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双氧水的作用和使用范围

双氧水的作用和使用范围

双氧水的作用和使用范围
双氧水的作用和使用范围

双氧水的作用和使用范围

双氧水是过氧化氢溶液的俗称,是无色无味的液体。

双氧水作用:目前通常的双氧水,主要有三类:一类是家用型的,一类是医用型的,另一类是工业用的。它的不同就是双氧水的浓度不一样,在医院使用的浓度高一些,要采用一些相对的保护措施,家用型的浓度低一些,也许效果慢一些,但是更安全。,加入食品中可分解放出氧,起杀菌,漂白、防腐和除臭等作用。

不仅如此,双氧水作用还体现在:

1、面部皮肤直接接触外界环境,常被细菌、灰尘等污染,再加上皮肤本身的汗腺、皮脂腺分泌物形成的污垢,极易诱发粉刺、皮炎、疖肿等疾病,从而影响皮肤的美丽。用双氧水敷面不仅能去除皮肤的污垢,还能直接为皮肤增强表面细胞的活性,抑制和氧化黑色素的沉着,使皮肤变得细腻有弹性。

操作方法:将脸用洗面奶洗干净后,用毛巾蘸上3%的双氧水敷于面部,每次5分钟,每日1次,10天为一疗程,在操作时应注意避免双氧水进入眼睛。

2、双氧水还有淡化毛发颜色的功能,对于那些因汗毛过长而影响美观的女性,可在脱毛后,用双氧水直接涂于皮肤上,每日2次,这样日后长出的汗毛就不会变黑变粗,而会变得柔软且颜色为淡黄。

3、添加入食品中可分解放出氧,起漂白、防腐和除臭等作用。因此,部分商家在一些需要增白的食品如:水发食品的牛百叶和海蛰、鱼翅、虾仁、带鱼、鱿鱼、水果罐头、和面制品等的生产过程中违禁浸泡双氧水,以提高产品的外观。

另外,工业双氧水含有砷、重金属等多种有毒有害物质更是严重危害食用者的健康。FAO和WHO根据其毒性试验报告规定,过氧化氢仅限于牛奶防腐的紧急措施之用。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亦规定双氧水只可在牛奶中限量使用,且仅限于内蒙古和黑龙江两地,在其它食品中均不得有残留。

双氧水的使用范围是:双氧水可用于织物、纸浆、草滕竹制品的漂白、有机合成及高分子合成,有机及无机过氧化物的生产、电镀工业、三废处理、食品、医药工业、等等。

关于双氧水的使用知识,就介绍到这了。更多信息请联系洛阳宏昌工贸有限公司。

双氧水的作用和使用范围

双氧水的作用和使用范围 双氧水是过氧化氢溶液的俗称,是无色无味的液体。 双氧水作用:目前通常的双氧水,主要有三类:一类是家用型的,一类是医用型的,另一类是工业用的。它的不同就是双氧水的浓度不一样,在医院使用的浓度高一些,要采用一些相对的保护措施,家用型的浓度低一些,也许效果慢一些,但是更安全。,加入食品中可分解放出氧,起杀菌,漂白、防腐和除臭等作用。 不仅如此,双氧水作用还体现在: 1、面部皮肤直接接触外界环境,常被细菌、灰尘等污染,再加上皮肤本身的汗腺、皮脂腺分泌物形成的污垢,极易诱发粉刺、皮炎、疖肿等疾病,从而影响皮肤的美丽。用双氧水敷面不仅能去除皮肤的污垢,还能直接为皮肤增强表面细胞的活性,抑制和氧化黑色素的沉着,使皮肤变得细腻有弹性。 操作方法:将脸用洗面奶洗干净后,用毛巾蘸上3%的双氧水敷于面部,每次5分钟,每日1次,10天为一疗程,在操作时应注意避免双氧水进入眼睛。 2、双氧水还有淡化毛发颜色的功能,对于那些因汗毛过长而影响美观的女性,可在脱毛后,用双氧水直接涂于皮肤上,每日2次,这样日后长出的汗毛就不会变黑变粗,而会变得柔软且颜色为淡黄。 3、添加入食品中可分解放出氧,起漂白、防腐和除臭等作用。因此,部分商家在一些需要增白的食品如:水发食品的牛百叶和海蛰、鱼翅、虾仁、带鱼、鱿鱼、水果罐头、和面制品等的生产过程中违禁浸泡双氧水,以提高产品的外观。 另外,工业双氧水含有砷、重金属等多种有毒有害物质更是严重危害食用者的健康。FAO和WHO根据其毒性试验报告规定,过氧化氢仅限于牛奶防腐的紧急措施之用。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亦规定双氧水只可在牛奶中限

量使用,且仅限于内蒙古和黑龙江两地,在其它食品中均不得有残留。 双氧水的使用范围是:双氧水可用于织物、纸浆、草滕竹制品的漂白、有机合成及高分子合成,有机及无机过氧化物的生产、电镀工业、三废处理、食品、医药工业、等等。 关于双氧水的使用知识,就介绍到这了。更多信息请联系洛阳宏昌工贸有限公司。

过氧化氢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目录 摘要: (2) 关键词: (2) 第1章过氧化氢简介 (2) 1.1过氧化氢的性质 (2) 1.2过氧化氢的制备 (2) 第2章过氧化氢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进展 (3) 2.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3) 2.2 过氧化氢的应用进展 (3) 第3章过氧化氢在有机合成中的一些最新应用 (4) 3.1 过氧化氢用于合成(手性)亚砜、砜 (4) 3.2 过氧化氢用于合成环氧化物 (4) 3.3 过氧化氢用于合成醇、酚制备醇 (5) 3.4 过氧化氢用于合成醛、酮 (5) 第4章过氧化氢衍生物用于有机合成反应 (5) 结论 (6) 参考文献 (7)

过氧化氢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化学08级01班刘珊 摘要:文章总结了在烯烃的环氧化、醇的选择氧化、酮化、肟化、磺化氧化反应、硫化物到砜的转化、有机物的卤化等反应中过氧化氢的催化性作用。也归纳了一些新的合成反应介质体系如氟相、离子液体、超临界流体等与过氧化氢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希望能够促进绿色化学科技的研究发展促进化学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绿色化学;过氧化氢;有机合成;应用进展;环境保护 第1章过氧化氢简介 1.1过氧化氢的性质 过氧化氢(H2O2),又称双氧水,分子量为34.016,相对密度为1.4067(25℃),熔点-0.4℃,沸点150℃;纯过氧化氢是近乎无色的粘稠液体,分子间有氢键,由于极性比较强,在固态和液态时分子缔合程度比水大,所以他的沸点远比水高。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主要表现为一定的酸性、氧化性、还原性和不稳定性,其在酸性介质中的还原性比在碱性介质中的弱,氧化性则相反。过氧化氢主要用作氧化剂,过氧化氢作为氧化剂的主要优点是它的还原产物是水,不会给体系引入新的杂质。因为这一点,它便是当今社会一种很重要的绿色化学试剂。 1.2过氧化氢的制备 实验室制法: 一: 于100ml15-18%的硫酸中,在冰的冷却下,逐渐加入过氧化钡,加入的量以保持溶液的弱酸性为度(约40g)。倾出上层溶液即得到过氧化氢溶液。必要时可进行提取。每次用20ml提取4-5次。将醚提取物置于水浴上蒸发(不要高于40℃)除去醚,将剩余物移至硫酸保干瓶中。用此法可以制得50%过氧化氢溶液。 二: 将90g过氧化钠在强烈搅拌下分次少量地加入用冰水冷却的800ml20%的硫酸中,应保持温度不高于15℃。放置12小时,滤去析出的十水硫酸钠结晶。将滤液置于磨口真空装置中(5-10mm),在浴温60-65摄氏度(最后在85℃)下进行蒸馏,每次的蒸馏量为100ml。用两个串联的受器(第二个受器应用冰冷却)收集馏出物,第一个受器中的产品含过氧化氢含量高于20%,第二个受器含过氧化氢3%以下。所得过氧化氢溶液进一步浓缩可在浓硫酸真空保干器中,于室温下进行,经

过氧化氢双氧水的使用方法和用途

过氧化氢(双氧水)的使用方法和用途 2010-07-07 来源:印染在线点击次数:5374 关键字:过氧化氢使用方法用途 1、过氧化氢(双氧水) 双氧水对纤维素的氧化,主要是使葡萄糖分子的羟基氧化成酮,即所谓的酮纤维素;次氯酸钠则主要使葡萄糖分子的羟基氧化成醛,而醛基的存在又可使纤维素的降解继续进行,造成纤维大面积的损伤,有关资料表明:使纤维素分子断裂所需的耗氧量比较,双氧水大于次氯酸钠和亚氯酸钠,这是双氧水对纤维素损伤程度较轻的一个原因。 另外,醛基的存在是导致漂白物泛黄的原因,这说明了氯漂易于泛黄,而氧漂的白度稳定,不易泛黄。又由于双氧水去杂能力强,在几种漂白剂中只有双氧水可以实行煮漂一浴工艺,加上双氧水的分解产物无污染、无毒、不腐蚀设备,这些都使双氧水成为短流程处理工艺中漂白剂的最佳选择。双氧水的化学名称是过氧化氢,市场上出售的双氧水大多数是30%-35% 浓度的产品,无色透明溶液,对皮肤具有腐蚀性.由于其性质活泼且容易分解保存时应该尽量使用密闭容器,防止日光照射(双氧水出厂的包装都是黑色塑料或套上黑色塑料袋的瓶子),而且不宜长时间储存. 双氧水的工作性质是新生态氧[O],它具有很强的氧化作用,工作情况和彩漂非常相似,也是适于去除天然色素类的污渍和提高水洗的洗净度.可以在水洗时加入到洗涤液中,也可以单独处理.使用条件:10-15倍的70 度-80度 的热水,30-60毫升的双氧水/每件衣物,浸泡10分钟左右,浸泡过程中注意翻动和拎洗.在纤维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适当加入一些碱性洗衣粉用以调整PH 值,可以提高双氧水的氧化能力.

比较小的斑点型天然色素渍迹,还可以将双氧水以1:1清水稀释后点浸去 除. 2、双氧水的作用是什么? 双氧水是一种每个水分子里含有两个氧原子的液体,具有较强的渗透性和氧化作用,医学上常用双氧水来清洗创口和局部抗菌。据最新研究发现,双氧水不仅是一种医药用品,还是一种极好的美容佳品。 面部皮肤直接接触外界环境,常被细菌、灰尘等污染,再加上皮肤本身的汗腺、皮脂腺分泌物形成的污垢,极易诱发粉刺、皮炎、疖肿等疾病,从而影响皮肤的美丽。用双氧水敷面不仅能去除皮肤的污垢,还能直接为皮肤增强表面细胞的活性,抑制和氧化黑色素的沉着,使皮肤变得细腻有弹性。操作方法:将脸用洗面奶洗干净后,用毛巾蘸上3%的双氧水敷于面部,每次5分钟,每日1次,10天为一疗程,在操作时应注意避免双氧水进入眼睛。 另外,双氧水还有淡化毛发颜色的功能,对于那些因汗毛过长而影响 美观的女性,可在脱毛后,用双氧水直接涂于皮肤上,每日2次,这样日后长出的汗毛就不会变黑变粗,而会变得柔软且颜色为淡黄双氧水的危害性过氧化氢溶液,俗称双氧水,为无色无味的液体,添加入食品中可分解放出氧,起漂白、防腐和除臭等作用。因此,部分商家在一些需要增白的食品如:水发食品的牛百叶和海蛰、鱼翅、虾仁、带鱼、鱿鱼、水果罐头、和面制品等的生产过程中违禁浸泡双氧水,以提高产品的外观。少数食品加工单位将发霉水产干品经浸泡双氧水处理漂白重新出售或为消除病死鸡、鸭或猪肉表面的发黑、淤血和霉斑,将这些原料浸泡高浓度双氧水 漂白,再添加人工色素或亚硝酸盐发色出售。过氧化氢可通过与食品中的淀粉

过氧化氢的生产资料

可行性研究报告 1.3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本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1-1 表1-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1.1 产品简介 双氧水又名过氧化氢,分子式H2O2,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无味液体(也可描述为具有刺鼻嗅味和涩味的浆状物),溶于水,且可与水以任意比互溶;在一定条件下,还溶于许多有机溶剂,如醚,酯,醇,胺等。对皮肤有一定的侵蚀作用,产生灼烧感和针刺般疼痛。过氧化氢是一种强氧化剂,当遇重金属、碱等杂质时,则发生剧烈分解,并放出大量的热,与可燃物接触可产生氧化自燃。双氧水产品根据其浓度的划分可分为浓品和稀品,质量分数在 50%以下的称为稀品,50%以上的称为浓品;我国工业级H2O2产品规格为27.5%,30%,35%,50%,70%。常用规格为27.5%和30%。同时,双氧水产品根据其纯度的划分又分为工业级、电子级和食品级,工业级H2O2主要应用于纸浆漂白、化学合成、织物漂染、废水处理、冶金和环保等领域;电子级H2O2主要用于航空和电子行业,如:电子芯片的清洗、印刷电路板蚀刻,半导体材料处理及作为火箭动力推进剂等;食品级H2O2则主要应用于食品的加工与生产。 具体应用为 (1)造纸工业:目前世界上双氧水应用最多的行业是造纸,普遍用于纸浆漂白,循环纸脱墨所以双氧水取而代之已是必然趋势。另外在废纸再生循环利用中,双氧水的氧化作用可使废纸脱去油墨后达到与原始纸桨同样的白度,比新造一吨纸可节约原木700kg、烧碱300kg、煤500 kg、水100 kg、电800 度。所以双氧水在这一领域是最有前途的。 (2)纺织工业:用于纺织、针织品的漂白,并具有对纤维强度损

伤少、织物不易返黄等特点,取代“氯漂”可避免废水排放中有机氯的环境污染。 (3) 化工合成:双氧水作为一种强力氧化剂用来生产大量有机及无机过氧化物,主要包括过硼酸钠、过碳酸钠、过氧化钙、水合肼、氢醌、邻苯二酚、胺的氧化物、洗涤剂和化妆品用的表面活性剂、聚合引发剂等。 (4)环境保护:除了在纺织和造纸业代替“氯漂”消除有机氯污染外,还能对城市废水中硫化物进行氧化而除臭;对由硫化物、氰化物、亚硝酸盐和酚类引起的污染有特效;废渣可以通过喷淋双氧水就地消除污染,双氧水用于高化学耗氧量的工业废水湿法氧化处理已取得成果。 (5)冶金工业:可用于提炼铀、钴、金等金属,用双氧水代替硝酸清洗不锈钢,不但使用简便、经济,还能解决了硝酸酸洗时难以克服的污染。 (6) 电子工业:用作硅晶片和集成电路元件的清洗剂,以制成优质的绝缘层。 (7) 食品工业:用作消毒杀菌及纤维的脱色剂。 2.1.1 产品工艺概况 工业上生产双氧水的方法有酸解过氧化物法、电解-水解法、蒽醌法、异丙醇法、氢氧直接合成法和氧阴极还原法。我国99%的 H 2 O 2 采用蒽醌法合成,蒽醌法又分为固定床法、流化床法及悬浮床法。

双氧水用途及生产工艺

双氧水的应用及工业化生产工艺 一、双氧水主要理化性质 纯的过氧化氢(H2O2)是淡蓝色粘稠液体,其水溶液称为双氧水,为无色透明液体,工业规格为%、30%、35%、50%及70%。 35%浓度的双氧水在20℃时密度为ml。 过氧化氢(H2O2)的沸点为℃,相对分子量为,能溶于水、乙醇,乙醚,不溶于苯和石油醚。 浓度大于65%的双氧水与有机物接触易引起爆炸。 PH是影响双氧水稳定性的一个因素,在酸性时比较稳定,PH4±时最稳定,一般使用磷酸作为稳定剂。PH大于8时即剧烈分解。 双氧水遇大部分的金属杂质会剧烈分解,所以双氧水需使用塑料桶(聚乙烯或聚四氟乙烯)、纯铝(纯度大于%)或不锈钢槽车运输。且不适合长距离运输。 二、双氧水的应用领域 我国双氧水的下游应用领域主要是造纸行业(用于纸浆漂白和废纸脱墨,在废纸再生循环利用中过氧化氢的氧化漂白作用可使废纸脱去油墨后达到与原始纸浆同样的白度),约占总消费量的37%。此外印染行业(主要用作纤维的漂白剂,)约占19%,化工合成(主要用于环氧化物或过氧化物的生产)行业约占32%,污水处理行业约占6%,其他领域占6%。 造纸用双氧水的市场主要集中在山东和华中一带。 印染行业用双氧水的市场大都集中在华东的江苏、浙江一带。受环保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印染企业关停较多,印染行业用双氧水比例有所降低。 双氧水在化工合成行业的应用相对分散,而且大多数企业有自己配套的双氧水装置,主要合成产品有环氧大豆油、己内酰胺、环氧丙烷、二氧化硫脲、过碳酸钠、亚氯酸钠等。随着丙烯价格的下降,环保要求的提高,双氧水作为丙烯环氧化制环氧丙烷的原料应用,会成为今后双氧水应用增长的主要领域。

双氧水(过氧化氢)检验方法

双氧水(过氧化氢)检验方法 工业过氧化氢中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 工作原理:在酸性介质中,过氧化氢与高锰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根据高锰酸钾标准滴定 溶液的消耗量,计算过氧化氢的含量。反应是如下: KMnO 4+3H 2SO 4+5H 2O 2==K 2SO 4+2MnO 4+5O 2+8H 2O 仪器与试剂:棕色滴定管 滴瓶 硫酸溶液(1+15):量取25mLH 2SO 4,, 375mL 蒸馏水 高锰酸钾标准滴定溶液(0.1mol/L ):准确量取0.79015g 高锰酸钾试样,溶解 并移入 250mL 容量瓶中,进行标定。 步骤:1)用10mL~25mL 的滴瓶以减量法对三种规格的产品称量如下:质量分数为 27.5%~30%规格的产品,称量约 0.15~0.20g 试样;35%规格产品,称取约 0.12~0.16g 试样, 精确至0.0002g ;置于一以加有 100mL 硫酸溶液(1 + 15)的250mL 锥形瓶中,摇匀。50% 规格的产品,称取约 0.8g~1.0g ,精确至0.0002g ,置于250mL 容量瓶中西式至刻线,用移 液管移取25mL 稀释后的溶液与以加有 100mL 硫酸溶液(1 + 15)的250mL 锥形瓶中,摇匀。 2)用约0.1mol\L 的高锰酸钾标准滴定溶液至溶液呈粉红色,并在 30s 内不消失即为 终点。 数据记录与处理: 27.5%~30%的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 W 1,数值以%表示,按下式计算: VC ? M/2000 1.701VC W 1= --------------------- ? 100= ----------------------------- m m 35%的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 W 2,数值以%表示,按下式计算: 50%的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 W 3,数值以%表示,按下式计算: VC ? M/2000 17.01VC -100= m ? 25/250 m 式中:V 表示滴定中消耗的高锰酸钾标准滴定溶液体积,单位为毫升( mL ) C 表示高锰酸钾标准滴定溶液浓度的准确数值,单位为摩尔每升 (mol/L ) M 为过氧化氢的摩尔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每摩尔 (g/mol )(M=34.02) VC ? M/2000 W 2= ------------------------- 1.701VC -100= ------------------ W 3=

过氧化氢专题

2mL 5% H 2O 2(aq) 5滴 0.1mol/L FeCl 3(aq) 5滴 0.1mol/L CuSO 4(aq) 过 氧 化 氢 专 题 【信息】性状:本品为无色澄明液体;无臭或有类似臭氧的臭气;遇氧化物或还原物即迅速 分解并发生泡沫,遇光易变质。药理毒理:本品为氧化性消毒剂,含过氧化氢(H2O2)2.5%~ 3.5%。在过氧化氢酶的作用下迅速分解,释出新生氧,对细菌组分发生氧化作用,干扰其 酶系统而发挥抗菌作用。但本品作用时间短暂。有机物质存在时杀菌作用降低。局部涂抹冲 洗后能产生气泡,有利于清除脓块,血块及坏死组织。药物相互作用:不可与还原剂、强氧 化剂、碱、碘化物混合使用。 一.过氧化氢知识的整合 在过氧化氢分子中有一个过氧链-O-O-,每个氧原子上各 连着一个氢原子。两个氢原子位于像半展开书本的两页纸 上。两页纸面的夹角为94°,O-H 键与O-O 键间的夹角 为97°。O-O 键长为149pm ,O-H 键长为97pm 。 提问:请同学们画出过氧化氢的结构示意图并回答键的类 型和分子是否具有极性 二.性质整合激活: ①物理性质:纯净的过氧化氢为浅蓝色液体,挥发性小于水,密度及粘度略比水大(25 时密度是1.4425g/L ). 它的沸点(423K )远比水高,它能和水以任意比互溶。 【问题】请同学们思考为什么它的沸点(423K )远比水高?它能和水以任意比互溶? ②化学性质:1)不稳定性、常温下过氧化氢能自发地分解成水和氧气。在加热或有催化剂 存在的条件下,能加速过氧化氢的分解。请大家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a )请写出在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可用于实验室制氧气请画出实验装置图: b )为比较Fe 3+和Cu 2+对H 2O 2分解的催化效果甲乙两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一、图二所示 的实验。 ⑴图一可通过观察 定性比较得出结论。有同学提出 将CuSO 4改为CuCl 2更为合理,其理由是 ,你认为还可以作 何改进? 。

双氧水的性质

双氧水的性质 双氧水的性质不稳定,在放置过程中会逐渐分解,放出氧: H2O2→ H2O + 1/2O2 受热和日光照射分解更快,H2O2是一种弱二元酸,可在水溶液中可按下式电离: H2O2? H+ + HOO- K1=1.55?10-12 HOO-? H+ + O22- K2=1.0?10-25 但HOO-是不稳定的,按下式分解: HOO-? OH- + (O) HOO-又是一种亲核试剂,具有引发双氧水形成游离基的作用: HOO-+H2O2? HOO?+HO?+OH- 双氧水也能发生下列分解: HOOH →2HO?+ O2 在双氧水溶液中加入碱,能中和其中的H+,这样便会增加HOO-的浓度,当pH>11.5时,过氧化氢分子大部分以H2O-存在,所以溶液的稳定性很差。H2O2的分解能因催化作用而加速,除了某些金属如Cu、Fe、Mn和Ni离子等金属有催化作用外,其他如酶和极细小的有棱角的固体物质、容器器壁、乃至纤维和胶体等固体表面(特别是表面比较粗糙的物体)都具有加速H2O2分解的作用。 在有亚铁、高铁离子或其他金属离子存在时,可以使H2O2迅速而复杂的分解,形成HO?、HOO?、HOO-、O2等。亚铁离子对双氧水的催化分解反应可表示如下:

Fe2+ + H2O2→ Fe3+ + HO? +OH- Fe2+ + HO?→ Fe3+ + HO? +OH- H2O2+ HO?→ HOO?+H2O Fe2+ + HOO?→ Fe3+ + HOO- Fe3+ + HOO?→ Fe2+ + H+ + O2 有高铁离子存在时,则可被还原成亚铁离子: Fe3+ + HOO-→ Fe2+ + HOO? 铜和其他的重金属离子也能发生类似的反应。 2、双氧水的氧化漂白机理 关于双氧水漂白过程中起作用的物质究竟是什么,有如下几种说法。 (1)最早的说法认为是双氧水分解产生的初生态氧: H2O2→ H2O +(O) 现在确认(O)特别在强碱、高温下能氧化纤维素造成织物损伤,但对漂白有多大作用并无确凿证据。 (2)目前国内外广为引用的是德国彼特奈(Peter Nay)的论点:认为导致纤维漂白的物质是过氧化氢离子HOO-,而导致纤维素氧化的主要的物质是过氧化氢自由基HOO·,因此在漂白过程中要抑制HOO·,并使HOO-稳定以防止纤维素氧化,以获得良好的漂白效果。这是由双氧水离解而产生HOO- H2O2→ H+ + HOO-

过氧化氢酶及过氧化物酶的作用

生物化学实验指导 一、内容简介 生物化学是一门课堂理论与实验技术相结合的专业基础课。实验主要以生物大分子制备的一般过程以及电泳和层析等生物化学技术为主,采用经典和现代分析技术相结合的实验方法和手段进行设计,实验内容既包含生物化学研究技术的基本方法,又反映生物化学研究技术的发展水平。 开设实验为30学时,共有13 个实验可供选择,其中验证性实验4个,综合设计实验9个。由三部分所组成: 1.酶的性质及活力测定等; 2.蛋白质的分离、纯化、鉴定及含量测定; 3.DNA的提取、分离及含量测定 二、实验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常用的生物化学分析与制备技术,理解其基础理论,从而使学生增强对生物化学理论的感性认识,掌握有关生物科学研究的基本技术,并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四、实验内容 实验1 脂肪含量及其碘值的测定 (一)、脂肪的定量测定 原理

脂肪类化合物一般都溶于有机溶剂(如乙醚、石油醚)而不溶于水或微溶于水,利用此特性,可以用索氏脂肪提取器抽提出样品中的脂肪。索氏脂肪提取器索氏(Soxhlet)脂肪提取器为一回馏装置,由浸提管,小烧瓶及冷凝管三者联接而成,浸提管两侧分别有虹吸管及通气管。盛有样品的滤纸包放在浸提管内,溶剂乙醚(或石油醚)盛于小烧瓶中,加热后,溶剂蒸汽经通气管至冷凝管,冷凝的溶剂滴入浸提管,浸提样品。浸提管内溶剂愈积愈多,当液面达到一定高度,溶剂及溶于溶剂中脂肪类物质经虹吸管流入小烧瓶。 小烧瓶的溶剂由于受热而汽化,气体至冷凝管而滴入浸提管内,如此反复提取回馏,将样品中脂肪类物质提尽并带到小烧瓶中。最后将小烧瓶中的溶剂蒸去,烘干,小烧瓶的增重,就是样品中所含脂肪的量。 因本法提取的物质,除中性脂肪外,还会有游离脂肪酸、蜡、磷脂、固醇及色素等脂溶性物质,固提出的物质只能称粗脂肪。 器材与试剂 器材:天平,索氏脂肪提取管,恒温水浴锅,滤纸。试剂:乙醚(不含有过氧化物,乙醇及水分)沸点36℃。 去过氧化物的处理:将乙醚装入分液漏斗,加入乙醚量1/5的10%硫酸亚铁(100克硫酸亚铁溶于600ml 水中,再加30ml浓硫酸酸化,并稀释至1000ml),充分混合后,澄清分层,放出水液。 过氧化物鉴定法:6ml乙醚于试管中,加 2ml10%碘化钾溶液,猛烈混合,放置1分钟,下层碘化钾呈黄色,即表示有过氧化物存在。 去乙醇的处理:加乙醚量1/5的10%氢氧化钾溶液洗涤,洗后放出水溶液,重复2-3次。去水分的处理:在乙醚瓶中加入适量细粒无水氯化钙,放置一昼夜,时加摇荡,将上层清液移入蒸馏瓶蒸馏。 方法与步骤 1.将洗净的索氏提取器小烧瓶用铅笔在磨口处编号,103-105℃烘2小时至恒重,冷却后准确称重,并记录瓶重。 2.用分析天平称取干样(需研碎过40目筛孔)约2克,用滤纸包好,放入浸提管内,纸包长度不能超过虹吸管高度。 3.于已称重的小烧瓶内倒入1/2-1/3体积的无水乙醚(其量应略大于浸提管内体积),联接索氏提取器各部分(不能涂凡士林)。置约70℃恒温水浴锅内(水必须是蒸馏水或置于电热板上)控制加热温度,使每小时回馏3-5次较宜,一般提取10小时左右。 4.提取完毕,待乙醚完全流入小烧瓶时取滤纸包,再回馏一次以洗涤浸提管。继续加热,待浸提管内乙醚面接近虹吸管上端而末流小烧瓶前,倒出浸提管中的乙醚,如果小烧瓶中尚留乙醚,则继续加热蒸发,直至小烧瓶中溶剂基本蒸完。停止加热,取下小烧瓶,用吹风机在通风橱中将瓶中残留乙醚吹尽。再置103-105℃烘箱中烘半小时,取出冷却后立即称重。 5.计算:粗脂肪含量(%)=提取瓶的增重(g)/样品重量(g)×100 注意事项乙醚为易燃品,切忌明火加热,同时要注意提取器各联接处有否漏气以及冷凝管效果是否良好,以免大量乙醚气外逸,使人麻醉。 (二)、碘值的测定 [原理] 脂肪中的不饱和脂肪酸碳链上有不饱和键,可以吸收卤素(Cl2、Br2或I2)。不饱和键数目越多,吸收的卤素量也越多。每100克脂肪,在一定条件下,所吸收的碘的克数,设为该脂肪的碘值,即碘值愈高,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愈高。 碘值是检定和鉴别油脂的一个重要常数,可以用来推算油、脂的定量组成。由于碘和脂肪的加成作用很慢,本实验采用汉诺斯(Hanus)溶液,它由碘与溴相混合产生IBr,溴化碘更易与脂肪起加成作用,该溶液中加入冰醋酸,可使溶液更加稳定,反应过程如下:

双氧水工艺简介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结合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情况,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每人撰写 2000~4000字左右的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摘要:双氧水的合成方法很多,目前工业上主要有三种生产方法:电解法、异丙醇法和蒽醌法,电解法和异丙醇法目前已被淘汰。我国双氧水生产能力中蒽醌法约占96.8%。该法具有技术先进,自动化程度高,能源消耗低、生产成本低、适合大规模生产等特点,主要原料氢源较广,可综合利用各种氢源,“三废”治理基本解决,具有较大的优越性。 关键词:双氧水;蒽醌法;萃取;工艺计算;结构设计;强度校核 过氧化氢俗称双氧水,分子式H 2O 2 ,相对分子质量34.01 ,是一种弱酸性的无色透明液 体,相对密度为1.4067 (25 ℃),熔点为-0.41 ℃,沸点为150.2℃,溶于水、醇、醚[1],不溶于石油醚,极不稳定,遇热、光、粗糙表面、重金属及其它杂质会引起分解,同时放出氧和热,为强氧化剂。在酸性条件下较稳定,有腐蚀性[2]。 1 生产工艺及其进展 目前,世界上双氧水的生产方法主要有电解法、异丙醇法、蒽醌法、阴极阳极还原法和氢氧直接化合法等。其中蒽醌法是目前国内外生产双氧水最主要的方法。 1.1电解法[1] [3] 电解法是生产双氧水的最早方法, 于1908 年实现工业化生产, 以后经过不断改进, 成为20 世纪前半期生产双氧水最主要的方法。它又可分为过硫酸法、过硫酸钾法和过硫酸铵法3 种生产方法。其中工业上主要采用过硫酸铵法。20 世纪90 年代前, 国内双氧水生产企业大多采用电解法, 该法电流效率高、工艺流程短、产品质量高, 但由于生产成本高, 已逐渐被淘汰。 1.2异丙醇法[ 4] 异丙醇法是在异丙醇中加入双氧水或其它过氧化物作为引发剂,用空气或氧气进行液相氧化,生成丙酮和双氧水,氧化生成物通过蒸发器,将双氧水同有机物及水分离,再经有机溶剂萃取净化,即得成品,同时副产丙酮。缺点是联产的丙酮也要求寻找消费市场, 且要消耗大量的异丙醇, 因此目前已经被淘汰。 1.3蒽醌法

过氧化氢溶液

过氧化氢溶液 百科名片 过氧化氢溶液(Hydrogen Peroxide Solution),本品为无色澄明液体;无臭或有类似臭氧的臭气;遇氧化物或还原物即迅速分解并发生泡沫,遇光易变质。消毒防腐药。适用于化脓性外耳道炎和中耳炎、文森口腔炎、齿龈脓漏、扁桃体炎及清洁伤口。清洁伤口,3%溶液。高浓度对皮肤和粘膜产生刺激性灼伤,形成一疼痛“白痂”。以本品连续应用漱口可产生舌乳头肥厚,属可逆性。本品溶液灌肠时,当含过氧化氢(H2O2)浓度≥0.75%可发生气栓或(和)肠坏疽。 【药品名称】 通用名:过氧化氢溶液 曾用名: 商品名: 英文名:Hydrogen Peroxide Sloution 汉语拼音:Guoyanghuaqing Rongye 本品主要成分及化学名称:过氧化氢。 分子式:H2O2 分子量:34.01 【性状】 本品为无色澄明液体;无臭或有类似臭氧的臭气;遇氧化物或还原物即迅速分解并发生泡沫,遇光易变质。 【药代动力学】 【适应症】 适用于化脓性外耳道炎和中耳炎、文森口腔炎、齿龈脓漏、扁桃体炎及清洁伤口。 【用法用量】 清洁伤口,3%溶液。 编辑本段注意事项 【不良反应】

高浓度对皮肤和粘膜产生刺激性灼伤,形成一疼痛“白痂”。以本品连续应用漱口可产生舌乳头肥厚,属可逆性。本品溶液灌肠时,当含过氧化氢(H2O2)浓度≥0.75%可发生气栓或(和)肠坏疽。 【禁忌】 【注意事项】 本品遇光、热易分解变质。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儿童用药】 【老年患者用药】 【药物相互作用】 不可与还原剂、强氧化剂、碱、碘化物混合使用。 【药物过量】 【规格】 溶液剂:3% 过氧化氢溶液(别名:双氧水) Hydrogen Peroxide Solution 为含3%过氧化氢的水溶液,具有消毒、防腐、除臭及清洁作用。过氧化氢遇到组织中的过氧化氢酶时,迅即分解而释放出新生氧,有杀菌、除臭、除污等功效。可用于清洗创面、溃疡、脓窦、耳内脓液,稀释至1% 浓度,可用于口腔炎、扁桃体炎及白喉等的口腔含漱。本品对厌氧菌感染尤为适用,对破伤风及气性坏疽的创面,可用3%溶液冲洗或湿敷。 【副作用】 有气栓出现。 编辑本段药物分析 方法名称: 过氧化氢溶液—过氧化氢的测定—中和滴定法 应用范围: 本方法采用滴定法测定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含量。 本方法适用于过氧化氢溶液。 方法原理: 取供试品加水定量稀释,再加入稀硫酸,用高锰酸钾滴定液(0.02 mol/L)滴定至溶液显蓝绿色,记录高锰酸钾滴定液的使用量,计算,即得。 试剂: 1. 水(新沸放置至室温) 2. 高锰酸钾滴定液(0.02 mol/L) 3. 基准草酸纳 仪器设备:

双氧水生产原理与工艺

双氧水生产原理与工艺 摘要:本文概述了双氧水性质、用途、主要生产方法及双氧水的生产现状 ,重点介绍了常见的蒽醌法生产双氧水工业生产原理及工艺。 关键字:双氧水,蒽醌法,工艺 1.1 双氧水性能、用途及常见的主要生产方法及生产现状 1.1.1双氧水的性质 一种二元弱,具有氧化性、还原性,是一种较好的氧化剂,本身被还原为水,不引入杂 质。可以用来制氧气、杀菌消毒。氢和氧的化合物。化学式H 2O 2 ,英文名称:hydrogen peroxide。特征是分子中有过氧键-O-O-。俗称双氧水。在自然界中仅以微量存在于雨雪和某些植物的液汁中。 纯净的过氧化氢是粘稠液体,能以任何比例与水混合。光照和铂、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的分解起催化作用。过氧化氢既是一种氧化剂,又是一种还原剂。在酸性介质中,可将碘化钾氧化为碘。但与强氧化剂(如高锰酸钾)作用时,则起还原作用。 1.1.2双氧水的用途 双氧水是一种绿色化工产品 ,其生产和使用过程几乎没有污染 ,故被称为“清洁”的化工产品 ,其应用前景日趋看好。最初双氧水仅用于医药和军工 ,逐步应用于化学品合成、纺织、造纸、环保、食品、医药、冶金和农业等广泛领域 ,市场需求日益扩大。双氧水主要用于漂白、化学品合成和环境保护等三大领域。并与相关产品相比 ,显示出绝 对的优势。例如:H 2O 2 用于各类织物的漂白 ,不仅是因为对纤维强度的损伤小、织物不易返 黄、手感适宜 ,对环境没有污染;在化学品合成方面 ,H 2O 2 可制造多种无机过氧化物 ,其中 最重要的是过硼酸钠和过碳酸钠 ,它们都是洗涤剂的添加剂 ,具有漂白消毒作用 ,用量很 大。H 2O 2 可用于处理有毒废水 ,其中处理最多和最有效的是硫化物、氰化物和酚类化合物。 H 2O 2 还可用于处理有毒废气 ,如SO 2 、 NO和 H 2 S等 ,处理的方式多样 ,效果良好;且用 H 2 O 2 处理有毒污染物时 ,处理范围广、效果好 ,且不产生二次污染。在我国双氧水主要应用于纺织业 ,而造纸业双氧水的消费比重比西欧、美国低得多;特别是环保行业 ,在国外双氧水的消费比重较高 ,而在我国却几乎是空白。因此挖掘环保型产品双氧水应用的巨大潜力在我

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的作用

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的作用 一、实验目的 1.了解过氧化氢酶的作用,掌握常用的测定过氧化氢酶的方法。 2.了解过氧化物酶的作用,掌握常用的测定过氧化物酶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氧化物酶是植物体内普通存在的、活性较高的一种酶。它与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及生长素的氧化等都有密切关系,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它的活性不断发生变化,因此测量这种酶,可以反映某一时期植物体内代谢的变化在过氧化物酶催化下,H2O2将愈创木酚氧化成茶褐色产物。此产物在470nm处有最大光吸收,故可通过测470nm下的吸光度变化测定过氧化物酶的活性(愈创木酚法)。 过氧化氢酶普遍存在于植物的所有组织中,其活性与植物的代谢强度及抗寒、抗病能力有一定关系。过氧化氢酶属于血红蛋白酶,含有铁,它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为水和分子氧,在此过程中起传递电子的作用,过氧化氢则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因此,可根据H2O2的消耗量或02的生成量测定该酶活力大小。 在反应系统中加入一定量(反应过量)的过氧化氢溶液,经酶促反应后,用标准高锰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滴定多余的过氧化氢,即可求出消耗的H2O2的量。 三、仪器、原料和试剂 (一)测定过氧化氢酶 仪器722型分光光度计,离心机,研钵,容量瓶,试管,吸管 原料 马铃薯块茎。 试剂 1.0.05mol/LpH5.5的磷酸缓冲液; 2.0.05mol/L愈创木酚溶液; 3.2%H2O2; 4.20%三氯乙酸。 (二)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测定 仪器 研钵,三角瓶,酸式滴定管,恒温水浴锅,容量瓶; 原料 小麦叶片 试剂 1.10%H2SO4 2.0.2mol/LpH7.8磷酸缓冲液 3.0.1mol/L高锰酸钾标准液:称取KMnO43.1605g,用新煮沸冷却蒸馏水配制成1000mL,再用0.1mol/L草酸溶液标定。 4.0.1mol/LH2O2:市售30%H202大约等于17.6mol/L,取30%H2O2溶掖 5.68mL,稀释至l000mL,用标准0.1mol/LKMnO4溶液(在酸性条件下)进行标定。 5.0.1mol/L草酸:称取优级纯H2C2O4·2K2O12.607g用蒸馏水溶解后,定容至1000mL。

双氧水生产原理与工艺

双氧水生产原理与工艺

双氧水生产原理与工艺 摘要:本文概述了双氧水性质、用途、主要生产方法及双氧水的生产现状,重点介绍了常见的蒽醌法生产双氧水工业生产原理及工艺。 关键字:双氧水,蒽醌法,工艺 1.1 双氧水性能、用途及常见的主要生产方法及生产现状 1.1.1双氧水的性质 一种二元弱,具有氧化性、还原性,是一种较好的氧化剂,本身被还原为水,不引入杂质。可以用来制氧气、杀菌消毒。氢和氧的化合物。化学式H2O2,英文名称:hydrogen peroxide。特征是分子中有过氧键-O-O-。俗称双氧水。在自然界中仅以微量存在于雨雪和某些植物的液汁中。 纯净的过氧化氢是粘稠液体,能以任何比例与水混合。光照和铂、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的分解起催化作用。过氧化氢既是一种氧化剂,又是一种还原剂。在酸性介质中,可将碘化钾氧化为碘。但与强氧化剂(如高锰酸钾)作用时,则起还原作用。 1.1.2双氧水的用途 双氧水是一种绿色化工产品,其生产和使用过程几乎没有污染,故被称为“清洁”的化工产品,其应用前景日趋看好。最初双氧水仅用于医药和军工,逐步应用于化学品合成、纺织、造纸、环保、食品、医药、冶金和农业等广泛领域,市场需求日益扩大。双氧水主要用于漂白、化学品合成和环境保护等三大领域。并与相关产品相比,显示出绝对的优势。例如:H2O2用于各类织物的漂白,不仅是因为对纤维强度的损伤小、织物不易返黄、手感适宜,对环境没有污染;在化学品合成方面,H2O2可制造多种无机过氧化物,其中最重要的是过硼酸钠和过碳酸钠,它们都是洗涤剂的添加剂,具有漂白消毒作用,用量很大。H2O2可

用于处理有毒废水,其中处理最多和最有效的是硫化物、氰化物和酚类化合物。H2O2还可用于处理有毒废气,如SO2、NO和H2S等,处理的方式多样,效果良好;且用H2O2处理有毒污染物时,处理范围广、效果好,且不产生二次污染。在我国双氧水主要应用于纺织业,而造纸业双氧水的消费比重比西欧、美国低得多;特别是环保行业,在国外双氧水的消费比重较高,而在我国却几乎是空白。因此挖掘环保型产品双氧水应用的巨大潜力在我国具有很大价值,同时也将为双氧水开辟更广阔的市场【1】。 1.1.3工业制法有:1)无机反应法:无机法是最早用于制备双氧水的方法,即用硫酸或磷酸酸化过氧化钡或其他无机过氧化物来制得双氧水,同时形成不溶于水的钡盐或其它物质。其反应方程式如下: BaO2+H2SO4=BaSO4+H2O2 NaO2+H2SO4+10 H2O=Na2SO4·10H2O+H2O2 其中过氧化钡可通过在氧气气氛下焙烧氧化钡制得。采用这种方法无法大规模生产双氧水,生成的不溶性钡盐也无法回收重新利用。后来有人发展了采用二氧化碳溶于水形成的碳酸来酸化过氧化钡制备双氧水,该法的优点是可以通过高温焙烧将生成的碳酸钡分解成氧化钡,从而循环利用氧化钡。该法制得的双氧水含量不高,操作麻烦并且耗能极大,在双氧水的工业生产方法中已经被淘汰。 2)水解有机过氧化物:与无机法相类似的是,水解过氧化有机物也能制得双氧水。首先控制乙醛通过自氧化形成过氧乙酸,然后水解生成的过氧乙酸,就可以得到双氧水和乙酸的混合物。要将该混合物中的过氧化氢分离出来,可以采用蒸馏的方法,也可以往该混合物中加入钙盐,使其中的过氧化氢形成过氧化钙沉淀下来,再采用酸化法制得双氧水。该法操作复杂,仅在专利中出现过,并无实际应用。 3)碳氢化合物自氧化:将碳氢化合物气相部分氧化可以直接制得双氧水,但该法中碳氢化合物可能会形成很多副产物,给双氧水的分离、提纯和浓缩带来很大不便,该法也只在专利中出现过,并无应用实例。也可先将碳氢化合物通过液相氧化反应形成相应的过氧化碳氢化合物,然后通过水解生成的过氧化物间接制得双氧水,仅有少许烃类可以通过该法得到较高的产率,报道较多的有叔丁基过氧化氢。 4)异丙醇氧化法:该法以异丙醇为原料,过氧化氢或其他过氧化物为引发剂,用空气或氧气进行液相氧化,生成过氧化氢和丙酮。该法由美国Shell公司开发成功,并在美、俄、日已经工业化生产。该法的缺点是需要消耗大量的异丙醇,投资大,并且在得到双氧水的同时

过氧化氢

过氧化氢 一、概述 过氧化氢,化学式H2O2。纯过氧化氢是淡蓝色的黏稠液体,可任意比例与水混溶,是一种强氧化剂,水溶液俗称双氧水,为无色透明液体。 二、性质 (一)物理性质 水溶液为无色透明液体,溶于水、醇、乙醚,不溶于苯、石油醚。纯过氧化氢是淡蓝色的粘稠液体,熔点-0.43℃,沸点150.2℃,纯的过氧化氢其分子构型会改变,所以熔沸点也会发生变化。凝固点时固体密度为1.71g/cm3,密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它的缔合程度比H2O大,所以它的介电常数和沸点比水高。 (二)化学性质 1.氧化性:可氧化某些还原剂,被还原成水。 2.还原性:和氯气、高锰酸钾等强氧化剂反应被氧化生成氧气。 3.弱酸性:过氧化氢是一种极弱的酸。 4.不稳定性,加热到153℃便猛烈的分解为水和氧气。 三、用途 双氧水的用途分医用、工业用、民用三种。 1、日常消毒的是医用双氧水,医用双氧水可杀灭肠道致病菌、

化脓性球菌,致病酵母菌,一般用于物体表面消毒。双氧水具有氧化作用,但医用双氧水浓度等于或低于3%,擦拭到创伤面,会有灼烧感、表面被氧化成白色并冒气泡,用清水清洗一下就可以了,过3—5分钟就恢复原来的肤色。 2、化学工业用作生产过硼酸钠、过碳酸钠、过氧乙酸、亚氯酸钠、过氧化硫脲等的原料,酒石酸、维生素等的氧化剂。医药工业用作杀菌剂、消毒剂,以及生产福美双杀虫剂和40l抗菌剂的氧化剂。印染工业用作棉织物的漂白剂,还原染料染色后的发色。用于生产金属盐类或其他化合物时除去铁及其他重金属。也用于电镀液,可除去无机杂质,提高镀件质量。还用于羊毛、生丝、象牙、纸浆、脂肪等的漂白。高浓度的过氧化氢可用作火箭动力助燃剂。 3、民用:处理厨房下水道的异味,到药店购买双氧水加水加洗衣粉倒进下水道可去污,消毒,杀菌;

催化剂对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影响分析

促进H2O2 分解的各类催化剂的实验探究 江苏省江都中学田薇 一、实验目的 我们知道,往过氧化氢中加入二氧化锰,其分解速率会大大提高,这主要是催化剂(二氧化锰)的功劳。那么,除了二氧化锰外,还有什么物质也能起到催化作用呢,不同催化剂的催化原理是否相同呢,其催化作用对实验环境有何要求呢?为此,我们利用手持技术设计了相关实验,从定量的角度探讨了不同类型和浓度的催化剂对过氧化氢反应速率快慢的影响,以揭示促进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的神秘面纱。 二、实验原理 H2O2分解的表观反应为:2H2O2→2H2O + O2↑,温度、溶液浓度、催化剂等对这一分解过程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本实验中着重分析催化剂这一因素的影响。H2O2分解的催化剂有两类,一类是我们所熟悉无机催化剂(如二氧化锰),另一类就是生物酶(过氧化氢酶)。 H2O2同时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的特点,因此在有可变价态金属(如二氧化锰、氧化铜、Fe3+、Fe2+)存在的情况下,过氧化氢可交替与金属发生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最终结果为过氧化氢被催化生成H2O和O2,而金属离子不发生变化。例如:MnO2催化过氧化氢: MnO2被H2O2还原成Mn2+,同时H2O2被氧化产生O2,但Mn2+又可被 氧化为MnO2,同时H2O2被还原成H2O,因而在反应前后似乎没有什么变化, 如此往复循环,使反应得以继续进行。 另一方面,生物体中也存在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过氧化氢酶。 过氧化氢酶是分子量约25万的血红素铁蛋白,分子结构中包含四个Fe(Ⅲ) 原卟啉基团。血红素中心的3价铁与卟啉的4个吡咯环上的N原子形成4个 配位键,与血红素平面的近侧(朝向四聚体核心的一侧)Tyr的酚羟基形成第5 个配位键。过氧化氢酶广泛存在于生物组织中,具有催化分解H2O2为H2O 和O2的功能。许多植物如蓖麻子,番茄,菠菜,玉米,棉花等中存在着不 同数目的CAT同工酶,少的有2种,多的达数10种。 酶催化反应的机理为:反应中酶的血红素卟啉环(Por)和铁先被

过氧化氢

过氧化氢 1. 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过氧化氢,30%水溶液 化学品英文名称:hydrogen peroxide 中文名称2:双氧水 主要用途:用于漂白,用于医药,也用作分析试剂。 2. 危险性概述 2.1 危险性类别:氧化剂、腐蚀品。 2.2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2.3健康危害:吸入本品蒸气或雾对呼吸道有强烈刺激性,一次大量吸入可引起肺炎或肺水 肿。眼直接接触液体可致不可逆损伤甚至失明。口服中毒出现腹痛、胸口痛、呼吸困难、呕 吐、一时性运动和感觉障碍、体温升高等。个别病例出现视力障碍、癫痫样痉挛、轻瘫。长 期接触本品可致接触性皮炎。 2.4 环境危害:无资料。 2.5燃爆危险:助燃。与可燃物混合会发生爆炸。在限制性空间中加热有爆炸危险。 3. 成分/组成信息 纯品■混合物□ 主要成分CAS RN 含量(%) 过氧化氢7722-84-1 ≥30.0 4. 急救措施 4.1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20~30 分钟。如有不适感,就医。 4.2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10~15 分钟。如有不适感,就医。 4.3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 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就医。 4.4食入:饮水,禁止催吐。如有不适感,就医。 5. 消防措施 5.1 危险特性:爆炸性强氧化剂。过氧化氢本身不燃,但能与可燃物反应放出大量热量和氧 气而引起着火爆炸。过氧化氢在pH值为 3.5~4.5 时最稳定,在碱性溶液中极易分解,在遇强光,特别是短波射线照射时也能发生分解。当加热到100℃以上时,开始急剧分解。它与许多有机物如糖、淀粉、醇类、石油产品等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在撞击、受热或电火花作用 下能发生爆炸。过氧化氢与许多无机化合物或杂质接触后会迅速分解而导致爆炸,放出大量的热量、氧和水蒸气。大多数重金属(如铁、铜、银、铅、汞、锌、钴、镍、铬、锰等) 及其氧化物和盐类都是活性催化剂,尘土、香烟灰、碳粉、铁锈等也能加速分解。浓度超过 74%的过氧化氢,在具有适当的点火源或温度的密闭容器中,能产生气相爆炸。 5.2 有害燃烧产物:无意义。 5.3灭火方法:本品不燃。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 5.4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消防人员须戴好防毒面具,在安全距离以外,在上风向灭火。尽 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禁止用砂土压盖。 6. 泄漏应急措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