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立体几何中线面平行的方法题附详细解答

立体几何中线面平行的方法题附详细解答

立体几何中线面平行的方法题附详细解答
立体几何中线面平行的方法题附详细解答

F G G

A B C

D E C A B

D E F D E B 1A 1C 1C A B F M 高中立体几何证明平行

的专题(基本方法)

立体几何中证明线面平行或面面平行都可

转化为

线线平行,而证明线线平行一般有以下的一些方法:

(1)通过“平移”。(2)利用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3)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4)利用对应线段成比例。(5)利用面面平行,等等。

(1) 通过“平移”再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1.如图,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是平行四边形,点E 、F 分 别

为棱AB 、 PD 的中点.求证:AF ∥平面PCE ;

分析:取PC 的中点G ,连EG.,FG ,则易证AEGF 是平行四

边形

2、如图,已知直角梯形ABCD 中,AB ∥CD ,AB ⊥BC ,AB =1,

BC =2,CD =1+3, 过A 作AE ⊥CD ,垂足为E ,G 、F 分别为AD 、CE 的中点,现将

△ADE 沿AE 折叠,使得DE ⊥EC.

(Ⅰ)求证:BC ⊥面CDE ; (Ⅱ)求证:FG ∥面BCD ;

分析:取DB 的中点H ,连GH,HC 则易证FGHC 是平行四边形 3、已知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D, E, F 分别为AA 1, CC 1, AB 的中点, M 为BE 的中点, AC ⊥BE. 求证: (Ⅰ)C 1D ⊥BC ; (Ⅱ)C 1D ∥平面B 1FM. 分析:连EA ,易证C 1EAD 是平行四边形,于是MF//EA

4、如图所示, 四棱锥P -ABCD 底面是直角梯形, ,,AD CD AD BA ⊥

⊥CD=2AB, E 为PC 的中点, 证明: //EB PAD 平面;

分析::取PD 的中点F ,连EF,AF 则易证ABEF 是平行四边形 (2) 利用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 5、如图,已知E 、F 、G 、M 分别是四面体的棱AD 、CD 、BD 、BC 的中点,求证:AM ∥平面EFG 。 分析:连MD 交GF 于H ,易证EH 是△AMD 的中位线

6、如图,ABCD 是正方形,O 是正方形的中心,E 是PC

的中点。 求证: PA ∥平面BDE

7.如图,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 D 为AC 的中点.

求证:AB 1//面BDC 1;

分析:连B 1C 交BC 1于点E ,易证ED 是 E F B A C D P (第1题图) A B C D E F G M

P E D C

B A △B 1A

C 的中位线

8、如图,平面ABEF ⊥平面ABCD ,四边形ABEF 与ABCD 都是直角梯形, 090,BAD FAB BC ∠=∠=//

=12AD ,BE //

=12

AF ,,G H 分别为,FA FD 的中点 (Ⅰ)证明:四边形BCHG 是平行四边形;

(Ⅱ),,,C D F E 四点是否共面?为什么?

(.3) 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9.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O 为正方形ABCD 的中心,M 为BB 1的中点,

求证: D 1O//平面A 1BC 1;

分析:连D 1B 1交A 1C 1于O 1点,易证四边形OBB 1O 1

是平行四边形

10、在四棱锥P-ABCD 中,AB ∥CD ,AB=2

1DC ,中点为PD E . 求证:AE ∥平面PBC ; 分析:取PC 的中点F ,连EF 则易证ABFE 是平行四边形 11、在如图所示的几何体中,四边形ABCD 为平行四边形,∠?ACB=90?,EA⊥平面ABCD,EF ∥AB,FG∥BC,EG∥AC.AB=2EF.

(Ⅰ)若M是线段AD的中点,求证:GM∥平面ABFE;

(Ⅱ)若AC=BC=2AE,求二面角A-BF-C的大小.

(I )证法一:

因为EF//AB ,FG//BC ,EG//AC ,90ACB ∠=?,

所以90,EGF ABC ∠=??∽.EFG ?

由于AB=2EF ,因此,BC=2FC ,

连接AF ,由于FG//BC ,BC FG 2

1= 在ABCD Y 中,M 是线段AD 的中点,则AM//BC ,且

BC AM 2

1= 因此FG//AM 且FG=AM ,所以四边形AFGM 为平行四边形,因此GM//FA 。

又FA ?平面ABFE ,GM ?平面ABFE ,所以GM//平面AB 。

(4)利用对应线段成比例

12、如图:S 是平行四边形ABCD 平面外一点,M 、N 分别

是SA 、BD 上的点,且SM AM =ND BN , 求证:MN ∥平面SDC

分析:过M 作ME//AD ,过N 作NF//AD

利用相似比易证MNFE 是平行四边形

13、如图正方形ABCD 与ABEF 交于AB ,M ,N 分别为

AC 和BF 上的点且AM=FN 求证:MN ∥平面BEC

分析:过M 作MG//AB ,过N 作NH/AB

利用相似比易证MNHG 是平行四边形 (5)利用面面平行 14、如图,三棱锥ABC P -中,PB ⊥底面ABC ,90BCA ∠=o ,PB=BC=CA ,E 为PC 的中点,M 为AB 的中点,点F 在PA 上,且2AF FP =.

(1)求证:BE ⊥平面PAC ; (2)求证://CM 平面BEF ;

分析: 取AF 的中点N ,连CN 、MN ,易证平面CMN//EFB

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 经典题(附详细解答)

一、选择题

1.下列条件中,能判断两个平面平行的是( )

A .一个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于另一个平面;

B .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平行于另一个平面

C .一个平面内有无数条直线平行于另一个平面

D .一个平面内任何一条直线都平行于另一个平面

2.E ,F ,G 分别是四面体ABCD 的棱BC ,CD ,DA 的中点,则此四面体中与过E ,F ,G 的截面平行的棱的条数是

A .0

B .1

C .2

D .3

3. 直线,a b c ,及平面αβ,,使//a b 成立的条件是( )

A .//,a b αα?

B .//,//a b αα

C .//,//a c b c

D .//,a b ααβ=I

4.若直线m 不平行于平面α,且m ?α,则下列结论成立的是( )

A .α内的所有直线与m 异面

B .α内不存在与m 平行的直线

C .α内存在唯一的直线与m 平行

D .α内的直线与m 都相交

5.下列命题中,假命题的个数是( )

① 一条直线平行于一个平面,这条直线就和这个平面内的任何直线不相交;② 过平面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平行;③ 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和这条直线平行;④ 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和同一平面平行;⑤ a 和b 异面,则经过b 存在唯一一个平面与α平行

A .4

B .3

C .2

D .1 A F

E B C

D M N

6.已知空间四边形ABCD 中,,M N 分别是,AB CD 的中点,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12MN AC BC ≥+

B .()12

MN AC BC ≤+ C .()12

MN AC BC =+ D .()12MN AC BC <+ 二、填空题

7.在四面体ABCD 中,M ,N 分别是面△ACD ,△BCD 的重心,则

四面体的四个面中与MN 平行的是________.

8.如下图所示,四个正方体中,A ,B 为正方体的两个顶点,M ,N ,P

分别为其所在棱的中点,能得到AB//面MNP 的图形的序号的是

①②③④

9.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E 为DD 1中点,则BD 1和平面ACE 位置关系是 .

三、解答题

10.如图,正三棱柱111C B A ABC -的底面边长是2,侧棱长是3,D 是AC 的中点.求证:

//1C B 平面BD A 1.

11.如图,在平行六面体ABCD -A 1B 1C 1D 1中,E ,M ,N ,G 分别是AA 1,CD ,CB ,CC 1的中点, 求证:(1)MN //B 1D 1 ;(2)AC 1//平面EB 1D 1 ;(3)平面EB 1D 1//平面BDG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提示】当l =?βα时,α内有无数多条直线与

交线l 平

行,同时这些直线也与平面β平行.故A ,B ,C 均是错误的

2.C

【提示】棱AC ,BD 与平面EFG 平行,共2条.

3.C

【提示】//,,a b αα?则//a b 或,a b 异面;所以A 错误;//,//,a b αα则//a b 或,a b 异

面或,a b 相交,所以B 错误;//,,a b ααβ=I 则//a b 或,a b 异面,所以D 错误;//,//a c b c ,则//a b ,这是公理4,所以C 正确.

4.B

【提示】若直线m 不平行于平面α,且m ?α,则直线m 于平面α相交,α内不存在与m 平行的直线.

5.B

【提示】②③④错误.②过平面外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和这个平面平行,有无数多条直线与它平行.③过直线外一点有无数个平面和这条直线平行④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和同一平面平行或其中一条在平面上.

6. D

【提示】本题可利用空间中的平行关系,构造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二、填空题

7.平面ABC ,平面ABD

【提示】连接AM 并延长,交CD 于E ,连结BN 并延长交CD 于F ,由重心性质可知,E 、F 重合为一点,且该点为CD 的中点E ,由MA EM =NB EN =2

1得MN ∥AB .因此,MN ∥平面ABC 且MN ∥平面ABD .

8. ①③

【提示】对于①,面MNP//面AB,故AB//面MNP.对于③,MP//AB,故AB//面MNP,对于②④,过AB 找一个平面与平面MNP 相交,AB 与交线显然不平行,故②④不能推证AB//面MNP.

9.平行

【提示】连接BD 交AC 于O ,连OE ,∴OE ∥B D 1,OEC 平面ACE ,∴B D 1∥平面ACE.

三、解答题

10.证明:设1AB 与B A 1相交于点P ,连接PD ,则P 为1AB 中点,

ΘD 为AC 中点,∴PD//C B 1.

又ΘPD ?平面B A 1D ,∴C B 1//平面B A 1 D

11.证明:(1)Θ M 、N 分别是CD 、CB 的中点,∴MN//BD

又ΘBB 1//DD 1,∴四边形BB 1D 1D 是平行四边形.

所以BD//B 1D 1.又MN//BD ,从而MN//B 1D 1

(2)(法1)连A 1C 1,A 1C 1交B 1D 1与O 点

Θ四边形A 1B 1C 1D 1为平行四边形,则O 点是A 1C 1的中点

E 是AA 1的中点,∴EO 是?AA 1C 1的中位线,EO//AC 1.

AC1?面EB1D1,EO?面EB1D1,所以AC1//面EB1D1

(法2)作BB1中点为H点,连接AH、C1H,E、H点为AA1、BB1中点,

所以EH//C1D1,则四边形EHC1D1是平行四边形,所以ED1//HC1

又因为EA//B1H,则四边形EAHB1是平行四边形,所以EB1//AH

ΘAH?HC1=H,∴面AHC1//面EB1D1.而AC1?面AHC1,所以AC1//面EB1D1(3)因为EA//B1H,则四边形EAHB1是平行四边形,所以EB1//AH

因为AD//HG,则四边形ADGH是平行四边形,所以DG//AH,所以EB1//DG

又ΘBB1//DD1,∴四边形BB1D1D是平行四边形. 所以BD//B1D1.

ΘBD?DG=G,∴面EB1D1//面BDG

山东高考文科数学立体几何大题及答案汇编

2008年-2014年山东高考文科数学立体几何大题及答案 (08年)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平面PAD ⊥平面ABCD ,AB DC ∥,PAD △是等边三角形,已知28BD AD ==,245AB DC == (Ⅰ)设M 是PC 上的一点,证明:平面MBD ⊥平面PAD ; (Ⅱ)求四棱锥P ABCD -的体积. (09年)如图,在直四棱柱ABCD-A 1B 1C 1D 1中,底面ABCD 为等腰梯形,AB 11111 (10年)(本小题满分12分) 在如图所示的几何体中,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MA ⊥平面ABCD ,//PD MA ,E 、G 、F 分别为MB 、PB 、PC 的中点,且2AD PD MA ==. (I )求证:平面EFG ⊥平面PDC ; (II )求三棱锥P MAB -与四棱锥P ABCD -的体积之比. (11年)(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在四棱台 1111 ABCD A B C D -中, 1D D ABCD ⊥平面,底面 ABCD 是平行四边形, 112,,60AB AD AD A B BAD ==∠= (Ⅰ)证明:1AA BD ⊥; (Ⅱ)证明:11//CC A BD 平面. A B C M P D E A B C F E1 A1 B1 C1 D1 D D B1 D1 C1 C B A A1

(12年) (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几何体E ABCD -是四棱锥,△ABD 为正三角形, ,CB CD EC BD =⊥. (Ⅰ)求证:BE DE =; (Ⅱ)若∠120BCD =?,M 为线段AE 的中点, 求证:DM ∥平面BEC . (13年)(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四棱锥P —ABCD 中,AB ⊥AC , AB ⊥PA ,AB ∥CD ,AB=2CD ,E ,F ,G , M ,N 分别为PB ,AB ,BC ,PD ,PC 的中点。 (Ⅰ)求证,CE ∥平面PAD; (Ⅱ)求证,平面EFG ⊥平面EMN 。 (14年)(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四棱锥P ABCD -中,,//,BC AD PCD AP 平面⊥AD BC AB 2 1 = =,F E ,分别为线段PC AD ,的中点。 (Ⅰ)求证:BEF AP 平面// (Ⅱ)求证:PAC BE 平面⊥ P A C D E

(完整版)线面平行证明的常用方法

线面平行证明的常用方法 张磊 立体几何在高考解答题中每年是必考内容,必有一个证明题;重点考察:平行与垂直(线线平行、线面平行、面面平行、线线垂直、线面垂直、面面垂直等),我们现在对线面平行这一方面作如下探讨: 方法一:中位线型:找平行线。 例1、如图⑴,在底面为平行四边形的四棱锥P ABCD -中,点E 是PD 的中点.求证://PB 平面AEC 分析: 如图⑴ 如图⑵ 如图⑶ 方法二:构造平行四边形,找平行线 例2、如图⑵, 平行四边形ABCD 和梯形BEFC 所在平面相交,BE//CF ,求证:AE//平面DCF. 分析:过点E 作EG//AD 交FC 于G , DG 就是平面AEGD 与平面DCF 的交线,那么只要证明AE//DG 即可。 方法三:作辅助面使两个平面是平行, 即:作平行平面,使得过所证直线作与已 知平面平行的平面 例3、如图⑷,在四棱锥O ABCD -中,底面ABCD 为菱形, M 为OA 的中点,N 为BC 的中点,证明:直线MN OCD 平面‖ 分析::取OB 中点E ,连接ME ,NE ,只需证平面MEN 平面OCD 。 方法四:利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的逆定理证线线平行。 例4、已知正方形ABCD 和正方形ABEF AC 和BF 上,且AM=FN. 求证:MN ‖平面BCE. 如图⑷ 如图⑸ 如图⑹ E B A D C G F F y C B E D A S z _ M _ D _ A B _ O E P E D C B O A B C D E F N M

例5.如图⑸,已知三棱锥P—ABC,A′,B ′,C ′是△PBC,△PCA,△PAB 的重心. (1)求证:A′B′∥面ABC; (2)求S △A ′B ′C ′:S △ABC . 方法五:(向量法)所证直线与已知平面的法向量垂直,关键:建立空间坐标系 (或找空间一组基底)及平面的法向量。 例6、如图⑹,在四棱锥S ABCD -中,底面ABCD 为正方形, 侧棱SD ⊥底面ABCD E F ,,分别为AB SC ,的中点.证明EF ∥平面SAD ; 分析:因为侧棱SD ⊥底面ABCD ,底面ABCD 是正方形,所以很容易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及相应的点的坐标。 证明: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D xyz -. 设(00)(00)A a S b ,,,,,,则(0)(00)B a a C a ,,,,,, 00222a a b E a F ???? ? ????? ,,,,,, 02b EF a ??=- ?? ?u u u r ,,. 因为y 轴垂直与平面SAD ,故可设平面的法向 量为n r =(0,1,0) 则:02b EF n a ??=- ?? ?u u u r r g g ,,(0,1,0)=0 因此 EF n ⊥u u u r r 所以EF ∥平面SAD .

高中立体几何证明线面平行的常见方法

E D C B A 高中立体几何证明线面平行问题(数学作业十七) (1) 通过“平移”再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1.如图,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是平行四边形,点E 、F 分别为棱AB 、 PD 的中点.求证:AF ∥平面PCE ; 2、已知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D, E, F 分别为AA 1, CC 1, AB 的中点, M 为BE 的中点, AC⊥BE . 求证: (Ⅰ)C 1D⊥BC; (Ⅱ)C 1D∥平面B 1FM. 3、如图所示, 四棱锥P -ABCD 底面是直角梯形, ,,AD CD AD BA ⊥⊥CD=2AB, E 为PC 的中点, 证明: //EB PAD 平面; (2) 利用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 4、如图,已知E 、F 、G 、M 分别是四面体的棱AD 、CD 、BD 、BC 的中点,求证:AM ∥平面EFG 。 5、如图,ABCD 是正方形,O 是正方形的中心,E 是PC 的中点。 求证: PA ∥平面BDE 6.如图,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 D 为AC 的中点. 求证:AB 12 1 中点为PD E 求证:AE ∥平面PBC ; (第1题图) A B C D E F G M

(4)利用对应线段成比例 9、如图:S 是平行四边形ABCD 平面外一点,M 、N 分别是SA 、BD 上的点,且 SM AM =ND BN , 求证:MN ∥平面SDC (5)利用面面平行 10、如图,三棱锥中,底面,,PB=BC=CA , 为的中点,为的中点,点在上,且. (1)求证:平面; (2)求证:平面;

届文科数学立体几何大题训练

2017届文科数学立体几何大题训练 1. 如图,三棱锥A —BPC 中,AP ⊥PC ,AC ⊥BC ,M 为AB 中点,D 为PB 中点,且△PMB 为正三角形. (Ⅰ)求证:DM //平面AP C; (Ⅱ)求 证:平面ABC ⊥平面APC ; (Ⅲ)若BC=4,AB=20,求三棱锥D —BCM 的体积. 2. 如图1,在四棱锥ABCD P -中,⊥PA 底面ABCD ,面ABCD 为正方形,E 为侧棱PD 上一点,F 为AB 上一点.该四棱锥的正(主)视图和侧(左)视图如图2所示. (Ⅰ)求四面体PBFC 的体积; (Ⅱ)证明:AE ∥平面PFC ; (Ⅲ)证明:平面PFC ⊥平面PCD .

3. 如图,四棱柱P ABCD -中, .//,,AB PAD AB CD PD AD F ⊥=平面是DC 上的点且1 ,2 DF AB PH =为PAD ?中AD 边上的高. (Ⅰ)求证://AB 平面PDC ; (Ⅱ)求证:PH BC ⊥; (Ⅲ)线段PB 上是否存在点E ,使EF ⊥平面PAB ?说明理由. 4. 如图,在四棱锥中,底面 为菱形,,为的中点。 (1)若 ,求证:平面 ; (2)点在线段 上, ,试确定 的值,使; F A B D P C H

5. .如图, 是矩形中边上的点,为边的中点,,现将沿边折至位置,且平面平面. ⑴ 求证:平面平面; ⑵ 求四棱锥的体积. 6. 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平面PAD ⊥平面ABCD ,90ABC BCD ∠=∠=, PA PD DC CB a ====,2AB a =,E 是PB 中点,H 是AD 中点. (Ⅰ)求证://EC 平面APD ;(Ⅱ)求三棱锥E BCD -的体积. E ABCD AD F CD 2 43 AB AE AD ===ABE ?BE PBE ?PBE ⊥BCDE PBE ⊥PEF P BEFC -P B C D F E B C D A F E (1) (2)

立体几何线面、面面平行的证明

Q D C B A P C 1 B 1 A 1D 1 D C B A D A 1 C 1 C B 1 B 理科数学复习专题 立体几何 线面平行与面面平行专题复习 【题型总结】 题型一 小题:判断正误 1. a 、b 、c 是直线,,,αβγ是平面,下列命题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 α αβ βααβαβαγαγββααα////a ,//a //a //,//a ////a ,//a ////,////a //,//a //a //,//a b b b b c c b b 则⑥则⑤则④则③则②则① 归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二 线面平行的判定 1、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是矩形,E 、F 分别是PB,PC的中点,求证:EF 归纳: 3、在正方体中,E,F分别为C1D1和BC 的中点, 求证: FE 1111111//. ABCD A B C D AB D C BC -在正方体中,求证:平面平面11111111111,,:(1)//;(2)//. ABC A B C D AC BC AB D D AC B DA BC D -2、如图已知正三棱柱中,点为的中点求证平面为的中点,求证:平面平面111ABC A B C -AB AC =,,M N P 11,,BC CC BB 1//A N AMP

【综合练习】 一、选择题 1、直线和平面平行是指该直线与平面内的( ) (A)一条直线不相交 (B)两条直线不相交 (C)无数条直线不相交(D)任意一条直线都不相交 2、已知a b ||,αα?,则必有( ) ()||(),A a b B a b 异面 (),C a b 相交 (),D a b 平行或异面 3、若直线a,b 都与平面?平行,则a 和b 的位置关系是( ) (A)平行 (B)相交 (C)异面 (D)平行或相交或是异面直线 4.已知平面α、β和直线m ,给出条件:①m ∥α;②m ⊥α;③m ?α;④α⊥β;⑤α∥β.为使m ∥β,应选择下面四个选项中的 ( ) A .①④ B .①⑤ C .②⑤ D .③⑤ 5.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 A 一直线与平面平行,则它与平面内任一直线平行 B 一直线与平面平行,则平面内有且只有一个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C 一直线与平面平行,则平面内有无数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它们在平面内彼此平行 D 一直线与平面平行,则平面内任意直线都与已知直线异面 6. 以下命题(其中a ,b 表示直线,?表示平面) ①若a ∥b ,b ??,则a ∥? ②若a ∥?,b ∥?,则a ∥b ③若a ∥b ,b ∥?,则a ∥? ④若a ∥?,b ??,则a ∥b 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 ) 个 个 个 个 二、解答题 1.如图,E D ,分别是正三棱柱111ABC A B C -的棱1AA 、11B C 的中点, 求证:1//A E 平面1BDC ; 2、如图,在四棱锥P-ABCD 中,底面ABCD 是正方形,侧棱PD ⊥底面ABCD ,PD=DC=1,点E 是PC 的中点,作EF PB 交PB 于点

立体几何---线面平行

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 【要点梳理】 要点一、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 文字语言: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平面外一条直线与此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则该直线 与此平面平行.简记为:线线平行,则线面平行. 图形语言: 符号语言:a α?、b α?,//a b //a α?. 要点诠释: (1)用该定理判断直线a 与平面α平行时,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①直线a 在平面α外,即a α?; ②直线b 在平面α内,即b α?; ③直线a ,b 平行,即a ∥b . 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结论就不一定成立. (2)定理的作用 将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转化为直线与直线平行的判定,也就是说,要证明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 平行,只要在平面内找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即可. 要点二、两平面平行的判定 文字语言:如果一个平面内有两条相交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平行,则这两个平面平行. 图形语言: 符号语言:若a α?、b α?,a b A =,且//a β、//b β,则//αβ. 要点诠释: (1)定理中平行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必须是相交的. (2)定理充分体现了等价转化的思想,即把面面平行转化为线面平行,可概述为:线面平行?面 面平行. 要点三、判定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常用方法 1.利用定义:证明两个平面没有公共点,有时直接证明非常困难,往往采用反证法. 2.利用判定定理:要证明两个平面平行,只需在其中一个平面内找两条相交直线,分别证明它们 平行于另一个平面,于是这两个平面平行,或在一个平面内找到两条相交的直线分别与另一个平面内两条相交的直线平行. 3.平面平行的传递性:即若两个平面都平行于第三个平面,则这两个平面互相平行.

最新高考文科立体几何大题

1.(2013年高考辽宁卷(文))如 图,.AB O PA O C O 是圆的直径,垂直圆所在的平面,是圆上的点 (I)求证:BC PAC ⊥平面; (II)设//.Q PA G AOC QG PBC ?为的中点,为的重心,求证:平面 2.2013年高考陕西卷(文))如图, 四棱柱ABCD -A 1B 1C 1D 1的底面ABCD 是正方形, O 为底面中 心, A 1O ⊥平面ABCD , 12AB AA == (Ⅰ) 证明: A 1BD // 平面CD 1B 1; (Ⅱ) 求三棱柱ABD -A 1B 1D 1的体积. O D 1 B 1 C 1 D A C A 1

3.(2013年高考福建卷(文))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PD ABCD ⊥面,//AB DC ,AB AD ⊥,5BC =,3DC =,4AD =, 60PAD ∠=o .(1)当正视图方向与向量AD u u u r 的方向相同时,画出四棱锥P ABCD -的正视图.(要求标出尺寸,并画出演算过程); (2)若M 为PA 的中点,求证://DM PBC 面; (3)求三棱锥D PBC -的体积. 4. 如图,四棱锥P —ABCD 中,ABCD 为矩形,△PAD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PD=90°,面PAD ⊥面ABCD ,且AB=1,AD=2,E 、F 分别为PC 和BD 的中点. (1)证明:EF ∥面PAD ; (2)证明:面PDC ⊥面PAD ; (3)求四棱锥P —ABCD 的体积.

5.(2013年高考广东卷(文))如图4,在边长为1的等边三角形ABC 中,,D E 分别是,AB AC 边上的点,AD AE =,F 是BC 的中点,AF 与DE 交于点G ,将ABF ?沿AF 折起,得到如图5所示的三棱锥A BCF -,其中2BC =. (1) 证明:DE //平面BCF ; (2) 证明:CF ⊥平面ABF ; (3) 当23 AD =时,求三棱锥F DEG -的体积F DEG V -. 图 4G E F A B C D 图 5D G B F C A E 6.(2013年高考北京卷(文))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AB CD ,AB AD ⊥,2CD AB =,平面PAD ⊥底面ABCD ,PA AD ⊥,E 和F 分别是CD 和PC 的中点,求证: (1)PA ⊥底面ABCD ;(2)//BE 平面PAD ;(3)平面BEF ⊥平面PCD

立体几何平行证明题复习过程

立体证明题(2) 1.如图,直二面角D﹣AB﹣E中,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E=EB,F为CE上的点,且BF⊥ 平面ACE. (1)求证:AE⊥平面BCE; (2)求二面角B﹣AC﹣E的余弦值. 2.等腰△ABC中,AC=BC=,AB=2,E、F分别为AC、BC的中点,将△EFC沿EF折起,使得C到P,得到四棱锥P﹣ABFE,且AP=BP=. (1)求证:平面EFP⊥平面ABFE; (2)求二面角B﹣AP﹣E的大小.

3.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是正方形,侧面PAD⊥底面ABCD,且 PA=PD=AD,若E、F分别为PC、BD的中点. (Ⅰ)求证:EF∥平面PAD; (Ⅱ)求证:EF⊥平面PDC. 4.如图:正△ABC与Rt△BCD所在平面互相垂直,且∠BCD=90°,∠CBD=30°. (1)求证:AB⊥CD; (2)求二面角D﹣AB﹣C的正切值. 5.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平面PAD⊥平面ABCD,△PAD是等边三角形,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ADC=120°,AB=2AD. (1)求证:平面PAD⊥平面PBD; (2)求二面角A﹣PB﹣C的余弦值.

6.如图,在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ACB=90°,AC=CB=CC 1=2,E 是AB 中点. (Ⅰ)求证:AB 1⊥平面A 1CE ; (Ⅱ)求直线A 1C 1与平面A 1CE 所成角的正弦值. 7.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PA ⊥平面ABCD ,∠DAB 为直角,AB ∥CD ,AD=CD=2AB=2,E ,F 分别为PC ,CD 的中点. (Ⅰ)证明:AB ⊥平面BEF ; (Ⅱ)若PA= ,求二面角E ﹣BD ﹣C . 8.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PA ⊥平面ABCD ,PA=AB=AD=2,四边形ABCD 满足AB ⊥AD ,BC ∥AD 且BC=4,点M 为PC 中点. (1)求证:DM ⊥平面PBC ; (2)若点E 为BC 边上的动点,且λ=EC BE ,是否存在实数λ,使得二面角P ﹣DE ﹣B 的余弦值为 3 2 ?若存在,求出实数λ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立体几何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

立体几何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 一、知识梳理 1.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 注意: 1.证明线面平行是高考中常见的问题,常用的方法就是证明这条线与平面内的某条直线平行.但一定要说明一条直线在平面外,一条直线在平面内. 2.在判定和证明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时,除熟练运用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外,切不可丢弃定义,因为定义既可作判定定理使用,亦可作性质定理使用. 3.辅助线(面)是解(证)线面平行的关键.为了能利用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及性质定理,往往需要作辅助线 二、例题分析 1.已知不重合的直线a,b和平面α, ①若a∥α,b?α,则a∥b;②若a∥α,b∥α,则a∥b;③若a∥b,b?α,则a∥α; ④若a∥b,a∥α,则b∥α或b?α. 上面命题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2.若直线l不平行于平面α,且l?α,则() A.α内的所有直线与l异面B.α内不存在与l平行的直线 C.α内存在唯一的直线与l平行D.α内的直线与l都相交 3.正方形ABCD与正方形ABEF所在平面相交于AB,在AE、BD上各有一点P、Q,且 AP=DQ.求证:PQ∥平面BCE. 提示:判断或证明线面平行的常用方法:(1)利用线面平行的定义(无公共点);(2)利用线面平行 的判定定理(a?α,b?α,a∥b?a∥α);(3)利用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α∥β,a?α?a∥β);(4) 利用面面平行的性质(α∥β,a?β,a∥α?a∥β). 4. 已知:直线a∥平面α,直线a∥平面β,α∩β=b. 求证:a∥b.

三、课堂练习 1.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 A 一直线与平面平行,则它与平面内任一直线平行 B 一直线与平面平行,则平面内有且只有一个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C 一直线与平面平行,则平面内有无数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它们在平面内彼此平行 D 一直线与平面平行,则平面内任意直线都与已知直线异面 2.若直线l 与平面α的一条平行线平行,则l 和α的位置关系是 ( ) A α?l B α//l C αα//l l 或? D 相交和αl 3.若直线a 在平面α内,直线a,b 是异面直线,则直线b 和α平面的位置关系是 ( ) A .相交 B 。平行 C 。相交或平行 D 。相交且垂直 4.下列各命题: (1) 经过两条平行直线中一条直线的平面必平行于另一条直线; (2) 若一条直线平行于两相交平面,则这条直线和交线平行; (3) 空间四边形中三条边的中点所确定平面和这个空间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都平行。 其中假命题的个数为 ( ) A 0 B 1 C 2 D 3 5.若直线上有两点P 、Q 到平面α的距离相等,则直线l 与平面α的位置关系是 ( ) A 平行 B 相交 C 平行或相交 D 或平行、或相交、或在内 6.a,b 为两异面直线,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 过不在a,b 上的任何一点,可作一个平面与a,b 都平行 B 过不在a,b 上的任一点,可作一直线与a,b 都相交 C 过不在a,b 上任一点,可作一直线与a,b 都平行 D 过a 可以并且只可以作一个平面与b 平行 7.判断下列命题是否正确: (1)过平面外一点可作无数条直线与这个平面平行 ( ) (2)若直线α?l ,则l 不可能与α内无数条直线相交 ( ) (3)若直线l 与平面α不平行,则l 与α内任一直线都不平行 ( ) (4)经过两条平行线中一条直线的平面平行于另一条直线 ( ) (5)若平面α内有一条直线和直线l 异面,则α?l ( ) 8.过直线外一点和这条直线平行的平面有 个。 9.直线a//b ,a//平面α,则b 与平面α的位置关系是 。 10.A 、B 两点到平面α的距离分别是3、5,M 是的AB 中点,则M 到平面α的距离是 。 11. 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若D 为BB 1上一点, M 为AB 的中点,N 为BC 的中点. 求证:MN ∥平面A 1C 1D ;

最新最全立体几何 文科大题复习求体积完整版.doc

A C D 图2 B A C D 图1 1 C 1B 1 A 1D C B A D F E 1,(本小题满分14分)如图(1),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4AC BC ==,E 、F 分别为AC 、AB 的中点,将AEF ?沿EF 折起, 使A '在平面BCEF 上的射影O 恰为EC 的中点,得到图(2). (Ⅰ)求证:EF A C '⊥; (Ⅱ)求三棱锥BC A F '-的体积. 2,(本小题满分13分) 如图1,在直角梯形中,,,.将沿折起,使平面 平面,得到几何体,如图2所示. (Ⅰ) 求证:平面; (Ⅱ) 求几何体的体积. 3,(本小题满分14分)、已知几何体1111ABCD A B C D -的直观图如图所示,其三视图中主视图是长边为3的矩形,左视图是边长为2有一个角等于60°的菱形。 (1)求证平面1AD C ⊥平面11A DCB (2)求四棱锥1111D A B C D -的体积 4.(本小题满分12分) 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E F G H 分别是棱1111,,,AB CC D A BB 的中点. (1)证明://FH 平面1A EG ; (2)证明:AH EG ⊥; (3)求三棱锥1A EFG -的体积. 5.(本小题满分14分) 如图,已知三棱锥A-BPC 中,AP ⊥PC, AC ⊥BC , M 为AB 中点,D 为PB 中点,且△PMB 为正三角形。 (Ⅰ) 求证:DM ∥平面APC :(Ⅱ) 求证:平面ABC ⊥平面APC ; (Ⅲ) 若BC=4,AB=20,求三棱锥D-BCM 的体积. 6.(本小题满分12分)在棱长为a 的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E 是线段11A C 中点,AC BD F =. (Ⅰ) 求证:CE ⊥BD ;(Ⅱ) 求证:CE ∥平面1A BD ; (Ⅲ) 求三棱锥1D A BC -的体积. ABCD 90ADC ∠=?//CD AB 4,2AB AD CD ===ADE ?AC ADE ⊥ABC D ABC -BC ⊥ACD D ABC -3 2 2 A 1 B 1 A D C B D 1 C 1 俯视图 左视图 主视图 A C A 1E F

立体几何-线面平行

1.运用中点作平行线 例1.已知四棱锥P?ABCD的底面是矩形,M,N分别是AD,P B的中点,求证MN//平面PCD。 2.运行比例作平行线 例2.四边形ABCD与ABEF是两个全等正方形,且AM=F N,其中M∈AC,N∈BF,求证:MN//平面BCD. 3.运用传递性作平行线 例3.求证:一条直线与两个相交平面都平行,则这条直线和它们的交线平行。

4.运行特殊位置作平行线 例4.正三棱柱ABC?A1B1C1的底面边长为2,点E,F分别是C1C,B1B上的点,点M是线段AC上的动点,EC=2F B=2,问当点M在何位置时MB//平行AEF。 练习: 1.棱长都相等的四面体称为正四面体,在正四面体A?BCD中,点M,N分别是CD和AD的中点,给出下列命题: ①直线MN//平面ABC ②直线CD⊥平面BMN ③三棱锥B?AMN的体积是三棱锥B?ACM的体积的一半。 则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为。

2.几何体E?ABCD是四棱锥,△ABD为正三角形,CB=CD,EC⊥BD. (Ⅰ)求证:BE=DE; (Ⅱ)若BCD=120?,M为线段AE的中点,求证:DM//平面BEC. 3.直三棱锥ABC?A′B′C′,BAC=90?,AB=AC=2,AA′=1,点M,N分别为A′B和B′C′的中点。 (Ⅰ)证明:MN//平面A′ACC′; (Ⅱ)求三棱锥A′?MNC的体积。 4.如图所示的几何体中,△ABC为正三角形,AE和CD都垂直于平面ABC且AE=AB= 2,CD=1,F为BF的中点。 (1)若点G在AB上,试确定G点的位置,使F G//平面ADE,并加以证明; (2)求DB与平面ABE所成角的正弦值。

历年高考立体几何大题试题(卷)

2015年高考立体几何大题试卷 1. 【2015高考新课标2,理19】 如图,长方体ABCD -A1B1C1D1中,AB=16, BC=10, AA = 8,点E , F 分别在AB , C1D1上,A1E =4 .过点E , F的平面:-与此长方体的面相交,交线围成一个正方形. (1题图) (I )在图中画出这个正方形(不必说出画法和理由) (n )求直线AF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 2. 【2015江苏高考,16】如图,在直三棱柱ABC—中,已知AC丄BC ,

BC =CC 1,设 AB 1 的中点为 D , BQ BC^ E .求证:(1) DE // 平面 AA 1C 1C ; (2) BC 1 _ AB 1 . (2题图) (3题图) C C 第的题图

3. 【2015高考安徽,理19】如图所示,在多面体 AEDQCBA ,四边形AABB , ADD 1A 1 ,ABCD 均为正方形,E 为Bp 的中点,过 A,D,E 的平面交CD ,于F. (I)证明:EF //BQ ; (□)求二面角E - A ,D - B i 余弦值. 4. 【2015江苏高考,22】如图,在四棱锥P-ABCD 中,已知PA _平面ABCD ,且 四边形 ABCD 为直角梯 形,.ABC =/BAD = —,PA 二 AD =2,AB 二 BC =1 2 (1)求平面PAB 与平面PCD 所成二面角的余弦值; (2)点Q 是线段BP 上的动点,当直线 CQ 与DP 所成角最小时,求线段 BQ 的长 (4题图) 5 .【2015高考福建,理17】如图,在几何体 ABCDE 中,四边形ABCD 是矩形,AB A 平面BEC , BE A EC , AB=BE=EC=2 , G , F 分别是线段 BE , DC 的中点. (I 求证:GF //平面ADE ; (^)求平面AEF 与平面BEC 所成锐二面角的余弦值. 6. 【2015高考浙江,理17】如图,在三棱柱 AB^A 1B 1C 1-中,.BAC =90;, AB = AC=2 , AA = 4 , A 在底面ABC 的射影为BC 的中点,D 为B 1C 1的中点. (5题图) D

立体几何线面平行垂直,线面角二面角的证明方法

A P B C E D 一:线面平行的证明方法: 1、用“近似平行法”先找到面上与已知直线平行的直线(一般为表示面的三角形的边界直线,或三角形某边上的中线) 看找到的这条线与已知线的长度关系,1)若相等应该构造平行四边形;2)若不相等一般利用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将这两个不相等的线段的端点连结并延长即会出现关键三角形)。 2、若既不能构造平行四边形也不能性用中位线性质,则应再构造一个此直线所在的平面,证明此平面与已知平面平行(先证面面平行,推出线面平行) 例一:如图,已知菱形ABCD ,其边长为2, 60BAD ∠= ,ABD ?绕着BD 顺时针旋转120 得到PBD ?,M 是PC 的中点. (1)求证://PA 平面MBD ; (2)求直线AD 与平面PBD 所成角的正弦值. 例二:已知四棱锥P-ABCD ,底面ABCD 是 60=∠A 、 边 长为a 的菱形,又ABCD PD 底⊥,且PD=CD ,点M 、N 分别是 棱AD 、PC 的中点. (1)证明:DN//平面PMB ; (2)证明:平面PMB ⊥平面PAD ; (3)求点A 到平面PMB 的距离. 例三:如图,已知点P 是平行四边形ABCD 所在平面外的一点, 上的点且PE EA BF FD =∶∶,求证:EF //平面PBC . 二:线面垂直的证明方法: 通过线线垂直,证明线面垂直 1) 利用勾股定理逆定理及三角形中两个角和为90°; 2) 利用等边、等腰三角形(中线即高线),正方形、矩形邻边垂直,正方形菱形对角线垂 直等; 3) 通过线面垂直,反推线线垂直; 4) 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质,证明垂直于交线即垂直于另一个平面。 例四:如图,四边形ABCD 为矩形,CF ⊥平面ABCD ,DE ⊥平面ABCD , AB=4a ,BC= CF=2a,P 为AB 的中点. (1)求证:平面PCF ⊥平面PDE ; (2)求四面体PCEF 的体积. C

高考文科立体几何大题

1. (2013年高考辽宁卷(文))如 图,AB是圆O的直径,PA垂直圆O所在的平面,C是圆O上的点. (I) 求证:BC _平面PAC ; (II) 设Q为PA的中点,G为AOC的重心,求证:QG//平面PBC. 2.2013年高考陕西卷(文))如图,四棱柱ABCDAιBιCD的底面ABCt是正方形,O为底面中 心,AC⊥平面ABCD AB=AA=√2. (I )证明:A i BD // 平面CDB1; ( ∏ )求三棱柱ABDABD的体积.

3. (2013年高考福建卷(文))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PD _ 面ABCD , AB∕∕DC , AB _ AD , BC =5, DC =3, AD = 4, .PAD =60 .(1)当正视图方向与向量AD的方向相同时,画出四棱锥P- ABCD的正视图.(要求标出尺寸,并画出演算过程); ⑵若M为PA的中点,求证:DM / /面PBC ; (3) 4. 如图,四棱锥 P—ABCD中,ABCD为矩形,△ PAD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APD=90°,面 PAD⊥面 ABCD,且 AB=1,AD=2, E、F分别为 PC和BD的中点. (1)证明:EF// 面 PAD (2)证明:面PDC⊥面PAD; (3)求四棱锥 P— ABCD的体积. A B 求三棱锥D- PBC的体积.

5. (2013年高考广东卷(文))如图4,在边长为1的等边三角形 ABC 中,D ) E 分别是AB )AC 边上的点,AD =AE , F 是BC 的中点,AF 与DE 交于点G , 将 :ABF 沿AF 折起, (1)证明:DE //平面BCF ; (2) 证明:CF _平面ABF ; 2 ⑶ 当AD 时,求三棱锥F - DEG 的体积V F DEG 3 _ 6. (2013年高考北京卷(文))如图,在四棱锥P-ABCD 中,AB∕∕CD , AB _ AD , CD =2AB ,平面 PAD _ 底面 ABCD , PA _ AD , E 和 F 分别是CD 和PC 的中点,求证: (1) PA _ 底面 ABCD ;(2) BE//平面 PAD ;(3)平面 BEF _ 平面 PCD 得到如图5所示的三棱锥 A - BCF ,其中BC 洱

立体几何平行问题专题(学生版)

高三复习——立体几何平行问题专题(学生版) ——李洪波一、基础过关 1. 定理性质梳理 2.平行关系的总结 面面平行 线面平行线线平行

二、概念理解——判断下列命题真假 (1)若直线l 与平面α平行,则l 与平面α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平行;( ) (2)如果两条平行直线中的一条与一个平面平行,那么另一条也与这个平面平行;( ) (3)若直线l 与平面α平行,则l 与平面α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没有公共点;( ) (4)平行于同一平面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 (5)αα//,//a b b a ??; ( ) (6)b a b a ////,//?αα; ( ) (7)αα////,//a b b a ?; ( ) (8)b a b a //,//??αα; ( ) (9)已知平面 α,β 和直线 m ,若,//,m m αβ?,则 α

练习:如图13,正方形ABCD与正方形ABEF所在平面相交于AB,在AE、BD上各有一 .求证:PQ∥平面BCE. 点P、Q,且AP DQ

解法二:(简要过程) A B C D F E P Q 解法三:(简要过程) A B C D F E P Q 四、举一反三 1.(17文科1)如图,在下列四个正方体中,A ,B 为正方体的两个顶点,M ,N ,Q 为所在棱的中点,则在这四个正方体中,直接AB 与平面MNQ 不平行的是( ) 2.(17文科2)如图,四棱锥P-ABCD 中,侧面PAD 为等边三角形且垂直于底面ABCD ,AB =BC = 1 2 AD ,

∠BAD =∠ABC =90°.证明:直线BC∥平面PAD ; 3.(16文科3)如图,四棱锥中,平面,AD BC ,AB , 4PA BC ==,M 为线段AD 上一点,2AM MD =,N 为PC 的中点.证明MN 平面PAB .

2016高考文科立体几何大题

立体几何综合训练 1、证明平行垂直 1.(2013?辽宁)如图,AB是圆O的直径,PA⊥圆O所在的平面,C是圆O上的点. (1)求证:BC⊥平面PAC; (2)若Q为PA的中点,G为△AOC的重心,求证:QG∥平面PBC. 2.(2013?北京)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AB∥CD,AB⊥AD,CD=2AB,平面PAD⊥底面ABCD,PA⊥AD.E和F分别是CD和PC的中点,求证: (Ⅰ)PA⊥底面ABCD; (Ⅱ)BE∥平面PAD; (Ⅲ)平面BEF⊥平面PCD. 3.(2011?福建)如图,四棱锥P﹣ABCD中,PA⊥底面ABCD,AB⊥AD,点E在线段AD上,且CE∥AB. (Ⅰ)求证:CE⊥平面PAD; (Ⅱ)若PA=AB=1,AD=3,CD=,∠CDA=45°,求四棱锥P﹣ABCD的体积.

4.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是矩形.已知 .M是PD的中点. (Ⅰ)证明PB∥平面MAC (Ⅱ)证明平面PAB⊥平面ABCD (Ⅲ)求四棱锥p﹣ABCD的体积. 2、求体积问题 5.如图,已知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是直角梯形,AB∥DC,∠ABC=45°,DC=1,AB=2,PA⊥平面ABCD,PA=1. (Ⅰ)求证:AB∥平面PCD; (Ⅱ)求证:BC⊥平面PAC; (Ⅲ)若M是PC的中点,求三棱锥M﹣ACD的体积. 6.(2011?辽宁)如图,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QA⊥平面ABCD,PD∥QA,OA=AB=PD. (Ⅰ)证明PQ⊥平面DCQ; (Ⅱ)求棱锥Q﹣ABCD的体积与棱锥P﹣DCQ的体积的比值.

7.(2013?安徽)如图,四棱锥P﹣ABCD的底面ABCD是边长为2的菱形,∠BAD=60°,已知PB=PD=2,PA=. (Ⅰ)证明:PC⊥BD (Ⅱ)若E为PA的中点,求三棱锥P﹣BCE的体积. 8.(2008?山东)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平面PAD⊥平面ABCD,AB∥DC,△PAD是等边三角形,已知BD=2AD=8,. (Ⅰ)设M是PC上的一点,证明:平面MBD⊥平面PAD; (Ⅱ)求四棱锥P﹣ABCD的体积. 3、三视图 9.已知某几何体的直观图与它的三视图,其中俯视图为正三角形,其它两个视图是矩形.已知D是这个几何体的棱A1C1上的中点. (Ⅰ)求出该几何体的体积; (Ⅱ)求证:直线BC1∥平面AB1D;

高中立体几何证明线面平行的常见方法

D E B 1 A 1 C 1 C A B M 高中立体几何证明线面平行问题(数学作业十七) (1) 通过“平移”再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1.如图,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是平行四边形,点E 、F 分别为棱AB 、 PD 的中点.求证: AF ∥平面PCE ; 2、已知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D, E, F 分别为AA 1, CC 1, AB 的中点, M 为BE 的中点, AC ⊥BE. 求证: (Ⅰ)C 1D ⊥BC ; (Ⅱ)C 1D ∥平面B 1FM. 3、如图所示, 四棱锥P ABCD 底面是直角梯形, E F B A C D P (第

,,AD CD AD BA ⊥⊥CD=2AB, E 为PC 的中点, 证明: //EB PAD 平面; (2) 利用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 4、如图,已知E 、F 、G 、M 分别是四面体的棱AD 、CD 、BD 、BC 的中点,求证:AM ∥平面EFG 。 5、如图,ABCD 是正方形,O 是正方形的中心,E 是PC 的中点。 求证: PA ∥平面BDE 6.如图,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 D 为AC A B C D E F G M

P E D C B A 的中点. 求证:AB 12 1中点为PD E 求证:AE ∥平面PBC ; (4)利用对应线段成比例 9、如图:S 是平行四边形ABCD 平面外一点,M 、N 分别是SA 、 BD 上的点,且SM AM =ND BN , 求证:MN ∥平面SDC (5)利用面面平行 10、如图,三棱锥ABC P -中,PB ⊥底面,90BCA ∠=o ,PB=BC=CA , 为的中点,为的中点,点在上,且2AF FP =. (1)求证:BE ⊥平面; (2)求证://CM 平面;

高中立体几何证明线面平行的常见方法

D A 1 A F 高中立体几何证明线面平行问题(数学作业十七) (1) 通过“平移”再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1.如图,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是平行四边形,点E 、F 分别为棱AB 、 PD 的中点.求证:AF ∥平面PCE ; 2、已知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D, E, F 分别为AA 1, CC 1, AB 的中点, M 为BE 的中点, AC ⊥BE. 求证: (Ⅰ)C 1D ⊥BC ; (Ⅱ)C 1D ∥平面B 1FM. 3、如图所示, 四棱锥P -ABCD 底面是直角梯形, ,,AD CD AD BA ⊥⊥CD=2AB, E 为PC 的中点, 证明: //EB PAD 平面; (2) 利用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 4、如图,已知E 、F 、G 、M 分别是四面体的棱AD 、CD 、BD 、 BC 的中点,求证:AM ∥平面EFG 。 5、如图,ABCD 是正方形,O 是正方形的中心,E 是PC 的中点。 求证: PA ∥平面BDE (第1题图) A B C D E F G M

6.如图,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 D 为AC 的中点. 求证:AB 1//面BDC 1; (3) 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7.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O 为正方形ABCD 的中心,M 为 BB 1的中点,求证: D 1O//平面A 1BC 1; 8、在四棱锥P-ABCD 中,AB ∥CD ,AB=2 1 DC ,中点为PD E . 求证:AE ∥平面PBC ; (4)利用对应线段成比例 9、如图:S 是平行四边形ABCD 平面外一点,M 、N 分别是SA 、BD 上的点,且 SM AM =ND BN , 求证:MN ∥平面SDC (5)利用面面平行 10、如图,三棱锥ABC P -中,PB ⊥底面ABC ,90BCA ∠=,PB=BC=CA , E 为PC 的中点,M 为AB 的中点,点F 在PA 上,且2AF FP =. (1 )求证:BE ⊥ 平面PAC ; (2)求证://CM 平面BEF ;

高中文科数学立体几何知识点[大题]

高考立体几何中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知识点总结(文科) 一.平行问题 (一) 线线平行: 方法一:常用初中方法(1中位线定理;2平行四边形定理;3三角形中对应边成比例;4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方法二:1线面平行?线线平行 m l m l l ////??? ???=??βαβα 方法三:2面面平行?线线平行 m l m l ////??? ??? =?=?βγαγβα 方法四:3线面垂直 ?线线平行 若αα⊥⊥m l ,,则m l //。 (二) 线面平行: 方法一:4线线平行?线面平行 ααα////l l m m l ??? ????? 方法二:5面面平行?线面平行 αββα////l l ???? ? (三) 面面平行:6方法一:线线平行?面面平行 β ααβ//',','//'//??? ? ???? ??且相交且相交m l m l m m l l 方法二:7线面平行?面面平行 βαβαα//,////?????? =?A m l m l m l I , 方法三:8线面垂直?面面平行 βαβα面 面面面//???? ⊥⊥l l l

二.垂直问题:(一)线线垂直 方法一:常用初中的方法(1勾股定理的逆定理;2三线合一 ;3直径所对的圆周角为直角;4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 方法二:9线面垂直?线线垂直 m l m l ⊥?????⊥αα (二)线面垂直:10方法一:线线垂直?线面垂直 α α⊥??? ? ???? ?=?⊥⊥l AB AC A AB AC AB l AC l , 方法二:11面面垂直?线面垂直 αββαβα⊥???????⊥=?⊥l l m l m , (面) 面面垂直: 方法一:12线面垂直?面面垂直 βαβα⊥???? ?⊥l l 三、夹角问题: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一) 范围:]90,0(?? (二)求法:方法一:定义法。 步骤1:平移,使它们相交,找到夹角。 步骤2:解三角形求出角。(计算结果可能是其补角) 线面角:直线PA 与平面α所成角为θ,如下图 求法:就是放到三角形中解三角形 四、距离问题:点到面的距离求法 1、直接求, 2、等体积法(换顶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