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三物理欧姆定律的应用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物理欧姆定律的应用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物理欧姆定律的应用试题答案及解析

1.已知欧,则这两个电阻串联后的总电阻是___________欧,这两个电阻并联后的总电阻是___________欧。

【答案】20,5

【解析】串联电路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阻之和,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部分电阻倒数和.

R=R

1+R

2

=20Ω,R′==5Ω;

故答案为:20,5

【考点】电阻的串联;电阻的并联。

点评:会求串、并联电路的总电阻.

2.两个阻值相同的电阻串联和并联后总电阻之比是___________。

【答案】4:1

【解析】根据串联电路中各电阻之和等于总电阻;两个相等阻值电阻并联后总电阻等于其中一个电阻的阻值的一半进行计算.

设这两个电阻的阻值都是R,则串联后的阻值R

串=2R,并联后的阻值R

=,

则R

串:R

=2R:=4:1.

故本题答案为:4:1.

【考点】电阻的串联;电阻的并联。

点评: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电阻特点和并联电路的电阻特点.

3.当导体两端的电压是6伏,通过导体的电流是1.2安,如果导体两端的电压增加3伏时,该导体的电阻是___________欧,通过它的电流是___________安。

【答案】5,1.8

【解析】(1)知道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利用欧姆定律可求导体电阻;

(2)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一种阻碍电流的性质,当所加电压增大时,导体中的电流也增大(利用欧姆定律求此时的电流),但导体的电阻不变.

(1)R===5Ω

当U′=3V+6V=9V,通过的电流也增大,但R=30Ω不变.

(2)I′=

==1.8A

故答案为:5,1.8

【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点评:知道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其大小取决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与

导体两端有无电压、所加电压大小无关,但可以用R=求导体的电阻.

4.一个电阻两端加4V电压时,通过的电流为200mA,当电压增大到9V时,其阻值为

___________Ω;若用“0~0.6A”和“0~3A”两量程电流表测量通过电阻的电流,应选用的量程是

___________。

【答案】20;0~0.6A

【解析】已知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利用欧姆定律可求导体电阻;

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一种阻碍电流的性质,当所加电压增大时,导体中的电流也增大,但导体的电阻不变;

根据电流的大小确定电流表的量程.

I=200mA=0.2A,

导体的电阻:R===20Ω;

因电阻的大小与导体两端的电压,通过的电流无关

所以,当U′=9V,通过的电流也增大,但R=20Ω不变;

此时通过导体的电流:

I′===0.45A<0.6A,

所以电流表用选0~0.6A的量程.

故答案为:20;0~0.6A.

【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电流表的使用。

点评:本题考查了欧姆定律的简单计算和电流表量程的选择,关键是知道电阻是导体本身一种阻

碍性质:其大小取决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与导体两端有无电压、所加电压多少无关.5.某精密电子仪器中为了便于调节电路中的电流,其调节部分使用了两个滑动变阻器,如图所示。已知这两个滑动变阻器是分别用不同的电阻丝绕在相同的绝缘瓷管上制成的,其中R

1

的总电阻是

200Ω,R

2

的总电阻5000Ω,开始时两变阻器都处于最大阻值。下面的几种方法中,能够既快又

准确地使电流表指针指到要求位置的是()

A.先调节R

1,使电流表指针指到要求位置附近,再调节R

2

B.先调节R

2,使电流表指针指到要求位置附近,再调节R

1

C.同时调节R

1和R

2

,使电流表指针指到要求位置

D.交替、反复调节R

1和R

2

,使电流表指针指到要求位置

【答案】B

【解析】由欧姆定律可知,I=,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阻值的大小可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但由

于电路图中有两个滑动变阻器串联,使得调节起来增加难度.但我们首先要把选项C和D排除,因为同时或交替调节两个变阻器有些盲目.在先调节哪个变阻器的问题上,需要考虑电阻越大,对电流的影响也越大,在电流值没有达到要求附近时,应该先调节大电阻,这样比较快速,但电流接近要求值时,改为调节小电阻则更容易精确操作.

由题意可知,R

2比R

1

大很多(R

2

>>R

1

),线路中电流I=.调节R

2

阻值变化大,对电流

影响大,所以要快速将电路中的电流调到要求位置,应先调节大电阻R

2

,当电流表的指针到达要

求位置附近时,若再调节R

2使指针达到准确位置就很困难,因为只要有R

2

很小的调节,就会引

起阻值很大的变化,电流I就有大的改变.所以此时要调节小电阻R

1

,因为它对电流的影响较小,能使指针准确地达到要求位置.

故选B.

【考点】滑动变阻器的使用;变阻器。

点评:两个变阻器串联起来使用,学生接触的比较少,有新意的同时又增加了难度.不过在生活

中我们会经常用到这样使用的变阻器,例如:收音机调台功能上的粗调和微调等.

6.某导体两端的电压为6伏,10秒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为3库,则通过导体的电流为

_______安,如果该导体两端的电压变为12伏,则该导体的电阻为_______欧

【答案】 0.3 20

【解析】通过导体的电流I0.3A;电阻R20Ω。电阻是导体的性质,与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有关,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因此当导体两端的电压变小时,导

体的电阻不变,仍然是20Ω.

7.在图(a)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伏且保持不变,电阻R

1

的阻值为30欧,滑动变阻器

R

2

上标有“50Ω2A”字样.

①求通过电阻R

1的电流I

1

②若在电路中串联两个电流表,闭合电键后电流表示数如图(b)、(c)所示,求此时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

【答案】①0.2A;②7.5Ω 、可能为10Ω、也可能为37.5Ω.

【解析】解答:(1)由电路图可知,R

1与R

2

并联,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所以,通过

电阻R

1的电流:I

1

==0.2A;(2)由(b)可知电流表A

1

的示数可能为1A、0.2A,由(c)可知

电流表A

2

的示数可能为0.8A、0.16A,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所以,通过电

阻R

1的电流不变,电流表A

2

不可能位于R

1

支路,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

以,干路电流不可能是0.2A、0.16A;①若电流表A

1位于干路,则示数只能为I=1A,电流表A

2

位于R

2支路电流只能为I

2

=0.8A,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R

2

==7.5Ω;②若电流表

A

1位于R

1

支路,则示数只能为I

1

=0.2A,电流表A

2

位于R

2

支路时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电流

表A

2位于R

2

支路且电流I

2

=0.16A时,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R

2

==37.5Ω;电流

表A

2位于R

2

支路且电流I

2

=0.8A时,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R

2

==7.5Ω;电流表A

2

位于干路时,示数只能为I=0.8A,此时通过R

2的电流:I

2

=I−I

1

=0.8A−0.2A=0.6A,变阻器连

入电路的阻值:R

2==10Ω;③电流表A

1

位于R

2

支路,电流表A

2

位于干路时,因电流A

2

的示数减去电流表A

1的示数不等于R

1

支路的电流0.2A,所以,此种情况不存在。答:(1)通过电

阻R

1

的电流为0.2A;(2)此时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可能为7.5Ω、可能为10Ω、也可能为37.5Ω.

点睛:(1)由电路图可知,R

1与R

2

并联,根据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和欧姆定律求出通过电阻R

1

的电流;(2)根据电流表的量程和分度值读出可能的示数,根据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独立工作、

互不影响可知通过R

1的电流不变,据此可知电流表A

2

不可能位于R

1

支路,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

特点可知干路电流大于0.2A,据此可知干路电流不可能的值;然后分别根据并联电路的特点和欧

姆定律求出两只电流表可能的位置得出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

8.两条长度相等、截面积不等的同种材料制成的电阻丝,串联在电路中,则粗电阻丝()

A.电流强度较大B.电流强度较小C.电压较大D.电压较小

【答案】D

【解析】在导体材料、长度一定时,导体的电阻大小与横截面积有关,横截面积越粗,电阻越小;根据串联电路各处的电流都相等可知,通过它们的电流相等;根据U=IR可知,电流相等时,粗

电阻丝的电阻小,两端的电压也小,故选D。

9.有一条电阻线,在其两端加1伏特电压时,测得电阻值0.5欧姆,如果在其两端加10伏特电

压时,其电阻值应为()

A.0.5欧姆B.5欧姆C.0.05欧姆D.20欧姆

【答案】A

【解析】电阻的大小与电阻两端的电压没有关系,电压变化时电阻的大小不变,所以电阻值0.5

欧姆,当其两端的电压变化时,电阻的大小不变,仍为0.5欧姆,故选A。

10.导体两端的电压是4伏特,通过的电流强度是0.8安培,如果使导体两端的电压增加到6伏特,那么导体的电阻和电流强度分别是[]

A.5欧姆,1.2安培B.5欧姆,2安培C.7.5欧姆,0.8安

D.12.5欧姆,0.8安

【答案】A

【解析】由欧姆定律知道导体的电阻是:R=U/I=4V/0.8A=5Ω;导体两端的电压增加到6V后,导体电阻不变,仍为5Ω,当U′=6V时;电路的电流是:I′=U′/R=6V/5Ω=1.2A,故选A。

11.如图所示的电路接通时,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由a滑到b的过程中()

A.安培表和伏特表的示数都变小

B.安培表和伏特表的示数都变大

C.安培表的示数变大,伏特表的示数变小

D.安培表的示数变小,伏特表的示数变大

【答案】A

【解析】由电路图知道,灯泡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灯泡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由a滑到b的过程中,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电路的总电阻变大;根据I=U/R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小,即电流表的示数变小;根据U=IR可知,灯泡两端的电压变小,即电压表的示数变小,故选A。

12.如图所示电路,滑动变阻器R

1的电阻是500欧姆,R

2

的电阻是300欧姆,变阻器滑片P与

伏特表一端相连,当滑动片P由a向b滑动时,伏特表的读数变化范围是()A.0~6伏特B.3.75~6伏特

C.2.25~6伏特D.0~3.75伏特

【答案】C

【解析】根据电路图知道,R

1、R

2

串联,电路中的电流:I=U/R=6V/500Ω+300Ω=3/400A;滑片

在最右端时,电压表测量R

2两端的电压:U

2

=IR=3/400A×300Ω=2.25V;滑片在最左端时,电压

表测量电源电压,故示数为6V,故选C。

1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在下列情况下,正确的是()

A.当K

1、K

2

都断开时,L

1

、L

3

都亮,L

2

不亮

B.当K

1、K

2

都闭合时,L

1

、L

2

、L

3

都亮

C.当K

1断开,K

2

闭合时,L

2

、L

3

都亮,L

1

不亮

D.当K

1闭合,K

2

断开时,L

1

、L

2

都亮,L

3

不亮

【答案】B

【解析】当k

1、k

2

都断开时,L

1

、L

2

、L

3

是串联,都亮,故A错误;当k

1

、k

2

都闭合时,L

1

、L

2

L 3是并联,都亮,故B正确;当k

1

闭合,k

2

断开时,L

2

、L

3

被开关k

1

短路,电路为L

1

的简单电

路,所以L

2、L

3

都不亮,L

1

亮,故C错误;当k

2

闭合,k

1

断开时,L

1

、L

2

被开关k

2

短路,电路为

L 3的简单电路,因此只有L

3

亮,故D错误,故选B。

14.在如图的电路中,R

1=R

2

,当K闭合后,安培表和伏特表指针的指示位置如图所示,则电路中

的总电流强度为______安培,总电压为______伏特,R1阻值的大小为______欧姆。【答案】 0.5 11 44

【解析】由电路图知道,R

1与R

2

并联,电压表测电源的电压,电流表测干路电流,由图知道,

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分度值为0.02A,电路中的总电流I=0.5A,电压表的量程为0~15V,分度值为0.5V,电源的电压U=11V,由I=U/R可得,电路的总电阻:R=U/I=11V/0.5A=22Ω,因

并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且R

1 =R

2

,所以,1/R=1/R

1

+1/R

2

,即

1/22Ω=1/R

1+1/R

1

=2/R

1

,所以R

1

=44Ω。

15.有两只电阻,R

1=3欧姆,R

2

=6欧姆,若把它们串联后接到电压为6伏特的电源上,这两只电

阻两端的电压之比为U

1:U

2

=______,若将它们并联后接到同一电源上,则通过它们的电流强度

之比为I

1:I

2

______。

【答案】 1:2 2:1

【解析】当两电阻串联时,流过它们的电流I相等,电阻两端的电压之比为

U

1/U

2

=IR

1

/IR

2

=R

1

/R

2

=3Ω/6Ω=1/2;当两电阻并联时,电阻两端的电压相等,通过电阻的电流强度

之比I

1/I

2

=(U/R

1

)/(U/R

2

)=R

2

/R

1

=6Ω/3Ω=2/1。

16.在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为220伏特,灯泡L

1的电阻是120欧姆,灯泡L

2

的电阻是600

欧姆,当K

1、K

2

都闭合时,电路的总电阻等于______欧姆,干路里的电流强度等于______安培。

【答案】 100 2.2

【解析】由电路图知道,当K

1、K

2

都闭合时,两灯泡并联,并联电阻总阻值的倒数等于各电阻

的倒数和,所以两个电阻并联时, 1/R

并=1/R

1

+1/R

2

,所以R

=R

1R

2

/R

1

+R

2

=120Ω×600Ω/120Ω+600Ω=100Ω;根据欧姆定律干路里的电流强度是:I=U/R

=220V/100Ω=2.2A。

17.如图甲是小明探究“电流一定时,电压与电阻关系”的实验电路图.已知电源电压U=15V,滑动变阻器上标有“20Ω3A”(实际最大阻值略小于20Ω),实验中所用的四个定值电阻分别为

5Ω,10Ω,15Ω,20Ω.

(1)电流表的量程应选______ A.

(2)小明实验时尝试在ab间接入5Ω、10Ω、15Ω或20Ω电阻,并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路中

的电流控制在图乙所示的数值不变.但他发现当ab间接______Ω电阻时,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

阻器的滑片,都不能得到实验所要求的数据.

(3)为了使这四个电阻都能为实验所用,电路中电流应改成控制在______ A最合理.

【答案】 0~3 20 0.70

【解析】(1)当定值电阻R=5Ω,滑动变阻器阻值为0时,电路中电流最大,根据欧姆定律可得,电路中最大电流,所以电流表量程为0~3A。

(2)已知电流表的量程为0~3A,由图乙可知,电流表的分度值为0.1A,示数为0.8A。

当电流表的示数为0.8A时,电路中的总电阻,

所以当ab间接20Ω电阻时,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都不能得到实验所要求的数据。(3)当定值电阻为20Ω时,电路中的最大电流,

当定值电阻为5Ω时,电路中的最小电流,

因为滑动变阻器最大电阻略小于20Ω,且电流表分度值为0.1A,所以为了使这四个电阻都能为实验所用,电路中电流应改成控制在0.70A最合理。

18.如图,电源电压为6 V保持不变,R

1的阻值是10 Ω,通过R

2

中的电流为0.2 A,求:

(1)R

2

的阻值是多少?

(2)电流表的示数为多少?

【答案】(1)R

2

的阻值是30Ω;(2)电流表的示数为0.8A.

【解析】(1)由电路图可知,R

1、R

2

并联,由得

(2)通过电阻R

1

的电流:

因为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干路电流:I=I

1+I

2

=0.6A+0.2A=0.8A.

答:(1)R

2

的阻值是30Ω;(2)电流表的示数为0.8A.

【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

19.一个阻值为20 Ω的电阻,将它接入电路后,通过它的电流是300 mA,则电阻两端电压是

________V.如果用电压表来测量这个电压,应选用________的量程.

【答案】 6 0~15 V

【解析】解答:(1)电阻两端的电压:U=IR=20Ω×0.3A=6V,∵U>3V,

∴如果用电压表测其电压,应选用0∼15V的量程。

20.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一种测量人体重的电子秤,其测量部分的原理如图中的虚线框所示,它主要由压力传感器R(电阻值会随所受压力的大小而发生变化的可变电阻),显示体重大小的仪

表A(实质上是电流表)组成.压力传感器表面能承受的最大压强为l×107 Pa,且已知压力传感器

R的电阻值与所受压力的关系如下表所示.设踏板和压杆的质量忽略不计,接通电源后,压力传

感器两端的电压恒为4.8 V,取g=10 N/kg.请通过计算回答:

(1)当压力为0时电流表的示数为多少?

(2)如果某人站在该秤踏板上,电流表的示数为0.02A,这个人的体重为多少?

(3)若压杆与压力传感器之间的接触面积是2cm2,则该秤的仪表(电流表)量程是多少?

(4)从表中数据分析可以得出什么规律?

【答案】(1) 0.016 A;(2) 500 N;(3) 0.08 A;(4)压力传感器的电阻随受到压力的增大而减小.【解析】解答:解(1)由表中数据得:当压力为0时,R=300Ω,I===0.016(A)

(2)R′===240Ω,查表知:G=500N(3)F=PS=1×107Pa×2×10−4m2=2×103N,查表知R″="60Ω,I″" ===0.08A答:(1)当压力为0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016A;(2)这个人的体重为500N;(3)电流

表量程是0.016A∼0.08A. (4)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的规律是:压力传感器的电阻随受到压力的增大而减小.

九年级物理欧姆定律题20套(带答案)含解析

九年级物理欧姆定律题20套(带答案)含解析 一、欧姆定律选择题 1.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当开关S1、S2同时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是0.3A,电压表示数是6V。若两表互换位置,当开关S2闭合、S1断开时,电流表示数是0.2A,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R1和R2的阻值之比是2:1 B. R2的阻值是20Ω C. 电压表示数仍是6V D. R2消耗的功率为0.4W 【答案】 B 【解析】 【解答】当S1、S2同时闭合时,等效电路图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电源电压为6V,即R1两端的电压为6V, 则R1的阻值:R1===20Ω 当S2闭合S1断开时等效电路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两电阻串联,电压表仍测电源的电压,所以电压表示数为6V,故C正确; 电路中的总电阻R总===30Ω, R2的阻值R2=R总-R1=30Ω-20Ω=10Ω,故B错误 所以R1:R2=20Ω:10Ω=2:1,故A正确; R2消耗的电功率P=I′2R2=(0.2A)2×10Ω=0.4W,故D正确;

故选B. 【分析】先画出等效电路图;当S1、S2同时闭合时,两电阻并联,电压表测量电源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量通过R1的电流;由欧姆定律可得出R1的阻值; 两表位置互换,当S2闭合S1断开时,两表串联,电压表测量的仍为电源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总电流;则由欧姆定律可得出电路中的总电阻,由串联电路的规律可得出R2的阻值;由P=I2R可求R2消耗的功率. 2.小明用如图甲所示电路来测量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功率,电源电压恒为4.5V,小明从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最大时开始记录数据,测得小灯泡的U﹣I图象如图乙所示.针对该实验过程,下列结果正确的是() A. 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6.25W B. 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为5Ω C. 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40Ω D. 电路消耗的最小功率为0.05W 【答案】C 【解析】【解答】解: 由电路图知,灯泡L与滑动变阻器R串联,电压表测L两端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电流,A、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由图象可知此时通过灯泡的电流为0.4A, 所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P额=U额I=2.5V×0.4A=1W,故A错误; B、由I= 可得,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R L= = =6.25Ω,故B错误; C、电源电压一定,由I= 可知,当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最大时,电路中电流最小;由图象知电路的最小电流为0.1A,此时灯泡两端电压为0.5V; 电路的最大总电阻:R总最大= = =45Ω, 此时灯泡的电阻:R L= = =5Ω, 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R滑最大=R总最大﹣R L=45Ω﹣5Ω=40Ω,故C正确; D、由P=UI可得电路消耗的最小功率: P总最小=U总I最小=4.5V×0.1A=0.45W,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1)由图象可知,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流,由P=UI计算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2)由I= 计算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3)变阻器连入阻值最大时,电路中电流最小,由图象读出此时灯泡的电压和电流,由串联电路特点和欧姆定律计算变阻器的最大

初三物理欧姆定律试题(有答案和解析)

初三物理欧姆定律试题(有答案和解析) 一、欧姆定律选择题 1.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不变,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中点向b端移动一段距离,电压表V1、V2示数的变化量分别为△U1、△U2,电流表示数的变化量为△I,阻值相同的定值电阻R1、R2消耗电功率的变化量分别为△P1、△P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P1+△P2=△I2.(R1+R2) B. |△U1|>|△U2| C. | |+| |=R1+R2 D. |△U1|<|△U2| 【答案】 C 【解析】【解答】解:由电路图可知,R1与R0、R2串联,电压表V1测R0与R2两端的电压之和,电压表V2测R2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1)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从中点向b端移动一段距离,设移动前后电路中的电流分别为I1、I2, 由I=可得,电压表V2示数的变化量: △U2=U2﹣U2′=I1R2﹣I2R2=(I1﹣I2)R2=△IR2,则|△U2|=|△IR2|,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 所以,电压表V1示数的变化量: △U1=U1﹣U1′=(U﹣I1R1)﹣(U﹣I2R1)=(I2﹣I1)R1=﹣△IR1,则|△U1|=|△IR1|,因R1、R2的阻值相同, 所以,|△U1|=|△U2|,BD不符合题意; 由| |=R1、| |=R2可知,| |+| |=R1+R2,C符合题意;(2)定值电阻R1、R2消耗电功率的变化量分别为△P1、△P2, 则△P1+△P2=(I12﹣I22)(R1+R2)=(I1﹣I2)(I1+I2)(R1+R2)=△I(I1+I2)(R1+R2),A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结合电路图,理清元件的连接方式及电表的测量对象,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中点向b端移动一段距离,设出移动前后电路中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表示出电压表V2示数的变化量,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和欧姆定律表示出电压表V,示数的变化量,然后结合R1、R2的阻值相同比较|△U1|与|△U2| 的大小关系;根据P=I2R表示出定值电阻R1、R2消耗电功率的变化量.

初三物理欧姆定律专项综合练习题及答案

初三物理欧姆定律专项综合练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R1为定值电阻,R2为滑动变阻器。S闭合,滑动变阻器滑片P由a向b滑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压表V1示数与电压表V2示数之和变大 B. 电压表V1示数与电流表A示数的乘积变大 C. 电压表V1示数与电流表A示数的比值变大 D. 电压表V2示数与电流表A示数的比值变大 【答案】D 【解析】【解答】等效电路图如下,R1与R2串联,V1测R1两端的电压,V2测R2两端的电压。 A、开关S闭合,当滑片P由a向b滑动时,由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电压表V1示数与电压表V2示数之和等于电源电压,则两个电压表示数之和不变,A不符合题意; BCD、滑片P由a向b滑动,变阻器R2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大,总电阻变大,由I= 知电路中电流变小,电流表A的示数变小;由U=IR可知,定值电阻R l两端电压变小,即V1的示数变小,则V2示数就会变大; 所以,电压表V1示数与电流表A示数的乘积变小,B不符合题意; 电压表V2示数与电流表A示数的比值变大,D符合题意; 由欧姆定律可知,电压表V1与A的示数之比等于定值电阻R1的阻值,所以该比值不变,C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先画出等效电路图,确认电路的连接方式为串联和电表的测量对象,根据串联电路的特点分析. 2.下图是某同学设计的测风速的装置,图中探头、金属杆和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相连,可上下移动.现要求:当风吹过探头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上移动,且风速增大时电压表的示数增大.以下四个图中符合要求的是()

A. B. C. D. 【答案】 B 【解析】【解答】解:AD.探头上平下凸,当风吹过探头时,探头下方空气的流速大于上方空气的流速,探头下方空气压强小于上方空气压强,产生向下的压力差使弹簧压缩,滑片下移,故AD不符合题意; BC.探头上凸下平,当风吹过探头时,探头上方空气的流速大于下方空气的流速,探头下方空气压强大于上方空气压强,产生向上的压力差使弹簧伸长,滑片上移,R2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小,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小; 由I= 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大, 由U=IR可知,R1两端的电压变大,即B选项中电压表的示数变大,故B符合题意;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 所以,R2两端的电压变小,即C选项中电压表的示数变小,故C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根据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速越快的地方压强越小)判断产生压力的方向,然后判断滑片移动的方向确定接入电路中电阻的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电流的变化和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变化,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和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变化.本题是力学和电学的综合题,涉及到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的应用,会利用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3.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1=5Ω,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为15Ω.闭合开关S,向左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流表A的示数变小

九年级物理欧姆定律专项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九年级物理欧姆定律专项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的过程中,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A. 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小 B. 电压表示数不变,电流表示数变大 C. 电压表示数和电流表示数的乘积变大 D. 电压表示数和电流表的比值不变【答案】 C 【解析】【解答】解:由电路图可知,定值电阻R1和滑动变阻器R2串联,电压表V1测电源的电压,电压表V2测R2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因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所以,滑片移动时,电压表V1的示数不变,故A错误;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的过程中,接入电路中电阻变小,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小, 由I= 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大,即电流表的示数变大, 由U=IR可知,定值电阻R1两端的电压变大,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 所以,滑动变阻器R2两端的电压变小,即电压表V2的示数变小,故B错误; 因电压表V1的示数不变,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电压表V2的示数变小, 所以,电压表V1示数和电流表示数的乘积变大,电压表V2示数和电流表的比值变小,故C 正确、D错误. 故选C. 【分析】由电路图可知,定值电阻R1和滑动变阻器R2串联,电压表V1测电源的电压,电压表V2测R2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根据电源的电压可知滑片移动时电压表V1示数的变化,根据滑片的移动可知接入电路中电阻的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电阻的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电流的变化和R1两端的电压变化,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电压表V2示数的变化,进一步判断电压表V1示数和电流表示数的乘积变大以及电压表V2示数和电流表的比值变化.本题考查了电路的动态分析,涉及到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的应用,分析好电路的连接方式和电表所测的电路元件是关键. 2.用电器甲和乙,其电流与其两端电压关系如图所示,其中直线表示用电器甲的电流与其

九年级物理欧姆定律题20套(带答案)

九年级物理欧姆定律题20套(带答案) 一、欧姆定律选择题 1.如图所示,N是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条形磁铁,B是螺线管。闭合开关S,待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后,将变阻器尺的滑片缓慢向右滑动,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V表示数变大,A表示数变大 B. V表示数变大,A表示数变小 C. 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小 D. 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 【答案】 C 【解析】【解答】A、由电路图可知,R0与R串联,电压表测R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将变阻器R的滑片缓慢向右移动时,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小,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小由I=U/R 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大,即电流表的示数变大,A不符合题意; B、由U=IR可知,R0两端的电压变大,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R两端的电压变小,即电压表的示数变小,B不符合题意; C、由图可知,电流由螺线管的下方流入,则由右手螺旋定则可知螺线管上端为N极,下端为S 极,因螺线管的上端与磁铁的下端为同名磁极,相互排斥,且电路中的电流增大,所以,螺线管与磁铁之间的斥力增大,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小,C符合题意; D、由C的分析可知,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1)当变阻器R的滑片缓慢向右移动,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小,根据欧姆定律和串联电路电压的特点可知电路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的变化; (2)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有:电流的大小、线圈的匝数、有无铁芯.线圈的匝数一定,电流越大磁性越强; (3)运用安培定则判断通电螺线管的极性; (4)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2.如图所示是电阻甲和乙的U﹣I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九年级物理——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中等难度习题归纳(含答案)

一.选择题(共16小题) 1.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电键S,电路正常工作。一段时间后,两灯中有一灯熄灭,三个电表中只有一个电表的示数不变,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电流表A1的示数不变、灯L1开路 B.电压表V的示数不变、灯L2开路 C.电流表A1的示数不变、灯L2短路 D.电流表A1的示数不变、灯L2开路 【分析】由电路图可知,电路正常工作时,L1、L2并联,电流表A2测L2支路的电流,A1测干路电流,电压表测电源电压;由题意可知,只有一个灯泡熄灭,电路故障为短路或断路,排除短路的可能; 分别假设两灯中的一灯断路,根据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分析电流的变化,找到符合题意的情况即可。 【解答】解: 由电路图可知,电路正常工作时,L1、L2并联,电流表A2测L2支路的电流,A1测干路电流,电压表测电源电压; 两灯中有一灯熄灭,若电路故障为短路,则会造成电源短路而烧坏电源,干路上的A1表会被烧坏,其他两电表的示数为0,因此故障不是短路,只能为断路,C被排除; 由电路图可知,不论两只灯泡中的那一盏断路,电压表始终测电源的电压,故电压表的示数不变; 原来电流表A1测两支路的总电流,其中一个灯断路后,A1只测其中一个支路电流,根据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可知,A1示数会变小,故AD错误; 若灯泡L2断路,则A2的示数为0,由上面分析可知A1示数减小,只有电压表示数不变,符合题意,故B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利用电表示数的变化判断电路故障的分析能力,关键是分析得

出符合题意的情况,平时做实验时试一试,多总结、提高分析能力,有一定难度。2.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电路正常工作,过一会儿,灯L突然变亮,电流表、电压表示数都变大。该电路中可能出现的故障是() A.电阻R短路B.电阻R断路C.灯L短路D.灯L断路 【分析】(1)由图可知,电阻R、灯泡L串联,电压表测量灯泡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量电路电流; (2)根据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变大分析电路中的故障所在。 【解答】解:由图知,电阻R、灯泡L串联,电压表测量灯泡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量电路电流; 过一会儿,灯L突然变亮,电流表、电压表示数都变大,说明电路是接通的,没有断路故障,故BD错误; 若灯L发生了短路,灯泡不能发光,电压表示数变为零,不符合题意; 若电阻R短路,此时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其示数变大;电路中总电阻减小,电流增大,电流表示数增大,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电路故障的判断。注意短路和断路的区别,并且被短路的用电器不能工作。 3.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为1.5V,闭合开关S后,发现电灯微弱发光,经检测灯泡完好。 用电压表测得a、b间的电压为0.6V,断开开关S,测得a、b间的电压接近1.5V,对于此现象,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初三物理欧姆定律的应用试题

初三物理欧姆定律的应用试题 1.把8欧和4欧的电阻并联后,接到电源两端,测得总电流为1.5安,则电源电压是 ___________伏,通过8欧电阻中的电流是___________安。 【答案】4;0.5 【解析】先计算并联后的总电阻,然后乘以干路电流得到电源电压,电源电压除以R 2 就是支路2 的电流. ∵并联电路中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分电阻倒数之和 ∴R===Ω 电源的电压: U=IR=1.5A×Ω=4V 通过R 1 的电流: I 1 ===0.5A 故答案为:4;0.5. 【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电阻的并联。 点评:并联电路的特点是解决本题关键,对于只有两个电阻的并联,求总电阻可用两个电阻的乘 积除以两个电阻的和计算. 2.一个电阻两端加4V电压时,通过的电流为200mA,当电压增大到9V时,其阻值为 ___________Ω;若用“0~0.6A”和“0~3A”两量程电流表测量通过电阻的电流,应选用的量程是 ___________。 【答案】20;0~0.6A 【解析】已知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利用欧姆定律可求导体电阻; 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一种阻碍电流的性质,当所加电压增大时,导体中的电流也增大,但导体 的电阻不变; 根据电流的大小确定电流表的量程. I=200mA=0.2A, 导体的电阻:R===20Ω; 因电阻的大小与导体两端的电压,通过的电流无关 所以,当U′=9V,通过的电流也增大,但R=20Ω不变; 此时通过导体的电流: I′===0.45A<0.6A, 所以电流表用选0~0.6A的量程. 故答案为:20;0~0.6A. 【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电流表的使用。 点评:本题考查了欧姆定律的简单计算和电流表量程的选择,关键是知道电阻是导体本身一种阻 碍性质:其大小取决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与导体两端有无电压、所加电压多少无关. 3.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为6伏,,当S断开时R 1 两端电压是________伏;当 S闭合时R 1两端电压是___________伏,R 2 两端的电压是___________伏。 【答案】3;0;6 【解析】当S断开时,电阻R 1、R 2 串联,先求出总电阻,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路中电流,求出 R 1 两端电压.

九年级物理欧姆定律专题练习(附答案)

九年级物理欧姆定律专题练习(附答案) 一、串联电路 1.根据欧姆定律,电流I=U/R,其中U为电源电压,R为 电路总电阻。当电键SA断开时,通过电路的电流为0.3A,因此U=0.3*12=3.6V。当电键SA闭合时,通过电路的电流为 0.5A,此时电路总电阻为R1+R2,即12+R2.根据欧姆定律可 得0.5=U/(12+R2),解得U=6V,R2=12欧。 2.根据欧姆定律,电流I=U/R,其中U为电源电压,R为 电路总电阻。当滑片P在中点时,电路总电阻为20/2=10欧, 电流为0.24A,因此U=10*0.24=2.4V。根据电路中的电压分 配定律,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等于电源电压,即 20I+2.4=4.5,解得I=0.105A,U=4.2V。当滑动变阻器移到右 端时,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等于电源电压,即20I+U=4.5, 解得I=0.225A,U=1.5V。 3.当电键S闭合时,电路总电阻为10+(20-10)*P=10+10P,根据欧姆定律可得0.2=6/(10+10P),解得P=0. 4.此时电压表两 端的电压为6*0.4=2.4V。当滑片P移到某一位置时,假设电 压表已达满刻度,则电路中的电阻为10+(20-10)*P=10+10P,

根据欧姆定律可得电流I=6/(10+10P),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8A。 二、并联电路 1.根据并联电路的公式,1/Rt=1/R1+1/R2,其中Rt为总电阻。由此可得R2=2 2.5欧姆。由于两个灯泡并联,所以它们的电压相同,根据欧姆定律可得L1和L2中通过的电流均为 1.2A。干路电流为I=U/Rt=12/7.5=1.6A。 2.当K断开时,电路中只有R1和电流表,根据欧姆定律可得L1的电阻为6欧姆。当K闭合时,电路中有R1、R2和电流表,根据欧姆定律可得L2的电阻为2欧姆。 三、取值范围 1.当R2为24欧姆时,电路总电阻为R1+R2=36/0.5=72欧姆,因此R1=72-24=48欧姆。为保证电流表不超过其量程,R2的阻值不能小于0.6/0.5=1.2欧姆。当R2取最小值1.2欧姆时,电路总电阻为R1+R2=49.2欧姆,根据电路中的电压分配定律可得电压表的示数为15*(24/49.2)=7.29V。 2.当滑片P在左端时,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阻为5+20=25欧姆,根据欧姆定律可得电流为0.18A,小于电流表的量程,

九年级物理欧姆定律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

九年级物理欧姆定律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 一、欧姆定律选择题 1.将电阻与100欧的电阻并联后,它们的总电阻小于10欧。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 一定小于10欧 B. 可能大于10欧 C. 一定大于10欧 D. 不可能为10欧 【答案】B 【解析】【解答】因为并联电路电阻的关系为:,所以并联电路的总电阻小于任一支路的电阻,即小于各支路中最小的电阻,故电阻R1可能大于10欧.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并联电路的总电阻小于任何一支路的电阻分析解答即可. 2.如图甲所示,粗细均匀的电阻丝AB通过滑片连入电路(电阻丝的阻值不随温度变化),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6V.闭合开关S后,滑片P从最左端A滑到最右端B的过程中,小灯泡的I﹣U图象关系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A. 电源电压为9V B. 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3W C. 电阻丝AB的最大阻值为6Ω D. 滑片P在A、B两端时小灯泡的电功率之比为1:8 【答案】D 【解析】【解答】解:(1)由图甲可知,当滑片位于B端时,电路为L的简单电路,此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大, 由图乙可知,通过灯泡的电流为1A,灯泡两端的电压为6V,即电源的电压U=6V,故A错误; 灯泡的额定功率P L=U L I L=6V×1A=6W,故B错误;(2)当滑片P在最左端A时,电阻丝AB 完全接入电路中,电路中的电流最小, 由图乙可知,通过小灯泡的电流为I=0.5A,灯泡两端电压U L′=1.5V,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 所以,电阻丝AB两端电压:

U AB=U﹣U L′=6V﹣1.5V=4.5V, 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所以,由I= 可得,电阻丝AB的阻值: R AB= = =9Ω,故C错误, 灯泡的电功率: P L′=U L′I=1.5V×0.5A=0.75W, 则滑片P在A、B两端时小灯泡的电功率之比: P L′:P L=0.75W:6W=1:8,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1)由图甲可知,当滑片位于B端时,电路为L的简单电路,此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大,根据图乙可知通过灯泡的电流以及两端的电压即为电源的电压,根据P=UI求出灯泡的额定功率;(2)滑片P在最左端A时,电阻丝AB完全接入电路中,电路中的电流最小,根据图乙读出灯泡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求出AB两端的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和欧姆定律求出电阻丝AB的阻值,根据P=UI求出灯泡的电功率,然后得出滑片P在A、B两端时小灯泡的电功率之比. 3.如甲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8V恒定不变,R0为定值电阻,R为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S后,在滑片P滑动过程中,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根据图象信息可知,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 R0的阻值是5Ω B. 电路的最大总功率12.8W C. R0的最小功率是1.6W D. 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是35Ω 【答案】 C 【解析】【解答】解:由电路图可知,R0与R串联,电压表测变阻器R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1)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为0时,电路为R0的简单电路,电路中的电流最大,此时电路的总功率最大, 由乙图可知,电路中的最大电流I大=1.6A, 由I=可得,R0的阻值: R0===5Ω,A符合题意;

九年级物理——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 应用培优习题归纳(含答案)

一.选择题(共16小题) 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电路正常工作一段时间后灯L2熄灭,且只有一只电表的示数变大。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L1短路,电压表示数变小 B.L1开路,电流表示数变大 C.L2短路,电压表示数变大 D.L2开路,电压表示数变大 【分析】先分析电路的连接方式,即两灯泡串联连接,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测量灯泡L2两端的电压,然后根据选项逐一分析,并选出符合要求的选项。 【解答】解:由图知,两灯泡串联,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测量灯泡L2两端的电压; A、若L1短路,变为灯泡L2的基本电路,此时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即电压表示数变大, 故A错误; B、若L1开路,则整个电路断路,电路中的电流为零,两表示数均为零,故B错误; C、若L2短路,变为灯泡L1的基本电路,电压表被短路,因此电压表示数为0,电流表 示数变大,故C错误; D、若L2开路,则电路中的电流为零,此时电压表与L1串联,电压表测电源电压,因此 电压表示数增大,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识别电路是正确分析的前提,该题考查了电路故障的一种常见情况,关于这种题型一定要理解掌握。 2.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电路正常工作。过了一会儿,一个电表的示数变大,另一个电表的示数变小(电表示数在选用量程范围内),则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

A.电阻R可能断路B.电阻R可能短路 C.灯泡L的亮度可能不变D.电压表的示数可能变小 【分析】由图可知电阻R与灯泡L串联,电压表测量R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由电路中两表示数的变化可知故障的可能性,再进行讨论可得结果。 【解答】解:由图可知电阻R与灯泡L串联,电压表测量R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由题知,闭合开关S,电路正常工作,过了一会儿,一个电表的示数变大,另一个电表的示数变小; A、若电阻R断路,没有电流通过电流表,则电流表示数为0,灯泡不会发光;此时电压 表串联在电路中测量电源电压,即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大,符合题意,故A 正确; B、若电阻R短路,总电阻变小,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大,电流表示数 变大,灯泡变亮;此时电压表也被短路,其示数减小为0,符合题意,故B正确; C、由前面解答可知,灯泡的亮度会改变,故C错误; D、由前面解答可知,电压表示数可能变大,也可能变小,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电路故障分析的能力,要求学生能正确分析电路,并且全面考虑题目中出现的可能性。 3.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电键S,电路正常工作。一段时间后,两灯中有一灯熄灭,三个电表中只有一个电表的示数不变,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电流表A1的示数不变、灯L1开路 B.电压表V的示数不变、灯L2开路

2023年中考物理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计算题精炼(含答案和解析)

2023年中考物理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计算题精炼(1)1.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4.5V不变,1R的阻值为10Ω,闭合开关S,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 (1)求通过电阻1R的电流; (2)求电阻2R的阻值。 【答案】(1)0.2A;(2)12.5Ω 【解析】(1)两电阻串联,电压表测1R的电压,图乙中,电压表选用小量程,分度值为0.1V,电压为2V,由欧姆定律,通过电阻1R的电流 1 1 2V =0.2A 10Ω U I R == (2)因串联电路两端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所以2R两端电压 214.5V-2V=2.5V U U U =-= 由 U I R =可得,电阻 2 R的阻值2 2 2.5V 12.5 0.2A U R I ===Ω 2.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1的阻值为20Ω。闭合开关S,电流表A1的示数为0.3A,电流表A2的示数为0.2A。求:

(1)通过R 1的电流; (2)电源电压U ; (3)电阻R 2的阻值。 【答案】(1)0.1A ;(2)2V ;(3)10Ω 【解析】(1)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通过R 1的电流 120.3A 0.2A 0.1A I I I =﹣=﹣= (2)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由U I R =可得电源电压 21110.1A 20Ω2V U U U I R ⨯===== (3)由U I R =可得电阻R 2的阻值 222V 100.2A U R I ===Ω 3.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恒为3V ,电阻R 1为15Ω,同时闭合开关S 1、S 2,电流表示数0.3A ,求: (1)通过电阻R 1的电流; (2)电阻R 2的阻值; (3)R 1、R 2并联后的总电阻为多大? 【答案】(1)0.2A ;(2)30Ω;(3)10Ω 【解析】(1)同时闭合开关S 1、S 2,两电阻并联,则两电阻电压均等于电源电压,由欧姆定律可得 1113V =0.2A 15U I R ==Ω (2)电流表测干路电流,则流过R 2的电流为 I 2=I -I 1=0.3A-0.2A=0.1A 由欧姆定律可得

初三物理欧姆定律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物理欧姆定律试题答案及解析 1.如图所示,R 1=20Ω,R 2 =60Ω,R 3 =40Ω,电源电压恒定。若S 1 闭合,S 2 断开时,电流表的 示数为0.6A。求:(1)电源的电压是多少? (2)当S 1和S 2 均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是多少?R 1 两端的电压是多少? (3)当S 1和S 2 均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是多少? 【答案】(1)24V (2)0.4A 8V (3)1A 【解析】(1)当S 1闭合,S 2 断开时,R 1 被短路,R 2 被断路,电路中只有R 3 ;等效电路如图甲所示。 故电源电压: U=IR 3 =0.6A×40Ω=24V (2)当S 1和S 2 均断开时,电路为R 1 和R 2 的串联,等效电路如图乙所示。故电路中电流: A 因为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故R 1 两端的电压 U 1=I 1 R 1 =0.4A×20Ω=8V (3)当S 1和S 2 均闭合时,R 1 被短路,电路变为R 2 和R 3 的并联,等效电路如图丙所示。 电路的总电阻 Ω 电流表测量干路电流,故 A 2.(2013山东东营中考)某同学在探究串联电路电流规律的实验中,按图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后, 发现灯L 1、L 2 都不发光,电流表示数为零。他用电压表分别接到电流表、灯L 1 、灯L 2 两端测量 电压,发现电流表、灯L 1两端电压均为零,灯L 2 两端电压不为零。电路的故障可能是( )

A.电流表断路 B.灯L 1 断路 C.灯L 2 断路 D.灯L 2 短路 【答案】C 【解析】电流表断路,整个电路断路,灯泡都不亮,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测L 2 两端电压也不会 有示数,不合题意;灯L 1断路,当用电压表测量时,电压表会有示数,不合题意;灯L 2 断路,当 用电压表测量时,电压表与电路串联,电压表有示数,符合题意;灯L 2 短路,则电路中有电流, 灯L 1 会亮,电流表有示数,不合题意。 3.通过人体电流过大会危及人的生命安全.两手间电阻约为2kΩ;穿干燥胶鞋时,手与地间电阻约为800kΩ.如果分别加220V电压,则前一种情况通过人体的电流约为后一种的() A.2倍 B.400倍 C.220倍 D.800倍 【答案】B 【解析】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故电流之比为:800kΩ︰2kΩ=400︰1. 4.有一种电子元件,通过它的电流与它两端的电压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种电子元件在电路中是一个定值电阻 B.通过它的电流与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C.通过它的电流与它两端的电压成反比 D.当它两端的电压为0.2V时,它的电阻几乎为无穷大

初三物理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物理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试题答案及解析 1.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为12V,闭合开关S,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小灯泡始终不亮, 电流表示数为零,电压表示数为12V,则电路发生的故障可能是() A.开关接触不良B.电流表断路 C.滑动变阻器断路D.灯泡断路 【答案】D 【解析】由图示电路图可知,灯泡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流表测电路电流,电压表与灯泡并联; 闭合开关,灯泡不亮,说明电路存在断路或灯泡发生短路;电流表示数为零,说明电路发生断路,电压表示数为12V,说明电压表与电源两极相连,电压表并联电路之外电路不存在断路,则断路 位置在灯泡处,即灯泡发生断路;故选D. 【考点】电路故障分析 2.图中所示的四个电路中,开关S闭合后,电源被短路的电路是 【答案】B 【解析】AD、开关闭合后,两灯泡并列连接,故两灯泡并联; B、开关断开后,两灯泡并联连接;开关闭合后,导线直接将电源两极连接起来,即形成了电源 短路; C、开关断开时,两灯泡串联,开关闭合后,将其中一个灯泡短路,即为另一个灯泡的基本电路.故选B. 【考点】电路的三种状态 3.如题图所示的做法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答案】C 【解析】试电笔的使用需要手接触金属帽,使得火线通过人体与大地接通,氖管发光。A错。用 电器的开关要接火线以保证灯熄灭时人接触灯泡不会触火线而中电。B错。多个大功率用电器使 用同一个插座会造成电功率过大电流过大,可能会使导线发热过多而起火,D错。C中触电后要 先断电源后救人。C对。 【考点】安全用电 4.有许多重大火灾都是因用电线路连接处接触不良所造成的,当线路连接处接触不良时,该处的 电阻将(选填“减小”、“增大”或“不变”),在该接触处就会局部过热引起升温,接触处的电阻又 将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选填“减小”、“增大”或“不变”),……从而形成电热的逐步积累和恶性循

九年级物理《欧姆定律》典型题汇总(附答案)

《欧姆定律》典型题汇总(附答案) 一、串联电路 1.如图所示,电阻R 1=12欧。电键SA 断开时, 通过的电流为0.3安;电键SA 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0.5安。问:电源电压为多大?电阻R 2的阻值为多大? 2.如图所示,滑动变阻器上标有“20Ω 2A”字样,当滑片P 在中点时,电流表读数为0.24安,电压表读数为7.2伏,求: (1)电阻R 1和电源电压 (2)滑动变阻器移到右端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 3.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伏且不变。电阻R 1的阻值为10欧,滑动变阻器R 2上标有“20Ω 2A”字样,两电表均为常用电表。闭合电键S ,电流表示数为0.2安。 (2)电阻R 2连入电路的阻值; (3)若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 到某一位置时,发现电压表和电流表中有一个已达满刻度,此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 二、并联电路 1、两个灯泡并联在电路中,电源电压为12伏特,总电阻为7.5欧姆,灯泡L 1的电阻为10欧姆,求: 1)泡L 2的电阻 2)灯泡L 1和L 2中通过的电流 3)干路电流 2、如图26伏, 电流表的示数为1A ; K 闭合时,电流表的读数 为1.5安, 求: ⑴灯泡L 1的电阻 ⑵灯泡L 2的电阻 3.阻值为10欧的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流为0.3安,现要把它接入到电流为0.8安的电路中,应怎样连接一个多大的电阻? 三、取值范围 R 1 S R 2 P V A 图2 S R 2 R 1 A

1、如图5所示的电路中,电流表使用0.6A量程,电压表使用15V量程,电源电压为36V,R1为定值电阻,R2为滑动变阻器,当R2接入电路的电阻是24Ω时,电流表的示数是0.5A,现通过调节R2来改的电流,但必须保证电流表不超过其量程,问: 变通过R 1 的阻值是多大? (1)R 1 (2)R 接入电路的阻值最小不能小于多少? 2 取最小值时,电压表的读数是多大? (3)R 2 2、如右图所示的电路中,R1=5Ω,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1A、20Ω”,电源电压为4.5V并保持不变。电流表量程为0~0.6A,电压表的量程为0~3V。 求:①为保护电表,则滑动变阻器的变化范围为多少? ②当滑动变阻器R2为8Ω时,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多少? 四、电路变化题 1、如图2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是12V且保持不变,R1=R3=4Ω, R2=6Ω.试求: (1)当开关S1、S2断开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各是多少? (2)当开关S1、S2均闭合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各是多少? 图2 2、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A;当开关S1、 S2都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O.8A。则电阻R1与R 2的比值为? 3.如图甲所示电路,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R1=40Ω,电源电压及灯L的电阻保持不变。当S1、S2均闭合且滑片滑到b端时,电流表A1、A2的示数分别为如图23乙、丙所示;当S1、S2均断开且滑片P置于变阻器的中点时,电流表A1的示数为0.4A, 求:(1)电源的电压;(2)R2的电阻;(3)灯L的电阻;

九年级物理欧姆定律真题汇编(含答案)含解析

九年级物理欧姆定律真题汇编(含答案)含解析 一、欧姆定律选择题 1.如图所示,R0为定值电阻,R1为滑动变阻器,A1, A2为实验室用电流表(接线柱上标有“﹣”,“0.6”,“3”),闭合开关后,调节滑片P.使两电流表指针所指位置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流表A1与A2的示数之比为1:4 B. 通过R0与R1的电流之比为4:1 C. R0与R1两端的电压之比为1:4 D. R0与R1的阻值之比为4:1 【答案】D 【解析】【解答】A. 如图电路,两电阻并联,电流表A1测量R0的电流,电流表A2测量干路电流。 因为干路电流一定大于支路电流,且电流表的两个量程为5倍的关系,所以两电流表指针所指位置相同时,干路电流为R0电流的5倍,即电流表A1与A2的示数之比为1:5,A不符合题意; B. 得:,则 即通过R0与R1的电流之比为1:4,B不符合题意; C. 两电阻并联,电压相等,C不符合题意; D. R0与R1的阻值之比为: ,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R0与R1并联,电流表A1测R0中电流,电流表A2测干路电流,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结合两电流表指针所指位置相同可知两电流表的量程,根据指针位置相同时大量程示数是小量程示数的5倍可知两者的大小关系,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关系可知两电阻中电流的关系,根据并联电路的分流特点可知两电阻的关系,再根据欧姆定律求出两电阻的电压关系. 2.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当滑片P置于变阻器的B端时,电压表的示数为6V,在10s内定值电阻R1产生的热量为36J;当滑片P置于变阻器的中点时,电压表的示数变化了2V.下列结果正确的是()

初三物理欧姆定律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

初三物理欧姆定律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 一、欧姆定律选择题 1.当一导体两端的电压是6V,通过的电流是0.6A,则该导体的电阻是() A. 10Ω B. 3.6Ω C. 6.6Ω D. 5.4Ω 【答案】A 【解析】【解答】解:由I= 可得,导体的电阻: R= = =10Ω. 故选A. 【分析】已知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求出导体的电阻. 2.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恒为4.5V,定值电阻R0的阻值为10Ω,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30Ω,电阻箱R x最大阻值为999.9Ω,电流表量程为0~0.6A,电压表量程为0~3V.闭合开关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S1、S2均向左闭合,R x允许接入电路的最大阻值为20Ω B. S1、S2均向右闭合,电路允许消耗的最大功率为2.7W C. S1向左、S2向右闭合,R x允许接入电路的最大阻值为60Ω D. S1向右、S2向左闭合,只调R x使电流表示数减半后其阻值一定大于原来的2倍 【答案】 D 【解析】【解答】解:⑴闭合开关S,S1、S2均向左闭合时,R0、R x、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R x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且电压表的示数U x=3V时,电阻箱R x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 所以,R0和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之和: U0滑=U﹣U x=4.5V﹣3V=1.5V,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 所以,电路中的电流: I1===0.0375A, R x允许接入电路的最大阻值: R x大===80Ω,A不符合题意;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欧姆定律问题题含答案

一、初中物理欧姆定律问题 1.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定值电阻R 的阻值为10Ω.闭合开关后,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某个位置向右滑动一段距离,使变阻器阻值增大了5Ω,电流表示数减小了0.04A ,则电压表示数的变化是 A .增加了0.2 V B .减少了0.2 V C .增加了0.4 V D .减少了0.4 V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电阻和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量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某个位置向右滑动一段距离,设通过电路的电流分别为I 1、I 2,R 两端的电压分别为U 1、U 2,因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大,由分压原理,电压表示数增大,由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R 的电压减小; 122112U U U U U U I I R R R ----=-=, 2112()0.04A 10Ω0.4V U U I I R -=-=⨯=, 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得到变阻器增加的电压等于R 减小的电压,即电压表示数增加了0.4V . 故选C . 2.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灯丝电阻不随温度变化。闭合开关,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中点向右端滑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灯L 的亮度变暗 B .电压表V 1示数变化量小于V 2表的示数变化量 C .电压表V 3示数变大 D .电压表V 1示数变化量与电流表A 示数变

化量之比变大 【答案】AB 【解析】 【分析】 【详解】 A .由电路图知,电压表V 1测电阻R 1、R 2两端的电压,电压表V 2测灯泡和电阻R 1两端的电压,V 3测电源电压。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中点向右端滑动时,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电路总电阻变大,那么电路中的电流变小,而电灯的电阻不变,据P =I 2R 得,电灯的功率变小,所以亮度变暗,故A 正确; B .设变阻器的滑片在中点时,电压表V 1的示数为U 1,V 2的示数为U 2,此时电路的电流为I 1;滑片滑至最右端时V 1的示数为U 1',V 2的示数为U 2',此时电路电流为I 2,根据串联电路的特点有 U 1+U 2-I 1R 1=U 1'+U 2'-I 2R 1 即 U 2-U 2'=U 1'-U 1+I 1R 1-I 2R 1 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的过程中,电流是变小的,即I 20 所以电压表V 1的示数变化量小于V 2的示数变化量,故B 正确; C .在变阻器滑片滑动的过程中,电源的电压不变,则电压表V 3的示数不变,故C 错误; D .电源电压恒定,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特点,V 1的变化量等于灯泡两端电压的变化量,即 L U R I ∆=∆ 所以电压表V 1示数变化量与电流表A 示数变化量之比不变,故D 错误。 故选AB 。 3.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a 、b 、c 为电流表或电压表。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R 3,先闭合S 1再闭合S 2,发现b 表和c 表的读数均有明显变化。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a 表可能是电压表,也可能是电流表 B .若b 表是电流表,先闭合S 1,再闭合S 2,a 表读数变大 C .若b 表是电压表,闭合S 1断开S 2移动变阻器的滑片时,b 、c 两表示数变化量的比值不变

中考物理培优 易错 难题(含解析)之欧姆定律问题含答案

一、初中物理欧姆定律问题 1.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恒定,R1是定值电阻,R2是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S,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B端至A端的过程中,两电压表示数随电流表示数变化的U-I图像如图乙所示,则 A.电源电压为20V B.EF是V1表示数随A表示数变化的图像 C.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10Ω D.整个电路的最大功率为14.4W 【答案】D 【解析】 【详解】 AB.由图甲可知,R1与滑动变阻器R2串联,电压表V1测R1两端的电压,电压表V2测R2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串联电路的电流。滑片P从B端至A端的过程中,R2变小,根据串联分压原理,V2示数变小,又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V1示数变大。因此图乙中EF是V2表示数随A表示数变化的图像,图线MN是V1表示数随A表示数变化的图像;当滑片P 在A点时,V1示数最大为电源电压,则电源电压U=12V,故AB错误; C.当滑片在B端时,由图乙可知,R2两端电压U2=8V,此时对应的电流I=0.4A,由欧姆定律可得, R2=2 8V 0.4A U I =20Ω 故C错误; D.电源电压一定,当电路中电流最大I=1.2A时,电路的总功率最大 P=UI=12V×1.2A=14.4W, 故D正确; 故选D。 2.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灯丝电阻不随温度变化。闭合开关,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中点向右端滑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灯L 的亮度变暗 B .电压表V 1示数变化量小于V 2表的示数变化量 C .电压表V 3示数变大 D .电压表V 1示数变化量与电流表A 示数变 化量之比变大 【答案】AB 【解析】 【分析】 【详解】 A .由电路图知,电压表V 1测电阻R 1、R 2两端的电压,电压表V 2测灯泡和电阻R 1两端的电压,V 3测电源电压。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中点向右端滑动时,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电路总电阻变大,那么电路中的电流变小,而电灯的电阻不变,据P =I 2R 得,电灯的功率变小,所以亮度变暗,故A 正确; B .设变阻器的滑片在中点时,电压表V 1的示数为U 1,V 2的示数为U 2,此时电路的电流为I 1;滑片滑至最右端时V 1的示数为U 1',V 2的示数为U 2',此时电路电流为I 2,根据串联电路的特点有 U 1+U 2-I 1R 1=U 1'+U 2'-I 2R 1 即 U 2-U 2'=U 1'-U 1+I 1R 1-I 2R 1 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的过程中,电流是变小的,即I 20 所以电压表V 1的示数变化量小于V 2的示数变化量,故B 正确; C .在变阻器滑片滑动的过程中,电源的电压不变,则电压表V 3的示数不变,故C 错误; D .电源电压恒定,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特点,V 1的变化量等于灯泡两端电压的变化量,即 L U R I ∆=∆ 所以电压表V 1示数变化量与电流表A 示数变化量之比不变,故D 错误。 故选AB 。 3.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恒为4.5 V ,电流表的量程为0~0.6 A ,电压表的量程为0~3 V ,定值电阻R =5 Ω,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50 Ω.闭合开关S ,移动滑片P 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