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九年级上册科学教材知识点复习,推荐文档

(完整版)九年级上册科学教材知识点复习,推荐文档

(完整版)九年级上册科学教材知识点复习,推荐文档
(完整版)九年级上册科学教材知识点复习,推荐文档

九年级上册科学教材知识点复习

第一章探索物质的变化

第一节物质的变化

1、物质是在不断变化着的

物理变化中肯定没有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中常常伴随着物理变化。(蜡烛的燃烧是化学变化,

熔化是物理变化)

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物理性质:物质的颜色、状态、熔点、沸点、硬度、密度、

延展性、导电性、导热性、气味等。

化学性质:物质的酸性、碱性、可燃性(H2、CO2、CH4、

酒精、汽油)、助燃性(O2)、氧化性(O2、CuO等)、

还原性(C、H2、CO)等

2、探索物质变化的方法

①物体的形状会发生变化;(物理变化)

②物质混合时会产生沉淀;(化学变化)

③物质颜色的变化;(化学变化)

④物质变化时有气体产生;(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都有可能)

⑤物质在一定条件下状态发生变化。(物理变化)

3、CuSO4 ·H2O =CuSO4+H2O

(晶体:蓝色) (粉末:白色)

CuSO4+H2O = CuSO4·H2O

白色粉末遇水变蓝,此变化用以检验某些反应生成物中是否有水生成,检验蛋白质的存在,重金属铜的中毒,农药波尔多液【Ca(OH)2、CuSO4】杀虫剂。

第二节探索酸的性质

1、生活中常见的酸:食醋里含有醋酸,人的胃液里含有盐酸,

水果中含有柠檬酸。

2、酸:在水中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3、酸碱性酸碱

(大约的):酸碱指示剂:紫色石磊试液遇酸变红色变蓝色

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变红色

酸碱度

(确定值):PH试纸(比色卡)或PH计

4、胃舒平的主要成分:Al(OH)3

Al(OH)3+ 3 HCl = AlCl3 + 3H2O

5、盐酸能使鸡蛋壳变软:

2HCl +CaCO3= CaCl2+H2O +CO2↑

6、盐酸与铁锈反应:

6HCl + Fe 2O3= 2FeCl3+3H2O

7、盐酸与氧化铜反应:

2HCl +CuO = CuCl2+H2O 

8、Zn + H2SO4= ZnSO4+H2O

Fe2O3+H2SO4=2FeSO4+H2O

CuO +H2SO4= CuSO4+H2O

Cu(OH)2+H2SO4= CuSO4+2H2O

BaCl2+H2SO4= BaSO4↓+2HCl

9、酸的共性:

①酸能使指示剂变色;

②酸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③酸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④酸能与某些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⑤酸能与某些盐反应生成新的盐和新的酸。

10、酸的个性:

⑴硫酸(H2SO4):强酸、有腐蚀性

脱水性:是化学变化;

吸水性:是物理变化,可作氧气、氢气、二氧化碳等气体

的干燥剂。

浓硫酸的稀释:把浓硫酸慢慢倒入水中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使产生的热量及时的散去;且不可把水倒入浓硫酸中,因水的密度较小,水倒入浓硫酸时浮在浓硫酸的上面,浓硫酸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会使水即刻沸腾,使硫酸液滴四周飞溅,导致事故的发生。

如果浓硫酸不慎溅到皮肤上,要先用干布试去,然后用大量水冲洗,最后用小苏打溶液冲洗,严重时应立即送医院。

检验:SO42ˉ用Ba2-相互检验

H2SO4+Ba(NO3)2= BaSO4↓+ 2HNO3

⑵盐酸(HCl):强酸、有腐蚀性、有挥发性

检验:C lˉ用Ag+相互检验

HCl+AgNO3 = AgCl↓+HNO3

⑶硝酸(HNO3):强酸、有腐蚀性、有挥发性

第三节探索碱的性质

1、生活中常见的碱:未成熟柿子的涩味,肥皂的滑腻感。

2、碱:在水中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

合物。

3、中和反应:碱和水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NaOH + HCl =NaCl +H2O

2NaOH + H2SO4= Na2SO4↓+H2O

农业上用施加熟石灰来降低土壤的酸性;

精制石油时,用氢氧化钠来中和过量的酸等;

工业上常用碱溶液来吸收有毒的酸性气体。

SO2+2NaOH =Na2SO3+H2O

4、可溶性碱的共性:

①碱的水溶液能使紫色石磊试液变蓝、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②某些碱能和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③碱能和酸反应成盐和水;

④碱能和某些盐反应生成另一种碱和另一种盐。

5、碱的个性:

⑴氢氧化钠(NaOH):俗称烧碱、火碱、苛性钠

强碱、有腐蚀性

容易潮解:可做氧气、氢气的干燥剂;

吸收SO2、NO2等有毒气体;

2NaO H +SO2 = Na2SO3+H2O

⑵氢氧化钙Ca(OH)2:俗称熟石灰、消石灰、石灰水的溶质

强碱、有腐蚀性

中和土壤的酸性;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检验CO32-

Ca(OH)2+CO2= CaCO3↓+H2O

6、初中阶段的有色物质:

黑色物质:碳(C)、氧化铜(CuO)、

四氧化三铁(Fe3O4)、二氧化锰(MnO2)、黑紫色(紫黑色):高锰酸钾(KMnO4)

 白色沉淀:氯化银(AgCl)、硫酸钡(BaSO4)、

碳酸钙(CaCO3)

蓝色:硫酸铜(CuSO4)(蓝色溶液)、

氢氧化铜【Cu(OH)2】(蓝色沉淀)

氯化铜(CuCl2)(蓝绿色溶液)

黄色溶液:FeCl3

红褐色絮状沉淀:氢氧化铁【Fe(OH)3】

2K + H2O = 2KOH + H2↑

2Na +H2O=2NaOH+H2 ↑

Ca +H2O=Ca(OH)2 +H2 ↑

K2O+H2O=2KOH+ H2↑

CaO+H2O=Ca(OH)2

Na 2O+H2O=2NaOH

BaO+H2O=Ba(OH)2

第四节几种重要的盐

1、盐是酸跟碱中和的产物。

2、种类:

①正盐:Na2CO3、CaCO3、NaCl

②酸式盐:碳酸氢钠(NaHCO3)俗称小苏打

③碱式盐:碱式碳酸铜Cu 2(OH)2CO3俗称铜绿

3、几种盐的性质:

①碳酸钠(Na2CO3):俗称纯碱、苏打

碳酸钠晶体(Na2CO3·H2O)

碳酸钠的水溶液呈碱性(能是石磊变蓝、酚酞变红)

②碳酸钙CaCO3:汉白玉、大理石、石灰石、壳的主要成分

CaCO3=(高温)CaO +CO2↑

(石灰石)(生石灰)

CaO+H2O=Ca(OH)2

(熟石灰)

Ca(OH)2 +CO2 +H2O=Ca(HCO3)2

(搬走大山,形成溶洞)

Ca(HCO3)2 =CaCO3↓+H2O+CO2↑

(形成钟乳石、石笋、石柱)

③氯化钠(NaCl):俗称食盐,

即是食物,又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生理盐水为0.9% ,跟人体内血浆中的钠离子浓度几乎相等;

浓盐水清洗伤口会使细胞内的水渗出,是蛋白质凝固,具有杀菌作用。

4、盐的制取:冬天捞碱(纯碱),夏天晒盐(食盐)。

5、各种盐的溶解性表口诀:

①铵盐、钾盐、钠盐全部溶;

②硝酸盐全部溶;

③氯化物(盐酸盐)只有氯化银不溶;

④硫酸盐只有硫酸钡不溶;

⑤碳酸盐只有铵、钾、钠盐溶,其余都不溶,

跟三价金属不接合.

6、复分解反应: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新化合物的反应。

7、“侯氏制碱法”是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发明的制碱(纯碱)

方法。

8、盐和化肥:

⑴化学肥料:是一些人工合成的盐,它们能为农作物的生长

提供养料。

⑵种类:

①含有氮元素的氮肥:

它组成叶绿素的重要元素,能促成浓作物的茎叶生长茂盛;

②含有磷元素的磷肥:

它能促进农作物根系发达,增强吸收养分和抗寒抗旱能力

促进作物穗数增多、籽粒饱满;

③含有钾元素的钾肥:

它能促进农作物生长旺盛,茎杆粗壮,增强抗病虫害能力,

促进糖和淀粉的生成。

9、铵盐与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混合加热后,

都有氨气放出;

(氨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磊试纸变蓝,用以检验铵盐。)

10、农家肥(有机肥):其中含有大量有机物和多种营养元

(如微量元素硼、锌、铜、锰等)有力于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化肥有助于植物生长,但长期使用化肥会使土壤板结,破坏土壤结构。

第五节寻找金属变化的规律

1、金属:都带金字旁,汞除外

熟悉P28页的部分金属元素

2、金属的物理性质:有金属光泽、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

等特性

3、金属的化学性质:

铁会生锈:

4Fe +3O2 =2Fe2O3

锌与盐酸反应放出氢气:

Zn +HCl=ZnCl2 +H2↑

有些金属能在氧气中燃烧:

2Mg+O2 =(点燃)2MgO

 有些金属不能燃烧:

2Cu+O2 =(△)2CuO

金属铝的表面易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

4Al+3O2 = 2Al2O3

铁锅发蓝:

酸性和碱性物质会破坏铝的氧化膜,进而腐蚀金属铝,故切不可用铝制容器盛酸性或碱性物质。用铝器或铁器盛放浓硫酸会在铝器、铁器表面发生钝化现象,生成氧化铝

(Al2O3)、四氧化三铁(Fe3O4)。清洗容器时,因浓硫酸已稀释成稀硫酸,会与氧化膜反应,进而与金属反应产生氢气,故清洗容器时应该回避明火。

铁锅的发蓝,在铁锅表面高温下生成致密的四氧化三铁保护膜:3Fe + 2O2 =(高温)Fe3O4

铁在常温下,生成的铁锈,铁锈疏松易吸水,铁器应及时除锈:4Fe + 3 02 = 2Fe2O3

4、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跟一种化合物发生反应生成另一种

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5、实验室中常用金属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Zn+H2SO4=ZnSO4+H2↑

6、一些常见金属的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强逐渐减弱

K Ca Na Mg Al 、 Zn Fe Sn Pb H 、

Cu Hg Ag Pt Au

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

铜汞银铂金

7、金属活动顺序的意义:

⑴一种活动性较强的金属能把另一种活动性较弱的金属从他的盐的水溶液中置换出来;

⑵排在氢前面的金属可以把酸里的氢置换出来。

8、在反应物之间发生转移的反应,又称为氧化还原反应。

置换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Zn +CuSO4 =Cu +ZnSO4

9、湿法炼铜:

CuO+H2SO4 =CuSO4 +H2O

Fe +CuSO4 =Cu +FeSO4

第六节有机物的存在和变化

1、一些简单的有机物:如甲烷(CH4)、甲胺(CH3NH2)、

尿素〔CO(NH2)2〕等

①有机物是一类含碳的化合物,大多数含有C、H、O、N

等元素。

②含碳的无机物:

碳的氧化物:CO、CO2;

碳酸:H2CO3

碳酸盐:(NH4)2CO3、K2CO3、……等

2、打火机内的液体、家用液化气的主要成分都是丁烷

(C4H10),常用常温下压缩体积液化,灌装在容器中贮存。

3、乙炔(C2H2)在氧气中燃烧可产生3000℃以上的高温,进行金属的焊接和切割。

4、可燃性气体(CH4、C4H10、C2H2、H2、CO)与

空气混合点燃时会发生爆炸,在点燃前要检验气体的纯度。

5、有机溶剂:汽油、酒精等

6、大部分有机物易挥发,易燃烧,保存时一定要密封,做实验时一定要远离明火,防

止着火或爆炸。

7、人体内最基本的有机物:糖类、蛋白质、脂肪。

8、自然界物质循环的基本途径是: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各种有

机物在生物之间通过食物关系进行转移,生物体通过呼吸作用把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通过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把生物的排泄和尸体变成无机物回到自然环境中去。实现有机物与无机物之间的相互转化。

第二章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和利用

1、物质的分类方法:对纯净物可以从颜色、状态气味、

溶解性、可燃性等对物质进行分门别类。

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3、常见的无机化合物,根据物质的组成进行分类:

物质:

⑴纯净物:

①单质:金属和非金属

②化合物: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

氧化物: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

酸:是否含氧分:含氧酸(H2SO4)和无氧酸(HCl)

根据H的个数分:一元酸(HCl)、二元酸(H2SO4)、

三元酸(H3PO4)等

碱:可溶性碱和不溶性碱

盐:正盐:Na2CO3、CaCO3、NaCl;

酸式盐:NaHCO3(俗称:小苏打)

碱式盐:Cu2(OH)2CO3(俗称:铜绿)

⑵混合物:(空气、溶液)

4、金属与非金属的区别:P45页

第二节物质转化的规律

1、非金属单质与其化合物的转化:

S+O2=(点燃)SO2

现象:在酒精灯上点燃硫磺,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物二氧化硫是有毒、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气中,实验要在通风橱里进行。

2、金属单质与其化合物的转化:(填空大法)

2K + H2O = 2KOH + H2↑

2Na +H2O=2NaOH+H2 ↑

Ca +H2O=Ca(OH)2 +H2 ↑

K2O+H2O=2KOH+ H2↑

CaO+H2O=Ca(OH)2

Na 2O+H2O=2NaOH

BaO+H2O=Ba(OH)2

3、自然界中仅有少数金属是以游离态(单质)的形式存在;大多数金属是以化合物的形

式存在;

4、金属的冶炼就是要把金属从化合态变成游离态。

C+CuO=(△)Cu+CO2

现象:黑色粉末变成红色光亮的金属铜,生成的气体CO2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制取装置:

CO+CuO=(△)Cu+CO2↑

现象:先通一会儿CO排出试管内的空气,黑色粉末变成红色光亮的金属铜,生成的气体(C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O有毒,实验时注意安全)制取装置:

 H2+CuO=(△)Cu+H2O

现象:先通一会儿H2排出试管内的空气,黑色粉末变成红色光亮的金属铜,同时试管口有水珠生成。

制取装置:

5、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填空大法

() + ()= ( ) + ( )

第三节 常见的材料

 1、金属材料:

合金:是将2种或2种以上的金属熔合在一起。

钢是由碳和铁等元素形成的合金。

生铁的含碳量>2% ,钢的含碳量<2%。

大多数的金属材料实际上是合金。使金属材料变成很小很小的粒子,如纳米粒子,则这种金属的性质就会发生变化,甚至与原来的性质完全相反。

金属的锈蚀:①与水、空气等物质的作用有关;

②还与金属内部的构造有关。

金属污染:镍、镉、铜、铅、汞等有毒重金属。

2、无机非金属材料:水泥、玻璃和陶瓷。

3、有机合成材料:合成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等。

第四节材料的发展

1、新型材料:光电子信息材料、先进复合材料、超级陶瓷材料、新型高分子材料、超

导材料等。

2、纳米材料:是以纳米为单位的超级微小颗粒(材料)。在机械强度、刺、光、声、热

等方面有很大的优点。

3、材料制造与环境保护:为了减少或消除材料制造过程中的污染,需要探寻无污染或低

排放的“绿色”新工艺,来保护自然界的生态平衡。

第三章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第一节能量的相互转化

1、雪崩:势能转化为动能;

2、人造卫星: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再转化成电能、机械能;

3、间歇泉:地热能转化为动能、势能;

4、青蛙捕食: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

5、胶片感光成像: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6、激光切割金属:光能转化为机械能、热能;

7、特技跳伞:势能转化为动能;

8、森林火灾:化学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

9、植物生长需要阳光: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10、小型水电站(工作时):势能转化为动能再转化为电能;

11、早期的蒸汽汽车模型: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再转化为机械能;

12、制作小风车: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再转化为机械能。

第二节能量转化的量度

1、功:如果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并且在这个力的方向上通过了一段距离,我们就说这

个力对物体做了功。力做功也常说成物体做功,如运动员作用在杠铃上的力对杠铃做功,也可以说成运动员对杠铃做功。

2、功描述的是能量转化多少的物理量。

3、功的计算: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4、公式:W=F·S=Pt

5、单位:焦耳(J)

6、单位换算:1焦耳= 1牛·米

7、功率: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功率反应的是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8、公式:P = W/t =(FS)/t=FV

9、单位:瓦特(W)

10、单位换算:1瓦 = 1焦/秒

1千瓦= 1000瓦

1兆瓦= 1×106瓦

第三节认识简单机械

1、杠杆:一根硬棒如果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

杠杆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的。

五要素: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F1 ×L1 = F2 ×L2

杠 = F2L2∕F1L1

2、斜面: F×L = G×h 

斜 = Gh∕FL

3、滑轮: 滑 = Gh∕F·nh

F=(G动+G物)1∕n

定滑轮动滑轮

实质:动力臂 = 阻力臂 动力臂 = 阻力臂×2

优点: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可以省一半力

缺点:不能省力 不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4、杠杆的应用:

开瓶器:省力、费距离;

垃圾桶:费力、省距离;

指甲钳:上面的一个省力、费距离;

下面的两个是费力省距离;

手臂:费力、省距离;

抬头:费力、省距离;

铁锹:以前方的手为支点省力、费距离;

以后方的手为支点费力、省距离。

走路:省力、费距离;

天平:等臂杠杆;

铡刀:省力,费距离;

道钉撬:省力、费距离;

舂米:省力、费距离;

桔槔:省力、费距离;

汽车的刹车踩板:省力,费距离;

液压检修机:费力,省距离;

独轮车:省力,费距离;

用铁锤拔钉:省力,分距离。

5、机械效率:

有用功:必须要做的这部分功;

额外功(无用功):虽然不需要做,但又不得不做的那部分功;

总功:有用功与额外功的总和。

机械效率: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

公式:= W有∕W总

使用任何简单机械,总有额外功,所以,机械效率总≤1。

第四节动能和势能

1、动能:物体由于与运动而具有的能;

与质量、速度有关;

2、势能:

①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势能;

与质量、高度有关;

②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形变而具有的势能;

与质量、形变程度有关;

3、机械能:

自由落体匀速物体

上升下降上升下降

动能:变小变大不变不变

(质量、速度)

势能:变大变小变大变小

(质量、速度)

机械能:不变不变变大变小

4、应用:

匀速水平运动的物体:洒水车、撒农药的飞机、投弹飞机等;

速度、高度不变,但质量在减少,所以,动能、势能、

机械能都在减小。

人造卫星:近地点的速度大,动能大;

远地点的速度小,势能大;机械能不变。

第五节物体的内能

1、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离粒子的无规则运动跟温度直接相关的运动。

2、内能(俗称:热能):物体内部大量做热运动的粒子具有的能。

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

①做功:外界对物体做功,可以使物体的内能增加;

应用:如钻木取火、克服摩擦做功、压缩气体做功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减少。

应用:克服摩擦做功后推出活塞、压缩气体后推出活塞

②热传递:传导:物体与物体接触;

(温差)对流:在液体、气体中才能进行;

辐射:不需要介质,如太阳能;

4、热传递实质上是内能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或者内能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传递到低温部分的过程。

5、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6、热量的计算公式:

Q = cm(t-to)或Q = cm△t

7、水的比热:4.2×103焦∕(千克·℃)

意义:表示质量为1千克的水温度升高1℃时吸收的热量

4.2×103焦。

8、燃料的热值:1千克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

9、单位:焦/千克

10、公式:Q =mq

11、常见燃料的热值:p99页

第六节电能的利用

1、电功率:电流单位时间内做的功。

描述的是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单位:

瓦特(瓦)W

3、公式:

P=UI=U2/R=I2R=W/t

4、换算单位:

1瓦 = 1伏·安

5、额定电压:是用电器正常工作是的电压;

额定功率:是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消耗的功率。

6、一些电器设备的功率:P101页

7、电功:电流所做的功。

8、公式:W =UIt=I2Rt=U2t/R=Pt=Q

就是说,电流在某段电路上做的功,等于这段电路两端的电压与通过这段电路的电

流,以及通过时间的乘积。

9、单位:

焦耳(J)

10、换算单位:

1焦 = 1伏·安·秒

11、电能表(电度表):

是计量用电器在一段时间里消耗的电能。

12、单位:

千瓦时(KWh)

13、单位换算:

1千瓦时 = 1度 = 3.6×106焦耳

14、应用:

220V 100W 220V 60W

串联:220V实际:14W(暗) 23W(亮)

并联:220V 100W(亮) 60W(暗)

串联:U=U1 +U2 并联:U=U1 =U2

I=I1 =I2 I=I1 +I2

R=U2/P =484欧姆P=U2/R

807 欧姆 (此公式适用于:

并联和单个的计算)

I=U/R总=0.17安培

P=I2R=14瓦特

23瓦特

(此公式适用于:串联的计算)

第七节电热器

1、电流的热效应:电流通过各种导体时,会使导体的温度升高的现象。

2、电热器的原理: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

3、电热器的能量转化是电能转化为热能。

4、电热的计算:

①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

跟通电时间成正比。

②公式:

纯电阻:Q=I2Rt=UIt=U2/t=Pt=W

不纯电阻:W机=W电-Q热

③单位:焦耳(焦)J

 第八节核能的利用

1、核能:原子核在改变的过程中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2、种类:重核裂变和氢核聚变。

3、原子弹是根据重核裂变的原理制造的;氢弹是根据氢核聚变的原理制造的,它的

威力比原子弹大得多。

4、核能的利用:核电站:核能→内能→机械能→电能

5、全世界建成了几百座核电站,我国有浙江的秦山核电站和广东大亚湾核电站。

6、放射线:原子核的裂变核聚变都会产生一些放射线物质,这些物质的原子核内部

会向外辐射出肉眼看不见的、能量很高的射线。如射线(带正电)、射线

(带负电)、和射线(不带电)。

7、放射线的利弊:大剂量放射线对人畜会造成很大的伤害。用较小的量,并谨慎地

加以控制,射线也可以为人类服务。如射线探伤仪、种子变异、治疗肿瘤。

第九节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1、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

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2、能量的转化和转移的方向性:

w = F ·S

W = UIt

Q = cm△t

Q = mq

Q = I2Rt

第四章代谢与平衡

第一节食物与摄食

1、食物中的七大营养素:水、糖类、蛋白质、脂肪、无机盐、维生素和粗纤维。

2、营养素的作用:

①水:虽然不能提供能量,但却是人体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水是构成细胞的主要

成分。体内的养分和废物都必须溶解在水中才能进行运输。

②糖类:(包括淀粉、葡萄糖、蔗糖、麦芽糖等),在大米、小麦、马铃薯等食物中

较多,是人体的主要(供能物质。)

③蛋白质:使细胞生长及修补组织的主要原料,占人体细胞干重的50%以上。蛋白质

也能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④脂肪:是生物体内贮藏能量的物质。(贮能物质)

○5

无机盐:包括钙、铁、碘、钠和磷等。它们不能提供能量,确实人体维持正常生理活动所必须的营养物质。如缺锌味蕾下降、缺碘会引起单纯甲状腺肿大等。

⑤食物纤维:由纤维素组成,是一类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的物质,但能刺激消化腺

分泌消化液,促进肠道的蠕动,有利于及时排便,减少大肠癌的发病率,减

少肠道吸收脂肪,预防心血管疾病。

⑥维生素:维生素D能人体合成,其他须从食物中获得,维生素不能提供能量,但

对人体的健康关系极大。

3、动物的摄食:

①昆虫的各种口器

蝗虫的咀嚼式口器蝴蝶的虹吸式口器

蜜蜂的嚼吸式口器蝇类的舔吸式口器

蚊类的刺吸式口器

4、人消化系统的重要器官 — 牙

人的乳牙 20颗,恒牙28或32颗。

牙不健康,就会加重胃肠等消化器官的负担,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所以,保护牙齿很重要。

第二节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1、消化系统:

①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②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胆汁、胰液、肠液。

2、口腔:唾液腺 ——→淀粉:初步消化成:麦芽糖

(壁)胃:胃液——→蛋白质:初步消化成:多肽

肝脏:胆汁——→脂肪:脂肪酸和甘油

胰脏:内:胰岛素:激素

外:胰液:消化液分泌三种消化液

(壁)小肠:肠液:分泌三种消化液: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3、酶:是一种生物蛋白质。具有多样性、专一性、高效性。

第三节体内物质的运输

1、血液循环系统:心脏、血管、血液组成。

2、心脏:左右心室血管:动脉

左右心房静脉

毛细血管

含氧量:成分:

血液:动脉血血浆

静脉血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体循环:

动:O2↑:鲜组织细胞静:O2↓:暗

左心室→主动脉→毛细血管→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肺循环:

静:O2↓:暗肺泡动:O2↑:鲜

右心室→肺动脉 —→毛细血管 —→肺静脉—→左心房

3、血压:舒张压:8~12千帕;高于12千帕为高血压;

收缩压:12~18.7千帕;低于12千帕为低血压。

第四节能量的获得

1、氧化供能:有氧呼吸:

糖类+ 氧 ——→二氧化碳+ 水 + 能量

活细胞

人体每天活动的能量大多数来源于糖类、一部分来源于脂肪、极少数来源于蛋白质。

2、无氧呼吸:

动物:葡萄糖 —→(酶)乳酸+ 能量(少量)

植物:葡萄糖 —→(酶)酒精+能量(少量)

3、多样的呼吸器官:

低等无脊椎动物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它们只能靠体表与外

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

较高等的无脊椎动物出行专门具有呼吸功能的器官;如对虾

的鳃、蝗虫的气管呼吸等;

鱼类:用鳃呼吸;

两栖动物:肺(仅是一层薄壁的囊)兼用皮肤呼吸;

爬行类、鸟类(双重呼吸)和哺乳类:用肺呼吸。真正的陆

生动物。

第五节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

1、营养物质的利用:

食物的消化吸收细胞中氧化分解供能

肝糖元的分解→血糖 —→合成糖元贮存

脂肪、蛋白质的转化转变为脂肪贮存

糖元是有多个葡萄糖分子介乎在一起形成的多糖化合物。

获得的能量 = 消耗的能量 + 贮存的能量

当获得>消耗时,人长胖、长高、长大了

当获得<消耗时, 人叟了,如减肥、病人等

2、泌尿系统:肾脏(形成尿液的器官)、输尿管、膀胱(贮存尿液的器官)。

3、肾脏:

①肾实质—→肾单位:肾小体:肾小球:(滤过作用)

100万个肾小囊

肾小管:(重吸收)

②肾盂:

4、滤过作用:形成原尿,原尿中无蛋白质、血细胞,其他成分与血浆一样。

5、重吸收:把原尿中大部分的水、无机盐、全部葡萄糖都吸收回来,形成终尿(多余的水分、无机盐、尿素、尿酸等)。

6、水盐平衡:人体通过肾脏来实现体内的水盐平衡。

7、新陈代谢:是生物生命存在的标志,是生命的基本特征。

它包括同化作用与异化作用。

 同化作用:是指生物体不断地从外界吸收营养物质,合成身体新的组成成分,贮存能量的过程。

 异化作用:是指生物体不断地氧化分解身体内原有的部分物质,释放能量,排出废物的过程。

第六节代谢的多样性

1、营养的方式:

自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自己制造有机物并贮存能量的营养

方式。

异养:人和动物等通过摄取现成食物来获得营养的营养方式。

微生物的异养方式分:

寄生:生活在活的生物体内或体表。

腐生:生活在死的、腐烂的生物体上。

发酵:微生物的无氧呼吸。

有些微生物在正常的情况下有氧呼吸进行繁殖,在无氧情况

下则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

微生物对人体有利也有弊。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梳理学习资料

九(上)第一章基础知识分析 第1节物质的变化 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区别:变化后有无新物质生成。 联系: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同时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但发生物理变化时一定不发生化学变化。 2、探究物质变化的基本方法:观察和实验。 3、物质变化的证据:颜色、气味或味道的改变、状态的改变、沉淀生成、气体产生等。 4、硫酸铜晶体:蓝色晶体。加热时失去结晶水而变成白色粉末,该粉末遇水又变成蓝色晶体。 CuSO 4·5H 2 O====== CuSO 4 +5H 2 O ; CuSO 4 +5H 2 O===== CuSO 4 ·5H 2 O 5、物质变化规律的应用: (1)硫酸铜溶液检验蛋白质的存在,使其产生沉淀; (2)白色硫酸铜粉末检验水分的存在,遇水变蓝色。 第2节酸 1、电离:一些物质在水溶液或融化状态下电离成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 2、酸:一些物质电离时,其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HCI ==== H+ + CI — H 2SO 4 ====2 H++ SO 4 2— HNO 3 ===== H++ NO 3 — 3、常见的酸: 盐酸 HCI 硫酸H 2SO 4 硝酸HNO 3 碳酸H 2 CO 3 磷酸H 3 PO 4 醋酸CH 3 COOH 4、检验物质酸碱性和测定溶液的酸碱度:(1)检验物质酸碱性:酸碱指示剂(2)测定溶液的酸碱度:PH试纸。(一)酸的通性 1、酸使指示剂变色; 2、酸 + 碱 ===== 盐 + 水 3HCl+ Al(OH) 3 ==== AlCl 3 +3H 2 O (用胃舒平治疗胃酸过多) H 2SO 4 +2 NaOH==== Na 2 SO 4 + H 2 O 3、酸 + 某些盐 ===== 新盐 + 新酸 2HCl + CaCO 3====CaCl 2 + H 2 O + CO 2 ↑(实验室制取CO 2 ) HCl + AgNO 3 ==== AgCl ↓ + HNO 3 (用AgNO 3 溶液和稀硝酸检验盐酸) H 2SO 4 + BaCl 2 ==== BaSO 4 ↓ + 2HCl (用BaCI 2 溶液和稀硝酸检验硫酸) 4、酸 + 金属氧化物 ==== 盐 + 水 6HCl+ Fe 2O 3 ====2 FeCl 3 +3 H 2 O (用稀盐酸清除铁锈,铁锈溶解,形成黄色溶液) H 2SO 4 + CuO ==== CuSO 4 + H 2 O (氧化铜黑色粉末溶解,形成蓝色溶液) 5、酸 + 某些金属 ==== 盐 + 氢气 Fe + 2HCl ==== FeCl 2 + H 2 ↑ Zn + H 2SO 4 ==== ZnSO 4 + H 2 ↑(实验室用于制H 2 ) (二)酸的个性 1、盐酸HCl: 盐酸是HCl气体的水溶液,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HCl气体在瓶口遇水蒸汽形成盐酸的小液滴而出现白雾。浓盐酸敞口放置会使质量减轻,浓度变小。工业盐酸因常含Fe3+而显黄色。 2、硫酸H 2SO 4 : (1)浓硫酸有很强的腐蚀性,皮肤不慎沾上浓硫酸后,应立即用干布拭去,再用大量的水冲洗,最后用小苏打溶液冲洗。 (2)浓硫酸的稀释:将浓硫酸沿着烧杯内壁漫漫流进水中,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使产生的热量迅速散失。极易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 (3)浓硫酸的脱水性:使纸上字迹变黑。(4)浓硫酸的吸水性:可做某些气体的干燥剂。浓硫酸敞口放置使质量增加,浓度变小。 第2节碱 1、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 NaOH ==== Na++OH— Ca(OH) 2 ====Ca2++2OH— 2、四种可溶性碱:NaOH KOH Ca(OH) 2 Ba(OH) 2 (一)碱的通性 1、碱使指示剂变色; 2、碱 + 酸 ===== 盐 + 水 Ca(OH) 2 +2 HCl ===== CaCl 2 + 2H 2 O 中和反应: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实验时用酸碱指示剂指示酸、碱是否恰好完全反应)。 3、碱 + 某些非金属氧化物===== 盐 + 水 2NaOH + CO 2 ==== Na 2 CO 3 + H 2 O Ca(OH) 2 + CO 2 ==== CaCO 3 ↓+ H 2 O (CO 2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以此检验CO 2 ) 2NaOH + SO 2 ==== Na 2 SO 3 + H 2 O (工业上用碱溶液吸收SO 2 等有害气体) 4、碱 + 某些盐 ===== 新碱 + 新盐 3NaOH + FeCl 3 ==== Fe(OH) 3 ↓ + 3NaCl (生成红褐色沉淀) 2NaOH + CuSO 4 ====Cu(OH) 2 ↓+ Na 2 SO 4 (生成蓝色沉淀) Ca(OH) 2 + Na 2 CO 3 ==== CaCO 3 ↓ + 2NaOH (工业上制取NaOH ) (二)碱的个性 1、氢氧化钠NaOH : (1)俗称:烧碱、苛性钠。 (2)易潮解,易和空气中CO 2 反应而变质,故应密封保存。 2NaOH + CO 2 ==== Na 2 CO 3 + H 2 O (3)极易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 2、氢氧化钙Ca(OH) 2 : (1)俗称:熟石灰、消石灰。 (2)区分NaOH和Ca(OH) 2 两种溶液的方法: 方法一:分别通入CO 2 ,变浑浊的是Ca(OH) 2 溶液; Ca(OH) 2 + CO 2 ==== CaCO 3 ↓ + H 2 O 方法二:分别加入Na 2 CO 3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是Ca(OH) 2 溶液。 Ca(OH) 2 + Na 2 CO 3 ==== CaCO 3 ↓+ 2NaOH 第4节盐 1、盐:由金属离子(或NH 4 +)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2、盐的分类:盐酸盐(氯化物) NaCI 、 CaCl 2 等 硫酸盐 Na 2 SO 4 、 CuSO 4 等碳酸盐 Na 2 CO 3 、 CaCO 3 、BaCO 3 等 硝酸盐 KNO 3 、 Ba(NO 3 ) 2 等铵盐 NH 4 Cl 、(NH 4 ) 2 SO 4 等 3、盐的溶解性: 钾、钠、硝、铵均可溶;盐酸只有Ag不溶; 硫酸只有Ba不溶;碳酸只溶钾、钠、铵可溶。 (一)几种重要的盐 1、碳酸钠Na 2 CO 3 :俗称纯碱。晶体化学式为Na 2 CO 3 ·10H 2 O ,在干燥的空气中容易失去 结晶水变成粉末。Na 2 CO 3 虽然是盐,但水溶液却显碱性,因而俗称纯碱。 2、碳酸钙CaCO 3 :俗称大理石或石灰石。做建筑材料。 3、氯化钠NaCI :俗称食盐。 (二)盐的通性 1、某些盐和酸的反应; Na 2 CO 3 +2 HCI==== 2NaCI + H 2 O + CO 2 ↑ 2、某些盐和碱的反应;

语文版教材九年级上册必背

九年级上册 1 、《白杨礼赞》第 5 段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加以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以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20 、秋水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 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 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24 、诗词五首 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

最新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化学部分知识点

九上第一章基础知识归纳 一、概念: 1、酸的组成——氢离子+酸根离子 2、碱的组成——金属离子+氢氧根离子 3、盐的组成——金属离子+酸根离子 4、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复分 解反应。AB+CD=AD+CB 5、稀释浓硫酸的方法——一定要把浓硫酸沿着器壁慢慢地注入水里,并不断搅动,使产 生的热量迅速地扩散,切不可把水倒入浓硫酸里。 6、中和反应——酸跟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二、熟记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口诀: (正价)一氢钾钠银,二钙镁钡锌,三铝、四硅、五氮磷。 (负价)负一价:氟、氯、溴、碘; 负二价:氧和硫。 (可变正价):一二铜汞,二三铁,二四碳,四六硫。 (原子团的化合价 负一价:氢氧根(OH),硝酸根(NO3),氯酸根(ClO3),高锰酸根(MnO4); 负二价:硫酸根(SO4),碳酸根(CO3),亚硫酸根(SO3),锰酸根(MnO4); 负三价:磷酸根(PO4); 正一价:铵根(NH4)。 三、熟记下列反应方程式: (一)酸的性质(1)与指示剂反应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2)酸+碱=盐+水。 (3)酸+某些金属氧化物=盐+水。 (4)酸+活泼金属=盐+氢气。 (5)酸+盐=新盐+新酸。 1、锌跟稀盐酸反应:Zn + 2HCl = ZnCl2 + H2 ↑有气泡产生,锌粒逐渐减少。 2、锌跟稀硫酸反应:Zn + H2SO4 = ZnSO4 + H2↑ 3、铁跟稀盐酸反应:Fe + 2HCl = FeCl2 + H2 ↑有气泡产生,铁逐渐减少, 4、铁跟稀硫酸反应:Fe + H2SO4 =FeSO4 + H2↑溶液变成浅绿色。 5、铁锈跟稀盐酸反应:Fe2O3 +6HCl = 2FeCl3 + 3H2O 红色铁锈逐渐消失, 6、铁锈跟稀硫酸反应:Fe2O3 + 3H2SO4 = Fe2(SO4)3 + 3H2O 溶液变成黄色 7、氧化铜跟稀盐酸反应:CuO + 2HCl =CuCl2 +H2O 黑色氧化铜逐渐消失, 氧化铜跟稀硫酸反应:CuO +H2SO4 = CuSO4 + H2O 溶液变成蓝色。 (二)碱的性质:(1)碱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2)碱+多数非金属氧化物=盐+水 (3)碱+酸=盐+水 (4)碱+某些盐=另一种盐+另一种碱 1、氢氧化钠跟二氧化碳反应:2NaOH + CO2 = Na2CO3 + H2O 2、氢氧化钠跟二氧化硫反应:2NaOH + SO2 = Na2SO3 +H2O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第二章知识点归纳及测试题

第二章 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知识点 一、物质的分类方法: (一)根据纯净物的物理性质不同。 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溶解性等,对纯净物进行分类。 (二)根据纯净物的化学性质不同,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等,对纯净物进行分类。 (三)根据纯净物的组成、用途的不同,可将纯净物进行分类。 二、常见物质的分类: (一)、物质可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 1.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2.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 3.纯净物和混合物判断的依据:物质是否由一种物质组成。(绝对纯净的物质是没有的) (二)、纯净物根据元素组成不同,可分为单质和化合物两大类。 1.单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氧气、氮气、铁、硫等。 注意: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 1.1单质按性质不同分金属和非金属: 金属如铁,铜、镁等;非金属如:氧气、碳、硫等。

注意:金属的导电性强弱顺序为:银>铜>铝>铁。 2.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水、硫酸、烧碱、食盐等。 化合物可分为: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 2.1有机化合物:含碳的化合物,简称有机物。 注意:a.有机化合物一定含有碳元素.但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化合物,例如CO、CO2、H2CO3、Na2CO3等碳酸盐就属于无机化合物。 b.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CH4)。 2.2无机化合物: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但包括CO、CO2、H2CO3、Na2CO3等碳酸盐。 (三)、无机化合物可分为:氧化物、酸、碱和盐。 1.1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二元一氧”。 氧化物可分为:氧化物按元素组成分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 金属氧化物如CuO、Fe2O3、CaO、MgO等。非金属氧化物如CO、CO2、H2O、SO2等。 1.2酸: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1.3碱:电解质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1.4盐:由金属(或铵根)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三、物质转化的规律: (一)、非金属单质与其化合物的转化 (1)非金属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相应的化合物,如:

九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汇总(部编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汇总(部编人教版) 一、教材基础知识梳理 1. 沁园春雪 1.给加点的字注或根据注音写汉字 素裹(guǒ)折腰(yāo)谦逊(xùn )风骚(sāo ) 红zhuāng 素裹(装)顿失tāo tāo(滔滔) 江山多jiāo(娇)一代天jiāo(骄) 2.根据意思写词语 ①莽莽:无边无际。 ②顿失滔滔:(黄河)立刻失去了波涛滚滚的气势。描写黄河水结冰的景象。 ③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群山好像(一条条)银蛇在舞动。高原(上的丘陵)好 像(许多)白象在奔跑。“原”指高原,即秦晋高原。蜡象,白色的象。 ④红装素裹:形容雪后天晴,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的壮丽景色。红装,原指妇女 的艳装,这里指红日为大地披上了红装。素裹,原指妇女的淡装,这里指皑皑白 雪覆盖着大地。 ⑤分外妖娆:格外婀娜多姿。 3.文学常识 毛泽东,字润之,湖南湘潭韶山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 诗人。代表作有《论持久战》《反对党八股》《论人民民主专政》《反对自由主义》《沁园春-雪》《卜算子-咏梅》《沁园春-长沙》。“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 题目,内容跟“沁园春”没有关系。 2雨说 1.给加点的字注或根据注音写汉字 禁锢(gù)留滞(zhì)喑哑(yīn)喧嚷(xuān) 温声细语(wēn)洗礼(xǐ lǐ)田pǔ(圃)suō衣(蓑) qiǎng bǎo(襁褓)街qú(衢)润如油gāo(膏) 2.根据意思写词语 ①田圃:田地和园圃. ②喧嚷:喧哗,大声吵闹. ③洗礼:基督教接受入教者举行的一种宗教仪式. ④襁褓:包裹婴儿的布或被. ⑤温声细语:用温和的声音轻轻地说话. ⑥润如油膏:形容土地肥沃;细腻光滑得像油,像脂肪涂抹的一般。 3.文学常识 郑愁予,1933年生于山东济南,原名郑文韬,原籍河北,中国台湾当代诗人。 其成名作《错误》被誉为“现代抒情诗的绝唱”。有诗集《梦土上》、《衣钵》、

九年级科学上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知识点

新版九年级上册第一章主要知识点 1、物质变化的证据:颜色、气味或味道的改变、状态的改变、沉淀生成、气体产生等。 物质分类: 2、硝酸铅和碘化钾反应 Pb(NO3)2 + 2KI = PbI2↓+ 2KNO3 无色溶液无色溶液黄色沉淀 3、有关硫酸铜的实验 ①硫酸铜晶体(蓝色):无水硫酸铜,俗称胆矾、蓝矾。化学式:CuSO4·5H2O ②硫酸铜溶液(蓝色)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CuSO4+2NaOH=Cu(OH)2↓+Na2SO4现象:出现蓝色絮状沉淀 ③硫酸铜粉末(白色):CuSO4获取方式:CuSO4·5H2O △ CuSO4+5H2O (现象:蓝色晶体变成白色粉末,试管口出现水珠) ④硫酸铜粉末遇少量水,发生反应:CuSO4 + 5H2O=CuSO4·5H2O(现象:白色粉末变成蓝色) ⑤硫酸铜的用途:检验蛋白质是否存在原理:蛋白质和硫酸铜会发生化学反应后使蛋白质变性 无水硫酸铜白色粉末可以检验水分的存在CuSO4 + 5H2O=CuSO4·5H2O(现象:白色粉末变成蓝色)酸酸的含义: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酸 = H+ + 酸根离子 1、三大强酸:盐酸(H Cl)、硫酸(H2SO4)、硝酸(HNO3)常见的弱酸:醋酸(CH3COOH)、碳酸(H2CO3) 2、常见指示剂及其在酸性、碱性溶液中的颜色 注:上述各指示剂遇中性溶液都不变色,依然显示原来的颜色。 3、pH 值是反映物质酸碱性强弱的指标,它的范围通常在0~14 之间。pH越低,酸性越强;pH 越高,碱性越强;pH 等于7 的物质呈中性。 4、pH值的测定方法: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被测试溶液,滴在pH 试纸上,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看与哪种颜色最接近,从 而确定被测溶液的pH值。 5、酸的通性: ①酸能使紫色的石蕊变红,无色酚酞不变色。 ②酸+碱=盐+水 H2SO4 + 2 NaOH==== Na2SO4 + 2H2O H2SO4+ Ba(OH)2= BaSO4 ↓ + 2H2O Al(OH)3 + 3HCl=AlCl3+3H2O Mg(OH)2 + 2HCl = MgCl2 +2H2O (Al(OH)3是胃舒平的主要成分,Al(OH)3 和Mg(OH)2都可以治疗胃酸过多)

科学九年级上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酸碱盐 一、酸碱指示剂(简称指示剂):能跟酸或碱的溶液起作用而显示不同颜色的物质。 溶液 指示剂 在酸溶液中在碱溶液中 石蕊溶液红色蓝色 酚酞溶液无色红色 溶液酸碱性的检验方法: (1)检验溶液是酸性的方法: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石蕊试液,若溶液呈现红色,则说明该溶液为酸性溶液。 (2)检验溶液为碱性的方法: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石蕊试液,若溶液呈现蓝色,则说明该溶液为碱性溶液;或者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若溶液呈现红色,则说明该溶液为碱性溶液。 思考:指示剂只能反映某种物质的酸碱性,不能确定该物质一定就是酸或碱。酸碱指示剂的种类很多,不只是石蕊试液和酚酞试液。 二、常见的酸 酸和碱都有腐蚀性,使用时一定要小心! 闻溶液气味的方法是: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使少许气体飘进鼻孔 (如右图所示),千万不要直接凑近鼻子闻,因为这样做很危险! (一)、打开浓盐酸、浓硫酸的试剂瓶,观察现象并闻气味; 浓盐酸浓硫酸 颜色、状态无色液体无色黏稠、油状液体打开瓶盖现象瓶口有白雾无明显现象 原因有挥发性无挥发性 气味有刺激性气味无刺激性气味 敞口久置现象质量减小质量增加 原因有挥发性有吸水性 分析: (1)①盐酸是HCl气体的水溶液,浓盐酸易挥发。打开浓盐酸的瓶盖后,看到有白 雾,原因是浓盐酸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与空气中的水分结合,形成盐酸小液滴。 ②纯净的浓盐酸是无色的,工业用浓盐酸因含有杂质Fe3+而略带黄色。 (2)浓硫酸的质量增加,原因是浓硫酸吸收空气中的水分,有吸水性。因此,实验 室常用浓硫酸作干燥剂。(如右图所示)。 状元笔记 浓硫酸和浓盐酸在空气中敞口放置,都会变稀,但原因不一样。浓硫酸变稀,是因为吸水性,溶剂增加,溶质不变;浓盐酸变稀是因为挥发性,溶质减少,溶剂不变。因此,浓盐酸和浓硫酸都要密封保存。(二)浓硫酸 1.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2.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 【实验探究2】探究浓硫酸的腐蚀性 实验步骤浓硫酸在纸上写 字用木片蘸浓硫酸写字将浓硫酸滴到纱布上将浓硫酸滴到蔗 糖上 一段时间后的现象蘸有浓硫酸的部 分变黑 蘸有浓硫酸的部分变黑蘸有浓硫酸的部分变 黑 由黄变黑 结论浓硫酸具有很强的腐蚀性,能使纸张、木条、布甚至皮肤脱水被腐蚀 启发使用浓硫酸时要特别小心,切不可将浓硫酸滴在皮肤和衣服上,因为浓硫酸有很强的腐蚀性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课本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课本 第一单元 阅读 1 沁园春雪毛泽东 2 2 雨说郑愁予 6 3*星星变奏曲 10 4*外国诗两首 14 蝈蝈与蛐蛐济慈 夜叶赛宁 写作·口语·综合性学习 雨的诉说 18 第二单元 阅读 5 敬业与乐业梁启超 22 6* 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雨果 30 7傅雷家书两则 37 1954年10月2日 1955年1月26日 8*致女儿的信苏霍姆林斯基 43 写作·口语·综合性学习 演讲:微笑着面对生活 49 第三单元 阅读 9 故乡鲁迅 54 10* 孤独之旅曹文轩 69 11 我的叔叔于勒莫泊桑 78 12* 心声黄蓓佳 88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青春随想 98 第四单元 阅读 13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罗迦·费·因格 105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丁肇中 111 15* 短文两篇 116 谈谈书培果 不求甚解马南 16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鲁迅 123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1 / 148

好读书读好书 127 第五单元阅读 17 智取生辰纲施耐庵 31 18* 杨修之死罗贯中 148 19 范进中举吴敬梓 154 20* 香菱学诗曹雪芹 166 写作·口语·综合性学习 金钱,共同面对的话题 176 第六单元阅读 21陈涉世家司马迁 182 22唐睢不辱使命《战国策》 189 23*隆中对陈寿 193 24*出师表诸葛亮 199 25词五首 204 望江南(梳洗罢)温庭筠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李清照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话说千古风流人物 212 观刈麦白居易 214 月夜刘方平 217 商山早行温庭筠 219 卜算子咏梅陆游 219 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晏珠 221 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苏轼 223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水昼)李清照 224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 226 《山坡羊骊山怀古》(张养浩) 227 《朝天子咏喇叭》(王磐) 228 名著导读: 1、《水浒》229 2、《傅雷家书》 241 3、《培根随笔》 247 2 / 148

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电子课本

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1 沁园春雪 2 雨说 3 星星变奏曲 4 外国诗两首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雨的诉说第二单元 5 敬业与乐业 6 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 7 傅雷家书两则 8 致女儿的信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演讲:微笑着面对生活第三单元 9 故乡 10 孤独之旅 11 我的叔叔于勒 12 心声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青春随想第四单元 13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15 短文两篇 16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好读书读好书第五单元 17 智取生辰纲 18 杨修之死 19 范进中举 20 香菱学诗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金钱,共同面对的话题第六单元 21 陈涉世家 22 唐雎不辱使命 23 隆中对 24 出师表 25 词五首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话说千古风流人物 课外古诗词背诵名著导读附录第269 页:后记 1《沁园春?雪》 毛泽东(1936 年2月)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译文 词语注释

1. 北国:指我国北方。 2. 惟余莽莽: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惟余,只剩。莽莽,这里是无边无际的意思。 3. 大河上下:指黄河的上上下下。 4. 顿失滔滔:指黄河因结冰而立刻失去了波涛滚滚的气势。 5.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群山好像(一条条)银蛇在舞动,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色的大象在奔跑。蜡象,白色的象。原,作者自注指秦晋高原。 6. 天公:指天。“欲与天公试比高” 、“人定胜天”是作者坚守不渝的雄心壮志。 7. 须:等到。 8. 红装素裹:形容雪后天晴,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的壮丽景象。红装,原指妇女的艳装,这里指红日照耀着大地。素裹,原指妇女的淡装,这里指白雪覆盖着大地。 9?分〔f缶〕外妖娆:格外艳丽多姿。 10. 折腰:鞠躬,倾倒。这里有称颂、赞美的意思。 11. 秦皇汉武:指秦始皇嬴政和汉武帝刘彻。 12. 文采:和下文的“风骚”,本指辞藻。这里用文学才华概括广义的文化,包括政治、 思想、文化在内。风骚,原为《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也可指《诗 经》和《楚辞》。 13. 输:和下文的“逊” ,都是差,失的意思。 14. 文采:和下文的‘'风骚“,本指辞藻。这里用来概括广义的文化。 15. 唐宗宋祖:指唐太宗李世民和宋太祖赵匡胤。 16. 一代天骄:指称雄一世的人物。天骄,“天之骄子”的省略语。意思是天所骄纵宠爱 的人。汉时匈奴自称。后来也泛称强盛的少数民族或其首领。在这里特指成吉思汗。 17. 成吉思汗:元太祖铁木真。建立了横跨欧亚大帝国的蒙古征服者。 18. 射雕:《史记?李广传》称匈奴善射者为“射雕者”。有用射雕来称赞人武艺高强。 雕,一种凶猛的鸟,飞得又快又高,不易射中。 19. 俱往矣:都已经过去了俱:都。 20. 数风流人物:称得上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无产阶级革命者等。数,数得着、称得上的意思。 郑愁予《雨说》原文 (雨说:四月已在大地上等待久了……)等待久了的田圃跟牧场等待久了的鱼塘和小溪 当田圃冷冻了一冬禁锢着种子 牧场枯黄失去牛羊的踪迹 当鱼塘寒浅留滞着游鱼 小溪渐渐喑哑歌不成调子 雨说,我来了,我来探访四月的大地 我来了,我走得很轻,而且温声细语地我的爱心像丝缕那样把天地织在一起我呼唤每一个孩子的乳名又甜又准我来了,雷电不喧嚷,风也不拥挤 当我临近的时候你们也许知悉了 可别打开油伞将我抗拒 别关起你的门窗,放下你的帘子 别忙着披蓑衣,急着戴斗笠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常考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探索物质的变化 第1节、物质的变化 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在于有没产生新的物质。有新物质产生的属于化学变化。注意:燃烧一定是化学变化。爆炸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如:气球或轮胎爆炸是物理变化。 2、蓝色的硫酸铜晶体加热变成白色的硫酸铜、以及白色硫酸铜遇水变成蓝色都属于化学变化。 3、鸡蛋清(蛋白质)遇到硫酸铜会凝固,利用这性质可以用硫酸铜检验蛋白质的存在。(考点:重金属铜、铬或铅中毒可以喝牛奶、豆浆或鸡蛋清缓解) 第2节、探索酸的性质 1、酸的定义:在水中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H+) 2、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变色。(注意:紫色石蕊遇中性溶液是紫色而不是无色。酚酞遇中性溶液是无色,因此不能用酚酞区分酸溶液和中性溶液) 3、酸+ 碱--- 盐+ 水(复分解反应) ①用胃舒平(氢氧化铝)中和过多胃酸 3HCl + Al(OH)3==== AlCl3+ 3H2O 。 ②硫酸和氢氧化铜反应Cu(OH)2+ H2SO4 === CuSO4+ 2H2O。 4、金属氧化物+酸---- 盐+ 水(复分解反应) ①用盐酸除铁锈Fe2O3+ 6HCl === 2FeCl3+ 3H2O ②变黑的铜丝和稀硫酸反应 CuO + H2SO4==== CuSO4+ H2O 5、金属单质+ 酸---- 盐+ 氢气(置换反应) ①铁钉在足量盐酸中产生气泡Fe + H2SO4= FeSO4+ H2↑(注意:铁不管是与盐酸还是硫酸或者硫酸铜反应生成的都是+2价的亚铁,不是+3价的铁!) ②实验室制氢气 Zn + H2SO4= ZnSO4+ H2↑ 6、酸+ 盐----- 另一种酸+ 另一种盐(复分解反应) ①检验氢氧化钠已变质(加盐酸)Na2CO3+ 2HCl === 2NaCl + H2O + CO2↑,(氢氧化钠变质是吸收空气中的CO2变成了碳酸钠和水,质量会增加,检验是否变质的实质就是检验氢氧化钠中有无CO32+离子,可以使用酸、BaCl2、或者CaCl2等) ②检验盐酸中的氯离子HCl + AgNO3=== AgCl↓+ HNO3(AgCl是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③检验硫酸中的硫酸根离子H2SO4+ BaCl2==== BaSO4↓+ 2HCl(BaSO4也是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但是碳酸钙和碳酸钡都会溶解在稀硝酸里) (注意:某溶液加入BaCl2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不能证明该溶液一定含有SO42-,因为也可能溶液中有银离子产生的沉淀是AgCl,只能说该溶液可能含有SO42-离子或Ag+

最新九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最新九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知识要点 一、酸的通性 1、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变色. 2、酸+ 碱--- 盐+ 水(复分解反应) ①用胃舒平中和过多胃酸 3HCl + Al(OH)3==== AlCl3+ 3H2O . ②硫酸和氢氧化铜反应Cu(OH)2+ H2SO4 === CuSO4+ 2H2O . 3、金属氧化物+酸---- 盐+ 水(复分解反应) ①用盐酸除铁锈Fe2O3+ 6HCl === 2FeCl3+ 3H2O ②变黑的铜丝和稀硫酸反应 CuO + H2SO4==== CuSO4+ H2O 4、金属单质+ 酸---- 盐+ 氢气(置换反应) ①生锈铁钉在足量盐酸中产生气泡Fe + H2SO4= FeSO4+ H2↑ ②实验室制氢气 Zn + H2SO4= ZnSO4+ H2↑ 5、酸+ 盐----- 另一种酸+ 另一种盐(复分解反应) ①检验氢氧化钠已变质(加盐酸)Na2CO3+ 2HCl === 2NaCl + H2O + CO2↑ ②检验盐酸中的氯离子HCl + AgNO3=== AgCl↓+ HNO3 ③检验硫酸中的硫酸根离子H2SO4+ BaCl2==== BaSO4↓+ 2HCl 二、碱的通性 1、碱能使紫色石蕊变蓝色,使无色酚酞变红色. 2、酸+ 碱-----盐+ 水(复分解反应) ①用烧碱中和石油中的硫酸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3、非金属氧化物+碱--- 盐+ 水 ①氢氧化钠放在空气中变质2NaOH + CO2== Na2CO3+ H2O ②用烧碱溶液吸收工厂二氧化硫2NaOH + SO2== Na2SO3+ H2O 4、碱+ 盐----另一种碱+ 另一种盐(复分解反应) ①配制的波尔多液农药不能久置Ca(OH)2+ CuSO4==== Cu(OH)2↓+ CaSO4 ②氯化铁与烧碱反应3NaOH + FeCl3==== Fe(OH)3↓+ 3NaCl 三、金属的性质 1、金属活动性顺序K Ca Na Mg Al、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2、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②铁丝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Fe3O4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

《科学》九年级上学期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物质的变化 物理化学 变化没有新物质产生,只有形态、状态的改变新物质的产生 实质分子间的距离发生改变构成物质的分子的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分子 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颜色;气味;软硬;物质的溶解性;液体的 沸点;晶体的熔点 只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酸碱性;可燃性 二、探究物质变化的方法 通过观察和实验等来寻找物质变化的证据。 物质变化的证据:生成沉淀、颜色改变、气体产生、温度变化、性质变化、发光发热、PH 变化、状态变化等。 物质变化规律的应用 ――根据物质的变化规律,我们可以推测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寻找未知物质、建立物质变化模型等。 第二节物质的酸碱性 一、一些物质溶于水或受热熔化而离解成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叫电离; 酸在水中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只有氢离子 H+;产生的阴离子叫这种酸的酸根离子。 二、酸:酸是在水中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都是(H+)这一种粒子的一类物质 酸的共同特点——电离产生的阳离子都只有H+ 三、酸碱指示剂 1) 定义: 在酸或碱溶液里能显示出不同颜色的物质叫作酸碱指示剂. 2) 常见的酸碱指示剂有:紫色石蕊试液和无色酚酞试液. 3) 作用:可以定性地测量溶液的酸碱性. 4) 指示剂酸性溶液(PH<7) 碱性溶液(PH>7) 石蕊试液(紫色)红色蓝色 酚酞试液(无色)无色红色 蓝色石蕊试纸红色不变色 红色石蕊试纸不变色蓝色

3 3 4 3 4 4 结论:①pH 试纸能显示酸性的强弱,而酸碱指示剂则只能指示溶液是否显酸性。 ②酸能使指示剂变色,其中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使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四、酸的共性(通性). ①酸能使紫色的石蕊变红,无色酚酞不变色。 ②酸+金属=盐+氢气 ③酸+金属氧化物=盐+水 ④酸+碱= 盐+水 ⑤酸+盐 =新盐+新酸 五、CO 2-的检验:加盐酸,能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二氧化碳) Ca(OH)2 + CO 2 = CaCO 3 ↓ + H 2O 六、SO 42-的检验方法:滴加硝酸钡(Ba(NO 3)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硫酸钡(BaSO 4), 再滴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Cl -的检验方法:滴加硝酸银 AgNO 3 溶液出现白色沉淀氯化银 AgCl ,再滴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检验 Cl -和 SO 2-时,要加几滴稀硝酸,目的是除去 CO 2—等杂质离子的干扰。因为CO 2—与 AgNO 3 或 BaCl 2 溶液接触时,也有白色沉淀 Ag 2CO 3、BaCO 3 生成,但这些沉淀都溶于稀硝酸。 七、溶液有可能同时存在 Cl -和 SO 2-时,应该先检验 SO 2-,而且用 Ba (NO 3)2 溶液和 稀硝酸代替 BaCl 2 溶液和盐酸作试剂。且需将 BaSO 4 沉淀滤去,再往滤液中加AgNO 3 溶液和稀硝酸检验 Cl -。 因为硫酸银微溶于水,如果溶液中 SO 42-浓度较大, 先检验 Cl -,加入 AgNO 3 溶液时,会生成 Ag 2SO 4(微溶)沉淀,而干扰 Cl -的检验。 八、盐酸(氯化氢溶液) ①重要的物理性质:a. 纯净盐酸是无色液体(工业盐酸由于混有 Fe 3+而呈黄色), 有刺激性气味,有酸味。 b. 易挥发,浓盐酸在空气中形成白雾(原因是:浓盐酸挥发出的 氯化氢气体与空气中水蒸气接触,形成的盐酸的小液滴)。 九、硫酸 H 2SO 4 ①物理性质:无色、油状、粘稠液体、不易挥发。 ②稀 H 2SO 4 有类似稀 HCl 的化学性质。 ③浓 H 2SO 4 的特性 a . 吸水性:可吸收气体含有的水分。常用作不与它反应气体的干燥剂,如 CO 2 等 b . 脱水性:能把由碳、氢、氧等元素组成的化合物里的氢、氧元素按 2:1 的比例从上述化合物中夺取出来,使之发生碳化现象。 c . 氧化性:浓 H 2SO 4 的氧化性很强,它与金属起反应时,一般生成水。 d . 浓 H 2SO 4 稀释要放出大量的热。 注意实验操作: 把浓 H 2SO 4 沿着容器壁慢慢地注入水里,并不断搅动,使产生的热量迅速扩散。切不可把水倒进浓 H 2SO 4 里(危险!)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九年级语文教学工作计划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观点,充分显示了语文的特性,是一种文化的载体。为更好完成好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学文化素质,同时为下学期的中考做准备,根据学校教研组和语文科组工作计划要求,结合学生实际,特制订如下计划: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九年级(4)班的语文教学工作,共有学生38人,男生30人,女生8人。开学初,学校对九年级进行了重新分班,相对而言,九(4)班是年级中基础最差的一个班。大部分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学习态度不端正。优生太少,普遍书写差,作文水平低,朗读及口头表达能力不高。个别学生对语文知识较感兴趣,有一定的基础,上课愿意积极参与,但大部分人比较懒散,没有很明确的学习目标,没有较好的学习态度,上课不用心,对作业是抱着敷衍的态度。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均比较差。 二、教材分析 九年级上册主要以文学作品(包括古代白话小说)和议论性文章为主,仍以专题、文体为内容安排,以单元形式进行阅读教学,并另有文言文单元,集中学习文言文。在九年级,文学作品作为单独的内容形式出现,不再像以往那样混杂在记叙文和说明文的文体之内,以培养学生初步的文学欣赏能力。本册教材分编有诗歌、小说、古代白话小说三个单元,诗歌单元以大自然的颂歌为主题,小说单元以少年生活为主题,古代白话小说单元主要以古典名著为主。议论性文章作为本册教材的重点,编有两个单元。一个是演讲和书信单元,以思想风采为主题,也兼顾议论的方法;一个是纯粹的议论文单元,是本套教材惟一按议论文文体安排的单元。以求知为主题,学习立论和驳论的特点和方法。文言文单元以史传为主题,进行文言文阅读教学,并承接以前的教材安排,编有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歌。教材在选文、练习、活动等方面的设计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人文性。这套教科书以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为线索.按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三大板块组织单元。本册教材在选文、练习等编排上,努力突出人文性。比如《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中对自由和平等的呼吁;《孤独之旅》中对少年成长的关注;《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审视;《陈涉世家》对暴政的反抗等等,都具有强烈的人文精神。 2.多样性。由于读者的成长环境、人生阅历、文化修养的不同,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也会有所不同,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也就是读者再认识、

九年级上科学知识点总结全

九上生物知识点 一、食物体内氧化和体外燃烧之间的区别和共同点 1、共同点:都是氧化反应,都能释放热量 2、不同点:体内氧化是一个缓慢的氧化过程,能量是逐步释放的; 体外燃烧是一个剧烈的氧化过程,迅速地放出热量。 实验:测试食物能量的实验结论:花生仁(脂肪)是较好的能量来源。 热量价――每克营养物质在体内氧化时的产生的能量。 三大营养物质的热量价蛋白质:16.7千焦/克糖类:16.7千焦/克脂肪:37.7千焦/克 二、食物中的营养素及其作用 1、食物中的营养素主要有水、糖类、蛋白质、脂肪、无机盐、维生素和粗纤维等7大类。 2、七大营养素的作用。 (1)糖类:①是人体细胞最重要的供能物质;②人体细胞的—种组成成分。 (2)蛋白质:①是细胞生长和修补的主要原料;②可以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部分能量;参与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 (3)脂肪:生物体贮存能量的物质。 (4)水:①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②各种生理活动的基础。 (5)无机盐:不能提供能量,但是人体维持正常生理活动所必需的营养物质。 (6)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不可缺少的微量有机物。除维生素D外,其他维生素人体均不能合成,必须从食物中获得。 (7)粗纤维:来源于植物性食物,由纤维素组成,不能被消化吸收,但对人体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刺激消化腺分泌消化液,促进肠道蠕动,利于排便等。 牙齿是人取食和消化的重要器官,能切割、撕裂、捣碎和磨细食物。人的牙的总数为28颗~32颗。(1)牙的组成 牙冠——牙被牙釉质所覆盖的部分,也是发挥咀嚼功能的主要部分。 牙颈——牙冠和牙根的交界处称为牙颈。 牙根——牙被牙骨质所覆盖的部分。

(2)牙的分类 ①从成分上分: 牙本质——构成牙的主要成分。 牙骨质——牙根的表面。 牙髓腔——由牙本质围成,内有牙髓,为富有神经、血管的结缔组织。 4.2 1.消化系统的组成: 2.三类大分子物质最终消化产物。 ①淀粉→葡萄糖 ②蛋白质→氨基酸 ③脂肪→甘油与脂肪酸 3、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具有的特点) ①小肠很长②内壁有许多皱襞③小肠内壁有绒毛④小肠内有多种消化液⑤小肠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4、七大营养素在消化道被吸收的情况: 胃:酒精和少量的水 小肠: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水、维生素、无机盐 大肠:少量的水、无机盐、部分维生素 5、消化分为两类: 物理性消化:牙齿――切、撕、磨(咀嚼)胃――搅拌小肠――蠕动胆汁――乳化作用化学性消化:各种消化液中的消化酶的作用 实验:唾液淀粉酶的作用 实验方法:对照实验。 酶的特点:多样性、高效性、专一性 酶的催化条件:温度、PH都会影响酶的活性 一、酶 (1)酶的概念 (2)酶的作用特点 (3)酶缺乏或不足,会导致代谢紊乱,甚至出现疾病,如白化病。 (4)活动——研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消化作用的实验。 实验成败关键有四条: 一条:制备的淀粉糨糊(将淀粉制成糨糊后很均匀,有利于与唾液淀粉酶充分混合,充分分解)必须完全冷却后才能使用,否则唾液中的淀粉酶会被高温破坏而失去活性。 二条:在取唾液前,必须漱净口。切忌从咽喉处吐取黏液,因为这里的黏液不是唾液。 三条:实验过程中,一定要在37℃恒温的水浴中进行,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酶的催化,影响实验结果。 四条:加碘液前,要先将试管冷却后再滴加碘液,温度过高会使碘液中的碘升华,影响实验效果。所以在这个实验中,温度的控制是关键所在 二、营养物质的消化与吸收 (1)营养物质的消化与吸收图解: (2)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过程: 三、 探究:影响酶催化作用的因素 影响酶催化的因素很多,主要有温度、pH等,只有在适宜的温度、pH等条件下,淀粉酶才能使淀粉迅速水解。以下活动仅供参考。 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 (1)假设pH可能会影响酶的催化作用:唾液淀粉酶在中性环境中具有较高的催化效率,过酸或过碱的环境都会影响酶的催化效率。

最新九年级科学上知识点

九年级科学上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探索物质的变化 第1节 物质的变化 知识链接: 1,能燃烧的物质有蜡烛、木材、纸张、液化气、汽油(或天然气)等 2,铁制器皿在潮湿的空气里会生锈;通常情况下,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二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3,水的三态变化中,水分子本身没有改变,知识分子间隔发生了改变。 知识点: 1. 物理变化:物质发生变化时没有生成新物质。一般是形状、状态、大小发生变化。 化学变化:物质发生变化时生成新物质。一般会伴随着一些物理现象,如发光、发热、变色、放出气体或生成沉淀等。 2. 物理性质:包括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导电性、溶解度、密度、熔点、沸点等; 化学性质:包括物质的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酸性等 区别两者为是否要通过发生化学变化表现出来 3. 物质性质???→←???决定反映 物质用途 实验: 4242u 5u 5C SO H O C SO H O + 现象:蓝色固体慢慢变成无色粉末状固体,其中 4u C SO 溶液是蓝色的 第2节 探索酸的性质 知识链接: 1,溶液的PH>7,呈碱性;PH=7,呈中性;PH<7,呈酸性。 2,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红的原因223H O H CO +=2CO 将稀盐酸滴到大理石地面上,产生大量气泡 3222a 2l a l C CO HC C C H O CO +=++↑ 知识点: 电离:一些物质溶解于水或受热熔化而离解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 + - a l=Na +l N C C 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也就是酸全部是由氢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 电离方程式: n- n n H R H R +=+ 或者 n- n m m n H RO H RO +=+ 一、酸碱指示剂(简称指示剂):能跟酸或碱的溶液起作用而显示不同颜色的物质。 溶液 酸碱指示剂 在酸溶液中 在碱溶液中 中性溶液中 紫色石蕊溶液 红色 蓝色 不变色 无色 酚酞溶液 无色 红色 不变色 思考:指示剂只能反映某种物质的酸碱性,不能确定该物质一定就是酸或碱。 二、常见的酸 (一)、打开浓盐酸、浓硫酸的试剂瓶,观察现象并闻气味; 闻溶液气味的方法是: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使少许气体飘进鼻孔 (如右图所示),千万不要直接凑近鼻子闻,因为这样做很危险! 浓盐酸 浓硫酸 浓硝酸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