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营养不良诊断标准

营养不良诊断标准

营养不良诊断标准

营养不良

参数正常范围轻度中度重度

体重(理想正常值的%)>9080-90-79 60-79 <60

体质指数 <16

三头肌皮褶厚度(正常值的%)>9080-9060-80 <60

上臂肌围(正常值的%)>9080-9060-79 <60

肌酐身高指数(正常值的%)>9585-9470-84 <70

白蛋白(g/L)>3030-25 <20

转铁蛋白(g/L) <

前白蛋白(g/L)> <

总淋巴细胞计数(× 109/L)> <

氮平衡(g/d)±1-5- -10-10--1 5

<-15

营养不良的症状和体征判别汇总

营养不良的症状和体征判别(二级P77~110) (一)碘营养缺乏状况评价 熟悉人体碘缺乏常见的症状 了解碘营养状况常用指标及其意义 掌握国家地方性甲状腺肿诊断标准 1、碘缺乏的原因 (1)人类生活环境中碘缺乏是造成碘缺乏病流行的根本原因 (2)碘缺乏的其他原因 碘在肠道的吸收率一般是比较高的,膳食钙、镁、氟过量及某些药物如黄胺类药物的碘的吸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另外机体缺乏硒、蛋白质能量摄入不足时碘的吸收率也会降低,但从碘缺乏病的总体流行而言,这些因素起的作用不如生活环境中缺碘。 2、碘的排泄途径

经肾脏由尿排出是碘的主要排泄途径,每天摄入的碘大约85%随尿液排出,尿碘水平反映前一日碘的摄入水平,摄碘量越多,尿碘排出量也越多。在人体碘平衡的情况下,尿碘排泄量近似于碘摄入量。因此,尿碘是评估人群碘营养水平的主要指标,也是评价碘缺乏危害和干预措施效果的重要指标。 儿童尿碘水平被WHO采用作为碘营养状况评价的主要指标,并制定用于评价群体碘营养状况的尿碘中位数标准表。 基于学龄儿童尿碘浓度中位数的碘营养状况评价标准 成人碘推荐摄入量(RNI)每天为150μg;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为每天1000μg; 孕妇、乳母尿碘低于150μg/L也提示该人群碘营养不良。 推荐摄入量:儿童90~120μg/d,孕妇200μg/d 。 3、碘缺乏病的流行现状 碘缺乏地区人群智商数比正常人群低10~15个百分点 4、碘缺乏病的表现

5、碘缺乏病的预防 碘缺乏病应以预防为主,其主要措施为推行碘化食盐以消灭地方性甲状腺肿和地方性克汀病。在饮食中注重含碘较高的食物的摄入,如海带、紫菜、鲜海鱼、蚶干、蛤干、淡菜、海参、海蜇、龙虾等。 【案例分析】小青,女18岁,从小在山区(碘缺乏地区)长大,准备进城参加工作,工作体检前她对自己碘状况有担心,就首先找到公共营养师,请求检查相关症状,判断她是否有碘缺乏问题。 1、工作准备 (1)在进行判断前,需要掌握碘缺乏的主要症状和体征。 (2)准备好膳食调查表、记录表、笔、计算器、膳食调查计算程序等。 2、工作程序 (1)询问和膳食调查 首先要询问小青的膳食习惯,并做一个简单的食物频率膳食调查,了解高碘食物的摄入状况和是否食用加碘食盐,可大致了解调查对象食物是否有缺碘的倾向。

营养评价标准

营养评价标准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营养评价(肥胖和营养不良评价):B M I 一、肥胖评价指标:BMI 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BMI分类标准 二、营养不良评价:见表:中国6-19岁男女学龄儿童青少年分年龄BMI筛查消瘦界值范围 学龄儿童青少年营养不良筛查标准范围 本标准给出6~19岁学龄儿童青少年营养不良筛查方法(包括营养不良筛查的界值点范围判断、说明及技术要求)和报告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我国所有地区不同社会经济背景群体(包括各少数民族)的学龄儿童青少年,即小学、中学、大学学生。因各种原因不在学校而年龄在6~19岁范围的儿童少年同样适用。对那些正处于各种急、慢性疾患状态的个体,本标准可成为判断其现时营养状况的参照依据,但在未经诊断排除各种遗传、代谢性疾患情况下,不能简单将其病因归结为“膳食性营养不良”。 1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6343-2010 学生健康检查技术规范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营养不良:专指因膳食缺乏导致的蛋白质-热量营养不良 protein energy malnutrition, PEM 用以反映儿童膳食营养缺乏的宏量指标,不包括其他特异性维生素、微量元素缺乏性营养不良。 生长迟缓 stunting 主要起因于胎、婴、幼儿阶段的膳食蛋白质-热量摄入不足,导致身高(3岁前身长)低于筛查标准的年龄别身高(stature-for-age)界值范围,属长期性营养不良。 消瘦 wasting 是组成“营养不良”的另一主要成分,属即时性营养不良,起因于现时性的膳食蛋白质-热量摄入不足,导致BMI(Body mass index)低于筛查标准的年龄别BMI界值范围。 身材矮小 short stautue 凡身高低于年龄别身高(stature-for-age)界值范围但高于“生长迟缓”界值范围者,称“身材矮小”。 3 营养不良筛查方法 3.1 分年龄身高筛查生长迟缓界值范围 6~19岁男女学龄儿童青少年分年龄身高筛查生长迟缓界值范围见表,界值点曲线见图。 3.2 分年龄BMI筛查消瘦界值范围 6~19岁男女学龄儿童青少年分年龄BMI筛查消瘦界值范围见表,界值点曲线见图、图。 3.3 营养不良的判断 使用表界值范围进行生长迟缓判断。凡身高小于或等于相应性别、年龄组“生长迟缓”界值点者为生长迟缓。 使用表界值范围进行消瘦判断。凡BMI小于或等于相应性别、年龄组“中重度消瘦”界值点者为中重度消瘦;凡BMI处于相应性别、年龄组“轻度消瘦”界值范围者为轻度消瘦。 3.4 营养不良筛查说明及技术要求

老年人进行营养不良风险

老年人进行营养不良风险评估 本标准规定了对老年人进行营养不良风险评估的方法及结果判定。本标准适用于对65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营养不良风险评估。 营养不良 由能量、蛋白质及其他营养素摄入不足或过剩造成的组织、形体和功能改变及相应的临床表现。 营养不良风险 现有的或潜在的因素导致出现营养不良结果的概率及其强度。 体质指数体重指数 一种计算身高别体重的指数。计算见式:BMI=体重(kg)/[身高(m)]2 评估方法评估人员 评估人员受过培训的医护人员。培训内容包括筛查的程序、方法、评分内容、标准和结果判定。 评估对象告知 在评估前要向评估对象简要介绍评估目的和内容,获得其书面知情同意。评估方法 小腿围的测量

被测者站立,用软尺水平地绕过健侧小腿肚测得的最大围长。 腰围的测量 被测者双足并拢,挺直站立,腰肌放松,用软尺在最下肋骨和上髂嵴中间处测得的躯干水平围长。 老年人营养不良风险评估表见下表

【评估内容】 1.基本内容 2.初筛(0 分~14 分) 3.评估(0 分~16 分) 若初筛<12 分,则继续进行评估,两项总分相加为最后总分。

【结果判定】 1.若初筛总分≥12 分提示无营养不良风险,无需评估; 2. 若初筛总分<12 分提示有营养不良风险,继续评估; 3.若营养不良风险评估总分(初筛+评估)≥24 分,表示营养状况良好; 4.若营养不良风险评估总分(初筛+评估)<24 分,当BMI≥24(或男性腰围≥90 cm,女性腰围≥80 cm)时,提示可能是肥胖/超重型营养不良或有营养不良风险; 5.若营养不良风险评估总分(初筛+评估)17 分~24 分,表示有营养不良风险; 6.若营养不良风险评估总分(初筛+评估)≤17 分,表示有营养不良。

儿童营养不良诊疗常规

儿童营养不良诊疗常规 营养不良一般指“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PEM)。 【体格评价指标】 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标准的中位数〒标准差(SD)评价年龄的体重(W/A)、年龄的身高(H/A)、身高的体重(W/H)三个指标。 1.低体重:儿童的年龄的体重低于同年龄、同性别的2SD 中度[X ( 2SD~ 3SD)],重度( 2.生长迟缓:儿童的年龄的身高低于同年龄、同性别的2SD 中度[X ( 2SD~ 3SD)],重度( 3.消瘦:儿童的身高的体重低于同年龄、同性别的2SD 中度[X ( 2SD~ 3SD)],重度( 注:评价结果三者可不一致,因与缺乏的营养素在体内的生理生化功能有关。 【病因诊断】 1.病史采集:喂养史、生长发育史、既往疾病史(反复感染、心肾肝疾病); 2.临床表现:精神、运动、疾病情况等; 3.体格检查:注意皮下脂肪、心肺肝脾、皮肤、毛发、肌力、肌张力等; 4.实验室检查:血浆白蛋白降低,血清前白蛋白降低; 5.营养计算:能量需要量和供给量计算体重应分三步,了解营养不良严重程度: (1)按实际PEM体重确定能量需要量; (2)按实际身高体重(消瘦儿童<实际身高体重的50%):供给量以108 kcal/kg计算(补充既往感染损失); (3)按实际年龄的平均体重计算:确定供给量(>以现有身高的体重确定)。 【治疗】 1.治疗原发病:去除病因(如反复呼吸道感染和肠道感染); 2.补充能量和蛋白质:按计算首先提供足量的能量需要量和供给量,然后据营养不良程度和消化功能状况,遵循由少增多的原则提高食物蛋白质量; 3. 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膳食分析、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证实伴有维生素A、C,B族维生素,锌、铁缺乏者等,可适当补充,促进康复; 4. 治疗并发症:发生脱水、电解质紊乱、代谢性酸中毒、低蛋白血症等并发症时应及时纠正; 5. 支持疗法:加强护理,预防感染、改善生活环境和个人卫生状况;轻度营养不良调整营养的同时可用中药、中医配合调理;中、重度营养不良儿童门诊治疗效果不理想的,应住院治疗。 【预防】 1.推广应用生长监测通过定期健康检查并记录,早期发现体重不增或体重下降,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2.合理喂养宣传科学育儿知识,鼓励母乳喂养。4~6月龄逐步引入其它食物,培养良好饮食习惯。根据儿童年龄特点,合理安排膳食,注意食品搭配多样化,在保证主食的基础上,注意蛋白质、维生素等含量丰富的食物的摄入。 3.合理安排生活制度定时进餐,充足睡眠,纠正不良饮食习惯;加强体格锻炼及户外活动,以增强体质,增进食欲,预防疾病。 4.及早矫治先天性畸形如腭裂、唇裂、先天性心脏病的手术治疗。 5.预防各种传染病和感染性疾病按时进行预防接种工作,减少传染病的发生;注意个人

PJI诊断标准

MSIS标准 肌肉与骨骼感染协会(Muscularskeletal Infection Society,MSIS)召集一组专家深入分析了现有证据,并在此基础上对假体周围关节感染作出新的定义。 符合以下标准,假体周围关节感染明确存在。①存在与假体相通的窦道;或②受累人工关节的2处假体周围组织或关节液标本中分离出同一病原体;或③满足以下6条中4条:?红细胞沉降率(ESR)或C反应蛋白(CRP)水平升高,?滑膜白细胞计数升高,?滑膜中性粒细胞(PMN)百分比升高,?受累关节出现化脓表现,?假体周围组织或关节液标本中1次培养分离出微生物,?400倍放大率下,假体周围组织的病理学分析在5个高倍镜视野下发现>5个中心粒细胞。若满足标准③中少于4条,假体周围关节感染可能存在。 AAOS标准共识 假体周围感染 2010年6月18日 1.在没有可靠证据来将髋膝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的可能性进行分层的情况下,建议将患者分为假体周围感染高度可能性和低度可能性两组,以便进一步进行不同的检查而明确诊断。推荐强度:专家共识 假体周围感染高度可能性定义:有至少1项假体周围感染的临床表现(疼痛和/或僵硬),并同时具备以下至少1项者:(1)具有假体周围感染的危险因素;(2)有假体周围感染的体征(关节红肿皮温高或窦道形成);(3)X线可见早期(置换术后5年以内)假体松动或骨溶解。 假体周围感染低度可能性定义:只有1项假体周围感染的临床表现(疼痛或僵硬),同时不具备以下任何1项者:(1)具有假体周围感染的危险因素;(2)有假体周围感染的体征(关节红肿皮温高或窦道形成);(3)X线可见早期(置换术后5年以内)假体松动或骨溶解。(假体周围感染的危险因素。) 具有循证证据的危险因素如下:被置换关节之前有过感染史(膝);手术时皮肤切口处有浅表感染(髋和膝);肥胖(髋);手术时间超过2.5小时(髋和膝);免疫抑制状态(膝)(具体指:HIV感染、糖尿病、肝炎、接受化疗或应用免疫抑制药物、自身免疫疾病、炎症性关节炎、慢性肾功能不全、肝衰竭、营养不良、镰状细胞病、血友病以及实体器官移植的患者)。 专家共识的危险因素如下:最近1年内有过细菌或真菌感染;该关节在关节置换后以往已发生过感染;皮肤病(银屑病、慢性蜂窝织炎、淋巴水肿、慢性静脉瘀滞、皮肤溃疡);使用静脉注射的药物;最近3年内有过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或定植;其它部位的活动性感染。 2.将红细胞沉降率(ESR)和C反应蛋白(CRP)作为诊断髋膝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主要评估指标。推荐强度:强

营养不良通用筛检工具(MUST)步骤

营养不良通用筛检工具(Malnutrition Universall Screening Tool ,MUST) 评估步骤及计分方式 步骤1 BMI分数 步骤2 体重丧失分数 步骤3 急性疾病影响分数 BMI(kg/m2) >20(>30肥胖者)=0分18.5~20 =1分<18.5 =2分 过去3~6个月 非计算性体重丧失 % 分数 <5 =0分 5~10 =1分 >10 =2分 如果病人正处于急性疾病 状态和/或>5天不会有营 养摄入,评分为2分。 步骤4 营养不良整体性风险 加总量计算出营养不良整体性风险分数0分低度风险 1分重度风险 2分或2分以上高度风险 步骤5 处置指引 0分/低度风险 常规性临床照护 ◆重复体检:住院病患每周一次,护理之家住民至少每月一次,社区民众>75天或者每年一次 1分/重度风险 观察 ◆记录住院或护理之家个案至饮食 日志3天。 ◆若个案情况有改善或由适当的软 食摄入在继续观察;若未改善,依 医院政策进行临床密切观察。 ◆重复体检:住院病患每周一次, 护理之间住民至少每月一次。 等于或大于2分/高度风险 治疗 ◆转介营养师、营养治疗小组或 启动机构处理流程 ◆增进或增加整体性的营养摄 取。 ◆监测和审视治疗计划:除非营养 支持是有害或没有预期性的益处, 如濒死病患,否则医院每周一次, 护理之家和社区每月一次。 所有具有营养不良风险值处置方式: ◆治疗潜在性的状况,视个案需求提供有关事务选择及摄食相关讯息的咨询及建议 ◆记录营养不良的种类。 ◆依机构政策,记录所需要的特殊饮食。肥胖个案: ◆记录肥胖现状,此类个案若有营养不良情形,先处理营养不良问题后再治疗肥胖问题。 个案再照顾机构的转介过程中,需重新评估并确认营养风险状况。

小儿营养不良的治疗原则和临床评价

小儿营养不良的治疗原则和临床评价 小儿营养不良一般是指蛋白质 - 能量营养不良(protein –energy malnutrition, PEM),是由于缺乏能量和/或蛋白质等常量营养素而致的慢性营养缺乏症,主要见于婴幼儿期。临床表现为进行性消瘦、体重减轻或水肿,严重者常有脏器功能紊乱,死亡率较高,是发展中国家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营养不良的非医学原因是贫穷、食物短缺;家长缺乏营养知识,忽视科学喂养方法,也是导致患儿食物短缺的非医学原因。但患儿的发病原因大多不是单纯的食物短缺。在营养不良、社会习惯、环境和急、慢性疾病之间存在着复杂的交互影响,并不是单单提供适当的食物即可解决的问题。因此,儿科临床医生有必要加强对小儿营养不良的认识,全面认识其复杂的发病原因和临床情况,对患儿进行正确细心的临床评价,掌握治疗原则和方法,以改善患儿的营养及健康状况,提高救治成功率。 1临床诊断和评价 1.1诊断线索根据患儿体重不增或减轻、皮下脂肪减少及全身各系统功能障碍的表现,及其它营养素缺乏的症状和体征,重度病例诊断不难,轻度者可被忽视。定期对体重、身长、皮下脂肪、上臂围等生长发育指标进行监测,有利于轻度或早期营养不良患儿的诊断。确诊后还需详细询问病史和进一步检查,以做出病因诊断。

1.2 诊断依据小儿营养不良的诊断,依据的是患儿的病史、临床表现、体格测量和辅助检查,临床医生需综合分析这些临床资料,才能做出正确、全面的诊断。 1.2.1病史应掌握小儿的膳食摄入情况、饮食习惯,进行膳食调查以评价蛋白质和热能的摄入情况,有无影响消化和吸收的慢性消耗性疾病的存在,并了解家庭的一般状况,家属的生长模式、家长的身高、体重和对孩子的关心程度。 1.2.2临床表现①消瘦型:以总热量缺乏为主,兼有蛋白质缺乏,又称为能量营养不良,患儿最早出现的症状是体重不增,继之体重减轻,消瘦、皮下脂肪减少,皮下脂肪消减先自腹部开始,以后依次为躯干、四肢、臀部,最后为面部,腹部皮下脂肪层是判断营养不良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病久者皮肤干燥、苍白,烦燥不安,肌肉松驰,身高也低于正常。病情进一步加剧时体重明显减轻,皮下脂肪大量消耗,各种临床症状也逐步加重,肌肉萎缩,肌张力低下,精神萎靡、反应差,体温偏低,心音低钝、脉细无力,食欲低下,常腹泻、便秘交替。尿浓缩功能障碍,出现多尿和尿比重低。②水肿型:以蛋白质严重缺乏为主,而总热量接近需要量,又称蛋白质营养不良,多发生于单纯谷粉喂养的小儿,轻者仅下肢水肿,重者外生殖器、上肢、腹部及颜面部等均有凹陷性水肿,也可见胸水、腹水,常有食欲减退、精神不振、肝脏肿大。③混合型:临床表现介于两者之间。

儿童营养不良诊疗常规精编版

儿童营养不良诊疗常规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儿童营养不良诊疗常规 营养不良一般指“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PEM)。 【体格评价指标】 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标准的中位数±标准差(SD)评价年龄的体重 (W/A)、年龄的身高(H/A)、身高的体重(W/H)三个指标。 1.低体重:儿童的年龄的体重低于同年龄、同性别的2SD 中度[X(2SD~3SD)],重度( 2.生长迟缓:儿童的年龄的身高低于同年龄、同性别的2SD 中度[X(2SD~3SD)],重度( 3.消瘦:儿童的身高的体重低于同年龄、同性别的2SD 中度[X(2SD~3SD)],重度( 注:评价结果三者可不一致,因与缺乏的营养素在体内的生理生化功能有关。【病因诊断】 1.病史采集:喂养史、生长发育史、既往疾病史(反复感染、心肾肝疾病); 2.临床表现:精神、运动、疾病情况等; 3.体格检查:注意皮下脂肪、心肺肝脾、皮肤、毛发、肌力、肌张力等; 4.实验室检查:血浆白蛋白降低,血清前白蛋白降低; 5.营养计算:能量需要量和供给量计算体重应分三步,了解营养不良严重程度: (1)按实际PEM体重确定能量需要量; (2)按实际身高体重(消瘦儿童<实际身高体重的50%):供给量以108 kcal/kg计算(补充既往感染损失); (3)按实际年龄的平均体重计算:确定供给量(>以现有身高的体重确定)。【治疗】 1.治疗原发病:去除病因(如反复呼吸道感染和肠道感染); 2.补充能量和蛋白质:按计算首先提供足量的能量需要量和供给量,然后据营养不良程度和消化功能状况,遵循由少增多的原则提高食物蛋白质量; 3. 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膳食分析、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证实伴有维生素 A、C,B族维生素,锌、铁缺乏者等,可适当补充,促进康复; 4. 治疗并发症:发生脱水、电解质紊乱、代谢性酸中毒、低蛋白血症等并发症时应及时纠正; 5. 支持疗法:加强护理,预防感染、改善生活环境和个人卫生状况;轻度营养不良调整营养的同时可用中药、中医配合调理;中、重度营养不良儿童门诊治疗效果不理想的,应住院治疗。 【预防】 1.推广应用生长监测通过定期健康检查并记录,早期发现体重不增或体重下降,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2.合理喂养宣传科学育儿知识,鼓励母乳喂养。4~6月龄逐步引入其它食物,培养良好饮食习惯。根据儿童年龄特点,合理安排膳食,注意食品搭配多样化,在保证主食的基础上,注意蛋白质、维生素等含量丰富的食物的摄入。 3.合理安排生活制度定时进餐,充足睡眠,纠正不良饮食习惯;加强体格锻炼及户外活动,以增强体质,增进食欲,预防疾病。

蛋白质营养不良评价指标

临床营养评价 临床医生在对病人进行营养治疗前必需对病人的营养现状作出正确判断,以便合理地进行临床营养治疗。目前使用较普遍的临床营养评价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以测定身体组成为主(body compsition assessment BCA )的临床营养评价方法;另一种则是主观的全面评价方法(subjective global assessment SGA )。前者需要测定病人的身高、体重、三头肌皮褶厚度、血浆蛋白、氮平衡等客观资料;后者则主要依靠详尽的病史和体格检查等资料。 (一)BCA 临床营养评价方法 1977年Blackburn 所研究的BCA 营养评价方法在临床得到使用,此后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更多的新技术被用到身体组成的测定中,使BCA 法得到不断完善,如用稳定同位素测定身体中的各种元素,用中子活化分析法测定病人的身体组成等等。但上述新技术往往需要昂贵的设备,不适合临床医生对病人作简易快速的营养评价,本文作重介绍的BCA 营养评价方法主要包括人体测量及生化检验等方面的资料,临床医生需对这些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对病人的营养状态作出正确判断。 1.人体测量 人体测量是简便易行的营养评价方法,内容包括身高、体重、皮褶厚度、上臂围、上臂肌围等,上述指标的意义及测定方法在本章第二节的居民营养状况评价中已有详细阐述,临床要注意的是:急性、饥饿性或消耗性疾病或创伤,体重下降达原来体重的30%时,是一个致死的界限,临床工作者不一定能注意到这一点;而当慢性体重丧失时,病人可耐受大于30%的体重丧失。 临床称量病人体重后可通过计算三个参数来评定营养状况:①理想体重百分率(%),表示病人实际体重偏离总体标准的程度;②通常体重百分率(%),表示平常体重的改变;③近期体重改变率(%),表示短期内体重损失的程度。计算公式和评价标准如下(表1及表2): 100*%患者平时体重 患者现体重 患者平时体重)体重变化(-= 实际体重 理想体重百分率(%)= ?100 理想体重 实际体重 通常体重百分率(%)= ?100 通常体重 通常体重-实测体重 近期体重改变率(%)= ?100 通常体重 表1 依据体重对营养状态进行评定 正常 轻度营养不良 中度营养不良 重度营养不良 理想体重百分率(%) >90 80~90 60~80 <60 通常体重百分率(%) >95 85~95 75~85 <75 表2 近期体重改变率对体重损失的评定(仅供参考) 时间 显著体重损失 严重体重损失 1周 1~2% >2%

营养评价标准BMI

营养评价标准BMI 一.肥胖评价指标:BMI 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BMI分类标准年龄岁男超重 Kg/m2 男肥胖 Kg/m2 女超重 Kg/m2 女肥胖 Kg/m2718.120.318.119.9919.622.520.022.11121.024.721.924.5 1322.626.423.026.31523.527.423.727.41724.028.024.028.0 2. 营养不良评价:见表:中国6-19岁男女学龄儿童青少年分年龄BMI筛查消瘦界值范围学龄儿童青少年营养不良筛查标准范围本标准给出6~19岁学龄儿童青少年营养不良筛查方法(包括营养不良筛查的界值点范围判断.说明及技术要求)和报告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我国所有地区不同社会经济背景群体(包括各少数民族)的学龄儿童青少年,即小学.中学.大学学生。因各种原因不在学校而年龄在6~19岁范围的儿童少年同样适用。对那些正处于各种急.慢性疾患状态的个体,本标准可成为判断其现时营养状况的参照依据,但在未经诊断排除各种遗传.代谢性疾患情况下,不能简单将其病因归结为“膳食性营养不良”。 1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

于本文件。G B/T26343-xx 学生健康检查技术规范2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营养不良:专指因膳食缺乏导致的蛋白质-热量营养不良protein energy malnutrition, PEM 用以反映儿童膳食营养缺乏的宏量指标,不包括其他特异性维生素.微量元素缺乏性营养不良。 生长迟缓 stunting 主要起因于胎.婴.幼儿阶段的膳食蛋白 质-热量摄入不足,导致身高(3岁前身长)低于筛查标准的年龄别身高(stature-for-age)界值范围,属长期性营养不良。 消瘦 wasting 是组成“营养不良”的另一主要成分,属即时性营养不良,起因于现时性的膳食蛋白质-热量摄入不足,导致BMI(Body mass index)低于筛查标准的年龄别BMI界值范围。 身材矮小 short stautue 凡身高低于年龄别身高(stature-for-age)界值范围但高于“生长迟缓”界值范围者,称“身材矮小”。 3 营养不良筛查方法 3.1 分年龄身高筛查生长迟缓界值范围6~19岁男女学龄儿 童青少年分年龄身高筛查生长迟缓界值范围见表A.1,界值点曲线见图A.1。 3.2 分年龄BMI筛查消瘦界值范围6~19岁男女学龄儿童青 少年分年龄BMI筛查消瘦界值范围见表B.1,界值点曲线见图B.1.图B.2。

2015+ESPEN共识声明:营养不良的诊断标准

ESPEN endorsed recommendation Diagnostic criteria for malnutrition e An ESPEN Consensus Statement T.Cederholm a ,*,I.Bosaeus b ,R.Barazzoni c ,J.Bauer d ,A.Van Gossum e ,S.Klek f , M.Muscaritoli g ,I.Nyulasi h ,J.Ockenga i ,S.M.Schneider j ,M.A.E.de van der Schueren k ,l ,P.Singer m a Departments of Geriatric Medicine,Uppsala University Hospital and Public Health and Caring Sciences,Clinical Nutrition and Metabolism,Uppsala University,Uppsala,Sweden b Clinical Nutrition Unit,Sahlgrenska University Hospital and University of Gothenburg,Gothenburg,Sweden c Department of Medical,Surgical and Health Sciences,University of Trieste,Trieste,Italy d Department of Geriatric Medicine,Carl von Ossietzky Universit €a t,Oldenburg,Germany e Department of Gastroenterology,Clinic of Intestinal Diseases and Nutritional Support,Hopital Erasme,Free University of Brussels,Brussels,Belgium f General and Oncology Surgery Unit,Stanley Dudrick's Memorial Hospital,Skawina,Poland g Department of Clinical Medicine,Sapienza University of Rome,Rome,Italy h Department of Nutrition and Dietetics and Department of Medicine,Monash University Central Clinical School,Prahran,Australia i Department of Gastroenterology,Hepatology,Endocrinology,and Nutrition,Klinikum Bremen Mitte,Bremen,Germany j Department of Gastroenterology and Clinical Nutrition,University Hospital and University of Nice Sophia-Antipolis,Nice,France k Department of Nutrition and Dietetics,Internal Medicine,VU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Amsterdam,The Netherlands l Department of Nutrition,Sports and Health,Faculty of Health and Social Studies,HAN 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Nijmegen,The Netherlands m Department of General Intensive Care,Institute for Nutrition Research,Rabin Medical Center,Sackler School of Medicine,Tel Aviv University,Petah Tikva 49100,Israel a r t i c l e i n f o Article history: Received 27February 2015Accepted 3March 2015Keywords:Malnutrition Nutritional assessment Body composition De ?nition Consensus Delphi s u m m a r y Objective:To provide a consensus-based minimum set of criteria for the diagnosis of malnutrition to be applied independent of clinical setting and aetiology,and to unify international terminology. Method:The European Society of Clinical Nutrition and Metabolism (ESPEN)appointed a group of clinical scientists to perform a modi ?ed Delphi process,encompassing e-mail communications,face-to-face meetings,in group questionnaires and ballots,as well as a ballot for the ESPEN membership. Result:First,ESPEN recommends that subjects at risk of malnutrition are identi ?ed by validated screening tools,and should be assessed and treated accordingly.Risk of malnutrition should have its own ICD Code.Second,a unanimous consensus was reached to advocate two options for the diagnosis of malnutrition.Option one requires body mass index (BMI,kg/m 2)<18.5to de ?ne malnutrition.Option two requires the combined ?nding of unintentional weight loss (mandatory)and at least one of either reduced BMI or a low fat free mass index (FFMI).Weight loss could be either >10%of habitual weight inde ?nite of time,or >5%over 3months.Reduced BMI is <20or <22kg/m 2in subjects younger and older than 70years,respectively.Low FFMI is <15and <17kg/m 2in females and males,respectively.About 12%of ESPEN members participated in a ballot;>75%agreed;i.e.indicated 7on a 10-graded scale of acceptance,to this de ?nition. Conclusion:In individuals identi ?ed by screening as at risk of malnutrition,the diagnosis of malnutrition should be based on either a low BMI (<18.5kg/m 2),or on the combined ?nding of weight loss together with either reduced BMI (age-speci ?c)or a low FFMI using sex-speci ?c cut-offs. ?2015Elsevier Ltd and European Society for Clinical Nutrition and Metabolism.All rights reserved. 1.Introduction Malnutrition due to starvation,disease or ageing can be de ?ned as “a state resulting from lack of uptake or intake of nutrition leading to altered body composition (decreased fat free mass)and body cell mass leading to diminished physical and mental function *Corresponding author.Tel.:t46702733192. E-mail address:tommy.cederholm@pubcare.uu.se (T. Cederholm). Contents lists available at ScienceDirect Clinical Nutrition journal h omepage:ht tp://w https://www.doczj.com/doc/4d18688456.html,/locate/clnu https://www.doczj.com/doc/4d18688456.html,/10.1016/j.clnu.2015.03.001 0261-5614/?2015Elsevier Ltd and European Society for Clinical Nutrition and Metabolism.All rights reserved. Clinical Nutrition xxx (2015)1e 6

蛋白质营养不良的分类和判断

蛋白质营养不良的分类和判断? 答:蛋白质营养不良的分类: 1)水肿型营养不良;以蛋白质缺乏为主。 2)消瘦型营养不良;以能量不足为主。 3)混合型营养不良即蛋白质和能量均有不太程度的缺乏。 蛋白质营养不良的判断可以通过主要体征来判断: 1)水肿型营养不良:主要表现为水肿、腹泻、常伴发感染、头发稀少易脱落、表情淡漠或情绪不好。 2)消瘦型营养不良:主要表现皮下脂肪和骨骼肌显著消耗和内在器官萎缩。四肢犹如“皮包骨” 3)混合型营养不良主要体征:生长停滞,体重下降,易遭受感染,也可发生低血压,低体温和心跳过速等症状。 2、什么标准人?标准人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答:以体重60kg成年男子从事轻体力劳动者为标准人,由于调查对象年龄、性别和劳动强度有很大的差别,所以无法用营养素的平均摄入量进行互相间的比较,一般将各个人群都折合成标准人进行比较。以其能量供给量10.03MJ(2400kcal)作为1,其他各类人员按其能量推荐量与10.03MJ之比得出各类人的折合系数。然后将一个群体各类人的折合系数乘以其人日数之和被其总人日数除即得出该人群折合标准的系数(混合系数)。 3、分别写出三种有氧运动方式和无氧运动方式。 答:有氧运动:步行、骑车、游泳 (健美操,慢跑等) 无氧运动:举重、跳跃、快跑 (力量训练,器械训练等) 4、鱼贝类肉中甲基汞来源毒性特点及中毒表现? 答:来源:含汞的废水排入江河湖海后,其中所含的金属汞或无机汞可以在水体(尤其是底层污泥)中某些微生物的作用下转变为毒性更大的有机汞,并可由于食物链的生物富集作用而在鱼体内达到很高的含量。毒性特点:汞是强蓄积性毒物,在人体内可长期存在。中毒表现:主要表现是神经系统损害的症状。如运动失调、语言障碍、视野缩小、听力障碍、感觉障碍及精神症状等,严重者可致瘫痪、肢体变形、吞咽困难甚至死亡。甲基汞还有致畸作用和胚胎毒性

人营养不良的筛查及评估方法

老年人营养不良的筛查及评估方法 护理研究2008年2月第22卷第2期下旬版(总第242期)?473? (5):64—65. [10]葛高连.实习护生的心理素质状况及对策[J].安庆护理,2005,26 (1):38—39. [11]陈梅芳,朱丹.全面认识临床护理风险原因以增强医疗安全[J]. 现代护理,2O06,12(19):1781—1782. [12]郑建萍,吴欣娟.加强护理风险管理促进护理质量提升[J].护理管理杂志,20o4,4(8):27—28. [13]王楠,朱玲凤.本科护生在临床实习期间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20(9):81—82. [14]沈旭慧.影响护生后期教学质量的干扰因素及对策[J].护理研究,20o3,17(8A):922. [15]柯爱红,魏林娜,林素兰.加强护生临床实习管理提高安全防范意识[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6,29(6):556—557. [16]邵爱和.护理专业临床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运用[J].护理管理杂志,2006,6(1):26—27. [17]于艳杰,王明华,刘洪君,等.护理临床带教中教与学的问题与策略[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6,12(14):140—141. [18]袁岚,陈红.护理临床教学中护理差错的常见原因及防范措施

[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o5,7(1):39—40. [19]邓家忠,王慧敏,黄茜.目标教学对构建实习护生综合素质的影响[J].卫生职业教育,2006,24(16):98—99. [20]刘雅莉,景涛,田金徽,等.新西兰医疗风险防范及监管机制现状 的循证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6,6(9):673—680. [21]王凯戎.北京地区近几年来医疗护理纠纷的现状特点[J].中国护 理管理,2O02,2(3):20. [22]卢锡芝.护理风险管理课程设置探讨[J].现代护理,2006,12 (17):1661. [23]李新华,李平,李力群,等.加强护生实习带教管理减少护理差错 发生[J].中国医院管理,2001,21(12):35. 作者简介:盛蕾(1971一),女,浙江省杭州人,主治医师,本科,从事临床 护理教学及研究工作,工作单位:310o53,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沈健, 叶昌华,李光兰,张风云工作单位:310o53,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收稿日期:20o7—19—03;修回日期:20o8—01—28) (本文编辑寇丽红) 老年人营养不良的筛查及评估方法Screeningandassessmentmethodsofsenilepeoplewithmalnutrition 何夏阳.刘雪琴 HeXiayang.LiuXueqin(ZhujiangHospitalofNanfangMedicalUniversity.Gu angdong510282China) 摘要:综述了老年人营养不良

最新版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资料

第一部分医院感染基本知识 1、什么是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入院48小时后)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院内感染。 2、根据引起医院感染病原体来源的不同,医院感染分哪两类? (1)外源性感染:又称交叉感染。 (2)内源性感染:又称自身感染。 3、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新诊疗技术的开展、各种侵袭性操作、住院时间长、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慢性基础疾病如肿瘤、糖尿病等。 4、医院感染的易感人群有哪些? (1)机体免疫机能严重受损者。 (2)婴幼儿及老年人。 (3)接受放化疗和免疫抑制剂治疗者。 (4)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者。 (5)接受各种侵袭性操作的患者。 (6)住院时间长者。 (7)手术时间长者。 (8)营养不良者。 5、哪些情况属于医院感染? (1)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入院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为医

院感染;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自入院时起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 (2)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 (3)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出现其它部位新的感染(除外脓毒血症迁徙灶),或在原感染已知病原体基础上又分离出新的病原体(排除污染和原来的混合感染)的感染。 (4)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染。 (5)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如疱疹病毒、结核杆菌等的感染。 (6)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 6、哪些情况不属于医院感染? (1)皮肤黏膜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植而无炎症表现。 (2)由于创伤或非生物性因子刺激而产生的炎症表现。 (3)新生儿经胎盘获得(出生后48小时内发病)的感染,如单纯疱疹、弓形体病、水痘等。 (4)患者原有的慢性感染在医院内急性发作。 7、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应如何诊断? (1)病人施行人工机械通气(MIV)治疗后可解除MIV48小时内发生的肺部感染,患者出现粘痰,肺部啰音,并伴发热,或白细胞总数和(或)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增高,或X线显示肺部有炎性浸润性病变。 (2)病人有原有的肺部感染基础上施行MIV治疗48小时以上,

营养失调的护理诊断

营养失调的护理诊断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人因为挑食和不良的饮食习惯容易造成一样失调的现象,而当大家营养失调的时候,身体的免疫力也会下降,体内的内分泌也会失调,这样就会使人特别容易得各种各样的疾病,所以想要避免这些疾病的发生就应该让营养均衡,那么怎么才能诊断营养失调呢? 常用护理诊断与护理措施 营养失调: 一、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咀嚼困难或吞咽困难有关 护理措施: 1、喂食前仔细评估病人反应是否灵敏、有无控制口腔活动的能力、是否存在咳嗽和呕吐反射; 1、准备好有效的吸引装置; 2、使病员处于正确的体位; 3、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和指导。 二、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获得食物困难或无能力获得食物有关 护理措施: 1、提供可口的、不油腻的、高营养的、易于咀嚼的食物,如

鱼、蛋。注意少量 恶心、呕吐时,暂停进食。多餐,当病人感到 2、指导病人进食易消化的优质蛋白,新鲜水果蔬菜,以补充维生素类; 3、加强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湿润,清洁,以增进食欲; 4、遵医嘱给予静滴肠道外营养,如脂肪乳、氨基酸等。体液不足: 一、体液不足:与摄入减少有关 护理措施: 1、如有咽、口疼痛时,提供热或冷饮,在饮水前给予温盐水或用麻醉剂漱口; 2、了解病人用药情况,是否有致脱水的药物(如利尿剂),是否需要增加液体入量;、 3、进行健康教育,告知病人与家属在运动、发热、感染和高温时摄入一定量的水份的必要性;教给病人或家属如何观察脱水以及怎样增加体液入量的方法。二、体液不足:与体液丢失过多有关 护理措施: 1、发热病人可通过温水擦浴或药物保持体温低于38.4?,保持较低的室温;如果体温极高,可在动脉处放置冰袋降温; 2、针对消化道引流的病人,用生理盐水冲洗胃管,保持电解质平衡,经常给予口腔护理; 3、健康教育:避免突然暴露或或多暴露在过热、阳光的环境中或过多运动;在炎热天气中增加液体摄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