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方经济学(生产者行为理论)历年真题试卷汇编3

西方经济学(生产者行为理论)历年真题试卷汇编3

西方经济学(生产者行为理论)历年真题试卷汇编3
西方经济学(生产者行为理论)历年真题试卷汇编3

西方经济学(生产者行为理论)历年真题试卷汇编3

(总分:44.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4,分数:28.00)

1.对任意一个产量水平,( )。(上海财经大学2008研)

(分数:2.00)

A.平均可变成本一定大于平均固定成本

B.平均固定成本一定大于平均可变成本

C.固定成本一定大于可变成本

D.上述说法都不一定正确√

解析:解析:平均固定成本AFC随产量的增加而减少,与平均可变成本.AVC相比,它们的大小是不确定的,随着产量的不同而不同。在产量较小时,AFC>AVC;当产量较大时,AFC会变得很小,AVC>AFC。同理,固定成本是始终固定的,而可变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增加,所以它们的大小也是不确定的,随着产量的不同而不同。

2.当边际成本低于平均成本时,( )。(上海财经大学2002研;中山大学2006研)

(分数:2.00)

A.平均成本上升

B.平均可变成本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

C.总成本下降

D.平均可变成本上升

解析:解析:当边际成本低于平均成本时,平均可变成本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其中,当边际成本低于平均可变成本时,平均可变成本下降;当边际成本高于平均可变成本时,平均可变成本上升。A项当边际成本低于平均成本时,平均成本下降;C项由于边际成本大于零,总成本上升。

3.假设一个企业生产的平均成本为6元,他的平均固定成本为3元(固定成本是沉没成本)。其产品的价格为每单位5元。那么,在短期内该企业应该( )。(上海财经大学2006研)

(分数:2.00)

A.关门

B.继续生产√

C.减少固定成本

D.建设一个更大的厂房

解析:解析:当厂商的AR>AC时,厂商获得经济利润;当AR=AC时,厂商仅获得正常利润;当AVC<AR<AC时,厂商亏损但会继续生产以弥补在短期内存在的固定成本;当AR≤AVC时,厂商将关门,即停止营业。由题意,知道厂商的平均可变成本为6—3=3,平均收益为5,大于平均可变成本3,所以厂商会继续生产。

4.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可变成本的交点是( )。(上海财经大学2005研)

(分数:2.00)

A.收支相抵点

B.停止营业点√

C.厂商均衡点

D.平均成本最低点

解析:解析: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可变成本的交点,厂商进行生产,其收益刚好可以弥补企业投入的全部可变成本,这一点就是企业的停止营业点。

5.若边际技术替代率MRTS LK大于劳动与资本的价格之比,为使成本最小,该厂商应该( )。(中山大学2005研)

(分数:2.00)

A.同时增加资本和劳动

B.同时减少资本和劳动

C.减少资本,增加劳动√

D.减少劳动,增加资本

解析:解析:MRTS LK MP L变小,MP K增大。遵循边际产品递减规律,为使成本最小,该厂商应该减少资本,增加劳动。

6.假定短期的生产厂商在某一产量水平上实现其平均成本的最小值,这意味着( )。(上海财经大学2005研) (分数:2.00)

A.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成本√

B.厂商已获得最大利润

C.厂商已获得最小利润

D.厂商的经济利润为零

解析:解析:边际成本曲线和平均成本曲线相交于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因此在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成本。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上海财经大学2004研)

(分数:2.00)

A.厂房设备投资的利息是可变成本

B.贷款利息的支出是可变成本

C.总成本在长时期内可以划分为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

D.补偿固定资本无形损耗的折旧费用是固定成本√

解析:解析:厂商在短期内只能调整部分生产要素的数量而不能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所以短期成本有可变成本和固定成本之分。其中,可变成本是指流动资本的生产资料的费用支出,其成本总额随着产量的变动而变动;不变成本是指成本总额在一定时期内不受产量影响而保持相对稳定的成本。厂商在长期内可以调整所有生产要素的使用量,因此所有的生产要素投入在长期都是可变成本。

8.长期里,( )。(上海财经大学2004研)

(分数:2.00)

A.固定成本会比变动成本高

B.变动成本会比固定成本高

C.所有成本都是固定成本

D.所有成本都是变动成本√

解析:解析:厂商在长期内可以调整所有生产要素的使用量,因此所有的生产要素投入在长期都是可变成本,在长期内没有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之分。

9.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解释了( )。(上海财经大学2004研)

(分数:2.00)

A.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不同

B.为什么企业的短期边际成本曲线穿过短期平均变动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C.为什么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为U形√

D.利润最大化的生产水平

解析:解析: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U形特征是由长期生产中的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决定的。一般来说,在企业的生产规模由小到大的扩张过程中,会先后出现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正是由于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的作用,决定了长期平均成本曲线表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特征。

10.成本最小化的均衡条件( )。(中山大学2003研)

(分数:2.00)

A.与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一致

B.为等成本线与等产量线的切点√

C.为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的切点

D.A和B都对

解析:解析:成本最小化时,均衡点出现在等产量线和等成本线的切点上。A项在产量一定的情况下,成本最小化问题可以转化为利润最大化问题,两个问题实质是一样的,但是如果抛开产量一定的前提条件,成本最小化问题和利润最大化问题之间不具有可比性;C项是效用最大化问题的均衡条件。

11.( )是厂商获取最大利润的条件。(上海财经大学2002研)

(分数:2.00)

A.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的差额达到最大值

B.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C.价格大于平均成本的差额达到最大值

D.价格大于平均可变成本的差额达到最大值

解析:解析:厂商的利润其中x i为第i种要素的投入量。利润最大化时有

最大化的条件是边际收益MR等于边际成本MC。

12.在存在规模经济的情形下,边际成本与平均成本之间的关系应是( )。(厦门大学2005研)

(分数:2.00)

A.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成本√

B.边际成本大于平均成本

C.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成本

D.边际成本与平均成本无关

解析:解析:在存在规模经济的情形下,厂商的长期平均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递减。根据边际成本与平均成本之间的关系可以得出,此时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成本。

13.在一般情况下,厂商得到的价格若低于( )就停止营业。(上海财经大学2002研)

(分数:2.00)

A.平均成本

B.平均可变成本√

C.边际成本

D.平均固定成本

解析:解析:如果一家厂商的产量为零时,此时的利润为一F。产量为y时的利润为py一c v(y)一F。当

一F>py一c v (y)一F时,厂商停止生产就比较有利。整理得,>p。如果平均可变成本大于价格p,厂商停产是比较有利的。这是因为,销售y单位产量所获得的收益甚至不能够弥补生产的可变成本c v (y),厂商应该停产。虽然它会因此损失固定成本,但继续生产时的损失更大。

14.下列有关生产者剩余和利润之间关系的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上海财经大学2008研)

(分数:2.00)

A.生产者剩余一定不小于利润

B.在长期内生产者剩余等于利润

C.生产者剩余的变化量等于利润的变化量

D.利润一定小于生产者剩余√

解析:解析:生产者剩余=py一c v (y),c v (y)可变成本,利润=py一c v (y)一F,因此生产者剩余=利润+固定成本。从生产者剩余和利润的关系式可以看出,生产者剩余大于等于利润。在长期,无固定成本,所以生产者剩余等于利润。

二、计算题(总题数:3,分数:12.00)

假定市场需求是P=55—2Q,市场只有一个厂商。其成本函数为C=100一5Q+Q 2。(分数:4.00)

(1).求厂商的最优产量、利润以及对应的消费者剩余。(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已知P=55—2Q,则MR=55—4Q。已知成本函数C=100一5Q+Q 2,则MC=2Q一5。根据利润极大化的均衡条件MR=MC,有:55—4Q=2Q一5 解得:Q=10。把Q=10代入需求曲线,可得:P=35。利润π=TR—TC=PQ—C=35×10一(100一5×10+10 2 )=200。消费者剩余CS=∫ 010 (55—2Q)dQ一

35×10=100。)

解析:

(2).如果政府想最大化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总剩余,那么政府应该设定的最高限价是多少?简单说明理由。(中山大学2009研)(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当P=MC时,经济是最有效率的,此时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总剩余最大。即应满足:

55—2Q=2Q一5 解得:Q=15。把Q=15代入需求曲线,可得:P=25。所以政府应设定的最高限价是25,因为此时政府采取的限价措施迫使厂商达到完全竞争厂商所能达到的产量水平,社会福利是最高的。)

解析:

A国对牛奶实行最低价保护政策,1983年,牛奶的低价为0.13元/单位。 1983年该国牛奶供给量一直居高不下。当时,牛奶产量创纪录的增加到1400亿单位,而且隶属于农业部的商品信用公司(负责购买奶制品以便确保由政府制定的最低价)也积压了大量奶油等奶制品,约占全国产量的10%。假定牛奶的供给

与需求曲线如图3—10(分数:6.00)

(1).因政府的牛奶支持价格0.13元/单位所造成的消费者剩余的减少量有多少?(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通过计算面积可知,消费者剩余减少量为(0.13一0×(0.13一0.11)×(135—130)=2.65(单位:10亿)。)

解析:

(2).以这种低价而促成的生产者剩余的增加量有多少?(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生产者剩余增加量为(0.13一0×(0.13—0.11)×(140一135)=2.75(单位:10亿)。)

解析:

(3).纳税人通过政府购买的牛奶付给农民的费用是多少?(上海财经大学2009研)(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纳税人通过政府购买的牛奶付给农民的费用为0.13×(140一130)=1.3(单位:10亿)。)

解析:

15.假设需求函数为X(p)=10—p。垄断者的成本函数为C(y)=2y。(1)计算垄断者的均衡产量、均衡价格和最大利润。 (2)计算在垄断产量上的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 (3)比较(2)中的生产者剩余和(1)中的利润,并说明生产者剩余和利润的关系。 (4)如果价格等于边际成本,那么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分别为多少?(上海财经大学2007研)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由垄断厂商的需求函数可得出反需求函数为:p=10—y,则边际收益函数为:MR=10一2y。由垄断厂商的成本函数可得出边际成本函数为:MC=2。根据垄断厂商利润最大化条件MR=MC,有:10一2y=2 解得:均衡产量y*=4。将均衡产量y*=4代入反需求函数,可得:均衡价格p*=6。故利润π=p*y*

一C(y)=6×4—2×4=16。 (2)如图3—11所示,消费者剩余CS=×(10—6)×4=8,生产者剩余为图

3—11中的矩形面积,PS=(6—2)×4=16。(3)(2)中的生产者剩余和(1)中的利润相等。因为生产者剩余=总收益一可变成本,利润=总收益一可变成本一不变成本,所以PS=利润+不变成本。当不变成本为零时,生产者剩余就等于利润。 (4)如图3—12所示,当价格和边际成本相等时,即p=MC=2时,消费者剩余CS=

×(10—2)×8=32,此时的生产者剩余为零。)

解析:

三、名词解释(总题数:1,分数:2.00)

16.生产者剩余(上海大学2002研;上海交通大学2007研)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生产者剩余指厂商在提供一定数量的某种产品时实际接受的总支付和愿意接受的最小总支付之间的差额。它通常用市场价格线以下、厂商的供给曲线(即SMC曲线的相应部分)以上的面积来

表示,如图3—8令反供给函数P s=f(Q),且价格为P 0时的厂商的供给量为Q 0,则生产者剩余为: PS=P 0 Q 0一∫ 0Q0 f(Q)dQ 就单个生产者而言,生产者剩余是生产者所获得的价格超出边际成本的部分。就整个市场而言,生产者剩余是供给曲线以上、市场价格以下部分。)

解析:

四、简答题(总题数:1,分数:2.00)

17.结合成本曲线用三种方法对生产者剩余进行图示,并用数学或文字表述其含义。(中山大学2009研)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生产者剩余是生产者愿意接受的产品卖价与他实际获得的产品卖价的差额。结合成本曲线,生产者剩余可用以下三种方法予以表示:(1)收益一可变成本生产者剩余等于收益扣除可变成本。如图3—9(a)所示,收益方框和方框y*AVC(y*)之间的差异,即图3—9(a)中的阴影部分面积即为生产者剩

余。用数学公式表示为:生产者剩余=py一c v (y) (2)边际成本曲线上方的面积边际成本曲线以下的面积表示总可变成本。因此,从收益面积中减去边际成本曲线以下的面积,就可以求得生产者剩余,

如图3—9(b)所示。 (3)供给曲线左边的面积在边际成本等于平均可变成本以前的部分,为收益扣除可变成本部分;在边际成本等于平均可变成本以后的部分,为边际成本曲线上方的面积,如图3—9(c)所示。

即生产者剩余为供给曲线左边的面积。)

解析:

微观经济学总复习题及答案汇编

一、选择题 1、在得出某种商品的个人需求曲线时,下列因素除哪一种外均保持不变?() A 商品本身的价格;B个人偏好; C 其他商品的价格; D 个人收入 2、下列因素中除哪一项外,都会使需求曲线移动?() A 消费者收入变化; B 商品价格变化; C 消费者偏好变化; D 其他相关商品价格变化。 3、商品x和商品y是相互替代的,则x的价格下降将导致()。 A x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B x 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C y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D y 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4、某种商品价格下降对其互补品的影响是()。 A 互补品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B 互补品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C 互补品的供给趋向向右移动; D 互补品的价格上升。 5、需求的价格弹性是指()。 A 需求函数的斜率; B 收入变化对需求的影响程度; C 消费者对价格变化的反映灵敏程度; D 以上说法都正确。 6、假定某商品的价格从10美元下降到9美元,需求量从70增加到75,则需求为()。 A 缺乏弹性; B 富有弹性; C 单一弹性; D 难以确定。 7、总效用达到最大时()。 A 边际效用为最大; B 边际效用为零; C 边际效用为正; D 边际效用为负。 8、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的不同点表示()。 A 效用水平不同,但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相同; B 效用水平相同,但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不同; C 效用水平不同,两种商品的组合比例也不相同;

D 效用水平相同,两种商品的组合比例也相同。 9、预算线的位置和斜率取决于()。 A 消费者的收入;B商品的价格; C 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价格;D消费者的偏好、收入和商品的价格。 10、商品x和y的价格按相同的比例上升,而收入不变,预算线()。 A 向左下方平行移动;B向右上方平行移动; C 向左下方或右上方平行移动 D 不变动。 11、如果横轴表示商品x的消费量,纵轴表示商品y的消费量,则预算线绕着它与横轴的交点逆时针转动是因为()。 A 商品x的价格上升;B商品y的价格上升; C 消费者收入下降;D商品x的价格不变,商品y的价格上升。 12、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如果某种正常商品的价格下降,根据效用最大化原则,消费者会()这种商品的购买。 A 增加; B 减少; C 不改变; D 增加或减少。 13、消费者剩余是()。 A 消费过剩的商品; B 消费者得到的总效用; C 消费者购买商品所得到的总效用大于货币的总效用部分; D 支出的货币总效用。 14、当商品价格不变,而消费者收入变动时,连接消费者诸均衡点的曲线称()。 A 需求曲线;B价格—消费曲线; C收入—消费曲线;D恩格尔曲线。 15、恩格尔曲线从()导出。 A 价格—消费线;B需求曲线; C 收入—消费线;D无差异曲线。 16、需求曲线从()导出。 A 价格—消费曲线; B 收入—消费曲线; C 无差异曲线; D 预算线。 17、生产要素(投入)和产出水平的关系称为()。 A 生产函数;B生产可能性曲线; C 总成本曲线;D平均成本曲线。 18、劳动(L)的总产量下降时()。

微观经济学试卷(4)讲课教案

单选题 1、在得出某棉花种植农户的供给曲线时,下列(D)外均保持常数。 A、土壤的肥沃程度 B、技术水平 C、棉花的种植面积 D、棉花的价格 2、在某一时期内彩色电视机的需求曲线向左平移的原因可以是(C)。 A、彩色电视机的价格上升 B、消费者对彩色电视机的预期价格上升 C、消费者对彩色电视机的预期价格下降 D、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提高 3、某月内,X商品的替代品的价格上升和互补品的价格上升,分别引起X商品的需求变动量为50单位和80单位,则在它们共同作用下该月X商品需求数量(B)。 A、增加30单位 B、减少30单位 C、增加130单位 D、减少130单位 4、假定玉米市场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玉米的产量等于销售量且等于需求量,恶劣的气候条件使玉米产量下降20%,在这种情况下,(C)。 A、玉米生产者的收入减少,因为玉米产量下降20% B、玉米生产者的收入增加,因为玉米价格上升低于20% C、玉米生产者的收入增加,因为玉米价格上升超过20% D、玉米生产者的收入增加,因为玉米需求上升超过20% 5、若市场成交数量增加而市场价格并无变化,则下列哪一条件是必要的(C)。 A、供求曲线均为线性 B、供求量等幅增加 C、供求等幅增加 D、上述条件都不必要 6、当总效用增加时,边际效用应该(B)。 A、为正值,且不断增加 B、为正值,但不断减少 C、为负值,且不断减少 D、为负值,且不断增加 7、正常物品价格上升导致需求量减少的原因在于(C)。 A、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增加,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减少 B、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增加,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增加 C、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减少,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减少 D、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减少,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增加 8、当吉芬物品的价格上升时,应该有(D)。 A、替代效应为正值,收入效应为负值,且前者的作用小于后者 B、替代效应为正值,收入效应为负值,且前者的作用大于后者

微观经济学考试汇编

单项选择 1、下列哪一个不是消费者的最优选择(D) A.消费者在每种商品上支出的边际效用相等 B.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相切 C.边际替代率等于市场价格比率 D.消费者的支出最少 2、设X的价格为2,Y的价格为1,则预算线的斜率为(D) A.0.5 B.-0.5 C. 2 D.-2 3、设边际替代率MRS=Y/X,I=80,P X =2,P Y =1,最优消费组合为(C) A.(26.7,26.7) B.(15,50) C.(20,40) D.(25,50) 4、设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U=U(X,Y)=XY,P X =1,P Y =2,I=100,则在(50,50)处 其边际替代率为(A) A. 1 B.2 B. 3 D.4 5、已知某种商品的需求是富有弹性的,其他条件不变,为增加收益,生产者应该(A) A.适当降低价格 B.适当提高价格 C.保持价格不变 D.不断地降低价格 6、假定玉米市场中需求是缺乏弹性的,玉米的产量等于销售量且等于需求量,恶劣的气候使玉米的产量下降20%,在这种情况下(C) A.玉米生产者的收入减少,因为玉米的产量下降了20% B.玉米生产者的收入增加,因为玉米的价格将上升低于20% C.玉米生产者的收入增加,因为玉米的价格将上升超过20% 7、设需求由Q=100-P描述,如价格为P=20,则需求量为(D) A.50 B.60 C.70 D.80

8、垂直的无差异曲线意味着(B) A.当消费者增加横轴上商品的消费时,他的满足不会增加 B.当消费者增加纵轴上商品的消费时,他的满足不会增加 C.当两种商品的消费量都增加时,消费者的满足程度会增加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9、某消费者对商品x和商品y的净需求是(6,-6),总需求是(15,15),那么他初始的禀赋中商品x的量是多少(D) A.16 B.13 C. 5 D.9 10、如果两商品是互补商品,那么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的斜率可以是(A) A.0 B. 1 C. 2 D. 3 11、如果增加一单位劳动投入厂商必须减少两个单位的资本才能保持产量不变,那么劳动对资本的技术替代率等于(-2) 12、设横轴为劳动L,纵轴为资本K,如果劳动跟资本价格分别为P L 、P K ,那么 等成本线的斜率为(-P L /P K )。 13、如果生产函数是规模报酬不变的,当劳动增加10%,而资本保持不变时,产量将(增加不到10%) 14、正常物品价格上升导致需求量减少的原因在于(C) A.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增加,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减少 B.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增加,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增加 C.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减少,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减少 15、当吉芬物品的价格上升时应该有(B) A.替代效应为正,收入效应为负,且前者的作用小于后者 B.替代效应为负,收入效应为正,且前者的作用小于后者 1.对于m>p2,对于商品1和商品2的需求由下列等式给定,x1=(m/p1)-1,x2=p1/p2,在上式中m是收入,P1和P2是价格。横轴代表商品l的数量,p1=1,p2=2。则对于m>2,收入提供曲线是( B )。 A.一条垂直的直线B.一条水平的直线 C.一条斜率为2的斜线D.一条斜率为0.5的斜线

微观经济学试卷B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试卷《微观经济学》2012至2013 学年度第 2 学期期末(B)卷 齐交)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总计30分) 1、经济物品是指() A,节约能耗的物品B,稀缺的物品C,要用钱购买的物品D,有用且稀缺的物品 2、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的根本区别是() A,都不存在价值判断B,都存在价值判断C,前者有价值判断,后者没有D,前者没有价值判断,后者有 3、下列不会引起供给曲线移动的因素是() A,厂商的预期B,生产成本C,技术状况D,物品价格变动 4、某商品的需求曲线向下倾斜,如果该商品的价格从3美元下降到2.75美元,则厂商的总收益将() A,下降B,上升C,不变D,无法确定是下降还是上升 5、如果甲产品价格上升引起乙产品需求曲线向右移动,那么() A,甲产品和乙产品都是互替商品B,甲产品和乙产品是互补商品C,甲产品为低档物品,乙产品为高档物品D,甲产品为高档物品,乙产品为低档物品 6、某地发生地震,企业设备、厂房等大量损毁,则当地劳动力需求曲线()A,向左上移动B,向右下移动C,不变化D,变化说不清楚 7、若某商品的市场需求曲线是向下倾斜直线,那么可断定() A,市场不完全竞争B,当价格上涨时,其弹性下降C,当需求量增加时,其弹性下降D,市场需求具有无穷弹性 8、需求收入弹性系数是指() A,需求函数的斜率B,需求对收入变化的反应程度C,消费者对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D,需求对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 9、假定某商品的价格从10美元下降到9美元,需求量从70增加到80,需求为()A,缺乏弹性B,富有弹性C,单位弹性D,不能确定 10、最不需要进行广告宣传的市场是() A,完全竞争市场B,完全垄断市场C,垄断竞争市场D,寡头垄断市场11、如果企业面临右下倾斜的需求曲线,则()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经济学基础)只是分享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教学目的:本章通过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来分别分析需求曲线背后的消费者行为,并从对消费者行为的分析中推导出需求曲线。通过本章的学习,应使学生理解一些基本概念,并能运用边际效用分析法和无差异曲线分析法来分析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的购买选择行为;并能运用有关原理对某些现实现象进行分析。 教学内容:掌握效用、总效用、边际效用的含义;用图形描述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关系;理解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含义;掌握消费者均衡的公式,并能理解其经济学含义;了解无差异曲线的含义与特征;了解消费者预算线的含义;用图形说明如何达到消费者均衡,以及计算消费者均衡。 教学重点难点: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关系;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无差异曲线的概念和特点;边际替代率的概念及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运用无差异曲线分析法对消费者均衡的分析;运用无差异曲线分析法分析替代效应、收入效应和总效应。 教学时数:4课时 前一章曾经假定,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之间具有反方向关系,生产者对商品的供给量与价格之间具有同方向关系。但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特定关系存在,也就是反映这种关系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是如何形成的?这就要分析消费者行为和生产者行为。 本章消费者行为理论,其中心是说明消费者在某些约束条件下如何实现效用最大化。根据对效用能否计量加总的理解,西方经济学有两种对消费者行为的分析法:基于基数效用论上的边际效用分析法和基于序数效用论上的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第一节基数效用论:边际效用分析法(2课时) 引言:从朝三暮四的故事引出消费者偏好的概念 一、基本概念 1.欲望与效用 消费者行为的出发点是欲望,它是指消费者对物品的一种缺乏的感觉和想得到满足的愿望。它是人们一切经济活动的根本动机,推动消费者从事劳动、决策购买、实现消费,最终获得满足。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感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 当较低层次的欲望满足或基本满足后,就会产生新的或更高层次的欲望。这

微观经济学题目汇总

问题 1 得10 分,满分10 分 () 下面哪种说法最好的描述了稀缺性?答案 所选答案: 稀缺性描述了有限资源无法满足无限需求的情形正确答案: 稀缺性描述了有限资源无法满足无限需求的情形 问题 2 得10 分,满分10 分 (下列哪个陈述不属于实证主义陈述?)答案

所选答案: 穷人应该不纳税 正确答案: 穷人应该不纳税 问题 3 得10 分,满分10 分 ()。经济学可定义为答案所选答案: 研究如何最合理地配置稀缺资源于诸多用途正确答案: 研究如何最合理地配置稀缺资源于诸多用途 问题 4 得0 分,满分10 分 ?经济假说的目的是什么答案 所选答案: 决定用于检验模型的统计分析的有效性 正确答案: 建立因果关系 问题 5 得10 分,满分10 分 以最低的成本生产产品和服务能够达到经济的那种状态?答案所选答案: 生产效率正确答案: 生产效率 6 问题 得10 分,满分10 分 。下列各项中哪一项会导致一国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移动? ()答案所选答案:

有用性资源增加或技术进步正确答案: 有用性资源增加或技术进步 问题7 得0 分,满分10 分 ? ()。下列命题中哪一个不是实证经济学命题答案 所选答案: 1981年失业率超过9% 正 确答案: 联邦所得税对中等收入家庭是不公平的问题8 得10 分,满分10 分 实证经济学在解释经济运行时从客观事实本身出发,力求说明和回答经济现象“是什么”和“为什么”,并借以预测人们经济行为的后果,而不对事物作好 与坏,善恶的评价。 答案 对所选答案:正确答案:对问题9 得10 分,满分10 分 “石油公司获得了超额利润,他们应该上缴额外利润税”这是规范分析。答案 对所选答案:对正确答案:10 问题 得10 分,满分10 分 总量分析法适用于微观经济学,个量分析法适用于宏观经济学。答案 所选答案:错正确答案:错 问题 1 得10 分,满分10 分

微观经济学试卷4培训讲学

微观经济学课程考试试卷 4 卷 1、下列事物中那个不具备稀缺性( A ) A.空气B.矿泉水C.食物D.安全保卫 2、下列短语可有用机会成本予以解释的是(A ) A.杀鸡焉用牛刀B.物以稀为贵 C.买卖不成仁义在D.薄利多销 3、在得出某种商品的个人需求曲线时,下列因素除( D )外均保持不变。A.个人收入B.其余商品的价格C.个人偏好D.商品本身的价格 4、劣质品需求的收入弹性为(B )。 A.正B.负C.零D.难以确定 5、当总效用增加时,边际效用应该:(A )。 A.为正值,但不断减少B.为正值,且不断增加 C.为负值,且不断减少D.以上都不对 6、预算线的位置和斜率取决于( C )。 A.消费者的收入 B.消费者的偏好、收入和商品的价格 C.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 7、在生产的有效区域内,等产量曲线( D )。 A.凸向原点B.不能相交 C.负向倾斜D.述说法都对 8、在完全竞争市场上,某厂商的产量是500,总收益是500,总成本是800,总不变成本是200,边际成本是1,按照利润最大原则,他应该(B ) A.增加产量B.停止生产C.减少产量D.以上都可以 9、生产者剩余等于( D )。 A.实际收入与愿意得到的最低收入之差;B.实际收入与总变动成本之差;C.利润与总固定成本之和;C.利润与总变动成本之和。 10、在完全竞争但是存在外部成本的情况下,产品的最优产量应该(C )。 A.是社会平均成本等于价格的产量 B.是私人成本边际成本等于价格的产量 C.是社会边际成本等于价格的产量 D.私人平均成本等于价格的产量 11、经济学是研究人类关于选择行为的科学。(×) 12、经济人假设意味着我们每一个人在任何场合下都是自私自利的×) 13、如果供给曲线向上倾斜,则需求曲线向右移动提高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微观经济学》模拟试题与答案4

《微观经济学》模拟试题与答案4 一、选择题现16题 1、稀缺性问题(C) A、只存在于依靠市场机制的经济中 B、只存在于依靠命令机制的经济中 C、存在于所有经济中 D、意味着抢购和黑市交易 2、序数效用是指 (B) A、商品效用是可以计量的 B、不同商品之间的效用是可以比较的 C、不同商品之间的效用是不可以比较的 D、不同商品之间的效用既不可以比较,又不可以计量 3、在通常情况下,一条向下倾斜的需求曲线(A) A、在需求曲线最高点附近,需求价格弹性Ep=-∞; B、在需求曲线最高点附近,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的绝对值更小; C、在整条需求曲线上,需求价格弹性系数不变; D、有正的斜率。 4、边际效用等于零,说明 (B) A、全部效用也等于零 B、全部效用等于极大值 C、平均效用等于零 D、平均效用等于极大值 5、假设牛肉和猪肉是互为替代品,猪肉价格的下降将会引起牛肉的需求曲线:(A) A、消费者将牛肉换成猪肉,曲线向左移动; B、消费者将牛肉换成猪肉,曲线向右移动; C、保持不变,因为猪肉与牛肉是在两个分开的市场销售; D、以上都不正确 6、其他的条件相同时,下面哪种情况是茶叶价格下降产生的效果?(B) A、茶叶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B、需求量沿着茶叶的需求曲线向下移动; C、茶叶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D、需求量沿着茶叶的需求曲线向上移动。 7、如果价格从10元下降到8元,需求数量从1000件增加到1200件,需求价格弹性为:(D) A、+1.33 B、-1.33 C、+0.75 D、-0.82

8、已知X、Y两种商品的交叉弹性为—0.4,则这两种商品是: (C) A、独立品 B、替代品 C、补充品 D、不能确定 9、处于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的两个点,说明 (D) A、两种商品的组合不同,效用水平也不同 B、两种商品的组合相同,但效用水平不同 C、两种商品的组合相同,效用水平也相同 D、两种商品组合不同,但效用水平相同 10、弹性是指 (C) A、一种自变量的变化而引起随变量的变化 B、一种自变量的增长量而引起随变量的增长量 C、一种自变量的百分比变化而引起的随变量的百分比变化 D、一种自变量的变化量而引起随变量的变化量 11、范围经济是指 (A) A、企业同时生产若下种相关产品比单独生产各自的产品来得节省 B、企业在一定的产出范围内的经济活动 C、企业在一定的生产技术条件下可能达到的产出范围 D、企业为达到一定量产出而可能发生的成本范围 12、在一种可变要素的生产中,如果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则:(D) A、平均产量递增; B、边际产量递减; C、总产量递减; D、都有可能。 13、可变投入递减收益是指: (D) A、可变投入的数量变得越来越少 B、产出数量变得越来越少 C、后一个投入单位所产生的产出比前一个单位投入所产生的产出来得大 D、后一个投入单位所产生的产出比前一个单位投入所产生的产出来得少 14、边际技术替代率是指: (C) A、两种投入的比率 B、一种投入替代另一种投入的比率 C、在保持原有产出不变的条件下用一种投入替代另一种投入的比率 D、一种投入的边际产品替代另一种投入的边际产品的比率 15、凸向原点的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相切的经济含义是: (B) A、为生产一定量产出而需要的成本开支 B、为生产一定量产出而需要的最低成本开支 C、为生产各种产出而需要的各种投入组合 D、为生产各种产出而需要的多种成本结构 16、全部产品与边际产品的关系是 (B) A、边际产品为极大值,全部产品为极大值 B、边际产品为零,全部产品为极大值 C、全部产品与边际产品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D、全部产品为零,边际产品为零

西方经济学-生产者行为理论

西方经济学-生产者行为理论 (总分:177.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27,分数:27.00) 1.厂商的生产函数是f(x,y)=x+min{x,y},令横轴表示x,纵轴表示y。则该厂商的等产量线为______。 ? A.是倒L型的,其拗折点在直线y=x上 ? B.是L型的,其拗折点在直线y=x+1上 ? C.由两条线组成,一条是垂线,另一条斜率为-1 ? D.有两条线组成,一条是水平线,另一条斜率为-1 (分数:1.00) A. B. C. √ D. 解析:[解析] 令f(x,y)=Q0。则当x<y时,Q0=2x,即x=Q0/2,这是一个固定的常数,所以此时的等产量线垂直x轴;当x>y时,Q0=x+y,即y=-x+Q0,这时等产量线为斜率为-1的直线。 2.在以横坐标表示劳动数量(劳动价格为w),纵坐标表示资本数量(资本价格为r)的平面坐标中所绘出的等成本线的斜率为______。 ? A.w/r ? B.-w/r ? C.r/w ? D.-r/w (分数:1.00) A. B. √ C. D. 解析:[解析] 成本方程为C=wL+rK,即[*]可见,等成本线的斜率为[*] 3.如果连续地增加某种生产要素,而其他生产要素不变,在总产量达到最大时,边际产量曲线______。 ? A.与横轴相交 ? B.经过原点 ? C.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 ? D.与纵轴相交 (分数:1.00) A. √ B. C. D.

解析:[解析] 总产量最大时,边际产量为0。 4.如图所示,厂商的理性决策应在______。 ? A.0<L<7 ? B.4.5<L<7 ? C.3<L<4.5 ? D.0<L<4.5 (分数:1.00) A. B. √ C. D. 解析:[解析] 对厂商来说,为了达到经济效率,应该把生产推进在第二阶段,即AP L>MP L>0的区域。5.下列有关等产量线说法错误的是______。 ? A.短期等产量线的斜率是技术替代率 ? B.等产量线类似于无差异曲线,表示的是各种投入组合下所能得到的最大产出 ? C.技术的单调性和凸性使等产量线具有凸向原点的特点 ? D.不同类型的生产函数具有不同的等产量线 (分数:1.00) A. √ B. C. D. 解析:[解析] 等产量线的运用属于长期分析,表示的是生产既定产量所需要的两种投入的所有可能组合。 6.如果规模收益和投入资本量不变,对于生产函数Q=f(L,K),假如单位时间里增加10%的劳动投入,产出将______。 ? A.增加10% ? B.减少10% ? C.增加小于10% ? D.增加大于10% (分数:1.00) A. B. C. √ D. 解析:[解析] 规模报酬不变时,同时将劳动和资本增加20%的话,产量也会增加20%。但是题目中资本投入不变而单纯增加20%的劳动,可知产出增加是少于20%的。 7.如果资本不变,只有劳动一种要素在改变。当平均产量AP L为正,但是在减少时,边际产量MP L是______。

微观经济学试卷8汇编

微观经济学课程考试试卷8 卷BCBBC 6-10 ACADD 1、人们在资源有限而需求无限时必须(B) A、使个人利益优于公共利益; B、作出选择; C、降低期望; D、以国家利益为重。 2、现有资源不能充分满足人们的欲望这一事实被称作( C ) A、经济物品; B、机会成本; C、资源的稀缺性; D、人类欲望的无限性。 3、以下问题中哪一个不是微观经济学所考察的问题?(B ) A、一个厂商的产出水平; B、失业率的上升或下降; C、联邦货物税的高税率对货物销售的影响; D、某一行业中雇佣工人的数量。 4、假如生产某种物品所需原料价格上升了,则这种商品的(B )。 A.需求曲线向左方移动B.供给曲线向左方移动 C.需求曲线向右方移动D.供给曲线向右方移动 5、假定玉米市场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玉米的产量等于销售量且等于需求量,恶劣的气候条件使玉米产量下降20%,在这种情况下,( C )。 A.玉米生产者的收入减少,因为玉米产量下降20% B.玉米生产者的收入增加,因为玉米价格上升低于20% C.玉米生产者的收入增加,因为玉米价格上升超过20% D.玉米生产者的收入增加,因为玉米价格上升等于20% 6、下列哪些情况是支持价格的例子(A )。 A.租金控制; B.当汽油的均衡价格是每加仑1.5元,把汽油的价格限制为每加仑1元; C.最低工资;D.农产品保护价格。 7、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的不同点表示( C )。 A.效用水平不同,但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相同 B.效用水平不同,两种商品的组合比例也不相同效用 C.水平相同,但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的组合比例不同 D.效用水平相同,两种商品的组合比例也相同 8、在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变化过程中,下列哪一个变化首先发生( A )。A.边际产量下降B.平均产量下降 C.总产量下降D.B和C 9、在一个存在X、Y两种商品和L、K两种要素的经济体中,达到生产领域一般均衡的条件为(D )。 A.MRTS LK=PL/PK B.MRTS LK=MRS XY

微观经济学答案-全汇编

微观经济学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在得出某彩电的需求曲线时,下列因素中不会使其需求曲线移动的是(B ) A. 购买者(消费者)收入变化 B. 商品价格下降 C. 相关商品价格下降 D. 消费者偏好变化 2. 保持所有其他因素不变,当消费者预期某种物品在未来会出现价格上涨时,则对该物品的当前需求会( B ) A. 减少 B. 增加 C. 不变 D. 以上三项均有可能 3. 彩电行业工人工资的提高,将会导致(A ) A. 彩电供给曲线左移,彩电价格上升 B. 彩电供给曲线右移,彩电价格下降 C. 彩电供给曲线左移,彩电价格下降 D. 彩电供给曲线右移,彩电价格上0.升 4. 假如生产某种物品所需要的原材料价格上升,则这种物品的(A ) A. 供给曲线左移 B. 供给曲线右移 C. 需求曲线左移 D. 需求曲线右移 5. 若某一产品的价格上升了8%,需求量下降了15%,则(B ) A. 商品需求缺乏弹性 B. 商品需求富有弹性 C. 商品需求具有单位弹性 D. 生产者应该提高价格以增加总收入 6. 人们常说的“多多益善”,从经济学角度来说,是指随着所消费的商品数量增多,(A ) A. 总效用递增 B. 边际效用递增 C. 总效用递减 D. 边际效用递减 7. 若某种商品为吉芬商品,则表明(D ) A. 该商品为低档商品 B. 其替代效应超过收入效应 C. 其收入效应超过替代效应 D. 其为低档商品且收入效应超过替代效应 8. 设某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U=XY,预算方程为Y=50-X,则消费组合(X=20,Y=30)(B ) A. 可能是均衡点 B. 不可能是均衡点 C. 一定是均衡点 D. 以上均有可能 9. 在短期中存在,而在长期中不存在的成本是(A ) A. 不变成本 B. 平均成本 C. 机会成本 D.隐含成本 10. 假若一条等产量线凸向原点,则意味着(C ) A. 劳动的边际产出递减 B. 资本的边际产出递减 C. 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 D. A和B 11. 如果追求利润最大化且属于竞争性的企业在短期内亏损,则(D ) A. PAVC 12. TP、AP、MP三者之间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C ) A. 当TP增大时,AP也增大 B. 当AP达到最大时,APMP 13. 以下比较接近完全竞争市场的情况是(A ) A. 大米市场 B. 街头便利店 C. 汽车市场 D. 自来水 14. 完全竞争企业面临的需求曲线的特点是(B ) A. 位置高低不会改变 B. 水平形状不会改变 C. 位置高低和水平形状都不会改变 D. 位置高低和水平形状都会改变 15. 如果一个企业在所有的产量水平上,其边际收益都等于平均收益,那么(A ) A. 边际收益曲线是水平线 B. 边际收益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C. 边际收益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D. 以上均有可能 16. 若一个完全竞争企业在其短期利润最大化的产量点上,如果此时其平均收益小于平均成本,那么该企业会选择( D )

微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4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20 分) 1.“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是人类社会所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这三个问题被称为_______问题。 2.需求曲线向左移动是需求_________,向右移动是需求____________。 3.边际效用是指某种物品的消费量每增加一单位所增加的_____________。 4.生产要素是指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资源,这些资源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土地和企业家才能。 5.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平均收益__________边际收益;而在其他市场上,一般是平均收益________边际收益。 6.分配理论是__________理论在分配问题上的应用。 7.公共物品是由集体消费的物品,它的特征是消费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 8.国内生产净值-间接税=_____________。 9.M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消费函数图中的45°线表示在这条线上任何一点都是____________。 11.货币供给是指_______________。 12.周期性失业又称为___________的失业,是由于_________而引起的短期失业。13.在开放经济中,出口的增加会使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________,贸易收支状况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从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正确的,将其标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 2 分,共20 分) 1.一种商品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如果其供给曲线向左移动则会引起:() A。均衡数量增加,均衡价格上升B。均衡数量增加,均衡价格下降 C。均衡数量减少,均衡价格上升D。均衡数量减少,均衡价格下降 2.已知X商品的价格为5元,Y商品的价格为2元。如果消费者从这两种商品的消费中得到最大效用时,商品Y的边际效用为30,那么,此时X商品的边际效用为:() A。60 B。45 C。150 D。75 3.内在经济是指:() A。一个企业在生产规模扩大时由自身内部所引起的产量增加 B。一个企业在生产规模扩大时由自身内部所引起的产量或收益减少 C。一个行业的扩大对其中每个企业带来的产量或收益的增加 D。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给一个企业所带来的产量或收益的增加 4.垄断竞争市场上长期均衡的条件是:() A。MR=MC B。MR=MC,AR=AC C。AR=AC D。MR=AC 5.当劳伦斯曲线和绝对平均线所夹面积为零时,基尼系数:() A。等于零B。等于一C。等于无穷大D。无法确定 6.最全面反映经济中物价水平变动的物价指数:() A。消费物价指数B。生产物价指数 C。GDP平减指数D。遗憾指数 7.假如要使经济增长率从5%提高到8%,在储蓄率为20%的条件下,根据哈罗德模型,资本—产量比率应该是:() A。4 B。2。5 C。6 D。5 8.在总需求的构成中,哪一项与物价水平无关:() A。消费需求B。投资需求C。政府需求D。国外的需求 9.在IS曲线不变的情况下,货币量增加会引起:() A。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利率下降B。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利率上升

经典西方经济学(作业).doc

1.解释概念:简单的市场经济模型、稀缺、机会成本、生产可能性曲线。 简单的市场经济模型——简单的市场经济模型是市场经济体制构成和运行的一个模型。在这个体制中,生产和消费等决策时由无数个微观决策主体—厂商和家庭自主作出的。 稀缺——稀缺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相对于人类需要的无限性和多样性而言,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源和手段总是有限的。稀缺不仅包括物质资源的有限性,也包括劳务和时间的有限性。 机会成本——所谓机会成本,就是人们在作出一种选择时所必须放弃的另外一种选择的收益,简言之,机会成本就是选择的代价。生产可能曲线——又称生产可能性边界,它表示一个社会在既定时间和既定技术条件下所面临的资源约束及其可能的生产能力和生产组合。它可以表达一个社会所面临的相关的经济问题:资源的稀缺及由此形成的约束,资源用途的选择,资源运用的效率,社会需要的满足程度等。 2.西方经济学是如何定义经济学的? 答: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们如何配置和使用相对稀缺的资源来满足最大化需求的社会科学。

3.解释概念:微观经济、经济人、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均衡分析方法、边际分析方法。 答:微观经济——是着眼于研究微观个体经济行为以及这些经济行为的调节机制的西方经济学基础理论(又被认为是研究市场价格机制的理论及个体经济的理论)。 经济人——所谓经济人,就是追求自己目标利益最大化的理性的人。经济人假设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即:经济人是具有最大化动机的人;经济人是理性人;经济人拥有完全信息。 投入—产出分析法是微观经济法归纳经济现象的一种基本方法。微观经济法在认识各种经济行为、经济现象时、首先把这些行为视之为一种投入—产出的行为,把这些经济现象归结为一种投入—产出过程,然后再进行分析。 均衡分析方法是指一种方法,在设定什么事均衡状态或确定均衡状态的评判标准的前提下,分析影响均衡状态的各种因素及其相互作用,探讨能否达到所要求的均衡,怎样才能达到所要求的均衡,指出达到均衡状态或保持均衡状态所必须具备或必须满足的条件。 边际分析方法是一种方法,它通过对增量变化的分析,来确定资源(生产要素)配备的合理边界或当事人行为的合理边界,确定实现均衡所要求的数量标准或几何条件。

微观经济学-论述题-答案汇编

1、利用图示简要说明微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Ch2 图2-1 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的循环流动图 2、利用图示说明需求价格弹性与总收益之间的关系,及厂商扩大总收益的价格策略。(以下仅仅图示富有弹性的商品降价,即P1降到P2,与收益的关系;其余类推)。 价格变化、弹性大小与销售收入变化的关系表 收益 d e >1 d e =1 d e <1 d e =0 d e =∞ 降价 增加 不变 减少 同比例于价格的下降而减少 既定价格下,收益可以无限增加,因此厂商不会降价 涨价 减少 不变 增加 同比例于价格的上升而增加 收益会减少为零 价格策略 降价 涨价 3、用图示及公式说明序数效用论对消费者均衡的分析。Ch3 消费者均衡是消费者的效用达到最大并维持不变的一种状态。根据序数效用论,在消费者收入和偏好既定、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 如右图所示,U 1、U 2 、U 3是3条无差异曲线, 分别代表与预算线相交、相切、相离3种情况。 只有预算线AB 和U 2切点E ,才是消费者在给 定的预算约束下能够获得最大效用的均衡点。 相应的最优购买组合为),(* 2* 1X X 。用公式表示均衡条件为 MRCS 1,2=P 1/P 2。(3分)因为,就 U 3来说,虽然它代表的效用水平高于U 2,但消费者在既定的收入水平下无法实现U 3上的 Q=f(P) O P Q D C B E A e d =∞ e d >1 e d =1 e d <1 e d =0 P1 P2 Q1 Q2 X X 2 a b A B * 1*2 X X 1 U 3 U 1 U 2 E O

任何一点的商品组合的购买。就U 1来说,消费者利用现有收入可以购买a 、b 两点的商品组合。但是,这两点的效用水平低于U 2,因此,理性的消费者不会用全部收入去购买无差异曲线U 1上a 、b 两点的商品组合。事实上,a 点MRCS 1,2>P 1/P 2 ,b 点MRCS 1,2

微观经济学试卷及答案

微观经济学试卷及答案

C.水稻 D.汽车 1.在完全竞争长期均衡中,如果企业成本不变,市场供给量的增加( ) A.全部来自原有企业 B.全部来自新增企业 C.部分来自原有企业,部分来自新增企业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2.在完全价格歧视下,() A.需求曲线变成了边际收益曲线 B.需求曲线变成了总收益曲线 C.边际成本曲线变成了边际收益曲线 D.边际成本曲线变成了总收益曲线 3.当生产的产品价格上升时,作为在竞争性市场中一个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厂商而言,对劳动的需求曲线将() A.左移 B.右移 C.变平坦 D.不受影响 4.下列各种成本中,哪条成本曲线的变动规律是向右下方倾斜( ) A.平均固定成本

B.平均可变成本 C.短期边际成本 D.短期总成本 5.厂商在短期均衡产量上,如果AR小于SAC,但大于A VC,则厂商() A.亏损,但继续生产 B.亏损,立即停产 C.获利,继续生产 D.亏损,生产与否都可 6.下列关于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的论述,错误的是() A.洛伦兹曲线弯曲程度越大,基尼系数越大 B.基尼系数越大,说明收入分配越不公平 C.洛伦兹曲线越靠近对角线,说明基尼系数越大D.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都是描述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指标 7.商品X、Y的价格按相同的比例上升,而收入不变,预算线() A.向左下方平行移动 B.向右下方平行移动 C.不变动 D.转动 8.生产可能性边界图形的轴线用于衡量()

A.生产性投入或资源的数量 B.产成品的数量 C.产成品的价值 D.上述答案均正确 9.如果边际成本在一定产量范围内大于平均成本,则在该范围内,产量的增加都将促使平均成本()A.升高 B.降低 C.升高或降低取决于可变成本的变化 D.保持不变 10.假定某歌唱演员的年薪为10万元,但他(她)从事其他职业最多只能得到3万元,则这个演员所获得的经济租金为() A.10万元 B.3万元 C.7万元 D.13万元 11.帕累托最优配置是指() A.总产量达到最大 B.边际效用达到最大 C.消费者得到他们想要的所有东西 D.没有一个人可以在不使任何他人境况变坏的条件下使得自己境况变得更好

西方经济学复习重点很全

本书体系概略 微观部分宏观部分 ?供求理论宏观经济核算 ?消费者行为理论凯恩斯模型 ?生产者行为理论AS-AD模型 ?市场论通货膨胀问题 宏观经济政策第二章 需求、供给和价格 第一节微观经济学概略(P19) 产品市场 消费者生产者 产品的需求者产品的供给者 要素的供给者要素的需求者 要素市场 第二节需求 一、需求函数(P20) (一)需求的定义:一种商品的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它是购买欲望与货币支付能力的统一。 (二)影响需求数量的因素与需求函数 1、该商品本身的价格(P) 2、消费者的收入水平(M) 3、消费者偏好(T) 4、消费者对商品价格的预期(Pe) 5、其他相关商品的价格(Pr) 为了简化分析,我们只集中于需求数量与价格之间关系的研究,即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d=f( P ) P为商品的价格,Qd 为商品的需求量 二、需求表与需求曲线 (一)需求表:表示某种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关系的数字序列表 (二)需求曲线:以横轴代表需求量(Q),以纵轴代表价格(P),把代表价格-数量组合的各个点连接而成的曲线。 注意:P(纵轴)是自变量,Q(横轴)是因变量,与一般的数学习惯相反。 线性需求曲线的一般形式:Qd =-bP+a 斜率为负值,曲线向右下方倾斜,P与Q反向变动 (三)需求定理:某种商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的变化方向总是相反的。

三、需求与需求量(板书图示二者的变化情况比较) (P22) (一)需求量是指某在一特定价格水平时,消费者计划购买的量。(点) 需求量的变动由价格决定,体现为某一条需求曲线上点的变动。 (二)需求是指在不同价格水平时对应的各个不同需求量的总称。(整条需求曲线)需求的变动是价格以外的其他因素决定的,体现为整条曲线的平移。需求增加,曲线右平移,需求减少,曲线左平移。 第三节供给(P23 图2-3) 一、供给函数 (一)供给的定义: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该商品的数量。 (二)影响供给数量的因素与供给函数 1、商品自身的价格 2、生产的成本 3、生产的技术水平 4、相关商品的价格 5、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 仅考虑商品价格的变化对这种商品供给量的影响,则供给函数简化为: QS=f( P ) P为商品价格,QS为供给量 二、供给表与供给曲线 (一)供给表:表示某种商品的价格与供给量之间关系的数字序列表 (二)供给曲线:以横轴代表供给量(Q),以纵轴代表价格(P),把代表价格-数量组合的各个点连接而成的曲线。 注意:P(纵轴)是自变量,Q(横轴)是因变量,与一般的数学习惯相反。 线性供给曲线的一般形式:QS=dP+c 斜率为正值,曲线向右上方倾斜,P与Q同向变动(三)供给定理 某种商品的供给量与其价格的变化方向总是相同的。即供给量随着商品本身价格的上升而增加,随着商品本身价格的下降而减少。 三、供给与供给量(P25 图2-5) (一)供给量是指某在一特定价格水平时,生产者愿意且能够提供的量。(点)供给量的变动由价格决定,体现为某一条供给曲线上点的变动。 (二)供给是指在不同价格水平时对应的各个不同供给量的总称。(整条供给曲线)供给的变动是价格以外的其他因素决定的,体现为整条曲线的平移。供给增加,曲线右平移,供给减少,曲线左平移。 第四节供求法则:均衡价格(P23) 一、均衡的含义:经济事物中有关的变量在一定条件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是一种经济行为者能得到满足的状态。 均衡的公式和图形 均衡在数学方法上即:Qd=Qs 在图形上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即为均衡点(板书图示)(P25图2-6) 二、均衡价格的决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