增大系数后仍取0,故要求支护后边坡沿外倾结构面滑动的稳定系数等于1;当支护前沿外倾结构面滑动的稳定系数小于1时,因主动岩石压力大于0(按此荷载支护后沿外倾结构面滑动的稳定系数为1),乘以1.15的增大系数后主动岩石压力增大1.15倍(按此荷载支护后

沿外倾结构面滑动的稳定系数是某个大于1的值),故要求支护后边坡沿外倾结构面滑动的稳定系数是某个大于1的值。

3 边坡破坏模式方面

22. 当岩体完整程度和岩石坚硬程度均较高、沿结构面滑动的稳定系数小于稳定安全系数而大于或等于1时,边坡滑动破坏模式是沿结构面滑动还是岩体强度控制的沿岩体破裂角对应的滑面滑动?根据第5.3.2条,边坡稳定性分析评价结果是:边坡破坏模式为沿结构面滑动。根据第6.3.1和6.3.2条以及第6.3.3条,沿结构面滑动的岩石压力小于或等于0而岩体等效内摩擦角控制的岩石压力总是大于0,因此,边坡治理设计中边坡破坏模式为岩体强度控制的沿岩体破裂角对应的滑面滑动。

23.边坡治理是否考虑滑动以外的变形破坏方式?根据第5.2.1条(应对边坡的可能破坏方式作出判断)和第4.1.3条(陡立岩质边坡存在因卸荷作用而产生的张拉裂缝导致岩体倾倒的破坏方式),应考虑滑动以外的变形破坏方式;根据第6.3.3条第1款规定(对无外倾结构面的岩质边坡,以岩体等效内摩擦角为强度参数按土压力方法计算岩石压力,也即采用滑动破坏模式计算支护结构岩土荷载),不考虑滑动以外的变形破坏方式。

24.该规范适用的边坡工程是否包括不受外倾结构面或外倾不同结构面组合控制的岩质边坡?根据第4.1.9条(未提供不受外倾结构面或外倾不同结构面组合控制的岩质边坡之地质环境复杂程度判别标准),不包括不受外倾结构面或外倾不同结构面组合控制的岩质边

坡;根据其他条文,包括不受外倾结构面或外倾不同结构面组合控制的岩质边坡。

4 边坡岩体分类方面

25. 其它条件相同时,有外倾结构面的边坡岩体类别是否可能高于无外倾结构面的边坡岩体类别?

根据第4~7章相关规定(对外倾结构面需重点勘察评价,单独计算岩土压力,要求锚杆穿过外倾结构面),有外倾结构面的边坡岩体类别不可能高于无外倾结构面的边坡岩体类别。

根据第4.1.4条,有倾角小于27°、结合良好或一般的外倾结构面时,较破碎的较软岩、软岩岩体划为Ⅱ类;根据第4.1.5条,无外倾结构面时,较破碎的较软岩、软岩岩体划为Ⅲ类。根据第4.1.4条,对高度不大于15m的边坡,有倾角小于27°、结合良好或一般的外倾结构面时,完整的较软岩岩体划为I类;根据第4.1.5条,无外倾结构面时,完整的较软岩岩体划为Ⅱ类。由此可见,根据第4.1.4和4.1.5条,某些边坡岩体,有外倾结构面时分别为Ⅱ类、I类,无外倾结构面时分别降为Ⅲ类、Ⅱ类。这就是说,有外倾结构面的边坡岩体类别有时高于无外倾结构面的边坡岩体类别。

因①边坡工程安全等级与岩体类别有关,②坡率与岩体类别有关,③岩石荷载与岩体等效内摩擦角有关而岩体等效内摩擦角与岩体类别有关,有外倾结构面的边坡岩体类别有时高于无外倾结构面的边坡岩体类别这种现象引起同样的岩体有外倾结构面时边坡工程安全等

级和支护结构岩石荷载(继而支护强度)低于无外倾结构面时,有外倾结构面时放坡坡率允许值高于无外倾结构面时。

26. 对结构面结合一般、外倾结构面倾角为27°~34°的较破碎岩体,当坡面直立时,其边坡岩体类别为几类?根据表4.1.4,为IV类(最差类);根据第4.1.4条“条文说明”(本次修订既考虑直立边坡又考虑倾斜边坡,缓倾结构面在倾斜边坡中容易发生破坏,故外倾结构面倾角从35°降为27°),外倾结构面倾角从35°降为27°并不是因为该规范02版相应边坡岩体类别对直立边坡而言定高了,故该直立边坡岩体类别仍应为该规范02版所定的Ⅱ类(仅次于最好类)。

将这类边坡岩体由Ⅱ类(仅次于最好类)降为IV类(最差类)这一变化引起如下矛盾:对同样的岩体,执行该规范13版时支护结构岩石荷载大大高于(约4倍于)执行该规范02版时,执行该规范时放坡坡率允许值大大低于(约1/3倍于)执行该规范02版时。

27. 对结构面结合良好或一般、外倾结构面倾角为27°~34°的完整岩体,结构面结合差、外倾结构面倾角为27°~34°的完整岩体,结构面结合差、外倾结构面倾角为27°~34°的较完整岩体,当坡面直立时,其边坡岩体类别为几类?根据表4.1.4,分别为Ⅱ类、Ⅲ类、IV类;根据第4.1.4条“条文说明”(本次修订既考虑直立边坡又考虑倾斜边坡,缓倾结构面在倾斜边坡中容易发生破坏,故外倾结构面倾角从35°降为27°),外倾结构面倾角从35°降为27°并不是因为该规范02版相应边坡岩体类别对直立边坡而言定高了,故该三种直立边坡岩体类别仍应分别为该规范02版所定的Ⅰ类、Ⅱ类、Ⅲ类。

28. 边坡抗滑稳定状态中低于“稳定”的状态有哪些?根据第5.3.1条,低于“稳定”的状态有“基本稳定”、“欠稳定”和“不稳定”;根据表4.1.4,对30m高直立边坡,低于“稳定”的状态有“欠稳定”,对8m高直立边坡,低于“稳定”的状态有“不稳定”。

29. 完整极软岩边坡岩体是否可划为Ⅲ类?根据表14.2.2注解2,完整极软岩边坡岩体在放坡时不可划为Ⅲ类;根据表4.1.4注解6,完整极软岩边坡岩体可划为Ⅲ类。这种不同造成坡率允许值相差2~

3倍。

30. 边坡岩体分类是否为岩体强度分级?根据表4.1.4所列分类因素,边坡岩体分类不是岩体强度分级;根据表 4.3.4、第7.2.4、C.3.2、9.1.2条、第10.3.1第1款、第10.3.2条第1款、第10.3.3条第1款,在应用边坡岩体类型确定岩体等效内摩擦角,主动岩石压力修正系数,验收试验锚杆数量,优先选择排桩式锚杆挡墙的范围,锚喷支护的锚杆间距、面板做法、面板厚度时,边坡岩体分类是岩体强度分级。

31. 边坡岩体分类是否为岩质边坡稳定性分类?

根据第4.1.4条“条文说明”,边坡岩体分类是岩体边坡稳定性分类。

根据第5章计算稳定性时,边坡稳定性不随边坡岩体类别有序变化:有时,边坡岩体类别高,稳定性反而低。比如:对同坡高的直立边坡,岩体完整、外倾结构面倾角为70°、结合差、强度参数为

时的抗滑稳定性低于岩体较完整、外倾结构面倾角为70°、结合差、强度参数为时的抗滑稳定

性,但前者为Ⅲ类,后者为IV类。有时,同一类别的边坡岩体,其稳定性处于稳定状态的两端(稳定和不稳定)。比如:岩石较硬、岩体完整、坡角为60°且坡高28m时,外倾层面倾角为74°且结合差的边坡抗滑稳定,外倾层面倾角为46°且结合差的边坡抗滑不稳定,但边坡岩体类别均为Ⅲ类。又比如:岩体完整时,外倾结构面倾角为28°、结合良好、强度参数为的边坡岩体和外倾结构面倾角为26°、结合差、强度参数为的边坡岩体均为Ⅱ类,当坡角同为90°且坡高为28m时,前者抗滑稳定,后者抗滑不稳定。因此,根据第5章,边坡岩体分类不是岩质边坡稳定性分类。

32. 倾斜边坡是否比直立边坡更容易沿缓倾结构面破坏?根据第4.1.4条“条文说明”,倾斜边坡比直立边坡更容易沿缓倾结构面破坏;根据第6.3.1、6.3.2、6.2.10条,坡角越小岩土压力越小(相应稳定系数越高)即:与直立边坡相比,缓倾结构面在倾斜边坡中更不容易发生破坏。当坡角小于缓倾结构面倾角时,边坡不会沿缓倾结构面破坏。

33. 边坡岩体类别是否具有唯一性?根据表4.1.4表格内分类要求,具有唯一性;根据表4.1.4注解6规定(完整的极软岩既可划为Ⅲ类,也可划为Ⅳ类)和第4.1.5条所用助动词(“宜”和“可”),不具有唯一性。

34.该规范适用的边坡工程是否包括结构面结合极差的岩体,结构面结合很差的完整岩体,外倾结构面倾角大于75°或小于27°且结构

面结合差的较破碎岩体,结构面结合差或很差、外倾结构面倾角27°~75°、外倾结构面不以层面为主但结构面贯通性好的较完整岩体等4种岩体?根据表4.1.4(从该表查不到这4种岩体的边坡岩体类别),不包括这4种岩体;根据其它条文(没有一条声明排除这4种岩体),包括这4种岩体。

35. 表4.1.4是否适用于无外倾结构面或外倾不同结构面组合的岩质边坡?根据第4.1.4悬置段,适用;根据第4.1.5条,不适用。

5 边坡岩土体力学指标与地基承载力方面

36. 边坡岩体强度参数是否主要由边坡岩体类别决定?根据表4.3.4(岩体等效内摩擦角主要由边坡岩体类别决定),边坡岩体强度参数主要由边坡岩体类别决定;根据第4.3.3条(岩体内摩擦角不由边坡岩体类别决定而由岩石内摩擦角与岩体完整性决定),边坡岩体强度参数并非主要由边坡岩体类别决定。

37.极软岩边坡、破碎或极破碎岩质边坡受岩体强度控制时,影响其抗滑支护强度的岩体强度参数是岩体等效内摩擦角还是岩体粘聚力和岩体内摩擦角?根据第6.3.3条第1款(受岩体强度控制的岩质边坡支护结构岩石荷载采用岩体等效内摩擦角计算),是岩体等效内摩擦角;根据第5.2.3、5.2.4条(受岩体强度控制的极软岩边坡、破碎或极破碎岩质边坡稳定性采用岩体粘聚力和岩体内摩擦角计算,而抗滑支护的目的是使边坡抗滑稳定性满足要求),是岩体粘聚力和岩体内摩擦角。

38.边坡支护结构岩土荷载是采用等效内摩擦角计算还是采用粘聚力和内摩擦角计算?根据第6.3.3条第1款,对受岩体强度控制的岩质边坡,采用岩体等效内摩擦角计算;根据第5.2.3、5.2.4条,对受土体强度控制的土质边坡、受结构面强度控制的岩质或土质边坡,采用粘聚力和内摩擦角计算。

39. 岩体等效内摩擦角对应的抗剪强度是否与岩体粘聚力和岩体内摩擦角单独抗剪强度基本等效?根据“岩体等效内摩擦角”用词,应基本等效;根据表4.3.4远未等效。

40. 当无试验资料时,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岩土层与锚固体极限粘结强度标准值可否按表8.2.3-1和表8.2.3-2取值?根据第8.2.3条正文,可按表8.2.3-1和表8.2.3-2取值;根据表8.2.3-1、表8.2.3-2注释2(仅适用于初步设计),不可按表8.2.3-1和表8.2.3-2取值。

41. 表G.0.1-2是否为土质地基系数表?根据表名,是土质地基系数表;根据该表的实际内容,不是土质地基系数表而是土质地基系数的比例系数表。

42. Ⅰ类岩体的永久边坡等效内摩擦角是否可取大于72°的值?根据表4.3.4内部数据,可取大于72°的值;根据该表注解3(Ⅰ类岩质临时边坡可取大于72°的数值),不可取大于72°的值。

43. 土质地基横向承载力特征值是否与土的粘聚力有关?根据第13.2.8条第2款第2项,与土的粘聚力无关;根据第13.2.8条第2款第1项,与土的粘聚力有关(通过土的等效内摩擦角体现)。

44. 当按抗剪强度参数确定土质地基承载力时,所用抗剪强度参数是粘聚力和内摩擦角还是等效内摩擦角?根据第13.2.8条第2款第1项,土质地基横向承载力特征值所用抗剪强度指标为等效内摩擦角;根据第 1.0.5条和国标《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土质地基竖向承载力特征值所用抗剪强度指标为粘聚力和内摩擦角。

45.该规范适用的边坡工程是否包括以土体为抗滑桩嵌固段且设桩处沿滑动方向地面坡度小于8°的边坡?根据第13.2.8条第2款第1项文字,包括这种边坡;根据公式(13.2.8-2)(其中有无法确定的土体等效内摩擦角),不包括这种边坡。

46. 用于稳定性计算时土的抗剪强度指标宜采用何种剪切试验获取?

根据第4.2.10条规定,宜采用直接剪切试验获取。此乃答案一。

根据第4.3.5条(用于稳定性计算时地下水位以下土的抗剪强度指标宜是自重固结不排水指标或有效应力强度指标),宜采用三轴试验获取。此乃答案二。

根据第4.3.7条,宜区分情况采用直剪试验、三轴试验或十字板剪切试验。此乃答案三。

6 边坡工程设计原则方面

47.锚筋面积和锚筋锚固长度计算是否采用分项系数法?根据第3.3.2条第3款(荷载采用标准组合)和公式(8.2.2-1)、公式(8.2.2-2)、公式(8.2.4),不采用分项系数法;根据第3.3.2条第4款(确定配

筋和验算材料强度时采用分项系数法,而锚筋面积和锚筋锚固长度计算恰恰是确定配筋和验算材料强度),采用分项系数法。

48.根据公式(8.2.2-1)、公式(8.2.2-2)、公式(8.2.4),锚筋面积和锚筋锚固长度计算是否采用单一安全系数法?根据这些公式不等号右边的分子(安全系数和荷载标准值),采用单一安全系数法;根据这些公式不等号右边的分母(抗力设计值),不采用单一安全系数法。

49. 结构物与岩土体接触面尺寸设计是采用单一安全系数法还是允许应力法?根据第3.3.2条第1款(对支护结构基础或支护桩,所受抗力采用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或单桩承载力特征值),对支护结构基础或支护桩,是允许应力法;根据第8.2.3条及第C.2.9条,对锚杆,单一安全系数法。

50. 地基承载力验算、单桩承载力验算、边坡稳定性验算、支护结构稳定性验算、锚杆承载力验算是否应采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根据第3.3.1条(支护结构达到最大承载能力、锚固系统失效、发生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形或坡体失稳应满足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设计要求),应采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根据第3.3.2条,不采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

7 边坡支护结构岩土荷载计算方面

51.对岩质边坡,在以岩体等效内摩擦角按侧向土压力方法计算岩石压力的情况下,是否还需要计算沿外倾结构面滑动的主动岩石压力?根据第6、7章,还需要计算;根据第4.1.4条中的边坡岩体分类因

素(外倾结构面或外倾不同结构面组合交线的倾角和结合程度对分类起控制作用)和该条“条文说明”(“本规范强调结构面对边坡稳定的控制作用,按岩体边坡的稳定性进行分类”,“既考虑了垂直边坡也考虑了倾斜边坡”)以及表4.3.4(岩体等效内摩擦角由边坡岩体类别决定),在以岩体等效内摩擦角按侧向土压力方法计算岩石压力的情况下,不需要计算沿外倾结构面滑动的主动岩石压力。

52. 边坡有潜在滑面时,边坡支护结构岩土荷载计算时是否同时计算主动岩土压力和剩余下滑力?根据第13.2.2条,桩板式挡墙岩土荷载计算时同时计算岩土压力和剩余下滑力;根据第8~12章,其它支护结构岩土荷载计算时只计算主动岩土压力。

53. 不考虑地震力的土压力可否根据考虑地震力的土压力公式进行计算?根据第6.2.11条(对坡顶倾斜、有均布荷载、无外倾结构面的土质边坡,不考虑地震力的土压力公式是考虑地震力的土压力公式的特例;对其它土质边坡,不考虑地震力的土压力公式不是考虑地震力的土压力公式的特例),对坡顶倾斜、有均布荷载、无外倾结构面的土质边坡,不考虑地震力的土压力可以根据考虑地震力的土压力公式进行计算;对其它边坡,不考虑地震力的土压力不可根据考虑地震力的土压力公式进行计算。

54. 不考虑地震力的岩石压力可否根据考虑地震力的岩石压力公式进行计算?根据第6.3.5条(对坡顶倾斜、有均布荷载、滑面为非缓倾的外倾结构面的岩质边坡,不考虑地震力的岩石压力公式是考虑地震力的岩石压力公式的特例;对其它岩质边坡,不考虑地震力的岩

石压力公式不是考虑地震力的岩石压力公式的特例),对坡顶倾斜、有均布荷载、滑面为非缓倾的外倾结构面的岩质边坡,不考虑地震力的岩石压力可以根据考虑地震力的岩石压力公式进行计算;对其它边坡,不考虑地震力的岩石压力不可根据考虑地震力的岩石压力公式进行计算。

55. 用锚杆支护边坡时,岩土荷载方向是设为水平方向还是设为锚杆轴向?根据第10.2.1条,锚喷支护时岩土荷载方向设定为水平;根据第10.2.4条,用局部锚杆支护不稳定块体时岩土荷载方向取锚杆轴向。

56. 用主动岩土压力理论公式计算主动岩土压力时,破裂角是否与主动岩土压力理论公式对应?根据第6.2.10、6.3.4、B.0.4条,破裂角与主动岩土压力理论公式对应;根据第6.3.3条,岩体破裂角不与主动岩石压力理论公式对应,根据第3.2.3条,土体破裂角不与主动土压力理论公式对应。

57. 坡面倾斜、坡顶水平、无超载且无外倾结构面的岩土压力方向是否设定为水平方向?根据第6.2.10和6.3.4条,坡面倾斜、坡顶水平、无超载且无外倾结构面的支护结构岩土荷载方向设定为水平;根据第6.2.3条,墙背倾斜、坡顶倾斜、有超载、无外倾结构面的支护结构岩土荷载方向设定为与墙背法向成δ角(δ为墙背摩擦角),而坡面倾斜、坡顶水平、无超载且无外倾结构面情况是坡面倾斜、坡顶倾斜、有超载、无外倾结构面情况的特例,故坡面倾斜、坡顶水平、

无超载且无外倾结构面时岩土压力方向也应设定为与墙背法向成δ角而不是水平方向。

58. 坡面倾斜、坡顶水平、无超载、有外倾结构面的岩土压力方向是否设定为水平方向?根据第6.2.10和6.3.4条,坡面倾斜、坡顶水平、无超载、有外倾结构面的岩土压力方向设定为水平;根据第6.2.8、6.3.1条,坡面倾斜、坡顶倾斜、有超载、有外倾结构面的支护结构岩土荷载方向设定为与墙背法向成δ角(δ为墙背摩擦角),而坡面倾斜、坡顶水平、无超载、有外倾结构面情况是坡面倾斜、坡顶倾斜、有超载、有外倾结构面情况的特例,故坡面倾斜、坡顶水平、无超载、有外倾结构面时岩土压力方向也应设定为与墙背法向成δ角而不是水平方向。

59.坡面倾斜、坡顶倾斜且有均布连续荷载、土岩界面倾角大于土体破裂角时,沿土岩界面滑动的主动土压力可否根据第6章计算?根据第6.2节(“侧向土压力”一节)(仅提供坡面倾斜、坡顶倾斜、无荷载、土岩界面倾角大于土体破裂角时沿土岩界面滑动的主动土压力,未提供坡面倾斜、坡顶倾斜且有均布连续荷载、土岩界面倾角大于土体破裂角时,沿土岩界面滑动的主动土压力),不能根据第6章计算;根据第6.3.1条(提供了坡面倾斜、坡顶倾斜且有均布连续荷载时沿外倾结构面滑动的主动岩石压力公式,而土岩界面就是外倾结构面),可以根据第6章计算。

60. 反映墙背倾斜情况的符号是否为墙背与水平面夹角?根据第6.2.3、6.2.8、6.2.11、6.3.1、6.3.5条,是墙背与水平面夹角;

根据第11.2.3条,是墙背与墙底水平投影的夹角。对俯斜式挡墙,二者相差90°。

61.随着坡角的增大,后仰边坡岩土压力是逐渐增大还是逐渐减小?根据附录A,在与岩土压力计算相同的工况下,后仰边坡抗滑稳定系数随坡角增大而减小,而稳定系数越小岩土压力越大,故随着坡角的增大,后仰边坡岩土压力逐渐增大;根据第6.2.3、6.2.8、6.2.11、6.3.1、6.3.5条,随着坡角的增大,后仰边坡岩土压力逐渐减小。

62. 对受岩土体强度控制的土质边坡、极软岩边坡、破碎或极破碎岩质边坡,工程计算时滑面是采用直线形还是圆弧形?根据第6章,边坡支护结构岩土压力计算采用直线形滑面;根据第5.2.3条,稳定性计算采用圆弧形滑面。

63. 由岩体强度参数控制的岩质边坡有几种抗滑稳定状态?根据表4.3.4和第6.3.3条第1款,任何情况下主动岩石压力计算结果均大于0,因主动岩石压力基于极限平衡求得,这表明任何情况下边坡抗滑均不稳定,边坡将沿对应于破裂角的破裂面滑动,边坡只有不稳定这一种抗滑稳定状态;根据附录A,由岩体强度参数控制的岩质边坡抗滑稳定性分析结果将有稳定、基本稳定、欠稳定和不稳定四种抗滑稳定状态。

64. 当边坡稳定性不满足要求时,对有外倾软弱结构面或坡顶边缘附近有较大荷载或坡高超过表14.2.3范围的岩质边坡进行治理设计,是否以稳定系数达到稳定安全系数为标准?根据第14.2.3条,放坡设计时以稳定系数达到稳定安全系数为标准;根据第6章,支护

建筑施工技术作业【最新版】

建筑施工技术作业 1、什么叫流砂?流砂防治的措施有哪些? 答:粒径很小、无塑性的土壤在动力水压推动下失去稳定,随地下水一起涌入坑内的现象称为流砂。 流砂防治的措施有:1)枯水期施工:工期不紧、丰水位和枯水位相差较大时可以考虑; 2)打板桩:常用施工方法; 3)水中挖土:江中、湖中施工常用;4)人工降低地下水位:常用施工方法,如井点降水; 5)地下连续墙法:造价稍高;6)抛大石块、抢速度施工:已发生流砂时的抢险施工方法。 2、简述轻型井点降水系统的安装流程?井点管埋设的一般方法是什么? 答:轻型井点降水系统的安装流程:1)排放总管;2)埋设井点管;3)用弯联管将井点与总管接通;4)安装抽水设备。 井点管埋设的一般方法是:1)冲孔;2)埋管;3)填沙;4)粘土封口。 3、土方填筑时如何正确选用土料?填土压实的方法有哪些?影响

填土压实 的因素有哪些? 答:1)土方填筑时一般不能选用淤泥河淤泥质土、膨胀土、有机物含量大于8%的土、含水溶性硫 酸盐大于5%的土及含水量不符合压实要求的粘性土。尽量采用同类土填筑。2)压实方法一般有:碾压法、夯实发和振动压实法以及利用运土工具压实法等。3)影响填土压实的因素有:回填的土层厚度,回填土的质量、含水量。 4、预制桩锤击沉桩时如何确定沉桩顺序? 答:沉桩顺序可分为由一侧向单一方向进行;自中间向两个方向对称进行;自中间向四周进行共3种方法。第一种打桩顺序,打桩推进方向宜逐排改变,以免土朝一个方向挤压,而导致土壤挤压不均匀,对于同一排桩,必要时还可以采用间隔跳打的方式。对于大面积的桩群,宜采用后两种打桩顺序,以免土壤受到严重挤压,使桩难以打入,或使先打入的桩受挤压而倾斜。大面积的桩群,宜分成几个区域,由多台打桩机采用合理的顺序同时进行打设。

岩土工程实习报告

岩 土 工 程 认 知 实 习 报 告 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姓名刘顺顺 学号 321307020220

目录 0 前言 (3) 1 实习目的 (4) 2 实习地点简介 (5) 3 实习内容 (6) 3.1地基与基础工程 (6) 3.1.1地基工程 (6) 3.1.2基础工程 (10) 3.2岩土工程勘察 (11) 3.3隧道工程 (14) 3.3.1隧道分类 (14) 3.3.2隧道施工 (16) 3.4边坡工程 (17) 4 总结 (20)

0 前言 岩土工程专业是土木工程的分支,是运用工程地质学、土力学、岩石力学解决各类工程中关于岩石、土的工程技术问题的科学。按照工程建设阶段划分,工作内容可以分为:岩土工程勘察、岩土工程设计、岩土工程治理、岩土工程监测、岩土工程检测。 随着我国经济的繁荣与发展,各种建筑工程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座座水库波光粼粼,栋栋高楼鳞次见比。在各种土建工程中,岩土工程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岩土工程是以土力学、岩体力学及工程地质学为理论基础,运用各种勘探测试技术对岩土体进行综合整治改造和利用而进行的系统性工作。这一学科在国外某些国家和地区被称为“大地工程”、“土力工程”或“土质工程”。岩土工程是土木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智研咨询资料统计,它包括岩土工程勘察、设计、试验、施工和监测,涉及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在房屋、市政、能源、水利、道路、航运、矿山、国防等各种建设中,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实习目的 作为一名刚刚接触专业知识的大学生来说,如果在学习专业课之前直接就接触深奥的专业知识是不科学的,为此,学院带领我们进行了这次实习活动,让我们从实践中对这门自己即将从事的专业获得一个感性认识,为今后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今后书本与实践的结合打下基础。 参加实习,我们能深入到生产第一线,正式的接触到这个行业,在企业老前辈和老师的指导下,参加管理和生产工作,能确切的了解建设工程的计划、生产、技术、质量管理等具体工作,熟悉工程项目部各个部门的工作。 参加实习,让我们了解建筑行业更多的方面,使我们认识到自身的渺小与不足,促使我们积极奋进,督促我们更努力的学习更多的知识来提升自己的能力。 参加实习,就是为了能在课堂上更加容易学习理论知识,能把脑海中的理论运用到实际中去,进一步的强化巩固以后在学校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 参加实习,也让我们认清了自己在这个行业的优劣势,为以后的人生职业规划确定了方向。

(完整版)现代教育技术重点考点整理

现代教育技术重点 第一章现代教育技术概论 第二节 1、教育技术:从广义上来说教育技术就是“教育中的技术”,是人类在教育活动中所采取的 一切技术手段和方法的总和。它分为有形的(物化形态)和无形的(智能形态) 两大类。单选或多选,小几率名词解释 2、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对教育技术的定义明确指出了教育技术的两个研究对象(学习 过程、学习资源)和五个研究领域(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妥妥的多选 (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3、教育技术的主要意义在于:利用系统科学对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 问题的策略和方法,进行实施并给予评价和修改,以实现教育教学的最优化,促进学习者的更好发展。 4、现代教育技术:是指以现代教育理论、学习理论为基础,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主要技术手 段的教育技术。这里的现代信息技术主要是指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电子通讯技术、互联网技术、卫星广播电视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虚拟现实仿真技术。妥妥多选 5、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多选问几个阶段,单选问谁提出的,提了什么主张,重点) 视觉教育阶段(夸美纽斯和裴斯泰洛齐。倡导者强调的是利用视觉教材作为辅助,以使学习活动更为具体化,主张在学校课程中组合运用各种视觉教材, 将抽象的概念作具体化的呈现。) 视听教育阶段(戴尔提出以“经验之塔”为核心的“教学中的视听方法”。视听教学即为视觉材料、听觉材料或是其综合) 视听传播阶段 教育技术阶段(美国试听教育协会改名为教育传播和技术协会,简称AECT,1972年该协会将其实践和研究的领域正式名为教育技术,从此成为一门独 立的学科) 第三节 1、现代教育技术的意义多选 现代教育技术有效支撑教育改革 现代教育技术增强教学效果 现代教育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2、教育部于2004年12月(单选)正式颁布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该 标准具体规定了相关人员的教育技术能力结构要求和达到各等级的培训所需的基本内容。下面是教学人员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的体系结构与基本内容。 意识与态度 知识与技能 应用与创新 社会责任多选 第五节 一、学习理论(包含哪些理论) (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华生、巴甫洛夫、桑代克、斯金纳)选择题

现代教育技术考试简答题大全docx

新编现代教育技术简答题大全考试必过 一、简答题(简要回答下列问题,共7题,50分) 1、现代教育技术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现代教育技术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如何运用现代教育思想、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2分),对教学的过程、教与学的资源进行综合实施(2分),以达到教学的优化,最终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2分)。 2、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作用是什么? 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作用为:1)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因为它生动、形象、感染力强,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动性;它能突破时间和空间、微观和宏观的限制,促进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发展(3分)。2)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它能使学生充分利用视觉、听觉获取知识,能使学生综合利用多种感官进行学习从而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3分)。 3、多媒体CAI有哪些主要特点? 多媒体CAI的特点:1)教学信息呈现的多媒体化;2)教学过程的交互性;3)教学信息组织的超文本方式;4)教学信息的大容量存储;5)教学信息处理的智能化。(6分) 4、媒体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现代教学媒体具有那些基本功能?(6分) 媒体发展的三个阶段:语言发展阶段、印刷媒体阶段和电子媒体阶段(3分)。 现代教学媒体的功能有:1)呈现功能;2)传送功能;3)重现功能;4)可控功能;5)参与功能段(3分)。 5、请叙述教学设计的基本环节。(分) 教学设计一般包括以下基本环节:1)前期分析,包含对学习需要、学习内容和学生情况的分析(2分);2)确定教学目标(1分);3)组织教学资源,形成经常方案(2分);4)实施学习评价(1分)。 6、编写学习目标的基本方法有哪两种,其适用领域和具体涵义时什么?(10分) 1)ABCD法(1分),A指教学对象(Audience)、B指教学行为(Behavior)、C指教学条件(Condition)、D指标准(Degree)(2分),它非常适用于编写认知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的学习目标(2分)。 2)内外结合法(1分),它是指用内部心理过程与外显行为相结合来阐明学习目标的方法(2分),适合于编写情感领域的学习目标(2分)。 7、教学过程的不同阶段学习评价的目的、方法和作用有什么不同?(10分) 教学过程不同阶段的学习评价有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三类:(1分) 1)1)诊断性评价:实施时间在教学之前,评价目的是摸清学生的准备情况以便安排教学,评价方法有观察法、调查法、作业分析法、测验等,评价的作用是查明学生准备情况和不利因素(3分); 2)2)形成性评价:实施时间在教学之中,评价目的是了解学习进程调整教学方案,评价方法有经常性测验、日常观察等,评价的作用是确定学习效果(3分); 3)3)总结性评价:实施时间在教学之后中,评价目的是检查学习结果评定学习成绩,评价方法有考试、考察等,评价的作用是评定血液成绩(3分)。 2教学设计操作程序 P84 (1)学习者分析: A学习者一般特征的分析(学习有关学科产生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的特点) B学习者学习风格的分析与测量 C学习者初始能力的确定(初始技能分析包括对预备技能、目标技能、学习者学习态度的分析;试题测定包括前测(预 测)和后测)(2)学习需要分析: A学习需要(差距)=期望达到的学习状况-目前学习状况 B学习需要分析在教学设计中的举足轻重的地位 C确定学习需要的方法-----内部需要参照分析法、外部需要参照分析法 D分析问题的原因,确定问题的性质 E解决问题的可行性分析---分析资源和约束条件;设计课题的认证;阐明总的教学目标 (3)学习内容分析: 内容的详细说明,教学分析,任务分析; 分析学习内容的基本方法:归纳分析法、图解分析法、信息加工分析 (4)学习目标阐明:目标的额详细说明,陈述目标,确立目标,编写行为目标;

建筑施工技术第1次作业

《建筑施工技术》第一次平时作业参考答案 (第一~三章)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 关于第二类土(普通土)的开挖工具及方法,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 A. 用锹、锄头挖掘 B. 主要用镐,少许用锹、锄头挖掘,部分用撬棍 C. 用锹、锄头挖掘,少许用镐翻松 D. 用爆破方法开挖,部分用风镐 2. 对小型场地平整,如原地形比较平缓,对场地设计标高无特殊要求,可按什么 方法或原则确定其场地设计标高 ( ) A. 最佳设计平面 B. 运输量最小 C. 土方量最小 D. 挖填土方量相等 3. 考虑到土的最终可松性,为达到土方量的实际平衡,初定的场地设计标高需要 ( )。 A. 相应提高 B. 相应降低 C. 维持不变 D. 根据实际情况相应调整,可能提高,也可能降 低 4. 场地平整土方量按四方棱柱体体积计算时,公式)(43212 H H H H 4 a +++=V 适用于下列哪种情况 ( )。 A. 方格四个角点全部为挖或全部为填 B. 方格四个角点三挖一填 C. 方格四个角点三填一挖 D. 方格四个角点两挖两填 5. 用表上作业法编制初始调配方案时,常采用的方法是 ( )。 A. 闭合回路法 B. 假想价格系数法 C. 最小元素法 D. 最佳设计平面法 6. 土方机械施工中,适用于推挖一至三类土,用于平整场地,移挖作填,回填土 方,堆筑堤坝以及配合挖土机集中土方、修路开道等的机械是( )。 A. 铲运机 B. 反铲挖掘机 C. 推土机 D. 正铲挖掘机 7. 地下铺设管沟开挖较窄的沟槽时,多采用( )进行土壁支护。 A. 水泥土搅拌桩 B. 重力式水泥土墙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36529

陈山油库山北扩建工程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初步勘察阶段) 一、工程概况 受中国石化销售有限公司华东分公司的委托,我院对拟建的陈山油库山北扩建工程进行初勘阶段的岩土工程勘察。 本工程由中德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设计,拟建建(构)筑物的勘探点位置图和勘察技术要求由设计单位提供。 拟建建(构)筑物平面特征详见勘探点平面布置图(编号: 1),有关拟建建筑物性质见下表。 拟建建(构)筑物性质一览表表:1 依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本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一级,场地和地基等级均为中等复杂程度,综合确定本工程的勘察等级为甲级。2.勘察执行的主要技术标准、勘察目的、工作方法及完成的工作量 2.1勘察执行的主要规范标准 本次勘察依据下列规范: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 《石油化工建(构)筑物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453-2008)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岩土工程勘察安全规范》(GB50585-2010); 《地基动力特性测试规范》(GB/T 50269-97); 浙江省工程建设规范: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DB33/T 1065-2009)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33/1001-2003)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浅层地震勘查技术规范》(DZ/T0170-1999)。 2.2勘察目的 本次勘察为初步勘察,其目的是为地基基础设计,地基处理和地基施工方案提供初步的岩土工程地质资料,并做出分析评价与建议。 ⑴、初步查明建筑物地基压缩层计算深度范围内土层的构成、成因、分布、特征及其物理力学性质。 ⑵、初步查明场地内暗浜、墓穴、地下洞室、地下障碍物等不良地质现象的分布范围、埋深。 ⑶、对场地20m深度范围内饱和砂质粉土和砂土进行液化判别,并对场地地震效应作出评价,划分场地土类型和判定建筑的场地类别,提供抗震设计有关参数。

现代教育技术学习心得体会

现代教育技术学习 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很短暂,可是我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远远没有结束,现在我就把我自己在学习期间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在我看来,现代教育应体现在“教育”与“现代技术”相结合之上,我国的教育事业源远流长,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大教育家孔子就很重视教育,发展到今天,随着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及应用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全面应用成为现实,也为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方法、手段提供了机会,同时给教育教学领域改革的突破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首先应该是教育思想的现代化。那么,现代教育技术作为现代教育模式的一种辅助手段,它的质量及其教学中的效果如何,自然成了这种改革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是否成功的主要标志,应该是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有利于揭示教学内容的实质,有利于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协作学习,有利于学生思维和技能的训练,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等。 现代教育是以学生主动建构为指导思想,采取以“学生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通过适当的教学设计,使学习者可以按照自己的认知水平任意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以及各种工具,学习是学生主动参与完成的,真正实现了个别化的教学。如果学习中遇到了问题,

可以通过协作学习,通过学生与教师或学生与学生,甚至与认知工具之间的交互得到解决。 现代教育技术,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科技成果,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与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 现代教育技术的特点体现在: 一.实质与内容 1、它研究和实践的对象是“学习过程”,而不是“教学过程”。 2、它强调对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和管理,它认为学生只要能和学习资源发生联系,就能以合适的方式进行学习。 3、它是用系统方法对各种教学方式所需要的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进行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的优化。 4、它可以应用在教育、教学领域中的不同层次,当前的应用方式主要有:课堂多媒体组合教学方式,广播、电视远距离教学方式,基于多媒体计算机的个别化交互学习方式,基于网络的远程通信教学方式。 二.指导思想: 1、现代教育技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是以学习者为中心,是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2、现代教育技术关注的中心是学习者的需求,课堂教学过程基本上是学生活动和创造的过程。

《建筑施工技术》课程作业

《建筑施工技术》课程作业 作业说明: 客观题直接做随堂联系 教材: 《土木工程施工》(第二版)申琪玉、石开荣、尹秀琴等科学出版社 2015 作业: 1、什么叫流砂?流砂防治的措施有哪些? 答:流沙是指:粒径很小、无塑性的土壤在动力水压推动下失去稳定,随地下水一起涌入坑内的现象称为流砂。 流砂防治的措施:枯水期施工;水下挖土法;抢挖法;采用井点降水法、打钢板桩法、地下连续墙法防止流砂发生。 2、简述轻型井点降水系统的安装流程?井点管埋设的一般方法是什么? 答:按正常设计施工的就是轻型井点降水,根据现场条件,为考虑成本、工期,对轻型井点进行简化,减少井点管的长度及布置密度、不做沙滤等,就是简易井点降水。 埋设井点的程序:排放总管→埋设井点管→用弯联管将井点与总管接通→安装抽水设备。 3、土方填筑时如何正确选用土料?填土压实的方法有哪些?影响填土压实的因素有哪些? 答:一般不能选用淤泥和淤泥质土、膨胀土、有机物含量大于8%的土、含水溶性硫酸盐大于5%的土及含水量不符合压实要求的粘性土。尽量采用同类土填筑填土压实的方法有碾压法、夯实法、影响填土压实的因素有振动压实法。压实功、土的含水量、每层铺土厚度。 4、预制桩锤击沉桩时如何确定沉桩顺序? 答:1)当桩较稀时(桩中心距大于4倍桩边长度或桩径)可采用一侧向单一方面逐排施打,或由两侧同时向中间施打。这种方法土体挤压均匀,易保证施工质量。 2)当桩较密时(桩中心距小于等于4倍桩边长度或桩径),应由中间向两侧对称施打,或由中间向四周施打。这种方法土体挤压均匀,易保证施工质量。 3)各当桩的规格、埋深、长度不同时,宜采用先大后小、先深后浅、先长后短的原则施打。 5、简述静压桩的施工工艺流程? 答:1、首先要熟悉施工地块的地勘资料。 2、熟悉基础的施工图纸,并对每个桩标上坐标,根据地堪资料、基础施工图和相关规定(如桩进入持力层的深度)算出每棵桩的桩长。尽量多算500--1000mm 左右,可避免事后接桩,长出部分可进行截桩处理。根据设计要求进行试压桩。 3、根椐桩的坐标对每个桩进行放样,放样后要复核,确认无误后再开始压桩,达到规定的压力值后停止压桩,并复核桩的坐标和桩顶标高。做好每个静压桩的施工记录。 6、论述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工艺。 答:钻孔灌注桩是为了在地下水位较浅的地层中施工而采取的施工方法,主要原理是将钻渣利用泥浆

我岩土工程原位测试实验报告

岩土工程生产实习原位测试报告 学院: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 专业:土木工程应用(岩土)班级: 2011级--1班 学号: 3110510738 学生: 日期: 2014年11月

目录 1静力载荷试验 (1) 2静力触探试验 (8) 3十字板试验 (12) 4点荷载试验 (17) 5原位剪切试验 (22) 6回弹试验 (26) 7旁压试验 (32) 8渗透试验 (37) 9轻型动力测试试验 (39) 10波速测试试验 (43) 参考文献及致谢 (46)

《岩土工程原位测试报告》 1静力载荷试验 1.1 试验的目 (1)确定地基土变形模量; (3)估算地基土的不排水抗剪强度; (4)确定地基土的基床系数 (5)掌握静力载荷试验试验步骤和认识仪器设备; (6)提高对数据处理及科学计算的能力; (7)运用试验所得数据对场地的岩土工程性质进行初步评价。 1.2 试验的适用范围 浅层平板载荷实验适用地表浅层地基土,包括各种填土和含碎石的土,也用于复合地基承载力评价。 1.3 试验的基本原理 在拟建建筑场地上将一定尺寸和几何形状的刚性板,安放在被测的地基持力层上,逐级增加荷载,并测得相应的稳定沉降,直至达到地基破坏标准,由此可得到荷载(p)-沉降(s)曲线。典型的静力载荷试验p-s曲线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如下图所示。 静力载荷试验P-s曲线 p,称为比(1)直线变形阶段:p-s呈线性关系,对应于此线性段的最大压力0 例界限。

(2)剪切变形阶段:当荷载大于0p,而小于极限压力了u p,p-s关系由直线变为曲线关系,曲线的斜率逐渐增大。 (3)破坏阶段:当荷载大于极限压力pu时,即使维持荷载不变,沉降也会急剧增大,始终达不到稳定标准。直线变形阶段:受荷土体中任意点产生的剪应力小于土体的抗剪强度,土的变形主要由土中空隙的压缩引起,并随时间趋于稳定。可以用弹性理论进行分析。 1.4 试验仪器及工具 (1)承压板:应具有足够的刚度,一般采用圆形或正方形钢质板;也可采用现浇或预制混凝土板,面积可采用0.25~0.50m2,不应小于0.1m2。本次试验采用圆形钢质板,面积为0.5m2 (2)加荷装置:包括压力源、载荷台架或反力构架。 ①压力源:可用液压装置或重物,其出力误差不得大于全量程的1%;安全过负荷率应大于120%。本次试验采用液压提供压力源。 ②载荷台架或反力构架:必须牢固稳定、安全可靠,其承受能力不小于试验最大荷载的1.5-2.0倍。本次试验采用钢质反力架,使用地锚提供反力。 (3)沉降观测装置:其组合必须牢固稳定、调节方便。位移仪表可采用大量程百分表或位移传感器等,相应的分度值为0.10mm。本次试验才采用百分表进行沉降观测,分度值为0.01mm。 (4)试坑开挖。本次试验在一班的试坑基础上开挖至一定深度,并使其符合锚杆反力装置和试坑仪器安装要求。 1.5 试验的技术要求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对于静力载荷试验,应当满足以下技术要求: 静力载荷试验宜采用圆形刚性承载板,根据土的软硬或岩体裂隙密度选用合适的 m,当在软土和粒径较大尺寸;对于静力载荷试验,承压板面积不应小于0.252 m。 的填土上进行试验时,承载板尺寸不应小于0.52 静力载荷试验的试坑宽度或直径不应小于承载板宽度或直径的3倍。试坑底部的岩土应避免扰动,保持其原状结构和天然湿度,在承压板下铺设不超过20mm的砂垫层找平,并尽快安装设备。 (1)加荷等级不小于8级。最大加载量不应小于地基土承载力设计值的两倍,荷载的量测精度控制在最大加载量的±1%以内。

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的意义

姓名:居梦琪 学号:10410212 美术系1002班。 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的意义 通过《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使得自己对现代教育技术有了更深的认识。让我深刻地体会到现代信息技术对促进我们当今的教育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能加快教育改革的步伐,使我国的教育能迅速地与国际教育接轨。让我们尽快地进入教育手段现代化。 一、现代教育技术的特点 与传统教育相比较,现代技术教育具有现代化的特点。现代技术教育使用的设备:有幻灯机、投影仪、录音机、电影机、扩音机、复读机等轻设备;还有语音实验室、电视录像系统,电子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重设备。无论是轻设备还是重设备的制造和使用,都是建立在声学、光学、电子学、机械工程学等科学技术的基础上。现代教育设备是现代科学技术的结晶。 现代教育技术知识结构具有综合性的特点。现代教育技术是物理学、教育学、心理学、文学、艺术、电子技术、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等诸多学科相互渗透而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它涉及的知识领域非常广泛,有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信息科学、文化艺术等。如教学电影,从表现形式上包括文学、绘画、戏剧、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在制作和放映过程中,又运用了摄影、录音、放映等多种技术。因此,要搞好现代教育技术必须综合应用多种学科的知识和技能。 现代教育技术效果具有高效性的特点。现代技术所追求的是教育、教学的高效率,即节省时间,提高质量,扩大教育规模。与传统教育技术相比,在同样的时间内,能使学生学得多些、快些、好些,取得最佳的教育 二、现代教育技术对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影响

现代教育技术给学校带来的影响:一方面进一步加剧了学校之间的竞争:另一方面又促进具有优势互补条件的学校加强联合,共同参与更高层次的竞争。学校能吸引到多少学习者,就取向等各方面。学校必须走联合之路,发挥自己的优势,弥补自己的不足。计算机网络使学校之间的联合非常容易,不受国家、地域的限制。因此,各国因此推进学校之间的合作。 现代教育技术加强以学生为中心,同时要求进一步加强教师的作用。随着教育技术的发展,教师的职能发生变化,教师在教学法过程在的主要任务不是把自己掌握的知识面对面传授给学生,而要逐步转向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为学生营造一个适宜的环境,并组织、引导、帮助督促学生在其中学习。教师熟练掌握操作各种先进的教育工作;要掌握现代认识理论,帮助学生设计出最佳学习程序;要具备多门学科共同的基础,有较宽的知识面,熟知各种科学方法,使自己在并不擅长的领域里指导学生学习。 学生是教育技术发展的最大受益者。现代教育技术提供了个别化学习方式,可使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和水平选择适合的学习进度,在没有负担的轻松环境中学习,实现真正的“教育平等”。现代教育技术要求学生必须提高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三、代技术教育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教育教学技术现代是现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物征。为了实现教育技术现代化,要十分重视,理论与技术的研究,以探索提高教育改革,扩大教育规模的新途径。同时,在现代教育科学理论指导下,现代教育技术逐步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人们不满足于学校书本上的知识和传统的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方式,而是运用现代科技成果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逐步构建新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组织形式,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可见,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是促进现代化教育技术发展的最直接的重要因素。 四、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应用的关键问题是教育思想和教师队伍的素质的提高

新编现代教育技术学复习资料

现代教育技术学复习 第一章教育技术概论 1、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 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是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 2、教育技术的定义 教育技术是通过创造、使用和管理合适的技术性的过程和资源,以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的研究与符合伦理道德的实践。 3、教育技术的研究领域有哪些 (1)设计领域(四个子系统:教学系统设计、信息设计、教学策略、学习者特征分析)(2)开发领域(印刷技术、视听技术、基于计算机的技术、综合技术)(3)利用领域(媒体的利用、革新技术的传播、实施和制度化、政策与法规)(4)管理领域(教学系统、教育信息、教育资源和教育研究计划与项目的管理)(5)评价领域(问题分析、参照标准的测量、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4、信息素养的概念 信息素养就是从各种资源中获取、评价、利用及表达信息的能力。 5、信息素养的内涵: 第一层次:驾驭信息的能力。①高效获取信息的能力;②熟练、批判地评价信息的能力;③有效地吸收、存储、快速提取信息的能力;④运用多媒体形式表达信息,创造性使用信息的能力 第二层次:运用信息技术的高效学习与交流能力 第三层次:信息时代公民的人格教养 6、教师信息素养的构成 (1)从认识层面上理解: ①、正确的理解;②、强烈的意识及较强的敏感度;③、关心教育信息化进程;④积极投入工作 (2)从技术层面上理解: ①、具备传统信息基础知识和计算机基本技能; ②、具备多媒体处理能力,即能掌握现代教育软、硬件的使用 ③、具备信息处理能力 (3)从运用层面上理解: ①、能从不同角度解读信息和批判评价信息,并思考 ②、能对相关信息进行整合,形成新信息 ③、具有良好的课程整合能力 7、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 (1)改变传统教学结构,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效率和效益 (2)培养教师和学生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 (3)培养教师和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的学习方式 第三章教师媒体素养 1、媒体的含义 ①承载信息的载体; ②指储存和传递信息的实体,也可以指实现信息从信息源传递到受信者的一切技术手段 2、媒体的分类:硬件和软件 3、教学媒体的含义 在教与学活动过程中所采用的媒体 4、一般的媒体要发展成为教学媒体应具备的两个基本要素: ①媒体用于储存与传递以教学为目的的信息时,才可被称为教学媒体 ②媒体只有用于教与学活动的过程时,才能发展为教学媒体

建筑施工技术作业-

建筑施工技术形成性考核册 班级2010年秋建筑施工与管理姓名刘雪 学号1021101452966

一、名词解释 1.土的可松性 2. 土方边坡 3. 土层锚杆 4. 土钉支护 5. 动水压力 6. 流砂现象

7. 土的最优含水量 8. 压实系数 二、填空题 1.土方工程按照程度,分为松软土、普通土、坚土等类。 2.流砂的防治途径主要是冻水压力或冻水压力的方向。 3.基坑坑壁的支护形式有、以及两种支护型式结合使用的混合型支护三种。 4.基坑降水的方法有和两种。 5.土方边坡坡度是以与之比表示的。 6.土层锚杆由、和三部分组成。 7.土层锚杆的类型主要有:一般灌浆锚杆、锚杆、预应力锚杆及等几种。 8.轻型井点降水系统的管路系统 由、、和 组成。 9.反铲挖土机的作业方式有、。 10.土方填筑采用两种透水性不同的土料时,应填筑,下层应填筑透水性的土料。 11.填土压实的方法主要有、、。 12.常用的土方工程机械有、、、 。 三、单项选择题 1.某土方工程的挖方量为1000m3。已经该土的K S=1.25,K S′=1.05,实际 需运走的土方量是() A.800m3 B. 962m3 C. 1250m3 D. 105.0m3 2.在基坑中常用()用作既挡土又防水的支护结构。

A.预制桩 B.灌注桩 C.涂层锚杆 D.连续 钢板桩 3.某土方工程,要求降水深度4m,实测地基土的渗透系数40m/d,宜选 用的井点降水方式是()。 A.轻型井点 B.深井井点 C.管井井点 D.电 渗井点 4.环形轻型井点,井点管围成的面积314m2,则假象半径为()。 A.5m B.10 m C.15 m D.20 m 5.填方工程的压实指标是()。 A.最大干重度 B.压实系数 C.最优含水率 D.干重度 6.大型场地平整工程,当挖填深度不大时,土方机械宜选用()。 A.推土机 B.正铲挖土机 C.反铲挖土机 D.抓铲挖土 机 7.土方工程机械中,()适用于场地清理,场地平整,开挖深度不大的基坑以及回填作业等。 A.推土机 B.正铲挖土机 C.反铲挖土机 D.抓铲挖土机 8.羊足碾最适宜碾压()。 A.细纱B.粗纱C.粘性土D.Ⅱ类土 四、多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土方工程的施工特点是()。 A.工程量大 B.受气候条件影响大 C.施工条件复杂 D.受施工周围环境影响大 E.受施工人员素质影响大 2.影响土方边坡大小的因素主要有()等。 A.挖方深度 B.土质条件 C.边坡上荷载情况 D.土方施工方法 E.排 水情况 3.桩排式支护结构常用的构件主要有()。 A.地下连续墙 B.型钢桩 C.钢板桩 D.钢筋混凝土预制桩 E.混凝土 灌注桩 4.土层锚杆的施工工序主要有()。 A.钻孔 B.插钢筋 C.灌浆 D.防腐处理 E.预应力张拉 5.土钉支护的施工工序主要是()。 A.成孔 B.插钢筋 C.预应力张拉 D.注浆 E.喷射混凝土 6.流沙防止的主要措施有()等。 A.地下连续墙 B.打钢板桩 C.井点降水 D.集水坑降水 E.抢挖 法 7.井点降水的主要类型有()等。 A.深井井点 B.轻型井点 C.喷射井点 D.管井井点 E.浅井井 点 8.下列()土料不应用作回填土。 A.黏土 B.含水量大的黏土 C.有机质含量大于8%的土 D.砂土

市政道路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石狮市嘉禄路(濠江路至东环路)市政道路工程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第一章、前言 一、勘察目的与任务 受石狮市市政建设管理处的委托,我院承接了石狮市嘉禄路(濠江路至东环路)市政道路工程岩土工程详细勘察任务,目的是查明沿线工程地质条件,为路基设计、边坡的稳定性处理与加固,不良地质现象的防治,施工设计排水等提供工程地质依据和必要的设计参数,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具体任务为: (1)、查明沿线各地段地质构造,岩土类型,各岩土层的空间揭露规律及其物理力学性质; (2)、查明不良地质的成因、类型、性质、空间揭露范围、发生和诱发条件等,论证对路基稳定性的影响程度,并提出计算参数及整治措施的建议; (3)、查明地下水的类型、水位、埋藏条件、水位变化幅度与规律;地表水的来源、水位、积水时间以及排水条件,查明沿线路基的湿度状况提供划分干湿类型所需的参数;并判定地下水和地表水对路基建筑材料的腐蚀性及稳定性影响; (4)、查明沿线暗埋的河、湖、沟、坑和坟场的揭露情况,回填土的土类、厚度及密实度,判定场地地震效应等。 (5)、未尽事宜详见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及2009年修订本)及行业标准《市政工程勘察规范》(CJJ56-94)等有关规范要求。 二、勘察依据的技术标准 (1)勘察合同及委托技术要求; (2)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及2009年修

订本); (3)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4)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及2008年修订本); (5)国家标准《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 (6)交通部标准《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 (7)行业标准《市政工程勘察规范》(CJJ56-94); (8)行业标准《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 (9)行业标准《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 (10)行业标准《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 (11)行业标准《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技术标准》(JGJ87-92); (12)行业标准《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 (13)行业标准《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051-93) (14)福建省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DBJ13-84-2006); (15)福建省标准《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范》(DBJ13-07-2006) (16)《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等。 三、拟建工程概述 拟建石狮市嘉禄路(濠江路至东环路)市政道路工程:本次施工路段从K0+036.074至K1+165.795,道路全长为1129.721m,;道路设计起点坐标(X=35809.166 Y=14831.661),终点坐标(X=35519.613 Y=16014.400),设计起点位于濠江路,桩号为K0+000,设计路面标高为23.75m,西北至东南走向,终点相交于东环路,桩号K1+165.795,设计路面标高为40.89m;为城市Ⅱ级主干道,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行车速度为40 km/h,设计荷载城-A,设计年限30年,设计道路宽为26m,双向四车道,两侧设人行道,路面交通等级为轻等级,轴载标准BZZ-100,

《现代教育技术》学习心得体会

《现代教育技术》学习心得体会 《现代教育技术》学习心得体会 时间转瞬即逝,这学期即将走进尾声,而《现代教育技术》这门课的学习已经结束,就差期末考试了,说实话真有点舍不得,虽然平时抱怨老师布置的作业太多,而不像另外那位上这门课的老师,一学期基本没布置什么作业,但是我想这是老师对我们负责,才会对我们要求很多,促使我们平时下来认真学,收获实际的东西。虽然这学期时间短,上课时间只有九周,但是通过这门课的学习,收获了很多,现将我在学习期间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首先,对教育技术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在上这门课之前认为老师借助电脑、投影仪、幻灯片、ppt教学就是现代教学,其实只是多媒体教学而已,只是现代教育技术的一部分。现代教育技术的真正含义是为了促进学习,对学习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其核心是利用现代技术服务教育,改进人类学习,其本质是运用现代技术手段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以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效率与效益的理论与实践。它既是一个实践领域也是一个理论领域,作为实践领域的现代教育教育技术即通常所说的“电教”,作为理论领域的现代教育技术就是“教育技术学”,是教育技术的理论体系。 其次,由于时间有限,老师多是给我们讲理论的东西,技术操作的演示讲解很少,但是老师会想发设法让我们自己去学习。比如通过布置两个关于技术操做的作业,一是mindmanger 思维导图的制作,另一个是关于ppt的制作。制作这两个东西我学到很多东西。尤其是制作mindmanger 思维导图,首先得下载mindmanger这个软件,我自己下载下来安装几次都不开,然后让同学帮我从新下载安装还是打不开,但是什么原因还是没弄清楚,后来就用另外一个同学的电脑做的这个作业,其实发现很简单,上课时老师布置这个作业的时候感觉好难,都不知到该怎么做,做的时候发现很简单。这让我明白了,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不要有畏难情绪,当你真正开始去做某件事的时候你会发现其实它没你想象得那么难,你会把它做好的。关于ppt的制作,上课时老师也没举例怎样制作ppt.这就得看你平时对这个软件的熟悉程度了,也是检测你大一《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程》这门课学习得怎样的时候了。关于ppt的制作,我做的关于高中经济生活第三课《多彩的消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这一节的类容,由于平时我们进行教技训练的时候都没做ppt.做起来有一定难度,不会的地方还得上网查,翻《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程》这本书,咨询同学等等,虽然做的很简单,但是还是收获颇多,为以后制作ppt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对于制作教案这个作业,对我们思教的同学来说,并不难,因为我们平时教技训练时就要求写教案,最开始我们都是写简案,但是通过和大四实习回来的学姐学长交流,他们告诉刚开始要写详案,这样对提高教课有一定帮助,之后每次我都写详案。所以这次老师布置的教案设计也写的详案。 第三,了解到很多网上学习的资源、平台,如网易公开课,教育人博客、走遍美国,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等等,这为以后打发无赖的时间找打了很好的方式,同时也能学到很多知识,增加知识面,开阔自己的视野。 第四,意识到学好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性,这一点对我来说收获最深的一点。在很早的时候,邓小平就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而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能促进这一教育理念的实现。现代教育技术具有资源多样性、资源共享性、资源开放性、内容主动性,学习过程的互动性与独立性的资源优势,在实现教育面向现代化有积极作用。比如多媒体技术能实现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的展示功能,在教育教学方面,完全可以提供一个便于学生学习的理想教学环境,它必然会对教育、教学过程产生深刻的影响。教师可以通过电子方式将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有关的学习资源传到一个共同学习的平台,学生能够利用网络随时随地

建筑施工技术作业

建筑施工技术作业1 (第1章) 一、名词解释 1、土的可松性:自然状态下的土,经开挖后,其体积因松散而增加,以后虽然经回填压实,仍不能恢复成原来的体积,这种性质,称为土的可松性。 2、土方边坡:为了防止土壁坍塌,保持土体稳定,保证施工安全,在土方工程施工中,对挖方或填方的边缘均做成一定的坡度。 3、土层锚杆:土层锚杆是埋入土层深处的受拉杆件,一端与工程构筑物相连,一端锚固在土层中,以承受由土压力、水压力作用产生的拉力,维护支护结构的稳定。 4、土钉支护:基坑开挖的坡面上,采用机械钻孔,孔内放入钢筋并注浆,在坡面上安装钢筋网,喷射厚度为80~200mm的C20混凝土,使土体、钢筋与喷射混凝土面板结合为一体,强化土体的稳定性。这种深基坑的支护结构称为土钉支护。 5、动水压力:流动中的地下水对土颗粒产生的压力称为动水压力。 6、流砂现象:采用集水坑降水法开挖基坑,当基坑开挖到地下水位以下时,有时坑底土会形成流动状态,随地下水涌入基坑,这种现象称为流砂现象。 7、土的最优含水量:在压实机械和压实遍数相同的条件下,使填土压实获得最大密实度时的土的含水量,称为土的最优含水量。 8、压实系数:压实系数是土的施工控制干密度和土的最大干密度的比值。 二、填空题 1.土方工程按照____土的开挖难易___程度,分为松软土、普通土、坚土等__八_类。2.流砂的防治途径主要是__减小或平衡___动水压力或___改变_动水压力的方向。 3.基坑坑壁的支护型式有__加固型支护、支挡型支护_以及两种支护型式结合使用的混合型支护三种。 4.基坑降水的方法有__集水坑降水法__和___井点降水法___两种。 5.土方边坡坡度是以__挖方深度H___与___其边坡底宽B___之比表示的。 6.土层锚杆由___锚头__、__拉杆___和___锚固体__三部分组成。 7.土层锚杆的类型主要有:一般灌浆锚杆、___高压灌浆___锚杆、__预应力___锚杆及 ____扩孔_____等几种。 8.轻型井点降水系统的管路系统由____滤管、井点管、弯联管_____和 ___总管____组成。 9.反铲挖土机的作业方式主要有___沟端开挖、沟侧开挖__。 10.土方填筑采用两种透水性不同的土料时,应____分层___填筑,下层宜填筑透水性_____

地勘报告(岩土工程勘察报告)(367)

概述 我院受**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委托,对其拟建的**项目进行岩土工程详细勘察。该项目位于**经济技术开发区**路与宏兴路交汇处东北角,由上海市**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负责设计。 工程概况 本工程由幢层高层公寓(编号~)、幢层多层洋房(编号~)、幢~层商业(编号~)、幢层公建配套(编号)及处无上部结构地下室(处位于高层公寓之间(~商业位于其上)、处位于多层洋房之间)组成。详见建筑物概况一览表。 建筑物概况一览表表 该工程重要性等级一~二级,地基基础设计等级除高层公寓为甲级外,其余单体均为丙级。本工程抗震设防烈度度,建筑物抗震设防类别为标准设防类(丙类)建筑。地下室基坑支护结构安全等级为三级。 勘察目的和任务 本次岩土工程勘察阶段为详细勘察阶段。在通过与业主、设计院沟通的前提下,根据本工程的特点,为确定建筑物和深基坑基础类型、基础形式和施工方法提供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具体勘察的主要内容如下: 、查明建筑范围内的地层结构、各岩土层的类型、性质、深度、分布、工程特性和变化规律、分析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均匀性和承载力,查明不良地质作用,可液化土层和特殊性岩土的分布及其对桩基的危害程度,并提出防治措施的建议。 、查明地层结构和岩土埋藏条件、物理力学性质,持力层及下卧软弱层的埋藏深度、厚度、性状及其变化,对岩土的均匀性、强度和变形性状做出的评价,提供地基变形的计算参数、预测建筑物的变形特征。 、划分场地类别及抗震地段。 、查明水文地质条件(包括地下水的埋藏条件),提供地下水位及变化幅度和规律,评价其对地基基础、地下室和施工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判定环境土和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判定地基土及地下水在建筑物施工和使用期间可能产生的变化及其对工程的影响,提出防治措施和建议,提供基础开挖稳定计算所需的岩土技术参数,论证和评价基坑开挖、降水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提出经济合理的地基基础设计技术指导文件建议,提供天然地基承载力。采用桩基础,对桩基类型、适宜性、持力层选择提出建议。提供桩端土承载力、桩周土摩擦力和变形计算的有关参数。评价沉桩可能性,论证桩的施工条件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对桩基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提出意见。 执行的规范和标准 本次勘察和报告编写执行的主要规范和标准: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年版)。 ()《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