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课 鸦片战争【教案设计】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课 鸦片战争【教案设计】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课 鸦片战争【教案设计】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课 鸦片战争【教案设计】

第1课《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八年级中国历史的第一课,上承七年级历史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君主专制的强化,下启中国被迫卷入世界潮流,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融入工业文明。既有贯穿中国古、近代的纵向联系,又有沟通中、外的横向联系。本课分为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英国发动侵略战争和《南京条约》的签订这三目,呈现的是天朝上国面对来自西方国家的第一次挑战,最终落败的这一段历史。从结构上看,这三目内容前后时序衔接,又具有因果关联,可分为背景、过程和影响这三个部分。

二、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八年级学生。他们通过七年级的学习,对中国古代史有初步的了解,对继续学习中国历史应该具有较为浓厚的兴趣。同时,他们也逐渐了解历史学习的特点,思维较为活跃,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探究历史。这些有利于他们更加全面的去学习这一课。但是毕竟才八年级,他们的历史知识储备和对历史问题的理解能力有限,因此需要教师提供材料,运用地图、故事、表格等资料引导学生更深层次地学习。其次,从本课开始,即进入中国近代史的学习,这一段历史既是中国的屈辱史,也是中国奋起抗争、探索富强的开始。初中学生血气方刚,较为感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引导。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和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史实。

2.知道鸦片战争的主要过程,战败的原因和《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3.理解《南京条约》的危害和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从《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分析鸦片战争的起因和结果。

2.运用表格,梳理《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与危害。

3.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通过小组讨论与交流,从多个角度探讨鸦片的危害和鸦片战争爆发、失败的原因和影响。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悟鸦片战争是中国半殖民地化的开端,是西方列强胁迫中国变为其附庸的起点,也是中国人民为改变自己的命运而奋起进行抗争、探索富强的伟大开端。

2.体会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懂得近代中国积极融入工业文明的重要性。

四、重点难点

重点:鸦片战争爆发和失败的原因,《南京条约》的内容与影响。

难点: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五、教法学法

本课为一课时,课型为新授课。相应的学法有材料分析法、问题探究法等;教法有讲授法、讨论法及多媒体演示法等。

六、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

[师]:同学们好,欢迎来到我们的历史课堂。下面跟着一小段视频进入我们今天的课堂。

[PPT]:播放视频(视频为《国史演义58、鸦片战争之两个世界的碰撞》的第15秒到1分05秒)视频内容如下:2011年12月11号,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对于中国来说,这不仅仅是促进了自身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更重要的是对我国主动拥抱世界,走向深蓝具有深远的意义。然而早在一百多年前的清朝,中国曾经拥有过一次拥抱世界的机遇。由于清政府长期采取闭关锁国政策,因此最终尝到了恶果。在满清王朝还沉浸在自己天朝上国的美梦中时,英法美等资本主义国家却在迅速发展。

[师]:同学们知道百年前的清朝曾经可以拥抱世界的机遇是指什么吗?

(学生回答)

[师]:大家都很聪明,都知道是1840年的鸦片战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鸦片战争这一课。一起来看一看沉浸在天朝上国美梦中的清王朝与迅速发展的资本主义国家会有什么样的相遇,闭关锁国下的清政府最终尝到了什么样的恶果。

[板书]:鸦片战争、1840年、英国、中国

课堂展开:一、看位置,寻原因

[师]:很多人说一张照片就是一段历史,很多时候我们能通过一张照片或者图片去了解一段历史。今天我们就通过一张图片来探寻鸦片战争这一段历史。同学们请看书本第五页的《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这幅图显示的是我国哪个地区?

[PPT]:展示书本上的《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

【设计意图】:通过地图了解鸦片战争的基本史实,就地图信息提问,展开对重点内容的分析。

(学生回答)

[师]:很好,大家都一眼就看出来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细心的同学也一定发现了鸦片战争时期交战的地点主要集中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老师有一个疑问,英国远在大西洋,到达中国需要绕过非洲好望角渡过印度洋,并且在1840年前后航海工具主要是帆船,从英国到中国需要3、4个月。为什么英国要千里迢迢把军队运到中国对中国发动战争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一目内容,思考为什么英国要发动鸦片战争。

[PPT]:展示《1840年世界地图》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

(学生回答)

[师]:简单概括一下同学们的答案就是英国想要打开中国市场对不对?为了打开中国市场英国采取了哪些手段呢?一开始英国是想通过正常贸易打开中国市场的,但是面对一直是男耕女织、自给自足,还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中国,正常贸易下英国一直是买入的多于卖出的,处于明显的入超地位。所以正常贸易英国无法获利,不能打开中国市场。那么英国会怎么办呢?对,正常贸易行不通,英国就开始向中国走私鸦片了。

[板书]:正当贸易、鸦片走私

[PPT]:边讲解边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这一部分背景及知识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使学生理清其中的逻辑关系

[师]:那么鸦片贸易使英国达到目的了吗?显然是没有的,所以英国通过发动战争达到他们要打开中国市场的目的。为什么获利丰厚的鸦片贸易还是没有使英国达到目的呢?

(学生回答)

[师]:这位同学说因为清政府禁烟了。为什么清政府要禁烟呢?是因为清政府知道英国走私鸦片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么?老师听到有同学说是因为鸦片是毒品,给中国带来了很多危害。是的,鸦片泛滥带来了极大的危害,许多官员对此重视,给皇帝上书请求查禁鸦片。我们来看看官员是怎么跟皇帝说的。请大家阅读书本第四页材料研读的第一则材料,说说看鸦片泛滥带来了哪些危害呢?

[PPT]:展示书本黄爵滋《请严塞漏卮以培国本折》的材料

臣窃见近来银价递增,每银一两,易制钱一千六百有零,非耗银于内地,实漏银于外夷也。……其初不过纨绔子弟,习为浮靡,尚知敛戢。嗣后上自官府缙绅,下至工商优吏,以及妇女僧尼道士,随在吸食。……以中国有用之财,填海外无穷之壑。易此害人之物,渐成病国之忧。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臣不知伊于胡底。

——黄爵滋《请严塞漏卮以培国本折》(学生回答)

[师]:同学们从第一句话中得出了银价递增这一危害,从第二句话中得出了吸食鸦片的人很多。吸食鸦片会摧残人们的身体,使人精神涣散。政府官员沉迷于鸦片会怎么样?士兵们沉迷于鸦片又会怎么样呢?

(学生回答)

[PPT]:随着学生的回答呈现清朝各个阶层人吸食鸦片的系列图片

[师]:鸦片的危害不仅局限于此。书本第三页有一幅《英国输入中国的鸦片激增表》,同学们结合刚刚的材料和这个表格,想一想还会有什么危害?

(学生回答)

[师]:对,鸦片泛滥使得我国白银外流十分严重。我们在分析历史材料时既要把材料分层分析也要注意材料之间的联系,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解读材料。简单总结一下,通过两则材料我们可以看到鸦片泛滥在经济上……政治上……军事上……社会上……

[PPT]:呈现鸦片的危害的小结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材料,让学生意识到分层分析材料和材料之间相互联系。

[师]:可见鸦片大量流入有百害而无一利,确实需要禁烟。那么清政府是如何禁烟的呢?

(学生回答)

[板书]:虎门销烟

[PPT]:呈现虎门销烟的石雕图片

[师]:是的。道光帝派力主禁烟的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查禁鸦片。林则徐到广东后,明察暗访,缉拿烟贩,最后在虎门销毁了收缴的110多万千克的鸦片。这有效打击了鸦片流入,使得英国想要以走私鸦片开辟中国市场的“美好愿望”破灭了。

中国禁烟的消息传到英国,英国政府公然支持罪恶的毒品走私,发动侵华战争。这么看来鸦片战争好像是因为虎门销烟而爆发的,对么?(不是的)虎门销烟只是战争的直接原因和导火线,打开中国市场才是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的原因。

课堂深化:二、看路线,探过程

[过渡]:理清了英国要对中国发动战争的原因,我们继续来看这张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图中有两条线路对不对?分别是1840年和1840—1842年英军入侵路线,由此可见鸦片战争分为两个阶段。同学们能结合路线和书本内容,简单说说两个阶段分别是如何进行的么?

[PPT]:再次展示书本上的《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

【设计意图】:使用地图串联课堂,反复阅读地图,培养学生读图意识

(学生回答)

[师]:两位同学很清晰准确的向我们介绍两个阶段的战争进程。尽管在战争中广大人民和一些爱国官兵英勇抵抗,例如我们书本相关史事提到的三元里的乡民们,虎门大战中为国捐躯的关天培,还有年近七十力竭牺牲的老将陈化成等。但是战争最终还是以中国的失败结束。这里老师又有一个疑问,我们在上学期的课程里学过,清朝是政治经济文化都繁荣的天朝上国,为什么最终会输给小小的英国呢?

(学生回答)

[师]:老师听到有同学说因为落后,天朝上国在哪些方面落后了呢?同学们能具体说一说么?

(学生回答)

[师]:打战需要什么?对,武器。那么这个时候清朝和英国的武器对比是什么样的呢?我们来看这样一段材料。

[PPT]:展示材料

如果我们用一句话来概括鸦片战争时期中英武器装备各自的水平,那就是,英军已处于初步发展的火器时代,而清军仍处于冷热兵器混用的时代。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第33页[师]:从这个材料中可以看出清军武器是落后的。差距到底有多大,我们具体来看一下两国的火器对比。从这枪支的图片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的枪支明显落后于英国。武器的落后不仅仅是在枪支方面,军舰、火药、大炮等等各方面都是落后于英国的。

[PPT]:展示鸦片战争时期清军使用的竹制火铳和英军使用的枪支图,配以简单文字说明(文字整理自《天朝的崩溃》第34页)

[师]:为什么英军的武器会各方面领先于中国呢?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对图文并茂的材料的解读认识到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落后,体会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学生回答)

[师]:英国是当时的头号工业强国。而中国依旧处于自给自足的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时期。在经济上,中国也落后于英国了。经济决定政治,经济发达的英国在政治上也是比中国先进的。这个时期的英国已经进入资本主义时代,而中国还是封建专制时期。在政治上我们也落后了。正是因为政治、经济和武器等各方面的落后,我们这样一个地大物博的大国败给了一个蕞尔小国。这就是我们常常说的落后就要挨打呀!

[板书]:资本主义强国、落后的封建王朝、侵略、闭关锁国

课堂升华:三、看细节,析影响

[过渡]:挨打的中国为自己的失败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我们说要通过图片来了解历史,

也从这张图中了解到了鸦片战争的时间、地点、战争过程,那么同学们能否从这张图得知中国为自己的失败付出了哪些代价呢?

(学生回答)

[师]:同学们读图时要关注图中的细节,比如图例信息。

(学生回答)

[师]:同学们反应很迅速!一下子就找到了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和被迫割让地这两个图例信息。英国是如何让中国开放通商口岸和割地的呢?

(学生回答)

[师]:对,英国通过《南京条约》终于达成了自己的野心。《南京条约》有哪些主要内容,这些内容又分别对中国有什么样的危害呢?请同学们结合书本梳理并思考,一会儿我们请几位同学帮老师把表格补充完整。

[板书]:《南京条约》

[PPT]:呈现《南京条约》的内容与危害的表格,内容与危害留白

(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表格形式条理清晰,易于学生梳理和识记。引导学生意识到一些历史知识可以通过表格形式进行整理。

[师]:(进行引导和总结概括)割地、议税(协定关税)是丧权辱国的,赔款、割地、议税(协定关税)是不平等的。所以我们说《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这样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学生回答)

[师]:割地破坏了我国的领土主权,协定关税破坏了我国的关税主权,意味着中国在政治上不再享有完整独立的主权。通商方便了英国向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材料,使得中国自然经济遭到破坏。政治上主权被破坏西方殖民者进入,经济上自然经济解体西方资本主义经济进入,意味着我国从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PPT]:补充说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概念解释

半殖民地:国家形式上独立,但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受帝国主义控制和压迫,丧失了部分主权。

半封建:国家原有的封建经济(指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资本主义有了一定的成分,但仍保持着封建剥削制度。

[板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师]: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了战火纷飞之苦,带来了丧权辱国之痛。除此之外,同学们觉得鸦片战争还会给中国带来什么呢?

(学生回答)

[师]:刚刚同学们都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很不错。有同学提到“睁眼看世界第一人”林则徐,是的鸦片战争也使得一些人开始睁眼看世界。我们来看这样两则材料,从材料中我们可以得出哪些信息?

[PPT]:展示材料:

林则徐自取岁去粤,日日使人刺探西事,翻译西书,又购其新闻纸,举止西人极藐水师……

——《魏源集》上册,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74页林则徐在广州主持禁烟时,就主动了解外国情况。……他收集西方国家信息,组织编译西方书报,先后编辑《四洲志》、《华事夷言》等书籍。因此,林则徐被誉为中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在《四洲志》的基础上增补了大量资料,编成《海国图志》一书。魏源在书中明确而系统地阐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整理自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48页(学生回答)

[师]: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爱国知识分子开始从天朝上国的美梦中清醒过来,开始了解西方,提出了向西方学习。很遗憾的是,能认识到这一点的人少之又少,仅仅只有林则徐和魏源他们几位。更可惜的是,国人并没有对《海国图志》、《瀛环志略》这两部意在警世的著作予以最大的注意。

[小结]:鸦片战争使得中国在政治、经济、思想等多方面产生了历史性巨变,既是中国受到西方国家欺凌的开始,也是中国开始学习西方先进知识,融入工业文明的开始。因此我们把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板书]:是中国近代史开端

【设计意图】:通过适当拓展,让学生感悟鸦片战争既是我国半殖民地化的开端,是西方列强胁迫中国变为其附庸的起点,也是中国人民奋起反抗、探索富强,融入工业文明的伟大开端。

课堂收束:

[师]:条约签订了,南京保全了,英军退出了,战争结束了。这一切使英方大为满意,

那么清政府对于这一结果满意吗?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清政府对条约有着什么样的反应。

[PPT]:展示材料:

耆英给英方照会正文提出的交涉的理言:“惟贵国锁定条款,其与永久遵行;而中国亦有盟言,必须预为要约。该是定其初,后来可免反复。言归于好,无话不可商量。”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第492页[师]:耆英给英方的照会中希望条约永久遵行,言辞中还有些希望英方知恩图报的意味。这正是清政府对于条约的态度,他们觉得条约是对英国人的恩赐,并且希望借条永远避免战争。从他们对条约的态度来看,他们没有认识到条约带给中国的巨大灾害。由此可见,西方世界对中国展开的第一次炮火,尽管轰开了天朝上国的大门,但没有把清政府从天朝上国的美梦中轰醒,他们在炮声沉寂后又昏昏睡去了。原本的大国时代一去不复返,落后的“天朝上国”不得不面对来自西方国家一次又一次的炮火的挑战,他该何去何从呢?庆幸的是,还是有一部分知识分子在第一次的炮火中已经认识到了中国与西方的差距,提出了向西方学习,他们能否力挽狂澜把中国从西方列强的侵略中拯救出来呢?

请期待下一节课——第二次鸦片战争,今天的课到此结束,谢谢同学们的参与。

【设计意图】:与课堂开头相呼应,并为下一节课做铺垫。

七、板书设计

【设计意图】:简洁明了,突出知识框架间的逻辑关系

第1课 鸦片战争教案

第1课鸦片战争教案 第一单元 侵略与反抗第1课鸦片战争教学目标基础知识了 解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严重危害,并由此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掌 握林则徐维护中华民族利益,进行虎门销烟的壮举。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能力训练过程方法探索分析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和中英《南京条约》给中国社会造成的影响运用史料指导学生阅读插图、资料、自由阅读卡,从中获取与本课相关的史识逻辑思维训练学生从鸦片战争的原因、经过、结果、影响的时空坐标中,掌握系统有序的历史知识网络,形成良好的逻辑思维习惯情 感、态 度价值观思想意识通过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史实,认识资本主义发家史的肮脏和血腥,揭露资产阶级道德的虚伪和惟利是图的本质爱国情感学习林则徐虎门销烟、维护中华民族利益和尊严的爱国主义精神;记取鸦片战争“落后挨打”的历史教训,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振兴中华的历史使责任感教学重点 中国从主权独立、领土完整、自给自足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虎门销烟和南京条约)教

学难点 分析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社会政治和经济的重大变化,理解中国近代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组织学生回顾初一学习情况,联系新学期课改趋势,修订课堂评价办法,并落实到位。2、指导学生阅读第1页“导入框”。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一、林则徐虎门销烟指导学生阅读本目以及第5页“自由阅读卡·从罂粟到毒品”,讨论回答问题:1、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走私鸦片?(为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原料而侵华,为牟取暴利而走私鸦片。)2.英国走私鸦片对中国造成哪些危害?(a.白银外流,造成清政府财政危机;b.银价上涨,造成“银贵钱贱”,加重农民负担;c.腐蚀统治机构,清政府更加腐败; d.毒害中国人民身心健康,削弱军队战斗力。)3.面对着鸦片的危害,林则徐采取了怎样的措施?(严厉禁烟)收到什么效果?(将缴获的230多万斤鸦片销毁在虎门,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利益,表现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4、林则徐处理鸦片是烧毁它们吗?(不是)为什么?(因为烧鸦片会产生大量毒烟,造成人们“被动吸毒”,所以才利用生石灰与海水化合反应产生的高温来熔化鸦片,避免污染。)小结、过渡:林则徐虎门销烟打击了鸦片贩子的嚣张气焰,挫败了英国用鸦片打开中国大门的美梦。他们就悍然发动侵略战争,用大炮轰开

初中历史优质课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初中历史优质课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语例示一]《炮子谣》(节选) 清?陈澧 “请君莫畏大炮子,百炮才闻几个死? 请君莫畏火箭烧,彻夜才烧二三里。 我所畏者鸦片烟,杀人不计亿万千。 君知炮打肢体裂,不知吃烟肠胃皆熬煎。 君知火箭破产业,不知买烟费尽囊中钱。 呜呼!太平无事吃鸦片,有事何必 怕炮怕火箭?” 同学们,这首《炮子谣》里讲的是鸦片输入中国后,民众吸食,造成体质下降、倾家荡产、社会风气败坏等恶劣影响,一个主题便是鸦片之害甚于杀人的武器炮和火箭。那么,鸦片又是如何进入中国的?是谁把鸦片输入进来的?其目的是什么?鸦片进入中国后给社会带来哪些危害?中国政府态度如何?等等。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就会明白的。 [板书] 第一节鸦片战争 一、林则徐虎门销烟

1.19世纪上半期的中英贸易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看课本第一段的内容,看后回答下列问题:1.19世纪上半期的英国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2.中英进出口贸易中,双方的主要状况如何? [学生看书]…… [学生回答]19世纪上半期,英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开辟国外的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原料,英国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 [学生回答]19世纪上半期,在中英进出口贸易中,英国向中国输出呢绒、布匹,但很难卖出去,相反,它要从中国购买大量的茶叶、生丝、瓷器。在中英两国贸易中,许多白银流入中国。 [教师分析]同学们请看:英国输入中国的是呢绒、布匹。这是机器生产的产品。这一时期,英国正在进行工业革命。机器生产逐渐取代了手工劳动。大量的产品被制造出来,本国民众消费不了,只能到国外去寻找市场。中国由于地大人多,且又经济落后,成了英国的目标。我们再看中国当时的情况。中国输往英国的是茶叶、生丝、瓷器。中国当时是以封建经济为主,其特点是“一家一户”“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也就是产品的生产主要是自己消费。除了一些生活必需品外,中国的农民和市场发生联系很少。自然经济是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经济,因此,外国商品

2018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 10课鸦片战争试题含解析

2018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0课鸦片战 争试题含解析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0课 鸦片战争 编者选题表 知识点题号 易中 鸦片战争1、23、4、7 战火再燃65 一、选择题 1.鸦片战争前的半个多世纪,英国政府公然违背国际道德,向中国走私毒品鸦片,其直接目的是( ) A.扭转对华的贸易逆差 B.腐蚀清政府的官员 c.抢占市场和掠夺原料D.为发动战争寻找借口 解析:A 鸦片战争前的半个多世纪,英国向中国猖狂走私鸦片是因为在正常的中英贸易中,英国处于入超地位,急需扭转对华贸易逆差,A项正确。 2.(2017·辽宁大连期末)据不完全统计,从1689年到1839年,清朝官方正式记载的涉外司法诉讼约有39起,这些案件多数由中国政府依照本国法律审理,但外国人自审案件也有11起。这说明当时( ) A.外国已经攫取在华领事裁判权 B.统治者缺乏近代司法主权观念 c.中国的涉外法律相对西方先进 D.涉外司法诉讼以贸易纠纷为主 解析:B 根据材料,在1689~1839年这段时间的涉外司法诉讼本应全由中国政府依照本国法律审理,但有较多由外国人自行审理,这说明当时清政府缺乏近代司法主权观念,B项正确。外国攫取在华领事裁判权是通过1843年的《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获得的,A项错误;材料中体现不出中国的涉外法律相对西方先进,也没有体现涉外司法诉讼以贸易纠纷为主,c、D两项错误。 3.(2017·山东潍坊期末)1840年12月,琦善照会英方:“其书写禀帖(下级呈上级文书)、谕帖(上级给下级的手令)者,本系历久成规……今既据请存体面,虽系体制攸关,然称谕者,不见增荣;称禀者,不见受

鸦片战争教学设计方案

历史教育普专班教育实习教案 一、授课班级:八年级X班 二、授课人: 三、授课题目:鸦片战争的烽烟 四、授课类型:综合课(新授多媒体) 第一课《鸦片战争》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初中历史教材八年级的内容。本单元的主题是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本课的编排充分展示了这样的线索。 本课的重点是虎门销烟的有关史实、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难点是认识鸦片战争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 本课地位: 就世界史的范围来说,鸦片战争是当时已经完成产业革命的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对一个正处于封建主义迟暮中步履蹒跚的古老国家中所发动的侵略战争;就中国史范围来说,它引起了中国社会一系列的变化,在历史上形成了一个从来不曾出现过的局面。它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和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起点,也是整个中国历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 课程标准及本课三维目标: 课程标准要求: 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简述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了解魏源的主要思想。 知识与能力: 了解林则徐广州禁烟的史实,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知道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南京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进而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培养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知识迁移的能力;了解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的主要思想及作用。 过程与方法: 收集有关虎门销烟的信息,编写虎门销烟的故事讲稿,讲述虎门销烟的故事; 设计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和影响简表,学习采用多种方式(包括表格方式)陈述历史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虎门销烟的史实的了解,认识林则徐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学习其在禁烟中表现出来的刚正不阿、坦荡无私的品质; 通过学习,认识英国发动战争是无耻的、非正义的;受到战败求和的刺激,一些爱国的知识分子开始开眼看世界,提出向西方学习主张,这对闭关自守的传统观念挑战;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0课鸦片战争教学设计与反思

必修1第10课鸦片战争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材分析: 18世纪到19世纪前期,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开展,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随着生产力的飞速提升,英国对于海外市场的需求更加迫切。鸦片战争以前,英国已建立了东方殖民体系,拥有广袤的领土,无尽资源和庞大人口的中国,成为英国拓展海外市场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目标。鸦片战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两次鸦片战争及其严重后果。沙俄侵犯中国大片领土。 2、认识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必然性、鸦片战争的侵略性、鸦片战争中的民族英雄。 3、认识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第二次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造成的严重后果。 二、过程与方法 1、历史条件分析法,历史辨证法。 2、培养学生辨析史料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民族英雄,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及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历史责任感 2、通过史实树立历史责任感,理解落后就要挨打,御侮

必先自强的道理,确立积极进去的人生态度 基本知识点 (1)熟悉两次鸦片战争的背景、起因和后果,了解列强的罪恶行径。 (2)识记《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天津条约》的内容,认识这些条约给中国带来的危害。 本课重点和难点 重点:两次鸦片战争发生的背景、原因,战后丧失的主权及战争对中国的影响,分析中国战败的原因。 难点:分析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认识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课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方法]叙述与讲解,分析图表,史料解读,问题探究 知识结构 西方国家的侵略 ①1840年以前,英国等大肆向中国走私鸦片 ①战前中国与世界差距 ②战前正当贸易中国的出超地位 ②1840年英国政府发动鸦片战争,以武力打开了中国门户 ①《南京条约》签订

鸦片战争优质课教案汇总

让学生在师友互助中学会学习———《第一次鸦片战争》 教 学 设 计 学校名称:东关中学 教师姓名;魏星

《鸦片战争》教案 汾阳市东关中学魏星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了解和认识:1.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带来的严重危害;以及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走私鸦片,掌握中英两国的制度差异2.林则徐为维护民族利益进行虎门销烟的壮举;3.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图片和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通过学习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和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英《南京条约》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用唯物史观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科学地整合历史资料说明历史问题的能力。 通过英国借口虎门销烟发动侵略战争的史实,培养学生由现象到本质、由表及里的辩证思维能力。 通过对中英《南京条约》主要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激活学生自我认知的智能,锻炼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通过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罪恶行径,认识资本主义发家史的卑劣、肮脏和血腥,揭露资产阶级道德的虚伪和唯利是图的本质,形成明辨是非的情感。 学习林则徐忧国忧民、严厉禁烟,维护了中华民族利益的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对民族英雄的钦佩、爱戴的情感。 通过对清政腐败无能,外强中干而不堪一击的了解,一方面,对封建没落贵族的懦弱无能而深恶痛绝;另一方面,从耻辱中感悟国力衰微、落后遭劫的历史教训,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的历史使命感。通过阅读爱国将士关天培英勇抵抗侵略、以身殉国的事迹,使学生正确认识人生的价值。

中国历史上鸦片战争教案3篇

中国历史上鸦片战争教案3篇 同学们知道是在什么时候在我国大规模蔓延的吗?同学们知道因为直接导致的一场近代战争吗?下面是为大家收集了鸦片战争教案,希望你们能喜欢。 鸦片战争教案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19世纪上半期中英贸易情况。 2.掌握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危害。 3.掌握林则徐虎门销烟。 4.掌握鸦片战争的过程。 5.掌握中英《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影响。 能力目标 1.通过学习本课内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可以通过对鸦片输入危害、战争原因等分析)。

2.通过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和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鸦片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的学习,培养学生通过历史现象分析本质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林则徐虎门销烟(包含鸦片、危害及销烟)。 2.中英《南京条约》(包含鸦片战争、条约内容及影响)。 ●教学难点 怎样理解中国开始由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教学方法 1.归纳法。像鸦片的危害、《南京条约》的影响等内容,都需用到此法。 2.讲述法。对鸦片战争的过程等内容,可以用讲述法来解决。 3.分析法。19世纪上半期中英贸易情况及原因、鸦片战争的影响等,可用此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语例示一]《炮子谣》(节选) 清陈澧 “请君莫畏大炮子,百炮才闻几个死? 请君莫畏火箭烧,彻夜才烧二三里。 我所畏者鸦片烟,_不计亿万千。 君知炮打肢体裂,不知吃烟肠胃皆熬煎。 君知火箭破产业,不知买烟费尽囊中钱。 呜呼!太平无事吃鸦片,有事何必 怕炮怕火箭?” 同学们,这首《炮子谣》里讲的是鸦片输入中国后,民众吸食,造成体质下降、倾家荡产、社会风气败坏等恶劣影响,一个主题便是鸦片之害甚于_的武器炮和火箭。那么,鸦片又是如何进入中国的?是谁把鸦片输入进来的?其目的是什么?鸦片进入中国后给社会带来哪些危害?中国政府态度如何?等等。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就会明白的。 [板书]

高中历史必修一鸦片战争教案

课程名称:《鸦片战争》教学设计学院:历史文化学院 班级: 学号:

姓名: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的第一课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所以学生对于本课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对后续历史教学有重要影响,同时对于鸦片战争等问题的认识见解关系着学生自身历史素养的培养。因此本课是本单元的重点亦本书的重点,应做重点关注。 二、学情分析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对鸦片战争的大概经过和相关历史事件都有一定的介绍和学习,在高中阶段历史教学中应以鸦片战争的原因、影响的分析为主,在经过细节上不做过多延伸。 高一年级学生在阅读分析上已有较大提高,以学生自己收集和教师提供的史料为依据,自主总结概括,形成富有逻辑的观点态度。适当的培养锻炼学生的历史研究方法和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虎门销烟、两次鸦片战争经过的基本史实;识记《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一系列条约的基本内容。

(2)理解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以及各个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的影响。 (3)在教师合理的史观引导下,运用史料,分析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以及如何看待中国近代史开端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的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2)通过收集、整理、分析史料,锻炼论从史出的历史学习能力(3)通过对背景、影响、观点的对比整理,养成辩证的观察思考历史问题的习惯,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了解鸦片的危害,提高“珍爱生命,抵制毒品”的意识(2)通过鸦片战争中中国军民奋起抵抗外来侵略史实,培育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高尚情操和斗争精神。 (3)通过了解两次鸦片战争中国遭受的屈辱,理解落后就要挨打的意义,增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的热情。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鸦片战争签订的不平等的条约及其影响;《天津条约》和《北

高中历史第一课《鸦片战争》教案

高中历史第一课《鸦片战争》教案 鸦片曾经有一个非常好听的别名叫“福寿膏”,它真的能让人添福增寿吗? ___网准备了《鸦片战争》教案,欢迎查阅!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虎门销烟、中英《南京条约》的内容;通过对中英《南京条约》内容、影响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过程与方法以生活化事件以及战争视频作引入以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创设情境及学生分组调查、讨论,以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和创造性,锻炼其合作、自主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认识到“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规律,从而激发学生立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 【重点难点】 重点:中英《南京条约》 难点:鸦片战争 ___社会的影响

(一)导入新课 今天是新学期的开始。我们 ___学习也将进入一个新的时期——中国近代史。 展示:通过展示视频鸦片战争的经过,美丽的罂粟花引入本课,观看后说明:中英两国远隔重洋,一个在亚欧大陆东端,一个在亚欧大陆西端。相距如此遥远的两个国家,为什么会在19世纪中期爆发战争呢?这场战争能否避免呢?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课鸦片战争。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 1.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2页正文第一自然段内容,指出鸦片战争前中英贸易情况? 茶叶、生丝 呢绒、布匹

(清前期中英贸易情况——中国出超,英国入超,英国处于贸易逆差地位) 教师引导:为了扭转贸易逆差,英国想到了什么?(答案提示:鸦片) 2.教师引导学生阅读第3页图片、数据资料;同时出示一则材料,让学生分析讨论:鸦片走私给中国带来的危害。 多媒体课件展示材料: (鸦片)槁人形骸,蛊人心志,丧人身家,实生民以来未有之大患,其祸烈于洪水猛兽。 ——魏源 (答案提示:财政危机、政治更加腐败、军队战斗力下降) 3.教师过渡:面对鸦片的输入所造成的严重危害,道光帝派主力禁烟的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查禁鸦片。

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因和后果,理解中国战败的原因,认识战败对中国政局的影响。 2、培养学生根据史实作出分析得出史论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根据史实说明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培养学生用史实论证问题的能力。 3、通过揭露资本主义列强在两次鸦片战争期间在中国所犯的种种罪行,教育学生勿忘国耻,振兴中华。了解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二、教学重点 两次鸦片战争的原因和影响。《南京条约》《北京条约》等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危害。 三、教学难点 鸦片战争的背景,为什么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问题探究法、小组讨论式生本教育法、比较法 五、教学用具:多媒体辅助教学 六、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环节: 一、自主学习:课前下发预习学案,要求学生根据学案提前预习课本,并将重点知识在课本中标注出来,若有疑问提前做出标记,以备上课交流。 二、导入新课:(幻灯片) 导入新课:(指导学生回忆第三单元的主要内容。)17世纪以来,资本主义在西欧逐步建立并巩固了自己的统治,西方各国相继建立了资本主义政体。继而,他们为争夺更广阔的世界市场而疯狂扩张。鸦片战争一声炮响,改变了古老中国的命运,也开始了中国一个多世纪的屈辱史。 教师:(过渡)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百年屈辱史的开端:第十二课鸦片战争 三、教学过程: 学生预习成果展示融合进教学过程中 (一)教师设问:结合初中所学及课本提示,总结鸦片战争的背景 [探究学习] 公元1644年,一支来自北方的游牧民族开始南下,铁骑越过长城,直达北京,象征着皇权的紫禁城落入了满族人之手。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帝国,大清,开始了。中国近2000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继续延续下去……几乎同一时期的1640年英国发生资产阶级革命,议会打出“自由”的旗号,号召人民维护被国王践踏的自古就有的权利…… 播放鸦片战争影视资料提示,完成下表。 1、结合教材P50第一子目的预习,完成下列表格,并结合以下图表谈谈你对鸦片战争之前的中英历史发 展对比的认识。[关键词:高速发展 ....]. ....闭关锁国

鸦片战争 精品教案

第1课 鸦片战争 教学目标 了解虎门销烟、中英《南京条约》的内容;通过对中英《南京条约》内容、影响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以生活化事件以及战争视频作引入以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创设情境及学生分组调查、讨论,以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和创造性,锻炼其合作、自主学习的能力 让学生认识到“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规律,从而激发学生立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 重点难点 重点:中英《南京条约》 难点: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是新学期的开始。我们历史的学习也将进入一个新的时期——中国近代史。 展示:通过展示视频鸦片战争的经过,美丽的罂粟花引入本课,观看后说明:中英两国远隔重洋,一个在亚欧大陆东端,一个在亚欧大陆西端。相距如此遥远的两个国家,为什么会在19世纪中期爆发战争呢?这场战争能否避免呢?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课 鸦片战争。 二、新课讲授 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 1.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2页正文第一自然段内容,指出鸦片战争前中英贸易情况? 茶叶、生丝 呢绒、布匹 (清前期中英贸易情况——中国出超,英国入超,英国处于贸易逆差地位) 教师引导:为了扭转贸易逆差,英国想到了什么?(答案提示:鸦片) 2.教师引导学生阅读第3页图片、数据资料;同时出示一则材料,让学生分析讨论:鸦片走私给中国带来的危害。 多媒体课件展示材料: (鸦片)槁人形骸,蛊人心志,丧人身家,实生民以来未有之大患,其祸烈于洪水猛兽。 ——魏源 (答案提示:财政危机、政治更加腐败、军队战斗力下降) 3.教师过渡:面对鸦片的输入所造成的严重危害,道光帝派主力禁烟的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查禁鸦片。 多媒体展示林则徐:“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第1课鸦片战争教学设计教案

一、单元综述: 本单元主要讲述了从19世纪中期开始,英、法等西方列强接连发动的侵华战争,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不断遭到破坏,中国的民族危机日益深重,西方列强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日趋激化,中国人民在国势日益沉沦中开始了顽强的抗争……中国历史从此开始步入了近代。中国近代史从1840年鸦片战争——1949南京国民政府覆灭,本段历史历经清朝晚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和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四个阶段。其中从1840年鸦片战争——1919年五四运动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从1919年五四运动——1949年南京国民政府覆灭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而新旧革命分期的根本区别在于领导阶级的不同。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屈辱史,在近代西方列强曾先后发动了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等,强迫中国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严重破坏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使中国一步一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因此近代中国的历史,是一部屈辱挨打的历史;同时中国近代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史,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先后出现了林则徐虎门销烟、左宗棠收复新疆、邓世昌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等光辉事迹;中国近代史还是中国各界仁人志士的探索史,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不甘屈服于外来侵略和本国封建主义压迫的中国人民,为挽救民族危亡、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进行了前仆后继、艰苦卓绝的斗争和探索。如农民阶级掀起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地主阶级兴起了洋务运动;资产阶级兴起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但都因其阶级的局限性以失败而告终;无产阶级从领导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并最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因此中国近代史也是中国人民不断探索的历史。而这一单元重点讲述中华民族的屈辱史和抗争史,因此本单元在教材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本单元涉及的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理顺各事件之间的关系;能够结合地图,讲述《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主

最新中国历史上鸦片战争教案3篇

最新中国历史上鸦片战争教案3篇 同学们知道是在什么时候在我国大规模蔓延的吗?同学们知道因为直接导致的一场近代战争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了鸦片战争教案,希望你们能喜欢. 鸦片战争教案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19世纪上半期中英贸易情况. 2.掌握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危害. 3.掌握林则徐虎门销烟.

4.掌握鸦片战争的过程. 5.掌握中英《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影响. 能力目标 1.通过学习本课内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可以通过对鸦片输入危害、战争原因等分析). 2.通过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和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鸦片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的学习,培养学生通过历史现象分析本质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林则徐虎门销烟(包含鸦片、危害及销烟). 2.中英《南京条约》(包含鸦片战争、条约内容及影响). ●教学难点 怎样理解中国开始由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教学方法 1.归纳法.像鸦片的危害、《南京条约》的影响等内容,都需用到此法.

2.讲述法.对鸦片战争的过程等内容,可以用讲述法来解决. 3.分析法.19世纪上半期中英贸易情况及原因、鸦片战争的影响等,可用此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语例示一]《炮子谣》(节选) 清陈澧

请君莫畏大炮子,百炮才闻几个死? 请君莫畏火箭烧,彻夜才烧二三里. 我所畏者鸦片烟,_不计亿万千. 君知炮打肢体裂,不知吃烟肠胃皆熬煎. 君知火箭破产业,不知买烟费尽囊中钱. 呜呼!太平无事吃鸦片,有事何必 怕炮怕火箭?

第10课鸦片战争的知识点

鸦片战争的知结构 时间:1840.6—1842.8 国内外背景 方面中国英国 经济小农经济(或自然经济)占主导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 济发展 政治封建社会、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君主立宪制 思想儒家思想、反封建民主思想启蒙思想 军事军备废弛船坚炮利 对外闭关锁国殖民扩张 爆发原因: 根本原因:19世纪中期,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疯狂开拓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 重要原因:处于封建社会晚期的清政府腐败落后,危机四伏 直接原因:中英围绕鸦片走私矛盾日趋尖锐 ①英国对华走私毒品的目的:扭转中英正常贸易的逆差局面 ②鸦片走私的危害:严重危害清朝统治;摧残了人们身体;污 辱了人们人格 借口:林则徐禁烟运动 战争的进程: (1)第一阶段:广州珠江口 厦门 定海 天津白河口 (2)第二阶段:1841年初,英军强占香港岛 广州厦门定海南京 战争结果——《南京条约》签订: 时间:1842.8 内容;割地香港岛--------- 破坏中国领土主权完整 , 香港成为英国进一步侵略中国的基地赔款2100万银元------加重清政府财政负担,阶级矛盾尖锐; 开了列强侵华勒索赔款的恶例

五口通商------我国东南沿海门户洞开,便利了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侵入 关税须协定---破坏中国关税贸易主权, 为外国侵略者对中国进行经济掠夺提供了有利条件 危害: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沉沦与发展并存)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同时也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战争反思—我们为何这么弱不禁风(中国战败原因): 客观原因:英国国力强大蓄谋已久 主观原因:① 统治集团战和不定组织不力——重要原因 ② 大批将领畏敌惧战,不敢发动依靠民众——直接原因 ③ 经济技术落后,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不能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根本原因 补充:1、《南京条约》附件----指《虎门条约》和《五口通商章程》时间:1843 内容:英国获得了 ①领事裁判权—破环中国司法主权。 ②片面最惠国待遇。 ③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永久居住的特权。 补充:2、中美《望厦条约》 时间:1844 内容:享受南京条约除没有割地赔款外特权 美国人在五口自行租地建屋,设立医院、教堂等 美国兵船可以到中国沿海各港口“巡查贸易” 危害:破坏我国的邻海主权,便利列强对华的文化侵略 补充:3、中法《黄埔条约》 时间:1844 内容:享受南京条约除没有割地赔款外特权 法国人可以在五口建造教堂、坟地,清政府有保护教堂的义务 危害:便利列强对华的文化侵略 第二次鸦片战争 时间:1856--1860 参加国家:英法美俄四国 原因:根本:19世纪五六十年代,资本主义大发展,为了扩大在华侵略权益

初中历史《1鸦片战争》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第一课《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课标解读】 本课课标要求: (1)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 (2)简述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针对课标(1)讲述层面,通过自主学习、观看视频等,学生了解虎门销烟的经过。 针对课标(2)要求,通过自主学习、地图分析等,理解并掌握《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通过史料解读、合作探究等,进而认识到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教材分析】 《鸦片战争》是人教版七年级历史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第一课,上承中国古代史,下启中国近代史,是近代中国百年屈辱史的开端,也是近代中国人民抗争史的开端。本课主要叙述中国是怎样从一个政治上主权独立、领土完整和经济上自给自足的封建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过程,因此了解并掌握本节课,有助于把握对中国近代史基本特征的认识,了解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脉络。 【学情分析】 我校是体育运动学校,学生学习历史的基础比较差,但男生比较多,对战争类的课比较感兴趣,他们在初二的学生已经学过中国古代史,具有一定的历史学习方法和历史分析能力,部分学生通过阅读和观看相关

影视作品,也许对该段历史有一定的了解。但通过本节课,不仅仅让学生认识到鸦片战争的主要经过,更重要的是通过情感的教育,要认识到鸦片战争的危害,实现历史学科的人文性。 【教学目标】 1. 通过观看图片与阅读材料,掌握鸦片的危害和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壮举,进而领悟林则徐的民族情怀。 2. 通过阅读史料、分析地图,理解并掌握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3. 通过史料研习和合作探究,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教学重点】 林则徐虎门销烟,中英《南京条约》。 【教学难点】 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教学方法】 1. 通过导学案,进行自主合作学习。 2. 史料教学法。 3. 问题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欢迎走进历史课堂。我们从今天开始学习中国近代史。 春天来了,百花盛开这种漂亮的花儿,你认识吗?这就是罂粟花,

《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 鸦片战争前夕世界形势及清政府的腐朽没落统治;鸦片走私;禁烟运动;鸦片战争的时空过程;中国军民的反侵略斗争。 2.能力培养 ①通过鸦片战争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的讨论、分析,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地”看问题的观点、“透过现象看本质”、“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与偶然性关系”等观点、辩证地观察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探讨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培养学生全面、客观分析问题和比较历史现象的能力。 ③通过鸦片战争过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学习和掌握历史事件的基本方法、使用历史地图的能力以及阅读史料获取信息、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等。 3.德育目标 ①鸦片战争的爆发,是在清王朝封建统治危机四伏、腐败不堪之际,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列强为开辟海外市场进行全球殖民扩张的必然结果。 ②通过讲述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危害,对学生进行热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教育。 ③通过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分析,教育学生奋发图强,为国家强大而读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鸦片战争爆发的背景、原因。 难点: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分析。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说明】 1.本节课是高中学段第一节历史课,教学设计的基点在于贯彻落实教学大纲规定的基础知识、能力培养、思想教育三个方面的基本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与 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关于鸦片战争的重点和基本的历史知识,开始培养和训练

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理论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进行近代中国国情和人文精神的思想教育。 2.高中历史教学的核心目标之一是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而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应从起始年级抓起。因此,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要紧密结合高一学生的学段和年龄特点,开始对学生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历史思维能力训练,使学生在掌握重点历史知识的同时,使历史思维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 3.新课程教学目标的侧重点是对学生进行以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素质教育,因此本节课的教学设计采用“问题式”和“双主导学”(导学式)教学模式和思路,在教师恰当的主导作用下,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通过有组织、有计划的课前预习、课中自学阅读、质疑答疑、分组讨论、检测练习等形式,实现师生教与学的有机互动。在教材的处理上,应突出鸦片战争的背景原因等重点、难点内容,点拨思路,启导分析,给学生留下较多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借以逐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的习惯和基本能力。 4.在教学媒体手段上,本节教学设计适时播放影视录像片段、鸦片战争演示战争进程示意图、介绍相应历史资料,借以增强课堂教学的直观性、生动性,以及适度增加信息量。 【课堂实录】 (多媒体课件画外音导入) 师:今天,让我们一起回到一个半世纪以前的岁月。在那时,千年的中华帝国,连同它光辉灿烂的文明被一场外来的血与火打败了,中华民族开始沦落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中英两国远隔万里,为什么会在19世纪的上半叶发生了一场血与火的较量呢?首先,我们一起来听一个发生在200多年前的一个小故 事。(师生一起聆听马戛尔尼子爵访华的故事录音,同时屏幕呈现文字内容;通过学案材料一,探讨马戛尔尼子爵访华的原因,略)师:1792年的时候,马戛尔尼来了,试图通过和平外交的方式打开中国大门,但遭到了中国的拒绝。那么,接下来英国会怎么做? 生:会用武力打开中国大门。 师:(屏幕呈现十九世纪二三十年代英国在世界的扩张示意图)我们一起来研究这幅地图,你们能不能从这幅地图中找出可以证明英国十九世纪中期会对中国使用武力的证据?生:美洲基本上是独立国家,其是美国把美洲看作自己的势力范围,不允许欧洲列强染指美洲,因此,下面我们一起研究学案材料二:自乾隆末年以来,官吏士民,狼艰狈獗,不士不农不工不商之人,十将五六。……自京师始,概乎四方,大抵富户变贫户,贫户变饿者。四民之首,奔走下贱。各省大局,岌岌乎皆不可以支日月,奚暇问年岁?(龚自珍:《西域置行省议》) 师:你能简单描述出龚自珍生活年代(1792~1841)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0课《鸦片战争》教案

《鸦片战争》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识记的基础知识 (1)掌握鸦片走私的原因和虎门销烟的概况。 (2)掌握鸦片战争爆发的概况、《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3)掌握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因、经过和影响。 2 理解和运用 (1)通过鸦片战争发生的历史背景和经过学习、探究,学生能够对鸦片战争的性质、原因作出正确的分析和认识,澄清和批驳在这一问题上的一些错误认识和谬论,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和批判的能力。 (2)对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进行分析和讨论,提高学生运用史实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史实,分析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培养学生能够全面认识问题的能力以及借鉴别人观点、相互合作学习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情境再现:鸦片战争前后的东西方社会的差异。 (2)多种途径获取信息,运用信息说明自己观点的方法。 (3)师生讨论,探究鸦片战争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鸦片战争的爆发不是偶然的,它是在清王朝封建统治面临严重危机的时刻,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在全球进行殖民扩张不可避免的结果。 (2)鸦片战争是英国发动的、以掠夺为目的的侵略中国的战争,对中国来说,这场战争完全是一次反抗侵略的自卫战争。清政府的腐败和落后,导致了这场战争的失败。落后就要挨打,这是鸦片战争为后人提供的宝贵教训。奋发图强,振兴中华,是每个青年学生的历史重任。 (3)被称为“万园之园劳的圆明园,是中华文明的集中体现。火烧圆明园是侵略者对中国文化的摧残,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悲剧。 重点与难点 重点

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因;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难点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第一幅巨型浮雕,就是虎门销烟的激动人心的场面。虎门销烟是中国禁烟运动的正义之举,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华民族维护民族尊严和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强决心。标志着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伟大起点。为什么说虎门销烟是正义之举?鸦片输入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危害?英国为何会以此发动鸦片战争?为何中国会失败?它给中国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鸦片贸易与当今的毒品走私有何区别? 新课学习 一、虎门销烟 国内: ①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②政治日益腐败,土地兼并严重,阶级矛盾尖锐; ③军纪松散,军备废弛; ④闭关自守,沉醉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 (2)国际: ①欧美资本主义发展迅速,19世纪上半期,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法美等国工业革命相继发展; ②资本主义列强疯狂对外扩张,夺取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2.鸦片走私 英国为扭转对华正常贸易逆差,大肆向中国走私鸦片。致使中国白银大量外

鸦片战争优质课-教案

让学生在师友互助中学会学习 《第一次鸦片战争》——— 教 学 设 计 学校名称:东关中学 教师姓名;魏星 《鸦片战争》教案 汾阳市东关中学魏星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了解和认识:1.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

给中国带来的严重危害;以及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走私鸦片,掌握中英两国的制度差异2.林则徐为维护民族利益进行虎 门销烟的壮举;3.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图片和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通过学习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和签订了丧权辱国 的中英《南京条约》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用唯物史观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科学地整合历史资料说明历史问题的能力。 通过英国借口虎门销烟发动侵略战争的史实,培养学生由现象到本质、由表及里的辩证思维能力。 通过对中英《南京条约》主要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激活学生自我认知的智能,锻炼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通过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罪恶行径,认识资本主义发家史的卑劣、肮脏和血腥,揭露资产阶级道德的虚伪和唯利是图的本质,形成明辨是非的情感。 学习林则徐忧国忧民、严厉禁烟,维护了中华民族利益的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对民族英雄的钦佩、爱戴的情感。 通过对清政腐败无能,外强中干而不堪一击的了解,一方面,

对封建没落贵族的懦弱无能而深恶痛绝;另一方面,从耻辱中感悟国力衰微、落后遭劫的历史教训,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的历史使命感。 通过阅读爱国将士关天培英勇抵抗侵略、以身殉国的事迹,使学生正确认识人生的价值。. 二、教学思路 (一)教材重点、难点的处理 1.重点:林则徐虎门销烟和中英《南京条约》。 本课主要叙述近代中国是怎样由一个政治上主权独立、领土完整,经济上自给自足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过程。教材大字部分用了800多字宋体字精选了不可或缺的历史知识,反映了上述过程。它少而精,简而明,突出了鸦片战争中最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这一重点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两大板块、六个问题。一是林则徐虎门销烟:①英国与中国贸易逆差,借机从事毒品鸦片贸易;②走私鸦片让英国牟取了暴利,给中国带来灾难;③林则徐严厉禁烟,虎门销烟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二是中英《南京条约》:①英国发动了侵略战争,中国战败;②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③第一个不平等的丧权辱国的中英《南京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危害。 2.难点突破。 本课的难点是怎样理解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

第1课鸦片战争(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第一课鸦片战争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19世纪上半期中英贸易情况。 2.掌握鸦片走私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危害。 3.掌握林则徐虎门销烟。 4.掌握鸦片战争的过程。 5.掌握中英《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影响。 能力目标 1.通过学习本课内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可以通过对鸦片输入危害、战争原因等分析)。 2.通过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和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鸦片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的学习,培养学生通过历史现象分析本质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林则徐虎门销烟(包含鸦片走私、危害及销烟)。 2.中英《南京条约》(包含鸦片战争、条约内容及影响)。 ●教学难点 怎样理解中国开始由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教学方法

1.归纳法。像鸦片走私的危害、《南京条约》的影响等内容,都需用到此法。 2.讲述法。对鸦片战争的过程等内容,可以用讲述法来解决。 3.分析法。19世纪上半期中英贸易情况及原因、鸦片战争的影响等,可用此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语例示一]《炮子谣》(节选) 清o陈澧 "请君莫畏大炮子,百炮才闻几个死? 请君莫畏火箭烧,彻夜才烧二三里。 我所畏者鸦片烟,杀人不计亿万千。 君知炮打肢体裂,不知吃烟肠胃皆熬煎。 君知火箭破产业,不知买烟费尽囊中钱。 呜呼!太平无事吃鸦片,有事何必 怕炮怕火箭?" 同学们,这首《炮子谣》里讲的是鸦片输入中国后,民众吸食,造成体质下降、倾家荡产、社会风气败坏等恶劣影响,一个主题便是鸦片之害甚于杀人的武器炮和火箭。那么,鸦片又是如何进入中国的?是谁把鸦片输入进来的?其目的是什么?鸦片进入中国后给社会带来哪些危害?中国政府态度如何?等等。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就会明白的。

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海南华侨中学吴庆桃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认识到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带来的严重危害;了解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壮举,通过英国借口虎门销烟发动侵略战争的史实,培养学生由现象到本质、由表及里的辩证思维能力;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通过对中英《南京条约》主要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激活学生自我认知的智能,锻炼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古代知识的回顾作为导入方法,让学生造成强烈的冲击对比,激发兴趣;通过学生自己编演的反映当时历史史实的短剧,让学生得出“落后挨打”,明白论从史出的道理;最后让学生通过填写选项,自己小结,达到理清线索巩固知识的目的。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罪恶行径,认识资本主义虚伪和唯利是图的本质,形成明辨是非的情感;学习林则徐的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对民族英雄的钦佩的情感;通过对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使命感。 【教学重点】:虎门销烟、中英《南京条约》 【教学难点】:鸦片战争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课前预习】 1、英国为什么向中国输入鸦片?鸦片的输入有什么危害? 2、试述虎门销烟和鸦片战争的经过。 3、《南京条约》签定对中国的危害有哪些? 4、中国为什么在鸦片战争中战败?有什么影响? 【教学过程】 (一)导入设计 导入:同学们,我们刚刚才学习完中国古代史,今天我们历史的学习也将进入一个新的时期——中国近代史,回想我们之前学习的内容,在古代历史进程中,我们祖先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成就,同学们知道的都有哪些?(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四大发明、地动仪、秦始皇陵兵马俑、祖冲之圆周率、长城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