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五行理论与情绪养生

五行理论与情绪养生

五行理论与情绪养生
五行理论与情绪养生

五行理论与情绪养生

聂道芳

【摘 要】@@ 养生包括运动养生、饮食养生、心理状态养生及其他特殊健康性养生,是一门系统的科学.在工作及生活压力逐渐增大的今天,过度紧张与适应不良所致的情志疾病也日渐增多,而情志的变化与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也有密切关系.健康的情绪是养生的精髓[1].情绪养生是心理状态养生法之一,是通过情绪调节协调情绪与认知、行为,使情绪在生理唤醒、主观体验和表情行为等方面达到良好的、适宜的状态,从而更好地适应其所生存的周围环境,防止疾病的发生和促进疾病的康复.

【期刊名称】中国疗养医学

【年(卷),期】2012(021)001

【总页数】2

【关键词】【关键词】 情绪养生;五志相胜;五行音乐;理论研究

养生包括运动养生、饮食养生、心理状态养生及其他特殊健康性养生,是一门系统的科学。在工作及生活压力逐渐增大的今天,过度紧张与适应不良所致的情志疾病也日渐增多,而情志的变化与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也有密切关系。健康的情绪是养生的精髓[1]。情绪养生是心理状态养生法之一,是通过情绪调节协调情绪与认知、行为,使情绪在生理唤醒、主观体验和表情行为等方面达到良好的、适宜的状态,从而更好地适应其所生存的周围环境,防止疾病的发生和促进疾病的康复。

中医对情绪养生有一套相对成熟的理论,认为只有情志得调,才能使身体血气和畅,百脉通利,脏腑相济,从而维持人体“阴平阳和”,获得健康长寿,所谓“恬淡虚无,真气从之”。在中医情绪养生的理论里,五行理论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

1 五行学说中的相关理论

情绪,中医统称七情,是喜、怒、忧、思、悲、恐、惊情志的变化,正常情况下,情绪一般不会使人致病,但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的精神刺激,超过了人体本身的正常生理活动范围,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2]。正如《黄帝内经》所言:“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又如《素问·举痛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怒,是因事不遂人愿而心中生愤恨及不平,因气郁而怒,怒则气机上逆,具木性曲直之象,故属木而配属于肝;喜,是因事遂心愿或喜悦而心情愉快,活泼而表现于外,有火性炎上之象,故属火而配属于心;思,一般认为其指思考、思虑,先思而后产生怒、喜、悲、恐等情志,与脾灌溉四脏的特点相应[3],故属土配属脾;悲,是悲哀失望时产生的痛苦情绪,其象如秋扫落叶之凄凉、毫无生机;忧,是对不愿其发生的事情的担心,其沉郁的情绪状态内向、收敛,二者均有金之肃杀、内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