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钢轨闪光焊接施工作业指导书

钢轨闪光焊接施工作业指导书

钢轨闪光焊接施工作业指导书
钢轨闪光焊接施工作业指导书

轨道工程

现场移动式闪光焊接

施工作业指导书

2011年x月xx日发布2011年x月xx日实施

中铁一局集团新运工程有限公司

现场移动式闪光焊接施工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适用于新(改、扩)建铁路现场移动式闪光焊接。

2、作业准备内业技术准备根据设计文件的要求和开通速度的标准,核实施

工技术标准。

同时对施工设计图纸进行会审,了解设计意图。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

施工人员开工前应通过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特殊工种持证上岗,各种施工机具在开工前全部进场确保状态良好。

外业技术准备

在正式焊接前,按照《钢轨焊接第2部分:闪光焊接》(TB/)的

要求完成钢轨焊接接头的型式试验。确定焊接参数,制定焊机操作规程。

生产检验应符合《钢轨焊接第2部分:闪光焊接》(TB/)相关规定,检验合格后方可继续生产。

3、技术要求

按照《钢轨焊接第一部分:通用技术条件》(TB/)、《钢轨焊接第2部分:闪光焊接》(TB/)的有关规定要求施工作业。

单元焊头距离梁缝和桥台边墙的距离符合设计图纸要求,设计图纸无要求的,其距离大于2m。

气温低于0C时不宜进行工地钢轨焊接。刮风、下雨天气焊接时,应采取防风、防雨措施。

施工环境温度低于10 C时,焊前应用火焰预热轨端长度范围,预热温度应均匀,钢轨表面预热升温为35 C -50 C,焊后应采取保

温措施。

单元轨节左右股钢轨的焊接接头宜相对,相错量不应大于

100mm 。

其他相关要求:执行《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TB10415-2003 )、《高速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 TB 1 0754-20 1 0)及设计文件相关要求。

4、施工程序及工艺流程

施工程序

施工准备-轨端打磨-焊机对位-焊接-正火-打磨-探伤- 收尾。

施工工艺流程见下页现场移动式闪光焊接工艺流程图。

5、施工要求施工准备焊接设备检查

在进行钢轨焊接前,应先对焊轨机及配套设备进行检查。轨端除锈

轨端除锈是对待焊钢轨端面和距离端面500mm 范围内轨腰两侧表面除锈,使其露出80%以上的金属光泽。如果在此范围有凸出轨腰表面的厂标、生产日期等符号必须同时磨平。

现场移动式闪光焊接工艺流程图

5、施工要求

施工准备

焊接设备检查

在进行钢轨焊接前,应先对焊轨机及配套设备进行检查。

轨端除锈

轨端除锈是对待焊钢轨端面和距离端面500mm范围内轨腰两

侧表面除锈,使其露出80%以上的金属光泽。如果在此范围有凸出轨腰表面的厂标、生产日期等符号必须同时磨平。

单元焊接施工工艺

待焊钢轨及接头准备

焊接前松开待焊轨头后方10m 范围内的扣件及前方一节待焊轨的扣件,长

轨下安放滚筒,以便钢轨可以纵向移动焊接。

焊接前必须检查钢轨端面垂直度和钢轨端面、轨腰导电面除锈质量。打磨焊机电极钳口轨腰接触区;将两待焊轨端抬起一定高度进行焊机对位夹轨,抬起高度应根据轨枕和扣件类型确定。

垫放滚筒、窜轨

垫放滚筒:全部拆卸待焊长钢轨的扣配件,在待焊轨头前方长钢轨下每隔安放一个滚筒,以便钢轨可以纵向移动焊接。

窜轨方法:在焊接的另一端用撞轨器撞钢轨,同时在焊接端用拉伸器配合拉伸。在线路长度较长或窜轨距离比较远时应增设撞轨器的数量。

为了防止长轨端面被撞伤应在长轨上加装撞轨包,撞轨作业时长轨条前后端加强联系,防止撞轨过头,同时加强观察被撞轨条,防止长轨侧翻。

根据焊接的焊接参数,长轨接头应预留搭接量作为顶锻量。

焊机对位

钢轨焊接首先进行焊轨机对位,每班由调车员联系和协调,将移动式焊轨机和工班作业人员运抵焊接作业区,载有移动式焊轨机的平板车第一个轮对距焊接中心线为左右。

焊接焊接时钢轨的顶锻,采用拨曲线的方法预留顶锻量,从距离焊缝不小于50m?75m处起向单元轨终端方向拨曲线,曲线长度约30m;直线地段上下股均往

道心方向拨移,拨移量大约左右;曲线

地段内外股钢轨均往外拨移,拨移量大约左右

钢轨进入焊机后,在对头过程中,应注意必须以工作面为基准。轨头工作面错位偏差不应大于,轨底边缘错位偏差不应大于1mm 。

钢筋焊接检验作业指导书

钢筋焊接检验作业指导书 1、样品制备 ⑴、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筋的电阻点焊、闪光对焊、电弧焊、电渣压力焊和埋弧压力焊五种焊接方法的焊接工艺性能的检验。 ⑵、各种焊接方法的试件数量见下表: 每组试件数同一类型焊复验试件 量(个)接序号焊接方法数量 接头批量数弯曲抗剪拉伸 1 电阻点焊 3 3 200 双倍 倍双200 3 3 / 闪光对焊2 电弧焊 帮条3 300 搭接3 3 3坡口3

熔槽帮 34电渣压力300 预埋件埋5 300 3 压力⑶、拉伸试件的最小长 试件最小长mm 8d+Lh+240 电弧焊双面搭接双面5d+Lh+240单面搭接、单面帮8d+240 闪光对焊、电渣压力焊气压——帮条长度或搭接长度,钢筋帮条或搭接L注 度应符合下表要求帮条长度或搭接焊接型钢筋牌号 Lh HBP235 单面≥8 ≥4双面≥10HRB40单面HRB33RRB500 ≥5双面注、搭接焊搭接长度除要满足上表要求外,还得满足小搭接长度不得小100mm 、切取试件时,应使焊缝处于试件长度的中间位置 ⑷、弯曲试件长度按下式计算 L=D+2.5d+150mm 式中—试件长—弯心直(mm) —钢直(mm) 切取试件时,焊缝应处于试件长度的中央 弯心直按下表规定确定

钢筋焊接接头弯曲试验弯心直 钢筋级弯心直D(mm) 25mm25mm钢筋直3dⅠ2d 5dⅡ4d 6dⅢ5d 8d Ⅳ7d :、试验设备2. ⑴、万能材料试验机示值误差在±1%, ⑵、弯曲试验可在万能材料试验机或其它弯曲机上进行,并配上相应的弯心直径。 3、检测评定依据 《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GB/T238-2002 《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GB/T232-1999 《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JGJ/T27-2001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 4、拉伸试验 拉伸试验→测量试件截面尺寸→试样夹紧在试验机上→均匀加荷直至拉断→读取记录荷载值及描述断裂状态→计算钢筋焊接接头拉伸试验,测定其抗拉强度,即试样拉断时所对应的最大应力。其计算式为: ? = F/S(N/mm2)

钢筋焊接施工作业指导书样本

钢筋焊接施工作业指导书样本 1. 施工准备 1. 材料 (1)焊剂的性能符合GB 5293碳素钢埋弧焊用焊剂的规定,焊剂型号为HJ431,需用为焰型高锰高硅低氟焊剂或中锰高硅低氯焊剂。 (2)焊剂要存放在干燥的库房内,防止受潮,使用前必须经250~300°C烘焙,烘焙时间不小于2h。 (3)使用回收的焊剂,要除去熔渣和杂物,并与新焊剂混合均匀使用。 (4)焊剂必须有出厂合格证。 (5)焊接电源,要采用次级空载电压较高(TSV以上)的交流焊接电源(采用容量为600A的焊接电源)。 2. 作业条件 (1)设备要符合要求,电压表,时间显示器应配备齐全。 (2)电源要符合要求,当电源电压下降大于5%,则不要焊接。 (3)作业场地要有安全防护措施,制定和执行安全技术措施加强焊工的劳动保护。 (4)焊工必须持有有效的焊工考试合格证。 2. 电渣压力焊 1. 施工工艺 (1)工艺流程 安装焊接钢筋→安放引弧铁丝球→缠绕石棉绳装上焊剂盒→装放焊剂→接通电源,造渣工作电压40~50V,电渣工作电压20~25V→造渣过程形成渣池→电渣过程钢筋端面熔化→切断电源,顶压钢筋完成焊接→卸出焊剂拆卸焊剂盒→拆除夹具。 (2)操作工艺 ①焊接钢筋时,用焊接夹具分别钳固上下待焊接钢筋,上下钢筋安装时,中心线要一致。 ②安放引弧铁丝球:抬起上钢筋,将预先准备好的铁丝球安放在上下钢筋焊

接端面的中间位置,放下上部钢筋,轻压铁丝球,使之接触良好。放下上部钢筋时,要防止铁丝球被压扁变形。 ③装上焊剂:先在安装焊剂盒底部的位置缠上石棉绳后再装焊剂盒,并往焊剂盒装满焊剂。安装焊剂盒时,焊接口宜位于焊剂盒的中部,石棉绳缠绕应严密,防止焊剂泄漏。 ④接通电源,引弧造渣:按下开关,接通电源,在接通电源的同时将上部钢筋微微向上提,引燃电弧,同时进行“造渣延时读数”计算通电时间。 “造渣过程”工作电压控制在40~50V之间,造渣通电时间约占整个焊接过程所需通电时间的3/4。 ⑤“电渣过程”:随着造渣过程结束,即时转入“电渣过程”的同时进行“电渣延时读数”,计算电渣通电时间,并降低上部钢筋,把上部钢筋的端部插入渣池中,徐徐下送上钢筋,直至“电渣过程”结束。 “电渣过程”工作电压控制在20~25V之间,电渣通电时间约占整个焊接过程所需通电时间的1/4。 ⑥顶压钢筋,完成焊接:“电渣过程”延时完成,电渣过程结束,即切断电源,同时迅速顶压钢筋,形成焊接接头。 ⑦卸出焊剂,拆卸焊剂盒、石棉绳及夹具。卸出焊剂时,应将接料斗卡在剂盒下方,回收的焊剂应除去溶渣及杂物,受潮的焊剂应烘焙干燥后,方可重复使用。 ⑧钢筋焊接后,应及时进行焊接接头外观检查,外观检查不合格的应切除重焊。 2. 控制要点 (1)在焊接过程中,要准确掌握焊接通电时间,密切监视造渣工作电压和电渣工作电压的变化,并根据焊接工作电压的变化情况提升或降低上钢筋,使焊接工作电压稳定在参数范围内。顶压钢筋时,要保持压力数秒钟后可松开操纵杆,以免接头偏斜或接合不良。焊接过程中应采取措施扶正钢筋上端,以防止上下钢筋错位和夹具变形。钢筋焊接结束后,应立即检查钢筋是否顺直。 (2)焊剂要妥善存放,以免受潮变质。

移动闪光焊接作业指导书

钢轨移动闪光焊接施工作业指导书单位:

钢轨移动闪光焊接施工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 木指导书适用于公司范围内的移动闪光焊接施工作业。 2?作业准备 2.1内业技术准备 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及技术标准。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培训,某些特殊工作必须持证上岗。 2.2外业技术准备 根据钢轨焊接标准TB/T1632.1-2005规定,施工单位现场配置的每套移动闪光焊设备均应通过对应的钢轨生产厂及钢轨牌号的型式检验,提交型检确定的各项工艺参数后才可以进行施工。我单位购置乌克兰巴顿K922 移动焊机2台己经具备进场条件,待设备进场后立即进行型式试验。 2.2.1人员培训 焊接操作人员或管理人员应当进行表1要求的外部培训,其它焊轨作业人员还应接受表2要求的培训。表2要求的培训由施工单位组织进行。 表移动式钢轨闪光焊人员外部培训要求 表2:焊接操作人员的内部培训要求

2.2.2生产检验计划 型式检验之后,应按照标准要求和木单位施工情况,进行生产检验。生产检验项目及数量如下: 表3:生产检验项目及数量 3?技术要求 线路在更换完500m长轨条铺砂整道完毕后进行单元轨焊接,单元轨节焊接完毕大机养道并用动力车稳定道床,整道后要求实测单根轨枕道床,横向阻力不小于7.5KN,放散应力在设计锁定轨温范围内锁定无缝线路。 焊接技术按照《TB/T 1632.1-2005钢轨焊接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和《TB/T 1632.2-2005钢轨焊接第2部分闪光焊接》标准; 质量要求和检验方法要符合?TB/T 1632.1》的规定。 焊接材料符合《TB/5344-2003》的规定。 在铁路轨道上进行钢轨闪光焊接,应配置有锯轨设备、轨端除锈设备、移动式钢轨闪光对焊设备、移动式钢轨焊接接头矫直设备、仿型打磨机以及焊接接头热处理装置,发电机组等,设备应具有产品质量合格证书。每个钢轨焊头均应进行超声波探伤和外观检查,并标记编号,填写焊接记录报告。

现场施工验收闪光对焊的方法。闪光对焊施工中应注意的有关问题

钢筋对焊接作业指导书 一、目的 通过对钢筋焊接施工工艺进行全过程控制,确保焊接质量符合设计、规范和验标的要求。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镇胜高速公路第24合同段王家岩1号大桥、王家岩2号特大桥二座桥梁的钢筋加工。 三、职责 工程部针对本工程的特点,编制作业指导书,明确工序、工艺流程和控制要速。项目总工批准,桥梁主管工程师负责现场技术交底并检查落实。 现场施工负责人对本工序作业中的人员、设备配置负责。 质检和试验部门根据执行工序检验和试验。 物设部对使用的机电设备负责,并制定机电设备操作及维护细则,确保机械设备正常运转。 四、钢筋焊接技术和质量标准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071—98) 五、工艺操作程序 (一)钢筋的可焊性 Ⅱ级钢筋的焊接性能较Ⅰ级钢筋为差。本合同段工程钢筋级别为Ⅰ、Ⅱ级,符合焊接要求。 (二)对焊工艺 闪光对焊可以分为连续闪光焊、预热闪光焊和闪光—预热—闪光焊等三种工艺,根据钢筋品种、直径和所用焊机功率等选用。 1、连续闪光焊 连续闪光焊焊接工艺过程包括:连续闪光和顶锻过程。其操作方法为: ⑴先闭合一次电路,使两钢筋端面轻微接触,促使钢筋间隙中产生闪光,接着徐徐移动钢筋,使两钢筋端面仍保持轻微接触,形成连续闪光过程。闪光过程应当稳定强烈,以防焊口金属氧化。 ⑵当闪光达到规定程度后(烧平端面,闪掉杂质,热至溶化),即可以适当压力迅速进行顶锻挤压。顶锻过程应快速有力,以保证焊口闭合良好和使接头处产生适当的锻粗变形。先带电顶锻,再无电顶锻到一定长度,焊接接头即告完成。 ⑶适用条件 连续闪光焊所能焊接的最大钢筋直径见下表: 焊机容量(KVA)钢筋级别钢筋直径(mm) 150 Ⅰ级25 Ⅱ级28 100 Ⅰ级20 Ⅱ级18 75 Ⅰ级16 Ⅱ级14 2、预热闪光焊 预热闪光焊即在连续闪光焊前增加一次预热过程,以扩大焊接热影响区。工艺过程包括:预热、闪光和顶锻过程。其操作方法为: ⑴先闭合电源,然后使两钢筋端面交替分开,使其间隙发生断续闪光来实现预热,或使两钢筋端面一直紧密接触用脉冲电流产生电阻热(不闪光)来实现预热。预热过程要充分,频率要适当,以保证热影响区的塑性。 ⑵闪光和顶锻过程与连续闪光焊相同。 ⑶适用条件:钢筋直径较粗时。

钢轨移动闪光焊作业指导书

钢轨移动闪光焊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青岛地铁13号线工地钢轨移动闪光焊作业。 2.施工准备 2.1焊接设备检查 在进行钢轨焊接前,应先对焊轨机及配套设备进行检查。 2.2轨端除锈 轨端除锈是对待焊钢轨端面和距离端面500mm范围内轨腰两侧表面除锈,使其露出80%以上的金属光泽。如果在此范围有凸出轨腰表面的厂标、生产日期等符号必须同时磨平。 2.3内业技术准备 2.3.1根据设计文件的要求和开通速度的标准,核实施工技术标准。同时对施工设计图纸进行会审,了解设计意图。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 2.3.2施工人员开工前应通过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特殊工种持证上岗,各种施工机具在开工前全部进场确保状态良好。 2.4外业技术准备 2.3.3在正式焊接前,按照《钢轨焊接第2部分:闪光焊接》(TB/T1632.2-2014)的要求完成钢轨焊接接头的型式试验。确定焊接参数,制定焊机操作规程。 2.3.4生产检验应符合《钢轨焊接第2部分:闪光焊接》(TB/T1632.2-2014)相关规定,检验合格后方可继续生产。 3.技术要求 3.1气温低于10℃时不宜进行工地钢轨焊接。刮风、下雨天气焊接时,应采

取防风、防雨措施。 3.2施工环境温度较低时,焊前应用火焰预热轨端0.5m长度范围,预热温度应均匀,钢轨表面预热升温为35℃-50℃,焊后应采取保温措施。 3.3单元轨节左右股钢轨的焊接接头宜相对,相错量不应大于100mm。 3.4其他相关要求:执行《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3-2003)及设计文件相关要求。 4.施工工艺流程 图4.1 现场移动式闪光焊接工艺流程图 施工准备 轨端打磨 焊机对位 焊接推凸 粗磨 正火 矫直 精磨 探伤 恢复线路、质量检查 5.施工方法 5.1待焊钢轨及接头准备 焊接前松开待焊轨头后方10m范围内的扣件及前方一节待焊轨的扣件,长轨下安放滚筒,以便钢轨可以纵向移动焊接。 焊接前必须检查钢轨端面垂直度和钢轨端面、轨腰导电面除锈质量。打磨焊机电极钳口轨腰接触区;将两待焊轨端抬起一定高度进行焊机对位夹轨,抬起高度应根据轨枕和扣件类型确定。 5.2垫放滚筒、窜轨 A 垫放滚筒:全部拆卸待焊长钢轨的扣配件,在待焊轨头前方长钢轨下每隔 12.5m安放一个滚筒,以便钢轨可以纵向移动焊接。 B 窜轨方法:在焊接的另一端用撞轨器撞钢轨,同时在焊接端用拉伸器配合

最新地铁闪光对焊作业指导书

地铁闪光对焊作业指 导书

闪光对焊作业指导书 1.总体工艺 1.钢筋的连接采用闪光对焊,为质量控制要点。闪光对焊是将两根钢筋安放成对接形式,利用焊接电流通过两钢筋接触点产生的电阻热,使金属熔化产生飞溅闪光,迅速施加顶锻力完成的一种压焊方法。 2. 焊接参数 2.1 闪光留量与闪光速度:闪光留量是指在闪光过程中,闪出金属所消耗的钢筋长度。闪光留量的选择,应使闪光结束时,钢筋端部都能均匀加热,并达到足够的温度。闪光留量的取值:连续闪光焊为两钢筋切断时严重压伤部分之和,另加8mm;预热闪光焊为8-10mm;闪光—预热—闪光焊的一次闪光为两钢筋切断时严重压伤部分之和,二次闪光为8-10mm(直径大的钢筋取大值)。闪光速度由慢到快,开始时近于零,而后约1mm/s,终止时达1.5-2mm/s。钢筋越粗,所需闪光留量越大,闪光速度则随之降低。 2.2 顶锻留量、顶锻速度与顶锻压力:顶锻留量的选择,应使钢筋焊口完全密合并产生一定的塑性变形。顶锻留量宜取4-6.5mm,级别高或直径大的钢筋取大值。顶锻速度越大越好,特别是在顶锻开始的0.1秒内,应将钢筋压缩2-3mm,使焊口迅速闭合不致氧化,而后断电,并以6mm/s的速度继续顶锻至终止。顶锻压力随钢筋直径增大而增加,应足以将全部的融化金属从接头挤出,而且还要使临近接头处(约10mm)的金属产生适当的塑性变形。 2.3 调伸长度:调伸长度是指焊接前,两钢筋端部从电极钳口伸出的长度。调伸长度的选择与钢筋品种和直径有关,应使接头区域获得均匀加热,并使钢筋顶锻时不发生旁弯。调伸长度取值:Ⅰ级钢筋为0.75-1.0d,Ⅱ级钢筋为0.75-1.0d(d为钢筋直径);直径小的钢筋宜取较大的系数值。 2.4 变压器级次:钢筋级别高或直径大,变压器级次要高。焊接时如火花过大并有强烈声响,应降低变压器级次;当电压降低5%左右时,应提高变压器级次1级。 2.5 冬期钢筋的闪光对焊宜在室内进行,焊接时的环境气温不宜低于0℃。钢筋应提前运入车间,焊毕后的钢筋应待完全冷却后才能运往室外。 3. 操作工艺流程

钢轨闪光焊接施工作业指导书讲解

轨道工程 现场移动式闪光焊接 施工作业指导书 2011年×月××日发布 2011年×月××日实施中铁一局集团新运工程有限公司

现场移动式闪光焊接施工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 适用于新(改、扩)建铁路现场移动式闪光焊接。 2、作业准备 2.1内业技术准备 2.1.1根据设计文件的要求和开通速度的标准,核实施工技术标准。同时对施工设计图纸进行会审,了解设计意图。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 2.1.2施工人员开工前应通过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特殊工种持证上岗,各种施工机具在开工前全部进场确保状态良好。 2.2外业技术准备 2.2.1在正式焊接前,按照《钢轨焊接第2部分:闪光焊接》(TB/T1632.2-2005)的要求完成钢轨焊接接头的型式试验。确定焊接参数,制定焊机操作规程。 2.2.2生产检验应符合《钢轨焊接第2部分:闪光焊接》(TB/T1632.2-2005)相关规定,检验合格后方可继续生产。 3、技术要求 3.1按照《钢轨焊接第一部分:通用技术条件》(TB/T1632.1-2005)、《钢轨焊接第2部分:闪光焊接》(TB/T1632.2-2005)的有关规定要求施工作业。 3.2单元焊头距离梁缝和桥台边墙的距离符合设计图纸要求,设计图纸无要求的,其距离大于2m。

3.3气温低于0℃时不宜进行工地钢轨焊接。刮风、下雨天气焊接时,应采取防风、防雨措施。 3.4施工环境温度低于10℃时,焊前应用火焰预热轨端0.5m 长度范围,预热温度应均匀,钢轨表面预热升温为35℃-50℃,焊后应采取保温措施。 3.5单元轨节左右股钢轨的焊接接头宜相对,相错量不应大于100mm。 3.6其他相关要求:执行《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5-2003)、《高速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4-2010)及设计文件相关要求。 4、施工程序及工艺流程 4.1施工程序 施工准备→轨端打磨→焊机对位→焊接→正火→打磨→探伤→收尾。 4.2施工工艺流程 见下页现场移动式闪光焊接工艺流程图。 5、施工要求 5.1施工准备 5.1.1焊接设备检查 在进行钢轨焊接前,应先对焊轨机及配套设备进行检查。 5.1.2轨端除锈 轨端除锈是对待焊钢轨端面和距离端面500mm范围内轨腰两侧表面除锈,使其露出80%以上的金属光泽。如果在此范围有凸出

钢筋焊接作业指导书

钢筋闪光焊作业指导书 庐山春天一组团3、4栋住宅工程框架梁钢筋14以上钢筋接头部分采用闪光焊连接。 一、施工准备 1、机械设备 焊机UN-100一台。 2、材料 各种规格钢筋级别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并经检验合格. 3、作业条件 (1)设备在操作前检修完好,保证正常运转,并符合安全规定,操作人员必须要持证上岗。 (2)钢筋焊口要平口、清洁、无油污杂质等。对焊机容量、电压要符合要求。 二、操作工艺 1、闪光焊工艺 根据钢筋品种、直径和所用焊机功率大小选用连续闪光焊、预热闪光焊、闪光一预热一闪光焊。对于可焊性差的钢筋,对焊后宜采用通电热处理措施,以改善接头塑性。 (1)连续闪光焊:工艺过程包括连续闪光和顶锻过程。施焊时,先闭合一次电路,使两钢筋端面轻微接触,此时端面的间隙中即喷射出火花般熔化的金属微粒一闪光,接着徐徐移动钢筋使两端面仍保持轻微接触。形成连续闪光。当闪光到预定的长度,使钢筋端头加热到将近熔点时,就以一定的压力迅速进行顶锻,再灭电顶锻到一定长度,焊接接头即告完成。 (2)预热闪光焊:工艺过程包括一次闪光、预热、二次闪光及顶段等过程。一次闪光是将钢筋端面闪平。预热法方法有连接闪光预热和电阻预热两种。 连续闪光预热是使两钢筋面交替地轻微接触和分开,发出断续闪光来实现预热。 电阻预热是在两钢筋端面一直紧密接触用脉交战电流或交替紧密接触与分开,产生电阻热(不闪光)来实现预热,此法所需功率较大。二次闪与预锻过程同连续闪光焊。

(3)闪光一预热一闪光焊:是在预热闪光焊前加一次闪光过程。 工艺过程包括一次闪光、预热、二次闪光及顶锻等过程,施焊时首先连续闪光,使钢筋端部闪平,然后同预热闪光焊。焊接钢筋直径较粗时,宜用此法。 (4)焊后通电热处理:方法是焊毕松开夹具,放大钳口距,再夹紧钢筋;接头降温至暗黑后,即采取低频脉冲式通电加热;当加热至钢筋表面呈暗红色或桔红色时,通电结束;松开夹具,待钢筋冷后取下钢筋。 (5)钢筋闪光对焊工艺。 1)对焊参数,根据焊接电流和时间不同,分为强参数(即大电流和短时间)和弱参数(即电流较小和时间较长)两种。 2)采用强参数可减少接头过热并提高焊接效率,但易产生淬硬。 2、闪光对焊参数 为了获得良好的对焊接头,应合理选择对焊参数。 焊接参数包括:调伸长度、闪光留量、闪光速度、顶锻留量、顶锻速度、顶锻压力及变压级次。采用预热闪光焊时,还要有预热留量与预热频率等参数。 3、对焊操作要求: (1)HRB400级钢筋对焊 HRB400 级钢筋的可焊性较好,焊接参数的适应性较宽,只要保证焊缝质量,拉弯时断裂在热影响区就较小。因而,其操作关键是掌握合适的顶锻。 采用预热闪光焊时,其操作要点为: 一次闪光,闪平为准;预热充分,频率要高; 二次闪光,短、稳、强烈;顶锻过程,快速有力。 4、对焊注意事项 (1)对焊前应清除钢筋端头约150mm范围的铁锈污泥等,防止夹具和钢筋间接触不良而引起“打火”。钢筋端头有弯曲应予调直及切除。 (2)当调换焊工或更换焊接钢筋的规格和品种时,应先制作对焊试件(不小于2个)进行冷弯试验,合格后,方能成批焊接。 (3)焊接参数应根据钢种特性、气温高低、电压、焊机性能等情况由操作焊工自行修正。 (4)焊接完成,应保持接头红色变为黑色才能松开夹具,平稳地取出

移动闪光焊焊接质量控制办法

移动闪光焊接质量管理办法 一、目的: 为保证现场钢轨焊接质量的要求,有效规范和监控现场钢轨焊接质量,完善车间现场钢轨焊接检查制度,特编制本办法。 二、依据标准 1.TB/T 1632.1-2005 钢轨焊接第一部分:通用技术条件 2.TB/T 1632.1-2005 钢轨焊接第二部分:闪光焊接 三、岗位质量作业标准 1.焊前准备:①作业前需要采用垫辊子或拨弯等方式,保证待焊钢轨自由端可以自由移动;②检查待焊两根钢轨距端面1米范围内母材质量,是否有伤损;③根据设计要求、钢轨实际长度以及曲线影响等原因进行锯轨。 2.除锈作业:主要对待焊钢轨端面和轨腰部分进行除锈,范围是距离轨端750mm以内,打磨直至露出钢材本体;要求轨腰清除氧化层,露出金属光泽,并且打磨应均匀,同时必须将钢轨的标记、突起打磨掉。若钢轨打磨后超过24小时,焊接前需重新打磨。 3.移动焊接作业:①作业人员焊接前要检查焊接工艺是否匹配; ②焊接过程中及焊接完成后认真观察焊接曲线,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③焊后检查焊接接头的错口量应满足表1中要求标准;④检查推凸情况,推瘤完成后,焊接接头轨头、轨底和轨底顶面上斜坡的残余量应不大于1mm,其余部位的残余量应不大于2.0mm,焊缝不得有焊渣嵌入或凹坑,母材不得推亏。

4.粗磨作业:①粗打磨范围是焊接接头距轨脚边缘35mm范围内的上下表面、轨脚边缘,轨底;②粗磨后的表面应平整、光洁,与母材过渡圆顺,轨脚边缘上下棱角应倒成圆角;③打磨时应沿钢轨方向纵向打磨,不允许横向打磨。 5.热处理作业:①加热前要测温焊头温度,待焊缝温度冷却到500℃以下后方可进行正火作业;②调整加热器与钢轨接头表面的间隙,使间隙均匀、对称;④完成后按规定记录各项数据。 6.精磨作业:①采用仿形磨轨机对钢轨接头进行精磨,外形精磨长度不得超过焊缝两侧450mm的范围;②打磨部位表面平整、不得有凸台或凹坑,各部分圆弧曲面必须与原钢轨一致,不得有尖角、棱角或突变,打磨时控制好磨削量,不得出现打磨发蓝的现象;③精磨后的焊接接头外观平直度要符合要求;④在焊缝中心线两侧各100mm 范围内,表面不平度不大于0.2mm。 7.探伤作业:①探伤人员应取得Ⅱ级或以上无损检测人员技术资格证书;②探伤时焊接接头温度不得高于40℃;③探伤后作业进行记录。 四、生产检验 1.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需要进行生产检验:①连续焊接500个接头;②焊机工况变化,对某个参数进行修订之后;③焊机出现故障、记录曲线异常,故障排除后;④焊机停焊钢轨1个月以上,开始焊接生产前;⑤焊接钢轨轨型发生变化,变换焊接工艺后。 2.生产检验的项目及试件数量

闪光对焊作业指导书

钢筋闪光对焊作业指导书 编制:审核: 被指导施工队:施工队负责人:日期:年月日 1 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一般水利水电施工与民用建筑中钢筋对焊工艺。 2 施工准备 1.1材料:钢筋,必须符合GB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 1.2机具:手动钢筋对焊机。 1.3人员:操作人员必须持有钢筋对焊操作证。 1.4作业条件:电源必须满足对焊机使用要求,气温不低于-20℃。 2施工工艺及技术要点: 3操作工艺 3.1对焊工艺 连续闪光焊的工艺过程包括:连续闪光和顶锻过程。施焊时,先闪合一次使两钢筋端面轻微接触,此时端面的间隙中喷出火花般熔化的金属微粒——闪光,接着移动钢筋使两端面仍保持轻微接触,形成连续闪光,当闪到预定长度,使钢筋端头加热到将近熔点时,以一定的压力和迅速进行顶锻。先带电顶锻,再无电顶锻到一定长度,焊接接头即告完成。 3.2对焊参数 3.2.1调伸长度的选择,应使接头区域获得均匀的加热,又不致在顶锻时发生旁弯,调伸长度随着钢筋等级提高而增大。 3.2.2闪光留量的选择应使闪光过程结束时,钢筋端部能产生均匀加热,并达到足够的温度,钢筋越粗,所需闪光留量越大。 3.2.3闪光速度的控制应随着钢筋直径增大而降低,并在整个闪光过程中要由慢到快,这样在终止阶段闪光较为强烈,以保护焊缝金属免受氧化。 3.2.4顶锻留量的选择应使顶锻过程结束时接头的整个断面能够获得紧密的接触,并且具有适当的塑性变形,顶锻留量分为有电顶锻和无电顶锻。有电顶锻能消除氧化作用,使溶化金属的表面紧密结合,挤出氧化物及污秽杂质,使焊口处加热均匀。 3.2.5顶锻速度应越快越好,特别是顶锻开始的0.1秒应将钢筋压缩2-3mm,以使焊口迅速闪合,保护焊缝金属免受氧化,在焊口紧密封闭以后,要以适当的快速完成顶锻过程。

钢轨闪光焊接操作介绍

钢轨闪光焊接操作介绍 工艺流程:焊前设备检查—钢轨焊前钳口及钢轨打磨—钢轨对正—接头焊接—推瘤—正火—接头调直及打磨—焊接接头探伤—焊缝验收 1、焊前设备检查包括焊前检查焊机,应确认焊机状态正常,电压正常,油位、油温正常,焊机无报警。 2、钢轨焊前检查和除锈包括检查钢轨型号、牌号、产地、熔炼号。使用手持砂轮机人工除锈。 2)除锈部位:待焊钢轨端面、钢轨与闪光焊机电极接触部位, 打磨长度不少于50cm,达到焊机的要求。 3)母材打磨量不超过0.2mm。 4)除锈后的表面待焊时间超过24小时、或有污染时应重新除锈 5)电极夹持轨腰时,应同时打磨掉钢轨表面热轧突起标志 6)应沿钢轨方向纵向打磨,禁止横向打磨 除锈打磨质量要求如下: 钢轨除锈部位需要打磨至露出金属本色,轨腰处如有凸出的钢轨生产标识必须打磨平整。轨腰打磨除锈时,要顺钢轨方向纵向打磨,打磨砂轮不能停在同一部位打磨,避免打磨位置温度过高,形成淬火层(即温度瞬间升高,又马上降低)。除锈打磨后不允许存在明显的凹凸面及划痕,打磨时对母材的磨削量不得超过0.2mm。待焊钢轨除锈打磨后的放置时间超过24小时或者打磨部位已生锈,应重新进行打磨。打磨后经检查合格的钢轨接头,才能进行焊接, 逐根检查钢轨表面质量: 检验钢轨外观有无硬弯、扭曲、裂纹、折叠、划痕、压痕、碰伤等缺陷,如发现不合格必须锯掉。 应使用量具及样板,逐根检查钢轨型式尺寸:钢轨高度,轨头宽度,轨底宽度,断面不对称,端面斜度,端部弯曲,端面斜度,应符合下表要求,如发现待焊钢轨裂纹和超标的硬弯、扭曲、重皮、夹灰、结疤、划痕损伤等,需作更换处理,所有钢轨的检查结果应在钢轨检查记录表上做好记录。

钢轨闪光焊 技术 焊缝 伤损

闪光焊工作原理及钢轨焊头 一、什么是闪光焊 闪光焊也称接触焊,是在电阻对焊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焊接开始时,两个金属工件端面接触,通过端面的接触点导电,接触电阻产生的电阻热加热工件端部,当温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工件接触面的金属熔化形成液态金属层,通过外加纵向力挤出液态金属,并使高温金属产生塑性变形,在结合面产生共同晶粒,获得致密的热锻组织形成对接接头。 1. 闪光的形成过程 在金属工件相互靠近的过程中,端面间一些相互突出的凸点首先接触,电流从这些接触点通过时,由于导电面积突然减小,造成电流线弯曲与收 缩从而形成了接触电阻,如图1所示。 图1 闪光面的接触点 这些小接触点的电阻很大,电流流过时被迅速加热、熔化,形成一个个液体金属过梁,这些金属过梁将热量传入焊件的内部。每个过梁都存在液态表面张力、径向压缩效应力、电磁引力和电磁斥力的作用,径向压缩力与流过过梁的电流强度平方成正比,在这些力的作用下过梁直径减小,电流密度

急剧增大,温度迅速上升,使过梁内部出现金属蒸气。金属蒸气使液体过梁体积急剧膨胀而爆破,熔化的金属微粒从对口间隙中飞溅出来,形成了飞溅的火花。爆破后的位置留下一定深度的火口,为邻近产生过梁创造了条件。闪光过程就是焊接端面不断产生液态金属过梁又连续不断的爆破过程,并伴随有工件金属的烧损。 2. 闪光的作用 (1)加热焊件。闪光过程中金属液体过梁的电阻热和过梁爆破时一部分喷射熔滴飞溅到对口面上带来的热量对焊件加热。 (2)烧掉焊件端面上的赃物和不平之处。因此也就可以降低焊接前对焊件端面的打磨要求,用手提砂轮粗打磨即可。 (3)金属的液体过梁爆破时产生的高压力、金属蒸气及CO、CO2气体形成了保护气氛,减低了焊件端面间隙中气体介质的氧化能力。 (4)闪光后期,焊件断面形成液态金属覆盖层,为顶锻时排除端面的氧化物和过热金属提供了有利条件。 3. 获得闪光对焊优质接头的条件 (1)后期闪光过程不出现闪光中断,加速烧化时闪光稳定、激烈,有良好的保护气氛。 (2)焊接端头应形成足够的加热区和适当的、均匀的温度梯度;断面温度均匀。因此要求钢轨端面垂直度(斜度)不大于0.8mm,高速轨的端面垂直度不大于0.6mm。 (3)焊接端面要有足够的塑性变形区。 二、钢轨闪光焊

钢轨移动闪光焊施工方案

青岛市红岛-胶南城际 (井冈山路-大珠山段)轨道交通工程轨道工程 (DK6+990~DK36+019) 钢轨移动闪光焊施工方案 中国交建 CHINA COMMUNICATIONS CONSTRUCTION 中交二公局青岛轨道交通R3线工程轨道工区项目经理部 2016年2月

青岛市红岛-胶南城际 (井冈山路-大珠山段)轨道交通工程 (DK6+990~DK36+019) 钢轨移动闪光焊施工方案 中国交建 CHINA COMMUNICATIONS CONSTRUCTION 编制: 审核: 批准: 中交二公局青岛轨道交通R3线工程轨道工区项目经理部

目录 一、编制依据 .............................................. - 1 - 1.1编制依据............................................ - 1 - 二、工程概况............................................... - 1 - 三、施工准备............................................... - 2 - 3.1施工准备............................................ - 2 - 3.2内业技术准备........................................ - 2 - 3.3外业技术准备........................................ - 2 - 3.4 技术要求........................................... - 3 - 四、施工工序及工艺流程..................................... - 3 - 4.1施工程序............................................ - 3 - 4.2施工工艺流程........................................ - 3 - 4.3单元焊接施工工艺.................................... - 4 - 五、劳动力组织............................................. - 8 - 六、材料要求............................................... - 9 - 七、施工机具配置........................................... - 9 - 八、质量控制及检验........................................ - 10 - 8.1焊接参数........................................... - 10 - 8.2质量控制........................................... - 12 - 8.3质量检验........................................... - 12 - 九、安全及环保要求........................................ - 13 - 9.1安全要求........................................... - 13 - 9.2环保要求........................................... - 14 -

钢筋焊接与机械连接作业指导书

钢筋焊接与机械连接作业指导书-----------------------作者:

-----------------------日期:

目录 一、编制依据 (2) 二、工程项目 (2) 三、钢筋原材 (2) 四、钢筋焊接工程 (2) 4.1 纵向钢筋连接 (2) 4.2 预埋件焊接 (3) 五、机械连接工程 (4) 5.1 接头使用规定 (4) 5.2 剥肋滚压螺纹加工 (4) 5.3 现场连接 (5) 5.4 接头检验 (6) 六、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7) 附:OSH危害辩识与危险评价程序一览表 (8)

一、编制依据 本作业指导书编制依据主要有: 1)新疆电力设计院红雁池电厂2x300MW技改工程施工图。 2)《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 3)《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03; 4)《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规程第1部分:土建工程》DL\T 5210.1-2005; 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6)《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JGJ/T27-2001 7)《滚轧直螺纹钢筋连接规程》JG163-2004 二、工程项目 本作业指导书所涉及的主要工程项目包括除氧煤仓间结构、汽机房A排结构、汽机基础结构、锅炉基础结构及烟囱工程的钢筋焊接及机械连接工程。 三、钢筋原材 本工程用钢筋为Ⅰ级HPB235、Ⅱ级HRB335。 所用钢筋需有材质证明书,钢筋型号、类别、物理性能在经过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

四、钢筋焊接工程 4.1 纵向钢筋连接 钢筋接头位置首先应遵循设计图纸。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 钢筋连接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同一钢筋应少设置接头且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 接头错头长度≥35d。 钢筋接头百分率:对于梁、板及墙类构件,不宜大于25%,对于柱类构件不宜大于50%。 1)闪光对焊: 施焊前进行焊前练习,并按需焊钢筋规格分别做焊前练习试件进行力学试验,合格后方可正式施焊。 本工程选用闪光-预热闪光焊,即:一次闪光-预热-二次闪光-顶锻。焊接时合理选用焊接参数:调伸长度为1~1.5d;烧化留量为8~10mm;闪光速度由慢到快,约1mm/s,最后达1.5~2mm/s;预热留量为2~7mm;预热频率1~2次/s;顶锻留量为4~10mm;顶锻速度越快越好,顶锻压力以将全部的金属熔液挤出且使邻近接头处的金属产生适当的塑性变形为宜。 焊接完毕后,接头分批进行质量检验及外观检查与力学性能试验,在同一台班内,由同一焊工完成的300个同牌号、同直径的钢筋焊接接头应作一批。当同一台班内焊接的接头数量较少,可在一周内累计计算,累积仍不足300个接头时,应按一批计算。外观检查从每批接头中抽查10%,且不少于10 个,外观质量:接头处无横向裂纹;与电极接触处的钢筋表面无明显烧伤;接头处的弯折角度小于4°;接头处钢筋轴线位移小于0.1d,且小于2mm。力学试验时,从每批接头中随机切取6个试件,其中3个做拉伸试验,3个做弯曲试验。焊接合格率100%。

闪光对焊作业指导书

钢筋闪光对焊作业指导书 一、 料要求 钢筋:应有材质证明书,其性能应符合《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91),《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GB13013-91)标准规定。 二、主要机具 1、应选用焊机容量为80—150KV A的对焊机。 2、钢筋切断机 三、作业条件 1、应保持对焊机的机械传动,电器控制系统可靠、稳定、灵活,冷却系统通畅。电极钳口应与钢筋紧密接触,间隙不大于钢筋直径的0.1倍,并不得大于2mm,上下电极对中。 2、用钢筋切断机下料时应注意使纵肋位于铅垂直面上。 3、应去除钢筋头150mm内,尤其是电极接触部分的铁锈、油污、泥浆。 4、钢筋放置在电极钳口内时应将端头凸出点

对凸出点。 5、钢筋过长应搭支架,保持两电极之间钢筋 处于水平位置。 6、雨天或施焊现场风速超过5.4m/S(3级风) 焊接时,应采取有效遮蔽措施。如搭设密闭式房 屋等,否则停止对焊。 四、操作工艺 1、工艺选择原则 a.当钢筋直径较小,钢筋级别较低,在表1规 定的范围内可采用“连续闪光焊”。 连续闪光焊钢筋上限直径表1 焊机容量 (KV-A) 钢筋级别钢筋直径(㎜) 160 Ⅰ级 Ⅱ级 Ⅲ级 25 22 20 100 Ⅰ级 Ⅱ级 Ⅲ级 20 18 16 80 Ⅰ级 16

Ⅱ级 Ⅲ级14 12 b、当超过表1规定,且钢筋断面没有严重压伤比较平整时,宜采用“预热闪光焊”。 c、当钢筋断面不平整,应采用“闪光—预热闪光焊”。 d、钢筋断面比较平整时,宜采用预热闪光焊,断面不平整时,宜采用闪光—预热闪光焊。 2、工艺流程 a.连续闪光焊:烧化—有电顶锻—无电顶锻。 b.预热闪光焊:预热—烧化—有电顶锻—无电顶锻。 闪光—预热闪光焊:一次烧化—预热—二次烧化—有电顶锻—无电顶锻。 3、对焊参数选择原则及取值 a.调伸长度:调伸长度是指焊接前,两钢筋端部从电极钳口伸出的长度。调伸长度的选择应随着钢筋级别的提高和钢筋直径的加大而增大;并与对焊方式,端面平整情况有关。合理的调伸长度应满足各工序留量的要求,使钢筋均匀加热,

工地25米钢轨现场闪光焊接施工工艺工法

工地25米钢轨现场闪光焊接施工工艺工法 QB/ZTYJGYGF-GD-0805-2011 新运工程有限公司杨宏伟 1 前言 1.1工艺工法概况 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城市轨道交通无缝线路钢轨焊接数量越来越多。城轨施工具有地处闹市、不具备设置较大焊轨基地的特点,因此采用待焊轨直铺法铺设无缝线路,即先用25m待焊轨组装成轨排进行无砟道床施工,然后在工地直接将25m待焊轨用移动式闪光焊作业车焊接成长钢轨,并采用“连入法”进行应力放散形成无缝线路的施工工艺具有现实意义。2005年、2006年集团公司施工了广州地铁三号线、北京地铁五号线地铁轨道工程现场25m钢轨焊接工程,经过对现场移动式闪光焊接施工技术研究、总结和提高,形成本工法。 1.2 工艺原理 移动式钢轨闪光焊接是将悬吊式焊机头和发电机组装入集装箱内,焊机头由吊机系统起吊,利用轨道车将装有两个集装箱的平板车推进在线路上进行工地焊接的方法。焊接时,由发电机组供电,焊机进行25m钢轨焊接。 2 工法特点 2.1焊轨作业车配有柴油发电机组,可在线路或基地进行钢轨焊接作业。 2.2自动化程度高、焊接质量稳定。 2.3无需建基地焊轨生产线,减少了长轨运输和长轨放送等工序,节约了成本。 3 适用范围 本工艺工法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25m钢轨工地焊接施工。 4 主要技术标准 《钢轨焊接》TB/T 1632-2005 《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 《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3-2003 5 施工方法 25m钢轨在整体道床施工时已铺设就位,工地钢轨焊接主要是人工拆卸待焊轨的扣配件,用支撑滚筒垫起,经焊前除锈、对位后,现场用移动式闪光焊作业车直接将25m 待焊轨焊接成长钢轨,焊头经粗磨、正火、调直、精磨等工序,形成无缝线路。

钢筋闪光对焊焊接工艺作业指导书

钢筋闪光对焊焊接工艺作业指导书

中国水电十一局新世纪大厦工程 钢筋焊接作业指导书 钢筋闪光对焊焊接是利用闪光对焊机使两段钢筋接触,通以低电压的强电流,把电能转化为热能,当钢筋加热到一定程度后,立即施加轴向压力挤压(称为顶锻),使形成对焊接头。本工艺具有改善结构受力性能,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效和质量,施工快速,节约钢材,降低成本等优点。为了确保本工程钢筋焊接质量,正确指导过程施工,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一、材料要求 钢筋用Ⅰ、Ⅱ级各种规格钢筋,具有出厂合格证,进场后经物理性能检验符合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二、主要机具设备 根据钢筋直径和需用功率,本工程选用UN I-100型号的闪光对焊机。 三、作业条件 1 对焊机检修完好,对焊机容量、电压、符合要求并符合安全规定。2.电源已具,电流、电压符合对焊要求。 3.钢筋焊部位经清理、考核,可持证上岗。 四、施工操作工艺 根据钢筋品种、直径和所用对焊机功率大小,对焊直径18mm以下的钢筋选用连续闪光焊,对焊直径20mm 以上的钢筋选用预热闪光对焊工艺。 1.1连续闪光焊 工艺过程包括:连续闪光和顶锻。施焊后,先闪合一次电路,使两钢筋端面轻微接触,促使钢筋间中产生闪光,接着徐徐移动钢筋,使两钢筋

端面仍保持轻微接触,形成连续闪光过程。当闪光达到规定程度后(烧平 端面,闪掉杂质,热到熔化),即以适当压力迅速进行顶锻挤压,焊接接 头即告完成。 1.2预热闪光焊 工艺过程包括:一次闪光预热;二次闪光、顶锻。施焊时,先一次闪 光,将钢筋端面闪平,然后预热,方法是使两钢筋端面交替地轻微接触和 分开,使期间隙发生断续闪光来实现预热或使两钢筋端面一直紧密接触, 用脉冲电流或交替紧密接触与分开,产生电阻热(不闪光)来现实预热。 二次闪光与顶锻过程同连续闪光。 2. 为保证质量,应选用恰当的焊接参数,包括:闪光留量、闪光速度、 顶锻留量、顶锻速度、顶锻压力、调伸长度及变压器级次等,如采用预 热闪光焊还需增加预热留量。常用Ⅰ、Ⅱ、Ⅲ、Ⅳ级钢筋连续闪光对焊参 数7-8和7-9。可根据钢筋级别、直径、焊特性、气零,而后约1mm/ S,终止时约1.5-2MM/S;顶锻速度开始的0.1S应将钢筋压缩2-3mm,而后 断电并以6mm/S的速度继续顶锻至结束;顶锻压力应足以将全部的熔化金 属从接头内挤出。 Ⅱ、Ⅲ、Ⅳ级钢筋预热闪光对焊参数 钢筋级别钢筋直径调伸长度闪光及预热留量(mm)顶锻留量(mm)总留量变压器级次 (mm) (mm) 一次闪光预热二次闪光有电无电(mm) (UNI-100) 20 15d 2+ 2 6 1.5 3.5 15+ V 22 1.5d 3+ 2 6 1.5 3.5 16+ v

钢轨闪光焊接施工作业指导书

钢轨闪光焊接施工作业指导书 单位:_ 编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钢轨闪光焊接施工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XX工程现场移动闪光焊接施工作业。2.作业准备

2.1内业技术准备 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应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2.2 外业技术准备 根据钢轨焊接标准TB/T1632.1-2005 规定,施工单位现场配置的每套移动闪光焊设备均应通过对应的钢轨生产厂及钢轨牌号的型式检验,提交型式检验确定的各项工艺参数后才可以进行施工。 3. 技术要求对现场焊接、热处理、接头粗磨、精磨、探伤及外观质检等关键岗位人员进行培训,使培训人员掌握质量控制要点和方法,且经考核合格。对焊接设备提前进行试件型检及现场试焊,能够满足相关技术要求。 钢轨焊头应进行探伤检查。焊头不得有未焊透、过烧、裂纹、气孔夹渣等有害缺陷。 钢轨焊缝两侧个100m范围内不得有明显压痕、碰痕、戈U伤等缺陷,焊头不得有电击伤。 钢轨焊接接头应纵向打磨平顺,不得有低接头。 轨底上表面焊缝两侧个150m范围内及距两侧轨底角边缘各35mm 范围内应打磨平整,不得打亏。 4. 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4.1 施工程序 钢轨焊前检查-拆卸扣件、垫滚筒-钢轨焊前除锈-焊轨机对 位、焊接—粗磨作业—接头热处理—焊接接头矫直作业—焊接接头精 磨作业T焊接接头探伤作业T线路恢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