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关于发布《煤炭工业安全高效矿井(露天)评审办法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关于发布《煤炭工业安全高效矿井(露天)评审办法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关于发布《煤炭工业安全高效矿井(露天)评审办法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关于发布《煤炭工业安全高效矿井(露天)评审办法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关于发布《煤炭工业安全高效矿井(露天)

评审办法》的通知

【法规类别】煤矿安全生产

【发文字号】中煤协会行调[2007]2号

【发布部门】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发布日期】2007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行业规定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关于发布《煤炭工业安全高效矿井(露天)评审办法》的通知

(中煤协会行调[2007]2号)

各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煤炭行业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保障煤矿安全生产,经研究决定,将“高产高效矿井”更名为“安全高效矿井”。并对原《煤炭工业高产高效矿井(露天)评审办法》进行部分调整,现正式发布,请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

附件:

煤炭工业安全高效矿井(露天)评审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行业自主创新,加快安全高效矿井建设,引导煤炭企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煤炭工业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安全高效矿井(露天)是指矿井工作条件达到规定标准,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工作面单产、原煤生产人员效率达到国际国内先进水平,资源回收率、矿区环境保护符合规定的矿井(露天)。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全国范围内各类煤矿。

第四条安全高效矿井(露天)评审设立三个级别:

1、特级安全高效矿井(露天);

2、行业一级安全高效矿井(露天);

3、行业二级安全高效矿井(露天)。

第二章标准

第五条安全高效矿井(露天)须达到以下标准:

1、安全生产

①特级安全高效矿井百万吨死亡率为0;行业一级安全高效矿井当年没有发生一次死亡3

人以上的事故,百万吨死亡率低于0.4;行业二级安全高效矿井当年没有发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事故,百万吨死亡率低于1;

②特级安全高效露天矿百万吨死亡率为0;行业一级安全高效露天矿百万吨死亡率低于

0.1;行业二级安全高效露天矿百万吨死亡率低于0.2。

2、经济效益

①煤矿在保证安全生产各项必要投入的前提下实现盈利;

②煤矿职工收入随着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应有较大幅度的增长,特级、行业一级、行业二级安全高效矿井(露天)应分别达到煤炭行业人均年收入的2倍、1.4倍、1.2倍以上或分别高于本企业上年度的15%、12%、10%。

3、采掘机械化程度

①安全高效露天矿采煤、剥离机械化程度应全部达到100%;

②特级、行业一级、行业二级安全高效矿井采煤机械化程度应分别达到95%、85%、75%以上;

③特级、行业一级、行业二级安全高效矿井掘进装载机械化程度均应达到95%以上;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创新基金管理办法_办公室初审_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创新基金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 则 第一条为巩固和提高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在行业科技进步的引领地位,加快主导产业建设,培育新型科技产业,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全面提升集团公司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特设立集团公司科技创新基金(以下简称科技创新基金)。为加强科技创新基金的管理,提高科技创新基金的使用效率,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科技创新基金应遵循“引导扶持、重点突出、管理规范、务求实效”的原则组织实施。 第三条科技创新基金的资金来源于集团公司专项资金,资助对象是集团公司所属企业及其科技人员。 第四条科技创新基金以项目的方式予以支持,分为重点项目、面上项目和奖励基金。 第五条集团公司科技发展部负责科技创新基金项目的综合管理工作。集团公司技术委员会负责项目审批。 第二章重点项目 第六条重点项目优先资助范围: (一)具有战略意义的基础理论和新兴产业的前瞻性研究; (二)产业发展的共性、关键技术; (三)新技术产业化的中试研究。

第七条重点项目要求研究目标明确、创新性突出、研究基础好。项目申报时必须提交相关发明专利分析报告,对可能形成的发明专利提出预测。 第八条重点项目采取前补助方式进行支持,资助力度为50~200万元,按项目实施情况分期拨付。获得资助的项目承担单位自筹配套经费比例不应低于1:1。 第九条重点项目负责人应具备高级及以上技术职称,项目应在3~5年内完成。 第三章面上项目 第十条面上项目优先资助范围: (一)基础和应用基础理论研究; (二)高新技术及产品开发; (三)设计新工艺、新方法、新技术开发; (四)软科学研究; (五)国际技术合作开发; (六)实验室建设; (七)战略联盟合作开发; (八)其他。 第十一条面上项目要求研究目标明确、创新性较强、研究基础较好,与现有产业有一定的相关性。项目申报时宜提交相关专利分析报告,对可能形成的专利提出预测。 第十二条面上项目采取前补助方式进行支持,资助额度为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发布2009年全国煤炭企业产量50强

1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发布2009年全国煤炭企业产量50强 了解下会知道为什么别的煤企和652股价的区别是有道理的 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煤炭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大型煤炭企业(集团)的建设与发展,提高煤炭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中国煤炭工业协会通过企业自主申报,经有关部门审核,采用国际通行方式,以企业2008年度煤炭产量为入围标准,排出了2009全国煤炭企业产量50强名单。名单如下: 名次企业名称煤炭产量(万吨) 1 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8125 2 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11411 3 山西焦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8029 4 山西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6891 5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6040 6 安徽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5666 7 黑龙江龙煤矿业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5495 8 河南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4465 9 山西潞安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4209 10 中国平煤神马能源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4120 11 山东兖矿集团有限公司3970 12 山西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3744 13 山西阳泉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3729 14 中电投蒙东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3705 15 河北冀中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3578 16 河北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3286 17 安徽淮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653 18 内蒙古伊泰集团有限公司2568 19 内蒙古平庄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278 20 河南义马煤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186 21 辽宁铁法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184 22 华能呼伦贝尔能源开发有限公司2068 23 江苏徐州矿务集团有限公司1936 24 内蒙古汇能煤电集团有限公司1884 25 甘肃华亭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745 26 辽宁沈阳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697 27 山东枣庄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685 28 河南郑州煤炭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669 29 内蒙古伊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618 30 山西煤炭运销集团有限公司1560 31 神东天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438 32 山东淄博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378 33 山东新汶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359 34 四川省煤炭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300

中国煤炭行业目前形势及发展前景

中国煤炭行业目前形势及发展前景 专业:姓名: 摘要:煤炭是世界上储量最多、分布最广的常规能源,也是最廉价的能源。全球煤炭行业和我国在前十几年里也都呈上升的趋势,但煤炭的开采,安全,供需,管理,运输在我国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我国煤炭的主要特征也充分显露出我国煤炭行业的技术水平低,资源分配差的现状。近期随着经济低迷煤炭行业也受到很大的冲击,使一些煤炭企业不得不做出调整。本文分析当前煤矿行业概况,我国煤炭行业发展现状的分析和主要特征,发展趋势并分析了其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以及未来任务。 关键词:煤炭行业发展前景前景分析 一、国内煤矿行业概况 煤炭是世界上储量最多、分布最广的常规能源,也是最廉价的能源。目前中国探明可直接利用的煤炭储量1886亿吨,人均探明煤炭储量145吨,按人均年消费煤炭1.45吨,即全国年产19亿吨煤炭 亿吨资源量共计1万亿多吨的资源,可以留待后人勘探开发。我国是一个多煤少油的国家,已探明的煤炭储量占世里煤炭储量的33.8%, 于第二位,我国煤炭探明储量仅供开采100年。我国煤炭1000米以 产和消费水平,可以开采使用100年以上.我国各省市煤炭储量分布

疆18037.3 全国45521.0。 煤炭做为一种经济性的能源资源具有一定竞争力,煤炭资源具有其他资源不可替代的地位。随着电力需求的增长和工业的发展,煤炭需求仍然在保持增长的势头。 二、我国煤炭行业发展现状 煤炭是我国的基础能源。今年来,受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推动,我国煤炭产量和消费量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煤炭产业市场集中度较低,现正处于整合阶段。 1、在能源生产消费中占主导地位 我国是“富煤、贫油、少气”的国家,这一特点决定了煤炭将在一次性能源生产和消费中占据主导地位且长期不会改变。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产煤大国,也是消费大国。 2、供给:供需总体平衡。 2011年我国煤炭产量达到35亿吨。出口量减少,进口煤增多,我国沿海省份的煤炭需求量一直很大,但是我国约90%煤炭资源和生产能力分布在西部和北部地区。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专题研讨会会议材料140810

原国有重点煤矿困难情况以及煤矿退出机制 专题研讨会会议材料 河南能源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2014年8月12日) 一、企业基本情况 河南能源是经河南省委、省政府批准,于2013年9月12日,由原河南煤化集团、义煤集团战略重组的一家集煤炭、化工、有色金属、装备制造、物流贸易、建筑矿建、金融服务业等产业相关多元发展的国有特大型能源化工集团。集团注册资本210亿元, 2013年底资产总额2694.5亿元,2013年实现营业收入2198.8亿元。在岗职工20多万人,下设490家控参股子公司,产业主要分布在河南、贵州、新疆、内蒙古、青海等省(区、市),位列2014年《财富》世界500强328位。企业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安全压力持续增大。河南能源所属煤炭、化工等产业均属高危行业,由于企业分布范围广、安全管理基础不一,加大了安全管理难度。现有矿井开采条件复杂,自然灾害严重。目前,集团所属矿井中有高突矿井58对、水害严重矿井38对,占河南省属煤炭企业自然灾害严重矿井总数的一半以上,

水文地质条件中等以上矿井占矿井总数的三分之二,义煤矿区是全国冲击地压严重矿区之一,这些都严重威胁和制约着煤矿的安全生产。再加上兼并重组煤矿系统隐患多、技术装备落后,安全管理难度较大。 (二)市场下行对企业利润冲击增大。从今年1月份开始,国内动力煤、炼焦煤价格全面下滑,而且降价比往年早 2-3个月,同时进口煤价格下行趋势也较为明显。河南能源上半年吨煤售价同比下降96.76元/吨,降幅21.63%。加上环保治理、国内产能增加及进口煤等因素影响,从后期看,各品种煤的销售形势将更加严峻,价格仍面临持续下降压力。同时,甲醇、尿素等化工产品,钼、铝等有色金属产品以及轴承、空分、煤机等装备制造产品,均存在产能过剩、需求不足、价格下滑的局面。 (三)资金压力持续增加。银行融资方面,目前煤炭行业盈利前景不被金融机构看好,银行均要求上浮新增贷款利率,贷款额度也有所压缩。由于煤炭价格持续下跌,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入下降,货款回收困难,应收账款持续增加,货款回收中银行承兑汇票比例较高。同时续建项目对资金需求量仍较大,全年资金压力持续增大。 (四)刚性成本支出难以下降。由于煤矿、化工等企业生产的特殊性,安全投入、一线员工人工成本、塌陷赔偿支出、

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山东省煤炭工业局、山东省环境保护厅等

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山东省煤炭工业局、山东省环境保护厅等部门关于印发《山东省实施<商品煤质量管理暂行 办法>细则》的通知 【法规类别】产品质量监督 【发文字号】鲁煤经运[2016]8号 【发布部门】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山东省煤炭工业局山东省环境保护厅山东省商务厅山东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山东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发布日期】2016.01.25 【实施日期】2016.03.01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山东省煤炭工业局、山东省环境保护厅、山东省商务厅、山东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山东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关于印发《山东省实施〈商品煤质量管理暂行办法〉细则》的通知 (鲁煤经运〔2016〕8号) 各市发展改革委、环保局、商务局、工商局、质监局、煤炭管理部门、煤炭经营监管部门,各出入境检验检疫分支局: 为提高商品煤质量,促进煤炭高效清洁利用,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委发布的《商品煤质量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发改委2014年16号令)的要求,结合我省实际

情况,制定了《山东省实施〈商品煤质量管理暂行办法〉细则》,现予以印发,请遵照实施。 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山东省煤炭工业局 山东省环境保护厅 山东省商务厅 山东省工商行政管理局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山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2016年1月25日山东省实施《商品煤质量管理暂行办法》细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强化商品煤全过程质量管理,提高终端用煤质量,推进煤炭高效清洁利用,改善空气质量,根据《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办法》、《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办法》和《商品煤质量管理暂行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在山东省行政区域内从事商品煤的生产、加工、储运、销售、进口、使用等活

全国煤炭工业劳动模范名单

全国煤炭工业劳动模范名单 北京市 胡占奇京煤集团昊华能源公司长沟峪煤矿采煤二段段长 赵军京煤集团昊华能源公司木城涧煤矿千坑机电科技师常宝才京煤集团昊华能源公司副总经理 河北省 王学勇中煤第一建设公司第三十一工程处唐口项目部经理边洪顺开滦集团范各庄矿业公司综采四队班长 任喜明河北金能张家口盛源矿业集团康保矿业公司井长 刘占春开滦集团钱家营矿业分公司安装二队副队长 刘希军河北金能邯郸矿业集团公司副总工程师

刘爱军河北金能金牛能源股份有限责任公司东庞矿开拓区区长孙继恺开滦集团东欢坨矿东井生产技术部副总工程师 祁泽民河北金能金牛能源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张铁明开滦集团唐山矿业公司生产部主任 李书刚峰峰集团薛村矿三采区工人 李彦良河北金能邯郸矿业集团阳邑矿业公司采掘一队队长 杨中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陈红祥峰峰集团羊渠河矿副总工程师 单立军开滦集团荆欢矿业公司811采煤队组长 赵连开滦集团林西矿业公司党委书记 唐贺玲开滦集团荆各庄社区技师

郭兰印峰峰集团黄沙矿采煤区班长 高武峰峰集团小屯矿矿长 韩增彬河北省磁县申家庄煤矿采煤队队长 山西省 于大海大同煤矿集团化工分厂党总支书记 马俊大同鹊山精煤有限责任公司综采队检修班班长 牛文兵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成庄矿通风科通风队瓦检员 王三泉阳泉煤业集团三矿通风工区一队工长 王云官大同煤矿集团中央机厂加工车间工人 王存国山西焦煤汾西矿业集团新峪矿机电队工人 王良彦太原煤炭气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王建宝山西焦煤西山煤电集团镇城底矿综掘司机 王保玉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党委副书记王保玉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蓝焰煤层气公司总经理 王隆雁大同煤矿集团总医院外科主任 仝华朔州市朔城区杨涧煤矿安通科技术员 仝钰鹏沁和能源集团永红煤矿采煤三队队长 申建高长治市郊区小常煤矿掘进一队队长 石盛奎阳泉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副董事长任国庆忻州市宁武县大运华盛煤矿矿长 关伟大同煤矿集团燕子山煤矿总工程师 刘仁生潞安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

2020年(发展战略)中国煤炭产业发展战略

(发展战略)中国煤炭产业发展战略

中国煤炭产业发展战略 中国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问题重重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发利用煤炭的国家,但煤炭产业真正的发展仍起自新中国成立之后。除1997-2000年期间出现递减以外,我国煤炭产量壹直保持较快的增长。但这种增长且不能掩盖中国煤炭产业于可持续发展道路上遇到的多重问题。 主要问题之壹是产业集中度低、企业规模小、企业市场占有率低。 到2002年底,我国煤炭企业数约25000个,但全国煤炭企业平均产煤量仅为6.33万吨左右。2002年,我国年产原煤达到4000万吨的企业只有神华、兖矿、大同和西焦煤集团XX公司共4家,超过5000万吨的只有神华壹家,但神华集团XX公司的市场份额不到5%。 问题之二是劳动生产率低,安全事故高居不下。 我国煤矿的生产效率较低,国有重点煤矿的工效为3.057吨/工,是世界上最低的,但于百万吨死亡率方面高出先进产煤国几十倍甚至上百倍。 问题之三是采出率低,煤炭资源浪费严重。 我国国有重点煤矿的资源采出率壹般于50%左右,而国有地方煤矿和乡镇煤矿不到30%,有的仅为15%,丢弃的资源无法复采。据保守推算,我国每年平均损耗煤炭资源50亿吨,20年累计浪费煤炭资源1000多亿吨;而据有关人士测算,实际上我国煤炭资源的浪费总量可能要达到2000亿吨之上。另外,于煤炭开采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煤伴共生品,但利用率非常低,形成了另壹种资源的浪费。 问题之四是污染控制不力,煤炭的负外部性过强。

我国于煤炭开采过程中形成的环境问题主要是对土地资源的破坏和占用、对水资源的破坏和污染、对大气环境的污染极为严重。 于煤炭加工过程形成的环境问题,主要来自于对原煤的筛分、洗选、动力配煤和土法炼焦。据调查,因洗煤全国每年排出洗矸4500万吨,洗煤废水4000万吨,煤泥200万立方米。 我国85%的煤炭是通过直接燃烧使用的,研究表明,目前我国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硫排放量占全国总排放量的74%;二氧化碳排放量占总排放量的85%;氧化氮排放量占总排放量的60%;总悬浮颗粒(TSP)排放量占总排放量的70%。 问题之五是国有煤炭企业普遍包袱沉重,持续发展能力不足。 这些包袱主要包括:因国家投入资本金不足,国有煤炭企业基本上是负债运营,本息负担沉重;1994年全国实施新税制后,煤炭业按加工制造业征税,煤矿企业税费大幅增加;企业办社会的包袱沉重;铁路建设基金的额外负担;资源枯竭矿井不断增多,煤炭企业后续开采资源日趋紧张等等。 问题之六是煤炭产业链短,高附加值产品比重小。 我国绝大部分煤炭企业的产品结构单壹,尽管绝大多数国有重点煤矿企业均发展了壹些非煤业务,但企业利润的90%均来源于煤炭。 此外,国有重点煤炭企业仍普遍存于着观念陈旧、机制转换较慢、管理方式粗放、科技进步缓慢、职工整体素质偏低等问题。 中国煤炭产业发展之痛 煤炭资源管理体制的不合理性是导致目前我国煤炭产业发展之痛的根本原因,而这种不合理性主要体当下五个方面。

鲁煤经运〔2011〕127号 山东省煤炭工业局关于表彰2010年度全省煤炭系统营销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通知

山东省煤炭工业局 关于表彰2010年度全省煤炭系统营销工作 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通知 鲁煤经运…2011?127号 各市煤炭管理部门,各省属煤炭企业: 2010年,全省煤炭营销系统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把强化煤炭营销作为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措施,积极应对复杂的内外环境,加强市场分析,积极组织产运需协调,加大产品和市场结构调整力度,严格履行煤炭产运需合同特别是省内电煤合同,加快煤炭应急储备基地建设,大力发展煤炭物流,实现了产销平衡,省内电煤合同兑现率持续保持在100%以上,提高了煤炭能源的供应能力和保障水平,有力促进了全省煤炭工业较快平稳发展,涌现出了一批营销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 为表彰先进,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深入推动“十二五”煤炭营销工作,根据省煤炭局《关于在全省煤炭系统开展煤炭营销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活动及评选办法的通知》(鲁煤经运[2005]50号)规定,在各单位推荐的基础上,经综合考评,省局决定,评选授予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煤质运销部等31个单位为2010年度全省煤炭系统营销工作先进单位;授予李位民等69名同志为全省煤炭系统营销工作先进个人,现予以表彰。希望受表彰的单位和个人在新的一年里戒骄戒躁,再接再厉,取得更大成绩,推进全省煤炭营销工作再上新台阶。 附件:1、2010年度全省煤炭系统营销工作先进单位名单 2、2010年度全省煤炭系统营销工作先进个人名单 二〇一一年七月六日 主题词:表彰煤炭营销先进通知 抄送:省监狱管理局,山东能源集团。 山东省煤炭工业局办公室 2011年7月18日印发

2010年度全省煤炭系统营销工作先进单位名单(31个) 1、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煤质运销部 2、新汶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煤销中心 3、枣庄矿业集团煤炭运销部 4、淄博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煤炭运销公司 5、肥城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煤炭运销处 6、龙口煤电有限公司销售处 7、临沂矿业集团煤炭运销公司 8、山东省武所屯生建煤矿销售科 9、章丘市东风煤矿二号井 10、山东坤升控股有限公司煤炭运销部 11、山东东泰物流有限公司 12、枣庄市薛城区邹坞煤矿 13、山东泉兴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销售处 14、滕州郭庄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郭庄煤矿 15、山东华宁矿业集团有限公司 16、山东泰丰矿业集团市场营销部 17、山东恒丰矿业集团有限公司 18、山东新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9、临沂宇光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20、莱芜熠能矿业有限公司 21、济宁矿业集团有限公司煤质运销部 22、山东宏河矿业集团有限公司销售科 23、微山湖矿业集团销售科 24、龙口市洼东煤矿有限公司 25、山东龙海煤炭配送有限公司 26、济南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煤炭工业局 27、济宁市煤炭局 28、淄博市煤炭工业管理局 29、临沂市人民政府节约能源工作办公室 30、菏泽市煤炭管理局 31、泰安市煤炭工业管理局

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专家介绍++

矿井水害防治专家董书宁 董书宁(1961.2—),男,汉族,陕西蓝 田人,工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陕西省有突 出贡献专家,陕西省首届优秀科技企业家, 西安市高新区2011年度十大创新人物。现 任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院长兼党委副 书记,兼任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水害防治专 家委员会主任、中国煤炭工业劳动保护科 学技术学会水害防治专业委员会主任、陕 西省应急管理专家委员会专家组成员兼召 集人、西安市水资源学会理事长、第四届国家安全生产专家组专家、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专家委员会水文地质组副组长等职。 董书宁致力于煤矿带(水)压开采、突水预报及矿区水资源评价与优化管理及岩土工程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先后主持或主参完成了UNDP资助、国家“六五”、“七五”科技攻关、国家工业性试验、国家“97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及省部级等科研项目近30项,其中10项成果获国家、省部级科技进步奖;承担技术咨询、技术服务项目数十项,合著专著5部,其中外文专著1部,公开发表论文30余篇。通过多年的潜心研究,在诸多方面都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如突水系数的灵活应用、突水危险区的计算圈定方法、比拟法在突水预报中的应用和“准三维”在矿区水文地质参数模拟计算中的首次应用等。 —————————————————————————————————————————————— 煤与煤层气专家张群 张群(1958.7—),男,汉族,安徽巢湖人, 工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煤炭 工业技术创新优秀人才、陕西省有突出贡献 专家,中煤科工集团首席科学家。现任中煤 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副院长、党委副书记、 纪委书记,兼任中国地质学会-中国煤炭学 会煤田地质专业委员会主任、全国煤炭标准 化委员会煤岩分会主任、中国煤炭学会煤层 气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等职。 张群长期从事煤层气地质与勘探开发、 煤田地质学、煤岩学研究工作,主持和参加国家973计划、国家科技攻关(支撑)计划等国家项目和课题25项,是“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煤层气与煤炭协调开发关键技术”项目的负责人;主持完成重大技术咨询与技术推广项目60余项。首次提出了煤吸附甲烷的温度-压力综合吸附模型,在煤吸附气体特征及其机理、煤层气损失气含量估算、储层数值模拟、煤矿区煤层气抽采模式、侏罗纪低煤级低气含量煤层与石炭-二叠纪高瓦斯突出煤层的煤层气地面抽采工程技术等方面取得重要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发表学术论文46篇(其中EI收录10篇),出版著作3部,主持起草国家标准3项。

山西省煤炭工业厅文件

山西省煤炭工业厅文件 晋煤办社保发[2012]186号 关于提高煤矿井下职工意外伤害保险补偿标准的通知 各市煤炭工业局、省属国有重点煤矿企业、平朔煤炭工业公司、省监狱管理局:根据省政府晋政办发〔2004〕33号文件的要求,全省煤矿井下职工意外伤害保险工作已运行七年多时间,期间,此项工作对工伤保险赔付不足,降低企业生产经营风险,减轻政府对煤矿事故善后处理的经济负担等工作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得到职工、企业、政府以及社会的普遍认可。为进一步提高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的安全保障,按照国家对工伤事故死亡职工一次性补偿标准的提高和煤矿安全事故逐年下降以及煤矿井下职工意外伤害保险工作的实际,决定从2012年3月1日起,提高全省煤矿井下职工意外伤害保险补偿标准。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人员范围 山西省境内取得合法开采权的煤矿企业(含基建、技改矿井),并已办理了煤矿井下职工意外伤害保险的井下作业人员和不固定井下作业的管理人员。 二、提高赔付的标准 (一)工亡职工:一次性补偿由原来的每人6万元增加到15万元。 (二)工残职工:1—10级工残职工仍执行省政府晋政办发〔2004〕33号规定的比例,按提高工亡职工补偿新标准相应增加。 补偿标准提高后,省属国有重点煤矿和被兼并的煤矿(原地方或乡镇煤矿等)缴费标准不变,仍分别维持每人每年120元和300元。 三、调整时间 从2012年3月1日零时起发生的工伤事故,按调整后的新标准执行。 四、强化管理,健全制度,夯实基础,搞好服务 提高煤矿井下职工意外伤害保险补偿标准,是政府和企业对煤矿井下作业人员采取的特殊保护措施之一,进一步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井下一线职工安全保障的重视与关心。同时也体现了保障资金“取之于企业,用之于企业”的基本原则。因此,煤矿井下职工意外伤害保险应在原基础上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领导,各司其职 煤矿井下职工意外伤害保险经办工作纳入各市煤炭主管部门和省属国有重点煤矿企业的工作中,其参保缴费仍纳入省煤炭厅的年度工作目标责任考核中,并列入煤矿安全整治、煤矿安全监察范围。原山西省煤炭工业局、山西煤矿安全监察局晋煤办社保发〔2004〕992号和山西煤矿安全监察局晋煤监办字〔2006〕92号文件中的有关规定继续执行。 (二)夯实基础,健全制度 山西煤炭社保局要做好各项业务基础工作,结合提高补偿标准以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尽快修改完善原省煤炭局晋煤办社保发〔2004〕620号文下发的“山西煤矿井下职工意外伤害保

首批煤炭工业技术委员会委员名单

附件五: 首批煤炭工业技术委员会委员名单 煤矿井工开采专家委员会(46人) 主任 王金华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总经理 副主任 康立军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采设计事业部总经理 王家臣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院长 杨景才神华集团总工程师 王继仁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副校长 殷作如开滦集团总经理 委员(按姓氏笔划排序) 马念杰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矿业工程系教授 勾攀峰河南理工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王安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总经理 申宝宏煤炭科学研究总院科技发展部主任 刘东才铁法煤业集团总工程师 刘纯贵大同煤矿集团总工程师 刘雨忠中煤大屯煤电公司董事长 华心祝安徽理工大学能源与安全学院院长

孙春江新汶矿业集团总工程师 宋子安山东龙口矿业集团董事长 宋建成郑州煤业集团总工程师 岑代全萍乡矿业集团总工程师 张志平庄煤业集团总经理 张东升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学院副院长 张华兴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采设计事业部特殊采煤与环境治理研究所所长 张宏伟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院长 张保连中煤国际工程集团北京华宇公司所长 张党育峰峰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李旭辽源矿业集团公司总工程师 李建胜山西焦煤西山煤电集团公司公司董事长 杨晓峰重庆集团松藻煤电公司副总经理 杨裕官煤炭工业合肥设计研究院院长 陈启文黑龙江龙煤集团公司总工程师 单智勇焦作煤业集团公司总工程师 武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资源与地球科学系教授 郑行周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科技装备司副司长 金智新大同煤矿集团公司副总经理 姚建国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开采所技术委员会主任 赵庆彪河北金能集团公司总工程师 钟亚平开滦集团公司原总经理

中国煤炭行业现状分析及未来发展趋势简析

中国煤炭行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简析 摘要 煤炭在我国的一次性能源生产和消费中均占主体地位,同时,我国煤炭生产 和消费量均居世界第一位。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煤炭行业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更加成为关注的热点。从2012年开始,煤炭行业告别了10年的发展旺盛期,进入了萧条时代,尤其是15年煤炭行业彻底地进入了“寒冷的冬季”,目前仍没有回暖的迹象,发展趋势不容乐观。 关键词:煤炭行业;现状分析;未来趋势 引言:煤炭作为我国主要的能源基础和工业原料,长期以来,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截止到2014年年底,我国煤炭资源探明储量为1145亿吨,位居世界第三位,占全球储量的12.8%,而石油和天然气分别仅占全球的1.1%和1.8%具 体情况如图表所示 2014年中国一次能源探明储量情况 能源单位2014年占全球比例(%)储采比世界平均储采 比(%) 石油10亿桶18.5 1.1 11.9 52.5 天然气万亿立方 米 3.5 1.8 25.7 5 4.1 煤炭亿吨1145 12.8 30 110 注:储采比:用任何一年年底剩余的储量除以该年度产量,所得的计算结果即表明如果产量继续保持在该年度的水平,这些剩余储量可供开采的年限。 从表中可以看出我国的煤炭储采比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从资源保证年限角度分析,煤炭仍是中国能源安全和经济安全的基础,在中国能源格局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1、我国煤炭行业的现状 1.1 受到国家宏观制度的制约 煤炭行业属于高危行业,国家对其加强了安全整顿,无论是从设备上还是从安全防护措施上都加大了监管力度,这样就增加了吨煤成本。其次煤炭污染严重,导致近几年来雾霾现象十分严重,国务院于2013年9月发布《关于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明确到2017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大气细颗粒物浓度分别下降25%、20%、15%左右,煤炭在全国能源消费中的占比降至65%以下。不断强化的环境约束以及国家能源政策的变动对煤炭在中国能源结构中的主体地位带来了较大冲击,再有新能源的出现与提倡,如核能、太阳能、风能等产业的出现大大地挤压了煤炭的产量,占有了煤炭一定的利润空间。其中,可再生能源的增长是对煤炭的直接代替。 如表1所示 年份能源生产总量 (万吨标准煤) 构成(能源生产总量=100) 原煤原油天然气水电、核电、 风电 2010 296916 76.6 9.8 4.2 9.4 2011 317987 77.8 9.1 4.3 8.8 2012 333300 76.6 8.9 4.4 10.1 2013 356536 75.9 8.4 4.5 11.2 2014 357079 73.8 8.5 4.8 12.9 资料来源:《煤炭工业统计提要》《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15》 1.2受到国际煤炭市场的制约 我国加入WTO成为世界经济组织的一员。在国际市场经济这个平台里,信息的流动性与资源的共享性发展迅速,国外的矿石、铁粉、煤炭以其品质好、价格低等优点打入我国煤炭市场。如下图

山东省煤炭工业局关于印发《山东省煤炭行政执法程序暂行规定》的通知

山东省煤炭工业局关于印发《山东省煤炭行政执法程序暂行 规定》的通知 【法规类别】法制工作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鲁煤政法[2006]40号 【发布部门】山东省煤炭工业局 【发布日期】2006.06.07 【实施日期】2006.06.07 【时效性】失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失效依据】本篇法规已被《山东省煤炭工业局关于印发<山东省煤炭行政执法程序规定>的通知》(发布日期:2009年3月19日实施日期:2009年3月19日)废止山东省煤炭工业局关于印发《山东省煤炭行政执法程序暂行规定》的通知 (鲁煤政法[2006]40号) 各市煤炭管理部门: 为加强对煤炭行业管理和安全生产的监管,规范煤炭行政执法行为,根据《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办法》等法律、法规和规章,经商省法制办同意,特制定《山东省煤炭行政执法程序暂行规定》,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贯彻执行情况,请上报我局。 附件:山东省煤炭行政执法程序暂行规定

二○○六年六月七日 附件: 山东省煤炭行政执法程序暂行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煤炭经营监管办法》和《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办法》等法律、法规和规章,为加强对煤炭行业管理和安全生产的监管,规范煤炭行政执法行为,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凡在山东省行政区域内实施煤炭行政执法,应遵守本规定。 第三条煤炭行政处罚程序分为简易程序和一般程序。 第四条煤炭行政执法管辖以分级管辖为原则。 第五条办理煤炭行政处罚案件,必须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适用法律、法规、规章正确;符合法定程序。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企业负责人2015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企业负责人2015年度 薪酬信息披露公告 根据《关于做好2015年度中央企业负责人薪酬信息披露工作的通知》(国企薪改办发[2016]1号)文件要求及国资委考核分配局工作安排,现将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企业负责人2015年度薪酬信息披露如下: 姓名职务任职起止时间2015年度从本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情 况(单位:万元) 是否 在股 东单 位或 其他 关联 方领 取薪 酬 在关 联方 领取 的税 前薪 酬总 额(万 元)应付薪酬 (1) 社会保险、 企业年金、 补充医疗 保险及住 房公积金 的单位缴 存部分(2) 其他 货币 性收 入(3) 合计(4)= (1)+(2) +(3) 王金华董事长、 党委书记 2013年8月- 至今 31.9200 14.5056 0 46.4256 否0 吴德政董事、总 经理、党 委副书记 2012年11月至 2016年11月 41.6700 14.3082 0 55.9782 否0 王一玫 职工董 事、党委 副书记、 纪委书记 2008年4月至 2015年7月 21.8768 12.6182 0 34.4950 否0 赵玉坤党委副书 记、副总 经理 2014年5月- 至今 37.5030 14.0711 0 51.5741 否0 宁宇 党委常 委、副总 经理 2008年4月 -2016年6月 37.5030 14.0396 0 51.5426 否0 郑友毅 党委常 委、副总 经理 2008年4月- 至今 37.5030 14.0396 0 51.5426 否0 蒋占华 党委常 委、总会 计师 2008年4月- 至今 27.1320 13.9734 0 41.1054 否0 王虹副总经理2008年4月-37.5030 13.9406 0 51.4436 否0

中国煤炭类核心期刊有哪些

煤炭是古代植物埋藏在地下经历了复杂的生物化学和物理化学变化逐渐形成的固体可燃性矿物。是地球上蕴藏量最丰富,分布地域最广的化石燃料。煤炭的供应也关系到我国的工业乃至整个社会方方面面的发展的稳定,煤炭的供应安全问题也是我国能源安全中最重要的一环。那么中国煤炭类核心期刊有哪些呢? 《》(月刊)1963年创刊,具有权威性、导向性和科学性的国家级综合性科技期刊,。以科技为主导,技术、经济相结合,以国内为主体,国内、国际相结合。内容分为煤炭科技和经济两大板块。主要展示中国煤炭工业的全貌,探索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报道重大的煤科技成果新的学术思想和新学科的发展。介绍世界煤炭工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杂志主要面向煤炭行业及相关产业的领导层、决策层、参谋层以及厂矿、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等企事业单位的广大科研人员。 《煤炭工程》(原名:煤矿设计),创办于1954年是我国煤炭系统最早的杂志。办刊理念是:技术为本、服务在先、与时俱进、勇创精品。办刊宗旨是:在“三贴近”原则指导下,积极宣传煤炭工业有关政策法规,报道国内外煤炭生产、管理、设计、施工、科研、机械制造等方面的新成就、新经验和新动向,全心全意为企业和读者服务。服务对象是:国内外煤炭管理、生产、设计、施工、机械制造等企事业单位的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于1964年创刊,为季刊。1966年停刊,1979年复刊,1993年改为双月刊,1995年改为大16开本,并申办创刊了《煤炭学报》英文版 《JournalofCoalScience&Engineering(China)》,半年刊。是中国煤炭学会主办的煤炭系统最高水平的综合性学术刊物,现为双月刊,112页。主要刊载与煤炭科学技术相关的基础理论和重大工程研究的理论成果,包括煤田地质学、矿山岩体力学、采矿工程、煤矿安全、环境保护、煤矿机电一体化、煤的加工与利用、煤炭经济研究等领域的学术论文。 《煤炭科学技术》(月刊)创刊于1973年,是由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主管、煤炭科学研究总院主办的综合性煤炭科技期刊。主要刊载煤炭工业各领域取得的新成果、新技术、新经验及新产品等方面的论文,内容包括煤田与矿井地质、煤矿基建、地下与露天开采、岩石力学与井巷支护、矿山测量、矿山电气、矿山机械、矿山自动化、井巷运输、通风与安全、煤

中国煤炭产业发展战略(DOC 11页)

中国煤炭产业发展战略 中国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问题重重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发利用煤炭的国家,但煤炭产业真正的发展还起自新中国成立之后。除1997-2000年期间出现递减以外,我国煤炭产量一直保持较快的增长。但这种增长并不能掩盖中国煤炭产业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遇到的多重问题。 主要问题之一是产业集中度低、企业规模小、企业市场占有率低。 到2002年底,我国煤炭企业数约25000个,但全国煤炭企业平均产煤量仅为6.33万吨左右。2002年,我国年产原煤达到4000万吨的企业只有神华、兖矿、大同与西焦煤集团公司共4家,超过5000万吨的只有神华一家,但神华集团公司的市场份额不到5%。 问题之二是劳动生产率低,安全事故高居不下。 我国煤矿的生产效率较低,国有重点煤矿的工效为3.057吨/工,是世界上最低的,但在百万吨死亡率方面高出先进产煤国几十倍

甚至上百倍。 问题之三是采出率低,煤炭资源浪费严重。 我国国有重点煤矿的资源采出率一般在50%左右,而国有地方煤矿和乡镇煤矿不到30%,有的仅为15%,丢弃的资源无法复采。据保守推算,我国每年平均损耗煤炭资源50亿吨,20年累计浪费煤炭资源1000多亿吨;而据有关人士测算,实际上我国煤炭资源的浪费总量可能要达到2000亿吨以上。另外,在煤炭开采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煤伴共生品,但利用率非常低,形成了另一种资源的浪费。 问题之四是污染控制不力,煤炭的负外部性过强。 我国在煤炭开采过程中形成的环境问题主要是对土地资源的破坏和占用、对水资源的破坏和污染、对大气环境的污染极为严重。 在煤炭加工过程形成的环境问题,主要来自于对原煤的筛分、洗选、动力配煤和土法炼焦。据调查,因洗煤全国每年排出洗矸4500万吨,洗煤废水4000万吨,煤泥200万立方米。 我国85%的煤炭是通过直接燃烧使用的,研究表明,目前我国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硫排放量占全国总排放量的74%;二氧化碳排放量占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设计院项目设计方案

中煤科工集团项目设计 方案 1.1系统设计标准 本方案依据的标准为: 《煤矿监控系统总体设计规》 《煤矿安全规程》 《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 《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通用要求》 《煤矿安全装备基本要求》 《煤矿监控系统中心站软件开发规》 《煤矿监控系统性能测试方法》 《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防爆型电气设备》 《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本质安全型电路和电气设备》 《煤矿通信、检测、控制用电工电子产品通用技术条件》 《矿井通风及安全装备标准》 《矿井通风安全监测装置使用管理规》 《信息技术设备包括电气设备的安全规》 《安全技术防规工程程序技术规》 《煤炭调度信息化装备技术规》 《KJ90NB型煤矿监控系统产品标准》 AQ 1029-2007《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 AQ 6201-2006《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

1.2监控系统选型 KJ90NB安全监控系统是在保留传统的KJ90NA系统所有功能的基础上,基于工业以太环网+现场总线作为矿井信息传输平台,整个系统利用工业以太网平台和多主并发通讯技术,使系统在通讯速率、可靠性,稳定性、反应时间、扩容接入能力、故障自恢复能力等方面性能较现有传统监控系统有质的提高。 系统所采用的技术是从地面局域网技术发展而来,其采用的技术标准和通讯协议都是当今网络应用中十分成熟的通用标准。并针对工业应用恶劣环境进行了特殊设计,使其在实时性、运行稳定性、可靠性、环境适应性、通讯抗干扰、系统容量等性能方面较传统的技术有显著提高,并能很好适应煤矿井下恶劣的生产环境。 KJ90NB型煤矿安全监控系统自配套能力强,监控系统的各类设备及监控软件均由煤科院一家研制、生产。产品性价比高,售后服务有保障,能很好的控制监控系统总体质量和性能,控制产品的生产加工周期,对日后产品的升级换代提供可靠保障。 1.3瓦斯监控系统的发展趋势 传统的安全监控系统采用总线传输的方式,系统容量受限,通讯平台只能运行特定的系统,反映速度慢,不具备通讯冗余和自恢复功能;易受干扰,运行不稳定;兼容性差;无法实现故障自我诊断,自成系统,数据孤立且重复布线,使用维护工作量大,不能进行综合分析,预警,应急联动。 根据各矿近年生产管理的实际需要,还将在矿井原煤生产过程各环节装备一些新的系统。如果继续采用传统的通讯方式,势必又将采用各自独立安装运行方案,造成矿井监控设备布线越来越复杂、系统维护成本越来越大。 针对传统系统的缺点,我方以基于工业以太环网+现场总线平台的KJ90NB煤矿综合监控系统作为此次投标设备。与传统的系统比较具有相当巨大的优势和在传输速度、质量上的质的飞跃。并能方便实现各系统监测监控数据的综合集成。以直观形象的各种图形方式显示全矿井的生产工艺流程、同时也将方便显示其它诸如矿井瓦斯、矿井人员、矿井抽放、矿井设备运行状况等分类信息。这对提高

我国煤炭行业发展史

关于我国煤炭产业的发展历程及其影响 煤炭是我国的主体能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我国煤炭能否满足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需要,能否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之路,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国家对煤炭实施怎样的产业政策。所以,我国要借鉴历史经验教训,从现实情况出发,确定煤炭产业的方向和思路,制定相应的配套辅助政策。由于社会结构的变化,煤炭行业现在也迎来了“互联网+”,现行的“金银岛煤炭”仅是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将线下的传统交易方式整合到线上,减少了很多交易成本。 一、我国煤炭产业政策 计划经济时期的煤炭产业政策。49年至80年的计划经济时期,从建国后到80年代之前,我国煤炭行业也像所有其他行业一样,完全在计划经济的环境下运行,所有的煤炭生产任务都由国有企业承担。企业的建设与发展基本上依赖国家投资,企业的生产、销售、定价完全遵从政府计划。 改革开放初期的煤炭产业政策。改革开放初期,煤炭工业实施积极的对外开放政策,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和技术,提高了国有煤矿的整体技术装备水平,推动了煤矿现代化建设。国家在支持全国乡镇煤矿发展的同时,为了调动煤炭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从1985年开始,又对原国有重点煤矿、国有地方煤矿实行了投入产出总承包,以后又多次延续财务承包。这些产业政策,对调动地方、农民办矿的积极性和调动国有煤炭企业的积极性,增加煤炭企业的经营活力,促进煤炭生产和供给发挥了重要作用。 向市场经济转型初期的产业政策。我国1993年以后还没有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煤炭产业政策体系。在向市场经济转型初期(1993年-1998年),国家在支持煤炭企业减人提效,鼓励兴办非煤产业的同时,一方面在煤炭总量开始失控时继续沿用鼓励小煤矿发展的政策,另一方面又在向市场经济转型中急于求成,提出了三年放开煤价、三年抽回补贴、煤炭行业整体“扭亏为盈”的目标;1994年,在由产品税改为增值税的税制改革中,考虑煤炭行业特殊性不足,大大增加了煤炭企业的税收负担,“九五”成为煤炭产业建国以来最困难的时期,原属中央财政的煤炭企业有2/3的企业亏损。 现代的煤炭行业,1998年以后,在进一步放开煤价,让煤炭企业进入市场的同时,国家加大了政策支持力度,采取了对煤炭总量进行宏观调控、减轻煤炭企业负担、改善煤炭企业市场竞争环境等政策措施。这些政策主要有:以关闭非法开采、布局不合理和不具备基本安全生产条件的各类小煤矿为主要内容的总量调控政策;鼓励煤炭出口政策;整顿煤炭市场经营秩序,实行煤炭经营资格审批制度政策;企业下放后,所得税全额交给地方财政,用于困难煤炭企业的补贴政策;企业利润不再上缴和划转,由此产生的亏损补贴缺口,由中央财政增加亏损补贴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中国煤炭教育协会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中国煤炭教育协会 关于推动煤炭人才工作“十二五”发展的指导意见 为贯彻实施国家人才强国战略,推动煤炭人才工作,根据《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煤炭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加强行业人才工作对提高煤炭工业发展的科学水平具有重大意义 (一)加强行业人才工作是推动煤炭工业科学发展的客观要求。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煤炭工业人才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体制机制创新,行业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行业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得到全面加强,全国开办煤炭专业的高等学校数量由1998年的15所,增加到48所,大中型企业年平均接受各种教育培训职工达到68%以上,2010年全行业平均职工培训经费支出超过职工工资总额%。企业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工作力度加大,职工文化结构、职称结构和工人技术等级结构有较大改善。人才发展环境改善,人才数量、结构和素质有了较大提升,人才地位作用得到加强,行业人才短缺局面有所缓解,涌现出了一大批专业领军人才和高技能带头人才,为今后一个时期煤炭工业科学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源保障。但,行业人才工作发展不平衡,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素质不适应等矛盾和问题仍是制约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主要矛盾之一。

“十二五”时期,煤炭工业加快发展重要时期,煤炭资源整合、企业兼并重组、“走出去”等调结构,转方式步伐加快和煤炭开发利用方式的深刻变革,对行业人才工作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对行业人力资源、组织形态和管理制度改革等提出了新的任务。改进人才管理方式,提高人才工作水平,实现保存量、扩增量、提质量,建设一支与煤炭工业现代化建设相适应,以高层次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高水平创新型专业技术人才、技艺精湛应用型高技能人才带领的人才队伍和人力资源管理队伍是今后一个时期煤炭工业一项十分紧迫的战略任务。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二)指导思想。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提升煤炭工业发展的科学化水平为主攻方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完善体系,创新机制,整体推进,努力培养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为我国煤炭工业的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三)基本原则 ——服务行业,优先发展。树立服务意识,围绕行业发展确定人才工作方向、目标和任务,人才优先发展,资源优先配置,将人才工作纳入行业整体发展战略同步开发。 ——人才发展,以用为本。构建人岗相宜、学用结合、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人才开发使用机制。 ——高端引领,鼓励创新。加快培养造就经营管理、专业技术和高技能领军人才,鼓励创新、尊重首创,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和制度障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