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九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_2011年作业

第九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_2011年作业

第九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_2011年作业
第九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_2011年作业

第九章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理论

一、名词解释

经济增长:是指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上,一个国家人均产出(或人均收入)水平的持续增加。

经济周期:也称商业周期、景气循环,它是指经济运行中周期性出现的经济扩张与经济紧缩交替更迭、循环往复的一种现象。

加速数:也叫加速系数,是指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导致资本量的增加量,即资本增加量与产量增加量之比。

二、选择题

1、经济增长的标志是(C)

A.失业率的下降;

B.先进技术的广泛运用;

C.社会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

D.城市化速度加快。

2、经济增长在图形上表现为(B)

A.生产可能性曲线内的某一点向曲线外移动;

B.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移动;

C.生产可能性曲线外的某点向曲线上移动;

D.生产可能性曲线上某一点沿曲线移动。

3、GDP是衡量经济增长的一个较好指标,是因为(A)

A.GDP以货币表示,易于比较;

B.GDP的增长总是意味着已发生的实际经济增长;

C.GDP的值不仅可以反映一国的经济实力,还可以反映一国的经济福利程度;

D.以上说法都对。

4、下列各项中(A)项属于生产要素供给的增长。

A. 劳动者教育年限的增加;

B.实行劳动专业化;

C.规模经济;

D.电子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应用。

5、下列各项中(C)项不属于生产要素供给的增长。

A.投资的增加;

B.就业人口的增加;

C.人才的合理流动;

D.发展教育事业。

6、根据哈罗德的定义,有保证的增长率实际增长率G之间可能有的关系式(D)

A.;

B.;

C.;

D.以上各项均可能。

7、有保证的经济增长率和自然增长率的区别在于(C)

A.假定资本与劳动的比例不断提高,而没有;

B.以充分就业为前提,而没有;

C.随各种因素的变化而变化,是不稳定的增长率,而是比较稳定的增长率;

D.。

8、根据哈罗德的分析,如果有保证的增长率大于实际增长率G,经济将(B)

A.持续高涨;

B.长期萧条;

C.均衡增长;

D.不能确定。

9、如果实现了哈罗德模型的自然增长率,将使(A)

A.社会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

B.实现均衡增长;

C.实现充分就业下的均衡增长;

D.经济持续高涨。

10、当合意的资本-产出比率大于实际的资本-产出比率时,厂商的反应是(A)

A.增加投资;

B.减少投资;

C.保持原投资水平;

D.不能确定。

11、在新古典增长模型中,如果没有人口增长和技术进步,则当(C)时稳定状态下消费有一最高水准。

A.劳动边际产出等于资本边际产业;

B.劳动边际产出等于折旧率;

C.资本边际产出等于折旧率;

D.劳动边际产出等于零。

12、在新古典增长模型中,如果不考虑折旧和技术进步,则当(C)时稳定状态下消费有一最高水准。

A.劳动的边际产出等于资本的边际产出;

B.劳动的边际产出等于人口增长率(劳动增长率);

C.资本的边际产出等于人口增长率;

D.资本的边际产出等于零。

13、经济波动的周期的四个阶段依次是(D)

A.扩张、峰顶、衰退、谷底;

B.峰顶、衰退、谷底、扩张;

C.谷底、扩张、峰顶、衰退;

D.以上各项均对。

14、当某一社会经济处于经济周期的扩张阶段时(B)

A.经济的生产能力超过它的消费需求;

B.总需求逐渐增长,但没有超过总供给;

C.存货的增加与需求的减少相联系;

D.总需求超过总供给。

15、根据现代关于经济周期的定义,经济周期是指(C)

A.GDP值上升和下降的交替过程;

B.人均GDP值上升和下降的交替过程;

C.GDP值增长率上升和下降的交替过程;

D.以上各项均对。

16、米格拉周期是指(B)

A.短周期;

B.中周期;

C.长周期;

D.不能确定。

17、基钦周期是一种(A)

A.段周期;

B.中周期;

C.长周期;

D.不能确定。

18、康德拉基耶夫周期是一种(C)

A.段周期;

B.中周期;

C.长周期;

D.不能确定。

19、导致经济周期波动的投资主要是(B)

A.存货投资;

B.固定资产投资;

C.意愿投资;

D.重置投资。

20、加速原理断言(A)

A.GDP的增加导致投资数倍增加;

B.GDP的增加导致投资倍数减少;

C.投资的增加导致GDP数倍增加;

D.投资的增加导致GDP数倍减少。

21、下述哪一项说法正确表达了加速原理?(D)

A.投资的变动引起国民收入数倍变动;

B.消费支出随着投资的变动而数倍变动;

C.投资的变动引起国民收入增长率数倍变动;

D.消费需求的变动引起投资的数倍变动。

22、加速原理发生作用的条件是(C)

A.国民收入或消费支出持续增长时;

B.经济活动由衰退转向扩张时;

C.社会上没有剩余生产能力时;

D.任何时候均可。

23、经济之所以会发生周期性波动,是因为(C)

A.乘数作用;

B.加速数作用;

C.乘数和加速数的交织作用;

D.外部经济因素的变动。

24、乘数原理和加速原理的关系是(A)

A.乘数原理说明国民收入的决定,加速原理说明投资的决定;

B.两者都说明投资的决定;

C.乘数原理解释经济如何走向繁荣,加速原理说明经济怎样陷入萧条;

D.只有乘数作用时国民收入的变动比乘数、加速数作用相结合时的变动要更大一些。

25、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是(C)

A.经济要逐步增长,做到年年能以大致相同的比例增长;

B.经济要平稳地增长,不能过分的波动;

C.今天的增长不能成为今后增长的障碍;

D.以上的说法都对。

三、简答题

1、在哈罗模型中,均衡增长率实际增长率和自然增长率的含义是什么?三者不相等时社会经济将出现什么情况?

答:均衡增长率、实际增长率和自然增长率分别是哈罗德长模型中研究经济实现充分就业下的均衡增长所必需的条件时区分三种不同的经济增长率概念。

均衡增长率,也称为有保证的增长率(),是指在储蓄率s和资本产出比v为既定的条件下,为使储蓄全部转化为投资所需要的产出增长率。是由储蓄和厂商合意的资本-产出比率决定的,

实际增长率G,是指实际上实现了的产出增长率,它取决于有效需求的大小,即一定资本产出比率下社会实际储蓄率。

自然增长率,是指长期中人口增长和技术进步等因素变化后能达到的最大可能实现的增长率,它是由劳动力和技术水平决定的。

经济中实现充分就业的均衡增长,需要满足.但由于三种增长率由各不相同的因素所决定,因此实际中很难达到三者相等的情况。这时社会经济可能出现下列情况:(1)如果,说明社会总需求超过厂商所合意的生产能力,这时,厂商将增加投资,投资的增加在乘数作用下使实际增长率更高,显得资本存量更不足,因此,其结果是需求膨胀,引起经济积累性持续扩张。

(2)如果,说明社会总需求不足,厂商拥有的资本过剩,这时,厂商将削减投资,由于乘数作用,实际增长率更低,显得资本更过剩,结构是收入下降,经济持续收缩。(3)如果,说明储蓄和投资的增长率超过了人口增长和技术水平条件下所能允许的程度,增长受劳动力不足和技术条件的限制,出现资本闲置,因此,厂商将削减投资,引起经济的长期停滞。

(4)如果,说明储蓄和投资的增长率未达到人口增长和技术水平条件所要求的水平,因劳动力过多而使工资低廉,因此,刺激经济形成长期高涨。

因此,只有当的情况下,经济才能均衡增长,否则将出现短期内经济收缩与扩张的

波动。只有当时,才能在既定的技术水平下,实现充分就业,否则将使经济处于长期的失业或者通货膨胀。当时,可实现充分就业的均衡增长,这是一种最理想的经济增长状态。

2、经济增长的源泉是什么?

答:对于经济增长的源泉或者说因素,经济学家有不少研究和说法。美国经济学家丹尼逊把经济增长因素分为两大类:生产要素投入量和生产要素生产率。要素投入指劳动、资本和土地。其中劳动和资本是可变的。关于要素生产率,用单位投入的产出量来衡量,它主要取决于资源配置状况、规模经济状况和知识进展。具体来说可分为七个方面:(1)就业者人数和他们的年龄构成;(2)工作时数;(3)就业人员受教育程度;(4)资本存量规模;(5)资源配置状况;(6)规模的节约;(7)知识进展。

另一位经济学家库兹涅茨则通过对各国经济增长的比较提出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是知识存量的增加、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经济结构的变化。斯蒂格利茨则提出,引起经济增长的源泉主要是:资本品积(投资)的增长,劳动力质量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改善和技术变革。

以上各种说法尽管存在差异,基本观点其实差不多。制度经济学家认为,这些说法忽视了制度因素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3、什么叫总要素生产率?它和劳动生产率有没有区别?

答:总要素生产率指全部投入要素的生产率的总和,或者说每一总和单位投入的产出量,这种总和单位不仅要将劳动,还要将资本、能源、材料等都计入投入,而劳动生产率则指单位劳动(每小时劳动)的产出量。经济的增长,一方面是投入要素数量增加的结果;另一方面是这些投入的生产率提高的结果,就是说,经济的增长(产出的增长)一方面是由于投入了更多的资本和劳动等要素,另一方面是每单位投入能生产出更多的产品。

4、试说明下列因素如何会提高或降低平均劳动生产率:

(1)教育制度改革的成功;

(2)新工人进入经济;

(3)提前退休;

(4)在萧条时期的失业率提高。

答:(1)教育制度改革的成功显然有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因为一个更先进的教育制度有助于提高劳动力素质;

(2)新工人进入经济会降低平均劳动生产率,因为新工人一般还没有掌握各种生产技能,这些技能要靠经验积累才能获得。

(3)提前退休一般有利于提高平均劳动生产率,因为年纪很大的工人生产率也常常较低,因为他们掌握的技能很可能已经过时,而年纪又不允许他们迅速及时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并且身体健康方面也常常存在问题。因此,到一定年纪及时让他们退休有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

(4)在萧条时期失业率提高会降低劳动生产率,因为在失业期间,工人们不能持续工作,从而工作经验不会连续地积累,他们的工作技能也许会萎缩。

5、对经济波动的根源有哪些不同的解释?关于经济波动性质的观点和关于政府作用和观点之间是什么关系?

答:对经济波动(也常叫做经济周期)主要有四种不同的解释:

传统的经济周期理论认为经济中存在引起波动的内在力量,就是说,波动根源于经济结构本身。即波动的根源是内生的,因而经济的上升和下降在很大程度上可被预测,从而政府的政策在减轻这种波动方面可以起作用。乘数-加速数模型就是这种传统的理论。

实际(真实)经济周期理论认为波动时对经济的外部冲击的结果,这种冲击是随机的和未预测到的,如果某种重要的投入(如石油)的价格变动,自然灾害以及特别是技术冲击(如新发明),这些冲击来自经济外部,是外生事件,因而都在政策制定者的控制之外,经济(市场)可有效地适应这些冲击。

货币主义和新古典主义把波动归纳为政府的错误导向特别是货币政策的结果。例如,在短期内,货币当局用人们预期不到的方法变动货币供应量时,价格和产出就会发生波动。因此,对于波动政府就不能解决问题,反而制造问题,政府干预引发了经济的波动,干扰了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

新凯恩斯主义着把波动看做来源于经济内部和外部的各种原因,现代经济的内在特征扩大了一些这样的干扰,并使其作用持续存在,也就是说,波动起因于对总需求和总供给两方面的冲击,外生冲击的影响由于经济结构而被扩大并且被延长,这种波动靠市场经济本身不能迅速得到调整,尤其是在衰退时是如此,需要也能够利用政府政策来刺激经济。

6、乘数原理和加速数原理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答:在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中,乘数原理考察投资的变动对收入水平的影响程度。投资乘数指投资支出的变化与其带来的收入变化的比率。投资乘数的大小与消费增量在收入中的比例(即边际消费倾向)有关。边际消费倾向越大,投资引起的连锁反应越大,收入增加的越多,乘数就越大。同样,投资支出的减少,会引起收入的数倍减少。

加速原理考察收入或消费需求的变动反过来又怎样影响投资的变动。其内容是:收入的增加会引起对消费品需求的增加,而消费品要靠资本品生产出来,因而消费增加又会引起对资本品需求的增加,从而必将引起投资的增加。生产一定数量产品需要的资本越多,即资本-产出比率越高,则收入变动对投资变动影响越大,因此,在一定技术条件下的资本-产出比率被称为加速系数。同样,加速作用是双向的。

可见,乘数原理和加速原理是从不同角度说明投资于收入、消费之间的相互作用。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全面地、准确地依靠自身因素发现周期性波动的原因。乘数原理和加速原理不同的是,投资的乘数作用时投资的增长(下降)导致收入的数倍增长(下降),而投资的加速作用则是收入或消费需求的增长(下降)导致投资的数倍增长(下降)。

四、计算题

1、、已知社会的平均储蓄倾向为0.12,资本产量比等于3,求有保证的增长率。

答:有保证的增长率等于社会储蓄倾向与资本产量比的比率,即

2、已知平均储蓄倾向为0.2,增长速度为每年4%,求均衡的资本产量比。

答:由于增长速度G = S / V ,所以资本产量比 V = S / G = 0.2 /

0.04 = 5

3、已知资本产出比率为4,假设某国某年的国民收入为1000亿美元,消费为800亿美元。按照哈罗德增长模型,要使该年的储蓄全部转化为投资,第二年的增长率应该为多少?答:由题意,国民收入Y=1000亿美元,消费C=800亿美元,则储蓄S=1000-800=200亿美元储蓄量

为使该年200亿美元的储蓄全部转化为投资,第二年的有保证增长率应为

此时,如果第二年的增长率达到5%,

由v=4,则投资

即该年200亿美元的储蓄正好在第2年全部转化为投资,经济实现均衡增长。

4、如果要使一国的产出年增长率G从5%提高到7%,在资本-产出比率v等于4的前提下,根据哈罗德增长模型,储蓄率应相应有何变化?

答:根据哈罗德增长模型,为实现经济的均衡增长,,其中v相对稳定,增长率取决于储蓄率

由题意,当产出年增长率为5%时,

当年产出增长率为7%时,

即为使年增长率从5%提高到7%,在资本产出比率不变的条件下,储蓄量s应相应从20%提高到28%。

5、在新古典增长模型中,集约化生产函数为,人均储蓄率为0.3,设人口增长率为3%,求:

(1)使经济均衡增长的k的值;

(2)黄金分割率所要求的人均资本量。

答:(1)经济均衡增长时,,将s=0.3,n=3%代入得:

所以

得k=3.8

(2)按黄金分割率要求,对每个人的资本量的选择应使得资本的边际产品等于劳动的增长率,即

于是有2-k=0.03

得k=1.97

6、如果某国经济中连续5年的国民收入分别是,,

,,,t年的净投资It为400亿元,当年的国民收入比上年增加了200亿元,求(t+1)到(t+4)年该国的净投资额分别为多少?

答:根据加速原理,收入变动对净投资的影响可以用加速系数V来表示

由题意,t年的收入变动,

由于加速系数取决于该国生产的技术条件,在一定时期保持稳定,则可知

由此可见,在一定时期,经济中,净投资随收入的增加而增加,随收入的减少而减少。

2 第二章 经济发展理论

第二章经济发展理论 本章要求了解经济发展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它的历史过程,重点把握五种类型的经济发展理论的内容、特点,理解其产生的原因以及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适用性。 一、单项选择题 1、认为正常数量和比例的储蓄、投资和外援是发展中国家在发展经济时必不可少的理论是( )。 A.经济成长阶段理论 B.结构变动理论 c国际依附理论 D.新经济增长理论 2、线性阶段理论的主要代表是美国经济学家( )。 A.罗伊·哈罗德 B—阿瑟‘刘易斯 c索洛 D.w.w.罗斯托 3、在线性阶段理论中,经济发展的具有分水岭意义的最关键 A.为起飞创造条件阶段 B.起飞阶段 c向成熟推进阶段 D.高额群众消费阶段4.在经济起飞阶段,一个必须具备的重要条件是净投资必须达到国民收入的( )。A.15% B.5% C.10% D.20% 5、在向成熟推进阶段,新投资维持在相当高的水平,通常占国民收入的( D )。 A.20% 30% B.10% C.5%一15% D.15% 6.下列说法哪个是正确的( AD )。 A.主导部门是具有革新创造性的部门 B.主导部门一般增长得较慢但对经济的影响力较大 C.辅助部门是作为主导部门发展的条件而得到迅速发展的部门 D.派生部门是由于总收入、人口、工业生产的增长而得到稳定增长的部门 7.为冷战时期西方发达国家大规模援助发展中国家提供依据的理论是( )。 A.国际依附理论 B.新经济增长理论 c.结构转换理论 D.经济成长阶段理论8、下列说法中哪一个是正确的( )。 A.发展模式经验研究认为资本积累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充分必要条件 B.国际依附理论认为国际经济秩序是发展中国家不发达的一个重要原因 C.新古典主义回潮理论认为第一世界国家以及国际机构的掠夺活动是第三世界不发达的原因之一 D.以上说法均不对 二、多项选择题 1.在经济发展史上,曾经出现过的经济发展理论有( A.线性经济发展阶段理论 B.结构变动理论 C.国际依附理论 D.反对国家干预的新古典主义回潮理论 E.新经济增长理论 2.罗斯托的线性阶段理论认为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都需要经过 ( )。 A.传统社会阶段 B.为起飞创造条件阶段 C.起飞阶段 D.向成熟推进阶段 E.高额群众消费阶段 3.在追求生活质量阶段中,经济中的主导部门转移为() A.耐用消费品部门 B.教育卫生部门 C.住宅建设部门 D文化娱乐部门 E.旅游部门 4、一个部门如果要成为经济中的主导部门,它必须具备的特点是()。 A.部门产品的供给弹性大 B.部门产品的供给弹性小 C.部门产品的需求的收入弹性大 D.部门产品的需求弹性小 E.部门产品的需求弹性大5、哈罗德一多马模型显示( )。 A.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与储蓄率成反比 B.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与储蓄率成正比

第四章 真实经济周期理论

第四章真实经济周期理论 一、导言:有关经济波动的一些事实 理解造成总量波动的来源是宏观经济学的一个核心目标。本章主要介绍关于宏观经济波动的来源和性质的主要理论。通过对美国经季节性调整后的真实GDP 分析得出:第一个事实是,经济波动没有表现出任何规律性的或周期性形式(由于产出的变动不规则,因而现代宏观经济学一般都不试图将波动解释为由不同时间长度组成的确定性周期,想识别出有的基钦周期(3年)、朱格拉周期(10年)、库兹涅茨周期(20年)及康德拉耶夫周期(50年)的努力通常被认为是徒劳的。普遍的观点是,不同类型和大小的扰动,以随机的时间间隔来影响经济,这些扰动继而传递给整个经济。在这一点上,主要宏观经济学派的差别在于他们对扰动和传递机制的假设不同;第二个事实是,产出各个组成部分的波动程度不一(存货投资平均只占GDP中一个极小的比例,它在衰退时的波动却几乎占GDP下降的一半);第三个事实,涉及产出变动的不对称性:产出在较长的时间内稍高于其通常路径,而在较短的时间内远低于其通常路径。第四个事实是,二战前后的产出波动的特征并没有明显的变化(剔除对二战前宏观经济时间序列的传统估计存在重大的偏差);最后,失业率的变动一般小于产出变动。 二、波动理论 瓦尔拉斯模型,即一个没有任何外部性、不对称信息、市场缺失、或其他不完善性的竞争性模型来理解总量波动。拉姆齐模型是瓦尔拉斯总量经济基本模型。本章是对拉姆齐模型的一个扩展,纳入总量波动:1、存在一个扰动来源,如果没有冲击,该模型将收敛于一条平衡增长路径,然后平衡增长。强调对经济中的技术冲击,即生产函数在各个时期的变动,以及政府购买冲击,这两种冲击代表真实扰动:技术冲击改变既定数量的投入品所产生的产出,而政府购买冲击改变既定生产水平条件下私人经济可利用的商品量。——RBC模型。2、考虑就业的变动。通过使家庭效用不仅取决于家庭消费,而且取决于家庭工作量,从而

第二章-经济增长

增长篇 第二章 本章主要内容 ●2.1经济增长和经济增长方式 ●2.2经济增长模型 ●2.3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实绩 ●2.4中国的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内容。增长意味着总产出的扩张和平均收入的增 加,是经济结构变化和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前提和基础。 第一节经济增长和经济增长方式 ●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证明,不断实现的经济增长推动了社会的进步。诸多因 素影响着经济增长的进程,而经济增长的方式也了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 一、经济增长及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 ●“经济增长”指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包括产品和劳务在内的产出 (O u t p u t)的增长。 ●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可以分为直接因素和间接因素。 影响经济增长的直接因素 ●资源的投入量及其使用效率是影响经济增长的直接因素。 ●这里所说的资源包括资本、自然资源和劳动力。 ●资源的投入量和资源使用效率都会影响经济的增长。 影响经济增长的间接因素 ●影响经济增长的间接因素包括影响资源投入量和资源使用效率的各种经济 和非经济的因素。 ●技术 ●制度 ●结构变迁 二、经济增长方式及其类型 ●经济增长方式就是实现经济增长不同要素的组合形式。 ●包括粗放(外延)型经济增长方式和集约(内含)型经济增长方式两种形式。 粗放(外延)型经济增长方式 ●如果经济增长主要依赖生产要素在原来技术水平基础上投入的数量扩张,即 土地、资本、劳动等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增加,我们称为粗放(外延)型的经济增长方式。 集约(内含)型经济增长方式 ●如果经济增长主要靠资源使用效率(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来推动,我们称 为集约(内含)型的经济增长方式。

经济周期理论

CH 10 经济周期理论 一、对经济周期理论的回顾 1.太阳黑子理论:杰文斯(英)

2.雨量说:亨利·穆尔(美国) 3.政治周期说:卡莱斯基(波)政治力量的对比、竞选周期等 4.创新理论:熊彼特(奥) 1939年美籍奥国经济学家约瑟夫?阿洛伊斯?熊彼特在《经济周期》一书中提出。 熊彼特以“创新理论”解释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解释资本主义发生、发展和趋于灭亡的结局,形成了以“创新理论”为基础的独特的理论体系。“创新理论”的最大特色,就是强调生产技术的革新和生产方法的变革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至高无上的作用。 按照熊彼特的观点和分析,所谓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在熊彼特看来,作为资本主义“灵魂”的企业家的职能就是实现创新,引进新组合。所谓经济发展就是指整个资本主义社会不断地实现新组合。资本主义就是这种“经济变动的一种形式或方法”,即所谓“不断地从内部革新经济结构”的“一种创造性的破坏过程”。 以“创新理论”为基础,熊彼特提出了经济周期运动的理论。 熊彼特认为分析经济周期可分为“纯模式”或“二阶段模式”分析和“四阶段模式”分析两个步骤,前者是排除了外来因素干扰的纯理论分析,后者的分析以现实资本主义经济生活为基础。 在“纯模式”中,熊彼特假定:在“创新”之前经济处于静态均衡,企业的支出等于收入,没有利息和利润。但是,由于经济发展中生产要素的重组,企业家为获得超额利润(新产品价格与生产要素价格之间的价值差额)而努力创新,当创新浪潮出现时,社会上对银行信用和对生产资料的需求扩大,从而引起经济高涨。当创新扩展时,竞争使商品价格趋于下跌,盈利机会减少,银行信用收缩,于是

第九章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教材

第九章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理解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长期化与动态化,通过对各种周期的理论解释,全面了解国民收入波动的因素,重点掌握乘数——加速原理与经济周期波动的关系;掌握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以及新剑桥经济增长模型的基本观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加速原理和乘数—加速数模型,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新剑桥经济增长模型。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与学生自学相结合。 【教学时数】3 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经济周期理论 一.经济周期的含义 1.有关经济周期的解释: (1)经济周期——是指经济活动水平的一种波动(通常以国民收入来代表),它形成一种规律性模式,即先是经济活动的扩展,随后是经济活动的扩展,接着是进一步扩张。这类周期随着产量的长期趋势进程而出现。 (2)萨繆尔森的解释——在繁荣之后,可以有恐慌与暴跌。经济扩张让位于衰退。国民收入、就业与生产下降。价格与利润跌落,工人失业。当最终到达最低点以后,复苏开始出现。复苏可以是缓慢的,也可以是快速的。新的高涨可以边线为长期持续的旺盛的需求、充足的就业机会以及增长的生活标准。它也可以表现为短暂的价格膨胀和投机活动,紧接而至的是又一次的、灾难性的萧条。 简单地说:经济周期就是国民收入及经济活动的周期性波动。 由此可见,在经济周期这一概念的解释上,都集中强调了以下三个要点: (1)经济周期的中心是国民收入的波动,由于这种波动而引起了失业率、物价水平、利率、对外贸易等活动。所以,研究经济周期的关键是研究国民收入波动的规律与根源。 (2)经济周期是经济中不可避免的波动。 (3)虽然每次经济建设周期并不完全相同,但它们却有共同点,即每个周期是繁荣与萧条的交替。 二、经济周期阶段及其特征 经济周期可以分四个阶段:繁荣、衰退、萧条、复苏。 1.繁荣阶段(高涨阶段):国民收入与经济活动高于正常水平的一个阶段。 在这一阶段,生产迅速增加,投资增加,信用扩张,价格水平上升,就业增加,公众对未来乐观。当就业与产量水平达到最高,这时经济就开始进入衰退阶段。 2.衰退阶段(危机阶段):

第九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答案)

第九章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理论 一、名词解释 经济增长 是指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上,一个国家人均产出(或人均收入)水平的持续增加 经济周期 也称商业周期、景气循环,它是指经济运行中周期性出现的经济扩张与经济紧缩交替更迭、循环往复的一种现象 加速数 也叫加速系数,是指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导致资本量的增加量,即资本增加量与产量增加量之比 二、简答题 1、在哈罗模型中,均衡增长率实际增长率和自然增长率的含义是什么?三者不相等时社会经济将出现什么情况? 答:均衡增长率、实际增长率和自然增长率分别是哈罗德长模型中研究经济实现充分就业下的均衡增长所必需的条件时区分三种不同的经济增长率概念。 均衡增长率,也称为有保证的增长率(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是指在储蓄率s和资本产出比v为既定的条件下,为使储蓄全部转化为投资所需要的产出增长率。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是由储蓄和厂商合意的资本-产出比率决定的,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实际增长率G,是指实际上实现了的产出增长率,它取决于有效需求的大小,即一定资本产出比率下社会实际储蓄率。 自然增长率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是指长期中人口增长和技术进步等因素变化后能达到的最大可能实现的增长率,它是由劳动力和技术水平决定的。 经济中实现充分就业的均衡增长,需要满足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但由于三种增长率由各不相同的因素所决定,因此实际中很难达到三者相等的情况。这时社会经济可能出现下列情况: (1)如果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说明社会总需求超过厂商所合意的生产能力,这时,厂商将增加投资,投资的增加在乘数作用下使实际增长率更高,显得资本存量更不足,因此,其结果是需求膨胀,引起经济积累性持续扩张。 (2)如果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说明社会总需求不足,厂商拥有的资本过剩,这时,厂商将削减投资,由于乘数作用,实际增长率更低,显得资本更过剩,结构是收入下降,经济持续收缩。 (3)如果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说明储蓄和投资的增长率超过了人口增长和技术水平条件下所能允许的程度,增长受劳动力不足和技术条件的限制,出现资本闲置,因此,厂商将削减投资,引起经济的长期停滞。 (4)如果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说明储蓄和投资的增长率未达到人口增长和技术水平条件所要求的水平,因劳动力过多而使工资低廉,因此,刺激经济形成长期高涨。 因此,只有当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的情况下,经济才能均衡增长,否则将出现短期内经济收缩与扩张的波动。只有当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时,才能在既定的技术水平下,实现充分就业,否则将使经济处于长期的失业或者通货膨胀。当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时,可实现充分就业的均衡增长,这是一种最理想的经济增长状态。

熊彼特经济周期理论

熊彼特经济周期理论 1939年美籍奥国经济学家约瑟夫·阿洛伊斯·熊彼特在《经济周期》一书中提出。熊彼特认为分析经济周期可分为“二阶段模式”(或“纯模式”)分析和“四阶段模式”分析两个步骤,前者是排除了外来因素干扰的纯理论分析,后者是以现实资本主义经济生活为基础。 在“纯模式”分析中,熊彼特假定:在“创新”之前经济处于静态均衡,企业的支出等于收入,没有利息和利润。但是,由于经济发展中生产要素的重组,企业家为获得超额利润(新产品价格与生产要素价格之间的价值差额)而努力创新,当创新浪潮出现时,社会上对银行信用和对生产资料的需求扩大,从而引起经济高涨。当创新扩展时,竞争使商品价格趋于下跌,盈利机会减少,银行信用收缩,于是经济从繁荣转入衰退。如此循环往复。 在“四阶段模式”分析中,熊彼特认为,现实资本主义经济运行中存在着“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四个阶段。创新浪潮不止一次,“第一次浪潮”中“创新”引起对生产资料需求和银行信贷的扩张,同时引起新工厂的建立和新设备的增产。这时一般又会伴随着对消费品需求的增长,在物价普遍上涨的情况下,社会出现许多投资机会,出现了投机。此即,第二次浪潮”。“第二次浪潮”中许多投资机会与本部门的“创新”无关,信用扩张只是为一般企业和投机活动提供资金。因此,“第二次浪潮”中就已包含了失误和过度投资行为,并且它不可能有自动调整走向新均衡的能力,当经济中出现收缩而引起“衰退”时,不能直接导致新的均衡阶段——“萧条”,这个阶段不仅投资活动趋于消失,而且还会引起破坏。“萧条”发生后,第二次浪潮的反应逐渐消除,进入恢复调整阶段——“复苏”。从“复苏”进入“繁荣”又需有一次“创新”浪潮。熊彼特认为,由于创新并不是平稳进行的,同时各种创新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也不一样,因而经济周期的长短也是不一样的。

浙大远程经济学第九章

第九章 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理论 一、名词解释 经济增长:是指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上,一个国家人均产出(或人均收入)水平的持续增加。 经济周期:也称商业周期、景气循环,它是指经济运行中周期性出现的经济扩张与经济紧缩交替更迭、循环往复的一种现象。 加速数:也叫加速系数,是指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导致资本量的增加量,即资本增加量与产量增加量之比。 二、选择题 1、经济增长的标志是(C) A.失业率的下降; B.先进技术的广泛运用; C.社会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 D.城市化速度加快。 2、经济增长在图形上表现为(B) A.生产可能性曲线内的某一点向曲线外移动; B.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移动; C.生产可能性曲线外的某点向曲线上移动; D.生产可能性曲线上某一点沿曲线移动。 3、GDP是衡量经济增长的一个较好指标,是因为(A) A.GDP以货币表示,易于比较; B.GDP的增长总是意味着已发生的实际经济增长; C.GDP的值不仅可以反映一国的经济实力,还可以反映一国的经济福利程度; D.以上说法都对。 4、下列各项中(A)项属于生产要素供给的增长。 A. 劳动者教育年限的增加; B.实行劳动专业化; C.规模经济; D.电子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应

用。 5、下列各项中(C)项不属于生产要素供给的增长。 A.投资的增加; B.就业人口的增加; C.人才的合理流动; D.发展教育事业。 6、根据哈罗德的定义,有保证的增长率 实际增长率G之间可能有的关系式(D) A. ; B. ; C. ; D.以上各项均可能。 7、有保证的经济增长率 和自然增长率 的区别在于(C) A. 假定资本与劳动的比例不断提高,而 没有; B.

经济周期理论 学派观点总结 经济波动

第1 新古典经济周期理论 新古典经济周期理论发轫于 20 世纪 70 年代早期,主要得益于卢卡斯(Lucas,1972, 1975)的学术贡献。与传统的凯恩斯经济周期理论和货币主义经济周期理论不同,新古典经济周期理论强调理性预期是产生经济波动的重要原因,认为经济周期性波动的根源在于行为人的预期错误。预期错误可能是由外部的不能合理预见的随机冲击引起的,如货币供给冲击、战争和粮食危机等,其中货币供给冲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冲击源,即货币增长的不确定性导致了非预期的通货膨胀,进而引发产出和就业的波动。在政策建议方面,新古典经济周期理论完全否定了政府干预的有效性,主张利用固定规则代替相机决策。 一卢卡斯的主要观点 卢卡斯最早在《预期和货币中性》(1972)一文中提出货币周期模型,之后又在《经济周期均衡模型》(1975)一文中扩展和补充了由货币因素引发经济波动的产生、传导和消失过程。Lucas 认为,在一个众多相互分离的竞争市场内,假设生产者并没有觉察到中央银行增加货币供给量,对于随之而来的价格上涨,如果生产者认为价格上涨是局部性的,则必须调整产出;如果生产者认为价格上涨是全局性的,则必须保持产出。生产者被迫面临如何在知道单个商品价格变化的基础上对总价格水平作出尽可能准确的判断的问题,这就是不完全信息假设的体现。一种可能的识别情形是将其视作两种情况共同作用的结果,组合的比例取决于过去的价格波动的均值和方差。若以往的价格比较稳定,则当前的价格变化会更多地视作局部性的;若以往的价格起伏较大,则当前的价格变化会更多地视作全局性的,这就是市场上价格信号的提取过程。然而,在不完全信息情形下,总会有一部分生产者不能准确预测到价格是全局性上涨,而采取调整产出的行动。所以一般价格水平的提高对总量经济的影响,本质上与相对价格的提高对单个生产者的影响一样,都能引起产出、就业和投资等宏观变量同方向的运动。但这只是暂时的,人们一旦发现价格上涨是由总需求变化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上涨,就会

第九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

一、名词解释 经济增长 指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上,一个国家人均产出(或人均收入)水平的持续增加。 经济周期 指经济运行中周期性出现的经济扩张与经济紧缩交替更迭、循环往复的一种现象。 加速数 指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导致资本量的增加量,即资本增加量与产量增加量之比。 二、选择题 1、经济增长的标志是(C) A.失业率的下降; B.先进技术的广泛运用; C.社会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 D.城市化速度加快。 2、经济增长在图形上表现为(B) A.生产可能性曲线内的某一点向曲线外移动; B.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移动; C.生产可能性曲线外的某点向曲线上移动; D.生产可能性曲线上某一点沿曲线移动。 3、GDP是衡量经济增长的一个较好指标,是因为(A) A.GDP以货币表示,易于比较; B.GDP的增长总是意味着已发生的实际经济增长; C.GDP的值不仅可以反映一国的经济实力,还可以反映一国的经济福利程度; D.以上说法都对。 4、下列各项中(A)项属于生产要素供给的增长。 A. 劳动者教育年限的增加; B.实行劳动专业化; C.规模经济; D.电子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应用。 5、下列各项中(C)项不属于生产要素供给的增长。 A.投资的增加; B.就业人口的增加; C.人才的合理流动; D.发展教育事业。 6、根据哈罗德的定义,有保证的增长率实际增长率G之间可能有的关系式(D)

A.; B.; C.; D.以上各项均可能。 7、有保证的经济增长率和自然增长率的区别在于(C) A.假定资本与劳动的比例不断提高,而没有; B.以充分就业为前提,而没有; C.随各种因素的变化而变化,是不稳定的增长率,而是比较稳定的增长率; D.。 8、根据哈罗德的分析,如果有保证的增长率大于实际增长率G,经济将(B) A.持续高涨; B.长期萧条; C.均衡增长; D.不能确定。 9、如果实现了哈罗德模型的自然增长率,将使(A) A.社会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 B.实现均衡增长; C.实现充分就业下的均衡增长; D.经济持续高涨。 10、当合意的资本-产出比率大于实际的资本-产出比率时,厂商的反应是(A) A.增加投资; B.减少投资; C.保持原投资水平; D.不能确定。 11、在新古典增长模型中,如果没有人口增长和技术进步,则当(C)时稳定状态下消费有一最高水准。 A.劳动边际产出等于资本边际产业; B.劳动边际产出等于折旧率; C.资本边际产出等于折旧率; D.劳动边际产出等于零。 12、在新古典增长模型中,如果不考虑折旧和技术进步,则当(C)时稳定状态下消费有一最高水准。 A.劳动的边际产出等于资本的边际产出; B.劳动的边际产出等于人口增长率(劳动增长率); C.资本的边际产出等于人口增长率; D.资本的边际产出等于零。 13、经济波动的周期的四个阶段依次是(D) A.扩张、峰顶、衰退、谷底; B.峰顶、衰退、谷底、扩张; C.谷底、扩张、峰顶、衰退; D.以上各项均对。

《西方经济学》第九章 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习题

《西方经济学》第九章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习题 一、选择题 1、经济增长最基本的特征()。 A、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 B、技术进步; C、制度和意识的调整; D、社会福利的增加; 2、经济周期中两个主要阶段是()。 A、繁荣和萧条; B、萧条和复苏; C、繁荣和衰退; D、衰退和复苏; 3、经济周期的四个阶段依次是()。 A、繁荣、衰退、萧条、复苏; B、衰退、萧条、复苏、繁荣; C、萧条、复苏、繁荣、衰退; D、复苏、繁荣、衰退、萧条; 4、经济周期的中心是()。 A、价格的波动; B、利率的波动; C、国民收入的波动; D、就业的波动; 5、持续时间约为15~25年的经济周期是由经济学家()提出的。 A、基钦; B、朱格拉; C、库兹涅茨; D、康德拉季耶夫; 6、下列各项中属于外生经济周期理论的是()。 A、投资过度论; B、心理周期论; C、消费不足论; D、太阳黑子周期论; 7、根据哈罗德模型,当资本-产量比率为4,储蓄率为20%时,则经济增长率为()。 A、5%; B、20%; C、25%; D、80%; 8、加速原理表明()。 A、GDP增加导致投资的多倍减少; B、GDP增加导致投资的多倍增加; C、投资增加导致的GDP多倍增加; D、投资增加导致的GDP多倍减少; 9、强调经济增长会加剧收入分配不平等的经济增长模型是()。 A、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 B、新剑桥经济增长模型; C、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D、增长极限论; 10、经济活动之所以发生周期性的波动,是由于()。

A、乘数的作用; B、加速数的作用; C、技术变动的冲击; D、乘数和加速数的相互作用; 二、判断题 1、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所研究的问题是一样的。() 2、经济增长的充分条件是技术进步。() 3、经济周期的中心是国民收入的波动。() 4、朱格拉周期是一种短周期。() 5、经济增长最基本的标志是技术进步。() 6、刺激消费水平可以提高经济增长率。() 7、加速原理断言GDP的增加导致投资以更快的速度增加。() 8、以总需求分析为中心是凯恩斯主义经济周期理论的特征之一。() 9、新古典模型认为,在长期中实现均衡增长的条件是储蓄全部转化为投资。() 10、经济周期是经济中不可避免的波动。() 三、问答题 1、说明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2、简述乘数—加速数模型的基本思路。

名词解释:经济周期理论详解

名词解释:经济周期 经济周期编辑经济周期(Business cycle):也称商业周期、景气循环,经济周期一般是指经济活动沿着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所经历的有规律的扩张和收缩。是国民总产出、总收入和总就业的波动,是国民收入或总体经济活动扩张与紧缩的交替或周期性波动变化。 过去把它分为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四个阶段,表现在图形上叫衰退、谷底、扩张和顶峰更为形象,也是现在普遍使用的名称。 中文名经济周期外文名Business cycle别称商业周期、景气循环特点交替或周期性波动变化阶段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图形表现衰退、谷底、扩张和顶峰目录1研究意义2阶段定义?两阶段法 ?四阶段法 3成因?外因论?内因论 ?综合论 4类型?短周期 ?中周期 ?长周期?建筑周期 ?综合周期 5争论6相关影响1研究意义编辑 经济周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家们越来越多地关心经济形势,也就是“经济大气候”的变化。一个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好坏,既受其内部条件的影响,又受其外部宏观经济环境和市场环境的影响。 一个企业,无力决定它的外部环境,但可以通过内部条件的改善,来积极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充分利用外部环境,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自己的小环境,以增强自身活力,扩大市场占有率。因此,作为企业家对经济周期波动必须了解、把握,并能制订相应的对策来适应周期的波动,否则将在波动中丧失生机。 2阶段定义编辑经济周期阶段定义按照阶段数量划分可分为两阶段法和四 阶段法。 两阶段法 经济

经济周期波动以经济中的许多成分普遍而同期地扩张和收缩为特征,持续时间通常为2到10年。现代宏观经济学中,经济周期发生在实际GDP相对于潜在GDP上升(扩张)或下降(收缩或衰退)的时候。每一个经济周期都可以分为上升和下降两个阶段。上升阶段也称为繁荣,最高点称为顶峰。然而,顶峰也是经济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此后经济就进入下降阶段,即衰退。衰退严重则经济进入萧条,衰退的最低点称为谷底。当然,谷底也是经济由衰转盛的一个转折点,此后经济进入上升阶段。经济从一个顶峰到另一个顶峰,或者从一个谷底到另一个谷底,就是一次完整的经济周期。现代经济学关于经济周期的定义,建立在经济增长率变化的基础上,指的是增长率上升和下降的交替过程。 经济周期波动的扩张阶段,是宏观经济环境和市场环境日益活跃的季节。这时,市场需求旺盛,订货饱满,商品畅销,生产趋升,资金周转灵便。企业的供、产、销和人、财、物都比较好安排。企业处于较为宽松有利的外部环境中。 经济周期波动的收缩阶段,企业生存法则。 四阶段法 将经济周期分为四阶段:繁荣、衰退、萧条、复苏 经济周期A-B为衰退, B-C为萧条,,C-D为复苏,D-E为繁荣 经济周期的特点是国民总产出、总收入、总就业量的波动,它以大多数经济部门的扩张与收缩为标志。 经济衰退(Recession),指经济出现停滞或负增长的时期。不同的国家对衰退有不同的定义,但美国以经济连续两个季度出现负增长为衰退的定义被人们广泛使用。而在宏观经济学上通常定义为“在一年中,一个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连续两个或两个以上季度出现下跌”。但是这个定义并未被全世界各国广泛接受。比如,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就将经济衰退定义成更为模糊的“大多数经济领域内的经济活动连续几个月出现下滑”。凯恩斯认为对商品总需求的减少是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经济衰退的普遍特征:消费者需求、投资急剧下降;对劳动的需求、产出下降、企业利润急剧下滑、股票价格和利率一般也会下降。 经济萧条指规模广且持续时间长的衰退,其明显特征是需求严重不足,生产相对严重过剩,销售量下降,价格低落,企业盈利水平极低,生产萎缩,出现大量破产倒闭,失业率增大。 3成因编辑外因论 外因论认为,周期源于经济体系之外的因素——太阳黑子、战争、革命、选举、金矿或新资源的发现、科学突破或技术创新等等。 1、太阳黑子理论

(宏观经济学练习)第9、10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

第9、10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 一、单选题 1.经济增长的标志是() A.城市化步伐的加快 B.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 C.工资水平的提高 D.社会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 2.经济增长很难保持稳定呈现出剧烈波动的状态,这是() A.哈罗德模型的结论 B.新古典增长模型的结论 C.哈罗德模型和新古典增长模型共同的结论 D.既非哈罗德模型的结论,又非新古典模型的结论 3.经济周期是指() A.国民收入上升和下降的交替过程 B.人均国民收入上升与下降的交替过程 C.国民收入增长率上升和下降的交替过程 D.以上都正确 4.经济周期的中心是() A.利率波动 B.通胀率波动 C.国民收入波动 D.就业率波动 5.一国在一段时期内GNP的增长率在不断降低,但是总量却在不断提高,从经济周期的角度看,该国处于()阶段。 A.复苏 B.繁荣 C.衰退 D.萧条 6.根据新古典增长模型,若资本增长率小于劳动增长率,则L/K() A.提高 B.减少 C.不变 D.不确定 7.根据新古典增长模型,若考虑技术进步,则资本增长率和劳动增长率的关系是() A.提高B减少 C.不变 D.不确定 8.根据新古典增长模型,在技术进步情况下,人均产出增长的条件是人均资本占有() A.增长 B.负增长 C.不变 D.不确定 9.加速原理认为() A.消费增加导致GDP数倍增加 B.GDP数量增加会引起投资数倍增加

C.GDP增长会导致消费数倍增加 D.投资增加会引起GDP数倍增加 10.当经济达到繁荣时,会因()而转入衰退。 A.加速系数下降 B.边际消费倾向提高 C.加速系数上升 D.总投资为零 11.经济增长的标志是() A.失业率的下降 B.先进技术的广泛应用 C.社会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 D.城市化进度加快 12.经济增长在图形上表现为() A.生产可能性曲线内的某一点向曲线上移动B.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移动 C.生产可能性曲线外的某一点向曲线上移动D.生产可能性曲线上某一点向曲线上移动 13.下列各项中()项属于生产要素供给的增长。A.劳动者教育年限的增加 B.实行劳动专业化 C.规模经济 D.电子计算机的迅速应用 1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生产要素供给的增长。A.投资的增加 B.就业人口的增加 C.人才的合理流动 D.发展教育事业 15.为了提高经济增长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A.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 B.刺激消费水平 C.较少工作时间 D.推广基础科学及应用科学的研究成果

《西方经济学》第九章 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

《西方经济学》第九章 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 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经济增长理论是运用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分析经济的长期增长问题;经济周期理论是用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分析经济中的短期波动。通过本章教学,着重从总供给角度了解增长的特征与原因,从总需求角度了解波动的原因与规律。 教学重点:经济周期的原因;经济增长的源泉; 教学难点:经济长期稳定增长条件;乘数—加数原理; 第一节 经济周期理论 一、经济周期的含义 经济周期(Business cycle ,也叫经济循环、商业周期、商业循环):经济活动所经历的扩张与衰退,相互交替,使经济总量螺旋式增长的现象。 理解经济周期的定义要注意: ①经济周期的中心是国民收入的波动,由于这种波动而引起了失业率、物价水平、利率、对外贸易等活动的波动。所以,研究经济周期的关键是研究国民收入波动的规律和根源; ②经济周期是经济中不可避免的波动; ③虽然每次经济周期并不完全相同,但它们却有共同之点,即每个周期都是繁荣与萧条的交替。 二、经济周期的阶段 经济周期一般可分为两个主要阶段:扩张性阶段和收缩(衰退)阶段。如果更细一些,经济周期可分为四个阶段:繁荣、衰退、萧条、复苏。其中繁荣与萧条是两个主要阶段,衰退与复苏是两过渡阶段。 A 为顶峰,A- B 为衰退,B- C 为萧条,C 为谷底,C- D 为复苏,D- E 为繁荣,E 为顶峰

经济周期四个阶段各自的特点: o繁荣 其特征为生产迅速增加,投资增加,信用扩张,价格水平上升,就业增加,公众对未来乐观。繁荣的最高点称为顶峰,这时就业与产量水平达到最高,但股票与商品的价格开始下跌,存货水平高,公众的情绪正由乐观转为悲观。这是繁荣极盛时期,也是由繁荣转向衰退的开始。。顶峰一般为1-2个月。 o衰退 是从繁荣到萧条的过渡时期,这时经济开始从顶峰下降,但仍未低于正常水平。 o萧条 其特征为生产急剧减少,投资减少,信用紧缩,价格水平下跌,失业严重,公众对未来悲观。萧条的最低点称为谷底,这时就业与产量跌至最低,但股票与商品的价格开始回升,存货减少,公众的情绪正由悲观转为乐观。这是萧条的最严重时期,也是由萧条转向复苏的开始。谷底一般为1-2个月。 o复苏 是从萧条到繁荣的过渡时期,这时经济开始从谷底回升,但仍未达到正常水平。 三、经济周期的类型 1、基钦(美国,1923 )周期:短周期,平均长度为3.5年。 2、朱格拉(法国,1860)周期:中周期,平均长度为9~10年。 3、康德拉季耶夫(俄国,1925)周期:长周期,平均为50年。 4、库兹涅茨(美国,1930)周期:中长周期,平均长度为20年。 5、熊彼特(美国,1939)综合周期:每一个50~60年的长周期包括6个8~10年的中周期,每一个中周期包括三个长度约40个月的短周期。人类进入工业社会后大约经历了三个长周期:①第一个长周期:18世纪80年代-1842年,“纺织机时代”;②第二个长周期:1842年-1897年,“蒸汽机和钢铁时代”;③第三个长周期:1897年以后,“电气化和汽车时代”。 四、经济周期理论概述 1、消费不足论 收入中用于储蓄的部分过多,消费不足。这是由于分配不均造成的。富人得到了更

经济周期理论综述重点

西斯蒙第的“消费不足论”。西斯蒙第认为,经济危机是进入资本主义经济后才出现的特有现象,其原因是生产脱离消费后导致的消费不足。具体而言,就是:一是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大生产摧毁了小生产,导致消费能力降低;二是资本家采取了薄利多销等措施,导致进一步降低工资,导致消费能力下降;三是资本家为了追求最大利润,总是导致今年的生产大于去年的生产,但工人的消费有限,最终是个人消费不足。杰文斯的“太阳黑子说”。杰文斯认为,任何一年收获的成功肯定依存于天气,特别是夏季和秋季各月的天气;如果天气在某种程度上依存于太阳周期,那就可以说,谷物的价格和收获将或多或少地依存于太阳时期,并经历周期性的波动,其时期等于太阳黑子出现的时期。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马克思认为,经济危机是特定生产方式下所产生的历史现象。在直接的物物交换中,经济危机既不存在可能性,也不存在现实性。当货币进入商品流通领域后经济危机具有了可能性。但这种可能性要发展为必然性,还“必须有整整一系列的关系,从简单商品流通的观点来看,这些关系还根本不存在”(《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33页。),而这“一系列关系”就寓于“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生产的社会性和占有的私人资本主义形式的矛盾中”。具体来说,就是:第一,对价值增值的无休止追逐导致的资本积累规模螺旋式上升、生产能力无限扩张。第二,大工业生产方式与资本积累规律的共同作用。第三,平均利润率下降趋势。第四,固定资本的周转周期。第五,资本主义对抗性分配关系。第六,信用制度的发展。马克思对危机的原因进行了多维度的分析,其最终结论是“一切真正的危机的最根本的原因,总不外乎群众的贫困和他们的有限的消费,资本主义却不顾这种情况而力图发展生产力,好像只有社会的绝对的消费能力才是生产力发展的界限。”(《资本论》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548页。)米契尔的“自然发生论”。在经济周期内的经济过程里,米契尔强调的是成本和价格发展的不平衡。当经济活动开始扩张时,生产成本开始比价格更快地上升。这会降低利润率,使人们对未来利润的前景感到悲观,反过来这又会使投资削减,导致销售、产出和就业量减少。当衰退产生时,成本和价格一样减慢增长或者开始降低,但成本的减低不久就开始超过价格的降低,于是改善了利润的前景和刺激了投资。这反过来又有助于结束衰退和开始复苏。熊彼特的“创新周期说”。熊彼特认为,创

第10章经济周期理论

第10章 经济周期理论 一.判断题(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1.经济增长从谷底水平扩张到正常水平称为繁荣阶段。 2.经济增长从谷顶水平收缩到正常水平称为萧条阶段。 3.繁荣阶段的主要特征是投资减少、产品积压。 4.衰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大量机器更新。 5.在库兹涅茨周期中与之紧密相关的行业是建筑业。 6.熊彼特第一个长周期的标志创新产业为是化学工业。 7.英国经济学家杰文斯的太阳黑子周期学说认为太阳黑子周期性爆发导致 气候变化,使得农业出现丰歉之年,从而使得经济相应地出现繁荣与萧条的波动。 8.从经济周期的角度看,一国在一段时期内GDP的总量在增加,但GDP的 增长率下降,说明该国处于复苏阶段。 二.计算题: 1.如果某国经济中连续 5年国民收入分别是 Y t =800亿元,Y t+l =1000亿 元,Y t+2=1400亿元,Y t+3 =1400,Y t+4 =1200,t年的净投资I t 为400亿,当 年的国民收入比上年增加了 200亿元,求(t+l)~(t+4)年该国的 净投资额分别为多少? 2.如果某国经济中t年的国民收入Y t 是1000亿元,资本一产出比率V为4, 重置投资D t 为每年400亿元,年初资本存量K为3800亿元,以后三年的国民收入分别为1200亿元,1350亿元及1300亿元,分别计算连续四年的净投资I及总投资G。 3.假定某国经济的边际消费倾向是 b=0.80,加速数 v=4,每期自发投资 I =900亿元,1999年国民收入水平为 6000亿元,比上一年增加 400

亿元,求2000年的总投资和国民收入水平是多少? 为1亿元,在这 4.假设边际消费倾向b=0.5,加速数v=1,政府每期开支G 1 些假定下: (1)若不考虑第1期以前的情况,那么,从上期国民收入中来的本期 消费为零,引致投资也为零,则第1期的国民收入总额是多少? (2)在此经济条件下,求第2期的国民收入总额是多少? 三.问答题 1.经济周期各个阶段的特征是什么? 2.西方经济学家将经济周期分为哪些类型?经济周期的波动有哪些特点? 3.西方经济理论中关于政府在经济周期波动中的作用有哪些观点? 4.投资过度论怎样解释经济周期? 5.消费不足论怎样解释经济周期? 6.纯货币理论怎样解释经济周期? 7.简要论述熊彼特周期理论的内容。 8.简要评述乘数和加速数意味着经济更大的不确定性。 9.评述乘数和加速数原理相互作用模型。 10.试运用乘数一加速数模型解释经济的周期性波动。

(完整版)第九章经济增长习题参考答案

第九章经济增长习题及答案 复习与思考 1.经济增长的源泉是什么? 2.什么是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公式?它有什么基本含义? 3.在新古典增长模型中,储蓄率的变动对经济有哪些影响? 4.在新古典增长模型中,人口增长对经济有哪些影响? 5.丹尼森认为经济增长的因素是什么? 6.库兹涅兹认为经济增长的因素是什么? 课后练习 1.A国与B国的生产函数都是,Y = F(K, L) = K1/ 2L1 /2 (1)证明这个生产函数是规模不变生产函数 (2)求人均生产函数 (3)假设技术不变,人口增长率为0,资本折旧率为5%。如果A国的储蓄率为10%,B国的储蓄率为20%,求两个国家的稳态的人均资本水平、人均收入水平和人均消费水平。 (4)假设两国的初始人均资本都为2,此时的人均收入和人均消费为多少?用表格显示这两个国家的人均资本存量将随时间如何变动,同时计算人均收入和人均消费。B国的消费要过多少年才会高于A国的消费? 1.答案: (1)F(λK, λL) = (λK)1 /2 (λL)1/ 2 = λ(K1/2L1 /2 )= λY,因此,Y = F(K, L) = K1/ 2L1 /2是规模收益不变生产函数。 (2)人均生产函数y = k1 /2 (3) δ=折旧率=0.05,sa=A 国储蓄率=0.1,sb=B 国储蓄率=0.2, 稳态的条件: A国:0.1 k1 /2=0.05k,k=4,y=2,c=y-sy=1.8 B国:0.2 k1 /2=0.5k,k=16,y=4,c= y-sy=3.2 (4)sa=0.1,sb=0.2,δ=0.05,两国k0=2,y = k1/ 2,c = (1-s) y

习题9-1-1-第九章-经济周期、经济增长与开放经济

第九章经济周期、经济增长和开放经济 1.(352).若要使经济增长率从5%提高到8%,在储蓄率为20%的条件下,根据哈罗德—多马模型,资本系数应该为()。 A . 4 B . 2.5 C . 6 D . 5 答案:B 2.(353).若想把经济增长率从5%提高到7%,在资本系数等于4的前提下,根据哈罗德—多马模型,储蓄率应达到()。 A . 28% B . 30% C . 32% D . 45% 答案:A 3.(354).根据哈罗德—多马模型,当有保证的增长率大于实际增长率时,经济将出现()。 A . 均衡增长 B . 累积性的收缩 C . 累积性的扩张 D . 不能确定 答案:B 4.(355).当实际的资本系数大于意愿的资本系数时,厂商的反应是()。 A . 增加投资 B . 减少投资 C . 保持原有投资水平 D . 增雇工人 答案:B 5.(356).哈罗德—多马模型认为,长期中实现经济稳定增长的条件是()。 A . 有保证的增长率与自然增长率相等 B . 实际增长率与有保证的增长率相等 C . 实际增长率、有保证的增长率与自然增长率相一致 D . 实际增长率应大于自然增长率 答案:C 6.(357).经济增长通过()来反映。 A . 居民收入水平 B . 利率水平 C . 物价水平

D . GDP 答案:D 7.(358).经济周期的实质是()。 A . 失业率的波动 B . 利息率的波动 C . 价格水平的波动 D . 国民收入的波动 答案:D 8.(359).经济周期顺序地经过四个阶段,即()。 A . 繁荣、衰退、萧条、复苏 B . 繁荣、萧条、衰退、复苏 C . 繁荣、衰退、复苏、萧条 D . 衰退、繁荣、萧条、复苏 答案:A 9.(351).根据哈罗德—多马模型,当资本系数为4、储蓄率为20%时,经济增长率为()。 A . 5% B . 80% C . 20% D . 15% 答案:A 10.(426).属于国际收支平衡表中资本项目的是()。 A . 一国为别国提供保险的收入 B . 一国对别国劳务出口的收入 C . 一国在别国发行债券的收入 D . 一国在别国销售商品的收入 答案:C 11.(425).属于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经常项目的是()。 A . 国外政府在本国的存款 B . 本国在外国发行股票的收入 C . 外国居民在本国旅游的支出 D . 本国在外国发行债券的收入 答案:C

真实经济周期 真实经济周期理论

真实经济周期真实经济周期理论(Real Business Cycle Theory),也称真实商业周期理 论。 真实经济周期理论认为,市场机制本身是完善的,在长期或短期中都可以自发地使经济实现充分就业的均衡;经济周期源于经营体系之外的一些真实因素,如技术进步的冲击,而不是市场机制的不完善;真实经济周期理论否定了把经济分为长期与短期的说法,经营周期本身就是经济趋势或者潜在的或充分就业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动,并不存在与长期趋势不同的短期经济背离。 所谓“逆向选择”应该定义为信息不对称所造成市场资源配置扭曲的现象。经常存在于二手市场、保险市场。 逆向选择,指的是这样一种情况,市场交易的一方如果能够利用多于另一方的信息使自己受益而对方受损时,信息劣势的一方便难以顺利地做出买卖决策,于是价格便随之扭曲,并失去了平衡供求、促成交易的作用,进而导致市场效率的降低。 “逆向选择”在经济学中是一个含义丰富的词汇,它的一个定义是指由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和市场价格下降产生的劣质品驱逐优质品,进而出现市场交易产品平均质量下降的现象。 潜在GDP GDP—国内生产总值的英文缩写,它显示的是一国或是一个区域一年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物品与劳务)市场价值的总和,反映了这个国家或这个区域经济活动的价值,它包括了在经济活动中生产并在市场上合法出售的所有东西。GDP既包括有形的物品价值,又包括无形的劳务价值。GDP早已成为显示一个国家或一个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志。 潜在GDP,一个国家在正常强度下,充分利用其生产资源能够生产出的GDP。所以也叫“充分就业的GDP”,反映一个经济的潜力。 潜在国内生产总值(Potential Gross Domestic Product) 高就业的GDP,或更精确地说,在既定的技术状况和人口规模条件下可以达到的且不致加速通货膨胀的最高水平的GDP?现今一般认为:它是那个与最低可持续失业率相应的产出水平的等价物? 潜在GDP是指一个经济社会的生产要素或经济资源,在被充分利用的条件下所实现的产出。在实践中,由于机器、设备、劳动、土地等全部生产要素是否已经被充分利用,实际上难以测算,相对来说,计算生产要素中的劳动力被利用的状况倒比较容易,因此,潜在GDP也被定义为充分就业条件下所实现的产出。 实际上,当劳动资源被充分利用即实现充分就业以后,也标志着其他生产要素也已被充分利用,而如果在经济中存在着严重的劳动失业,也一定意味着其他生产要素存在着大量的闲置,所以,经济学中的充分就业一词在很多场合都是生产要素或资源被充分利用的代名词。 潜在GDP的增加就是经济增长。潜在GDP与实际GDP的差别反映了经济周期的情况,如果实际GDP大于潜在GDP,则经济高涨,有通货膨胀的压力;如果实际GDP小于潜在GDP,则经济衰退,有失业的压力。 短期gdp波动是由于总需求的变化造成 潜在GDP指的是长期中经济充分就业时的国内生产总值。长期总供给是指整个经济的生产达到充分就业的产出水平。经济的实际(即短期)产出水平偏离充分就业产出水平是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