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药经营安全防护制度

农药经营安全防护制度

农药经营安全防护制度
农药经营安全防护制度

农药经营安全防护制度

一、随时检查经营场所及库房内电源、电闸等带电设施的安全。

二、随时检查消防设施及器材、注意保养、更换、添置,确信完好有效;堆放的农药要远离明火、火源,做好防火、防盗和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三、随时检查经营场所及库房内的温度湿度,根据季节不同,调节温度、湿度及通风。

四、随时检查农药及其包装物防止标签脱落,避免错发,发现破损及时整理或调换,对过期农药及时酌情处理。

五、在农药销售过程中,涉及数量,必要分装、取货等直接接触农药人员,使用防护器具。

农药经营岗位操作规程

一、管理人员要身体健康,每年做一次健康检查,如有问题及时换人。

二、管理人员进入库房,要做到先开门窗通风,再进库。

三、库房内严禁吸烟,作业过程中不得饮食,不得用手擦嘴、脸和眼睛,每次作业完后及时用清水清洗。

四、搬运农药时要戴口罩、手套,穿长衣裤,避免农药直接

接触皮肤。如有污染,及时清洗,发现中毒症状及时离场就医。

五、破损农药及包装物不得随意乱扔六、搬运、堆放农药要轻拿轻放,严禁倒置。

农药经营仓储管理制度

一、农药实行专库专储,入库分类整齐堆放,不与食品等物品混放,不露天存放。

二、库房实行专人管理,严禁无关人员随意入内。仓库保管人员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

三、仓库保管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对存储的农药要经营清点、检查,对包装破损失要及时上报和处理,避免产品变质或造成其他损失。

四、仓储库房的消防,防盗和通风设施应保持良好,严防火灾、失盗和中毒事故发生。

五、配置明示标牌,对农药进行分类保管。

六、做好出入库登记,保证账物相符。

农药经营安全管理制度

一、认真贯彻执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坚持“安

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二、经营危险化学品的场所和储存设施符合国家标准和规

疋;

三、农药部经理和业务人员必须经过有关部门的安全培训,

并取得上岗资格证,做到持证上岗;

四、不得经营国家明令禁止的高毒、居I」毒农药和杀鼠剂以及其他可能进入人民日常生活的化学产品;

五、不得经营没有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安全标签的危险化学品;

六、经营者必须了解和掌握自己所销售的农药存在的危险因

素;

七、农药不得与其他货物、危险化学品和日常用品混放在一

起;

八、不得销售假、冒、伪、劣和失效的农药;

九、不得向未取得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许可证的企业采

购产品;

十、时刻注意防火、防盗、防中毒。农药经营人员管理制度

一、企业对职工要进行安全生产培训,其内容包括安全毒任

教育、安全经营管理教育、安全法律法规教育、事故安全教

育、遵纪守法教育、安全防护知识教育和安全卫生知识教育。

二、企业对职工应进行危险化学品经营管理培训,农药经营

安全管理和农药专业知识培训,经教育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经

营。

三、企业对职工要针对经营的项目、品种、类型进行教育,使其了

解经营、管理、使用、搬运、储存等安全常识,存在的问题、

注意的事故,防止事故发生。

四、企业对职工要进行仓储、保管、运输等方面的教育,了解经营

品种的特殊要求等。

五、企业要对职工进行防火、防电、防震等事故教育,注意

人身安全,杜绝事故发生。

六、职工要认真履行职责,按操作规程办事,工作时间集中

精中精力、不晚岗、不串岗、不干私活等行为的发生。

农药废弃物回收与处置制度

一、根据《农药管理条例》第三十七条规定:农药经营者应当回收农药废弃物,防止农药污染环境和农药中毒事件的发生。

二、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坚持“谁生产谁负责、谁销售谁回收、谁使用谁交回”的原则,逐渐实现农药包装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三、农药经营者应当告知购买者对农药包装物进行回收处。

四、采取多种形式和方式,大力宣传,让广大农民认识到处乱丢废弃农药包装物的危险性,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减少乱扔空农药瓶、瓶料包装袋的不良行为。

五、农药经营者应当设立农药爽快装物回收专门场所,确保农药废弃包装物有效回收利用。

农药经营使用管理指导制度

一、农药经营人员应当具备农药和病虫害防治专业知识,熟悉农药管理规定,能够指导安全合理使用农药。

二、农药经营者应当向购买人询问病虫害发生情况并科学推

荐农药,必要时应当实地查看病虫害发生情况,并正角说明

农药的使用范围、使用方法和剂量、使用技术要求和注意事项,不得误导购买人。

三、经营限制使用农药的,还应当配备相应的用药指导和病虫害防治专业技术人员。

农药经营应急处置制度

一、发生事故(如火灾、中毒等),应立即拨打110 或120 急救电话,人员迅速撤离到安全区,防止人员伤亡;

二、立即组织营救受害人员,组织撤离或者采取其他措施保护危害区域内的其他人员;

三、迅速控制危险源,并对危险化学品造成的危害进行检测、

监测、测定事故的危害区域、危险化学品性质及危险程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