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主干课程 英文版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主干课程 英文版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主干课程  英文版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主干课程  英文版

Syllabus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nd Trade Names of Main Courses:

1.International Clearance

2.International Finance

3.A Brief Introduction of International Trade

4.International Trade Practice

5.Customs Clearance Practices

6.Management and Practice of Multinational Company

7.Business Correspondence

8.Trade negotiations

9.Western Economics

Syllabus of International Financ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nd Trade

Total Class Hours: 54

Aims:

This course introduces students to International Finance and equips them with basic concepts, and methods to study and analyze international economic issues and problems. It will lay a hard foundation for on Finance study and work in the future.

Prerequisites:

1.To understand properties, tasks and its researching targets; its system,

structure overall

2.To grasp basic concepts and theories, basic principles and methods,

and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finance

3.To learn to apply theories and principles to practice and analyze

financial problems and specific cases with relevant theories.

Teaching Mode:

Lectures and case study

Course Contents:

Chapter one Foreign Currency and Exchange Rate

1.1Definition and categories of currency

1.2Definition, exchange quotation and categories of currency Rate

1.3Currency basis and main factors affecting it

1.4Function of currency changes to economy

Key points and Difficulties:

Exchange Quotation; main factors and functions of currency and currency change

Chapter Two Currency System and Exchange Control

2.1 Categories of currency system

2.2 Fixed exchange rate and floating exchange rate

2.3 History and purpose of exchange control

2.4 Measures of exchange control

2.5 Functions of exchange control

2.6 Evolution and contents of foreign currency management in China

2.7 RMB exchange rate system and its theoretical parity

Key points and difficulties:

Fixed exchange rate system and floating exchange rate system; pegging exchange rate, exchange control, complex exchange rate system, evasion, and arbitrage and Currency convertibility

Chapter Three Foreign Exchange Market and Foreign Exchange Transactions

3.1W hat is foreign exchange market

3.2M ajor international markets and their transaction systems

3.3T ransaction means

3.3.1Spot transactions and forward transactions

3.3.2Arbitrage trading and arbitrage trading

3.3.3Swap

3.3.4Foreign exchange futures and options

Key points and difficulties:

Foreign exchange market, foreign transaction, spot transaction and forward transaction; arbitrage trading and arbitrage trading, swap, foreign exchange futures and options

Chapter Four Foreign Exchange Risk Management

4.1 What is exchange risk

4.2 Causes and measures of exchange risk

4.3 Enterprise Foreign exchange risk management approaches

4.4 Bank Foreign exchange risk management approach

Key points and difficulties:

Recognize and measure all kinds of risks of foreign exchange and management approaches

Chapter Five International balance of payments

5.1 What is international balance of payments

5.2 Economic functions fo balance of payments

5.3 Imbalance of international payments and its function

5.4 Adjustment methods of imbalance of international payments

Key points and difficulties:

International balance of payments and its preparing methods; causes of imbalance and its functions to economy and adjustment methods

Chapter Six International Reserves

6.1 What are international reserves

6.2 Management principles and policy options of international reserves 6.3 international reserves management in China

Key points and difficulties:

International reserves, international liquidity,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 SDR; management principles and its functions,management principles in China

Chapter Seven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Markets

7.1 What ar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markets

7.2 Classifications of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markets

7.2.1 Foreign exchange market

7.2.2 Money market

7.2.3 Capital markets

7.3 What are money markets in Europe

7.4 Financial derivatives market

7.4.1 Financial futures markets and futures trading rules

7.4.2 Financial options market and options trading rules

Key points and difficulties: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markets, foreign exchange market, money markets, capital markets, money markets in Europe, offshore financial markets, financial derivatives; differences between offshore financial markets and traditional financial markets; financial derivatives trading rules and its supervision.

Chapter Eight International Capital Flows

8.1 What is international capital flows

8.2 Benefits and risks of international capital flows

8.3 International debt and its measurement index

8.4 Causes and solutions of international debt crisis

8.5 International capital flows and financial crisi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Key points and difficulties:

Categories, contents and features of international capital flows; benefits and risks of international capital flows

Chapter Nine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

9.1N otes and documents in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

9.2M eans of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

Key points and difficulties:

Categories and definitions of notes and documents in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 different settlement means and usage; general business credit, standby letters of credit and bank guarantee

Chapter Ten International Monetary Systems

10.1 What ar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systems

10.2 International monetary system

10.2.1 International gold standard

10.2.2 Bretton Woods system

10.2.3 Jamaica monetary system

10.3 Regional monetary system

10.3.1 Effect of European Monetary System and European Monetary Union on economy

10.4 Functions of European financial institutions in international monetary system

Key points and difficulties:

International gold standard, Bretton Woods system, Jamaica monetary system, European Monetary Union, Euro; requirements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to international monetary system; History of Euro and its functions to world economy

Chapter Eleven International Finance Theory

11.1 International balance of payments theory

11.2 Exchange Rate Theory

11.3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capital flows

Key points and difficulties:

Typical views on international balance of payments theory, such as Mercantilism’ theory of the balance of trade, Hume’s Price-cash flow mechanism;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psychological exchange, Export of capital, Capital input, Theory of capital controls

Class hour allocation:

5 hours per chapter(4 hours for Chapter 11 only), totally 54 hours.

Main references:

Biaoru, C. (1990). Introduction of International Finance. Shanghai: Huadong Normal University Press.

Obstfeld, P. R. K. M. (1998).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Beijing: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Press.

Salvatore, D. (1998).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Beijing: Qinghua University Press.

Shunian, L. (1995). International Finance. Beijing: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Economics University Press.

Xiang, T., & Yulu, C. (1996). International Finance and Management.

Beijing: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Press.

Syllabus of Introduction of International Trad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nd Trade

Total Class Hours: 72

Aims:

This course introduces students to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its theories and policies, and equips them with basic theories, viewpoints and methods to analyze international economic issues and trade problems. It will lay a hard foundation for on Finance study and work in the future.

Courses contents:

Part One Basis of International Trade

Chapter One Summary of international trade

Aims and requirements:

This chapter focuses on the researching objects, means and contents of international trade; students are required to master the basic concepts and the whole frame of international trade system.

Key points and difficulties: researching objects, contents and basic concepts

Chapter Two 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Aims and requirements:

This chapter mainly touches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students are required to know factors causing labor division and different features of it at different stages; interactive relation between labor division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Key points and difficulties: main factors affecting international labor division.

Chapter Three International Labor Division and World Market

Aims and requirements:

Students are required to know prod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world market, systems and main features of world market and makeup and manifestations of price of world market.

Key points and difficulties:

Current world market system

Chapter Four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Economic Growth

Aims and requirements:

Students are required to know the growing role of international trade in economy and the interactive relation between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economic growth.

Key points and difficulties:

Economic growth’s effect to balance of international trade

Chapter Five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Economic Structure

Aims and requirements:

Studens are required to know the interactive relation between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economic structure.

Key points and difficulties:

Infant industries and their protection

Chapter Six Strategic Model of International Trade

Aims and requirements:

Students are required to know the definition of Export and import substitution strategy and the main factors and selection principles affecting Export and import substitution strategy

Key points and difficulties:

Import substitution strategy and its theoretical basis, Export-oriented strategy

Part Two International Trade Theories

Chapter Seven Classical International Trade Model

Aims and requirements:

Students are required to grasp the main theories of Mercantilism, absolute cost theory, comparative cost theory and Dornbush Fisher Samuelson Model.

Key points and difficulties:

Ricardo - Krugman model

Chapter Eight Neoclassical International Trade Model

Aims and requirements:

Students are required to know Equilibrium open economy, mutual needs theory, factor endowment theory and Leontief Mystery

Key points and difficulties:

Mutual needs theory and factor endowment theory

Chapter Nine Imperfect Competition Model of International Trade

Aims and requirements:

Students are required to master scale economy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intraindustrial international trade, imperfect competitive market and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 Advantage

Key points and difficulties:

Intraindustrial international trade

Chapter Ten Dynamic International Trade Model

Aims and requirements:

Students are required to master product life cycle theory, technological gap theory, technology spillover and “scientific” model and neoclassical

theory.

Key points and difficulties:

Product life cycle theory and technological gap theory

Chapter Eleven New Elements Model of International Trade

Aims and requirements:

Students are required to know human capital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R&D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information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systems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Key points and requirements:

Human capital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Chapter Twelve Model of International Factor Mobility

Aims and requirements:

Students are required to master international capital flow model, international factor and goods mobility and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mobility model.

Key points and difficulties:

International capital flow model

Part Three International Trade Policy

Chapter Thirteen Introduction of International Trade Policy

Aims and requirements:

Students are required to know the evolution of international trade, options of international trade policy and its features, to lay a basis for future study.

Chapter Fourteen Tariff Measures

Aims and requirements:

Students are required to grasp rate of tariff protection and tariff effects models and know of tariff, tariff system and types of tariff

Key points and difficulties:

Tariff effects model

Chapter Fifteen Non-tariff Measures

Aims and requirements:

Students are required to grasp analysis of non-tariff effects and know types of non-tariff measures and its basic features

Key points and difficulties:

Analysis of non-tariff measure effects

Chapter Sixteen Export Promotion and Export Control

Aims and requirements:

Students are required to grasp measures of export promotion and know

how to analyze the economic effects export promotion and export control. Key points and difficulties:

Measures of export promotion

Chapter Seventeen Strategic Trade Policy

Aims and requirements:

Students are required to know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strategic trade policy, basic model and its application

Key points and difficulties:

Theoretical basis of strategic trade policy

Chapter Eighteen Political Economy of Trade Policy

Aims and requirements:

Students are required to know trade policy and political factors, rent-seeking and trade policy; game and coordination in international trade policy.

Key points and difficulties:

Trade policy and political factor

Part Four International Trade Topics

Chapter Nineteen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Aims and requirements:

Students are required to grasp the principles and main functions of WTO; know features of GATT related with WTO, analyze the relation among WTO, world trade and China.

Key points and difficulties:

Principles and functions of WTO

Chapter Twenty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Aims and requirements:

Students are required to know main content and forms, interactive relation and models of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Key points and difficulties:

Models of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Chapter Twenty One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nd Trade

Aims and requirements:

Students are required to learn the main content and forms, interactive relation and theories of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Key points and difficulties: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theory

Chapter Twenty Two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Aims and requirements:

Students are required to know general features of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 major features of management and its effect on macro economy

Key points and difficulties:

Management of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

Chapter Twenty Three International Trade in Service

Aims and requirements:

Students are required to general features of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 major features of management and its effect on macro economy

Key points and difficulties:

Models of international trade in service

Chapter Twenty Four International Trade Patterns

Aims and requirements:

Students are required to know trade features of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 to know international economic order and trade patterns and their adjustments.

Key points and difficulties:

International economic order and trade patterns, and their adjustments.

\

Main reference

Salvatore, D. (1998).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Beijing: QingHua University Press.

Xian, C. (1998). International Trade Shanghai Lixin Accounting Publishing House

Xinlei, S. (2001). Theories and Policies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Chengdu: Southwester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Press.

Syllabus of International Trade Practic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nd trade

Total class hours: 36

International Trade Practice is a backbone course of specialty of Trade Economics,and it is a course of studying the procedure of international exchange of commodities, and it also have characteristics of foreign activities. The task of this course is: In terms of practice and law, analyzing and studying various kinds of methods of international exchange of commodities, summarizing foreign practical experiences in order to carry out the principles and policies of foreign trade of our country, not only can guarantee the best economic benefits, but also can handle affairs according to the international practice, and make our basic methods can be generally accepted for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Through this course students are required to master basic theories, knowledge and basic skill of the foreign trade business, understand the trade procedure of imports and exports and grasp the method and skill of drafting sales contract clauses.

Part One International Trade Terms

Chapter One International Trade Terms

Aims:

Trade term is the key content of this course. It requires students to

各专业主干课程

各专业主干课程 开设 层次主要课程 专业 工商入学指南、西方经济学、成本管理、货币银行学、组织行为学、企业战略管理、公司概论、流通概本科 论、小企业管理、计算机基础、英语、人力资源管理、企业信息管理 入学指南、公司财务、英语、金融统计分析、现代货币金融学说、保险学概论、西方经济学、中央金融本科 银行理论与实务、金融法规、金融理论前沿课题、计算机基础、财政学会计入学指南、宏微观经济学、英语、国民经济核算、货币银行学、会计制度设计、高级财务管理、管本科 理学基础、高级财务会计、财务报表分析、审计案例研究、财务案例研究学 入学指南、英语、计算机基础、中国法制史、商法、知识产权法、行政法学、案例行政法学、行政法学本科 诉讼法专题、行政执法文书、国际法学概论、劳动法学 行政入学指南、行政法与行政诉论法、公共政策概论、英语、行政领导学、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计算机本科 基础、政府经济学、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城市管理学、西方行政学说管理 汉语入学指南、语言学概论、英语、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汉语专题、20世纪外国文学专题、计算机基本科 础、中国古代文学专题、文论专题、现代教育思想、中学语文教学研究言

入学指南、英语、现代教育原理、课程与教学论、计算机基础、公共管理学、管理思想史、现代教教育 本科育技术、教育心理学、教育法学、组织行为学、教育评价、现代教育管理专题、哲学引论、艺术学管理 概论、人力资源管理 入学指南、现代教育原理、英语、课程与教学论、人类与社会、汉语通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基小学 本科础、比较初等教育、数学思想与方法、语文教学研究、数学教学研究、教育心理专题、艺术学概论、教育 哲学引论、教学设计 入学指南、高级日常英语、高级休闲英语、高级职业英语、高级时事英语、高级英语写作、跨文化英语本科 交际、计算机基础、英语综合实践、变化中的英语、文学英语赏析、英语教学法入学指南、C++语言、英语、机电控制工程、机电控制与可编程序控制器技术、计算机基础、计算机机械本科 绘图、传感器与测试技术、机械CAD/CAM、液压气动技术、机电系统设计入学指南、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英语、计算机数学基础、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结构、计算机基础、计算 本科计算机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系统概论、微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基础及应用、信号处机 理原理、计算机系统结构 土木入学指南、英语、工程数学、土木工程力学、土木工程 CAD、计算机基础、混凝土结构、工程地质、本科 高层建筑结构与抗震、钢结构、工程经济与管理、建筑结构试验工程

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认识

对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认识 14国贸蔡琴 学号:144171901 一、时代背景 21世纪的今天,经济全球化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蔓延到世界各地,世界各地区之间的经济交流和贸易往来日益频繁。同时,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已跃居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2014年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26.43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其中出口14.39万亿元,增长4.9%,进口12.04万亿元,下降0.6%,贸易顺差2.35万亿元,扩大45.9%。按美元计,2014年我国进出口总值4.30万亿美元,同比增长3.4%,其中出口2.34万亿美元,同比增长6.1%,进口1.96万亿美元,同比增长0.4%。贸易顺差3824.6亿美元,同比扩大47.3%。外贸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目前我国的国际经贸人才在数量上严重不足,在业务上、素质上符合国际贸易人才条件的人数不多,因此大批量的培养国际经贸人才已成为我国人才培育工作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对本专业的认识与看法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专业培养的学生应系统掌握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了解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状况,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具有从事对外经济贸易工作的基本技能。学生毕业后可在外向型企业、外贸公司、政府对外经济贸易管理部门、相关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所从事国际经济与贸易的业务、管理、调研和宣传策划工作。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WTO方向)本科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较系统地掌握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中国对外贸易和当代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现状,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惯例与WTO规则,以及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法规,了解主要国家与地区的对外贸易状况,能在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外资企业及政府机构和科研院所从事国际经济与贸易业务、管理、调研与教学科研等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的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应较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了解当代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现状,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以及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法规,了解主要国家与地区的社会经济情况,能在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外资企业及政府机构从事实际业务、管理、调研和宣传策划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适应WTO运作规则,具备较高的外语、计算机和电子商务运用技能的,能系统掌握现代市场经济和国际贸易的基本情况、业务知识和实际工作能力的专门人才。 本专业要我们掌握的课程很多,具体课程如下:主干学科:经济学、国际贸易实务。主要课程: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世界经济概论、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国际金融、国际结算、货币银行学、财政学、会计学、统计学、管理学原理、国际商法、中国对外贸易、外贸运输与保险、国际结算、国际贸易电子化实务、商务沟通与函电(英)、国际投资学、国际贸易模拟等。 此外还需学生掌握的知识和能力,如: 1. 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理论和方法;

最新《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标准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标准 适用专业:电子商务、商务管理、 会计、金融证券 编制人:方铮炀 编制单位:财经系 审核人: 系部主任:杨新颖 编制日期:2014 年12 月30 日 郑州信息工程职业学院教务处制

目录 一、课程基本情况 二、课程概述 (一)课程的性质与定位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三)课程设计思路 三、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二)能力目标 (三)素质目标 四、与前后课程的联系 五、课程内容标准 (一)课程总体设计 (二)项目(单元)设计 六、课程实施建议 (一)教学组织实施 (二)师资条件要求 (三)教学条件基本要求 七、教学资源基本要求 (一)教材的选用与编写 (二)网络资源建设 (三)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 (四)其它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八、考核方式与标准 九、其它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情况

二、课程概述 (一)课程的性质与定位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是国际商务、报关与国际货运、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学生必修的专业主干课,是专业英语、涉外会计等其他涉外经济类专业学生学习的专业必修课。本课程是一门主要研究国际商品交换的基本知识、基本规则和具体操作技术的学科,也是一门具有涉外经济活动特点的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应用性科学。 (二)课程基本理念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是物流专业及其相关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一门专业基 础理论课程。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懂得国际贸易发生的基本原因,熟悉基本的国际贸易政策和措施,具备一定的国际贸易政策环境分析能力,能够判断、解决现实中的国际贸易问题,为从事国际贸易以及相关专业的工作准备必要的理论基础。 本课程对学生从事国际贸易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起着重要支撑 作用,任何具体的微观国际贸易业务,总是在一定的宏观政策环境中进行的,通过学习,学生具备了宏观的国际贸易理论政策知识,便于今后学习具体的国际贸易职业课程,也为学生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思维能力的锻炼。 (三)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总体设计思路是以外贸业务员的工作内容为教学内容,按进出口业务流程组织教学过程,将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习基地作为第二课堂,采用教、学、做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一)内容设计 按照对外经贸企业或岗位的业务工作内容和相关职业资格考试对从业人员基础知识、操作技能、职业素养等的要求,进行教学内容的选取和重、难点确定。在课程内容安排上,按照选用教材的章节顺序,以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订立与履行为主线,将进出口业务各个环节串联起来,具体讲授国际货物买卖的基本知识与流程、进出口业务的主要操作技能与方法、国际贸易惯例的相关案例与规定。(二)教学设计 在教学过程设计上,既强调学生理解并掌握国际贸易操作的基础知识,又注重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并将职业素养教育融入到教学活动中。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分组教学法、案例分析教学法、任务式教学法、角色模拟教学法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综合运用多媒体、实训软件等教学手段,以期实现教学目标、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大力开发课程资源,完善精品课程建设,将课堂讲授与网络教学相结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三、课程目标 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应具备从事国际贸易相关工作的职业能力,熟知 国际贸易惯例、熟悉国际贸易流程、具备独立开展进出口业务的技能,既能胜任外贸一线岗位,又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知识目标 使学生熟知外贸业务的专业术语和专业知识,通晓外贸业务操作的程序步骤 和外贸合同的各项条件,理解国际法律法规及贸易惯例对外贸操作的主要规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主干课程简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主干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0806050101 课程名称:计算机导论课时:68 课程内容:本课程是计算机专业的基础课,也是入门课。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初步认识计算机的产生、发展历程,清晰了解计算机的硬件、软件、操作系统、网络等概念,掌握计算机操作应用的基本技能,为学习计算机专业的后继基础课与专业课打好基础。 教材与参考书目: 1、计算机导论,杨克昌等主编,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计算机导论,朱战立等主编,电子工业出版社 课程编号:0806050106 课程名称:C语言程序设计课时:85 课程内容:C程序设计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主要课程,C语言是近年来国内外得到迅速推广使用的一种现代语言,它的功能丰富,表达力强,使用方便,应用面广,目标程序效率高,可移植性好,不仅是系统描述语言,而且又是通用的程序设计语言。学习好这门课程,将为学会开发软件提供有力的工具,并为维护计算机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材与参考书目: 1、C语言程序设计(第三版),谭浩强,清华大学出版社 2、C程序设计(第二版)谭浩强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课程编号:0806050107 课程名称:数字逻辑课时:68 课程内容:数字逻辑是计算机专业的主要技术基础课,是进行电路设计的基础。本课程系统地介绍了逻辑设计的理论基础和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重点是组合逻辑电路和同步时序电路的分析与设计,掌握脉冲电路的设计,并了解几种可编程逻辑器件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应用,了解几种集成逻辑门和一些中规模集成芯片的功能及性能。 教材与参考书目: 1、数字逻辑与数字系统(第三版·网络版),白中英,科学出版社 2、数字逻辑电路,杨文霞,孙青林编著,科学出版社 课程编号:0806050110 课程名称:离散结构课时:68 课程内容:离散结构是计算机科学中基础理论的核心课程,是数学中涉及面非常广泛的一门学科,它不仅是计算机科学中最重要的基础理论之一,也是培养学生缜密思维,提高学生素质的核心课程。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离散数学基础知识和抽象、严格的数学方法,并将其运用到学习其它计算机课程中。 教材与参考书目: 1、离散数学基础,洪帆,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离散数学,屈婉玲,耿素云,张立昂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课程编号:0806050111 课程名称:汇编语言课时:51 课程内容: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是一门专业课程,主要内容是计算机系统的软件方面的基础知识、指令及程序的概念、组成和功能、汇编语言语句和源程序的书写格式规定、程序的三种基本结构形式及程序设计方法。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Intel系列微型机的基本组成以及计算机中数和字符的表示方法;熟练掌握Intel8086指令系统及寻址方式,伪指令及汇编语言程序格式;掌握基本程序设计方法、I/O程序设计方法以及DOS和BIOS调用;掌握宏汇编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了解汇编语言程序与高级语言程序的连接方法,熟悉上机操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简介(本科)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简介(本科) 国际经济与贸易(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nd Trade 或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Trade )大学专业,该专业培养能较系统地掌握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中国已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正式成员国,中国的经济运行环境必将发生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将遇到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必然发生变化,实际上当前我国的国际经贸人才在数量上严重不足,在业务上、素质上符合国际贸易人才条件的为数更少。部分企业与外商的交往、谈判,靠临时借用不懂专业的翻译人员。部分企业的产品出口靠代理商,使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受到一定的制约。入世后,随着我国外贸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越来越多的企业被批准直接从事对外贸易,这就要求企业的经贸人员不仅具有日常生活所需的听、说、写、译的外语能力,还应懂得国际外贸知识、国际贸易谈判规章和国际经济法律、营销技术、基本的产品专业知识等。随着与国外贸易往来的进一步增大,大批量地培养高素质的国际经贸人才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工作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总之,入世,对中国高等学校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既提出挑战又给予很大的发展机遇,该专业学生的就业前景广阔,但要求会更高。 目前我国的国际经贸人才在数量上严重不足,在业务上、素质上符合国际贸易人才条件的人数不多,在二十一世纪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地球村的出现信息高速公路的建成与国外的贸易往来将进一步增大,因此大批量的培养国际经贸人才已成为我国人才培育工作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应较系统地掌握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了解当代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现状,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以及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法规,了解主要国家与地区的社会经济情况,能在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外资企业及政府机构从事实际业务、管理、调研和宣传策划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专业主干课程

英语专业各课程教学大纲

英语教学法与测试 课程编码: 209009 课程英文名称: English Teaching Methodology and Evaluation 课程类别:英语专业学科基础选修课开课对象:英语专业三年级学生 开课学期:第六学期学分:2 总学时:32 教材: 王蔷,2000.《英语教学法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 1. Jeremy Harmer. 1983. The Practice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London: Longman. 2. Tang Lixing. 198 3. TEFL in China: Methods and Teaching.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3. Richards, J. C. & David Nuan. 2000. Second Language Teacher Education.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4. Fang Yi & Rui Yuping. 1998. Way Out. Chongqing: Chongqing Publish House.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英语教学法与测试是英语专业语言学方向课程之一,主要内容为英语教学与测试理论、课堂教学设计的方法、课堂教学技巧等。本课程还介绍与英语教学法与测试相关的假设、热点论题和现有的教学模式。课程的主要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了解英语教学与测试的主要理论,掌握课堂设计和课堂教学的设计和操作技巧,使学生能够针对特定的学生、根据特定的学生备课和教学。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基本了解英语教学和测试的基本方法,了解有关的重要理论和其主要内容,熟悉一些主要术语;了解英语教学和测试的主要研究方向和前沿动态。掌握英语教学的主要方法,应用到将来的教学实践中去。 三、课程基本内容和学时分配 1.The Development, system and present status of English teaching methodology and the relation between it and other disciplines (2h); 2.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theories (2h); 3.Contrast analysis and error analysis (2h); 4.Major schools of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in the world (2h); 5.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2h); 6.ELT and mental development (2h); 7.English teaching syllabus and textbook in middle schools (2h); 8.Principles of ELT in middle schools (2h); 9.Classroom teaching of English (2h); 10.Teaching of English knowledge (2h); 11.Practice methods of English linguistic competence (2h); 12.Electrical teaching of English (2h); 13.Second classroom activities of English (2h); 14.Artistic teaching of English (2h); 15.English test and evaluation (2h); 16. Research of ELT (2h).

英语专业主要课程简介

英语专业主要课程简介 1E10935, 1E10905综合英语(一)(二)学分:6.0,6.0 Integrated English I,II 1E10915, 1E10925 综合英语(三)(四)学分:6.0,6.0 Integrated English III, IV 预修课程: 无 内容简介:本课程是一门综合英语技能课, 通过传授系统的基础语言知识(语音、语法、词汇、篇章结构、语言功能等),对学生进行严格的基本语言技能(听、说、读、写、译)训练,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通过不同文体的学习,了解英语各种文体的表达方式和特点,扩大词汇量,同时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丰富学生社会文化知识,增强学生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各种语言交际活动以获得基本的语言交际能力,并达到新《大纲》所规定的听、说、读、写、译等技能的要求。 推荐教材:《综合教程》(1—4册),何兆熊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主要参考书:《综合教程》(1—4册,教师用书),何兆熊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英语语音语调教程》,王桂珍,高等教育出版社 《College English》,周珊风、张祥保,商务印书馆 《College English》,胡文仲等编著,商务印书馆 《新编英语语法教程》,章振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E10854,1E10824 英语阅读(一)(二)学分:2.0,2.0 English Reading I,II 1E10834,1E10844 英语阅读(三)(四)学分:2.0,2.0

English Reading III,IV 预修课程:无 内容简介:本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扩大词汇量,拓宽文化视野,提高人文素质。主要内容包括通过上下文辨认理解难词和推测词义;理解句子的含义,包括句面意思,句子隐含的意思和句间关系;理解段落的意思,包括段落大意,重要信息,段落内部和段落间的关系;掌握全文的中心思想和大意,以及用以说明中心思想和大意的事实,例证和论点;了解作者的态度、观点、意图和感情等等,并对文章做出判断和推理。通过课堂训练和实践,使学生掌握和运用各种阅读技能,提高迅速、准确捕捉信息的能力、综合概括、分析推理、判断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推荐教材:《新编英语泛读教程》,王守仁,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主要参考书:《英语快速阅读》,汪士彬,南开大学出版社 1E10755,1E10725英语听力(一)(二)学分:2.0,2.0 English Listening I ,II 1E10735,1E10745 英语听力(三)(四)学分:2.0,2.0 English Listening III ,IV 预修课程:无 内容简介:英语听力课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各种内容的听力训练,帮助学生克服听力障碍,培养学生的听力技能(包括抓关键词与句,能推测内在含义,释意复述等);学习对所听材料进行推理和分析的方法,使学生听懂并理解英语国家人士在交际场合中的各种英语和非专用英语的讲话;听懂有关政治、经济、历史、文化、教育、语言、文学、科技等方面的一般讲话内容及其后的问答;听懂并理解VOA或BBC节目中有关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的记者现场报道。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贸易与金融方向)双学位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贸易与金融方向)双学位 一、培养目标、基本要求: 本专业培养学生的目的在于拓宽学生的学习领域,适应社会对于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培养目标:学习期间,学生应较系统地掌握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了解当代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现状,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以及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法规,了解主要国家与地区的社会经济情况,能在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外贸企业及政府机构从事实际业务、管理、调研和宣传策划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规格:通过在校学习,应该达到以下基本人才规格要求: 1.熟悉党和国家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掌握宏微观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金融学、会计学、统计学、证券投资学等基本知识。 2.具有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掌握国际贸易实务的基本操作过程;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3.了解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及其贸易政策,了解中国的经济政策法规,了解国际贸易理论发展动态。 二、学制:三年 三、学位:经济学学士 四、学位核心课程: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经济法、货币银行学、会计学、统计学。 五、主要实践性环节: 国际贸易实务模拟、金融实务模拟、电子商务、毕业论文。 六、主要专业实验 国际贸易实务模拟、金融实务模拟。 七、主要能力培养途径: 1.通过学习西方经济学、经济法、财务管理,掌握经济学和会计学的基本原理;通过学习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实务、金融学等,掌握国际贸易有关的基本理论、基本国际惯例和基本操作,掌握金融、投资领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的分析技能。 2.实践环节,使学生将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3.通过原有专业和双学位的英语基础、听力、商务英语等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较强的英语运用能力。

某大学英语系本科专业全部课程的简介(专业教师完整版)

あぃ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本科课程简介汇编 《基础英语写作I II》课程简介 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向学生介绍英语写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以及各类应用文的文体特点、行文格式和写法,使学生接触大量实例和范例,有步骤的进行写作训练,最终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英语写作能力。 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写作基础知识——怎样写好句子、怎样写好段落、怎样开头和结尾;各种文体,主要是记叙文、描写文、说明文、议论文、书信、请假条、留言、通知、通告、启事、海报的写作指导与练习。 教学环节:教师讲解与学生练习相结合。 考核方式:开卷笔试。 教材: 1.《英语写作手册》,丁望道等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 社,1995年版。 参考书: 1.《英文写作完全上手》,唐群著,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 2000年版。 2.《新编大学英语写作》,万清新著,青岛海洋出版社, 2001年版。

课程目标:本课程传授现代英语词汇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英语词汇的知识,比较深入地了解英语词汇的现状及历史演变过程,提高运用英语的能力。 主要内容:本课程以现代语言理论为指导,以英语词汇为研究对象。主要内容有单词的结构、构词法、词的语义特征及词义关系、英语词汇的构成、词义的历史演变、英语词汇的国别特征、英语成语及词典知识。 考核形式:笔试。 教材: 汪榕培、卢晓娟,《英语词汇学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年10月第一版。 主要参考书目: 1. 陆国强,《现代英语词汇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年3月。 2. 汪榕培,《英语词汇学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4月第一版。 3. 林承璋,《英语词汇学引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87年6月第一版。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大纲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国际商务专业 学分:4 学时:64 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国际商务专业的专业必修课,也是对外易经济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这门课程的基本任务是:使学生不仅要懂得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和正确掌握我国对外贸易的原则、方针和政策,而且需要全面掌握进出口业务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会运用国际贸易惯例和国际法律知识。能正确执行我国的对外贸易政策,把生意做好做活,把对外贸易业务提到一个较高的水平,更好地完成进出口贸易的各项任务。 课程内容 第一章绪论 教学重点和要求: 1、重点掌握:国际贸易的特点、进出口贸易的基本业务程序 2、一般掌握: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及其所适用的法律、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学习方法与要求。 一、国际贸易的特点 二、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基本内容 三、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所适用的法律:国内法、国际贸易惯例、国际条约 四、进出口贸易的基本业务程序 五、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其学习方法与要求 第二章国际贸易术语与惯例 教学重点和要求 1、重点掌握:六种常见的贸易术语,尤其对FOB、CFR、CIF三种最常用贸易术语理解和应用。 2、一般掌握:贸易术语的含义和作用、有关贸易术语的国际惯例、其他贸易术语、贸易术语的选用 第一节贸易术语的含义和作用 一、贸易术语的含义 二、贸易术语的作用 三、贸易术语实例 第二节有关贸易术语的国际惯例 一、国际上有较大影响的有关贸易术语的惯例(三种) 二、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INCOTERMS 2000) 1、与90通则的比较 2、13种贸易术语的概述 第三节 13种国际贸易术语 一、三种最常见贸易术语:1、FOB 2、CFR 3、CIF 4、三种术语的比较 二、其他三种常用的贸易术语:FCA CPT CIP 三、其他七种贸易术语 第四节贸易术语的选用 一、各组贸易术语的不同特点 二、常用贸易术语的变形 三、与交货有关的其他问题

水利水电工程本科主要课程介绍

水利水电工程(本科)主要课程介绍 1.工程数学(本) 学分4,课内学时72,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是本专业的必修公共基础课,主要学习矩阵、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基本知识。 2.计算机应用技术 学分5,课内学时90,开设一学期。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和水利工程CAD的基本知识和使用方法。 课程的主要内容:因特网的发展、概念和术语,因特网的连接方法,因特网的基本服务(远程登录,文件传输,电子邮件),网络新闻和电子公告牌,索引服务,信息查询服务,因特网的其他应用,信息资源和浏览;局域网应用基础;水利工程CAD初步实用技术,水利工程图的设计技术,GIS和GPS的基本知识。 先修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 3.岩土力学 学分5,课内学时90,开设一学期。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岩土力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及其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 课程的内容包括土力学和岩石力学两部分。其中土力学部分主要论述土体的渗透变形特征、有效应力原理、土的变形和强度特征、地基中的应力及变形、土压力理论、边坡地基稳定性分析等。岩石力学主要介绍岩石的物理形状、变形强度特征与强度理论、岩体初始应力状态、岩石蠕变的基本概念、岩石的基本力学模型、地下洞室稳定性计算等。水利水电工程软基处理。 4.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管理 学分4,课内学时72,开设一学期。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水利水电工程造价与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实际应用。 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一般程序,工程造价基本原理和概念,工程定额原理,工程费

用的项目划分及构成,工程基础单价分析,概预算编制的内容、方法和程序,介绍造价的控制与管理、影子投资以及使用计算机编制概预算的方法等内容。 先修课程:水工建筑物,水利工程施工。 5.环境水利学 学分4,课内学时72,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是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专业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水环境污染的规律和水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 课程的主要内容:环境水体污染的机理,环境水体中介质扩散传播规律,水体的污染与自净规律,环境水质的数学模拟预测,水环境容量的推求,水资源保护的规划方法,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水环境的质量现状评价,水利水电工程开发对水环境的影响,水生态环境的保护等内容。 先修课程:水力学或流体力学。 6.工程力学(本) 学分6,课内学时108,开设一学期。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结构分析的基本方法和弹性力学的基本知识。 主要内容:结构的基本概念,各种超静定结构分析的方法(力法、位移法和弯矩分配法),矩阵分析法,影响线的绘制,结构的稳定分析,弹性力学的基本方程,平面问题直角和极坐标系中的解答。 先修课程:工程力学,工程数学。 限选课 1.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本) 学分4,课内学时72,开设一学期。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专业和国际商务本科专业的主要区别及发展趋势之我见

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专业和国际商务本科专业的主要区别 及发展趋势之我见 一、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和国际商务专业演变历程 众所周知,现在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是由原国际贸易和国际经济(以及国际商务、工业外贸)等专业合并而来,而国际贸易和国际经济专业也是我国改革开放以后,由于实际经济发展的需要而出现的一个新生专业群,历史的原因使得它们的学科位置严重重合并且分野不清,其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上也存在着种种不足或缺陷。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完善,原国家教委提出了“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经过长期的酝酿和论证之后,教育部于1998年7月正式颁布实施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在这一新目录中,将原国际贸易和国际经济等专业合并成为一个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在我国新修订的专业目录中,经济学类下设了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财政学和金融学四个专业。其中的经济学专业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涵盖的范畴大致相当于所谓“西方经济学”的涵盖范畴,我们知道,西方经济学通常划分为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国际经济学三大范畴,而我国的经济学专业则是侧重于西方经济学的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范畴,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则又侧重于西方经济学的国际经济学的范畴;但同时,我国的经济学及其专业设置又必须是符合我国国情,适应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当然与西方经济学及其学科划分又有所不同。这样的专业设置既有利于和国际接轨,又适应我国改革开放和当前实际经济建设工作的需要,因而是合适的。 国家教委的这次专业修订,将我国原来的国际经济和国际贸易等专业合并成一个宽口径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这有利于克服原有专业的设置重复及国际贸易专业口径偏窄等弊病,无疑是十分必要的;与此同时,我们又没有机械照搬西方的学科设置,而是在经济学类中同时设置了经济学专业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这也是符合我国国情,适应于我国当前对外经济和贸易发展迅猛,而广大基层企业精通对外经贸业务的专业人员比较匮乏的现状的,因而也是十分必要的。 广东商学院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1989年国际经济贸易专业开始

(商务英语专业)《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标准.doc

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标准 适用专业:商务英语专业 基本学时: 60 课程归属:市场营销 批准日期: 经济管理系 二○一一年十一月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标准 一、课程类型及适用专业 (一)课程定位 《国际贸易实务》是高等职业院校商务英语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 本课程基于进出口业务的具体操作流程,介绍了交易准备、交易磋商、合同签订、合同履行和业务善后五个环节的实际操作及相关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应用学科。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进出口贸易的基本知识和培养从事进出口贸易实际操作的职业能力,能为学生取得跟单员、单证员、外销员、报关员、报检员等相关的资格证书、走向相关的外贸岗位开展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对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养的养成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对实现专业培养目标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本课程的前续课程有《商务英语》、《综合英语》,后续课程有《外贸函电》、《外贸单证》等,与前后续课程衔接得当。 (二)课程类型及适用专业 1、课程类型:职业技术课 2、适用专业:商务英语专业 二、课程设计 (一)设计理念 1.突出课程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按照“职业岗位→岗位需求能力→确立教学项目”的项目导向式的运行机制来组织教学。 2.学以致用,以“用”促学,边“用”边学,教学做一体化的教育理念。 3.学生是学习主体,鼓励学生职业能力发展,加强创新能力和意识培养的理念。在课程开发设计中,既要考虑学生职业技能的训练,又要关注综合职业素质的养成,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设计思路 1. 学习过程即为工作过程。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刻的了解企业,提前与社会接轨,在学习的过程中引入企业的真实业务,由教师担任进出口公司经理,学生担任进出口公司的外贸业务员角色,来完成商品的进出口业务。 2. 开发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根据企业的业务流程和工作任务,与行业专家共同开发课程,以企业真实工作任务作为课程“主题”来设计学习情境,确定教学项目,使学生在“真实”的职业情境中、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综合职业能力。 3.实施项目教学。本课程每个项目都应按外贸业务员的工作流程和工作任务来设计的,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理论与实践,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 4.采取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加强对学生外贸操作技能的训练。 5.坚持“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的课程开发原则,突出教学内容的企业化、教学模式

各专业主干课程设置

各专业主干课程设置一、专升本专业 英语:高级英语、语言学概论、高级翻译、英汉口译、英语视听说、英美文学选读、日语等。 汉语言文学:现代文学思潮研究、美学、语言学概论、新时期文学专题研究、现代汉语专题研究、训诂学、古代文论、先秦两汉文学专题研究、外国文学专题研究等。 教育学:教育概论、普通心理学、课程与教学论、中外教育史、教育统计、教育测量与评价等。 教育学(学前教育):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管理学、教育统计学、学前教育学、教育测量与评价、中外学前教育史、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等。 小学教育:普通教育学、普通心理学、教育统计学、中外教育史、发展心理学等。 教育技术学:教育技术学专业导论、电视节目制作基础、信息技术教学论、教学媒体的理论与实践、教学系统设计、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等。 法学:法理学、宪法学、民法总论、商法总论、民事诉讼法、刑法、刑事诉讼法等。 音乐学:基本乐理、声乐、和声学、合唱指挥、民族民间音乐概论、音乐教育理论、曲式与作品分析、复调音乐基础、歌曲创作与编配等。 音乐表演:钢琴即兴伴奏、舞台表演艺术、和声学、形体与舞蹈、合唱训练学、民族民间音乐概论、复调音乐基础、歌曲创作与编配、声乐语言艺术、戏曲与说唱音乐等。 艺术设计:设计素描、设计色彩、图形创意、装饰绘画、艺术概论、计算机辅助设计、广告设计、网页设计、室内设计等。 医学检验:生理学、病理学、生物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医学统计等。 护理学:临床生理学、临床药理学、健康评估、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医学统计学、护理学导论、护理管理学等。 临床医学:应用解剖学、生物化学、病理学、诊断学、预防医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皮肤性病学、急救医学等。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导论、离散数学、模拟与数字电子技术、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库系统、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操作系统、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编译原理等。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服务外包):数据库实践、数据结构、软件工程、C++面向对象编程实践等。 数学与应用数学:复变函数、近世代数、实变函数、泛函分析、概率统计、高等几何、数学模型、数学史、C语言、离散数学、数学方法论、多媒体技术、初等数学研究、现代教育技术、教育学、心理学等。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理论力学、电工与电子技术、机械原理、控制工程基础、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工程测试与信息处理、机电传动控制、数控技术、机械制造装备设计等。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路分析原理、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算法与数据结构、微机原理与应用、高频电路、PLD原理与EDA技术等。 交通运输(汽车服务工程):工程数学、理论力学、电工与电子技术、机械基础、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等。 自动化:微积分、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机与电力拖动基础、自动控制原理、微机原理及应用、电力电子技术等。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管理学原理、经济学、C语言程序设计、软件工程、信息管理学、会计学、组织战略与行为学、电子商务、数据库系统、运筹学、企业资源计划(ERP)、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网页设计与制作、计算机维修与维护、管理信息系统等。 地理科学: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环境保护概论、地貌与水文、气象学与气候学 地图学、地球概论、地质学基础、教育学、心理学等。 旅游管理:旅游管理信息系统、旅游市场营销、旅行社经营管理、酒店经营管理、导游业务、旅游资源学、中国旅游文化、旅游经济学、旅游会计基础、旅游景区经营管理、旅游财务管理、旅游公共关系、会展旅游管理等。 行政管理:政治学原理、管理学原理、经济法学、社会学、中国行政管理史等。 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学、财务管理、管理会计学、审计学、高级财务会计西方经济学、经济法等。 工商管理:西方经济学、统计学、管理学、物流管理、市场营销学、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经济法等。 人力资源管理: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经济法、劳动经济学、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员工招聘与录用、薪酬管理、绩效管理、人员素质测评、社会保障学等。 通信工程:通信原理、信号与系统、传感器技术、TCP/IP网络编程技术、复变函数、光纤通信、现代交换技术、嵌入式系统原理、JAVA程序设计、信息论与编码、Linux编程实践、单片机与接口技术、微波与卫星通信、现代传输技术、嵌入式面向对象GUI高级编程技术等。 二.、高职(专科)专业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机械制图、工程力学、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工程材料与热处理、电工电子技术、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工程、计算机辅助设计基础、塑料模具设计、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模具制造工艺、模具CAD/CAM等。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电工电子技术、机电传动控制、计算机辅助设计基础、CAD程序设计、数控机床、数控机床操作实训、数控技术(数控加工原理)、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数控编程实训、数控机床维护与保养等。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机电一体化):机械制图、电工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机械设计基础、AutoCAD应用、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计算机控制技术、自动控制原理、PLC及变频器应用实训、数控技术与应用、自动检测技术、机电一体化、控制工程基础等。 计算机应用技术:高等数学、离散数学、计算机科学导论、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电路与电子学、编译原理、电路与电子学、计算机网络、计算机英语等。 计算机应用技术(信息管理):数据库系统及应用、经济信息概论、网页设计与制作、计算机维修与维护、管理信息系统、网络技术及应用、办公自动化、电子商务等。 计算机应用技术(动漫设计与制作):计算机设计应用CorelDraw、动画设计基础、动画制作技法、计算机设计应用Photoshop、计算机设计应用Flash、动画造型设计、计算机设计应用3Dsmax、动画制作、影视编辑、计算机设计应用Maya等。 计算机应用技术(广告制作):广告学概论、微机原理与应用、C程序设计、广告制作工艺3Dsmax等。 计算机应用技术(网络技术):电路与电子学、微机原理与应用、网络操作系统、C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等。 电气自动化技术: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工程制图与AUTOCAD、电机与拖动基础、程序设计语言、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与系统、电气控制及可编程序控制器、微机控制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检测技术及仪表等。 应用电子技术:电工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高频电子线路、信号与系统、电子测量技术、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通信原理、C语言程序设计、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家用电器原理及应用、EDA技术与电子系统设计、电子电路CAD、电视原理等。 汽车电子技术:机械制图、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电工电子技术、发动机构造与原理、汽车构造与理论、汽车电器与电路、汽车电子控制技术、汽车运用与修理、汽车检测与诊断、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汽车营销技巧与策划等。 汽车电子技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机械制图、汽车市场营销学、汽车机械基础电工电子技术、发动机构造与原理、汽车构造与理论、汽车电器、汽车电子控制技术、汽车保险与理赔、汽车营销技巧与策划、会计学基础等。 医学检验技术:人体解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预防医学、免疫学及检验技术、微生物及检验技术、寄生虫学及检验技术、临床检验基础、血液学检验、临床生物化学及生化检验等。 中医学:人体解剖学、中医学基础、中药学、中医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五官科学、中医伤科学、针灸学、西医内科学、西医内科诊断学、西医外科学等。 护理:人体解剖学、生理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生物化学、病理学、药理学、健康评估、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等。 临床医学:人体解剖学、生理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生物化学、病理学、药理学、诊断学基础、内科学、外科学、传染病学、预防医学、皮肤性病学、妇产科学、儿科学、五官科学等。 口腔医学:人体解剖学、生理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生物化学、病理学、药理学、外科学、口腔内科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修复学等。 药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天然药物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化学、药理学、药剂学、药用植物学等。 经济管理:经济法、市场营销学、西方经济学、管理学原理、国际贸易、物流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 经济管理(物流管理):管理学、市场营销学、国际贸易、物流学概论、供应链管理、采购与仓储管理、统计学、经济法、配送与运输管理等。 经济管理(市场营销):管理学、市场营销学、国际贸易、物流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推销技巧、统计学、经济法、电子商务概论等。 法律事务:法理学、宪法学、中国法制史、刑法学、刑事诉讼法、民法总论、商法总论、民事诉讼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经济法概论、国际法与国际私法、证据学、合同法学、婚姻家庭法、律师制度与实务、法律逻辑学、司法文书等。 会计:会计学基础、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管理会计、审计学基础、管理学原理、经济法等。 电子商务:经济法、市场营销学、电子商务概论、管理学原理、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网络技术、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 行政管理:国家公务员制度概论、管理学、管理心理学、法学概论、行政公文写作、公共关系学、社会调查、宏观经济管理等。 行政管理(行政管理与计算机):国家公务员制度概论、管理心理学、法学概论、公共关系学、行政管理学、微机原理、程序设计基础、WINDOWS操作系统、办公现代化技术、秘书学概论等。 语文教育: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文学概论、基础写作、应用写作、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外国文学、中国近代文学、教育学、心理学等。 学前教育: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学前卫生学、学前教育管理学、中外学前教育史、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等。 英语教育:综合英语、英语口语、英语听力、英语阅读、英语教学法、教育学、心理学等。 应用日语:基础日语、日语听力、日语口语、日语阅读、日语写作等。 音乐教育:基本乐理、视唱练耳、声乐、钢琴、和声学、形体与舞蹈、合唱指挥、中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