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妆品使用与安全性评价1

化妆品使用与安全性评价1

化妆品使用与安全性评价1
化妆品使用与安全性评价1

化妆品使用与安全性评价

俗语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从古至今,世界各族人民都使用化妆品。由于文化习俗不同,人们把自己打扮得更具魅力的方法也不同,但殊途同归的是都为达到增加魅力的目的。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化妆品日益成为人们日常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物质。

概括地说,化妆品就是以化妆为目的的物品的总称。但是各国关于化妆品的确切定义却不相同。在希腊语中,化妆的词义就是“装饰的技巧”也就是说发扬自身优点,并将缺陷加以弥补。日本关于化妆品的定义是:“为了保持人体清洁,美化人体,使之增加魅力,改变容貌,或者保持皮肤或毛发的健康,以在身体涂抹、撒布等方法,或以其客观存在类似的方法为目的而使用的物品,并能对身体起缓和作用的物质叫化妆品。”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关于化妆品的文件中说;“化妆品是通过磨擦、倾倒、喷洒、涂布等方式导入或用于人体表面,为清洁、美化、增进魅力改变外貌而又不影响机体结构和功能的物质。”在我国《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中将化妆品定义为:“是以涂搽、喷洒或其它类似方法,散布于人体表面任何部位(皮肤、毛发、指甲、口唇等),以达到清洁、消除不良气味、护肤、美容和修饰目的日用化学工业产品。”以上几个定义的说法虽不完全相同,但相同的是化妆品是护肤、美肤用品,只能用于皮肤或粘膜表面,不能服用或注射。

化妆品的花色品种繁多,各个国家的分类方法也不尽一致。有按使用目的分类的,有按使用部位分类的,有按剂型分类的,也有按消费者年龄、性别分类的。我国暂时并未统一、明确的分类标准。但大体上,化妆品可以分为护肤类、毛发类、美容类、口腔用品类、芳香类、气雾剂制品类、特殊功能类化妆品。由于化妆品行业的经济效益较好,近年来我国化妆品工业发展十分迅速,人均化妆品消费额也已经翻了好多番。但是,在现实中,有些厂家混淆了药品、洗涤用品以及卫生保健用品的界限。我国虽然有明文规定,要求化妆品不得宣传医疗作用,却没有明确界定化妆品与药品的界限。例如美国和日本就明确界定,凡是有治疗效果的就是药品,凡是用于美容护肤的就是化妆品,并且严格规定化妆品不得像药品那样宣传疗效。

化妆品是由基质及其他如抗氧化剂、防腐剂、香料、表面活性剂、保湿剂、

色素及皮肤渗透剂等组成。基质原料主要是油性原料,包括油脂类、蜡类、碳氢化合物以及组成这些成分的高级脂肪酸、高级醇类。抗氧化剂主要有生育酚、特丁基羟基小茴香脑、特丁基羟基甲苯、没食子酸丙脂等,主要是为了防止化妆品发生氧化作用而变色、酸败、质量下降。防腐剂有尼泊金酯类如尼泊金甲酯、乙酯、丙酯、丁酯和苄酯等。乳化剂主要有离子型和非离子型两类。保湿剂主要有甘油、丙二醇、山梨醇、乳酸钠等。此外,可适当加入一定的皮肤渗透剂,如氮酮,以帮助皮肤吸收。

化妆品除主要原料之外,还有相当重要的一部分辅料添加剂,如化学药物添加剂、生化药物添加剂、中草药物添加剂等。它们的加入大大改善了化妆品的性能和用途,是化妆品发展的深入和进步。这些辅料所涉及到的动、植物组织的提取物,有相当一部分是对人们起到既保健又美丽的效果的。但同时,也有一部分的副作用是不可忽视的。这就是化妆品自身的缺陷。以除皱、美白产品为例:除皱产品的主打成分是类肉毒杆菌和胶原蛋白。其中类肉毒杆菌的有效性是85%,安全性却仅有55%。类肉毒杆菌是细菌的一种,毒性强烈。在医学美容上利用它部分麻痹面部表情肌和咬肌,以达到消除面部活动性皱纹和瘦脸的作用,但是刺激性大,过敏性皮肤很不适用。另外,自身的皮肤也会对这种产品有强烈的依赖性。胶原蛋白的有效性为50%,安全性为75%。足够的胶原蛋白可以使皮肤细胞变得丰满,可维持皮肤细腻光滑,并使细纹、皱纹得以舒展。但是一般的胶原蛋白分子太大,不能从表皮渗入真皮层,因此需添加一些辅助成分,而这些辅助成分往往对皮肤有刺激性。

美白产品主打成分主要是维生素C、熊果苷、桑树提取物、甘草提取物、曲酸、果酸及对苯二酚。其中维生素C、熊果苷、桑树提取物、甘草提取物这类植物美白成分的副作用较小。维生素C的作用是将深色的黑色素还原成为浅色的黑色素,同时抑制中间体生成黑色素。但是维生素C的稳定性很差。熊果苷别名杨梅苷或熊葡萄叶,从植物中提取成分,性质温和且副作用少。它可以抑制酪氨酸酵素的活化,并通过自身与酪氨酸酶结合,加速色素的分解和排泄,从而有效减少黑色素。但熊果苷很怕光线,因此在配方上一定要加入高浓度的紫外线吸收剂,芦荟对晒后的皮肤有很好的护理作用,可减轻紫外线皮肤黑化。另外,芦荟还可以保湿、防晒、祛斑、除皱、美白、防衰老。甘草提取物是从甘草的根中提取而

来,油溶部分的甘草提取物可抑制酶的活性,水溶性的甘草酸盐有温和的消炎作用,具有细胞修护功能且安全性很好,但是在生化试验中,其美白作用却是微乎其微。桑树提取物可凝结酪氨酸酵素,温和有效,自然美白。相对于维生素C、芦荟等植物美白成分,曲酸、果酸及对苯二酚的安全系数则低得多。曲酸能有效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在现有美白成分中效果最明显,但是它一般是从青霉、曲霉等丝状真菌中提取,含有一定毒性。果酸是从水果中提取出来的有机酸,并无直接美白作用,可促进角质细胞代谢,间接协助美白。一般地说,美白产品中只允许使用3%以下低浓度的果酸。但是,不少人使用果酸产品后出现敏感状况。对苯二酚的美白机理是凝结酪氨酸酵素,破坏黑色素,其美白效果非常显著,但是涂擦部位多数人会有明显的红斑出现,对苯二酚的副作用并非只是局部发红,若浓度超过5%时,会引起全身性副作用。

另外,还有防晒化妆品、保湿化妆品也都存在诸如此类的自身限制。例如紫外线吸收剂中常用的PARSOL1789等复杂有机物。它们含有可以吸收UVA能量的分子结构,制成的产品透明感好,但却对皮肤有一定的刺激性,种类和添加量都要受到国家卫生部的严格限制。

除了以上提到的化妆品成分的自我缺陷之外,目前市场自身的不足也是危及化妆品安全的另一个重要原因。首先,国家检测环节存在问题。近年来,我国大量关于化妆品安全性的卫生质量调查是按照《化妆品卫生规范》(2007)中规定的常规指标进行检测和评价的,因此,合格率均较高。但是,对化妆品中其他禁用、限用物质(如抗生素)的检测分析较少。而且,即便是现有的标准下,也存在着监管不力的问题。其次,很多化妆品公司不断夸大他们产品的效果而掩饰它们的副作用。比如说果酸就被讲得好像皮肤的仙丹妙药,但事实上果酸自从问世以来,其安全性就存在很大的争议。再次,一些大的品牌如美宝莲、玫琳凯、SK-II 等也被检测出在某些产品中含有对人体极其有害的违禁物质和限用物质超标,使得对大品牌的信赖也一度大大受损。再次,假冒、伪劣产品一直如雨后春笋一样地遍布市场尤其是广大中小城市及农村中。

在尚没有能力改变这种市场的状况之前,我们唯有谨慎选择、使用适合自己的化妆品。

第一,要选用合格的化妆品。首先,购买化妆品的时候,要到正规商场,以

防止买到假冒品;其次要看产品的信誉、检验产品合格证和卫生许可证;再次要看化妆品的出厂日期、说明书,一般从出厂日期算起,超过1年半的最好不要购买。

第二,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化妆品。人们的皮肤主要分为干性、中性、油性、混合性、过敏性五种类型。不同类型的皮肤适合的化妆品也是不同甚至是恰恰相反的。因而在选用化妆品的过程中,一定要首先弄清楚自己是属于哪一类的皮肤,最好是在专家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的化妆品。如果选用的美容护肤品不适合自己的皮肤,可能会引起皮肤过敏、黄褐斑、色素沉着、毛细血管扩张、“高原红”等症状,也就是常说的“化妆品综合脸”。有些人经常更换化妆品种类,甚至同时用几种化妆品,这也是不可取的。还有人建议在每次换用新品牌或新产品时,最好先进行测试。测试的方法是,在耳后或前臂内侧涂上准备使用的化妆品,连续3~7天,如果没有其他过敏反应,则可以使用。但是本人觉得这种方法过于繁琐。

第三,要正确使用化妆品。首先,量要适当。涂得过厚、过多,使汗管、皮脂腺阻塞,引起皮肤污渍排泄不畅,甚至阻塞,造成皮肤发炎。其次,频率要适当。比如一些去角质的用品就不能天天使用,而眼霜、面霜等要每天坚持使用才会有效果。再次,时间要适当。如面膜一般是睡前敷效果会更明显,粉底白天涂才会有意义。再次,化妆品开启后要尽快用完。已经取出但没有用完的化妆品不要再放回去。过期、过季的化妆品最好不要再用,放置时间过长的化妆品不但会失去原有的功效,还会造成皮肤的负担。在使用化妆品过程中,如果出现轻度的皮肤反应现象,往往是化妆品皮肤病的前兆,因此要及时去医院检查、就诊,以免导致化妆品皮肤病的病情加重。

长期使用化妆品的人都有这种体验:使用了某一品牌的化妆品以后,的确皮肤明显变白变亮,但时间一长,就出现了一些诸如色素沉着、皮肤老化等现象,尤其在夏季表现更为明显一些。这是因为有的化妆品中含有激素,使用之初的确感到又白又嫩,但时间一长其副作用便会出现。有些增加美白效果的化妆品甚至含有一定的铅和汞,这些有害成分都会给人体的新陈代谢造成一定影响。

事实上,本人认为,正如“是药三分毒”的一样,任何化妆品都不是没有任何副作用的。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能少涂则少涂。对于粉底、眼线液等类的纯

粹是短暂性的装饰之用的化妆品要尽量少用。出门的时候,尽量用高度防紫外线

的遮阳伞、遮阳帽等代替防晒霜。我们一定不要轻信那些化妆品专柜上的小姐们

所谓的“爽肤水必不可少啦,粉底必不可少啦”诸如此类的理论。

我们的皮肤是反应体质的一面镜子,皮肤要漂亮、健康其实必须有正确的

饮食、生活习惯再加上正确的保养才是满分。真正想达到美白的目的,一定要做

个细心的女人,并且一定也要有坚持的毅力。日常生活中要勤饮水、多吃蔬菜、

水果,一般每天保证2000~3000毫升,保持体内水分,同时多吃水果、蔬菜,

适当饮用果汁、矿泉水、茶水等少吃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如虾、蟹、糖、花生

等;平时要多按摩面部皮肤,加速血液循环,增加皮肤的胶质和油质,防止皮

炎发生;要经常运动、锻炼身体,练一些如太极拳、形意强身功之类的传统健身

功法。只有体质健康了,皮肤的漂亮才能健康、长久。

2006级法学院刘丹丹

12920062200675

安全性评价

安全性评价简介 安全性评价在国外也称为危险性评价或风险评价,安全性评价的定义是:综合运用安全系统工程的方法,对系统的安全性进行度量和预测,通过对系统存在的危险性或称之谓不安全因素进行辨识定性和定量分析,确认系统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对该系统的安全性给予正确的评价,并相应地提出消除不安全因素和危险的具体对策措施。通过全面系统,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这些措施,达到安全管理标准化、规范化,以提高安全生产水平,超前控制事故的发生。 我国的安全评价制度根据《安全生产法》的有关规定和国务院颁布的《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2004年1月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国家对矿山企业、建筑施工企业和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破器材生产企业实行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为此制定和发布了《安全现状评价导则》、《安全预评价导则》和《安全验收评价导则》。从事安全评价需由具备国家规定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承担。 安全性评价方法的分类 1、定性安全性评价 定性安全性评价是对系统的危险性、事故或故障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由具有不同专业知识并且熟悉评价系统的专家凭借各自理论知识、丰富经验,以及掌握的同类或类似系统事故资料共同讨论确定的。定性安全性评价方法的结果的准确性可能较差一些。国内制定的安全性评价方法大多属于这一类。 2、半定量安全性评价 这种评价方法是对系统的各种危险有害因素按照一定的原则给予适当的指数(或点数),根据指数或所属等级确定其安全程度。 3、定量安全性评价 定量安全性评价方法是以系统发生事故的概率为基础,求出风险率,以风险率的大小衡量系统的安全度,也称概率评价法, 定量安全性评价这种评价法能够准确地描述系统危险性大小,我国由于缺乏各类事故、故障数据 ,实际应用中尚有一定困难。安全性评价中,有时一种评价方法不能满足评价系统的需要,可同时采用几种方法进行危险性分析和安全性评价。 安全性评价的基本程序 该基本程序既适用于企业自评,也适用于专业安全评价机构的安全评价。 1、熟悉系统 广泛收集有关资料并熟悉这些资料,包括工艺流程、物料的危害特性、操作条件、设备结构、平面立面布置、环境状况等,以及有关的法规、标准、制度、相似事故案例。为了防止发生漏错,一般将系统划分成若干子 系统(称为单元)进行评价。 2、识别危险 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充分地辨识和查找系统内存在的各种危险因素, 包括固有的、潜在的,以及可能出现的和在一定条件下转化的新的危险。 3、危险的量化 将找出来的危险因素,尽可能给予量化,并以数量大小说明其危险程度。对于定量安全性评价,还要求给出事故的概率和可能造成的损失。 4、计算危险度或风险率

化妆品的使用性能评价

化妆品的使用性能评价 好的化妆品应该使消费者能够长期安全地连续使用,并有好的感观质量。当消费者对产品的内在质量缺乏必要的检验手段和知识时,感官质量就显得非常重要,外观新颖美观的包装和香气迷人的化妆品,消费者便乐于购买。外观好的化妆品,如果内在质量较差,消费者只能购买一次,而内在质量非常好的化妆品,虽然外包装差些,但消费者仍然乐于长期使用。化妆品的内在质量主要指产品的稳定性、使用性和有效性。 质量是化妆品稳定性最可信赖的依据,它包括设计质量和制造质量。 设计质量在研制时可通过对产品的稳定性试验(如耐热、耐寒试验或日光贮存,观察其颜色、香气、形体的变化和强化试验)来确定产品保质期内的稳定性。影响稳定性的因素主要是微生物污染。 制造质量是实际的商品质量,也是设计质量的验证。 稳定性评价 从热力学的角度,膏霜类化妆品和乳液类化妆品均是不稳定的体系,产品的稳定性和货架寿命是产品的质量标志。 使用性评价 化妆品直接涂敷于皮肤、头发时会产生不同的感觉,这种感官的使用效果只能靠人的感觉器官进行测试。使用感的评价对消费者来说是对产品使用时的直接感受。不同类型产品的使用性能评价将在接下来的几篇文章中具体阐述。 洁肤产品 (1)洁面乳、洗面奶等乳液型产品 ①产品必须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瓶装产品应易于倒出。且倒出的(或挤出的)乳液表面光滑、乳化均匀。用食指、中指和拇指拈取一些产品反复揉搓,应感觉细腻。 ②在手背皮肤上预先涂上一些彩妆化妆品,如粉底、粉饼或胭脂等,将乳液倒少许在手背上,按摩一会儿,用纸巾擦去乳液,应能有效卸妆。亦可水洗后观察。 ③质量好的洁肤乳液使用后不应有紧绷感,且有一定的护肤作用。

化妆品人体美白性能功效性评价方法

化妆品美白性能的功效性评价 人体实验 Lab色度系统评价美白功效 【实验原理】 在Lab 色度系统中,以坐标L 、a 、b 之差ΔL 、Δa 、Δb来表示二种刺激之间的色差Δeab,即在色空间两颜色点之间的距离。 ΔEab = [ (ΔL) 2 + (Δa) 2 + (Δb) 2 ]1/ 2,式中ΔEab是L 、a 、b 的综合指数,代表了色度的立体变化,所以是评价肤色变化的较合适指标。 L = 116 ( Y/ Yn) 1/ 3 - 16 ;a = 500 [ (X/Xn) 1/ 3 - (Y/ Yn) 1/ 3 ] ;b= 200 [ ( Y/ Yn) 1/ 3 - ( Z/ Zn) 1/ 3 ] ;Cab = (a2 + b2) 1/ 2;hab = arctg(b/ a) ,式中:L、a 、b 为三维直角坐标系统的坐标值;X、Y、Z 为XYZ 表色系统的三刺激值;Xn 、Yn 、Zn 为完全漫反射面的三刺激值。L为亮度,值越大,颜色越偏向白色,反之,偏向黑色;a为红、绿色品,+ a为红色方向,- a为绿色方向;b为黄、蓝色品,+ b为黄色方向,- b为蓝色方向;c为饱和度,用以表示物体表面颜色的浓淡;h为色调角,表示彩色彼此相分的特性。 【实验仪器】Lab 色度系统光谱光度计(美能达光谱光度计CM- 2002), 受试对象:肤型属Ⅳ型,无光过敏史,无化妆品过敏史的年轻女性。 【实验方法】 测试对象连续使用某品牌美白化妆品90 d ,每天早晨、晚上睡前洗脸后在面部涂抹指定的化妆品,涂抹量以略见涂抹层即可。颈部不涂化妆品,作自身对照用。 测试时间:在使用化妆品前1 d、使用后第30 、60 、90 d 使用光谱光度计测量皮肤颜色的变化。连续测试3 次,取平均值。 测试部位:额部(颊部是美白化妆品人体试验合适的观察部位) 【结果】例表1 显示,使用该品牌美白化妆品30 、60 、90 d 后颊部的L 值和b 均升高,与使用前比较,差别具有显著性( t = 21853 ,31998 ,41099 , P < 0105) 。a 值在使用化妆品60 、90 d 后均降低,与使用前比较,有极显著差异( t=3123 ,51865 ,P<0101) 。c 值在使用化妆品30 d后有极显著变化( t = 41175 , P = 01002) 。而h 值在使用化妆品30 、60 、90 d 后变化均无显著性( t = 01486 ,01319 ,01419 , P > 0105) 。 指标0 d 30 d 60 d 90d L 63. 11 ±2. 54 64. 29 ±2. 77 66. 45 ±2. 74 66. 79 ±3. 05 a 10. 12 ±1. 73 10. 96 ±2. 16 8. 00 ±2. 14 8. 27 ±1. 49 b 19. 81 ±2. 08 23. 95 ±1. 51 21. 43 ±3. 36 23. 41 ±1. 56 c 22. 15 ±1. 60 23. 59 ±2. 11 22. 51 ±1. 37 22. 84 ±1. 49 h 62. 98 ±6. 49 61. 94 ±6. 28 62. 17 ±7. 42 64. 37 ±3. 29 与使用前比较, Compared with that before using : *P <0.05;** P < 0.01

化妆品性能的评价

化妆品性能的评价 成秋桂1,汪小源2 (1 广州市欣浪生化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006) (2 广州美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006) 摘要:简单介绍化妆品性能评价的重要性,阐述从安全性、功效性、温和性、感观指标、稳定性方向评价的方法。 关键词:评价;分析;安全;功效 怎样才是好的化妆品?美尔认为:化妆品是一门严谨的科学,一款好的化妆品需要严格的分析和评价!化妆品不能只靠手感来评价,分析和评价是化妆品的眼睛,肤感只是简单表象,尤其是功效性化妆品。 1 安全性 不同于药品,化妆品是天天使用的护肤品,安全性是化妆品的前提和基础,没有此基础的化妆品不是美容,反而毁容而且危害身体。非法使用禁用原料和超量使用限用原料,都有安全隐患。《化妆品卫生规范》对禁用和限用原料有严格规定,以保证化妆品的安全性。 1)有些药物严格禁止用于化妆品,因为效果明显,经常被滥用: A被滥用于祛斑: 汞化合物、视黄酸及其盐类,、氢醌(对苯二酚), 4-甲氧基苯酚等 B 被滥用于祛痘:抗生素、甲硝唑、过氧化苯甲酰等 C 被滥用于丰胸:雌性激素(己烯雌酚、黄体酮等) D 被滥用于抗敏:糖皮质激素类(地塞米松、倍他米松等)

E 被滥用于美白面膜:丙酸氯倍他索、曲安奈德等,能使皮肤血管迅速收缩,供血减少,皮肤迅速变白,而产生白嫩的感觉。 2)防腐剂、化学防晒剂、色素等多类原料许多是限用的,其使用量有严格限制。 2 功效性 基础化妆品因为没有特殊的功能要求,达到基本的滋润、保湿等效果即可。功效化妆品必须有某种特殊功效,如:美白祛斑、抗衰老、防晒、祛痘、丰胸、减肥、抗敏、修复、祛异味、祛屑、染发、烫发、脱毛、生发等。效果是功效化妆品的灵魂。。 1)有些效果能比较容易达到:祛异味、防晒、祛痘、祛屑、染发、烫发、脱毛等,其效果很容易感知。 2)有些效果很难达到:美白祛斑、抗衰老、丰胸、减肥、生发等,这些特殊功能的化妆品因为短时间效果都不明显,需要严谨、科学的方法才能评价其效果. 目前普遍采用的评价效果的方式分两类: 1)临床评价:直接的临床统计,能直接感知 2)体外模型评价:借助模型间接反映效果,对于抗皱、美白等方面,体外模型评价显得更加重要。 3 温和性 温和性和安全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许多禁用原料非常温和(如:皮质激素),有些安全原料温和性欠佳(如:果酸、杜鹃花酸等)。温和性主要分为两方面:过敏性和刺激性。 在安全性基础上,温和性同样重要,因为个体差异性,过敏性和刺激性的评价不但有临床试验,还要有体外评价:急性眼刺激性试验、多次皮肤刺激性试验、皮肤变态反应试验等。

第四节化妆品的选择与运用

化妆品的选择与运用 粉底:统一面部色调,调整肤色,修饰脸形,表现立体感 类型:乳液状,又称为粉底液,含油质和水分,便于涂抹,效果真实自然,是用于生活妆及肤质好的人,粉底液分成2种,A水泡油型,较为清爽,适合油性皮肤 膏妆:油质和粉质含量均较高,有较强的遮盖力,是用于专业化妆造型,生活中,皮肤暇疵较多的人也可用此类粉底 专业粉底的选择与特点 特点:1,防水,透气,不油腻,不堵塞毛孔容易卸妆 2,伸展性好,不结团,容易涂抹,深浅底色易衔接,边缘自然柔和 3专业性较强,适合面广,颜色齐全,有深色、浅色、黄色、红色,色泽纯正,适合黄种人的各种肤质和脸形、肤色也适合各种妆面,如生活化妆,影视化妆,舞台化妆等4、粉质细腻,与皮肤综合性好,附着力强,薄薄涂抹,即可较好的遮盖瑕疵又不失真实的皮肤质感 5、持久性强,长时间带妆、不脱妆、防紫外线 6、含铅量低,不含香精,无刺激,保持时间长 三、常用的粉底 130#米白色:又称提亮色,特点加强脸部立体效果,并可以有效的遮盖黑眼圈,眼袋 140#嫩肤色:又称浅象牙色,女性浅肤色的专用基础色,可使皮肤产生白里透红的效果,特别昌透明妆,也可做为深肤色的提亮色(可做男性的提亮色) 141#自然色:又称象牙色,女性浅肤色的基础色,表现自然柔和的生活效果 151#健康色:又称小麦色,女性中的肤色基础,使皮肤产生日晒般红润健康的效果,也可作为浅肤色的阴影色,阴影效果看起来柔和自然 150#黄棕色:女性深肤色的基础色,更适合于电影,摄影,在灯光下表现自然的效果 152#古铜色:女性深肤色的基础色,可使皮肤产生日晒般红润结实的效果,也可作为女性的阴影色,收缩脸形效果明显 灰棕色:男性的基础色,与肤色接近自然健康 深褐;色,深度阴影色,用于浓妆,收缩效果更强,可与古桐色,灰棕色混合使用,黝黑皮肤可表现黑人,印巴人的肤色 紫色:可将皮肤中的黄然过滤些,使皮肤显得白晰,用于发黄暗淡的肤色 绿色:可调整敏感皮肤或红血丝 橙色、黄色:调整局部发黑的皮肤,如黑眼圈、斑点 腮红 粉妆、膏状:颜色品种繁多,选用质地细腻、色泽纯正,颜色之间衔接较好的,附着力强,容易晕染(最常用的是粉妆的眼影、腮红) 水溶性眼影:最新型的化妆品,防水,不易脱妆,容易描画,不损伤眼睛,深浅容易掌握,可画出虚实的眼线效果 眉笔与眼线笔 常用的眉笔有棕、黑、灰三种,眉笔的眉芯可偏硬,可流畅的画出线条,不结团、不沿边 棕色眉笔:应选择棕褐色,不要选偏黄,偏红以免画出来失真 眼线笔:笔芯应较软画时不伤眼睛,一般唇线笔颜色比较丰富,选择唇膏颜色与唇

化妆品安全性评价程序和方法GB7919—87

化妆品安全性评价程序和方法GB7919—87 1 1 目的 2 3为向广大消费者提供符合卫生要求的化妆品,防止化妆品对人体产生近期和远期危害,特制定本程序和方法。 4 5 2 适用范围 6 7本程序和方法适用于在我国生产和销售的一切化妆品原料和化妆品产品。 8 9 3 化妆品安全性评价程序 10 11 3.1第一阶段急性毒性和动物皮肤、粘膜试验 12 13 3.1.1急性毒性试验 14 15 3.1.1.1急性皮肤毒性试验。 16 17 3.1.1.2急性经口毒性试验。 18 19 3.1.2动物皮肤、粘膜试验 20 21 3.1.2.1皮肤刺激试验。 22 23 3.1.2.2眼刺激试验。 24 25 3.1.2.3皮肤变态反应试验。 26 27 3.1.2.4皮肤光毒和光变态反应试验。 28 29 3.2第二阶段亚慢性毒性和致畸试验 30 31 3.2.1亚慢性皮肤毒性试验。 32 33 3.2.2亚慢性经口毒性试验。 34 35 3.2.3致畸试验。 36 37 3.3第三阶段致突变、致癌短期生物筛选试验 38 39 3.3.1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复突变试验(Ames试验)。 40 41 3.3.2体外哺乳动物细胞染色体畸变和SCE检测试验。 42

43 3.3.3哺乳动物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率检测试验。 44 45 3.3.4动物骨髓细胞微核试验。 46 47 3.3.5小鼠精子畸形检测试验。 48 49 3.4第四阶段慢性毒性和致癌试验 50 51 3.4.1慢性毒性试验 52 53 3.4.2致癌试验。 54 55 3.5第五阶段人体激发斑贴试验和试用试验。 56 57 4 对化妆品原料和化妆品产品安全性评价的规定 58 59 4.1凡属于化妆品新原料,必须进行五个阶段的试验。 60 61 4.2凡属于含药物化妆品必须进行动物急性毒性试验、皮肤与粘膜试验和人体试验,但 是根据化妆品的含成分的性质、使用方式和作用部位等因素,可分别选择其中几项甚至全部试验项目。 62 63 4.3凡属于化妆品新产品必须进行动物急性试验、皮肤与粘膜试验和人体试验,但是根 据化妆品所含成分的性质、使用方式和使用部位等因素,可分别选择其中几项甚至全部试验项目。 64 65 4.4凡进口化妆品应由进口单位提供安全性评价资料。 66 67 5.化妆品安全性评价试验方法 68 69 5.1急性皮肤毒性试验 70 71人体接触化妆品主要途径是皮肤。当评价化妆品及其成分对人体健康的可能危害时,进行皮肤毒性的研究是必不可少的。 72 73 5.1.1目的:确定受试物是否经皮肤渗透和短期作用所产生的毒性反应,并为确定亚慢性 试验提供实验依据。 74 75 5.1.2定义:系指受试物涂敷皮肤一次剂量后所产生的不良反应。 76 77剂量表示方法:以敷用受试物的质量(g、mg)或以实验动物平均单位体重敷用受试物的质量(mg/kg)来表示。 78 79一次敷用受试物引起50%受试动物死亡的剂量,称之为半数致死量(LD50)。LD50

化妆品基础知识

化妆品基础知识 基础护肤的品类 一、洗面奶 1、软化角质。 2、平衡油脂及汗腺的分泌。 3、基础清洁。 二、水 1、二次清洁。 2、平衡皮肤的PH值。 3、深层补水。 4、有助于后续产品营养更好的吸收。 5、收敛毛孔。 三、乳液 1、给皮肤补充充足的营养,激活肌肤细胞,形成胶原蛋白。 2、平衡皮肤分泌,调节水油平衡,形成保护膜。 3、增强皮肤细腻度,修复细纹,延缓衰老。 四、霜 1、覆盖于皮肤表面形成油性保护膜,有效的锁住水分和养分。 2、阻隔外界环境中的不良物质对皮肤的刺激。 3、不断的给肌肤补充充足的水分和养分,使肌肤保持润泽状态。

4、修复细纹,激活细胞再生能力,增强皮肤抵抗力。 5、深层活化细胞,使细胞之间的养分通过胶原蛋白的作用,整体提升细胞活力。 五、去角质 1、去除老化角质,促进肌肤更新。 2、深层净化污垢,油脂等堆积在毛囊口的多余分泌物,加速脱离沉积于皮肤表面的黑色素等。 3、增强皮肤的通透性,预防粉刺黑头,青春痘的形成。 4、收缩细化毛孔,嫩白肌肤有助于后续营养的更好吸收(不可过度使用) 六、眼霜 1、修复眼周皱纹,眼袋,黑眼圈,紧致眼部肌肤。 2、舒缓眼部疲劳,改善眼部肤色。 3、改善眼周微循环系统,迅速帮眼周建立一层天然保护膜,有效锁住水分防止水分流失,改善干燥松弛的眼部肌肤,抚平细纹,使眼周肌肤更加紧致弹性。 七、精华 1、唯一一款能直接渗入皮肤真皮层的产品。

八、日间化妆的步骤: 洗面奶→化妆水→眼部→精华→乳液→霜→隔离→防晒→BB霜→粉底 九、晚间护理的步骤: 卸妆→洗面奶→水→精华→乳液→晚霜 十、不定期周期护理: 去角质一按摩一面膜 1、卸妆 卸妆分为卸妆液和卸妆油以及混合性卸妆水3类,另外针对使用功效的不同分全脸卸妆和眼唇卸妆,一般涂抹了眼影以及唇彩等使用眼唇卸妆产品,其他情况下使用全脸卸妆产品即可;平时即使只涂抹BB 以及隔离霜或者其他膏霜的产品时,也最好在晚上清洁前使用卸妆产品先清洁,综合护肤彩妆的油脂成分再做清洁,会更加有效清洁肌肤。使用卸妆产品时直接倒到化妆棉上擦洗即可。 2、洗面奶 早晚使用,清洁肌肤,清理毛囊污溃,去除多余油脂,是日常护理中最基础的护肤步骤,油性肌肤和混合性肌肤人使用洗面奶注重清洁

化妆品安全性

化妆品安全性评价程序和方法GB 7919—1987 1 目的 为向广大消费者提供符合卫生要求的化妆品,防止化妆品对人体产生近期和远期危害,特制定本程序和方法。 2 适用范围 本程序和方法适用于在我国生产和销售的一切化妆品原料和化妆品产品。 3 化妆品安全性评价程序 3.1 第一阶段急性毒性和动物皮肤、粘膜试验 3.1.1 急性毒性试验 3.1.1.1 急性皮肤毒性试验。 3.1.1.2 急性经口毒性试验。 3.1.2 动物皮肤、粘膜试验 3.1.2.1 皮肤刺激试验。 3.1.2.2 眼刺激试验。 3.1.2.3 皮肤变态反应试验。 3.1.2.4 皮肤光毒和光变态反应试验。 3.2 第二阶段亚慢性毒性和致畸试验 3.2.1 亚慢性皮肤毒性试验。 3.2.2 亚慢性经口毒性试验。 3.2.3 致畸试验。 3.3 第三阶段致突变、致癌短期生物筛选试验 3.3.1 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复突变试验(Ames试验)。 3.3.2 体外哺乳动物细胞染色体畸变和SCE检测试验。 3.3.3 哺乳动物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率检测试验。 3.3.4 动物骨髓细胞微核试验。 3.3.5 小鼠精子畸形检测试验。 3.4 第四阶段慢性毒性和致癌试验 3.4.1 慢性毒性试验。 3.4.2 致癌试验。 3.5 第五阶段人体激发斑贴试验和试用试验。 4 对化妆品原料和化妆品产品安全性评价的规定 4.1 凡属于化妆品新原料,必须进行五个阶段的试验。 4.2 凡属于含药物化妆品必须进行动物急性毒性试验、皮肤与粘膜试验和人体试验,但是根据化妆品所含成分的性质、使用方式和使用部位等因素,可分别选择其中几项甚至全部试验项目。 4.3 凡属于化妆品新产品必须进行动物急性毒性试验、皮肤与粘膜试验和人体试验,但是根据化妆品所含成分的性质、使用方式和使用部位等因素,可分别选择其中几项甚至全部试验项目。 4.4 凡进口化妆品应由进口单位提供安全性评价资料。 5 化妆品安全性评价试验方法 5.1 急性皮肤毒性试验 人体接触化妆品主要途径是皮肤。当评价化妆品及其成分对人体健康的可能危害时,进行皮肤毒性的研究是必不可少的。5.1.1 目的:确定受试物能否经皮肤渗透和短期作用所产生的毒性反应,并为确定亚慢性试验提供实验依据。5.1.2 定义:系指受试物涂敷皮肤一次剂量后所产生的不良反应。 剂量表示方法:以敷用受试物的质量(g、mg)或以实验动物平均单位体重敷用受试物的质量(mg/kg)来表示。 一次敷用受试物引起50%受试动物死亡的剂量,称之为半数致死量(LD50)。LD50值的单位为mg或g/kg体重。5.1.3 动物的准备:选用两种性别成年大鼠、豚鼠或家兔均可。建议试验起始动物体重范围为大鼠200~300g,豚鼠350~450g,家兔2.0~3.0kg。 实验动物应在动物笼内观察3~5天,使其适应环境,并观察其健康状况。

化妆品运输包装件性能检测项目及评价方法

化妆品运输包装件性能检测项目及评价方法 点击次数:161 发布时间:2009-9-21 17:42:25 化妆品作为一种时尚消费品,不但需要优质的包装材料,以提升其身价,同时也需要在运输中对内包装和产品实施最佳保护。本期“采购与检测”栏目请到上海家化联合股份有限公司包装评估室主任曹晖工程师以上海家化联合股份有限公司对化妆品运输包装件的检测和评价为案例,为我们介绍化妆品运输包装件的性能检测项目及评价方法。 曹晖工程师说:“化妆品的运输包装不能简简单单地认为只是几片瓦楞纸板而已,其中蕴含着很深的学问,我们用户企业已经清楚的认识到这一点,相应的我们对纸箱供应商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上海家化联合股份有限公司这些年对化妆品运输包装件的检测积累了很丰富的经验,并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评价体系。”在此,曹晖工程师与纸箱厂读者交流与讨论化妆品运输包装件的性能检测项目及评价方法。 时下,化妆产品的包装越来越多样化、新颖化,确保包装精美的产品完好无缺的到达消费者的手中,除了要保证内部产品以及灌装容器无破损外,还要保证外部的销售包装即花盒不因受挤压而变形。这就对我们的运输包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也就是为什么现代化妆品包装对运输包装的要求越来越高的原因,国家对此也制定了相关的标准。 化妆品运输包装的特点 在化妆品行业中,因其流通环境及运输手段的特殊性,因此对运输包装的控制较为严格,故有些测试内容不再进行,况且化妆品运输包装有以下几个特点: 运输包装均以采用纸箱为主导; 包装主要为小尺寸纸箱,有别于电子、家电产品等包装物件; 内装物质量轻,一般具有可流动性的特点; 以公路运输、集装箱货运为主要运输方式。 因化妆品内包装材料的复杂性,包括塑料、玻璃、金属、纸等,所以运输包装的重要性可想而知,面对这些方面,我们的运输包装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2冲击能量的吸收性能 2振动能量的吸收性能

大学生化妆品使用情况调查报告

大学生化妆品网购调查报告 班级:11旅本一班姓名:吴玉娇 学号:20114141024 一、前言 如今的化妆品市场已经进入了新的时代,新的消费族群80,90后已经成为化妆品消费主导者。随着网络市场的不断发展,大学生消费越来越依赖网购。为了详细了解大学生化妆品网购使用情况,通过问卷调查方法,来掌握学生的化妆品需求,共发出了100张问卷,收回有效问卷95张。调查对象为我校的在校学生。 二、正文 (一)调查目的 本策划针对在校大学生化妆品网购使用进行了详细地调查,用于发现大学生化妆品网购存在的特点及问题,并为此提供解决方案。 (二)调查对象和范围 本调查的人群都是来自吉首大学学生群体,两天内收回抽样调查问卷一共106份,其中有效的一共100名。包括男、女两部分,男生人数54名,女生人数46名,调查分为2部分,分为男、女两组;对这次调查的分析也是基于调查的情况,分为三部分,包括对男生调查的分析,女生调查的分析,以及总体地分析。 (三)调查方法

发放抽样调查问卷 (四)调查内容 调查内容共有12个题目,10项选择,2项简答,选择题目覆盖内容包括性别、年龄、消费时间、品牌等,并对其中消费频率较高的品牌列出,了解大学生化妆品使用的基本情况。 (五)调查分析 为了详细分析化妆品网购情况,对男女生做了专门的调查,并从中得到了一定的数据,用于分析各自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以下我将对这一情况进行描述。 1、男生表分析 现状及特点: 在对男生进行地调查表中,我们得到以下数据: (1)年龄集中于18-25之间; (2)对自己皮肤状况知道一些但不多的比例占总体96%; (3)平均消费次数在1-2个月比例高于其他各项; (4)消费额度在50元以下的比重占94%; (5)使用化妆品时男生们优先考虑产品的功效,所占比重也远远高于其他各项;(6)对化妆品品牌的重视度调查一览中,各选项比较集中;

化妆品中可能存在的安全性风险物质风险评估指南

关于印发化妆品中可能存在的安全性风险物质风险评估指 南的通知 国食药监许[2010]33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监督管理局): 为指导开展化妆品安全性评价工作,我局组织制定了《化妆品中可能存在的安全性风险物质风险评估指南》,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二○一○年八月二十三日化妆品中可能存在的安全性风险物质风险评估指南 一、化妆品中可能存在的安全性风险物质的含义 化妆品中可能存在的安全性风险物质是指由化妆品原料带入、生产过程中产生或带入的,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的物质。 二、风险评估基本程序 (一)危害识别:根据物质的理化特性、毒理学试验数据、临床研究、人群

流行病学调查、定量构效关系等资料来确定该物质是否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的危害。 (二)危害特征描述(剂量反应关系评估):分析评价该物质的毒性反应与暴露之间的关系。对有阈值的化学物质,确定“未观察到有害作用的剂量水平(N OAEL)”或“观察到有害作用的最低剂量水平(LOAEL)”。对于无阈值的致癌物,可根据试验数据用合适的剂量反应关系外推模型来确定该物质的实际安全剂量(VSD)。 (三)暴露评估:一般可通过申报化妆品的产品类型和使用方法,结合化妆品中可能存在的安全性风险物质的含量或检出量,在充分考虑可能的化妆品使用人群(包括特殊人群,如婴幼儿、孕妇等)的基础上,定性和定量评价化妆品中可能存在的安全性风险物质对人体可能的暴露剂量。 (四)风险特征描述:确定该物质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概率及范围。对具有阈值的物质,计算安全边际(MOS)。对于没有阈值的物质(如无阈值的致癌物),应确定暴露量与实际安全剂量(VSD)之间的差异。 三、评估资料的提交形式 申请人可按以下两种形式提交化妆品中可能存在的安全性风险物质评估资料: (一)申请人通过危害识别,判断产品中不含可能存在的安全性风险物质的,可以提交相应的承诺书。承诺书应当陈述申请人对产品进行危害识别的分析过程及该产品不含可能存在的安全性风险物质的理由等。 (二)经危害识别后申请人认为产品中含有可能存在的安全性风险物质的,则应当提交相应的风险评估资料。

我国化妆品功效评价技术

我国化妆品功效评价技术 如今,我国化妆品功效评价技术研究日益深入,与国际先进技术水平的差距逐渐缩小。 目前,我国针对防晒、保湿类化妆品建立了一系列功效评价方法和标准。例如,2011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轻工行业标准《QB/T4256-2011化妆品保湿功效评价指南》,是现在化妆品保湿功效评价参考的基本标准。《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收录了防晒类化妆品防晒指数(SPF值)测定方法、长波紫外线防护指数(PFA值)测定方法以及防水性能测定方法。2019年,海关总署发布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SN/T5150-2019防晒化妆品UVA光防护效果体外测定方法》,该标准等同引用ISO24443,于今年5月正式实施。该标准是我国对化妆品功效评价国际评价标准的重要转化和引用,其发布实施标志着我国防晒类化妆品功效评价体系在体外研究领域实现突破,将明显提高检测效率,为化妆品监管提供更有效的技术保障。 此外,牙膏被划归到化妆品体系监管后,卫生行业标准《WS/T326-2010牙膏功效评价》仍然适用。该标准规定了防龋、抑制牙菌斑和(或)减轻牙龈炎症、抗牙本质敏感等功效的评价方法。 在政府部门制定出台化妆品功效评价标准的同时,我国化妆品企业和相关团体组织也在积极建立功效评价标准和技术方法。浙江省保健品化妆品行业协会与珀莱雅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制定了《T/ZHCA001-2018化妆品美白祛斑功效测试方法》《T/ ZHCA002-2018化妆品控油功效测试方法》《T/ZHCA003-2018化妆品影响经表皮水分流失测试方法》《T/ZHCA004-2018化妆品影响皮肤表面酸碱度测试方法》《T/ ZHCA005-2019化妆品影响皮肤弹性测试方法》《T/ZHCA006-2019化妆品抗皱功效测试方法》等团体标准;上海日用化学品行业协会组织制定了《T/SHRH018-2019化妆品改善眼角纹功效临床评价方法》。此类团体标准虽为自愿采用,不具有强制性,但可起引领市场导向、加强行业自律作用。 虽然我国在化妆品功效评价方面建立了一些方法标准,但仅限于防晒、保湿类产品,且标准化程度有待提高,未来需要各方共同完善提升。

化妆品及工具的认识与使用

化妆品及工具的认识与使用 化妆品种类繁多,全面的了解化妆品的用途品质及使用方法是轻松画好一个完美妆面的首要条件。不同的肤质肤色及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妆型要会灵活的选择与使用。——来源泉润官网 洁面乳:洁净的皮肤是化好妆的基础, 化妆水:化妆水的种类很多,功效显著。化妆时使用的是收缩毛孔绷紧皮肤的收敛型化妆水,可以抑制汗腺皮脂腺的分泌,进而使妆容更持久。 润肤乳用以保持皮肤滋润光滑的护肤品,长期使用可使皮肤柔软而有张力。 隔离霜使用粉底前,涂抹于面部保护皮肤,隔离粉底直接进入毛孔,还能使粉底均匀的附在面部的作用。 一.粉底 粉底在化妆中的作用: 1).均匀肤色,遮盖瑕疵使皮肤具整体感:由于面部各部位皮肤薄厚的不同,色素分布的不同,造成皮肤表面的色调有深有浅;另外,面部骨骼肌肉存在着很多细小的转折起伏,也会使皮肤表面色调有明有暗,所以要先用粉底将脸部的色调统一起来,使肤色洁净协调。一些细小的瘢痕瑕疵也会被遮盖掉,变得不明显。 2). 根据面部结构调整轮廓修饰五官比例,体现立体感:东方人的面部结构较为扁平缺乏立体感,用明度不同的粉底抹在不同的部位,通过色彩的明暗变化改变或表现面部轮廓。 3). 调整改变肤色,体现皮肤光顺,细腻的质感:漂亮明快健康动人的肤色始终是化妆造型中各种色彩产生综合效果所必须的基本因素。而且不健康的肤色会影响人的精神面貌,也会影响化妆效果。选择适当的粉底可以改变和调整不理想的面部肤色,获得理想的效果。 1. 粉底膏 粉底膏在专业化妆中应用广泛,它的遮盖力比较强,色泽和层次丰富,一般专业造型使用。粉底膏含有油性成分,干性皮肤或一般性皮肤适宜。选择粉底时要求色泽纯正,不同的肤色选择不同的粉底膏,附着力强,延展性好,透气性好,服帖性好,与皮肤易于融合,保证不能与皮肤有任何损伤。 2. 粉底液 粉底液水分大于油分,便于涂敷,使用后感觉清爽舒适,易于清洁,遮盖性弱于粉底霜,适合肤质较好及淡妆,对于油性皮肤和夏季化妆也是不错的选择。 3. 粉饼 粉饼有干湿两用性,携带方便,适合个人日常淡妆。要求质地细腻易吸收,同样适用于油性肌肤,夏季具有吸汗作用。 4. 粉条 粉条遮盖力最强,粉质密度较大。适用于冬季及干性皮肤。由于遮盖力最强,在专业化妆中用它来修饰脸庞轮廓及凹凸起伏结构,效果最佳。适用于浓妆及舞台妆。 粉底具有多种色调,各种粉底吸收时间不同,要根据肤色妆型及整体形象设计选择粉底色彩。 1米色色泽洁净,效果洁白而清爽,在矫正五官及脸形时用于提亮色,不适

化妆品中可能存在的安全性风险物质风险评估指南(通用版)

When the lives of employees or national property are endangered, production activities are stopped to rectify and eliminate dangerous factors.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化妆品中可能存在的安全性风险物质风险评估指南(通用版)

化妆品中可能存在的安全性风险物质风险评 估指南(通用版) 导语:生产有了安全保障,才能持续、稳定发展。生产活动中事故层出不穷,生产势必陷于混乱、甚至瘫痪状态。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危及职工生命或国家财产时,生产活动停下来整治、消除危险因素以后,生产形势会变得更好。"安全第一" 的提法,决非把安全摆到生产之上;忽视安全自然是一种错误。 一、化妆品中可能存在的安全性风险物质的含义 化妆品中可能存在的安全性风险物质是指由化妆品原料带入、生产过程中产生或带入的,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的物质。 二、风险评估基本程序 (一)危害识别:根据物质的理化特性、毒理学试验数据、临床研究、人群流行病学调查、定量构效关系等资料来确定该物质是否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的危害。 (二)危害特征描述(剂量反应关系评估):分析评价该物质的毒性反应与暴露之间的关系。对有阈值的化学物质,确定“未观察到有害作用的剂量水平(NOAEL)”或“观察到有害作用的最低剂量水平(LOAEL)”。对于无阈值的致癌物,可根据试验数据用合适的剂量反应关系外推模型来确定该物质的实际安全剂量(VSD)。 (三)暴露评估:一般可通过申报化妆品的产品类型和使用方法,

化妆品防腐性能挑战性试验及评价标准

化妆品防腐性能挑战性试验及评价标准化妆品防腐挑战性试验及评价标准 投产前对产品防腐体系的可靠性做效能测试是十分必要的,目前,国内外配方设计时普遍采用防腐挑战性试验评价防腐剂的有效性。防腐挑战性试验更接近实际应用,该方法能够模拟化妆品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受到高强度的微生物污染的潜在可能性和自然界中微生物生长的最适宜条件,从而避免由微生物污染造成的损失和为消费者健康提供可靠的保证。 1.CTFA推荐的一次加菌防腐挑战性试验及评价标准 CTFA的方法初始的霉菌和细菌的接种量分别为10000cfu/g(ml)和 1000000cfu/g(ml)(CFU为菌落单位),要求在第7天时霉菌降低90%,细菌降低99.9%,并且在28天内菌数持续下降。美国在CTFA评价方法的基础上提出更为严格的标准,即,若单菌接种的三个平行试验中任何一种微生物数量的平均值,在第七天时下降到100 cfu/g(ml)以下,28天全部为0,则视为效果优良通过挑战试验;若第七天时下降到1000 cfu/g(ml)以下,则视为勉强通过;若单菌接种的任何一种微生物,任何一个平行样达不到上述标准,也达不到CTFA的要求,防腐体系则评定为无效。 2.国内参照CTFA加菌防腐挑战性试验及评价标准 初始接种细菌量1000000 cfu/g(mL) (1)第28天时,样品中含细菌或霉菌,1000cfu/g(mL)该样品不能通过微生物攻击的挑战试验,表明样品的防腐体系不能有效地志到抑制微生物的作用,产品在生产、贮藏和使用中很容易受到微生物的污染。 (2)第28天时,样品中含细菌或霉菌在100 cfu/g-1000 cfu/g(mL),该样品有条件地通过挑战试验,即当产品中蛋白质或其他动植物材料成分不是特别高,同时

化妆品应用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 化妆品应用 【适用专业】 中等职业学校美容美发与形象设计 1、前言 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美容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学生学习美容、美发、美体、美甲等操作的综合性入门课程。其功能在于让学生对化妆品的理化知识,包括主要成分及性能有本质的认识,能按不同需求正确选用各类化妆产品,为学习各专门化方向课程奠定基础。 设计思路 本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传统的知识体系,按照职业能力的需要组织设计课程内容,让学生通过完成具体项目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并发展其职业能力。 项目的确定是以护肤岗位,化妆岗位,美发岗位上所用的化妆品为线索,导入化妆品的基础知识及正确选用。课程内容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循序递进,以满足职业能力的培养要求,同时融合美容师或美发师职业标准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每个项目的学习都以专门化妆品的选用作为活动的载体,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相关的理论和实践,实现学用一体化,并以美容美发与形象设计行业发展的需要,按中等职业学生的认知特点,通过教师理论讲解、个案分析,多媒体信息资料等方式组织教学,倡导学生在使用中学习,培养学生能初步正确认识选用化妆品,具备本行业基本的职业素质能力。 建议本课程总课时为72,计划在专业课前完成。 2、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在美容美发与形象设计各个岗位上具有科学认识化妆品,正确选用化妆品的知识与技能,达到美容美发岗位职业标准的相关要求。同时培养学生科学的美容理念、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合作和富有爱心的思想品质,树立安全和服务意识。在此基础上形成以下职业能力: 能掌握护肤类,发用类,化妆类化妆产品的质量、性能,使用对象,使用效果,使用时间,使用量 能正确判断不同皮肤、不同时间、不同场合合理选用化妆品 会正确介绍各种化妆品 3、课程内容和要求

关于化妆品的选择和使用

化妆品的选择和使用 1.掌握选购化妆品的原则 2.熟悉如何合理选用化妆品 3.熟悉如何合理使用化妆品 市场上的化妆品种类繁多,如何指导消费者正确选择和使用化妆品也是很重要的工作。选购化妆品的原则 1.化妆品的合法性消费者在选购化妆品时,不仅要看商标、生产厂家、地址、使用说明书或宣传文字,对特殊或进口化妆品,还应看有无卫生部的批准文号或进口批文等标识,以确定所购买的产品是否为合法和合格的产品。 2.化妆品的品质除了注意化妆品的合法性,还要对化妆晶的质地加以鉴定,尤其在 选购一种以前从没有用过的化妆品时更应注意。化妆品质地的鉴定要注意以下三个原则: (1)质地要细腻:用肉眼直接看装在瓶子里的化妆品质地是否细致是不容易做到的,有时要亲自试验。试验的方法是用手指蘸上少许,均匀地涂一薄层在手腕关节活动处,然后手腕上下活动几下,几秒钟后,如果化妆品会均匀而且紧密地附着在皮肤上,且手腕上有皮纹的部位没有条纹的痕迹时,便是质地细腻的化妆品;反之,如果出现或者有粗糙感或者有微粒状,这种化妆品质地就不那么细致。 任何一种化妆品均是质地越细越好,因为质地细腻,其附着在皮肤上的能力也越大,涂抹在皮肤上匀贴自然,维持和发挥作用的时间也越长,感觉也舒服。 (2)色泽要鲜艳:所谓鲜是要看化妆品的颜色是否暗淡无光泽,如果质地细腻,而色泽无光泽,其原因可能是制造时添加的色素不当、失真,没有进行配色;也可能是产品存货时间太久,超过保质期等。因此在购买时,要特别注意化妆品的颜色和光泽。检测的方法是将化妆品涂抹在手腕上,在光线充足的地方看颜色是否鲜明,同时还要看是否与自己的肤色是否相称。 (3)气味要纯正:化妆品的气味并不指化妆品的气味需要多香,但需要没有刺鼻的怪味。气味纯正的化妆品,其香气优雅,给人予愉悦。香味过重,常常是由于加入过量的香料所致;化妆品存放时间太久,会由于化学变化而使质地、色泽和香味发生变化。有些化妆品的气味很淡,涂抹在皮肤上几乎闻不到香味,这时可以把化妆品的盖子打开,靠近鼻子,通常化妆品闻起来有股芬芳清凉的感觉,如果有刺鼻或太香,这可能就不纯。当然,值得一提的是,市面上也专门为那些不喜欢香味或者对香料过敏的消费者提供的无香型化妆,这种化妆品没有任何香味。 使用伪劣或变质的化妆品,会对皮肤产生各种不良反应,甚至严重的皮肤反应,所以,选购化妆品时应特别小心。 3.化妆品的适用性消费者在选购化妆品时,必须根据自己的皮肤特点、使用的环境、经济状况等因素选择适合自己使用的产品。 如何合理选用化妆品 如何选择化妆品,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标准。但总的讲,选择和使用化妆品上时要考虑以下的问题。 1.依据皮肤表面的环境合理选用。 (1)皮肤表面酸度:正常皮肤表面呈弱酸性,其pH为5.0~7.0,最低可到4.0,最高可达9.6。皮肤表面的弱酸环境主要由皮肤的代谢产物如乳酸d}酯化脂肪酸等构成,肤表面的弱酸环境对酸、碱均有一定的缓冲能力。任何改变皮肤表面正常酸度的体内外因素均可减弱或破坏皮肤的中和能力,如果中和能力减弱,容易受到外界化学刺激的损伤而出现相应的皮肤损害。另外,皮肤表面的弱酸环境也可以抑制某些致病物生长。

几种防腐剂在化妆品中的作用效果评价

环境与健康杂志2008年2月第25卷第2期JEnvironHealth,February2008,Vol.25,No.2 withnanoscaleTiO2rodsanddotsinrats:toxicityisnotdependentuponsizeandsurfacearea〔J〕.ToxicolSci,2006,91:227-236. WangJX,ZhouGQ,ChenCY,etal.Acutetoxicityandbiodistributionofdifferentsizedtitaniumdioxideparticlesinmiceafteroraladministration〔J〕.ToxicologyLetters,2007,168:176-185. 薛志刚,朱晒红,潘乾,等.硅纳米颗粒的生物毒理学研究〔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31(1):6-8. 王天成,汪冰,丰伟悦,等.纳米锌对小鼠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J〕. 中国公共卫生,2006,22(8):934-935. 王天成,孙红芳,贾光,等.纳米氧化铝对小鼠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J〕.中国职业医学,2006,33(3):171-172. 王天成,贾光,王翔,等.纳米氧化铁黄材料对小鼠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J〕.实用预防医学,2006,13(3):486-487. (收稿日期:2007-11-14修回日期:2008-01-22) (本文编辑:杜宇欣) [5][6][7] [8] [9] 文章编号:1001-5914(2008)02-0114-03 几种防腐剂在化妆品中的作用效果评价 郑萍,陈西平 摘要:目的了解化妆品常用防腐剂在化妆品基质中的防腐效果。方法采用纯培养的微生物挑战性实验验证0.05%,0.1%,0.2%,0.4%的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和对羟基苯甲酸丙酯,0.1%,0.2%,0.3%,0.4%的咪唑烷基脲,0.01%,0.02%,0.05%,0.1%的凯松,0.01%,0.02%,0.03%,0.05%布罗波尔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6538)、大肠杆菌(ATCC8739)、黑曲霉(ATCC16404)、白色假丝酶母(ATCC10231)的抑菌效果。结果在化妆品基质中,对羟基苯甲酸酯类防腐剂抑制细菌的能力较弱,对真菌的作用效果较好;咪唑烷基脲对真菌类的抑菌能力较差;布罗波尔的抑菌效果较好,凯松在允许使用的剂量范围内不能达到抑制微生物的作用。同时化妆品成分对防腐剂的作用效果有影响。结论仅0.4%对羟基苯甲酸丙酯、0.15%和0.1%凯松、0.05%布罗波尔通过了纯培养挑战性实验。筛选、复配防腐剂要根据化妆品的配方结合实际情况进行。 关键词:化妆品;防腐剂;微生物挑战性实验;纯培养 中图分类号:R168文献标识码:A EffectEvaluationofPreservativesCommonlyUsedinActualCosmeticsZHENGPing,CHENXi-ping.MicrobiologicalResearchLaboratoryofInstitutionforEnvironmentalHealthandRelatedProductSafety,ChineseCenterforDiseaseControlandPrevention,Beijing100021,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understandtheantisepticeffectofpreservativescommonlyusedintheactualcosmetics.MethodsThesingleculturemethodwasusedtoevaluatetheeffectsofdifferentpreservativesonthedifferentmicrobial.ResultsIntheactualcosmetics,parabenscouldinhibitfungiwellbutbacteria,theeffectofimidazolinylureawascontrary,inhibitedbacteriawellbutfungi.2-bromo-2-nitropropane-1,3-diolgotgoodeffect.Methylchlorodidnotshowaneffectintheallowablerange.ConclusionThecosmeticscomponentsareconsideredastheimportantinfluencingfactorsfortheeffectsofpreservativesusedinthecosmetics.Keywords:CosmeticsaPreservativesaMicrobiologychallengetestaSingleculture 作者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微生物研究室(北京100021) 作者简介:郑萍(1980-),女,硕士研究生,从事环境微生物研究。 通讯作者:陈西平,Tel:(010)83132381,E-mail:cxp119@sina.com【论著】 化妆品中一般都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容易造成微生物的污染,添加防腐剂是预防化妆品微生物污染的主要手段。但是防腐剂在预防微生物污染的同时,还是化妆品中的危险因素—— —引起化妆品性皮炎的因素之一。而且化妆品的成分复杂,主要有油性原料、粉质原料和水溶性聚合物等,其中干扰防腐剂作用效果的因素比较广泛,因此防腐剂的选择是化妆品研制的一个重要环节,既要达到防腐的效果又要尽可能地减少防腐剂的用量。目前对防腐剂的评价多是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等方法测定其在产品中的含量来进行。这类方法测定的结果只能定量而不能直接反映出该类产品中防腐剂的实际防腐效果。微生物挑战性实验是目前比较公认的评价防腐剂防腐效果的生物学方法,通过该方法可以选择既能有效抑菌又可以使产品安全的化妆品中防腐剂的最低浓度。但以往很多评价都是采用混合培养的方式进行的,没有排除微生物之间的相互影响因素,缺少防腐剂在化妆品中对具体微生物防腐效果的数据。化妆品常用防腐剂一般包括酚类、酯类、卤化物及季铵盐等[1]。我国一些地区的调查及美国FDA关于化妆品防腐剂的使用情况公布显示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对羟基苯甲酸丙酯、凯松使用频率排名在前三位[2,3],其次咪唑烷基脲和布罗波尔的使用频率也比较高。笔者采用上述防腐剂,用纯培养的方式,探索在化妆品基质中不同防腐剂对不同菌株的作用效果,为防腐剂的选择提供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1.1化妆品样品实验用化妆品为本实验室自制的样品,生产过程经过严格的无菌控制,防腐剂成分及含 114??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