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个性发展的目标在于道德化

个性发展的目标在于道德化

个性发展的目标在于道德化
个性发展的目标在于道德化

教育工作札记

当下教育的目标在于提升学生的道德

裴斯泰洛齐是瑞士历史上最重要的哲学家,他以主张贫民教育和具有强烈社会倾向的教育而闻名世界,与福禄倍尔、赫尔巴特一起被誉为19世纪欧洲出现的三个“伟大教育巨匠”,在人们面对许多社会问题而质疑教育时,仔细回想,他的思想至今并未过时,有助于我们深刻认识和正确把握越来越被议论得无从下手的个性教育,有助于我们认识国家加强德育工作的强烈的现实和历史意义。

在裴斯泰洛齐看来,人是否要发展到道德状态是个人的自由。在《他应该做的成了他想要做的》中,他说这“完全是个人的事情,它不存在于两个人之间”,所以道德状态是个人的生活目标,因为它是个人自由,就不能保证普遍地在每时每刻得到实施,但如果由社会、国家强迫使个人行为道德化时这种道德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道德。所以,裴斯泰洛齐认为立法不应该只满足于社会的平稳运行,而必须把个人人性的发展当着最终目标。裴斯泰洛齐认为:道德化是个人自由追求的目标,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也是教育的目标。他说:黄金时代的到来只有当国家把“政治成为国家教育的手段而不仅是统治的手段时”。在《致当今祖国的无辜者、热心者和思想高尚者》一文中,他对此充满希望和渴求:王族应该从自身做起,为了人民的最大利益或为教育家。尽管道德化是个人的自由,但是个人的道德化又影响着他人,他个人的行善会促使与他有联系的人也愿意那么做:爱唤醒了爱,信任导致信任,理解促使理解。因此,裴斯泰洛齐将促使人性的发展活动,即教育定义为:“心灵的塑造”。裴斯泰洛齐认为,“一个行为打上了理智性烙印的人,必须是一个有用的、受人尊敬的社会成员”。“假如你真的停留在你的动物人和道德人之间的状态中,那么不必奇怪,你不过是个裁缝、皮匠,或者是个君主,而不是一个真正的“人”。所以,裴斯泰洛齐在他的人性哲学思想基础上提出了教育的心理化主张,即教育的措施要适合儿童的天性,教学活动与儿童的心理活动、心理发展的自然规律密切联系起来。在《天鹅之歌》他说,只有这样才能使儿童的一切发展都与“大自然相对应”,即沿着儿童自然本性的特征进行自然地启发与引导,在保持儿童自然本性的特征进行自然地启发与引导,在保持儿童内心宁静和满足的心态下,发展他们内在精神和独立个性。这一点显然与夸美纽斯的教育过程要模仿自然界万物生长的外部自然规律有一定区别、与卢梭的教育要使儿童成为“自然人”也有区别,具体、明确了自然教育应该是儿童心灵的塑造、心理化教育,这才是他教育思想的真正内涵。

总之,在裴斯泰洛齐看来,人的三个状态是人存在的矛盾状态,要“完全依靠政治组织、风俗淘冶、教育、培养与法律的制裁,才能内外一致表里同功地改变人的本性,将人的性质纳入秩序井然的正轨”,即从自然人过渡到社会人,再过渡到道德人。他说“为人在世,可贵者在于发展,在于发展个人天赋的内在力量,使其经过锻炼,使人能尽其才,能在社会上达到他应有的地位。”源于这种认识,裴斯泰洛齐提出了如何和谐发展个人才能的理论。即在人心灵的发展的同时脑、手要紧密联系的三者平衡发展的教育思想。以这种方式受教育的人就能够在生活中负起责任并从内心正确看待责任,从而为世界发展得更诚实、更公正、富有更多的爱而作出贡献。

但是,由于工业革命和进化论、唯物论的影响,人类自我中心主义、物质主

义极度膨胀,“自1989年以来,我们一直生活在一个愚人的天堂中。有关未来的、欢呼共产主义垮台的凯旋论已经证明根本是错误的。我们之所以担心勒庞的崛起并非仅仅是因为法西斯主义和丑陋的种族主义在欧洲心脏地带的复活和占据统治地位,而且还因为我们生活在一种混浊腐朽的气氛之中。”,环境污染、人口过剩、能源危机、生态危机,人类陷入了共同的困境,“一切表明,我们现在即将进入一个新的黑暗时代”①。根据有关调查证明,“当老板、当明星、做大官,挣大钱,买别墅、开奔驰”成为不少青少年学生的最大理想;“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要什么就有什么”成为了诸多青少年学生追求的人生境界;在游戏娱乐场所混迹、讲究吃喝上档次已经成为青少年不少学生的日常生活的目标。人类既要成功地获取物质利益,又不愿意丧失文明、文化和身份等重要的成分。依靠什么做到这一点?巴哈尔丁博士回答:教育!“全球化时代,无论教育的形式、手段、方法发生多大的变化,教育组织和教育机构“仍然无可替代的历史承担者和保卫者。”

所以,当今世界教育重视个性发展,注重创造意识和能力培养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但片面认为科技发展重于个性的张扬,智力的发展就是个性发展而忽视道德精神教育,这无论对人类自己还是其他任何东西都将是一场灾难。我们只有通过教育使青少年学生认识到他个人的道德化对于他个人是最重要的,是既有助于他个人才能的发挥,又能消除他对自身生存状态的矛盾认识,从而过上以灵性、爱和对他人、社会负责任为特征的幸福生活!

为此,学校教育工作应该以提升学生的道德为宗旨!班主任工作应该以道德教育,人格教化为班级管理的核心!

2012年6月4日修改

注释:

①《参考消息》2002年5月14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