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二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重点难点总结

初二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重点难点总结

初二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重点难点总结
初二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重点难点总结

一、凸透镜成像规律

作图:三条特殊光线

(1)与主光轴平行光线折射后过焦点

(2)过光心的光线方向不变

(3)过焦点的光线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

1.成实像时,像与物的位置关系:上下互换,左右互换。这就意味着像和物的移动方向是相反的,物体向上移动,像就向下移动,物体向左移动,像就向右移动。

所以如果屏上的像在左上角,要把像移到光屏的中央,就要让像向右下移,而要让像向右下移,蜡烛就要向相反方向:左上移动即可。

成虚像时,像与物的形状一样,大小不同。

2.实像都是倒立的,与物体在透镜两侧,在主光轴两侧。

虚像都是正立的,与物体在透镜同侧,在主光轴同侧。

注意:这里面所说的倒立和正立是相对实物而言的。

3.一倍焦距处是实像与虚像的分界点,即u>f成实像;uf成倒立像:u

4.二倍焦距处是成缩小像与放大像分界点,即u>2f成缩小的实像;u<2f成放大实像;u=f成等大的实像。

5.成实像时:u减小 v增大像变大;u增大 v减小像变小,即物近,像远,像变大。

成虚像时:u减小 v减小像变小。

总之:无论成虚像还是实像,物体离一倍焦距处越近,像越大。

6.一倍焦距处,u=f不成像。因为光线从一倍焦距处射向凸透镜,经透镜的折射光线是平行于主光轴的,无法汇聚成一点,所以无法成像。

7.成实像时,u>f,v>f。

8.成缩小的像 vu。

9.实像与虚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都可以用眼睛看到,也都可以拍照。

不同点:实像可用光屏承接,虚像不能;实像是实际光线交点,虚像是某一点发出的光射到平面镜或凸透镜上,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

10.物体与像运动方向相同。

11.成实像时:u>v 倒立缩小实像;u=v 倒立等大实像;u

12.在实验中,如果把凸透镜遮上一部分,那么像是完整的,只是变暗;

如果把烛焰遮上一部分,那么对应部分像失去。

14.在实验中,如烛焰的像呈现在光屏左上侧,若使像呈在光屏中央,应该:

(1).蜡烛光屏不动将凸透镜向右下方移

(2).蜡烛凸透镜不动,将光屏向左上方移

(3).光屏凸透镜不动,将烛焰向左上方移

15.实验中,光屏上接收不到烛焰的像的原因

(1).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不在同一高度或者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2).u=f

(3).u

(4).v≤f

(5).光具座太短。

例: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一条直线上。

(1).保持蜡烛,凸透镜位置不变,移动光屏接受不到像,原因:

a.蜡烛放在焦点上。

b.蜡烛放在焦点以内。

c.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不在同一高度。

(2).保持光屏,凸透镜位置不变,移动蜡烛接收不到像,原因:

a.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不在同一高度。

b.光屏放在焦点上。

c.光屏放在焦点以内。

(3).保持蜡烛,光屏位置不变,移动凸透镜接收不到像,原因:

a.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不在同一高度。

b.蜡烛与光屏之间的距离太小

16.成实像时,物与屏可互换(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例如:

物在a时成放大的像,像在b处。

物在b处成缩小的像,像在a处。

物在a处成等大的像,像在b处。

物在b处成等大的像,像在b处。

17.物体在缩小像的范围内像移动距离可缩小,物体在放大像范围内

像移动的距离可放大。

即 u>2f f

f2f 像移动距离,大于物移动距离。

例:蜡烛在二倍焦距以外,移动蜡烛,像也移动。

设:蜡烛移动速度为V1,其像移动的速度为V2,则V1>V2。

蜡烛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移动蜡烛,像也移动。

设:蜡烛移动速度为V1,其像移动的速度为V2,则V1

(1).把烛焰放在______点,可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2).把烛焰放在______点,所成像缩小。

(3).把烛焰放在______点,屏上出现的像最大。

(4).把烛焰放在______点,属于照相机原理。

(5).把烛焰放在______点,属于投影仪原理。

(6).成虚像时,眼睛在凸透镜_____侧可看到像。(填“左”或“右”)

⑺ 点是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

⑻成实像时, 点是成放大像和缩小像的分界点

⑼凡是实像都是 (填“正立”或“倒立”)的,且在光屏上 (填“能”或“不能”);凡是虚像都是(填“正立”或“倒立”)的,且在光屏上 (填“能”或 “不能”) ⑽成实像时,像和物在凸透镜的 (填“同侧”或“异侧”);成虚像时,像和物在凸透镜的 (填“同侧”或“异侧”)。

⑾物体从远处逐渐靠近焦点的过程中,所成像越来越 (填“大”或“小”或“不变”),像距越来越 (填“大”或“小”)。

二、凸透镜成像规律在解题中的应用

1. 由焦距、物距判断像距

例1. 用一焦距为20 cm 的凸透镜做探究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如果将物体放在距透镜50 cm 处,移动光屏可接收到一个清晰的像,则光屏到物体的距离应在什么范围内?

解析:要求光屏与物体的距离所在的范围,必须知道像距的范围,然后加上物距即可,所以此题转化为求像距的范围。

已知焦距f cm =20,又已知u cm =50,即u f >2,所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的像距f v f <<2,即2040cm v cm <<,所以,光屏到物体的距离D 等于u v +,即7090cm D cm <<。

2. 由物距、像距判断焦距

例2. 一物体位于距凸透镜80 cm 处,在凸透镜的另一侧60 cm 处的光屏上得到一清晰的像,则此凸透镜的焦距大约在多大的范围内?

解析: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知,当物距u 大于像距v 时,物体通过凸透镜只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因此有以下的不等式成立:

u f f v f ><><<<>2122

代入数据为:

80236024cm f f cm f ><><<<>

解得:3040cm f cm <<

3. 由焦距、像距判断物距

例3. 将物体放在一焦距为12 cm 的凸透镜前,在凸透镜的另一侧距凸透镜27 cm 处得到一清晰的像,估算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

解析:因为f cm =12,而v cm =27,所以v f >2,即f u f <<2,因此,1224cm u cm <<。

4. 根据成像性质判断焦距

例4. 一支点燃的蜡烛距离凸透镜20 cm 时,光屏上得到一个小于实物的清晰像;当蜡烛移至距凸透镜12 cm 时,在光屏上看到一个大于实物的清晰的像,请判断此凸透镜的焦距。

解析:当u cm =20时,在光屏上得到一缩小的像(光屏上像为实像),可知:u f >2,即:2021cm f ><>当u cm =12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光屏上像为实像),可知:f u f <<2,即:f cm f <<<>1222解此不等式组可得:610cm f cm <<

5. 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判断像的性质

例5. 一束平行光线沿主光轴射到凸透镜上,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于凸透镜另一侧主光轴上距凸透镜中心16 cm 处。若将一物体先后放置在主光轴上离凸透镜20cm 和8cm 处,则两次的像的情况如何?

解析:由题意可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6 cm ,当u cm =20时,f u f <<2,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当u cm =8时,u f <,所成的像为正立放大的虚像。

例6. (2000,山西)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过程中,当蜡烛远离凸透镜移动一倍焦距的距离后,蜡烛的火焰通过凸透镜成一放大、倒立的实像,则蜡烛的火焰原来通过凸透镜成什么像?

解析:设凸透镜的焦距为f ,移动前物距为u ,移动后的物距为u',则u f u +=',因为移动后成放大、倒立的实像,所以f u f <<'2,即:f u f f <+<2,所以有:0<

例7. 凸透镜的焦距f=10cm ,蜡烛原来放置在离凸透镜25cm 的地方,当逐渐靠近12cm 时,像距如何变化,以及像是怎么变化的?

点拨:凸透镜的焦距为f=10cm ,

25cm>2f ,此时成缩小的像,像在1f-----2f 之间

2f>12cm>f ,此时成放大的像,像在2f 之外。

所以当从25cm 向12cm 靠近时,像逐渐增大,像距逐渐增大。

同学们可以根据我们刚学习的互异性解答,更简便。

例8. 一个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是30cm 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若把物体沿凸透镜的主轴移到距凸透镜45cm 处,则成像的情况是 ( )

A. 放大的实像

B. 缩小的实像

C. 等大的实像

D. 上述三种情况都可能

点拨:凸透镜所成像的性质与物距有关,由第一次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可知f <u <2f , 即f <30cm <2f ,由此可判断焦距的范围是15cm <f <30cm 。当物距为45cm 时,物距肯定大于焦距,但由于焦距f 在15cm 和30cm 之间变化,所以三种情况就都有可能。

答案:D

例9. 当蜡烛离凸透镜7cm 时,此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12cm 处呈现了一个放大的像,试着确定一下凸透镜的焦距范围,如果物距为20cm 时,成什么样的像?

点拨:此题含有隐含条件,如“在凸透镜的另一侧12cm 处呈现了一个放大的像” 说明此时的像一定是放大的实像,此时的像距即12cm 在2f 之外,那么物距即7cm 在1f------2f 之间;f< 7cm <2f ; 12cm>2f ;得出焦距范围 3.5cm

20cm,物的位置在2f之外,所以成的是缩小的实像。

[2]正立像和倒立像,实像和虚像的记忆

(1)当u=2f时,凸透镜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此时v=2f

(2)当u>2f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f

(3)当f2f

(4)当u

由上我们可以看出成实像时,像都是倒立的。成虚像时,像都是正立的。

例10. 一般我们的手表的表蒙子上会有一个透明的玻璃,通过它我们就可以看清手表上的很小的刻度,请问表蒙子上的玻璃相当于什么?

点拨:手表上表示的刻度很小,我们往往看不清楚,但是加上玻璃之后,我们看清了,说明此时形成了放大的像,而此时的像是正立的,所以此时的像是虚像,那么此时的玻璃实际上就是相当于凸透镜的作用。

例11. 我们通过圆形的鱼缸观察鱼时和实际鱼的大小有差别,通过鱼缸观察到的鱼比实际的大,请你根据所学的知识做出合理的解释。

点拨:观察到的鱼比实际的鱼大,说明我们观察到的是鱼的放大的像。而观察到的鱼的像一定是正立的。所以观察到的是鱼放大的正立的像。而当呈现正立像时一定是虚像。所以此时的鱼缸相当于凸透镜的作用,我们观察到的是鱼通过鱼缸成的虚像。

[3]像的放大和缩小的记忆。

成虚像都是放大的像。

成实像时,物体在1f----2f之间时,成放大的像。

例12. 把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15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某一物体放在此透镜前20cm处,可得到一个()

A. 倒立放大的实像

B. 倒立缩小的实像

C. 正立放大的实像

D. 正立放大的虚像

点拨:判断物体所成的像,只需要判定物体的物距就可以了(因为物距变化时,像也变化)

此时题中告诉了凸透镜的焦距为f=15cm,而此时的物距为u=20cm

所以此时的物距在1f----2f之间,所成像为放大倒立的实像。选A

例13.凸透镜成像光路图

I、凸透镜成像的光路图不要求同学们掌握,但是我们应该熟记凸透镜成像时的三条特殊光线

II、要理解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

例14 如图所示,四幅图均表示光线通过凸透镜前后的传播方向,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点拨:因为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所以判断图的正确性的出发点也就是判断折射光线是否比原来未透过透镜传播时的光线更靠近主光轴。如果是,那么图正确。

答案:C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30分钟)

一、选择题

1、把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10 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用此透镜来观察邮票上较小的图案,则邮票到透镜的距离应()

A. 大于10 cm

B. 小于10cm

C. 大于20cm

D. 在10cm和20cm之间(*)2、一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将点燃的蜡烛从离凸透镜50cm处移到15cm处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和像距的变化情况是()

A. 像变大,像距变小

B. 像变大,像距变大

C. 像变小,像距变小

D. 像变小,像距变大

(**)3、老师上课时经常用到投影仪,如图所示,关于投影仪的使用,以下做法中合理的是()

A.投放到屏幕上的画面太靠上时,应增大平面镜与凸透镜的夹角使画面向下移动

B.若想屏幕上的画面大一些,可使投影仪靠近屏幕的同时将凸透镜适当向下移动

C.若想屏幕上的画面大一些,可使投影仪远离屏幕的同时将凸透镜适当向上移动

D.若想屏幕上的画面大一些,可使投影仪远离屏幕的同时将凸透镜适当向下移动

图6屏幕

平面镜

凸透镜

螺纹透镜

物体

扩充:①投影仪中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使所成的像呈现在光屏的中央;

②要想看到正立的像,需将投影片倒放。

(*)4、某物体放在凸透镜前30cm 处时,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 40cm

B. 30cm C .20cm D. 10cm

(*)5、小明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20cm处,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观察到缩小的像.小明又把点燃的蜡烛置于原来的光屏处,则所成像的性质是()

A. 倒立放大的实像

B. 正立放大的虚像

C. 倒立缩小的实像

D. 倒立等大的实像(**)6、小明和小红用焦距相等的相同照相机对小强同学拍照,洗出的底片分别为右图中的甲和乙,则()

A. 小红离小强的距离近

B. 小明和小红离小强的距离相同

C. 小红要使底片上的像与小明的一样大,小红移动位置后,再减少镜头到底片的距离

D. 小红要使底片上的像与小明的一样大,小红移动位置后,再增大镜头到底片的距离

(*)7、如图是用来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屏未画出),当蜡烛和透镜放在图示位置时,通过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与物体等大的像。若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刻度为30cm处,则

cm)

A. 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

B. 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像

C. 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正立放大的像

D. 不论光屏移到什么位置,都不能在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8、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在屏上得到了烛焰的像,恰有一小虫飞落在透镜的中间部

分,那么在屏上所成的像( )

A.变成了小虫的像.

B.像的中间没有了.

C.大小不变,亮度比原来暗了.

D.大小和亮度与原来一样.

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透镜及光屏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个清晰的像。下列哪种光学器材的成像原理与其相同()

A.放大镜 B.近视镜 C.投影仪 D.照相机

10.小宇在透明的玻璃板上用黑色画笔画了个手表盘,如图甲所示.把这个玻璃板放在透镜的左侧位置,并用平行光源对着玻璃板上的表盘照射,如图乙所示,移动光屏直到在屏上成清晰像为止,此时表盘在光屏上所成的像是图丙中的()

A.A B.B C.C D.D

11、在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当烛焰离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眼睛通过透镜观察到的虚像可能是图中的

12.图3—28左边的实线框内是某一物体的形状,右边4个虚线框内是供选择的物体像的形状.以下填空时,只考虑像的形状,不考虑像的大小.

图3—28

(1)在照相机的毛玻璃取景框上看到该物体的像的形状为__________;

(2)在平面镜中看到的该物体的像的形状为__________;

(3)把投影仪的反射平面镜卸掉,让物体的像成在天花板上,这时看到该物体的像的形状为__________;

(4)用放大镜看物体,看到的该物体的像的形状为__________.

1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

(1)实验时,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但像的位置偏高,如图所示(P点是2倍焦距处).你解决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调整后,把蜡烛移到A点处,此时光屏上的像很模糊,为了得到清晰的像,应把光屏向____________移动(填“左”或“右”),这次成的是倒立、_____________的实像;______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

(3)小明改变了蜡烛的位置,然后无论如何移动光屏,都找不到像,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凸透镜成像规律总结

凸透镜成像规律总结 1.当物距U> 2f时成倒立缩小实像像距:f v V v 2f应用:照相机镜头 2.当物距U = 2f时成倒立等大实像像距:V = 2f应用:侧焦距 3.当物距f v U v 2f时成倒立放大实像像距:V>2f应用:幻灯机、投影仪 4.当物距U= f时成不成像无像距应用:获平行光 5.当物距U v f时成正立放大虚像无像距应用:放大镜 一倍焦距分虚实, 二倍焦距分大小, 物距大来像变小, 物和像来敌进我退 物离焦点越近,像越大 每一个既定的、对称的凸透镜,都有一个“焦距”。焦距是不变的!“物距”,是人施变的作为。 凸透镜成像,“像”的虚实、大小、正倒,就是“玩” “物距”和“焦距”这两个参数的“距”镜的“光心”是“物距”和“焦距”的起点。“焦距”是定准,“物距”是变数,“像”是结果。 记忆口诀: 前言:口诀中,每一句的前面系指“物”所处的位置;后面系指“像”所处的位置和大小的变化。 (句中后面虽无“像”字,但其义系指“像”的变化状态。背口诀时,括号内字应不读出声。) 1焦,2焦,分水岭;1不成像,2孪生。 1向2移,大趋孪;2后远走,像缩行。 1大:实像,倒,两边; 1 ?物愈近,像远、大。 1 小:虚像,立,一边;心?物愈近,像小、近 注:⑴、远、近,是指“物”或“像”与凸透镜“光心”之间的距离像”大、小,是指“像”与小相比。 ⑵、口诀中的“1 ”和2”系指凸透镜焦距的1倍(f点)处和焦距2倍(2f点)处。凸透 的实际大

1.1焦、2焦,分水岭;1不成像,2孪生。 凸透镜的1倍焦距(f点)处和2倍焦距(2f点)处,是物距和像距之间关联变化规律的分水岭;物距在1倍焦距点上(f点),不能成“像”;物距在2倍焦距上(2f点),“物”和“像” 的 大小、影像相同,犹如孪生的一样 2.1向2移,大趋孪;2后远走,像缩行 “物”,从焦距1倍点处(f点)向焦距2倍焦距点处(2f点)移动:“像”,在靠近焦距1倍处较大,随着“物距”逐渐拉大,“像”,随之逐渐缩小。待物距趋近于焦距2倍点(2f点)时,“像”,就趋近和“物” 大小、影像相同,犹如孪生的一样。 若物距〉2个焦距点(2f点)后,“物”,继续渐渐远离,则“像”,亦就随着“物距”的渐渐拉大,而渐渐缩小。 3.1大:实像,倒,两边;物? 1愈近,(“像”)愈大、愈远。 物距>1倍焦距点(f点):成实像,倒立的,“物”和“像”分别位于凸透镜的两侧;“物”愈靠近1倍焦距点(f点),("像”),就愈大、愈远。 4. 1 小:虚像,立,一边;物?心愈近,(“像”)愈小、愈近。 物距v 1倍焦距点(f点):成虚像,正立的。“物”和“像”位于凸透镜 同侧。“物”离凸透镜的光心越远,("像”)愈小、愈近。 另:(“物”)趋近1焦,“像”最大;物?心趋重,像最小。“物”、“像”最近 (在)四焦。 凸透镜成的像不能被光屏接受的几种原因 1. 蜡焰、透镜、光屏不在同一高度; 2. 蜡焰在透镜的焦点F上, 3. 蜡焰在透镜的焦点F以内(成虚像,光屏接收不到)

凸透镜成像规律总结和基本练习题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物距: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用u表示。 像距:像(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用v表示。 1.(1)当物距大于两倍焦距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此时像距f<v<2f。 照相机应用此规律成像。 (2)当物距等于两倍焦距时(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此时像距v=2f。 (3)当物距大于一倍焦距而又小于两倍焦距时(f<u<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像距v>2f。 幻灯机(投影仪)应用此规律成像 (4)当物距等于焦距时(u=f),得到平行光,无法成像。 (5)当物距小于焦距时(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放大镜应用此规律成像。 2.焦点是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也是成倒立和正立的像的分界点。 两倍焦距处是成放大缩小的像的分界点。 3.实像都是倒立的,虚像都是正立的。 4. 成实像时,物体离透镜越近,像就越大; 成虚像时,物体离透镜越近,像就越小。 5.成实像时,物体向前靠近凸透镜,光屏就要相应的向后移动远离透镜,才能成清晰的像。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口诀: (1)一倍焦距分虚实,两倍焦距分大小 (2)虚则正,实则倒 (3)成实像口诀: 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课后作业: 1.要想利用凸透镜使小灯泡发出的光线变成平行光,应该把小灯泡放在凸透镜的____ 上. 2.关于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是,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____ ;平行主光轴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____ 焦点;通过焦点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____ 主光轴. 3.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时,成____ 、____ 的____ 像,根据这个道理制成了____ . 4. 把物体置于凸透镜主光轴上距透镜40 cm,透镜的焦距为15 cm,则物体通过透镜成的像是____ 立____ 的____ 像.若将物体向透镜方向移动了15 cm,则物体的像将向____ 方向移动,同时像变为____ 立____ 的____ 像. 5.幻灯机和电影放映机的镜头是____ 镜,物体应放在____ ,像在____ ,像的性质是

凸透镜成像规律总结

凸透镜成像规律总结 1. 当物距U>2f时成倒立缩小实像像距:f<V<2f 应用:照相机镜头 2.当物距 U=2f时成倒立等大实像像距:V=2f 应用:侧焦距 3. 当物距f<U<2f时成倒立放大实像像距:V>2f 应用:幻灯机、投影仪 4. 当物距U=f时成不成像无像距应用:获平行光 5. 当物距U<f时成正立放大虚像无像距应用:放大镜 一倍焦距分虚实, 二倍焦距分大小, 物距大来像变小, 物和像来敌进我退 物离焦点越近,像越大 每一个既定的、对称的凸透镜,都有一个“焦距”。焦距是不变的!“物距”,是人施变的作为。 凸透镜成像,“像”的虚实、大小、正倒,就是“玩”“物距”和“焦距”这两个参数的“距”。凸透镜的“光心”是“物距”和“焦距”的起点。“焦距”是定准,“物距”是变数,“像”是结果。 记忆口诀: 前言:口诀中,每一句的前面系指“物”所处的位置;后面系指“像”所处的位置和大小的变化。(句中后面虽无“像”字,但其义系指“像”的变化状态。背口诀时,括号内字应不读出声。) 1焦,2焦,分水岭; 1不成像,2孪生。 1向2移,大趋孪; 2后远走,像缩行。 1大:实像,倒,两边; 1·物愈近,像远、大。 1小:虚像,立,一边;心·物愈近,像小、近。 注:⑴、远、近,是指“物”或“像”与凸透镜“光心”之间的距离;“像”大、小,是指“像” 与“物”的实际大小相比。

⑵、口诀中的“1”和“2”系指凸透镜焦距的1倍(f点)处和焦距2倍(2f点)处。 口诀释义: 1.1焦、2焦,分水岭; 1不成像,2孪生。 凸透镜的1倍焦距(f点)处和2倍焦距(2f点)处,是物距和像距之间关联变化规律的分水岭;物距在1倍焦距点上(f点),不能成“像”;物距在2倍焦距上(2f点),“物”和“像”的大小、影像相同,犹如孪生的一样。 2.1向2移,大趋孪; 2后远走,像缩行 “物”,从焦距1倍点处(f点)向焦距2倍焦距点处(2f点)移动:“像”,在靠近焦距1倍处较大,随着“物距”逐渐拉大,“像”,随之逐渐缩小。待物距趋近于焦距2倍点(2f点)时,“像”,就趋近和“物”大小、影像相同,犹如孪生的一样。 若物距>2个焦距点(2f点)后,“物”,继续渐渐远离,则“像”,亦就随着“物距”的渐渐拉大,而渐渐缩小。 3.1大:实像,倒,两边;物·1愈近,(“像”)愈大、愈远。 物距>1倍焦距点(f点):成实像,倒立的,“物”和“像”分别位于凸透镜的两侧;“物”愈靠近1倍焦距点(f点),(“像”),就愈大、愈远。 4.1小:虚像,立,一边;物·心愈近,(“像”)愈小、愈近。 物距<1倍焦距点(f点):成虚像,正立的。“物”和“像”位于凸透镜 同侧。“物”离凸透镜的光心越远,(“像”)愈小、愈近。 另:(“物”)趋近1焦,“像”最大;物·心趋重,像最小。“物”、“像”最近 (在)四焦。 凸透镜成的像不能被光屏接受的几种原因 1.蜡焰、透镜、光屏不在同一高度; 2.蜡焰在透镜的焦点F上,

复习课凸透镜成像规律总结

凸透镜成像规律总结 教材、教法 本节课是初中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第一次进行全过程探究,本节课需要两个课时,第 1 课时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猜想能力与设计实验的能力,学生猜想时一般不懂怎样去猜想,有时猜想与提出的问题毫无关联,所以我们关键应该引导学生怎样去猜想,在教学中创设合理猜想情景,并且引导学生知道猜想要有猜想的理由,不能胡乱猜想。设计实验是探究的一个重要环节,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进行设计实验,让学生明白实验研究什么和怎样去研究,实验时应该观察什么、测量什么、记录什么?第二课时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和论证的能力方面,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表格数据进行简单的比较,分析它们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让学生进行简单的因果推理,让学生以书面或口头表述自己的观点,最后教师归纳总结,这样让学生经历从物理现象和实验归纳科学规律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概括的能力,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①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 ②知道凸透镜成放大、缩小实像和虚的条件。 二)、过程与方法

①能在探究活动中,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主要过程与方法。 ③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学习从物理现象中总结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乐于参与观察、实验、制作等科学实践。 ②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 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勇于探究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规律。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①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和认识。 ②组织指导学生完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难点:①指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建立起实验与物理模型之间的必然联系。 ②组织、指导学生完成探究凸透镜规律的实验。 教学过程 一、成像的几种情况(透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折射现象)。

凸透镜成像规律归纳总结

凸透镜成像规律总结 一.成像规律 二.记忆口诀 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 物远像近像变小;物近像远像变大。 (物和像的移动方向一样) 三.考点归纳: 1.凸透镜焦距的测量:用平行光(太阳光或远距离的手电筒)垂直照射凸透镜,在凸透镜的另一侧的光屏上承接到最小最亮的亮点,用刻度尺测量出亮点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即是凸透镜的焦距。由此可知,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

2.实验器材的摆放顺序:先将凸透镜、蜡烛、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 3.点燃蜡烛后,调节烛焰中心、透镜中心、光屏中心,使它们在同一高度上。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中央。 4.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找不到像的原因: (1)烛焰在一倍焦距以内成虚像; (2)烛焰在一倍焦距处不成像; (3)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 5.成像变化情况:要使光屏上的像变大,物体靠近凸透镜,同时光屏远离凸透镜;(物近像远像变大); 6.成实像时,物体越靠近焦点处,像越大;成虚像时,物体越靠近焦点处,像也越大。(实像都是倒立的,虚像都是正立的) 7.蜡烛燃烧后会变短,光屏上烛焰的像位置会上升。 8.实验中选择蜡烛的缺点:蜡烛燃烧会变短,光屏上像的位置会上升;烛焰会晃动,成像不稳定。改进:选发光二极管,优点:成像更稳定,容易对比大小。 9.发光二极管图案的选择:最好左右不对称,上下不对称。 10.实验后,在凸透镜前加凹透镜后,像和像距都变大,光屏需要远

离凸透镜,相当于近视眼的原理。 11.实验后,在凸透镜前加凸透镜后,像和像距都变小,光屏需要靠近凸透镜,相当于远视眼的原理。 12.实验中在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如果用遮光布遮住透镜的一半,则屏上的像是亮度稍暗的完整的像。 13.用该凸透镜做成像实验,把蜡烛放在凸透镜如图所示,移动光屏,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若撤去光屏,则人眼在图示位置能观察到蜡烛的像。 14.完成实验后,给透镜戴上远视眼镜,调节光屏的位置,使烛焰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取下远视眼镜,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为使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该远离透镜。 15.把蜡烛放在一倍焦点处,移动光屏,光屏上无像,但是会有大小不变的光斑。 16.把蜡烛放在一倍焦点以内,移动光屏,光屏上无像,但是会出现大小变化的光斑。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

复习:《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导学案 编写人:审核人:初三物理组学生姓名: 班级: 复习目标: 1。知道凸透镜所成的实像与虚像的区别 2。知道凸透镜成放大、缩小实像和虚像的条件,并能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判断出凸透镜的焦距以及凸透镜成像的情况 3.能应用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以及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原理及调节方法 知识储备: 1。回顾“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填写下列表格: 物距u与焦距的关系 像的性质像距v与 焦距的关系 应用正倒大小实虚 u>2f u=2f—-———f

凸凹透镜成像光路图规律总结

凸凹透镜成像规律光路图总结 实像可用承接物接收到,虚像承接不到,只能眼睛看到。 一、透镜 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 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 焦点:平行光线(太阳光)通过透镜后会聚的点,或通过透镜后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会聚点。(焦点一般有两个,并且一般关于透镜对称) 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光心:透镜的几何中心 *三条特殊光线 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会聚于焦点;通过凹透镜后,反向延长线会聚于焦点。 2.通过焦点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正向延长线通过焦点的光线 通过凹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 3.通过光心的光线通过透镜后方向不变。 二、凸透镜成像规律 1、u>2f 2、u=2f f u2 v , = 2= >,f < v f 2< f f u2 在异侧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在异侧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3、2f>u>f 4、u=f f v f u f 2,2><< 5、u<< 在异侧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f u = 不成像

一、凸透镜成像规律总结

一、凸透镜成像规律总结 一、凸透镜成像规律总结 一、凸透镜成像规律总结 1.u2f时,fv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而且像物分处在透镜两侧;生活中具体应用是照相机。 2.fu2f时,v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而且像物分处在透镜的两侧;生活中具体应用为幻灯机。 3.uf时,初中不讨论此时的像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而且像物处于透镜的同侧;生活中具体应用为放大镜。 4.u为无穷大时,即物体离透镜无穷远时(一般将物距远远大于镜头的尺寸或入射光为平行光时就认为物距为无穷大),vf,光屏上可得到一个极亮极小的亮斑,该亮斑就近似为焦点;生活中常用此方法来测量透镜的焦距。 5.两个特殊点 u2f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而且像物分居在透镜两侧,此点为像放大与缩小的分界点; uf时,不成像,此点为实像与虚像的分界点。 二、凸透镜成像规律在解题中的应用1.由焦距、物距判断像距 例1.用一焦距为20cm的凸透镜做探究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如果将物体放在距透镜50cm处,移动光屏可接收到一个清晰的像,则光屏到物体的距离应在什么范围内? 解析:要求光屏与物体的距离所在的范围,必须知道像距的范围,然后加上物距即可,所以此题转化为求像距的范围。

已知焦距f20cm,又已知u50cm,即u2f,所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的像距fv2f,即20cmv40cm,所以,光屏到物体的距离D等于uv,即 70cmD90cm。 2.由物距、像距判断焦距 例2.一物体位于距凸透镜80cm处,在凸透镜的另一侧60cm处的光屏上得到一清晰的像,则此凸透镜的焦距大约在多大的范围内? 解析: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知,当物距u大于像距v时,物体通过凸透镜只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因此有以下的不等式成立: u2ffv2f12 代入数据为: 80cm2ff60cm2f解得:30cmf40cm 3.由焦距、像距判断物距 例3.将物体放在一焦距为12cm的凸透镜前,在凸透镜的另一侧距凸透镜27cm 处得到一清晰的像,估算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 解析:因为f12cm,而v27cm,所以v2f,即fu2f,因此, 12cmu24cm。 4.根据成像性质判断焦距 例4.一支点燃的蜡烛距离凸透镜20cm时,光屏上得到一个小于实物的清晰像;当蜡烛移至距凸透镜12cm时,在光屏上看到一个大于实物的清晰的像,请判断此凸透镜的焦距。解析:当u20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缩小的像(光屏上像为实像),可知:u2f,即: 20cm2f1

(完整版)凸透镜成像规律归纳总结

凸透镜成像规律总结 1.成像规律 二.记忆口诀 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 物远像近像变小;物近像远像变大。 (物和像的移动方向一样) 三.考点归纳: 1.凸透镜焦距的测量:用平行光(太阳光或远距离的手电筒)垂直照射凸透镜,在凸透镜的另一侧的光屏上承接到最小最亮的亮点,用刻度尺测量出亮点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即是凸透镜的焦距。由此可知,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

2.实验器材的摆放顺序:先将凸透镜、蜡烛、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 3.点燃蜡烛后,调节烛焰中心、透镜中心、光屏中心,使它们在同一高度上。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中央。 4.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找不到像的原因: (1)烛焰在一倍焦距以内成虚像; (2)烛焰在一倍焦距处不成像; (3)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 5.成像变化情况:要使光屏上的像变大,物体靠近凸透镜,同时光屏远离凸透镜;(物近像远像变大); 6.成实像时,物体越靠近焦点处,像越大;成虚像时,物体越靠近焦点处,像也越大。(实像都是倒立的,虚像都是正立的) 7.蜡烛燃烧后会变短,光屏上烛焰的像位置会上升。 8.实验中选择蜡烛的缺点:蜡烛燃烧会变短,光屏上像的位置会上升;烛焰会晃动,成像不稳定。改进:选发光二极管,优点:成像更稳定,容易对比大小。 9.发光二极管图案的选择:最好左右不对称,上下不对称。 10.实验后,在凸透镜前加凹透镜后,像和像距都变大,光屏需要远

离凸透镜,相当于近视眼的原理。 11.实验后,在凸透镜前加凸透镜后,像和像距都变小,光屏需要靠近凸透镜,相当于远视眼的原理。 12.实验中在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如果用遮光布遮住透镜的一半,则屏上的像是亮度稍暗的完整的像。 13.用该凸透镜做成像实验,把蜡烛放在凸透镜如图所示,移动光屏,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若撤去光屏,则人眼在图示位置能观察到蜡 烛的像。 14.完成实验后,给透镜戴上远视眼镜,调节光屏的位置,使烛焰在 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取下远视眼镜,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 不变,为使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该远离透镜。 15.把蜡烛放在一倍焦点处,移动光屏,光屏上无像,但是会有大小 不变的光斑。 16.把蜡烛放在一倍焦点以内,移动光屏,光屏上无像,但是会出现 大小变化的光斑。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系统归纳)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凸透镜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是常见光学器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是初中物理光学部分的重点和难点,也是中考考查的热点之一。彻底了解凸透镜所成像的变化规律及物距和像距的对应关系是解决凸透镜成像问题的关键。下面对成像规律作一总结: 一.凸透镜所成的像与物体所处位置的变化规律 (1)物体在无穷远处时,像成在焦点上。(无穷远处的物体射向凸透镜的光线可以近似地认为是平行光,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 镜折射后过焦点,这个点我们可以认为就是无穷 远处的物体通过凸透镜所成像的位置。)(如图1 所示) 实例应用:太阳离我们很远,我们利用太阳 光可以近似地看成平行光来确定凸透镜焦距时, 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凸透镜的另一侧所看到 的亮点就可以认为是太阳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这也是确定凸透镜的焦距比较简便的一种方法。 (2)物体在由无穷远处向二倍焦距处 靠近的过程中,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由焦点 处向二倍焦距处移动,像是倒立、缩小的实 像,像逐渐变大,但像始终小于物体。(如 图2所示) 实例应用:照相机。当用照相机拍摄远 景时,胶片前移靠近焦点;拍摄近景时,胶片后 移远离焦点。 (3)当物体移动到二倍焦距上时,像也正好 移动到凸透镜另一侧的二倍焦距上,此时像是倒 立、与物体大小相等的实像,此时像和物体的距 离最近。(如图3所示) (4)物体在由二倍焦距处向焦点处移动的 过程中,像由凸透镜另一侧的二倍焦距处向远处 移动,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随着物体的移动, 像逐渐远离凸透镜,像同时逐渐变大。(如图4 所示) 实际应用:幻灯机(或投影仪、电影放映机) 将胶片倒插在卡座上,在银幕上可以得到放 大的正立的实像。 (5)当物体移动到焦点上时,像就移动到了无 穷远处。(两条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正、反向都 不相交,故既不成实像,也不成虚像,我们可以认 为此时的像在无穷远处)。 实际应用:将点光源放在焦点上,在凸透镜的 另一侧可以得到一束平行光,某些探照灯就是利用 这个原理制成的。

初二物理人教版凸透镜成像规律知识点总结

备战初二期末物理考试,首先要熟知掌握物理各章节的知识点,然后在此基础上熟练运用物理公式解决考试题目。三好网小编帮助初二生整理了初二物理课本各章节知识点,梳理已经学过的知识,让你轻松应对考试。 1.照相机成像特点:倒立缩小的实像。 2.投影仪成像特点:倒立放大的实像。 3.放大镜成像特点:正立放大的虚像。 4.凸透镜成实像时,物和像在凸透镜两侧。 5.凸透镜成虚像时,物和像在凸透镜同侧。

三、凸透镜成像规律 1.凸透镜成像规律: (1) 一倍焦距是成实物与虚像、倒正、物像异同侧的分界点。物距大于一倍焦距时,物体成实像(倒立,物像同侧);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物体成虚像(正立、物像异侧); (2) 二倍焦距是成像大小的分界点。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物体成缩小的像;物距小于二倍焦距时,物体成放大的像; (3)实像都是倒立的(物、像同侧),虚像都是正立的(物、像异侧); (没有缩小的虚像,也没有等大的虚像)

(4)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成虚像时,物远像远,像变大(物近像近,像变小)。 四、眼睛和眼镜 67.眼睛: 1.眼睛通过睫状体来改变晶状体的形状。 2.看远处物体时,睫状体放松,晶状体变薄,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小,远处物体射来的光刚好聚在视网膜上,眼睛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 3.看近处物体时,睫状体收缩,晶状体变厚,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大,近处物体射来的光刚好聚在视网膜上,眼睛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 4.近视眼矫正:佩戴凹透镜。 5.远视眼矫正:佩戴凸透镜。 五、显微镜和望远镜

1.显微镜成像原理(虚像): 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过物镜后成一个放大的像,道理就像投影仪的镜头成像一样;目镜的作用则像一个普通的放大镜,把这个像再放大一次。 2.望远镜成像原理: 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实像,道理就像照相机的镜头成像一样;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用来把这个像放大。 3.视角: 同一个物体,离眼睛近时,视角大,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也大;离眼睛远时,视角小,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也小;

凸透镜成像规律推导过程

凸透镜呈像规律推导方法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是1/u+1/v=1/f(即:物距的倒数与像距的倒数之和等于焦距的倒数。)一共有两种推导方法。分别为“几何法”与“函数法” 几何法 【题】如右图,用几何法证明1/u+1/v=1/f。 几何法推导凸透镜成像规律 【解】∵△ABO∽△A'B'O ∴AB:A'B'=u:v ∵△COF∽△A'B'F ∴CO:A'B'=f:(v-f) ∵四边形ABOC为矩形 ∴AB=CO ∴AB:A'B'=f:(v-f) ∴u:v=f:(v-f) ∴u(v-f)=vf ∴uv-uf=vf ∵uvf≠0 ∴(uv/uvf)-(uf/uvf)=vf/uvf ∴1/f-1/v=1/u 即:1/u+1/v=1/f

函数法 【解】一基础 右图为凸透镜成像示意图。 其中c为成像的物体长度,d为物体成的像的长度。u为物距,v为像距,f 为焦距。 步骤 (一)为便于用函数法解决此问题,将凸透镜的主光轴与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横坐标轴(x轴)关联(即重合),将凸透镜的理想折射面与纵坐标轴(y轴)关联,将凸透镜的光心与坐标原点关联。则:点A的坐标为(-u,c),点F的坐标为(f,0),点A'的坐标为(v,-d),点C的坐标为(0,c)。 (二)将AA’,A'C双向延长为直线l1,l2,视作两条函数图象。由图象可知:直线l1为正比例函数图象,直线l2为一次函数图象。 (三)设直线l1的解析式为y=k1x,直线l2的解析式为y=k2x+b 依题意,将A(-u,c),A'(v,-d),C(0,c)代入相应解析式得方程组:

c=-u·k1 -d=k2v+b c=b 把k1,k2当成未知数解之得: k1=-(c/u)k2=-(c/f) ∴两函数解析式为: y=-(c/u)x y=-(c/f)x+c ∴两函数交点A'的坐标(x,y)符合方程组y=-(c/u)x y=-(c/f)x+c ∵A'(v,-d) ∴代入得: -d=-(c/u)v -d=-(c/f)v+c ∴-(c/u)v=-(c/f)v+c=-d ∴(c/u)v=(c/f)v-c=d cv/u=(cv/f)-c fcv=ucv-ucf fv=uv-uf ∵uvf≠0 ∴fv/uvf=(uv/uvf)-(uf/uvf) ∴1/u=1/f-1/v 即:1/u+1/v=1/f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图解

凸透镜成像规律图解 2009年08月03日星期一 20:15 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体放在焦点之外,在凸透镜另一侧成倒立的实像,实像有缩小、等大、放大三种。物距越小,像距越大,实像越大。物体放在焦点之内,在凸透镜同一侧 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距越大,像距越小,虚像越小。 在光学中,由实际光线汇聚成的像,称为实像,能用光屏呈接;反之,则称为虚像,只能由眼睛感觉。有经验的物理老师,在讲述实像和虚像的区别时,往往会提到这样一种区分方法:“实像都是倒立的,而虚像都是正立的。”所谓“正立”和“倒立”,当然是相对于原物体而言。 平面镜、凸面镜和凹透镜所成的三种虚像,都是正立的;而凹面镜和凸透镜所成的实像,以及小孔成像中所成的实像,无一例外都是倒立的。当然,凹面镜和凸透镜也可以成虚像,而它们所成的两种虚像,同样是正立的状态。 那么人类的眼睛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呢?我们知道,人眼的结构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那么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一定是实像。根据上面的经验规律,视网膜上的物像似乎应该是倒立的。可是我们平常看见的任何物体,明明是正立的啊?这个与“经验规律”发生冲突的问题,实际上涉及到大 脑皮层的调整作用以及生活经验的影响。 当物体与凸透镜的距离大于透镜的焦距时,物体成倒立的像,当物体从较远处向透镜靠近时,像逐渐变大,像到透镜的距离也逐渐变大;当物体与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物体成放大的像,这个像不是实际折射光线的会聚点,而是它们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用光屏接收不到,是虚像。可与平面镜所成的虚 像对比(不能用光屏接收到,只能用眼睛看到)。 当物体与透镜的距离大于焦距时,物体成倒立的像,这个像是蜡烛射向凸透镜的光经过凸透镜会聚而成的,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能用光屏承接,是实

凸透镜成像规律

凸透镜成像规律 凸透镜成像规律百科名片凸透镜成像规律是指物体放在焦点之外,在凸透镜另一侧成倒立的实像,实像有缩小、等大、放大三种。物距越小,像距越大,实像越大。物体放在焦点之内,在凸透镜同一侧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距越小,像距越小,虚像越小[编辑本段]【规律简介】在光学中,由实际光线汇聚成的像,称为实像,能用光屏呈接;反之,则称为虚像,只能由眼睛感觉。有经验的物理老师,在讲述实像和虚像的区别时,往往会提到这样一种区分方法:“实像都是倒立的,而虚像都是正立的。”所谓“正立”和“倒立”,当然是相对于原物体而言。 平面镜、凸面镜和凹透镜所成的三种虚像,都是正立的;而凹面镜和凸透镜所成的实像,以及小孔成像中所成的实像,无一例外都是倒立的。当然,凹面镜和凸透镜也可以成虚像,而它们所成的两种虚像,同样是正立的状态。 那么人类的眼睛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呢?我们知道,人眼的结构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那么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一定是实像。根据上面的经验规律,视网膜上的物像似乎应该是倒立的。可是我们平常看见的任何物体,明明是正立的啊?这个与“经验规律”发生冲突的问题,实际上涉及到大脑皮层的调整作用以及生活经验的影响。 当物体与凸透镜的距离大于透镜的焦距时,物体成倒立的像,当物体从较远处向透镜靠近时,像逐渐变大,像到透镜的距离也逐渐变大;当物体与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物体成放大的像,这个像不是实际折射光线的会聚点,而是它们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用光屏接收不到,是虚像。可与平面镜所成的虚像对比(不能用光屏接收到,只能用眼睛看到)。 当物体与透镜的距离大于焦距时,物体成倒立的像,这个像是蜡烛射向凸透镜的光经过凸透镜会聚而成的,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能用光屏承接,是实像。当物体与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物体成正立的虚像。 与凹透镜的区别 一.结构不同 凸透镜是由两面磨成球面的透明镜体组成 凹透镜是由两面都是磨成凹球面透明镜体组成 一、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体放在焦点之外,在凸透镜另一侧成倒立的实像,实像有缩小、等大、放大三种。物距越小,像距越大,实像越大。物体放在焦点之内,在凸透镜同一侧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距越大,像距越大,虚像越大。 在光学中,由实际光线汇聚成的像,称为实像,能用光屏承接;反之,则称为虚像,只能由眼睛感觉。有经验的物理老师,在讲述实像和虚像的区别时 ,往往会提到这样一种区分方法: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系统归纳)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一.凸透镜所成的像与物体所处位置的变化规律 (1)物体在无穷远处时,像成在焦点上。(无穷远处的物体射向凸透镜的光线可以近似地认为是平行光,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 镜折射后过焦点,这个点我们可以认为就是无穷 远处的物体通过凸透镜所成像的位置。)(如图1 所示) 实例应用:太阳离我们很远,我们利用太阳 光可以近似地看成平行光来确定凸透镜焦距时, 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凸透镜的另一侧所看到 的亮点就可以认为是太阳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这也是确定凸透镜的焦距比较简便的一种方法。 (2)物体在由无穷远处向二倍焦距处 靠近的过程中,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由焦点 处向二倍焦距处移动,像是倒立、缩小的实 像,像逐渐变大,但像始终小于物体。(如 图2所示) 实例应用:照相机。当用照相机拍摄远 景时,胶片前移靠近焦点;拍摄近景时,胶片后 移远离焦点。 (3)当物体移动到二倍焦距上时,像也正好 移动到凸透镜另一侧的二倍焦距上,此时像是倒 立、与物体大小相等的实像,此时像和物体的距 离最近。(如图3所示) (4)物体在由二倍焦距处向焦点处移动的 过程中,像由凸透镜另一侧的二倍焦距处向远处 移动,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随着物体的移动, 像逐渐远离凸透镜,像同时逐渐变大。(如图4 所示) 实际应用:幻灯机(或投影仪、电影放映机) 将胶片倒插在卡座上,在银幕上可以得到放 大的正立的实像。 (5)当物体移动到焦点上时,像就移动到了无 穷远处。(两条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正、反向都 不相交,故既不成实像,也不成虚像,我们可以认 为此时的像在无穷远处)。 实际应用:将点光源放在焦点上,在凸透镜的 另一侧可以得到一束平行光,某些探照灯就是利用 这个原理制成的。 (6)当物体由焦点处向透镜靠近时,从物体上发出的光线通过凸透镜的折射后变得发散,而在物体的同侧,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可以会聚,形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在物体移动过程中,物距变小,像距变小,像也随之变小,但此虚像始终大于物体。

凸透镜成像规律知识点归纳

凸透镜成像规律知识点归纳 1.测定凸透镜的焦距f 并做好记录,方法:平行光聚焦法 器材:光具座、凸透镜、蜡烛、光屏 2. 将实验器材按如图(书中72页图4-40)所示摆放 *实验时点燃蜡烛,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烛焰 的像成在光屏中央 3.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具体见下表: 4. 对规律的进一步认识: (1)u=f 是成实像和虚像,正立像和倒立像,像物同侧和异侧的分界点。 *倒立一定是实像,实像—物像异侧;正立一定是虚像,虚像—物像同侧。 (2)u=2f 是想放大和缩小的分界点 (3)当像距大于物距时成放大的实像(或虚像),当像距小于物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4)成实像时(焦点外) 物距减小 像距增大 像变大 (增大) (减小) (变小) 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5)成虚像时(焦点内)

物距减小像距减小像变小 (增大)(增大)(变大) 物近像近像变小,物远像远像变大 *二倍焦距见大小,一倍焦距分虚实,倒实正虚 (6)垂直主光轴移动问题: ①凸透镜移动方向和像的移动方向相同——————像随透镜同向移动 ②蜡烛移动方向和像的移动方向相反———————像随蜡烛反向移动 (7)凸透镜成像为实像时上下相反,左右也相反。 5.若在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都得不到像,可能的原因有: ①蜡烛在焦点以内成虚像;②烛焰在焦点上不成像;③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④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焦距,成像在很远的地方,光具座的光屏无法移到该位置;⑤可能凸透镜不在蜡烛与光屏中间。 6.粗测凸透镜焦距的方法:①使太阳光沿主光轴照射到凸透镜上,移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使光屏上出现最小的亮点,用刻度尺测出凸透镜中心到亮点之间的距离,即为该凸透镜的焦距。②用一发光小灯泡,沿凸透镜主光轴移动,当透镜射出的光为平行光时,测出灯泡到凸透镜的距离即为凸透镜的焦距。③利用凸透镜成像实验,移动光屏和蜡烛,直到光屏上出现倒立等大的实像为止,此时蜡烛到透镜的距离即为凸透镜的焦距的2倍。 7.凹透镜成正立、缩小的虚像。

凸透镜成像规律原理

一、作图成像法 光学作图,是掌握光学内容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凸透镜成像规律完全可以利用三条特殊光线中的两条,而找到像点,这种方法适用于基础较好的学生,也可以作为实验后,强化知识的一种补充,也可以为那些要参加各种物理竞赛的学生,作为知识的一种拓宽。方法是过物体上的一点,画出三条特殊光线中的任意两条,然后找到光线通过凸透镜后相交的点,或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就是物体上该点的像点。再根据物体与主光轴的垂直关系,画出像也与主光轴垂直,就可以画出虚实像。还可以借此介绍虚实像。 本文列举两种利用作图法探究成像规律,作图在下: 两条光线:(1)过光心的光线方向不变;(2)平行于主光轴光线通过焦点。 二、光路可逆法 光路可逆性是光学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学生对这个知识也是记忆犹新。具体方法是先根据作图法作出一种成像规律的图后,提醒学生从光路可逆性来考虑问题,把作出来的图,从反面看一下,又是什么成像规律?这样所有的成像规律,就可以从光路可逆性来记住规律。下图中就是利用光路可逆性,完成两个成像规律!

五、口诀记忆法 总结归纳口诀,一直是我们教师追求高效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下面列举一些简单的口诀,有的是学生自己想出来的,供大家参考: 口诀一:凸透镜成像,远缩小近放大!(远处的物体成缩小的像,近处的物体成放大的像) 口诀二:物近像远大,物远像近小!(物体近的,成像远,而且放大,反之) 口诀三:物远成实像,倒立缩小放大;物近成虚像,正立虚像放大。 (成实像时,像是倒立的,先是缩小的再是放大的;成虚像时,像是正立的,是放大的虚像) 这种方法,在实施过程中,效果是比较好的。学生也设计了适合自己的口诀。由此推广,在学习其他知识时大多可以利用这种方法。 七、辅助线记忆法 作辅助线,按照物体的运动轨迹,把像点的运动轨迹用辅助线描出来,具体辅助线的作图方法是:过倒立、等大实像的顶端和焦点画出辅助线,所有的像的顶端的轨迹都在这条线上。详细图作图如下: 辅助线帮助学生记忆,这种方法可以在实验后引入,可以解决一些变化类题型。

凸透镜成像规律归纳总结

凸透镜成像规律归纳总结-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凸透镜成像规律总结 一.成像规律 二.记忆口诀 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 物远像近像变小;物近像远像变大。 (物和像的移动方向一样) 三.考点归纳: 1.凸透镜焦距的测量:用平行光(太阳光或远距离的手电筒)垂直照射凸透镜,在凸透镜的另一侧的光屏上承接到最小最亮的亮点,用刻度尺测量出亮点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即是凸透镜的焦距。由此可知,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 2.实验器材的摆放顺序:先将凸透镜、蜡烛、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

3.点燃蜡烛后,调节烛焰中心、透镜中心、光屏中心,使它们在同一高度上。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中央。 4.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找不到像的原因: (1)烛焰在一倍焦距以内成虚像; (2)烛焰在一倍焦距处不成像; (3)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 5.成像变化情况:要使光屏上的像变大,物体靠近凸透镜,同时光屏远离凸透镜;(物近像远像变大); 6.成实像时,物体越靠近焦点处,像越大;成虚像时,物体越靠近焦点处,像也越大。(实像都是倒立的,虚像都是正立的) 7.蜡烛燃烧后会变短,光屏上烛焰的像位置会上升。 8.实验中选择蜡烛的缺点:蜡烛燃烧会变短,光屏上像的位置会上升;烛焰会晃动,成像不稳定。改进:选发光二极管,优点:成像更稳定,容易对比大小。 9.发光二极管图案的选择:最好左右不对称,上下不对称。 10.实验后,在凸透镜前加凹透镜后,像和像距都变大,光屏需要远离凸透镜,相当于近视眼的原理。

11.实验后,在凸透镜前加凸透镜后,像和像距都变小,光屏需要靠近凸透镜,相当于远视眼的原理。 12.实验中在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如果用遮光布遮住透镜的一半,则屏上的像是亮度稍暗的完整的像。 13.用该凸透镜做成像实验,把蜡烛放在凸透镜如图所示,移动光屏,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若撤去光屏,则人眼在图示位置能观察到蜡烛的像。 14.完成实验后,给透镜戴上远视眼镜,调节光屏的位置,使烛焰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取下远视眼镜,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为使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该远离透镜。 15.把蜡烛放在一倍焦点处,移动光屏,光屏上无像,但是会有大小不变的光斑。 16.把蜡烛放在一倍焦点以内,移动光屏,光屏上无像,但是会出现大小变化的光斑。 17.如图所示,若光屏上有像,像必定是倒立、缩小、实像。这时候把凸透镜固定,把光屏和蜡烛调换,则光屏上的像是倒立、放大、实像。(口诀:物近像远像变大,光屏上的像都是倒立的实像)

凸透镜成像知识点总结

物理知识点总结 1、一倍焦距分虚实实像倒立且异侧成实像物近像远像变大 二倍焦距分大小虚像正立且同侧成虚像物远像远像变大 2、u>v 缩小实 u=v 等大实v越大像越大(不管实像还是虚像) u

8 u=v=2f=20cm f=u 2=v 2=10cm 找焦点 ?成实像时 像与物上下颠倒,左右相反, (像与物移动方向相反) 凸透镜与像移动方向相同 成虚像时 像正立 (像与物移动方向相同) 凸透镜与像移动方向相反 ?要使像成在光屏中间:①换物体 ②移光屏 ?光屏上不成像的原因: ① u <f ② u =f ③ 光屏、蜡烛、透镜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 ④ 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f ,成像在很远 的地方,光具座的光屏无法移动到该位置。 ?调节“三心”在同一高度的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9、“中国天眼” 2017 是凹面镜 “大锅” 凹面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猫眼(门镜)是凹透镜 10、透镜是光的折射,面镜是光的反射,透镜与面镜对光线的作用相反。

凸透镜成像规律

凸透镜成像规律

表格总结 规律总结 规律1: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则像距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像距小于物距,像比物小,物像异侧。 应用:照相机、摄像机。 规律1 规律2:当物距等于2倍焦距时,则像距也在2倍焦距, 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此时物距等于像距,像与物大小相等,物像异侧。 规律2 规律3:当物距小于2倍焦距、大于1倍焦距时,则像距大于2倍焦距,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像距大于物距,像比物大,像为于物的异侧。 应用:投影仪、幻灯机、电影放映机。

规律3 规律4:当物距等于1倍焦距时,则不成像,成平行光射出。 规律4 规律5:当物距小于1倍焦距时,则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此时像距大于物距,像比物大,物像同侧。 应用:放大镜。 规律5 记忆口诀 (1)一倍焦点分虚实,二倍焦点分大小,二倍焦点物像等。 实像总是异侧倒。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虚像总是同侧正。物远像远像变大,物近像近像变小。 像的大小像距定,像儿追着物体跑,物距像距和在变。 (2)一倍焦距分虚实,两倍焦距分大小。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注:这里所指的一倍焦距是说平行光源通过透镜汇聚到主光轴的那一点到透镜光心的距离,也可直接称为焦距;两倍焦距就是指该距离的两倍 凸透镜成像的两个分界点: 2f点是成放大、缩小实像的分界点;f点是成实像、虚像的分界点。 薄透镜成像满足透镜成像公式: 1/u(物距)+1/v(像距)=1/f(透镜焦距) 注:透镜成像公式是针对薄透镜而言,所谓薄透镜是指透镜厚度在计算物距、像距等时,可以忽略不计的透镜。当透镜很厚时,必须考虑透镜厚度对成像的影响。 (3)凸透镜、把光聚,成象规律真有趣; 两倍焦距分大小,一倍焦距分虚实; 二焦以外倒实小,我们用作照相机; 一二焦间倒实大,我们用作投影仪; 焦点以内正大虚,我们用作放大镜; 欲想得到等实象,两倍焦距物体放; 焦点之位不成象,点光可变平行光; 成象规律记心间,透镜应用法无边。物近(远),像远(近),像变大(小)。 (4)物进像退,像越退越大,大像总在小像后,同向移动。 (5)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虚像同侧正,实像异侧倒;物进像远大,巧记活运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