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真题

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真题

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真题
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将其代表的字母填写在题干中的括号内;20道题,每题1分,共20分。)

1.调查单位与报告单位的关系是:( )。

A.二者是一致的

B.二者有时是一致的

C.二者没有关系

D.调查单位大于报告单位

2.为获得某批日光灯产品平均寿命数据,现随机从中抽取100件产品,测得平均寿命为2000小时,则样本平均数为( )。

A.100小时

B.2000小时

C.1900小时

D.2100小时

3.一个总体( )。

A.只能有一个标志

B.可以有多个标志

C.只能有一个指标

D.可以有多个指标

4.某商品的100件样品中,测得的优质品为98件,则样本优质品成数为( )。

A.100%

B.98%

C.2%

D.无法计算

5.科技活动包括( )。

A.研究与实验发展、研究与实验发展成果应用、相关的科技服务

B.研究与实验发展、生产、销售

C.相关的科技服务、生产、销售

D.研究与实验发展、研究与实验发展成果应用、销售

6.某职工月工资为1800元,“工资”是( )。

A.品质标志

B.数量标志

C.变量值

D.指标

7.增值税的计税依据是纳税人销售货物的( )。

A.销售利润

B.销售费用

C.销售额

D.销售成本

8.某企业2004年总生产成本比2000年上升了50%,产量增加了25%,则单位成本提高了( )。

A.25%

B.2%

C.75%

D.20%

9.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产业活动单位组成的法人单位称为( )。

A.单产业法人单位

B.单产业基本单位

C.多产业法人单位

D.多产业基本单位

10.调查单位和调查对象是个体和总体的关系。如果调查对象是全部工业企业,则调查单位是( )。

A.每一工业企业中的每个职工

B.每一工业企业中的厂长

C.每一工业企业中的每个车间

D.每一工业企业

11.为获得关于现象和可观察事实的基本原理的新知识而进行的实验性或理论性研究,属于( )。

A.研究与实验发展

B.基础研究

C.应用研究

D.试验发展

12.按《2001—2010年中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监测统计制度》,其统计范围为( )。

A.全国大中城市

B.全社会

C.全国592个扶贫工作重点县

D.常住人口数100万以上的县

13.编制总指数的两种形式是( )。

A.个体指数和综合指数

B.平均数指数和平均指标指数

C.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

D.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14.组距数列中的上限一般是指( )。

A.本组变量的最大值

B.本组变量的最小值

C.总体内变量的最大值

D.总体内变量的最小值

15.我国城镇失业人员统计中,列为失业人员的最低年龄限制为( )。

A.15岁

B.16岁

C.18岁

D.20岁

16.负责统一组织普查数据质量抽查工作的是( )。

A.县级以上各级普查机构

B.省级以上普查机构

C.地方各级普查机构

D.国务院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17.按照《关于划分企业登记注册类型的规定》,全部企业划分为( )。

A.3个大类,6个中类

B.3个大类,16个中类

C.6个大类,6个中类

D.6个大类,16个中类

18.别墅、高档公寓的单位面积造价一般相当于当地同等地段商品住宅造价的( )。

A.1倍以上

B.2倍以上

C.3倍以上

D.4倍以上

19.批发零售贸易业总产出,通常称为( )。

A.商品销售总额

B.商品零售总额

C.商品销售利润

D.毛利

20.静态数列是反映( )。

A.同一时间条件下总体内部的数量分布

B.同一时间条件下不同总体的数量分布

C.不同时间条件下总体的数量变化而形成的数量分布

D.不同时间条件下不同总体的数量分布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有2个或2个以上正确答案,请将正确选项的代表字母填写在题干中的括号内,多选、错选、漏选、未选均不得分;10道题,每题2分;共20分。)

1.所有者权益包括( )( )( )( )( )。

A.投资者对企业的资本投入

B.企业利润

C.盈余公积

D.未分配利润

E.资本公积

2.在计算综合指数时,同度量因素时期的选择( )( )( )( )( )。

A.应根据指数的经济内容来决定

B.在计算数量指标综合指数时,应将同度量因素固定在基期

C.在计算质量指标综合指数时,应将同度量因素固定在报告期

D.在实际应用中,可将不变价格作为同度量因素

E.应根据基期或报告期资料是否全面来决定

3.当时间数列中的指标数值存在负数时,不宜采用水平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因为计算结果( )( )( )( )( )。

A.可能为负数

B.必然为负数

C.可能为虚数

D.等于零

E.必然为正数

4.统计整理的内容包括( )( )( )( )( )。

A.对原始资料进行审核与检查

B.对各项指标进行分组综合汇总

C.编制统计表与分析表

D.对统计资料进行系统积累

E.与上期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发展变化情况

5.已知各时期环比发展速度和时期数,就可计算( )( )( )( )( )。

A.平均发展速度

B.平均发展水平

C.定基发展速度

D.逐期增长量

E.累计增长量

6.下列属于抽样调查特点的有( )( )( )( )( )。

A.按照随机原则抽取样本

B.根据样本的资料推断总体

C.费用低

D.时效性强

E.存在抽样误差

7.总体的基本特征有( )( )( )( )( )。

A.同质性

B.大量性

C.差异性

D.相对性

E.绝对性

8.在对工业和建筑业企业划分规模时所依据的指标有

( )( )( )( )( )。

A.从业人员数

B.资金利税率

C.销售额

D.资产负债率

E.资产总额

9.指出下表表示的分配数列属于什么类型( )( )( )( )( )。

要求:计算该市场苹果的平均价格。

3.某公司于2000年初建,注册资本金为100万元,而实际投入资本为30万元。经营一年后,2001年该公司按国家规定从利润中提取盈余公积金5万元,并有未分配利润6万元。请回答:

(1)2001年该公司的所有者权益是多少?

(2)如果该公司为了进一步扩大其业务,从银行借入资金20万元,那么该公司所有者权益增加了多少?

4.某生产小组5个工人的日产量分别为30、32、33、35、38件。

要求:计算工人平均日产量。

5.某运输企业在报告期完成了四批货物运转,第一批400吨,运距300公里;第二批600吨,运距200公里;第三批500吨,运距600公里;第四批800吨,运距450公里。

要求:计算该企业报告期完成的货运量、货物周转量。

2006年统计从业资格考试《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 B

2. B

3. D

4. B

5. A

6. B

7. C

8. D

9. C 10. D 11. B 12. B 13. C 14. A 15. B 16. D

17. B 18. A 19. D 20. A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 ACDE

2. ABCD

3. AC

4. ABCD

5. AC

6. ABCDE

7. ABC

8. ACE

9. BD 10. ABCDE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四、计算题(每题8分,共40分)

1. 解:

⑴该企业1999—2004年的工业总产出资料如下表

该市场苹果的平均价格为: =3.38(元/千克)

3. 解:

⑴2001年该公司的所有者权益=30+5+6=41(万元)

⑵从银行借入资金20万元是该公司的负债,不包括在所有者权益之内,因此该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并未增加。

4.解:

工人平均日产量=33.6(件)

5. 解:

该企业报告期完成的货运量2300(吨),货物周转量900000(吨公里)。

⑴货运量400+600+500+800=2300(吨)

⑵货物周转量(400×300)+(600×200)+(500×600)+(800×450)

=120000+120000+300000+360000

=900000(吨公里)

2016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真题和答案

二○一六年度全国统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考试 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试卷 1.在你拿到试卷的同时将得到一份专用答题卡,所有试题均须在专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或草稿纸上作答不得分。 2.答题时请认真阅读试题,对准题号作答。 一、单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本题共40分,每小题1分。) 1.统计分析中研究如何用样本统计量估计总体参数的统计方法是()。 A. 描述统计 B. 推断统计 C. 理论统计 D. 数理统计 2.“天气形势”、“职业”等是从现象的属性来表现现象的特征,这类变量属于()。 A. 定性变量 B. 定量变量 C. 定距变量 D. 定比变量 3.在抽取样本单位时,如果先将总体分成组,然后在每一组中随机抽选样本单元,这种抽样的方法是()。 A. 简单随机抽样 B. 分层抽样 C. 系统抽样 D. 整群抽样 4.能够反映变量分布的统计图是()。 A. 饼图 B. 散点图 C. 环形图 D. 直方图 .

5.有一数列59、44、38、22、90、32,其中位数是()。 A. 38 B. 22 C. 41 D. 30 6.某地区2015年居民的月平均收入为5200元,标准差为200元。则该地区居民收入的离散系数为()。 A. 19.61% B. 3.85% C. 0.15% D.0.27% 7.张红是某大学一年级的学生,她参加了微积分的两次考试。第一次考试中,全班的平均成绩是75分,标准差是10分;第二次考试中,全班的平均成绩是70分,标准差是15分。张红每次考试成绩都是85分。假定考试分数近似服从正态分布,则张红两次考试的成绩在班里的相对位置()。 A. 不相同,第一次比第二次好 B. 不相同,第二次比第一次好 C. 相同 D. 因为不知道班里人数而无法判断 8.某学校10000名女生身高服从正态分布,其均值为160cm,标准差为5cm,其中6827名女生身高的可能范围是()。 A. 160cm到165cm B. 150cm到170cm C. 155cm到165cm D. 155cm到160cm 9.从一个服从正态分布的总体中随机抽取样本容量为n的样本,在95%的置信度下对总体参数进行估计的结果为:20±0.08。如果其他条件不变,样本量扩大到原来的4倍,则总体参数的置信区间应该是()。 A. 20±0.16 B. 20±0.04 C. 80±0.16 D. 80±0.04 10.某企业想了解已经购买其产品的顾客的满意度,打算在95.45%的置信度且误差范围不超过5%的条件下估计总体,则需要随机抽取顾客的数 .

初级统计师考试《统计基础知识》精选习题一含答案

初级统计师考试《统计基础知识》精选习题一含答案 1.统计的职能有()。 A.信息职能 B.监督职能 C.执行职能 D.咨询职能 E.决策职能 2.根据组织统计调查的机构不同,我国统计调查项目分为()。 A.地方统计调查项目 B.部门统计调查项目

C.抽样统计调查项目 D.国家统计调查项目 E.定期报表统计项目 3.在设计调查问卷时,下列问项中不符合问项设计原则的是()。 A.您家有几口人? B.您是否文盲? C.您有几个孩子? D.您的存款多少? E.您在哪儿上班? 4.我国习惯上所称的工业包括()。 A.交通运输

B.采矿业 C.制造业 D.建筑业 E.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5.油料产量指全部油料作物的生产量,不包括()。 A.花生 B.大豆 C.油菜籽 D.芝麻 E.野生油料 6.工业中间劳务投入指支付给()的服务费用。

A.金融业 B.文化教育业 C.农业 D.邮电业 E.行政管理 7.建筑业总产值包括()。 A.设备安装工程价值 B.建筑工程产值 C.被安装设备本身价值 D.房屋修理所完成的价值 E.被修理的房屋本身价值

8.工业企业能源消费不包括()。 A.回收利用的余热、余能 B.委托外单位加工用的能源 C.用于劳动保护的能源 D.其它非生产消费的能源 E.调出本单位的能源 9.能源生产企业产成品库存主要包括()。 A.盘点中的账外产品 B.未验收入库的产品 C.盘亏的产品 D.代外单位保管的产品

E.尚未拨出的带料加工产品 10.企业可辨认的无形资产包括()。 A.企业信誉 B.土地使用权 C.商标权 D.长期债劵 E.著作权 11.企业会计资产负债表中流动资产包括()。 A.现金 B.存货 C.无形资产

最新中职统计基础知识专项单选题练习(5)(财经类)统计

统计基础知识 专项单选题练习(5) 1.两个变量间的线性相关关系愈不密切,相关系数r值就愈接近(C)。 A.-1 B.+1 C.0 D.-1或+1 2.相关系数的值越接近-1,表明两个变量间(B)。 A.正线性相关关系越弱 B.负线性相关关系越强 C.线性相关关系越弱 D.线性相关关系越强 3.如果协方差,说明两变量之间是(B), A.相关程度弱 B.负相关 C.不相关 D.正相关 4.研究一个随机变量与一个(或几个)可控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的统计方法称为(D)。 A.一元回归分析 B.多元回归分析 C.列联分析 D.回归分析 5.根据回归方程y=a+bx(A)。 A.只能由变量x去预测变量y B.只能由变量y去预测变量x C.可以由变量x去预测变量y,也可以由变量y去预测变量x D.能否相互预测,取决于变量x和变量y之间的因果关系 6.需求法则表明:需求量与商品价格之间的关系是(B)。 A.正相关 B.负相关 C.无相关 D.恒等 7.需求法则的经济理论前提是,在市场经济中,消费者是追求(A)最大的经济人。 A.效用 B.利润 C.价格 D.成本 8.可能成为吉芬商品的一般为(A)。 A.低档品 B.高档品 C.奢侈品 D.名牌产品 9.恩格尔曲线所表明的是(B)的内在联系。 A.需求量与价格

B.需求量与收入 C.需求量与支出 D.需求量与供给量 10.表明生活富足的恩格尔系数为(D)。 A.大于60% B.50%—60% C.40%—50% D.30%—40% 11.供给法则表明,供给量与商品价格之间的关系是(A)。 A.正相关 B.负相关 C.无相关 D.恒等 1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的变动会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按(A)发生变动。 A.相同方向 B.相反方向 C.相同比例 D.不同比例 13.政府对市场的干预主要表现为(A)。 A.对商品价格的干预 B.对商品供给的干预 C.对商品需求的干预 D.对商品数量的干预 14.如果对于一个既定的资源配置进行改变,其结果会使到少一个人情况变得更好,并且没有任何一个人的情况变得更差,称为(B)。 A.帕雷托最优状态 B.帕雷托改进 C.帕雷托标准 D.帕雷托平衡 15.在市场经济中,当市场主体的经济活动给其他经济主体或社会成员带来一定影响,并且这种响又不能得到相应补偿或赔偿时便产生了(A)。 A.经济外部性 B.正外部性 C.负外部性 D.经济内部性 16.用支出法计算内生产总值的公式为(A)。 A.GDP=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净出口 B.GDP=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净进口 C.GDP=消费+投资+储蓄+进口 D.GDP=消费+投资+储蓄+出口 17.在开放的经济环境下,宏观经济均衡的条件是(C)。 A.I=S B.I=S+(T-G) C.I=S+(T-G)+(M-X)

统计基础知识试卷(1)

统计基础知识试卷 一、填空(每空2分) 1、按调查对象包括范围的不同来划分,统计调查可分为__________调查和________调查。 2、总量指标的特点是其数值大小与总体范围大小呈__________变化。 3、对统计变量的分布状况,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描述。一个是分布的___________;一个是分布的 _______________。 4、抽样调查是以__________数据推断___________数据。 5、属于两个总体之间对比的相对数有_____________相对数和__________相对数。 6、抽取400件产品,其中有8件次品,则成数标准差为_________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 6 人和201 () 1 - 4() 4 8、某企业的职工工资水平比上年提高5%,职工人数增加2%,则企业工资总额增长() 9、统计指数划分为个体指数和总指数的依据是() A.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 B.指标性质不同 C.采用的基期不同 D.编制指数的方法不同 10、对某种连续生产的产品进行质量检验,要求每隔一小时抽出10分钟的产品进行检验,这 种抽查方式是() A、简单随机抽样 B、类型抽样 C、等距抽样 D、整群抽样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 1、下列统计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有()

A 、工资总额 B 、单位产品成本 C 、出勤人数 D 、人口密度 E 、合格品率 2、在工业设备普查中()。 A 、工业企业是调查对象 B 、工业企业的全部设备是调查对象 C 、每台设备是填报单位 D 、每台设备是调查单位 E 、每个工业企业是填报单位 3、统计分组的作用是() A.划分社会经济类型 B.说明总体的基本情况 C.研究同质总体的结构 D.说明总体单位的特征 E.分析被研究现象总体诸标志之间的联系和依存关系 4、下列统计指标属于总量指标的是()。 A E 561211%,要求2 3、年比1989年增长 4、试问哪一个市场农产品的平均价格较高?并说明原因。 参考答案 一、1.全面非全面2.同方向3.集中趋势离中趋势4.样本5.比较相对数强度相对数6. 0.14 二、1.A2.B3.C4.D5.A6.A7.B8.B9.A10.D

统计基础知识第二章统计调查习题及答案

贸企业受经济危机影响的严重程度,这种调查方式是( B ) (2010年1) B. 典型调查 C. 抽样调查 D.重点调查 7. 人口普查的调查单位是 (C ) (2009年10) A. 每一户 B.所有的户 C.每一个人 D.所有的人 8. 全面调查是对调查对象总体的所有个体都进行调查,下述属于全面调查的是( (2009 年 1 月) A. 对某种连续生产的产品质量进行抽查 B. 某地区对工业企业设备进行普查 C. 对全国钢铁生产中的重点单位进行调查 D. 抽选部分地块进行农产量调查 9.统计调查按组织形式分为( C ) (2008年10月) A. 全面调查与非全面调查 B.经常性调查与一次性调查 C.统计报表制度与专门调查 D.直接观察法 二、多项选择题 1. 专门调查是为了了解和研究某种情况或问题而专门组织的统计调查, 统计基础知识第二章统计调查习题及答案 第二章 统计调查 一、单项选择题 1.对一批商品进行质量检验,最适宜采用的调查方法是 (B ) (2012年1月) A.全面调查 B.抽样调查 C.典型调查 D.重点调查 2?对某市自行车进行普查,调查对象是 (C ) (2011年10月) A.所有自行车车主 B.每一个自行车车主 C.所有自行车 D.每一辆自行车 3.统计报表按填报部门不同.,可以分为(A ) (2011年1月) A.基层报表和综合报表 B.电讯报表和书面报表 C.定期报表和年报 D.基本报表和专业统计报表 4. 抽样调查与重点调查的主要区别是 A.作用不同 C.灵活程度不同 5. 下列哪项不是.问卷调查的特点( A ?通俗易懂 (B ) (2010 年 10) B.组织方式不同 )(2010年 1) B.准确性高 C.适用范围广 D.节省调查时间,提高调查效率 6.为了获取最新受经济危机冲击情况, 调查人员专门选取浙江、 江苏两省,深入当地了解外 A.普查 F 列属于专门调查的

统计基础知识大纲

《统计基础知识》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统计基础知识 学时:开设一学期,周课时5个课时,共计80课时 (其中:讲课学时:56学时,实践学时:17学时) 建议教材:统计基础知识(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娄庆松、曹少华主编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会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之一。 课程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系统地掌握统计工作的基础理论、主要方法和基本技能;以社会经济统计工作的一般原理和原则为主,密切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从事各项经济工作和财会工作奠定分析研究的基础。 二、课程的基本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概述(3学时) 教学要求: 了解统计的基本职能,理解统计研究的对象、社会经济统计的特点、统计研究的具体方法;掌握统计和统计学的含义、统计学的几个基本概念。 (一)教学内容 1.1统计的含义和特点 1.2统计学中常用的基本概念 (二)重点 1、统计和统计学 2、统计研究基本方法 3、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 (三)难点 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 第二章统计调查与统计整理(15学时) 教学要求: 了解统计数据来源的两个方面;理解统计调查的分类;掌握统计调查的概念,各种统计调查组织方式的概念、特点、适用条件,掌握统计调查方案设计的程序。

了解统计整理的概念、统计数据的审统计数据整理的步骤、统计数据的汇总;理解组距、组数、组限、频数、频率等概念的涵义;掌握统计分组的意义、作用,掌握品质分布数列的概念、变量分布数列的概念,掌握统计表的结构 (一)教学内容 2.1统计调查 2.2统计整理 (二)重点 1、各种统计调查组织方式的概念、特点、使用条件 2、统计分组和变量分布数列的编制方法 3、变量分布数列图示法中直方图、折线图的绘制 4、手工汇总方法的划记法、过录法 (三)难点 统计分组和变量分布数列的编制方法 第三章统计综合指标(13学时) 教学要求: 了解总量指标的概念及计量单位;掌握总量指标及总体单位总量、标志总量、时期指标、时点指标,掌握相对指标及结构相对指标、比例相对指标、比较相对指标、强度相对指标、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动态相对指标,掌握平均指标及简单算术平均数、加权算术平均数,掌握标志变异指标及全距、标准差、标准差系数;理解简单调和平均数、加权调和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一)教学内容 3.1总量指标 3.2相对指标 3.3平均指标与标志变异指标 (二)重点 1、总量指标的概念。标志总量与总体总量,时期指标与时点指标 2、熟练掌握六种相对指标的概念、表现形式、特点和计算方法 3、平均指标和标志变异指标的概念和作用 4、算术平均数和标准差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015中职统计基础知识测试题:第八章练习

第八章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 ⒈当价格不变时销售额与销售量之间存在着( ) ①相关关系 ②因果关系 ③函数关系 ④比较关系。 ⒉当自变量按一定数量变化时,因变量也大致按照一个固定的量变化,这时两个变量之间存在着( ) ①线性相关关系 ②曲线相关关系 ③负相关关系 ④正相关关系。 ⒊当变量x 值增加时,变量y 值随之下降,那x 和y 两个变量之间存在着( ) ①正相关关系 ②负相关关系 ③曲线相关关系 ④直线相关关系。 ⒋相关系数( ) ①只适用于直线相关 ②只适用于曲线相关 ③既可用于直线相关,也可用于曲线相关 ④既不适用于直线相关,也不适用于曲线相关 ⒌已知2()x x -∑是 ()()x x y y --∑的2.1倍,而2 ()x x -∑ 是2()y y -∑的3.2倍,则相关系数r 为( ) ①不能计算 ②0.6 ③0.85 ⒍相关系数r 的取值范围是( ) ①01r ≤≤;②11r -≤≤;③10r -≤≤;④0r <。 ⒎如果变量x 和变量y 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85,这说明两变量之间是( ) ①高度相关关系;②完全相关关系;③低度相关关系;④完全不相关。 ⒏已知变量x 与y 之间的关系,如左图所示,下面那四个数字最可能是其相关系数: ①-1.01 ②-0.23 ③-0.91 ④-0.32 ⒐如果变量x 和变量y 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81,而抽样单位数n=10,给定显著性水平0.05α=, 0.025(8) 2.306t =,这说明两变量之间的线性相关关系( ) ①不显著 ②显著 ③无法判断 ④没有线性相关关系,是曲线相关 ⒑已知某工厂甲产品产量和生产成本有直接关系,在这条直线上,当产量为500时,其生产成本为10000元,其中不随产量变化的成本为2000 元,则成本总额 y

统计基础知识章节练习题

第一章概述测试题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计20分) l、统计学是一门( ) A、方法论的社会科学 B、方法论的自然科学 C、实质性科学 D、方法论的工具性科学 2、调查某大学2000名学生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 。 A、2000名学生 B、2000名学生的学习成绩 C、每一名学生 D、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成绩 3、要了解某市国有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情况,则统计总体是( ) A、该市国有的全部工业企业 B、该市国有的每一个工业企业c、该市国有的某一台设备 D、该市国有制工业企业的全部生产设备 4、变量是( ) A、可变的质量指标 B、可变的数量标志和指标 C、可变的品质标志 D、可变的数量标志 5、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 ) A、标志 B、总体单位 c、指标 D、总体 6、统计总体的基本特征是( ) A、同质性、大量性、差异性 B、数量性、大量性、差异性、 C、数量性、综合性、具体性 D、同质性、大量性、可比性 7、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 A、工人年龄 B、工人性别 C、工人体重 D、工人工资等级 8、标志是说明( ) A、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 B、总体单位量的特征的名称’ C、总体单位质的特征的名称 D、总体特征的名称 9、在职工生活状况的研究中,“职工的收入”是( ) A、连续变量 B、离散变量 C、随机变量值 D、连续变量值lO、下列属于连续变量的是( ) A、中等学校数 B、国营企业数 C、国民生产总值 D、学生人数 ll、下列属于无限总体的是( ) A、全国的人口总数 B、水塘中所养的鱼 C、城市流动人口数 D、工业连续大量生产的产品产量 12、某人月工资500元,则“工资”是( ) A、数量标志 B、品质标志 c、质量指标 D、数量指标 13、某单位有500名工人,把他们的工资额加起来除以500,则这是( ) A、对500个标志求平均数 B、对500个变量求平均数c、对500个变量值求平均数 D、对500个指标求平均数 14、要了解全国人口情况,总体单位是( ) A、每个省的人口 B、每一户 C、每个人 D、全国总人口 15、已知某种商品每件的价格是25元,这里的“商品价格”是( ) A、指标 B、变量 c、品质标志 D、数量标志 16、某地区四个工业企业的总产值分别为20万元、50万元、65万元和100万元,这里的“工 业总产值”是( ) A、变量 B、变量值 C、数量标志 D、品质标志 17、有四名工人的月工资额分别为125元、140元、165元、200元,这四个数字是( ) A、数量指标 B、变量 C、变量值 D、品质标志 18、某企业职工人数为1200人,这里的“职工人数1200人”是( ) A、标志 B、变量 c、指标 D、标志值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志值有两大类:品质标志值和数量标志值 B、品质标志才有标志值 C、数量标志才有标志值 D、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都有标志值 20、对某地区某日的气温进行测量得到的测量值,使用的计量方式是( ) , A、测量值数据 B、计数值数据 c、排序数据 D、分类数据 二、多选题(每题2分,共计20分) l、变量按其是否连续可分为( ) A、确定性变量 B、随机变量 C、连续变量 D、离散变量 2、某企业是总体单位,则数量标志有( ) A、所有制 B、职工人数 C、月平均工资 D、产品合格率 3、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数量标志可以用数值表示 B、品质标志可以用数值表示 C、数量标志不可以用数值表示 D、品质标志不可以用数值表示 4、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 。 A、工人人数 B、性别 C、文化程度 D、企业经济类型 5、下列属于离散变量的有( ) A、人数 B、身高 C、工厂数 D、机器台数 6、要调查某地区全部成年人口的就业情况,那么( ) A、全部成年人是研究的总体 B、成年人口数是统计指标 c、成年人口就业率是统计标志 D、“职业”是每个人的特征,“职业”是数量标志 7、设某地区五家全民所有制企业的工业总产值分别是25万元、22万元、40万元、33万元 和65万元,则( ) A、“所有制”是企业的品质标志 B、“工业总产值”是企业的数量标志 C、“工业总产值”是企业的统计指标 D、25、22、40、33、65是变量值 8、总体、总体单位、标志和指标这几个概念间相互关系表现为( ) A、没有总体单位也就没有总体,总体单位因此离不开总体而存在 B、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 C、统计指标的数值来源于数量标志 D、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 E、指标和标志是只能用数值表现的 9、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有( ) A、民族 B、职业 C、职称 D、文化程度 E、工作年限 10、要调查1000户养鸡专业户的生产经营情况,可选用的数量标志有( ) A、养鸡专业户的户数 B、每一养鸡户的养鸡数 C、1000户养鸡户的养鸡数 D、每一养鸡户的收入 E、1000户养鸡户的总收入 三、判断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 l、统计在研究客观事物现象时,是以客观事物现象的定量认识为基础的( ) 2、统计研究客观事物的现象,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 ) 3、统计总体分为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 ) 4、工资是离散变量( ) 5、统计研究客观事物现象,着眼于个别的数量特征而不是总体的数量特征( ) 6、某生产组有5名工人,日产零件数分别为60件、6l件、62件、63件、64件,因此说有5个变量( ) 7、用文字表示的指标叫质量指标,用数字表示的指标叫数量指标( ) 8、品质数据用文字回答,但有时也用数值回答( ) 9、标志和指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两者没有任何的联系( ) lO、统计总体是由客观存在的、具有某者共同性质的许多个体构成的整体( ) 四、名词解释(每个3分,共计9分)

《统计基础知识》课程教学计划

《统计基础知识》课程教学计划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统计基础知识》是会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之一。该课程主要了解统计中几个常用的基本概念、统计数据的采集与整理、总体变量分布特征的统计描述、抽样技术概述、统计对比与因素分析、时间数列分析、相关与回归分析等。 二、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系统地掌握统计工作的基础理论、主要方法和基本技能;以社会经济统计工作的一般原理和原则为主,密切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从事各项经济工作和财会工作奠定分析研究的基础。其具体目标为: (一)能力目标 (1)能树立统计基础知识的新观念。 (2)能使用统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知识目标 (1)具有统计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础知识; (2)具有熟练运用统计知识的基础知识; (3)具有运用统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 (三)情感目标 (1)激发学生对会计专业的热爱和强烈的事业心; (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 (3)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三、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 (一)概述 了解统计的基本职能,理解统计研究的对象、社会经济统计的特点、统计研究的具体方法;掌握统计和统计学的含义、统计学的几个基本概念。 1、了解统计基础知识的含义,了解统计基础知识的对象和职能,以及统计产生与发展。

2、掌握统计学的几个基本概念。如:统计总体、总体单位、指标与标志、变异与变量。 (二)统计调查与统计整理 课程内容 统计调查的概念与任务、统计调查的种类、我国常用的几种调查组织方式、统计调查方案、数据采集的具体操作方法、科学试验、统计数据的间接来源; 统计数据整理的意义和步骤、统计数据的审核、统计分组、统计分组过程与变量分布的形成——变量分布数列的编制、统计汇总、统计整理结果的显示。 教学要求 1、了解统计数据来源的两个方面;理解统计调查的分类; 2、掌握统计调查的概念,各种统计调查组织方式的概念、特点、适用条件,掌握统计调查方案设计的程序; 3、了解统计整理的概念、统计数据的审统计数据整理的步骤、统计数据的汇总;理解组距、组数、组限、频数、频率等概念的涵义; 4、掌握统计分组的意义、作用,掌握品质分布数列的概念、变量分布数列的概念,掌握统计表的结构 (三)统计综合指标 课程内容 总量指标的概念、种类、计量单位、计算;相对指标的概念、数值的计量形式、种类及计算方法;平均指标与标志变异指标;变量值、平均值与标准差的关系。 教学要求 1、了解总量指标的概念及计量单位;掌握总量指标及总体单位总量、标志总量、时期指标、时点指标 2、掌握相对指标及结构相对指标、比例相对指标、比较相对指标、强度相对指标、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动态相对指标 3、掌握平均指标及简单算术平均数、加权算术平均数,掌握标志变异指标及全距、标准差、标准差系数 4、理解简单调和平均数、加权调和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统计基础知识》期末考试题

统计基础知识》 期末考试试卷 班级姓名学号成绩一、单项选择题(共24 分,每小题2 分) 1.统计平均数反映()。 A.变量分布的一般趋势 B.变量分布的散趋势 C.变量分布的集中趋势 D.变量分布的典型特征 2.下面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A.人口年龄 B.产品等级C?家庭收入D.职工人数 3.要了解某企业职工的文化水平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A.该企业的全部职工 B.该企业的每一个职工 C.该企业每一个职工的文化程度 D.该企业全部职工平均文化程度 4.我国的全国人口普查,()进行一次。 A. 3 年B . 5 年C. 10 年D. 20 年 5.某村农民人均纯收入最高为809元,最低为570元,据此分成6个组的等距数列,则组距应为()。 A.240 B.120C.60 D.40 6.总量指标按其反映时间状况不同,可以分为()。 A.总体总量和标志总量 B.总体总量和时点总量 C.标志总量和时期总量 D.时点总量和时期总量 7.下列数据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是()

A.学生的专业 B.学生的性别 C.学生的年龄 D.学生的住址 8. 某企业计划规定某产品单位成本降低3%,实际降低了5%,则成本计划完成程度为()。 A.101.9% B.167% C.60% D.97.9% 9 .要了解某批灯泡的平均寿命,宜采用的调查方法应为()。 A. 重点调查 B. 抽样调查 C.直接调查 D.全面调查 10.以下不属于强度相对指标的是()。 A.人口密度 B.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C.男女性别比 D.小学入学率 11.下列数列中,指标数值可以相加的是()。 A. 平均数时间数列 B. 相对数时间数列 C .时期数列 D. 时点数列 12.统计分组的依据是()。 A.标志 B.指标 C.标志值 D.变量值 二、多项选择题(共16分,每小题2 分) 1.统计的基本职能有() A ?信息 B ?咨询 C ?核算 D ?监督

关于统计基础知识教学的几个问题.doc

关于统计基础知识教学的几点看法 彭飞 《统计基础知识》是职业学校财经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也是其它专业的重要选修课。但是在职业学校中统计课教学难度较大,主要原因是统计学比较抽象,而职业学校学生的文化素质比较低,理解能力不强,以前又没有上过专业课,难以适应,方法也没有掌握,所以学习效果比较差。本文就统计学教学中几个难度较大、容易混淆的问题谈谈己的看法,试图通过这篇文章能够给大家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提供一点帮助。 ?、统计基础知识的整体框架结构 统计基础知识是按照统计工作过程的五个阶段来讲的,即统计设计、数据采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和数据提供与管理。其中统计设计和统计数据提供与管理因为理论性较强,教材中未提及。因此,实际上职业学校统计基础只讲三个部分:数据采集、数据整理和数据分析。 数据采集主要有两种方法:统计调查和科学实验。科学实验本是自然科学研究的方法,社会科学领域很少采用。但是在国外统计学的应用范围很广,不仅应用于社会科学,很多自然学科也普遍采用统计方法。因此将实验的方法借鉴到统计学中。但我国的统计中目前还很少采用实验的方法。因此,这一?部分可作简单介绍,主要讲统计调查。 数据整理主要讲方法,包括分组、汇总和编制统计表和绘制统计图。 教材的主要部分是讲统计分析方法,包括:统计指标,抽样估计,统计指数, 时间数列(动态分析)和相关分析。 在开始授课的时?候,教师应该将框架结构讲清楚,便于学生整体把握。 二、平均数 平均数是统计指标中的一个重要指标。平均数学生并不陌生,在小学或者初中大多学过一些。 学习平均数首先要搞清分类。平均数分为两大类:静态平均数和动态平均数。按照过去的教学经验,学生很容易混淆。其分类标准教材中讲了很多,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大家应该把握:静态平均数是表示平均每个总体单位(平均每个人,平均每个企业,平均每个学校,…)的水平。动态平均数是表示平均每个时间单位(平均每天,月、季、学期、年…)的水平。 最常用的平均数是算术平均数。算术平均数在计算时首先要看资料,根据资料的不同可以分为四种情况,四个公式: 1、基本公式 总体标志总量 算术平均数二 总体单位总量 例如:某班级有50名同学,统计学考试总成绩为4000分,其平均成绩为:

统计基础知识期末考试试题和答案

统计基础知识期末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0.5×36=18分) ⒈记述学派的代表人是和,政治算术学派的代表人是,数理学派是。 ⒉统计整理主要是对进行加工整理。 ⒊分配数列包括和两个组成要素。在分配数列中,频数是指。 ⒋数值平均数包括、和;位置平均数是指和。 ⒌编制动态数列的基本原则是保持数列中各项指标具有。具体要求是:第一,数列中各项指标、应力求一致;第二,数列中各项指标的和应一致。 ⒍标志变异指标是衡量平均数大小的尺度,也可用来研究现象发展过程的和等。 ⒎动态分析的任务除了编制动态数列,计算、、和等分析指标外,还可以用来研究现象的长期变动趋势和,并用来预测现象的未来。 ⒏编制综合指数要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复杂总体中各要素的问题,另一个是所属时期的确定问题。 ⒐等距抽样按样本单位抽选的方法不同,可分为、和等。 ⒑相关系数大于1,说明现象间存在;相关系数小于0,说明现象间存在;若相关系数等于﹢1,则说明现象存在关系。 二.单项选择题(1×10=10分) ⒈要研究某市全部工业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总体单位是() ①每一个工业企业②全部工业企业 ③每一件工业产品④全部工业产品 ⒉要了解某学校全部职工的情况,下列属于统计指标的是() ①该校每一个职工的学历②该校每个职工的工资 ③该校全部职工的学历④该校职工的平均工资 ⒊下列变量中属于连续变量是() ①职工人数②设备台数 ③学生体重④学校所数 ⒋某地区在收割前随机地选取5﹪的麦田,测算其小麦产量来估计该地区的小麦总产量,之中调查属于()①普查②典型调查 ③重点调查④抽样调查 ⒌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500,相邻组的组中值为48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 ①520 ②510 ③500 ④540 ⒍某学校全部学生中,男生占60﹪,女生占40﹪,这种指标属于() ①比较相对数②强度相对数 ③结构相对数④动态相对数 ⒎某企业的税后利润今年计划比去年增长4﹪,实际增长了8﹪,则该企业税后利润的计划完成程度()①8﹪—4﹪②8﹪÷4﹪ ③108﹪÷104﹪④104﹪÷108﹪ ⒏总体中如果各单位标志值的和等于其相应的总体标志总量,若要计算其平均数,则应选用() ①算术平均法②调和平均法 ③集合平均法④三种方法都可以

统计基础知识期末试题及答案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2015级《统计基础知识》试题(范围44-92)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1. 统计绝对数按其所反映的总体内容不同可分为() A.总体单位总量与标志单位总量 B.总体单位总量与总体标志总量 C.总指标与标志 D.实物指标和价值标志 2权数对计算平均数的影响,决定于() A.权数所在组标志值的大小 B.各住组距的大小 C.总体单位数的多少 D.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比重的大小 3.算术平均数的基本形式是( ) A.同一总体的不同的部分对比 B.总体的部分数值与总体单位数对比 C.总体变量值总量与总体总频数对比 D.不同总体的两个指标数值对比 4总体的标准差越大,说明() A.平均数的数值越大 B.平均数的代表性越大 C.平均数的数值越小 D.平均数的代表性越小 5某单位有500名职工,把他们的工资额加起来除以500,则这是() A. 对500个标志求平均数 B. 对500个变量求平均数 C. 对500个变量值求平均数 D. 对500个指标求平均数 6下列总量指标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是() A. 工业总产值 B. 商品销售量 C. 人口出生数 D. 水库储水量 7.有10个变量值,它们对数值5的离差分别是:-4、-3、-2、-1、0、1、2、 3、4、5,由此可知() A. 这10个数中有负数 B. 这10个数的平均数为零 C. 这10个数的平均数为5 D. 这10个数的平均数为5.5 8.假如各个标志值都扩大2倍,而频数都减少为原来的1/3,那么平均数 ()A. 不变 B. 减少到1/3 C. 扩大2倍 D. 不能预期平均数的变化 9.在什么条件下,加权算术平均数可用简单算术平均数计算( )。 A.权数不等 B.权数相等 C.变量值相同 D.变量值不同 10.如果每一个标志值都增加5个单位,则算术平均数的值()。 A.也增加5个单位 B.增加10个单位 C.保持不变 D.无法判断 11某校2001年在校学生人数6000人,毕业生人数1400人,上述两个指标是( ) A.均为时期指标 B.均为时点指标 C.前者为时期指标,后者为时点指标 D.前者为时点指标,后者为时期指标 12.第一组工人的平均工龄为6年,第二组为8年,第三组为10年,第一组工人数占总数的30%,第二组占50%,则三组工人的平均工龄为( ) A.8年 B.7.55年 C.32.5年 D.7.8年 13.总量指标按反映时间状况的不同,分为() A.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B.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 C.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 D.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 14.反映数据集中趋势的测度值中,不用根据所有变量值计算的是() A.算术平均数 B.调和平均数 C.众数 D.几何平均数 15.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大小()。 A.受各组次数的影响最大 B.受各组标志值的影响最大 C.受各组标志值和次数的共同影响 D.不受各组次数的影响 16..根据重复抽样调查资料,某小学一年级优秀生比例为20%,二年级为20%,在抽样人数相等的条件下,优秀生比例抽样误差() A.一年级较大 B.二年级较大 C.相同 D.无法作出结论 17商品库存量是()。

《统计基础知识与实务》课程平时作业三

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专科 《统计基础知识与实务》课程平时作业三 统计基础知识(6-8章) 第六章统计指数 一、单项选择题 1、反映多种项目或变量综合变动的相对数为(B)。 A、个体指数 B、总指数 C、综合指数 D、平均指数 2、某企业2007年总生产成本比2006年上升了50%,产量增加了25%,则单位成本提高了(D)。 A、25% B、2% C、75% D、20% 3、若物价上涨,销售额持平,则销售量指数(B)。 A、增长 B、降低 C、不变 D、与物价上涨幅度一致 4、编制总指数的两种形式是(C)。 A、个体指数和综合指数 B、动态指数和静态指数 C、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 D、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5、计算商品销售量指数的目的是测定(A)的总变动。 A、各种商品销售量 B、各种商品销售额 C、各种商品零售价格 D、居民购买力 二、多项选择题 1、平均指数(ACDE)。 A、是个体指数的加权平均数 B、是计算总指数的唯一形式 C、是计算总指数的一种形式 D、可以作为一种独立的指数形式 E、可作为综合指数的变形形式来使用 2、三种商品的价格平均指数为105%,其绝对影响为68万元,这表明(ACD)。 A、三种商品的价格平均上涨5% B、由于价格上涨使销售额增长5% C、由于价格上涨使居民在维持一定生活水准的情况下多支出68万元 E、报告期价格与基期价格的绝对差额为68万元。 3、在计算综合指数时,同度量因素时期的选择(ABCD)。 A、应根据指数的经济内容来决定 B、在计算数量指标综合指数时,应将同度量因素固定在基期 C、在计算数量指标综合指数时,应将同度量因素固定在报告期 D、在实际应用中,可将不变价格作为同度量因素 E、应根据基期或报告期资料是否全面来决定 4、下列属于数量指标指数的有(ACE)。 A、产品销售量指数 B、产品成本指数 C、工业总产出指数 D、零售物价指数 E、职工人数

统计基础知识期末试卷及答案 (2)

第1页,共4页 期末测试二 1个选项是正确答案,每题3分,共30分) )。 B .典型调查 C .重点调查 D .抽样调查 )。 B .只有全面调查中才有 D .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都没有 1990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为17688亿元,这是( )。 B .时点指标 C .总体总量指标 D .平均指标 ( )。 B .标准差 C .离散系数 D .平均差 )。 )。 B .结构相对指标 C .比例相对指标 D .比较相对指标 y 都落在回归直线y ?=a+bx 上,则x 与y 之间的相关系数( )。 r=1 B .–1

2020年初级统计师《基础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七含答案

2020年初级统计师《基础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七含答案 1.投资乘数k是( )的倒数。 A.边际储蓄倾向 B.边际消费倾向 C.平均储蓄倾向 D.平均消费倾向 2.一国货币汇率下跌,即货币贬值,则会导致( )。 A.进口贸易缩减 B.以本币标示的进口商品价格就会下跌 C.本国居民对进口商品的需求增大

D.扩大进口贸易 3.从几何意义上讲,均衡价格是指( )。 A.供给量等于需求量时的价格 B.供给价格等于需求价格时的价格 C.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交点决定的价格 D.需求等于供给时的价格 4.某企业2016年度的主营业务收入净额为600万元,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为30天,则该企业2017年度的应收账款平均余额为( )。 A.50万元

B.40万元 C.30万元 D.20万元 5.下列关于三部门宏观经济均衡条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储蓄=投资 B.储蓄+政府的净税收收入=政府购买+投资 C.储蓄+政府的净税收收入+政府购买=投资 D.储蓄=政府的净税收收入+政府购买+投资 6.政府转移支付乘数等于( )。

A.货币乘数 B.投资乘数的相反数 C.税收乘数的相反数 D.平衡预算乘数 7.根据菲利普斯曲线的解释,降低通货膨胀率的办法只能是( )。 A.增加工资 B.降低失业率 C.提高失业率 D.减少货币供给量

8.与一次性原始凭证相比,采用原始累计凭证的优点不包括( )。 A.可以减少凭证数量 B.可以简化核算手续 C.可以集中反映某种经济业务的总括发生情况 D.可以事前控制有关耗费 9.静态的会计等式不包括( )。 A.资产=权益 B.资产=债权人权益+投资者权益 C.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D.收入-费用=利润

《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题型示例.pdf

2005年统计从业资格考试 《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将其代表的字母填写在题干中的括号内;20道题,每题1分,共20分。)  1、平均数指数是通过对(D)加权平均而形成的指数。 A.总指数 B.综合指数 C.平均指标指数 D.个体指数  2、统计整理主要是对(C)的整理。 A.历史统计资料 B.统计分析资料 C.原始调查资料 D.综合统计资料  3、下列数列中,指标数值可以相加的是(C)。 A.平均数时间数列 B.相对数时间数列 C.时期数列 D.时点数列  4、按指数所反映的现象特征不同,指数可分为(B)。 A.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 B.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C.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 D.个体指数和总指数  5、反映同一总体在不同时间上的数量对比关系的是(C)。 A.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 B.比较相对指标 C.动态相对指标 D.比例相对指标  6、时期数列中所包含的指标(A)。 A.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某一段时期内发展过程的总量 B.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某一瞬间上所达到的水平 C.反映社会经济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 D.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一般水平  7、分配数列包含两个组成要素,即(B)。 A.分组标志和组距 B.分组和次数 C.分组标志和次数 D.分组和表式  8、下列调查属全面调查的是(D)。 A.抽样调查 B.重点调查 C.住户调查 D.快速普查  9、要了解某工业企业职工的文化水平,则总体单位是(B)。 A.该工业企业的全部职工 B.该工业企业的每一个职工 C.该工业企业每一个职工的文化程度 D.该企业全部职工的平均文化程度  10、要了解某批灯泡的平均寿命,宜采用的调查方法应为(B)。 A.重点调查 B.抽样调查 C.直接调查 D.全面调查  11、在分配数列中,频数是指(C)。 A.各组单位数与总单位数之比 B.各组分布次数的比率 C.各组单位数 D.总单位数  12、人口具有自然属性和(C)两种属性。 A.历史属性 B.物理属性 C.社会属性 D.生物属性  13、下列人口指标中,属于静态指标的是(C)。 A.年内出生人口 B.年内迁出人口 C.年末总人口 D.全年离婚人数  1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产业活动单位必要条件的是(A)。 A.依法在工商和税务部门登记 B.在一个场所从事或主要从事一种社会经济活动 C.相对独立组织生产经营或多或少业务活动 D.能够掌握收入和支出等业务核算资料

最新统计基础知识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教学提纲

《统计基础》期中考试题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计26分) 1.统计的职能包括职能、职能和职能。 2.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有法、法、法。 3.统计总体的特征性、性、性。 4.变量的具体取值称为。 5.搜集统计数据的具体方法有、、、、。 6.统计调查的组织方式有、、、、。 7.分配数列有两个要素、。 8.相对指标有指标、指标、指标、指标、 指标、指标、 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计6分) 1.总体单位 2.总量指标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10分) 1.统计调查按调查()不同可分为经常性调查和一次性调查 A、登记时间是否连续 B、组织方式 C、对象包括的范围 D、任务 2.按总量指标()不同可分为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 A、反映现象的内容 B、所反映时间状况 C、所采用的计量单位 3.现象总体中的出现次数最多的标志值是() A、组中值 B、中位数 C、众数 D、离差 4.变量值中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是() A.全距 B.组中值 C.上限 D.下限 5.()指标是反映同类现象总体各单位某一数量标志在一定时间、地点下所达到的一般水平的综合指标。 A. 总量 B.相对 C. 平均 四、判断题(每题2分,共计10分) 1.各标志值与其算术平均数的离差之和等于零() 2.各标志值与算术平均数的离差平方和为最小值() 3.填表说明的内容主要包括:补充资料、注解、资料来源、填表单位、填表人、填表日期等() 4.在分配数列中,分配在各组的单位数叫频率() 5.时点指标数值的大小与时期长短密切相关,一般情况下时期越长指标数值越大() 四、简答题(共计8分) 指标与标志 五、计算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 1.某班40名学生某课程成绩分别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