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殇墓园游客观后感

国殇墓园游客观后感

国殇墓园游客观后感
国殇墓园游客观后感

当我踏进庄严的纪念馆大厅时,周围散发着一股凝重的气息,出于对革命烈士的尊重,

工作人员不给拍照。我在拥挤的人群中,观看抗战时期滇西守军所用的装备和生活用品,是那么的简陋,和日本部队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下,滇西守军靠着顽强的精神和日本鬼子浴血奋战,在中美盟军大反攻时期,所有战士都竭尽全力同日本鬼子战斗!终于在美国盟军和滇西各族人民的全力支持下强渡怒江,于1945年1月20日将日本侵略者赶出了腾冲,取得了滇西抗战的最后胜利,这是腾冲人民的骄傲! 忠烈祠,纪念碑,纪念塔,就这样矗立在我面前,突兀而又熟悉,在来之前,我曾想象

过这会是什么样,但当我真的站在这里的时候,那种感觉仍然复杂而无法言传,曾经想过的要说的一肚子的话,突然却一句也说不出来了

那些熟悉的人名和地名,在脑海中一一掠过,我努力的搜寻着脑海深处最原始的记忆,却突然发现:站在3346座墓碑前,那些没有留下名字的人,那些没有被记载的事,也许才是那段血与火的岁月的最好见证

我想起了我参加的抗战老兵网,每隔一段时间,都会传出某个老兵过世的消息,在抗战老兵网上,这有个专用的名词:老兵归队。我不知道,当历史的参与者全部归于尘土,当时间湮没了所有的痕迹,还会有多少人记得这些留下名字的和没留下名字的士兵?还会有多少人知道,这些默默无闻的躺在这苍松翠柏之间的灵魂,为我们这个民族的生死存亡,起了多大的作用?我不敢再往下想了

我无意在这里普及任何史实方面的东西,因为来到这里,与史实无关,只是一种感觉,或者也可以说,是一种心灵的指引

这里没有太多风景,只留着太多叹息和感慨,却是游腾冲必去的旅游目的地。这里永留

为国为民的烈士忠骨,这里的碧血千秋永照世人之心。这是反思历史的去处,这是荡涤灵魂的场所。永记对日寇的切齿仇恨,才能筑牢精神的长城。奉劝还准备去日本大肆疯

狂抢购的傻缺们,还是先来这里看看吧,先给心灵消消毒!

国内少有的挂有青天白日旗的纪念馆,真实的记录了在战争年代为保卫祖国而付出了生

命的中华儿女。在这,没有党派之分,有的只是为了国家安危奋不顾生的爱国之心

你献上一捧鲜花。脸色凝重地伫立在英烈名录墙面前。你的内心澎湃着怎样的波浪,我

无法窥视。但那一刻,你的美丽无与伦比。

从纪念馆里出来,左侧就是国殇墓园,外面下着小雨,更添肃穆,将士们长眠在这青山

绿水间,为了尊重他们的英灵,我没有拍照。来腾冲的每个人,我都极力推荐滇西抗战纪念馆,看过之后久久不能平静。滇缅公路的修建本身就及其艰难,80%的路段都在穿山,日军边炸我们边修,被称为炸不断的公路,为了修建这条补给线,无数云南劳工累死。飞跃世界屋脊的驼峰航线上牺牲了无数中美飞行员。无数国军士兵死于瘴气之下,前一天还一起战斗的战友,早上起来就变成了一堆白骨。腾冲沦陷2年多,日军暴行罄竹难书。光复腾冲战役中,腾冲所有建筑几乎全部被打没,成了焦土腾冲。。。等等等等。

在这里无关派系,无关政治,公正客观的再现了那段可能不怎么为人知的,但是不容泯灭,不容篡改及其悲壮惨烈的历史。

当初兰小龙写《我的团长我的团》的时候,大概是很悲愤的吧,看过一个采访说是当时

拍电视剧还是写剧本的时候,他会经常背一箱酒,到国殇园来坐一坐,敬敬这些民族英雄。不管那部电视剧最后拍的怎么样,但它唤醒了所有人对当年滇缅抗战的记忆,知道了还有一支远征军在西南边陲守卫着祖国的山河,这件事有意义!

他们同样为了中国的抗战抛头颅洒热血,可是因为历史原因或者什么原因被人们遗忘了,死去的已经化为灰烬,活着的不敢再提,这不应该是他们的结局,他们应该值得每一个人炎黄子孙铭记,值得每一个人中国人敬仰。

还好,当地人民没有忘记他们,他们自己筹资兴建了这座墓园,因为有些人的遗体已经找不到,人民就把所有牺牲的战士一起火化,把有名字记录的每人刻了一个墓碑,每一个墓碑下都有一捧骨灰,看着那漫山遍野的墓碑,还有旁边纪念馆的展出,我们怎么能将他们忘记!

给他们献上一束鲜花,默默的站在墓碑前向他们致敬,虽然晚了些,但希望他们英骨长存,永垂不朽!这是他们应得的!

国殇墓园-心目中中国的阿灵顿

满门忠烈,令人唏嘘。腾冲虽为边城,尊文重教,民风纯朴,可谓滇中邹鲁。

凯旋为国士,战死为国殇!

叠水河边,抗日八千英灵安息处。面对仍按战斗序列排列的满山的墓碑,景仰之情、浩

然正气油然而生。

寂寞疆场英雄,抗日战场忠魂。碑林如海,山岳静寂。向民族英烈致敬。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