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军事理论题库2

军事理论题库2

军事理论题库2
军事理论题库2

2014级下学期军事理论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

1、国防是一个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安全保障,维护国家安全利益是现代国防的(B )。

A、主要任务

B、根本职能

C、根本大计

D、根本目的

2、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防止外来侵略、颠覆是现代国防的(C )。

A、根本大计

B、根本职能

C、根本目的和任务

D、基本要素

3、国防应把(A )作为制止的对象。

A、武装颠覆

B、抵抗侵略

C、武装暴乱

D、武装叛乱

4、(A)是国家存在和发展的自然物质前提,是国家的基本要素之一。

A、领土

B、主权

C、安全

D、统一

5、对付武装入侵和武装暴乱最根本的和最有效的莫过于采取(B )。

A、政治手段

B、军事手段

C、经济手段

D、外交手段

6、国防所维护的国家利益主要是(D )。

A、政治利益

B、军事利益

C、经济利益

D、安全利益

7、国防建设,是为维护( A )、提高国防能力而进行的建设。

A、国家安全

B、国家利益

C、国家主权

D、国家统一

8、国防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之一是铸造了一支具有一定现代水平并向(B )的强大军队。

A、机械化迈进

B、信息化迈进

C、正规化迈进

D、革命化迈进

9、(D )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国防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A、国防建设

B、国防科研

C、国防工业

D、国防科技

10、(A )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和预备役部队、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民兵组成。

A、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动员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1、下列不属于国防动员的意义是(C)。

A、动员是增强国防实力的重要措施

B、动员是增强国防威慑力的有效手段

C、动员是为满足战争需求的继续

D、动员是夺取战争主动权的可靠保障

12、中国的国防动员坚持统一领导、全民参与、长期准备、(D)统筹兼顾、有序高效的原则。

A、平战结合

B、军民结合C寓军于民D、重点建设

1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于(B )由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A、1996年3月14日

B、1997年3月14日

C、1998年3月14日

D、1999年3月14日

1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于(C ),经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

A、1999年4月29日

B、2000年4月29日

C、2001年4月29日

D、2002年4月29日

15、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战争、(D )和国防建设以及军事领域一般规律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

A、武装斗争

B、革命军队

C、人民战争

D、人民军队

16、毛泽东军事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战争和(C)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A、反侵略战争

B、武装斗争

C、国防建设

D、军队建设

17、毛泽东军事思想科学体系形成的时期(A )。

A、1931年1月遵义会议至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

B、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至1931年1月遵义会议

C、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至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

D、1924年1月国共合作至1931年1月遵义会议

18、依靠(A )进行暴力革命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则。

A、军队

B、党组织

C、群众

D、工人

19、(B )是战争伟力之最深厚根源。

A、中国共产党

B、人民群众

C、人民军队

D、广大的工人阶级

20、实行(B )是我军作战的基本方针。

A、运动战

B、歼灭战

C、阵地战

D、游击战

21、在探索精兵之路中形成了(B )。

A、习近平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

B、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

C、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

D、胡锦涛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

22、在探索科学发展之路中形成了(D )。

A、习近平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

B、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

C、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

D、胡锦涛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

23、争夺霸权是威胁世界和平的主要根源,(B )成为当今和未来的基本战争形态。

A、现代化战争

B、信息化战争

C、非接触作战

D、空袭作战

24、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这是我们建军的(A ),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我们军队特有的政治优势,必须继续保持和发扬。

A、根本原则

B、指导思想

C、主要原则

D、指导原则

25、新时期党的军事指导理论的创新发展,开辟了以(A)为代表的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的新境界,具有重要的理论地位作用。

A、毛泽东军事思想

B、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

C、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

D、胡锦涛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

24、现代侦察监视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按空间地域及其运载工具的不同,可分为(A )。

A、地面侦察、海上侦察、航空侦察、航天侦察

B、战略侦察、战役侦察、战术侦察

C、陆军侦察、海军侦察、空军侦察、战略导弹部队侦察

D、光电侦察、电子侦察、声学侦察

25、(C )装备是利用光源在目标和背景上的反射或目标、背景本身辐射电磁波的差异来探测识别目标。

A、电子侦察

B、雷达侦察

C、光电侦察

D、电视侦察

26、地面侦察监视是指在陆地上进行的侦察与监视,可分为便携式侦察、固定侦察和(B ),可执行战略、战役、战术侦察任务。

A、定点监视侦察

B、机动侦察

C、两栖侦察

D、装甲侦察

27、航天技术是一项探索、开发和利用太空及(D )的综合性技术。

A、月球以外天体

B、大气层以外空域

C、宇宙空间

D、地球以外天体

28、运载火箭主要由动力系统、控制系统、(C )和无线电测量系统组成。

A、制导系统

B、仪器舱段

C、箭体结构

D、固体助推器

29、航天飞机的基本结构由轨道器、(D )和外挂推进剂贮箱组成。

A、级间舱段

B、仪器舱段

C、动力系统

D、固体助推器

30、军事航天技术极大地增强了军事侦察能力和(A)。

A、指挥控制能力

B、突防能力

C、抗干扰能力

D、自主制导能力

31、(B )对建立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数字化部队和数字化战场发挥关键作用。

A、侦察监视技术

B、军事航天技术

C、电子对抗技术

D、军事高技术

32、C4ISRK系统是指挥、控制、通信、情报、计算机、监视与侦察、(B )系统的简称。

A、压制

B、杀伤

C、对抗

D、突防

33、(A )是防御体系中的“千里眼”,是对空、对海及陆战中对战场监视的重要手段。

A、雷达

B、传感器

C、战场电视

D、电子对抗

34、由于军队广泛应用先进的电子技术和装备进行战场侦察、目标监视、作战指挥、武器控制与制导,从而大大提高了作战能力和( C )。

A、精确打击能力

B、突防能力

C、快速反应能力

D、机动能力

35、国际战略格局演变的过程反映了(A )之间的矛盾和斗争的发展过程。

A、国际战略力量

B、国际战略环境

C、国际战略格局

D、国际行为主体

36、当前世界战略力量多极化的发展趋势最突出地表现在(D )。

A、政治上

B、军事上

C、科技上

D、经济上

37、近年来,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对世界格局和(B)产生了深刻影响,为今天世界的结构提供了重要的前提和催化动力。

A、国际形势

B、国际安全

C、世界和平

D、经济发展

38、所谓威胁分析,主要是对周边国家或地区客观存在的以(C )危害本国安全的状态进行判定。

A、政治斗争

B、武装冲突

C、军事行动

D、武装颠覆

39、民进党“执政”期间,台湾军事战略提出(A )的战略构想。

A、决战境外

B、攻防一体

C、持久抗战

D、固若磐石

40、长期以来,(C)一直是以美国为首的外部反华敌对势力干涉中国内政,对中国施加压力的一个战略性的筹码。

A、南海争端问题

B、钓鱼岛争端问题

C、台湾问题

D、边界争端问题

41、美国战略重心东移,在中国周边构筑(B )的速度加快。

A、C型包围圈

B、满月型遏制圈

C、岛链封锁

D、雁型包围圈

42、信息化战争是一种全新的(A )。

A、战争形态

B、战争模式

C、作战行动

D、作战形式

43、(B )是信息化战争进入成熟期的开端。

A、海湾战争

B、科索沃战争

C、阿富汗战争

D、伊拉克战争

44、信息攻防武器系统、单兵数字化装备和(D ),将战场有机地联结为数字化战场。

A、信息对抗系统

B、战场情报系统

C、综合信息系统

D、指挥控制系统

45、信息化战争中,(A)成为作战双方的主要打击目标。

A、信息系统

B、战场通信系统

C、火力系统

D、指挥控制系统

46、信息化战争中,软杀伤与硬摧毁有机结合成为作战的(B )。

A、基本原则

B、普遍法则

C、主要原则

D、根本法则

47、(C )是党的军事指导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国防现代化建设,保卫国家安全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依据。

A、战争和平理论

B、军队建设理论

C、国防建设理论

D、军事斗争准备理论

48、进入21世纪后,人民解放军按照履行使命任务和信息化建设发展要求,积极稳妥推进(D )。

A、现代化建设

B、信息化建设

C、国防建设

D、中国特色军事变革

49、中国人民解放军由现役部队和(B )部队组成。

A、民兵

B、预备役

C、武装警察

D、常备军

二、多项选择

1、从国际法的角度来说,保卫(C、D ),历来是一个国家的内部事务,绝不允许外国干涉。

A、国家安全

B、领土完整

C、反对分裂

D、国家统一

2、从总体上讲,国防外交主要涉及国家与国家之间、军事集团与军事集团之间的(ABCD )和军事经济关系等。

A、军事政治关系

B、军队关系

C、军事战略关系

D、军事科技关系

3、现代国防是多种手段、多种斗争形式的角逐,主要包括(ABCD )。

A、暴力对抗

B、威慑手段

C、谈判方式

D、大力发展本国力量

4、国防领导体制是指国防领导的组织体系及相应制度。它包括国防(ABC )。

A、领导机构的设置

B、职权划分

C、相互关系

D、国家正权组织

5、经过6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我国的国防科技工业从无到有,从落后到先进的过程,建立起电子、船舶(ABC )和核能等门类齐全、综合配套的科研实验生产体系。

A、兵器

B、航空

C、航天

D、通信

6、第二炮兵是中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主要担负遏制他国对中国使用核武器、遂行核反击和常规导弹精确打击任务,由(ABD )等组成。

A、核导弹部队

B、常规导弹部队

C、精确打击导弹部队

D、作战保障部队

7、武装力量的现代化主要是指(BCD )。

A、指挥作战现代化

B、武器装备的现代化

C、人员素质的现代化

D、人和武器的最佳结合

8、为了打赢信息化战争,加速武装力量现代化建设,需要坚持以下(ABCD )原则。

A、质量建军

B、科技强军

C、勤俭建军

D、深化改革

9、我国武装力量服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的坚定力量,致力于同各国加强军事合作,增进军事互信,参与地区和国际安全事务,在国际政治和安全领域发挥积极作用,主要包括(ABCD )。

A、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

B、国际灾难救援和人道主义援助

C、维护国际海上通道安全

D、中外军队联演联训

12、国防动员通常包括武装力量动员、(ABC )和政治动员等。

A、国民经济动员

B、科学技术动员

C、人民防空动员

D、全民教育动员

13、根据《国防动员法》的规定,在我国的国防动员中,应当坚持(BCD)的方针。

A、全民参与

B、平战结合

C、军民结合

D、寓军于民

14、国防立法体制是指有关国防立法机构和国防立法权限的体系与制度,主要包括(CD )。

A、国防法律

B、国防行政法规

C、国防立法主体

D、国防立法权限

15、根据我国《国防法》的规定,公民享有(ABC )方面的权利。

A、国防建设建议权

B、制止检举危害国防行为权

C、损失补偿权

D、接受国防教育权

16、毛泽东军事思想对战争起源、(ABCD )、现代战争的根源,以及无产阶级对于战争的态度等问题作了精辟的阐述。

A、战争性质

B、战争目的

C、战争与政治

D、战争与经济

17、毛泽东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系统地阐明了关于战争问题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下列观点正确的是(ABCD )。

A、研究和指导战争必须认识战争规律

B、必须着眼其特点,着眼其发展

C、要关照全局,把握关节

D、要使主观指导符合客观实际

18、根据人民军队的建军宗旨,毛泽东为我军规定了(ABC )的主要任务。

A、战斗队

B、工作队

C、生产队

D、服务队

19、毛泽东为我军规定的政治工作原则是(BCD )。

A、团结一致

B、官兵一致

C、军民一致

D、瓦解敌军

20、从创建我军开始,毛泽东亲手为我军制定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作为全军行动的基本准则。三大纪律的内容是(ACD )。

A、一切行动听指挥

B、不虐待俘虏

C、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D、一切缴获要归公

21、积极防御战略思想的基本精神是(ABCD )。

A、充分准备

B、后发制人

C、攻防结合

D、持久胜敌

22、加强我军的思想政治建设,要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我军的唯一宗旨,要确保我们的军队始终要忠于党、(ABC )。

A、忠于人民

B、忠于国家

C、忠于社会主义

D、忠于使命

23、胡锦涛提出大力培育当代革命军人“忠诚于党,(BCD ),崇尚荣誉”的核心价值观,确保军队永远听党的话。

A、军事过硬

B、热爱人民

C、报效国家

D、献身使命

23、高技术侦察的特点是空间上的立体化、(ABD )。

A、速度上的实时化

B、手段上的综合化

C、指挥控制自动化

D、侦察与攻击一体化

24、航天器的用途不同,对轨道的选择也不一样,军事上通常采用(ACD )特殊轨道。

A、地球同步轨道

B、赤道轨道

C、太阳同步轨道

D、极地轨道

25、由于军队广泛应用先进的电子技术和装备进行战场侦察、(ABCD )与制导,从而大大提高了作战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

A、目标监视

B、作战指挥

C、通信联络

D、武器控制

26、电子对抗的范围很广,按对抗对象,分为(ABCD )和导航对抗技术等。

A、雷达对抗技术

B、通信对抗技术

C、光电对抗技术

D、水声对抗技术

27、国际战略格局的结构类型主要有(ABCD )。

A、单极格局

B、两极格局

C、多极格局

D、多元交叉格局

28、美国凭借强大的实力,把它的(ABC )和社会制度强加于国情不同的各国,企图建立美国一家独霸的单极世界。

A、意识形态

B、价值观念

C、发展模式

D、民主自由

29、一般来说,构成威胁的要素主要有(ABCD )。

A、时机和方式

B、实力

C、企图

D、环境

30、在信息化战争中,(ABC )是构成信息化战场的主要和基本支柱。

A、战场认知系统

B、战场通信系统

C、指挥控制系统

D、火力保障系统

31、信息化战争中软杀伤与硬打击有机结合,主要体现在(ACD )方面。

A、电子杀伤与物理摧毁并举

B、精确打击与空中突袭同步

C、网络攻击与火力攻击并重

D、心理战与歼灭战结合

32、陆军主要担负陆地作战任务,包括(ABC )等。

A、机动作战部队

B、边海防部队

C、警卫警备部队

D、野战军部队

33、海军是海上作战行动的主体力量,担负着保卫国家海上方向安全、(BC )的任务。

A、联合作战

B、领海主权

C、维护海洋权益

D、护航行动

34、空军是空中作战行动的主体力量,担负着保卫国家领空安全、保持全国空防稳定的任务,主要由航空兵、()等兵种组成。

A、地面防空兵

B、雷达兵

C、空降兵

D、电子对抗兵

三、判断题

1、捍卫国家主权是国防的根本职能。(错)

2、主权是一个国家存在的根本标志。(对)

3、抵御外来侵略是我国古代各朝代都十分重视的国防思想。(错)

4、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也是制定其他法律的基本依据。(对)

5、维护国家安全利益是国防的根本职能,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防止外来侵略、颠覆,是国防的主要任务。(对)

6、中国人民解放军由陆军,海军和空军三个军种组成。(错)

7、经济是国防建设的物质基础,国防建设的许多方面都要受到经济的制约。(对)

8、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指所有毛泽东个人研究出的关于中国革命战争、人民军队和国防建设以及军事领域一般规律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错误)

9、人民军队的三大任务是三位一体的,同等重要的。(错)

10、和平问题是南北问题,发展问题是东西问题。(错)

11、世界大战可以避免,但战争危险仍然存在(正确)

12、我们的共产党人反对一切战争,无论是正义或是非正义的。(错误)

13、毛泽东认为,武器是战争的重要因素,也是决定因素。(错误)

14、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无产阶级建军理论和实践的核心问题,也是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始终强调的我军建设的一条根本原则。(正确)

15、邓小平认为当代战争中,霸权主义是战争的根源。(正确)

16、多极格局是指多个战略力量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既相互合作又相互制约而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战略关系.(对)

17、国际战略格局总是反映着一定历史条件下的战略力量对比关系。(对)

18、中国是一个海陆大国,陆疆面积960万平方公里,有1.8万多公里的陆地边界。(错)

19、人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 对)

20、现代光电侦察装备包括可见光、微光、红外、激光和光电综合侦察仪器。(对)

21、在现代战争中,隐身技术已成为进攻性武器装备突防的重要手段,而伪装仍然是对付探测的有效方法之一。(对)

22、伪装的基本原理是减少目标与背景的特性差别,隐蔽目标或降低目标的可探测特征,从而降低目标被敌方探测的概率。(对)

23、航天技术是一个国家现代技术综合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对)

24、航天飞机是一种不可重复使用的载人航天运输工具。(错)

25、导航卫星是为地面、海洋、空中和空间用户导航定位的卫星。(对)

26、电子对抗的基本手段是利用电子设备或器材进行电子对抗的战术、技术措施和方法。(对)

27、从功能上讲,指挥自动化系统实质是以计算机为核心,具有指挥控制、情报侦察、预警探测、通信、电子对抗和其他作战信息保障功能的军事信息系统。(对)

28、指挥自动化系统运行的原理是指系统的工作过程,整个指挥控制过程分为情报获取、评估、方案产生、方案选择、计划和命令下达六个环节。(对)

29、新军事变革是以创新的军事思想和作战理论为先导。(对)

30、现代侦察监视技术是指为发现、识别、监视、跟踪目标,并对目标进行定位所采用的一系列技术措施。(对)

3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国防建设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对)。

32、现代国防虽然与传统的国防在目的上都是为了维护国家利益,但它所维护的国家利益远比以前丰富得多。(对)

3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的规定,中国的武装力量受中央军委领导。(错)

34、中央军委之下,设有人民解放军总部机关,即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错)

35、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和预备役部队、民兵组成。(错)

36、动员是增强国防威慑力的重要措施。(错)

37、动员是夺取战争主动权的可靠保障。(对)

38、根据《国防动员法》的规定,在我国的国防动员中,应当坚持动员速度要快、要充分、质量要高、范围要广和隐蔽安全的方针。(错)

39、中央军委制定宪法中的国防法律条款和基本国防法律。(错)

40、制止、检举危害国防行为是是国防法规赋予公民的义务。(错)

41、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是公民享有的权利。(错)

42、三湾改编提出了“支部建在连上”的党指挥枪的重要建军原则。(对)。

43、1929年12月召开的古田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错)

44、毛泽东军事思想在世界上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对)

45、战争是阶级斗争的主要形式。(错)

46、战争是政治的继续,经济则是政治的集中表现,政治是经济的基础。因而也是战争的基础。(错)

47、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人民军队的唯一宗旨。(错)

48、战争的非正义性是实行人民战争的政治基础。(错)

49、中国共产党对革命战争的领导,靠的是毛泽东军事思想路线的正确领导和组织上的保证。(错)

50、保存自己消灭敌人是同一战争目的的两个方面。(对)

51、运动战是实现战争目的的最有效手段。(错)

52、新时期党的军事指导理论是一脉相承的中国特色军事理论。(对)

53、在探索军事变革之路中形成了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对)

54、世界大战难以避免,局部战争和军事冲突可以避免。(错)

55、2004年底的军委扩大会议上,江泽民提出了我军“三个提供一个发挥”新的历史使命。(错)

56、邓小平根据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和对国际形势的分析,提出了“军队要服从整个国家建设大局”的思想。(对)

57、海湾战争之后,胡锦涛提出我军必须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错)

58、新时期我军的军事战略方针是“诱敌深入、积极防御”。(错)

59、伪装是为欺骗或迷惑对方所采取的各种隐真示假措施,是军队战斗保障的一项重要内容。(对)

60、航天技术由运载器技术、航天器技术和载人航天技术三大部分组成。(错)

61、军事通信卫星是用于获取军事情报的人造地球卫星。(错)

62、载人飞船是一种往返于地面和近地轨道之间,运送有效载荷并完成特定任务的有人驾驶空间飞行器。(错)

63、国际战略格局是指在国际关系中能够独立发发挥作用,并对国际形势及国际战略的运用和发展具有巨大影响的国家或国家集团。(错)

64、国际战略格局的演变,是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

65、未来国际战略格局中各方关系将加强合作。(错)

66、与中国有共同边界的国家有20个。(错)

67、国民党执政后,民进党“台独”立场得到基本改变。(错)

68、海湾战争是信息化战争得到成熟的开始。(错)

69、信息攻防武器系统包括软杀伤型信息武器和硬杀伤型信息武器。(对)

70、制天权是现代战场争夺的“第一基点”,是争夺制空、制陆、制海等主动权的核心和基础。(错)

71、战略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全局性、对抗性、谋略性和相对稳定性。(对)

72、国际战略环境的核心问题是战争与和平问题。(对)

73、研究国内战略环境应重点把握地理环境、政治环境和军事力量。(错)

74、战略的特点:全局性、对抗性、谋略性(对)

75、战争消耗相对较少是信息化战争的特征之一。(错)

76、信息化战争不再是核威慑下的高技术常规战争。(错)

77、多极化将是未来国际战略格局发展的必然趋势。(对)

78、我国的大陆海岸线有1.6万千米长。(错)

79、信息化战争战场空间广阔的特征表现在陆地、海洋、空中的三维空间。(错)

80、军事战略的决定因素主要有战略思想、战略环境和战略方针。(错)

81、当前国际战略格局的特点是多极格局。(错)

四、简答题

1、现代国防动员的要求?

2、国防动员的准备与实施?

3、国防立法的原则?

4、我国的国防法律制度体系?

5、新时期党的军事指导理论的科学内涵?

6、毛泽东创造了一整套进行人民战争所必需的战略战术思想有哪些?

7、人民军队的建军原则主要有哪些?

8、高技术侦察系统的工作过程?

9、当前,国际战略形势的主要特点?

10、当前,我国面临的非传统安全威胁主要有哪些?

11、信息化战争的发展趋势?

12、信息化战争对国防建设的新要求?

13、新时期党的军事指导理论关于军事斗争准备理论的内容?

军事理论题库(含答案)

1、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全面成熟阶段 :( )。 A 、 1978- 1985 B 、 1976— 1984 C 、 1981—1993 D 、1980-1992 2、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全面成熟阶段( 1978- 1985)的思想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 ), 继承和发展毛泽东军事思想,创造性地研究和解决新时期军队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 A 、一切从实际出发 B 、一切从国情出发 C 、一切从国防需要出发 D 、一切从经济基础出发 3、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全面成熟阶段( 1978- 1985)的思想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 实际出发,继承和发展( ),创造性地研究和解决新时期军队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 A 、毛泽东军事思想 B 、江泽民军事思想 C 、古代军事思想 D 、中外军事思想 4、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邓小平在中国社会建设新时期,为指导中国军队建设和国防建设而提出的系统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毛泽东军事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邓小平建设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期我军建设和军事斗争的根本依据和指导思想。 Y 5、 5、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邓小平在中国社会建设新时期,为指导中国军队建设和国防建设而提出 的系统理论。是 中国古代传统军事思想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理论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期我军建设和 阶级斗争 的根本依据和指导思想。 N 6、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邓小平在中国社会建设新时期,为指导中国军队建设和国防建设而提出 的系统理论 ;是对中外传统优秀军事思想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 它独立于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理论 ;是我军建设和军事斗争的根本依据和指导思想。 N 7、 7、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科学含义: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邓小平在中国社会建设新时期, 为指导中国军队建设和国防建设而提出的系统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 (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大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期我军建设和军事 斗争的根本依据和指导思想。 A 、毛泽东军事思想 B 、美国军事思想 C 、英国军事思想 D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 8、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科学含义: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邓小平在中国社会建设新时期, 为指导中国军队建设和国防建设而提出的系统理论。是( )、毛泽东军事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大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期我军建设和军事斗争 的根本依据和指导思想。 A 、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 B 、克劳塞维茨军事理论 C 、孙武军事理论 D 、中外各国军事理论 9、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科学含义: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邓小平在中国社会建设新时期, 为指导中国军队建设和( )而提出的系统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毛泽东军事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大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期我军建设和军事斗争的根本依据和指导思想。 A 、科技建设 B 、武器装备建设 C 、国防建设 D 、国防科技建设 10、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科学含义: 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邓小平在中国社会建设新时期, 为指导中国( )和国防建设而提出的系统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毛泽东军事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大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期我军建设和军 事斗争的根本依据和指导思想。 A 、军队建设 B 、经济建设 C 、武器装备建设 D 、文化建设 17、由于军事思想具有阶级性 ,因此我们要坚决抵制作为资产阶级的军事家克劳塞维茨的军事思想。 N 19、军事思想的内容:军事哲学问题,主要内容有战争观、军事问题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军事实践基本指 导原则问题,主要内容有( A 、战争的基本方针和原则 B 、战略的基本方针和原则 )、军队建设的基本方针和原则、国防建设的基本方针和原则等。

军事理论试题及答案

1、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2、中华民族共和国幅员辽阔、山川秀丽、陆地国土面积960万平方公里,海洋国土面积约300万平方公里,陆地边防线长2.28万公里,海岸线长(1.8万公里)。 3、2003年10月15日,我国“神舟5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10月16日顺利返回,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4、台湾自古是中国的领土,古称夷洲,我国在(元朝)就对台湾实施行政管辖。 5、截止2002年7月21日,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163个),在建公交报上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促使许多国家下决心实行新军事变革的主要战争是(1991年海湾战争)。 7、一颗在地球静止轨道上运行的导弹预警卫星,可以连续地监视地球上大约(45.2%)的区域。 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是(2001年4月28日)颁布的。 9、我国法定的全民国防教育日是(每年九月的第三个星期六)。 10、联合国在(1971年10月25日)以压倒多数通过2758号决议,“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代表是中国在联合国唯一合法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 二、判断题(每题一分,共10分):题:略 1、×、 2、× 3、× 4、× 5、× 6、√ 7、√ 8、× 9、×10、×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五分) 1、海军的使命是__C___保卫我国领海主权、争夺制海权。 防御外敌海上入侵B、维护国家利益和尊严 C、维护国家海洋权益 D、收复敌占岛屿 2、毛泽东和朱德指挥的红军于_B__年___月在_D___会师。 A、1927年4月 B、1928年4月 C、南昌 D、井冈山 3、国际战略环境是一个时期内世界各主要国家(集团)在矛盾、斗争或合作、共处中的___B____和总体战略趋势,是国际政治、经济、_C___形式的综合体现。 A/军事状况B、全局状况C、军事D、文化 4、常用的复合制导主要有:惯性-雷达相关末制导、惯性-半主动寻的制导-主动寻的末制、___ABCD__。 A、遥控-寻的制导 B、惯性-遥控寻的制导 C、惯性-星光制导 D、惯性-地形匹配制导 5、信息化战争作战能力按照军种、兵种结构区分,主要包括陆上作战力量、海上作战力、空中作战力量、战略导弹作战力量、_A______、____D___等作战力量。 A、电磁作战力量 B、空间作战力量 C、信息作战力量 D、心理作战力量 四、问答题(共75分) 1、自古以来,有国就有防,国无防不立。国防是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荣辱兴衰的根本大计。因此,增强国防观念,关心和支持国防建设便成为每一位国民不可推卸的责任。对于被人们成为“天之骄子”的当代大学生来说,“心中有国防,时时念国防”更是责无旁贷。请你以大学生必须增强国防意识为内容写一篇短文,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800字。 可从国防对于一个国家的影响入手,联系国防史,联系当今我们面临的国家安全环境,分析加强国防建设的必要性;并从一名大学生的角度出发,如何为国家国防建设做出贡献。 高校大学生国防素质教育与精神文明建设毛泽东主席曾说:“一二.九运动是抗战动员的运动,是准备思想和干部的运动,是动员全民组的运动,有着重大历

军事理论试题题库及参考答案

重庆工程学院 军事理论考试试题库 一、选择题 1.古代海防建设是从开始的。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2.清朝规定:所有岁以上的满族男子都是兵丁。 A.15 B.16 C.17 D.18 3.1895年日本以清朝出兵朝鲜为由发动了甲午战争。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了。 A.《天津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4.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1年辛亥革命这70多年间,清政府与外国列强签订了大大小小数百个不平等条约,割让领土近160万平方千米,共赔款万元,白银7亿多两。 A.2 200 B.2 400 C.2 500 D.2 700 5. 负责组织领导全国武装力量的军事行动。 A.总参谋部 B.总政治部 C.总后勤部 D.总装备部 6. 国防是的全面体现。 A.国家综合力量 B.国家经济实力 C.国家军事力量 D.国家科技实力 7.按照《兵役法》规定我国公民的合法服兵役的最高年龄限制是。 A.16岁 B.18岁 C.22岁 D.23岁8.下列不属于国防要素内容的是。 A政治要素 B 经济要素 C文化要素 D历史要素9. 围绕军队“三化”建设的总目标,提出了“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总要求。 A.毛泽东 B.邓小平 C.江泽民 D.胡锦涛10.《兵役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 A.义务兵与民兵 B.义务兵与武装警察 C.义务兵与预备役 D.义务兵与志愿兵 11.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最早出现在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世纪。 A.11 B.10 C.9 D.8 12.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无产阶级的战争观和方法论,,人民战争思想,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和国防建设理论。 A.军队建设理论 B.人民军队建设理论 重庆工程学院军事理论考试试题库第1 页(共52 页)

军事理论考试题库

《军事理论》试题库 绪论军事科学概论 一、单项选择 1、军事科学属于: A、自然科学 B、社会科学 C、人文科学 D、技术科学 2、战争作为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特殊社会现象,产生于: A、原始社会早期 B、原始社会末期 C、奴隶社会早期 D、奴隶社会中期 3、战争按社会政治的性质可分为() A、核战争和常规战争 B、持久战争和速决战争 C、为了人民利益的战争和反人民的战争 D、正规战争和游击战争 二、多项选择 1、在阶级社会里,战争是解决()的最高斗争形式 A、阶级矛盾 B、民族矛盾 C、国家矛盾 D、政治集团矛盾 2、大学生学习军事科学的意义主要有 A、这是法定的公民义务 B、有利于提高全民国防意识,振奋民族精神 C、有利于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 D、有利于培养“四有”新人 3、军事科学的主要功能有: A、为国家制定军事战略提供理论依据 B、为国家规划武装力量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C、为国家发展武器技术装备进行科学论证 D、为国家准备与实施战争提供理论依据 4、中国现代军事科学,包括()它们是军事科学完整体系的两大组成部分。 A、军事理论科学 B、军事思想 C、军事学术 D、军事技术科学 5、军事科学属于社会科学,因为: A、军事科学具有阶级性 B、军事科学具有时代性 C、军事科学具有民族特征 D、军事科学研究对象战争是特殊社会活动形态 6、战争按社会政治的性质可分为() A、世界战争和局部战争 B、进步的战争和反动的战争 C、正义的战争和非正义的战争 D、核战争和常规战争 三、名词解释 1、军事科学 2、军事思想 3、军事学术 四、判断并改错(对的打“ ”,错的打“ ”,并把错误之处改正过来。) 题目略

军事理论课试题库及答案__(2)

普通高等学校 军事理论课考试试卷 考试形式:闭卷考试时间: 120 分钟满分:分 2、密封线外不得有姓名及相关标记。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得分() 1、美国周边安全环境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______、______。 2、现代国防是国家_________的体现。 3、军事思想的基本内容包括:_______________、军事问题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战争指导、军队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基本方针和原则。 4、现代国防具有多层次目标,从国防内涵上看,一种是_________目标,一种是________目标。 5、实施信息攻击的主体既可能是军队,也可能是社会团体,还可能包括恐怖组织、贩毒集团和宗教极端分子等。 6、信息化战争的战争形态,经历了一个孕育、_______和发展的过程。 7、“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军建军原则的_______________。 8、中国古代军事思想萌生的重要标志是兵书_______________的问世 9、_____________将是信息战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 10、时代是关于世界发展进程和______________的最高概括。时代具有整体性和_____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在括弧里填写适当的字母,每题1分,共10分)得分() 1、信息化战争在战争指导上追求()。 A、歼灭敌人 B、速决取胜 C、打击要害 D、精确战 2、红军游击战原则“十六字诀”是指()。 A、敌退我进,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追我退 B、敌来我走,敌驻我扰,敌追我退,敌退我进 C、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D、你来我飞,你去我归,人多则跑,人少则搞3、美军称指挥信息系统为C4ISR,这里的“I”代表()。 A、侦察 B、监视 C、情报 D、计算机 4、以下雷达截面积最小的飞机是()。 A、F-35 B、F-117 C、B-2 D、F-22 5、2003年美国发动的伊拉克战争开战时间是()。 A、3.12 B、3.2O C、3.25 D、4.1 6、专属经济区,其宽度从领海线起不超过()海里。 A、220 B、250 C、200 D、300 7、国防信息化是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 A、基础和保障 B、力量源泉 C、根本动力 D、强大后盾 8、无产阶级关于战争起源的观点是()。 A、战争起源于私有制和阶级的出现 B、人类产生就有了战争,在人类社会的初级阶段经历了一个没有战争的时期 C、战争是人的一种私欲,有人类就有了战争 D、战争起源于种族之间的争夺 9、()是指一批掌握计算机知识技能、能对加密程序解密、窃取或对信息进行破坏,并以此作为业余爱好或半职业、职业手段的人。 A、“黑客” B、“红客” C、电脑高手 D、计算机专业人才 10、工业时代战争的物质基础是()。 A、机械化武器装备 B、信息化武器装备 C、信息化作战平台 D、数字化装备 三、多项选择题(在括弧里填写适当的字母,每题2分,共30分)得分() 1、高能激光武器的组成部分包括 A、预警系统 B、高能激光器 C、精密跟踪瞄准系统 D、光束发射系统 2、信息化战争作战样式包括()。 A、精确战 B、网络战 C、电子战 D、情报战 3、地地战略导弹()。 A、主要打击陆地战略目标 B、射程在1000千米以上 C、是我国核力量的主体 D、肩负着威慑和实战双重使命 4、以下属于定向能武器的有()。 A、电磁炮 B、激光武器 C、高功率微波武器 D、粒子束武器 5、下列属于传统意义上的安全因素的是()。 A、军事结盟 B、地缘争夺 C、宗教极端主义 D、军备竞赛 6、基本作战指挥程序和信息流程环节包括()。 A、发现目标 B、进行决策 C、下达指令 D、部队行动 7、信息战的表现形式有()。 A、电子对抗 B、网络攻防 C、心理战 D、实体摧毁 8、海军的编成除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外,还有()。 A、海军航空兵 B、岸防兵 C、航母编队 D、陆战队 9、我国古代不同的兵役制度表现为()。 A、秦汉时期的征兵制 B、三国两晋南北朝的世兵制 C、隋唐时期的府兵制 D、宋朝的募兵制 E、明朝的卫所兵役制 10、春秋战国时期,频繁的战争导致了()。 A、128个诸侯国只剩下7个 B、军事理论极大繁荣 C、郡县征兵制度产生 D、“富国强

军事理论试题库超全

文档冲亿季,好礼乐相随mini ipad移动硬盘拍立得百度书包 队,是中国武装力量的主体,由现役部队和( D )组成。 A、武装警察部队。 B、民兵。 C、第二炮兵。 D、预备役部队。 5、中国陆地边界线总长( A )万千米,海岸线1.8万千米。 A、2.2. B、960. C、2.8、 D、1300. 6、美国武装力量主要由现役部队、( D )和后备役部队组成。 A、海岸警卫队。 B、民兵。 C、国民警卫队。 D、军内工作的文职人员。 7、( D )又称轨道器,是带有机翼,靠运载火箭发射进入太空轨道,返回地面时能在机场跑道水平着陆,并可重复使用的兼有载人、运货功能的航天器。 A、运载火箭。 B、载人飞船。 C、空间站。 D、航天飞机。 8、《孙子兵法》,史记为82卷,图9卷,现存仅为( C ) A、9篇.B、11篇.C、13篇.D、15篇. 9、中国濒临黄海、东海、南海,不仅拥有内海渤海,而且拥有漫长的海岸线和( A )多个岛屿。 A、6500.B、7000.C、7500.D、500. 10、航天器若想飞离地球,飞向宇宙,必须借助运载火箭的推力使其具备一定的速度,以克服地球的强大引力。其中的第一宇宙速度为( A ) A、7.9千米/秒。 B、11.2千米/秒。 C、16.7千米/秒。 D、18.1千米/秒。 11、国防的基本类型有:扩张型、自卫型、(联盟型)、中立型四种。 A:联合型 B:联盟型 C:组合型 D:结合型 12、国防教育法于是(2001年4月28日)经九届人大代21次会议通过,共6章38条。 A:2002年4月28日 B:2002年3月28日 C:2001年4月28日 D:2001年3月28日 13、《兵役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 A:预备役 B:后备伇 C:基干民兵 D:文职人员 14、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于(1927年8月1日)诞生。 A:1929年10月1日 B:1927年10月1日 C:1928年10月1日 D:1927年8月1日 15、毛泽东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书是在什么时间发表的?(1936年12月) A、1936年12月 B、1937年11月 C、1935年10月 D、1938年12月 16、人民军队的三大民主是什么?(政治、经济、军事) A、政治、经济、军事 B、政治、文化、军事 C、政治、训练、军事 D、训练、生活、军事 17、武器是战争胜负的(重要力量)。 A、决定力量 B、制胜力量 C、重要力量 D、一般力量 18、现在世界上两个原子弹最多国家是(美俄)。 A、美印 B、美俄 C、美法 D、美中 19、军队建设是以国民经济为(基础)的。 A、目的 B、根本 C、原则 D、基础 20、现代化建设是军队三化建设的(中心)。 A、中心 B、目的 C、手段 D、基础 21、我国陆地边界线总长2、2万公里,海岸线总长(1、8)万公里。 A:1、8万公里 B:1、6万公里 C:0、8万公里 D:0、6万公里 22、2001年,小布什提出“(先发制人)”战略,这是美国军事战略的分水岭,将改变二战以后美国对外用兵的原则。

军事理论题库试题2

军事理论课试题(吴磊) 一、单选(60题) 1.经济是国防的(C)基础,国防强大依赖经济的发展。 A.决定; B.防御; C.物质; D.实际 2.1957年10月4日,(A)国家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A.前苏联; B.美国; C.中国; D.法国 3.2003年10月15日,我国“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中华民族的千年“飞天”梦想终于实现,(C)乘座这艘飞船执行了太空飞行任务? A.聂海胜; B.费俊龙; C. 杨利伟; D.景海鹏 4.当今国际社会( C )是人类的两大主题。 A.生存与发展 B.政治与经济 C.和平与发展 D.科技与教育 5.(C)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的是谁? A.钱三强; B.钱伟长; C.钱学森; D.邓稼先 6.冷战时期,美国军事战略的重点是(A)? A.欧洲; B.亚洲; C.美洲; D.非洲 7. 全国人大通过《反分裂国家法》是在(B)? A. 2004年3月; B. 2005年3月;

C. 2005年4月; D. 2005年3月 8. 构成战略环境状况的因素有军事因素、政治因素、人文因素和( B ) A.军事因素 B.经济因素 C.政治因素 D.人文因素 9.(B)是战争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 A.人; B.武器; C.科技; D.装备 10.为保证我军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的一致性,毛泽东亲自制定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三大纪律”是:一切行动听指挥;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D )。 A.不虐待俘虏 B.借东西要还 C.不打人骂人 D.一切缴获要归公 11. 高科技应用于现代战争后,( A )成为现代战争的核心。 A.信息能力 B.兵力武器 C.战术策略 D.指挥调度 12.我国始终把维护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 B)放在第一位。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安全; C.现代化; D.以人为本 13.与我国海陆都相连的国家有( A)。 A.朝鲜、越南 B.韩国、俄罗斯 C.文莱、越南 D.印度、朝鲜 14. 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军队和( D )的基本的总体理性认识。 A.武器装备建设;B.战场设施建设; C.作战方法研究;D.国防 15.世界两极格局终结后,世界新的格局的发展趋势是:(B )。

军事理论试题

军事理论试题 填空题(20分,每题一分) 1、世界各国的国防共有四种类型,分别是扩张型、自卫型、联盟型、中立型。 2、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是国家的常备军,由陆军、海军、空军和第二炮兵组成。 3、目前,世界格局正处于动荡和调整之中,但多极化是世界格局发展的方向。 4、美国在全球划分为五个战区,即太平洋战区、欧洲战区、中央战区、南方战区、北方战区。 5、2001年,美国总统小布什提出先发制人战略,这是美国军事战略的分水岭,将改变二战后美国对外用兵的原则。 6、当前,俄罗斯军队部署的重点在欧洲,大约部署其总兵力的三分之二。 7、从宏观上讲,高技术主要分为六大技术群: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生物技术、海洋技术、航天技术。 8、精确制导武器,就是指采用精确制导技术,直接命中率在50%以上的武器。 9、高技术战争,是指在核威慑条件下,全面使用高技术武器装备及相应的作战理论和作战方式所进行的战争。 10、中国古代军事思想中,现存最早、影响最大的就是春秋末期孙武所著的孙子兵法。 11、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中国革命战争和军队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 12、20世纪80年代后,国际形势出现了一些新情况,邓小平以其伟大战略家的眼光,及时洞察了这些重大变化,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的论断。 13、目前,我国的军事战略为积极防御。 14、俄罗斯是当今世界军事强国之一,是唯一可以和美国军队抗衡的力量。 15、航天技术,是探索、开发和利用太空及地球以外天体的综合性工程技术,又称空间技术。 16、核武器是利用爆炸性核反应放出的能量,造成杀伤破坏作用的武器。 17、国防的根本职能是:维护国家安全利益。 18、现代国防具有多层次的目标,从范围上,可分为自卫目标、区域目标和全球目标。从内涵上,可分为:生存目标和发展目标。 19、国防教育的方针是:全民参与;长期坚持;讲求实效。 20、《孙子兵法》共13篇,大致分3个部分。 21、毛泽东亲自发动和领导了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他带领收起义部队进军井刚山,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军事理论试题题库

军事理论试题题库 第一章中国国防单选题 1、国防是一个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安全保障,维护国家安全利益是现代国防的答案:B A主要任务 B根本职能 C根本大计 D 根本目的 2、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防止外来侵略、颠覆是现代国防的答案:C A根本职能 B根本大计 C主要任务 D基本要素 3、国防的主体是国防活动的实行者,通常为答案:D A国家领导人 B事业单位 C军队 D国家 4、在国防类型中国防是以防止外敌侵略为目的,在国防建设上主要依靠本国的力量,广泛争取国际上的同情和支持,维护本国安全,维护周边地区和世界和平与稳定。 答案:B A扩张型 B自卫型 C联盟型 D中立型 5、年联合国专门通过了《关于侵略定义的决议》。 答案:D A1984年 B1994年 C1964年 D1974年 6、主权始终是一个国家国防的根本目的和任务。 答案:C A维护国家的统一 B保卫国家的领土完整 C捍卫国家的主权 D维护国家的安全 7、在国防的手段中,对付武装入侵和武装暴乱最根本和最有效的手段是答案:A A军事手段 B政治手段 C经济手段第1 页共1 页 D外交手段

8、在国防的经济手段中,经济手段的目的是给敌人造成经济恐慌,动摇其进行战争的物质基础,使敌方经济陷于崩溃,以便战而胜之。 答案:C A国防经济活动 B经济动员 C经济战 D经济制裁 9、现代国防的目标体系按范围可分为自卫、区域和全球目标,其中目标主要是维护国家主权。 答案:D A全国目标 B区域目标 C全球目标 D自卫目标 10、中国国防的历史源远流长,在古代的国防工程建设中国防建设时间最早、数量最多。 答案:A A城池 B长城 C京杭运河 D海防建设 11、为了防止倭寇的袭扰,从时间开始,在沿海重要地段陆续修建海防工程体系。 答案:C A宋朝 B清朝 C明朝 D春秋战国 12、清王朝签订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丧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是答案:B A《瑷珲条约》 B《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3、国防活动基本原则,是《国防法》确认和体现的,反映了国防法的本质和基本精神。其中原则标明了我国国防的整体性。 答案:C A独立自主 B全民防卫 C协调发展 D统一领导 14、在国防活动的基本原则中,原则表明了我国国防的人民性。

军事理论教程考试题库【超全】

军事理论课复习 第一章 一、填空题 1.唐宋以后发明的火药和指南针开始应用于军事理论。 2.林则徐、魏源等有识之士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 3.世界各国的国防类型归纳起来主要有四种扩张型、自卫型、___联盟型_和中立型。 4.现行《兵役法》于___2011___年12月29日颁布实施。 5.现代国防具有多层次的目标。从范围上,可分为自卫目标、区域目标和全球目标。从内涵上,可分为__安全目标___、发展目标。 6.2001年8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议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设立全民国防教育日的决定》,确定每年_9____月第_____3_个星期六为全民国防教育日。 7.中国国防性质:防御型、独立自主型、自卫型。 8.中国国防精神含:爱国主义、革命英雄、爱军尚武、国际主义四种精神。 9.2007年9月15日第七个“全国国防教育日”的宣传主题是“热爱军队、情系国防”;2008年 9月20 日是我国第八个“全国国防教育日”。 二、单选题 1.2011年我国对《兵役法》进行了修改,修改后的《兵役法》规定我国公民合法服兵役的最低年龄限制是( B)。 A、16岁 B、17岁 C、18岁 D、20岁 2.朝鲜停战谈判的最后地点在哪?(C ) A、平壤 B、汉城 C、板门店 D、上甘岭 3.国防的类型有扩张型、自卫型、中立型和( B )。 A、同盟型 B、联盟型 C、侵略型 D、结盟型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颁布于(C)。 A、1998年 B、1999年 C、1997年 D、1996年 5.我国古代军队最早可以追溯到( A )朝时期。 A、夏 B、商 C、周 D、秦 6.国防教育的对象是(C)。 A、学生 B、符合征兵条件的公民 C、全体公民 D、全体指战员 7.“九一八”事变发生的地点在( D )。 A、皇姑屯 B、长春 C、旅顺 D、沈阳 8.在我国历史上,城池的建设最早始于( C )。 A、春秋 B、夏朝 C、商朝 D、周朝 9.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活动空间的拓展,国家边界除传统的陆上边界、海上边界、空中边界外,(B)边界越来越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 A、网络 B、信息 C、水下 D、实力 10.进行以(A)为核心的国防教育,正是提高民族素质不缺少的重要方面。 A、爱国主义 B、集体主义 C、勇于奉献 D、民族精神 11.学校的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是实施(B)的重要内容。 A、德育 B、素质教育 C、智育 D、国情教育 12.自卫型国防的主要目的是(B)。 A、保证本地区的安全稳定 B、防止敌人侵略 C、创造有利于自己的地区环境 D、创造更好的经济发展空间 13.(A )是人民军队性质和宗旨不变的根本保证。 A、中国共产党的绝对领导 B、紧密联系群众 C、党支部建在连上 D、坚持政治工作民主制 14.奴隶社会时期,我国主要实行( A )的兵役制度。 A、兵民合一 B、职业兵制 C、奴隶兵制 D、常备兵制 15.国防的主要手段是( B )。 A、教育 B、军事 C、科技 D、经济 16.( B )规定了高等院校的学生在就学期间,必须接受基本军事训练。

军事理论题库..

第一篇中国国防 二.单选题 1.(A)是国防活动的实行者。 A、国防的主体 B、国防的客体 C、国防的主体和客体 D、军队 2.我国的国土面积是(D)万平方公里 A.960 B.950 C.1250 D.1260 3.下列不属于国防要素的是(D) A.政治要素B.经济要素C.文化要素D.历史要素 4.国防是(C)的体现 A.国家军事力量 B.国家经济实力 C.国家综合力量 D.国家科技实力 5.《国防教育法》是哪年开始颁布实施的?(B) A、2000 B、2001 C、2002 D、2003 6.(D)时期,国防思想已经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标志着我国古代军事思想在这时已经基本形成。 A.秦朝 B.汉朝 C.唐代 D.春秋战国 7.一个国家的社会制度和性质不同,其国防要求和特征也不同,因而导致了国防的(C)也不同。 A.政策 B.目标 C.类型 D.财政 8.我国国防法规按立法权限区分为(C)个层次 A.二 B.三 C.四 D.五 9.我国历史上第一步《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颁布于(A) A.1955年5月 B.1933年6月 C.1933年7月 D.1934年6月 10.中国的国防类型属于(C) A、扩张型 B、联盟型 C、自卫型 D、中立型 11.我国古代边防建设的代表——长城始建于(B) A、春秋战国 B、秦汉 C、唐 D、明 12.我国古代海防建设是始于(D)

A、秦 B、宋 C、元 D、明 13.《国防法》是哪年开始颁布实施的?(B) A、1996 B、1997 C、1998 D、1999 14.国防的主体是(B) A、人民 B、国家 C、军队 D、警察 15.中华人民解放军的“三化”建设是指(D) A.现代化,知识化,革命化 B.现代化,正规化,年轻化 C.现代化,年轻化,知识化 D.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 16.国防教育的对象是(C) A学生B、高校学生C、全体公民D、符合征兵条件的人 17.(B)是我国古代各朝代都十分重视的国防思想。 A、重视边防 B、富国强兵 C、实边固边 D、抵御外来侵略 18.军队质量建设以(C)为主要标志。 A、信息化 B、正规化 C、现代化 D、数字化 19.国防的最主要职能是(B) A.维护国家安全利益 B.捍卫国家主权 C.捍卫领土完整 D.防止外来侵略 20.国防所维护的国家利益主要是(D) A、政治利益 B、经济利益 C、外交利益 D、安全利益 21.中国人民海军创建于(B) A.1948年4月 B.1949年4月 C.1949年5月 D.1948年3月 22.国防法属于(A) A、宪法 B、特别法 C、普通法 D、一般法 23.国防强大的关键是(C) A.政治昌明 B.经济强盛 C.国家统一和名族团结 D.科技进步 24.保卫国家安全,维护国家权益,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是国防的(B)。 A、基本原则 B、根本目的 C、大政方针 D、基本要求

军事理论题库2

2014级下学期军事理论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 1、国防是一个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安全保障,维护国家安全利益是现代国防的(B )。 A、主要任务 B、根本职能 C、根本大计 D、根本目的 2、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防止外来侵略、颠覆是现代国防的(C )。 A、根本大计 B、根本职能 C、根本目的和任务 D、基本要素 3、国防应把(A )作为制止的对象。 A、武装颠覆 B、抵抗侵略 C、武装暴乱 D、武装叛乱 4、(A)是国家存在和发展的自然物质前提,是国家的基本要素之一。 A、领土 B、主权 C、安全 D、统一 5、对付武装入侵和武装暴乱最根本的和最有效的莫过于采取(B )。 A、政治手段 B、军事手段 C、经济手段 D、外交手段 6、国防所维护的国家利益主要是(D )。 A、政治利益 B、军事利益 C、经济利益 D、安全利益 7、国防建设,是为维护( A )、提高国防能力而进行的建设。 A、国家安全 B、国家利益 C、国家主权 D、国家统一 8、国防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之一是铸造了一支具有一定现代水平并向(B )的强大军队。 A、机械化迈进 B、信息化迈进 C、正规化迈进 D、革命化迈进 9、(D )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国防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A、国防建设 B、国防科研 C、国防工业 D、国防科技 10、(A )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和预备役部队、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民兵组成。 A、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动员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1、下列不属于国防动员的意义是(C)。 A、动员是增强国防实力的重要措施 B、动员是增强国防威慑力的有效手段 C、动员是为满足战争需求的继续 D、动员是夺取战争主动权的可靠保障 12、中国的国防动员坚持统一领导、全民参与、长期准备、(D)统筹兼顾、有序高效的原则。 A、平战结合 B、军民结合C寓军于民D、重点建设 1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于(B )由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A、1996年3月14日 B、1997年3月14日 C、1998年3月14日 D、1999年3月14日 1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于(C ),经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 A、1999年4月29日 B、2000年4月29日 C、2001年4月29日 D、2002年4月29日 15、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战争、(D )和国防建设以及军事领域一般规律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 A、武装斗争 B、革命军队 C、人民战争 D、人民军队 16、毛泽东军事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战争和(C)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A、反侵略战争 B、武装斗争 C、国防建设 D、军队建设 17、毛泽东军事思想科学体系形成的时期(A )。 A、1931年1月遵义会议至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 B、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至1931年1月遵义会议 C、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至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 D、1924年1月国共合作至1931年1月遵义会议

军事理论期末考试题库

一、判断题: 1、捍卫国家主权是国防的根本职能。(×) 2、国防不仅担负着国家对外的职能,还担负着对内职能。(√) 3、主权是一个国家存在的根本标志。(√) 4、现代国防是一种全新的国防观念和国防实践活动。(√) 5、抵御外来侵略是我国古代各朝代都十分重视的国防思想。(×) 6、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也是制定其他法律的基本依据。(√) 7、我国国防法规调整对象的军事性意味着国防法规只管军队,不管地方。(×) 8、维护国家安全利益是国防的根本职能,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防止外来侵略、颠覆,是国防的主要任务。(√) 9、中国解放军由陆军,海军和空军三个军种组成。(×) 10、衡量一个国家国防力量的强弱标准是军事力量。(×) 11、现代国防是对传统国防的继承和发展,是一种全新的国防观念和国防时间活动。(√) 12、现代国防又叫社会国防、大国防、全民国防。(√) 13、经济是国防建设的物质基础,国防建设的许多方面都要受到经济的制约。(√) 14、科技要素是显示一个国家国防力量最具代表性的要素。(×) 15、现代国防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 16、国防军事法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再宪法之外加以制定。(×) 17、近代中国国防史是一部中华名族备受欺凌和遭受民族耻辱的历史,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外国列强侵略和压迫,争取名族独立和解放的历史。(√) 18、中国民兵是脱离生产的群众性武装力量。(×) 19、现代战争中,武装动员与战争的开局,过程和结局无关。(×) 20、若米尼在《战争艺术概论》中指出全民参加的民族战争具有最可怕的力量。(√) 21、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无产阶级可以通过单纯的议会斗争和和平方式夺取胜利。(×) 22、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指所有毛泽东个人研究出的关于中国革命战争、人民军队和国防建设以及军事领域一般规律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 23、19世纪普鲁士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运用辩证思维方法研究战争,提出了“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的论断。(√) 24、人民军队的三大任务是三位一体的,同等重要的。(×) 25、辛亥革命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提出军队必须与“国民相结合”,使之成为“国民之武力”的建军思想。(√) 26、资产阶级军事思想的内容,揭示了近代战争的一些规律,但从根本上说,它是为资产阶级的掠夺扩张性政策服务的。(√) 27、1985年,邓小平提出,现在世界面临的大问题,是发展问题和和平问题,和平问题是核心问题。(×) 28、当代战争与和平理论,是邓小平关于当代世界战争与和平问题的理性认识。(√)

2019年大学《军事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大学《军事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现代国防的类型,按照性质可分为扩张型和自卫型,按照形式可分为联盟型和中立型。 2、学校国防教育是国民国防教育的基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国防教育提出了不同层次的要求。 3、国家机构包括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和军队,警察,监狱等专门机构,这是实现国家职能的实体。 4、中国人民解放军由现役部队和预备役组成,现役部队由陆军,海军,空军,战略导弹部队(第二炮兵),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和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澳门部队组成。 5、著名的兵书有《孙子》《吴子》《六韬》《司马法》《黄石公三略》《尉缭子》和《李卫公问对》等,被称为武学必读的武经七书。 6、《孙子兵法》被推崇为“兵学圣典”“东方兵学的鼻祖”“武经的冠冕”,在世界军事历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 7、“军事是政治关系的延续”这一名言出自《战争论》。 8、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从战略角度,从全局上对军队的现代化建设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包括战争与和平理论,武器装备发展理论,人才培养理论,科技强军理论,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等等。 9、胡锦涛提出坚持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 10、不同时期的战略有不同的内容和特点,决定因素主要有战略思想,战略环境,军事力量。

11、战略特点主要表现为全局性,对抗性,谋略性,相对稳定性。 12、研究国内的战略环境应重点把握地理环境,政治环境,综合国力三方面的情况。 13、一般把国际战略格局区分为四种基本类型:单极格局,两级格局,多级格局,多远交叉格局。 14、我国拥有960万平方千米的陆地疆土,拥有300万平方千米的海洋国土。 15、目前我国地缘方向上表现为“北稳,南和,东紧,西动”的不同态势。 16、新的国家安全观是“互信,互利,平等,合作”的安全观。 17、精确制导武器是指直接命中概率超过50%的制导武器。 18、实现信息化建设目标,最关键的就是要实现军事人才的跨越式发展。 19我国的预备役部队是现役常备军直接的后援力量,是国防建设和武装力量建设的重要力量。 20、2006年2月5日,中国政府代表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阐述了中国安全政策。中国的安全政策有三个目标,一是保持中国自身的稳定与发展,二是维护周边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三是促进国际安全对话与合作。 二、简答题 1.请简要阐述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的规定,公民享有的国防权利和义务。 1)履行兵役的义务 2)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的义务 3)保护国防设施的义务

军事理论试卷标准答案豪华版

广东财经大学试题纸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考试时间共90 分钟 课程名称军事理论(A卷一)课程代码课程班号共 1 页 -----------------------------------------------------------------------------------------------------------------------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武装力量属于人民,由中国共产党领导。 2、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总部体制由中央军委领导下的总政治部、总参谋部、总后勤部和总装备部组成。 3、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义务兵和志愿兵相结合、民兵和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 4、我国《兵役法》规定:每年12月31日前年满18岁的男性公民,应当被征集服兵役,根据部队需要, 也可以征集女性公民服现役,但入伍年龄是年满 18 岁。 5、中国的国防是自卫型的,国防政策是防御性的。 6、我国义务兵服役的期限为 2 年。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从根本上说,国防是为国家利益服务的。正确 2、中国公民的国防义务是法定义务。正确 3、毛泽东人民军队政治建设思想的核心内容是“党指挥枪”。正确 4、在军兵种体制上,中国人民解放军由陆军、海军、空军和第二炮兵以及防化部队组成。错误 5、在高技术条件下,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应当放弃了。错误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0分) 1、国防 1、国防:是国家为了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而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2、军事高技术 军事高技术:简言之,就是应用于军事领域的高技术。具体来讲,军事高技术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成就基础上,处于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对武器装备发展起巨大推动作用的那部分高技术的总称。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列举中国古近代有代表性的军事著作及其作者(五项) 1、《孙子兵法》(又称《孙子》或《吴孙子兵法》),孙武《吴子》(又名《吴起兵法》),吴起 《孙膑兵法》(又称《齐孙子》),孙膑《尉缭子》,尉缭 《筹海图编》,郑若曾《武备志》茅元仪 《海国图志》,魏源《国防论》,蒋百里《国防新论》杨杰 (注意:学生如果答出其他答案,只要是军事著作,也得分。答出五本书及作者即可,每一著作或作者各占1分,有著作无作者得1分,只有作者没有著作不得分。) 2、中国公民有哪些国防权利? 2、答:第一,对国防建设有提出建议的权利和对危害国防行为的制止和检举权;第二,依法取得补偿的权利;第三,军人的优待、抚恤权和退役后的安置权;(10分) 五、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中国近代百年国防史给了我们什么历史启示? 1、第一,增强国防实力必须大力发展经济;第二,巩固的国防离不开昌明的政治;第三,军备建设是巩固国防的重要手段;第四,民族的团结是巩固国防的重要条件。(要点10分,阐述10分) 2、我国为什么要实施积极防御的国防政策? 2、第一,积极防御是寓攻于防、攻防结合,即积极防御本身就不只是一个防御,防御中有进攻。积极防御的国防政策是根据现代战争和敌我双方所发生的重大变化,从我国的国情和军情出发,结合当前的形势提出的。第二,当前的形势是: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世界大战可以避免,但战争危险依然

军事理论第二章答案

第二章 1.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对军事思想的发展作出了哪些巨大的贡献? 答:大国防安国主义的道德内涵,即是大国防爱国主义,它所蕴含的现代价值意义就是:一个真正的爱国主义者,应责无旁贷地承担起“安国”的历史责任和使命,为提高综合国力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一个欲立于不败之地的国家和民族,就应重视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使之都处于时代的领先地位。 当今世界,是一个充满矛盾和激烈竞争的世界。但是,由于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和多极化发展趋势,使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的发展被限定在一体化的范围内,而且越来越受到一体化的制约。在这方面,发达国家理应为世界经济的繁荣作出更多的贡献和牺牲,否则它的发展就要受到限制。总之,当代的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是在激烈的世界竞争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环境中实现的,只有顺应“要和平、求合作、促发展”的时代潮流,才能更有利于综合国力的增强,从而达到“安国”之目的。 中华武德文化史上有两句古语,一是“忘战必危”,二是“好战必亡”。尤其是在环球相对“变小”、战争的破坏力愈来愈大的当今世界,“安国”与安国际社会融为一体,安己之国与安人之国相辅相成,国际社会的安全度以每个国家的安全系数为条件。因此,孙子“军争为危”命题的真理性,越来越具有普遍的、现实的意义,应引起国际社会和各国人民的高度重视。 2.毛泽东军事思想科学体系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答:人民战争思想,人民军队建设思想,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思想,国防建设思想,战争观和军事问题方法论。 3.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内容有哪些? 答:主要内容有:保卫自己,消灭敌人的战争目的;积极防御的战略指导思想;运动战、阵地战、游击战等作战形式;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法则;审时度势、灵活机动的指挥艺术。 4.如何认识高技术条件下的人民战争? 答:第一,人是武器的主人;人不仅研制武器,而且使用武器,只有掌握高科技知识的人,才能掌握和使用高技术武器;第二,打赢高技术战争离不开与之相适应的作战理论;第三,高技术战争不仅是钢铁战,电子战,更是“智力战”。 5.资产阶级军事思想是怎样逐步发展的? 答: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新兴资产阶级为反对教会和封建制度的统治,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民族国家,即开始注意到军事的重要性。15世纪,意大利的政治思想家N.马基雅维利在总结古罗马历史经验基础上提出,君主要巩固自己的权势,必须专心致力于战争,切实掌握军事力量。这是资产阶级军事思想的最早发端。 16、17世纪,尼德兰和英国相继发生资产阶级革命。资本主义制度开始在西方一个又一个国家确立。经济的迅速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着社会思想包括军事思想的不断变革。频繁的战争实践,又为从事军事理论著述提供了必要条件。到18世纪,出现了资产阶级军事思想的第一批著作家,其中较著名的有英国的劳埃德,法国的J.A.de吉贝尔,普鲁士的比洛,奥地利的卡尔大公,俄国的苏沃洛夫等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