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代汉语参考书目

古代汉语参考书目

古代汉语参考书目
古代汉语参考书目

古代汉语参考书目

1.古代汉语(四册)王力主编中华书局.1998

2.春秋左传注(四册)杨伯峻中华书局1981

3.古代汉语(上下)荆贵生主编黄河出版社1997

4.古代汉语(上下)郭锡良等编商务印书馆2001

5.古代汉语(上中下)许嘉璐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6、古代汉语(上下)朱振家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0

7、古汉语实词释辨程湘清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

8、古代汉语知识教程张双棣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9、古代汉语讲授纲要郭锡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3

10、汉字文化解读何金松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

11、古汉语精要(上下)罗骥姚天金云南大学出版社1992

12、古代汉语(上下)戴伟周文德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

13、古代汉语常识王力商务印书馆2002

14、古代汉语张世禄上海教育出版社1978

15、古汉语速成读本刘庆俄中华书局2002

16、中国文字学唐兰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17、古文字学导论唐兰齐鲁书社1981

18、文字形义学概论高亨齐鲁书社1981

19、中国文字学史胡朴安北京市中国书店1983

20、文字学概要裘锡圭商务印书馆1988

21、汉字学概要王宁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2、汉字的结构及其流变梁东汉上海教育出版社1959

23、汉字的起源及其演变王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

24、宋元明六书学研究党怀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25、汉字部首讲解左民安等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

26、说文解字部首通释董莲池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7、20世纪《说文》学流别考论张标中华书局2003

28、甲骨学通论王宇信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29、商周古文字读本刘翔等语文出版社1989

30、西周甲文注陈全方等学林出版社2003

31、中国文字学书目考录刘志成巴蜀书社1997

32、汉语音韵学王力中华书局1981

33、应用音韵学李葆瑞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34、音韵学教程唐作藩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35、汉语音韵学基础陈复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3

36、汉语音韵学董同龢中华书局2001

37、音韵学通论胡安顺中华书局2001

38、中国音韵学史张世禄上海书店1984

39、历代汉语音韵学文选汪寿明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40、汉语诗律学王力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

41、古今字音对照手册丁声树、李荣中华书局1981

42、汉字古音手册郭锡良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

43、训诂学郭在贻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

44、训诂学洪诚江苏古籍出版社1984

45、训诂学纲要赵振铎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

46、训诂方法论陆宗达王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47、训诂学原理王宁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6

48、训诂与训诂学陆宗达、王宁山西教育出版社1994

49、训诂学郭芹纳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50、中国训诂学史胡朴安北京市中国书店1983

51、注释学纲要汪耀楠语文出版社1991

52、读书杂志王念孙北京市中国书店1985

53、古汉语词汇纲要将绍愚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54、古汉语词汇概要赵克勤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

55、马氏文通马建忠商务印书馆1983

56、古汉语虚词杨伯峻中华书局1981

57、汉语文言语法刘景农中华书局1994

58、文言语法杨伯峻北京出版社1956

59、汉语语法学史林玉山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

60、古代汉语虚词词典中科院语言研究所古汉语研究室商务印书馆1999

61、修辞学发凡陈望道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62、中国修辞学史周振甫商务印书馆1999

63、中国历代语言文字学文选洪诚选注江苏人民出版社1982

64、古汉语知识详解辞典马文熙等中华书局1996

65、古汉语知识辞典郭芹纳、胡安顺、刘静、刘乐宁著陕西人民出版社1990

66、十三经注疏李学勤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67、诗集传朱熹集注中华书局1958

68、春秋左传注杨伯峻中华书局1960

69、左传译文沈玉成中华书局1981

70、左传纪事精选胡安顺主编三秦出版社1993

71、论语译注杨伯峻中华书局1958

72、孟子译注杨伯峻中华书局1960

73、二十世纪的古汉语研究严修书海出版社2001

74、中国古代文化史(1、2、3)阴法鲁许树安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75、中国制度史吕思勉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

76、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陆俭明沈阳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77、中国语言学史濮之珍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78、新编说文解字古敬恒刘利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1

79、简明汉语史向熹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80、中国语言学史王力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

81、汉语史稿王力中华书局1980

82、中国古代语言学史何九盈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

83、古代汉语学习辅导朱振家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0

84、古代汉语朱振家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

85、说文解字今释(上中下)汤可敬岳麓书社1997

86、汉字例话左民安中国青年出版社1984

87、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王力主编商务印书馆1979

88、古代汉语习题集全国古汉语教学研讨会1985

89、中国现代语言学史何九盈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

90、说文解字许慎中华书局1963

91、中国语言学史赵振铎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92、说文解字注段玉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93、龙虫并雕斋琐语王力商务印书馆2002

94、文字蒙求王筠中华书局1962

95、诗词曲语辞汇释(上下) 张相中华书局1979

96、诗词曲语辞例释王鍈中华书局1986

97、唐宋笔记语辞汇释王鍈中华书局2001

98、中国历代语言学论文选注吴文祺、张世禄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

99、广释词徐仁甫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

100.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上下)杨伯峻何乐士语文出版社2001 101.古代汉语练习与测评荆贵生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2

102.郭锡良,李玲璞等《古代汉语》,语文出版社,2000年

103.张世禄主编《古代汉语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1991年

104.郭锡良,唐作藩等《古代汉语》,商务印书馆,1999年

105.蒋绍愚《古代汉语讲授纲要》,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2年106.赵克勤《古代汉语词汇学》,商务印书馆,1994年

107.高守纲《古代汉语词义通论》,语文出版社,1994年

108.张相《诗词曲语词汇释》,中华书局,1997年

109陆宗达《训诂简论》,北京出版社,1980年。

110.王宁《训诂学原理》,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6年

111.陆宗达、王宁《训诂方法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

112.郭在贻《训诂学》,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

113.齐佩瑢《训诂学概论》,中华书局,1984年

114.蒋绍愚《古代汉语词汇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

115.裘锡圭《文字学概要》,商务印书馆,1996年

116.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117.高明《中国古文字学通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

118.唐兰《中国文字学》,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119.唐兰《古文字学导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120.徐中舒主编《甲骨文字典》,四川辞书出版社1995年

121.于省吾主编《甲骨文字诂林》,中华书局.1996年

122.马建忠《马氏文通》,商务印书馆,1983年

123.周法高《中国古代语法》,台联国风出版社,1959年

124.朱德熙《语法答问》,商务印数馆,1985年

125.罗常培《汉语音韵学导论》,中华书局,1956年

126.张世禄杨剑桥《音韵学入门》,复旦大学出版社1987年。

127.唐作藩《音韵学教程》,齐鲁书社,1991年

128.李方桂《上古音研究》,商务印书馆,1982年

129.朱祖延《古汉语修辞例话》,湖北人民出版社,1979年

130.王力《诗词格律》,中华书局,1977年

131.龙榆生《唐宋词格律》,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132.王力《汉语史稿》,中华书局,1980年

133.王力《汉语词汇史》,《王力文集》11卷,山东教育出版社,1990年

134.北京大学中文系《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商务印书馆,1991年

135.中国社科院语言所古代汉语研究室《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商务印书馆,1999年136.张永言《词汇学简论》,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1年

137.向熹《古汉语知识词典》,四川辞书出版社1985年

138.经本植《古汉语文字学知识》,四川教育出版社1984年

古代汉语语法练习题及其答案

语法练习题 第一节词类的划分(练习题) 1判断题: ( 1 ) 副词和代词在古汉语中一般归入虚词。() (2 ) 实词的活用和词的兼类不是一回事,前者是一种常规性的语法现象,后者是临时改变功能。 () (3)古代汉语以“语法功能”作为划分词类的基本依据和标准;现代汉语划分词类,则不但考虑其“语法功能”,而且考虑其“词汇意义”。() 2 解释名词术语:(1)实词的活用(2)词的兼类 3 填空题: (1)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言”的词性 ①法先王,顺礼义,党学者,然而不好言、不乐言,则..必非诚士也。《尚书·无逸》 ②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③彤弓弨兮,受言藏之。《诗经·小雅·彤弓》.)指出下列句子中加

点字“殆”的词性2(. ①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庄子·秋水》.②殆有甚焉。《孟子·梁惠王上》..4 问答题:古代汉语的词类划分和现代汉语的词类划分有什么区别? 5 标点并翻译短文。 (1)客有为齐王画者齐王问曰画孰最难者曰犬马最难孰易者曰鬼魅最易夫犬马人所知者旦暮磬于前不可类之故难鬼神无形者 不磬于前故易之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2)齐宣王问曰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曰臣弑其君可乎曰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 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孟子·梁惠王下》 名词的活用及其判断(练习题)第二节 1 选择题:(1)《韩非子·难一》:“桓公解管仲之束缚而相之。”“相”的用法是 ( ) (A)名词用作意动 (B)名词用作一般动词 (C)名词用作使动(D)动词用作使动 中加点词是名词的意动用法在下列四句话中,(2).

( ) (A)《史记·孙子吴起列传》:“齐威王欲将孙膑。”(B)《孟子·尽心下》:“宝珠玉者,殃必及身。” (C)《史记·项羽本纪》:“范增数目项王。” (D)《史记·项羽本纪》:“纵江东父老怜而忘我,我何面目见之。” 2 解释名词术语:(1)名词的使动用法(2)名词的意动用法 3 判断题:(1)意动用法和使动用法在结构上相同,并无特殊的语法标志。() (2)名词、动词、形容词都有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 4 问答题:名词活用为动词的判断方法有那些? 5 标点并翻译短文 (1)杨朱之弟杨布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缁衣而反其狗不知而吠之杨布怒将击之杨朱曰子勿击也子亦犹是曩者使汝狗白 而往黑而来子岂能毋怪哉《韩非子·说林下》 (2)孟柯,邹国人,受业子思之门人。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作连横,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书》、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

古代汉语 绪论

第一讲绪论 任务设置:(语-汉语-古代汉语) 1.从幼儿学说话或你自己学习外语的经历说一下,什么事语言或者语言的要素? 2.说一下什么是汉语? 3.古代汉语的“古代”指什么时候? 4.从自己的生活经验角度说一下“口语”和“书面语”的区别?引申问题“语言和文字”的关系? 一、什么是古代汉语 古代汉语是与现代汉语相对而言的,是指五四运动以前汉族人民所使用的语言。因为口头语言无法超越时间、空间的限制,所以,我们现在所说的古代汉语,都是指被记录下来的书面语,也就是古代文献语言。 古代汉语(确切地说是古代文献语言)有两个系统:一是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如《诗》、《书》、《礼》、《春秋》、《老子》、《论语》、《荀子》等所使用的,以及后来历代作者仿古作品中所使用的语言,如两汉诗文歌赋、唐宋散文等;一是自魏晋以来逐渐形成的口语实录,如《世说新语》、唐代变文、禅宗语录、宋元话本、直到元明清的白话小说。这种语言的词汇、语法与现代汉语接近。前一种称作文言,后一种,我们称作古白话。 高等学校古代汉语课学习和研究的对象,是文言而不包括古白话。 二、汉语的历史发展阶段 汉语有着悠久的历史。根据汉语的发展变化,汉语的历史可以分为若干不同的时期。但对于汉语史的分期,各个学者不尽相同。大家比较熟悉的,是王力在《汉语史稿》中提出的分期。 公元三世纪以前(五胡乱华以前)为上古期。(三、四世纪为过渡阶段) 公元四世纪到十二世纪(南宋前半)为中古期。(十二、十三世纪为过渡阶段) 公元十三世纪到十九世纪(鸦片战争)为近代。(自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

年五四运动为过渡阶段) 二十世纪(五四运动以后)为现代。 吕叔湘 什么是近代汉语?这涉及汉语史的分期问题。一种语言在某一个比较短的时间内发生比较大的变化,就可以把这以前和以后分为两个时期。可是语言的演变只有通过书面记录才得以观察,而这又必然要受到用以记录语言的文字的影响。汉语是用汉字记录的,汉字不是拼音文字,难以如实的反映口语。秦以前的书面语和口语的距离估计不至于太大,但汉魏以后逐渐形成一种相当固定的书面语,即后所说的“文言”。虽然在某些类型的文章中会出现少量口语成分,但是以口语为主的“白话”篇章,如敦煌文献和禅宗语录,却要到晚唐五代才开始出现,并且一直要到不久之前才取代“文言”的书面汉语的地位。根据这个情况,以晚唐五代为界,把汉语的历史分为古代汉语和近代汉语两个大的阶段是比较合适的。至于现代汉语,那只是近代汉语内部的一个分期,不能跟古代汉语和近代汉语鼎足三分。(《近代汉语指代词〃序》) 又说: 我们的看法是,现代汉语只是近代汉语的一个阶段,它的语法是近代汉语的语法,它的常用词汇是近代汉语的常用词汇,只是在这个基础上加以发展而已。(《近代汉语读本〃序》) 向熹《简明汉语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40~44页。 上古期:商、周、秦、汉为上古期; 中古期:六朝、唐、宋为中古期; 近代期:元、明、清为近代期; 现代期:五四运动至今为现代期。 郭锡良、李玲璞《古代汉语·绪论》,语文出版社,1992年。 远古汉语(或前期上古汉语):殷商时代的甲骨文。 上古汉语:周秦两汉; 中古汉语:魏晋至隋唐五代; 近古汉语:宋元以后到鸦片战争; 早期现代汉语:鸦片战争到“五四”是一个过渡阶段。

怎样学习古代汉语词汇

怎样学习古代汉语词汇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怎样学习古代汉语词汇古汉语词汇是古汉语词的总和。词是造句时能够自由运用的最小单位。人们在交往中,遣词造句,既反映着外部世界,也表现着主观世界。外部世界的变化,引起主观世界的变化,这些变化必然在语言中表现出来。“语言的词汇对于各种变化是最敏感的,它几乎处在经常变化中”,所以古今汉语在词汇上的差别极大,是学习的难点,历来为人们所重视。 古汉语词汇的学习应从两方面入手。即整体驾驭与具体掌握。 一、整体驾驭 整体驾驭古汉语词汇,就是首先要抓住古汉语词汇的特点,这对具体掌握词义有指导作用,可以使词汇的学习扎实、深入,避免初学古汉语时经常出现的以今套古的毛病。 古汉语词汇特点可以从形、音、义三方面认识。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单音节词占优势和一形多词、一词多形的情况。前者是古今汉语词汇的主要差异之一,后者表现了古汉语词汇形义关系的复杂性。 (一)单音节词占优势是古汉语词汇的主要特点之一,也是古今汉语词汇在词形上的主要差异。许多词,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词,在古代汉语中却是两个词。例如: ①民可以乐成,不可与虑始。(《西门豹治邺》) ②滕君,则诚贤君也。虽然,未闻道也。(《许行》)

③东方未明,颠倒衣裳。(《诗经东方未明》) ④地方百里而可以王。(《孟子梁惠王上》) ⑤(吴普)年九十余,耳目聪明,齿牙完坚。(《华佗传》) ⑥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诸葛亮《出师表》) ⑦两家子弟材智下,不能通知二父志。(《张中丞传后叙》) ⑧(张)巡就戮时,颜色不乱,阳阳如平常。(同⑦) 上述例句中例①的“可以”是能愿动词“可”与表对象的介词“以”(和第二分句的“与”相同),整句的意思是“老百姓可以与他们一起为成功而快乐,不能和他们一起考虑事业的创始。”例②的“虽”相当于现代的“虽然”,“然”是指示代词“这样”,整句的意思是“滕君倒确实是贤明的君主,即使如此,也没有听说过道。”例③的“衣”指“上衣”,“裳”指“下衣”,即裙子。诗句的意思是“东方的天光还没有发亮,就急急忙忙起身,在黑暗中把上衣下衣穿颠倒了”。例④的“地”是“地域”,“方”是“方圆”,整句的意思是“有纵横各一百里〔的小国,行仁政〕就可以统治天下。”例⑤的“聪”指“耳聪”,即“听力好”,“明”指“眼力好”,整句的意思是“吴普九十多岁了,耳不聋,眼不花,牙齿齐整牢固。”例⑥的“卑”指“地位低下”,“鄙”指“见识浅陋”,整句的意思是“先帝(指刘备)不因为我地位低下,见识浅陋,三次屈尊到草庐来看我”。例⑦的“通”意思是“透彻”,“知”是“了解”,整句的意思是“(许远、张巡)两家的孩子才能智力低下,不能透彻地了解他们

中国语言文学系参考书目

中国语言文学系参考书目: 文艺学专业、中国古代文学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 《中国古代文学史》游国恩人民文学出版社 《中国现代文学史》程光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当代文学史》洪子诚北京大学出版社 《外国文学简编》(欧美部分)黄晋凯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文学理论新编》陈传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概论》陆贵山、周忠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选讲》陆贵山、周忠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西方文艺理论史》张秉真、章安祺、杨慧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汉语言文字学专业: 《现代汉语》北大现代汉语教研室商务印书馆 《古代汉语》人大古汉语教研室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语言学纲要》叶蜚生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 《现代汉语》北大现代汉语教研室商务印书馆 《古代汉语》人大古汉语教研室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历史文献学》杨燕起等书目文献出版社 《语言学纲要》叶蜚生北京大学出版社 对外语言文化学院参考书目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专业 《现代汉语》北大现代汉语教研室商务印书馆 《古代汉语》人大古汉语教研室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北京大学出版社 人大文学考大综合,一门文学基础,一门语言学基础,各一百五十分,参考书目大致如下(各专业本专业参考书目可能有所不同): 文学基础; 中国古代文学史;袁行霈主编 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等 当代文学史;洪子诚 外国文学简编;黄晋凯等;人大出版社 文学理论教程;童庆炳(11年文学理论没有考这本书,而是考了西方文论和中国古代文论,可参考北大版张少康编《中国文学批评史》,朱立元《西方当代文学理论》,人大版章安祺等编《西方文艺理论史:从柏拉图到尼采》。由于文论部分向来占分比较重,又太多,所以不好抉择,各位自己做决定。文论我只看了童庆炳,其它的都没看。) 语言学基础: 语言学纲要;徐通锵;北京大学出版社 现代汉语;北京大学出版社 古代汉语(一二册);王力编

高中语文古代汉语语法

古代汉语语法 一、语法: (一)词法 虚词:古代汉语中一个字形代表几个不同的虚词。 实词 1.虚词: (1)以代词用法为主的虚词: 之代词:人称代词相当于“他”:爱公孙段,欲立之 相当于“你”: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那么你之后就没有人再继续了) 相当于“我”:幸来告语之 指事代词“这”:之二虫,又何如。之子于归。(这个姑娘出嫁了) 助词介词,连词:“的”:民之主也;以君之力,不能毁魁父之丘。(这样的) 云梯之械(这样的)。 位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寡人之于国也。 “之”字本意:到(某地)去 其相当于“之+的”代人,作定语:其妻归,告其妄 代物:问其主 代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主谓结构的主语:而观其辟人也作语气词表示委婉的语气:吾其还也(我还是走吧) 表示推测的语气:民其无知也(百姓大概无知吧) 增加反问的语气:如之何其废之 表反问“难道”:一之为甚,其可再乎 “其”字本意:箕 是代词,代前边出现的人,事:闻君行圣人之道,是亦圣人也(这) (译作:这、这个、这样的)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和这个相反) 天下皆是也(这样的) 作指事代词:是岁大旱(这);居是邦也(这个) 现代汉语中,“之”、“其”、“是”作为代词已不用了。 者特殊代词,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 所 者代词名词+者(复指代词),就是指代名词本人:陈涉者,羊城人也 动词+者,指示发出动作的主体,者字词组 语气词表示假设语气“…的话”:不然者

表示疑问语气“呢”:何以得擅许秦者? 放在句尾和“也”连用:……而非邦者也(哪里见过五六十平方里的小国不算是国家呢?) 所所只能+动词或动词性词组,表示动作所涉及的对象:所读者(所读的书) 所仰望而终身也 吾先子所畏也 欲以所事孔子,事之 “所以”(所凭借的原因):故今具道所以 未见所以敬王也(没有见到你所用来尊敬王的表现) 或、莫都是不定代词或或曰……(有人说……) 如或知尔(如果有人了解你) 莫否定性不定代词:天下莫不闻 莫不中音(没有哪一个声音不符合节拍) 善莫大焉(没有比这个更大的了) 都有副词用法或(作状语,表不肯定):或者不可乎(也许不行吧) 今者或是之亡矣(大概) 莫(表否定):民莫有斗心(老百姓没有抗争的决心) 焉都是合音词“于之”,“于是” 诸“之于”,“之乎” 焉“于之”,“于是”: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让子路在这儿问路) 不复出焉(于之)(不再从这儿出去了) 善莫大焉(于之) 语气词用法:在句尾:于我心有戚戚焉 则就木焉(就和死差不多了) 在句首:焉有仁人在立,罔民而可为也? 诸“之于”:投诸渤海之尾

古代汉语参考书目

古代汉语参考书目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古代汉语参考书目 1.古代汉语(四册)王力主编中华书局.1998 2.春秋左传注(四册)杨伯峻中华书局1981 3.古代汉语(上下)荆贵生主编黄河出版社1997 4.古代汉语(上下)郭锡良等编商务印书馆2001 5.古代汉语(上中下)许嘉璐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6、古代汉语(上下)朱振家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0 7、古汉语实词释辨程湘清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 8、古代汉语知识教程张双棣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9、古代汉语讲授纲要郭锡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3 10、汉字文化解读何金松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 11、古汉语精要(上下)罗骥姚天金云南大学出版社1992 12、古代汉语(上下)戴伟周文德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 13、古代汉语常识王力商务印书馆2002 14、古代汉语张世禄上海教育出版社1978 15、古汉语速成读本刘庆俄中华书局2002 16、中国文字学唐兰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17、古文字学导论唐兰齐鲁书社1981 18、文字形义学概论高亨齐鲁书社1981 19、中国文字学史胡朴安北京市中国书店1983 20、文字学概要裘锡圭商务印书馆1988 21、汉字学概要王宁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2、汉字的结构及其流变梁东汉上海教育出版社1959 23、汉字的起源及其演变王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 24、宋元明六书学研究党怀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25、汉字部首讲解左民安等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 26、说文解字部首通释董莲池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7、20世纪《说文》学流别考论张标中华书局2003 28、甲骨学通论王宇信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29、商周古文字读本刘翔等语文出版社1989 30、西周甲文注陈全方等学林出版社2003 31、中国文字学书目考录刘志成巴蜀书社1997 32、汉语音韵学王力中华书局1981 33、应用音韵学李葆瑞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34、音韵学教程唐作藩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35、汉语音韵学基础陈复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3 36、汉语音韵学董同龢中华书局2001 37、音韵学通论胡安顺中华书局2001 38、中国音韵学史张世禄上海书店1984 39、历代汉语音韵学文选汪寿明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40、汉语诗律学王力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 41、古今字音对照手册丁声树、李荣中华书局1981 42、汉字古音手册郭锡良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 43、训诂学郭在贻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 44、训诂学洪诚江苏古籍出版社1984

古代汉语期末

第二单元《词汇》练习题 一.释词题(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得词性与意义) 1、齊先鬻勺(趙)以取秦,後賣秦以取勺(趙)而功(攻)宋。 (《戰國縱橫家書·蘇秦自梁獻書於燕王章二》) 答案:鬻,動詞,出賣。 2、齊王以燕為必侍(待)其?(弊)而功(攻)齊,未可解也。(同上) 答案:解,動詞,松懈。 3、夫斶前爲慕勢,王前爲趨士。(《戰國策·顏斶說齊王》) 答案:趨,動詞,接近。 4、君子焉可侮哉?寡人自取病耳。(同上) 答案:病,名詞,屈辱。 5、斶願得晚食以當肉,安步以當車,無罪以當貴,清淨貞正以自虞。(同上) 答案:娛,通“娛”,動詞,快樂。 6、使人屬孟嘗君,願寄食門下。(《戰國策·馮諼客孟嘗君》) 答案:願,動詞,希望。 7、長鋏歸來乎!食無魚!(同上) 答案:來,語氣詞,加強肯定語氣。 8、狗馬實外廄,美人充下陳。(同上) 答案:狗馬,偏義復詞,指“馬”。 9、今君有區區之薛,不拊愛子其民,因而賈利之。(同上) 答案:區區,疊音形容詞,小小得。 10、老臣竊以爲媼之愛燕后賢於長安君。(《戰國策·觸龍說趙太后》) 答案:賢,動詞,超過。 11、微獨趙,諸侯有在者乎?(同上) 答案:微,否定副詞,不。 12、且秦滅韓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爲長者,故不錯意也。(《戰國策·唐雎不辱使命》) 答案:錯,通“措”,動詞,放置。 13、此三子皆布衣之士也,懷怒未發,休祲降於天。(同上)

答案:休,名詞,吉兆。祲,名詞,凶兆。 14、及桓子[6],驕泰奢侈,貪欲無藝,略則行志。(《國語·叔向賀貧) 答案:略,動詞,干犯。則,名詞,法則。 15、而離桓之罪,以亡于楚。(同上) 答案:離,動詞,遭受。 16、楚之所寶者,曰觀射父,能作訓辭,以行事於諸侯,使無以寡君爲口實。(《國語·王孫圉論楚寶) 答案:口實,名詞,話柄。 17、夫子莞爾而笑。(《論語·陽貨》) 答案:爾,後綴,又叫詞尾。粘附在實語素前後,只起增加一個音節得作用,並無實在意義。 18、有美一人,傷如之何!寤寐無為,涕泗滂沱。(《詩·陳風·澤陂》:)答案:涕,名詞,眼淚。泗,名詞,鼻涕。 19、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諸葛亮《出師表》) 答案:感激,動詞,感動奮發。 20、蜚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史記·勾踐世家》) 答案:走狗,名詞,善跑得獵犬。 二.古文标点今译题 梁王魏嬰觴諸侯於範臺酒酣請魯君舉觴魯君興避席擇言曰昔者帝女令儀狄作酒而美進之禹禹飲而甘之遂疏儀狄絕旨酒曰後世必有以酒亡其國者齊桓公夜半不繺易牙乃煎敖燔炙与調五味而進之桓公食之而飽至旦不覺曰後世必有以味亡其國者晉文公得南之威三日不聽朝遂推南之威而遠之曰後世必有以色亡其國者楚王登强臺而望崩山左江而右湖以臨仿徨其樂忘死遂盟强臺而弗登曰後世必有以高臺陂池亡其國者今主君之尊儀狄之酒也主君之味,易牙之調也左白台而右閭須南威之美也前夾林而後蘭臺强臺之樂也有一於此足以亡其國今主君兼此四者可無戒與梁王稱善相屬(《戰國策·魯共公擇言》) 參考答案:

古代汉语语法研究

题目:论古代汉语中的“者”字结构与“所”字结构的比较 学院: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 年级: 摘要:“者”“所”是古代汉语中两个十分重要的词语, 它们的分布非常广泛, 主要是与其它成分结合组成“者”字结构和“所”字结构, 充当各种句法成分。“者”字结构与“所”字结构是古汉语研究中争议较多的一个问题。它们在词性、功能、结构性质等方面都存在着共同点和不同点。不同的学者对于这两者的看法有所不同,本文不能全部列出,仅选取其中一些观点进行归纳整理。本文从语法功能、结构的构成特点以及结构的性质三个方面尝试做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者”字结构“所”字结构语法功能构成特点构成性质 一、从语法功能上看 从语法功能上看,者字结构与所字结构中“者”和“所”字都是特别的指示代词,它们具有大致相同的语法功能,即指代作用;具有共同的语法特点,即不能独立进入句子,充当句子成分。但二者的作用并不完全相同,“者”字的作用都是“指”指别而“代”代替 ,因此,“者”字的后面不会再出现所代的名词“所”字一般是“指”而“代”,但有时是指”而不“代”。指而代时,所字结构后面不

再出现所代的名词,指而不代时,所字结构后面另外出现名词。例如: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孟子·公孙丑上) 大者王,小者侯。(汉书·高帝纪) 此二句的“者”,王力认为是特别的指示代词。 陈胜者,阳城人也。(史记·陈涉世家)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列子·汤问) 此二句中的“者”,王力认为是语气词。 君子所贵于道者三。(论语·泰伯)这一句中的“者”,王力认为仍是指示代词,但指示作用由“所”承担,“者”主要表称代。 天所立大单于,敬问皇帝无恙。(史记·匈奴列传)中“所”为指而不代。 仲子所居之室,伯夷之所筑与?(孟子·滕文公下)中的两个“所”恰好说明“所”字不仅可以指而代,有时也可以指而不代,前一个“所”是指而不代 ,后面另外出现“室 ,以示指别之对象 ,后一个“所”是指而代。正因为所字有指而不代的情况 ,因此可以出现“所……者”的结构,这时, “所”是指别, “者”是代替。如: 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礼记·大学) 拱把之桐梓 ,人苟欲生之 ,皆知所以养之者。(孟子·告子上) 二、从结构的构成特点上看 从结构的构成特点上看,跟“者”、“所”结合的通常是谓词性成分。其中,“所”一般只跟动词或动词短语组合,其构成大致有三种情况: (一)所+及物或不及物动词,例如: 邪秽在身,怨之所构(荀子·劝学) (二)所+动词+者,例如: 狄人之所欲者, 吾土地也。(孟子·梁惠王下) (三)所+介词+及物或不及物动词,例如: 是吾剑之所从坠。(吕氏春秋·察今) 者字结构则由形容词、动词、数词或动词性短语加“者”构成。例如: (1)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孟子·梁惠王上) (2)仁者不忧,知者不惑,者不惧。(论语·宪间) (3)此五者, 邦之蠹也。(韩非子·五蠹) (4)有衣者亦衣,无衣者亦衣。(战国策·齐策四) 在固定结构里,“者”字放在组合词之后,所字放在组合词之前,这种词序、语序上的差异并不影响它们共同的指代功能 ,恰恰相反,由于“所”的虚化较“者”更强,“所”在实施指代功能并使整个结构名词化的过程中似乎显得力不从心,这时往往求助于“者”构成“所…者”结构,从而巩固和加强其语法意义。 三、从结构的性质上看 从结构的性质上看 ,者字结构和所字结构都是名词性结构。者字结构表示的是具有某种特征意义的实体,如动词加“者”,表示具有某种动态特征的实体,形容词加“者”,表示具有某种性状特征的实体。 (1)为此诗者,其知道乎?(孟子·公孙丑上) (2)窃钩者诛,窃国者侯。(史记·游侠列传) (3)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孟子·公孙丑上) (4)治国能使贫者富。(商君书·去强) 以上四例,(1)、(2)例为动词(短语)加“者”,分别表示具有“为此诗”、

古汉语语法知识

古代汉语语法(一) 古代汉语的词类 词类是词在语法上的分类。根据词与词的结合能力,以及词在句中所能充当的句子成分等标准,古代汉语有以下词类: 一、名词 名词是人和事物的名称。如:孔子、赵威后、国、家、阿房宫、东、年、星、箕畚。 名词不受“不”、“很”、“将”这些副词的修饰,能受“大”、“好”等形容词的修饰,能受数词或数量词的修饰,如“一人”、“良马”。名词的主要功能是在句子结构中作主语、宾语和判断谓语,也可以作定语,如: 客.从外来,与坐谈。(《战国策·齐策》)(“客”作主语) 却宾客以业诸侯 ..。(《谏逐客书》)(“诸侯”作宾语) 制,岩邑 ..也。(《左传·隐公元年》)(“岩”作定语,修饰“邑”;“邑”与“岩”构成名词性词组,一起充当判断谓语。) 古汉语的名词在功能上的特殊之处是可以作状语。古汉语名词作状语可分为以下几类:1.表比拟。某些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意思是“像……一样地”。如: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影.从。(《过秦论》)“云”、“响”、“影”分别译作“像云一样”、“像回声一样”、“像影子一样”。 2.表态度。某些名词作状语,表示对人的态度,含有“像对待……”、“把(宾语)当作……”等意思。如: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史记·项羽本纪》)“兄”译作“像对待兄长那样”。 3.表动作方式。某些名词作状语时,表示的是动作行为的方式。如: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战国策·齐策》)“面”译作“当面”。 4.表工具。某些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所使用的工具,含有“用……”的意思。如:乃丹.书帛曰:“陈胜王。”(《史记·陈涉世家》)“丹”译作“用丹砂”,“丹书”即“用丹砂写”。 5.表凭借。某些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凭借、依据,有“按照……”、“根据……”等意思。如:失期,法.当斩。(《史记·陈涉世家》)“法”译作“根据法令”。 6.表处所。某些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或方位,含有“在……”之类的意思。如:夫山.居而谷.汲者,膢腊相遗以水。(《韩非子·五蠹》)“山、”“谷”分别译作“在山上”、“在山谷”。 7.表趋向。某些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含有“向……”、“往……”等意思。这类词主要是方位名词,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东”译作“向东”。 8.时间名词“年”、“月”、“日”、“岁”等作状语时,除了起一般的时间修饰作用外,其表示的意义与原来的词义有所不同。以下三种情况值得注意: ①时间名词置于动词前,表示动作经常发生、频数很密,含有“年年”、“每年”、“月月”、

中文系参考书目

中文系专业课 全系必修: 现代汉语商务印书馆 古代汉语商务印书馆 现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大出版社 当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史洪子诚北大出版社 古代文学中国文学史1234 高等教育出版社 语言学概论北大出版社 中文工具书北大出版社 古代典籍概要没有课本 论语论语译注杨伯峻 孟子孟子译注杨伯峻 中国古代文化吴小如北大出版社 文学原理董学文等北大出版社 文学专业必修: 比较文学比较文学原理乐黛云、陈跃红等北大出版社 西方文学理论西方文学理论批评史北大出版社(书名貌似有出入,回去我给你看看)中国文学理论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史北大出版社(书名貌似有出入,回去我给你看看)西方文学史没有课本 东方文学史没有课本 民间文学民间文学概论段宝林北大出版社 语言&文献专业必修(部分): 音韵学 文字学 训诂学 汉语史 版本学 目录学 汉语方言学

理论语言学 古文献学史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 中文系学生阅读书目 说明 (1)本书目由中文系各教研室提供,经系务会讨论通过,汇编而成。 (2)书目基本涵盖了中国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学生应该拓展学习的专业读物,古今皆有,中外兼备。共282部,分为两类:一类是参考书目,对初学者有指导入门的意义。一类是必读书目。其中划“△”的为一般必读书目,划“○”号的是与传统文化关系密切的著作,不仅要读,还要求写读书笔记。 (2)各教研室可以根据学科发展的实际情况对参考书目及一般必读书目作调整。 (3) 本阅读书目于2000年5月制定,于2007年9月修订。 中文系 二007年9月 中国古代文化、文学类: △1、中国通史简编范文澜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2、中国哲学史简编冯友兰北大出版社1996 ○3、中国古代思想史论李泽厚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 △4、中国文化史导论钱穆商务印书馆1996 5、中国古代文化史阴法鲁、许树安北大出版社1989 6、中国文学史游国恩人民大学出版社1963 △7、中国文学史社科院文研所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8、中国文学史章培恒、骆玉明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 9、中国文学简史林庚北大出版社1995 10、中国文学发展史刘大杰中华书局1963

古代汉语语法:词类活用与特殊句式

古代汉语语法: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是指某些词临时改变自己的基本语法功能去充当其他词类的现象。在古代汉语里,这种情况很普遍,例如《左传·成公二年》:“从左右,皆肘之。”其中“肘”本是名词,在句中临时充当动词用。词类活用是古汉语中的重要语法现象之一,其内容主要包括名词、形容词、数词用作一般动词,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等。 一、名词用作动词 名词用作动词指某些名词临时转化词义取得动词性质的现象。其类型有四: 1.事物——成为该事物: 微禹,吾其鱼乎!《左传》 则蚓而后可者也。《孟子》 2.事物——以该事物为工具的动作: 从左右,皆肘之。(用肘制止)《左传·成公二年》 范曾数目项王。(用眼睛看、示意)《史记·项羽本纪》 3.事物——以该事物为对象的动作: 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战国策·齐策四》 戚夫人泣。上曰:“为我楚舞,吾为若楚歌。《史记·留侯世家》 4.方位——向该方位移动: 汉败楚,楚以故不能过荥阳而为西。《史记·项羽本纪》 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史记·项羽本纪》 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史记·淮阴侯列传》 候雁北。《吕氏春秋》 二、名词作状语 在古代汉语中,名词往往可以直接置于谓语之前作状语,这和现代汉语中名词一般需要借助介词的帮助才能充当状语的情况不同。有些著作把名词作状语称为名词用作副词。其类型主要有四: 1.比喻动作的状态。例如: 豕人立而泣。《左传·庄公八年》 妻侧目而视,倾耳而听;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谢。《战国策·秦策一》 失时不雨,民且狼顾。贾谊《论积贮疏》 子产治郑,二十六年而死,丁壮号哭,老人儿啼。《史记·循吏列传》 2.表示对待动作对象的态度。例如: 彼秦者,弃礼义而上首功之国也,权使其士,虏使其民。(首功:谓以斩获敌首计功)《战国策·赵策三》文史、星历……倡优畜之,流俗之所轻也。《汉书·司马迁传》 陛下父事天,母事地,子养黎民。《汉书·鲍宣传》 3.表示动作凭借工具、依据或进行的方式等。例如: 失期,法皆斩。《史记·陈涉世家》 伍子胥橐载而出昭关,夜行而昼伏,至于蓤水。(橐:盛物的袋子)《战国策·秦策三》 群臣后应者,臣请剑斩之。(臣:指田延年。)《汉书·霍光传》 无庆赏之劝,刑罚之威,释势委法,尧、舜户说而人辩之,不能治三家。(译:没有表扬奖赏的勉励,没有刑法的威严震慑,抛开权势、放弃法治,让尧、舜挨家挨户、一个人一个人地去辨析道理,那么他们连三家人也治理不了。)《韩非子·难势》

古代汉语参考书目

古代汉语参考书目 教材 王力《古代汉语》中华书局张之强《古代汉语》北京师范大学 许嘉璐《古代汉语》高等教育张世禄《古代汉语》复旦大学 解惠全《古代汉语》南开大学朱振家《古代汉语》高等教育 郭锡良《古代汉语》语文出版社周秉钧《古汉语纲要》湖南教育 绪论 王力《谈谈学习古代汉语》山东教育刘禾《古汉语入门》吉林人民 郭锡良等《怎样学好古代汉语》语文出版社董琨《古汉语漫谈》齐鲁书社 邹晓丽《古汉语入门》语文出版社刘树孝《古文学习捷径》西安交大 文字 许慎《说文解字》康殷《文字源流浅说》荣宝斋 邹晓丽《基础汉字形义释源》北京出版社陈政《字源谈趣》广西教育 梁东汉《汉字的结构及其流变》上海教育高亨《文字形义学概论》齐鲁书社 王凤阳《汉字学》吉林文史李学勤《古文字学初阶》中华书局 陈世辉《古文字学概要》吉林大学郑廷植《汉字学通论》福建人民 詹鄞鑫《汉字说略》辽宁教育李乐毅《汉字演变五百例》北京语言学院经本植《古汉语文字学知识》四川教育 词汇 何九盈等《古汉语词汇讲话》北京出版社邹联琰《文言词汇基础知识》天津人民蒋绍愚《古汉语词汇纲要》北京大学史存直《汉语词汇史纲要》华东师大 赵克勤《古汉语词汇问题》河北人民潘元中《汉语词汇史概要》上海古籍

王政白《文言实词知识》安徽人民 语法 马建忠《马氏文通》郑奠《古汉语语法资料汇编》中华书局张之强《文言语法基本知识》北京教育易孟醇《先秦语法》湖南教育 于富章《古代汉语语法新编》东北师大申小龙《中国句型文化》东北师大 李增文《文言实词特殊用法》辽宁大学王海芬《古汉语疑问虚词》浙江教育 周法高《中国古代汉语·称代编》中华书局董冶国《古代汉语句型大全》天津古籍 马汉麟《古代汉语语法提要》陕西人民杨伯峻《古汉语虚词》中华书局 廖振佑《古汉语特殊语法》内蒙古人民廖序东《文言语法分析》上海教育 康瑞琮《古代汉语语法》辽宁人民李新魁《汉语文言语法》广东人民 古汉语常用工具书 梁信义等《文史工具书200种》黑龙江教育吴则虞《中国工具书使用法》上海古籍高尚举《古典文献学》吉林人民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 清·张玉书等《康熙字典》中华书局梁·顾野王《玉篇》中国书店 上古·无名氏《尔雅》汉·刘熙《释名》 汉·扬雄《方言》清·阮元《经籍籑诂》中华书局 清·张玉书等《佩文韵府》商务印书馆 古书的注解 齐佩瑢《训诂学概论》中华书局周大璞《训诂学要略》湖北人民 杨端志《训诂学》山东文艺孙永选等《训诂学纲要》齐鲁书社 洪诚《训诂学》江苏古籍陆宗达《训诂研究》北京师大 汪耀楠《注释学纲要》语文出版社宋金兰《训诂学新论》首都师大

人大文学院考研参考书目一览

人大文学院考研参考书目一览 本文系统介绍人大文学院考研难度,人大文学院就业,人大文学院学费,人大文学院考研辅导,人大文学院考研参考书五大方面的问题,凯程人大老师给大家详细讲解。特别申明,以下信息绝对准确,凯程就是王牌的人大考研机构! 五、人大文学院各专业考研参考书是什么 中国人民大学没有指定文学院考研参考书目,凯程老师根据多年的辅导经验及学员反馈,推荐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研究生参考教材如下: 中国文学基础参考书: 《文学理论新编(修订版)》陈传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古代文学史》游国恩人民文学出版社 《中国现代文学史》程光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当代文学史》洪子诚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文学史》游国恩人民文学出版社 《外国文学简编(欧美部分)》黄晋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汉语言基础参考书: 《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北京大学出版社 《语言学概论》胡明扬、沈阳、贺阳语文出版社 《古代汉语》古代汉语教研室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现代汉语》黄柏荣廖序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古代汉语》王力中华书局 846-古典学基础参考书: 《古典语文学常谈》,克拉夫特,华夏出版社 《中国古典诗学理论史》,萧华荣,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重启古典诗学》,刘小枫,华夏出版社 《古典诗学的现代诠释》蒋寅,中华书局 823-小说写作参考书: 《小说写作教程》,杰里?克利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创造性写作》,罗扎基斯辽宁教育出版社。 《创造性写作课件》王家新 812-中外戏剧史参考书: 《中外戏剧史》,刘彦君,廖奔,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戏剧史》,徐慕云,上海古籍出版社 《西方戏剧史通论》,周慧华,宋宝珍,浙江大学出版社 813-电影史与电影评论参考书: 《中国电影史》李少白高教出版社 《西方电影简明教程》潘天强复旦大学出版社 《电影艺术—形式与风格》大卫.波德维尔北京大学出版社 影视刊物: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影视艺术 以上参考书实际复习的时候,请按照凯程老师指导的重点进行复习,有些内容是不考的,帮助你减轻复习压力,提高复习效率。

古代汉语语法点

古代汉语语法点汇总 一、现代汉语中的介词与古代汉语中的介词有什么区别? 1.现代汉语的介词结构,除表示处所的以外,一般只作状语;而古代汉语的介词结构大都既可作状语,又可作补语。例:古代汉语“赵氏求救于齐”,现代汉语则为“赵国向齐国求救”,由补语改成了状语。 现代汉语的介词结构有时可以作定语,如:朝南的房子冬天暖和,而古代汉语的介词结构却不作定语。 2.现代汉语中,宾语总是放在介词的后面,而古代汉语中介词宾语有时却可以前置。例如:何以战? 疑问代词作介词的宾语要前置,一般名词作宾语也前置却是介词结构所特有的。 3.现代汉语中介词的宾语是不能省略的,但是古代汉语中介词的宾语却有省略的情況。例如:客从外来,与坐谈。 二、连词“而”的用法 “而”主要用来连接谓词、谓词性词组或分句、主语和谓语。 1.表示并列:前后两项的关系是对等的,没有先后主次之分,可以译为“又…又……”、“而又”等。例如:“美而艳”、“任重而道远” 2.表示承接:前后两项在时间方面先后相承,意义方面密切相关,可以译为“就、便”等。例如:“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 3.表示递进:前后两项在意义方面后项比前项有进一层的意思,

可以译为“并且、而且”。例如:“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4.表示转折:前后两项意思相反或不相协调,可以译为“却、但是、可是”等。例如:“敏于事而慎于言。” 5.表示目的:后项是前项的目的,可以译为“来、以便”,也可以不译。例如:“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 6.表示因果:前项表示原因,后项表示結果,可以译为“因而、所以”。例如:“表恶其能而不能用。” 7.表示假设:前项表示假设,后项表示推论,可以译为“假如,如果”。例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8.表示偏正:前项是状语,后项是谓语。例如:“吾尝終日而思矣。” 三、《诗经》古今韵部的不同 1.古代押韵,现在也还押韵。如《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中的“雎、洲、逑、流、求”等。 2.古代押韵,现在不押了。如《关雎》“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中的“得、服、侧”等。 3.古代不押,现在反而押韵了。如《静女》“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中会把“荑”看成同“异、贻”押韵,而不是看作同“美”押韵。 这是因为语音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的,《诗经》距离现在已经两千多年,上古的语音和现代的语音差别是很大的。清代以来,研究音韵的学者们就按照《诗经》用韵的实际情况概括出《诗

古代汉语参考书目

古代汉语参考书目 1.古代汉语(四册)王力主编中华书局.1998 2.春秋左传注(四册)杨伯峻中华书局1981 3.古代汉语(上下)荆贵生主编黄河出版社1997 4.古代汉语(上下)郭锡良等编商务印书馆2001 5.古代汉语(上中下)许嘉璐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6、古代汉语(上下)朱振家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0 7、古汉语实词释辨程湘清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 8、古代汉语知识教程张双棣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9、古代汉语讲授纲要郭锡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3 10、汉字文化解读何金松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 11、古汉语精要(上下)罗骥姚天金云南大学出版社1992 12、古代汉语(上下)戴伟周文德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 13、古代汉语常识王力商务印书馆2002 14、古代汉语张世禄上海教育出版社1978 15、古汉语速成读本刘庆俄中华书局2002 16、中国文字学唐兰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17、古文字学导论唐兰齐鲁书社1981 18、文字形义学概论高亨齐鲁书社1981 19、中国文字学史胡朴安北京市中国书店1983 20、文字学概要裘锡圭商务印书馆1988 21、汉字学概要王宁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2、汉字的结构及其流变梁东汉上海教育出版社1959 23、汉字的起源及其演变王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 24、宋元明六书学研究党怀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25、汉字部首讲解左民安等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 26、说文解字部首通释董莲池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7、20世纪《说文》学流别考论张标中华书局2003 28、甲骨学通论王宇信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29、商周古文字读本刘翔等语文出版社1989 30、西周甲文注陈全方等学林出版社2003 31、中国文字学书目考录刘志成巴蜀书社1997 32、汉语音韵学王力中华书局1981 33、应用音韵学李葆瑞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34、音韵学教程唐作藩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35、汉语音韵学基础陈复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3 36、汉语音韵学董同龢中华书局2001 37、音韵学通论胡安顺中华书局2001 38、中国音韵学史张世禄上海书店1984 39、历代汉语音韵学文选汪寿明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40、汉语诗律学王力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 41、古今字音对照手册丁声树、李荣中华书局1981 42、汉字古音手册郭锡良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

2017人大历史学院考研参考书目推荐哪些

2017人大历史学院考研参考书目推荐哪 些 北京大学没有指定历史学考研参考书目,凯程老师根据多年的辅导经验及学员反馈,推荐北京大学历史学院研究生参考教材如下: 633历史学综合参考书: 《中国古代史》(上、下册)福建人民出版社朱绍侯、张海鹏、齐涛 《中国现代史》(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王桧林副主编:郭大钧 《中国近代史》中华书局李侃等李时岳 古代汉语: 王力:《古代汉语》,共四册。 世界通史参考书: 《世界史·近代史编》(上、下卷)高等教育出版社吴于廑、齐世荣 《世界史·现代史编》(上、下卷)高等教育出版社吴于廑、齐世荣 《世界史·古代史编》(上、下卷)高等教育出版社吴于廑、齐世荣 考古学综合参考书: 《考古学概论》马利清,人民大学出版社 《考古学理论》陈淳,复旦大学出版社 《中国考古学通论》张之恒,南京大学出版社 以上参考书实际复习的时候,请按照凯程老师指导的重点进行复习,有些内容是不考的,帮助你减轻复习压力,提高复习效率。 本文系统介绍人大历史学院考研难度,人大历史学院就业,人大历史学院学费,人大历史学院考研辅导,人大历史学院考研参考书五大方面的问题,凯程人大老师给大家详细讲解。特别申明,以下信息绝对准确,凯程就是王牌的人大考研机构! 一、人大历史学院考研难不难,跨专业的学生多不多? 最近几年人大历史学院考研很火,特别是人大这样的名校。北京大学2015年历史学院研究生共录取37人,招生人数还是比较多的,人大历史学院考研专业课复习较为容易,考研难度不大。在考研复试的时候,老师更看重跨专业学生的能力,而不是本科背景。其次,考试科目里,历史学综合本身知识点难度并不大,跨专业的学生完全能够学得懂。即使本科学历史的同学,专业课也不见得比你强多少(大学学的内容本身就非常浅)。所以记住重要的不是你之前学得如何,而是从决定考研起就要抓紧时间完成自己的计划,下定决心,就全身心投入,要相信付出总会有回报。在凯程辅导班里很多这样三凯程生,都考的不错,主要是看你努力与否。 二、人大历史学院硕士毕业生就业怎么样? 作为名牌院校的北京大学,本身的学术氛围好,有良好的师资力量,人脉资源也不错,出国机会也不少,硕士毕业生社会认可度高,自然就业就没有问题。2014年北京大学硕士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9.15%。 1、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古代汉语教学大纲

《古代汉语(一、二)》教学大纲 杨凤仙编写

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370 目录 前言 (371) 一、本课程性质、编写目的、课程简介、编写人员 (371) 二、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371) 三、本课程授课一年,共108学时,具体如下: (371) 第一单元绪论、《左传》文选精讲、通论(词汇) (372) 第一部分绪论 (372) 思考题: (372) 参考书目: (372) 第二部分《左传》文选 (372) 第三部分工具书、词汇 (373) 思考题: (373) 参考书目: (373) 第二单元文选(战国策)和通论(文字) (374) 第一部分文选:战国策 (374) 第二部分通论:文字 (374) 思考题: (374) 拓展书目: (374) 第三单元文选《论语》《礼记》等 (375) 思考题: (375) 拓展书目: (375) 第四单元孟子、语法 (376) 第一部分文选部分 (376) 第二部分通论:语法 (376) 思考题: (377) 拓展书目: (377) 第五单元庄子等、音韵(一) (378) 第一部分文选部分 (378) 第二部分通论部分:音韵 (378) 思考题: (378) 第六单元诗经、音韵(二) (379) 思考题: (379) 第七单元古书注解 (380) 思考题: (380) 参考书目: (380) 第八单元文化常识 (381)

古代汉语(一、二) 前言 一、本课程性质、编写目的、课程简介、编写人员 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中文必修课。 编写目的:介绍该课程的主要内容以及相关情况。 课程简介:古汉语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的一门语言工具课,是本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本课程包括文选和通论两部分,通论包括文字、词汇、语法、古书注解、音韵、工具书等。 编写人员:中文古汉语教师杨凤仙 二、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教学目的:培养学生阅读古书的能力。即通过古代汉语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的教学以及有重点地阅读古代文献的实践,使学生掌握古代汉语的语言规律,提高学生阅读古代文献的能力。 基本要求:本课注重实践,适当布置书面作业,要求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课堂上需要学生参与其中。 三、本课程授课一年,共108学时,具体如下: 第一单元绪论、文选、工具书与词汇(29学时) 第二单元文选(战国策)和通论(汉字)(19学时) 第三单元文选《论语》《礼记》(6学时) 第四单元文选(孟子)、语法(12学时) 第五单元文选《老子》、(庄子)、音韵(一)(18学时) 第六单元诗经、音韵(二)(12学时) 第七单元古书注解(9学时) 第八单元文化常识(3学时) 37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