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探讨伦勃朗的艺术成就

探讨伦勃朗的艺术成就

探讨伦勃朗的艺术成就
探讨伦勃朗的艺术成就

探讨伦勃朗的艺术成就

摘要:伦勃朗是17世纪欧洲绘画的三大支柱之一,是荷兰17

世纪现实主义绘画的代表,荷兰最伟大的画家,也是欧洲艺术史上开宗立派的大师级人物。伦勃朗在艺术上大胆探索、实践,在宗教、肖像、神话、风景、动物等各种题材的绘画都有独到的成就。伦勃朗一生画论少之又少,但其画作足以将艺术观点与艺术魅力展示于世人。

关键词:绘画;艺术;支柱

中图分类号:j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1-0086-01

一、富有创造性的肖像艺术

在17世纪,肖像画成了荷兰美术中最繁荣的画种,伦勃朗是当时最有影响的肖像画家。伦勃朗的巨幅《杜普教授的解剖课》的集体肖像画,采用了独特的艺术处理手法。他把群体肖像画中的人物作为一个整体来处理,把所有人物赋予一个特定的戏剧性的情节之中。这种艺术风格与当时的群体肖像画的人物平均排列,呆板乏味相比具有极大的创造性和独特性深受公众的欢迎,也慢慢的成为伦勃朗的独特的艺术风格。

其中伦勃朗的名作《夜巡》是其艺术特色和群体肖像画艺术成就的代表作品,其中的画面的布局,人物分布的主次分明,高低掩映,错落有致具有强烈的节奏感。堪称一副绝对的杰作,但是由于

伦勃朗用光法

中文参考 伦勃朗用光法 姓名:图尔迪麦提·土尔孙学号:5142049018 【摘要】伦勃朗·哈尔曼松·凡·莱因(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1606-1669)在绘画上的成功不同于其他画派的大师,他的一生经历了无数次的打击,然而正是这一系列的打击使得伦勃朗在艺术上更加成熟,创造出一系列优秀作品,并对欧洲近代绘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片论文主要介绍欧洲17世纪最伟大的画家,也是荷兰历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画家伦勃朗的人物生平、创作风格及他的绘画用光法进行进一步的深刻研究。 关键词:人物生平绘画风格绘画作品用光法 莱顿生活(1606—1631),这个时期主要是伦勃朗刚开始接触绘画,跟杨·凡·斯瓦宁堡和彼得·拉斯特曼学习。伦勃朗在斯瓦宁堡的画室学习了3年并基本上掌握了素描、版画、绘画等基本绘画技巧。但他的天赋和才能使得他需要寻求更好的教学方式,于是他来到了阿姆斯特丹跟随着拉斯特曼学画。在此期间,对于历史绘画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拉斯特曼本人注重与描绘题材中人物的精神面貌,并强调绘画的叙事性,把圣经中的故事变成了富有人性的绘画题材。拉斯特曼向他教授了“倾斜光线法“,使画面更富有强烈的明暗对比效果。伦勃朗深受拉斯特曼的影响,一直对宗教题材的绘画保持着极强的热情。

1635年,婚后的伦勃朗处于事业与生活的顶峰,这段时间里,他的肖像画、历史画、风俗画和风景画方面,都取得很高的成就。 1642年,伦勃朗创作的团体肖像画《夜巡》因得罪订件人而退货,同一年,沙士基亚又去世了,留下儿子提图斯,事业与生活的双重打击成为了伦勃朗生命中的第一个巨大转折点。之后3年,画家目光转向大自然的静谧,只画风景画。 他的肖像画风格人物安排具有戏剧性,深深打动人心,他以神话和宗教故事为题材的作品供不应求。他对戏剧很感兴趣,经常利用如同舞台高光的亮色描绘在阴暗背景下的人物。 绘画作品 伦勃朗一生留下600多幅油画,300多幅蚀版画和2000多幅素描,几乎画了100多幅自画像。老年时期的自画像,他采用了略显透明的“色彩重叠法”,但这幅画无论从构图、色彩、空间设计、视觉效果的运用方面都比以前的自画像更胜一筹。 影响他人生极大的作品是“巡夜”。

勾践简介

勾践简介 勾践——卧薪尝胆的一代君王 勾践即位后称王,吴王阖闾乘机攻越。越国派犯了死罪的人排成三列走到吴军阵前,高声呼喊后拔剑集体自杀,越军趁吴国军队观看的时候猛攻,于槜李大败吴军,阖闾被射伤了指头,不久后因伤重而死。阖闾临终遗嘱其子夫差:“必毋亡越!”夫差即位为吴王之后,励精图治准备攻越报仇。勾践不听范蠡劝阻,仓促下抢先出兵攻吴,在夫椒(今江苏吴县西南太湖中)大败。吴军占领越都会稽,将勾践围困在会稽山。范蠡建议勾践用卑辞厚礼向吴求降,如若不允,就由勾践亲自去吴国做人质。勾践采纳了这一建议,一面准备死战,一面派文种向吴王求和,用财宝贿赂吴太宰伯嚭,并献上美女西施。夫差在伯嚭劝说下与越国议和,率军回国。勾践向越国臣民下诏罪己,然后去吴国给夫差作奴仆,亲尝粪便,最终骗得夫差的信任,三年后被释放回越国。 勾践回国后发誓复仇灭吴,卧薪尝胆,休养生息,重用范蠡、文种等人,“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史记·货殖列传》说:“计然之策七,越用其五而得意。”又说:“修之十年,国富,厚赂战士。士赴矢石,如渴得饮。遂报强吴,观兵中国,称号五霸。”一年,越国向吴国进贡蒸熟的种子,使第二年吴国大饥,削弱了吴国的国力。 前482年,勾践趁夫差北上黄池争霸,趁虚而入,攻入吴都姑苏,

杀吴太子。夫差返国后被迫向勾践求和。不久,勾践再次攻吴。勾践二十四年(前473年),越军围困吴都三年后终于破城。夫差困于姑苏山上,求降不得而自杀,吴亡。勾践随后北上迁都琅琊,与齐国、晋国等诸侯会盟于徐州(今山东滕县南),“越兵横行于江、淮东,诸侯毕贺,号称霸王”,“泗上十二诸侯,皆率九夷以朝”。经周元王正式承认为霸主。 与勾践相关的历史人物 范蠡 西施 勾践简介 越王勾践简介春秋时代的最后一位霸主是勾践吗? 越王勾践怎么死的?越王勾践是哪个朝代的霸主 勾践卧薪尝胆 越王勾践的故事:勾践卧薪尝胆成为一代霸主

第三节 韩愈的散文成就

第三节韩愈的散文成就 一、韩愈的领袖作用 散体文的创作高峰是在中唐时期,这个高峰是建立在此前散体文不断发展的基础之上的。清人赵冀所谓“是愈之先,早有以古文名家者。今独孤及文集尚行于世,已变骈体为散文,其胜处有先秦两汉之遗风”(《廿二史札记》卷二O)。 诗歌、散文都具有开拓性贡献的文学家。钱穆:中国全史上下古今三四千年来少数之第一流大人物。 散文,韩愈位居唐宋八大家之首,是中唐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领袖。 或称他为“文宗”。 苏轼认为韩愈“文起八代之衰”(《韩文公庙碑》) 二、韩愈散文的特点: 留下了320多篇散文,包括了古代的论、记、解、对、书、启、表、序、碑志、祭文、哀辞、行状等各种文体,涵盖了当今记叙文和议论文的各种写作样式。韩愈的确是一位写作大家,各种文体都有优秀的文章传世。 韩愈艺术风格的多样性,显示散文大家艺术技巧的成熟。 韩愈的散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1、说理类文章(论、表、解、对等),说理透辟,理足气盛,具有咄咄逼人的气势。 《原道》最后慷慨激昂地说:“不塞不流,不止不行。人其人,火其书,庐其居,明先王之道以道之。”不堵住佛老的“私言”,儒家之“公言”就不能行。 《论佛骨表》:即使面对至高无上的皇上,他也敢直陈己见。唐宪宗从凤翔法门寺迎佛骨入大内奉养,当满朝上下如醉如狂,韩愈敢于直斥佛骨为“朽秽之物”。在分析了迎佛骨之非以后,韩愈直言:“乞以此骨付之有司,投诸水火,永决根本,断天下之疑,绝后代之惑,使天下人知大圣人之所作为,出于寻常万万也,岂不盛哉!岂不快哉!”并对宪宗亲临观之的行为表示“耻之”,这需要何等的气魄和胆量。有为而发,不平则鸣. 《师说》:“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此而已”。 2、感情充沛。 浓郁的情感注入散文之中,大大强化了作品的抒情特征和艺术魅力,把古文提高到了真正的文学境地。文章情感浪潮扑面而来,令人感受到鲜活的生命力。韩文如潮,澎湃流转。 不仅抒情文,议论文、叙事文、应用文也都如此。 《杂说四》: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邪? 《送李愿归盘谷序》借隐士李愿的口,对“大丈夫”和官场丑态,淋漓尽致的刻画p169,苏轼评价为唐代第一篇文章。 抒情文《祭十二郎文》被誉为“祭文中千年绝调”:季父闻汝丧之七日,乃能衔哀致诚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告汝十二郎之灵……吾少孤,及长,不省所祜,惟兄嫂是依……承先人后者,在孙惟汝,在子惟吾,两世一身,形单影只……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生而影不得与吾形相依,死而魂不得与吾梦相接……自今已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言有穷而情不可终,汝其知也耶?其不知也耶?……长歌当哭,情真意切,哀痛感人。 叙事文《张中丞传后叙》中的许远、张巡、南霁云死守睢阳英勇抗敌的事迹,可歌可泣。 韩愈的碑志文仿佛是一组组生动形象的人物画廊,历来为人所称道,《柳子厚墓志铭》、《试大理评事王君墓志铭》都是名篇。也有一些受人诟病的“腴墓”之文。 三、语言准确、生动、凝练、独创。韩愈是语言大师,在散文中,创造性地使用古代词语,并兼收前人语言和时下词语,熔铸成精警独到、别具一格的新词,如“蝇营狗苟”、“不塞不流,不

分析元代工艺美术的艺术成就及特点

分析元代工艺美术的艺术成就及特点 中国元代是以蒙古族游牧主贵族为主,代表蒙、汉及其他少数民族大地主和上层贵族利益的政权。其文化特征从总体上看,仍是融合蒙古族等游牧民族文化和汉民族传统文化及其他外来文化,所形成的文化总体,是整个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继续发展和不断提高,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元初,统治者出于巩固政权的需要,采取了一系列有利恢复生产、发展经济的措施,遂使传统的工艺美术也得以复兴和发展。元朝尊西藏佛教为国教,梵像的传入及对其他民族文化的吸收,均给元代工艺美术带来殊变或折射。统治者们为了满足自己的奢侈生活和精神享乐的需要,将战争中掳掠来的欧洲、阿拉伯地区及西夏、金、南宋的各行工匠组织起庞大的为皇家服务的官办手工业。匠籍可世代相传,子承父业,便于积累工艺经验,提高技艺,使官办手工业人材荟萃,技艺精湛,生产出了大量高级手工艺品和消费品,反映了元代工艺美术的发达。 陶瓷工艺盛行于宋、辽、金时期南北各地的磁州窑、钧窑、官窑、汝窑、龙泉窑、吉州窑等著名瓷窑,此时已走向衰落。唯江西景德镇窑经过数百年的发展,至元代已逐渐形成了有巨大生产能力,并出现了划时代的新创造。朝廷专设浮染瓷局,负责烧造皇室用瓷,该局停办后改由饶州路总管监烧。景德镇陶瓷业的最大成就是青花、釉里红等品种的成熟。青花是以氧化钴料在瓷胚上绘以各种纹样,上釉后以还原焰烧成。其钴料有域外和国内两种。使用域外钴料,其色泽深邃如青金,庄重典雅。取自浙江、云南及江西等地的国产钴料,则呈色灰蓝或蓝中泛青灰。釉里红是以氧化铜呈色的釉下彩,其工艺、器型、装饰等大体与青花瓷器相似。但其显色较青花难度更大,成功的显色堪与宝石红媲美,但大都泛出深浅不同的灰色,有的呈乌金或淡墨色。红、蓝单色釉瓷的烧成,标志着中国单色釉瓷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其间白釉瓷也出现了崭新的变化,其釉呈卵白色,因印有“枢府”字,故又名枢府窑,其中以“天禧”款为其代表。磁州窑品种繁多,产量庞大,纹饰趋于简化。均窑显色不见火焰红和火焰青,仅见月白地或点红斑者。龙泉窑瓷器釉色偏绿,器体大型化。吉州窑也趋向潦草。元代对外贸易较之前代有了新的发展和变化,陶瓷的输出也明显增多,为适应这种需要,东南沿海地区的制瓷业亦有所发展,产品大量增加,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经济中占的比重日益扩大,并逐步超过了金、银、铜、漆等器皿。 [青花釉里红盖罐] 织绣工艺元代纺织、印染、刺绣等工艺,继宋、金之后又有不少进步和提高,其中江南丝织业尤为发达,产品远销大都及其他城市。元朝内廷设官办织绣作坊80余所,产品专供皇室使用。绫绮局、织佛像提举司等官办织绣作坊所绣织的御容像、佛像等,应是元代织锦业重大发展的代表,纳石失则是其丝织业的新成就。它最初是由阿拉伯工匠以金丝色线织成,地色与金丝交相辉映,富丽堂皇,故亦名织金锦,对后世织金锦缎的发展有一定影响。具有悠久历史的蜀锦仍盛行不衰,著名者为蜀中十样锦。绫、罗、绸、缎、绢、纱等各地均有织造,其中缎织物业已成熟,益臻精美,集庆纱、泉缎、魏塘机绢等都是元代丝织名品。缂丝似较南宋朱克柔等人缂丝稍嫌退化,但仍具有一定水平。棉、毛织业的兴起与发达也是元代纺织工艺的重大成就。花毯、花毡工艺的发展与蒙古族的生活起居有紧密的联系,大毯有的长达16.67米,宽7.5米,足知作坊规模非同一般。刺绣仍是城乡女红的副业,尚未形成地方名绣。印染业是纺织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染缬又有它独立的审美价值,此时的松江棉布印染,其效果如同绘画般精巧细致。 [东方朔偷桃图缂丝] 玉器工艺元代礼仪,上承宋、金,亦用金玉作为典章用具。故元代玉器工艺在宋、金玉器业的基础上得到持续发展。中统二年(1261)在大都设金玉局,至元十五年(1278)设诸路金玉人匠总管府玉局提举司,负责管理宫廷用玉的生产。至元十七年又设杭州路金玉总管府,

《越王勾践》观后感

《越王勾践》观后感 我的家乡在历史悠久的绍兴,这里有传说中的越王台,从小我们就知道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心中对越王充满了好奇心,越王是怎样的一个人呢?前段时间听说《越王勾践》在绍兴已经拍摄成功了,而且马上就要上映了,我高兴得不得了,想:我马上就能解开心中的问题了!每天当“心在越,身在吴,一卷书,半点残烛映茅庐,……”这首歌起,电视机前的我早已坐好,认认真真地等待《越王勾践》的开始。 春秋时期,有两个邻国――吴国和越国,两国经常发生战争。一次战争中越国被吴国打败。越王勾践被抓去吴国做奴隶,三年来为吴王养马、拉车、尝苦胆、睡草堆,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受尽了吴王的污辱与折磨。可是就是这样,他的内心始终没有放弃复国的大志。为了实现自己的计划,他苟且偷生,忍辱负重,等待时机的到来,最后终于得到了吴王的信任让他回国。回国后,勾践积蓄力量,休养生息,富国强兵,而吴王夫差以为勾践已归顺于自己了,放松了戒备,也听不进伍子胥的劝告,十年后,越国大军包围了姑苏城,战胜了吴国,勾践成了吴越两国的霸主。 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吴王是个骄傲自满和自以为是的人,不能采纳大臣的意见,一个国家的兴旺,必须要听取两种不同的意见,特别是相反的意见。它可以使人保持清醒的头脑,时时事事都有警觉,自己也就会更有智慧,不然就会糊里糊涂地迷失方

向,变的自大,变的无知,结果就只有衰败、灭亡。吴王就是如此,历史上的商纣王、楚霸王、隋文帝、宋徽宗也是如此。而越国能从战败受辱变成强大有力,最终取胜,靠的是勾践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而他之所以能够坚持是因为他的身后有千千万万的越国百姓,那是他的责任。设想一个没有责任心的人在他身处逆境时怎么能够坚持,只要放弃一点点那就意味着失败,他又怎么能担起国家、民族的责任呢。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身上承担着祖国的未来和前途的责任,在我们成长的路上,一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我们要想到自己身上的责任,我们要学习勾践的精神和毅力,要坚持到底,永不放弃,这样,才能取得胜利。

韩愈柳宗元散文风格比较

韩愈柳宗元散文风格比较 摘要:韩愈和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他们大力提倡并身体力行地创作散体文,并取得了辉煌成就。中唐文坛上的韩愈和柳宗元, 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并世而立的伟人。二人在散文创作宗旨上有相同的认识, 共同倡导了古文运动, 主张文道合一, 坚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 对文体、文风和文学语言进行变革和创新, 坚决反对六朝骈文的浮艳习气, 创立自由流畅的新散文, 而且都以大量的创作实践实现了自己的创作主张。他们不仅为唐代文学的繁荣, 而且为中国文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尽管韩、柳二人的散文创作主张及创作实践有相同之处, 然细而论之, 又是各有千秋的。由于二人的生活地位与思想接受观念不同,他们的创作主张的侧重点也不同。下面就其在散文的文体、结构、语言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韩愈和柳宗元散文的风格的异同。 纵观韩、柳文集, 二人散文总体风格之差异是存在的。韩文内容广博、立意高远、构思新颖、气盛言宜, 虽然文章具有多样性特点, 但共同的特色是雄奇奔放。柳文对现实无不带有一种强烈、抑郁而激愤的色彩, 而立意新颖、结构细密, 语音简洁精美, 形成浓郁而峻洁的风格特色。 一、散文的文体 韩愈散文,内容复杂丰富,涉及面颇广,形式也多种多样。其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论说文 论说文在韩文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韩愈的论说文,发挥了散文的战斗性的功能,不少作品达到了思想艺术完整的统一。《原毁》,通过对当时社会现象的精辟分析,揭露了当时一般士大夫所以要诋毁后进之士的根本原因。他指责当时社会人情的恶薄,自鸣不平,并发出了主张公正用人的呼吁。作品立论鲜明,语言平易,虽多阐述孔子、颜渊、子路、孟子等人的意见,而不引经据典,这是散文创作中的一种新的形式。他不顾流俗的诽谤,大胆地为人师,作《师说》,指出师的作用及相师的重要。他认为“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都可以为师,“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此而已”。这种见解打破了封建传统的师道观念,对于我们今天也还有参考价值。文章感情充沛,说服力也很强。他的《马说》,以“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比喻贤才难遇知己,“只辱于 奴隶人之手”,寄寓了他对自己遭遇的深深不平。文章简短明快,而多转折变化,十分饱满地表达了一腔的委屈。 2、叙事文 韩愈的叙事文,有许多文学性较高的名篇。著名的《柳子厚墓志铭》,有重点地选取事件,通过富于感情的语言,不仅指责了官僚士大夫社会的冷酷无情,叙述了柳宗元一生不幸的政治遭遇,而且也突出了“议论证今古,出入经史百家”的一个古文家的形象。 3、抒情文 用散文抒情,韩愈也是很成功的。抒情文中的祭文,一类写骨肉深情,用散文形式,突破四言押韵常规,如悼念其侄韩老成的《祭十二郎文》是前人誉为“祭文中千年绝调”的名篇。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 4、书信和赠序文 赠序文是一种文体,指古人惜别赠言的文章,内容多推重、赞许和勉力之辞。序的意义和原意不同。韩文中书信如《与孟东野书》、赠序如《送孟东野序》、《送董邵南游河北序》等,也都是具有一定感染力的佳作。韩愈另有一些散文,如《毛颖传》、《石鼎联句诗序》之类,完全出于虚构,接近传奇小说。 柳宗元的散文内容丰富,主要有: 1、柳宗元的议论文,主要是对各类哲学、政治、社会、人生问题的冷静思考。如《封建论》,对古代社会的分封制度作了细致的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政治见解。他严厉地抨击封建藩镇的割据局面,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帝王“受命于天”的谬说。 2、柳宗元的传记散文,大都取材于封建社会中那些被侮辱被损害的下层人物,如《种树郭橐驼传》借郭橐驼养树“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的道理,讽刺了统治者政令烦苛对人民所造成的无穷干扰和奴役。 3、柳宗元的寓言文大都结构短小,而极富哲理意味。如《永某氏之鼠》写群鼠在旧房主纵容下横行无忌、干尽坏事,最后被新房主彻底消灭。柳宗元创造性地继承前人的成就,大量地创作寓言,使寓言成为一种独立的、完整的文学作品,在寓言文学发展中是有其一定的地位的。 4、山水游记是柳宗元散文中的精品,这类作品,往往在景物描写之中,抒写了他的不幸遭际和他对于现实的不满。他描写山水之乐,一方面藉以得到精神安慰,同时也曲折地表现了他对丑恶的现实的抗议。是作者悲剧人生

浅析毕加索的艺术成就

浅析毕加索的艺术成就 毕加索是个不断变化艺术手法的探求者,印象派、后期印象派、野兽的艺术手法都被他汲取改选为自己的风格。他的才能在于,他的各种变异风格中,都保持自己粗犷刚劲的个性,而且在各种手法的使用中,都能达到内部的统一与和谐。他有过登峰造极的境界,他的作品不论是陶瓷、版画、雕刻都如童稚般的游戏。在他一生中,从来没有特定的老师,也没有特定的子弟,但凡是在二十世纪活跃的画家,没有一个人能将毕加索打开的前进道路完全迂回而进。 “你自己就是个太阳,你腹中有着千道光芒。除此外则别无所有。”毕加索对埃.泰蕾阿德所说的这句话正是他自己的写照。 与一生穷困潦倒的凡高不同,毕加索的一生辉煌之至。他的作品总计近37000件,包括油画1885幅、素描7089幅、版画20000幅、平版画6121幅,全世界前10名最高拍卖价的画作里面,毕加索的作品就占据4幅。他是有史以来第一个活着亲眼看到自己的作品被收藏进卢浮宫的画家,他的耀眼光芒至今没有衰退。 他在童年时期就已发出了和别的孩子不同的艺术光芒,很小的时候就在马拉加得到金牌奖。那便是他的“童年时期”。接着他开始了他的蓝色时期,在那一时期,他采用浓郁的蓝色,表现贫老与孤独的苦难。但当他邂逅费尔南德·奥利维叶并陷入爱河时,他的玫瑰时期也随之而来.毕加索不满于现在的成就,依旧不断努力,创作了《斯坦因画像》,它是毕加索从“玫瑰时期”跃入“立体主义”的跳板。当他意大利邂逅舞者欧嘉时,他又开始了古典主义时期。继而毕加索又开始了那超现实主义的画作。 1900年的2月1日,在朋友们的筹划下,举办了他在“四只猫”俱乐部的首次展览。毕加索的素描被挂在烟渍累累的墙上,150幅首次公开展出的作品,大部分是关于那些画家、诗人与音乐家朋友们的速写。可惜出师不利,观众对此反应平平,外界对此也十分淡漠。从商业角度看更是收益甚微,卖出去的画少得可怜、价格也低得可怜。现在,毕加索比任何时候都向往巴黎。巴黎,世界艺术的中心,现代主义的营垒。 随着生活的稳定,他有更多的时间沉湎于艺术的海洋里。他终日流连于卢浮宫,贪婪的吮吸着各种各样流派的绘画风格和他所能吸取的养分。这种美学上的博采众长,使他的画面颜色渐淡亦使风格改变——从传统走向现代,绘画主题也日益多样化。 1901年毕加索重返巴黎,此时的他已有足够的实力支付路费了。到巴黎后他的情绪趋于平静。随着风格的突破,创作数量巨增。在巴黎,他感觉到创作裸体画的自由,绘制了一系列的作品,以体现出在西班牙时受到压抑的性解放。 毕加索执着地探索着,实践着,正当毕加索感到精疲力竭并准备重新开始的时候,一个蒙马特尔的艺术家邀请他去荷兰度假。毕加索欣然前往,并在荷兰创作了《美丽的荷兰女子》、《戴帽的荷兰女子》等画。荷兰度假,是他创作中的一个值得欢迎的巨大转变,他已把那个已经衰落了的蓝色王国抛在了身后。这个转变,也加速了他从贫穷向富裕过渡的转变。 1905年,“野兽派”诞生了。马蒂斯是画派的代表。他们对于古典艺术的绘画方式提出质疑,强调主体的感觉,注重直觉的理念并试图用一些抽象概括的形体和夸张、强烈的颜色来表现直觉的感受。他们放弃了传统的明暗表现方式,用大线条、大色块和极其夸张概括的形体。这些作品在巴黎展出时,引起了轩然大波。毕加索受他们的影响进入了自己的第一个古典主义时期,作品《土耳其装束的夫人》和《立着的裸女》表现出他对艺术形式无休无止的探索。他预示着毕加索艺术思想中的一个新的倾向,他追求古典式的单纯线条,匀称和永

越王勾践世家读书笔记大全

越王勾践世家读书笔记大全 在中国,所有读过书的人,大概都知道“卧薪尝胆”的故事,当然也知道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就是越王勾践。这一点儿也不错。自古而今,“卧薪尝胆”的故事不知道激励了多少“有志之士”在困境中自强不息,重新崛起。下面是的越王勾践世家读书笔记大全,欢迎大家参考。 我对于越王勾践的关注,起源于央视《国宝档案》节目播出的有关越王勾践剑的那一期节目。我向来不喜欢刀枪之类的兵器的,但是当看到那把埋藏于地下几近千年仍能散发犀利锋芒的神器,我似乎无法自拔的喜欢上它了。为了能更细致地了解它的历史,我必须要了解它的主人——勾践。所以对于勾践这个历史人物我从小就有一定的了解,此次中国古代史课要求我们写史记的读后感,于是我再次重温了越王勾践以及他的神器。 在吴国的三年,越王没有忘。受尽了折磨与屈辱的他,回国后,他立誓,一定要把国家治理好,报仇血耻。打败吴国。为了灭吴,勾践忍辱负重,卧薪尝胆。夫差的冷眼只能滚烫你心中的复国之情;胆汁的苦涩只能激荡你胸中的灭吴之志。于是“卑事夫差,亲为其马”何足耻? 勾践不断锤炼自己的意志。他不过安逸的生活,因为怕生活太舒服了,会丧失意志力和毅力。他在今市区西郭门外的迎恩门,每天吃粗粮,穿布衣,睡在柴薪上。平日,勾践与夫人和老百姓一起劳动。最可怜的就是,勾践困倦时就辣椒水刺激眼睛。冬天,脚麻了,他索

性把脚放进冷水里,“以冷克冷”。夏天,烈日炎炎,他去做高温工作。吃的是自己种出来的粮食。穿的是夫人自己亲手织的单一色粗布。 勾践在生活上不仅不光朴素,还亲自去葛山采葛,织成葛布献给吴王。亲自种麻,制成弓箭犒劳士兵。缺粮食时,他也与臣民一起上山采野菜吃。一个君王能吃这样的苦。为了不忘记仇恨,勾践在“箭楼”的小屋里挂了一个苦胆,每次进出都要尝一下。晚上睡在柴薪上,每天睡觉之前,还要问问自己:“勾践,你会忘记灭国之耻辱吗?”“没有忘!勾践没有忘记!”他回答的声音特别大,不过也是,灭国之仇,再加上三年之耻辱,做为一个君王,一个国家的统治者,能承受这样的打击,在君王中他是第一个。与此同时,勾践恭敬事吴,不断贡献美女佳人,珠宝好玩,方物巧匠,以娱夫差,麻痹吴国,消除戒备,迎合夫差求霸之心,导吴国以精兵北入中原,耗损国力,离间吴国君臣,夫差误杀忠臣伍子胥,勾践还以越国遭灾百姓挨饿之由不断向吴国借粮,只是吴国粮食储备减少,而越国粮草充足。为了增加人口,与吴国在实力上能与之对衡,勾践制定了一系列鼓励生育计划的政策,生儿子的,奖两壶酒,一条狗;生女儿的,奖两壶酒,一头猪;生两个子女的,公家还补助粮食。为了积聚财富,越国大力发展生产,“民惧有三年之食”,从物质上做好了伐吴的准备。军事上,勾践训练部队,培养了士兵勇往直前的精神。有一次,勾践乘车经过一条乡间小路,路中间出现了一只青蛙,鼓着水泡眼,怒目而视。勾践见小小青蛙能如此不畏强暴,以弱抵抗,实为可嘉。他立即在车的横木上,向这只“怒蛙”致敬。勾践还以越国遭灾百姓挨饿之由不断

今敏的艺术成就及其成因探析

25  第2卷第7期传媒热点 一、引言今敏(1963年10月~2010年8月)是杰出的日本青壮派动画电影导演,也是受人瞩目的漫画家。他积极探索把电影的蒙太奇手法运用到动画中,使得动画的表现力变得丰富多彩,大大提高了视觉效果,其天马行空的视觉想象力和鬼斧神工般的画面转换技艺,可谓出神入化、叹为观止。由于他英年早逝,留下的作品不多,但是个个都是精品。他执导的剧场动画电影仅有《未麻的部屋》(PERFECT BLUE)、《千年女优》《东京教父》和《红辣椒》4部。今敏取得的骄人成就得益于他所接受的良好的专业教育和早期的严格职业训练,更与日本行业形态和市场机制密切相关。 本文,首先介绍今敏的代表作与艺术成就。然后,从今敏的学习与行业经历,分析其成功的内在原因。接着,从日本动漫的行业形态与市场机制两个方面,探讨成就今敏这位动漫大师的外在原因。 二、今敏的代表作与艺术成就2002年,今敏编剧、执导的剧场动画《千年女优》上映,轰动日本影坛,使今敏一举成名,倍受观众瞩目。本片故事梗概如下:藤原千代子是家喻户晓的女影星,塑造了数不胜数的银幕传奇形象。可是令人不解的是,在她事业的黄金时期却突然隐退下去。30年后,当年千代子剧组成员(现已是一家电影公司负责人)立花源也来到古老山庄,拜访这位昔日的大明星,为她送来一把当年她遗落的钥匙,这把钥匙勾起了千代子的往昔回忆——当她还是个懵懂少女的时候,偶然间遭遇一位俊朗的青年画家被军警搜捕。出于同情心,千代子帮助了他,而后此人匆匆离开,只留下了一把钥匙。千代子对画家一见钟情,爱上了这位青年才俊,为了追寻他,她来到满洲成了一名电影演员。随后,千代子演遍了战国、幕府、大正、昭和等不同时代的故事,涵盖了古装剧、谍战剧、时代剧和科幻剧等不同剧种。她把自己的一腔热爱投入到每一个角色之中。多年后,几经辗转,她终于得知她所爱慕的青年画家早已被杀害。当希望破灭热情不再时,她离开了演艺界。 本片随着女明星的回忆,带领观众穿越时空,做了一场驰骋银幕上下、真实与幻想世界的旅行。影片格局不凡,剧情异彩纷呈,场面调度与运镜均十分流畅。在片中将这些电影故事和她真实人生中的遭遇互相交织,既虚又实,日本千年的历史片段在这些真实与幻想交织中呼啸而过。本片蒙太奇手法高超,故事扣人心弦,完全把观众的注意力定格在荧屏上。 2001年本片一举包揽了第5届日本文化厅媒体艺术节动画大奖、第57届每日映画大赛大藤信郎奖、第6届加拿大Fantasia电影节最优秀动画片奖和艺术革新奖、第33届西班 牙锡切斯国际电影节最佳亚洲电影奖。2003年本片获得安妮奖最佳动画片导演和编剧提名。 2006年,今敏编剧、执导的科幻惊悚动画《红辣椒》上映。此片根据筒井康隆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千叶敦子是一家精神医学研究所的医生。该所研究员时田浩作发明了一种名叫PT的全新心理疾病治疗方法,通过一种神奇的装置“DC-MINI”,从梦境中寻找隐藏在患者潜意识中的心理疾病的病根,然后对症实施有效的治疗。可是,有一天该仪器神秘失窃。接着,发生了一连串不可思议的案件。参与该项研究的人员相继在梦中遭到侵扰,变得疯狂起来。敦子也在对此案展开调查时遭到暗算。然而,这难不倒敦子,因为她拥有另一个无人知晓的身份—“盗梦侦探红辣椒”。红辣椒具有同步体验他人梦境的特殊能力,曾多次成功治愈患者的心灵创伤。于是,敦子与DC-MINI盗贼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交锋。出人意料的真相在梦境与现实交错中明朗起来。原来,该研究所理事长乾精次郎就是幕后盗贼,他想控制人类的大脑,以达到掌握世界的目的。最后,经过激烈的搏斗,红辣椒战胜巨大化的老魔头—理事长。 《红辣椒》以其震撼人心的剧情、丰富的想象力、精美的画面与立体多元的叙事手法,实现了动画与电影的完美结合。本片对时空交错元素和银幕分割技术运用得恰到好处、天衣无缝。整个故事在影片中人物的梦境与现实中频繁转换,时空交错应接不暇。今敏采用电影叙事原理和特技手法,把两个叙事轨道中发生的故事巧妙地柔和在一个剧情里。不论是现实中冷艳的医师敦子,还是梦境中活泼开朗的侦探“红辣椒”,都在用自己的行动,讲述着两个看上去完全不搭界的故事。由于今敏善于使用镜头语言,使得电影神奇而不离谱,让观众看明白它们的一体性。本片通过怪诞惊悚的剧情,隐喻日益发达的科技与日益丧失道德情操的人类之间的龃龉,折射出日本社会的深刻矛盾和日本人的精神忧虑。本片于2006年获得蒙特利尔电影节大众选择奖和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提名。2007年获得第6届东京动画大奖剧场电影优秀奖和第12届动画神户奖最佳剧场电影奖等荣誉。 三、今敏的学习与行业经历 今敏是科班出身的新锐动漫大师和电影导演。1963年10月,今敏出生于北海道札幌市。由于父亲工作调动的关系,今敏在札幌和钏路度过青少年时期。这两个地方景色优美,自然生态丰富。孩提时期的生活体验,在之后为今敏落实“幻想与现实相融合”的创作思想带来不少灵感。1982年4月,今敏考上武藏野美术大学造形学部视觉传达设计学科。1984 摘 要:今敏取得的艺术成就,得益于他所受的良好的专业教育和高超的职业素养和敬业精神,也归功于他有一颗如痴如醉地追求艺术梦想的恒心。同时也与日本动漫界注重实效、行业形态合理、市场机制良好、传帮带、师承从的行业作风等外部因素密切相关。关键词:今敏;艺术成就;个人因素;外部因素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079 (2019) 07-0025-02 今敏的艺术成就及其成因探析 南龙瑞 郭 鸿 (天津工业大学人文学院,天津 300000) 作者简介:南龙瑞,男,朝鲜族,吉林和龙人。研究方向:中日关系史、日本经济、中日动漫比较。 注:本文系2012年度天津艺术科学研究规划项目(编号:D12052)研究成果之一。

作品欣赏伦勃朗的宗教作品

作品欣赏:伦勃朗的宗教作品 伦勃朗生于卡拉瓦乔死前四年,比伯尔尼尼小八岁。他从未离开过故乡荷兰,起初在莱顿工作,然后到阿姆斯特丹,在那儿度过大部分创作生涯,他从没有见过卡拉瓦乔的任何作品。但他和洪托斯特·泰尔布吕根这些画家有联系,而这些人是到过罗马的。从这些人那儿他学到一点卡拉瓦乔的现实主义和色彩运用方法,当他到阿姆斯特丹以后,就把它发展到感情丰富、富于人类同情心和浓厚宗教情绪的全新阶段。 这种宗教感情是纯粹个人的,来源于他自己的经历和对圣经的深刻了解。在信奉新教的荷兰,人们阅读圣经、思考圣经,用这些取代天主教的听取神父说教、回顾圣人生平、修行礼拜等等仪式(例如圣依纳爵所规定的那些仪式)。伦勃朗选择的题材也是他自己的,卡拉瓦乔、伯尔尼尼,鲁本斯这些天主教艺术家的绘画雕塑题材是别人指定的,为的是张挂在一个特定的教堂或私人礼拜堂里;荷兰的卡尔文派教堂则没有这种要求,阿姆斯特丹市民享受着新商业繁荣带来的财富,他们的艺术需求是人像画、风景画、花草画等等。但宗教题材的版画也有市场,因此伦勃朗作为17世纪最伟大的画家之一,同时也是最伟大的蚀版雕刻家,即使不是古往今来最伟大的一位也罢。蚀刻版画用板印制,通常是铜扳印制,画家先要在板上画出相反的图形,这一般是用一根针在一层薄薄的抗酸蜡层上涂刮,然后用酸腐蚀这刻露出来的铜板表面,再把墨水施于其上,然后擦去,只在刻出来的槽线中留下足够的墨水,让它印在覆盖于板面的纸上。这个过程还可以改成在板上直接用一根较硬的针刻画,从而使槽线边缘比较粗糙。这粗糙的边缘可以磨平,也可以保留下来,使印出来的线条比较模糊。 在《100盾版画》中(之所以这样称殍是因为它在一次拍卖中以这么高的价格售出),伦勃朗使用了所有这些技巧,创造出一个精细富丽的画面,尽管它并没有色彩.画面内容混合而成,取材于《马太福音》第19章。画上的基督在犹太地方给人祛病除灾,祝福幼孩,开导民智。从右边上来的一群病人让人想起后来贝多芬在歌剧《菲岱里奥》中描写的重返光明的囚徒;靠左边一点,一个女人抱来孩子,但被其上一个信徒挡住。在她左边,坐着那富有的青年,基督告诉他:他若想得到天国的财产,就应把现有的一切都分给穷人;再往左,一群法利赛人正在艨胧中自相争执。基督正中而立,伸出手,眼望孩子。他就是注意力的中心,这不仅因为其他主要人物的动作、手势和目光都朝向他,而且因为整个画面结构都在加强他突起的形像。明暗对比既用来强调重要线条和心理含义,也用来表现空间和整体的结构,虽说它创造出一种拔高的现实主义效果,却又完全不是照相机中的自然主义。试看画上那一大片深色区域如何引出又如何加强基督的形像,

山东公务员考试行测模拟题常识判断练习(古代文学).doc

2018山东公务员考试行测模拟题:常识判断 练习(古代文学) 2018山东公务员考试行测模拟题:常识判断练习,主要关于古代文学的常识,希望能对考生积累文学常识有一定的作用。 1. 下列关于我国古代文学的说法,错误的是: A.《诗经》善于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法和神话故事表现思想感情,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 B.《史记》上起黄帝,下迄汉武帝太初年间,总结了我国古代3000年间的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历史,被称为我国第一部正史 C.《汉书》记载了西汉230年间的历史,从汉高祖元年起,至王莽地皇四年止 D.建安诗歌内在的生气和感染力以及在语言表达上,呈现出简练刚健的特点,文风慷慨悲凉,被誉为建安风骨 2. 下列观点不属于同一思想流派的是: A.君子和而不同 B.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C.知行合一 D.利万物而不争 3. 关于我国的出土文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素纱襌衣

B.西安附近出土了大量殷商时期的刻有文字的龟甲和兽骨 C.越王勾践剑是战国时期兵器冶炼技术的杰出成果 D.洛阳出土的唐三彩以红、蓝、白三种颜色为主 2018山东公务员考试行测模拟题:常识判断 练习(古代文学)(2) 1.【答案】A。解析:《诗经》分《风》、《雅》、《颂》三部分,大量运用了赋、比、兴表现手法,开创了中国诗歌现实主义的源头,在中国文学史上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楚辞是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屈原开创的一种诗体。它构思奇特,想象丰富,善于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法和神话故事表现思想感情,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A项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A。 2.【答案】D。解析:D项利万物而不争出自《道德经》: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属于道家思想。其他三项都是儒家思想。 3.【答案】A。解析:A项正确,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重量仅49克的素纱襌衣。B项错误,河南安阳出土了大量殷商时期的刻有文字的龟甲和兽骨。C项错误,越王勾践是春秋末期越国的君主,越王勾践剑采用了硫化技术,千年不锈,是春秋时期兵器冶炼技术的杰出成果。D项错误,唐三彩主要出土于洛阳,

从《师说》看韩愈散文的特色

“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从《师说》看韩愈 散文的特色 (肖旭) 韩愈(70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审孟县)人,三岁而孤,由嫂郑氏抚养成人。 二十五岁中进士,二十九岁步入仕途。先后作过汴州观察推官,四门博士、监察御史 等官。在监察御史任上,因关中旱饥,上疏请免徭役赋税,被认为指斥朝玫,被贬为 阳山令。元和十二年,从裴度平准西吴元济有功,升为刑部侍郎。后二年,又因谏迎 佛骨,触怒宪宗,贬为潮州刺史.穆宗即位后,奉召回京,任兵部侍郎,又转吏部侍 郎。 韩愈,是我国古代继司马迁以后最杰出的散文大家。韩愈的散文内容比较丰富, 形式也多种多样。韩愈最擅长于论说文。他的论说文有严密的逻辑和紧凑的结构,曲 折变化而又流畅明快。韩愈的《师说》是一篇很重要的作品。其中“道之所存,师之 所存”,“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思想,在当时有进步意义,今天看 来也有一定的道理。文中所谓“传道”之道,是指儒家的正统思想。文章虽然肯定巫 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但对他们却是轻视的。 这篇体现韩愈进步教育思想的散文,既是他推动古文运动的重要创作实践,又是 向青年传授求师之道的重要论文。 关于《师说》的写作缘由,韩愈在文章的结尾处虽有说明,而实际上,此文是韩 愈针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的社会现实有感而发。他曾说:“愈之所志于古者,不 唯其辞之好,好其道焉耳。”(《答李秀才书》)他又反复强调,文章兼有“明道”的 作用,认为“道”是主体,是第一位的;“文”是手段和方法,是为“道”服务的。 这是对六朝骈体文瘠义肥辞、无病呻吟痼疾的有力批判,是强调文学社会功能的一大 进步。 关于《师说》的写作背景及产生的社会效果,柳宗元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 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譁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 后学,作《师说》,因抗颜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 得狂名。”《师说》引起世人“群怪聚骂”,正是因为它触到了世俗的痛处,体现了 韩愈散文批判现实、针砭时弊的战斗性。

油画大师伦勃朗的艺术成就

油画大师伦勃朗的艺术成就 潘婷 内容摘要:伦勃朗是17世纪欧洲绘画的三大支柱之一,是荷兰17世纪现实主义绘画的代表,荷兰最伟大的画家,也是欧洲艺术史上开宗立派的大师级人物。在艺术上大胆探索、实践,无论宗教、神话、肖像、风景、动物等各种题材的绘画,都有独到的成就。在伦勃朗的手里,光和影成为他表达主题和情感的有力的艺术语言。他使用的色彩,常带有一种金属和宝石般的高贵感,使粗陋的物象也变得华美悦目。代表作品有《夜巡》《杜尔普教授的解剖学课》等,色彩浓重,构图严谨,很好表现人物精神与性格,他艺术成就还体现在自画像上,伦勃朗最使人好奇的地方,就是他一生高达百幅的自画像,既是是他本人真实写照,也是日后研究他的最佳资料,和梵高一起被认为是自画像双璧。笔者通过西方美术史的学习,得知了作家的生平的际遇、以及画家在艺术上的伟大成就,更是被画家把艺术、名誉和自由看得比金钱更重要,不愿迎合他人平庸的艺术趣味而降低作品的艺术性,不愿放弃自己的美学观点和表现手法,导致自己的晚年的窘迫生活肃然起敬。笔者将从作家生平简述作为一条线索来分析改变作家一生际遇的《夜巡》。 关键词:夜巡、光影 一画家生平简介 伦勃朗是荷兰画家,年轻时在阿姆斯特丹向画家拉斯特曼学习绘画。17世纪初,荷兰新兴资产阶级以加尔文教为国教,废除教堂的装饰画和祭坛画。可是伦勃朗受拉斯特曼影响,加上宗教画在荷兰富裕市民中仍有市场,因而一直对圣经题材感兴趣,一生中没有中断过绘制宗教画,但对这类画作了世俗化的处理。约1625年,他返故乡设画室,从事绘画创作和招收学生。其创作生涯大体上包括四个阶段。 年轻时候的成功使伦勃朗富裕起来。他开始收购艺术品和古董。1639年迁居一座豪华的住宅。妻子萨斯基亚为他许多作品充当模特儿。画家在这阶段中看来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评论家们一般认为从他当时的一些自画像中,可以察觉其心情的愉快。但也有人指出,这类自画像和亲友肖像中,有一部分曾被搬用于他的宗教历史画。著名的《怀抱萨斯基亚的自画像》(约1635,德累斯顿画廊),据近年考证,可能是一幅进行道德说教的宗教画。 晚年(1648~1669)1656年,伦勃朗被迫宣布处于变相的破产状态。以后两年,房子和动产均被拍卖。他的油画买主不多,可是宗教题材蚀刻画却销路甚广,其中有一幅俗称《100荷币版画》(约1649),即是由于买价高而获得这一名称的。1660年,他迁居阿姆斯特丹犹太人区域附近的一座小屋。同年,他充当妻子与儿子开设的一家美术公司的雇员,因为这样才能免于受到债主们进一步的逼债。次年,他受托绘成历史画《西菲利斯的密谋》。西菲利斯于公元69年发动过反抗罗马暴政的起义,是荷兰远古的民族英雄。此画为荷兰历史画中最有纪念碑式气

越王勾践剑与历史上最早的金属表面硫化技术

越王勾践剑与历史上最早的金属表面硫化技术越王勾践剑与历史上最早的金属表面硫化技术 1999年06月23日13:13光明日报 吴、越为春秋诸侯国,地处水纵横的江 浙一带。由于当时军事的需要,使用了战船、 步兵,发展了轻便的短兵器,剑在战争中日益 显得重要。因此,吴、越地区制作的青铜剑质 精物美,制剑技术超过中原诸国,深受中原诸 国的重视。《考工记》、《庄子?刻意》、《战 国策?赵策》对吴、越两国剑师善于制剑均有记 载。汉《越绝书》还记有:“越王勾践,有宝 剑五。”近年来,在我国的文物、考古工作中,

获得镌刻有吴、越诸王铭文的铜剑统计有14件,其中吴王剑5件,越王剑包括越王盲姑剑、越王与夷剑、越王朱勾剑、越王勾践剑等9件。 1965年,湖北江陵望山一号墓出土的越王 勾践剑,保存完好,剑长55.7厘米,出土时寒光闪闪,剑刃仍很锋利。剑身满布黑色菱形花纹,纹饰精美,镂刻最细处仅0.1毫米。近剑格处有两行鸟篆铭文:“越王鸠浅(勾践)自 乍(作)用(剑)”八字。剑柄、剑格乌黑, 剑格两面铸有花纹,分别嵌有蓝色玻璃与绿松石。剑首向外翻卷作圆箍形,内铸11道宽度不

到1毫米的同心圆。越王勾践剑制工精美,显示出铸剑师的卓越技艺,堪称我国国宝。 从剑身上有规则并向内凹的黑色菱形花纹判断,这种黑色纹饰是在制剑时有意识加工出来的。经国家批准于1978年将越王勾践剑专程送到上海复旦大学静电加速器实验室,对该剑进行无损伤的质子X荧光非真空分析,发现剑刃成分为:铜80.3%、锡18.8%、铅0.4%、铁0.4%。黑色菱形花纹及黑色剑格的成分分析中,除显示锡、铁含量略有增高以外,还有含量不等的硫。为了进一步验证这些结果,又

韩愈的一生主要事迹

韩愈的一生主要事迹 导语:后人对韩愈评价颇高,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下面是为大家的韩愈的一生主要事迹,欢迎阅读。 一、人物生平 韩愈长庆四年,韩愈因病告假,十二月二日,因病卒于长安,终年五十七岁。 韩愈是北魏贵族后裔,父仲卿,为小官僚。韩愈3岁丧父,后随兄韩会贬官到广东潮州。兄死后,随嫂郑氏辗转迁居宣城。7岁读书,13岁能文,从独孤及、梁肃之徒学习,并关心政治,确定了一生努力的方向。 唐贞元二年(786年)韩愈十九岁,怀着经世之志进京参加进士考试,一连三次均失败,直至贞元八年(792年)第四次进士考试才考取。按照唐律,考取进士以后还必须参加吏部博学宏辞科考试,韩愈又三次参加吏选,但都失败;三次给宰相上书,没有得到一次回复;三次登权者之门,均被拒之门外。 贞元十二年(796年)七月,韩愈二十九岁,受董晋推荐,出任宣武军节度使观察推官。这是韩愈从政开始。韩愈在任观察推官三年中,边指导李翱、张籍等青年学文,边利用一切机会,极力宣传自己对散文革新的主张。

贞元十六年冬,韩愈第四次参吏部考试,第二年(801年)通过铨选。这时期写的《答李翊书》,阐述自己把古文运动和儒学复古运动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主张,这是韩愈发起开展古文运动的代表作。这年秋末,韩愈时年三十四岁,被任命为国子监四门博士,这是韩愈步入京师政府机构任职开端。任职四门博士期间,积极推荐文学青年,敢为人师,广授门徒,人称“韩门第子”。 贞元十八年(802年)写了名作《师说》,系统提出师道的理论。冬,韩愈晋升为监察御史,在任不过两个月,为了体恤民情,忠于职守,上书《论天旱人饥状》,因遭权臣谗害,贬官连州阳山令。韩愈三年任职阳山令,深入民间,参加山民耕作和鱼猎活动,爱民惠政德礼文治,《新唐书·韩愈传》因此特书“有爱于民,民生子以其姓字之。”在阳山令任上,一大批青年慕名投奔韩愈门下,与青年学子吟诗论道,诗文着作颇丰,今见之《昌黎文集》有古诗二十余首,文数篇。此时构思并开始着述的《原道》等篇章,构成韩学重要论着“五原”学说,这是唐宋时期,新儒学的先声,其理论建树影响巨大。 贞元二十一年(805年)年夏秋之间,韩愈离开阳山,八月任江陵法曹参军。 元和元年(806年)六月,韩愈奉召回长安,官授权知国子博士。 元和三年(808年),韩愈改真博士。 元和四年(809年),改授都官员外郎分司东都兼判祠部。是年冬被降职调为河南令,以后相继任职方员外郎、国子博士。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