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加强税务系统专业化税源管理的研究和探讨

加强税务系统专业化税源管理的研究和探讨

?加强税务系统专业化税源管理的研究和探讨简体中文|繁体中文



2012年2月13日 星期一 总局网站本站首页信息公开办税服务公众参与税收宣传
·邮件订阅 ·RSS订阅 ·帮助信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税收宣传→税收调研



加强税务系统专业化税源管理的研究和探讨



发布时间:2011年11月07日信息来源:南京高新地税局 陈日生 魏振金字 体:【大 中 小】
访问次数:1992
一、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面临的现实问题
1、税源分类问题
准确把握纳税人的特点和规律,根据控制税收风险的先后排序,对税源进行科学分类是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的基础。以南京地税为例,从目前税源管理体制来看,除重点税源局所辖税源外,其他税源实行的属地管理的体制,要完全打破属地原则的税源分类管理,无论是按行业、按规模或是按类型,都需要先解决好以下四个问题:一是税收任务负担问题;二是税源收入入库财政级次问题,尤其是外来重大建筑业项目和其他零散税源属地问题;三是基层局税收经费来源协调和分配问题;四是税收执法保障问题。
2、专业化机构设置和人力资源配置问题
从南京地税系统最新机构设置和人员现状来看,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时必须处理好两个问题:首先,人力资源配置不足。从市区看,人数较多的鼓楼、白下地税局不过150人;而人员较少的地税局:高新局只有27人。对人员较少的基层局如何推进税源管理专业化,包括岗位如何设置,业务如何重组是一大难题。其次,从知识和能力上看,距专业化要求的高素质的税收管理专业人才队伍尚有一定差距。在目前无法有更多新生力量补给的现实下,如何优化现有人力资源配置,以适应税源专业化管理的需要,对各基层局都是一个大的挑战。
3、税收风险管理问题
税源专业化管理的一个突出特征是将风险管理理念贯穿税源管理全过程,通过优化征管资源配置,把有限的征管资源优先用于风险大的纳税人。做好税收风险管理须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要建立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和评估模型及风险特征库,提高针对性、准确性和效率。二是要重视和加强纳税评估工作。目前纳税评估工作普遍成效一般,更多是流于形式,分析其原因:主要由于缺乏必要的数据支持。虽然目前要求纳税人上报财务报表数据,但由于各行业、各类型纳税人财务

报表与统一的采集表格口径差异性很大。
4、信息管税问题
多年来,南京地税始终高度重视税收信息化建设,积极实施信息管税,取得显著性成效。但面对税源专业化管理的新形势和新要求,信息管税任务仍然很重。具体来说:一是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涉税数据信息采集渠道较为狭窄,主要渠道还是办理登记和纳税申报;信息采集不规范、不完整,尤其是涉税第三方信息、集团化企业经营信息,以及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信息;网络在线开票软件和税控装置推广应用进展缓慢。二是征管数据分析利用率不高。不少税务干部仍未养成利用征管数据分析研究解决税收征管问题的习惯。
二、建立专业化、信息化、立体化税源管理体系
(一)以信息采集和利用为抓手,推进税源管理信息化
落实信息管税,必须以树立税收风险理念为先导,切实抓好信息采集与整理、信息加工与分析、信息传递与处理等核心工作,以满足各个税收管理环节、各个部门工作需要。
1.树立税收风险管理理念,加强风险管理的导向作用。尤其是基层税务机关和人员在税源管理中必须树立风险管理的观念,善于发现税收管理工作中所潜伏的税收风险点和风险源,把风险管理理念转化为责任意识,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增强抵御税收管理风险的意识和能力,从而化解和降低税收风险。
2.把好涉税信息的采集关。将涉税信息指标体系归并为内部信息、外部信息、企业备案上报三大类,其中:内部信息是指通过省局3.0系统、税控装置等各类税收业务软件采集税收分析指标及风险指标数据;企业备案上报信息是指税务机关要求纳税人上报的没有纳入各类税收管理信息系统或虽纳入但信息无法统计的与纳税人生产经营息息相关的各类信息。外部信息是指来源于税务机关及纳税人之外的第三方数据,如:政府机关国民经济发展数据、重点建设项目数据;工商、国税、银行、电力、烟草专卖以及其他社会渠道采集的信息。
3.把好涉税信息的利用关,加强税源监控。强化信息利用是信息管税的落脚点,对前期归集的信息,通过信息共享平台得到充分应用,做到日常管理用数据说话,加强各部门间的交流和沟通,形成完整的税收管理体系。通过对涉税信息的分析,按户归集风险预警指标,确保一次性下户核查,实现日常征管与纳税人信息的无缝对接。税收管理员要及时从信息共享平台提取数据,针对出

现的问题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基层税务机关要根据纳税人风险级别的高低,有针对性地进行管理,避免对所有纳税人采用均衡的管理办法,减少对纳税人的影响,提高管理的针对性和管理资源应用的有效性。
(二)以深化税收管理员制度为基础,推进税源管理专业化。
一是建立分片管理制,明晰管理责任。在属地管理的基础上,依据行政区域范围或者管辖区域内的主要标志合理划分税源管理责任区,实行按片管理。片管员的职责以日常管理和综合性管理为主。分片管理目标是准确把握纳税人的基本情况,最大限度地减少漏管户,做到片清、户清、责任清。
二是建立分类管理制,合理划分税源。在分片管理的基础上,按照层级管理的要求,可以按照规模、行业、经济性质等多种角度对纳税人进行分类,合理配置征管力量,解决管户繁杂、精力分散、管理质量不高的问题。分类管理员不仅要承担分片管理的大部分职责,同时主要承担纳税评估工作。分类管理目标是通过掌握和分析税源信息,有效开展纳税评估工作,促使税源依法形成税收,提高纳税人的税法遵从度。
三是建立专业化管理运行机制,提升管理层次。针对特定税源和特定职责开展工作,采取不同管理措施,不断深化不同管理对象。同时,建立和培养税源管理专业化人才队伍是专业化税源管理的基础,建议打破地域和人员部门限制,在市局层级建立“重点税源管理专业人才库”。“人才库”由市局机关及各县(区)局业务骨干等组成。在实施专业化税源管理过程中,按管理层级抽调“人才库”人员与事务所相关人员以及大型企业会计人员共同组成专业化管理组。
(三)以“四位一体”互动机制为保障,推进税源管理立体化。
应建立以涉税业务流程为基础,以涉税数据信息为纽带,以“整合”、“联动”为重点的“四位一体”互动机制,结合工作实际,细化和强化部门的工作职责和分工,确定互动机制工作流程和考评制度,协调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和税源管理主要环节之间的工作,通过不断的优化和完善,最终建立起税收分析、税源监控、纳税评估、税务稽查四个环节的长效运行机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