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考试:城乡土地利用与规划

考试:城乡土地利用与规划

考试:城乡土地利用与规划
考试:城乡土地利用与规划

考试:城乡土地利用与规划1

【单选】下列不属于“十二五规划”规定的主体工作区的是()? A. 农业生产的主体工作区

? B. 城市建设的主体工作区

? C. 禁止开发的主体工作区

? D. 工业生产的主体工作区

?正确答案:D

2

【单选】下列不属于描述性理论的是()

? A. 同心圆理论

? B. 扇形理论

? C. 多中心理论

? D. 解释理论

?正确答案:D

3

【单选】开发控制的核心是()

? A. 政策的确定性

? B. 政策的稳定性

? C. 政策的开放性

? D. 政策的规划性

?正确答案:A

4

【多选】宏观的土地利用规划是从()角度来考虑经济问题的

? A. 整个地域

? B. 综合利益

? C. 既得利益

? D. 长远利益

?正确答案:A B D

5

【多选】一个完整的城市规划方案内容包括()

? A. 政策

? B. 管理规则

? C. 量化分析模型

? D. 图纸

?正确答案:A B D

6

【多选】()在开发建设决策中,使每一个地块的土地开发潜力有了最大意义的发挥

? A. 投资者

? B. 使用者

? C. 开发者

? D. 建设者

?正确答案:A B C

7

【判断】西方的城市规划是通过自然科学规律的发掘来解释城市现象()? A. 正确

? B. 错误

?正确答案:正确

8

【判断】管理相关的准则与城市规划里的总体规划关系更为密切()

? A. 正确

? B. 错误

?正确答案:正确

9

【判断】环境污染问题完全是由于技术原因和投资原因决定的()

? A. 正确

? B. 错误

?正确答案:正确

10

【判断】西方城市规划的规范性理论初期六七十年代以前走的是公共政策道路()? A. 正确

? B. 错误

?正确答案:错误

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关系【最新】

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关系: 相同之处:1、都有相关的法律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依据的是《土地管理法》城市规划依据的是《城乡规划法》 2、组织领导,都由各级人民政府负责组织 3、规划审批,都是分级审批 4、两规关系的法律规定,两规法律均规定 规划的不同之处: 1、规划的范围不同《土地管理法》第四条规定,国家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定土地用途,将土地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说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范围是相应行政级别辖区内全部土地资源,是从整体上把握区域内全部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开发和整治。《城乡规划法》第三条规定,城市规划区是指城市市区、近郊区以及城市行政区域内因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城市规划区的具体范围,由城市人民政府在编制的城市总体规划中划定。 2、关于规划思路。两规的规划思路是不同的,这两规之间重要的相异之处。《土地管理法》第十八条明确规定,下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当依据上一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编制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建设用地总量不得超过上一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控制指标,耕地保有量不得低于上一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控制指标。应当确保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内耕地总量不减少。由此可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思路是依据上一级下达的建设占用耕地、新增耕地面积和净增耕地面积三项控制指标,本着“从供给制约和引导需求”,重在“控制”,而且是刚性的。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时,没有自上下达的规划控制指标,城市的发展思路和城市规模是建立在对城市的社会、经济、历史、地理、资源、产业政策、人文背景等多因素综合分析,按照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提出城市发展目标和发展规模的设想,很少考虑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的问题,是从需要出发,着眼于“发展”。 3、两个规划的行政主管部门不同 4、两个规划编制的工作路线不一样 5、从微观上来说,两大规划的统计口径和范围存在差异 6、规划期限不一样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总体规划(以下简称“两规”)同为指导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空间性规划,两规的充分衔接对城乡建设顺利进行和可持续发展都有巨大的促进作用。然而在两规的编制过程中,由于出发点、规划对象、范围等方面存在不同,导致两规无法充分衔接,如城镇用地规模和布局难以协调一致、城镇形态难以保持一致及基础设施规划布局不同等。两规内容的不一致使部分建设项目无法同时符合两个规划,从而不能实现用地。这样不仅降低了土地利用效率、浪费了两规的建设用地指标,而且让土地使用者无所适从,损害了政府职能部门的公信力。两规不能充分衔接与目前规划编制实施的制度方法有很大关系,系统地分析两规编制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制度的角度研究解决方案,是促使两规协调的关键。一、两规协调的基础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总体规划都是地方政府为了城市可持续发展、土地可持续利用而编制的,最终目标也都是为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从根本上不存在矛盾。随着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两门学科的不断进步和完善,两规在编制中有越来越多的共通点,两规的方案更需要共同研究、相互衔接来确定,两规在前期研究、

《城乡土地利用与功能分区》教案3.docx

《城乡土地利用与功能分区》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城市和村镇的用地类型,建设用地构成比例及在用地规划中坚持的原则。 2. 结合阅读案例,了解城乡规划中项目选址的原则与方法。 3. 理解功能分区的定义,了解城市的主要功能区及划定功能区需要遵循的原则。 二、教学内容 (-)城乡规划中的土地利用 1. 人类对土地利用的两种主要方式: 营造______________ 利用其_________ ,获得生活、生产物质。 (生存发展场所、生产功能) 2. 3. 我国颁布的城乡主要建设用地构成比例标准:占建设用地20%?32%的是__________ 用地。 4. 土地利用原则:坚持“___________ ”的原则,使各类用地保持恰当比例。 5. 城市各类用地的比例关系的变化性。如城市道路、居住、对外交通和城市公共绿地 的用地比例呈逐步_____ 的趋势,工业用地、仓储用地的比例会逐渐______ 。 (居住建筑、合理用地、增加、降低) 思考 1. 城市各类用地比例变化是怎样的? 【提示】随着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城市职能的拓展,城市里的各类用地比例的关系将不断发生变化。城市道路、居住、对外交通和城市公共用地比例呈逐渐增加趋势,而工业用地、仓储用地的比例会逐渐降低。随着高新技术的应用,城市中新兴产业迅速发展,对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髙,城市环境绿化用地比例不断增加。

(二)城乡规划中的项目选址 城乡规划中的项目选址上海石化企业选址 1则 1.必须符合城乡规划中对土地使用的要求,并兼顾 与其他建设项目的关系。节约土地,尽量不占、少占耕 地,挖掘现有城市用地的潜力,合理调整用地。 2.要与城市环境规划相协调,对于影响环境卫生极易产 生有毒、有害物质的建设项目,应避开城市的水源保护 地和城市主导风向的上风地带以及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 保护区。3.要与城乡现状相衔接,要充分考虑城乡交通、 通信、能源、市政、防灾规划、用地等现状条件。 节约用地,兼顾与其他项 目的关系;与城市环境规划相 协调;能满足企业本身的防灾 要求 法 了解该项目的基本情况,如项目的名称、性质、规 模,对市政基础设施如供水、能源的需求量,采取的运 输方式和运输量,“三废”排放方式和排放量 了解石化企业本身的特 点;结合上海地区的环境条件 与城市发展规划,在适宜建设 的范围内先后拟定若干个方 案;综合比较最后确定金山卫 方案 依据城乡规划所确定的用地布局,在适宜建设的用 地范围内选择该项目的建设地址,通常提出若干方案进 行比较分析 综合考虑用地周围环境是否有利于建设项目的长远 发展,建设项目是否有利于城乡的合理布局,最后确定 合理可行的方案 1. 项冃选址的原则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符合城乡规划中对的要求,并兼顾与其他建设项目的关系。 ⑵要与_________ 规划相协调。 (3)要与 ________ 相衔接。 (土地使用、城市环境、城乡现状) 2. 项冃选址的一般步骤

城市交通发展与土地利用如何协调的探讨

城市交通发展与土地利用如何协调的探讨摘要:随着城市的发展规模越来越快,居民对于城市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城市道路交通的发展问题,成了当前城市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随着城市化、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城市的环境越来越好,规模越来越庞大,但是城市的交通和道路条件却与城市的现代化程度不相匹配,交通设施和道路情况出现了滞后的现象。城市的交通发展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可是城市的土地利用率却很低,也是城市建设的一大难点。 关键词:城市交通发展土地协调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scale more and more quickly,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city residents to more and more is also high.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urban road traffic problems, became the modernization of the city of an important issue. with the quickening pace of urbanization and modernization, environment of the city more and better, more and more large scale, but the city traffic and road conditions and city modernization degree but don’t match, traffic facilities and road condition have lagged behind phenomenon. traffic in the city development has made some achievements, but the city land utilization ratio is low, and the problems of urban construction. key words: urban transportation development land

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关系

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关系

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关系: 相同之处:1、都有相关的法律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依据的是《土地管理法》城市规划依据的是《城乡规划法》 2、组织领导,都由各级人民政府负责组织 3、规划审批,都是分级审批 4、两规关系的法律规定,两规法律均规定 规划的不同之处: 1、规划的范围不同《土地管理法》第四条规定,国家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定土地用途,将土地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说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范围是相应行政级别辖区内全部土地资源,是从整体上把握区域内全部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开发和整治。《城乡规划法》第三条规定,城市规划区是指城市市区、近郊区以及城市行政区域内因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城市规划区的具体范围,由城市人民政府在编制的城市 总体规划中划定。 2、关于规划思路。两规的规划思路是不同的,这两规之间重要的相异之处。《土地管理法》第十八条明确规定,下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当依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总体规划(以下简称“两规”)同为指导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空间性规划,两规的充分衔接对城乡建设顺利进行和可持续发展都有巨大的促进作用。然而在两规的编制过程中,由于出发点、规划对象、范围等方面存在不同,导致两规无法充分衔接,如城镇用地规模和布局难以协调一致、城镇形态难以保持一致及基础设施规划布局不同等。两规内容的不一致使部分建设项目无法同时符合两个规划,从而不能实现用地。这样不仅降低了土地利用效率、浪费了两规的建设用地指标,而且让土地使用者无所适从,损害了政府职能部门的公信力。两规不能充分衔接与目前规划编制实施的制度方法有很大关系,系统地分析两规编制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制度的角度研究解决方案,是促使两规协调的关键。 一、两规协调的基础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总体规划都是地方政

城市土地利用与交通规划

城市土地利用与交通规划 【摘要】研究交通与土地利用的关系是交通规划的重要一环,解决城市交通最上层面的对策是调整城市结构和土地利用的形态。(1)城市土地利用对未来交通状况起导向作用,一旦土地利用形态确定了,交通需求的总量、时间空间分布特性、强度特性就基本确定了。(2)交通量的大小也会给未来土地分配一定反馈。交通与土地利用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协调交通与土地利用的关系,注重土地利用规划和交通规划的综合化对城市城市发展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土地利用交通规划反馈相互作用城市发展在城市规划建设中,最好的选择是较小的资源投入,较小的环境代价,最大程度的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所产生的交通需求,这就是要求我们向着可持续交通系统的方向研究探讨。研究交通规划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内容,比如交通的产生与吸引,交通分配,交通方式的划分,是一项综合内容的系统性工程。而在这项工程的最开始也是最重要的是交通的产生与吸引。影响交通产生与吸引的因素有很多,土地利用则是最主要的因素,本文通过对城市土地与交通需求特性和交通供求关系的分析,提出了土地利用和交通一体化的方法与思路。一、交通与土地利用的关系 关于土地利用与交通规划的关系,土地利用会引导交通分布,交通状况又会反作用于土地利用,这就好比是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问题。 从土地利用的角度来说,发达到交通改变了城市的结构和利用形态,使城市中心过密人口向周围疏散,是土地功能划分的更为明显,同事交通的规划和建设对土地利用城市发展具有导向作用,交通设施沿线的土地开发利用异常活跃,各种社会基础设施都会集中在地铁和干道周围。

改变后的土地利用增加出行产生较大的交通需求 增加了土地利用价值增加可达性改善交通需求 在这个环型关系中,任何一个环节的改变都将给其它环节带来影响。在一个城市中,从土地开发利用出发,总是希望土地利用效率越高越好,尤其是黄金地带,更是投资者们的众矢之的。这样的开发,必然导致出行生成的增加,从而提出对交通设施的更高要求,使交通设施得以改善,然而,随着可达性的增加,又会吸引人们对该地区在人力和物力方面继续投入。于是就形成一个正反馈过程,但是这个正反馈过程不可能无限进行下去,因为城市的某些交通设施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是难以改建以增加其通行能力的,从而当土地的开发超过一定强度后,其所吸引的大量交通量将导致某些路段出现拥挤现象,导致已开发区域由于其可达性下降,随之土地使用的边际效益也下降以致于整个城市运转效率的下降。因而二者之间应是相互协调的关系。在城市交通规划与城市土地利用规划乃至更有指导建设意义的详细规划中都应该遵循这一原则,它是控制城市用地与城市交通容量、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根本原则。 二、交通和区位理论 区位理论产生于19世纪20-30年代,其标志是1826年德国经济学家屠能发表的《孤立国同农业和农民经济的关系》。区位理论是关于人类经济活动空间组织优化的理论,它是从空间和地域方面定量的研究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尤其是社会向现象中的经济现象理论。 1、交通与商业区位理论 商业区位的主要特征是通达性高,保证购物者能顺利的到达商业区。在不同的商业区,交通条件越好,则其服务对象在数量上越高。在一定的交通条件下,商业区的发展规模是有上限的,存在均衡的商业规模。随着商业区的功能的加强,吸引的人流规模不断增加,人流对交通

土地利用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关系如何协调两规

土地利用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关系,如何协调两规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目的与任务 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目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土整治和环境 保护的要求、土地供给能力以及各项建设对土地的需求,对一定时期内一定行政区划范围的土地开发、利用和保护所制定的目标和计划,是对区域内的土地利用进行的总体战略部署。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目的是协调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对土地的需求,以取得最佳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 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任务。国家、省、地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主要任务是在对辖区内土地资源 的利用现状、潜力及各种用地需求量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确定规划期内土地利用的目标和方法; 协调部门用地矛盾,统筹安排各业用地;逐级分解规划的各类用地控制指标,重点确定城镇用地规模控制指标,落实重点建设项目用地和农田保护区等重要土地用途区的布局;提出实施规划的政策措施。省级规划要实现省域内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地级规划要重点安排好城乡结合部的土地利用,确定城镇建设用地的范围。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主要任务是根据上级规划的要求和本地土地资源的特点,分解落实土地利用的各项指标,划分土地用途区,重点划定城镇、村镇建设用地区、独立工矿区、农业用地区等,为土地用途转用规划许可提供依据。 城市总体规划的目的与任务 1.城市总体规划的目的。城市总体规划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性质、发展目标、发展规模、土地利用、 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实施措施,是根据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在研究城市密度的前期下,对城市空间布局和城市形态的总体设计。城市总体规划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城市的发展方向和建设安排。 2.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任务。综合研究和确定城市性质和空间发展状态,统筹安排城市各项建设用 地,合理配置城市各项基础设施,处理好远期发展和近期建设的关系,指导城市合理发展。 城市规划是为了实现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进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全面安排。 分析土地利用规划与城市规划两者的目的和任务可以得出两者的内在联系: 1.核心内容和根本目标的一致性。城市总体规划是一种区域性、综合性规划,它是以城市建设和经 济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一种专业性规划,是以合理安排现有的土地资源,确保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目的。两项规划的侧重点虽有不同,但从城市发展的角度看,“两规”都是在对现状进行充分的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为依据,都是将土地作为主要规划对象,核心内容都是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在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这一根本目标上是一致的。 2.规划空间的从属性。从“两规”的空间范围来看,城市规划区并非整个行政辖区范围,只是其中 的一部分,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规划范围是整个行政辖区内的全部土地,其规划范围比城市规划范围大。因此,城市总体规划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一个专项规划,两者是点和面的关系,是局部和整体的关系。所以,城市规划中有关城镇体系布局、城市用地规模、用地选择、城市区域的土地利用和各项建设用地指标,应当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协调。同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也应为城镇的发展建设等创造较好的条件。 3.土地需求与土地供给的关系。从规划的内容、手法和成果看,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是建设与规划、土地供给与土地需求的关系。城市总体规划是以建设为中心,展开城市各项建设的总体规划。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以土地利用为中心,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促进各业健康发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内容上更全面、更具体地体现了一个地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配置、土地利用结构的综合调整与优化、土地利用的宏观调控与微观管理机制。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关系是建设与规划、土地需求与土地供给的关系。而且,两者在城镇和村镇发展用地的规模、方向和范围等方面又必须

浅谈城市交通规划与土地利用

浅谈城市交通规划与土地利用 摘要:城市交通与土地使用的关系一直是城市规划研究的热点之一。城市土地利用和交通规划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循环与反馈关系。因此,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同时进行,互为反馈,才能做到彼此协调,有利于解决城市交通问题。 关键词:交通规划;土地利用;路网结构;纠错能力 0引言 传统城市规划是以土地使用规划为核心, 城市交通规划和道路系统规划往往作为一种配套性的规划依附与土地使用规划。单纯的土地使用规划难以保证交通的合理性, 而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又难以理解规划布局的意图, 致使土地使用与交通组织和道路系统脱节,现在城市中许多交通困境正是因此而产生的。 1交通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的关系与现状 城市是什么?从形态上讲,是道路与房屋的某种组合。城市交通形态的形成是社会经济活动系统产生的交通需求与城市交通系统产生的交通供给共同作用的产物,而土地利用是社会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表现。许多年来,我国的各大城市路没少修,钱没少投,车子普遍率并不高,到处都是交通拥堵,频发交通瘫痪,一个极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建的路的结构不合理,导致交通运行效率低下。城市土地利用形态与交通系统的协调,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特别是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关键。城市土地利用和交通运输系统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循环与反馈关系。将两者结合起来,同时进行,互为反馈,才能做到彼此协调,有利于解决城市交通问题。 传统交通规划的指导思想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应该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但是,传统交通规划理论体系没有建立从供求两个方面解决交通问题的交通需求管理理念; 未考虑环境、能源和满足交通需求之间的协调关系;也无法捕捉交通基础设施改善之后引起的交通需求的全面变化。一般来说,城市道路系统是交通规划的核心内容,而在规划过程中对资源—环境—交通需求之间的关系研究相对落后。目前,我国城市总体规划中的交通系统规划多局限于道路网络规划和交通设施的用地规划,不是全面系统的交通运输规划,通常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很少考虑交通规划。 2城市交通规划与土地利用问题日益严重原因分析 2.1土地利用规划与交通规划分离 从交通规划的角度来说,不同的土地利用形态决定了不同的交通发生量、交通吸引量和交通分布形态。土地利用形态的不合理或者土地开发强度过高,将会导致交通容量无法满足的交通需求。由于历史原因,我国一些城市在城市规划建设中缺乏交通意识,使得土地利用规划与交通规划持续分离,加之未能深刻认识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作业:对你所在村的土地资源及利用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可有所侧重)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土地利用现状是自然客观条件和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综合作用的结果。它的形成与演变过程在受到地理自然因素制约的同时,也越来越多地受到人类改造利用行为的影响。不同的社会经济环境和不同的社会需求以及不同的生产科技管理水平,不断改变并形成新的利用现状。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是对规划区域内现实土地资源的特点,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利用程度、利用效果及存在问题作出的分析。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基础,只有深入分析土地利用现状,才能发现问题,作出合乎当地实际的规划。因此,在编制土地利用规划时,必须对土地利用现状作深入调查,分析土地利用现状资料,找出土地利用存在问题,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重要依据。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P1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P2示例 第一节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P1 土地利用现状评述内容(所有小点为超连接) 一、土地利用的自然与社会条件分析 二、土地资源数量质量的动态变化分析 三、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分析 四、土地利用程度与效益分析 五、土地利用生态条件分析 六、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一、土地利用的自然与社会经济条件分析 主要对气候、地貌、土壤、水文、植被、矿藏、景观、灾害等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和人口、城市化、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主要农产品产量与商品化程度、基础设施等社会经济条件进行分析、比较、明确本规划区土地利用的有利与不利因素。 二、土地资源数量、质量的动态变化分析:

根据土地详查、变更调查、土壤监测和人口、土地、农业、城乡建设统计年报,分析、比较规划区域各类土地面积、人均占有量和质量,以及土地利用近10年的变化情况,研究引起土地利用变化的原因,评价土地利用变化对经济、社会、环境的影响。 三、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分析: 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是研究各种用地,包括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水域和未利用地占全规划区总面积的百分比,分析各类土地比例关系及各类土地在全区范围内的分布是否合理,总结土地利用的特点和规律。 四、土地利用程度与效益分析: 1、土地利用程度分析 主要有以下计算指标: 土地利用率=[(土地总面积-未利用土地面积)/土地总面积]*100% 农业利用率=农业用地(农林牧渔业用地)/土地总面积*100% 水面利用率=已利用水面面积/水面总面积*100% 建设用地率=建设用地(居民点、工矿、交通、水利设施用地等)/土地总面积*100% 土地垦殖率=(耕地面积/土地总面积)*100% 耕地复种指数=(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耕地面积)*100% 土地复垦率=(废弃土地复垦利用面积/废弃土地总面积)*100% 人均城镇用地=城镇用地/城镇人口(平方米/人) 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农村居民点用地/农村人口(平方米/人) 路网密度=公路里程/土地总面积(公里/百平方公里) 2、土地生产率分析: 单位土地经济密度=国民生产总值/土地总面积 单位面积产量(产值)=某作物产量(产值)/某作物播种面积 单位农业用地总产量=农、林、牧、渔总产值/农业用地面积; 单位耕地面积产量(产值)=作物产量(产值)/耕地面积; 单位水面水产品产量(产值)=水产品产量(产值)/水面面积; 五、土地利用生态条件分析 建立有人工调控的自然、社会和经济复合的土地生态系统,并在其运转过程中使自然结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相互促进,从而使土地发挥最大、更好的利用效益。 六、土地利用存在问题和建议分析 (1)人均耕地拥有量、耕地增减状况、原因,如何保护耕地; (2)农用地(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生产率与利用率与同类地区比较处何种水平,

城市土地利用规划

第五讲城市土地利用规划 提要: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基本原理 工业仓储用地的规划布局 城市公共设施用地的规划布局 居住用地的规划布局 城市对外交通设施用地的规划布局 城市郊区规划 §1.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基本原理 ?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的地位、职能与内容 ?城市规划与城市土地利用规划 城市土地利用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广义土地利用:包括道路、市政基础设施用地等的所有城市建设用地 狭义土地利用:除上述设施外的土地,按城市活动类型主要分为:工业(产业)、商务·商业、居住、以及公园绿地四大部分 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的特点:与以土地所有权为代表的社会制度、社会经济运行模式密切相关。 ?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的职能 城市外部:通过城市规划区、规划建成区的划定,确定城市的空间发展方向,促进、保障城市建设的有序发展。协调城市建设用地与非城市建设用地的关系。 城市内部:为各种城市活动安排必要的空间(工作、居住、游憩、交通) ?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的内容 各种城市功能,及其相互关系的空间安排——土地利用规划方案 实施土地利用规划的手段——项目审批,Zoning,城市重点地区开发 ?影响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的因素 土地利用规划通过规划师、以及当权者的价值判断的已确定,并通过对开发活动的限制和积极建设得以实施。其中影响土地利用决策的因素有: ?经济因素 市场经济环境下,最重要的因素。 土地利用的分布由土地市场中的供给——需求关系所决定(商务商业、工厂、居住)城市发展与具体项目布局预测的学说:土地经济学 从计划经济(并非不考虑经济因素)走向市场经济(切实的压力)的过程 ?社会因素 经济因素并非决定城市土地利用的唯一因素 城市生态学:社会学者将生态学的原理引入城市领域,集中与分散、向心与离心、入侵与迁移等(以多种族社会的美国为主) 社会组织论:构成城市社会的个人以及团体的价值观、行动、及其相互的影响——价值观对土地利用形成的影响(例:旧城改造) 经济因素与社会因素的相互影响(例:居民不愿迁出旧成区的原因) 规划中对社会集团价值观的关注 ?公共利益 城市规划制定者——政府的出发点 公共利益的要素:安全、健康、便利、宜人、经济(对公共而言)

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

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 关键词:都市交通,土地利用,互动关系 1.都市交通和土地利用关系的理论研究 1.1芝加哥学派的土地利用模式对交通的考虑 伯吉斯的同心环模式:假设都市所在地区为均质的平地,各种土地利用呈同心环布局。都市内的交通运输线呈放射式,同心环式的土地利用形式也将随之变形。 霍伊特的扇形模式:在同心环模式的基础上,按照线性易达性和定向惯性的阻碍,都市向外扩展呈不规则式。轻工业和批发商业对运输线路的易达性最为敏锐,因此呈楔形。贫民住在围绕工商业土地利用的地段,中产阶级和富人沿着交通大道或河道向外进展。因此都市土地利用功能区的布局呈扇形或楔形。 哈里斯和厄尔曼的多核心模式认为,都市内部结构中除cbd外,还有其它次要的中心生长点,次中心的形成由交通位置的优越性决定,交通是多核心形成的重要因素。 1.2古典经济学派的区位论中对交通与土地利用关系的探讨 古典经济学派在研究区位中将交通作为要紧因素的理论包括凡杜能的农业区位论、韦伯的工业区位论、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 农业区位论认为,农业进展是由市场谷价决定的,不同农作物距离市场的远近都有其相对的优势区位,即交通是区位优势的决定性因素。农业区位论是最早揭示交通对土地区位阻碍的理论之一。 工业区位论认为,决定区位的差不多因素是生产地、原料地、消费地三者之间的运费,在决定区位的诸多因素中,交通费用是首要的。 中心地理论认为市场原则、交通原则和行政原则共同支配中心地体系的形成。交通是都市中心地土地利用模式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2.都市土地利用模式是都市交通模式形成的基础 都市土地决定了都市的交通源、交通供需特点和交通方式,不同的都市土地利用模式,必定要求有相应特点的都市交通模式与之相习惯。 2.1单中心同心圆模式对都市交通的阻碍

城市轨道交通对土地利用的影响分析

城市轨道交通对土地利用的影响分析 摘要结合国内外有关案例,从城市土地的利用强度、利用类型以及沿线地区活力等三个角度,重点剖析了城市轨道交通对土地利用的影响,以探索城市轨道交通对沿线土地利用的影响规律。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城市用地,城市规划 城市土地利用与城市交通运输是形成城市空间结构的两种基本活动,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动。城市土地利用活动刺激了人和货物交通需求的产生,并不断增加交通系统的负荷,从而导致城市交通功能和效率的下降。而城市交通系统不仅用以实现人和物的流动,同时会影响用地的可达性,从而改变和调整城市空间布局结构。因此,在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开发中,不可能单纯以土地利用或交通系统为本位主义,而需要注重二者的互动关系和整合效应,协调其间的空间和时序关系,以促进良性循环的实现。 1 城轨交通对城市土地利用强度的影响 城市中的交通形式同土地开发模式紧密相联。密集的城市结构促使公共交通的发展,而分散的住宅布局促使小汽车的普及,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逐渐增多以及城市地下空间的形成和完善,城市轨道交通将成为城市土地开发和旧城改造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如法国里昂市政府规划部门曾在旧城东侧开辟了一个新区,由于第一条地铁只通过新区,于是出现了新区健康发展、旧城日渐萧条的局面;而当经过旧城的第二条地铁建成后,旧城又焕发了生机,恢复了往日的繁荣。 城市交通设施与城市土地利用形态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城市主要交通方式的运量越大,所形成的城市内聚力就越强,城市常常呈紧凑的形态。城市轨道交通可以促进沿线土地的高密度开发。 2 城轨交通对城市土地利用类型的影响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将为人们提供快速出入市中心的交通手段,从而能使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在地域上分开,使居住地疏散出市中心。这样,住宅和商业等设施更容易向轨道交通沿线影响区域范围内高度集聚,从而导致城市轨道交通沿线住宅和商业等设施的用地需求量增加。因此,城市轨道交通沿线区域土地的使用类型,也将按照市场规律发生改变,不仅可以强化市中心的金融、贸易、服务业等功能,而且也将为城市新城的形成提供强有力的交通支持。 以东京武藏野线新浦安站对周边地区土地利用的影响为案例进行分析:图1~3分别列出了新浦安站周边(0. 5 km 圈、1 km 圈、2 km 圈) 范围内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情况[ 3 ] 。从图1 可以看出,在新浦安站周边0. 5 km 圈范围内,1974 年仅仅完成土地平整性质的用地(相当于熟地) 占了总用地的80 % 以上,随后这些用地渐渐被开发成住宅用地和道路等公共设施;到了1984 年,住宅用地和道路等公共设施用地达到了总用地的80 % 以

考试:城乡土地利用与规划

考试:城乡土地利用与规划1 【单选】下列不属于“十二五规划”规定的主体工作区的是()? A. 农业生产的主体工作区 ? B. 城市建设的主体工作区 ? C. 禁止开发的主体工作区 ? D. 工业生产的主体工作区 ?正确答案:D 2 【单选】下列不属于描述性理论的是() ? A. 同心圆理论 ? B. 扇形理论 ? C. 多中心理论 ? D. 解释理论 ?正确答案:D 3 【单选】开发控制的核心是() ? A. 政策的确定性 ? B. 政策的稳定性

? C. 政策的开放性 ? D. 政策的规划性 ?正确答案:A 4 【多选】宏观的土地利用规划是从()角度来考虑经济问题的 ? A. 整个地域 ? B. 综合利益 ? C. 既得利益 ? D. 长远利益 ?正确答案:A B D 5 【多选】一个完整的城市规划方案内容包括() ? A. 政策 ? B. 管理规则 ? C. 量化分析模型 ? D. 图纸 ?正确答案:A B D 6 【多选】()在开发建设决策中,使每一个地块的土地开发潜力有了最大意义的发挥

? A. 投资者 ? B. 使用者 ? C. 开发者 ? D. 建设者 ?正确答案:A B C 7 【判断】西方的城市规划是通过自然科学规律的发掘来解释城市现象()? A. 正确 ? B. 错误 ?正确答案:正确 8 【判断】管理相关的准则与城市规划里的总体规划关系更为密切() ? A. 正确 ? B. 错误 ?正确答案:正确 9 【判断】环境污染问题完全是由于技术原因和投资原因决定的() ? A. 正确 ? B. 错误

?正确答案:正确 10 【判断】西方城市规划的规范性理论初期六七十年代以前走的是公共政策道路()? A. 正确 ? B. 错误 ?正确答案:错误

城市土地利用与交通规划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城市土地利用与交通规划 一、城市交通系统与土地利用互动关系研究 1971年,美国交通部提出了“交通发展和土地发展”的研究课题,揭开了土地利用与交通关系理论的综合研究序幕,其后许多学者开始了现代城市交通系统与土地利用关系理论的专门研究,概况起来主要有三方面内容。 1.城市交通系统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1)城市交通系统深刻地影响着城市空间形态:亚当斯()归纳总结了北美城市交通系统与城市发展模式特征,认为两者关系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步行马车时代(1800-1890年)、电车时代(1890-1920年)、汽车时代(1920-1945年)和高速公路时代(1945年-)。施盖尔弗(Schaeffer,1975)和斯科勒(Sclar,1975)系统地探讨了城市交通系统与城市空间形态的关系,他们认为:城市空间形态在交通系统影响下经历了由“步行城市”演变到“轨道城市”直至最终“汽车城市”的过程,指出了城市交通系统在城市空间形态演变中的影响作用。1980年美国一项关于亚特兰大、巴尔的摩等城市环城公路对土地利用影响的报告指出了公路和城市形态之间的联系,再次证明了公路对城市空间形态有着巨大影响。之后,纽曼和肯沃思(Newman andKenworthy,1996)再次深入研究了交通系统对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把城市空间形态划分为三个阶段:传统步行城市(The Walking city)、公交城市(The Transit City)和汽车城市(The Auto-mobile City),后来霍尔(Hall,1997)和里士满(Richmond,1998)等人的研究对此表示了肯定与支持。 (2)城市交通系统影响土地利用布局:耐特(Knight,1977)研究了交通系统对土地利用的影响,系统总结了影响土地利用的各种因素:土地可达性、土地连接成片难易程度和土地使用政策等,其中土地可达性(即交通条件)是影响土地使用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但城市交通系统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并非是单向的,斯多夫(Stover,1988)和科普克(Koepke,1988)研究指出两者之间存在

土地用途规划分类与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对应关系表.docx

参考医学 一级分类农用地 建设用地表 B.1土地用途规划分类与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对应关系表 土地用途规划分类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二调) 二级分类三级分类编码名称 耕地01耕地 园地02园地 林地03林地 041天然牧草地 牧草地 042人工牧草地 104农村道路 114坑塘水面 其他农用地117沟渠 122设施农用地 123田坎 05商服用地 061 工业用地 063仓储用地 071城镇住宅用地 城镇用地 072农村宅基地 08 公共管理与公共 服务用地 城 103街巷用地 121空闲地 乡 建 05商服用地 设 用 061 工业用地 地 072农村宅基地 农村居民点用地 08 公共管理与公共 服务用地 103街巷用地 121空闲地 061工业用地 其他独立建设用地063仓储用地 米矿用地

备注 城中村村办企业

参考医学 土地用途规划分类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二调) 一级分类二级分类三级分类编码名称备注 铁路用地101铁路用地 公路用地102公路用地 民用机场用地105机场用地 交通水利用地港口码头用地106港口码头用地 管道运输用地107管道运输用地 水库水面113水库水面 水工建筑用地118水工建筑物用地 建设用地风景名胜设施用 088 风景名胜设施用地 地 其091军事设施用地 他 092使领馆用地 建 设 特殊用地093监教场所用地 用 地 094宗教用地 095殡葬用地 盐田062米矿用地 河流水面111河流水面 湖泊水面112湖泊水面 水域 115沿海滩涂 滩涂 内陆滩涂 116 苴 043其他草地 丿、他 119冰川及永久积雪 用地 124盐碱地 自然保留地 125沼泽地 126沙地 127裸地 ( 注 :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4《第三章 城乡规划 第二节 城乡土地利用与功能分区》_3

3.2 城乡土地利用与功能分区学案(人教版选修4) 学习目标 1.了解人类对土地的利用方式。2.了解城乡规划中土地利用的原则和要求。3.理解掌握城乡规划中项目选址的原则和要求。4.了解城市功能区的划分,掌握城市功能区的布局原则和要求。5.通过本节的学习,初步形成正确的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布局意识,增强对城乡环境的保护意识,增强关心和爱护城乡环境的社会责任感。 一、城乡规划中的土地利用 (1)利用它的空间营造生存发展场所。 (2)利用它的①________功能,获得各种生活、生产物质。 2.土地利用类型 (1)②________用地。 (2)村镇用地。 3.城镇用地构成比例 (1)原则:“③____________”。 (2)变化:随着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城市职能的拓展,不断发生变化。 二、城乡规划中的项目选址 1.重要性:是实施城乡规划的④________所在。 2.要求 (1)必须符合城乡规划中对土地使用的要求,并兼顾与其他建设项目的关系。 (2)要与城市环境规划相协调,对产生有毒、有害物质的建设项目,应避开城市的 ⑤________保护地和城市主导风向的⑥________地带以及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保护区。 (3)要与城乡现状相衔接。 3.步骤 (1)首先了解该项目的⑦____________。 (2)依据城乡规划所确定的用地布局,在适宜建设的用地范围内选择该项目的 ⑧____________。 (3)综合考虑用地周围环境是否有利于建设项目的长远发展和⑨__________________。 (4)最后确定合理可行的方案。 三、城乡规划中的功能分区 1.划分依据:区域的主要职能和自然条件。 2.城市用地分类:○10________用地、居住用地、?_______用地、交通运输用地、?________用地、绿地等。 3.城市功能区:?________区、工业区、?________区、文教区、仓储区、?____________ 区、市级公共绿地、?________________及其他功能区等。 一、城市和村镇建设用地类型及其差异 人类对土地的利用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利用它的空间营造生存发展场所;二是利用它的生产功能,获得各种生活、生产物质。在用地分类上,城市比农村多一项“特殊用地”,差异不大。但在每一类用地中,城乡的用地内容差异较明显。因为城市人口、物质及生产、生活活动都十分集中,所以在用地内容上也较农村丰富。 典例1下图是“某地区土地利用现状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城市规划与土地的使用性质

目录 第一章总则 (2) 第二章土地使用性质分类及控制 (3) 第三章蓝线、绿线、黄线控制 (4) 第四章土地使用强度控制 (5) 第五章建筑间距 (6) 第六章建筑物退让 (9) 第七章建筑物的高度和景观控制 (12) 第八章配套设施规划 (14) 第九章道路交通规划 (17) 第十章绿地控制 (18) 第十一章城市设计控制 (19) 第十二章市政工程规划 (22) 第十三章规划实施措施 (24) 附录1:名词解释 (25) 附录2:文本用词说明 (26)

台州市椒江商业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 文本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本规划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90)、《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台州市椒江区分区规划(2004-2020)》、以及台州市各相关专项规划而制定。

第二条本规划是台州市椒江商业中心建设和开发的法定指导性文件,自本规划批准公布之日起,本片区范围内的一切建设和土地利用活动,均应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的规定,执行本规划。下一层次规划(详细规划、城市设计等)也应遵循本规划的原则和具体要求进行编制。 第三条规划范围 本片区位于椒江老城区核心地段,东起解放北路,西到轮渡路,北以工人路为界,南至中山西路,总用地面积约为32.2公顷。 第四条控制规模 本片区规划居住人口控制规模为9500人,建设用地控制规模为32.2公顷。 第五条本规划的解释权属台州市建设规划局,如需调整,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的有关规定。 第六条本规划经台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后,自公布之日起开始实施。第七条文本中有下划线的文字为本规划的强制性内容。 第二章土地使用性质分类及控制 第八条本片区规划功能定位为:集购物、办公、居住、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商业街区。 第九条本片区土地使用性质分类和代号采用《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DJl37-90)规定的标准。一般应按照本规划所标定

土地利用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关系探讨

土地利用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关系探讨 发表时间:2019-07-23T14:52:14.120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3期作者:余峰 [导读] 摘要:在现代城市建设中,城市规划的重要性日益突显,规划的内容涉及到各个方面,比如空间、交通、功能等等,在诸多规划中,土地利用是占据核心地位的,土地利用的合理不仅关系着土地资源的效益,也会影响到城市的长远发展。 扬州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省扬州市 225000 摘要:在现代城市建设中,城市规划的重要性日益突显,规划的内容涉及到各个方面,比如空间、交通、功能等等,在诸多规划中,土地利用是占据核心地位的,土地利用的合理不仅关系着土地资源的效益,也会影响到城市的长远发展。对此,在对土地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时,需要从城市规划的角度综合考虑,发挥调控作用,促进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土地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源,在现代城市化发展背景下,土地利用与城市规划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虽然我国国土面积广阔,但土地资源依然十分紧张。因此,加强对土地利用中城市规划调控效能的研究,提升城市规划科学性,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要求。 关键词: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协调 引言 城乡规划与土地规划都在我国开展了很长的一段时间,然而,城乡规划与土地规划在我国属于两个分别的概念。在进行具体的城乡建设时,需要充分考虑到土地规划管理以及城乡规划两个方面。这两者在我国发展过程中的经验累积各不相同,尽管都十分重要,但却各具特点,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合理调整土地规划管理与城乡规划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城乡建设的由于发展。 1、土地利用与城市规划间关系概述 (1)从出发点来看,无论是土地利用规划,还是城市规划,其出发点都是促进社会进步与国民经济的发展,两者的基础核心都是土地资源,所以,都需要最大程度的提高土地资源的效益。具体来说,在土地利用规划中,其需要遵循国家整体的规划体制,为实现发展的目标,来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科学规划,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城市规划的则要在社会发展目标的要求下,综合规划多方面内容,包括城市属性、发展方向与规模等,实现城市建设、经济的进步。 (2)从两者包含关系上来看,城市规划是整体,土地利用是局部,两者间联系紧密,相互制约,城市规划如果没有考虑土地利用,规划方案与实际间会出现脱节,规划落实就容易出现问题,同样,如果土地利用不是在城市规划这一整体前提下开展,就容易造成两者间相互冲突,导致后期土地利用被重复修改,带来大量的麻烦与工作。所以,在土地利用与城市规划处理上,要做到相互衔接与补充,实现两者的协调发展。 2、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存在的问题 首先,个别城市在开展城市规划工作的过程中,政府部门为提升工作效率,经常会制定出相应的经济发展指标,但从指标的整体情况看,却未能从长远角度出发,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应用和规划,如此缺乏科学性又不健全的土地使用结构,直接影响了城市经济的可持续稳定发展,同时也引发了严重的资源浪费问题。 其次,土地资源应用缺乏合理性通常都是体现在资源浪费的问题上。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增长,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在此情况下,个别地方政府常无视国家相关法规,随意开展土地征用活动,限制了土地资源应用效率的提升。虽然在城市中存在着很多被开发过的土地资源,但由于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进而难以满足城市发展的实际需求,最终出现了严重的资源浪费问题。 最后,我国在构建“花园城市”和“绿色城市”过程中,环境保护工作至关重要,其是确保城市可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但是从目前实际发展现状看,个别地方在进行城市规划的过程中,习惯性将目光和精力集中在经济效益上,进而直接忽视环境保护工作的有效开展和落实,甚至还引发严重的生态环境破坏问题。如在城市规划中,过分重视工业建设,进而直接引发环境污染问题,威胁着城市人们身体健康。 3、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实现协调的有效措施 3.1 加强部门间协调,做好信息共享 在土地利用中,城市规划是主要的调控手段,由于涉及到多个部门,在想发挥调控作用,就必须从长期发展的角度,加强部门间的协调,通过全面、高效的信息共享,来推动土地利用效率的提升。具体来说,需要采取的措施有:(1)建立部门协调机制,根据各部门工作内容的不同与城市规划、土地利用的需求,明确各部门需要承担的职责,制定部门间合作、交流机制,开设联合小组,定期开展联席会议,及时反馈工作中的问题与开展情况,加强部门间的了解,根据城市发展规划战略与要求,对土地利用目标、情况进行改进,减少土地资源闲置或浪费等情况。(2)做好信息共享工作,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网络信息平台,及时将城市规划、土地利用的情况实时录入到平台中,实现工作信息的及时、全面共享,使部门之间可以掌握工作动态与进展情况,并对自身工作进行合理调整,保证土地利用与城市规划间的相匹配,提高土地利用水平。 3.2 建设用地要具有合理性 城乡规划过程中,应当对土地利用情况进行严格控制,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对城市建设土地进行管理。在土地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切实把握好如下两点:一是切实加强土地供应量,提升土地审批效率,严格执行各类建设用地相关政策,不断优化资源配置,严格把握好相关土地[3]利用结构;二是不断加强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督执法力度,对于违法行为要及时进行惩处。在城市规划用地过程中,要对土地规划进行全面、整体、系统的分析,进行合理的开发与利用,因地制宜,建立生态型开发制度。同时,对现阶段土地管理和城市规划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站在全局的高度来推进相关工作。 3.3 加强信息共享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城市的土地资源利用成为了一个重要话题。城市的规划是城市土地资源利用的一个调控手段,要从长远的发展眼光看问题,城市规划部门和土地资源部门要协调发展,相互配合,各部门相互合作,实现资源的信息共享。首先,城市规划部门和土地资源部门要完善信息平台,把相互理解的信息放到一起能够实时的实现交流和共享,及时了解双方的工作进度和动态,也可以更好发现问题,相互配合,如此一来,也可以对自己部门的工作进行检查和有针对性的调整,对城市规划和土地资源部门进行有机结合。其次,双方应协同构建交流机制,不断定期的召开联席会议,对双方出现的问题和困难进行沟通解决,对取得的成果进行肯定,并根据实时发展情况,明确土地和城市规划的具体内容,争取做到合理发展,减少浪费和破坏。性,为工作及具体操作和执行提供依据,切实发挥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