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植物与生产环境》简答题参考答案

《植物与生产环境》简答题参考答案

《植物与生产环境》简答题参考答案
《植物与生产环境》简答题参考答案

植物与生产环境简答题

第一章植物体的结构与功能

1.什么叫生物膜?简述其结构和功能。

细胞膜和细胞内膜,包括核膜和各种细胞器的膜,统称为生物膜。

结构:生物膜由磷脂和蛋白质组成,按液态镶嵌模式构成生物膜。两列液态的磷脂分子构成膜的骨架,蛋白质分子镶嵌在磷脂层中,整个膜可以自由地作半液体流动。

功能:(1)生物膜为选择性透过膜,这样就保证了活细胞能与外界进行正常的物质交换。(2)生物膜具有屏障作用,把细胞中的细胞器与其他部分隔开,使细胞器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稳定性,从而保证生命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3)细胞膜还具有接受胞外信息和识别不同生物种类的功能。

2.液泡具有哪些作用?

(1)液泡与细胞需水有关,液泡中的溶液可使细胞保持一定的形态,以利于植物各种生命活动的进行。(2)贮藏各种养料和生命活动的产物,如淀粉、脂肪和蛋白质。(3)含有水解酶等多种酶类,参与细胞内物质的降解。

3.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有丝分裂是一种最普遍的细胞分裂方式.有丝分裂导致植物的生长,而减数分裂是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的一种特殊的细胞分裂方式。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1次,细胞核分裂1次,同一母细胞分裂成2个子细胞,子细胞有着和母细胞同样数量的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连续分裂2次,但染色体只复制1次,同一母细胞分裂成4个子细胞,子细胞染色体数只有母细胞的一半。

4.根尖有哪几个分区?各区的特点是什么?

根尖可分为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根毛区四个部分。(1)根冠:根冠形似帽状,套在根的顶部,是根尖的保护结构,根冠由薄壁细胞组成。能分泌黏液,起润滑的作用,

便于根尖向土壤深处伸进。(2)分生区:分生区位于根冠上方,长1-2mm,属分生组织。此区细胞体积小、壁薄、质浓、核大、排列紧密,具有强烈的分生能力。(3)伸长区:位于分生区的上方,是由分生区产生的新细胞分化而成的。该区细胞剧烈伸长,成为根在土壤中向前推进的动力。(4)根毛区:位于伸长区的上方,由伸长区细胞进一步分化而来。细胞不再纵向生长,已分化出各种成熟组织,外表密生根毛,此区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5.根的初生结构和次生结构有何不同?

根的初生结构(根毛区的结构)从外到内分为表皮、皮层和维管柱(中柱鞘、初生韧皮部、初生木质部、薄壁细胞)三部分。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是由薄壁细胞和中柱鞘细胞恢复分裂而形成的次生分生组织,由它们所形成的结构叫次生结构。根的次生结构从外到内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周皮(木栓层、木栓形成层、栓内层)、韧皮部(初生韧皮部、次生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次生木质部、初生木质部)和射线等部分。有些植物的根还有髓。

6.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和次生结构有何不同?

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自外向内分为表皮、皮层和维管柱三部分。维管柱由维管束、髓和髓射线三部分组成。初生结构形成不久,内部便出现了束间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木栓形成层多数由皮层薄壁细胞转变而来,由它们进行分裂活动形成茎的次生结构,自外向内分为:木栓层、木栓形成层、栓内层、皮层(有或无)、初生韧皮部、次生韧皮部、形成层、次生木质部、初生木质部、髓(有或无)和维管射线。

7.禾本科植物茎的结构有何特点?

禾本科植物茎在形态上有明显的节和节间,内部结构特点有:(1)多数没有次生结构;

(2)表皮细胞常硅质化,有的还有蜡质覆盖;(3)皮层和维管柱之间没有明显界限,维管束分散排列于茎内.没有形成层,茎增粗受到一定的限制。

8.禾本科植物叶的结构与双子叶植物有何不同?

禾本科植物的叶与双子叶植物叶的结构相比,不同之处是:(1)表皮细胞的外壁除角质化外,还充满硅质;(2)上表皮有许多呈扇形排列的泡状细胞,称为运动细胞;(3)它的保卫细胞是哑铃形,两侧有副卫细胞;(4)叶肉细胞没有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之分;(5)叶脉为平行脉;(6)维管束也是木质部在上,韧皮部在下,无形成层,外面尚有一层或两层维管束鞘。

9.种子对农业生产有何意义?它由哪几部分构成?

种子是作物的繁殖器官,是农作物繁殖后代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和扩大再生产的重要物质条件,又是一切粮油作物的收获对象。

种皮

种子胚乳胚芽

胚轴

胚子叶

胚根

10.以小麦为例,说明禾本科植物花的结构特点。

禾本科植物与双子叶植物花的形态和结构不一样,如小麦:花集中在麦穗上,构成复穗状花序,又常以小穗为单位,每小穗外是两个颖片,内包括2~5朵小花,小花又由稃片、浆片、雄蕊3个、雌蕊1个组成,柱头羽毛状,花柱不明显。

11.什么是双受精?有何生物学意义?

双受精:花粉管到达胚囊后,其末端破裂,释放出的两个精子,一个与卵细胞结合,成为二倍体的受精卵,另一个与两个极核融合,形成三倍体的初生胚乳核。卵细胞、极核同时和2个精子分别完成融合的过程叫做双受精。双受精作用不仅把双亲的遗传物质

传给了胚,而且为胚萌发提供了营养物质——胚乳(3n)同样也具有了双亲的遗传性。这样产生的子代生活力更强,适应性更广。双受精作用是植物界有性生殖中最高级的形式,是被子植物所具有的特性。

12.简述种子与果实的形成过程。

受精以后,子房逐渐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花柄发育成果柄,花萼凋谢或宿存,花托或花被也可成为果实的一部分。整个胚珠发育成种子,珠被发育成种皮,合子发育成胚,受精的中央细胞发育为胚乳。

第二章植物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

1.植物开花结果与根、茎、叶生长的关系如何?

根、茎、叶的生长即营养生长,开花结果即生殖生长,两者的关系是:(1)营养生长是植物转向生殖生长的必要准备;(2)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存在矛盾:①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关系协调;②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关系不协调:营养过旺,生殖不良;③营养生长限制了生殖生长:营养不良,生殖抑制。

2.简述影响种子萌发的条件。

(1)内部条件:①种子的休眠;②种子的成熟度;③种子的寿命。

(2)外部条件:①适当的水分;②适宜的温度;③足够的氧气。

3.植物营养器官生长有哪些特点?

(1)植物生长的周期性:①生长大周期;②昼夜周期和季节周期。(2)植物生长的极性现象。(3)植物的再生现象。(4)植物的衰老。

4.什么是顶端生长优势?试述顶端生长优势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植物的顶芽生长快,而侧芽生长较慢或处于潜伏状态,这种顶端生长占优势的现象

叫顶端优势。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①果树栽培中常利用顶端优势进行合理的整形修剪,使枝条均匀合理分布,以形成较为理想的树形。②棉花生产中打顶、去尖,抑制营养生长,促进生殖生长并减少蕾铃脱落。③茶、桑生产上去掉顶端,促进侧枝和叶生长,有利于提高产量。④在用材林生产上,去掉部分侧枝,以保持其顶端优,使树干挺直。

⑤在蔬菜移栽时,往往切断部分主根,促进侧根形成,扩大根系的吸收面积,提高移栽成活率。

5. 如何通过控制光照、温度、水分等环境条件来控制植物生长发育?

(1)改善植物的光照条件

植物的光照条件主要是指光照度、光照时间、光照质量和光的分布四个方面。改善植物的光照条件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增强和完善光照条件,二是遮光,三是人工补光。

①增强和完善光照条件栽培植物的合理密植,确定栽培植物适宜的株行距,改进栽培管理措施;采用地膜覆盖;选择合适棚址。

②遮光利用间套作物荫蔽;林下栽培;覆盖各种遮阳物。

③人工补光人工补光的光源有白炽灯、荧光灯、金属卤化物灯等。目的:光周期和光合作用

(2)温度条件的调控

温度条件调控的原则是:春季提高温度,以利适时播种或促苗早发;夏季适当降温,防止干旱和热害;秋冬季节保温和增温,使植物及时成熟或安全越冬。具体措施有:

①升温主要措施有:排水;增施有机肥料;覆盖;向阳作垄;中耕松土等。

②降温主要措施有:灌水;覆盖;中耕松土;通风换气。

③保温主要措施有:灌水;增施保温肥;营造防护林带,设置人工屏障,留茬播种、熏烟、盖草等措施也有保温作用。

(3)土壤水分的调控

土壤水分的调节控制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土壤水分的保持,二是增加土壤水分(增湿),三是降低土壤水分(降湿)。

①土壤水分的保持改良土壤,增强土壤的保水能力;合理的土壤耕作:耙地、耢地、镇压、中耕(锄地、耪地);地表覆盖。

②增加土壤水分主要依靠降雨和人工灌溉补充水分。

③降低土壤水分主要是搞好农田基本建设,完善农田灌水、排水系统,一旦田间发生积水(特别是雨季),及时排出。

(4)气体条件的调控

①二氧化碳(CO2)①加强栽培管理,如合理做畦、合理密植、合理搭架、合理进行植株调整,改善栽培植物群体内部的CO2供应状况;②进行CO2施肥是最根本的方法;③施用有机肥料也可增加田间的CO2浓度。

②氧气(O2)选择地势较高、疏松、透气性良好的地块;增施有机肥料,改善土壤透气状况;合理灌溉,忌大水漫灌,防止地面积水;雨季注意田间排水;灌水(雨)后墒情适宜时及时中耕松土,防止土壤板结;采用地膜覆盖,避免践踏,保持土壤疏松等等。

6.农业生产过程中为什么要进行植株调整?举一实例。

①平衡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的生长;②抑制非产品器官的生长,促进产品器官的生长并提高品质;③调节植物体自身结构,使之通风透光,提高光能利用率;④可适当增加单位面积内的株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⑤减少病虫危害和机械损伤。如在棉花栽培上,在生育期过程中进行的打叶枝、摘心、打杈等;在果树栽培上,进行的整枝修剪、疏花、疏果等,都是为了使植物体各器官布局更为合理,充分利用光能,使光合产物更多地运输至产品器官(花蕾、果实),从而提高产品器官的质量和品质。

第三章植物生产与土壤培肥

1.土壤质地分哪几类?各种质地对植物生长的特性如何?

分沙土、黏土、壤土三种。

(1)沙土沙粒多,大孔隙多,透水透气性强,保水保肥性差,含养分少;有机质分解快,易脱肥;土温升降速度快,昼夜温差大;种子出苗快,发小苗不发老苗;易耕作,泡水后淀浆板结;宜种植生育期短、耐贫瘠的作物。

(2)黏土:黏粒含量较多,粒间孔隙小,总孔隙度大,透水透气性差;保水保肥性强,矿质养分丰富,有机质分解缓慢,肥效稳长后劲足;水多气少,土温升降速度慢,昼夜温差小;发老苗不发小苗,宜种植生长期长、需肥量大的作物。

(3)壤土:通气透水性良好,保水保肥力强,有机质分解快,供肥性能好,土温较稳定,耕性良好;水、肥、气、热协调,适宜种植各种作物。

2.简述土壤微生物的重要作用。

(1)分解有机质,形成植物可直接吸收的无机盐类;(2)分解矿物质,使其转化为植物可利用形态;(3)固定大气中游离氮素;(4)利用磷,钾细菌制成生物肥料,施入土壤,促进土壤磷、钾释放;(5)合成土壤腐殖质,培肥土壤;(6)分泌大量的酶,促进土壤养分转化;(7)其代谢产物刺激作物生长,抑制某些病原菌活动。

3.土壤有机质有哪些重要作用?

(1)提供作物需要的养分;(2)增加土壤保水,保肥能力;(3)形成良好的土壤结构,改善土壤物理性质;(4)促进微生物活动,活跃土壤中养分代谢;(5)消除农药残毒及重金属污染,刺激植物生长。

4.比较土壤空气与近地大气的组成区别,描述土壤通气的重要作用及调控措施。

1.组成区别:①土壤空气中CO2含量高于大气;②土壤空气中的O2低于大气;

③土壤空气中的水汽含量高于大气;④土壤空气中还原性气体高于大气;⑤土壤空气成分随时、空而变化。

2.土壤通气性的重要作用

土壤空气与大气之间常通过扩散作用和整体交换形式不断地进行气体交换,这种性能称之为土壤通气性。作用:①影响种子萌发。②影响植物根系的发育与吸收功能。③影响土壤养分状况。④影响作物的抗病性。

3. 调控措施:通过深耕结合施用有机肥料、合理排灌、适时中耕等措施来调节土壤的通气状况,改善土壤水、肥、气、热条件,给植物生长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

5.简述团粒结构在土壤肥力上的作用,提出创造团粒结构的具体措施。

作用:(1)大小孔隙兼备,比例适当;(2)能够协调水分和空气的矛盾;(3)能协调保肥与供肥性能;(4)具有良好的物理性和耕性。

措施:(1)通过深耕等耕作措施,结合施用有机肥,促进团粒结构形成;(2)通过种植绿肥或牧草,实行合理轮作倒茬,增加团粒结构;(3)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并结合深耕,利用干湿交替、冻融交替,利于团粒结构形成;(4)施用土壤结构改良剂,促进团粒结构形成。

6.改良土壤耕性应采取那些措施?

(1)增施有机肥料;(2)通过掺沙掺黏,改良土壤质地;(3)创造良好的土壤结构;(4)掌握宜耕含水量和宜耕时期。

7.改良盐碱地的农业措施有哪些?

(1)平整土地,深耕深翻;(2)培肥改土;(3)选种耐盐作物,躲盐巧种;(4)植树造林,营造农用防护林。

8.低产水稻土中沤田的改良措施有哪些?

(1)掺沙改善质地;(2)增施有机肥,翻压绿肥,改良土壤黏性;(3)适时晒垡和冻垡,改善土壤结构性;(4)适时耕作。

9.土壤沙化的危害有哪些?如何防治?

危害:(1)使大面积土壤失去农牧生产能力。

(2)使大气环境恶化;(3)造成土地贫瘠,环境恶劣,威胁人类

生存。

防止:(1)营造防沙林带;(2)实施生态工程;(3)建立生态复合经营模式;(4)合理开发水资源;(5)完善法制,严格控制农垦和破坏草地。

10.土壤流失对农业生产及生态环境有什么不良影响?如何防治?

影响:(1)土壤薄层化;(2)土壤质量下降;(3)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

防治:(1)树立保护土壤、保护生态环境的全民意识;(2)植物措施;(3)土壤保持耕作法;(4)先保护后利用。

11.如何防治土壤潜育化?

(1)开沟排水,消除渍害;(2)多种经营,综合利用;(3)合理施肥;(4)开发种植耐渍水稻品种。

12.对重金属污染的土壤如何治理?

(1)通过农田水分调控,调节土壤氧化还原反应以控制土壤重金属毒性;(2)施用石灰、有机物质等土壤改良剂;(3)客土换土法;(4)生物修复。

第四章植物生产与科学用水

1.水分在植物生活中有什么重要作用?

(1)水是原生质的重要组成成分;(2)水是很好的溶剂;(3)水是某些代谢过程的原料;(4)水能保持植物细胞的稳定状态;(5)水可以调节植物的体温;(6)水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影响很大。

2.移栽时如何使植物体内水分平衡,提高成活率?

(1)尽量避免损伤根系,适量增加土壤水分,改善土壤温度和空气条件,选用壮苗等以促进根系早发。

(2)对大苗要适当剪掉一些枝叶,遮阳挡风,增加空气湿度等,尽量降低蒸腾强度,以保证体内水分平衡,提高成活率。

3.试说明土壤水分类型与有效性。

土壤水分依存在形态可分为四类(1)吸湿水,不能被植物吸收,属无效水;(2)膜状水,只有当植物根系接触到时才能被吸收利用;(3)毛管水,是植物利用水分的主要形态;(4)重力水,是水生植物吸收利用的有效水分,对旱地植物而言,可被利用,但不易土壤保蓄,为多余水分。

4.什么是降水?降水的种类及形式是什么?

当空气中水汽含量达饱和状态时,超过饱和限度的水汽便凝结,以液态或固态形式降落到地面,这就是降水。

常见的降水形式有:雨、雪、霜、冰雹等。

降水的类型:(1)对流降水;(2)地形降水;(3)锋面降水;(4)台风降雨。

5.试述如何提高水分利用率?

一、集水蓄水技术

(一)沟垄覆盖集中保墒技术

基本方法是平地(或坡地沿等高线)起垄,农田呈沟、垄相间状态,垄作后拍实,紧贴垄面覆盖塑料薄膜,降雨时雨水顺薄膜集中于沟内,渗入土壤深层。

(二)等高耕作种植,截水增墒

基本方法是沿等高线筑埂,改顺坡种植为等高种植,埂高和带宽的设置既要有效地拦截径流。

(三)微集水面积种植

我国的鱼鳞坑就是其中之一;在一小片植物,或一棵树周围,筑高15~20cm的土埂,坑深40cm,坑内土壤疏松,覆盖杂草,以减少蒸腾。

二、节水灌溉技术

(一)喷灌技术

喷灌是利用专门的设备将水加压,或利用水的自然落差将高位水通过压力管道送到田间,再经喷头喷射到空中散成细小水滴,均匀散布在农田上,达到灌溉目的。

(二)地下灌技术

把灌溉水输入地下铺设的透水管道或采用其他工程措施普遍抬高地下水位,依靠土壤的毛细管作用浸润根层土壤,供给植物所需水分的灌溉技术。

(三)微灌技术

微灌技术是一种新型的节水灌溉工程技术,包括滴灌、微喷灌和涌泉灌等。

(四)膜上灌技术

这是在地膜栽培的基础上,把以往的地膜旁侧改为膜上灌水,水沿放苗孔和膜旁侧灌水渗入进行灌溉。

(五)植物调亏灌溉技术

调亏灌溉是从植物生理角度出发,在一定时期内主动施加一定程度的有益的亏水度,使作物经历有益的亏水锻炼后,达到节水增产,改善品质的目的,通过调亏可控制地上部分的生长量,实现矮化密植,减少整枝等工作量。

三、少耕免耕技术

(一)少耕

少耕的方法主要有以深松代翻耕,以旋耕代翻耕、间隔带状耕种等。

(二)免耕

国外免耕法一般由三个环节组成:利用前作残茬或播种牧草作为覆盖物;采用联合作业的免耕播种机开沟、喷药、施肥、播种、覆土、镇压一次完成作业;采用农药防治病虫、杂草。

四、地面覆盖技术

(一)沙田覆盖

沙田覆盖是由细沙甚至砾石覆盖于土壤表面,起到抑制蒸发,减少地表径流,促进自然降水充分渗入土壤中,从而起到增墒、保墒作用。此外沙田还有压碱,提高土温,防御冷害作用。

(二)秸秆覆盖

利用麦秸、玉米秸、稻草、绿肥等覆盖于已翻耕过或免耕的土壤表面;在两茬植物间的休闲期覆盖,或在植物生育期覆盖;可以将秸秆粉碎后覆盖,也可整株秸秆直接覆盖,播种时将秸秆扒开,形成半覆盖形式。

(三)地膜覆盖

有提高地温,防止蒸发,湿润土壤,稳定耕层含水量,起到保墒作用,从而有显著增产作用。

(四)化学覆盖利用高分子化学物质制成乳状液,喷洒到土壤表面,形成一层覆盖膜,抑制土壤蒸发,并有增湿保墒作用。

五、保墒技术

(一)适当深耕

深耕再结合施用有机肥,还能有效地提高土壤肥力,改善植物生活的土壤环境条件。

(二)中耕松土

通过适期中耕松土,疏松土壤,可以破坏土壤浅层的毛管孔隙,使得耕作层的土壤水分不容易从表土层蒸发,减少了土壤水分消耗,同时又可消除杂草。

(三)表土镇压

对含水量较低的沙土或疏松土壤,适时镇压,能减少土壤表层的空气孔隙数量,减少水分蒸发,增加土壤耕作层及耕作层以下的毛管孔隙数量,吸引地下水,从而起到保墒和提墒的作用。

(四)创造团粒结构体

在植物生产活动中,通过增施有机肥料,种植绿肥,建立合理的轮作套作等措施,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再结合少耕、免耕等合理的耕作方法。

(五)植树种草

植树造林,能涵养水分,保持水土。

六、水土保持技术

(一)水土保持耕作技术

主要有两大类:一是以改变小地形为主的耕作法,包括等高耕种、等高带状间作、沟垄种植(如水平沟、垄作区田、等高沟垄、等高垄作、蓄水聚肥耕作、抽槽聚肥耕作等)、坑田、半旱式耕作、水平犁沟等。二是以增加地面覆盖为主的耕作法,包括草田带轮作、覆盖耕作(如留茬覆盖、秸秆覆盖、地膜覆盖、青草覆盖等)、少耕(如少耕深松、少耕覆盖等)、免耕、草田轮作、深耕密植、间作套种、增施有机肥料等。

(二)工程措施

主要措施有山坡防护工程(梯田、拦水沟埂、水平沟等)、山沟治理工程(沟头防护工程、谷坊等)、山洪排导工程(排洪沟、导流堤等)、小型蓄水工程(小水库、蓄水塘坝等)。

(三)林草措施

主要措施用封山育林,荒坡造林(水平沟造林、鱼鳞坑造林),护沟造林,种草等。

6.简述水分从土壤经植物体最后通过叶散发到大气中所走的路程。

水分在植物体内的历程主要是由维管系统上升,所走路程可表示为:土壤溶液、吸收作用→根毛细胞→根皮层→内皮层→根木质部→茎木质部→叶柄木质部→各级叶脉木质部→叶肉细胞→细胞间隙→孔下室→气孔蒸腾作用→大气。

7.合理灌溉有什么重要意义?

1)有利于植物的生理活动;(2)促进根系生长,以扩大根的吸收面积;(3)促进茎叶生长,尤其促使叶面积增大,有利于光合作用进行,产生更多的有机物质。(4)适当降低呼吸作用强度,减少消耗,利于物质积累;(5)使植物输导组织发达,有利于水分和养分的运输。

8.气孔是如何调节蒸腾作用的?

气孔由保卫细胞组成,内含许多叶绿体。光照时,保卫细胞内的可溶性糖增多,细胞液浓度增大,细胞水势变小,保卫细胞从邻近细胞中吸水膨胀,气孔开放;黑暗时,保卫细胞中溶液浓度降低,水势增大,保卫细胞失水,气孔关闭。

9.什么是覆盖?它会产生什么效应?

覆盖是利用各种覆盖物,采取不同的覆盖方式,对植物进行保护性种植的一种形式。

产生的效应:(1)提高地温;(2)抗旱保墒,防止内涝;(3)保护土壤,耕层疏松;(4)提高光能利用率。

第五章植物生产与温度调控

1.说明0℃、5℃、10℃、15℃四种农业界限温度的标志意义。

1.0℃——土壤解冻或冻结的标志,一般日平均温度在0℃以上的持续时期为农耕期。

5℃——温带植物开始或结束生长的标志,一般日平均温度5℃以上的持续时期为植物生长期。

10℃——喜温植物开始播种与生长的标志,一般日平均温度10℃以上的持续时期为喜温植物生长活跃期。

15℃——喜温植物开始旺盛生长的标志。一般日平均温度15℃以上的持续时期为喜温植物适宜生长期。

2.举例说农业生产中调节温度的农业技术措施有哪些?

(1)保护地栽培措施;(2)营造农田防护林带;(3)松土和镇压耕作措施;(4)灌水调温和烟雾增温措施。

第六章植物生产与光能利用

1.什么是光合作用?它的生理意义是什么?

(1)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质,放出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为化学能贮藏在所形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

(2)意义:①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②净化空气;③是农业生产的基础。

2.什么是呼吸作用?它有何生理意义?

(1)指生活细胞内的有机物质在一系列酶的作用下,逐步氧化分解,同时放出能量的过程。(2)意义:①为一切生命活动提供能量。②中间产物是合成各种有机物质的原料。③增强植物的自卫能力。

3.试述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区别与联系。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比较

(1)光合作用:①利用简单的无机物(CO2与H2O)合成有机物,吸收CO2;②是贮能的过程(把日光能转变为化学能贮存有机物中);③只在绿色细胞中进行,进行的细胞器为叶绿体;④必须在有光的条件下进行;⑤为呼吸作用提供物质基础,释放的O2也可供呼吸利用;⑥许多中间产物可以与呼吸作用共用。

(2)呼吸作用:①把有机物氧化分解为无机物,表现为吸收O2,放出CO2;②是放能的过程(把贮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形成ATP及部分热能);③在所有生活细胞中进行,进行的部位除细胞质外,主要的细胞器为线粒体;④有光、无光下均可进行;⑤为所有细胞包括绿色细胞生命活动提供ATP,释放的CO2也可供光合作用;

⑥许多中间产物可以与光合作用共用。

4.植物光能利用率不高的原因是什么?

①漏光;②受光饱和现象的限制;③环境条件及作物本身生理状况的影响。

5.农业生长中应如何提高光能利用率及产量?

①选育光能利用率高的品种;②合理密植;③间套复种。

第七章植物生产与合理施肥

1.确定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标准是什么?

(1)对所有植物完成其生长周期所必不可缺少的;(2)其功能不能由其他元素代替,缺乏时会出现特有症状;(3)对植物起直接营养作用。

2.植物根外营养有哪些特点?应注意哪些问题?

特点:(1)直接供应养分,减少土壤养分固定;(2)吸收速率快,能及时满足作物

的营养需要;(3)叶部营养能影响植物代谢活动;(4)叶部营养是经济有效地施用微量元素肥料和补施大量元素肥料的手段。

应注意的问题:(1)双子叶植物比单子叶植物好,在喷肥时溶液中可加少量“湿润剂”或适当加大溶液浓度,尽量喷在叶背面。(2)最好在下午16:00以后,无风晴天喷施。(3)对于磷,铜,铁,钙等移动性差的元素喷在新叶上,增加喷施次数。(4)喷施阳离子,溶液调至微碱性;喷施阴离子,则调至弱酸性,利于吸收。(5)尽量选择植物吸收快的物质喷施。

3.植物必需营养元素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一般功能是什么?

(1)构成植物的结构物质,贮藏物质和生活物质;(2)在植物新陈代谢中起催化作用;(3)参与植物体物质的转化与运输。

4.配方施肥有哪些主要理论依据?

(1)养分归还学说;(2)最小养分律;(3)报酬递减律;(4)因子综合作用律;

5.氮肥应如何合理施用?

(1)氮肥的合理分配:①根据土壤的不同而选择分配方式;②根据作物的不同而选择分配方式;③根据地区和季节、雨水等条件选择分配方式;(2)利用氮肥施用技术,深施;(3)氮肥与其他肥料合理配施。

6.肥料混合的原则是什么?

(1)要选择吸湿性小的肥料品种;(2)要考虑到混合肥料养分不受损失;(3)应有利于提高肥效和施肥工效。

7.有机肥料的作用有哪些?

(1)提供多种养分,改善土壤中养分供应状况;(2)改善土壤结构;(3)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4)刺激植物生长发育;(5)维持农业生态良性循环。

8.秸杆还田的方法和技术要点是什么?

秸秆还田方法主要有留高茬,墒沟埋草,农田铺草,整草还田,直接掩青。

技术要点:(1)还田时期与方法:切碎,旱地边收边埋,水田插秧前7~15天施用;

(2)还田数量:薄地少,肥地多;(3)配施氮、磷化肥。

第八章植物生产与农业气象

1.积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有哪些?

(1)可作为作物品种特性的一个重要指标;(2)利用积温可作适宜播期、收获期以及病虫害发生期预报。(3)作为农业气候分析与区划的重要依据之一;(4)负积温可作为低温灾害指标之一;(5)日积温可用来细致分析昆虫和植物生育与温度的关系。

2.农业气象灾害依据其形成的气象因素分为哪几类?

(1)由于温度要素造成的农业气象灾害;(2)由于降水异常造成的农业气象灾害;(3)由于风力异常造成的农业气象灾害;(4)由综合气象要素构成的农业气象灾害。

3.小气候同大气候相比有什么特点?

小气候特点主要表现在太阳辐射度,温度,湿度及风等气象要素随高度的变化,比大气候要急剧得多。

4.农业气候资源有哪些特点?

(1)无限的循环性和单位时段的有限性;(2)时间分布上的不稳定性和空间分布的不均衡性;(3)各气候因子之间的相互制约性;(4)农业气象资源和土地、生物相互作用。

5.简述干热风害的防御措施。

(1)运用综合农业技术措施防御干热风;在干热风来临时灌水,调节田间小气候;运用抗干热风的优良品种;营造防护林;调整播种期和改革种植制度。

(2)喷撒化学试剂防御干热风,如石油助长剂、氯化钙浸种或喷抗旱保水剂、磷酸二氢钾等。

实验题

1.显微镜的使用分哪几步?

(1)取镜;(2)对光;(3)放片;(4) 使用低倍接物镜;(5)使用高倍镜;(6)还镜。

2.怎样用洋葱鳞叶制作临时装片?

(1)擦载玻片和盖玻片。(2)用滴管吸取清水,在载玻片中央滴一小滴,经加盖玻片后没有水溢出为宜。用镊子将洋葱鳞叶表皮撕下,剪成3~5mm的小片,平整置于载玻片的水滴中(表皮外面朝上)。(3)盖上盖玻片:用镊子轻轻夹取盖玻片,先使盖玻片的一边与水滴边缘接触,再慢慢放下,以免产生气泡。水分过多时,用吸水纸从盖玻片一边吸去,如果有气泡,可从盖玻片一侧浸入少许清水,可驱除气泡。为清楚观察,可在载玻片上滴一滴碘液,然后进行镜检。

3.以玉米为例简述快速测定种子生活力的方法步骤。

(1)数取玉米种子100粒,重复2次,于30℃温水中浸16~20小时,使其吸水膨胀。

(2)取已吸胀的种子,用解剖刀沿胚平行方向中线纵切,使种子基部胚乳相连。

(3)将处理好的种子浸入5%的红墨水中,染色5~10分钟,然后用清水洗至溶液无红为止。

(4)观察鉴定,凡种胚不着红色的为有生活力的种子,种胚被染成红色的为无生活力的种子。

(5)计算种子生活力= (有生活力种子/供检种子数)×100%

(6)重复间在最大容许差距内,两次结果平均,即为红墨水测定有生活力的种子百分

率。

4.简述用称重法和杯量法测降水量的原理和方法。

(1)称重法:根据物体的质量等于其密度与体积的乘积的原理,又因水的密度近似于1,而雨量器口面积又是已知的,于是,在称出水(或固体降水)的质量后,可以根据下式换算成降水量。

H = 10×W ·S

其中:H——降水量,mm;W——水的质量,g;S——雨量器口的面积,cm2。

(2)杯量法:根据雨量筒内水的体积和倒入杯内的体积相等的原理,计算出单位厚度雨量筒内的水相当于量杯的高度。

H = SS′×H′其中:H——降水量,mm;S——雨量筒口面积,cm2;H′——雨量筒内水深,mm;S′——杯口面积,cm2。

5.简述空气湿度的测定原理。

原理:干湿球法测空气湿度是根据干球和湿球温度的差值而测定空气湿度的。干球温度和湿度温度差值越大,则说明空气湿度越小,反之越大。

6.简述烘干法测定土壤含水量的原理和步骤。

原理:在(105±2)℃温度下,水分从土壤中蒸发,将样品烘至恒重,通过烘干前后质量之差,计算出土壤水分含量的百分数。

步骤:

(1)取有盖铝盒,洗净,烘干,称重(W1);

(2)用土钻或土铲取土样,放入铝盒中,约占铝盒体积的2/3为宜,盖上盒盖,实验室称重(W2);

(3)将盒盖打开,放入烘箱中,(105±2)℃温度下烘6小时左右;

(4)取出盖上盒盖,冷却后称重;

统计学简答题及答案

统计学简答题及参考答案 1.简述描述统计学的概念、研究容与目的。 概念:它是研究数据收集、整理和描述的统计学分支。 研究容:搜集数据、整理数据、展示数据和描述性分析的理论与方法。 研究目的:描述数据的特征;找出数据的基本数量规律。 2.简述推断统计学的概念、研究容与目的。 概念:它是研究如何利用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特征的统计学分支。 研究容: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的理论与方法。 研究目的:对总体特征作出统计推断。 3.什么是总体和样本? 总体是指所研究的全部个体(数据)的集合,其中的每一个元素称为个体(也称为总体单位)。 可分为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 ?有限总体的围能够明确确定,且元素的数目是有限的,可数的。 ?无限总体所包括的元素数目是无限的,不可数的。 总体单位数可用N表示。 样本就是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元素的集合。构成样本的元素的数目称为样本容量,记为n。 4.什么是普查?它有哪些特点? 普查就是为了特定的研究目的,而专门组织的、非经常性的全面调查。它有以下的特点: 1)通常是一次性或周期性的 2)一般需要规定统一的标准调查时间 3)数据的规化程度较高 4)应用围比较狭窄。 5.什么是抽样调查?它有哪些特点? 抽样调查是指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部分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并根据样本调查结果来推断总体特征的数据搜集方法和统计推断方法。 它具有经济性好、时效性强、适应面广、准确性高等特点。 6.简述统计调查方案的概念及应包括的基本容。 答:统计调查方案就是统计调查前所制订的实施计划,它是指导整个调查过程的纲领性文件,是保证调查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的计划书。 它应包括的基本容有: 〈1〉明确调查目的; 〈2〉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 〈3〉设计调查项目; 〈4〉设计调查表格和问卷; 〈5〉确定调查时间; 〈6〉组织实施调查计划; 〈7〉调查报告的撰写,等等。 7.简述统计分组的概念、原则和具体方法。 答:(1)概念

大学物理试题精选

第一章 质点运动学 1.下列物理量是标量的为( D ) A .速度 B .加速度 C .位移 D .路程 2.下列物理量中是矢量的有 ( B ) A . 内能 B . 动量 C . 动能 D . 功 一、位矢、位移、速度、加速度等概念 1.一质点作定向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B ) A.质点位置矢量的方向一定恒定,位移方向一定恒定 B.质点位置矢量的方向不一定恒定,位移方向一定恒定 C.质点位置矢量的方向一定恒定,位移方向不一定恒定 D.质点位置矢量的方向不一定恒定,位移方向不一定恒定 2.质点的运动方程是cos sin r R ti R tj ωω=+r r r ,,R ω为正的常数,从/t πω=到2/t πω =时间内,该质点的位移是 ( B ) A .2Rj r - B .2Ri r C .2j r - D .0 3.一质点以半径为R 作匀速圆周运动,以圆心为坐标原点,质点运动半个周期内, 其位移大小r ?=r _ __2R_____,其位矢大小的增量r ?=____0_____. 4.质点在平面内运动,矢径 ()r r t =v v ,速度()v v t =v v ,试指出下列四种情况中哪种质点一 定相对于参考点静止: ( B ) A. 0dr dt = B .0dr dt =v C .0dv dt = D .0dv dt =v 5.质点作曲线运动,某时刻的位置矢量为r ρ,速度为v ρ,则瞬时速度的大小是( B ), 切向加速度的大小是( F ),总加速度大小是( E ) A.dt r d ρ B. dt r d ρ C. dt dr D. dt v d ρ E. dt v d ρ F. dt dv 6. 在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0=dt dr ,则物体的速度一定等于零。 ( × )7. 一质点在平面上作一般曲线运动,其瞬时速度为v ,瞬时速率为v ,某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v ,平均速率为v ,它们之间的关系应该是: ( A ) A .v = v ,v ≠v B .v ≠v , v =v

公文题库(11道简答题有答案)

公文写作与处理题库 简答题 1. 简述模糊语言在公文写作中的作用。(4分) (1)可以使公文内容周密、严谨 (2)可留有充分的余地 (3)可以使公文内容委婉、含蓄 (4)便于对公文内容的归纳和概括 2.公文主题的表现方法有哪些?(2分) (1)题中见意(2)开宗明义(3)片言居要(4)一线贯通 3.常用的党政机关公文结尾用语有哪几种?(6分) (1)征询语,如当否、妥否、是否妥当等 (2)期复语,如请回复、请阅示、请指示等 (3)结尾语,如特此通知、贯彻执行、特此函告等。 4.领导让你就本单位“十三五”期间的发展问题写一份资料,你会怎么写?(7分) (1)要明确公文的类别,所要写的公文应是计划总结类中的规划 (2)内容要完整,应有标题、正文两部分。标题应是《XXX局(部、厅、处、科、)“十三五”期间发展规划》 (3)正文部分一般包括前言(介绍背景)、指导方针、目标要求、主要任务、政策措施和工作要求等。 5.请就即将召开的全市地税系统年度工作会议拟写一份公文以向全市各级地税机关传达这一信息。(8分) - 1 -

(1)应以市地税局办公室的名义写一份通知 (2)通知应包括标题、主送机关、正文和落款四部分内容,如有附件和附注也要标明。 (3)正文必须写明会议主题、会议基本安排(包括会期、议程、参加人员、报到时间、地点、食宿安排等)以及有关要求。 (4)公文格式和文字要符合规范。 6.公告发布的主体限制是什么?(4分) 公告的发文机关仅限于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及其工作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行政机关等。下级地方行政机关一般不得使用公告,社会团体、基层单位不能制发公告。 7.XX市地税局领导让你起草一份表彰先进单位和个人的公文,怎样拟定标题?(3分) 文种用通报或决定,如《XX市地方税务局关于表彰××××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通报》,或《XX市地方税务局关于表彰××××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 8.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工作的通知》经省、市办公部门转发至XX县政府。县长批示转发执行。请问该事项应如何办理?(11分) (1)应以XX县政府办公室的名义写一份转发通知 (2)该通知应包括标题、主送机关、正文和落款四部分内容。 (3)标题应为:“XX县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XX市政府办公室所转发关于做好××××工作的通知” (4)主送机关应为:“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各局委办,各有关单位” (5)正文中必须有“现将《X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XX省政府办公厅所转发关于做好××××工作的通知》(发文字号)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字样。- 2 -

统计学试卷及答案

统计学试卷及答案 一、判断题 1.统计学是一门方法论科学,其目的是探索数据的内在数量规律性,以达到 对客观事物的科学认识。() 2.统计研究的过程包括数据收集、数据整理、分析数据和解释数据四个阶段。 () 3.统计数据误差分为抽样误差和非抽样误差。() 4.按所采用的计量尺度不同,可以将统计数据分为时间序列数据和截面数据() 5.用来描述样本特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称为参数。() 6.如果数据呈左偏分布,则众数、中位数和均值的关系为:均值<中位数< 众数。() 7.通过散点图可以判断两个变量之间有无相关关系。() 8.所有可能样本均值的数学期望等于总体均值。() 9.影响时间序列的因素可分为:长期趋势、季节变动、循环波动和不规则变 动四种。() 10.狭义的统计指数是用来说明那些不能直接加总的复杂现象综合变动的一 种特殊相对数。() 二、单项选择题 1.为了估计全国高中生的平均身高,从20个城市选取了100所中学进行调查。在该项研究中样本是()。 A 100所中学 B 20个城市 C 全国的高中生 D 100所中学的高中生 2.一名统计学专业的学生为了完成其统计作业,在《统计年鉴》中找到的2005年城镇家庭的人均收入数据。这一数据属于()。 A 分类数据 B 顺序数据 C 截面数据 D 时间序列数据

3.某连续变量数列,其首组为50以下。又知其邻近组的组中值为75,则首组的组中值为() A 24 B 25 C 26 D 27 4.两组数据相比较()。 A 标准差大的离散程度也就大 B 标准差大的离散程度就小 C 离散系数大的离散程度也就大 D 离散系数大的离散程度就小 5.在下列指数中,属于质量指数的是()。 A 产量指数 B 单位产品成本指数 C 生产工时指数 D 销售量指数 6.定基增长速度与环比增长速度的关系为()。 A 定基增长速度等于相应的各个环比增长速度的算术和 B 定基增长速度等于相应的各个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 C 定基增长速度等于相应的各个环比增长速度加1后的连乘积再减1 D 定基增长速度等于相应的各个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加1(或100%) 7.某企业报告期产量比基期增长了10%,生产费用增长了8%,则其产品单位成本降低了()。 A 1.8% B 2.5% C 20% D 18% 8.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方法抽取样本单位,如果要使抽样标准差降低5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则样本容量需要扩大到原来的()。 A 2倍 B 3倍 C 4倍 D 5倍 9.如果变量x和变量y之间的相关系数为﹣1,这说明两个变量之间是()。 A 低度相关关系 B 完全相关关系 C 高度相关关系 D 完全不相关 10.合理施肥量与农作物亩产量之间的关系是()。 A 函数关系 B 相关关系 C 没有关系 D 正比例关系 11.在回归分析中,描述因变量y如何依赖自变量x和误差项 的方程称为()。 A 回归方程 B 回归模型 C 估计的回归方程 D 理论回归方程 12.平均指标是用来反映一组数据分布的()的指标。

统计学简答题答案资料讲解

1、什么是统计学,有哪些特点? 统计学是收集、整理、分析、解释数据并从数据中得到结论的学科。 特点:客观性~~相关性~~实用性~~科学性~~严谨性~~逻辑性~~~ 2、何谓标志,按能否用数量表示可以分为哪两种类型,分别举例说明 标志是指说明总体单位属性或特征的名称。可以分为数量标志和质量标志 品质标志:说明总体单位属性特征的名称,用文字描述。Ex:性别,名族,工种,籍贯数量标志:说明总体单位数量特征的名称,用数量表示。数量标志的具体表现称标志值。 Ex:工人的年龄,工资,工龄 3、什么是离散型变量,连续性变量?举例说明 变量:可变的数量标志和指标; 离散型变量:指变量的数值只能以计数的方法取得,(变量值只能取整数); 连续型变量:指变量的取值连续不断,(变量值能取小数)。 4、简述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的区别,并举例说明。 区别:数量标志说明的是总体的数量特征,而品质标志说明的是总体的属性特征。 5、什么是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二者有何关系? 统计指标:反映总体数量特征的科学概念和具体数值。 注意:从理论上讲,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由两部分构成:指标名称+指标数值 例如:某地区2009年完成利税总额(指标名称)为1500(指标数值)亿元。 数量指标:用来反映现象的总规模、总水平、或工作总量的指标。其数值大小随总体的研究范围的大小而增减。 质量指标:反映客观现象的劳动效果或工作质量等事物内部数量关系的指标,其数值的大小与总体的研究范围大小无直接联系。 6、统计标志和统计指标有和联系与区别? 区别:1、标志是反映总体单位特征;指标反映总体特征。 2、指标都能用数量表示,标志只有数量标志能用数量表示; 3、标志是一个理论概念,实际应用中只有指标。 联系:1、标志与指标可以相互转化,随研究目的的转化而改变; 2、指标值一般是标志值汇总来的; 3、标志的名称常常就是指标名称。 7、制定一份完整的统计调查方案,应包括哪些内容? 1)明确调查的目的和任务 2)确定调查的对象和调查单位、 3)确定带调查项目、设计调查表或问卷 4)确定调查时间、调查地点和调查方式方法 5)制定调查的组织实施计划 8、举例说明重点调查的概念和特点 重点调查:是在调查对象范围内部选择部分重点调查单位进行的调查。 特点:调查单位少、适用于调查对象的标志值比较集中于某些单位的场合、重点调查的调查方式主要采取专门调查的组织形式(一种是专门组织的一次性调查;另一种是利用定期统计报表经常性地对一些重点单位进行调查。);有点在于花费较少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就可以获得总体的基本情况资料。 9、简述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的联系与区别P31 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它是按照随机的原则,从总体中抽取一部分单位作为样本来进行观测研究,以抽样样本的指标去推算总体指标的一种调查。

大学物理简答题

1.伽利略的科学贡献是什么?物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一、伽利略的天文发现及其影响 1609年他研制成历史上第一架天文望远镜,经过改进,望远镜的放大倍率逐渐提高到 33 ,并用自制的望远镜对星空观测,取得了许多重大的发现:木星拥有4 颗卫星绕其转动; 金星也有类似于月亮“从新月到满月”的相的变化;太阳表面布满暗斑,并且似乎太阳也有自转. 这些观察对哥白尼的地动假说具有关键性的支持作用. 二、伽利略是经典力学的主要奠基人 自由落体定律的研究是伽利略最重要的一项力学工作伽利略认为, 在重力的作用 下, 任何物体在真空下落的加速度都相同, 与它们的重量和组成材料均没有关系这就是著名的“ 自由落体定律 伽利略对经典力学的探索还有很多在静力学方面, 他曾经研究过物体的重心和平衡, 研究过船体放大的几何比例和材料的强度问题他利用阿基米德浮力定律制作了流体静力学天平还证明空气有重量等在动力学方面他发现了摆的等时性, 区分了速度和加速度, 研究过运动的合成和抛射体问题, 并且用几何方法证明了一个平抛运动可以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两种分运动, 在抛物体初速度相同的情况下, 抛射角为45°时, 射程最远正是通过伽利略这一系列的工作, 彻底推翻了两千多年来被奉为金科玉律的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 为牛顿最后完成经典力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伽利略首创了实验与数学理论相结合的科学方法 他倡导实验与理论计算相结合的方法,把实验事实与抽象思维结合起来,用实验检验理论推导,开创了以实验为基础具有严密逻辑理论体系的近代科学,被誉为“近代科学之父”. 爱因斯坦为之评论说:“伽利略的发现,以及他所用的科学推理方法,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而且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 1。等效法2。模型法3。归纳法4。分类法5。类比法6。控制变量法7。转换法8假设法9比较法 2.万有引力发现借鉴了前人哪些成果?牛顿的自然哲学思想是什么? 伽利略、笛卡尔——惯性定律 开普勒——开普勒第一、第二和第三定律 法则一除那些真实而已足够说明其现象者外,不必再去寻求自然界事物的其他原因 法则二所以对于自然界中同一类结果,必须尽可能归之于同一种原因 法则三物体的属性,凡是即不能增强也不能减弱者,又为我们实验所能及的范围的一切物体所具有者,就应视为所有物体的普遍属性 法则四在实验哲学中,我们必须把那些从各种现象中运用一般归纳而导出的命题看做是完全正确的或很接近于真实的,虽然可以想象出任何相反的假说,但是在没有出现其他现象足以使之更为正确或者出现例外之前,仍然应当给予如此的对待。 3.动量、机械能、角动量守恒的条件是什么?哪个守恒可解释开普勒第二定律? 动量守恒的条件是力学系统不受外力或外力的矢量和为零。 机械能守恒也是有条件的,即只有在保守力场中才成立。所谓保守力是指在这种力的作用下,所做的功与运动物体所经历的路径无关,仅由物体的始点和终点的位置决定。 如果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所受合力相对于固定点(或固定轴)的力矩为零,则物体相对该固定点(或固定轴)的角动量守恒。对正在转动的物体来讲,只有当外力矩M=0时,才能保持角动量不发生改变,即角动量守恒。 角动量守恒可解释开普勒第二定律 4.电流磁效应及规律是如何发现的? 1600年著有《磁学论》一书的英国人吉尔伯特断言电与磁是截然不同的两种自然现象

建筑施工简答题参考答案、

建筑施工简答题(参考答案) 1.分析流沙形成的原因及防治流砂的方法。 当开挖深度大,地下水位较高而土质为细砂或粉砂时,如果采用集水井降水开挖,当开挖至地下水位以下时,坑底下面的土会形成流动现象,随地下水涌入基坑,成为流砂。一旦出现流砂,土体边挖边冒流砂,土完全丧失承载力,至使施工条件恶化,基坑难以挖到设计深度。严重时会引起基坑边坡塌方;临近建筑因地基被掏空而出现开裂、下沉、倾斜甚至倒塌。 流砂现象产生的原因是水在土中渗流所产生的动水压力对土体作用的结果。 流砂的防治方法: A.枯水期施工:枯水期施工法枯水期地下水位较低,基坑内外水位差小,动水压力小, 就不易产生流砂。 B.打钢板桩:将板桩沿基坑周围打入坑底面一定深度,增加地下水流入坑内的渗流路 线,从而减小水力坡度、降低动水压力,防止流砂产生。 C.水下挖土:就是不排水施工,使坑内外和水压相平衡,不至形成动水压力,故可防 止流砂发生。此法一般在沉井挖土下沉过程中采用。 D.人工降低地下水位:人工降低地下水位法即采用井点降水法(如轻型井点、管井井 点、喷射井点等),使地下水位降低至基坑底面以下,地下水的渗流向下,则动 水压力的方向也向下,从而水不能渗流入基坑内,可有效地防止流砂的发生。因 此,此法应用广泛且较可靠。 E.设地下连续墙:此法是在基坑周围先浇筑一道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以支撑土壁截 水,并防止流砂产生。 F.抛大石块、抢速度施工:抢挖并抛大石块法分段抢挖土方,使挖土速度超过冒砂速 度,在挖至标高后立即铺竹、芦席,并抛大石块,以平衡动水压力,将流砂压住。 此法适用于治理局部的或轻微的流砂。已不常用。 2.填土压实有哪几种方法?各有什么特点?影响填土压实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怎样检查 填土压实的质量? A.碾压法:由沿填筑面滚动的鼓筒或轮子的压力压实土壤,多用于大面积填土工程。 B.夯实方法:是利用夯锤自由下落时的冲击力来夯实土壤,主要用于基坑(槽),沟及 各种零星分散,边角部位的小型填方的夯实工作。优点是可以夯实较厚的土层,且可以夯实粘性土及非粘性土。 C.振动压实法:是将振动压实机放在土层表面,借助振动机构使压实机械振动,土颗 粒发生相对位移而达到紧密状态,这种方法主要用于非粘性土压实。 影响因素:含水量、压实功、每层铺土厚度 填土压实的质量检验: 1)填土施工过程中应检查排水措施,每层填筑厚度、含水量控制和压实程序。 2)填土经夯实后,要对每层回填土的质量进行检验,一般采用环刀法取样测定土的干密度,符合要求才能填筑上层。 3)按填筑对象不同,规范规定了不同的抽取标准,基坑回填,每20—50m3取样一组; 基槽或管沟;每层按长度20-50m取样一组;室内填土,每层按100-500 m2取样一组; 场地平整填方每层按400-900 m2取样一组。取样部位在每层压实后的下半部,用灌砂法取样应为每层压实后的全部深度。 4)每项抽检之实际干密度应有90%以上符合设计要求,其余10%的最低值与设计值的

大学统计学简答题复习及答案

习题一总论 1?简述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的含义及其关系。 统计总体(简称总体)是指统计所研究的事物的全体,它是由客观存在的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许多个别事物组成的集合体。总体单位是指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是组成总体的基本单位,简称个体。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所指的具体内容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研究的目的不同而变化的。总体可以变为总体单位,总体单位可以变为总体。 2 ?什么是指标和标志?指标与标志的关系如何? 指标即统计指标,指反映统计总体综合数量特征的概念和数值。标志指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指标与标志的区别:①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而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②所有指标都能用数值表示,而标志中的数量标志能用数值表示,品质标志却通常不能用数值表示。指标与标志的联系:①指标是对总体中各单位标志表现进行综合的结果,有许多统计指标其数值是由数量标志值汇总而来的,品质标志本身虽无数值,但许多指标却是按品质标志分组计算出来的。②指标和数量标志之间存在着变换关系,由于研究目的的变化,原来的总体变成总体单位,则相对应的统计指标就变成数量标志;反之,则相对应的数量标志就变成了统计指标。 习题二统计调查 1.完整的统计调查方案应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应包括:①确定调查目的;②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③确定调查内容,拟订调查表;④ 确定调查时间和调查期限;⑤确定调查的组织和实施计划。 2.调查对象、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有何区别? 调查对象是指根据调查目的确定的需要进行调查研究的现象总体,它是由性质相同的许多个别单位组成的。调查单位是指调查对象中所要调查的具体单位,它是进行登记的标志的承担者;报告单位也叫填报单位,它是提交调查资料的单位,它与调查单位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 3?重点调查与典型调查的区别是什么? 主要区别表现在两个方面: ①典型单位和重点单位性质不同。典型调查强调被选单位在同类社会经济现象中所具有的代表性、典型性,是有 意识地选取的;而重点调查则强调被选单位某标志值在总体标志值总和中所占的比重较大,是客观存在的。 ②侧重点不同。典型调查的主要目的是认识事物本质特征及其发展规律,调查深入细致,同时也注重定性调查; 而重点调查的目的主要是掌握总体的数量状况,着眼于普遍情况,注重量的调查。

统计学简答题参考答案

统计学简答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绪论 1.什么是统计学?怎样理解统计学和统计数据的关系? 答:统计学是一门收集、整理、显示和分析统计数据的科学。统计学和统计数据存在密切关系,统计学阐述的统计方法来源于对统计数据的研究,目的也在于对统计数据的研究,离开了统计数据,统计方法以致于统计学就失去了其存在意义。2.简要说明统计数据的来源。 答:统计数据来源于两个方面:直接的数据:源于直接组织的调查、观察和科学实验,在社会经济管理领域,主要通过统计调查方式来获得,如普查和抽样调查。间接的数据:从报纸、图书杂志、统计年鉴、网络等渠道获得。 3.简要说明抽样误差和非抽样误差。 答:统计调查误差可分为非抽样误差和抽样误差。非抽样误差是由于调查过程中各环节工作失误造成的,从理论上看,这类误差是可以避免的。抽样误差是利用样本推断总体时所产生的误差,它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控制的。 4.解释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的概念?(P5) 答:描述统计是用图形、表格和概括性的数字对数据进行描述的统计方法。推断统计是根据样本信息对总体进行估计、假设检验、预测或其他推断的统计方法。第二章统计数据的描述 1描述次数分配表的编制过程。 答:分二个步骤: (1)按照统计研究的目的,将数据按分组标志进行分组。 按品质标志进行分组时,可将其每个具体的表现作为一个组,或者几个表现合并成一个组,这取决于分组的粗细。 按数量标志进行分组,可分为单项式分组和组距式分组 单项式分组将每个变量值作为一个组;组距式分组将变量的取值范围(区间)作为一个组。 统计分组应遵循“不重不漏”原则 (2)将数据分配到各个组,统计各组的次数,编制次数分配表。 2. 一组数据的分布特征可以从哪几个方面进行测度? 答:数据分布特征一般可从集中趋势、离散程度、偏态和峰度几方面来测度。常用的指标有均值、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标准差、离散系数、偏态系数和峰度系数。 3.怎样理解均值在统计中的地位? 答:均值是对所有数据平均后计算的一般水平的代表值,数据信息提取得最充分,具有良好的数学性质,是数据误差相互抵消后的客观事物必然性数量特征的一种反映,在统计推断中显示出优良特性,由此均值在统计中起到非常重要的基础地位。受极端数值的影响是其使用时存在的问题。 4. 简述众数、中位数和均值的特点和使用场合。 答:众数、中位数和均值是分布集中趋势的三个主要测度,众数和中位数是从数据分布形状及位置角度来考虑的,而均值是对所有数据计算后得到的。众数容易计算,但不是总是存在,使用场合较少;中位数直观,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但数据信息利用不够充分;均值数据提取的信息最充分,但受极端数据的影响。5.为什么要计算离散系数?

大学物理试题及答案()

第2章 刚体的转动 一、 选择题 1、 如图所示,A 、B 为两个相同的绕着轻绳的定滑轮.A 滑轮挂一质量为M 的物体,B 滑轮受拉力F ,而且F =Mg .设A 、B 两滑轮的角加速度分别为?A 和?B ,不计滑轮轴的摩擦,则有 (A) ?A =?B . (B) ?A >?B . (C) ?A <?B . (D) 开始时?A =?B ,以后?A <?B . [ ] 2、 有两个半径相同,质量相等的细圆环A 和B .A 环的质量分布均匀,B 环的质量分布不均匀.它们对通过环心并与环面垂直的轴的转动惯量分别为J A 和J B ,则 (A) J A >J B . (B) J A <J B . (C) J A = J B . (D) 不能确定J A 、J B 哪个大. [ ] 3、 如图所示,一匀质细杆可绕通过上端与杆垂直的水平光滑固定轴O 旋转,初始状态为静止悬挂.现有一个小球自左方水平打击细杆.设小球与细杆之间为非弹性碰撞,则在碰撞过程中对细杆与小球这一系统 (A) 只有机械能守恒. (B) 只有动量守恒. (C) 只有对转轴O 的角动量守恒. (D) 机械能、动量和角动量均守恒. [ ] 4、 质量为m 的小孩站在半径为R 的水平平台边缘上.平台可以绕通过其中心的竖直光滑固定轴自由转动,转动惯量为J .平台和小孩开始时均静止.当小孩突然以相对于地面为v 的速率在台边缘沿逆时针转向走动时,则此平台相对地面旋转的角速度和旋转方向分别为 (A) ??? ??=R J mR v 2 ω,顺时针. (B) ?? ? ??=R J mR v 2ω,逆时针. (C) ??? ??+=R mR J mR v 22ω,顺时针. (D) ?? ? ??+=R mR J mR v 22ω,逆时针。 [ ] 5、 如图所示,一静止的均匀细棒,长为L 、质量为M ,可绕通过棒的端点且垂直于棒长的光滑固定轴O 在水平面内转动,转动惯量为231ML .一质量为m 、速率为v 的子弹在水平面内沿与棒垂直的方向射出并穿出棒的自由端,设穿过棒后子弹的速率为v 2 1,则此时棒的角速度应为 (A) ML m v . (B) ML m 23v .

中级职称市政道路(桥梁)简答题参考答案

1、试述后张法预应力张拉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要点及注意事项。 [参考答案]: 1、对力筋施加预应力前,力筋应在管道内自由滑动; 2、张拉时,构件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设计未规定时,不应低于设计强度等级值的75%; 3、预应力张拉宜从两端同时进行,当仅从一端张拉时,应精确量测另一端的内缩量,并从伸长值中适当的扣除; 4、张拉应力的控制应考虑锚具摩阻及千斤顶内摩阻损失; 5、张拉步骤按规范进行; 6、张拉过程中或张拉完毕后应密切注意如下事项:注意力筋的内缩量与锚具的变形,若超过了容许值,则需重新张拉;注意力筋在张拉过程中与张拉后的滑丝与断丝情况,若超出规定应及时采取措施;实测力筋的伸长值与计算伸长值之差应控制在6%以内,否则应采取必要措施进行处理。 2、后张法施工,在压浆操作中应当注意什么。 [参考答案]: 1、在冲洗孔道时如发现串孔,则改成两孔同时压注; 2、每个孔道的压浆作业必须一次完成,不得中途停顿,如因故停顿,时间超过20分钟,则应用清水冲洗已压浆的孔道,重新压注; 3、水泥浆从拌制到压入孔道的间隔时间不得超过40分钟,在次时间内,应不断地搅拌水泥浆; 4、输浆管的长度最多不得超过40m; 5、压浆工人应戴防护眼镜,以免灰浆喷出时射伤眼镜; 6、压浆完毕后应认真填写压浆记录。 3、跨径较大的简支梁以及在基底刚性不同的支架上浇筑连续梁或悬臂梁时容易产生什么施工质量问题,如何防治? [参考答案]: 上述梁体浇筑时,如处理不好,支架可能产生不均匀沉降,而引起浇筑梁体砼开裂。防治方法如下: 1、在砼运输能力能保证的情况下,加快浇筑作业,使全梁砼在最初浇筑的砼初凝前浇筑完毕; 2、在支架上预加等于架身重力的荷载,使支架充分变形。预加荷载于砼浇筑过程中逐步撒除,预压后的支架标高与设计不符时,应进行调整; 3、将梁分成数段,按适当顺序分段浇筑,以消除支架沉降不均匀的影响。 4:试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基本原理,说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特点。 [参考答案]: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就是预先人为地给砼引入一个应力,以此改善在使用时砼的应力状态。它利用砼抗压能力高的特点预先储备一个较大的压应力来抵消砼的拉应力。因此可以保证在使用阶段砼不会出现拉应力,不开裂。它的特点表现在: ①可以利用高强材料,促进新结构新工艺的发展; ②它的强度大,变形小,不开裂,抗裂性提高; ③由于储备了预应力,使抗剪能力有所提高; ④质量安全有保证。 5.在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中,要进行管道压浆和封端作业,它们的目的是什么? 压浆:是混凝土和力筋粘结,便于发挥力筋强度从而提高梁的承载能力、抗裂和耐久性;保护力筋免受腐蚀。封端:主要是防止锚具免受腐蚀。 6、如何尽量减少水泥稳定土基层横向裂缝? [参考答案]: 采取以下措施可以尽量减少横向裂缝: (1)把好集料级配关,确保集料级配在规范规定的范围内,级配曲线为光滑曲线,粗粒料含量宜偏上限,细粒料含量宜偏下限,并严格控制细粒土的含量和塑性指数;(2)在保证抗压强度满足要求的条件下尽量减少水泥的剂量;(3)严格控制混合料碾压时的含水量,以不超过其最佳含水量为度;(4)及时地保湿养生七天以上;(5)养生期过后或不等七天的养生期结束,尽快摊铺上面一层,或尽快施工下封层。 7、试分析钻孔灌注桩施工中灌注水下混凝土的施工工艺与质量要求。 [参考答案]: (1)、在桩内安放内径为25~35cm的钢质导管,水下混凝土通过导管灌入,在灌注过程中,导管在混凝土内的深度一般不宜小于2m或大于6m; (2)、导管上设置储料漏斗,每批混凝土的数量应满足导管初次埋置深度(大于等于1m)和填充导管底部间隙的需要; (3)、灌入首批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不得早于灌注桩的全部混凝土灌注完成时间,灌注达到桩顶时应高出设计标高0.5~1.0m。 8、沥青混合料的压实工艺及质量要求。 [参考答案]: (1)沥青混合料的压实应按衬压、复压、终压三个阶段进行。 (2)初压应采用钢轮压路机或关闭振动的振动压路机。初压后检查平整度和路拱,必要时应予以修整。复后采用重型轮胎压路机,也可采用振动压路机或钢筒式压路机。终压可选用双钢筒式压路机或关闭振动的振动压路机。 (3)初压应在混合料摊铺后较高温度下进行,并不得产生摊移,发裂,压路机应从外侧向中心碾压,碾压时将驱动轮面向摊铺机,碾压路线及碾压方向不应突然改变而导致混合料产生摊移。 (4)碾压作业时混合料的温度;初压温度不应低于110℃;碾压终了温度钢轮压路机不得低于70℃,轮胎压路机不得低于80℃,振动压路机不得低于65℃。 (5)碾压时,压路机不得中途停留,转向或制动。当压路机来回交错碾压时,前后两次停留地点应相距10m以上;并应使出压实起始线3m以外。 (6)在压路机压不到的其他地方,应采用振动夯板,热的手夯或机夯把混合料充分压实。已经完成碾压的路面,不得修补表皮。 9、后张法预应力施工控制要点,伸长量、锚塞回缩计算方法。 [参考答案]: ①张拉时,构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或规范要求; ②张拉顺序应符合设计要求; ③预应力筋在张拉控制力达到稳定后方可锚固; ④预应力筋张拉管孔道应尽早压浆; ⑤张拉采用张拉力与伸长量双控法施工; ⑥伸长量采用安装控制应力时油缸总伸长量减去10%初应力时油缸的伸长量,再减去张拉时工具锚与工作锚之间钢绞线长度(即工作长度)的回弹值,即10%~100%张拉应力的伸长量。 锚塞回缩采用安装应力时油缸伸长量减去回油到10%初应力时即时读到的油缸伸长量,再减去工作长度钢绞线的回弹值。 10、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的施工工艺: 一、施工准备;二沥青混合料的拌合和运输;三、沥青混合料的摊铺及 碾压;四、接缝处理;五、开放交通及其他 11、在悬臂梁、连续梁现浇混凝土施工中如何防止由不均匀沉降产生的裂 缝? [参考答案]: 在浇筑悬臂梁、连续梁时,由于支架刚度小,受荷载后变形大,再加上地基的变形,在梁的不同断面上沉降量往往是不一致的。因此要采取有效措施使梁的任何两点的沉降量小于L/400~L/600,防止因沉降量相差太大而产生裂缝。 在施工中可采取以下措施防止不均匀沉降: (1)浇筑到墩顶附近时跳过墩顶3~5m,先浇筑支架上的混凝土,待该段支架基础受力变形后再往回浇筑墩顶混凝土,以此消除支架过大变形所产生的影响。 (2)掺外加剂,延长混凝土的凝结时间,使在墩顶附近3~5m范围内的混凝土施工在初凝前结束。 (3)当梁太长,混凝土浇筑数量太大时,为了节省支架模板用量,加快进度,往往有必要在跨径的1/5~1/4初设置工作缝,待支架终止沉降,混凝土达到强度一定值后再将工作缝填筑起来。 (4)对于高墩支架,受力复杂又不允许分级、分段浇筑时的结构,则通过掺入缓凝剂使整个浇筑在初凝前完成。 (5)连续梁太长时,为消除混凝土的收缩应力,应在一定长度内设置工作缝。 (6)对于沉降量大的地基应采取支架预压的方法消除部分变形。 12、为保证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一般应采用哪些措施? [参考答案]: 应深入调查研究、细致分析自然因素的影响,采取以下措施: ①合理选择路基横断面形式,正确确定边坡坡度。 ②选择良好的填筑材料,采取正确的施工方法。 ③充分压实路堤,保证足够的压实度。 ④认真设计和施工地面与地下排水设施。 ⑤足够的路基高度,力求干燥状态。 ⑥设置隔离层或隔温层,保持良好水温状况。 ⑦做好边坡防护与加固及支挡结构物。 13、请给出按结构体系划分的桥梁结构形式分类情况,并回答各类桥梁的主 要受力特征。 桥梁按结构体系可以分为:梁桥、拱桥、悬索桥、组合体系桥梁。 (1)梁桥是主要以主梁受弯来承受荷载;(2)拱桥主要是以拱圈受压来承受荷载;(3)悬索桥主要是以大缆受拉来承受荷载;(4)组合体系桥梁则是有多种受力构件按不同受力特征组合在一起共同承受荷载。 14、试述路基填土压实效果的影响因素。 [参考答案] 影响因素:①含水量,只有当含水量处于最佳含水量附近时,土体最容易压实; ②土的性质,随着土体中粗颗粒的增多,最佳含水量呈下降的趋势;③压实功,在含水量低于最佳含水量的情况下,压实功越大,土体越密实,但含水量超过最佳含水量时,增加压实功是无益的;④压实土层厚度,随着土表深度的增加,压路机的压实效果将严重衰减。 15、土基干湿类型有哪几种?划分土基干湿类型的目的是什么? 答:(1)土基干湿类型有干燥、中湿、潮湿和过湿四种。(2)划分土基干湿类型的目的是确定土基的强度,确定合理的路面结构形式和厚度。 16、土的工程分类依据?这些依据分别是通过什么试验方法获得的? 答:1)土颗粒组成特征:通过筛分,比重计法获得土的级配。2)土的塑性指标:液限、塑限、塑性指数通过液、塑试验获得。 3)土中有机质存在情况:化学分析-重铬酸钾容量法。 17、简述弹簧土产生的原因和防治措施。 [答案要点]原因:选土不当,含水量过大。防治措施: (1)避免用天然稠度小于1.1、液限大于40%、塑指大于18的土填筑; (2)控制含水量,不得高于最佳含水量2%; (3)对弹簧部位翻、换土填压; (4)赶工期时可加石灰碾压; (5)严禁采用透水性不同的土杂填; (6)开沟排水。 18、试分析路基工程滑坡原因,并提出相应处理措施。 [答案] 原因: (1)设计原因。 (2)施工:选土、排水、填筑方法、原始地表处理不当,挡土墙等防护失效。 处理: (1)处理好地表水。 (2)卸载(至少不加载)。 (3)地下水采取渗沟、集水井排除。 (4)填方路基滑坡、反压平衡、挡墙。 (5)挖方路基滑坡,修截水沟(距裂隙至少5m);少量滑坡,填隙;大量滑坡,采用土钉、预应力锚索或挡土墙。 19、用不同的土质混合填筑路堤时应注意什么事项? 答案要点: 采用不同土质填筑路堤要注意以下几点,以防止造成路基病害: (1)不同的土质应分层填筑,交替层次应尽量少,每种土质总厚度最好不小于0.5m; (2)透水性较小的土填筑下层时,其表面应做成双向不小于4%的横坡,以保证上层透水性填土的水分及时排出; (3)为保证水分蒸发和排除,路堤不宜被透水性差的土层封闭; (4)强度和稳定性差的土质应填在下层; (5)为防止相邻两段用不同土质填筑的路堤在交接处发生不均匀变形,交接处应做成斜面且将透水性差的土层填在下面。 20、路堑开挖的方案有哪几种?如何选用? 答:(1)横挖法,用于短而深的路堑; (2)纵挖法,用于路堑较长运距过远的情形; (3)混合法,用于长而深、工程量大而又集中的路堑。 21、对比梁桥与拱桥,为什么拱桥对基础条件要求高? 参考答案: 梁桥主要是以主梁受弯来实现承载的。拱桥是在竖直荷载作用下,作为承重结构的拱肋主要承受压力。 拱桥的拱脚则不但要承受竖直方向的力,还要承受水平方向的力。因此拱桥对

统计学简答题整理精编版

统计学简答题整理 GE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GEIHUA16H-GEIHUA GEIHUA8Q8-

统计学简答题整理第一章P11 1.获取直接统计数据的渠道主要有哪些及区别在于 普查、抽样调查 普查是为某一特定目的,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这是一种摸清国情、国力的重要调查方法。花费的时间、人力、财力和物力都较大,间隔的时间较长。而两次普查之间的年份以抽样调查方法获得连续的统计数据。 抽样调查是统计调查中应用最广、最为重要的调查方法,它是通过随机样本对总体数量规律性进行推断的调查研究方法。存在着由样本推断总体产生的抽样误差,但统计方法可以估计出误差的大小进一步控制误差;节省人力、财力、物力,又能保证实效性 2.简要说明抽样误差和非抽样误差。 非抽样误差是由于调查过程中各有关环节工作失误造成的。(它包括调查方案中有关规定或解释不明确所导致的填报错误、抄录错误、汇总错误,不完整的抽样框导致的误差,调查中由于被调查者不回答产生的误差,还有一种人为干扰造成的误差即有意瞒报或低报数据等)。非抽样误差在普查、抽样调查中都有可能发生,但可以避免。

抽样误差是利用样本推断总体时产生的误差。(由于样本只是总体的一部分,用样本的信息去推断总体,或多或少总会存在误差,因而抽样误差对任何一个随机样本来讲都是不可避免的。但可计量、可控制)。抽样误差与样本量的平方根成反比关系。 第二章P51 1.统计的计量尺度 ①列名尺度(定类尺度):是按照某一品质标志将总体分组之后,对属性相同的单位进行计量的方法。各组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没有大小、高低、先后之别。 ②顺序尺度(定序尺度):是按照某一品质标志将总体分组,对等级相同的单位进行计量的方法。各组之间的关系是有顺序的,可以进行排序。 ③间隔尺度(也称定距尺度):是按某一数量标志将总体分组,对相同数量或相同数量范围的单位或其标志值进行计量的方法。其特点是不仅可以进行排序,还可以计算不同数值之间的绝对差距。 ④比例尺度(也称定比尺度):是类似于间隔尺度,又高于间隔尺度的计量方法。其特点是不仅可计算数值的绝对差异,还可以计算数值的相对差异。 2.简述统计分组的概念和作用。 概念:统计分组是根据统计研究目的,选择一定的分组标志,将总体划分为若干组的统计方法。其目的是使组与组有明显差别,同一组中具有相对的同质性。(例:人口按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分组;企业按规模分为大型、中型和小型。)

关于大学物理考试简答题

简答 1 简述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开尔文表述和克劳修斯表述。 答案: 开尔文表述: 克劳修斯表述: 2 改变系统内能的途径有哪些?它们本质上的区别是什么? 答:做功和热传导。 做功是将外界定向运动的机械能转化为系统内分子无规则热运动能量,而传热是将外界分子无规则热运动能量转换为系统内分子无规则热运动能量。 3 什么是准静态过程?实际过程在什么情况下视为准静态过程? 答:一个过程中,如果任意时刻的中间态都无限接近于平衡态,则此过程为准静态过程。实际过程进行的无限缓慢时,各时刻系统的状态无限接近于平衡态,即要求系统状态变化的时间远远大于驰豫时间,可近似看成准静态。 4气体处于平衡态下有什么特点? 答:气体处于平衡态时,系统的宏观性质不随时间发生变化。从微观角度看,组成系统的微观粒子仍在永不停息的运动着,只是大量粒子运动的总的平均效果保持不变,所以,从微观角度看,平衡态应理解为热动平衡态。 5:理想气体的微观模型 答:1)分子本身的大小比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小得多,分子可视为质点,它们遵从牛顿运动定律。

2)分子与分子间或分子与器壁间的碰撞是完全弹性碰撞。 3)除碰撞瞬间外,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可忽略不计,重力也忽略不计,两次碰撞之间,分子作匀速直线运动。 1、在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若增大双缝间距,则屏幕上的干涉条纹将如何变化,若减小缝和屏之间的距离,干涉条纹又将如何变化,并解释原因。 答 :杨氏双缝干涉条纹间隔λd D x =?。增大双缝间距d ,则条纹间隔将减小,条纹变窄;若减小缝和屏之间的距离D,则条纹间隔也将减小,条纹变窄 。 2、劈尖干涉中,一直增大劈尖的夹角,则干涉条纹有何变化,并解释原因。 答案:由条纹宽度(相邻明纹或相邻暗纹间距)θλ 12n l =可得 劈尖的的夹角增大时,干涉条纹宽度变小,向劈尖顶角处聚拢,一直增大夹角,条纹间距越来越小,条纹聚集在一起分辨不清,干涉现象消失。 3、在夫琅禾费单缝衍射实验中,改变下列条件,衍射条纹有何变化?(1)缝宽变窄; (2)入射光波长变长; 【答案】:由条纹宽度 b f l λ=, (1)知缝宽变窄,条纹变稀; (2)λ变大,条纹变稀; 4、如何用偏振片鉴别自然光、部分偏振光、线偏振光? 答:以光传播方向为轴,偏振片旋转360°,

简答题及答案

四、简答题 1.通信系统的两项重要性能指标“有效性”和“可靠性”分别反映通信系统的什么性能?其相互间存在什么关系? 答:有效性用于反映通信系统的传输的容量大小。 可靠性用于反映通信系统的传输的质量好坏。 通信系统有效性和可靠性是相互矛盾的,即提高有效性则可靠性下降。 2.数字通信系统与模拟通信系统相比具有哪些特点? 答:抗干扰能力强;差错可以控制,从而改善传输可靠性;便于进行各种数字信号处理;保密性强;有利于实现综合业务通信网。 3.什么是误码率?什么是误信率?他们之间关系如何? 4.通信系统的两项重要性能指标有效性和可靠性分别反映通信系统的什么性能?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对应于这两项的具体指标是什么?5.什么是码元速率?什么是信息速率?它们的单位分别是什么?他们之间关系如何? 6.根据如图所示的数字通信系统模型,简述其中各部分与有效性和可靠性两项指标的关系? 7.如图为传输信道的模型,试写出相互间的关系表达式并作简要解释? 8.简述恒参信道和随参信道对数字信号传输的影响及克服方法? 9.何为香农公式中的“三要素”?简述信道容量与“三要素”的关系? 10.试用香农公式来解释调频方式与调幅方式性能上的优劣关系。 11.对于抑制载波的双边带信号,试简述采用插入导频法和直接法实现载波同步各有何优缺点? 12.设已调制信号的波形如图所示,请指出它们分别属于何种已调制信号,相应的解调分别可采用何种方式。 13.试对AM和DSB可否采用包络检波方式进行解调进行讨论? 14.在数字基带传输系统中,传输码的结构应具备哪些基本特性? 15.根据传输码应具备的特性,简述NRZ、RZ、AMI、HDB3、可否作为传输码? 16.试比较传输码AMI码和HDB3码之间的特点? 17.简述无码间干扰条件的含义? 18.在数字基带传输系统中,是什么原因导致码间干扰?简述部分响应波形中是否存在码间干扰? 19.部分响应技术具有什么特点?设有一数字码序列为1001010110001,若采用第一类部分响应传输,请写出相关编码后的数字序列?20.简述观察眼图的作用?以及正确进行眼图观察的方法? 21.某数字通信系统接收端的组成如图所示,请指出眼图应在那点进行观察?若眼图的线迹宽而不清晰,请判断原因? 22.模拟和数字调制其原理是一样的,但在实现时为何数字调制却不采用模拟调制电路来实现? 23.一个采用非相干解调方式的数字通信系统是否必须有载波同步和位同步?其同步性能的好坏对通信系统的性能有何影响? 24.简述为什么实际的数字调相不能采用绝对调相而采用相对调相? 25.试说明数字相位调制可以采用数字调幅的方式来实现的道理? 26.简述数字调制与模拟调制之间的异同点?多进制调制与二进制调制相比具有什么特点? 27.试从占用频带和抗干扰方面比较三种数字调制(2PSK、2FSK、2ASK)方式之间的特点? 28.根据低通型抽样定理试讨论、和时出现的情况(为抽样频率,为信号的最高频率)? 29.简述平顶抽样带来的失真及弥补方法? 30.试比较冲击抽样、自然抽样和平顶抽样的异同点? 31.简述带通型信号的抽样不易采用低通型抽样定理进行抽样的原因? 32.对于电话信号为什么要采用非均匀量化?非均匀量化各段的改善量分别为多少? 33.试画出PCM传输方式的基本组成框图?简述各部分的作用? 34.根据PCM传输方式的基本组成,若用于传输电话时,请简述各部分的作用及相应要求? 35.在我国的数字复接等级中,二次群的码元速率为8448kb/s,它是由四个码元速率为2048kb/s的基群复合而成。试解释为什么二次群的码元速率不是基群码元速率的四倍(8192kb/s)?复接中采用的是什么方式的码速调整? 36.解释最佳基带传输系统的含义?在理想信道下的最佳基带传输系统的结构具有什么特点? 37.简述连贯式插入法帧同步的基本方法? 38.为什么直接法载波同步方式要采用“非线性变换+滤波”或“非线性变换+锁相”? 39.一个采用非相干解调方式的数字通信系统是否必须有载波同步和位同步?其同步性能的好坏对通信系统的性能有何影响? 40.试简述采用插入导频法和直接法实现位同步各有何优缺点? 五、作图题 1.某调制方框图如图a所示。已知m(t)的频谱如图b,载频且理想带通滤波器的带宽为。 试求:(1)理想带通滤波器的中心频率为多少; (2)说明s(t)为何种已调制信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