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语文前十周学案

语文前十周学案

语文前十周学案
语文前十周学案

学习目标

1.我会认“渲、勒”等生字,会写“襟、貌、渲”等14个生字。

2.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1、2自然段。

3.我要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层次。

学习重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概括主要内容,理清课文层次。

概括主要内容,理清课文层次。

预习任务:

1、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

2、借助课文中的注音或工具书,读准字音,识记字形,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一碧千里”“勾勒”“渲染”“翠色欲流”“境界”等词语。

3、再读课文,要读得正确、流利、注意读好长句。

4、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围绕“草原”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检查预习:

1.听写课文生字词。

2.小组接读课文自然段。

3.学生汇报“一碧千里”“勾勒”“渲染”“翠色欲流”“境界”等词语的意思。

合作交流:

课文围绕“草原”主要写了以下内容:景美、人美

当堂检测。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无边的()迂回的()静寂的()

()的空气()绿毯()的歌声

2、这篇文章按照顺序,通过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描写了草原美,赞美了草原人民美。

学习目标

1.感受草原的美丽可爱,体会兄弟民族间的深厚情谊。

2.体会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学习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

3.展开想象,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两句诗所描绘的情景。

学习重难点

感受人美、景更美。

体会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

一、自主探究学习。

通过读1、2自然段:走进草原,欣赏风光美。

1.我能用课文中的关键词语概括草原的总体印象:

空气()、天空()、草原()。

2.我能用红色笔画出最喜欢的句子,用蓝笔批注自己的感受。

3.作者是怎样把景物写得这么美的?我要找句子好好体会体会。

4.这些句子写得这么美,我要多读几遍,把它们背诵下来。

默读2——5自然段:走近蒙古族,体验人情美。

草原的美景令人向往,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更是令人难忘。从、激情相见、、、深情话别,这些方面,我能读出草原人的热情。

(批注自己的感受)

默读全文,升华情感。

1.我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意思。

2.面对这景美、人更美的激动人心的场面,夕阳西下,就要分别。

3.如果此时你就是蒙古族同胞,你想说:

“。”

4.如果你是汉族兄弟,你想说:“”

二、组内合作交流。(组内解决疑难)

三、展示。

1、分组口头叙述展示和板书讲解展示,还可根据情况加入动作。

2、学生点评、老师适时点拨讲解。

四、检测。

1、选择你读得最棒的一个片段或者一个句子展示给大家听。

2、试着背诵第1、2自然段。

3、如果让你当导游,你会怎样向游客们介绍草原风光?列个简要提纲。

2.丝绸之路

学习目标

认识9个生字。读读记记“矗立、戎装、守候、鸵鸟、匕首、贸易、芝麻”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主要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西部灿烂的历史,体会丝绸之路的重要作用。

学习重难点

1、抓住主要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西部灿烂历史,体会丝绸之路的重要作用。

2、通过反复读文,体会首尾呼应的写法的作用。

预习任务: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把文章读通顺。

2.熟读课文,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3.抓住主要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西部灿烂的历史,体会丝绸之路的重要作用。检查预习:

(一)我会读:

矗立循环鸵鸟匕首贸易芝麻美轮美奂

(二)我知道:

1.什么是丝绸之路?那是一条怎样的路?围绕丝绸之路发生过哪些故事?……

2、交流有关丝绸之路资料。知道有关丝绸之路的哪些知识?

小组合作交流: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丝绸之路称为“对话之路”,当代的中国人称它为“开放之路”,那么,文中所写的中国使者称它为什么呢?

2.“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呀!”

中国使者为什么称它为“伟大的路呢”?伟大体现在哪里?

1、感受“友谊之路”:

⑴自由读课文描写大汉国和安息国使节见面的部分,在原来小组同学发言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掘:两国人民友谊体现在什么地方?

⑵交流、生发:

安息国臣民等待时的“浩浩荡荡的大军在边境迎候”,刚出现骆驼队时人们的“欢呼”“奏乐”“欢腾”。中国使臣的”大跨步上前”“满面笑容”;安息国将军的“翻身下马”“高兴得连连点头”等地方可以看出两国的友好与融洽。

⑶教师点拨:安息国(今伊朗)方面:迎候之远──边境线上;迎候之众──感受“浩浩荡荡”的意思,读出浩荡的气势,然后引史实以佐证:20000多人;迎候之热──表情、语言、动作、礼物、节目。大汉国方面:谦逊有礼──没有盛气凌人的傲慢;薄礼不薄──史料记载:西方宫廷皇族和贵族以穿丝绸服装为时尚,丝绸与黄金在当时几乎等价;罗马国和安息国交战,见安息帝国士兵身上穿的丝绸服装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宛如天神,吓得不知所措,结果溃不成军。

2、感受经济(科技)之路:

⑴丝绸之路是伟大之路,除了因为这是一条友谊之路,还因为这是一条经济之路、科技之路。

⑵读课文第十三自然段。

⑶为什么说这是一条经济之路、科技之路?

⑷交流、生发,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可以向深层探究:

为什么说将中国的养蚕、冶铁等技术带向国外,将国外的葡萄、核桃等食品带到中国,就会促进经济或者科技的发展呢?

3、感受文化之路:

⑴丝绸之路的伟大还体现在它是一条文化之路。

⑵齐读“我国音乐、舞蹈、绘画,由于吸收外来文化的长处,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美轮美奂。”

⑶你是怎样理解这一句的?

⑷教师小结:

丝绸之路犹如一条彩带,将古代亚洲、欧洲、非洲的古文明联系在了一起,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在延绵的丝绸之路古道上,遗留下大量的文明古迹,传达给人们的却是超越国界和民族差异的精神共鸣,这怎能不是一条伟大的路呢?再次有感情地再读中国使者的话──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呀!

(三)精讲点拨,升华认识:

1、望着这座群雕,作者就仿佛看到了当年丝绸之路上商旅不绝的景象,仿佛听到了飘忽在大漠中的悠悠驼铃声;望着这座群雕,作者情不自禁地引起了对往日商贸繁荣的遐想。同学们,从这些首尾似乎重复的话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2、交流:丝绸之路对古代经济、文明的巨大贡献;深情的民族自豪感;丝绸之路对现代西部人的一种感召力──西部大开发。3、其实,今天我们看到的这一幕,只是通过丝绸之路发生的一个小小的故事。这样的故事还有好多好多。你还知道些什么呢?把你搜集的资料和大家一起交流交流吧。

主题阅读,课外延伸

阅读语文主题学习丛书《走进西部》中的《张骞通西域》,畅谈自己的阅读收获。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初步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爸爸介绍白杨的那段话。

学习重难点

初步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预习任务:

1、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

2、借助课文中的注音或工具书,读准字音,识记字形。

3、再读课文,要读得正确、流利、注意读好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并试着联系上下文理解。

4、默读课文,想一想你对白杨有什么印象。

检查预习:

1.听写课文生字词。

2.小组接读课文自然段。

3.学生抽读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合作交流:

1.说说对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的理解。

2.说说自己对白杨有什么印象

3.老师点拨白杨三特点——高大挺秀,茂盛、大,生命力顽强。

五、检测。

试着背诵:爸爸介绍白杨树的那句话。

学习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课文借物喻人的表现方法。

2、体会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

3、培养自己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习重难点

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习课文借物喻人的表现方法。

一、温故互查

1、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描述白杨树。

2、今天继续学习《白杨》。(板书课题)

二、自主学习。

1、反复阅读爸爸说的话,讨论爸爸要表白自己的什么心?

2、爸爸在孩子们面前借白杨树表白自己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心愿,有何目的?

3、“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请你谈谈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4、课文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三、组内交流。

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让他们各抒己见,探讨疑难。

四、展示。

学生畅所欲言,展示自己从文中体会到的内容,老师抓住时机进行点拨。

五、达标检测。

写几句话,夸夸像课文中的爸爸那样的祖国建设者和保卫者,可以用上“哪儿……哪儿……”“不管……不管……总是”等词语。(课后小练笔)

4.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凿”“巍”等14个生字。

2.了解青藏铁路是一条怎样的铁路,建设者在修建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样克服的。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建设者对修筑铁路和西部大开发的满腔热情。

学习重难点

1.感受建设者对修筑铁路的满腔热情;

2.感受建设者勇克难关,顽强拼搏的英勇气概。

预习任务:

1、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

2、借助课文中的注音或工具书,读准字音,识记字形。

3、再读课文,要读得正确、流利,了解青藏铁路是一条怎样的铁路,建设者在修建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样克服的。

检查预习:

1、读准字音,了解意思:

妖娆狰狞逞凶巍峨始料不及杯水车薪银装素裹七零八落

废寝忘食不翼而飞

2、本文记叙了在(),(),

(),( )的情况下,西部建设者们以( )和( )克服了一个个世界级难题,攻克了国际性技术难关,创下了世界铁路建设奇迹,那就是当今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隧道------( )贯通的经过。

3、说说青藏铁路是一条什么样的铁路?

合作交流:

1. 青藏铁路是一条怎样的铁路,建设者在修建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样克服的?

2.说说你从建设者身上学习到他们什么精神?

拓展:

学唱歌曲《天路》

学习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牧童、蓑衣、鸡笼、莲蓬”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牧童》。

3.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诗中情景的方法,感知诗词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学习重难点

感知诗词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边读边想象诗中情景的方法,感知诗词大意,

一、预习探究

1.认识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看注释,感知诗词大意,

二、检查预习

1.指读三首古诗词,相机指导读正确。提示“乐”“亡”“剥”的读音。

对比读一读,并对学生对字音的质疑做出简要的解释。“亡”是古汉语中的读法,同今“无”。比较下列多音字的读音:

快乐──清平乐剥落──剥皮剥莲蓬亡羊补牢──亡赖

2.交流对上面问题的思考。

3.抄写生字,注意“蓑”字的写法。

三、自主合作探究

自读自悟,感知诗词大意

1.自由读三首古诗词,借助拼音读准诗句。

2.认读生字。

3.边读边想,从整体上感知诗词的大意。可按以下提示的思考题来思考:

(1)每首诗词分别写了几个孩子?是哪句提到的?

(2)诗词中的孩子分别在干什么?你从哪句知道的?

四、巩固延伸

练习把古诗词读流利,结合注释理解每句诗的意思,并进行深入思考:

诗中描述的儿童的童年生活怎么样?你觉得诗人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来写的?你还有什么疑问想提出来和大家交流?

学习目标

1.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诗中情景的方法,感知诗词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2.通过古诗词的学习,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和快乐。

学习重难点

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诗中情景的方法,感知诗词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通过古诗词的学习,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和快乐。

一、预习探究

练习用自己的话讲讲每首诗词的意思

1.在自学的基础上,小组交流三首诗词的意思。

2.在小组交流后,针对理解的难点,在全班交流,相机指导。

3.练习用自己的话讲讲每首诗词的意思。

二、合作交流

以“诗中描述的儿童的童年生活怎么样?你觉得诗人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来写的”为话题,引导学生读书感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

1.全班交流。允许有自己的感受。对学生不正确的认识要恰当地进行引导。结合时代背景,既要体会到儿童生活的悠闲和有趣,又能体会到作者对这一切的审美情趣。当然也可以从当代儿童的角度提出自己的想法,教师既要尊重他们的独特体验,也要给予适当的点拨和引导。

2.结合自己的感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词。

朗读提示:

《牧童》重在读出牧童生活的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前两行要读出视觉上的宽阔和听觉感觉上的美好。后两行要读出牧童吃饱后躺在月夜下的惬意。

《舟过安仁》重点要读出两个小童子行为的有趣。

《清平乐·村居》要读出和平宁静、朴素安适的乡村生活及人们的平静的心态、最小的孩子的无忧无虑。

3.背诵三首古诗词。

4.默写《牧童》。

三、品读体验

1.激发写的兴趣。

同学们,透过诗人的笔触,我们对千年之前的儿童的生活有了一些了解。但是,不无遗憾的是,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个小小的镜头,只是无声的电影。如果这个镜头再放大一点,电影里的人物动起来,这部电影有了声音,有了色彩,那该多好啊!很多反映历史的电视电影,其实是几句话就能写完的事,可经过现代人的想象复原,就成了充满生活气息有声有色的故事。能不能尝试着把你感兴趣的一首诗或词改写成一个故事,让诗中的人物更加生活化,离我们更近?

2.根据自己的想象,自由写故事。

3.选择相同的为一组,分别交流、评议,教师相机指导修改。

四、巩固延伸

1.交流已经背诵积累下来的写儿童生活的古诗词。

2.拓展阅读杨万里其他写儿童生活的诗,大体了解诗的意思,并选一首自己喜欢的背诵下来。

6.冬阳*童年*骆驼队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基本读懂课文,感受作者对童年的怀念之情。

学习重难点

从作者忆童年生活的几个片断中体会童趣,感受作者的怀念之情。

理解课文最后两段。

一、预习探究

1、初读课文,标记自然段

2.学生收集作者的相关信息

二、合作交流

1.这个题目与我们平时学过的课文题目有何不同?(题目的三个词语中间有两个间隔符

号)。

2.交流信息,简介作者与背景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在小组内读课文,要求(课件出示):

①借助文中注音和工具书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②思考:

课文以什么顺序记叙了作者的童年生活?

作者回忆了童年生活中的哪几个片断,分别在课文中的哪些自然段?

2.全班汇报、交流(教师及时板书)

①注意指导学生区分文中两个“嚼”字的不同读音。

②课文以季节的推移为顺序记叙了作者的童年生活。作者回忆

了童年生活中的这几个片断:先讲冬天“我”看骆驼咀嚼(4自然段);再讲了“我”关于骆驼系铃铛的想象(5—9自然段);然后讲冬春之交骆驼脱毛的情景(10自然段);最后讲夏天不见骆驼的影子(11—14自然段)。

三、品读体验

(一)深入感悟课文内容, 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1.学习“学骆驼咀嚼”的片断

①反复读第4自然段,细细地品味,画出自己感受最深的词句,简单地写出自己的体会

感悟,然后带着自己的理解试着练习有感情地朗读本段。

课件出示:课文相关片段

②全班交流。(从骆驼咀嚼的样子中体会作者观察仔细、描述生动;抓住最后一句从作

者学骆驼咀嚼,体会童真童趣、体会“我”的傻样)

③总结学法:反复读、品味→画词句写感受→有感情朗读。

2.分小组合作学习后三个片断

①从后三个片断中选择最感兴趣的一个片断,用上述方法分小组合作学习。

②同兴趣的同学自愿结合小组,互相交流、探讨。

③全班交流,教师适时点拨。

猜测挂铃铛的原因

(从“想象铃铛用处”片断中体会“我”大胆丰富的想象力及童心的天真、幼稚和爸爸的认同)

看骆驼脱毛

(从“想替骆驼剪毛”片断中体会作者叙述的真实,描写的逼真)

夏天见不到骆驼感到奇怪

(从“追问骆驼去处”片断体会作者好奇心和对骆驼的喜爱,之中穿插对一些语句的感情朗读)

(二)学习最后两段,体会怀念之情

1.齐读课文最后两段

2.你读懂了什么?从什么地方体会到的?

3.引导学生理解“童年一去不还”和“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童年“一去不还”是因为“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来了”,说明时间过得很快,转眼“我”已长大,不再是童年了;“童年重临我的心头”,这个“童年”是指童年时那段有趣、难忘的生活,是因为当“我”又看到冬阳下的骆驼队时,触景生情,不禁想起儿时的那段难忘的生活)

四、巩固延伸──说童年

童年是美好的,光阴是宝贵的,这正是这篇课文要向我们诉说的。而你此时是不是也想起了自己许多有趣的经历呢?(鼓励学生说自己的童年趣事)

7.祖父的园子

学习目标

1.会认读8个生字及“蚂蚱、樱桃、蚌壳、瞎闹、倭瓜、水瓢”等词语,通过查字典,并结合课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熟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我”在祖父园子里的生活情景,体会“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录文中优美的句子

4.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学习重难点

体会作者从哪些情景表现“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情。

一、预习任务

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新词,读通课文。思考:你觉得祖父的园子是一个怎样的园子?试着用一个词语概括,并在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谈谈理解。

二、合作交流

上节课,我们随着台湾作家林海音一起感受了她在北京城南的那段美好时光。今天,就让我们跟着另一位女作家萧红,走进《祖父的园子》,一同感受她的童年生活。.(走近作者)

1、检查预习效果(幻灯)

2、体会课文感情(整体把握)

(1)默读课文,找出印象最深刻的情景,体会“我”的心情。(学生自主学习)

(2)汇报交流:

三、品读体验

A.对园子的印象(1—3小节)

“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什么蜜蜂、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停在上面一动不动了。”“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

①从这几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祖父的园子里昆虫丰富多彩;昆虫非常可爱;祖父的园子充满生机、热闹、美丽……我对园子非常喜爱,难以忘怀。)

②有感情的朗读,读出热闹和生机勃勃的感觉。

B.“我”跟着祖父在园子里干活、玩耍。(4—15小节)————干活与快乐

“伏在”、“乱钩”,说明“我”的举止很天真可爱,说明了园子不仅是童年的乐园,而且是学习的大课堂。

③小结:“我”在园子里到底是玩还是干活?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我”在园子里干活就是玩,玩就是干活,反正都充满了欢乐。)

④选择句子或段落有感情地朗读,读出“我”的快乐。

C.感受园子里所有生命的自由。(16—17小节)(4)

①思考:从这两段话中读出了什么?是从哪些句子读出来的?

②交流、讨论:

(写园子里植物和动物的自由自在,表达“我”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快乐心情;所以,在“我”的眼里,园子里的一切都是自由、快乐的,都是那样美好,充满活力。)

③重点朗读17小节,体会其中的自由和快乐。

D.有感情地朗读后面三段话,通过适当的语气把“我”的快乐心情读出来。

E回归全文,领悟写法

思考:作者为什么能将她的童年生活写得那样有趣,真实,吸引读者?

(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并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把“我”—一个小孩做的、想的、说的如实地写下来。这些事,只有小孩会这样做,这样说,具有真情实感。作者的描写具体生动,用了一系列的动作、语言,心理描写,使我们好像真正走进了园子,看到了“我”一样。因此,我们也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感受生活中的人、事、物。)

四、巩固延伸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兴趣的,还可以背一背自己喜欢的段落。

2.摘抄课文中体现童真童趣的句段。

3.课外阅读有关童年生活的文章,如高尔基的《童年》,为口语交际学习作准备。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7个生字,读通、读顺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我”的发现以及发现的过程。

学习重难点

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我”的发现以及发现的过程。

一、预习探究

1、预习本课,尝试感情朗读。

2、认识本课7个生字,并划分自然段。

3、划出你感兴趣的词语和句子。

4、自行查找有关胚胎发育的科学知识。

二、检查预习情况

1.认识课文生字词。

2.在小组内把自己感兴趣的句子读给同学听。

3.交流自己搜集到的有关胚胎发育的科学知识。

三、合作交流

(一)初读课文,粗略理解

1、俄国作家费奥多罗夫九岁时就发现了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猜测一下他是一个怎么样的孩子?

2、自由朗读文章,学习课文中的生字,把课文读通顺。

3、默读课文,思考:“我”童年的发现是什么?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段。

4、反复朗读课文的第13自然段,在这段话中画出集中描写“我”童年的发现的句子。

5、仔细地读读着几句话,并用自己的话转述。

6、再读课文,找一找课文中有没有这样一句话:说的是相同的意思,但是表达更简洁。

“母腹中的胎儿再现了从简单生命进化成人的过程。”

7、朗读这两句话,比较两句话表达上的不同,体会表达的具体和概括。

(二)循果查因,了解过程

1、默读课文,思考:“我”那非凡的发现,是怎样发现的?

2、根据学习计划,分小组合作学习。

学习计划:

(1)找出有关的句段。

(2)理解有关的句段,把它概括成一句话或一个词语。

(3)在白纸上画出简单的发现流程图。

3、小组汇报,课堂交流。

(1)“我”是在做梦中发现自己总在飞翔,并且发现其他同学也具有“飞行”的天赋,于是便产生了好奇,想解决这个奇妙的问题。

(2)我们一起找老师请教,老师给我们解答。

(3)老师的解答激发了“我”的想象力,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来的。

(4)我对“九月怀胎”进行思考,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答案,有了伟大的“发现”。

学习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我”童年时的天真可爱以及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

2.能用具体事例说明课文中有关句子的含义,体会课文语言幽默活泼的风格

学习重难点

体会课文语言的幽默活泼的风格。

体会“我”童年时的天真可爱以及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

一、品读体验

1、默读课文,思考:从“我”的发现和发现的过程中,你觉得“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并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依据,画出相关的句子。

2、课堂交流,根据学生的理解,大概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随机指导。

(1)“我”是一个充满幻想的孩子。

①“每天夜里做梦我都会飞……似乎想去哪里就能飞到哪里。”

◇轻声朗读这段话,闭上眼睛想象这段话描写的情景。

◇如果你也做了这样一个梦,或者你真的能飞了,你会是什么样的心情?

(高兴、惊喜、新奇……)

◇带着自己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②“人是由细胞构成的……这样推算下来,到变成人,正好是九个月。”

◇朗读这段话,哪些地方是“我”的幻想?

◇当“我”发现或者是幻想了这样一个规律时,“我”是怎样的心情?

(格外高兴、得意……)

◇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2)“我”是一个喜欢刨根问底的孩子。

①“那天我们几个人决定去见我们的老师,让他来解答这个奇妙的问题……等你们升入高年级,上课时老师都会给你们讲解。”

◇找一找“我”问了几个问题?把问题画出来。

◇想一想,这些问题之间有什么关系?

(一个问题套着另一个问题,每一个问题都是对前一个问题的追问)

◇想象当时的情景,分角色朗读这段话。

②“我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来的……恨不得从鱼身上发现将来的人应该具有的某些特征。”

◇想象“我”研究以条鱼的样子,朗读这句话。

◇你觉得“我”会翻来覆去的看些什么?会想到一些什么?

(3)“我”是一个幽默的孩子。

①“幸亏他没有容我解释……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或发现,有时还会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

◇你觉得这段话哪些地方很幽默,为什么让你读着想笑?

◇举例说说“世界上重大的发明或发现,有时还会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举例,比如:哥白尼热情地宣传新天文学说,被教会视为异端,教会将他押到了罗马的宗教法庭,在监禁的七年中他受到了残酷的毒刑,最后被押至罗马百花广场的火刑柱下被活活烧死。

◇你能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吗?

我们无论想做一件什么事情,还是要做一件什么事情,都要冒着危险,都要有足够的勇气去面对……

②“听完这句话,你大概会忍不住哈哈大笑……竟使我当众受到了惩罚。”

◇朗读这句话,体会其中的幽默和机智。

二、巩固延伸

1、从“我”的童年发现中,你有什么启发或体会?

(1)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要养成仔细观察的好习惯,遇到问题要敢于动脑思考,要大胆创新,最为重要的是有坚持不懈的勤奋钻研的精神。

(2)童年的胡思乱想就是一种“发现”。

(3)童年很美好。

你在学习、生活中有没有自己的发现?

9.儿童诗两首

学习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

2.认识本课生字,背诵喜欢的诗歌,了解儿童诗的特点,尝试写一首儿童诗。

学习重难点

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

一、预习探究

1.预习课文

2.认识本课生字,初步了解儿童诗的特点。

二、检查预习情况

1.出示课题《儿童诗两首》,说说你知道那些儿童诗。可以说说诗歌的题目,也可以背诵其中的一两句。

2.朗读课文,能把诗歌流畅的朗读下来。

三、合作交流

1.反复朗读两首儿童诗,比较:这两首儿童诗有什么不同?

2.在充分朗读、思考的基础上,小组讨论。

3.课堂交流,随机指导。

(1)《我想》是一首诗歌,《童年的水墨画》是组诗。

引导学生注意其中的区别:组诗有小标题;每一节诗歌写的是不同的内容……

(2)《我想》是押韵的,《童年的水墨画》不押韵。

引导学生朗读这两首诗,体会押韵和不押韵的区别,了解儿童诗可以押韵也可以不押韵。(3)《我想》描写的是“我”的一些美好的愿望,《童年的水墨画》描写的是童年的生活学习场景。

①说说《我想》描写了“我”的哪些愿望?

◇“我想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

◇“我想把脚丫接在柳树根上”

②说说《童年的水墨画》描写了哪些学习生活场景?

◇在街头看书

◇在溪边钓鱼

◇在江上游泳

③朗读诗歌,体会描写的愿望和场景

四、品读体验

1.指导学习《我想》

(1)朗读诗歌,想象体会“我”的愿望。

①朗读诗歌,说说“我”的那么多愿望中,那一个最令你神往?

②默默诵读最令你神往的愿望,想象那是一个怎样的情景?

◇你好象看到了什么?

◇你有什么感受?比如:“牵着万缕阳光”是怎样的感觉?“成为柳絮和蒲公英,飞呀,飞”是怎样的感觉?

③有感情的朗读最令你神往的愿望。

(2)想象一下,“我”是在怎样的情景下产生这些美好的愿望的?具体说说。◇春暖花开的时候,坐在绿绿的草地上……

(3)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2.指导学习《童年水墨画》

(1)朗读诗歌,比上眼睛想象诗歌描写的画面。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静静地在街头阅读《水浒传》。

(2)细细朗读有关的诗句,体会其中的快乐。

(3)有感情的朗读诗歌,体会童年生活的美好。

五、巩固延伸

1.自由诵读诗歌,画出你认为写得最特别的句子。

2.说说这些诗句特别在什么地方?(1)很有韵味。(2)语言中有图画。

第10课杨氏之子

【学习目标】

1.会写6个生字,会认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根据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

4. 能主动在生活中搜集、发现、积累、运用精妙的语言。

【学习重点难点】

1.把课文读流利,读懂句子。

2.体会人物语言的风趣和机智。

一、温故互查

我会填写下列词语。

随()所()一()()经()尽()汁默()()()

()不自()运转()()不()好()自我()()

二、设问导读

1.读课题理解题目意思。

2.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惠曰禽诣为应

3.读准停顿、读通课文。

梁国/杨氏之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3.这个故事最精彩、最吸引人的是哪句话?为什么?

4.如果杨氏之子回答“孔雀是夫子家禽”,与“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比较,你认为哪一句更好?

三、自学检测

1.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梁国杨氏(sì shì)之子九岁,甚(shan shang)聪惠。孔君平诣(zhǐ yì)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w?i wai )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yīng yìng)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qín qíng)。”

2.先解释带点词的意思,再解释整句话的意思。

(1)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2)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3)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四、巩固练习

1.对照注释或查字典读课文,我能理解课文每一句话的意思,并能把句子中省略的部分补充完整(补充部分用括号标注)。其中几个重点的句子是:

(1)父不在,乃呼儿出

(2)为设果,果有杨梅

(3)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2、读了几遍课文后,给我印象最深的几句话是:

语文园地二教案(完)

语文园地二 教学目标 1、懂得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并在实际阅读中做到眼睛看得快,脑子想得快。 2、能根据语句写出主要意思,把成语的意思用具体情景表现出来。 3、积累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1、掌握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并在实际阅读中运用。 2、能把成语的意思用具体情景表现出来。 3、理解并背诵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教学准备 1.收集有关描写情景的成语; 2.学生查找相关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本单元的4篇课文,今天,我们将学习语文园地二的内容。(板书:语文园地二) 2、请同学们先回忆一下,本单元的4篇课文,每篇课文题目下面都会有什么阅读提示?(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记下所用的时间) 二、交流平台 1、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你阅读第二单元的课文分别用了多长时间? (学生自由交流,并推选出时间用得少、阅读速度快的同学。) 2、老师表扬阅读速度快的同学,学生交流自己提高阅读速度的心得。 3、刚才同学们提到的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课本里有四位同学也有自己的发现,请女生、男生分别读出相应的心得。 4、小结:同学们在阅读时要集中注意力,尽量连词成句地读,遇到不懂的词语,在不影响理解课文内容的情况下可以先不管它,继续一口气往下读,同时要一边读一边想,圈画出关键词句,才能更好地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只要同学们持之以恒地用这种方法进行训练,大家的阅读速度一定能够提高。 三、词句段运用 1、本单元四篇课文都是用具体事例写出人物的特点,课文中有很多句子值得我们细细

初中语文学案教学反思

初中语文学案教学反思 一、在思想上: 主要结合课本中的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使学生明白从古代到现代,从国内到国外对知识的追求都是孜孜不倦的,都需要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成长也是需要锻造、需要磨练的;也明白了知识对大到国家,小到个人的.重要性。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认知能力。 二、在学习上: 在学习上主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基础教学)并提高应试技巧。广泛的阅读能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因此,"积累"成为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关键点。如何快速积累?我是这样做的: 1、抄写、背诵。每星期让语文课代表和一部分学生根据所学内容抄写有关美文,名言警句,古诗词及学生优秀作文。并写在班上《学习天地》的学习园地中,这样既可以练字,同时也是潜移默化,扩大课外积累,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模仿大家作品,自主写作。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并且在抄写的基础上基本上做到全面落实背诵,课内外要求背诵的课文和古诗词更是全不放过,达到全员背诵、全员默写。

2、注重课堂教学,全面提高45分钟效率。在学习内容上,引导学生关注科学、人文、自然和社会、人生及历史、现实、未来等科学文化、道德艺术各个领域。并大胆尝试探究性学习的方法。如:在学习《斜塔上的实验》一文时,就让学生讨论和研究中西方教育和学生创新精神的差异。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活思维。在德育上渗透人文教育和情感教育。 3、作文积累。以口头作文、小练笔、大作文等形式增加作文的训练量。并及时批改、及时点评,尤其是对学困生的作文更是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和肯定。收效良好。 4、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的特点,组织安排了五次语文综合性学习。注重自主性和开放性。教师引导学生自主设计、自主探究语文资源开展实践活动。全员参与,全员组织,全员编排,充分调动自主学习的意识,即增强了学生的凝聚力也为他们搭建了施展自己才华的平台,从而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性。收效良好。 5、提高学生应试能力是关键: 在讲解中有针对性,并总结历年中考课外阅读的考点规律,让学生经常接触中考题型,使学生心中有数。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二》导学案

语文园地二 【学习目标】 1.通过量词学习及课外阅读认识生字,积累新词。 2.熟读并背诵古诗《春晓》,培养阅读和积累古诗的兴趣,进一步感受春天的美。 3.认识汉语拼音字母大小写,知道生字加上偏旁可以组成很多其它生字,感受发现的快乐。 4.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继续培养爱阅读,爱积累的好习惯。 【学习重点】 1.学习在生活、课外阅读中认识生字。 2.熟记汉语拼音字母大小写,知道加一加偏旁,可以组成其它的字。 【学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制作生字词卡片。(学生)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环节】 第一课时(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 【识字加油站】 一、师出示多媒体课件,激趣导入 同学们,生活中有许多有趣的事物,你们认识它们吗? 二、我会认 1.课件上图片所展示的事物: 小汽车马一册书铅笔树飞机 2.你们认识它们吗?指名说。 3.学生回答,师课件出示生字或词语。 车马书铅笔树飞机 4.以“车”为例,引导学生说量词。 师:有多少小汽车呢? 生:有一个小汽车。 5.师引导学生说:说明小汽车的数量,我们可以采用量词:辆。除此以外,还可以说;一辆公共汽车,一辆货车等。(课件出示公共汽车,货车的图片) 6.拓展:图上画了几辆小汽车?

生答:五辆。 7.指名读:辆一辆车 开火车读,分组读,直到读熟。 8.同以上方法学习:(课件展示) 一匹马一册书一棵树一支铅笔一架飞机 9.用各种形式的朗读熟识以上生词。 10.指导学习生字:辆、匹、册、支、铅、棵、架。 三、量词拓展练习 1.认读生字卡。(指名读,开火车读) 2.除了这些量词外,在生活中我们随处可以见到量词的使用,如: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个文具盒,一张桌子等。 3.引导学生说量词,师生互相订正。 四、做填空游戏(课件) 一()车一()马一()书 一()树一()铅笔一()飞机 拓展量词游戏: 一()老师一()同学一()粉笔 一()桌子一()书一()文具盒 【字词句运用】 一、引导背诵26个大小写字母 1.指名背,组内互背,互相订正。 2.课件出示练习。 3.谁会连。 4.指名上台连线,师生互相订正。 二、拓展练习(贴卡片) A G J K R T L J k r t l g ɑ 1.生上台贴对应卡片。 2.指名读,齐读。 3.听写。 【读一读,想一想】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二教案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二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阅读名著的多种方法。 2.了解古代词语与现在不同的说法。 3.猜测古文中词语的意思。 4.猜测四大名著中的人物。 过程与方法: 学生自学、交流,教师引导、点拨,拓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从《鸟鸣涧》中体会作者闲适的心情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培养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点】 1.掌握阅读名著的多种方法。 2.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教学难点】 猜测古文中词语的意思;猜测四大名著中的人物。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1.这一单元的课文都是古典名著,古典名著的语言与我们现代文有些不一样,理解起来稍有难度,但如果我们掌握一些方法,阅读起来就容易多了。 2.读读交流平台,看看交流平台中向我们介绍了哪些阅读名著的方法。 3.学生读文并汇报。 (1)可以根据上下文猜测语句的意思;(2)遇到一些较难理解的语句,只要知道大致意思就行了;(3)借助资料可以更好地理解故事的内容。(4)结合看过的电影、电视剧加深对课文中人物的认识。 4.小组选本单元的一课,说说课文中较难理解的句子是通过什么方法理解的。 5.学生汇报自己的理解。 6.教师总结:以后大家可以把这些方法运用到阅读文言文或者名著当中去,对我们理解文章有很大的帮助。 二、词句段运用。 (一)你能猜出下面词语的大致意思吗? 1.小组交流以下这些词语古今意义的不同。 榜文:古代指文告。 钱铺:钱店。 郎中:中医医生。 印信:政府机关的各种印章、公私印章的总称。 驿站:古时专供传递文书者或来往官吏中途住宿、补给、换马的处所。 掌柜:旧指老板或总管店铺的人。也叫掌柜的。 客舍:旅馆;供旅客住宿的房屋。 官府:旧时称行政机关,特指地方上的。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导学案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导学案(6-12)作者:我爱我家 第6课时除法的验算 教学内容:除法的验算 学习目标: 1、掌握除法的验算方法,养成检验的习惯。 2、进一步利用除法解决问题,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验算方法 教学难点:利用乘除法的关系,掌握除法验算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除法的验算 二、出示目标: 1、掌握除数的验算方法。 2、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三、自学指导: 1、每本红笔记本7元,用100元钱能买几本,剩几元?书中已列式,你在草稿本上列竖式 计算一遍,怎样检验得数是否正确? 看蓝衣服男孩的验算方法,学会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 2、每本蓝笔记本5元,用100元能买几本? 列式计算,看绿衣服男孩是怎样验算没有余数的除法? 4、解答提出的问题用什么法?为什么用? 四、先学 1、下面自学开始,比谁自学后,汇报题目做的好。 2、看一看 生认真看书,师巡视并督促每个学生认真自学。(要保证学生看够3分钟,学生可以看看、想想、如果学生看完,可以复看。) 3、做一做 a) 过渡:同学们看完了吗?看完的同学请举手?好,下面就来考考大家,要比谁做 的又对又快,比谁字体端正,数字要写得大些,数字间要有一定的间距。 b) 板演练习,请三名同学上讲台板演。25页“做一做”其余学生写在练习本上。 c) 讲述:做完的同学,请认真看黑板上的练习。(要求:学生认真看板演的同学做的是否有错误,还要检查自己做的是否正确) 五、后教 过渡:到底谁对、谁错呢?下面请大家讨论,还要说“为什么” (1)讨论几道题的第一步? 学生回答,教师要启发学生注意: 有余数除法验算时,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2)讨论第二步: 学生回答,教师要启发学生注意: 没有余数的除法除法验算时,商×除数=被除数 (3)同桌互批。全对的请举手?做错的同学请举手,错在哪里?请说一下。 六、当堂训练 1、26页1题(计算并验算)

四下语文园地二(教案)

语文园地 教学目标1.大胆交流如何解决不懂的问题的方法。 2.用加减偏旁的办法积累汉字。 3.积累近几十年出现的新词,了解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4.朗读、背诵“日积月累”中的古诗《江畔独步寻花》。 教学重点 1.回顾本单元课文中的有关内容,从中明白解决不懂的问题 的方法和介绍事物的方法。 2.通过查资料、请教等方式,积累新词。 3.通过加减偏旁来识字组词,背诵古诗。 课 时 安 排 2 课 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交流遇到不懂的问题时如何解决。 2.会认12个生字。 教学重点 1.回顾本单元课文的学习,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2.借助加减偏旁的方法认字。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导语:同学们,学习了本单元一组课文后,我们是不是又收获了丰富的知识硕果?这几篇课文带领我们走进了一个个神奇又美妙的世界,让我们流连忘返。由于是未知的科学世界,所以会遇到一些难懂的问题,那么你们是怎么解决的呢?现在我们就交流一下,也许你们的好方法会帮助到其他同学哟。 1.教师出示“交流平台”的句子,学生朗读并各抒己见。 过渡:读读这些句子,说说你从中读出了什么。 预设: 生1:遇到不懂的问题时,我知道了可以联系上下文,并结合生活经验来解决。 生2:查资料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不懂的问题。 生3:去请教别人,也可弄懂不懂的问题。 2.讨论交流,引导学生联系所学过的课文,具体谈一谈。 生1:当我读到这个句子时:“冰箱里如果使用一种纳米涂层,就会具有杀

菌和除臭功能,能够使蔬菜保鲜期更长。”结合上下文,我知道这是作者在举一个例子说明“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回到家里,我打开冰箱,发现冷藏间果然有一层银白色的涂层,非常紧致细密。现在我知道了这就是纳米技术的应用。冰箱的杀菌、除臭、保鲜与它是密切相关的。 生2:朗读《琥珀》这一课时,我心中产生一个疑问:为什么“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几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我通过上网查资料了解到琥珀形成真的需要几万年。 生3:《飞向蓝天的恐龙》告诉我们“亿万年前,一种带羽毛的恐龙脱离同类,飞向蓝天,演化出今天的鸟类大家族”。那么还有那么多种类的恐龙的命运如何呢?带着这个问题我请教了校生物实验室的梁老师。他告诉我,恐龙的灭绝有几种假设。最有说服力的是与千万年前的一颗小行星有关。据研究,当时曾有一颗直径7~10千米的小行星坠落在地球表面,引起一场大爆炸,把大量的尘埃抛入大气层,形成遮天蔽日的尘雾,导致植物的光合作用暂时停止,恐龙因此灭绝了。 师小结:同学们讨论交流得非常好。这些弄懂问题的方法,就好像一把把“钥匙”。我们把这些“钥匙”携带在身上,遇到难解之“锁”时,就拿出来,这些锁就会应声而开,知识的大门也向我们敞开了。 二、识字加油站 1.课件出示教材中的两组词语。 滨——宾bīn (宾馆) 洁——吉jí(吉利) 减——咸xián (咸菜) 挑——兆zhào (预兆) 挺——廷tínɡ(宫廷) 预——予yǔ (赠予) 中——肿zhǒnɡ(肿胀) 介——阶jiē(台阶) 止——趾zhǐ (脚趾) 凡——巩ɡǒnɡ(巩固) 正——政zhènɡ(政府) 刘——浏liú (浏览) 2.把不认识的生字标出,正确朗读、辨认、书写。 宾bīn 吉jí 咸xián 兆zhào 廷tínɡ 予yǔ 肿zhǒnɡ 阶jiē 趾zhǐ 巩ɡǒnɡ 政zhènɡ 浏liú ◆需注意的字音、字形: “宾”不要读成“bīnɡ”,“廷”不要读成“tín”。“咸”是半包围结构的字,不要漏写右上一点;“予”的第三笔是“ ”,不要写成“一”。

小学二年级语文园地二教案

小学二年级语文园地二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使用字典,学会用部首查字典的查字方法。 2、具有运用字典独立识字的能力,养成在学习中勤查字典的好习惯。 3、熟读并背诵对联,培养阅读和积累对联的兴趣。 4、继续培养爱阅读,爱积累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 1、让学生学会使用字典,学会用部首查字典的查字方法。 2、熟读并背诵对联,培养阅读和积累对联的兴趣。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准备字典。(学生) 课时分配:二课时 第1课时 一、读儿歌,导入新课。 1、学生读儿歌: 葡萄架,高又高,上边挂着紫葡萄。 狐狸看见往上跳,跳哇跳,够不着。 够不着,心不甘,不说自己笨,倒说葡萄酸。 2、你们在读的时候,有没有不认识的字?有不认识的字我们怎么办呢? 3、提示新课:查字典。 二、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1、学生自由读查字典四步法,巡视。 2、请同学汇报用部首查字法的四个步骤。 3、老师把字典放在平台上作示范,引导学生在自己的字典中找出“部首检字表”页码上的“部首目录”、“检字表”、“正文”,告诉学生应怎样看正文中的注音及解释,让学生明白,查字典必须按一定步骤进行,才能查到要查的字。 4、练习 (1)查一查下面的部首在“检字表”的哪一页。 艹()糸()犭()酉() (2)数一数下面的字除去部首还有几画。 葡()紫()狸()笨()酸() 5、实践操作:学生用部首查字法,查查儿歌中不认识的字。 6、检查学生完成情况。 三、老师小结,布置作业。 第2课时 一、提问引入,激发兴趣。 1、孩子们会说对联吗?你都知道哪些对联? 2、请部分同学来分享自己了解的对联。 3、提示新课,今天我们也来学习对联。 二、日积月累。 1、出示26页3副对联,让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小组合作读,指名读,齐读。 2、教师用课件出示对联中难读的生字。

初中语文名著阅读导学案(全部完整版12部)

《西游记》导学案 班级姓名时间教师 寄语 只要你见性志成,念念回首处,即是灵山 学习目标1.概括主要故事情节;2.分析主要人物形象;3.了解西游内涵。 自主学习1.作者作品 《西游记》的作者是,字,号,汉族,代小说家,淮安府山阳县河下人(现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长篇小说。这部小说以“”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通过作者的艺术加工,深刻地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西游记》是中国神魔小说的经典之作,达到了古代长篇的巅峰,与 并称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西游记》的主要内容。 合作探究3.你觉得《西游记》中最精彩的故事是哪个?试着讲给你的同学听。(注意故事六要素) 4.你最喜欢《西游记》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他哪一点品质最让你感动?

多元链接 吴承恩通过西天取经的神话故事,引领我们在人生路上不断地去克服内心、战胜心魔,最终取得真经、成就人生。《西游记》中,孙悟空、唐僧、猪八戒、沙和尚、白龙马这师徒五人,其实只是一个人。孙悟空是人的心,唐僧是人的身,猪八戒是人的情欲,沙和尚是人的本性,白龙马是人的意志力。孙悟空是斜月三星洞中菩提祖师的弟子,“斜月三星” 就是个心字。斜月就是那一勾,三星就是那三点。所以孙悟空是心的弟子,也是心。这一颗骚动不安的心,于天堂地狱善恶之间自由穿梭。《楞严经》上说心有七十二相,悟空也就有七十二变。世人的心非常善变,瞬息间七十二变。金箍棒一万三千五百斤,《黄帝八十一难经》上说“人昼夜呼吸一万三千五百息”,所以金箍棒是气。什么东西能够上至三十三天,下至十八层地狱;大能通天,小之则如绣花针呢?就是人的气度。炼心能使人的心眼明亮,灼亮心眼,所以八卦炉烧不死反而能让孙悟空炼成火眼金睛。悟空的眼睛明亮了,象征着心眼明亮了。孙悟空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也逃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五行山压住悟空,象征着世俗世界的金木水火土那样强大地压住了那颗上天入地的心。五行山也象征着佛学中的“贪、嗔、痴、慢、疑”。佛祖说这五个字,概括了一切人的身行心念。即便是孙悟空,依旧逃不出这五个字。闹天宫时的孙悟空,正是被这五毒所困。现实中,又有多少佛门弟子,自以为有所悟,精心力修“戒、定、慧”,到头来依旧不离“贪、嗔、痴”,只因不了解“贪、嗔、痴”的本质。五行山后为两界山,过了这一山,曾经那颗骚动不安的心终于跳出三界了。孙悟空一个筋斗就十万八千里,正好是灵山的距离,意思就是:灵山再远也就是心的一个念头就到了!善恶只在一念之间,一念就可成佛,一念也可成魔。师徒五人在西天路上打妖怪,其实指的就是一个人在人生路上除心魔,取经就是一个修心的过程。真正的灵山,就在我们的心中。这也就是孙悟空常常对唐僧说的那句话:“只要你见性志成,念念回首处,即是灵山。”还有唐僧刚开始踏上取经路时,乌巢禅师传授他一部《心经》,并且也对他说:“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 适时检测 1.某校初三(6)班同学在阅读《西游记》时,对猪八戒这个人物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为此语文老师组织了一场辩论。假如你是正方,针对反方辩词该怎么说? 反方:我方认为,猪八戒好吃懒做,见识短浅,在取经的路上,意志不坚定,遇到困难就嚷嚷着要散伙。而且还经常搬弄是非、耍小聪明、说谎,又爱占小便宜,贪恋女色。是一个贪生怕死、自私自利的人。 正方: 2.读《西游记》有感而发:某位观众抒发内心的情怀,请以相同的句式,进行抒情:唐僧师徒一路走来,我看到一支充满激情的乐队演奏生命之曲; 唐僧师徒一路走来, 唐僧师徒一路走来, 3.读了《西游记》后你感受最深的一点是:

部编一上语文语文园地二【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二 1.了解课程表及课程表名称,认识“文、数”等5个生字。 2.复习6个单韵母、23个声母及本单元认识的生字,巩固声母的音和形,记忆声母表的顺序。 3.通过比较,正确区分形近字母。 4.复习巩固音节拼读的方法。 5.正确朗读《剪窗花》。 ●重点 声母表的读记;形近声母的辨析与音节的拼读;已学生字的认读巩固。 ●难点 音节词的拼读。 1.识字加油站。 创设具体的情境:我们今天上什么课?(语文)利用课程表,既能帮助学生认识各课程的名称,又能识记生字,体现了识字的趣味性和实用性,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用拼音。 摆一摆:分小组进行,用手势或者自己带来的材料摆一摆。 比一比,读一读:发挥孩子的主观能动性,小组合作,同时同桌读和指名读,进一步辨别读音。 读一读,做动作:在熟练拼读的基础上,让学生一边拼读一边做动作,也可以同桌之间进行“你读我做”的游戏。 分类:在熟练拼读的基础上,举一反三,让学生简单说说自己知道的其他动物和水果。 3.亲子阅读。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的陪伴显得尤为重要,这是本册教材的第二次“和大人一起读”,可以采用大人带读的方式,帮助孩子们读通,同时,当然可以适当地讲解关于窗花的传统文化,有条件的可以和孩子一起动手剪剪窗花。

●教学准备 1.声母卡片;实物图片及相应的音节卡片。 2.制作相关的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3课时

第1课时 了解课程表及课程名称,认识“文、数、学、音、乐”5个生字。 一、谈话导入。 1.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一周有几天吗?今天是星期几呀?我们一个星期都要上哪些课呀? 交流:指多名学生说一说。 预设:一周有七天。今天是星期三。语文数学品德与社会自然音乐美术体育(边说便让学生拿出相应的课本,并连说2遍。) 2.多媒体课件出示班级课程表。仔细观察课程表,你能读出安排的每门科目吗? 课程表 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第一节语文语文数学语文数学 第二节数学数学语文美术语文 第三节音乐语文语文数学体育 第四节道德与法治体育体育写字音乐 第五节体育道德与法治综合实践班会 第六节美术阅读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教案3篇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教案3篇 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编写教案有利于教师弄通教材内容,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教师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下面是为大家整理了初中语文教案,希望你们喜欢。 初中语文教案一 课文内容分析: *是一篇介绍我国宋代画家张择端创作的画作《清明上河图》的说明文。作者在用文字介绍这幅画作的时候并没有从绘画技巧的角度作过多的介绍,而是扣住这幅画作所描绘的现实内容,将画作所表现的北宋时期汴梁都城的“繁华”尽量表现出来。这样的写作构思,可以帮助非美术专业的一般读者更好地了解《清明上河图》的主要内容及画作的深层意义。 第一段介绍这幅画作的创作背景,从而引出*要说明的对象。第二段介绍了画作的作者张择端及其创作动机,强调了这幅画作所要表现的是“梦回繁华”的主题,从而确定了*介绍画作内

容的重点:“繁华”。第三到五段,是对《清明上河图》的具体介绍。第三段介绍画作材质、着色和尺幅,并概括介绍画作的主要内容;第四段分三层介绍了画作的主体内容,三层均扣住“繁华”来介绍,语言典雅,富有文气;第五段总结了《清明上河图》的艺术特点和社会价值。 全文使用了逻辑顺序,对《清明上河图》的介绍按照“内涵—内容—价值”的思路来展开,着重体现了画作的主题“梦回繁华”。 学情分析: 通过第五单元前面两篇教读课文的学习,学生对“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说明方法”“说明语言”“说明顺序”这些学习重点已经打下了较好的基础。自读课文《蝉》属于文艺笔调的说明文,又使学生对说明文的多样性有了一些了解,同时学习该类自读课文课时已经指导了学生借助旁批和阅读提示的助读系统,运用快速阅读法的自读策略。不同的是,本课没有设置旁批,学生正好根据老师提出的任务,将自己的阅读感受和看法写成旁批,养成随手写批注的习惯。 教学目标: 1.学习使用浏览和细读相结合的阅读方法,养成圈点勾画批注的习惯。

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

《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发现汉字规律,自己小结识字的方法; 2、初步了解多义字; 3、积累词语。 4、熟读背诵《鞋》。 (新课标实施建议中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为学生创造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让学生学会学习。) 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发现识字方法。积累词语,朗读、背诵诗歌。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实施建议中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训练,让学生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 教具准备: 1.学生自制识字卡片。(可剪剪贴贴,或请家长把自己会认的字写出来)。 2.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欢迎大家来到语文园地二做客,老师希望大家在学习语文园地二的时候要用眼睛仔细观察,要用脑子认真分析,还要用你们的小嘴巴把观察到的结果告诉给大家。(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用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引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情境。 二、学习新知。 咱们先一起来完成第一题:我的发现,首先指名读读学习伙伴的话。 (一)学习第一组。(课件出示) 1、让学生仔细的观察“漂、飘”,说一说你观察到什么了? (1、它们都是左右结构的字。2、第一个漂的右面和第二个飘的左面是同一个字。3、他们的读音相同。)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你们观察到的“漂和飘”这两个字去掉偏旁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生字“票”。 2、学习生字“票”,读词,拓展组词。 3、出示“完、园”的生字卡片,让学生观察这两字让他们小组讨论说说都观察到了什么? (1、韵母都是一样的。2、完字和园字去掉偏旁都是同一个字元。3、他们一个是上下结构,一个是全包围结构,都有偏旁。)

三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二

语文园地二 【教学目标】 1.通过“交流平台”的学习,引导学生结合已有的学习经验,总结理解难懂词语的方法。 2.通过“词句段运用”的学习,引导学生写出形容四季的词语,并和同学交流;练习用所学方法理解词语“憧憬”“忐忑不安”,说出理解词语的方法。 3.通过“书写提示”的学习,学会使用钢笔写字,注意执笔姿势和坐姿,书写时注意横平竖直,把字写得规范、端正、整洁。 4.借助拼音诵读,体会关于秋天的成语,帮助小学生积累与秋天有关的词语。 【教学重点】交流和总结理解词语的方法,运用积累的方法理解词语;注意钢笔字书写的握笔姿势和坐姿,练习写好横画和竖画;积累描写四季的词语。 【教学难点】学会运用各种方法理解词语。 【教学课时】1课时 一、学习“交流平台”。 1.读一读,找规律。 (1)读书的时候如果遇到不理解的词语,你会怎样做?(我会查字典、找 近义词、说反义词、换词语等方法理解词语。) (2)分小组完成下面的活动,看看哪个小组总结的方法多。 (3)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教师评议,并小结。 2.我学习,我运用。 (1)查字典理解词语:这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即直接利用字典这一工具 书查找词语的意思。

图示法、造句、找近义词或反义词等方法)。 ②小组代表发言,互相交流,说说词语的意思和理解词语的方法,教师评议并小结。 a.“憧憬”这种书面化特别强的词语,一般用查字典的方法,字典查出它是“向往”的意思,再回到原句:我对即将到来的一天充满了向往。这样才能真正理解这个词语。 b.忐忑不安 ?“忐忑不安”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前文“打碎了家里的花瓶”,后文“害怕爸爸妈妈会责备他”,前后联系理解,“忐忑不安”就是指小明心里极度不安纠结。 ?“忐忑不安”这个词语也可以用拆拼法理解:“忐忑”从会意字的角度理解为“心上上下下”,与“不安”合起来就是“心上上下下,不安宁”。 ?“忐忑不安”还可以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如果你打碎了家里的花瓶,你会怎么想?自责、担心、害怕…… (4)指名多个学生发言,再次巩固理解词语的方法。(板书词句段运用:利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 2.练一练,学运用:说一说,你用什么方法理解下面带点词语的意思。 (1)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 ..读书。(查字典) (2)列宁也没再问那个男孩,因为他已经知道,男孩是诚实 ..的。(联系课文) (3)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 ..,然而,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看图、找反义词) 三、书写指导。 1.读一读,找规律。 (1)课件出示。 (2)小朋友,观察上面的字,说说有什么特点? ①小组交流。 ②小组代表发言参与全班交流。 ③根据学生交流教师相机小结:这些字有的是左右结构,有的是上下结构,书写时先要注意观察它们的间架结构,还要注意横画写平稳,竖画写端正。竖画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二教案

1.通过交流,掌握更多阅读名著的方法与技巧;能猜出古代名词的意思,结合前后文描写猜出 词语的意思,以及通过描写猜出人物,并从中掌握一定的技巧。 2.通过朗读,理解古诗《鸟鸣涧》,想象其所描写的画面,体会作者的情感。 一、谈话导入。 本单元,我们走进四大名著,观三国烽烟,识梁山好汉,叹取经艰难,惜红楼梦残。现在,我们一起回顾梳理一下吧! 二、交流平台。 (出示“交流平台”内容) 1.本组课文不同于现代文,所以一些语句我们理解起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如果我们能掌握一些技巧,就能使阅读更加顺畅。大家回顾一下,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遇到不懂的地方,我们都用到过哪些方法理解?(猜读、略读、跳读) 2.通过“交流平台”了解猜读的方法。(根据上下文猜测语句的意思)如何略读和跳读?(遇到较难理解的语句,不用反复琢磨,只要知道大概意思就好) 3.除了猜读、略读和跳读三种方法,我们还可以通过别的途径理解课文。(借助资料了解历史背景;结合电影、电视剧等影视资料) 掌握了以上几种方法,相信大家以后再阅读这类文章时,一定会更加顺畅。 三、词句段运用。 1.在学习本组课文时,我们还遇到了不少难以理解的词语。 (出示“榜文、客官、印信”等词语)你能说说这些词语的大致意思吗? 榜文古代指文告。 客官旧时店家、船家等对顾客、旅客的尊称。 印信官府的印章。 驿站古代人们外出,中途供人短暂停留休息的地方。 伙计旧时指店员或长工。 郎中古代的医生。 店家古代的店主人。 客舍古代的旅馆。 货郎古代指卖东西的人。

墨客古代指文人。 2.(出示第二题句子)读句子,想一想,如何理解加点词语的意思? (1)请勿自误请不要自己伤害自己。 (2)喜不自胜高兴得自己都觉得受不了。 (3)瞑目蹲身闭上眼睛,蹲下身子。 (4)拱伏无违伏在地上,向上朝拜,没有违抗的。 (通过联系前后文可猜出词语的意思;先理解某一个字的意思,再放回词中整体理解。) 3.(出示第三题句子)猜猜这三个句子描写的都是谁,并说说理由。 (1)孙悟空。(重点词金箍棒) (2)诸葛亮。(重点词头戴纶巾) (3)武松。(重点词万夫难敌) 四、日积月累。 1.(出示相关资料)走近作者王维。 2.齐读古诗,说一说,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鸟在山涧中鸣叫。)诗歌题目直接给我们提示了答案。(板书诗题) 3.诗中写了哪些景物?(桂花,春山,月,山鸟,春涧)从诗的描写中,你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夜深人静,桂花飘落,空山中升起了一轮圆月,被惊飞的鸟儿在这里鸣叫着。)这个意境美不美?(美)若你此刻身处其中,你觉得享受吗?(享受) 4.(播放纯音乐)让我们随着这悠扬婉转的曲调,一起朗读古诗,感受这美丽的夜晚,聆听鸟儿的歌声吧! 5.从诗的描写中,你发现了什么?(诗中有静态景,也有动态景。)这样描写有什么作用?(动静结合,以动衬静,描绘了春夜山中空寂、幽静的景色。) 6.这首诗中,作者想要表达什么呢? (想要表达对山中春景的喜爱之情以及陶醉其中的心境。) 7.带着这种感情,让我们再一次朗读古诗,感受诗中的美景,体会作者的情感。 五、小结。 从古典名著到古诗文,无不展示着我们灿烂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在文化的长河中,还有许多珍宝等着我们去发现、去探究。

初中语文教案大全

初中语文教案大全 【篇一:初中语文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 初中(九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1 2 3 4 【篇二:优秀初中语文教学设计--】 优秀初中语文教学设计--《风筝》 涞水四中孙建英 一、教学内容分析: 《风筝》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 一篇讲读课文,本单元以家庭、亲情为主题。亲情是人世间最真挚最纯美的感情,鲁 迅的《风筝》就是在温馨与和美中,在矛盾与冲突中展现浓浓的兄弟之情。它讲述的 是“我”童年时因为风筝与弟弟发生了一次无法补过的误解和冲突,内心充满了深深 的愧疚。细读作品,作者的立意既有鲁迅的兄弟之情,也有游戏之于儿童的意义,有 鲁迅的自省精神,更有鲁迅对小兄弟身受“虐杀”却无怨恨的深沉感慨。所以本文的 重点难点定为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 二、学生学情分析: 《风筝》面对的是一群成长在无忧无虑的20世纪九十年代的少男少女,在他们 认为亲情就是温柔的话语,是细心的呵护,是鼓励与支持,是牵挂与思念;再说,这 是学生进入初中后第一次接触鲁迅的文章,缺乏必要的知识准备。所以受经历与知识

积累水平所限,对这篇通过矛盾与冲突展现亲情的文章要达到深层 理解必然有一定难 度。另外,还考虑到刚进初中的学生对难学课文学习注意力容易分散,产生学习疲劳, 且按学习能力、感悟能力区分又有几个不同的层次,所以教师必须 做到兼顾全体,合 理设置教学目标,灵活安排教学过程。 三、确定教学目标: 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语文学习必须 强调和协调知 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相互渗透和协调发展。因而我从三方面 拟定了本文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按圈点勾画的读书方法,积累“虐杀、苦心孤诣”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蕴含的浓浓亲情。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进行探究性学习。 (2)过程与方法目标: 自主、合作、探究式地探讨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悟亲情的含义,感受文中浓浓的手足之情;学习鲁迅严于自省、 知错必改的情 操与美德;了解科学的儿童教育思想,理解作品的批判性。 2.教学重难点 本文的重点放在对“精神虐杀”一幕的理解以及多角度体验文章主旨上;将有创 意地理解作品中作者的“悲哀”之情作为教学的难点。 3.课时安排及目标内容 本文是一篇重要的讲读课文,思想的深邃,选材的精巧,结构的别致,加上语言 运用的高超艺术功力,需要掌握的东西比较多。我在教学上安排两 节课的时间,第一 课时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积累文中重点词语,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提出疑难问题;

【新教材】部编版三上语文语文园地二(优质教案)

语文园地 【教学要求】 1.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认真读词语,朗读句子,积累语言。 2.通过看图、感悟、体验、诵读,体会古诗,帮助小学生积累古诗。 【教学重点】 1.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和背诵。利用插图,了解古诗大意。 2.自主阅读词语和句子,交流不会的问题,学会积累语句。【教学难点】 感情朗读句子,理解古诗大意。 【教学课时】1课时 一、揭题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语文园地”的内容。(板书:语文园地) 二、交流平台 板块一:交流平台 (课件出示) 1.读书的时候如果遇到不理解的词语,你会怎样做? 2.小组交流,看看哪个小组总结的方法多。 3.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教师评议,并小结。 (课件出示) (1)查字典理解词语。 (2)运用组合法理解词语。

一个词语,通常由几个字或几个词构成,所以我们只要先分开理解字义、词义,再组合起来就好理解了。如忠勇一词,忠有忠诚的意思,勇是勇敢的意思,忠勇就可解释为忠诚勇敢。又如艰难险阻一词,艰难是困难,险阻有险恶有阻碍的意思,艰难险阻就可以理解为困难险恶。运用组合法理解词语时要注意的是,分开解释字义或词义时,必须十分准确,否则在合起来理解时就会出差错,如:爱不释手中的释应该是放下,如果错误地理解为解释的话,那么合起来理解这个词语的意思就会让人莫名其妙了。 (3)运用换词法理解词语。 汉语中的词汇是非常丰富的,有些词可以用意思相近的词语来代替;有些词则可以用意思相反的词来进行对比理解。如蜻蜓的眼睛很大,结构很复杂。这句中的复杂可以用不简单来代替。 (4)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读书时还要瞻前顾后,在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词语、句子或段落来解释要解释的词语或句子。 (5)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推敲揣摩把握变化。 有些词在实际使用时,词义有了变化。对这些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联系语言环境分析,推敲揣摩,才能把握变化。例如:他借到一本杂志,贪婪地读起来。贪婪的本义是贪得无厌。放到句子里怎么也说不通。引导学生想一想句子讲了什么,然后再思考贪婪的意思,就能领会这里的贪婪是不知满足,专心入迷的意思了。 (6)同义词法。学生遇到不理解的词时,告诉学生找这个词的

初中语文学案18课

《初中语文学案》之一课堂导学 第四单元 17绿色蝈蝈 第一课时 △课前预习 1.作家作品 法布尔是法国著名的________,《绿色蝈蝈》选自________。你以前曾学过或看过他的《________》。 2.字音字形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扰( )乱哀( )鸣狩( )猎哀号( ) 喧( )嚣( ) 喑( )哑( ) 沉寂( ) 静谧( ) 篡( )夺劫( )掠( ) 酷( )爱窸( )窣()作响弱( )肉强食隐( )隐约约 连续( )不断夜色苍( )茫( ) 更( )胜一筹( ) 惊慌失措( ) 开膛( )破肚津( )津有味 断肢残腿( ) 毫不犹( )豫( ) 3.词语积累 (1)解释下列词语。 ①弱肉强食: ②隐隐约约: ③连续不断: ④夜色苍茫: ⑤更胜一筹: ⑥惊慌失措: ⑦开膛破肚: ⑦津津有味: ⑧断肢残腿: ⑨毫不犹豫: 4.初步感知 (1)绿色蝈蝈的外表有哪些特征?绿色蝈蝈有哪些习性?作者主要写了哪个方面的习性? (2)课文6-10段短小精悍,一段一个意思,请分别加以概括。 第六段: 第七段: 第八段: 第九段: 第十段: △问题探究 5.作者不断变换对绿色蝈蝈的称呼,找出这些称呼,说说作者在什么情况下用什么称呼,这样写有什么效果。

6. 课文多处运用拟人手法,找出几个例子,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7.作者用什么方法引出蝈蝈呢? 8.从对蝈蝈声音的描写中可以看出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阅读鉴赏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9~14清晨,我在门前散步,突然旁边的梧桐树上落下了什么东西,同时还有刺耳的吱吱声,我跑了过去,那是一只蝈蝈正在啄着处于绝境的蝉的肚子。我明白了,这场战斗发生在树上,发生在一大早蝉还在休息的时候。不幸的蝉被活活咬伤,猛地一跳,进攻者和被进攻者一道从树上掉了下来。有时我甚至还看到蝈蝈非常勇敢地纵身追捕蝉,而蝉则惊慌失措地飞起逃窜。就像鹰在天空中追捕云雀一样。但是这种以劫掠为生的鸟比昆虫低劣,它是进攻比它弱的东西,而蝈蝈则相反,它进攻比自己大得多、强壮有力得多的庞然大物,而这种身材大小悬殊的肉搏,其结果是毫无疑问的。蝈蝈有着有力的大颚、锐利的钳子,不能把它的俘虏开膛破肚的情况极少出现,因为蝉没有武器,只能哀鸣踢蹬。 我笼里的囚犯的食物找到了,我用蝉来喂养它们。它们对这道菜吃得津津有味,以至于两三个星期间,这个笼子里到处都是蝉肉被吃光后剩下的头骨和胸骨,扯下来的羽翼和断肢残腿。肚子全被吃掉了,这是好部位,虽然肉不多,但似乎味道特别鲜美。因为在这个部位,在嗉囊里,堆积着蝉用喙从嫩树枝里吮取的糖浆甜汁。是不是由于这种甜食,蝉的肚子比其他部位更受欢迎呢?很可能正是如此。 为了变换食物的花样,我还给蝈蝈吃很甜的水果:几片梨子,几颗葡萄,几块西瓜。这些它们都很喜欢吃。就像英国人酷爱吃用果酱作作料的带血的牛排一样,绿色蝈蝈酷爱甜食。也许这就是它抓到蝉后首先吃肚子的原因,因为肚子既有肉,又有甜食。 7.“笼里的囚犯”指________。 8.第一段写________;第二段写________;第三段写________。 9.蝉所以被蝈蝈所食的原因是________。 10.“就像鹰在天空中追捕云雀一样。但是这种以劫掠为生的鸟比昆虫低劣,它是进攻比它弱的东西,而蝈蝈则相反,它进攻比自己大得多、强壮有力得多的庞然大物”。“低劣”带有明显的感情色彩,通过对比,表现了作者对鹰的________和对蝈蝈的________。 11.为了说明蝈蝈酷爱吃甜食,作者打了一个比方,说绿色蝈蝈就像________。 12.“是不是由于这种甜食,蝉的肚子比其他部位更受欢迎呢?很可能正是如此。”句中“很可能”能不能去掉?为什么?从中可看出什么? 题。 清晨,我在门前散步,突然旁边的梧桐树上落下了什么东西,同时还有刺耳的吱吱声,我跑了过去,那是一只蝈蝈正在啄着处于绝境的蝉的肚子。我明白了,这场战斗发生在树上,发生在一大早蝉还在休息的时候。不幸的蝉被活活咬伤,猛地一跳,进攻者和被进攻者一道从树上掉了下来。有时我甚至还看到蝈蝈非常勇敢地纵身追捕蝉,而蝉则惊慌失措地飞起逃窜。就像鹰在天空中追捕云雀一样。但是这种以劫掠为生的鸟比昆虫低劣,它是进攻比它弱的东西,而蝈蝈则相反,它进攻比自己大得多、强壮有力得多的庞然大物,而这种身材大小悬殊的肉搏,其结果是毫无疑问的。蝈蝈有着有力的大颚、锐利的钳子,不能把它的俘虏开膛破肚的情况极少出现,因为蝉没有武器,只能哀鸣踢蹬。 我笼里的囚犯的食物找到了,我用蝉来喂养它们。它们对这道菜吃得津津有味,以至于两三个星期间,这个笼子里到处都是蝉肉被吃光后剩下的头骨和胸骨,扯下来的羽翼和断肢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导学案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 学习目标: 1.掌握阅读名著的基本方法。 2.能说出古典名著中常用事物名称的大致意思。 重点:能根据古代名著中的外貌描写猜测所写的人物,并能说出理由。 难点:理解古诗《鸟鸣涧》并熟读成诵。 第一学时 学习目标: 1.掌握阅读名著的基本方法。 2.能说出古典名著中常用事物名称的大致意思。 3.能根据古代名著中的外貌描写猜测所写的人物,并能说出理由。 学习过程: 一、交流平台。 1、回顾本单元的学习,想一想自己运用了哪些方法读懂了古典名著中难 懂的语句,试着写一写。 2、阅读教材中小伙伴的话,看看他们谈到了哪些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要求:认真读一遍“交流平台”内容,结合自己阅读名著的方法还有哪些没有做到,并把总结的方法记录在作业本上。 点拨:(1)可以根据上下文猜测语句的意思。(2)遇到一些较难理解的语句,联系生活经验,理解大致意思就行了。(3)借助相关资料可以更好地了解人物形象,理解故事的内容。(4)结合看过的电影、电视剧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选本单元的一课,说说课文中较难理解的句子是通过什么方法理解的? 要求:(1)每位学生至少选取三个难理解的句子及分别通过什么方法理解的,发语音分享到班级群。 (举例:石猴端坐上面道:“列位呵,‘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你们才说有

本事进得来,出得去,不伤身体者,就拜他为王。我如今进来又出去,出去又进来,寻了这一个洞天与列位安眠稳睡,各享成家之福,何不拜我为王?”众猴听说,即拱伏无违。一个个序齿排班,朝上礼拜,都称“千岁大王”。——《猴王出世》 说说对这段话是怎样理解的? (2)以后大家可以把这些方法运用到阅读文言文或者名著当中去,对我们理解文章有很大的帮助。 二、词句段运用。 (一)你能猜出下面词语的大致意思吗? 榜文货郎郎中印信驿站店家客舍墨客 1·体会这些词语古今意义的不同。 要求:先大声读一遍这八个词语,一定要读准字音哟,再试着猜猜词语大致意思,说说是用什么方法理解词语的。 如:我结合影视作品,大致了解了“郎中”“店家”的意思。 点拨;榜文:古代指文告。 货郎:旧时汉族民间在农村或城市小街僻巷流动贩卖日用杂货的商贩,有的兼收购土特产品。 郎中:中医医生。 印信:政府机关的各种印章、公私印章的总称。 驿站:古时专供传递文书者或来往官吏中途住宿、补给、换马的处所。 店家:旧指老板或总管店铺的人。 客舍:旅馆;供旅客住宿的房屋。 墨客:指诗人·作家等风雅的文人。 2.你还积累了哪些这样的词语?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些词语的意思。 要求:可以通过网络或者其它资料进行查询,并记录在作业本上。(至少写出四个)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