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21课冷战后的世界格局同步检测(含答案)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21课冷战后的世界格局同步检测(含答案)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21课冷战后的世界格局同步检测(含答案)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21课冷战后的世界格局同步检测(含答案)

《第21课冷战后的世界格局》同步检测

一、基础检测

1.两极争霸格局瓦解后,世界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国际关系格局,它比以往任何国际关系格局都更为复杂。在当今的世界格局中,这“一超”指的是()A.德国 B.中国 C.俄罗斯 D.美国

2.冷战结束后,世界政治格局朝多极化方向发展。在新的世界格局形成过程中,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

A.人口数量 B.经济实力

C.资源优势 D.军事实力

3.当欧洲国家走向联合,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当不结盟运动兴起,中国在改革开放中日益强大;当东欧发生剧变,苏联最终解体,而目前新的世界格局却尚未形成,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出()

A.以欧洲为中心的发展趋势

B.两极格局

C.单极世界的发展趋势

D.多极化趋势

4.在世界政治多极化发展趋势中,中、美、俄、日以及欧盟五大力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是()

A.平等互利、力量均衡

B.取长补短、共同繁荣

C.相互竞争、相互制约

D.利益一致、追求双赢

5.冷战结束后,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越过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公然挑战世界多极化趋势的事件是()

A.朝鲜战争 B.越南战争

C.古巴导弹危机 D.科索沃战争

6.自上世纪90年代起,美国在全世界采取了一系列重大军事行动,如海湾战争(1991年)、科索沃战争(1999年)、阿富汗战争等,这充分说明()

A.战争是当今世界的主流

B.当今世界不安宁的唯一原因是霸权主义

C.恐怖主义是当今世界和平的主要威胁

D.霸权主义是当今世界和平的主要威胁

7.20世纪90年代后,“一超多强”局面暂时形成,世界格局出现多极化发展的趋势,处理和解决国际事务中重要的主张和手段是()

A.强化国力,武力胁迫

B.采取强权政治

C.相互制约与相互利用

D.协商和谈判

8.“一超多强”

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演变:随着东欧剧变、________解体,美苏对立的____________不复存在,暂时形成了“____________”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朝着________方向发展,但是一个新的相对稳定的世界格局迄今还没有定型。

“一超”称霸:冷战后,________利用北约军事集团,随意干涉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事务,还大力发展高科技武器,加紧研制和部署导弹防御系统。

“多强”牵制:______、日本、________和俄罗斯等国家和国家联盟的实力不断增强,成为牵制美国称霸世界、促进世界格局多极化的重要力量。

决定性因素:在新的世界格局的形成过程中,____________越来越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9.科索沃战争

原因:冷战结束后,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成为威胁世界安全的因素。霸权主义利用并介入这些矛盾纷争,将其转化为国际冲突,直接威胁世界和平。____________就是一例。

过程:1999年3—6月,以美国为首的________越过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对南联盟境内进行狂轰滥炸。5月8日,中国驻南大使馆遭到北约导弹袭击,3名中国记者不幸遇难。

影响:科索沃战争是美国对世界________趋势的挑战,对世界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它也表明,世界多极化趋势将是长期的、曲折的斗争过程。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两极格局结束后,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材料二:当今世界,一方面,世界各国在事关人类生存问题如反恐、环境保护、经济发

展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合作;但另一方面,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不断,成为威胁世界安全的因素。

(1)两极格局结束的标志是什么?结合史实,写出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

(2)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促进世界多极化的重要力量有哪些。

(3)结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当今怎样才能构建世界和平与安全?

二、提升检测

11.图示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下面说法对下图解读正确的是()

A.当今世界格局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

B.科索沃战争是美国对多极化趋势的挑战

C.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了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

D.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

12.近年来,美国为维持在亚太地区的霸权地位,先后抛出“重返亚太”“转向亚太”“亚太再平衡”等各种名目的新亚太战略。这说明()

A.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然存在

B.冷战已经结束

C.美国建立起单极世界

D.国际恐怖主义横行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冷战结束以后,美国政府主宰世界的欲望更加膨胀,于是加紧推行霸权主义和单边主义的对外政策……旧的平衡被打破,新的平衡一时难以建立起来……多极化趋势的发展……美国推行单边扩张政策越来越困难了。

材料二:

(1)材料一反映的内容表明在冷战结束以后暂时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格局?它的未来发展方向是什么?

(2)结合材料说说在当前世界格局下,美国推行怎样的对外政策?为什么说美国推行单边扩张政策越来越困难了?

(3)材料二中反映的是哪次事件之后中国学生的抗议活动?这次战争对世界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你认为在新的世界格局下,我们国家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保障自己的利益?

参考答案

一、基础检测

1.D 2.B 3.D 4.C 5.D 6.D 7.D

8.苏联两极格局一超多强多极化美国欧盟中国经济实力

9.科索沃战争北约多极化

10. (1)标志: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变化:二战后形成两极格局;两极格局终结后,世界向多极化趋势发展,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

(2)力量:日本、中国、欧盟和俄罗斯等。

(3)加强合作与对话,反对对抗;客观公正对待冲突双方,彼此理解对方诉求;反对任何形式的霸权主义的出台;发挥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地位等。

二、提升检测

11.A 12.A

13. (1)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多极化。

(2)企图称霸世界,推行霸权主义和单边主义的对外政策;因为欧盟、日本、中国、俄罗斯等国家和国家联盟的实力不断增强,成为牵制美国称霸世界、促进世界格局多极化的重要力量。

(3)美国在科索沃战争中袭击中国驻南大使馆后中国学生的抗议行为;这次战争表明,世界多极化趋势将是长期的、曲折的斗争过程。

(4)中国应该大力发展教育科技,提高自己的经济军事实力和国际地位;同时应加强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抵制少数大国妄图称霸世界的行为等。(言之有理即可)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1课《冷战后的世界格局》导学案(带答案)

《冷战后的世界格局》导学案 班级: 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 组名: 一、 【学习目标】 1、 了解冷战后世界形势发展的总趋势,认识霸权主义与地区冲突 2、 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与美国企图建立“单极世界” 3、 掌握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世界大多数国家为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努力 二、 【重难点】 重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难点:霸权主义和地区冲突 三、 【自学指导】(带着问题认真阅读 P97-100,用笔划出关键词 ) 1、 说说霸权主义和地区冲突出现的原因和表现? 2、 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和出现的原因有哪些? 3、 理解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影响、中国的主张与贡献有哪些? 四、 【合作探究】 (对学、 群学, 解决以下问题) 1、根据所学知识,说说霸权主义对人类进步和安全带来哪些威胁? 2、根据所学知识,分析面对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中国如何应对? 五、【当堂训练】 1、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东西方冷战结束,时代发展的主题是什么( 2、冷战结束后,世界形势趋于缓和,但严重威胁世界安全的因素仍然存在, ① 地区冲突 ②恐怖主义③民族矛盾 ④宗教纷争⑤毒品蔓延 A. ①②⑤ B. ②③⑤ C.③④⑤ D. ①②③④ 3、2003年,美国以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借口,未经联合国授权,拉拢部分国家,发动战 争,占领伊拉克。这说明( ) A 、 美国建立了单极世界 B 、 世界多极化格局已形成 A 、和平与发展 B 、冲突与对抗 C 、机遇与挑战 D 、文明与进步 即(

C、联合国“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宗旨发生改变 D、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仍然威胁人类和平 4、“一个超级大国垮了,另一个超级大国被削弱”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形势的真实写照。这个“垮了”的“超级大国”是() A、英国 B 、法国 C 、苏联 D 、美国 5、有人评论当今国际局势说:“当今世界,巨人林立。日本是独脚的巨人,俄罗斯是生病的巨人, 欧洲是缺乏凝聚力的巨人,美国是萎缩的巨人,中国是潜在的巨人……” 这一评论说明当今世界政治 格局的特点是() A、世界政治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 B 、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 C、形成了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 D 、形成了美、中、西欧三足鼎立的格局 6、对20世纪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变化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战后形成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 B、二战后形成两极格局 C、冷战结束后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 D、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已经形成 7、I960年1月,英国首先麦克米伦在结束非洲之行后发表演讲:“我看到了国家意识的觉醒,在过 去的几个世纪里,这些国家的人们依赖着别的国家生存;十五年前这一运动风靡亚洲,今天非洲发生了同样的事情,变迁之风吹遍整个非洲大陆。”这股风靡亚洲的“变迁之风”推动了()A、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B 、两极格局的逐渐形成 C、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D 、美苏关系的持续缓和 8、关于不结盟运动,叙述不正确的是() A、目的是摆脱美国和苏联的控制,实行和平、不结盟的对外政策 B、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 C、1961年,不结盟运动正式成立 D、不结盟运动由发达国家发起 9、为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中国政府主张,各国在政治上都应当做到() A、相互尊重共同协商 B 、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C、相互借鉴共同繁荣 D 、相互信任共同维护六、【归纳小结】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1课 冷战后的世界格局 教案

第21课冷战后的世界格局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和掌握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的基本特点——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冷战”结束后,世界并不太平,美国继续推行霸权主义,利用“北约”,随意干涉他国事务,威胁着世界安全。 过程与方法: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青少年应为维护和平与发展贡献力量;认识到地区冲突、民族矛盾等成为威胁当今世界安全的因素,霸权主义利用并介入矛盾,加剧了世界的不安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联系史实和时事,分析两极格局解体后世界形势的基本特点——美国、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家或国家联盟实力对比的变化;运用政治和经济的辩证联系的观点,分析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格局朝着多极化发展的根源。 【教学重点】 对霸权主义与地区冲突的认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和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努力。 【教学难点】 理解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原因。 一、新课导入 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的世界格局虽然尚未形成,但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世界格局出现了什么样的新特点?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各国为建立新的国际秩序作出了哪些努力? 二、课堂活动 目标导学一:霸权主义与地区冲突 1.引导学生回顾:两极格局是如何形成和结束的。教师补充说明:世界格局指的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结构。而一种世界格局的形成,是世界上各种力量经过不断的消长变化和重新分化组合,从量变逐渐发展到质变,构成一种相对稳定的均势的结果。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两极中的一极消失,两极格局终结。教师过渡:两极格局终结后的世界形势是怎样的呢?学生阅读回答:冷战的结束使世界形势发展的总趋势走向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但仍然存在着很多矛盾冲突。教师提问:当前威胁着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学生:地区冲突、领土争端、民族矛盾、宗教纷争、恐怖主义、高科技军备竞赛、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等。 2.学生阅读美军轰炸“南联盟”和占领伊拉克的资料,提问:美军轰炸“南联盟”和占领伊拉克等军事行动对世界格局产生了怎样的恶劣影响?学生思考回答:美国为首的北约违背了联合国的基本准则,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作用受到严重挑战。 目标导学二: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教师讲解:在“冷战”结束后美国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它拥有当今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综合国力,在国际格局中的确占据着优势地位,企图凭借强大的经济、军事和科技力量,建立一个以美国为主导的“单极世界”。但是,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一些具备较强综合实力的国家或国家联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六单元冷战结束后的世界第21课冷战后的世界格局练习

第21课冷战后的世界格局 一、选择题 1.1999年,北约凭借强大的军事实力对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大打出手,发动了代号“盟军行动”的持续性大规模空袭。这表明( ) A.世界局势呈现多极化趋势 B.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然威胁着人类和平 C.苏联的解体使美国步入全盛时期 D.世界需要建立一个符合美国利益的新秩序 2.小马同学阅读了《科索沃战争启示录》一书后,对科索沃战争被称为“非接触性战争”的原因还没有搞清楚。请你从下列叙述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以帮助他理解上述概念( ) A.国际社会没有介入 B.南联盟对科索沃实施大规模空袭 C.美国与科索沃不接壤 D.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实施大规模的空袭 3.某班开展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小军同学确定了以下研究内容,其中不准确 ...的是( ) A.罗斯福新政 B.美苏冷战 C.多极化趋势 D.科索沃战争 4.观察下面的结构示意图,你认为在①②两处应分别填入( ) A.《开罗宣言》、多极化趋势 B.《九国公约》、全球化趋势 C.《慕尼黑协定》、全球化趋势 D.《九国公约》、多极化趋势 5.不结盟运动正式成立的时间是( ) A.1955年 B.1956年 C.1961年 D.1973年 6.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已经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的是( ) A.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B.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 C.上海合作组织的诞生 D.欧洲联盟的成立 二、材料分析题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规模空前,先后有30多个国家卷入了战争。这场帝国主义战争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战后,帝国主义创造出了殖民统治的新理论,建立了新的世界体系。 材料二1947年3月,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宣称美国将领导和帮助所有选择“自由制度”、抵抗极权政治的力量。 材料三美国学者哈斯虽然提出了“多极合作时代”这一新概念,但是却对这样的时代能否到来充满怀疑。……我认为……处理好“多极时代”的大国关系将是“多极合作时代”能够成为现实的前提条件。 ——杨文昌《迎接“多极合作时代”的到来》请回答: (1)材料一中提到的“新的世界体系”指的是哪一体系? (2)材料二中杜鲁门的演说,说明美国即将对苏联采取什么政策。为了配合这个政策的实施,美国主导成立了什么组织?

部编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部编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1.人类形成:距今约二三百万年。到15世纪末期,人类大体经历了原始社会(最初阶段)、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2.大河流域(适合农耕):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3.四大文明古国: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印度河流域的古印度、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国。 第1课:古代埃及(尼罗河的赠礼) 1.建、亡:约公元前3500年,出现奴隶制小国。约公元前3100年,初步统一。公元前525年,被波斯帝国吞并。 2.经历时代:古王国时代、中王国时代、新王国时代。 3.强盛期:在新王国时代图特摩斯三世时,成为最强大帝国。 4.古埃及文明成果——金字塔、太阳历、木乃伊、象形文字。 5.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历史地位),它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1)金字塔作用:古王国时代,法老为自己修建的陵墓。 2)金字塔代表:胡夫金字塔(最大)、哈佛拉金字塔(狮身人面像)。 3)金字塔与法老的关系:金字塔象征法老的尊严与权力。古埃及国王称“法老”,集军、政、财、神大权于一身,是全国最高统治者。胡夫之后,金字塔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权逐渐衰落。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发展的高峰——古巴比伦王国 1、古代两河流域文明(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 1)地理位置:“两河”指西亚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有“新月沃地”之称,今伊拉克一带。 2)建国:约公元前3500年,产生小国。约公元前24世纪,初步统一。民族:苏美尔人。 3)两河流域文明成果:楔形文字、阴历、60进位制、《汉谟拉比法典》。 2、古巴比伦王国 1)建立:公元前18世纪,第6代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建立奴隶制国家,他自称“众神之王”,加强中央集权。 2)强盛期:汉谟拉比在位时。 3)灭亡:公元前1595年,王国被外族灭亡,后经历亚述帝国和新巴比伦王国时期。公元前539年,新巴比伦王国被波斯帝国消灭。 3、《汉谟拉比法典》(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时制定) 1)历史地位及影响: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2)制定目的: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3)法典信息:古巴比伦王国的三个社会等级: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奴隶。 古巴比伦王国的一大特征:家庭奴隶制。战俘是奴隶的主要来源。商品经济比较活跃。 第3课:古代印度 1、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1)古代印度地理位置:指今天的南亚次大陆。 2)早期文明遗址: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约公元前23世纪——前18世纪)。 3)鼎盛期:孔雀王朝。统一印度,首都华氏城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民族:雅利安人。 4)古印度文明成果:“阿拉伯数字”、种姓制度、佛教。 2、森严的种姓制度(雅利安人创建,是印度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各等级世代相袭,等级间贵贱分明) 1)种姓制度的等级阶层及职责: 第一等级:婆罗门,掌管祭祀; 第二等级:刹帝利,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 第三等级:吠舍,从事农业、畜牧业、商业; 第四等级:首陀罗(被征服居民),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为前三个等级服务。 四个等级外,还有最卑贱的“不可接触者”——贱民,他们在社会上遭受歧视和凌辱。 2)种姓制度的影响:在印度影响深远。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不良影响。 3、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创立时间:公元前6世纪。创立人:乔达摩·悉达多,后被尊称为“释迦牟尼”。 主要教义:提出“众生平等”,宣扬“忍耐顺从”。 传入中国:公元前1世纪(西汉末),经中亚传到中国新疆,再传入中国内地,后又传到朝鲜、日本和越南。 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希腊文明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21课 冷战后的世界格局 同步练习

第21课冷战后的世界格局 一、填空题 1.美国为维护世界霸主地位,不断加强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军事干预,严重干扰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如:1999年对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的轰炸;2003年伊拉克战争等。 2.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和宗教纷争不断,恐怖活动抬头,威胁着世界安全。如:“9·11”事件等。 3.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企图建立一个以美国为主导的“单极世界”。但是,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一些具备较强综合实力的国家或国家联盟也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推动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4.20世纪50年代开始,一些新独立的民族国家为了维护国家独立,摆脱美国和苏联的控制,实行和平、不结盟的对外政策,发起了不结盟运动。 5.1961年,不结盟运动正式成立。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已经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 6.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主张在国际关系中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 二、选择题 7. 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以维护人权为借口,对某国进行了持续轰炸,该国是 ( D ) A.伊朗 B.伊拉克 C.朝鲜 D.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 8.“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崩溃。”“俄罗斯走出低谷,‘东方巨龙’腾飞,不结盟运动组织不断壮大。”材料反映了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特征是( A ) A.多极化趋势加强 B.稳定的世界格局已定型 C.经济全球化趋势 D.军事政治集团不断涌现 9.1999年北约轰炸南联盟,2003年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这充分表明()

A.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B.国际竞争愈演愈烈 C.霸权主义是世界和平的主要威胁之一 D.美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主要力量 10.“巴以冲突”“印巴战争”“波黑战争”,这些战争反映出 ( C ) A.世界多极化趋势在加强 B.各国要求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 C.民族和地区冲突是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D.地区霸权主义阴魂不散 11.20世纪五十年代,新兴国家不得不在夹缝中,为自己的存在寻求新的出路,这些新兴国家寻找的新出路是( C) A.加入北约组织 B.加入美国或苏联中的一极 C.推动不结盟运动 D.成立上合组织 12.“世界新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就是因为它不是由超级大国主宰,而是有很多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美国是唯一的军事超级大国,但靠军事力量能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少。”对材料所述观点的理解,正确的是( C ) A.冷战后美国一国主宰世界统治秩序 B.亚非拉国家已成为多极化的一极 C.冷战后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加强 D.世界多极化的格局已经完全形成 13.自20世纪90年代起,美国在全世界进行了一系列重大军事行动,如发生于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这充分说明 ( D ) A.战争是当今世界的主流 B.当今世界不安宁的唯一原因是霸权主义 C.恐怖主义严重威胁当今世界和平 D.霸权主义严重威胁当今世界和平 14.在不结盟运动兴起时,美国和其他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不结盟运动进行威胁利诱,苏联鼓吹自己是不结盟运动的“天然盟友”。这表明不结盟运动( A) A.冲击着美苏霸权主义 B.得到了美苏两国支持 C.加剧了美苏间的斗争 D.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世界历史复习提纲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世界历史复习提纲 第1课:人类的形成 1、人类形成的过程:攀树的古猿正在形成中的人完全形成的人(早期猿人、晚期猿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 2、世界上的人类分为三大主要人种,即黄种、白种和黑种人。人种的差异,是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等众多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 3、人类在距今约三四百万年前形成。自从有了人类,也就有了人类社会的历史。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社会是原始社会。 4、原始社会经历了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母系——“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妇女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父系——“既知其母,又知其父”,男子在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闻名的摇篮 1、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古国,有非洲的古埃及和亚洲的古巴比伦、古印度和古中国。这四个古国被称为世界文明的摇篮,因为这四个国家最先由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 2、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在非洲的尼罗河两岸陆续出现了几十个奴隶制小国。公元前3000年左右,初步统一的古代埃及国家建立起来。古代埃及权利的象征是金字塔。它们是古代埃及的文明标志之一,是人类文明的杰出成就。 3、在亚洲西部,有一条狭长地带,它形似一弯新月,土地肥沃,因此有“新月沃地”之称。 4、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今伊拉克一带),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制定了一部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现存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5、约公元前2500年,印度河流域开始出现奴隶制小国。古印度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历史上称“种姓制度”。 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 1、西方文明之源——希腊、罗马 2、公元前8世纪,希腊半岛和小亚细亚西海岸出现希腊人建立的城邦,雅典是其中最重要 的城邦之一。公元前6世纪,雅典成为著名的奴隶制共和国。在伯利克里统治时期,雅典达到全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全体成年男性公民才有权参政) 3、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了共和国。公元前27年,屋大维开始独揽大权,罗马帝国建立。后来罗马帝国分裂为西罗马帝国和东罗马帝国。西罗马帝国的灭亡(476年)标志着西欧奴隶社会的结束。 第4课: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1、5世纪,奴隶制国家大和统一日本本土,最高统治者称天皇。 2、7世纪日本仿照隋唐制度,进行大化改新。改新的主要内容有: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经济上,土地收归国有,国家定期分给农民 耕种,收取赋税。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此后,大和国正式改名为日本。 3、7世纪穆罕默德在麦加创立伊斯兰教,号召大家都信仰真主,放弃本部落的神,这种一神教的宣传,有利于促进民族统一。 4、622年,穆罕默德出走麦地那,并在那里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国家。伊斯兰教把622年定为伊斯兰教历元年。 1

第21课冷战后的世界格局

第21课冷战后的世界格局学教案 课标要求:初步了解“冷战”后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世界多极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成为世界人民的共同追求。 一、选择题 1.“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崩溃。”“俄罗斯走出低谷,‘东方巨龙’腾飞,不结盟运动组织不断壮大。”材料反映了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特征是 ( ) A.多极化趋势加强 B.稳定的世界格局已定型 C.经济全球化趋势 D.军事政治集团不断涌现 2.1999年3月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主权国家南联盟进行长时间的轰炸,这一事 实表明 ( ) A.冷战掩盖下的民族矛盾已成为当今世界最严重的问题 B.当今世界出现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C.美国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D.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的总趋势是走向缓和 3.两极格局解体后,世界进入新旧交替时期,出现了“一超多强”的局面,其中“多强”是指 ( ) ①美国②欧盟③日本④俄罗斯⑤中国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 4. 在1970—1980年间,联合国安理会应其成员国要求召开了129次会议,其中有111次会议是不结盟国家提议召开的。在一国一个表决票的联合国大会,不结盟 运动国家所拥有的表决票超过总数的1/2,接近2/3多数,这对联合国大会各项决议的通过与否,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上述材料表明 ( ) A.不结盟运动成为重要的国际政治力量 B.美苏两极格局趋于瓦解 C.不结盟运动成为多极世界中的重要一极 D.不结盟运动的正式兴起

5.“世界新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就是因为它不是由超级大国主宰,而是有很多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美国是唯一的军事超级大国,但靠军事力量能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少。”对材料所述观点的理解,正确的是() A.冷战后美国一国主宰世界统治秩序 B.亚非拉国家已成为多极化的一极 C.冷战后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加强 D.世界多极化的格局已经完全形成 二、材料解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两极格局崩溃后,世界仍不太平,10多年间,美国到处插手别国事务。1998年8月,美国对苏丹和阿富汗实施代号为“无所不至”的导弹袭击:在未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情况下,1999年3月,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发动了科索沃战争;2003年3月,美国又发动了伊拉克战争……。 材料二冷战消失了……为具有更加多元化特点的社会开启了大门。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美国到处插手别国事务”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冷战消失”的标志是什么?“多元化特点的社会”反映了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 (3)对材料二中“多元化特点的社会”的形成造成威胁的因素是什么?试举一例说明。 (4)面对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发展的趋势,你认为中国应该如何争取有利的国际地位?

新人教部编版(2019)九年级下册《世界历史》知识点复习(全册)

2019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世界历史》知识点复习精编讲义 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张 第1课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一、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1.拉丁美洲:指今天美国以南的所有美洲地区。 2.背景: (1)从16世纪初到19世纪初,拉丁美洲的绝大部分地区处于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统治之下。 (2)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3.性质:一场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运动。 4.独立运动: (1)南美洲北部:玻利瓦尔解放黑人奴隶,承诺胜利后分给起义士兵土地。1819年,他率领军队大败西班牙军队,先后解放了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等地,成立了“大哥伦比亚共和国”。 (2)南美洲南部:圣马丁先后领导了阿根廷、智利、秘鲁的独立战争。 5.圣马丁和玻利瓦尔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 二、印度民族大起义 1.原因: (1) 英国向印度倾销机器生产的棉纺织品,使印度的手工棉纺织业遭到沉重打击,许多手工业者因此破产。 (2)英国以种种借口兼并印度王公的领地。 (3)英国取消了对印度土兵的较优厚待遇,并且不尊重他们的宗教信仰。 2.导火索:“涂油子弹事件”。 3.起义:1857年,印度土兵首先起来反抗英国殖民者,起义浪潮席卷了印度北部和中部。最终起义失败。。 4.代表人物:章西女王。 5.意义: (1)对内:印度民族大起义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 (2)对外:这次起义是19世纪中期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2课俄国的改革 一、彼得一世改革 1.背景:在沙皇的专制统治下,俄国农奴制盛行,工商业的发展极其缓慢,是一个封闭落后的国家。 2.目的: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人教版九年级世界历史上册材料题测试卷无答案

文档从互联网中收集,已重新修正排版,word 格式支持编辑,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1word 格式支持编辑,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世界历史上册材料题测试卷 1. 识读下图,回答问题。 图1《最后的晚餐》 (1)上面两幅图片分别是谁的代表作品?这些作品共同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4分) (2)这场思想解放运动兴起于什么时候,有什么历史意义?(4分) (3)18世纪,欧洲的法国也进行了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引导了法国大革命的发展。请问是什么 运动?(2分)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英国国王曾经当众宣布:我不允许议论我的政权;君主制是地上最高的制度,君主是上 帝派来统治人民的总督。 材料二 法律由议会制定,法律一旦制定,国王就不能中止。 (1)材料一说明英国国王在鼓吹什么谬论?(1分) (2)材料二出自什么文件?这一文件的颁布有什么意义?(3分) (3)从材料一反映的政治状况到材料二的实现,说明了什么?(2分)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法案规定: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 停止法律的执行。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议会必须定期召开。议会议 员的选举不受国王干涉。 材料二 康熙帝说:“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人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他人,则断不 可行。所以无论巨细,朕心躬自断制。” (1)当时中英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君主的权力方面有什么不同?(4分) (2)《权利法案》通过后,在英国的政治生活中,英王与议会关系如何? (2分) (3)材料一对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有何借鉴意义?(2分) 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现代的文明的美国历史,是由一次伟大的真正解放的、真正革命的战争开始的。 材料二 我们以这些殖民地的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力,谨庄严地并昭告: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 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它们解除同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而它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 政治关系亦应从此完全废止。 (1)材料一中的“战争”指的是哪次战争?领导者是谁?(2分) (2)为什么说材料一的“战争”是“真正解放的、真正革命的战争”?(2分) (3)材料二出自哪一部历史文献?这一历史文献的发表有何意义?(4分) 5. 材料一 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 产力还要多…… 材料二 图 1 英国资本总额(万 英镑)图2 (1)上述材料是对哪一事件的评述与展 示?(1分)材料一中反映出这一事 件对人类有怎样的影响?(2分) (2)材料二中图1所示机器的发明是谁的?它有何历史意义?(2分) (3)图2中,英国资本总额有怎样的变化趋势?(1分) (4)根据图1与图人,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资本总额变化的原因。(1分) (5)根据图2,你认为英国的工业革命会对英国有怎样的历史影响?(2分) 班级 姓名

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导学案

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第一课《俄国十月革命》 (总第课时) 学习目标:1、了解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原因,经过和历史意义。 2、懂得无产阶级革命是俄国历史发展的选择,掌握 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社会 主义观。 3、学习列宁的革命首创精神,认识领袖人物在推动 历史前进中的重要作用。 学习重点: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历史原因及历史意义。 学习难点:如何理解二月革命后出现的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我的课堂,我的舞台) 1、阅读教材P2内容,概括出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对比 两个政权) 2、在教材上标出俄国十月革命的开始时间、地点、领导 人、第一个苏维埃政权。 3、分条记住苏维埃政府巩固政权所采取的措施。 4、能结合俄国十月革命的原因及结果,理解分析俄国十

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二、合作探究(群体智慧,能力提高,共同进步) 1、我的问题:(经过上面的学习,你还有什么疑问, 请提出来探讨) 2、我们的问题:(大家共性的问题,发现一个问题, 甚至比解决一个问题还要有价值,你们小组不能解决的,向全班同学推荐有价值的问题) 3、老师的问题:(大家分析讨论,群策群力,看谁表 现更精彩) (1)如何认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的性质及在当时所起的历史作用? (2)俄国与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道路的方式有何不同?什么原因导致不同? (3)为何说俄国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什么是社会主义革命?

三、拓展延伸(学习致用,感悟历史) 苏俄(1922年后称苏联)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曾强大辉煌,但现在却已不复存在,而我们中国一个后来崛起的社会主义国家却愈发强大,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由此你有何感想。 四、系统总结(学会从整体上把握知识) 1、知识建构: 原因经过结果意义 政府反四个获得胜利两个 动统治方面建立国家方面 2、方法归类:尝试归纳学习社会主义革命应从哪几方面入手? 五、巩固训练(相信自己一定能顺利通过) 1、俄国十月革命爆发于(时间)(城 市),领导人是建立的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是,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法律文件

最新人教部编版初三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第16课《冷战》教案

课题:第五单元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第16课冷战 教学目标: 1、知道杜鲁门主义与马歇尔计划、“北约”与“华约”,了解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知道德国分裂,基本形成欧洲冷战对峙局面。 2、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活动,把握冷战的定义、背景(原因),美苏之间相继产生的竞争局面,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思维和素养。 3、指导分析冷战的影响,认识到美苏争霸世界的斗争造成了国际局势的动荡不安,及霸权主义对人类进步和安全的威胁,树立维护世界和平的历史责任感。 教学重点:美国推行冷战政策及其表现。 教学难点:对冷战原因和两极格局形成影响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复习旧知:检查作业,复习上节内容并小结。 请学生回答: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时间及标志是什么?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形成了哪些主要战场?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是何时及其形成的标志是什么?【1939年9月 1日凌晨,德国以“闪电战”方式突袭波兰。主要战场:欧洲西线战场、北非战场、欧洲东线战场、太平洋战场、东方战场。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2、导入本课:提问有谁知道丘吉尔“铁幕演说”,请来给大家说讲讲? 欣赏视频,然后小结。1946年3月,英国首相丘吉尔访问美国期间发表的演说《和平砥柱》,被称为“铁幕演说”:“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在这条线的后面,座落着中欧和东欧古国的都城。华沙、柏林、布拉格、维也纳、布达佩斯、贝尔格莱德、布加勒斯特和索菲亚——所有这些名城及其居民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请看第16课。 二、教学新课 (一)检查预习情况。请按课文填写完整《历史学法大视野》上预习部分的空格。

部编版九下历史第16课 冷战教案

部编版九下历史第五单元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 第16课冷战 1.掌握冷战的定义以及冷战的原因。 2.知道杜鲁门主义的内容和影响,马歇尔计划的目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性质,了解美苏两极对峙局面的形成。 3.知道德国分裂,基本形成欧洲冷战对峙局面。 4.分析冷战的影响,启发学生感受到霸权主义对人类进步和安全的威胁,树立维护世界和平的历史责任感。 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表现。

如何认识冷战的原因和两极格局形成的影响。 创设情境法、知识结构法、列举归纳法、对比分析法。1课时。

(一)设置情景导入主题 1945年5月8日,美国驻苏联参赞凯南说:“人们在欢呼雀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第一个“战争”指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个战争指的是“冷战”。什么是冷战?1946年1月20日,美国参议员伯纳德在国会发表演说,他把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说成是美国和资本主义世界的最大敌人,提出“对付这样的敌人在不排除武装进攻的前提下,应多从特殊的政治手段、外交手段、经济手段、文化手段进行渗透。……我为这种渗透取个新名词,叫作‘冷战’”。 (二)自主学习梳理新知 1.冷战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40多年间,以__美、苏__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__对峙__与__竞争__状态。 2.二战后,__美国__成为世界上军事、经济实力最强大的国家。 3.美苏国家战略的对立和__社会制度__的巨大差异,使双方的对抗、冲突不断加剧。 4.1947年3月,美国总统__杜鲁门__在国会发表演说,提出的政策被称为“杜鲁门主义”。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冷战开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冷战 教案

第五单元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 第16课冷战 1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美国冷战政策及其表现 教学难点:对杜鲁门主义本质的认识和德国分裂的实质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946年3月5日,在杜鲁门陪同下,丘吉尔到密苏里州的富尔顿发表了反苏演说:“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苏联对‘铁幕’以东的中欧、东欧国家进行日益增强的高压控制。对苏联的扩张,不能采取‘绥靖政策’。美国正高踞于世界权力的顶峰,应担负起未来的责任。”丘吉尔主张英、美结成同盟,英语民族联合起来,制止苏联的“侵略”。 富尔顿演说后不到10天,斯大林发表谈话,严厉谴责丘吉尔和他的朋友非常像希特勒及其同伴,演说是杜鲁门借他人之口发表的冷战宣言,是美国发动冷战的前奏曲。 什么是冷战?冷战表现在哪些方面?冷战给世界带来怎样的影响?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冷战的发生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分析冷战的内涵和美苏推行冷战政策的原因。 归纳总结:(1)冷战的内涵: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40多年间,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 (2)主要原因:美苏国家战略的对立和社会制度的巨大差异,使双方的对抗、冲突不断加剧。 2.阅读教材,说说杜鲁门主义的内容、影响与实质。 材料一:1947年杜鲁门在国会发表咨文,宣称:“美国的政府必须支持自由国家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

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 材料二:美国著名评论家李普曼在谈到杜鲁门主义的真实目的时指出:“我们选择希腊和土耳其不是因为它们特别需要援助,也不是因为它们是民主的光辉典范,而是因为它们是通向黑海和苏联的心脏的战略大门。” (1)材料一“自由国家人民”“少数武装分子”和“外来压力”分别指的是什么?材料一反映了杜鲁门怎样的主张? 提示:“自由国家人民”是指资本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少数武装分子”是指这些国家国内的进步力量。“外来压力”是指苏联。反映了美国政府支持资本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阻止革命力量发展,遏制苏联对“自由国家”的控制。这个政策被称为“杜鲁门主义”。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你认为杜鲁门主义的实质是什么? 提示:杜鲁门主义是美苏冷战宣言书,其实质是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加紧控制其他国家(称霸世界)。 归纳总结:教师指导学生总结归纳杜鲁门主义的影响与实质。 3.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和材料,说说马歇尔计划的内容、目的(本质)与评价。 设问:漫画反映了什么事件?美帝国主义的“援助”真正目的是什么?你怎样看待这一事件? 提示:漫画讽刺了马歇尔计划。目的是以援助西欧复兴经济为名,达到控制西欧、遏制苏联、称霸世界(欧洲)的目的。看法:美国加强了对西欧各国的控制;帮助西欧各国度过了困难;防止了欧洲革命爆发,巩固了西欧资本主义统治秩序。 归纳总结:教师指导学生总结归纳马歇尔计划的目的(本质)与评价等。 目标导学二:德国的分裂 阅读教材和《四国分区占领德国示意图》,说说德国走向分裂的历程与影响。 设问:“四国”指的是哪些国家?分区占领德国是哪次国际会议作出的决策?后来德国是怎样分裂的? 提示:美、苏、英、法。雅尔塔会议。1949年9月,在美、英、法占领区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又称“联邦德国”或“西德”;10月,在苏占区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又称“民主德国”或“东德”;从此,欧洲冷战对峙的局面基本形成。 目标导学三:北约与华约对峙 1.结合冷战政策在政治、经济上的表现,了解美苏冷战在军事上的构建——北约与华约的建立与影

第21课冷战后的世界格局

第21课冷战后的世界格局 一、霸权主义与地区冲突 1.威胁世界安全因素:霸权主义、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恐怖活动 2.美国霸权主义:美国为了维护世界霸主地位,不断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军事干预(表现:入侵南斯拉夫,占领伊拉克,香港、台湾、南海问题等) 二、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1.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结束,美国企图建立以美国为主导的“单极世界”,欧盟、俄罗斯、日本、中国等推动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注意下面3补充) 2.多极化特点:一超多强 3.广大发展中国家成为推动世界多极化趋势的重要力量。 4.中国应对多极化趋势做法(注意灵活运用) (1)坚持党的正确领导,改革开放,发展经济,重视科技教育,增强综合国力(2)积极参与国际事务,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3)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不干涉别国内政,倡导建立和谐世界 三、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努力 1.不结盟运动(1961年) (1)原因:一些独立的国家为了维护国家独立,摆脱苏联和美国控制,实现和平、不结盟的对外政策。 (2)作用:标志广大发展中国家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重要力量,冲击两极格局。 2.中国声音(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主张在国际关系中弘扬平等、互信、合作、共赢精神,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绝不干涉别国内政; 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推动全球治理变革,贡献中国智慧和方案。 四、本课思维导图

五、现代世界政治格局的三次演变(1919年——2020年)——注意材料分析(与中国历史结合) 名称起止时间概况评价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一战后— 二战前 背景:一战后,战胜国重新瓜分世界,调整在欧、亚的新秩序 标志: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召开 内容:《凡尔赛和约》《九国公约》等,惩治战败国; 伤害中国主权;(五四运动) 建立国际联盟(维护工具) 暂时调整列强之间矛盾,客观维护世界局势稳 定; 战胜国的分赃会议,出现新的矛盾,潜伏新的 危机,不可能长久,最终崩溃。 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二战后— 苏联解体前 背景:二战后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苏联唯一能与美国抗衡 标志:杜鲁门主义(开始) 华约建立(形成) 苏联解体(结束) 内容:处置战败国,防止法西斯东山再起; 重新确立世界秩序; 德国被分区占领;(1990年德国重新统一,30周年) 伤害中国主权;(外蒙独立,内战,扶蒋反共,台湾) 建立联合国 建立在美苏实力均衡基础之上,划分美苏在世 界的势力范围,打上大国强权的烙印 其他评价见16课一、4.四条 多极化趋势苏联解体 —至今背景:苏东剧变,俄罗斯谋求扮演更重要角色 欧盟、日本、中国、广大发展中国家崛起 美国霸主地位动摇 内容:两极格局结束,形成一超多强局面,出现多极化趋势, 新的相对稳定的世界格局没有成型; 总趋势走向缓和,但是不太平,呈现缓和与紧张、和平 与动荡并存局面; 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同时,贸易壁垒、贸易战问题突出 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两大主题,但是霸权 主义依然存在 经济全球化有利于新一轮资本扩张 广大发展中国家面临机遇和挑战 (注意中国是最大发展中国家) 中国声音见三、2. 中国对策见第20课三、4. 以上两部分内容灵活运用 世界格局包含政治格局(见上表)和经济格局(经济全球化的逐步实现)世界格局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综合国力(或经济实力)

人教版九年级世界历史

期末质量检测试卷 九年级世界历史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请把所选答案 的字母填入下表。) 1.最能体现明治维新性质的改革措施是 A、“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B、允许土地私有和买卖 C、提倡文明开化 D、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2.罗斯福新政在政治上的主要作用是 A.使经济缓慢的恢复过来B.极大的改善了人民的生活 C.加强了中央集权 D.调整和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 3.《凡尔赛和约》签订后,有人说“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他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凡尔赛和约》 A.没有充分满足法国等战胜国的要求B.没有确立帝国主义在欧洲的新秩序 C.没有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D.严重损害了中国和其他弱小国家的权益4.二战前夕法西斯国家十分嚣张的主要原因是 A. 《凡尔赛和约》 --华盛顿体系的崩溃 B.西方大国极力推行绥靖政策 C.轴心国的军事力量强大 D.国际联盟没有约束作用 5.联合国在促进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决定组建联合国是在 A.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 B.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 C. 第二次世界大战 D.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6.试图摆脱苏联控制的捷克斯洛伐克改革,被苏联镇压是在 A.1975年B.1955年C.1952年 D.1968年7.1908年5月21日,来自法国各地的群众自发地在贝尔—拉雪兹公墓的墙上镶嵌了一块大理石碑,上面镌刻“献给公社的死难者,1871年5月21—28日。”他们纪念的是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宪章运动 C.《国际歌》的诞生 D.五月流血周8.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开发和利用的相对清洁的新能源是 A.煤炭B.石油 C.电力 D.原子能 9.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洲形成了协约国和同盟国两大军事集团。其中“一国主导的三国同盟”中的“一国”是指 A.英国 B.奥匈帝国 C.德国 D.意大利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6课 冷战 同步练习

第16课冷战 一、填空题 1.冷战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40多年间,以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既非战争又非的对峙与竞争状态。 2.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这篇演说提出的政策被称为“”,它标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冷战开始。 3.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即马歇尔计划。它是美国实施冷战政策的又一重要步骤。 4.1948年“”爆发。德国分裂为“联邦德国”和“”。欧洲冷战对峙的局面基本形成。 5.1949年,美、英、法等12个国家在华盛顿成立了“”,简称“北约”,总部设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 6.1955 年,苏联同东欧7个社会主义国家成立了“”,简称“华约”。 二、选择题 7.有人这样形容美苏冷战:“美国是鲨鱼,苏联是老虎,二者虽然都很凶猛,却生活在截然不同的环境里,暂时不会兵戎相见。”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 A.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 北约的建立 D. 华约的建立 8.冷战开始后,美国在军事方面建立的组织是( ) A.杜鲁门主义 B.马歇尔计划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D.华沙条约组织 9.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有人提出“世界已分为‘极权政体’和‘自由国家’两个敌对堡垒”。把世界分成“两个敌对堡垒”的标准是( ) A.国家社会制度的不同 B.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C.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 D. 是否推行霸权政策 10.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给予西欧资本主义国家大量援助的政策是( )

A. 马歇尔计划 B. 杜鲁门主义 C. 新经济政策 D.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1.《华沙条约》序言称“由于正在重新军国主义化的联邦德国加入北约,从而加深新战争的危险,爱好和平的欧洲国家必须采取必要步骤以保障自己的安全和维护欧洲和平。”据此分析,华约成立的主要意图是( ) A.对抗美国的冷战政策 B.防止军国主义的复辟 C.维护世界的长久和平 D.推动两极格局的形成 1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美苏之间的冷战开始。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 A.“北约”组织的建立 B.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D. 古巴导弹危机发生 13.1961年8月13日,柏林市民一觉醒来突然发现在一夜之间,一道由铁网和水泥板构成的临时屏障横亘在柏林城中间,阻碍了东西部人民的交往,这就是柏林墙,它成为德国分裂的重要标志。造成德国分裂的主要原因是( ) A.两德经济水平的差异 B.美、苏冷战的产物 C.德国民族矛盾激化 D.二战达成的协议 1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挑起了“冷战”,东西方两大阵营严重对峙。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是( ) A.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B.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C.马歇尔计划的提出 D.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 15.1947年 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宣称:“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国家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材料中的“自由国家”指的是( ) A. 资本主义国家 B.发展中国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