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八章概念练习题-附参考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55.50 KB
- 文档页数:7
第六章教师与学生练习题一、选择题1.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地位是()A.教育者、组织者和管理者B.教育者、指导者和促进者C.教育者、领导者和组织者D.教育者、合作者和参与者2.教师劳动的根本任务是()A.进行思想品德教育B.发展学生的智力C.传授科学文化知识D.教书育人3.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体现在()A.创造性地运用教育规律B.进行技术的发明C.进行科学的发现D.探索未知领域4.教师的“楷模”、“榜样”、“引路人”的角色,都充分说明了教师的劳动具有()A.创造性B.示范性C.引导性D.长期性5.人才培养周期长的特点决定了教师劳动具有()A.创造性B.示范性C.复杂性D.长期性6.教师的专业发展最终体现于()A.教师个体的专业性发展B.教师专业知识的拓展C.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D.教师专业的自我形成7.评价教师专业性的核心因素是()A.教师的专业理想B.教师的专业知识C.教师的专业能力D.教师的专业自我8.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是指()A.本体性知识B.条件性知识C.实践性知识D.价值性知识9.教师所具有的教育学科方面的知识是指()A.本体性知识B.条件性知识C.实践性知识D.价值性知识10.教师在面临实现有目的的行为中所具有的课堂情境知识及与之相关的知识是指()A.本体性知识B.条件性知识C.实践性知识D.价值性知识11. 教师专业情意发展成熟的标志是()A.专业理想B.专业情操C.专业性向D.专业自我12.教师个体在职业生活中对自我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感受、接纳和肯定的心理倾向是指()A.专业理想B.专业情操C.专业性向D.专业自我13.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关键期是()A.“虚拟关注”阶段B.“生存关注”阶段C.“任务关注”阶段D.“自我更新关注”阶段14.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A.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认识发展的主体B.是教育的客体C.是认识的主体D.是学习的主人15.1959年,为保护儿童的权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A.《儿童权利公约》B.《儿童保护公约》C.《儿童权利宣言》D.《儿童利益公约》16.1989年,为保护儿童的权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A.《儿童权利公约》B.《儿童保护公约》C.《儿童权利宣言》D.《儿童利益公约》17.教师的专业发展途径有()A.师范教育和在职培训B.入职教育C.自我教育D.包括以上三者18.师生关系的特点表现在()A.尊师爱生,民主平等B.相互启发,合作对话C.相互促进,共同成长D.包括以上三者19.师生关系体系中最高层次的关系形式是()A.心理关系B.教育关系C.伦理关系D.社会关系20.形成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是()A.树立正确的学生观B.了解和研究学生C.主动与学生沟通D.热爱尊重学生二、填空题1_____________是教育活动的承担者,是保存和传播人类文化的承担者,是社会延续和发展的体现者。
1、一只平底锅每次只能煎两条鱼,用它煎一条鱼需要6分钟(正、反面各3分钟)。
那么,煎一条鱼需要( )分钟,煎三条鱼至少需要( )分钟。
2、丽丽向妈妈学习做鱼。
洗鱼:5分钟→切生姜片:2分钟→拌酱油、料酒等调料:2分钟→把锅烧热:1分钟→把油烧热:1分钟→煎鱼:10分钟,丽丽最少需要( )分钟才能把这道菜做好。
3、妈妈早上起来要完成以下几件事:洗水壶1分钟,烧开水15分钟,把开水灌入暖瓶中1分钟,吃早点8分钟,整理卧室5分钟,把这些事情做好,最少要用多少分钟?4、烤面包时,第一面要烤3分钟,烤第二面时只需要2分钟。
妈妈用的烤面包架一次只能放两片面包。
她每天早上为小明烤三片面包,最少要烤多长时间?5、胜利小学和红旗小学举行象棋比赛,每所学校派出3名选手参赛,规定哪所学校有两名队员获胜,则该学校获胜。
两所学校的参赛选手情况如下表:(名次高的都能赢名次低的)如果胜利小学要想获胜,该怎样排兵布阵?6、每次只能烙两张饼,两面都要烙,每面要烙4分钟,请问烙4张饼最快( )分钟可以烙完;要烙5张饼,最快( )分钟可以烙完。
7、煮一个鸡蛋需要7分钟,一口锅一次可以煮10个鸡蛋,那么煮10个鸡蛋至少需要( )分钟。
8、小元给客人烧水沏茶,洗水壶1分钟,烧开水用10分钟,洗茶壶用1分钟,拿茶叶用1分钟,洗茶杯用3分钟,沏茶5分钟,为了使客人早点喝上茶,最合理的安排顺序是:。
一共需( )分钟。
9、用一只平底锅煎饼,每次只能放4张饼,煎一张饼要4分钟(正、反面各煎2分钟),煎6张要多长时间?10、用图示的方法表示出来。
妈妈为全家人准备午饭。
做完这些事情至少需要多长时间?11、这是一场拍球比赛,三局两胜,请看参加比赛的双方资料:对方1分钟拍球个数:1号20个2号40个3号60个我方1分钟拍球个数:1号10个2号30个3号50个请问我方队员怎样对阵才能赢?12、王明要把一只狗、一只兔子、一篮青菜带过河。
他每次只能带一样东西过河,而且没有人时,狗会咬兔子,兔子会吃青菜。
第八章练习题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社区文化:社区文化总是社区的历史和现实生活的反映,包括有形和无形两种形式两大部分,并总是这样或那样体现在社区居民和组织的行为过程之中。
有形的社区文化为社区的物质文化,具体表现为社区文化设施、社区环境、社区文化活动场所等。
无形的社区文化,即是指人们在长期的交往与创造中形成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等。
具体表现为社区的组织结构和各种规章制度,内部的管理哲学和管理风格,群体间相互沟通的方式、相互制约的规范,社区管理者及其居民、成员单位的共同价值观念、历史传统、生活习惯、办事准则等。
2.行为文化:行为文化也被称为活动文化,是社区成员在交往、娱乐、生活、学习、经营等过程中产生的活动文化。
通常所说的社区文化都是指这一类的社区文化活动。
3.制度文化:制度文化是社区成员在生活、娱乐、交往、学习等活动过程中形成的,与社区精神、社区价值观、社区理想等相适应的规章制度、组织机构等。
4.精神文化:精神文化是社区文化的核心,是社区独具特征的意识形态和文化观念,包括社区精神、社区道德、价值观念、社区理想、行为准则等。
这是社区成员价值观、道德观生成的主要途径。
5.社区文化活动评估:社区文化活动评估是指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对活动环境、活动内容及活动效果进行系统地评价,总结整个活动策划过程、考察活动是否有效、是否达到了预期目的与目标的过程。
6.社区文化活动策划:社区文化活动策划是活动策划的一种,它是指社区活动中,为了达到弘扬社区文化、丰富居民文化生活的目的,活动策划者运用已掌握的文化资源及手段,对活动目标对象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优化组合和配置所拥有的各种资源,而进行的调查、研究、分析、设计并制定社区文化活动方案的行为活动。
二、填空题1.社区文化的特点有地域性、群众性、多样性和融合性。
2.社区文化的内容包括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
3.文化活动策划的特征具有地域性、经济性、时效性和社会性。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八章数学广角-数与形》练习题及答案-人教版一.选择题(共8小题)1.根据3×4=12、33×34=1122、333×334=111222,推测3333×3334=()A.11111222 B.11122222 C.11112222 D.111111122.有一列数按如下方式排列:2,4,6,8,10……x,□……那么方框里应填()A.x+2 B.2x C.y3.有一根1m长的木条,第一次锯掉它的,第二次锯掉余下的,第三次锯掉余下的……,第六次锯掉余下的后,这根木条还剩()A.m B.C.m4.按规律填上合适的数:160,145,(),115,100.A.120 B.130 C.135 D.1405.2×9=18,22×99=2178,222×999=221778,2222×9999=22217778,222222×999999=()A.2222177778 B.222221777778C.22222217777778 D.22222221777777786.将一些小圆球如图摆放,第6幅图有()个小圆球.A.30 B.42 C.567.寒假的时候,同学们去莲花山滑雪场滑雪,有些同学用雪杖摆成了如图:像上面那样摆10个三角形,至少需要()根滑雪杖.A.21 B.20 C.9 D.308.填在下面各正方形中的四个数之间都有相同的规律,根据此规律,n等于()A.52 B.74 C.86二.填空题(共8小题)9.将化成小数,那么小数点后的第1993位的数字是,此1993个数字之和等于.10.按规律填数:1,8,27,,125,11.用同样长的小棒摆出如图的图形,照这样继续摆,摆第6个图形用了根小棒.12.10.1÷11商的小数部分第100位上的数字是.13.用小棒按一定的规律摆八边形(如图所示)(1)如果摆成7个八边形,需要根小棒.(2)如果想摆n个八边形,需要根小棒.14.有趣的算式.4×9=3644×9=396444×9=39964444×9=3999644444×9=444444×9=15.下面的算式是按规律排列的:1+1,2+3,3+5,4+7,1+9,2+11,3+13,4+15,1+17,…,第个算式中的得数是2013.16.按规律填空.21×9=189321×9﹣28894321×9=3888954321×9=…×9=8888888889三.判断题(共5小题)17.3.58658658…小数部分的第95位数字是8..(判断对错)18.按1、8、27、、125、216的规律排,横线中的数应为64..(判断对错)19.根据33×4=132,333×4=1332,3333×4=13332,可知33333×4=133332.(判断对错)20.如图,第五个点阵中点的个数是17个.(判断对错)21.将化成小数以后,小数点后第2008位上的数字是7..(判断对错)四.操作题(共2小题)22.在规律不同的一行后面画“〇”.23.仔细观察下面前3幅图的规律,再在方框里接着画出第4幅图.(1)(2)五.应用题(共6小题)24.小明在学习分数除注时做了下面的3道计算题小明发现:“一个数(0除外)除以一个分数,所得的商一定大于它本身”.①如果让你继续研究分数除法,你还想研究什么问题,请在下面写出来.②请对你提出的问题进行研究,看看能得出什么结论?25.有甲乙两个港口,各停了小船若干只,如果按下面的规则移动船只:第一次从甲港开出和乙港同样多的船只到乙港,第二次从乙港开出和甲港剩下的同样多的船只到甲港,第三次从甲港开出和乙港剩下的同样多的船只到乙港……那么照这样移动4次后,甲乙两港所停的小船只数都是48只.问甲乙两港最初各有小船多少只?26.斐波那契数列由十三世纪意大利数学家斐波那契发现.数列中的一系列数字常常被人们称之为神奇数、奇异数.具体数列为1,1,2,3,5,8,13,21,34,…27.一张长方形桌子可坐6人,按下列方式将桌子拼在一起.(1)2张桌子拼在一起可坐多少人?3张桌子拼在一起可坐多少人?(2)一家餐厅有40张这样的长方形桌子,按照如图方式每5张桌子拼成1张大桌子,则40张桌子可拼成8张大桌子,共可坐多少人?(3)若在(2)中,改成每8张桌子拼成1张大桌子,则共可坐多少人?28.按下面的方式摆桌子和椅子,一张桌子可以坐4人,两张桌子可以坐6人……(1)照这种方式摆下去,10张桌子可以坐多少人?(2)n张桌子可以坐多少人?(3)坐60人需要多少张桌子?29.按照下图方式摆放餐桌和椅子.照这样摆下去,要坐34位客人需要多少张餐桌?(用方程解)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8小题)1.解:根据观察知:因数有3的个数与积中1的个数和2的个数相同.3333×3334=11112222.故选:C.2.解:□里面的前一个数是x,则□里面应填:x+2.故选:A.3.解:1×[(1﹣)×(1﹣)×(1﹣)×…×(1﹣)] =1×[×××…×]=1×=(米)答:这根木条还剩米.故选:A.4.解:145﹣15=130故选:B.5.解:根据分析可得222222×999999=222221777778故选:B.6.解:观察图形可知:第一个图形中有1×2=2个小圆球第二个图形中有2×3=6个小圆球第三个图形中有3×4=12个小圆球第四个图形中有4×5=20个小圆球…所以第六幅图有6×7=42个小圆球.故选:B.7.解:摆1个三角形,需要滑雪杖:3根摆2个三角形,需要滑雪杖:3+2=5(根)摆3个三角形,需要滑雪杖:3+2+2=7(根)……摆n个三角形,需要滑雪杖:3+2(n﹣1)=(2n+1)根……摆10个三角形需要滑雪杖:2×10+1=20+1=21(根)答:摆10个三角形,至少需要21根滑滑雪杖.故选:A.8.解:右上角的数:8+2=10左下角的数:6+2=8所以n=6+10×8=6+80=86故选:C.二.填空题(共8小题)9.解:因为=,1993÷6=332…1.因为循环节的第一位数字是1,故第1993位是1;这1993个数字之和为:(1+4+2+8+5+7)×332+1=27×332+1=8965.故答案为:1,8965.10.解:43=6463=216所以:1,8,27,64,125,216.故答案为:64、216.11.解:摆第1个图形需要小棒5根摆第2个图形需要小棒:5+4=9(根)摆第3个图形需要小棒:5+4+4=13(根)……摆第n个图形需要小棒:5+4(n﹣1)=(4n+1)根摆第6个图形需要小棒:4×6+1=24+1=25(根)答:摆第6个图形用了25根小棒.故答案为:25.12.解:10.1÷11=0.9181818…观察可知双数位上永远是1,第100位是双位数,所以10.1÷11商的小数部分第100位上的数字是1.故答案为:113.解:摆1个八边形需要小棒:8根摆2个八边形需要小棒:8+7=15(根)摆3个八边形需要小棒:8+7+7=22(根)……(1)摆7个八边形需要小棒:8+7×(7﹣1)=8+42=50(根)答:摆成7个八边形,需要50根小棒.(2)摆n个八边形需要小棒:8+7(n﹣1)=(7n+1)根答:摆n个八边形,需要(7n+1)根小棒.故答案为:50;(7n+1).14.解:4×9=3644×9=396444×9=39964444×9=3999644444×9=399996444444×9=3999996故答案为:399996;3999996.15.解:由分析可知:因为2013是奇数,2个加数中第二个一定是奇数,所以第一个必为偶数,所以是2或4,如果是2:那么第二个数为2013﹣2=2011,2011是第(2011+1)÷2=1006项,而数字2始终是偶,两者相符,所以这个算式是2+2011,是第1006个算式.故答案为:1006.16.解:21×9=189321×9=28894321×9=3888954321×9=488889…987654321×9=8888888889规律:一个因数是9,另一个因数是从1开始的整数倒序排列,积的个位是9,前面数位上的数字是8,8的个数是整数的个数减1;最高位是整数的个数减1的数.故答案为:488889;987654321.三.判断题(共5小题)17.解:根据分析可知:3.58658658…小数部分的第95位数字是8,这是正确的;故答案为:正确.18.解:13=1;23=8;3 3=27;43=64;5 3=125;63=216.由此发现规律:以上数列是按1、2、3、4、5、6的立方顺序排列的,43=64.故答案为:正确.19.解:33×4=132333×4=13323333×4=13332可知:33333×4=133332.原题说法正确。
第六章 虚拟变量的回归模型第一部分 学习目标和要求本章主要介绍虚拟变量的基本概念及其应用。
需要掌握并理解以下内容:(1) 虚拟变量的基本概念、虚拟变量分别作为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的情形、虚拟变量回归模型的类型和解释变量个数选取规则; (2) 定量变量与不同数量定性变量(一对一、一对多和多对多)虚拟变量模型; (3) 应用虚拟变量改变回归直线的截距或斜率; (4) 分段线性回归;(5) 应用虚拟变量检验回归模型的结构稳定性、传统判别结构稳定性的方法及存在的缺陷、虚拟变量法比较两个回归方程的结构方法。
第二部分 练习题一、解释下列概念:1.虚拟变量2.方差分析模型(ANOV A ) 3.协方差模型(ANOCV A ) 4.基底5.级差截距系数 6.虚拟变量陷阱二、简要回答下列问题:1.虚拟变量在线性回归模型中的作用是什么?举例说明。
2.回归模型中虚拟变量个数的选取原则是什么?为什么?3.如果现在有月度数据,在对下面的假设进行检验时,你将引入几个虚拟变量? A) 一年中的每月均呈现季节性波动趋势;B) 只有双数月份呈现季节性波动趋势。
4.如果现在让你着手检验上海和深圳两个股票市场在过去5年内的收益率是否有显著差异,如何使用虚拟变量进行?三、考虑如下模型:12i i i Y D u ββ=++其中,i D 对前20个观察值取0,对后30个观察值取1。
已知2()300i Var u =。
(1) 如何解释1β和2β? (2) 这两组的均值分别是多少?(3) 已知12()15Cov ββ∧∧+=-。
如何计算12()ββ∧∧+的方差?四、考虑如下模型:12i i i i Y D X u ααβ=+++ 其中Y 代表一位大学教授的年薪; X 为从教年限; D 为性别虚拟变量。
考虑定义虚拟变量的三种方式:(1)D 对男性取值1,对女性取值0; (2)D 对女性取值1,对男性取值2; (3)D 对女性取值1,对男性取值-1;对每种虚拟变量定义解释上述回归模型。
第八章学习的基本理论练习题答案————————————————————————————————作者:————————————————————————————————日期:2第八章学习的基本理论练习题一、填空题、1、如果条件刺激重复出现多次而没有无条件刺激相伴随,则条件反应会逐渐变弱并最终消失,这种现象称为消退。
2、桑代克关于学习的三条定律是:效果律、练习律、准备律。
3、斯金纳将行为分为两类: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
4、班杜拉认为人类大部分行为是靠观察榜样行为而习得的,即观察学习是人的学习的最重要的形式。
5、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由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再现过程和动机过程四个阶段组成。
6、苛勒认为,学习是通过顿悟过程来实现的,而非盲目的试误。
7、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本质不是被动地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而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8、布鲁纳提倡发现学习法。
9、奥苏伯尔从两个维度上对学习做了区分:从学生学习的方式上将学习分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从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结构的关系上将学习分为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
10、加涅把学习看成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把学习过程看成是信息的接收、储存和提取的过程。
11、加涅提出了学习过程的八个阶段:动机阶段、领会阶段、习得阶段、保持阶段、回忆阶段、概括阶段、作业阶段、反馈阶段。
12、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但知识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
二、单项选择题1、在斯金纳看来,学期考试的强化类型是( B )A、连续性;B、固定时距式;C、固定比例式;D、变化比例式。
2、在斯金纳的理论中,赌博的强化类型是( D )A连续式; B固定时距式; C固定比例式; D变化比例式。
3、在斯金纳的强化理论中,下列属于二级强化物的是( D )A食物; B水; C爱抚; D货币。
4、在斯金纳的学习理论中,撤走某一刺激可以使操作反应概率增加,这一刺激的作用被称为( B )A正强化; B负强化; C奖励; D惩罚。
教育学第六章-教师与学生练习题(附答案) 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第六章教师与学生练习题一、选择题1.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地位是()A.教育者、组织者和管理者B.教育者、指导者和促进者C.教育者、领导者和组织者D.教育者、合作者和参与者2.教师劳动的根本任务是()A.进行思想品德教育B.发展学生的智力C.传授科学文化知识D.教书育人3.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体现在()A.创造性地运用教育规律B.进行技术的发明C.进行科学的发现D.探索未知领域4.教师的“楷模”、“榜样”、“引路人”的角色,都充分说明了教师的劳动具有()A.创造性B.示范性C.引导性D.长期性5.人才培养周期长的特点决定了教师劳动具有()A.创造性B.示范性C.复杂性D.长期性6.教师的专业发展最终体现于()A.教师个体的专业性发展B.教师专业知识的拓展C.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D.教师专业的自我形成7.评价教师专业性的核心因素是()A.教师的专业理想B.教师的专业知识C.教师的专业能力D.教师的专业自我8.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是指()A.本体性知识B.条件性知识C.实践性知识D.价值性知识9.教师所具有的教育学科方面的知识是指()A.本体性知识B.条件性知识C.实践性知识D.价值性知识10.教师在面临实现有目的的行为中所具有的课堂情境知识及与之相关的知识是指()2A.本体性知识B.条件性知识C.实践性知识D.价值性知识11. 教师专业情意发展成熟的标志是()A.专业理想B.专业情操C.专业性向D.专业自我12.教师个体在职业生活中对自我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感受、接纳和肯定的心理倾向是指()A.专业理想B.专业情操C.专业性向D.专业自我13.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关键期是()A.“虚拟关注”阶段B.“生存关注”阶段C.“任务关注”阶段D.“自我更新关注”阶段14.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A.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认识发展的主体B.是教育的客体C.是认识的主体D.是学习的主人15.1959年,为保护儿童的权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A.《儿童权利公约》B.《儿童保护公约》C.《儿童权利宣言》D.《儿童利益公约》16.1989年,为保护儿童的权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A.《儿童权利公约》B.《儿童保护公约》C.《儿童权利宣言》D.《儿童利益公约》17.教师的专业发展途径有()A.师范教育和在职培训B.入职教育C.自我教育D.包括以上三者18.师生关系的特点表现在()A.尊师爱生,民主平等B.相互启发,合作对话C.相互促进,共同成长D.包括以上三者19.师生关系体系中最高层次的关系形式是()A.心理关系B.教育关系C.伦理关系D.社会关系320.形成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是()A.树立正确的学生观B.了解和研究学生C.主动与学生沟通D.热爱尊重学生二、填空题1_____________是教育活动的承担者,是保存和传播人类文化的承担者,是社会延续和发展的体现者。
第八章时间数列分析一、单项选择题1. 时间序列与变量数列()A都是根据时间顺序排列的B都是根据变量值大小排列的C前者是根据时间顺序排列的,后者是根据变量值大小排列的D前者是根据变量值大小排列的,后者是根据时间顺序排列的C2.时间序列中,数值大小与时间长短有直接关系的是()A平均数时间序列B3.发展速度属于(A比例相对数B时期序列C时点序列D相对数时间序列)B比较相对数C动态相对数D强度相对数C4. 计算发展速度的分母是()A报告期水平B基期水平C实际水平D计划水平B5. 某车间月初工人人数资料如下:则该车间上半年的平均人数约为()A 296 人B 292 人C 295 人D 300 人C6. 某地区某年9月末的人口数为150万人,10月末的人口数为150. 2万人,该地区10月的人口平均数为()A 150万人B 150 . 2万人C 150 . 1万人D 无法确定C7. 由一个9项的时间序列可以计算的环比发展速度()A有8个B有9个C有10个D有7个A8. 采用几何平均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依据是()A各年环比发展速度之积等于总速度B各年环比发展速度之和等于总速度C各年环比增长速度之积等于总速度D各年环比增长速度之和等于总速度A9. 某企业的科技投入,2010年比2005年增长了58. 6%,则该企业2006—2010年间科技投入的平均发展速度为()A 558.6%B 5158.6%C 658.6%D 6158.6%B10. 根据牧区每个月初的牲畜存栏数计算全牧区半年的牲畜平均存栏数,采用的公式是()A简单平均法B几何平均法C加权序时平均法D首末折半法D11. 在测定长期趋势的方法中,可以形成数学模型的是()A时距扩大法B移动平均法C最小平方法D季节指数法12. 动态数列中,每个指标数值相加有意义的是( )。
A. 时期数列B. 时点数列C. 相对数数列D. 平均数数列 A13. 按几何平均法计算的平均发展速度侧重于考察现象的( ) A. 期末发展水平 B. 期初发展水平 C •中间各项发展水平D.整个时期各发展水平的总和14. 累计增长量与其相应的各逐期增长量的关系表现为( )A. 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各逐期增长量之和 B •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各逐期增长量之差 C. 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各逐期增长量之积 D. 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各逐期增长量之商 A15. 已知某地区 2010 年的粮食产量比 2000 年增长了 1 倍,比 2005 年增长了 0.5 倍,那么 2005 年粮食产量比 2000 年增长了( )。
第六章计划审计工作练习题1根据审计重要性准则的有关规定,即注册会计师在判定账户可交易的审计程序前,可将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分配至各账户或各类交易,也可单独确定各账户或各类交易的重要性水平。
也就是说,对于账户或交易层次的重要性水平,既可以采用分配的方法,也可以不采用分配的方法。
与此同时,注册会计师在确定各账户或各类交易的重要性水平时,应当考虑以下重要因素:各账户或各类交易的性质及错报或漏报的可能性;各账户或各类交易重要性水平与会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关系。
本题采用的是按1%比例分配的方法。
一般来说,审计人员要对其进行修正,由于应收账款和存货发生错漏报的可能性较大,因此,其重要性水平较高一些。
固定资产金额较大,可将其从1%调至(1)通过了解JY公司及其环境,可能发现:矿产勘探与开采行业具备特殊性,如矿产资源的特殊定价方法;矿产资源储量的不确定性;矿石价格的波动性。
这作为固有风险需要被考虑,固有风险越高在财务报表认定中需要更多的审计证据。
管理人员的变动频繁、流动资金不足等对于经营的可持续性会产生影响,以及有望实现年增长40%等因素,将作为重大错报漏报风险加以考虑。
对于其影响下的财务报告账户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采用进一步的测试程序,以获取更多的审计证据。
(2)没有销售发票,现金及银行存款的控制运行无效,直接导致销售的真实性与完整性得不到保证。
对于主营业务收入、现金、银行存款以及应收账款账户余额产生直接影响。
(3)对于存货、应收账款、现金、银行存款以及主营业务收入账户余额产生影响。
(4)江某在编制具体审计计划时应当包括下列内容:其一,按照审计准则的有关规定,为了足够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审计人员确定计划实施的风险评估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即识别本题第1问中所提及的风险。
其二,按照审计准则的有关规定,针对评估的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审计人员确定针对审计业务需要实施的其他审计程序,即本题中第2、3问中发现的影响账户设计的其他审计程序。
第六~第八章基本概念练习题第6章数组一、选择题。
1. 以下对一维数组a的正确定义是:A)char a(10);B) int a[];C)int k=5,a[k]; D)char a[3]={‘a’,’b’,’c’};2.以下能对一维数组a进行初始化的语句是: ( )A. int a[5]=(0,1,2,3,4,)B. int a(5)={}C. int a[3]={0,1,2}D. int a{5}={10*1}3.在C语言中对一维整型数组的正确定义为。
A)int a(10); B)int n=10,a[n];C)int n;a[n]; D)#define N 10int a[N];4. 若二维数组a有m列,则在a[i][j]之前的元素个数为A. j*m+iB. i*m+jC. i*m+j-1D. i*m+j+1*5.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构成数组的所有元素的数据类型必须是相同的B 用指针法引用数组元素允许数组元素的下标越界C 一维数组元素的下标依次是1、2、3……D 定义数组时的长度可以是整型常量表达式6. 假定int类型变量占用两个字节,其有定义:int x[10]={0,2,4};,则数组x在内存中所占字节数是A) 3 B) 6 C) 10 D) 207.若有说明:int a[][3]={{1,2,3},{4,5},{6,7}}; 则数组a的第一维的大小为: ( )A. 2B. 3C. 4D.无确定值8.以下定义语句中,错误的是 ( )A) int a[]={1,2}; B) char *a;C) char s[10]=“test”; D) int n=5,a[n];9.下面程序段的输出结果是: ( )int i;int x[3][3]={1,2,3,4,5,6,7,8,9};for (i=0;i<3;i++)printf("%d ",x[i][2-i]);A) 1 5 9 B) 1 4 7 C) 3 5 7 D) 3 6 9二.分析题。
#include <>void main(){int a[6][6],i,j;for(i=1;i<6;i++){for(j=1;j<6;j++){a[i][j]=(i/j)*(j/i);}}for(i=1;i<6;i++){for(j=1;j<6;j++){printf(“%2d”,a[i][j]);}}}1 0 0 0 00 1 0 0 00 0 1 0 00 0 0 1 00 0 0 0 1第7章函数一、选择题。
语言中函数返回值的类型是由决定的.A)函数定义时指定的类型 B) return语句中的表达式类型C) 调用该函数时的实参的数据类型 D) 形参的数据类型2. C语言规定,简单变量做实参时,它和对应形参之间的数据传递方式为 ( )A. 由系统选择B. 单向值传递C. 由用户指定传递方式D. 地址传递3. 在函数调用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函数调用后必须带回返回值B.实际参数和形式参数可以同名C.函数间的数据传递不可以使用全局变量D.主调函数和被调函数总是在同一个文件里4. 在C语言程序中,有关函数的定义正确的是( )。
A.函数的定义可以嵌套,但函数的调用不可以嵌套B.函数的定义不可以嵌套,但函数的调用可以嵌套C.函数的定义和函数的调用均不可以嵌套D.函数的定义和函数的均可以嵌套5.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A) 构成C程序的基本单位是函数B) 可以在一个函数中定义另一个函数C) main()函数必须放在其它函数之前D) 所有被调用的函数一定要在调用之前进行定义6.用数组名作为函数调用时的实参时,传递给形参的是。
A)数组首地址 B)数组第一个元素的值C)数组全部元素的值 D)数组元素的个数7. 有如下程序int func(int a,int b){ return(a+b);}main(){ int x=2,y=x,z=8,r;r=func(func(x,y),func(y,z));printf(“%d\n”,r); }该程序的输出的结果是A) 12 B) 13 C) 14 D) 158. 以下程序的输出结果是int a, b;void fun(){ a=100; b=200; }main(){ int a=100, b=100;fun();pri ntf(“%d%d \n”, a,b);}A) 100200 B) 100100 C) 200100 D) 2002009.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局部变量在一定范围内有效,且可与该范围外的变量同名。
B 如果一个源文件中,全局变量与局部变量同名,则在局部变量范围内,局部变量不起作用。
C.局部变量缺省情况下都是静态变量。
D.函数体内的局部静态变量,在函数体外也有效。
10.未指定存储类别的变量,其隐含的存储类别为()。
A)auto B)static C)extern D)register11. 若有函数定义:int func(){static int m=0;return m++;}以下程序段运行后屏幕输出为()。
int i;for(i=1;i<=4;i++)func();printf("%d",func());.1 C12. 以下程序的运行结果是()。
int fun(int array[3][3]){ int j;for(j=0;j<3;j++) array[1][j]++;printf("\n");}main(){ int j,a[3][3]={0,1,2,1,0,4,2,4,5};fun(a);for(j=0;j<3;j++)printf("%2d",a[1][j]);printf("\n");}1 5 0 4 C.0 12 2 313. 以下程序的运行结果是()。
int f(int c){ c+=2;return c ;}main(){int a=2,c=5;a=f(a);printf("%d %d \n",a ,c);}4 5 4 515. 以下程序的运行结果是()。
int fun3(int x){static int a=3;a+=x;return a;}main(){int k=2,m=1,n;n=fun3(k);n=fun3(m);printf("%d\n",n);}.4 C二、分析题。
分析教材P196,例的运行过程。
画出每趟排序数组元素位置变化,如教材图,.第8章指针1.若x是整型变量,pb是基类型为整型的指针变量,则正确的赋值表达式是( )A) pb=&x B) pb=x C) *pb=&x D) *pb=*x2.下列不正确的定义是()。
A, int *p=&i,i; *p,i;C.int i,*p=&i; i,*p;3. 若有说明:int n=2,*p=&n,*q=p,则以下非法的赋值语句是: ()A)p=q B)*p=*q C)n=*q D)p=n4. int *p,a=10,b=1; p=&a; a=*p+b;执行该程序段后,a的值为A) 编译出错 B) 10 C) 11 D) 12*5.已知int a[5],*p=a;下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p+1与a+1等价 B) p[1]与*p等价C) *(p+1)与a+1等价 D) p[1]与a++等价6. 若有以下说明:int a[10]={1,2,3,4,5,6,7,8,9,10},*p=a;则数值为4的表达式是( )A) *p+4 B) *(p+4) C) *(p+3) D) p+37. 设有二维数组a,其定义与初始化为 int a[][4] = {{1, 6, 3}, {2}, {3, 1}};表达式 a[0][1] + a[1][0] + *(a[2] + 1) 的值是()。
A. 9B. 8C. 7D. 98. 设有二维数组a,其定义与初始化为 int a[][3] = {{1, 6, 3}, {2}, {3, 1}};int (*p)[3]=a;则引用元素a[1][1]的不正确的是()。
A. p[1][1]B. *(*(p + 1) + 1)C. *(p[1]+1)D. *(p + 1) + 19.下面程序的输出结果是A) 0 B) 1 C) 2 D) 输出错误main(){ int a[ ]={1,2,3,4,5,6,7,8,9,0},*p;p=a;printf(“%d\n”,*p+1);}10. 执行语句 char c[10]={ ”abcd”},*pc=c; 后,*(pc+4)的值是()A) “abcd” B)’\0’ C) ‘d’ D) 不确定11.下列函数的功能是。
void fun(int *p1,int *p2){ int p;p=*p1;*p1=*p2;*p2=p;}A) 交换*p1和*p2的值 B) 语法正确,但无法交换*p1和*p2的值C) 交换*p1和*p2的地址 D)有语法错误*12. 有如下程序main(){ char s[]=“ABCD”, *P;for(p=s+1; p<s+4; p++) printf (“%s\n”,p); }该程序的输出结果是A) ABCD B) A C) B D) BCDBCD B C CDCD C D DD D13.设有数组定义: char array [ ]="abcd"; 则数组array所占的空间为A) 4个字节 B) 5个字节 C) 6个字节 D) 7个字节14.下述对C语言中字符数组的描述错误的是。
A)字符数组可以存放字符串B)字符数组中的字符串可以整体输入和输出C)可在赋值语句中通过赋值运算符“=”对字符数组整体赋值D)可在对字符数组定义时通过赋值运算符“=”对字符数组整体初始化*15.判断两字符串s1,s2是否相等,应使用( ).A)if(s1==s2) B)if(s1=s2)C)if(strcpy(s1,s2)) D)if(strcmp(s1,s2)==0)16. 对字符数组s赋值,不合法的一个是( )A. char s[]="Beijing";B. char s[20]={"beijing"};C. char s[20];s="Beijing";D. char s[20]={'B','e','i','j','i','n','g'};17.下列字符串赋值方式不正确的是( )A).char str[20]; B). char *str ;str=”I am a boy!”; str=”I am a boy!”;C). char *str=”I am a boy!”; D). char str[20]=” I am a bo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