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气的热力状况

大气的热力状况

大气的热力状况
大气的热力状况

大气的热力状况

教学目标

使学生通过学习了解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从各种资料中认定、提取、加工处理各种有用信息的能力;通过学习使学生更加关注人类生存的环境及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

教学建议

关于大气热力作用的教学分析

本节教材的重点内容是大气的热力作用,其中大气的保温效应是本节的难点内容。

大气的热力作用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大气的削弱作用应特别注意哪种作用有选择性,哪种作用没有选择性,另外大气中能够起到吸收作用、反射作用和散射作用的关键物质是什么?这种削弱作用使白天的气温不会太高,不过这种削弱作用因地而异,教材明确提出由于各地太阳高度角不同,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路程长短不同,被大气削弱的程度不同,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会有所不同。

第二,大气的保温效应,需要明确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三者的差别和彼此的关系。日、地、气三种辐射

的差别在于:地面的温度地域太阳,大气的温度地域地面,因此太阳辐射属于短波辐射,而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属于长波辐射,因此能够被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汽吸收。日、地、气三种辐射的关系在于:太阳辐射经过大气被削弱一部分后,有将近一半的太阳辐射穿过了大气到达地面,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后增温,同时向外辐射,将热量传递给大气,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后增温,并向外辐射,大气辐射有两部分,一小部分向宇宙空间散失;另外一大部分向地面,称其为大气逆辐射,这部分辐射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地面

辐射损失的热量。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太阳辐射是地球的能量源泉,大气畅快的放进太阳辐射,使地面充分的吸收太阳辐射,并将所吸收的能量以长波的形式辐射给大气,所以地面是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大气充分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将大部分能量以长波形式辐射给地面,从而对地面保温。理解了大气的削弱和保温作用,就能够解释地球表面昼夜温差较小的原因,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使白天的气温不会太高,大气对地面的保温效应使夜晚的气温不会太低,因此昼夜温差不会太大。

关于大气的热力作用的教学建议

建议采用谈话法,讨论法和学习指导法进行授课。首先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相关图像说明太阳辐射波长分布的状况;其次从地球与月球的昼夜温差不同入手,引导学生分析产生二者差别的实质是什么?由此说明大气的热力作用。大气怎样起到削弱作用,教师可以利用录像资料或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并结合具体事例,如夏季有云的白天气温不会太高,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青藏高原紫外线辐射强烈等说明大气削弱作用三种形式及特点。通过太阳辐射由低纬向两极递减的结论,引导学生分析影响大气削弱作用强弱的主要因素是太阳高度角。

关于大气的保温效应的教学建议

关于大气的保温效应,教师可以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如冬天穿的羽绒服,盖被子等说明保温作用原理。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提供的相关图像或教师自制的课件,分析日、地、气三者之间的辐射关系,特别应该使学生明确的是太阳辐射属于短波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属于长波辐射,对地面起保温作用的是大气逆辐射,这种辐射也属于长波辐射。关于全球热量平衡的知识,教师应将重点放在由于人类活动导致大气某些成分发生变化,从而影响日、地、气三种辐射,使全球气候变暖,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对于这部分内容,教师可以事先给学生布置课外查找相关资料,课上大家进行讨论,通过讨论、分析,使学生能够更关注人类生存的环境。关于全球热量平衡问题的教学分

对于全球热量平衡问题,应该明确以下三点:一是从全球多年平均状况看,地球收入和支出的热量是相等的;二是全球热量平衡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即全球热量平衡,使全球的多年平均气温较为稳定,有利于人类的生存与活动;三是人类活动对全球热量平衡的影响,即人类活动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影响了地球上的热量收支平衡,加剧了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从而对全球生态及经济发展产生一系列影响。通过对大气与人类活动关系的分析对学生进行人地协调发展的教育。

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重点】大气的热力作用

【教学手段】录像片《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和保温作用》,《温室效应的产生》;Powerpoint课件

【教学过程】

(引课)北京秋季的气候特点是什么?地球表面极端最高温是多少?极端最低温是多少?→(引导提问)虽然地球表面昼夜温差较大,但与月球相比,有何不同?为什么?

(出示课件,下载)通过课件中所提供的月球与地球温度的数据引导学生得出:月球无大气的保护,温差很大;地

球有大气保护,温差较小的结论。

(提问)为什么大气的存在能使地球表面白天的温度不会很高?夜晚的温度不会很低?大气是怎样起作用?

引导学生通过录像所给的信息得出结论:大气对太阳辐射有削弱作用,对地面有保温作用。

(提问)大气通过什么方式削弱太阳辐射,从而使地表白天的温度不会很高?→引导学生从教科书中找出问题的答案,并总结概括削弱作用的三种形式及特点:吸收作用有选择性,反射作用无选择性,散射作用有选择性。

(提问)举具体事例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削弱作用的强弱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得出结论,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是太阳高度角,它的大小会影响太阳穿过大气路径的长短,穿过大气路径越长,削弱越多。

(教师总结)太阳、地面、大气三者之间的辐射关系,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穿过大气时被削弱53%,47%的太阳辐射穿过大气到达地面,被地面吸收增温并辐射能量,由于地面的温度比太阳低,辐射波长与温度呈反比,因此地面辐射是长波辐射,被大气中的水汽和吸收,使大气增温向外辐射能量,其中一部分能量散失到宇宙中,更多的能量则给向地面,我们称之为大气逆辐射,它也是长波辐射,对地面起保温作用。(出示课件,下载)根据课件所提问题,分组讨论。并根据课件提供的图像,请相关小组给予回答。

(教师总结)从地球多年平均状况看,其能量的收入和支出应该是平衡的,但是现实情况又如何呢?

(录像展示)《温室效应的产生》

(提问)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大气环境问题?还有哪些大气环境问题与我们今天所了解的知识有关?

(总结)由于人类的活动影响了大气的某些成分,进而影响到地球热量的收、支平衡,这可能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等现象出现,从而威胁人类的生存,可见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大气环境是至关重要的,应该从我们每个人做起。

【设计思想】

本节课重点有三个方面:知识系统部分应明确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三者之间的区别和关系;能力系统部分重在培养学生对资料、信息进行认定、提取、加工、处理的能力;价值观念部分侧重对学生进行人地协调发展的教育。针对以上三部分,在教学中应重视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结合,教师应注意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通过知识的迁移,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资料分组讨论,分析得出相关的知识结论,并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能力,对于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教师的引导作用是不容忽视,即便是分组讨论,自主学习,教师也不能放任学生,完全不受任何限制的自由发挥,而应该及时纠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问

题,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价值观念的教育在本节课中,体现的较好,特别是大气和人类活动之间的相互影响的关系,应该让学生有充分的体验,使学生在学习、讨论的过程中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探究活动

题目: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可能带来什么后果?

分析:本活动既可用于课内提问,也可用于课外的探究。全球变暖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了,当然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多是否是其主要原因在学术界并没有绝对的定论。关于这方面的文章和资料很多,可以让学生收集整理,然后把自己的观点陈述展现出来。通过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让逐步了解大气的热力状况。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意让学生区分清温室效应和大气的保温作用的区别。

2020高考地理二轮:大气的热力状况和大气运动包含答案

2020高考地理二轮:大气的热力状况和大气运动含答案 **大气的热力状况和大气运动** 一、选择题 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燃烧柴草防御霜冻的做法,有利于( ) A.增强①B.增强②C.增强③D.增强④ 2.白天的大雾天气使空气能见度降低的主要原因是( ) A.大雾削弱了地面辐射B.大雾对太阳辐射具有反射作用C.大雾改变了太阳辐射的波长D.大雾增强了大气逆辐射 【答案】D B 【解析】该组试题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总体难度适中。 1、由图可知,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达到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被大气削弱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燃烧柴草产生的烟雾可以增强大气逆辐射,即④增强。 2、白天的雾通过反射与吸收作用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因而空气能见度降低。 读某日部分城市天气预报表和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题。 3、该日昼夜温差最小的城市,上图中能反映其产生原因的是()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据表及所学知识分析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日上海的降水可能是台风影响所致 B.该日北京最高气温出现在12时 C.该日哈尔滨的大雾天气可能是寒潮降温所致 D.西宁昼夜温差最大与日落晚、日照时间长有直接关系 【答案】C .A 第3题,从表中可读出上海昼夜温差最小,白天中雨,云层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气温低;夜间小雨,大气逆辐射作用强,气温高。 第4题,从表中看,我国南北普遍高温,为夏季,上海降水可能是台风影响所致;一天中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午后2时;寒潮一般出现在冬半年;西宁夜间气温低是因为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保温作用弱。 5、我国夏季汽车在曝晒之后被称之为“火焰车”(如右图),车内温度高达60 ℃,主要原因是() A.汽车在夏季获得太阳辐射较多 B.车顶和玻璃阻挡车内长波辐射 C.汽车油漆对大气的反射作用强 D.车顶和玻璃削弱了大气逆辐射 【答案】B 解析:汽车类似于封闭的温室,车玻璃对太阳辐射削弱少,车顶和玻璃阻挡车内长波辐射,导致车内温度高,B项对、D项错。汽车在夏季外部获得太阳辐射更多,但温度低于车内,A项错。汽车油漆对大气具有反射作用,车内温度应较低,C项错。 [2019·甘肃兰州一中月考] 下图中,图甲为同一地点不同天气状况的昼夜温度变化图,图乙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题。

最奇特的十二个汉字

最奇特的十二个汉字 汉字中的“品型”结构酷似“金三角”,音、意、形都非常有趣。可惜,这些字绝大部分不常用,极为生僻,几乎变成了绝无仅有的“活化石”。 最土的汉字:垚 这个字读“遥”,山高的意思。并不是意外的巧合,在金、木、水、火、土这“五行”之中,每个字摆成品性结构,都能派生出另一个绝然不同的汉字 最色的汉字:姦 这个字读“奸”,也好似“奸”的异体字。《说文》里解释为“私”“盗”,《广雅》里说是“伪”的意思。常言道:“三个女人一台戏”,这个字充满了色情与暧昧的情调。 最滑的汉字:鱻 这个字读作“鲜”,同时,也是“鲜”的异体字。原指生鱼;抑或“新鲜”、“明丽”的意思;也指鲜美、应时的食物。 最闹的汉字:猋 这个字读“标”。字型很明显,三条狗纠缠在一起,表示狗群奔跑的样子;引申一步,便派生出迅速、飙升的意思。 最顶的汉字:麤 这个字读“粗”,也是汉字“粗”的异体字。从字型上看,一大两小三头鹿,死死地顶在一起,似乎彼此混搅,非常有力气,只表示动粗的意思。 最畜生的汉字:骉、羴、犇 “骉”,读“标”,字型很清楚,一匹马率领另外两匹,风驰电掣地奔跑。这个字恰恰是众马奔腾的意思。 “羴”,读“山”,也是“膻”的异体字。掉进羊群里还能闻着什么好味儿?臊气!有句成语叫做“趋腥附膻”吗?所谓“膻”,就是羊肉的气味。 “犇”,读作“奔”,也是“奔”的异体字。牛,本性温顺,三头牛碰面,也不至于太疯狂。这个字反倒是奔跑、急匆匆的意思。 最敏感的汉字:毳 这个字读作“崔”。还是指毛发,医学上专有“毳毛”一词,指人体表面生的细毛,俗称“寒毛”。既是“寒毛”就非常敏感,她替人体传递冷热寒暑的细腻感觉。 最恶毒的汉字:蠱

大气环境(一)教学设计

大气环境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西安市车辆中学刘彩侠 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选自《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湘教版必修一“大气环境”第一课时内容,即大气的垂直分层和热力状况。本节既是对宇宙中的地球的承接和复习,又为后面学习大气运动奠定了基础。一切天气现象都与大气运动有关,因此,要分析天气与气候,首先就要分析大气运动,而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又是太阳辐射。通过身边实例引入新课,讲课过程中注意联系生活实际,利用探究题激发学生兴趣。联系前面所学知识,为学生详细、生动的介绍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以及大气逆辐射的知识,为后面大气的运动等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高一学生记过初中阶段的地理学习,掌握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具备一定的抽象综合分析能力。对学生来说,天气现象并不陌生,就在身边。但对于天气现象的变化原因却充满了疑惑和好奇,可以说是“知其然,但不知其所以然”。把学生已有的、无序的知识储备调动起来,从身边的天气现象及其变化入手,作为学习新知识的基础,已达到课本知识和日常生活现象有机结合的效果。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生能够看图说出大气的垂直分层结构、各层的主要特征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2.了解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的保温效应。 3.理解大气的保温作用,并能运用这一原理解释相关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1.学生能够看着表格,运用对比分析方法,比较说出不同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以及大气的选择性吸收。 2.学生能够借助简图说明大气的整个受热过程。 3. 运用大气热力性质解释一些自然现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了解大气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树立正确的环境观,培养探索大气环境的兴趣。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身边自然现象,激发求知欲,培养热爱科学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 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2.大气的受热过程和保温作用。 (二)难点: 1、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 2.大气的保温作用。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化工制图思考题及答案

化工制图复习题 1.化工行业中常用的工程图样的分类。答:化工机器图、化工设备图和化工工艺图。 2.化工设备零部件的种类分为哪两大类?举例说明。答:① 化工机器。指主要作用部件 为运动的机械,如各种过滤机,破碎机,离心分离机、旋转窑、搅拌机、旋转干燥机以及流体输送机械等。 ②化工设备。指主要作用部件是静止的或者只有很少运动的机械,如各种容器(槽、 罐、釜等)、普通窑、塔器、反应器、换热器、普通干燥器、蒸发器,反应炉、电解槽、结晶设备、传质设备、吸附设备、流态化设备、普通分离设备以及离子交换设备等。 3.筒体(钢板卷制、无缝钢管)公称直径如何确定?(外径、内径各为多少?)答:一 般来说,直径从300mm至6000mm,筒体可由钢板卷焊而成,其工程直径为筒体的内径;当DN在1000mm以内时每增加50mm为一个直径档次,在1000~6000mm时每增加100mm为一个直径档次。直径小于500mm时,可以直接使用无缝钢管来作筒体,其工程直径为同体的外径。 4.椭圆封头公称直径如何确定?(外径、内径各为多少?)答:其长轴为短轴的2倍,J B/T4746——2002《钢制压力容器用封头》规定,以内径为标准椭圆形代号为EHA,以外径为标准的椭圆形封头代号为EHB。 5.筒体与封头的连接方式有哪些?答:直接焊接、法兰连接。

6.管法兰的分类?答:一 个是由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的管法兰国家标准GB/T9112~9124—2000另一个是化工行业标准HG20592~20635—2009《钢制管法兰、垫片、紧固件》。 8.管法兰按其与管子的连接方式分为哪几类。答:平焊法兰、对焊法兰、螺纹法兰、承 插焊法兰、松套法兰。 9.压力容器法兰分为哪几类?密封面形式有几种?答:有甲型平焊法兰、乙型平焊法兰和 长颈对焊法兰,其密封面形式有平面型密封、凹凸面密封、榫槽面密封。 11.球形、椭圆、碟形、锥形、平板封头的特点。 12.补强圈的作用及标注方法。答:补强圈用来弥补设备因开孔过大而造成的强度损失, 其形状应与被补强部分壳体的形状相符,使之与设备壳体密切贴合,焊接后能与壳体同时受力。 13.鞍式支座的类型及标注方法。答:A型(轻型)B(重型)两种。每种又有F型(固定 式)和S型(活动式)。 14.耳式支座的类型及标注方法。答:有A 型(短臂)、B型(长臂)和C型(加长臂)。 15.支承式支座的类型及标注方法。答:有AB两种类型,A有若干块钢板焊成,B用钢 管制作而成。 16.裙座的种类。答:圆柱形裙座、圆锥形裙座。 17.各种支座的使用场合、分类。答

人教版必修届高考地理强化复习教案大气的组成垂直分布和热力状况教案.docx

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 (第 6 讲大气的组成、垂直分布和热力状况) [ 考纲要求 ] (1)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大气的组成;大气垂直分层及各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大气的热状况: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大气的保温效应;全球的热量平衡。 [ 知识讲解 ] 一、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1、地球外部的四大圈层: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 大气圈的作用:保护作用;使水循环;雕塑地表形态;对生物界和人类影响更为深刻。 2、大气的组成: 氮:含量最多(78%)是生物体的基本成分。 干洁氧:含量第二( 21%)是人类和一切生物维持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 空气二氧化碳: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对地面有保温作用。 组成臭氧:大量吸收紫外线,使生物免遭伤害,少量紫外线有杀菌作用。 水汽 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雨后的空气是清新的。 固体杂质 CO使大气中的地球变暖的原因:①人类活动燃烧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排放大量的 2, CO 增加;②植被的破坏,光合作用吸收的CO 减少。 22 3、垂直分层 ①依据:温度、密度和大气运动状况在垂直方向上的差异。 ②各层的特点及原因: 层次特点原因 ①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每上升100 米降低℃。热量绝大部分来自地面,上冷下 对流层②对流动动显着(低纬 17~18、中纬 10~12、高纬 8~9 千米)。热,差异大,对流强, ③天气现象复杂多变。水汽杂质多、对流运动显着。 起初气温变化小, 30 千米以上气温迅速上升。臭氧吸收紫外线。 平流层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上热下冷。 大气平稳天气晴朗有利高空飞行。水汽杂质少、水平运动。 高层存在若干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 太阳紫外线和宇宙射线作用大气用。 [ 自下而上分三层:中间层、暖层(电离层)、逃逸层 ] 大气温度随高度变化曲线: 高度 /Km 高层大气 50 平流层 12 对流层 -80oC -50oC-10oC 20oC温度/oC 逆温现象:对流层由于热量主要直接来自地面辐射,所以海拔越高,气温越低。一般情

22个最难写的汉字

面对这些字,任何人提笔忘字都是完全可以原谅的事情; 我甚至以为这些字根本不是“写”出来的, 而是“画”出来的…… 昨日国内媒体纷纷刊发一则与汉语有关的新闻,即《网站选举“最难汉字”21个字》,截止今日凌晨该英文网站“最难汉字”的候选字已增至22个,或许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数字还会继续增加。 1,目前网友投票数最多的字是:,意思为“驱魔”; 点评:说实话,看到这个字不是魔鬼的人估计也变成魔鬼了; 按得票多少以下的顺序为—— 2,(biang二声),陕西一种特色面食的意思;关于此字的写法,亦有口诀可记:“一点一横长,言字当中梁,两边水袅袅,中间一匹马在扛;东边长,西边长,心作底,月搭墙,关公出来踢一脚,婆婆出来戳一刀,一个小孩飞上墙。” 点评:即便你能背下口决,都不见得能写出来。 3,,“一”的异体字。

点评:我觉得有点像“阿拉伯繁体字”,估计是古人喝多的时候发明的。4,,“诗”的古字。 点评:估计在古代不认识、不会写这个字的人,将被剥夺写诗权利终身。5,,一种鼠形飞鸟。 点评:右边再加三块“田”就更形象了。 6,,没有解释。 点评:三条龙上面飘着三朵云,明白了吗?不明白?不明白就对了。7,,“雷”的古字。 点评:听见打雷开始写这个字,等写完之后估计雨都下完了。 8,,“河”的古字。 点评:感觉河里有若干“大白鲨”似的。 9,,“恋”的古字。 点评:恋爱果然相当复杂。 10,,“口”的异体字。 点评:果然人嘴两张皮,“方的”都能给说成“三角的”。

11,,“庭”的古字。 点评:一定是古代的绿化模范单位。 12,,“葵”字最初的写法。 点评:估计是古人收完玉米之后放下工具闪了干别的去了。 13,,“邦”的古字。 点评:按说连“崽”字都流传下来了,这个字没流传下来多少有点奇怪。14,,“祇" 的古字。 点评:如果这个字能流传至今,“赵本山”早把名字改成俩字的了。15,,"褒" 的古字。 点评:一道门接一道门,仔细看还真有点“透视效果”。 16,,“小羊”的古字。 点评:明明是“大羊”,怎么成了“小羊”。莫非古代的羊生下来就很大吗?17,,“亘”= 宣。 点评:如果问孔已己,他一定还以为是“茴”字的第五种写法呢。 18,,“衰” 的古字。

《气象学与气候学》教案(DOC)

《气象学与气候学》教案 第一章绪论 气候学历经经典、天气气候到现代气候学的发展过程是科学观念的革命,它包括认识和研究方法的根本变革,启示我们从系统中学习气候,学习气候又是为了更好的认识这个地球表层系统。 一、现代自然地理学与气象气候学 1、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地球表层系统——个相互作用的整体 任何子系统的变化都会影响其他子系统 2、气候系统与地球表层系统——几乎相互覆盖的研究客体,但重点不尽相同。 3、气候系统也包括了地球表层系统中的几个子系统 4、其中,大气圈与自然地理系统其他圈层相互作用中,大气圈最为活跃,是联系各子系统相互作用的重要纽带,是形成自然地理要素地 带性与非地带性分布特点的主要背景之一,也是构成地球表层系统重要圈层 二、大气圈——是处于特定条件下及具有特定成分的气圈 1、气候系统如何起动与运动,其中的热力、动力过程 2、气候系统中各部分的联系,相互作用与耦合的整体过程以及对气候的影响 3、气候的综合性与地域的差异性,以及气候系统的稳定性与敏感性等 三、特定成分及其影响: 1、主要及微量成分 2、微量成分及其特殊作用:—温室气体 —平流层与臭氧层--生命保护层,

—三态共存,参与能量,辐射,及天气 过程 四、重力场对大气层的约束及影响: —在重力的作用下,以地面为下边界,绕地球旋转的圈层。 —影响之一:垂直层结的形成——大气分层: 水平尺度>>垂直尺度。 五、对流层: 是深受下边界(热力及动力)影响的大气最底层,集中了80%的大气质量,也是大气圈层与其它圈层相互作用的主要场所。 六、水汽对大气状态影响之——湿空气状态方程 七、微量气体: 在气候系统中存在着短周期的微循环,成分可变。含量虽少,但对热辐射非常敏感,因而对大气热状态影响很大,人类活动参与了微循环一可造成对大气行为有意或无意的干扰。 影响举例:臭氧层 问题:地面条件如何影响大气活动(热力及动力)—相互作用 第二章大气的热能和温度 ——气候系统物理过程之一 太阳能启动气候系统的物理过程—形成全球温度差异的地带性与非地带性分布以及周期和非周期变化。地气间的热能交换过程是地表系统中最基本的相互作用和影响过程,它从能量上把几个圈层连接在一起。 一、太阳能进入气候系统 1、主要途径:太阳辐射能地面大气 太阳短波辐射经大气削弱到达地面,吸收成为地面热能

化工制图试卷及答案

试卷三答案 、选择题(每题5分,共5分) 1 ?在对焊法兰下面打一各钩 、作图题(每题10分,共30 分) 1?求作俯视图(10分) 2. 参照物体轴测图,求作左视图(10) 考试答案: 《化工制图》 开课性质:考试 I ------- I

3?补全剖视图上的缺线(10 分) 三、将主视图画成全剖视图(10分)

四、用多次旋转的表达方法画岀正确的主视图(15分) 五、分析螺栓连接中的错误,补全所缺的图线(20 分)

六、看懂冷凝器装配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 图上零件编号共有26种,属于标准化零部件有竺种,接管口有7个。 2. 装配图采用了2个基本视图。一个是主视图。另一个是宝视图。主视图采用的是全剖的表达方法,右视图采用的是半剖的表达方法。 3. A —A剖视图表达了_s型和_F型鞍式支座,其结构的螺栓孔不同,为什么?因为热胀冷缩的原因。 4. 图样中采用了丄个局部放大图,主要表达了封头和管板以及换热管的连接方法。 5. 该冷凝器共有98根管子。管内走水。管外走料气。 6. 冷凝器的内经为_400,外经为_408;该设备总长为1840 ,总高为.710。 7. 换热管的长度为1510,壁厚为2.5。 8. 试解释法兰30-1.6 ”件14)的含义。 法兰:连接管子或容器的零件。 30:法兰的公称直径。 1.6:法兰的公称压力

严6 7

gw L *s g 8/r =¥ _£M 釜 2 g s 家*) *JR/r 星—ww (=£= 宇3s f , s ?s . 2?卄£寓严 二 产盹盅 工 E43O3 ? L s 栄 4S G R /T S l i itt M . H 盟s f T a *”**?*E fl? g ?g 5? i s 沫二電 0.2MP 二一u e r f I 1 n 1 t : 5 : [ : 1 ! k r n d G a ~25— g\ g 冷 \ g R A 亠 * oc m s 1 I G A c5 T s € GO 1 i G 亠 re — 8 1 蚩 * 十 ? ■恤 mt 注 七 0 Ak * *( 冷 a ?- a u ! 5 ° .x ? ***? - - 2 J 十 6 7 8 9 J. H 5'6 — * m X 5 ??《 g g i 吕 — 22 > u w — 空 — s 8 55 斗 Cjo - ( g r* u o M 3 ?? bn ? ■ 6 u * W 二 咻 6 F 3 o 壬 —* & 2 — — h 二 4, A § A > ** § 4 A s - § 1 A s *-z? 1 ? s 一 o A 您 1 A § f A 6 1 A ?」 S 号 A 皐 s □ — ;* 耳 T H :? 5 h 司 f it ? -w :B 6 S 7 s

大气的保温作用教案

大气的保温作用 学校:合阳中学科目:地理授课人:李雅萍 教材分析:大气的保温作用是大气的热力性质之一,而大气的热状况是大气运动的基础,在全节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是热力环流与风的形成又是后面学习全球大气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获得大气运动的基础知识,认识大气的保温作用 2、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图,掌握阅读、分析、运用地理图表的技能 过程与方法 1、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2、培养学生的读图与自主学习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生活实际问题的探讨,使学生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观念。 2、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念,认识事物是运动、普遍联系的. 3、增强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增强关心和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学重点:地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大气的保温作用 教学难点: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教学方式:创设问题情境教学法、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读图启发式教学法注意结合实际,多举例帮助学生理解。 导课:我们经常说人类生产和生活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会造成全球气候变暖,这是为什么?今天我们来学习大气的保温作用。 我们前面学过了,大气对太阳辐射有削弱作用,被大气削弱以后剩余的太阳辐射到达地面,被地面吸收,地面温度升高。我们把这个过程称为太阳暖大地。地面温度升高,自己成为一个辐射源。 根据辐射原理,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中最强部分的波长越短;物体的温度越低,辐射中最强部分的波长越长。太阳表面温度达到6000K,所以太阳辐射为短波辐射,而地面温度远远低于太阳表面温度,所以地面辐射属于长波辐射,其能量主要集中于红外线部分。同理,大气辐射和人体辐射也是长波辐射。 前面我们学过,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和水汽强烈吸收红外线,所以地表放射的长波辐射经过大气时,几乎全部被吸收,从而提高了大气温度,我们把这个过程称为大地暖大气。所以说,地面是对流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提问: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什么时间?为什么? 答案: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午后2点,并非大家所认为的中午12点。中午12点是太阳辐射最强的时候,但这时的太阳辐射要先传给地面,地面再把热量传给大气,大气吸收地面的热量后气温才升高,而这一过程需要将近2小时的时间。这个例子就很好的说明了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而不是太阳。

高中地理必修一大气的热力状况

高中地理必修一大气的热力状况教学目标 使学生通过学习了解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从各种资料中认定、提取、加工处理各种有用信息的能力;通过学习使学生更加关注人类生存的环境及人类面临的环 境问题。 教学建议 关于大气热力作用的教学分析 本节教材的重点内容是大气的热力作用,其中大气的保温效应是本节的难点内容。 大气的热力作用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大气的削弱作用应特别注意哪种作用有选择性,哪种作用没有选择性,另外大气中能够起到吸收作用、反射作用和散射作用的关键物质是什么?这种削弱作用使白天的气温不会太高,不过这种削弱作用因地而异,教材明确提出由于各地太阳高度角不同,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路程长短不同,被大气削弱的程度不同,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会有所不同。 第二,大气的保温效应,需要明确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三者的差别和彼此的关系。日、地、气三种辐射的差别在于:地面的温度地域太阳,大气的温度地域地面,因此

太阳辐射属于短波辐射,而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属于长波辐射,因此能够被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汽吸收。日、地、气三种辐射的关系在于:太阳辐射经过大气被削弱一部分后,有将近一半的太阳辐射穿过了大气到达地面,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后增温,同时向外辐射,将热量传递给大气,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后增温,并向外辐射,大气辐射有两部分,一小部分向宇宙空间散失;另外一大部分向地面,称其为大气逆辐射,这部分辐射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地面 辐射损失的热量。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太阳辐射是地球的能量源泉,大气畅快的放进太阳辐射,使地面充分的吸收太阳辐射,并将所吸收的能量以长波的形式辐射给大气,所以地面是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大气充分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将大部分能量以长波形式辐射给地面,从而对地面保温。理解了大气的削弱和保温作用,就能够解释地球表面昼夜温差较小的原因,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使白天的气温不会太高,大气对地面的保温效应使夜晚的气温不会太低,因此昼夜温差不会太大。 关于大气的热力作用的教学建议 建议采用谈话法,讨论法和学习指导法进行授课。首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相关图像说明太阳辐射波长分布的状况;其次从地球与月球的昼夜温差不同入手,引导学生分析产生

22个最难写的汉字精编版

题记: 面对这些字,任何人提笔忘字都是完全可以原谅的事情; 我甚至以为这些字根本不是“写”出来的, 而是“画”出来的…… 昨日国内媒体纷纷刊发一则与汉语有关的新闻,即《网站选举“最难汉字”21个字》,截止今日凌晨该英文网站“最难汉字”的候选字已增至22个,或许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数字还会继续增加。 1,目前网友投票数最多的字是:,意思为“驱魔”; 点评:说实话,看到这个字不是魔鬼的人估计也变成魔鬼了; 按得票多少以下的顺序为——

2,(biang二声),陕西一种特色面食的意思;关于此字的写法,亦有口诀可记:“一点一横长,言字当中梁,两边水袅袅,中间一匹马在扛;东边长,西边长,心作底,月搭墙,关公出来踢一脚,婆婆出来戳一刀,一个小孩飞上墙。” 点评:即便你能背下口决,都不见得能写出来。 3,,“一”的异体字。 点评:我觉得有点像“阿拉伯繁体字”,估计是古人喝多的时候发明的。 4,,“诗”的古字。 点评:估计在古代不认识、不会写这个字的人,将被剥夺写诗权利终身。5,,一种鼠形飞鸟。

点评:右边再加三块“田”就更形象了。 6,,没有解释。 点评:三条龙上面飘着三朵云,明白了吗?不明白?不明白就对了。 7,,“雷”的古字。 点评:听见打雷开始写这个字,等写完之后估计雨都下完了。 8,,“河”的古字。 点评:感觉河里有若干“大白鲨”似的。 9,,“恋”的古字。 点评:恋爱果然相当复杂。

10,,“口”的异体字。 点评:果然人嘴两张皮,“方的”都能给说成“三角的”。 11,,“庭”的古字。 点评:一定是古代的绿化模范单位。 12,,“葵”字最初的写法。 点评:估计是古人收完玉米之后放下工具闪了干别的去了。 13,,“邦”的古字。 点评:按说连“崽”字都流传下来了,这个字没流传下来多少有点奇怪。

高中地理《大气运动—热力环流》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第二节(第2 课时) 大气运动--热力环流学案 【课程标准】 1、绘制并运用热力环流示意图,说明热力环流原理; 2、运用热力环流原理解释相关地理现象。 一、发现生活 通过观察生活中走马灯和冰柜冷气运动的现象我们得到:某区域, 空气受热会膨胀,垂直方向上做运动→气温高空气密度 空气遇冷会收缩,垂直方向上做运动→气温低空气密度 二、探究原理 1、运动(记忆2 分钟) 受热处:大气上升运动,部分空气外流,形成低气压。近地面大气密度减小,周围空气过来补充,形成大气的水平运动。 遇冷处:大气下沉运动,部分空气进入,形成高气压。近地面大气密度增大,空气向周围扩散,形成大气的水平运动。 由此得出结论:风的运动方向由密度大的地方流向密度小的地方。 即风由高压吹向低压。 这就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热力环流 请记住概念: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地面冷热不均

大气运动的动力来源——太阳辐射 2、气压 联想:潜艇下潜,随着水深增加,压强会;上浮过程中,压力逐渐。请你依据上句完成描述:随着海拔升高,气压逐渐,随着海拔降低,气压逐渐。 3、气压变化 均质的条件下,等压面相互平行,用平滑的直线表示;当近地面大气出现受热不均,会怎样? 小组讨论:绘制热力环流示意图。(爬黑板) 1)请标出近地面气压高低,那等压面会如何变化呢? 2)请你尝试添加等压面形态,并标注高空气压变化,完成等压面变形。 4、思考:近地面和高空四处气压由大到小该如何排序,你是如何判断的? 5、总结规律(记忆2 分钟): 1)在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气压越低; 2)在水平方向上,高压区等压面上凸,低压区等压面下凹;3)近地面与对应高空的气压状况和水平气流运动方向相反;三、实际应用 生活中有很多现象可以用热力环流解释。

西南大学《化工制图》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0746)《化工制图》复习思考题 一、制图基本知识思考题 1、在国家标准中对图幅、图框格式以及比例是如何规定的? 2、在国家标准中对字体及图线宽度是如何规定的? 3、在国家标准中对尺寸注法是如何规定的? 二、投影基础思考题 1、正投影法的概念及其特点? 2、什么是显(反)实性?直线在怎样位置时,其投影具有显(反)实性? 3、什么是积聚性?直线在怎样位置时,其投影具有积聚性? 4、三面投影的投影对应关系是什么? 5、怎样根据点的两面投影求其第三面投影? 6、怎样根据两面投影区分投影面的垂直线和平行线? 7、怎样根据三面投影,判别一个平面对投影面的相对位置?如果只有两面投影,能否判断? 8、当已确定投影中的一个封闭线框为物体上某一平面的投影时,如何确定该投影是否反映平面的实形? 三、基本立体及其表面交线思考题 1、棱柱体、棱锥体的投影有哪些特点? 2、圆柱体、圆锥体的投影有哪些特点? 3、在以上立体表面上取点和线有哪些方法? 4、在什么情况下,圆柱面的截交线是圆、椭圆及两条平行线? 5、在什么情况下,圆锥面的截交线是圆、双曲线及两条直线? 6、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利用辅助线(直线和圆)求作截交线? 7、在什么情况下,正交圆柱的相贯线可以采用简化画法?怎样判断其凹凸方向及虚实? 8、在什么情况下,相贯线是平面曲线(圆、椭圆及两条平行线)? 四、组合体思考题 1、什么是组合体?有哪些组合方式? 2、什么是形体分析法?在组合体画图和读图时有什么作用? 3、什么是线面分析法?在组合体画图和读图时有什么作用? 4、什么是基准?哪些元素可以作为基准? 5、标注尺寸时为什么要先选定基准?什么是定形、定位和总体尺寸? 6、标注尺寸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7、怎样才能结合形体分析法和线面分析法,快速而准确地完成组合体的读图? 五、机件常用表达方法思考题 1、机件的常用表达方法有哪些? 2、基本视图相互之间有怎样的位置关系? 3、斜视图和局部视图的适用条件有哪些? 4、全剖视、半剖视和局部剖视的适用条件有哪些?

2020届高三地理专题复习教学案设计:大气运动规律

专题三自然地理原理与规律 3.3 大气的运动规律 【思维导图】 【核心突破】 考点一大气的热力状况与气温 【考例导悟】 例我国某地为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采用双层覆膜技术(两层覆膜间留有一定的空间),效果显著。下图中的曲线示意当地寒冷期(12月至次年2月)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和丰、枯雪年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据此回答1~3题。 1.图中表示枯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 的曲线是 A.①B.② C.③D.④ 2.该区域 A.最低气温高于-16 ℃ B.气温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 C.膜内温度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 D.膜内温度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一致 3.该地可能位于 A.吉林省B.河北省C.山西省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主干精讲】 1.影响昼夜温差大小的因素

有关昼夜温差的大小,要结合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综合分析,如上例中,丰雪年膜上积雪较多较厚,白天射入膜内的太阳辐射弱,全天散失的地面辐射少,保温作用强,故膜内平均温度的日变化小。 2.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 明确区域的纬度和海陆位置、地形状况、沿海洋流性质,在综合考虑的基础上找出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陆地上某地气温重点分析地形因素:海拔、坡向;有时还需考虑山地对冷空气的阻挡,或背风坡气流下沉增温等形成的局地气温特点。 【迁移应用】 2018年12月29日,我国南部某地气温骤降,出现大雪天气。29日该地地面没有出现积雪。30日一早积雪开始形成,并逐渐加厚,眼前白茫茫一片。下图是元旦前后该地逐日气温(四舍五入,取整数值)变化图。据此回答1~2题。 1.12月29日至30日期间,该 地温度特点表现为 A.地面温度降低 B.大气温度升高 C.日温差保持不变 D.不会出现逆温 2.图示期间,该地大气能见度最好的一天是 A.12月29日B.12月31日C.1月1日D.1月3日 下图示意海南岛1月和7月等温线分布(单位:℃)。读图回答3~5题。

大气的热力状况

大气的热力状况 教学目标 使学生通过学习了解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从各种资料中认定、提取、加工处理各种有用信息的能力;通过学习使学生更加关注人类生存的环境及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 教学建议 关于大气热力作用的教学分析 本节教材的重点内容是大气的热力作用,其中大气的保温效应是本节的难点内容。 大气的热力作用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大气的削弱作用应特别注意哪种作用有选择性,哪种作用没有选择性,另外大气中能够起到吸收作用、反射作用和散射作用的关键物质是什么?这种削弱作用使白天的气温不会太高,不过这种削弱作用因地而异,教材明确提出由于各地太阳高度角不同,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路程长短不同,被大气削弱的程度不同,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会有所不同。 第二,大气的保温效应,需要明确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三者的差别和彼此的关系。日、地、气三种辐射

的差别在于:地面的温度地域太阳,大气的温度地域地面,因此太阳辐射属于短波辐射,而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属于长波辐射,因此能够被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汽吸收。日、地、气三种辐射的关系在于:太阳辐射经过大气被削弱一部分后,有将近一半的太阳辐射穿过了大气到达地面,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后增温,同时向外辐射,将热量传递给大气,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后增温,并向外辐射,大气辐射有两部分,一小部分向宇宙空间散失;另外一大部分向地面,称其为大气逆辐射,这部分辐射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地面 辐射损失的热量。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太阳辐射是地球的能量源泉,大气畅快的放进太阳辐射,使地面充分的吸收太阳辐射,并将所吸收的能量以长波的形式辐射给大气,所以地面是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大气充分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将大部分能量以长波形式辐射给地面,从而对地面保温。理解了大气的削弱和保温作用,就能够解释地球表面昼夜温差较小的原因,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使白天的气温不会太高,大气对地面的保温效应使夜晚的气温不会太低,因此昼夜温差不会太大。 关于大气的热力作用的教学建议 建议采用谈话法,讨论法和学习指导法进行授课。首先

中国最难写的汉字!

中国最难写的汉字! 中国最难写的汉字! 1、 是目前网友投票最多的,意思为“驱魔”点评:说实话,看到这个字的人不是魔鬼的也变成魔鬼了,哈哈!!! 2、 (biang ,二声),是陕西的一种特色面食。关于此字的写法,亦有口诀可记:“一点一横长,言字当中梁,两边水袅袅,中间一匹马在扛,东边长,西边长,心作底,月搭墙,关公出来踢一脚,婆婆出来戳一刀,一个小孩飞上墙。”点评:及时你能背下来,也未必能写出来 3、“一”的异体字点评:有点像阿拉伯繁体字,估计是古人喝多了的时候发明的。 4、 “诗”的古字。点评:估计在古时候不认识和不会写这个字的人,会被剥夺写诗的权利。 5、一种鼠形的飞鸟。点评:右边再家三块“田”就更加形象了。 6、没有解释。点评:三条龙上飘着三朵白云,明白吗?不明白!那就对了。呵呵! 7、“雷“的古字。、点评:听见打雷就开始

写这个字,等写完了估计雨也停了。 8、“河“的古字。、点评:感觉河里有“大白鲨“似的。 9、“恋“的古字。、点评:恋爱果然复杂。 10、“口“的古字。、点评:果然人嘴两张皮,“方”的都能说“三角”了。 11、“庭”的古字。点评:一定是古代绿化的模范单位。 12、“葵”字的最初写法。点评:估计是古人收拾完玉米后,又去干别的活了。 13、“邦”的古字。点评:按说“崽”字都流传下来了,这个字却没流传下来,有点奇怪。 14、“袛”的古字。点评:如果这个字能流传至今,“赵本山”早就把名字改成两个字了。 15、”褒”的古字。点评:一道门接一道门,仔细看还真有点“透视的效果”。 16、”小羊”的古字。点评:明明是“大羊”怎么变成“小羊”了。莫非古代的羊生下来就很大!? 17、点评:如果问孔乙己,他一定以为是“茴“的第五种写法 18、”衰”的古字。点评:下边一大堆“小“,开来是够”衰“的。

(完整版)化工原理实验思考题答案汇总

流体流动阻力的测定 1.在测量前为什么要将设备中的空气排尽?怎样才能迅速地排尽?为什么?如何检验管路中的空气已经被排除干净? 答:启动离心泵用大流量水循环把残留在系统内的空气带走。关闭出口阀后,打开U形管顶部的阀门,利用空气压强使U形管两支管水往下降,当两支管液柱水平,证明系统中空气已被排除干净。 2.以水为介质所测得的λ~Re关系能否适用于其他流体? 答:能用,因为雷诺准数是一个无因次数群,它允许d、u、、变化 3.在不同的设备上(包括不同管径),不同水温下测定的λ~Re数据能否关联在同一条曲线上? 答:不能,因为Re=duρ/μ,与管的直径有关 离心泵特性曲线的测定 1.试从所测实验数据分析,离心泵在启动时为什么要关闭出口阀门?本实验中,为了得到较好的实验效果,实验流量范围下限应小到零,上限应到最大,为什么? 答:关闭阀门的原因从试验数据上分析:开阀门意味着扬程极小,这意味着电机功率极大,会烧坏电机 (2)启动离心泵之前为什么要引水灌泵?如果灌泵后依然启动不起来,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答:离心泵不灌水很难排掉泵内的空气,导致泵空转而不能排水;泵不启动可能是电路问题或是泵本身已损坏,即使电机的三相电接反了,泵也会启动的。 (3)泵启动后,出口阀如果不开,压力表读数是否会逐渐上升?随着流量的增大,泵进、出口压力表分别有什么变化?为什么? 答:当泵不被损坏时,真空表和压力表读数会恒定不变,水泵不排水空转不受外网特性曲线影响造成的 恒压过滤常数的测定

1.为什么过滤开始时,滤液常常有混浊,而过段时间后才变清? 答:开始过滤时,滤饼还未形成,空隙较大的滤布使较小的颗粒得以漏过,使滤液浑浊,但当形成较密的滤饼后,颗粒无法通过,滤液变清。? 2.实验数据中第一点有无偏低或偏高现象?怎样解释?如何对待第一点数据? 答:一般来说,第一组实验的第一点Δθ/Δq会偏高。因为我们是从看到计量桶出现第一滴滤液时开始计时,在计量桶上升1cm时停止计时,但是在有液体流出前管道里还会产生少量滤液,而试验中管道里的液体体积产生所需要的时间并没有进入计算,从而造成所得曲线第一点往往有较大偏差。 3.当操作压力增加一倍,其K值是否也增加一倍?要得到同样重量的过滤液,其过滤时间是否缩短了一半? 答:影响过滤速率的主要因素有过滤压差、过滤介质的性质、构成滤饼的颗粒特性,滤饼的厚度。由公式K=2kΔP1-s,τe=qe/K可知,当过滤压强提高一倍时,K增大,τe减小,qe 是由介质决定,与压强无关。 传热膜系数的测定 1.将实验得到的半经验特征数关联式和公认式进行比较,分析造成偏差的原因。 答:答:壁温接近于蒸气的温度。 可推出此次实验中总的传热系数方程为 其中K是总的传热系数,α1是空气的传热系数,α2是水蒸气的传热系数,δ是铜管的厚度,λ是铜的导热系数,R1、R2为污垢热阻。因R1、R2和金属壁的热阻较小,可忽略不计,则Tw≈tw,于是可推 导出,显然,壁温Tw接近于给热系数较大一侧的流体温度,对于此实验,可知壁温接近于水蒸气的温度。 2.本实验中管壁温度应接近加热蒸汽温度还是空气温度?为什么?

《 大气环境》教案(湘教版必修)

第三节大气环境(一) 一、课程标准 ●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 (1)标准解读 本条以及后两条“标准”关注的对象是自然环境组成要素之一——大气。本条“标准”旨在认识导致大气运动的基本原理,为后面学习大气环流、天气系统以及全球气候变化打下理论基础。 本条“标准”虽然简短,但它要求的内容是比较多的。从有关大气各条“标准”综合来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本条“标准”。 第一,作为自然环境组成要素,“标准”中的“大气”是指低层大气,其高度不超过对流层顶。 第二,了解大气受热,需要明确大气的热量来源,即导致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太阳辐射是大气根本的热源,下垫面辐射(包括陆面和海面)是大气直接的热源。 第三,大气受热过程,实际上是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之间相互转化的过程。其中,大气温室效应及其作用是需要重点阐述的基本原理。 第四,学习大气受热过程,是为理解大气运动打基础,所以,大气热力环流是需要阐述的另一个基本原理。大气热力环流是大气不均匀受热的结果。大气不均匀受热主要是由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和下垫面性质差异引起的。大气不均匀受热是大气运动的主要原因,大气热力环流则是理解许多大气运动类型的理论基础。小到城市热岛环流,大到全球性大气环流,都可以用大气热力环流的原理来解释。 第五,学习和说明大气受热过程,需要借用一些原理示意图,如大气温室效应示意图、大气热力环流形成示意图等。 (2)教学重点 ●大气各垂直分层特点及与人类的关系;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四种辐射之间的关系; ●大气的温室效应。 (3)教学目标 ●搜集资料说一说大气各垂直分层有哪些事物和现象,概括对流层大气与人类的关系。 ●列表比较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并用所学解释实际事例。 ●画出简图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解释大气受热的直接原因。能用简图推导月球表面昼夜温差大的原因。 ●结合温室大棚的实例,分析说明大气是怎样具有保温作用的。尝试写一段文字,表达温室大棚的原理 在农业、建筑、人体保健等方面的应用。 (4)教学方法 ●比较分析法、读图分析法、启发式教学法 二、知识结构(见第二节目标检测后) 三、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我们学习了地球的宇宙环境之后,知道了地球是宇宙中的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说地球普通,因为地球具有和其他行星一样的特性,都是物质的和运动的;说地球特殊,则是因为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有生命物质存在的天体。地球上具有生命物质,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地球有可供生物呼吸的大气。今天我们共同探讨大气环境的一些最基本的特征。 地球的周围包围着的大气是厚厚的,从地面向上,可延伸数千千米的高空。那么,这么高的大气层在垂直方向上有什么变化特点呢? 一、大气的垂直分布(板书)

古今393个汉字读音及注释包括生僻字难写字笔画最多的字

“龍”和3个大写的中国字“雲”组成,共 84画。1、中国 古字,表示龙在飞翔;2、日本汉字,收录于日本的 TRON 计 划,是迄今为止 TRON 计划笔画最多的汉字。 古今393个汉字读音及注释 (包括生僻字、难写字、笔画最多的字) 江苏省泗阳县李口中学沈正中搜集整理 读音I ?i ,由四个古字“ 是中国古今汉字中笔画最多的一个字 “雷”的古字。 抽j ”组成,160画, 《集韵》中解释,是 田冒 田1K 囲田田冒 [=] 5^5 | [读音hou ? you ,也是“雷”的古字,由16个田 字和8个回字组成,共128画,网络字笔画排名第二 读音tai 喜岂 目巨 冃亘冃匡 -to ,由3个大写的中国字 zhu i,普通话读“ z?i ” ,意为“盗 q u m?意思为“驱魔”, 64画。 贼” 72画,土话读 读音

读音zh? ( 64画),由4个中国繁写汉字“龍 组成,义为“唠唠叨叨,话多”,是“詟”的异体字,收录 于《汉语大词典》、《中华大字典》、《字汇和字汇补》 《康熙 字典补》,并列中国字典收录笔画最多的汉字 《五音篇海》音政,收入自《中文大辞典》 ,并列中国字典 收录笔画最多的汉字。 古“贼”字的另一种写法, 59划,土话读zhui , 普通话读“ z?i ”,意为“盗贼”。口诀:一点一横长,二字 口言旁,两边 丝绕绕,中间夹个马二郎;你一长,我一长, 心字来打底,日 月字帮忙, 金沟沟,挂衣裳,捡个石头 甩 bi d ng bi d ng 面的专用字!古称渭水 bi dng bi 6g 。是古时人 用渭河之水和面,做成宽如裤带的面条!也是陕西八大怪之 一。犹以咸阳的最为正宗! 口诀:一点撩上天, 黄河两道 湾,八字大张口, 言字往里走, 你一扭,我一扭; 你一 长,我一长; 中间有个马大王, 心字底、月字旁, 留 由4个繁体的“興”组成, 康熙大字典收录,此字为陕西名吃 zhang ( 64 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