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除数接近整十数的笔算除法教案(供参考)

除数接近整十数的笔算除法教案(供参考)

除数接近整十数的笔算除法教案(供参考)
除数接近整十数的笔算除法教案(供参考)

除数接近整十数的笔算除法

教学内容:教材76页例3。

教学目标:

1、会用四舍五入法把除数看成整十数试商,从而能够正确的计算除数接近整十数的两位数除法。

2、经历试商和调商的过程,体验试商的方法。

3、在数学学习的活动中,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和探究的意识。教学重点:用四舍五入法试商。

教学难点:四舍五入的试商方法和调商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旧知引入(一)复习

师:请快速抢答出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20×()﹤85 40×()﹤316 70×()﹤165 50×()﹤408 师:40×()﹤316,最大填几?(7)为什么填7?(因为40乘7乘积最接近316,但又小于316)(二)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请独立完成完成下面这一题。 735÷90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订正。

师问:商8,你是怎么想的?(生:8乘90等于720,最接近735,又小于735。)(三)引入新课

师: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同学们会算了,如果除数不是整十数,又该怎样计算呢?(只问不答)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笔算除法》(板书课题)

二、探索新知

(一)教学例2(1) 1、提出问题。

师:现在我们跟着王老师到文具店去看一看她们遇到了怎样的数学问题。请同学们看屏幕。

(出示主题图)从图中你们了解到了什么数学信息。

生:王老师在书店买了21个笔袋,付了84元。师:根据这两个数学信息,大家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2、生:一个笔袋多少元?师:怎样列式呢?生:84÷21(教师板书)师:

为什么用除法计算?(生)

师:这道题和昨天学习的知识有什么不同?(除数不是整十数)这道题你会算吗?请你算一算。

2、解决问题。

学生独立试算后,教师引导反馈算法。

师:谁能说说你用的什么方法计算?商是几?(生:想乘法、口算、估算、竖式计算)

师:今天我们重点来讲讲竖式计算。(展示学生的作业)提问:你能说说你是怎么算的?(学生说计算过程)师:这道题中被除数和除数都比较小,同学们一眼就看出了它的商。如果被除数和除数都比较大,不能一眼就看出该商几,又该怎么办呢?(生:试商)我们可以试除,也就是试商。现我们就以(84÷21)这道题为例来重点学习试商的方法。(板书竖式试商)

3、引导探究试商方法

师:首先在解决除数不是整十数的两位数的笔算除法时,我们可以利用上一节课的知识,把除数看成与它比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这道题我们把21看成多少来试商呢?(生:20)想20乘几最接近84,但又小于84,(商4)接下来该干什么?(算乘)用谁去乘谁?(4乘21)这里要用4与原来的除数21相乘,千万不能用4与看成的这个20去乘,因为20实际是不存在的。4与21的乘积是多少?(84)乘得的积写在哪里?(被除数的下面)最后怎样?(再减)等于多少?(0)说明什么问题?(刚好商对了,没有余数)

教师引导学生集体口答这道题。

4、小结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在做笔算除法时,是按怎样的顺序进行计算呢?(一商、二乘、三减、四比)在这道题中我们还学了用什么方法帮助我们做笔算除法呢?(试商)

你会用试商的方法来做笔算除法了吗?我们来试一试,请同学们看屏幕(课件出示69÷23,324÷81)请同学用竖式计算这两题。

全班集体订正。

提问:谁来说说你是怎么做的?(展示学生作业:69÷23)引导学生回答: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案例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案例 教师在教学除法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尝试利用情境带入,以此调动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例如, 在植树节期间,学校开展相应的活动,引领大家去公园进行植树,已知一班派出28人,二 班派出32人,每五个人为一组,请问一班和二班各能组成几组,如果两个班合并在一起可 以凑成几组。 教师:从当前数字上看,因为两个班级人数都为两位数字,同时还要根据5个人一组来进行 划分,那么可以先通过乘法来进行估算,5的几倍距离28和32更加接近。但是接近28和 32的同时,并不能超过他们彼此,。 学生:一班的人数应该为 28÷5=5 (3) 学生:二班的人数应该为 32÷5=6 (2) 教师:1班总共可以分为5组,而且还会剩余3个人,而二班可以分为6组还会剩余2个人,在求第三个问题时,可以通过两种方式,一种是将两个班级剩余的人数相加再进行分组,或 者将两个班级的总人数相加,再重新进行分组,通过两种方式都可以得到正确的结果,学生 们可以尝试去进行计算。 学生:方法一(3+2)÷5=1 5+6+1=12 学生:方法二(28+32)÷5=12 (二)教学反思 在有余数的除法计算过程中,教师可以尝试先让学生们去利用乘法来进行估算,但是有余数 的除法,学生们在估算的过程中不能将估算值超过原来的数值,这样的话是无法构成等式成立。所以当乘法计算时所缺少的数值就应该是除法中对应的余数。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 善用情境来引导学生展开思考,以此帮助他们更加深入的了解有余数的除法。 二、动作操作,探究新知识 (一)列题分析 教师可以尝试利用一些比较简单的内容,让学生们自行的展开操作,从而提高学生们操作能 力的同时,加强他们的探索能力,以此让他们掌握更多的知识内容。例如,教师可以给予学 生们一组火柴棍,并让根据所学的知识进行自行填空。如总共有()根火柴棍,每()根为 一捆,可以凑成()组,最后剩余()根。 在这道例题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给予学生们充足的时间进行思考,同时还要确保其内容符合 当前学生们的需求。 教师:学生们可以3个人为一组展开探讨,并根据几组对比做出明确的分析。 教师可以请1或2组学生来到台前进行表演,并观察他们的分析情况,根据实质情况做好改善。 教师:你们明确火柴棍按照组分配的标准么?他们采用了什么原理? 学生:在分配的过程中有分配完整的,也有分配不完整的,他们采用的除法原则,在分配完 整的情况说明可以被除尽,如果有剩余则说明存在一定的余数。 教师:如果火柴棍共有25根,在确保整除的情况下怎样分组,有几组分配方法。

除数是接近整十数的除法练习题

除数是接近整十数的除法练习题 一、说说你把除数当作几来试商 70÷31=381÷52=272÷28=89÷29= 二、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38×()∠243 42×()∠213 37×()∠241 61×()∠441 59×()∠481 42×()∠216 59×()∠366 82×()∠586 78×()∠560 三、用竖式计算。 48÷20= 309÷72=447÷63= 340÷42= 421÷58= 387÷49= 480÷62= 710÷83= 四、解决问题。 1.四年级同学共有162人参加环保活动,平均分成18个小组,每个小组有多少人 2.养猪专业户买回饲料656千克,平均每天给猪吃82千克,这些饲料最多够猪吃多少天 3.张老师把一篇612字的稿件分配给小小打字员黎苗打,黎苗平均每分打68字,他从14:25开始打,什么时候能打完这篇稿件

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及口算除法练习题 一、口算。 60÷30= 100÷50= 360÷60= 160÷40= 100÷52≈ 240÷80= 39÷3= 80÷2= 640÷80= 800÷400= 120÷30= 240÷60= 90÷3= 270÷90= 570÷30= 60÷29= 3500÷700= 900÷100= 92÷30≈400÷49≈ 60÷31≈632÷90≈242÷60≈400÷39≈240÷81≈ 二、解决问题。 1.甲乙两地的距离是556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出发,它的速度是54千米/时,已经行驶了124千米,还要行驶多少小时才能到达乙地 2.我带了200元,每本科技画报25元,每本《辞海》62元。 (1)如果用带的钱全买科技画报,可以买科技画报多少本 (2)如果用带的钱全买辞海,能买多少本,还剩多少元 3.有700吨货物,小货车一天可以运30吨,大货车一天可以运40吨,用一辆小货车和一辆大货车同时运,几天能运完这批货物 4.有600箱牛奶要运往超市,如果一辆货车一次能运70箱,这些牛奶要几辆货车才能一次运完 三、火眼金睛。 1.用竖式计算340÷50,商应写在()位上。 A.十 B.百 C.个 ÷70的商如果有余数,余数应()。 A.大于70 B.小于70 C.等于70 与230的差中有()个40。 A.9B.10C.5D.2

二年级下册数学《有余数的除法》公开课教案

二年级下册数学《有余数的除法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有余数的除法,余数的含义(教材第60页内容)。 【教学目标】 1.明白余数的含义,理解余数的意义。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及分析能力。 3.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学习的兴趣。 【重点难点】 理解余数的含义。 课前游戏 【课件出示27只彩色气球,气球有数字(从1到27),打乱顺序】 师:上课前,咱们先来做一个小游戏,这里有27只彩球,每个气球上都有数字,你随便说一个号码,老师不看屏幕就能猜出它是什么颜色。不信,谁来考考老师。【请4个学生上台,边点边报数,师猜气球的颜色】 师:你们是不是觉得老师很厉害?想不想学这个本领?学了今天这一单元的知识以后,你们一定能知道其中的奥秘。 一、谈话导入,探究新知。 1、谈话:你们看过《西游记》吗?能说一说关于《西游记》的知识吗? 今天的课堂我们也请来了孙悟空、猪八戒和我们一起学习。一天师徒4人来到一片树林中,看孙悟空带来了什么? 2、课件:孙悟空带着8个仙桃,猪八戒看到流出了口水, (1)学生提出问题。(有8个仙桃,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分几个?) (2)学生列式计算。(8÷4=2(个)。) (3)问:除法算式中每个数表示什么?

(“8”表示一共有8个仙桃,“4”表示分成4份,“2”表示每份分2个。) 3、课件:现在是9个仙桃,平均分给4个人,你会怎么分? (1)、同桌合作用圆片代替桃子摆一摆,互相说一说。 把9个仙桃平均分成4份,每份2个,还剩1个。 (2)根据摆的情况尝试列出算式。 预设:①8÷4=2(个)多1个; ②9÷4=2(个)剩1个; ③9÷4=2(个)……1(个) ④8÷4=2(个) (3)通过比较找出正确的算式。 (4)说一说除法算式的含义。 9个桃子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分2个,还剩1个。 4、问:同学比较黑板上这两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都是平均分,都用除法计算。 不同点:一个平均分恰好分完,一个平均分有剩余。 5、引出课题:像这样平均分完后剩下的部分就叫做余数。像这样的除法就叫做有余数的除法。学生齐读课题。 6、问:你会读这个除法算式吗? 9除以4等于2个余1个。 二、练习巩固,深化知识。 1、课件出示:15个桃子,平均分给4个人,怎么分? 学生先画一画,再写一写,最后说一说。 预设:①15÷4=3(个)……3(个) ②12÷4=3(个)……7(个)

除数接近整十数的笔算除法

除数接近整十数的笔算除法》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 二、教学目标与教学重、难点 三、教法、学法 四、教学环节 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 1、教材分析 《除数接近整十数的笔算除法》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笔算除法第二课时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除数是一 位数的除法和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除法、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和运用为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等知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学情分析 对于四年级学生而言,力卩、减、乘、除四则运算中,难度最大的是除法计算,学生已经对《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这一内容有了一定的接触,利用这一内容进行正迁移,从而更有效的学习《除数接近整十数的笔算除法》。 教学目标与教学重、难点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及教材的特点,我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除数接近整十数的除法的试商方法,能正确地进行笔算,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 过程与方法:经历除数接近整十数的除法的试商过程,体验数学知识的探索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体验成功,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掌握试商的方法,学会正确笔算。 教学难点:怎样更准确地试商。 教法、学法 我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本节课主要使用的教学方法;有谈话法、演示法、讨论法、和发现法。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经历感知”一“

较”一理解”一发现”这一认知过程。 所以,在教学中主要采用四舍五入”法把除数看成与它接近的整十数去试除被除数。重视估算,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试商。重视突破难点的关键:加强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重视数感培养,旨在提高学生直接试商水平。 基于以上几点,我设计了以下五个教学环节: 一、准备练习,铺垫新知。 二、创设情景,体验新知。 三、再次体验,感悟发现。 四、巩固练习,应用提高。 五、总结反思,拓展延伸。 现在,我将我的教学设计和设计意图具体如下: 第一环节准备练习,铺垫新知,新课一开始,我先引出话题:前面我们学习了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同学们还记得怎样笔算吗?下面老师就有一组题想要考验一下大家学习的情况;敢挑战吗?学生都能信心十足地说出敢。接着用课件出示题目:笔算20 43 70 630 80 420。让学生在纸上做题,并请三位学生板演,教师选一题进行讲解。接着,出示课件,说出与下面各数接近的整十数,让学生以抢答的形式口述出它们的近似数。我觉得这样的设计,既为学习新知做准备,又可以帮助学生快速进入上课状态。 第二环节创设情景,体验新知,我先用情境引入:同学们对前面的知识掌握的真不错,老师这儿有个问题想让同学们帮着解决一下,星期天的时候老师去买了几本作文书,想让同学们帮老师算一算,行吗?”接着用课件出示情境图,问学生:你从中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让学生观察课件,说出图中的数学信息。接着问:怎样列式?学生列出算式,教师边板书算式:84吃1 ,接着让学生用以前学过的计算方法来计算,这时学生有可能采用估算、口算、笔算等方法计算出得数是4,此时,肯定学生正确完成了计算,真棒!接着,由谈话引出试商我先让学生观察与前面题目有什么不同,学生会说出:前面的算式除数是整十数,而这个算式除数不是整十数,但很接近整十数,然后教师揭示课题一一除数接近整十数的笔算除法。老师问:我们已学习了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数21不是整十数,怎样想商呢?这时,学生有可能用口算答出84吃1商4,甚至没有一个学生把21看作20来想商。;:这道题中84、21都比较小,同学们一眼就看出商4,如果被除数、除数比较大时,不能一眼就看出该商几,该怎么办呢?学会

有余数的除法优秀教案汇编

有余数的除法优秀教案 有余数的除法是基础数学教学中一个重点,通过基础的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下面是有余数的除法优秀教案,欢迎查看阅读。 有余数的除法优秀教案学生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除法的意义,但只限于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的情况,这节课针对有余数的情况进行。在二、三年级时学生已经接触过有余数的除法。对有余数的除法有感性的认识,还未达到理性认识。 教学目标 1.理解整除及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掌握有余数除法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2.通过观察、比较后,弄清整除的意义。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并从中体验到探究的乐趣。 4.能够主动思考,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 课前准备 电脑课件。 教学流程 一、基本练习。 (电脑显示)52÷8=24÷3=25÷3=8÷2= 10÷4=38÷2=

1.集体订正。 2.师:请学生根据各题商的结果,将这些除法计算题进行分类,每类商有什么特点?把你的想法和小组同学互相说一说,并在小组内选出一名记录员,将研究的结果记录下来。(四人小组代表发言。) 学生回答后出现分类情况。 (电脑显示)商没有余数为24÷3=8,8÷2=4,38÷2=19;商有余数为52÷8=6…4,25÷3=8…1,10÷4=2…2。 二、谈话导入。 在我们学过的整数除法中,商有两种不同的结果,一种是没有余数的,一种是有余数的。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再对它们进行深入的研究吧! 三、新授。 师:(电脑显示)让我们先来观察这类除法算式。它们有什么特点呢?请在小组内研究研究。(四人小组代表发言。)学生回答可能会出现以下两种情况: 生1:被除数、除数、商都是整数,而且商没有余数。 生2:我们组不同意他们的看法,我们认为被除数、除数、商应是自然数。 师:现在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意见,同学们同意哪一种呢? 生1:我不同意第一种意见,因为整数包括自然数和零,而除数是一个非零的数,所以除数不能是整数。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案例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案例 省谷城县冷集镇胡湾中心小学胡静秋 案例背景: “有余数的除法”是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教学容,这部分容是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在教材容的安排上,一方面注重结合具体的情境,加强有余数的除法意义的认识;另一方面重视联系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学习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有机地体现与除法的联系。“有余数的除法”这部分容还是今后学习一位数除多位数除法的重要基础,因此这部分的知识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从学生方面看,学生刚学过除法,有一部分学生会在求商时因为乘法口诀掌握的不够熟练而出错,在学习有余数的除法试商时要强调乘法口诀的重要性。 案例主题: 针对二年级学生年龄小的特征,本节课我主要采用的是引导、探究、讨论、发现的教学方法,学生通过借助实物分一分,摆一摆。学生借助用小棒摆正方形,放手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根据自己的学习体验,用合作的方式,通过观察操作、探究讨论、发现比较等方法进行自主学习,力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理解所学的知识,从而达到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目的。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并通过操

作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引导学生探究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使学生懂得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操作、观察、探究等活动,让学生经历知识的构建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探究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 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教学准备: 课件、卡片、实物果盘、小棒。 教学过程: 一、形成有“剩余”的表象 课件出示:图上的同学们在做什么? 他们在分组摆小棒呢!齐读要求:用11根小棒摆出下面的图形,各 能摆几个? 你们想参加这个活动吗?分成三个小组,用小棒摆一摆。 各小组汇报摆的过程和结果:

笔算除法教学设计

笔算除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笔算。 2、经历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的笔算过程,体验迁移的思想和方法。 3、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商是一位数(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的算理,并正确掌握笔算的书写格式,能正确笔算。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算理、笔算除法中商的位置的确定。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聪明孩子摘苹果。 90÷30= 80÷20= 150÷30= 60÷23≈120÷58≈ 30×()<86 40×()<180 2、笔算。 18÷2= 46÷6=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继续学习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

法。(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索、领悟算理 1、解决第1个问题。 老师带了92元钱到超市去买书包,每个书包30元,最多可以买得几个书包?还剩多少元? (1)认真读题,说一说你们都知道了什么? (2)可以买得几个书包,你们是怎么想的?(列式为:92÷30)。 方法一:估一估: 方法二:分一分: (3)你能用竖式计算吗?想一想该商几呢?试一试 (4)你知道商3为什么写在个位上吗? 总结算理:92里面最多有3个30,92÷30商3余2,3写在个位上,3乘30等于90,对齐92写90,92减90等于2,所以92÷30商3余2。 (5)及时练一练: 2、解决第2个问题。 152颗糖,平均分给30个同学,每个同学得多少颗,还剩多少颗? (1)学生读题,列算式,帮帮老师解决问题。 (2)用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估算一下,可以分给几个同学?(3)你能用竖式计算吗?想一想该商几呢?试一试

认识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2014年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认识有余数的除法》(人教版) 认识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把若干物体平均分的活动中认识余数,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能根据平均分有剩余的活动写出除法算式,正确表达商和余数。 [教学重点]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情况抽象为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难点]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摆一摆。用9根小棒摆三角形,可以摆几个三角形?(2个小或者1个大) 2、说说你是怎样摆的? 9根小棒,每3根一摆,可以摆3个小三角形。 9根小棒,每9根一摆,可以摆1个小三角形。 3、列式计算 摆两个小三角形:9÷3=3(个)9表示什么?3呢? 摆一个大三角形:9÷9=1(个)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师:儿童节到了,同学们打算在班级联欢会上摆一些果盘,他们买了一些草莓,准备每2颗草莓放一盘,现在有6颗草莓,请同学们拿出水果学具,用6个学具表示6颗草莓来摆一摆。(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师:一共可以摆几盘?有剩余吗? (可以摆3盘,正好摆完,没有剩余) 师:这是平均分的问题,我们可以用除法计算,怎么列式呢?6÷2=3(盘)(2)如果不是6颗草莓,是7颗呢?再动手摆一摆,看看能摆几盘,有没有剩余。(学生动手操作后,反馈结果:可以摆3盘,还剩1个) 师:剩下的还能再平均分吗?(不能,只剩一个不够分。) 师:平均分后还有剩余怎么办?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吗?如果可以,怎么表示呢?(小组内思考、讨论) (说明:7里面最多有3个2,这余下的1不够再分一组,这个数在数学上叫做余数。 列式:7÷2=3(盘)……1(个)

(小结:为了分清余数和商,我们要在余数和商的中间用6个小圆点隔开,我们把这样的除法叫做有余数的除法。 (3)观察比较6÷2=3和7÷2=3……1这两道算式,引导学生再次认识到:在日常生活中分东西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全部分完没有剩余,另一种是分后有剩余,但不够再分,不够分剩下的部分就是除法算式中的余数。 师:想一想,什么情况下平均分的结果可以用有余数的除法表示,余数表示什么? 2、做一做 (1)学生独立在书上圈一圈,填一填,完成第1小题。 反馈交流:17÷2=8(组)……1(个) 23÷3=7(组)……2(个) 说说这两道算式商和余数各是多少,分别表示什么? (2)完成第2小题。 先用学具按要求摆一摆,然后根据摆的结果填空。 展示个别学生的填空情况,说说每道题中的商和余数分别表示什么。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练习十四”第1题。 引导学生理解题意,这是一道开放题,三种装法,不同的选择会有不同的结果,根据自己的选择,圈一圈,然后填空,教师指名回答。 2、完成教材“练习十四”第2题。 出示题目:17个红果,平均分给3只刺猬,每只刺猬分几个?还剩几个? 学生独立思考,用小棒代替红果分一分,看看每份能分多少,是否有剩余。 全班交流,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对自己和他们有什么评价?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板书设计] 认识有余数的除法 6÷2=3(盘) 17÷2=8(组)……1(个) 7÷2=3(盘)……1(个) 23÷3=7(组)……2(个)

最新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有余数的除法》教学案例精品版

2020年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有余数的除法》教学案例精品版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有余数的除法》教学案例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P50—52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明确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 2.使学生会在横式中表示剩余的数,懂得余数要比除数小。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操作、思维等能力。 4.使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快乐。 教学准备:课件、盆花图片若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师:同学们,在过几天就是五一劳动节了,我们学校为了渲染节日的气氛,想买一些花摆在校门口和校园内,大家请看(示课件情境图),鲜花已经运来了,但是学校对花的摆放有个要求,(示课件录音)于是同学们都安学校的要求摆花去了。你们想不想加入到摆花的行列中去呢? (想)那好,在摆之前,请先听清老师的要求。 师:我们每人都有一份这样的圆片,按每组摆5盆把它们摆在桌面上,看看你的这些花能摆这样的几组。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学生独立摆,教师巡视。(找两名学生到前面演示摆) 汇报结果(教师示课件中的表格) 先让演示摆的同学汇报 生1:我有10盆花,每组摆5盆,能摆两组。(师根据生答情况填表 格) 生2:我有13盆花,每组摆5盆,能摆两组,还剩3盆。 师填表格后提问:你这3盆花为什么不再摆一组呢? 生2:因为还剩3盆,不够5盆,不能再摆一组了。 师让摆11盆花、12盆花、14盆花的同学汇报,随机填表格,并提问其剩余的花为什么不再摆一组了。 师:还有哪些同学也出现了有剩余的现象?(生举手)

有没有剩5盆花的?(没有生举手) 会不会剩5盆花呢? 生:不会剩5盆花,因为5盆花可以再摆一组。 师:也就是说,绝对不可能剩5盆花是吗?(是的) 学生收拾学具 师:花摆完了,我们能不能根据摆花的过程和结果列出一个算式呢? 以摆10盆花的为例让生列算式,教师课件点出算式。让学生解释算式中10、5、2的含义。 师:这些有剩余情况的如果列成一个除法算式应怎样列式呢? 以摆13盆花的为例,找生尝试列算式,生答出13÷5=2(组)师:那剩下的3盆花应怎样表示呢?(生尝试说) 教师板书讲解 师:这样的算式如何读呢?找生尝试读,全班齐读两遍。 师:剩下的这3组如果列成除法算式应如何列式?请同学们从这3组中任选一组列成一个除法算式,写在练习本上。 学生独立写算式,师巡视。 展示学生写的算式,并让学生读出所写的算式,教师随机点出相应的算式。 让学生观察这些除法算式,说出各部分名称,并问学生剩下的这些数叫什么数?引导得出余数,并板书。 师:这些花每组摆5盆,余数分别有几呢? 生:有1、2、3、4。 师:我们的花摆完了,让我们到学校里看看同学们摆完了没有。(课件点出小组合作算式) 师:他们还摆完呢,让我们来帮帮他们吧。小组4人一起想一想,这些花按每组5盆来摆,分别能摆几组?还剩几盆?想好后,选一名同学把答案填在方框里。有困难的小组,可以借助信封中图片,按每组5盆先来圈一圈,再填结果。 学生小组合作,教师巡视指导。 汇报结果,教师根据学生汇报随机点出答案。

商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教学课例

《商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教学课例 《商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教学课例 《商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89页;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XX年6月第1版。) [设计理念] 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计算教学,将改变传统计算教学中单一、枯燥的现象。本课时我将采用“创设情景——自主探究——巩固提高——总结收获”展开教学。在教学中我重视结合生活实际,创设情景来研究除法知识,淡化四舍五入、取中法这样的名词,替换成形象的可以把除数看成整十数来试商;在计算过程中重视培养估算能力,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试商,突破试商难点;加强学生的口算能力,重视数感培养,以提高学生直接试商水平;重视发挥数学课的育人功能,结合生活事例进行德育渗透教育 [教材分析] “商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中例4,它包括一般的商两位数和商末尾有零的两种情况。

前面3则例题介绍了商一位数,也就是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前两位不够除的情况,而例4是前两位够除的情况。因此,商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是在商是一位数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其计算顺序、试商的方法与商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完全相同,只是商的位数多了,计算复杂了些。在教学中应注意运用知识的迁移,让学生经历笔算过程,主动探索计算方法。计算完后可以让学生对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来进行比较,进一步来掌握笔算除法的算理。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比较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和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的异同,使学生在实质上把握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技能目标:让学生经历商是两位数的除法的笔算过程,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计算方法,弄清商的最高位的书写位置,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的除法笔算方法。 3、情感目标: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并对学生渗透保护环境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弄清每一位商的书写位置,掌握

第3课时 除数接近整十数的除法(五入法试商)(教案教学设计)

第3课时除数接近整十数的除法(五入法试商)

课时 安排 1课时 教学 环节 导案学案达标检测 一 复习导入,引入新课。(7分钟)1.练习热身。 69÷21= 322÷82= 154÷21= 196÷31= 510÷63= 119÷33= 说说你是怎么计算的? 2.揭示课题。 看来同学们昨天的知识掌握得 很好,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除数接 近整十数的除法的试商方法。 1.学生独立计算, 集体交流时汇报 计算过程。 2.明确本节课的 学习任务。 1.填空。 ①计算64÷22时,可以把 22看作()来试商。 ②△÷□=8……21,□最小 整数是()。 答案:①20 ②22 2.用竖式计算。 129÷18430÷76 290÷37361÷49 答案:7......3 5 (50) 7......31 7 (18) 3.(1)有160千克鸡蛋,每 18千克装一箱,可以装多少 二合作交流,探究笔算方法。(22分钟)(1)课件出示教材第77页例4, 读题、列式。 (2)想一想:把28看作多少来 试商?完成计算并交流试商时 遇到的问题。(重点强调商小了, 要把商调大) (3)做一做。 90÷29=185÷37=272÷68= ①观察以上题目,除数个位上的 1.(1)认真读题 并思考所求的问 题,列出算式197 ÷28。 (2)尝试计算, 交流发现。 (3)完成计算。 ①在老师的引导 下,仔细观察,这

四课堂 总结,布置作业。(2分钟)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 获? 2.布置作业。 1.谈谈自 己本节课的收获。 2.独立完成 作业。 五、教学板书 除数接近整十数的除法(五入法试商) 例4:197÷28=7(排)……1(人) 除数接近整十数的笔算除法,一般按照“四舍五入”法,把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 整十数来试商。 六、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在教学了“四舍”法试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观察比较,找出两种试商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是都要调商,不同点是“四舍”法初商容易偏大,要调小,“五入”法初商容易偏小,要调大。引导学生要巧用余数和除数的关系调商。在学生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给学生思考、探索的时间和机会,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在细微处引导学生发现总结快速试商的策略,既提高了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探索意识和能力。 教师点评和总结:

最新新人教版有余数的除法公开课教案

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60页-61页例1和例2及练习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认识余数,余数要比除数小。 2.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积累观察、操作、讨论、合作交流、抽象、概 括等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抽象思维。 教学重点 感知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 掌握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小棒、圆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1.谈话引入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现在我们做个数学游戏,它的名字叫“抱组游戏——找朋友比赛”。请大家看屏幕,我们先来看看游戏的规则。 大屏幕显示:[游戏准备]请八个小朋友。[游戏规则]:第一步,每次几人抱成一组;第二步,听清口令,按要求做;第三步,口令是:找呀找,找朋友,()个人,抱一组。获胜方法:谁按要求找到朋友,谁就获胜。 2.活动感知 做游戏,初步理解余数的意义 <2人一组> 师:谁能用数学语言描述一下活动的过程?(有8人,每2人一组,分成了4组) 师:能用除法算式表示吗?(8÷2=4(组)) 小结:每组人数相同,平均分成了4组,就是“平均分”,用除法表示。 <3人一组> 师:谁来描述一下这次活动的过程?(指两名生说) 引导生说:有8人,每3人一组,分成了2组,多出了2人。

师:两次游戏,有什么不同之处? 小结:刚才做游戏时,产生了两种不同的结果:一是大家都找到了朋友,一是部分人找到朋友,还有剩余的人找不到,这里余下的数,我们能给他起个名字吗?(生说“余数”,板书) 二、探究新知 1.学习“有余数的除数” ①摆小棒 师:请大家将刚才有余数的情况,用小棒摆出来,看看余数在哪? 指一生上台摆 问:余数在图的哪个部分?谁上来指指?(指名一生上台指) 他摆的是什么意思? ②列算式 同桌讨论列除法算式,试列 8÷3=2……2(板书) 余数 为了区分商和余数,在它们中间用6个小圆点隔开,我们把这样的除法,叫做“有余数的除法”(板书课题) ③分析算式 师:在这里余数是几?8代表什么?3代表什么?商2呢? ④说算式意义 ⑤带单位,齐读算式:8÷3=2(组)……2(人) 巩固练习:书60页做一做第1题 2.探究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师:1个正方形需要几根小棒? 8根小棒可以摆几个正方形?(同桌摆,指一对同桌上台摆) 追问:如何列式?(板书:8÷4=2(个)) 4人一组,小组合作讨论:用9、10、11、12根小棒分别摆正方形是什么情况?如何列式?(板书:) 思考:观察每个算式的余数和除数,你发现了什么? 指名回答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有余数的除法》教学案例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有余数的除法》教学案例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P50—52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明确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 2.使学生会在横式中表示剩余的数,懂得余数要比除数小。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操作、思维等能力。 4.使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快乐。 教学准备:课件、盆花图片若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师:同学们,在过几天就是五一劳动节了,我们学校为了渲染节日的气氛,想买一些花摆在校门口和校园内,大家请看(示课件情境图),鲜花已经运来了,但是学校对花的摆放有个要求,(示课件录音)于是同学们都安学校的要求摆花去了。你们想不想加入到摆花的行列中去呢?(想)那好,在摆之前,请先听清老师的要求。 师:我们每人都有一份这样的圆片,按每组摆5盆把它们摆在桌面上,看看你的这些花能摆这样的几组。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学生独立摆,教师巡视。(找两名学生到前面演示摆) 汇报结果(教师示课件中的表格) 先让演示摆的同学汇报 生1:我有10盆花,每组摆5盆,能摆两组。(师根据生答情况填表格)生2:我有13盆花,每组摆5盆,能摆两组,还剩3盆。 师填表格后提问:你这3盆花为什么不再摆一组呢? 生2:因为还剩3盆,不够5盆,不能再摆一组了。 师让摆11盆花、12盆花、14盆花的同学汇报,随机填表格,并提问其剩余的花为什么不再摆一组了。 师:还有哪些同学也出现了有剩余的现象?(生举手) 有没有剩5盆花的?(没有生举手)

会不会剩5盆花呢? 生:不会剩5盆花,因为5盆花可以再摆一组。 师:也就是说,绝对不可能剩5盆花是吗?(是的) 学生收拾学具 师:花摆完了,我们能不能根据摆花的过程和结果列出一个算式呢? 以摆10盆花的为例让生列算式,教师课件点出算式。让学生解释算式中10、5、2的含义。 师:这些有剩余情况的如果列成一个除法算式应怎样列式呢? 以摆13盆花的为例,找生尝试列算式,生答出13÷5=2(组)师:那剩下的3盆花应怎样表示呢?(生尝试说) 教师板书讲解 师:这样的算式如何读呢?找生尝试读,全班齐读两遍。 师:剩下的这3组如果列成除法算式应如何列式?请同学们从这3组中任选一组列成一个除法算式,写在练习本上。 学生独立写算式,师巡视。 展示学生写的算式,并让学生读出所写的算式,教师随机点出相应的算式。 让学生观察这些除法算式,说出各部分名称,并问学生剩下的这些数叫什么数?引导得出余数,并板书。 师:这些花每组摆5盆,余数分别有几呢? 生:有1、2、3、4。 师:我们的花摆完了,让我们到学校里看看同学们摆完了没有。(课件点出小组合作算式) 师:他们还摆完呢,让我们来帮帮他们吧。小组4人一起想一想,这些花按每组5盆来摆,分别能摆几组?还剩几盆?想好后,选一名同学把答案填在方框里。有困难的小组,可以借助信封中图片,按每组5盆先来圈一圈,再填结果。 学生小组合作,教师巡视指导。 汇报结果,教师根据学生汇报随机点出答案。 师:他们的花按每组5盆来摆,也有剩余的情况,大家观察一下,余数分别有几呢? 生:有1、2、3、4。

笔算除法教学设计

《笔算除法》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2.通过探索、思考、总结,经历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方法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3.使学生感受除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书写整洁、计算认真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 1.掌握商是一位数、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笔算的算理。 2.理解并掌握试商方法,准确书写商的位置。 三、教学难点 明确算理,准确计算。 四、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看题直接说出得数。 1.抢答: 2.估算: 师:细心的同学,发现它与前面的抢答题有什么不同吗?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把两位数看做比较与它接近的整十数进行估算。143≈140,140÷70=2所以143÷70≈2) (二)学习新知 同学们,你们真棒,快速而准确的答出了这么多题,你们想变得更聪明吗?想! 师:老师告诉你们一个方法——“多读书,读好书!”“阅读日”到了,我们去阅览室看看吧! 1.92÷30 (1)a(课件出示教材81页情境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说说从中获取的相关数学信息。 b出示例1(1)”92本连环画,每班30本,可以分给几个班?”,指名让学生读题。 c引导学生列式92÷30,说一说为什么用除法计算。(就是看看92里面有几个30) d放手学生:你能算出结果吗?引导学生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师:请与同位说说你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巡视,寻找不同解决方法。 引导学生用之前学的知识,很快地说出结果。 (想乘法做除法 92÷30=3……2 30×3=90 90+2=92 估算 92≈90 90÷30=3 92÷30≈3 摆小棒请学生到黑板上摆一摆理解算 理) e引导学生交流,想一想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竖式计算,本节课研究的问题。)板书课题(笔算除法) (2)a引导学生自主尝试竖式计算92÷30,请一名学生板演。 B(实物投影展示)引导学生关注“商是几?商在哪一位上?为什么?”学生交流。 师:为什么商3? 生1:刚才用小棒摆过了,分了3份,就是3个1,所以商3. 生2:估算92≈90,92÷30≈3。 师:刚好除完吗? 生1:有余数,余数是2。 生2:余下2本,不能再分给1个班了。 生3:余数比除数小,不能再分了。 师:商为什么写在个位? (生1:92里有3个30,而不是30个30,所以要写在个位。 生2: 92里面1个30都没有,要多看一位,92里才有30。 生3:除数是两位数,我们就要用被除数的前两位来除。 生4:做除法要从高位除起,一位数肯定比两位数小,商1都不够,所以要看前两位。除到哪一位就要把商写在哪一位的上面。) (3)总结:像这样两位数除以两位数时,把商写在个位上。 2.140÷30 师:我们已经分完了连环画,再来分分故事书吧! a出示例1(2)”140本故事书,每班30本,可以分给几个班?”,引导学生列式140÷30 b谁能先估一估能分给几个班?(学生估算:30×()=140 5个班需要150本,140本不够分。) c (教师事先发给学生方格图)请同学们拿出手中方格图,140个格就代表140本书,用红笔圈一圈,实际分分,验证一下。(理解算理)

二年级有余数的除法数学教案

二年级有余数的除法数学教案为了更好的将教与学有机结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数学网小编与大家分享二年级有余数的除法数学教案,希望大家在学习中得到提高。 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 第一课时: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目标 1.通过分草莓的操作活动,使学生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并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 2.借助用小棒摆图形的操作,使学生巩固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并通过观察、比较探索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理解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 3.渗透借助直观研究问题的意识和方法,使学生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理解余数及有余除法的含义,探索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一、观看动画(主题图),引出活动 问题:这些同学在做什么呢? 二、摆一摆,比较感知 (一)摆一摆,回顾除法意义

问题: 1. 读一读,你知道了什么? 2. 摆一摆,说一说你是怎样做的。 3. 能把摆的过程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6÷2=3(盘) 问题:1. 这个算式什么意思? 2. 这个意思你还在哪看到了? (沟通算式、文字、摆的过程之间的对应关系。) 问题:1. 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2. 现在你还会摆吗?互相说一说你打算怎样做。 3. 这1个草莓怎么不摆了? 4. 能把你的想法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7÷2=3(盘)……1(个) 问题:1. 这个算式什么意思? 2. 这个意思你还在哪看到了? (沟通算式、文字、摆的过程之间的对应关系。) (三)比一比,初步感知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问题:比较,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讲解:算式里的“1”表示剩下的1个草莓,在算式中称为“余数”,今天我们研究的是“有余数的除法”。 追问:余数表示什么? (四)圈一圈,填一填,及时巩固

二年级数学下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案例教学案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案例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的内容。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明确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 2.使学生会在横式中表示剩余的数,懂得余数要比除数小。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操作、思维等能力。 4.使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快乐。 教学准备:课件、盆花图片若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师:同学们,在过一段时间就是元旦劳动节了,我们学校为了渲染节日的气氛,想买一些花摆在校门口和校园内,大家请看(示课件情境图),鲜花已经运来了,但是学校对花的摆放有个要求,(示课件录音)于是同学们都安学校的要求摆花去了。你们想不想加入到摆花的行列中去呢?(想)那好,在摆之前,请先听清老师的要求。 师:我们每人都有一份这样的圆片,按每组摆5盆把它们摆在桌面上,看看你的这些花能摆这样的几组。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学生独立摆,教师巡视。(找两名学生到前面演示摆) 汇报结果(教师示课件中的表格) 先让演示摆的同学汇报 生1:我有10盆花,每组摆5盆,能摆两组。(师根据生答情况填表格)生2:我有13盆花,每组摆5盆,能摆两组,还剩3盆。 师填表格后提问:你这3盆花为什么不再摆一组呢? 生2:因为还剩3盆,不够5盆,不能再摆一组了。 师让摆11盆花、12盆花、14盆花的同学汇报,随机填表格,并提问其剩余的花为什么不再摆一组了。 师:还有哪些同学也出现了有剩余的现象?(生举手) 有没有剩5盆花的?(没有生举手) 会不会剩5盆花呢? 生:不会剩5盆花,因为5盆花可以再摆一组。

师:也就是说,绝对不可能剩5盆花是吗?(是的) 学生收拾学具 师:花摆完了,我们能不能根据摆花的过程和结果列出一个算式呢? 以摆10盆花的为例让生列算式,教师课件点出算式。让学生解释算式中10、5、2的含义。 师:这些有剩余情况的如果列成一个除法算式应怎样列式呢? 以摆13盆花的为例,找生尝试列算式,生答出13÷5=2(组)师:那剩下的3盆花应怎样表示呢?(生尝试说) 教师板书讲解 师:这样的算式如何读呢?找生尝试读,全班齐读两遍。 师:剩下的这3组如果列成除法算式应如何列式?请同学们从这3组中任选一组列成一个除法算式,写在练习本上。 学生独立写算式,师巡视。 展示学生写的算式,并让学生读出所写的算式,教师随机点出相应的算式。 让学生观察这些除法算式,说出各部分名称,并问学生剩下的这些数叫什么数?引导得出余数,并板书。 师:这些花每组摆5盆,余数分别有几呢? 生:有1、2、3、4。 师:我们的花摆完了,让我们到学校里看看同学们摆完了没有。(课件点出小组合作算式) 师:他们还摆完呢,让我们来帮帮他们吧。小组4人一起想一想,这些花按每组5盆来摆,分别能摆几组?还剩几盆?想好后,选一名同学把答案填在方框里。有困难的小组,可以借助信封中图片,按每组5盆先来圈一圈,再填结果。 学生小组合作,教师巡视指导。 汇报结果,教师根据学生汇报随机点出答案。 师:他们的花按每组5盆来摆,也有剩余的情况,大家观察一下,余数分别有几呢? 生:有1、2、3、4。 师:和我们刚才摆花时出现的余数情况怎么样呢?(生答相同,都有1、 2、3、4。)

《一位数除两位数笔算除法》教学设计

《一位数除两位数笔算除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19页—20页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表内除法和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体现了数学学科循序渐进的特点。学好本节课,对学生进一步学习“一位数除三位数”和“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基于本节课的特殊性,为学生提供开放的课堂、愉悦的氛围和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活动,帮助学生理解笔算除法的算理,并在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中探索并发现用竖式计算的方法,充分理解笔算除法的合理程序。 【学情分析】 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大多8-9岁,心理发展仍然处于行为把握阶段,他们认识事物的特点是需要亲自参与活动或游戏,亲自动手操作,才能明白事物,把握事理。学生有口算除法和除法竖式的基础,有初步的在生活中学习数学的经历,担指向、方法不够明确;学生有较强的活动和观察兴趣,但是活动缺乏有序性,观察角度不够宽泛,概括、归纳水平差距较大;学生有较强的小组合作意识,在交流中有良好的表达意愿,但是倾听意识不强,小组合作学习效率有待提升。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尝试和探究,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初步学会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笔算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概括能力。 2、通过动手操作,探索和思考以及课件展示,经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现从感知到认知,再到应用的过程。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解决问题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掌握笔算除法的步骤和商的书写位置。 【教学难点】 理解每求出一位商后,如果有余数,应该与下一位上的数合在一起继续除的道理。【教具、学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