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1年高三第八次周考考试试题(历史)

2021年高三第八次周考考试试题(历史)

2021年高三第八次周考考试试题(历史)
2021年高三第八次周考考试试题(历史)

2021年高三第八次周考考试试题(历史)

24.据考证,中国人在五千年前的父系社会就有了姓氏,源于居住村落、部族、君主封地等。据此判断“宋”姓源于

A.君主封地 B.帝王赐姓 C.居住村落D.生活部族25.近代有学者呼吁,青年人应该摆脱是菲荣辱听命他人的奴隶地位,脱离无常识

之思、无理由之信仰的蒙昧时代。由此他主张()

A.求强求富 B.变法维新 C.民主科学 D.共和革命26.1972年,周恩来在欢迎尼克松访华的宴会上说:“我们希望,通过双方坦率地交换意见,弄清楚彼此之间的分歧,努力寻找共同点,使我们两国的关系能够有一个新的开始。”对材料信息解读不正确的是

A.交换意见的基本原则是求同存异

B.分歧主要指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

C.共同点主要指双方的共同利益D.新的开始指中美两国全面合作

27.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经历了由农村向城市、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发展的历程。从1985年到1987年,我国指令性计划的工业产品由120种减少到60种,计划管理的商品由188种减少到23种,计划供应出口商品由70种减少到36种。这说明了

A.企业自主权不断得到扩大B.我国放弃了计划经济体制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D.私营工商业逐渐恢复和发展28.2011年8月15日,美国新任驻华大使骆家辉抵京履新。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行政部、院、署、局等机关首长,以及其他数百名联邦政府高级官员的产生方式是A.人民选举产生B.总统任命产生

C.国会选举产生D.各州候选人竞选产生

29.在某一流派的美术作品中,我们可以感觉到艺术家表现了人们(包括艺术家们自己)的精神创伤和变态心理,感觉到他们对现实生活消极、悲观和失望的情绪,感觉到他们思想中强烈的个人主义和虚无主义。材料描述的美术流派特征属于

A.现代主义B.印象主义C.现实主义D.浪漫主义30.有学者根据材料一“昔汴都数百万家,尽仰石炭(煤),无一家燃薪(木柴)者”,得出宋代开封生活燃料已用煤取代木柴的结论;又有学者根据材料二“赐在京(汴都)官员柴、炭各有差,柴578万,炭585万”,对上述结论予以反驳。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

()

A.两位学者所用材料相互矛盾,结论都不能成立

B.材料二否定了材料一,仅用材料一得出的结论难以成立

C.无论材料一还是材料二,都必须得到考古学支持才能成立

D.材料一指的是民众,材料二指的是官员,两条材料并不矛盾

31.日军军机电报第一号:“(1931年9月18日)晚上10点钟,暴戾的中国军队在北大营西侧,破坏南满铁路袭击守备队,双方正冲突中……冲突完全是由一些偶然因素引起的。”

这段电文()

A.真实记录了当时的历史事实B.是后人的“伪造”史料C.是研究中国开始全民族抗战的珍贵史料D.有一定的史料价值32.近年来,国际上悄然吹起一股温和之风:“伙伴关系”屡见报端,“冷战”时期那种两极对立、剑拔弩张的气氛正被一种“碰撞中磨合”“竞争中协调”的新型国际关系所取代。

4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太祖初渡江,颇有重典,……命(李善长)与中丞刘基等裁定律令,颁示中外。

——《明史·刑法志》太祖平武昌,即议律令,……十二月书成。凡为令一百四十五条,律二百八十五条。

——《明史·李善长传》材料二

材料三1804年制定的《法国民法典》,就继承了《法学阶梯》的人法、物法、诉讼法的体例;而1900年实施的《德国民法典》则是以《学说汇纂》为蓝本的,形成了总则、债法、物法、亲属法、继承法。法、德两国的民法体系,又为瑞士、意大利、丹麦、日本等众多国家直接或间接的加以仿效。

序号前苏联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以前的旧中国

1 国家法宪法与宪法相关法宪法

2 行政法行政法行政法

3 劳动法社会法

4 土地法经济法

5 集体农庄法

6 财政预算法

7 家庭法

8 民法民法商法民法

9 刑法刑法刑法

10 诉讼法诉讼与非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它对明朝产生的影响。(5分)

(2)依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的两部法典相同之处,并说明它们实施的结果及其原因。(8分)

(3)依据材料三,说明罗马法与近代西方国家法典的关系,并结合史实指出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法制建设的态度。(6分)

(4)根据材料四,分析新中国法制建设的特点。(3分)

41、科学地开发和利用能源才能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煤炭在工业化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到18世纪,木材一直是最主要的燃料,巨大的木材消耗使森林锐减。引起木材严重短缺。但西欧大量的煤炭资源都储藏在英国,且储藏在水路交通方便、毗邻商业中心和熟练工人密集的地方。储藏集中以致必要挖掘技术的具备。使煤炭成为木材的替代品。煤炭资源的优势支持了不断扩大的铁器制造和蒸汽机的应用。在这一点上,英国的经验与中国有明显区剐。中国的地理因素阻碍了从木材到煤炭的早期转变,因为中国的主要产煤在西北地区,离最有经济潜力的长江三角洲相距甚远。(据本特利《新全球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煤炭在英国工业化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具体体现。(4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煤炭在同一时期的中国没能扮演类似角色的主要原因。(3分)

45、【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撕掉伪装面孔于1840年7月直接出兵干涉,结果穆罕默德·阿里被迫屈服……这就使得建立在军事供应基础之上的以军事工业为主体的埃及工业几乎全部破产……由于现代化内在条件不成熟,它根本未能触及埃及传统深厚的社会基础,使得现代化看来成为一场更为纯粹的移花接木式的西方化运动……从农村里征调大量农民做工厂工人以及召集农民进行公共工程建设和服兵役……采用政府垄断专卖制度进一步损害了农民和农业的利益……工厂的那些管理人员大多数是领薪俸的政府官史,对于所干的工作既无知又缺乏热情。除了外国专家外,只有极少数技术人员掌握了新的机器生产和修理技术,对于大多数技术人员掌握了新的机器生产和修理技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些进口机器是新奇而珍贵的,机器一旦损坏,就形同废铁。

——摘编自王泰《穆罕默德·阿里改革与早期现代化》

材料二判断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没有提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

——列宁《评经济浪漫主义》(1)依据材料一,概括阿里改革失败的原因。(10分)

(2)依据材料一,谈谈你对材料二的理解。(5分)

46、【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国家创建年份建立男性普选

权年份

工业领域工人比

例(%)

选举最好年份得票

比率(%)

丹麦1876~1878 1901 24.0 29.6 德国1875 1871 39.1 34.8 英国1900~1906 1918 44.6 7.0 荷兰1894 1917 32.8 11.2

材料二1895年恩格斯祝贺德国社会民主党取得成功,称赞了其明智做法。这种做法就是利用(男子的)普选权,使社会民主党赢得了胜利的选票。“他们就一直这样使用选举权,以致使他们自己得到了千百倍的好处,并成了世界各国工人的榜样。”马克思的这位老朋友还说,“……我们用合法手段却比用不合法手段和用颠覆的办法获得的成就要多得多”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英]唐纳德·萨松《欧洲社会主义百

历史部分答案

一、选择题

24—28 ACDAB 29—33 ABDDA 34—35 AB

f29596 739C 玜22537 5809 堉t 27279 6A8F 檏Ui 40312 9D78 鵸?-:t24323 5F03 弃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周考历史试卷 含答案

湘阴一中2015届高三历史第二次周考试题 时量:45分钟分值:100分 命题:易卓审题:罗君兰 一.单项选择题(共48分,12道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 1.北京四合院内宅居住的分配是非常严格的,所谓“北屋为尊,两厢次之”,内宅中位置优越显赫的正房,都要给家长和老一代的老爷、太太居住。东西两侧的卧室也有尊卑之分,在一夫多妻的制度下,东侧为尊,正室居住,西侧为卑,偏房居住。此材料体现了中国古代哪一政治制度的思想内容 A.宗法制 B.分封制 C.礼乐制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2.范仲淹在《答手诏条陈十事》中说:“国家乃专以辞赋取进士,以墨义取诸科,士皆舍大方而趋小道,虽济济盈庭,求有才有识者十无一二。况天下危困,乏人如此,将何以救?”从材料来看,范仲淹认为 ①应对科举制考试内容进行改革②应强化儒家思想的地位 ③科举制几乎失去了选拔人才的作用④科举制导致天下危困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3.中国古代实行君主集权于上、行政体制分权于下的权力制衡体制,它包含两种专制模式,一是实行集体宰相制度,二是在正式行政体制之外另设机构,以达到分权的目的。下列选项包含这两种专制模式的是 A.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宋朝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 B.汉武帝“中外朝制度”;清朝设立军机处 C.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明朝设置内阁制 D.明朝设置内阁制;清朝设立军机处 4.内藤湖南是日本近代中国学的重要学者,日本中国学京都学派创始人之一。 他提出的“唐宋变革说”认为,自唐朝开始,中国社会发毕深刻的变化,宋朝以后进入到“近世”时期,中国历史的方方面面都呈现出新的特征。以下关于唐宋时期中国社会变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文化生活明显出现市民化趋势 B.中枢机构分权制约了君主专制C.经济重心转移逐渐完成 D.商品货币在经济中影响增大5.《逸礼·王度记》曰:“天子驾六马,诸侯驾四,大夫三,士二,庶人一。”2003年3月17日,中国新闻网报道了在河南洛阳发现了东周时期王陵遗址的消息,而对确立这些重要遗存属于东周王室的重要证据之一,便是六马之驾,考古学者称之“天子驾六”。关于“天子驾六”的发掘出土,其史学价值在于 A.体现了周天子的“神权”特征 B.修正了《逸礼·王度记》中的错误之处 C.有助于考证周朝实行的礼乐制度 D.证明周天子与贵族在权力上的矛盾尖锐 6.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有着这样的记载:“网疏而民富”;“故物,贱之征贵,贵之征贱,各劝其业、乐其事,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而自来,不求而民出之,岂非道之所符,而自然之验也”。司马迁在这里体现出的经济思想是 A.轻徭薄赋,劝课农桑 B.发展经济应该农工商并重 C.对私人营利采取一定的放任态度 D.发展商业应因地制宜 7.某生根据北宋赋税结构变化表(单位:万贯),结合所学知识作出了下列四项分析,你认为合理的是

2017届高三3月月考历史试卷真题

2017届高三3月月考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1.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同声赞誉梭伦是“优良的改革家”,是因为梭伦() A . 推翻王权,以贵族制取而代之 B . 实行改革,将国家引上民主的轨道 C . 确立了集体领导的任期制和选举制 D . 确立“陶片放逐法”,最终确立民主制 2. 在古希腊文中,“民主”一词是由表示人民和表示主权的两词组合而成。现代西文中的“民主”一词都出自这个希腊古词。这一语言现象所表明的历史本质是() A . 民主这一词汇是由古希腊人创造的 B . 希腊是古代民主思想与实践的摇篮 C . 西方文字继承了古希腊的词汇 D . 民主一词就是人民掌握主权的意思 3.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开展变法运动的深刻根源是() A . 法家政治改革主张的影响 B . 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C . 新兴地主阶级的推动 D . 各国君主为巩固统治支持变法 4. 商鞅在秦国变法,后人多以“商君虽死,秦法未败”加以评论,这主要是因为 A . 秦孝公大力支持 B . 满足了地主阶级的利益要求 C . 变法措施为各国所沿用 D . “为秦开帝业”影响深远 5. 商鞅变法哪些内容直接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 ①奖励军功②重农抑商③为田开阡陌封疆④废分封行县制⑤实行连坐法 A . ①③④ B . ①②⑤ C . ②③⑤ D . ②③④⑤ 6. 战国时期战争连绵不断,但社会经济却得到相当大的发展,其根本原因是() A . 封建制度的确立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 B . 各诸侯国为争霸注重生产 C . 商鞅变法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D . 农民对土地的依附关系减轻

7. 北魏统一北方,使鲜卑族由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生活,逐步转向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这表明民族融合的过程,从经济发展角度看,实质上是() A . 封建化过程 B . 农业化过程 C . 工业化过程 D . 汉化过程 8. 北宋王安石变法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 A . 加强北宋政权的军事力量 B . 解决北宋政权的财政困难 C . 削弱北宋地方割据势力的实力 D . 改革科举制度,扩大封建统治基础 9. 下列各项,体现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共同点的是() A . 反对禁欲主义 B . 推崇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C . 矛头直指教皇 D . 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兴起 10. 据《世事见闻录》记载:“三井家在江户有3座大店铺,雇佣着1000多名伙计。据说每天的生意,要做到黄金2000两以上才算好生意。黄金2000两,也就是白米5000袋。5000个农民一整年的辛苦耕种,才能缴上贡米5000袋。此外,三井家还有许多田地,租地收入每年多达黄金2万两。江户以外,三井家在大阪。等地方都有分店;此外,还有分布在各藩的经销店。”这段材料反映了() A . 日本重农抑商 B . 资本主义萌芽 C . 日本商业发展 D . 封建统治动摇资*源% 11. 在1878年的日本,儿童玩拍球游戏时,用10种最值得采用的新事物的名称来代替数字,它们分别是汽灯、蒸汽机、马车、照相机、电报、避雷针、报纸、学校、信箱和轮船。这主要反映了日本() A . 殖产兴业的经济政策 B . 富国强兵的奋斗目标 C . 全盘西化的生活方式 D . 文明开化的文化政策 12. 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是把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其决定性因素是() A . 康有为出生在封建官僚家庭,自幼受严格教育 B . 传统儒家思想是中国两千

2019届江西省吉安市高三上周考一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届江西省吉安市高三上周考一历史试卷【含答案 及解析】 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 考古数据显示,春秋战国时期,各地工艺虽有地方性的特色,基本上差别不大;各国文字,从出土的简牍与铭辞看,也出现大同小异的现象。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 A .文化统一为政治统一准备了条件 B.文化发展呈现出趋同的特点 C.争霸战争促进了文化的发展与交流 D.百家争鸣促进了文化的统一 2. 董仲舒说:“古之造文者,三面而连其中,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画者,天、地与人也;而连其中者,通其道也……非王者,孰能当是?”据材料推断,董仲舒意在 A .宣扬君权神授 B.解释天人感应 C.劝君主行仁政 D.强调教化民众 3.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豪强地主庄园,除了驱使庄户从事农业生产外,还使唤他们开矿、冶铁、制盐乃至造船等较大规模的手工业生产。这些行业虽历来为国家控制,但私家“与公竞争,以收私利”的情况时有发生。材料表明这一时期的 A .盐铁专卖制度形同虚设 B.庄园经济一定程度上促进民间手工业发展 C.商品经济发展速度加快 D.民间手工业逐渐能够和官营手工业相抗衡 4. 据唐代天宝年间统计的全国户口数字,秦岭、淮河以南地区的户数占45 . 5%,以北则占到54 . 5%;据北宋《太平寰宇记》所载北宋初期全国户数,秦岭、淮河以南地区的户数已占59 . 1%,以北则为40 . 9%。这一变化

A .导致丝绸之路的受阻 B.导致宋代政治中心的南移 C.反映经济格局的变动 D.加剧人地矛盾的尖锐程度 5. 997年,宋太宗分全国为十五路,转运使掌管一路的大权。1007年后,宋真宗在此基础上陆续增设了经略安抚司、提点刑狱司和提举常平司等机构。宋真宗这样做是为了 A .改变地方割据局面 B.削相权以加强集权 C.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D.分事权以相互牵制 6. 有学者认为,明代皇帝的批红权原则上不可能超越票拟而径自为之,票拟则经过批红而成为行政命令。君主如主动下手诏、中旨处理政事,也必须送内阁“商确可否”。“圣 意所予夺,亦必下内阁议而后行”,内阁如不同意,便可将手诏、中旨“封还”“执奏”,拒绝拟旨。材料反映出明代 A .君主专制遭到了削弱 B.皇帝借助内阁牵制朝中大臣 C.出现近代内阁的雏形 D.内阁对皇权有一定制约作用 7. 有人在评价领事裁判权时说:“它直接触发了近代中国诉讼法制的改革,也促使西方 的各种部门法传入中国,从而开阔了中国人的法律视野,导致了近代中国诉讼法律观念和思 想的深刻变化。”对领事裁判权理解正确的是 A .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司法与国际接轨 B.是一项符合时代需要的法律规定 C.实现了中国由人治走向法治的进程 D.直接引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8. 张謇在“设厂自救”的浪潮中创办了大生纱厂,他通过刘坤一(时任两江总督)将湖北官纱局存沪未用的纱机以20400锭领回,作价25万两,作为官股,“按年取息”;当 时工人工资较低,正、杂各税也较轻,企业经营顺利,利润优厚。这表明 A .大生纱厂是一个官督商办的企业 B.民族工业发展的阻力基本消失 C.民族工业得到政府一定程度的扶助 D.股份制在民营企业中普遍存在

高三历史模拟考试试卷(含答案)

高三历史模拟考试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汉宣帝曾教训自己的太子说:“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且俗儒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实,不知所受,何足委任!”由此可以推知当时 A.秦朝部分统治思想得以继承 B.黄老之学仍然占据统治地位 C.皇帝背离“独尊儒术”的初衷 D.儒学不能顺应汉朝政治需求 2.北宋名臣李沆曾当着使者的面把真宗皇帝的手诏烧掉,并让使者回话“但道臣沆以为不可”;另一名臣韩琦曾对神宗皇帝说:“先帝,臣所立;陛下,先帝儿子,做得好,臣便面阔;做得不好,臣亦负惭愧。”上述现象说明宋代 A.君主权力受到了威胁 B.士大夫有强烈的政治责任感 C.士大夫参与政治决策 D.重文轻武的国策被严格执行 3.下列宋元时期三部重要的农业典籍在对我国古代农业生产技术的记述上带有各自鲜明的 B.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C.统一局面渐趋形成 D.民族交融不断发展 4.明代以每纳粮一万石的地区为一粮区,选派当地大户担任“粮长”,负责催征税粮,参与编制赋役黄册和鱼鳞图册,有的还包揽地方事物。政府还以“税户人才”的名义,选拨优秀粮长为基层官吏。由此可知“粮长制”的推行 A.违背了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 B.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C.推动了明代赋役制度的完善 D.适应了强化君权的需要 5.据不完全统计,1850年的中国总人口量约为4.1亿,1873年下降至约3.5亿,锐减6000余万。导致这一数据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日趋加剧的民族矛盾 B.持续不断的海外移民 C.愈加沉重的封建剥削 D.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 6.下图是刊登在1910年《神州日报》上的一-幅风俗画,画中男子正在张贴的布告上写有“奉旨不缠足”字样。此画旨在说明

黑龙江省高三上期周考历史试卷

黑龙江省高三上期周考历史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23题;共46分) 1. (2分)《墨子》记载:“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纴……”,农民如此兢兢业业主要是①缴纳租税的需要②商品交换的需要③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①②③ 2. (2分)西周时期实行“工商食官”制度(手工业者和商贾都是官府的奴仆,他们必须按照官府的规定和要求从事生产和贸易),这表明当时的手工业和商业() A . 由官府控制 B . 不受官府的干预 C . 存在官营和私营的区别 D . 以私营手工业和商业为主 3. (2分) (2019高一下·福州期中) 据统计,明清江南地区有蚕桑与丝织专业市镇25个,米粮专业市镇13个,棉花与棉纺织专业市镇52个。此外,还有以冶铁著称的嘉兴炉镇、吴江村市,以陶业著称的嘉兴千家窑、杭州瓶窑镇等。材料表明,明清江南地区() A . 以市镇贸易为主 B . 市场专业化趋向出现 C . 农商合作程度高 D . 资本主义萌芽已出现 4. (2分) (2019高三下·沈阳开学考) 我国南方原来在农历六月过小年,东汉时政府安排在冬季,唐代才逐渐固定在腊月二十四日。材料中南方小年曾在农历六月的原因最可能是() A . 历代封建政府的不断强制 B . 南方农作物大多是一年两熟 C . 人们盼望美好生活的愿望 D . 尽可能减少了对农时的影响 5. (2分)右图是元代王祯所著《农书》中的水力冶铁鼓风工具,该工具最早发明使用于()

A . 西汉 B . 东汉 C . 北宋 D . 元朝 6. (2分) 1958年在殷墟大司空发掘中发现的铜贝是世界上已发现的最早的金属货币。它() A . 标志着商代铜币在商品交换和商品流通中完全取代了贝币 B . 表明商业“以谋取货币,谋取交换价值”,积累财富为目的 C . 商品交换的品种不完全限于普通的手工业品及农牧畜产品 D . 反映了商品交换需要有商业的媒介来组织发达的商品流通 7. (2分) (2019高三上·拉萨月考) 苏格拉底深刻地讽刺雅典民主的某一方式:“没有人愿意用□□的方法去雇佣一位舵手和建筑师、吹笛手或其他行业的人,而这类事若出错的话,危害还比在管理国家事务上出错轻得多。”省略的两个字最可能是() A . 命令 B . 投票 C . 抽签 D . 高薪 8. (2分)韩婴《韩诗外传》说到:“八家相保,出入更守,疾病相忧,患难相救,有无相贷,饮食相召,嫁娶相谋,渔猎分得,仁恩施行,是以其民和亲而相好。”反映了井田制() A . 是土地公有制 B . 劳动产品平均分配 C . 有农村公社遗存 D . 消除了社会矛盾 9. (2分)(2019·宁阳模拟) 当过商贾、牙人的明末清初思想家唐甄,强调“农贾乐业,衣食滋殖”,认为“农安于田,贾安于市”则财用充足,否则国家必贫困。这说明唐甄() A . 要求废除重农抑商政策 B . 认为商业比农业更重要

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高三历史上学期第5周周考试卷

(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 注意:请将答案认真、清晰地写在答题卷上,并保持卷面整洁。 第I卷(60分) 单项选择题30题,每题2分。每题后面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 1.虽然远航的目的是寻找黄金,但客观上却取得了地理上的重大发现,它不仅发现了美洲这块新大陆,而且通过实地考察探明了地球上的海洋是相通的,证明了地球是圆形的,这对科学的发展和人们宇宙观念的更新具有重要意义。”材料突出反映了新航路开辟A.把美洲纳入世界世界家庭 B.有助于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 C.促进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 D.有利于欧洲社会转型 2.有学者指出,在16~20世纪间,6000多万欧洲移民在美洲、澳大利亚等地建立了殖民地。1820-1980年间3700万欧洲移民后裔在美国建立了家园。16-19世纪问,奴隶贸易将1200万非洲人运到了美洲。材料说明 A.世界各大洲之间形成了大规模人口迁移 B.世界人口流动导致了新的国家的产生C.国际移民改变了人口迁入地的人种组成 D.国际移民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3.1526年非洲刚果国王阿方索写信给葡萄牙国王诉说:“这个国家每个角落都有许多商人(葡萄牙的贩奴者),他们将毁灭这个国家,人们每天遭受奴役和劫掠,甚至王族成员也不能幸免。”对“劫掠”的正确理解是 A.缓解了欧洲人力资源的短缺 B.掠夺了非洲大量黄金白银 C.促进了欧洲海外市场的拓展 D.加速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 4.“1600-1763年间,西北欧强国荷兰、法国和英国赶上并超过了西、葡两国。这一发展对于整个世界具有重要意义。它使西北欧成为世界上最有影响、最生气勃勃的地区。”其原因是 A.殖民扩张的影响 B.英法两国国力超过西班牙、葡萄牙 C.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D.西班牙与葡萄牙自身的衰落 5.汉萨同盟是德意志北部城市之间形成的商业、政治联盟,13世纪同盟逐渐形成,14世纪达到兴盛,加盟城市最多达到160个,15世纪转衰,1669年解体。其原因是A.德国北部经济的衰落 B.欧洲重商主义兴起 C.德国宗教改革的出现 D.新贸易路线的竞争 6.英国殖民者罗得斯在1877年说:“可惜我们不能到达夜间在我的头顶闪烁的星星那里,

浙江省2018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有答案-高考试卷

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2018届第一次联考 1、周武王灭商之后,将王畿之地分为邙、墉、卫三地,封商纣王子武庚于殷地(河南安阳),称邙 国。此举主要目的是 A、开发镇守国家边远地区 B、安抚旧贵族巩固统治 C、彻底消灭商王朝旧势力 D、实现王权的高度集中 2、战国诸子争鸣时,各流派都声称自己的智慧包罗万象,认为竞争对手那只是部分真理。“墨子蔽于用而不知文”、“申子蔽于势而不知知”、“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孔子仁知且不蔽”。持这一观点的人应是 A、墨翟 B、韩非 C、荀况 D、孔丘 3、秦朝在平定六国的基础上,对周边地区施行政治控制,扩大了统一帝国的规模。帝国规模扩大的主要方向是 A、新疆地区和蒙古高原 B、蒙古高原和岭南地区 C、岭南地区和云贵高原 D、云贵高原和新疆地区 4、下列属于古代中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设置的地方行政机构是 A、秦朝的“道” B、汉代的州部 C、唐代的“道” D、元朝宣政院 5、图1是元代吴镇的《芦滩钓艇图》,下图选项对该画的描述正确的是 A、注重客观景物的写实描摹 B、强调个性,追求抒情写意 C、技法上属于工笔画的范畴 D、苏轼开创了这种独特画风 6、嘉靖年间(1522—1566年)实行“海禁”,滨海人民被“断其生路”,“于是所在连结为乱,溃裂以出”。有识之士认识到“市通则寇转而为商,市禁则商转而为寇”。材料特别强调“海禁”政策的影响是 A、维护了自然经济 B、激化了社会矛盾 C、促进了海上贸易 D、巩固了专制统治 7、随着鸦片战争后中国国门被打开,一些沿海沿江城市被开辟为通商口岸。下列城市属于19世纪末被迫开放的是 A、广州、上海、杭州 B、广州、厦门、宁波 C、重庆、上海、宁波 D、重庆、苏州、杭州 8、1923年梁启超在评价一位思想家的著作时说:“在三十年前我们当学生时代,实为刺激青年最有力之兴奋剂。我自己的政治活动,可以说是受这部书的影响最早而最深”。他评价的书最有可能是

安徽省高三上期周考历史试卷

安徽省高三上期周考历史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23题;共46分) 1. (2分) (2018高三上·五华月考) 造成古代中国封建社会“有力者无田可耕,有田者无力可耕”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 . 贵族、官僚及豪强霸占良田 B . 封建土地制度的存在 C . 政府采取不抑制兼并的政策 D . 地权和劳动者的分离 2. (2分)韩婴《韩诗外传》说到:“八家相保,出入更守,疾病相忧,患难相救,有无相贷,饮食相召,嫁娶相谋,渔猎分得,仁恩施行,是以其民和亲而相好。”反映了井田制() A . 是土地公有制 B . 劳动产品平均分配 C . 有农村公社遗存 D . 消除了社会矛盾 3. (2分) (2019高二下·江门月考) 清朝实行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产生的影响是() ①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②强化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③造成了中国的日益落后④加速了小农经济的解体 A . ①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 4. (2分)(2019·广东模拟) 东汉时期,王符认为当时市场上“好造雕琢之器,巧伪饰之”;而“物以任用为要,以坚牢为资。今竞鬻无用之货,淫侈之弊,以惑民取产。”由此可见() A . 奢侈品消费导致社会风气恶化 B . “重农抑商”观念影响商业发展 C . 商品贸易发达掠夺了百姓财富 D . 市场上手工业产品质量良莠不齐 5. (2分) (2018高一上·承德月考) 西汉设立内外朝,尚书权力发展,东汉尚书权力进一步扩大,到魏晋时成为宰相机构,再发展到隋唐时期的三省制。这反映了古代中央机构() A . 受宗法关系影响渐趋淡化 B . 是相权与皇权妥协的产物

辽宁省葫芦岛一中2018届高三下学期周考(一)文综历史试卷

葫芦岛市一高中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高三周考 文科综合历史测试(一) 24.商代“诸妇”之封,至少有六十四人之多,“或命之祭祀,或命之征伐”。由此可见A.商代妇女地位的崇高 B.封“诸妇”以保护商王朝的统治 C.商代是个尚武的朝代 D.利用母系血缘关系维系商朝统治 25.《新唐书百官志》载:“初,三省长官议事于门下省之政事堂”;唐高宗永淳年间,“裴炎自侍中迁中书令,乃徙政事堂于中书省”;开元年间中书令张说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且于其后分列吏、枢机、兵、户、刑礼五房。政事堂的变迁反映出 A.唐朝三省权力牵制体制削弱 B.唐朝三省六部制度逐渐完善 C.唐朝中枢机构权力依次轮换 D.我国封建社会皇权运行困局 26.宋太宗淳化四年诏:“除商旅货币外,其贩夫贩妇,细碎交易,并不得收其算(税);当算之物,令有司件拆揭榜,颁行天下。”至道二年又诏,“民间所织缣帛,非出于鬻于市者,勿得收算。” 宋太宗意在 A.鼓励商品贸易发展 B.规范市场经营秩序 C.扶持家庭手工生产 D.推行便民惠民政策 27.雍正十三年规定:“京城一切无帖(龙帖,即营业执照) 铺户,如有私分地界,不令旁人附近开张;及将地界议价若干,方许承顶;至发卖酒斤等项货物,车户设立名牌,独自霸揽,不令他人揽运,违禁把持者,枷号(拘留)两个月,杖一百。”这表明当时政府 A.限制商业活动 B.加强商业监管 C.抑制商业兼并 D.鼓励商人竞争 28.“与近代经济思想家不同,洋务派官员可能尚未意识到工业化的重要,但是他们的实际行动却促使中国逐步走上工业化的道路。”材料旨在强调 A.洋务官员思想的落后性 B.洋务官员的主观随意性 C.洋务运动的客观进步性 D.近代工业化道路偶然性 29.20世纪30年代初,国民政府与列强谈判后颁布了一系列进出口新税则,将进出口税分为了7.5%到50%共14级累进税率,打破了“值百抽五”的不分等级的旧税率。这种变化使中国 A.政府财政大幅度增加 B.民族工业得到充分保护

江苏省高三上期周考历史试卷

江苏省高三上期周考历史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23题;共46分) 1. (2分)“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此诗是对我国封建社会劳动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它所反映的当时社会最基本的一种耕作方式是 A . 刀耕火种 B . 精耕细作 C . 石器锄耕 D . 铁犁牛耕 2. (2分) (2016高三上·枣庄期末) 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A . ① B . ② C . ③ D . ④ 3. (2分) (2017高三上·菏泽月考)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清明是我国历法中的二十四节气之一。二十四节气通过表示地球在轨道上运行的二十四个不同的位置,刻画出一年中气候变化的规律。两千多年来,它在安排和指导农业生产过程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促进了古代天文学的发展②体现了我国科学实用性特点 ③有一定的宗教迷信的色彩④促进了古代农业的精耕细作 A . ①④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②④ 4. (2分) (2017高三上·三明月考) 《汉纪》指出:“今汉人田或百一而税,可谓鲜矣。然豪强富人,占田逾多,其赋太半,官收百一之赋,而人输豪强太半之税……是以惠不下通,而威福分于豪人也。”据此可知() A . 中央集权已削弱 B . 将实行盐铁官营 C . 低税率于民不利

D . 社会贫富分化加剧 5. (2分)(2020·湖北模拟) 东汉初期,许多农民成为豪强地主的部曲、佃客,以致国家的户口册在姓名、年龄与数量等方面都不真实。为此光武帝命郡县实施“案比”“聚人田中”,根据实际情况检核户口。由此可知“案比”() A . 瓦解了豪强地主的势力 B . 提高了均田授田的准确性 C . 减轻了农民的赋税负担 D . 利于国家对劳动力的控制 6. (2分) (2019高一下·上饶月考) 商晚期至西周早期,是青铜器发展的鼎盛时期,器型多种多样,浑厚凝重,铭文逐渐加长,花纹繁缛富丽,主要是酒器、乐器、礼器、兵器,对此历史现象解读最准确的是() A . 与祖先及神沟通的媒介 B . 当时兵器只有青铜兵器 C . 政治意义大于经济意义 D . 商周时不存在青铜农具 7. (2分) (2017高一上·双鸭山期中) 有人说:“希腊文明的产生,恰恰借助了中国传统文化关注的天时、地利与人和。”这句话当中的“人和”因素指的是古希腊的() A . 海外移民 B . 奴隶众多 C . 文化交融 D . 城邦制度 8. (2分) (2017高一下·成都月考) 20世纪90年代初,江西新淦大洋洲商墓出土了480多件青铜工具,其中犁、铲、斧等11种青铜农具共有53件。材料说明商代() A . 中原农业发展迅速 B . 青铜铸造业较为发达 C . 农业发展自成体系 D . 青铜农具的广泛使用 9. (2分) 1387年,明太祖下令丈量全国土地,编制《鱼鳞图册》,以田块为单位编制,图册绘有田块形状草图,旁注坐落、面积、四至、地形及土质肥沃程度,以及归属的户主和所在乡镇。《鱼鳞图册》的编制() A . 有利于明初经济的恢复 B . 开创了土地财产登记制度 C . 阻碍了自耕农经济发展 D . 提高了土地的商品化程度

高三上学期周考(8.14)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姚余栋在年1月出版的《重燃中国梦想:中国经济公元12049年》一书中指出:公元11839年是“辉煌时代”,中国以技术成就农业经济的辉煌,但也陷入“高水平动态均衡”的陷阱。这里的“‘高水平动态均衡’的陷阱”的含义是中国古代农业( ) A.是世界上最发达的 B.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C.是高技术投入下的低效率生产 D.是简单协作的循环再生产 2.商朝的青铜制造业发达,下列不符合当时历史状况的是( ) A.青铜器制造业是手工业的主要部门 B.青铜器生产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 C.青铜器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D.青铜器已广泛用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3.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荃础是( ) A.明初经济恢复 B.农业、手工业的发展 C. 商鼓经济的发展 D.对外贸易发达 4.据文献记载:“往者豪强大家,得管山海之利,采铁石鼓铸,煮盐。一家聚众或至千余人,大抵尽收放流人民也。远去乡里,弃坟墓,依倚大家,聚深山穷泽之中,成奸伪之业。”因此,西汉统治者采取的主耍措施是( ) A.设置官员,强化私营产业的管理,规范市场 B.盐铁官营,政府直接控制关键手工业的生产 C.颁布法令,禁止人民离开土地,从事工商业 D.征收重税,从私营工商业活动中掠夺利润 5.据文献记载:“往者豪强大家,得管山海之利,采铁石鼓铸,煮盐。一家聚众或至千余人,大抵尽收放流人民也。远去乡里,弃坟墓,依倚大家,聚深山穷泽之中,成奸伪之业。”因此,西汉统治者采取的主耍措施是( ) A.设置官员,强化私营产业的管理,规范市场 B.盐铁官营,政府直接控制关键手工业的生产 C.颁布法令,禁止人民离开土地,从事工商业 D.征收重税,从私营工商业活动中掠夺利润 6.《国语晋语》中说:“公食贡,人夫食邑,庶人食力,工商食官。”这说明西周时期( )

广东省高三上期周考历史试卷

广东省高三上期周考历史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23题;共46分) 1. (2分) (2020高二下·大名月考) 下表“滇文化墓葬”出土器物统计表 上表是20世纪中期以来滇池地区出土的器物统计。从出土器物的特点可推断,汉代() A . 中原地区的生产方式向西南推广 B . 西南地区开始纳入中央统一管辖 C . 西南地区铁器主要依靠中原输入 D . 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了有效巩固 2. (2分) (2017高三上·泰州月考) 甲骨文卜辞:“(王〉大令众人曰:协田。”《诗经》:“千耦其転。”(宋代)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昼出耘田夜绩府,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材料反映了() A . 铁犁牛耕是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B . 小农经济是古代社会的基本生产模式 C . 农业经营方式由集体劳作到个体农耕 D . 精耕细作推动古代农业长期领先世界 3. (2分)(2016·朝阳模拟) 十六世纪的洲际贸易交往中,作为交换媒介,发挥着扩大活动领域,推动经济发展作用的是() A . 白银 B . 铜钱 C . 英镑 D . 丝绸 4. (2分) (2018高一下·沭阳期中) 《汉书·贡禹》里记载:“故时齐三服官(汉官名,主作皇帝冠服)输物不过十笥,方今齐三服官作工各数千人,一岁费数钜万。……三工官(汉少府属官)官费五千万,东西织室亦然。”材料中“三服官”和“三工官”是属于() A . 官营手工业

B . 民营手工业 C . 家庭手工业 D . 工场手工业 5. (2分)西汉“田虽三十……加之以口赋更徭之役,率一人之作,中分其功。农夫悉其所得,或假贷而益之。是以百姓疾耕力作,而饥寒遂及己也。”这说明汉代() A . 农民是国家赋税的主要承担者 B . 土地兼并导致大量农民饥寒交迫 C . 田赋之外的负担使农民生活困苦 D . 高利贷导致大量农民濒临破产 6. (2分) (2020高二下·海口开学考) 先秦时期,官方颁布的月令体著作中,将一年中每月的物候列出,表明动植物的生长情况,然后要求人们按照时令合理安排采集渔猎活动和农业生产。这反映出当时() A . 自然科学有了长足进步 B . 官方重视发展农业经济 C . 争霸战争推动农业发展 D . 耕作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7. (2分)有一位学生在阅读《古代希腊的哲学家》一书,发现这么一段材料:“他虔诚地研究人的良心,希望在良心里找到正义和行善的义务;他以为真理高于习俗,正义高于法律;他使道德脱离宗教。如果我们认识到那时雅典社会的宗教习俗,就不难明白他为什么不为民众所喜爱,为什么公民们对他如此的愤怒。他促使雅典社会正日益地远离古代的信仰和古代的制度。”该学生推测这个哲学家应该是 A . 梭伦 B . 普罗塔戈拉 C . 西塞罗 D . 苏格拉底 8. (2分) (2019高一下·大庆期中) 商周时期,土地归国家所有,贵族组织奴隶、平民进行农业生产;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逐渐形成了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这两种耕作方式() A . 都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B . 都引发了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 C . 都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D . 都实行以家庭为单位的经营方式 9. (2分) (2019高二下·淄川期中) 明中叶,在江南地区的濮院镇,“机杼为阖镇恒产,男女赖此养育……余若丝绸牙行,若市坊,并一切贸易莫不仰给于是”。这说明当时江南一些市镇() A . 地域性商人活动比较活跃

高三月考(历史)古代史试卷

高三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30题,共60分) 1.《荀子·儒效》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材料所述现象,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 A.中央集权 B.官僚政治 C.家国一体 D.君主专制 2.有关西周宗法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将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B.长子继承制是其核心 C.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 D.保障了贵族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 3. 《晚清七十年》载:“四千年来我民族之社会政治型态之发展,第一次转型发生于商鞅与秦皇汉武之间,历时约三百年。”这次转型( ) A.摧毁了宗法观念 B.发展了分封制度C.确立了专制政体 D.创立了科举制度4、唐代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这两个“制”分别指() A.分封制和郡县制 B.宗法制和郡县制 C.分封制和皇帝制 D.宗法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5、明代于慎行《读史漫录》中记载:“汉至武帝以后,柄归中朝,政去两府。所谓中朝者,大司马、大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也。所谓外朝者,丞相、御史、二千石、九卿等也。盖武帝决事禁中,希见卿相。”由此可见,“中朝”( ) A.掌握军政大权,是独立的决策机构 B.分享丞相行政权,处理政事 C.担任行政职务,有名无实 D.协助皇帝决策,削弱相权 6、削弱相权是中国古代加强皇权的重要手段,下列选项与此相符的有() ①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②北宋枢密院的设置③元朝设立中书省④清朝设立军机处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②④ 7.电视剧《大宋提刑官》讲述的是南宋人宋慈判案的传奇故事。据宋慈墓志铭记载,他先后做过“提点广东、江西、湖南刑狱”。历史上与宋慈的“提刑官”职能较为类似的是() ①刺史②都察院③御史台④参知政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8. 中国古代官吏的选拔经历了“世袭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过程。下列说法与“科举制”相一致的是( ) A.“世胄嗫高位,英雄沉下僚” B.“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 C.“立嫡以长不以贤” D.“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9.在谈到明朝内阁的作用时,有学者指出:“内阁成员犯不着为了皇帝去得罪其他文官,事实上他们也没有这个权力。没有宰相的权力和地位,却要承担宰相的罪责,去充当皇帝的挡箭牌、替罪羊,这是任何明智的人都不会去做的事情。”这意在说明内阁的设立 A. 不利于政府机构间的协调与督察 B.加强了对百官的监察 C. 弥补了明太祖废丞相带来的弊端 D.直接导致了皇权削弱

高三月考历史试卷

高三月考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25小题,50分) 1、《礼记·月令》载,每年正月周天子亲率臣下耕作,称为“藉田”;三月王后亲率嫔妃举行采桑养蚕仪式,称为“亲蚕”。后来,历代皇帝、皇后不断举行这样的仪式。这反映了()A.周代制度在后代被严格奉行B.古代政治制度变迁异常缓慢 C.重农抑商从周代始一直推行D.农桑是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 2、《登州府志》记载,“纺织花布,以自衣被。穷乡山陬(zōu,山脚),无问男妇为之,其织作须织工。勤有余布,亦兼鬻(yù,卖)于乡市,复有布贾贩之城市”。这反映出当时登州() ①自然经济解体②家庭手工业发展③商品经济发展④出现经济区域分工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3.马可·波罗在描述中国某港口时说:“亚历山大或他港运载胡椒一船赴诸基督教国,乃至此刺桐港者,则有船舶百余。”“刺桐”是指() A.泉州B.广州C.扬州D.庆元 4、.有学者论:“政治权力型经济在中国历史上表现得最为突出,最为典型。”这种经济形式在古代中国的表现有①盐铁官营制度②早市夜市出现③商人群体形成④重农抑商政策 A.①④B.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 5、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偶然巧合之一。由于一系列计算错误,他把西班牙到印度的距离大大缩短了,以致认为到达的地方是() A.美洲B.非洲C.亚洲D.大洋洲 6、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民族的历史逐渐融合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当时,这种“融合”和“统一”得以实现的主要方式是 A.东方的借鉴学习B.西方的殖民掠夺 C.正常的文化交流D.封建主阶级衰落 7、英国学者尼尔·弗格森认为:“如果没有以对廉价服装弹性需求趋于无限大为特征的动态消费社会的同步发展,‘工业革命’就不会在英国发端,更不会延至西方世界的其他地区。”其主要观点是()A.市场扩大成为工业革命的推动力B.英国工业革命始于棉纺织业 C.人们对廉价商品的追求过于盲目D.工业革命由英国扩展到世界 8、.工业革命促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这主要是因为它进一步扩大了世界市场中的 A.商品市场B.资本市场C.技术市场D.金融市场 9、1912年4月,“泰坦尼克”号客轮在从英国到美国的首航中不幸沉没。某历史兴趣小组搜集了该客轮的背景材料,其中符合史实的是() ①使用电灯照明②豪华客舱配备电视③航线经过地中海④用无线电报与外界联络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0、随着城市化的发展,20世纪20年代,美国洛杉矶市中心的居民向郊区搬迁的现象剧增。促成这一变化的因素有() A.新式交通工具得到广泛使用B.联邦政府在郊区兴建大批住宅 C.普通劳动者的基本收入得到法律保障D.大型国有企业多位于郊区 11、史学家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统计.l820年中用国内生产总值(GDP)占世界经济总量的32.9%.西殴各国的总和占23.6%.美国和日本分别占l.8%和3%。上述统计表明当时的中国A.仍是世界经济文化中心B.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 C.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D.经济总量远超欧美各国 12、洋务派要员在筹建轮船招商局时说:“伏查各国通商以来……中国内江外海之利,几被洋人占尽,且海防非有轮船不能逐渐布置,必须劝民自置……藉纾商民之困,而作自强之气。”这表明兴办此类企业的根本目的是 A.扩大中外贸易交往B.抵御外侮求富求强 C.发展官督商办企业D.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13、1914—1920年,中国生产的植物油、面粉等工业品的出口数量大幅度增加,同一时期进口货物的数量却大幅度减少。导致这种现象的最主要因素是 A.中国产品的质量有了很大的提升B.中国民众掀起抵制日货运动 C.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D.民族企业管理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14、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面临的困难是“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为改变这一状况,中国政府A.推行了土地改革B.组织了人民公社 C.实施了“一五”计划D.发动了“大跃进” 15、1956年1月2日下午,上海50万人冒雨集会,副市长兴奋地宣告:“我国资本主义最集中的城市,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了!这一伟大胜利是我们人民的胜利。”他如此激动是因为上海完成了 A.土地改革B.统购统销C.“一五”计划D.工商业改造 16、1964年,周恩来与美国作家斯诺交谈时说:“过去15年中有些事情我们是做对了,但我们也做了一些错事……只有敢于承认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我们才能改正它们。”针对50年代末经济建设中的“缺点和错误”,党和政府的纠正措施是 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B.正确分析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C.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D.提出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 17、“文革”开始后我国国民经济遭受严重破坏,1973年却出现复苏局面,这是因为 A.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着手恢复国民经济 B.“四人帮”的倒行逆施遭到毛泽东批 C.“文革”动乱接近尾声D.国际形势趋于缓和 18、位于长江之南、太湖之北的华西村,改革开放后成为“天下第一村”,现在华西集团拥有全资企业40家,控股企业7家,参股企业10家,华西集团已形成铝型材、铜型材、钢材、带管、化工、毛纺六大生产系列,华西村成功的主要原因是 A.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实现了产业化,农村经济结构日趋合理 C.实现了国有企业改革,建立了现代化企业制度 D.抓紧对外开放,鼓励出口 19、邓小平说:“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看对了,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这段话主要反映的是 A.经济建设既要防“左”又要反“右”B.经济体制改革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 C.设立沿海经济特区有必要进行试验D.市场经济并不是资本主义所独有的 20民国时期,在社交礼仪上逐渐用西方的握手,鞠躬取代跪拜式,称呼上用“先生”、“同志”取代“老爷”、“大人”,这一变化在本质上体现了

2019河南省林州市林州一中分校高三第一次周考历史试卷(答案详解)语文

林州一中高三分校第一次周考 历史试卷 考察范围:必修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时间:40分钟满分80分出题人:邢建洲 分卷I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图“獬豸”是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它能辨是非曲直,能识善恶忠奸。下列古代官僚机构及官员中带有“獬豸”功能的有() ①御史大夫②刺史 ③枢密使④按察使司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从秦朝开始就有专门负责监察的官员,从秦至明清,监察官员和监察机构并不代表社会履行职责,因此出现监察官员乃至监察机构贪赃枉法的情形,这种现象无法消失的根本原因是() A.监察体制的效能有限 B.监察官员和监察机构只是帝王的耳目 C.专制制度的本质决定的 D.监察官员和监察机构只是帝王的工具 3.1848年,威廉姆斯在《中央王国》一书中说道:“……中国政府的高官阶层中的不少官员都怀有让人极为敬佩的才能和知识……。它维持了这个国家庞大的机器的运转,也保持着一种不衰的崇文风气。”下列制度中,最有可能产生“崇文风气”的是() A.世袭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4.清末传教士明恩溥说:“促使中国学子年复一年地坚持科举考试,有的直到九十高龄终于拿到文凭方肯罢休,有的则死于这一过程中。功名利禄一类的解释是无法说清楚的。”这说明科举考试是() A.文人入仕的唯一途径 B.朝廷笼络文人的有效方式 C.以追求真才实学为宗旨 D.学子实现自身价值的体现 5.《孟子》一书中记载黄河洪水多次泛滥殃及多个诸侯国。从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分析,解决的根本之道在于() A.委托东周政府专力治黄河 B.各诸侯国通力合作,统一治黄河 C.统一中原,由中央政府治理 D.诸侯国各自为政,加强治理 6.顾炎武认为:“知封建之所以变而为郡县,则知郡县之敝而将复变。然则将复变而为封建乎?曰:不能。有圣人起,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材料表明其主张是( ) A.反对封建君主专制 B.郡县制避免了分封制的弊端 C.应重新恢复分封制 D.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 7.下表为秦朝至唐末地方行政建制简表,这反映出的主要问题是() A.古代中国政治诡秘多变,反复无常 B.地方行政分层决策中充满矛盾与困惑 C.古代王朝的执政能力和效率不断提高 D.从秦到唐末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8.秦代只设置郡县两级地方行政机构,郡县长官权力较大。宋代设置路府州县四级机构,地方事权分化。这种变化反映了() A.中央集权的强化 B.君主专制的膨胀 C.监察制度的弱化 D.谏议制度的消亡

辽宁省葫芦岛一中高三下学期周考(四)文综历史试卷

葫芦岛市一高中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高三周考(四) 文科综合历史测试 24.著名作家、学者易中天认为,周是民族文明的发祥地,“从文化的角度、文明的角度讲,中华文化和中华文明的真正起源是在西周……之所以我要谈西周的政治智慧,就是要寻根,找到我们文明历史的根。西周对后世影响最深远的是( ) A.等级分明的礼乐制度B.“四方”臣服中央的国家观念 C.世代公卿的选官制度D.“封建”式的地方管理方式 25.西汉宣帝时曾颁布诏令:“父子之亲,夫妇之道,天性也。……自今子首匿父母,妻匿夫,孙匿大父母,皆勿坐。其父母匿子,夫匿妻,大父母匿孙,罪殊死,皆上请廷尉以闻。”这表明汉代法律( ) A.人情大于法制B.以礼入法伦理关怀 C.凸显皇权专制D.深受豪强地主影响 26.书判拔萃科是唐宋时期吏部在诠选(选官制度)试判的基础上,设置的“科目选”之一。《通典》卷十五《选举三》云:“选人有格限未至…… 试判三条,谓之拔萃,亦曰超绝,词美者,得不拘限而授以官。”这说明唐宋时期选官( ) A.破格栓选 B.吏部独断 C.强调文学D.注重科举 27.明朝隆庆年间(1567—1572年),因福建巡抚涂泽民之请,明廷‘准贩东西二洋”,史称“隆庆开关”、“隆庆开关”的实施( ) A.放弃了海禁政策B.促进了白银内流C.造成了鸦片泛谧D.推动了小农破产 28.1938年8月底,经过20万人的艰苦努力,滇缅公路通车。其时《云南日报》专门为此发表社论,称滇缅公路的完工,就像给中国建立了一条强有力的输血管一样。滇缅公路修建的主要目的是( ) A.防止德日联合 B.阻止日本称霸 C.援助国际抗日 D.确保国际援助 29.下表是1914—1921年中国面粉业工业发展的相关数据,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