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颈椎外伤并截瘫患者的护理

颈椎外伤并截瘫患者的护理

颈椎外伤并截瘫患者的护理
颈椎外伤并截瘫患者的护理

颈椎外伤并截瘫患者的护理

作者:杨翠玉丁艳芬王琼华

【摘要】目的探讨颈椎外伤并截瘫患者的临床护理,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对34例颈椎外伤并截瘫患者的临床护理实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33例好转出院,1例因原有心血管疾病而死亡。结论做好颈椎外伤并截瘫患者的整体护理,预防并发症,有利于促进此类患者的康复。【关键词】颈椎外伤截瘫护理

颈椎外伤并截瘫是一种严重的创伤性损伤,伤情较严重而复杂,常常给患者造成致命的身心创伤,使患者丧失全部或部分生活自理能力。伤后细致的观察,科学的护理可预防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我科自2006年4月至2008年9月共收治颈椎外伤并截瘫患者34例,现将此类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34例患者中,男29例,女5例,年龄19岁—67岁,平均39岁。2护理

2.1心理护理颈椎外伤并截瘫患者病情重,病程长,生活不能自理,凡事需别人帮助,患者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紧张、绝望的心理。有的不思饮食,有的情感脆弱,甚至产生轻生的念头。因此,护士应多巡视病房,多与病人交谈,多体贴病人,给予安慰和必要的病情解释,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坚强乐观地生活

下去。

2.2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肺部感染颈椎外伤并截瘫患者因呼吸肌麻痹、局部血液循环相对减弱、长期卧床,呼吸道分泌物不易排出而易发生肺部感染。护理颈椎外伤并截瘫患者时应密切观察有无呼吸困难,咳嗽无力。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给持续吸氧,监测血氧饱和度。并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定期进行空气消毒。鼓励患者进行有效的咳嗽、咳痰、深呼吸,定时给患者翻身、拍背,以助排痰。遵医嘱给雾化吸入,达到消炎祛痰的目的,防止发生肺部感染。2.3保持颅骨牵引持续有效防止加重颈椎损伤颈椎骨折行牵引治疗时,不能随意增减牵引重量,不能在牵引装置上盖物,以免影响牵引效果。用颈托固定颈部的要保持颈托固定位置良好,不可随意取下颈托。

2.4体温异常的护理颈脊髓损伤时,体温调节中枢丧失了正常的调节功能,患者体温可达40℃以上或低于35℃,应加强护理。高热:动态观察体温的变化,给予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保持室内适宜的温湿度,定时开窗通风。低温:适当调高室温,注意保暖,但避免使用热水袋,以防烫伤皮肤。

2.5预防泌尿系感染颈椎外伤患者因神经系统受损常发生尿潴留,需长期留置尿管而易致泌尿系感染或结石。护理此类患者应注意:(1)保持尿液引流通畅,防止管道受压、扭曲、堵塞;鼓励患者多饮水、勤翻身,以利排尿。经常观察尿液有无异常,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给予对症治疗。(2)防止逆行感染。定时排放引流尿袋,测量尿量并

记录。每1—2周更换尿管并妥善固定,严格无菌技术操作,选择粗细适宜的导尿管。每日清洁消毒尿道口及外阴2次,保持局部干燥清洁。

2.6防止发生压疮颈椎外伤并截瘫患者由于感觉缺失造成肌体对伤害性刺激无反应、被动体位易致局部组织受压缺血缺氧而发生压疮。护理此类患者应做到七勤、二保持、一避免。七勤:勤翻身、勤擦洗、勤按摩、勤换洗、勤整理、勤检查、勤交待。二保持:保持床铺平整、干燥;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一避免:避免拖、拉、推、拽而损伤皮肤。

2.7防止便秘颈椎外伤并截瘫患者因脊髓神经损伤和长期卧床,肠蠕动减慢而易发生便秘。应鼓励患者多饮水,多食新鲜蔬菜、水果,指导家属定时给患者按摩腹部促进排便,保持大便通畅。2。8重视功能锻炼颈椎外伤并截瘫患者功能锻炼应与治疗同时进行。加强肢体功能锻炼,促进血液循环,防止关节僵硬、肌肉萎缩等废用综合征,可行推拿、按摩、被动活动四肢各个关节,向心性按摩大小腿肌肉,每日3—5次,每次30分钟。行功能锻炼后将四肢各个关节置于功能位,预防肢体畸形。

3小结

颈椎外伤并截瘫患者身心创伤较重,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重视心理护理,认真实施各项护理措施,预防并发症,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34例患者经上述护理,仅有1例发生泌尿系感染经积极治疗后痊愈,

2例发生间歇性便秘,其余病例未发生并发症,33例患者肢体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

[医学类试卷]外科主治医师(骨外科学)模拟试卷55.doc

[医学类试卷]外科主治医师(骨外科学)模拟试卷55 1 对于骨盆骨折合并尿道损伤及失血性休克患者的处理。顺序是 (A)骨盆骨折一尿道损伤一休克 (B)休克一骨盆骨折一尿道损伤 (C)休克一尿道损伤一骨盆骨折 (D)尿道损伤一休克一骨盆骨折 (E)同时处理休克和尿道损伤一骨盆骨折 2 脊柱骨折造成脱位并发脊髓半横断损伤,其损伤平面以下应出现何种改变(A)双侧肢体完全截瘫 (B)同侧肢体运动消失,双侧肢体深、浅感觉消失 (C)同侧肢体运动和痛、温觉消失,对侧肢体深感觉消失 (D)同侧肢体运动和深感觉消失,对侧肢体痛、温觉消失 (E)同侧肢体痛、温觉消失,对侧肢体运动及深感觉消失 3 骨盆骨折最重要的体征是 (A)畸形 (B)反常活动

(C)骨擦音及骨擦感 (D)局部压痛及间接挤压痛 (E)肿胀及瘀斑 4 颈椎压缩性骨折合并脱位。最先选择的治疗方法是(A)颌枕带牵引 (B)手法复位,石膏固定 (C)两桌复位法 (D)颅骨牵引 (E)切开复位法 5 骨盆骨折最危险的并发症是 (A)膀胱破裂 (B)盆腔内出血 (C)尿道断裂 (D)骶丛神经损伤 (E)直肠损伤 6 骨盆骨折合并尿道完全断裂,最好的处理是

(A)膀胱造瘘 (B)采用金属导尿管导尿 (C)膀胱穿刺 (D)采用橡皮导尿管导尿 (E)尿道吻合术 7 骨盆骨折并发腹膜后出血性休克,经积极抢救未见好转时。应立即(A)结扎髂外动脉 (B)结扎髂总动脉 (C)结扎髂内动脉 (D)髂内、髂外动脉结扎 (E)结扎髂内、髂外动脉和静脉 8 双侧耻骨上、下支骨折,无明显移位,哪种治疗方法最理想(A)蛙式石膏固定 (B)骨盆悬吊牵引 (C)仅卧床休养即 (D)切开复位

2020年护士考试练习试题及答案解析第三节脊柱及脊髓损伤病人的护理

2020年第三节脊柱及脊髓损伤病人的护理、A1 1、脊柱骨折急救搬运的基本原则是 A始终保持脊柱中立位 B、始终卧硬板转运 C不可背驮运送 D不可抱持运送 E不可坐位检查和运送 2、在脊柱骨折中,下列哪项叙述是不正确的 A绝大数是由间接暴力引起 B、胸腰段交界处脊柱活动较多,最不易受损伤 C脊柱骨折可导致脊髓损伤 D伸直型脊柱骨折极少见 E屈曲型脊柱骨折最常见 3、引起脊髓损伤最常见的脊柱骨折类型为 A、直接暴力造成脊柱骨折 B、屈曲型脊柱骨折 C伸展性脊柱骨折 D纵向压力型脊柱骨折 E扭转型脊柱骨折 4、判断脊柱骨折脱位是否并发脊髓损伤。下列哪项检查最重要 A X线摄片 B、CT C MRI D神经系统检查 E腰穿作奎肯试验及脑脊液生化检查 5、预防截瘫患者发生压疮的方法除外 A、在易发部位涂压疮膏预防 B、保持床单整洁 C做好大小便护理 D 2小时翻身1次 E骨突处局部按摩 6、外伤性截瘫患者,建立反射性膀胱的护理措施是 A留置导尿,定时开放引流 B、每周更换导尿管 C每2小时更换体位 D抬高床头,多饮开水 E每日膀胱冲洗1次

7、对截瘫患者的泌尿系护理,以下错误的是 A无菌操作下留置导尿 B、留置导尿2周后改定期开启引流 C多饮水,增加排尿 D开放引流时间以每次4?6小时为宜 E导尿管每2周更换1次 8截瘫患者足部用支架的目的是 A预防肌萎缩 B、防止畸形 C防止关节僵直 D患者舒适 E防止下肢水肿 9、脊柱手术时,患者体位应是 A平卧位 B、侧卧位 C俯卧位 D折刀位 E半侧卧位 10、脊柱骨折患者急救运送方法,下列正确的是 A用软担架搬运 B、三人平托放于硬板搬运 C二人抱持搬运 D —人抱持搬运 E、一人背负搬运 二、A2 1、患者,女性,35岁。不慎自4楼跌下,疑有脊柱骨折,现场处理中错误的是 A放在硬板床上迅速转运 B、抱起患者迅速转运 C保持呼吸道通畅 D勿随意搬动患者 E三人平托同步搬运 2、患者,女性,30岁。从高处跌下头部着地,颈4脊髄平面以下感觉、运动完全丧失,尿潴留,体温37.9 C, 为了防止致死性并发症,最重要的措施是 A勤翻身,按摩骶部 B、做好心理护理 C加强营养 D物理降温 E气管切开 3、患者,男性,25岁。车祸致脊柱骨折脱位,表现为损伤节段以下痉挛性瘫痪,对侧痛温觉消失,首先应考虑 A脊髓马尾部损伤

截瘫患者的护理

截瘫患者的护理 截瘫是指各种原因造成的脊髓直接或间接损伤,而出现损伤平面以下的运动、感觉、和反射功能消失。其表现为完全性或不完全性四肢瘫痪,截瘫后,患者易发生一系列生理紊乱,容易导致多系统合并症,引起死亡,对于此病,护理的主要任务是防治各种并发症,为后期的功能恢复和重建创造条件。一、预防肺部并发症 脊髓损伤患者长期卧床、呼吸运动障碍,自行清理呼吸道功能减弱,易导致呼吸系统病理性改变。 护理措施: 1.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维持恒定的温湿度,并注意保暖。 2. 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期指导病人作咳嗽及深呼吸,以利于肺部膨胀和排痰,有肋间肌麻痹者,鼓励用膈肌呼吸。咳嗽时,用双手按压上腹部“帮助咳嗽”。 3.定时变更体位,每次翻身时拍打胸背部以利排痰,拍背时要由下向上,由外向内、发现有一侧肺部感染或肺膨胀不全时,应使患侧向上,以利于肺膨胀和引流。遵医嘱持续或间断吸氧,以增加血氧饱和度。 4.雾化吸入每日2次,雾化液以等渗盐水为主,可酌加抗生素、地塞米松、蛋白酶等药物,达到稀释痰液、消炎的目的。在心脏能耐受范围内多饮水。 二、预防压疮 截瘫病人不能活动,皮肤失去感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导致局部缺血。护理措施:

1.睡气垫床,每2h翻身一次。翻身时禁止拖、拉、推等粗暴动作。保持床面清洁、干燥,平整、无渣屑,衣被污染应及时更换。注意保持皮肤干燥清洁,每日晨、晚间护理清洁皮肤,对皮肤易出汗部位可用爽身粉抹擦。 2.注意保护骨隆突部位,用气垫或棉圈等物品使其悬空,每次翻身后,按摩局部,促进血液循环。 3.若出现早期压疮,立即解除压迫,保护创面,水疱用无菌注射器抽空,用无菌透明贴覆盖,定时换药。 4.若已发生皮肤及皮下组织坏死、溃烂,应清创,用凡士林纱布及敷料包扎。若有感染,局部使用抗生素,严重者全身使用抗生素。必要时进行植皮。 5.合理进食,加强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 三、预防泌尿系感染 泌尿系感染在截瘫病人中很常见,长期使用导尿管,在护理工程中,对无菌操作要严格要求,防止加重感染。 1. 鼓励病人多饮水,达到生理性冲洗,防止泌尿系结石。定时送验尿常规标本,必要时应用抗生素。 2. 留置尿管者,更换引流袋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留置导尿管储尿袋应始终低于膀胱水平面,防止逆行感染。 3. 视病情进行膀胱冲洗,常用冲洗液有生理盐水、0.2%呋喃西林溶液、3%硼酸溶液。 4. 训练膀胱的反射排尿功能,截瘫早期保持尿管持续开放,当肌张力开始恢复时,反射出现,一般为2~4h开放一次,训练自主反射性收缩,防止膀胱缩小或过度膨胀。

截瘫病人护理常规

截瘫病人护理常规 【观察要点】 1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SPO2、神志,评估有无复合伤。 2观察肢体的感觉、运动及反射功能。 3观察呼吸道通畅程度及排痰功能,有无肺部感染等。 4观察病人及家属的心理状态。 5观察肢体的肌肉有无废用性萎缩及关节功能障碍。 【护理措施】 一、按骨科一般护理常规。 二、病情观察、搬运方法及翻身方法见脊柱骨折护理常规。 三、高热患者按高热护理常规护理,宜以物理降温为主,体温不升者注意保暖。 四、预防并发症的护理: (1)预防褥疮护理: ①入院时检查全身有无褥疮,并作好记录。 ②保持床单整洁,减少对皮肤的不良刺激。 ③定时翻身,按摩受压部位,翻身时避免拖、拉、推等动作。 ④加强营养,以提高抵抗力。 ⑤保持皮肤清洁。 (2)预防肺部并发症: ①注意保暖,预防着凉。 ②保持呼吸道通畅,鼓励病人有效咳嗽,有意识地进行深呼吸。 ③痰粘稠者可服祛痰药或行超声雾化吸入。 ④高位截瘫患者不能自行咳嗽咳痰时,应立即给予吸痰。 (3)预防泌尿系感染: ①鼓励病人多饮水,达到生理性冲洗。 ②留置尿管者,更换引流袋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视病情进行膀胱冲洗。 ③训练膀胱的反射排尿功能,截瘫早期保持尿管持续开放,当肌张力开始恢复时,反射出现,一般为2~4h开放一次,防止膀胱缩小或过度膨胀,伤后四周可拔除尿管,可行手法按压排尿。 (4)大便失禁、便秘护理: ①大便失禁者做好肛周皮肤护理。 ②便秘时鼓励患者进食易消化及含丰富纤维食物、新鲜水果,给予定时沿结肠走向按摩腹部,促进肠蠕动,必要时予缓泻剂或灌肠。 (5)预防肌肉萎缩及关节畸形: ①鼓励和指导病人进行上肢、下肢的主动活动,如引体向上,徒手操等。 ②用软枕垫双足,使足背伸置于功能位,预防足下垂。 ③对不能活动的下肢需行被动锻炼,给予肌肉按摩,下肢功能康复锻炼等。 五、预防意外损伤,如烫伤、冻伤、坠床等。 六、经常巡视病房,有针对性进行心理疏导,安慰、鼓励病人,增强其站胜疾病的信心,与家属交谈,给病人心理支持。 [健康教育] 1指导病人加强营养,多进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饮食,如蛋、蔬菜、水果、鱼、肉等。2预防并发症。 3康复训练,利用辅助工具进食,可在他人协作下完成,康复器械的使用{轮椅、拐杖}

最新脊柱脊髓损伤练习题

脊柱脊髓损伤 1、脊柱骨折病人在搬运过程中,最正确的体位是C A、侧卧位 B、仰卧屈曲位 C、仰卧过伸位. D、俯卧过伸位 E、半坐卧位 2、判断脊柱骨折脱位是否并发脊髓损伤,下列哪项检查最重要C A、X线摄片 B、CT C、MRI D、神经系统检查 E、腰穿作奎肯试验及脑脊液生化检查 3、脊柱骨折造成脱位并脊髓半横切损伤,其损伤平面以下的改变,是C A、双侧肢体完全截瘫 B、同侧肢体运动消失,双侧肢体深浅感觉消失 C、同侧肢体运动和深感觉消失,对侧肢体痛温觉消失. D、同侧肢体运动和痛温觉消失,对侧肢体深感觉消失 E、同侧肢体痛温觉消失,对侧肢体运动及深感觉消失 4、关于脊柱外伤与脊髓损伤的关系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C A、脊髓损伤节段与椎骨受伤平面不一致 B、胸椎较固定,所以胸椎骨的脱位多无脊髓损伤. C、有的病例表现为明显脊髓损伤,但X线片却无骨折脱位 D、屈曲型骨折脱位造成骨髓损伤最多见 E、椎管狭窄患者,脊柱创伤更易发生脊髓损伤 5、脊柱外伤造成脊髓休克,是由于A A、脊髓神经细胞遭受震荡,产生暂时性功能抑制,发生传导障碍. B、骨折片刺入脊髓 C、因脊髓受血肿等压迫 D、外伤后脊髓神经细胞遭破坏

E、脊髓上、下行神经传导束断裂 6、第十胸椎压缩性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损伤的脊髓是C A、胸段脊髓 B、胸腰段脊髓 C、腰段脊髓.D腰骶段脊髓 E、骶段脊髓 7、学生在训练时,倒立不稳,枕部触于垫上,出现双上肢麻木,活动无力,头稍歪向一侧,不敢转动。估计为何种损伤B A、环椎前脱位 B、环椎单侧半脱位. C、枢椎齿突基底骨折. D、环椎后弓骨折 E、环椎后脱位 8、患者颈椎外伤截瘫,查体:双上肢屈肘位,屈肘动作存在,伸肘功能丧失,损伤部位是在D A、2~3颈椎之间 B、3~4颈椎之间 C、4~5颈椎之间 D、5~6颈椎之间. E、6~7颈椎之间 9、枢椎齿突基底部骨折,但无移位,环椎亦无移位。枕颌吊带牵引两周后,颈痛减轻,活动范围增加。3周后离床活动,6周后颈痛再次加剧,活动明显受限,并逐渐出现四肢无力与瘫痪,这种迟发性瘫痪的原因,是E A、迟发性血肿压迫 B、椎管内纤维质增生压迫 C、脊髓血运障碍 D、黄韧带增厚 E、环椎迟发性前脱位. 10、从汽车上摔下,头后枕部着地,颈部活动受限,下颈椎压痛明显,四肢弛缓性瘫,躯干感觉平面在胸骨柄以下,痛、温觉消失,不能自行排尿,诊断首先考虑D A、颈椎间盘突出症 B、颈椎骨折脱位并颈髓损伤. C、颈部软组织损伤 D、颈椎骨折脱位并臂丛神经与腰骶丛神经损伤 E、胸椎骨折并脊髓损伤 11、女性,20岁。因外伤致第4、5颈椎骨折并发颈髓损伤,四肢呈弛缓性瘫痪,高热40℃,持续数日不降,应采取何种降温方法D A、口服A、P、C B、冬眠疗法 C、使用抗生素 D、物理降温. E、以上都不是 12、建筑工人不慎坠楼,腰剧痛,双下肢感觉运动障碍,二便功能障碍。经X线

外伤性截瘫病人的护理常规

外伤性截瘫病人的护理常规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外伤性截瘫病人的护理常规的相关范文,本文关键词为外伤性,截瘫病,人的,护理,常规,,您可以从右上方搜索框检索更多相关文章,如果您觉得有用,请继续关注我们并推荐给您的好友,您可以在综合文库中查看更多范文。 外伤性截瘫病人的护理常规 病人一旦外伤截瘫后,其运动及感觉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丧失,植物神经发生功能障碍,引起内脏各器官的功能紊乱,可出现严重甚至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如褥疮、排尿障碍、肺部感染等。

l、心理护理:病人受伤截瘫以后,对工作和生活会有很多顾虑。因此,要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使病人有身残心不残的乐观主义思想。 2、褥疮的护理: (1)卧硬板床,保持床铺清洁干燥,床单平整无皱褶,床上无渣滓。 (2)2—4小时翻身一次,骨隆突部位用50%酒精擦浴按摩,为防止骨突部位受压,可用棉垫分置各部位,腰背部垫糜子垫。 (3)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粪便浸湿,每周全身擦浴一次,每晚睡前洗脚。慎用热水袋以防照伤。 (4)已发生褥疮时,更须注意局部减压,定期更换敷料或换药,可用烤灯照射,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并可使创面干燥。 (5)加强营养,给予高蛋白饮食,以改善病人全身情况,必要时输血。 3、泌尿系并发症的护理: (1)在严格无菌操作下留置导尿,每日消毒尿道口一次。(2)引流管高度低于引流口水平,防止尿液逆流。定期翻身,防止尿液沉淀形成结石。鼓励病人多饮水(每日2000—3000ml)以增加尿量,冲洗尿道。 (3)如已发生泌尿系感染,除全身使用抗生素外,可行膀胱冲洗,每天一次。 (4)留置导尿2~3周后,尿管每4~6小时定时开放1次,以训练膀胱反射或自律性收缩功能,预防泌尿系感染和膀胱萎缩。 4、呼吸道护理: (1)勤翻身拍背,鼓励病人深呼吸及咳嗽排痰,锻炼肺功能,增加

外伤性截瘫病人的尿道管理

外伤性截瘫病人的尿道管理 发表时间:2013-04-28T10:56:09.07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5期供稿作者:林清蔡俊英[导读] 目的对外伤性截瘫病人预防出现尿道感染的护理措施进行研究分析。 林清蔡俊英 (福建省长乐市医院 350200)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05-0251-01 【摘要】目的对外伤性截瘫病人预防出现尿道感染的护理措施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2008—2011年脊髓损伤至截瘫病人共18例,对其在留置导尿管期间出现尿路感染进行研究,并总结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通过对上述患者有针对性的临床护理,取得较满意效果。结论对外伤性截瘫病人进行针对性护理,可以有效防止其出现尿路感染现象。 【关键词】外伤性截瘫留置尿管尿路感染护理 外伤性截瘫病人是因外伤所致脊髓受损而出现的双下肢或者四肢功能障碍,感觉失常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疾病。截瘫病人大部分需留置尿管,但尿管长期在体内刺激,导致膀胱防御机制减退,感染率高。现将我院2008年以来收治的18例脊髓损伤致截瘫病人尿管护理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8例均为完全性截瘫患者,其中男12例,女6例,年龄8—56岁,均在疾病的不同阶段发现了明显的排尿困难、尿路感染、膀胱储尿能力下降等。按计划实施了尿道管理,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2 方法 2.1心里护理 经常巡视病房,加强沟通,了解病人的心理情绪变化,有针对性的进行疏导、安慰、鼓励,向患者讲解预防尿路感染的重要性。 2.2 尿道管理 2.2.1 留置尿管病人应每日用0.5%碘伏消毒尿道口两次,保留尿管期间病人应多饮水,每日达2500毫升左右,加强冲洗作用,减少感染。 2.2.2 根据导尿管及集尿袋的材质,按要求定时更换。更换尿管时应先将膀胱内尿液导尽,然后将导尿管抽出,至少在6-8小时后再置入新导尿管。 2.2.3引流管的放置与引流效果有很大的关系。病人仰卧时,引流管不可高于病人耻骨联合水平,以免引流受阻;病人侧卧时,引流管从病人两腿之间通过,不可以从身上跨过。 2.2.4 持续引流2-3周后,夹闭尿管。每天白天每4小时开放导尿管引流尿液一次,夜间每6小时一次,每次开放时,嘱患者做排尿动作憋气增加腹压,同时用手按压膀胱区,使膀胱壁定时承受一定压力促使其肌肉收缩,以助患者逐渐建立膀胱括约肌的反射性功能,这样可预防泌尿系感染和膀胱萎缩,减少菌尿的发生,且便于训练膀胱反射或自律性收缩机能。 2.2.5 进行膀胱功能训练,恢复自主排尿,避免长期留置导尿管所致的各种并发症。 3 结果 外伤性截瘫留置导尿管患者在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后,可以有效防止其出现尿路感染现象,18例中有4例发生尿路感染,其中有2例在院外发生。 4 讨论 截瘫病人由于截瘫平面以下感觉障碍,病人毫无痛苦,如操作时动作过重,或反复插入,易造成尿道粘膜损伤并继发感染。另外,截瘫病人多需长期置管,也是引起感染的重要原因。由于我们在临床护理过程中,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所以感染率较低。参考文献 [1]陈永文.泌尿外科留置尿管患者预防尿路感染的护理.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21):35-36. [2]王画鸽.庞玉玲等.间歇性导尿术在脊髓损伤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10):23-24. [3]白继荣.满足病人泌尿系统排泄的需要.护理学基础.科学出版社.2003.1(7):167-178.

颈椎骨折患者护理常规

颈椎骨折患者的护理 一、概述: 1、颈椎骨折:发生在颈椎部的骨折。 2、病因:多间接暴力所致,如高空坠落。直接暴力多为火器伤,和平时期少见。 3、分类及病理: (1)按暴力作用方向分类 1)过伸型:常发生于高速行驶的汽车,突然撞车,头部受力后仰引起。 2)屈曲牵拉型:常伴有椎间关节脱位、半脱位。 (2)按骨折后稳定性分类 1)稳定型:骨折后较稳定,不易移位,如单纯压缩性骨折,椎体压缩不超过原高度三分之一的。 2)不稳定型:损伤严重,暴力不仅有压缩,还伴有旋转力量,复位后不稳定。如过度压缩的骨折,椎体粉碎性骨折,伴有脱位的椎体骨折等。由于不稳定易出现颈椎后突和进行性神经症状。 二、临床表现: 1、死亡率高如暴力较强,作用迅猛,易因颈髓高位损伤而死于现场或运送途中。 2、颈部不稳感患者者自觉头颈如折断似的不稳,不敢坐起或站立,喜用双手托住头部。 3、颈痛及肌肉痉挛。 4、颈部活动受限。 5、被迫体位如双侧关节均有脱位时,头颈呈前倾斜体位;如一侧关节脱位,头向健侧旋转并向患侧倾斜。这种体位加重了活动受限的程度,包括张口困难。 6、其他如局部压痛、吞咽困难、发音失常等,脊髓神经受累时,则出现相应的症状及体征。 三、治疗方法:及早解除对脊髓的压迫是保证脊髓功能恢复的首要问题。治疗目的是复位并获得脊柱的稳定性;预防未受损神经的功能丧失并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获得早期的功能恢复。 1、稳定性骨折:牵引复位,复位后石膏固定 (1)颌枕带牵引:轻度压缩性骨折采用颌枕带卧位牵引复位,牵引重量3kg ,复位后用头颈胸石膏固定即可起床活动。 (2)颅骨牵引:压缩明显或双侧椎间关节脱位,采用持续颅骨牵引复位,牵引重量3~5 kg,复位后再牵引2~3周,头颈胸石膏固定3个月。 2、手术治疗爆破型骨折伴有神经症状的,原则上手术治疗,一般经前路手术,去除骨片、减压、植骨融合及内固定。该类损伤一般病情严重,若存在严重并发症,待病情稳定后再行手术。 四、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由于骨折部位特殊,病情复杂,手术风险大,患者对治疗效果期望较高,部分上颈椎骨折患者术前行颅骨牵引,术后又丧失了寰枢关节的部分运动功能,导致头颈活动特别是旋转明显受限。患者及家属对手术安全性、治疗效果有不同程度的担忧。因此术前进行积极、有效的心理护理,帮助建立乐观向上的心态,对于治疗的顺利进行和术后的康复都非常重要。护士首先要注意与患者的沟通取得信任;然后说明牵引和手术治疗的目的、注意事项,取得配合。介绍同种病例的手术效果,给予信心;再

(完整版)2018-6脊柱损伤试题

脊柱损伤试题 姓名:得分: 1、脊柱骨折病人在搬运过程中,最正确的体位是 A、侧卧位 B、仰卧屈曲位 C、仰卧过伸位. D、俯卧过伸位 E、半坐卧位 2、判断脊柱骨折脱位是否并发脊髓损伤,下列哪项检查最重要 A、X线摄片 B、CT C、MRI D、神经系统检查 E、腰穿作奎肯试验及脑脊液生化检查 3、脊柱骨折造成脱位并脊髓半横切损伤,其损伤平面以下的改变,是C A、双侧肢体完全截瘫 B、同侧肢体运动消失,双侧肢体深浅感觉消失 C、同侧肢体运动和深感觉消失,对侧肢体痛温觉消失. D、同侧肢体运动和痛温觉消失,对侧肢体深感觉消失 E、同侧肢体痛温觉消失,对侧肢体运动及深感觉消失 4、关于脊柱外伤与脊髓损伤的关系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脊髓损伤节段与椎骨受伤平面不一致 B、胸椎较固定,所以胸椎骨的脱位多无脊髓损伤. C、有的病例表现为明显脊髓损伤,但X线片却无骨折脱位 D、屈曲型骨折脱位造成骨髓损伤最多见 E、椎管狭窄患者,脊柱创伤更易发生脊髓损伤 5、脊柱外伤造成脊髓休克,是由于 A、脊髓神经细胞遭受震荡,产生暂时性功能抑制,发生传导障碍. B、骨折片刺入脊髓 C、因脊髓受血肿等压迫 D、外伤后脊髓神经细胞遭破坏 E、脊髓上、下行神经传导束断裂 6、第十胸椎压缩性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损伤的脊髓是C A、胸段脊髓 B、胸腰段脊髓 C、腰段脊髓.D腰骶段脊髓E、骶段脊髓 7、学生在训练时,倒立不稳,枕部触于垫上,出现双上肢麻木,活动无力,头稍歪向一侧,不敢转动。估计为何种损伤 A、环椎前脱位 B、环椎单侧半脱位. C、枢椎齿突基底骨折.

D、环椎后弓骨折 E、环椎后脱位 8、患者颈椎外伤截瘫,查体:双上肢屈肘位,屈肘动作存在,伸肘功能丧失,损伤部位是在 A、2~3颈椎之间 B、3~4颈椎之间 C、4~5颈椎之间 D、5~6颈椎之间. E、6~7颈椎之间 9、枢椎齿突基底部骨折,但无移位,环椎亦无移位。枕颌吊带牵引两周后,颈痛减轻,活动范围增加。3周后离床活动,6周后颈痛再次加剧,活动明显受限,并逐渐出现四肢无力与瘫痪,这种迟发性瘫痪的原因,是 A、迟发性血肿压迫 B、椎管内纤维质增生压迫 C、脊髓血运障碍 D、黄韧带增厚 E、环椎迟发性前脱位. 10、从汽车上摔下,头后枕部着地,颈部活动受限,下颈椎压痛明显,四肢弛缓性瘫,躯干感觉平面在胸骨柄以下,痛、温觉消失,不能自行排尿,诊断首先考虑D A、颈椎间盘突出症 B、颈椎骨折脱位并颈髓损伤. C、颈部软组织损伤 D、颈椎骨折脱位并臂丛神经与腰骶丛神经损伤 E、胸椎骨折并脊髓损伤 11、女性,20岁。因外伤致第4、5颈椎骨折并发颈髓损伤,四肢呈弛缓性瘫痪,高热40℃,持续数日不降,应采取何种降温方法 A、口服A、P、C B、冬眠疗法 C、使用抗生素 D、物理降温. E、以上都不是 12、建筑工人不慎坠楼,腰剧痛,双下肢感觉运动障碍,二便功能障碍。经X线平片检查,诊断为胸腰段屈曲型压缩骨折合并脊髓损伤。为进一步明确骨折片向椎管内的移位情况,下列哪项检查是最有价值的 A、MRI B、CT C、ECT D、脊髓造影 E、X线断层摄影 13、建筑工人不慎坠楼,腰剧痛,双下肢感觉运动障碍,二便功能障碍。除手术外,伤后早期最重要的治疗措施,是 A、抗生素 B、止痛剂 C、甘露醇与大剂量糖皮质激素 D、防止褥疮 E、留置尿管 14、颈椎2~3骨折脱位合并脊髓严重损伤 A、立即窒息死亡. B、四肢全瘫 C、上肢屈肘动作存在,伸肘及手的功能丧失,下肢瘫 D、下肢痉挛性瘫 E、下肢弛缓性瘫 15、颈椎4~5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 A、立即窒息死亡 B、四肢全瘫.

外伤性截瘫病人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外伤性截瘫病人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发表时间:2014-07-03T12:50:04.48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4年第14期供稿作者:白宣玉 [导读] 随着建筑、采煤以及交通事业的飞速发展,外伤性截瘫患者在骨科逐年增多。 白宣玉(黑龙江省鹤岗市人民医院骨科 154100)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4-0274-02 近年来,随着建筑、采煤以及交通事业的飞速发展,外伤性截瘫患者在骨科逐年增多。截瘫病人在运动功能和感觉功能上都有不同程度的丧失,加上植物神经系统生理功能的紊乱,会引起内脏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变化,出现严重的并发症。近三年来,我科共收治外伤引起的截瘫病人26例,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有效预防和护理措施,效果较好,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组病历中,男21例,女5例,年龄在21-70岁,颈椎损伤截瘫9例,胸、腰椎骨折损伤截瘫17例,其中合并颅脑外伤5例,合并骨盆骨折3例,经过治疗、护理及功能锻炼,恢复效果较好。 2 肺部感染的预防及护理 肺部感染是高位截瘫病人常见的并发症,颈脊髓损伤时,肋间神经支配的肋间肌完全麻痹,胸式呼吸消失,通气量减少,呼吸受限,咳嗽无力,气管内的分泌物不易排出,这不仅可发生肺部感染,而且随时有窒息死亡的可能,因此,护士必须注意维持病人有效呼吸,防止呼吸道感染。 2.1增强胸壁运动:指导患者常做深呼吸锻炼,被动活动上肢,改善胸壁活动,增强胸壁力量和肺活量。[1] 2.2鼓励病人咳嗽、咳痰,可将手掌放在病人剑突下,用向上向内的动作对患者腹部加压,使患者腹肌收缩,从而起到助咳的作用[2]。对痰液粘稠不易咳出者,给予雾化吸入,吸入次数视患者痰液情况而定,一般用药为糜蛋白酶加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效果甚好。 2.3体位引流,定时翻身对防止分泌物留在肺下部有重要作用,通过变换体位,将肺泡内的分泌物引流出来,定时给予翻身,使分泌物从小支气管到大支气管内,然后排出体外。引流时,瞩病人间歇作深呼吸后用力咳嗽,或使用震动器排痰器,将聚积的分泌物松动,并使其移动,易于咳出或引流。每日3-4 次,每次15-30 分钟(有禁忌症的患者除外)。 3 泌尿系感染的预防及护理 截瘫病人由于膀胱和尿道外括约肌障碍,易出现尿失禁或尿潴留,从而促发泌尿系的感染,因此要积极预防及护理。 3.1有尿潴留者,应在严格无菌操作下,留置导尿,妥善固定尿管,1-2周后,进行夹闭尿管训练,白天每4小时放尿一次,夜间每6小时放尿一次。 3.2留置尿管者,每日做好会阴护理,保持局部清洁,鼓励病人多饮水,最好达到每日3000ml以上,以利稀释尿液和排尿,起到冲洗膀胱和尿路的作用,根据需要,更换尿袋及导尿管,必要时做膀胱冲洗或遵医嘱应用抗生素等,效果良好。3.3加强膀胱功能训练,防止挛缩,争取早日拔除尿管。方法是寻找能刺激排尿的触发点,例如叩击耻骨上区,增加腹压使膀胱内压和尿道外括约肌抗力之间保持平衡,实现在无收缩能力的情况下也可排尿。 4 压疮的预防及护理 截瘫病人长期卧床,皮肤知觉丧失,神经营养发生改变,易发生压疮,截瘫病人出现压疮后极难愈合,因此做好病人的皮肤护理,预防压疮的发生十分必要。 4.1增加营养,保证足够的营养摄入,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注意纠正低蛋白及贫血状况,提高自身机体抵抗力。 4.2加强病人皮肤护理和保护,每1-2小时翻身一次,杜绝拖、拉、拽等动作,脊柱骨折病人翻身时采用轴线翻身法,颈椎损伤病人翻身时注意保护头颈部,护士必须掌握正确的翻身方法,避免造成神经受压或加重损伤。 4.3保持床铺平整干燥无皱褶,可使用气垫床,保持病人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潮湿,每日给予温水擦洗背部、臀部及四肢,适当按摩。骨隆突处,如两腿间或足跟处,给予皮肤保护垫或海绵圈加以保护。 4.4加强压疮预防知识的宣教,告知患者及家属正确预防压疮的措施和方法,发现不正确的措施要及时予以纠正,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伤,例如骶尾部不使用气垫圈,皮肤发红者不进行皮肤按摩,不涂抹凡士林等油性剂保护皮肤等。 5 预防肢体畸形与功能锻练。 由于病人截瘫平面以下躯体运动功能丧失,易发生肌肉萎缩、关节强直或屈曲挛缩、足下垂等。因此,在护理病人时,应根据骨折的部位、损伤的程度制定康复计划。保持肢体功能位,如踝关节保持在90度左右,防止下垂,下肢用软枕垫起,指导和鼓励病人早期活动和功能锻炼,每日进行全身各个关节部位的被动或主动活动,一日数次,适当按摩,促进血液循环,预防关节僵硬和肌肉挛缩,并根据康复的要求及病人的情况、兴趣,逐渐加大训练强度,增加肌肉力量和神经系统的协调训练。锻炼病人不依靠陪护,独立完成翻身。 6.讨论 对26例外伤截瘫病人常见并发症的护理措施进行总结,笔者认为治疗的关键是病人与家属的配合以及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和熟练的护理技术。针对外伤性截瘫病人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护理人员应以高度的责任心和责任感,认真积极采取正确的护理措施预防和减少外伤性截瘫病人并发症的发生。[3] 参考文献 [1]、[2]郭月芝,《高位截瘫患者三大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健康心理学杂志》,2001年第9卷第4期[3]高之宏,申梅芳《外伤性截瘫病人并发症的护理体会》《全科护理》 2011年6月9卷18期

截瘫病人的护理查房

护理查房 内容:截瘫病人得护理 地点:中医骨科医生办公室 时间:2015年3月15日 主讲人:胥艳霞 参加人员: 一、护理评估: 一般情况及主诉: 33床张荣昌男性73岁,于2015年01月21日17时22分因” L1后路减压、复位、植骨、内固定术,肋骨内固定术后5余月"收入住院。 二、简要病史: 2014年08月06日患者在雅安职业技术学院搞绿化时附近墙体倒坍,一长约20-30cm得石头砸中其腰背部,患者腰背部痛剧、呼吸困难,双下肢不能活动,学院保安急打电话联系120送入雅安市37医院行"左侧胸腔引流等治疗"(具体不详)。2014年08月08日转入雅安市人民医院,行左侧剖胸探查、肋骨内固定、胸廓成形、肺挫裂伤修补、左肺下叶肺大疱切除术,术后给予预防性抗感染消肿对症治疗,患者病情稳定后在全麻下行腰1后路减压、复位、植骨、内固定术,术后给予预防性抗感染营养神经对症治疗,辅以理疗及双下肢被动功能锻炼。2014年01月06日雅安市人民医院胸部CT检查示:1、双侧胸腔积液,左侧叶间裂积液。2、双肺下叶斑片影,炎性改变。胸外科医师会诊后建议1月后定期复查了解积液情况。患者胸腰部切口愈合良好给予完全拆线,胸部、腰部疼痛缓解,咳嗽咯痰减轻,双下肢感觉运动消失,大小便障碍,长期保留尿管,为求进一步康复治疗,患者遂于今日来我院,门诊以"截瘫"收入我科。 三、入院查体: T:36.7℃,P:74次/分,R:20次/分,BP:177/99mmHg 神志清楚,平车送入病房,被动体位,双下肢感觉运动消失,大小便障碍,院外带入保留尿管引流通畅,引流出黄色浑浊尿液,脊柱居中,活动可,胸廓对称无畸形,左侧胸部见一长约10cm手术瘢痕切口,左第6-10肋骨轻压痛,腰背部见一长约10cm手术瘢痕切口,肌力0级,肌张力减退,入院评估:坠床/跌倒风险评估3分、压疮危险因素评估10分、生活自理能力评分15分。 四、专科检查: 腰椎生理曲度变直,双侧竖棘肌张力稍增高,轻度压痛,腰椎各棘突及椎旁轻度叩击痛,腰部活动无明显受限,双下肢直腿抬高试验(-),双侧”4"字试验(-)。双下肢感觉正常。全身肩、肘、膝等关节查体未见肿胀、压痛及运动、循环异常,余(—)。 辅助检查:雅安市37医院影像学检查示:左侧多发肋骨骨折,左侧血气胸,腰1椎体骨折伴脊髓损伤。2014年01月06日雅安市人民医院胸部CT检查示:1、双侧胸腔积液,左侧叶间裂积液。2、双肺下叶斑片影,炎性改变。2015年01月25日尿培养+药敏检查回示:培养检出大肠埃希菌。 五、诊治经过:

三基考试(外科)

2012年第2次三基考试外科 一.单选题 1.肺癌治疗后预后最差的是 A.鳞癌B.腺癌C.小细胞癌D.大细胞癌E.细支气管肺泡癌 2.周围型肺癌最常见的X线表现是 A.薄壁空洞B.全肺不张C.肺叶不张D.肺野周围小片轮廓模糊影 E.肺野周围孤立性圆形块影 3.男,36岁,反复咳脓痰伴咯血1年,经内科治疗咯血停止,但患者一般情况差。为明确诊断,下列哪种检查方法最佳 A.胸部X线片B.胸部高分辨CT C.支气管碘油造影D.胸部MRI E.纤维支气管镜 4.关于胸壁结核,下列哪项叙述是错误的 A.行脓肿切开引流B.病变范围较大C.药物治疗疗效多不明显 D.病变易形成窦道E.可继发感染 5.有关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以下哪种叙述不恰当 A.X线检查可明确诊断B.吻合口血运差是主要原因 C.胸胃坏死穿孔,由于胃血运丰富,故多可保守治疗D.多发生在术后5~7天 E.一旦发生,需立即应用广谱抗生素 6.早期食管癌手术治疗5年生存率可达 A.60%B.50%C.70%D.80%E.90% 7.早期食管癌有效的诊断方法是 A.色素内镜检查B.颈淋巴结活检C.食管镜检查D.钡剂检查 E.支气管镜检查 8.下列哪项不是晚期食管癌的临床表现 A.声音嘶哑B.进食时呛咳C.胸骨后烧灼感D.持续性胸背痛 E.Horner综合征 9.男,22岁。颈椎外伤截瘫,查体:双上肢屈肘位,屈肘屈腕功能存在,伸肘伸腕功能丧失,损伤部位可能在

A.C3 B.C4 C.C5 D.C6 E.C7 10.胸部脊髓横断伤患者刺激足部皮肤时,出现脊髓自主反射,表现为 A.伸髋、屈膝、背屈踝关节B.伸髋、伸膝、背屈踝关节 C.屈髋、屈膝、背屈踝关节D.屈髋、伸膝、跖屈踝关节 E.屈髋、屈膝、跖屈踝关节 11.脊柱损伤伤员的正确搬运方法是 A.二人分别抱头抱脚平放于硬板上后送 B.二人用手分别托住伤员头、肩、臀和下肢,平放于帆布担架上后送 C.一人抱起伤员放于门板担架上后送 D.二人用手分别托住伤员头、肩、臀和下肢,动作一致将伤员搬起平放于门板或担架上后送 E.无搬运工具时可背负伤员后送 12.女,21岁,颈椎高位骨折脱位,并出现严重呼吸困难,最先应采取的措施是 A.手法复位B.吸氧C.气管切开D.手术切开复位 E.行MRI检查以明确损伤位置和程度 13.32岁男性,从事驾驶员工作5年,近3年反复发作腰痛,放射到左足跟部,腰椎CT提示,腰5骶1椎间盘突向左后方,压迫神经根。以下体征中哪一条与该诊断不相符合 A.腰5骶1棘突间压痛,向左下肢放射B.左下肢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加强试验阳性 C.左足外侧外踝部皮肤感觉减退D.左踝反射明显减弱E.左背伸肌力下降 14.下述哪一个椎间盘突出能使跟腱反射改变 A.L2~L3 B.L3~L4 C.L4~L5 D.L5~S1 E.S1~S2 15.脊髓型颈椎病正确的是 A.约占颈椎病的50% B.多发生于上颈段C.早期颈肩痛明显 D.痛觉和温度觉分离E.四肢乏力、行走、持物不稳为最先出现的症状 16.腰椎间盘突出症,早期基本的治疗方法是 A.理疗B.止痛药C.完全卧床休息D.推拿按摩 E.腰背肌锻炼 17.男性,70岁。下楼时不慎摔伤右髋部,查体右下肢短缩、外旋50°畸形,右髋肿胀不明显,但有叩痛。该患者最易发生的并发症是 A.脂肪栓塞B.坐骨神经损伤C.髋内翻畸形D.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颈椎骨折的护理

2 护理方法 2.1 心理护理护士应多巡视病房,用亲切的语言、和善的面容,多与之交谈,给予安慰和必要的病情解释,稳定其情绪,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2 皮肤护理采用平卧或侧卧位,应用马蹄枕或沙袋固定头部,避免因局部组织长期受压缺血缺氧而易发生褥疮,应做到五勤(勤翻身、勤擦洗、勤按摩、勤更换、勤整理)。每2h翻身1次,采取轴线翻身,即头、颈、脊柱呈一条直线,同时注意按摩骨突出处,侧卧时背部垫以软枕。特别注意患者足跟用软枕垫起,防止压疮。为患者更换床单、内衣或使用便盆时,一定要将患者躯体抬起,避免拖、拉、拽而损伤皮肤。良好的膳食对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增强体质、增加机体免疫力十分重要,应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 2.3 大小便护理尿失禁的患者应留置导尿管,便秘的患者可给予缓泻剂,及时清洗臀部和更换被服,并保持会阴部清洁,导尿管采取4h开放1次,以刺激膀胱括约肌功能恢复。待夹闭导尿管膀胱内尿液充盈有排尿反射时,方可拔除导尿管。鼓励进食富含维生素、高蛋白、富含纤维素的食物。 2.4 监测生命体征变化高颈段骨折者,特别要注意呼吸情况,因骨折压迫,易造成脊髓水肿,影响呼吸。必要时,可备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包、呼吸机等。 2.5 呼吸道的护理鼓励患者进行有效的咳嗽、咳痰、深呼吸,每2h帮助患者翻身拍背1次,对于气管切开患者应进行吸痰、湿化气道、清洁口腔等护理,定时更换消毒气管内套管,用双层湿纱布覆盖气管口,雾化吸入每日2次。护士要有高度的责任心,严格按无菌技术操作。 2.6 预防泌尿系感染、结石及便秘鼓励患者多饮水,不输液的患者每日饮水达3000~4000ml,每日清洗会阴部2次,保持局部清洁、干燥,并用0.2%碘伏消毒尿道口2次,男性患者清洗后可用1块纱布缠绕龟头以避免被褥污染。膀胱冲洗每日2次,每日更换引流袋,每周更换尿管并妥善固定,严格按无菌技术操作,选择粗细适宜的导尿管。严密观察记录尿的性质、量、颜色,定时开放,每4~6h开放1次,定期做尿常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鼓励患者进行腹式呼吸,教会家属以脐为中心顺时针方向环绕按摩腹部,也可给予热敷,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保证每2~3天解大便1次,必要时可应用润滑剂或缓泻剂。 2.7 高热护理体温高时应及时给予降温,保持体温在正常或接近正常范围内。可采用药物及物理降温两种方法。对中枢性高热采用物理降温可以缓解,如酒精擦浴、冰水灌肠、冰水洗胃或冰毯,空调室;胸部听诊及床旁胸片确定肺部感染,查尿常规确诊泌尿系感染。 2.8 加强功能锻炼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按摩四肢,保持肢体各关节功能位特别重要。 3 护理结果 该组病例26例全部未发生呼吸道、泌尿道感染,无褥疮发生,四肢各关节功能被动活动正常。 4 护理体会 4.1 重视心理护理该组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焦虑、紧张,特别是伴有截瘫患者病情重,病程长,四肢瘫痪,生活不能自理而产生绝望的心理。因此,心理护理与技术护理相辅相成,同等重要。而心理护理在特定条件下,往往胜于技术护理的作用,良好的心理因素,积极配合治疗则有利于疾病的康复。心理护理工作是通过一系列的护理措施去改变患者的负性心理反应,促进康复,从而体现出独特的价值。 4.2 加强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特别是对于昏迷的患者要注意保暖,定

骨外科主治医师相关专业知识模拟题5

骨外科主治医师相关专业知识模拟题5 一、 以下每一道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 关于骨折的临床表现,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骨折的专有体征包括畸形、反常活动及骨擦音或骨擦感 B.只要发现骨折专有体征的其中一项,即可做出骨折的明确诊断 C.骨折时可以没有骨擦音或骨擦感 D.检查可以骨折患者时,应尽量诱发骨擦音或骨擦感的出现,以明确诊断 E.临床未见有骨折专有体征时,也可能有骨折 答案:D 骨折检查不需绝对诱发骨擦音或骨擦感的出现,如青枝骨折时。 2. 下列骨折为稳定性骨折的是 A.单一桡骨干的斜形骨折 B.股骨干的横行骨折 C.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 D.尺桡骨双骨的青枝骨折 E.股骨颈骨折内收型 答案:D 青枝骨折为不完全的骨折,较为稳定。 3. 学生倒立不稳,枕部触于垫上,出现双上肢麻木,活动无力,头稍歪向一侧,不敢转动。估计为 A.寰椎前脱位 B.寰椎单侧半脱位

C.枢椎齿突基底骨折 D.寰椎后弓骨折 E.寰椎后脱位 答案:B 枕部触于垫上导致寰椎受向前方的间接暴力,头歪向一侧并活动障碍是寰枢椎半脱位的特征性表现。 4. 腰椎管狭窄最突出的临床症状是 A.行走时腰痛 B.行走时腿痛 C.查体有神经损害表现 D.间歇性跛行 E.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答案:D 5. 退变性滑脱最常见的节段是 A.腰3、4 B.腰4、5 C.腰5、骶1 D.腰1、2 E.腰2、3 答案:B 6. 肱骨干骨折的手术指征不包括 A.反复手法复位失败 B.骨折分离移位

C.合并神经血管损伤 D.陈旧性骨折不愈合 E.畸形愈合 答案:E 不影响功能的畸形愈合不是手术指征。 7.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禁忌证除外 A.结核、化脓性等椎体感染性破坏病变 B.穿刺点周围或穿刺感染 C.椎体压缩程度大于50% D.心、肺、肝、肾衰竭或昏迷 E.凝血功能障碍,出血倾向者 答案:C 椎体压缩程度大于50%是成形术的适应证。 8. 前臂骨间膜最紧张的时候是 A.极度旋前位 B.中立位 C.极度旋后位 D.屈肘时 E.伸肘时 答案:B 前臂处于中立位时,骨间膜最紧张,处于旋转位时较松弛。 9. 桡骨下端骨折是指距桡骨下端关节面 A.2cm B.3cm

颈椎骨折病人护理查房

中医护理查房记录 科室:骨伤科主持人:吴琼报告人:陈其会2013年11月26日 参加人: 患者姓名:刘世琴性别:女年龄:45岁床号:30床住院号:13120056 一、病情介绍: 患者刘世秀,女,45岁,因车祸致昏迷约10分钟,头颈部疼痛1小时于2013年12月3日15时53分平车入院。立即通知管床医生项江骊。 测T37.1℃P84次/分R20次/分BP 130 /80mmHg。入院症见:急性 痛苦病容,面色苍白无华,颜面部血污,伤口活动性出血,颈部疼痛,活动困难,双上肢有麻木感,拒动,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浮紧。入 院后中医诊断:头颈部损伤 血瘀气滞证 西医诊断:1、枢椎椎体骨折 2、枢椎右侧椎弓及棘突骨折 3、脑震荡 4、左侧颞部软组织挫裂伤 即予颈椎牵引、耳穴埋豆、输液等对症治疗,嘱患者颈部制动,遵医嘱观察颈部疼痛及四肢感觉活动情况。经过治疗,患者病情好转已于2013年12月12日15时30分申请出院,住院期间无护理并发症。 根据患者入院时的情况,在我科住院期间主要提出了以下护理问题、采取了以下护理措施: 中医辨证:患者以"车祸致昏迷约10分钟,头颈部疼痛1小时"为主证,属中医外伤昏厥范畴。患者因外力所伤致脑挫裂伤,伤及脑组织血脉,血脉损伤则气血溢于脉外成离经之血,离经之血则成瘀,瘀血闭窍不通则昏迷。故本病淤血闭窍。同时外力致伤全身多处,外力所伤致骨折筋断,伤及经脉,经脉损伤则气血溢于脉外成离经之血,离经之血则成瘀,瘀血阻络不通则痛,故痛甚。根据中医辩病辩证理论指导,辩病为骨折,辩证为血瘀气滞证。

辅助检查:CT提示1、枢椎椎体骨折2、枢椎右侧椎弓及棘突骨折3、颅脑颅底未见明显外伤性改变。肝功能,肾功能,葡萄糖(血清):ALT 9.16 U/L、AST 18.22 U/L、T-Bil-V 9.87 μmol/L、D-Bil-V 2.38 μmol/L、CREA-J 61.85 μmol/L,血常规五分类(血液):WBC 5.65 10^9/L、RBC 5.45 10^12/L、HCT 38.40 %、HGB 125.00 g/L、PLT 235.00 10^9/L、NEU# 3.74 10^9/L。 专科检查:颜面部稍肿胀,血污,左侧颞部见长约3cm皮肤挫裂口,活动性出血,压痛,双眼未见熊猫眼征,双侧耳道、鼻孔无流血流液,双侧瞳孔圆形,直径约 2.5mm,对光反射灵敏,颈部压痛,活动受限,未扪及骨擦感及骨擦音,双上肢痛觉减退,双下肢活动不受限,肌力肌张力正常,感觉对称存在。生理反射存在,巴氏征、克氏征、奥喷汉姆征、征等病理反射未引出。 治疗原则:1、完善相关检查:三大常规、心电图、凝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传染病五项等。 2、密切观察瞳孔、神志变化,心电监护,上氧,卧床休息,头部外伤清创。密切监测生命征。颈部制动,颈颌带行颈部牵引,观察双上肢感觉活动情况。 3、予以抗感染,甘露醇+地塞米松控制颅内压,消肿,保护神经,抗破伤风,止血,对症支持治疗。中医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治则:口服中药以活血祛瘀,消肿止痛。拟方:活血止痛汤加减。 4、睡前耳穴:心、神门、交感,穴位贴敷:中脘、天枢、足三里、阳陵泉。 5、中医调护: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激动;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忌辛辣、油腻、燥热之品,保持大便通畅。。 二、护理问题及相关因素: 一、低效型呼吸型态与脊髓损伤、呼吸肌麻痹、清理呼吸道无效致 分泌物存留有关 护理措施: 1、床边备气管切开包及吸痰盘、吸痰器,密切观察意识、呼吸频率及节 律和深度,如发现呼吸费力,呼吸深慢,咳嗽无力,吞咽困难时应备好气管插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