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教育史—孙培青

中国教育史—孙培青

中国教育史—孙培青
中国教育史—孙培青

中国教育史精简笔记

第一章原始时期的教育

一、原始社会的生活和教育的起源原始教育的特点:

原始社会的教育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①原始社会没有私有财产,没有阶级,共同劳动,共同消费,因此教育也没有阶级性。

②原始社会教育的目的是为生产斗争和社会生活服务:基本内容是传授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以及社会生活常识。

③主要途径是通过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实践来进行,没有专门人员和专门机构

④教育手段是通过语言,口耳相传,观察模仿。

⑤男女教育有区别,根源在于分工;

⑥教育还没与专门的场所和专职人员。

二、古代学校的萌芽学校产生的历史条件:

①社会生产日益发展,有可能使一部分人脱离生产劳动专门办教育和受教育。

②社会事务日渐复杂,需要培养专门人员进行管理。

③文字的产生,文化知识更加丰富,有了更便利的学习条件和更丰富的学习内容,这就有必要和可能建立有组织的计划的专门教育机关。“成均”

第二章:夏商西周与春秋时期的教育

一、夏商的教育

①夏代的教育

已经进入有文字记载的文明时代;

教育工作是国家的重要事务,由国家机构中的六卿政务官之一的司徒主管教化;

实行教育职能的场所:序、校;

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把本阶级的成员及其后代培养成为能射善战的武士;

教育内容另一重要方面是宗教教育;

人伦道德教育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

总之在奴隶社会初期,国家已把教育事务作为行政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司徒负责管理教化,教育机构与政治行政机构结合,有国都的学校也有地方的学校,开始有了等级层次,教育为政治服务,突出表现在教育目的要培养奴隶主贵族的武士,教育内容重视军事训练;

②商代的教育

商代有成熟的文字可作为教育手段;

商代已根据不同年龄,提出不同的教育要求,实际划分了教育阶段;

商代教育的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军事教育、礼乐教育、书数教育;

二、西周的教育

①西周的社会

学在官府:惟官有书,而民无书;惟官有器,而民无器;惟官有学,而民无学;

②西周的学校制度:

大概可分为“国学”与“乡学”两种:1、国学西周的“国学”是专为奴隶主贵族子弟设立的。西周的“国学”按入学年龄和程度分成小学(强调德行教育,内容是德行艺仪几方面)、大学两级,小学设在宫廷附近,大学设在近郊,天子与诸侯的大学名称各异。2、乡学西周“乡学”是按照当时地方行政区域为一般奴隶主和部分庶民子弟设立的,规模比较简单,只

有小学一级。

③六艺教育

礼乐:礼(政治、伦理、道德、礼仪)乐(诗歌、音乐、舞蹈)

射御:射箭技术以及驾驭马拉战车的技术训练;

书数:文字书写以及算法;

三、春秋战国时期教育上的变革:

①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发生重大变革的时期,一般认为是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过渡时期。

②随着经济基础的变革,全部上层建筑也发生激剧的变化。

③文化教育方面也随之发生变化,其主要标志就是官学衰落,私学兴起。

官学衰落的原因:

①世袭制度造成贵族不重教育。

②王权衰落导致学校荒废。

③战争动乱打破了旧的文化垄断。

私学兴起:

①士阶层的变化与教育的新需要。

②私学兴起为百家争鸣开辟园地。

特点:自由办学、自由就学、自由讲学、自由竞争;

四、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在教育基本理论上的主张

1、教育的作用:

孔子主要从两方面论述了教育的作用和地位。

①教育和政治、经济、军事、法律的关系。(社会作用)孔子政治主张的基本出发点是“为政以德”,他认为教育工作本身就是一种政治工作,不一定直接去做官才算参与政治活动。②孔子认为,要治理好一个国家,有了众多的人口,就要努力发展经济,使它富足起来,还要加强教育,提高文化。

他还把“足食、足兵、民信”作为立国的基本要素,甚至认为在不得已时,食、兵都可去,民信不可失。

③治理国家只靠政令、刑律,不如德治和礼教,教育比政令、刑律更加重要和有效。

2、孔子还从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上论证了教育的作用,他承认人的成长,教育起着决定作用(个人作用)。

名词:“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人的本性是很接近的,后来之所以有较大的差别,是教育和学习的结果,人的聪明才智不是先天的,主要靠后天习得,无论何人,只要肯努力求学,就一定能获得成功)。

“有教无类”的基本含义:

就是主张打破少数奴隶主贵族对文化教育的垄断,扩大受教育的对象,使那些愿意学习而在经济条件和时间上又允许的人,不论贫富、贵贱以及“国别”,都可有受教育的权力和机会。评价有教无类:

①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扩大了受教育的范围,是顺应社会历史进步潮流,符合教育事业发展趋势的。

②孔子并不是主张人人平等地受教育,更谈不上主张普及教育。孔子一方面主张“有教无类”,另一方面,认为下等民众不必受教育,或不能受同等的教育,仍然坚持教育的等级观念。

3、关于教育的目的名词:“学而优则仕”:

通过教育来培养士、君子和成人,子夏说“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比较准确地概括了孔子关于教育目的的主张。

基本含义是主张把官职与学习紧密联系起来,则是无可怀疑的。有官职的人应该是受过教育并继续学习的人;受过教育的应该得到一定的官职,教育就是要培养这样的治国安民的贤能之士。

4、关于教育内容

孔子特别重视思想品质和伦理道德教育,在教育内容中有关这方面的科目占突出地位,一般文化知识的学习服从于道德教育的需要。在教育内容方面,孔子虽然重点突出诗、礼、乐,但对其他内容也不忽视。《诗》、《书》、《礼》、《易》、《春秋》都向学生传授。孔子在教育内容中排除了天命鬼神等迷信色彩的内容。

5、孔子的教学思想

(一)因材施教

这项原则主要解决教学中统一要求与个别差异的矛盾。孔子本人并没有提出“因材施教”这个命题,朱熹概括孔子的教学经验时,指出:“夫子教人各因其材”,遂有“因材施教”的名言。但孔子的教育实践却充分体现了这一原则,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从学生实际出发进行教育和教学。

(二)启发诱导

这项原则主要解决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调动学生积极性的矛盾。放弃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不对的,限制或压抑学生的积极性也是十分有害的。

(三)学思行结合

这项原则主要解决学习与思考,或掌握知识与发展思维的矛盾。孔子精辟地阐述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学习不加思考就会迷乱而不明,只思考不学习就会空乏而不实。

(四)好学与实事求是的态度

要有好学、乐学的态度;不耻下问的态度;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

6、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原则:

(一)立志

立志就是要确立人生的远大理想和宏伟目标,解决前进的动力。

(二)克己

道德修养的核心是要自己的内心世界符合社会公认的准则和规范,因此道德贵在自觉,道德教育贵在培养道德自觉。

(三)力行

身体力行也可以说要知行统一、言行一致。首先要成于内而形于外,道德修养的高低要见诸行动。

(四)中庸

恰到好处;

(五)内省

运用内省来提高修养;

(六)改过

道德教育的过程也可以说是一个发扬优点、长处和克服缺点、错误的过程。孔子认为社会上完美无缺的人是罕见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长处,同时也有缺点或错误,克服缺点与发扬优点往往是相辅相成的。

8、孔子关于教师的论述

(一)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1、孔子认为,作为一个教师,首要条件是具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教师必须先学好,然后才能教好,学好是教好的基础。

2、同时只有教师能够“学而不厌”,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3、教师学好是为了教好,所以“诲人不倦”是教师最可宝贵的品格,是最崇高的精神境界。(二)爱护学生

孔子把“仁者爱人”的精神倾注在学生身上,对学生怀着深厚的感情,正是对学生的热爱鼓舞他不知疲劳,全力教诲。

(三)以身作则

身教重于言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以身作则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孔子特别强调教师要以身作则,以自己的模范行动作学生的表率。

(四)温故知新

教师负有传递和发展文化知识的实名,既要注意集成,又要探索创新

(五)教学相长

孔丘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不是单方面的知识传授,而是教学相长的;

第三章:战国时期的教育

一、诸子百家私学的发展

①养士之风盛行;

②百家争鸣;

③私学发展

儒家私学

墨家私学:传授生产和科学知识,既是教学团体也带有宗教色彩;

道家私学;

法家私学;

二、齐国的稷下学官

①性质和特点:

性质:是一所由官家举办而由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学校,容纳百家,思想自由;是一所集讲学、著述、、育才活动为一体并兼有咨议作用的高等学府;

特点:学术自由(容纳百家、地位平等、相互争鸣与吸取)、待遇优厚;

②历史意义

稷下学官促进了战国时期思想学术的发展、显示了中国古代士人的独立性和创造精神,创造了出色的教育典范。

三、墨子的教育思想

①墨子的教育思想

1、教育作用

墨子很重视教育,希望用“上说下教”的方法来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他把教育作为实现“饥者得食,寒者得哀鸿,乱者得治”的三项根本措施之一。他特别强调发挥人的主动精神,认为决定人的宝贵贫贱不是命,而是“力”之强与不强。(强调主观努力)

墨子在强调主观努力的同时,十分重视环境的影响与教育的作用。

2、教育目的内容的主张

墨子主张教育要培“贤士”。“贤士”的主要品德是兼爱,有时也称作“兼士”。墨子培养的“贤士”与孔子培养的“君子”在本质上是相同的,都是要作治术人材。

墨子为了培养“贤士”,在教育内容上,除了以“兼爱”为核心的政治道德教育外,还有科学和技术教育、文史教育、培养思维能力的教育。.

3、教育、教学的主要原则

主动:“强说人”的主动精神。墨子不同意儒家“叩则鸣,不叩则不鸣”的消极等待态度。创造:

实践:

量力:

四、孟子的教育思想

1、教育的作用

社会作用:孟子认为教育的社会作用是“得民心”。“得民心”是“仁政”的社会关键,而教育是“得民心”的最有效措施。

个人作用:孟子认为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求放心”。认为人虽有先天的善性,但只是一种端倪。如果不受教育,不肯学习就会成为与禽兽差不多的小人。教育是扩充“善性”的过程;

2、教育目的.

以明人伦为中心的教育目的决定了教育内容是以孝悌为主体的道德教育。

3、理想人格

孟子在道德教育方面提出了下列原则:

第一,持志养气。孟子十分重视立志,认为道德修养首先要注意“尚志”、“持志”。与持志紧密相联的是“养气”,既要“持志”,又要“养气”。理智与情感的统一。

第二,反求诸已。孟子从性善论出发,特别重视道德教育中的自我修养。他认为道德教育的重要原则是“反求诸已”。就是要自我反省、自我监督、自我评价。

第三,动心忍性。意志锻炼,在逆境中得到磨砺。。

第四,存心养性。善端要成为实在的善行善性要靠存养和扩充。

4、关于教学的原则和方法

他在教学方面提出的主要原则和方法有下列几点:

深造自得:深入的学习和钻研,必须有自己的收获和间接,如此才能形成稳固而深刻地智慧,遇事则能左右逢源、挥洒自如;

盈科而进:学习和教学工作的循序渐进;

教亦多术:强调学习和教学过程循序渐进;

专心致志: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

五、荀子的教育思想

1、教育的作用

个人作用:他认为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着“化性起伪”的作用:

首先,人的贵贱、智慧、贫富都决定于后天的教育和学习。

荀子把环境影响与教育的作用加以区别:一方面承认环境对人的成长有重要影响,把环境的影响称为“渐”或“注错”。另一方面他又看到人是被动地受环境影响,强调人的主观努力,经过长期教育和经久学习,可以改变人的本性,他把人的这种个努力学习称为“积”“积靡”。

社会作用:荀子也很重视教育的社会作用。他认为教育能够统一思想,统一行劝,使兵劲城固,国富民强。

2、教育目的与教育内容

教育目的是培养由士到圣人等各种治术人材,要求教育培养推行礼法的“贤能之士”,或者说

具有儒家学者身份且长于治国理政的各级官僚。

教育内容就是诗、书、礼、乐、春秋。

在教育内容方面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荀子非常重视乐教。荀、孟教学不同主张:

3、荀子和孟子的关于教学的理论、原则和方法也有许多不同的特点。

孟子主张“内发”,荀子主张“外向”。

在学思的关系上,孟子比较强调“思”,荀子则特别重视“学”,荀子认为经过学习,掌握知识,才能利用自然,改造自然。

荀子把教学或学习的过程具体化为闻、见、知、行四个环节,并把行看作是学习的最终目标。这样孟子把教学或学习看作是“存养”、“内省”、“自得”的过程也是不同的。

孟子曾把学习解释为保存和发扬先天固有的“善性”,荀子把学习解释为接触外界,掌握知识,见诸行为,以美其身。

六、道家的教育思想

1、教育的作用:

强调自然人

2、理想人格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对自然天性的遵循;

3、学习与求知

涤除玄览与虚而待物;

其出弥远,其知甚少;

闻之疑始;

4、道家教育思想的特点是反对人为和反对教条,道家反对认为,首先是深刻揭露了社会发展伴随的罪恶,因此具有反抗的意味,但道家仅仅是抓住乃至放大了社会罪恶的一面,而否定了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其次是反对教育对社会原则的遵循,他们敏锐地看到了教育中社会原则与自然原则的矛盾,尤其是指出了人的自然本性如何保存的问题,但却夸大了两者的冲退,由此主张摒弃人对社会原则的服从。

七、法家的教育思想与实践

绝对的性恶论;

禁“二心私学”;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八、战国后期的教育论著

1、《大学》中的教育思想

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2、《中庸》中的教育思想

性与教;

中庸;

自诚明与自明诚;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3、《学记》中的教育思想

名词:《学记》:

《学记》是《礼记》中一篇,一般认为是战国末期思孟学派的著作,是中国教育史上和世界教育史上一部最早、最完整的教育学专著,全文仅有一千二百多字,对先秦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作了相当全面的总结和概括,论述了教育的作用、目的和任务,以及教育制度、教学内容、原则和方法,也谈到教师及师生关系。

《学记》把教育的作用概括为“建国君民”、“化民成俗”。

《学记》教育教学的原则:及时施教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学习观摩原则、长善救失原则、启发诱导原则、藏息相辅原则;

《学记》教学方法:讲解法、问答法、练习法;

4、《乐记》

乐的产生:产生于人的心理活动,产生与人的情感;

乐的作用:通过激发人内心的情来打动人,它对人的教育作用具有自然而然的感化,心悦诚服接受的特点。

第四章秦汉的教育

一、秦代的教育

秦代文教政策:统一文字、严禁私学、吏师制度

(一)“书同文”“行同伦”是推行共同文字、规范统一的社会伦理和行为习惯的政策。

“书同文”的目的是为了进行文字改革和统一文字的工作。

“行同伦”的目的是为了“首(百姓)改化,远迩同度(法度)”。这些措施进一步融汇了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对于促进统一的中华民族的共同心理状态的形成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设三老以掌教化”是为了对一般人民进行思想教化的政策。

(三)“颁挟书令”和“禁私学以吏为师”的政策,导致“焚书坑儒”

二、汉代的文教政策

(一)各家并存,推重“黄老之学”的汉初文教政策

重视知识分子作用

允许开办私学

废除挟书律

(二)汉武帝“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

“推明孔氏,抑黜百家”是一项统一学术思想和教育思想的政策

兴太学以养士

重视选举、任贤使能

汉武帝所采取的文教政策是符合封建社会政治和经济要求的,因此不仅为两汉诸帝王所延用,就是以后整个封建社会的诸皇朝,也只是做了一些修改和补充,没有什么根本性的大变动,所以我们说,汉代教育对以后两千年中国封建社会的教育起了规范化和定型化的作用。

三、汉代学校教育的发展和经学教育的特点

四、董仲舒的教育思想

一、三大文教政策的建议

思想统一:独尊儒术

设立太学:培养人才、推行教化

加强选举管理:量材而授官,录德而定位

二、关于教育作用的主张

(一)教育对人性的作用

董仲舒认为人性之质中有“仁气”有“贪气”认为人性兼含善恶的要素。

人性中有善的要素,但这善的要素并非即是善,善的要素必须通过人为的教育,才能使它进而为善。

(二)教育对社会的作用

董仲舒鉴于秦王朝对于人民实行“严刑峻法”而迅速被推翻的历史教训,主张实行“德教”。几乎把一个国家的治乱兴废都归于礼乐教化,政治上首要的事情就是“德教”。

三、关于道德教育

(一)德教是立政之本

虽然主张教化与刑罚并用,但强调以道德教化为本为主,刑罚为末为辅

(二)道德教育内容——“三纲五常”、“正谊明道”

董仲舒认为封建道德——“三纲五常”及相应的忠、孝、仁、义等,都出于“天意”,是道德的基本内容。

他说一个人如果有义,那么,“虽贫能自安”,如果不“义”,那么,“虽富莫能自存”。“正谊明道”也是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三)道德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1、“以仁安人,以义正我”董仲舒提出道德教育的原则——“正我”他认为道德教育中,“治我”要严,不要攻别人的恶,要自责而不要责人。

2、确定重义轻利的人生理想,意思是说,对体现封建国家利益原则的道义的追去,应高于对个人利益的追求。

3、“必仁且智”提出重视教育而又必须德智相辅,通过智育进行德育的方法。此外他还认为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要紧密结合起来。

五、关于教学内容和方法

(一)教学内容——“诗书礼乐”

董仲舒认为只有圣王才可能“发天意”“承天意”,人们学习的内容就应该是他们所制作的诗、书、礼、乐和封建的伦理道德等知识,至于自然知识那是不应该学习的。

(三)教学的原则和方法

1、强勉努力

2、专心致志他认为学习必须专心一致,始终好善求义才能知“天道”。

3、精思要旨

五、王充的教育思想

一、思想特征

对迷信烦琐的经学教育的批判,在《论衡》中,王充提到:天道自然;万物自生、万物一元;人死神灭。

二、论人性和教育的作用

(一)教育与人性的改良

决定人性的因素:正性、随性、遭性;

王充充分肯定教育的作用,首先肯定胎教、教育决定人性的发展方向、教育不仅可以改造人性,更是人类实现自身价值的必然途径;

(二)论教育对改造社会的作用

教育在发挥社会作用时所表现的隐效性;

三、培养“文人”和“鸿儒”的教育目标

“文吏、儒生、通人、文人、鸿儒”

“鸿儒”——理想的培养目标。王充把“鸿儒”当作理想的培养目标。

“鸿儒”能独立思考著、书立说。以为只有培养博通古今、著书说的“鸿儒”,才对社会有好处。

四、“博通百家”的教学内容

不仅儒家学术有益于政治,诸子百家的学说同样是“治国肥家之术,刺世讥俗之言”;不仅要求人们从书本中获得知识,而且要从现实的自然世界和人类社会中获得知识。

五、论学习

学知与闻见;

思考与求是;

“问难”与“距师”

第四章魏晋南北朝的教育

第一节魏晋南北朝的教育制度

一、西晋初立国子学

西晋短期的统一,学校还有发展。

门阀世族,为了保持他们优越的门第族望,在太学之外另立国子学。二、北魏正式建立郡国

学校制度

北魏由于政局相对稳定,因此学校比南朝发达,北魏重经学,设有国子、太学。普遍设置州郡学,并建立了州郡学校教育制度。三、专门学校的产生

三国魏明帝时,卫觊奏请置律博士,教授刑律,招收律学弟子员。晋武帝教习书法。

南朝研究儒经的“儒学”、研究佛老的“玄学”、研究历史的“史学”、研究词章的“文学”四科并立南朝开设医学。

四、私学与家庭教育的发展

魏晋时南北朝时期的学校教育虽因战乱而显衰颓,但私人讲学之风并未稍减,家庭教育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五、国内外文化教育的交流

国内各民族的文化教育在这个时期进行了大交流,北方诸民族进一步加速了融合的过程。中国与西方、南方及东北各邻邦都在经济文化教育各方面开始有更多的交流活动。

第二节魏晋南北朝的选士制度

魏晋南北朝时期分裂动乱,致使汉朝以来“乡举里选”为主的察举制度,事实上难以完全实行,于是实行“九品中正官人法”。一、设置中正

郡置小中正官,州置大中正官二、品第人物

中正负责察访与之同籍的士人,了解其家世源流,整理其德才表现材料,并据此做出简短的总评语,评定等级。三、按品授官

中正将品第士人的有关资料造成表册,定期交送司徒府以供吏部选官参考,通常是官位尊卑高低必须相符,即上品者任高官下品者任卑职。

第三节嵇康和颜之推的教育思想

一、嵇康的教育思想二、颜之推的教育思想(一)关于家庭教育思想

1、教育要及早进行颜之推认为家庭教育应从胎教开始,纵然做不到胎教也要及早从幼教起,越早越好。

2、把爱子和教子结合起来他认为对子女不可“无教而有爱”,爱得其所,爱得其法,把爱子女和教育子女结合起来。

3、注意环境习染对子女的影响他很注重环境习染对于子女的影响,告诫子弟要“慎交游”,要求审慎地看待子女左右的人。

4、重视家庭的语言教育他认为从小学好语言很重要。在家庭教育中,子女学习正确的语言,是做父母的重要责任。

第五章隋唐五代的教育

第一节隋代的教育

第二节唐代的文化教育政策和教育制度

一、唐代的文教政策二、唐代的教育制度三、唐代的科举制度唐承隋制,全面推行科举取仕办法,正式完成从“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的过渡,这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从此科举制度成了知识分子入仕的基本途径。

(一)科举考试的手续

唐代通过科举进身的主要是中小地主(即所谓庶族地主)出身的知识分子,他们的出身资历按当时规定经过三个途径来取得:一是由学校出身,叫“生徒”,二是由州县考送,叫做“乡贡”;三是由皇帝自诏,叫“制举”。(二)考试的科目和方法

唐科举设科繁多,常行的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字、明算等六科。另外,还不非常设的科目,如三礼、三传、一史、三史、开元礼、道举、童子科等。武则天亲行殿试,并增加武举。唐朝科举考试的主要方法有帖经、墨义、口试、策问、诗赋五种。

唐代科举对国家的作用:

唐王朝实行科举制度,的确满足了封建君主专制政治的要求,收到了集权中央、巩固封建统治的效果。第一,官吏选用大权由中央朝廷来行使,这就加强了全国政权统一和集中。第二,选

官有统一标准,全国要想做官的人都以全力去适应这些标准,这就加强了思想的统一。第三,向各地方的庶族地主、平民打开了门路,刺激、网罗了一批中下层知识分子,扩大了统治阶级的基础。第四,科举吸引全社会的知识分子,使他们埋头读书,养成极其驯服的性格,不易发生有满封建统治的不稳思想。

唐科举对教育的影响:利:

科举制度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第一,因为通过科举可以取得名位,一般出身低微的知识分子都强烈要求进学读书。科举制度的产生在客观上推动了封建教育的发展。第二,科举考试主是以儒家经典为内容,这对于结束魏晋以来学校教育所流行的清淡学风和玄虚思想,这对于学校教育学内容的统一和标准的一致,这对于造成当时出现的所谓“五尺童子耻于不闻文墨”的风气,也是具有积极意义的。第三,科目中有明法、明算、童子、武举等,这对于当时社会教育上出现的重文轻武、重经轻算、重成人轻儿童的陈规,或多或少进行了冲击,这也是具有积极意义。弊:

科举考试的内容局限于儒家的几部经典章句和华丽的诗赋,考试方法又注重死记硬背,在这种风气的影响下,学校的教学工作也就重文辞少实学,重记诵不求义理,充满了教条主义、形式主义的恶习,第二,科举考试把读书、应考和做官三件事紧密联系起来了。科举成了封建知识分子进入官场的阶梯,形成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人生哲学支配了学校教育,严重影响着一般知识分子的思想。科举考试的最后取舍权是由主考官、礼部、吏部、宰相、皇帝决定的,录取标准又多以权势门第为转移。一般知识分子如果没有靠山、门路,就很难有被录取的希望。在这种情况下,名利贪贿之风就公开泛滥起来,这严重地毒害着知识分子的精神面貌,败坏着学校和社会的风气。

第四节五代的教育

第五节韩愈和柳宗元的教育思想

一、韩愈的教育思想关于师论

韩愈关于师论:

师与道韩愈认为师是“传道”的,如果一个教师不能“传道”,那就不能成其为教师。传道须有师,卫道必须先重视向师学习。尊重师道就可以卫道了。道与业韩愈所谓“道”,是指儒家道统;所谓“业”,是指古文六艺之业,“道”是儒家基本思想基本精神;“业”,是指儒家经书,是载“道”的工具。教师的任务:

“传道”和“授业”是教师最主要的任务;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还有许多疑惑之处需要教师去解释。“解惑”就是教师的第三个任务。韩愈认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传道”与“授业”。因此,师与生的关系,就以“道”与“业”来衡量的。谁先有“道”谁就是教师;谁有专“业”学问,谁就是教师,教师不应受什么年龄、地位、资格等限制。关于学习方法

1、学业的精进在于勤勉学业的精深,在于勤奋刻苦,学业的荒废,在于嬉戏游乐;道德行为的成功在于深思熟虑,败毁在于因循苟且。

2、在博的基础上求精韩愈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领悟到了博与精的辩证关系。博与精是对立的统一,没有博就不可能有精,没有精,博也只不过是一种大杂烩。他一方面强调博学,另一方面又要求精约。

3、把学习与独创结合起来,韩愈认为“师古圣贤人”,要“师其意不师其辞”。以古人为师,不必拘泥于章句,而要学习其思想、方法,要活学。二、柳宗元的教育思想

他的教育思想,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文以明道,柳宗元认为文章是为阐明道理服务的,不能片面地追求形式漂亮、文采华丽、音节动听。这就是他的思想内容重于艺术形式的“文以明道”的思想,也是他的教学思想的一个组成部分,认为学习、教育、写作的目的在于明“道”。二、交以为师,认为应免去师、弟子的虚名,而真正保持着师友关系,取长补短,相互为师。他的“交以为师”,以师为友,把师生关系,变为师友关系,这里包涵有学术讨论上

的平等和民主的因素。

三、顺天致性,柳宗元认为教育儿童的根本方法是“不害其长”,“不抑耗其实”,这是一种自然主义倾向的教育思想。教育儿童,不能太过或不及,更不能人为地束缚或戕害儿童身心的发展。

四、博采众长,柳宗元主张广泛学习,博采众长。主张从各种著作中的不同特色和长处吸取丰富营养,加以融会贯通自成一家。

五、奋志厉义,鼓励太学生“奋志厉义”,作正义的斗争,对阳城整顿太学学风和太学生们大义凛然的正义之举给予高度评价,并对太学生采取“来者不拒”的态度,不能说是一种进步教育思想的表现。

第六章宋元时期的教育

第一节宋代的文教政策和教育制度一、宋代“重文”的文教政策二、北宋的“三次兴学”

(一)庆历兴学和胡瑗“苏湖教法”

北宋第一次兴学,是在仁宗庆历四年(1044年)范仲淹参知政事时。兴学内容主要有三:一、令州县立学。

二、改革科举考试内容。罢贴经墨义,着重策论和经学。三、改革太学。诏令下湖州取胡瑗之苏湖教法为太学改革的模式。苏湖教法:

改变当时崇尚辞赋的学风,而重经义及时务,在学中设经义斋和治学斋,根据学生专长和爱好分斋而教。教学方法也与传统的死记硬背不同,而是以明体达用,培养有实际才干的人为目标。他在教学中循循善诱,讲习解经“至有要义”,能联系实际,或利用直观。他还提倡实地考察,使学生获得感性知识。(二)熙宁、元丰兴学和王安石教育改革

宋神宗熙宁、元丰期间(1068-1078年),王安石两次为相,在推行变法过程中,实行教育改革,这是北宋第二次兴学。王安石对教育的改革主要有以下几点:

1、改革太学,创立“三舍法”创立太学“三舍法”,把太学分为外舍、内舍、上舍。

2、整顿地方学校

3、颁定《三经新义》

4、设置专门学校熙宁改革中,设置了武学、律学和医学等专门学校,以培养专门人才。

5、改革科举制度废除明经科,增加进士科名额。(三)崇宁兴学

北宋第三次兴学是徽宗崇宁元年(1102年)蔡京执政时发起的。下令全国兴学,行三舍法,地方县学学生,经考试可升州学,州学学生每三个贡太学。并不断续增州县学生,扩充学校。添置算学、书学、画学。三、宋代的教育制度

宋代中央官除国子学、太学外,尚设有若干专门学校,分别由国子监和各职能部门统辖。律学算学书学画学医学武学二、地方官学

宋代地方官学在学校管理方面稍有改进,设置主管地方教育的行政长官。实行“三舍法”。拨给学田,保障经费。

第三节宋代的科举制度

一、罢察举,重科举宋代科举变化:

(一)宋代各帝取士只以科举,察举之法罢废。(二)宋初对于科举特别重视,取士名额增加。(三)宋代对于科举进士及第的待遇也超过隋唐,凡中进士者立即授官,不须再经吏部考试。二、科举科目,内容及办法

宋代科举大体沿唐代之旧,宋初设有进士、九经、五经、开元礼、三史、三礼、三传、学究、明法等九科,而以进士科为最重。常科之外还有制科、武举及童科,均置废无常。

考试内容,宋初仍仿唐制,考试诗赋、贴经、墨义。宋代科举改为三年一举行,此后成为定制。三、科举的作用和影响

第三节宋代的书院

一、书院制度的起源

书院是中国自北宋到清代的一种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它在这一时期中,在政治上和教育上都有其重要的地位,起过重大作用。“书院”名称起用于唐代,其性质有官办、私办两种。但那时还不是聚徒讲学的教育组织,而是校刊、收藏经籍的场所。

宋既统一海内,乱世渐平,文风日起,士子纷纷要求就学读书,但当时政府尚无暇顾及教育,没有充足的实力兴学设校。书院就在这种形势之下兴起。它既满足了读书人求学要求,又为统治者解决了一个社会问题。二、北宋的著名书院及其兴衰六大书院:白鹿洞书院石鼓书院岳麓书院应天府书院嵩阳书院茅山书院

三、南宋书院的发达

四、书院的组织、教学和教规书院形成许多显著特点:

第一、书院是教学机构,同时又是学术研究机构。

第二、书院允许不同学派学者蒞院讲学,重视学术交流,开展争辩。第三、书院讲学可自由听讲,不受地域限制。

第四、书院教学以学生个人读书钻研为主,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书院教学多采用问难辩论式,注意启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能力。

第五、书院内师生关系比较融洽,师生间的感情相当深厚。

第四节辽金的教育

一、辽国的教育制度二、金国的教育制度

第五节元代的教育

一、元代“遵用汉法”的文教政策二、元代的学校制度三、元代的科举制度

第六节朱熹的教育思想

一、生平和教育活动

在知南康军时,重修白鹿洞书院,制定了著名的“白鹿洞书院揭示”。二、关于教育目的、作用的主张

朱熹承袭儒家学者的一贯主张,认为教育目的、作用就在于“明人伦”。道德教育:

朱熹强调教育目的、作用,是要适应宋代以来调整和强化封建伦理纲常的需要,坚持把道德教育放在首位。朱熹用理学思想论述教育目的、作用,就是为了论证封建伦理道德的合理性和永恒性,又把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伦理道德说成是“天理”必须遵守;又把违背或反抗封建道德的言行同归于“人欲”,必须禁止和根除。“存天理、灭人欲”,是其道德教育的根本任务。三、“小学”与“大学”的教学内容

朱熹关于教学内容的主张,是把教育分成“小学”和“大学”两个阶段。朱熹认为,八岁至十五岁是小学阶段,是打基础的阶段,教学内容是“学其事”,即须从洒扫应对进退开始,将伦常礼教教给儿童,进而教他们诗、书、礼、乐之文,使儿童在日常生活上,具体行事上,熟悉伦理纲常,达到存养已熟,根基已深的程度。

大学阶段是15岁以后。大学阶段使人明理的重要性,朱熹精心为此规划了教学内容和学习步骤,尤其是在浩繁的儒家著作中,提出《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书,作为“大学”的基本教材四、教学的原则和方法教学的原则有以下几点:(一)居敬穷理

所谓“居敬”就是正心、诚意、也可以说是“专一”。(二)学思力行(三)因材施教(四)循序渐进五、朱子读书法(名词)

朱子读书法六条,这六条是:(1)循序渐进,(2)熟读精思,(3)虚心涵泳,(4)切已体察,(5)著紧用力,(6)居敬持志。

第七章明代的教育

第一节明代的文教政策和教育制度

一、文教政策(一)崇儒纳士

明太祖朱元璋出身贫寒,在南征战中,懂得了读书的作用,认识到要取得政权,治理国家,没有儒学,没有儒士是不能成功的,因而在战乱时期就很重视文化教育,一方面他自己勤于学问,另一方成更注意罗致文人,留意人才的选拔和培养。明王朝建立之后,对人才的选取更加重视,措施亦更加有力。(二)创行八股取士

明王朝在思想领域极力推崇朱理学,并奉为官方的统治思想,对思想领域的不同学派加以排斥和压制,明太祖与刘基首创八股取士,从“四书”和“五经”中命题,以八股制义为定式,“代圣人立言”,并以朱熹

的《四书集注》为标准答案。(三)文化专制,禁锢思想

明王朝是以君主独裁为特点的封建专制政权。在文教领域里,朱元障实行了种种禁锢思想的措施。明朝对国子学和地方学校的教官和学生都进行严格的管理与控制。

二、学校的教育制度

第二节明代的科举制度

明代科举制度的特点:

1、自隋唐行科举以来,历代考试科目均有进士、九经、开元礼三史、三传、学究、明法等科,而明代却只有进士一科

2、明代考试内容包括经义、当代的诏诰、律令、经史和时务策等三方面。明初经义以“四书”、“五经”为限,而“四书”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做为官方统治思想的程朱理学,不仅被定为中央和地方各级官学教材,而且成为士人仕进的唯一根据。

3、明代科举分三场举行,每场所试内容和份量,乡试和会试完全相同。

4、考试所用文体,规定一律要用“八股”。

八股特点有三:第一,“八股”文之试题取于“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四书”已与“五经”齐名。第二、八股文章只能依据朱熹《四书集注》“代圣人立言”,不能丝毫阐发己意。第三、八股文章必须采用固定格式的排偶文体,否则不能入仕。

三、科举的作用和影响

科举成为唯一的入仕之阶。既然科举如此重要,作为科举附庸的封建教育,必须以科举之需为其内容和目的,而科举对教育影响最大者,莫过于“八股”,八股既为试文固定程式,于是学校教育的重点,也以教学八股为目的。

第三节宋元明时的私学

一、蒙学和经馆

私学大体分为两类,一是以识字和学习基本知识为主的“蒙学”,相当于“小学”;一类是在蒙学的基础上,学习儒家经典、理学著作,准备参加科举考试的“经馆”等,相当于“大学”二、蒙学教材《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第四节王守仁的教育思想

一、生平和教育活动

二、“心即理”、“致良知”学说和教育作用、目的的主张王守仁的教育思想是以他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观点为基础的。他的哲学思想的核心是“心即理”、“致良知”说。

王守仁认为,宇宙万物都靠心的认识而存在。万事万物都不在心外,而在心内之中。王守仁不承认有客观存在之理,反对朱熹“即物穷理”的思想,认为“心”与“理”是合二为一的。王守仁从“心即理”出发,把内心修养作为教育的根本问题,多次提到“存心”、“尽心”、“明心”、“收其放心”、“求得其心”一类的修养方法。

王守仁关于教育作用的主张,即是明心、存心、求得其心、即是支人欲,支习染,即是存天理,去人欲。王守仁认为教育目的是“明人伦”,而他的理论基础则是“致良知”说。“致良知”也就是“存天理,去人欲”,以实现“明人伦”的教育目的。三、关于教育内容的主张

为了实现其目的,他认为凡是有助于“求其心”者均可作为教育内容,读经、习礼、写字、弹琴、习射、无不可学。

名词:训蒙教约

“训蒙教约”,其训练标准为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目。所设科目为歌诗、习礼、读书三项。四、教学原则和方法(一)知行并进

王守仁在上曾提出“知行合一”说,这是与其“心即理”“致良知”说密切联系的一哲学观点。王守仁所谓的“知”、“行”基本是封建道德观念的“知”、“行”,他认为这种知行应当合一,而且本来是合一的。(二)自求自得

王守仁为了达到使学者“致良知”“明人伦”的目的,强调要引导学生“各得其心”,学习贵于自得。要达到自求自得,必须采取独立思考的方法,提倡怀疑,不盲目迷信书本、圣贤,并勇于坚持。

王守仁多次提到为学要循序渐进,不可躐等,循序渐进的原则,要求在教学上要顾到学者的心理发展水平,王守仁认为,良知到什么水平,教学就到什么水平,与循序渐进相联系,王守仁还强调因材施教。

王守仁从他的良知说出发,认为乐是心中本体,教学必须引起儿童的乐学情绪,鼓舞儿童兴趣的方法进行教学。

王守仁对当时儿童教育的状况进行了批判。

第八章鸦片战争前的清代教育

第一节清代的文教政策和教育制度一、文教政策二、教育制度

第二节清代的科举制度

一、科举考试制度和办法二、科举对学校教育的影响

科举考试吸引了一部分知识分子,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汉族地主及知识分子的反抗情绪。

清代科举考试对学校教育影响最大者乃是科举内容采用八股程式。八股文题必须取之于“四书”、“五经”。面对这种考试,作为科举准备场所的各级官学,只能以应付此等文章为务,不仅经世致用之学不能顾及,就是“四书”、“五经”,经义及文史书籍也不能基本弄懂,因此中央、地方官学虽设,只不过是有名无实的空架子而已,一些士子侥幸中式,亦多为无真才实学者。

第三节明末清初进步教育思想

明末清初进步教育思想形成:

十七世纪是中国封建社会大动荡的时代。政治、经济的巨大变动,有力地推动了思想领域的发展,思想和学术领域出现了进步思潮,代表人物有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颜元等人。他们以批判的、求实的精神,抒发了深刻而新颖的社会政治观点、哲学观点、历史观点,同时也提出了“别开生面”的具有进步意义的教育观点,对于官方传统的理学教育进行了深刻的批判,提出了具有初步民主思想的教育见解和主张。

明末清初的进步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和特点可以概括如下:

一、批判理学教育理论,进步思想家首先从批判程朱陆五的主客观唯心主义教育理论入手具体论述改革教育的意见

二、清初进步思想家,批判理学家在人性问题上的唯心主义先验论。进步思想家亦强烈反对理学家“存天理,灭人欲”的谬论。他们把理欲统一起来,认为理欲不可分离,天理寓于人之中。他提出人生应当达情欲,顺应和满足作为自然人的本能要求,反对理学家冷酷的、虚伪的禁欲主义。 (二)培养经世致用的实用人才

进步思想家对于教育应培养什么样人的问题非常重视。他们批判理学家空谈心性、侈谈伦理的“学为圣人”,提出要以“明到救世”为教育目的,培养具有挽救民族危亡和治理社会能力的治术人才。 (三)提倡“实学”,重视自然科学和技艺的学习

进步思想家教育内容的主张和其教育目的是一致的。为了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他们积极提倡“实学”,反对理学家的空疏义理之学。

进步思想家关于教育内容的主张,共同特点是重“实”,但其具体内容并不完全一致。

(四)提倡“主动”“习行”的教学方法

进步思想家从唯物主义认识论出发,提倡“主动”、“习行”的教学原则从而和理学家“主敬”、“主静”,“读书穷理”的学习态度和治学方法根本对立。(五)初步民主的教育主张

进步思想家抨击封建专制的政治制度的同时,对当时教育上的专制主义和科举学校制度进行了猛烈的抨击,提出了具有初步民主的思的教育改革意见

第四节王夫之的教育思想

一、生平二、教育思想

日生日成的人性论和教育作用人性论:

王夫之认为,人性是一种人类所具有的潜在发展能力,即所谓“气禀”。这种能力在生活环境变化过程中,

通过“新故相推”而发展,因此人性是“屡移而异”,“未成可成,已成可革”的。人性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日生日成”以至于善的。教育作用:

王夫之认为“习”在人性形成、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王夫之反对“生而知之”的观点。他认为,人的知识来源于与外界事物的接触,是通过后天的实际活动取得的,这也正是人和禽兽只有先天本能的重要区别。知行观和教育过程

王夫之在知行关系问题上,他主张行先知后,知行并进,互相为用。王夫之在知行二者中更注重“行”,而认为不能离行以为知,要在行上取得知识,要在行上检验知识。

王夫之“行先之后”,“行可兼得知,知不可兼行”的主张,是教育上的一条重要原则,正确地反映了教育过程的一般规律。学思结合的教学思想

王夫之认为,学与思的关系,是互相结合,互相补充,互相依赖的关系。他以为学要博学而思要深入,学要尽量吸取过去的成就而不可任凭自己的主观臆测,思要注意独立思考,深入钻研,不可为过去的框子所拘牵。学习的知识面愈广阔,思考愈可深远,愈可贯通。深入遇到困难,感到不够深刻就会愈益了解博学的必要。二者同时并重,互相促进,这样才可使学习有进步。教与学的原则和方法:

1、立志王夫之和其他学者一样,主张为学要以立志为先。

2、“有序”和“不息”相结合王夫之认为,教学不但要“习”,还要注重“时”,教学既要循序渐进,不躐等,不速成,又要有恒心,不间断。

3、因材施教王夫之主张教者必须了解受教者,必须根据受教育者的特点进行教育。

4、自勉与自得王夫之主张教师对学生的要求必须严格,绝不能降低标准去迎合苟且偷安的心理;学生对自己也应坚持高标准,不能要求教师降低要求,来迁就“俯从”自己的“易为”“无知”,否则将使学生陷于“不知不能”的悲境。作用:教师负有“正人心”的重要任务,条件是1、教师必须在实际行动与道德行上,能作学生的榜样。2、王夫之还要求教师必须有丰富的、正确的知识,能够“温故而知新”。

第五节颜元的教育思想

一、生平

二、对理学教育的批判

颜元的教育思想具有鲜明而强烈的战斗性。他从其唯物主义世界观出发,对传统教育进行了深刻批判。颜元对传统教育的批判,概括起来说他认为有三大祸害,即:毁坏人才,灭绝圣学和败坏社会风气。

1、所谓“毁坏人才”,他认为教育培养出来的人,多不学无术。

2、所谓“灭绝圣学”,是指,训诂、禅宗教育日盛,则孔门实事实理的学术便日见衰竭。

3、所谓“败坏风气”,是说传统教育,主静、读书、造成社会道德、经济和人才的衰败。三、教育思想(一)关于教育作用

颜元是从社会政治和人性两方面论述了教育的作用 1、他认为,教育培养人才是治国的基础。

2、颜元还认为,教育作用在于预防和去掉“引蔽习染”。他认为去掉引蔽习染,恢复人的善性,正是教育所应起的作用。(二)关于教育目的和内容培养人才的目的

颜元要求培养实用的人才,培养专业人才。

颜元的教育内容是和他教育目的的主张紧密相连的。既然颜元强调培养实用人才,因而其内容亦强调“实学”。

所以三事、六府、三物就是颜元所讲的“实学”,便是他所主张的教育内容。其实,颜元在谈教育内容时,多指“三物”而言。而在“三物”中又以“六艺”为最基本。所以六艺是他主张的最基本的教育内容,这也就是他屡次提及的“礼、乐、兵、农。”

(三)关于教学方法

颜元极为重视教学方法。其特点是,以唯物主义认识论为基础,强调“主动”、“习行”,从而和“主静”与偏重语言文字的传统教育方法根本对立。所谓主动的教学方法:就是要通过实际活动,通过具体的事去学去教。这种方法,不仅可以使人身体强健,筋骨强固,增强身体和精神的健康,而且可以有道德涵养的功用和经世致用的价值。

教人为学既然主动,就必须注重习行。“习”是颜元教学方法的中心原则。他认为只有习行才能取得真正知

识,也才能实际应用所教所学的知识。

“格物致知”是颜元习行原则的主要方法。他运用唯物主义观点解释“格物致知”,认为“物”就是客观实际存在的具体事和物。“格物”就是亲自去接触这个事,去做这件事,就象用手去格杀野兽,身实习之。实行之。只有通过“格物”,才能达到“致知”,获得真正知识。价值:

颜元教育思想,基本立场仍以维护封建统治为目的,唯物主义观点也有某些不彻底性。但从其主导思想来看,毕竟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后,新的市民阶级的利益,敢于冲破封建专制思想的束缚,向统治思想的理学宣战,提出了与之相对立的唯物主义教育理论和主张,在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并产生过深远影响。

第九章鸦片战争到太平天国革命时期的教育

第一节清末封建教育的腐败、没落,外国列强对中国文化教育侵略的开始一、清末教育的腐败、没落

鸦片战争前后,清朝已成为一个衰老的封建帝国,教育仍沿用旧制,日益空疏、腐败,各种矛盾加深。(一)科学制度的腐败舞弊司空见惯

(二)官学名存实亡,私学教育也空疏腐化(三)实行思想钳制,大兴文字狱

二、龚自珍、魏源等对清末教育的批评和改革主张(一)龚自珍,改良教育的主张

在教育上,他反对教育脱离实际,主张经世致用。他批评当时教育出来的人,都是些无识无学而又狂妄自大的人,指出了科学制度已到了穷途末路。

他主张应该研究有价值的学问,应该从空谈心性的“宋学”和繁琐的考据之学中解脱出来,研究实际问题,参加实际斗争。他呼吁要改功令,以收真才,提倡用政治、经济方面的实际问题,考试学生,了解其通达古今时事与否。(二)魏源学习西方,培养人才的思想

他认为,要改革清朝腐朽的政治统治,就必须革除社会上的两大弊病,一是“人心之寐”,一是“人才之虚”,在培养人才上要有务实和求实的精神,要有实际的本领和能战斗的能力。因此,对当时盛行的宋学、考据之学提出批评。他认为为正确的治学方法是“及之而后知”就是只有接触了那个事物,才可以得到那个事物的知识。他极力反对知识分子追求不切实际的学问,国家举行科举考试也应以实际问题测试士子。

《海国图志》是一部中国最早研究世界历史、地理及其他情况的系统著作。三、外国侵略者对华文化教育侵略的开端

(一)利用不平等条约,夺取在中国办教育的特权(二)开办教会学校

(三)利用出版机构,举办“慈善”事业

第二节太平天国革命的教育

一、对封建主义教育的冲击与批判二、太平天国的文教改革(一)实行普遍的平等的教育

在其革命的纲领《天朝田亩制度》中,太平天国施教的对象包括所有群众——男女老少。对于妇女、士兵及所有的农民群众,都实行广泛的教育太平天国这种不分贫富、贵践、男女平等的普遍的教育,是教育史上光辉的一页。(二)改革教育内容,编辑新教材

太平天国基本上废除了原来以孔孟之道为中心的教育内容,经过删改的儒家经书虽然是可以读,也可以教了,但太平天国官方并未镌刻,没大量发行。作为教材,还主要是他们自己编的官书。主要有《旧遗诏圣书》、《新遗诏圣书》、《真命诏旨书》、《三字经》、《幼学诗》、《御制千字诏》等。《三字经》对于自然科学知识除童蒙教材中包含了一些以外,在学馆中也要学习西方文明科学技术知识,许多革命将领的子弟都曾学习过外国语、机械学、地理学等。

(三)改革考试制度

太平天国选择人,才主要是在革命实践中进行,在建都南京后,为解决务方面人才的急需,也曾延用了科举取士的办法,但却进行了一些重要的改革。

太平天国的科举考试,废除了封建门第出身,妇女同样可以参加考试,一八五三年曾特为妇女开设女科。(四)文风与文字改革

太平天国还下旨改革文风和文字,主张文章要朴实明晓,反对浮文巧语,在文字上也改了数十个字,多是因避讳,但有的也起了简化作用。三、洪仁玕的教育主张洪仁玕的文化教育改革:

(一)批判了封建文化习俗。他认为在文化教育上,中国存在着各种“骄奢之习”,必须“移风易俗”,并且要“自上化之”(二)学习西方资产阶级文化教育与科学技术,他认为中国传统教育“不务实学,专事浮文”而西方文化教育是重视科学技术的,主张学习制造火车、轮船、钟表等近代科学技术。(三)“德才兼备”的教育目的和“三宝”的教育内容。洪仁玕认为要永保太平天国的江山,必须培养“德才兼备”的“文武兼通”的人才,他认为贤才必文武兼备,要文可兼武,武可兼文,这才是太平天国所需要的“新民”、“新人”。为培养这种人才,他提出施以“三宝”教育,主张以宗教道德、科学技术知识和文学艺术作为教育内容。

(四)主张办新式学校,赞赏西方教育制度。第十章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时期的教育

第一节洋务运动时期的教育

一、创办新式学堂

洋务教育是洋务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既适应帝国主义的需要,又符合清朝统治者的利益。一八六二年,清政府在北京开设京师同文馆。这是一所洋务学堂。以后,洋务学堂不断开设。在洋务运动中遍设的洋务学堂,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方言学堂,也就是外国语学堂。第二类是军事学堂,第三类是技术学堂。后两类亦可合称军事技术学堂。对同文馆评述:

京师同文馆是我国最早的官办新式学校。同文馆创立之初,是专修外国语学校,学生都是从满族亲贵中选取的十三、四岁的少年。初创时有英文馆,后增加法文馆和俄文馆。

同文馆的课程,外语居于首位,以后课程有所增加,同文馆的教育,特别重视对学生封建道德习惯的培养,在学校管理上,受外国列强控制。学校经费由海关拨款,而海关则由海关税务司英国人赫德掌管,管理学校的大权也逐步落入外国人手中。

同文馆的性质:同文馆既有封建性,又有殖民性,是清朝政府和外国资本主义在教育上相互结合的产物,同文馆和它以后出现的一批洋务学堂,是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教育的开端。它不仅具有了新的办学形式,而且在外国学校演进为综合性学校以后,增设了一系列自然科学课程,科学教育正式列入中国教育制度之中,教育向前迈进了重要的一步。二、留学教育

洋务派除办学以外,还开了我国公费留学生的先声。他们曾派不少留学生到英国、法国、美国、日本等国学习军事、技术和自然科学。留学活中,最著名的是容闳率一百二十名幼童留学美国。洋务教育的影响:洋务教育具有深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色彩,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的开端,它是在不改变封建教育的根基的基础上,增添些西方新教育的因素,其成效是可怜的。但从中国教育的演进来考察,洋务教育,办了中国第一批新式学校;“西学”如数学、天文、物理、化学等被正式列入教学内容;培养了一批近代第一批新式知识分子等。洋务运动教育在中国教育发展史上的地位也是不能忽视的。

第二节张之洞的教育思想

一、生平和教育活动

教育活动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整顿封建传统教育;二是兴办洋务教育;三是制定和推行新教育制度。张之洞发表《劝学篇》,全面阐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教育观点。他参加主持起草了《奏定学堂章程》,制定了我国第一个近代学制,同时力促废除科学制度,积极推行不断完善清末新学制。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教育思想

张之洞的基本教育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也叫“旧学为体,新学为用”。这个思想集中地反映在《劝学编》中。“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基本思想,是说教育首先要传授经史之学,这是一切学问的基础,要放在率先的地位,然后再学习西学中有用的东西,以补充中学的不足。他认为,中学的作用在于“固其根柢,端其识趣”是必须学好的。然后择西学。他把中学中的内容概括为经、史、子集。其中,他尤其强调“明纲”。西政的赋税武务等制度:

西学包括西史、西艺、西政。西史、亦即西方各国历史;西艺与西政,按他自己的解释:“学校、地理、度支、赋税、武备、律例、劝工、通商、西政;算、会、矿、医、声、光、化、电、西艺也。”

第三节戊戌变法时期的教育改革

一、维新派和顽固派、洋务派在教育问题上的争论二、维新派在变法运动中创办的学校名词:万木草堂万

木草堂:于一八九一年到一八九五年由康有为在广州长兴里设立,是康有为宣传变法思想形成就法理论,培养变法人才的重要阵地。万木草堂施教内容,有中国经史、诸子之学,也有包括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内在西学。是德、智、体、美兼而有之。从教育方法上来看,他教学还具有“循循善诱”、“至诚恳恳”、“诲人不倦”的特点,讲课十分生动,振奋人心,在教学的组织管理方面,康有为自任总教授、总监督,还在学生中选举三至六人为学长,分别在各科协助他教学。图书、仪器也由学生自己管理。名词:时务学堂

时务学堂:一八九七年十月,由熊希齡、陈宝箴、黄遵宪、梁启超、谭嗣同在湖南长沙创办。梁启超被聘为中文总教习,谭嗣同唐才常任分教习。时务学堂办学目的,是要使学生有变法思想,有广博的知识。这个学堂的功课分普通学和专门学。普通学科有诸子学、经学、公理学和中外史治学及格算诸学之粗浅者,专门学分三部分:公法学、掌故学、格算学。三、“百日维新”中的教育改革

(一)废除八股,改革科举制度,光绪帝谕自下科为始,乡会试用童岁科各试,向用四书文者,一律改试策论。进士、举人、秀才的考试,原来的八股文一律改为策论。在规定的考试之外,还开设考试经世致用的学问,——经济特科(法律、财政、外交、物理学)以选拔新政人才,(二)在北京设立京师太学堂,(三)筹办高等、中等、初等各级学堂和各种专门学堂。(四)派人出国游学

(五)建立译书局和编译学堂,编译学堂外国教科书及其他书籍。意义:从这些改革措施可以看出,有关教育制度的改革,是富有资本主义色彩的,对封建主义的传统教育进行了重大冲击,这些改革措施体现了资产阶级维新派发展本主义的愿望,他们教育主张得到了某一些实现。

第四节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的教育思想

一、康有为的教育思想

(二)论教育的作用:康有为认为历史是变化发展的。他认为当时中国应该由封建主义的君主专制制度向资本主义性质的君主立宪制转化。转化的关键是变法,变法之第一步在教育。在人的培养上,他认为学习改变人的善恶。(三)变科举,废除八股的主张。康有为认为当时的科举制度立法过严,用八股、试贴、楷法这一套严格规定了考试的内容,体载、甚至答卷的字体,束缚了士子的头脑,使学者学不到真才实学,对于武试,他指出中国培养和选择军事人才,还用一千多年前唐翰的旧制,无法对抗西方的洋炮洋枪、非改革不可,

鉴于上述,他主张文试要“立废除八股”、“罢试贴”、“勿尚楷法”,以中国文学、策论、外国科学代之。武试要停止弓刀步石及旗兵弓矢,用武备学校培养人才

(四)兴办学校,建立资产阶级性的教育制度,

康有为认为,一方面要废除八股,改科举,另一方面要大力兴办学校,他认为废除八股好似治病,但病去掉后,身体不一定很健壮,还要“培中气”,这是最积极的办法。他说兴学校就是起培中气的作用,只有遍设各学,才能才艺足用,达到救国救民的目的。他曾介绍了欧、美、日、德兴学的情况,建议“远法德国,近采日本,以定学制”。

(五)《大同书》中的教育思想

《大同书》攻击了社会不平等现象,提出去国、去家、实行男女平等的主张,按康有为的理想,这个教育制度,是每个社会成员都有享受的,并且皆为公费。评价“大同书”

《大同书》中的教育思想,也反映了很多封建主义的教育思想,特别是对学生道德训练的要求,封建色彩还较明显。但是康有为在书中提出一个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教育制度,重视学龄前教育,主张男女平等,指出对儿童应实行德、智、体、美、诸方面的教育等,这些都是应该肯定的。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它只不过是资产阶级改良派的美好的愿望而已。二、梁启超的教育思想论教育的作用、目的梁启超和他的老师一样,认为变法一方面要说服皇帝宣布改制,一方面要靠教育以开民智。他还特别重视确定教育目的,认为国家施行国民教育,是使教育成为制造国民的工具,他提出了国民教育的思想,主张培养“特色的国民”,使他们有能力参加与物竞天择的斗争。论废八股,变科举,兴学校,他公开批评以八股为中心的科举考试制度,主张创办资产阶级性质的学校,他特别重视儿童教育,十分赞赏西方儿童教育,主张为孩子办新式学校,学习要循序渐进,先识字,次辨训,次造句,次成文,不躐等也。教育内容应该丰富多彩,要合乎

儿童年龄特征。要改进教学方法,他建议孩子一天学习不超过三小时,使其不太劳累,防止造成他们对于求学的畏难情绪。建议为孩子们编辑一套蒙学书籍,在《论幼学》一文中还专门为八~十二岁儿童拟了一个教学程序表,把孩子从早晨八点上课至下午五点散学的全部活动分十一项作了具体的安排。论子女教育,他认为中国女子不学,是国弱的原因之一。对女子学习的内容,他认为凡男子可学的,女子都可以学。

论师范教育,他认为师范教育是各种教育的基础。师范学校应该办在大学之先,与小学同办,首先培养小学教师。三、严复的教育思想论教育的作用

严复受达尔文的进化论和斯宾赛社会学说的影响,认为一个国家的强弱,取决于那个国家的民力强弱、民智高下和民德的好坏。他认为教育的任务就是教人以自强,给人民以智慧,救国之道,“惟急从教育上着手”。论学西学

在教育上,他极力提倡学习资产阶级新学,即学习西方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他不仅提倡学习西学的科学知识,而且主张效法西方科学家的研究方法。认为他们做学问的基本精神是“实”与“用”,就是要根据客观的事实探求真理,贯彻学以致用的精神。在自然科学研究和方法上,他还特别提倡实验的方法。严复主张全面学习西方的自然科学与社会政治学说,他认为洋务派讲西学,不过是抄袭西方资本主义的皮毛,真正的“西学”,要包括西方的“民主”,“政体”,“科学”论学制

为全面学习西学,他主张改革中国旧教育,建立新的教育制度。他提出了关于教育制度的设想,是一个新的教育体系:(一)蒙学学堂;(二)中学;(三)高等学堂预备科;(四)留学;(五)师范学堂,先在各省设立师范学堂,以后再设高等师范学堂,以培养师资。

第五节清末新教育制度的建立

一、科举制度的改革和废除

科举制度从改革到废除共分为三个步骤:

第一步是改革科举内容。第二步是递减科举中额。第三步是科举制度完全废止。二、清末的新学制的建立也就是“壬寅学制”

又一学制称为“癸卯学制”

癸卯学制是中国第一个经正式颁布并在全国范围内实际推行的学制。各级各类教育的情况:

(一)直系教育:从蒙养院至通儒院,共三段七级。各级主要情况:(二)师范教育:分初级师范学堂、优级师范学堂两极

(三)实业教育:分实业学堂、补习实业学堂、实业、师范、学堂三类三、清末教育行政机构的建立四、教育宗旨的厘订

五、新教育制度的实质和新学堂的兴办评价新教育制度:新教育制度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几千年封建传统教育的瓦解,资产阶级新教育的制度在形式上正式确立,这在中国教育制度的发展史上有其重要意义。中国教育,从此才有了统一的教育宗旨,完备的互相衔接的学校体系和从中央到地方的学校管理机构,这是从封建传统教育向近代教育转化的重要一步,对以后教育的发展无疑是有益的。这个学制虽然具有资本主义教育形式,但并没有脱离封建教育的精神。虽然具有了资本主义的形式,比起原来的封建教育制度是前进了一大步。但封建主义的实质是相当浓厚的地保存着,这个学制从学校体系,课程设置、教育行政组织都抄自国外(主要是日本)不切合中国实际,课程中除读经讲经占了大量的学时以外国语受到持别重视。性质:

以癸卯学制为主建立起来的新教育,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以后建立起来的半殖民半封建社会性质的教育制度,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政治与经济在教育上的反映。

第十一章辛亥革命时期的教育

第一节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教育活动

一、对封建专制主义教育的抨击

资产阶级革命派抨击封建专制主义教育是剥夺人权的奴隶教育,清朝统治者所开设的学堂都是奴隶学堂,所用的教科书都是奴隶教科书,教育内容的目的是培养各色各样的奴隶。

二、对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教育救国”论的批判

中国教育史练习题(孙培青版)

中国教育史练习题 第一章原始时期的教育 一、填空题 1、原始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人类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和人类自身身心发展的需要。2.从教育意义上说,原始宗教活动中的巫师又是原始文化知识的保存者和传播者,是知识分子的前身。 3.传说是黄帝命令他的史官仓颉创造了文字。 4.据文献记载,五帝时期已有叫庠和成均的教育场所,它们被看成是萌芽状态的学校。 二、判断题 (X )1、原始社会的教育已经有了专门的场所和专职人员。 三、简答 1、如何认识教育的起源问题。 2、氏族公社时期教育活动的重要方面有哪些? 3、原始社会的教育有哪些特点? 第二章夏、商、西周与春秋时期的教育 一、填空题 1、夏代在王都设立的最典型的教育场所为“_序__”,堪称是一种武备学校。 2、商代的甲骨文被看成是我国有系统文字的开始,和我们今天使用的汉字一脉相承。 3、西周的学校设置可分为两类:设在天子王城和诸侯国都的称国学,按年龄层次上可分为大学和小学两级;设于郊、野范围内的学校称乡学。 4、西周天子和诸侯国所设大学分别称辟雍和泮宫。 5、西周的学校教育内容主要表现为“六艺”,它们分别是指礼乐、射御、书数。 六方面知识和技能。 6、“天子失官,学在四夷”是春秋时期的历史现实,其结果是打破了“ 学在官府”的局面。 7、“不分贵贱种族,人人都可以受教育”,这个意思在孔丘的教育实践中可以概括为“有教无类”。 8、孔丘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编纂和核定的《_ 诗__》、《__书_》、《_礼_》、《乐》、《_ 易_》、《_春秋_》,成为儒学的基本经典和封建社会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 二、单项选择题 (C)1、“学在官府”是哪个历史时期的文化教育特征? A 商代B夏代C西周D东周 (B )2、中国历史上记载最早的儿童识字课本是什么? A《千字文》B《史籀篇》C《三字经》D《急就篇》 (C )3、下列哪个选项不是西周学校“六艺”教育的内容? A、射 B、御 C、诗 D、数 (D )4、孔子所认为的最高道德准则是什么? A、孝 B、礼 C、忠 D、仁 (B )5、在论述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中,提出“庶→富→教”这一思路的是哪位教育家? A、孟子 B、孔子 C、荀子 D、老子

《中国教育史》孙培青版--配套习题及答案

习题集锦 第一章原始时期的教育 一、填空题 1、原始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人类的需要和人类的需要。 2.从教育意义上说,原始宗教活动中的又是原始文化知识的保存者和传播者,是知识分子的前身。 3.传说是黄帝命令他的史官创造了文字。 4.据文献记载,五帝时期已有叫和的教育场所,它们被看成是萌芽状态的学校。 二、判断题 ()1、原始社会的教育已经有了专门的场所和专职人员。 二、简答 1、如何认识教育的起源问题。 2、氏族公社时期教育活动的重要方面有哪些? 3、原始社会的教育有哪些特点? 第二章夏、商、西周与春秋时期的教育 一、填空题 1、夏代在王都设立的最典型的教育场所为“___”,堪称是一种武备学校。 2、商代的被看成是我国有系统文字的开始,和我们今天使用的汉字一脉相承。 3、西周的学校设臵可分为两类:设在天子王城和诸侯国都的称,按年龄层次上可分为和两级;设于郊、野范围内的学校称。 4、西周天子和诸侯国所设大学分别称和。 5、西周的学校教育内容主要表现为“六艺”,它们分别是指、、、、、六方面知识和技能。 6、“天子失官,学在四夷”是时期的历史现实,其结果是打破了“”的局面。 7、“不分贵贱种族,人人都可以受教育”,这个意思在孔丘的教育实践中可以概括为“”。 8、孔丘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编纂和核定的《___》、《___》、《__》、《》、《__》、《__》,成为儒学的基本经典和封建社会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六经) 二、单项选择题 ()1、“学在官府”是哪个历史时期的文化教育特征? A 商代 B夏代 C西周 D东周 ()2、中国历史上记载最早的儿童识字课本是什么? A《千字文》 B《史籀篇》 C《三字经》 D《急就篇》 ()3、下列哪个选项不是西周学校“六艺”教育的内容? A、射 B、御 C、诗 D、数 ()4、孔子所认为的最高道德准则是什么? A、孝 B、礼 C、忠 D、仁 ()5、在论述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中,提出“庶→富→教”这一思路的是哪位教育家? A、孟子 B、孔子 C、荀子 D、老子

333教育综合_孙培青《中国教育史》(第三版)课后思考题答案

第一章 1.历史唯物主义关于教育起源问题提出什么理论? 答:自有人生,便有教育。人类社会特有的教育活动是起源于人类参与社会生活的需要和人类自身身心发展的需要。 2.氏族公社时期教育活动的重要方面有哪些? 答:(1)生产劳动的教育(2)生活习俗的教育(3)原始宗教教育(4)原始艺术教育(5)体格和军事训练。 3.试述原始时期教育的特点? 答:(1)教育目的一致,教育权利平等(2)以生产经验为教育内容,内容包括多个方面(3)教育活动在生产生活中进行(4)教育手段局限于言传身教(5)男女教育有别,根源在于分工(6)教育还没有专职场所和专职人员。 第二章 1.奴隶社会教育制度形成于何时?有哪些历史性变化? 答:形成于夏代。历史性变化: (1)教育目的:原始社会时期是为使社会成员适应群体生活和群体生产活动的需要;在夏代,把本阶级的成员及后代培养成能射善战的武士。 (2)教育内容:原始社会包括生产劳动教育、生活习俗教育、原始宗教教育、原始艺术教育、体格和军事训练;在夏代,变化有重视军事训练、宗教教育和人化道德教育。 (3)教育方式与手段:原始时期在于言传身教,教育在生产活动中进行;在夏代,教育主要为学校教育,夏都设东序为大学,西序为小学,地方上也有学校。 (4)等级性:原始时期教育权利平等;在夏代,教育具有明显的等级性。 2.六艺教育的内容是什么? 答:礼乐射御书数 礼:五礼: “以吉礼事邦国之鬼神祗, 以凶礼哀邦国之忧, 以宾礼亲邦, 以军礼同邦国, 以嘉礼亲万民”。 六仪:祭祀之容,宾客之容,朝廷之容,丧纪之容,军旅之容,车马之容。 乐:诗歌、音乐、舞蹈。乐教包括乐德、乐语和乐舞。 射:射箭的技术训练 御:驾驭马拉战车的技术训练 书:文字 数:数的顺序名称、记数的符号、甲子记日法、朔望的周期、计数的方法、十进位和四则运算。 总之,六艺教育既重视思想道德及文化知识 3.春秋时期历史性的教变革有何表现? 答:表现:私学取代官学。“官学衰废”“私学兴起”。由于世袭制度、王权衰落、战争动乱导致了官学衰废。而阶层的变化与教育的更新需要私学的兴起。与官学相比,私学建立在土地私有的个体经济基础上,私学的社会阶级基础是以新兴地主阶级为首的,包括工、农等自由民反奴隶主贵族统治的阶级联盟。私学在组织上政教分设,教育对象为平民,私学的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职业,是专业化的脑力劳动者;教育思想上,私学思想自由,各派有自己的的教学思想、教育实践;教育内容上,私学教育突破了“六艺”教育,传授各派政治观点;教育场所上,私学无固定场所,以教师为中心,可自由流动;私学目标是培养多规格人才。 4.孔丘在教育史上有哪些贡献? 答:1.教育在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中的作用,强调重视教育; 2.他创办大规模私学,开私人讲学之风,改变“学在官府”局面,成为百家争鸣的先驱; 3.实行“有教无类”的方针,扩大受教育的范围,是文化教育下移至平民; 4.培养从政的君子,提倡“学而优则仕”,为封建官僚制改革准备条件; 5.重视古代文化的继承与整理,编《诗》《书》《礼》《易》《乐》《春秋》作为教材,保存了中国古代文化; 6.总结教育实践经验,对教学方式有所创新,强调学思行相结合; 7.首倡启发式教学,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8.实行因材施教,发挥个人专长,造就 9.重视道德教育,以仁为最高道德准则 10.提出道德修养应遵循的重要原则,要重视立志,明确人生方向; 11.要求教师有良好职业道德,以身作则,学而不厌; 12.认真总结教育经验,提出不少创见,成为中华民族珍贵的教育遗产。 第三章 1.分析战国时期私学兴盛的原因? 答:战国时期是社会大转变时期,生产力大发展为更多的人脱离物质生产从事脑力劳动,为思想、科学、文化、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更丰富的物质产品和更宽广的活动舞台。战国时期又是一个大动荡大变革时期,各阶级矛盾尖锐,构成了战国时期思想学术、文化教育发展的社会基础。战国还是一个思想科学文化大繁荣时期,战国时期各政治集团为了加强自己的势力竞相网罗招致士人、由于士需经过一定的学习与训练才能造就,因此人们拜师求学,促进了私学的大发展。百家争鸣,各家各派为了传播自己的思想,进行施教,促进了私学的发展与兴盛(养士之风盛行与百家争鸣)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重点总结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第3版)重点总结 1原始时期的教育 原始时期的教育经历两个阶段:一是原始人群阶段,人类的教育刚产生,仅是不成熟的雏形;二是氏族公社阶段,教育得到发展,它的特点较为显著,能体现原始社会教育的本质。氏族公社末期,在教育上出现了阶级差别,将向阶级社会的教育过渡。原始社会的教育以氏族公社阶段的教育为代表,其特点如下: 第一,教育目的一致,教育权利平等。氏族公社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公社成员为了适应社会生活和集体生产劳动的需要,为了身心发展的需要,接受教育训练。集体的社会性的教育活动是为了培养合格的氏族成员,人人都具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利。 第二,以生活经验为教育内容,包容多种方面。原始社会所积累的经验知识虽然有限,但所学习的知识经验是多方面的,不仅要学习制造生产工具的经验,还要学习公共生活的规范,接受原始的艺术教育和原始的宗教教育。这些是参加氏族社会生活所不可少的。 第三,教育活动在生产生活中进行。教育活动与社会生产劳动、社会生活融为一体,过什么样的生活,就受什么样的生活教育。教育是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进行的,直接为生产和生活服务。 第四,教育的手段局限于言传身教。有声语言作为氏族成员之间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也成为进行教育的重要手段。凡是生产、生活经验的传授,公共生活规范的培养,都是利用口耳相传,并结合实际动作的示范和模仿。当时还没有比言传身教更为有效的教育手段。 第五,男女教育有区别,根源在于分工。由于男女生理、体质的差异,故有男女分工。男女所从事的社会劳动不同,所接受的教育也有区别。男的劳动侧重于狩猎、农耕、放牧;女的劳动侧重于采集、种植、家务、纺织。男女分别劳动,为适应这种需要,也分别进行教育。 第六,教育还没有专门的场所和专职人员。由于教育还没有从生产和生活中分化出来,多数的教育活动是分散进行的,随时随地开展教育性活动。负责教育的是有生产生活经验的长者,长者为师,对年青人进行知识经验的传授,但他们还不是从事教育的专职人员。 到了氏族公社的末期,由于社会条件的变化,教育发生重要的变化,出现了学校萌芽,旧的特点趋于消失,新的特点正在产生。原始社会的教育;不可避免地向阶级社会的教育方向转变。 2夏、商、西周与春秋时期的教育 中国奴隶制社会开始于夏朝。社会的阶级分化,是造成教育发生分化的直接原因。原始社会那种民主平等的教育发生了质的变化,学校由国家来组织和管理,少数贵族才有享受学校教育的特权,其目的是培养、训练居于奴隶之上的统治者。多数从事体力劳动的民众被排除在学校之外,只能在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中接受生活教育和统治者施行的教化。 奴隶社会的教育经历了一个发生发展的兴衰过程。夏代是奴隶社会教育形成的时期,商代时得到进一步发展,至西周则达到鼎盛阶段,到春秋时代就渐趋没落。商对夏的教育制度有所继承和发展,周对商的教育制度又有所继承和发展,西周教育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且具有特色的典型代表。 奴隶社会的经济、政治条件决定了当时只有官学而没有私学,官学机构与政治机构联系在一起,没有分离独立,历史上称这种现象为“学在官府”。西周按行政管理系统,分设国学与乡学,不同等级学校之间存在一定联系。按贵族子弟不同年龄阶段,分设小学、大学,教育内容有习小艺与习大艺之别,而其要求是先后贯通的。西周贵族教育制度在当时是世界

中国教育史—孙培青

中国教育史精简笔记 第一章原始时期的教育 一、原始社会的生活和教育的起源原始教育的特点: 原始社会的教育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①原始社会没有私有财产,没有阶级,共同劳动,共同消费,因此教育也没有阶级性。 ②原始社会教育的目的是为生产斗争和社会生活服务:基本内容是传授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以及社会生活常识。 ③主要途径是通过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实践来进行,没有专门人员和专门机构 ④教育手段是通过语言,口耳相传,观察模仿。 ⑤男女教育有区别,根源在于分工; ⑥教育还没与专门的场所和专职人员。 二、古代学校的萌芽学校产生的历史条件: ①社会生产日益发展,有可能使一部分人脱离生产劳动专门办教育和受教育。 ②社会事务日渐复杂,需要培养专门人员进行管理。 ③文字的产生,文化知识更加丰富,有了更便利的学习条件和更丰富的学习内容,这就有必要和可能建立有组织的计划的专门教育机关。“成均” 第二章:夏商西周与春秋时期的教育 一、夏商的教育 ①夏代的教育 已经进入有文字记载的文明时代; 教育工作是国家的重要事务,由国家机构中的六卿政务官之一的司徒主管教化; 实行教育职能的场所:序、校; 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把本阶级的成员及其后代培养成为能射善战的武士; 教育内容另一重要方面是宗教教育; 人伦道德教育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 总之在奴隶社会初期,国家已把教育事务作为行政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司徒负责管理教化,教育机构与政治行政机构结合,有国都的学校也有地方的学校,开始有了等级层次,教育为政治服务,突出表现在教育目的要培养奴隶主贵族的武士,教育内容重视军事训练; ②商代的教育 商代有成熟的文字可作为教育手段; 商代已根据不同年龄,提出不同的教育要求,实际划分了教育阶段; 商代教育的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军事教育、礼乐教育、书数教育; 二、西周的教育 ①西周的社会 学在官府:惟官有书,而民无书;惟官有器,而民无器;惟官有学,而民无学; ②西周的学校制度: 大概可分为“国学”与“乡学”两种:1、国学西周的“国学”是专为奴隶主贵族子弟设立的。西周的“国学”按入学年龄和程度分成小学(强调德行教育,内容是德行艺仪几方面)、大学两级,小学设在宫廷附近,大学设在近郊,天子与诸侯的大学名称各异。2、乡学西周“乡学”是按照当时地方行政区域为一般奴隶主和部分庶民子弟设立的,规模比较简单,只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第4版)学习辅导(宋辽金元时期的教育)【圣才出品】

第7章宋辽金元时期的教育 7.1 复习笔记 一、宋朝的文教政策和教育制度 1.文教政策 宋初的统治者在统一国家之后,对统治策略做了重大改变,由原来的重视“武功”,改为强调“文治”。与统治策略的这一转变相适应,确立了“兴文教,抑武事”的国策。概括地说,它主要表现为以下三方面: (1)重视科举,重用士人 北宋统治者为了巩固政权,开始重用文人,充任全国各级政权的官吏,军队也受文官节制。正因为政治上迫切需要文人,于是便利用传统的科举考试,大量取士。 (2)“三次兴学”,广设学校 宋初重视科举考试,却忽视了兴建学校培育人才,因此开始广设学校培育人才。“兴文教”的政策在宋初主要表现为重视科举选拔人才,在此之后,将侧重点放在兴学育才。自庆历四年(1044年)后,宋朝历史上先后出现了三次著名的兴学运动。 ①庆历兴学是由范仲淹在宋仁宗庆历四年主持的,兴学的主要措施有以下几点: 第一,普遍设立地方学校,诏州县立学; 第二,改革科举考试,规定科举考试先策,次论,次诗赋,罢贴经、墨义; 第三,创建太学,并在太学中推行胡瑗的“苏湖教法”。

②熙宁兴学是由王安石在宋神宗熙宁年间主持和推进的,教育的改革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改革太学,创立“三舍法”; 第二,恢复和发展州县地方学校; 第三,恢复与创立武学、律学、医学等专科学校; 第四,编撰《三经新义》,作为统一教材; 第五,改革科举制度。 ③崇宁兴学是蔡京在宋徽宗崇宁年间主持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全国普遍设立地方学校; 第二,建立县学、州学、太学三级相联系的学制系统; 第三,新建辟雍,发展太学; 第四,恢复设立医学,创立算学、书学、画学等专科学校; 第五,罢科举,改由学校取士。 上述三次兴学运动,虽然前两次均未能取得预期的效果,但都不同程度地将宋朝教育事业向前推进了一大步。第三次兴学,对宋朝教育事业发展所起的促进作用,更是超过了前两次。因此,这三次兴学运动是宋朝“兴文教”政策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体现。 (3)尊孔崇儒,提倡佛道 宋朝统治者尊孔崇儒,大力提倡佛、道,其主观目的是为了维护统治,但积极提倡的结果,使儒、佛、道三家在长期而激烈的斗争中,逐渐走上了融合的道路。最后终于孕育出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糅合佛、道思想而成的新的思想体系——理学思想,后经元、明、清统治者的不断提倡,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统治思想。 2.教育制度 宋朝的教育制度基本上沿袭唐制。宋初由于重视科举取士,虽设官学,而未被重视,自

《中国教育史》孙培青版--配套习题与答案

习题集锦第一章原始时期的教育一、填空题1、原始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人类的需要和人类的需要。

2.从教育意义上说,原始宗教活动中的又是原始文化知识的保存者和传播者,是知识分子的前身。3.传说是黄帝命令他的史官创造了文字。4.据文献记载,五帝时期已有叫和的教育场所,它们被看成是萌芽状态的学校。二、判断题()1、原始社会的教育已经有了专门的场所和专职人员。二、简答1、如何认识教育的起源问题。2、氏族公社时期教育活动的重要方面有哪些?3、原始社会的教育有哪些特点?第二章夏、商、西周与春秋时期的教育一、填空题1、夏代在王都设立的最典型的教育场所为“___”,堪称是一种武备学校。2、商代的被看成是我国有系统文字的开始,和我们今天使用的汉字一脉相承。3、西周的学校设臵可分为两类:设在天子王城和诸侯国都的称,按年龄层次上可分为和两级;设于郊、野范围内的学校称。4、西周天子和诸侯国所设大学分别称和。5、西周的学校教育内容主要表现为“六艺”,它们分别是指、、、、、六方面知识和技能。6、“天子失官,学在四夷”是时期的历史现实,其结果是打破了“”的局面。7、“不分贵贱种族,人人都可以受教育”,这个意思在孔丘的教育实践中可以概括为“”。8、孔丘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编纂和核定的《___》、

《___》、《__》、《》、《__》、《__》,成为儒学的基本经典和封建社会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六经)二、单项选择题()1、“学在官府”是哪个历史时期的文化教育特征?A 商代B夏代 C西周D东周()2、中国历史上记载最早的儿童识字课本是什么?A《千字文》B《史籀篇》C《三字经》D《急就篇》()3、下列哪个选项不是西周学校“六艺”教育的内容? A、射 B、御 C、诗 D、数()4、孔子所认为的最高道德准则是什么? A、孝 B、礼 C、忠 D、仁()5、在论述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中,提出“庶→富→教”这一思路的是哪位教育家?、老子D、荀子C、孔子B、孟子 A.

中国教育史孙培青版

第1章原始时期的教育 一、中国教育的起源 1.中国大地最早的人类 在中国土地上一有人类存在,就有教育活动,这也就是中国教育史的开端。 2.教育的起源 人类社会特有的教育活动,是起源于人类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和人类自身身心发展的需要,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3.原始社会的教育 (1)这种教育活动是在原始人群中,在生活实践过程中进行的,是一种名副其实的“生活教育”。 (2)原始社会的教育内容与当时的生活需要是相应的。社会生活需要成员学习的知识经验,都是与教育有关的内容。教育的基本方式为身教与言传,身教是做出示范动作以供模仿;言传是说明是非要领以传经验。这两方面通常是相辅而行。 二、氏族公社时期的教育 氏族公社时期主要的教育活动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生产劳动的教育 氏族公社时期劳动经验已较为丰富,使用的劳动工具已有显着的改进,这些生产工具的使用以及生产经验,需要在氏族成员之间进行推广,更需要年长经验丰富者传授给年青一代。 2.生活习俗的教育 未成年的男女也可旁听氏族长主持的公共事务民主集会讨论,接受民主精神的教育,年长者对未成年人进行尊敬长辈、听从指导、照顾孤老、爱护幼小、发扬团结互助精神的教导,举行成年礼仪式,对其体力、智力、毅力等方面进行考验和教育。 3.原始宗教教育 原始宗教活动在氏族公社时期极为普遍,这类活动有自然崇拜、图腾崇拜、鬼魂崇拜、祖先崇拜、巫术占卜等多种形式,其中含有不同程度的教育因素。 4.原始艺术的教育 氏族公社成员为了调节精神、增强体质、欢庆丰收、祝贺胜利、欢度节日、表示友好,均用歌舞表达,歌唱、舞蹈反映氏族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内容极其广泛,既是娱乐形式,又能发挥传授知识、宣传习俗的教育作用。 5.体格和军事训练 氏族公社要求所有成员都是生产劳动者,需要有健康的体格,才能参与对自然的斗争,经受艰苦环境的磨炼,所以氏族成员要懂得使用武器,接受一定的军事训练。 三、氏族公社末期学校的萌芽 氏族公社末期,社会经济、政治的变革,推动着教育不断发生变化,存在于社会生活中的教育逐渐分化出来,出现了学校的萌芽。 1.部落显贵世袭引起教育的变化 (1)等级教育出现 由于生产力的提高,剩余产品的存在,使部分人脱离生产转为脑力劳动者成为可能。从政治需要来看,伴随军事民主制向君主制的逐步转化,培养劳心者成为未来国家的官吏的需求与日俱增。适应社会劳心与劳力分工的需要,教育也逐渐分化为培养劳心者的专门教育和培养劳力者的社会教育两种类型。 (2)学校的萌芽出现 教育的早期分化,使教育设施也呈现出等级差别。这一时期出现了养老和教学兼行的机构“庠”,并将其分为上、下,安置不同社会地位的人,显示一定等级。这种机构是学校的萌芽。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重点总结精品

【关键字】化学、活动、历史、政治、方案、建议、道路、设想、方法、环节、条件、动力、前提、成就、成绩、领域、会议、质量、模式、计划、传统、地方、认识、问题、矛盾、系统、体制、有效、大力、自主、深入、整体、现代、合理、文明、民主、快速、配合、召开、统一、发展、建设、建立、制定、提出、发现、措施、阵地、规律、特点、局面、网络、格局、内涵、情绪、意识、思想、力量、成果、地位、根本、精神、要素、举措、基础、需要、权利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第3版)重点总结 1原始时期的教育 原始时期的教育经历两个阶段:一是原始人群阶段,人类的教育刚产生,仅是不成熟的雏形;二是氏族公社阶段,教育得到发展,它的特点较为显著,能体现原始社会教育的本质。氏族公社末期,在教育上出现了阶级差别,将向阶级社会的教育过渡。原始社会的教育以氏族公社阶段的教育为代表,其特点如下: 第一,教育目的一致,教育权利平等。氏族公社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公社成员为了适应社会生活和集体生产劳动的需要,为了身心发展的需要,接受教育训练。集体的社会性的教育活动是为了培养合格的氏族成员,人人都具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利。 第二,以生活经验为教育内容,包容多种方面。原始社会所积累的经验知识虽然有限,但所学习的知识经验是多方面的,不仅要学习制造生产工具的经验,还要学习公共生活的规范,接受原始的艺术教育和原始的宗教教育。这些是参加氏族社会生活所不可少的。 第三,教育活动在生产生活中进行。教育活动与社会生产劳动、社会生活融为一体,过什么样的生活,就受什么样的生活教育。教育是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进行的,直接为生产和生活服务。 第四,教育的手段局限于言传身教。有声语言作为氏族成员之间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也成为进行教育的重要手段。凡是生产、生活经验的传授,公共生活规范的培养,都是利用口耳相传,并结合实际动作的示范和模仿。当时还没有比言传身教更为有效的教育手段。 第五,男女教育有区别,根源在于分工。由于男女生理、体质的差异,故有男女分工。男女所从事的社会劳动不同,所接受的教育也有区别。男的劳动侧重于狩猎、农耕、放牧;女的劳动侧重于采集、种植、家务、纺织。男女分别劳动,为适应这种需要,也分别进行教育。 第六,教育还没有专门的场所和专职人员。由于教育还没有从生产和生活中分化出来,多数的教育活动是分散进行的,随时随地开展教育性活动。负责教育的是有生产生活经验的长者,长者为师,对年青人进行知识经验的传授,但他们还不是从事教育的专职人员。 到了氏族公社的末期,由于社会条件的变化,教育发生重要的变化,出现了学校萌芽,旧的特点趋于消失,新的特点正在产生。原始社会的教育;不可避免地向阶级社会的教育方向转变。 2夏、商、西周与春秋时期的教育 中国奴隶制社会开始于夏朝。社会的阶级分化,是造成教育发生分化的直接原因。原始社会那种民主平等的教育发生了质的变化,学校由国家来组织和管理,少数贵族才有享受学校教育的特权,其目的是培养、训练居于奴隶之上的统治者。多数从事体力劳动的民众被排除在学校之外,只能在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中接受生活教育和统治者施行的教化。 奴隶社会的教育经历了一个发生发展的兴衰过程。夏代是奴隶社会教育形成的时期,商代时得到进一步发展,至西周则达到鼎盛阶段,到春秋时代就渐趋没落。商对夏的教育制度有所继承和发展,周对商的教育制度又有所继承和发展,西周教育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

[全]孙培青《中国教育史》第4版重点笔记及考研真题整理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第4版重点笔记及考研真题 考研真题精选 一、单项选择题 1据古籍记载,我国学校教育设立“小学”始于()。[统考2019年研]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汉朝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礼记·明堂位》:“殷人设右学为大学,左学为小学,而作乐于篡宗。”《礼记·王制》:“殷人养国老于右学,养庶老于左学。”郑玄注:“上庠,右学,大学也,在西郊。下庠,左学,小学也,在国中王宫之东。”,这些材料说明我国商朝时期已经在学校教育中设立“小学”。 2孟轲认为人先天具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和是非之心,其中恻隐之心是()。[统考2019年研] A.仁之端

B.义之端 C.礼之端 D.智之端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孟子认为人性表现为四心: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3汉代书馆常用的识字教材有()。[统考2019年研] A.《仓颉篇》《凡将篇》《千字文》 B.《仓颉篇》《凡将篇》《三字经》 C.《仓颉篇》《凡将篇》《急就篇》 D.《急就篇》《三字经》《千字文》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汉代书馆常用的识字教材有《仓颉篇》《凡将篇》《急就篇》等。《仓颉篇》是秦朝李斯颁发的字书,成为儿童习字的课本;《凡将篇》是西汉文学家司马相如所著;《急就篇》是汉代黄门令史游所编,一直使用到唐代才被新的字书取代。《三字经》《百家姓》是宋元时期的识字教材。

4按照唐代礼制规定:学生初入学,约定时日,身着礼服,隆重举行拜师礼。同时还要求向学官敬献礼物,以示尊师。这一学礼制度被称为()。[统考2019年研] A.束脩礼 B.释奠礼 C.释菜礼 D.乡饮酒礼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束脩礼主要指拜师礼,源于孔子,“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即只要本人有学习的愿望,主动奉送10条干肉以履行师生见面礼,就可以成为弟子。释奠礼与释菜礼是古代学校的祭祀礼。乡饮酒礼是周代流行的宴饮风俗。5“切己体察”是朱熹“朱子读书法”的主要内容之一,其意思是指()。[统考2019年研] A.精神专一,集中注意力 B.量力而行,计划安排 C.不可先入为主,牵强附会

《中国教育史》笔记和名师孙培青习题详解

《中国教育史》笔记和名师孙培青习题详解 第1章原始时期的教育 1.1复习笔记 一、中国教育的起源 1中国大地最早的人类 在中国土地上一有人类存在,就有教育活动,这也就是中国教育史的开端。 2.教育的起源 人类社会特有的教育活动,是起源于人类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和人类自身身心发展的需要,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3.原始社会的教育 (1)这种教育活动是在原始人群的生活实践过程中进行的,是一种名副其实的“生活教育”。 (2)原始社会的教育内容与当时的生活需要是相应的。社会生活需要成员学习的知识经验,都是与教育有关的内容。教育的基本方式为身教与言传,身教是做出示范动作以供模仿;言传是说明是非要领以传经验。这两方面通常是相辅而行。 二、氏族公社时期的教育 氏族公社时期主要的教育活动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生产劳动的教育 氏族公社时期劳动经验已较为丰富,使用的劳动工具已有显著的改进,这些生产工具的使用以及生产经验,需要在氏族成员之间进行推广,更需要年长、经验丰富者传授给年轻一代。 2.生活习俗的教育 未成年的男女通过旁听氏族长主持的公共事务民主集会讨论,接受民主精神的教育;达到成人阶段时,须举行成年礼仪式,对其体力、智力、毅力等方面进行考验和教育。 3.原始宗教教育

原始宗教活动在氏族公社时期极为普遍,这类活动有自然崇拜、图腾崇拜、鬼魂崇拜、祖先崇拜、巫术占卜等多种形式,其中含有不同程度的教育因素。 4.原始艺术的教育 歌唱、舞蹈反映氏族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内容极其广泛,既是娱乐形式,又能发挥传授知识、宣传习俗的教育作用。 5.体格和军事训练 氏族公社要求所有成员都是生产劳动者,需要有健康的体格,才能参与对自然的斗争,经受艰苦环境的磨炼,所以氏族成员要懂得使用武器,接受一定的军事训练。 三、氏族公社末期学校的萌芽 氏族公社末期,社会经济、政治的变革,推动着教育不断发生变化,存在于社会生活中的教育逐渐分化出来,出现了学校的萌芽。 1.部落显贵世袭引起教育的变化 (1)等级教育出现 ①经济:由于生产力的提高造成了产品剩余,使部分人脱离生产转为脑力劳动者。 ②政治:军事民主制向君主制的逐步转化,更需要培养劳心者成为未来国家的官吏。 ③为适应社会劳心与劳力分工的需要,教育也逐渐分化为培养劳心者的专门教育和培养劳力者的社会教育两种类型。 (2)学校的萌芽出现 教育的早期分化,使教育设施也呈现出等级差别。这一时期出现了养老和教学兼行的机构“庠”,并将其分为上、下,安置不同社会地位的人,显示一定等级。这种机构是学校的萌芽。 (3)教育内容的变化 ①军事教育成为基本内容; ②“孝”成为道德教育的新内容; ③强调礼乐之教。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第3版)重点总结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第3版)重点总结 第1章原始时期的教育 原始时期的教育经历两个阶段:一是原始人群阶段,人类的教育刚产生,仅是不成熟的雏形;二是氏族公社阶段,教育得到发展,它的特点较为显著,能体现原始社会教育的本质。氏族公社末期,在教育上出现了阶级差别,将向阶级社会的教育过渡。原始社会的教育以氏族公社阶段的教育为代表,其特点如下:第一,教育目的一致,教育权利平等。氏族公社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公社成员为了适应社会生活和集体生产劳动的需要,为了身心发展的需要,接受教育训练。集体的社会性的教育活动是为了培养合格的氏族成员,人人都具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利。 第二,以生活经验为教育内容,包容多种方面。原始社会所积累的经验知识虽然有限,但所学习的知识经验是多方面的,不仅要学习制造生产工具的经验,还要学习公共生活的规范,接受原始的艺术教育和原始的宗教教育。这些是参加氏族社会生活所不可少的。 第三,教育活动在生产生活中进行。教育活动与社会生产劳动、社会生活融为一体,过什么样的生活,就受什么样的生活教育。教育是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进行的,直接为生产和生活服务。 第四,教育的手段局限于言传身教。有声语言作为氏族成员之间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也成为进行教育的重要手段。凡是生产、生活经验的传授,公共生活规范的培养,都是利用口耳相传,并结合实际动作的示范和模仿。当时还没有比言传身教更为有效的教育手段。 第五,男女教育有区别,根源在于分工。由于男女生理、体质的差异,故有男女分工。男女所从事的社会劳动不同,所接受的教育也有区别。男的劳动侧重于狩猎、农耕、放牧;女的劳动侧重于采集、种植、家务、纺织。男女分别劳动,为适应这种需要,也分别进行教育。 第六,教育还没有专门的场所和专职人员。由于教育还没有从生产和生活中分化出来,多数的教育活动是分散进行的,随时随地开展教育性活动。负责教育的是有生产生活经验的长者,长者为师,对年青人进行知识经验的传授,但他们还不是从事教育的专职人员。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 重点内容整理

第二章第三节“六艺教育” 一、六艺的内容 西周不论是国学还是乡学,不论是小学还是大学,都以“六艺”为基本学科,只是在要求上有层次的不同。六艺教育起源于夏代,商代有所发展,西周在继承商代礼仪教育的基础上,使它得到发展和充实。 1、礼乐: 奴隶主贵族的礼和乐是密切配合的,凡是行礼的地方,就需要有乐。礼乐贯穿于整个社会生活,体现了宗法等级制度,对青年一代政治思想、道德品行的培养有重大的作用。 礼:凡政治、伦理、道德、礼仪都包括在内,周礼的教育不仅在于养成礼仪规范,同时具有深刻的社会政治作用,通过礼制表明尊卑上下的等级关系,强化宗法制度和君臣等级制度。 乐:包括诗歌、舞蹈和音乐,是当时的艺术教育,陶冶人的感情,包含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要求,使强制性的礼转化为人们内在的道德和精神的需求。 2、射御: 射:拉弓射箭的技术。御:驾驭战车的技能。西周的武装力量以战车为主,武士必须有驾驭战车的技术,青年达到一定年龄就要受训练。 3、书数: 书:文字。西周时期把文字构造规律归纳为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六个方面,称为“六书”。当时有了我国最早的儿童识字课本——《史》。这是西周小学主要的教学内容。 数:算法,以及历法等与数字计算相关的知识。这也是西周小学的主要教学内容。 二、六艺的特征

西周的教育内容可以总称为六艺教育。它是西周教育的特征和标志。六艺教育包含多方面的教育因素。它既重视思想道德,也重视文化知识;既注重传统文化,也注重实用技能;既重视文事,也重视武事;既要符合礼仪规范,也要求个人道德修养。六艺教育有符合教育规律的历史经验,可供后世借鉴。 三、意义 “六艺”教育经历了夏、商的发展,到西周最为完备,是西周教育的特征和标志。“六艺“既重视思想道德,也重视文化知识;既重视传统文化,也重视实用技能;既重视文事,又重视武备;既要求符合礼仪规范,又要求内心情感修养。总之,“六艺”体现了文武兼备、诸育兼顾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文明发早期的辉煌。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第4版复习笔记及详解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第4版复习笔记及详解》才聪学习网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内容简介 本书是孙培青《中国教育史》(第4版)教材的学习辅导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整理名校笔记,浓缩内容精华。在参考了国内外名校名师讲授该教材的课堂笔记基础上,复习笔记部分对各章的重难点进行了整理,因此,本书的内容几乎浓缩了该教材的知识精华。 2.解析课后习题,提供详尽答案。本书参考了该教材的国内外配套资料和其他教材的相关知识对该教材的课(章)后习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并对相关重要知识点进行了延伸和归纳。 3.精选考研真题与强化习题,巩固教材重难点。本书根据该教材的重难点精选了部分考研真题与强化习题,并参考大量相关辅导资料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 目录

第1章原始时期的教育 1.1 复习笔记 1.2 课后习题详解 1.3 考研真题与强化习题详解 第2章夏、商、西周与春秋时期的教育2.1 复习笔记 2.2 课后习题详解 2.3 考研真题与强化习题详解 第3章战国时期的教育 3.1 复习笔记 3.2 课后习题详解 3.3 考研真题与强化习题详解 第4章秦汉时期的教育 4.1 复习笔记 4.2 课后习题详解 4.3 考研真题与强化习题详解 第5章魏晋商北朝时期的教育 5.1 复习笔记 5.2 课后习题详解 5.3 考研真题与强化习题详解 第6章隋唐时期的教育

6.1 复习笔记 6.2 课后习题详解 6.3 考研真题与强化习题详解 第7章宋辽金元时期的教育 7.1 复习笔记 7.2 课后习题详解 7.3 考研真题与强化习题详解 第8章明朝的教育 8.1 复习笔记 8.2 课后习题详解 8.3 考研真题与强化习题详解 第9章清初至鸦片战争前的教育 9.1 复习笔记 9.2 课后习题详解 9.3 考研真题与强化习题详解 第10章中国教育的近代转折 10.1 复习笔记 10.2 课后习题详解 10.3 考研真题与强化习题详解 第11章维新运动到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11.1 复习笔记 11.2 课后习题详解

《中国教育史》孙培青版习题答案

打印《中国教育史》孙培青版习题答案 第一章原始时期的教育 一、填空题 1、原始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人类参与社会生活的需要和人类自身身心发展的需要。 2.从教育意义上说,原始宗教活动中的巫师又是原始文化知识的保存者和传播者,是知识分 子的前身。 3.传说是黄帝命令他的史官仓颉创造了文字。 4.据文献记载,五帝时期已有叫“成均”和“庠”的教育场所,它们被看成是萌芽状态的学校。 二、判断题 (×)1、原始社会的教育已经有了专门的场所和专职人员。 三、简答 1、如何认识教育的起源问题。 答: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教育起源于人类参与社会生活的需要和人类自身身心发展的需要。 教育活动是一种交往活动,原始人的群居生活为成员之间的交流提供了基本条件,有利于年长一代向年青一代传授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的知识经验,使他们的身心获得发展。 原始社会的教育内容与原始生活的需要和生产技能是相应的。原始人类的教育意识是一个逐步加强的过程。在原始社会初期,人类将知识传授给别人、向别人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都很低,但随着人类的进化、社会的发展,知识的发现和积累,教育的意识性、目的性、计划性不断得到加强,最终摆脱教育与生活混同的状态。 2、氏族公社时期教育活动的重要方面有哪些? 答:(1)生产劳动教育 (2)生活习俗的教育 (3)原始宗教教育 (4)原始艺术教育 (5)体格和军事教育 3、原始社会的教育有哪些特点? 答:原始社会教育表现出与阶级社会教育迥然不同的一些特点: (1)教育的社会性和无阶级性。原始社会的集体生产与集体生活,决定了其教育也是集体的、公共的、社会性的活动,没有阶级的界限。 (2)教育不是专门的社会活动。原始社会的教育尚未从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分化出来,它的主要途径是通过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实践来进行。 (3)教育以口耳相传和观察模仿为主要手段,因为原始社会文字尚未出现,也没有专门的教学场所和教师,当时教育手段极为简陋,主要是口耳相传、观察模仿。 第二章夏、商、西周与春秋时期的教育 一、填空题 1、夏代在王都设立的最典型的教育场所为“__序__”,堪称是一种武备学校。 2、商代的甲骨文被看成是我国有系统文字的开始,和我们今天使用的汉字一脉相承。 3、西周的学校设置可分为两类:设在天子王城和诸侯国都的称国学 _,按年龄层次上可分为大 学和小学两级;设于郊、野范围内的学校称乡学。 4、西周天子和诸侯国所设大学分别称辟雍和泮宫。 5、西周的学校教育内容主要表现为“六艺”,它们分别是指礼、乐、射、御、书、数六方面知 识和技能。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复习提纲 - 副本

中国教育史复习题库 一、判断题 1. 自人类社会产生起,教育也就产生了。() 2. 人类最早的教育是在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实施,没有专门的教育机构和场所。() 3. 进入奴隶社会以后,生产劳动经验、知识、技能的传授也就由学校教育来完成了。() 4. 甲骨文中“多方小子其教戒”的卜辞说明:商代已有周边方国的青年来商朝留学。() 5. 甲骨文的发现证实,我国从西周开始有了专门的习字教学活动。() 6. 西周已经有了大学和小学,说明西周已经建立了完整独立的学校教育体系。() 7. 西周时代的“学在官府”,是指学校只准由政府兴办,不允许私人办学。() 8. 西周学校的教师都是在职官员兼任的,教学是政治事务的组成部分。() 9. 西周的学校教育,以贵族子弟为主要对象。() 10. 西周的乡学,是设立在乡里的基层学校。() 11. 西周的乐教,广泛进行各类歌乐舞蹈的教学。() 12. 六艺中的“御”,是学习驾驶各类车辆。() 13. 春秋战国时期官学衰废主要是因为社会动乱,各国统治者无暇顾及教育。() 14. 学术的扩散和下移使民间有了从事教学活动的条件。() 15. “士”在春秋战国时期专指从事学术文化研究和传授的人。() 16. “士”本为“民”,但又是官僚队伍的重要候补力量。() 17. 私学的产生使教育不仅扩展到民间,而且成为一个独立的职业部门。() 18. “养士”的本意并不是为了培养人才,但“养士”的结果是促进了人才的培养。() 19. 稷下学宫的教学活动,都是由齐国官方主持进行的。() 20. 自由论辩、学无常师是稷下学宫的重要办学特色。() 21. 孔子出身显贵,一生都受到社会的高度尊重。() 22.《论语》是孔子所撰写的。() 23. 孔子主张“为政以德”,是因为德教可以使民众自觉地遵守和维护社会秩序。() 24. 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反对在教育对象上有任何人为的限制。() 25. “学而优则仕”的观点,反映出学习与做官的必然联系。() 26.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可见孔子将文化知识和典籍的学习放在首位。() 27. 六经都是孔子亲手撰写的。() 28. 孔子关于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就是严己宽人,推己及人。() 29. 孔子指出,犯了过错且不能改正,才是真正的过错。() 30. 孔子主张,学生要“学而不厌”,教师要“诲人不倦”。() 31. 孟子认为人性有天赋的善端,教育的作用就是顺其天性,使善端自然发展。() 32. 孟子将教育的目的概括为“明人伦”,也就是要掌握社会上一切人际关系的准则。() 33. 孟子强调艰苦磨炼,认为这是人成大器之前必然要经历的过程。() 34. 私淑弟子,就是老师未经正式手续而私自招收的子弟。() 35. 荀子认为“人之性恶”,善是后天人为努力的结果。() 36.《大学》提出教育的基本步骤“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教育综合考研孙培青《中国教育史》考研2021考研真题库

教育综合考研孙培青《中国教育史》考研2021考研 真题库 第一部分考研真题精选 一、单项选择题 1据古籍记载,我国学校教育设立“小学”始于()。[统考2019年研]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汉朝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礼记·明堂位》:“殷人设右学为大学,左学为小学,而作乐于瞽宗。”《礼记·王制》:“殷人养国老于右学,养庶老于左学。”郑玄注:“上庠,右学,大学也,在西郊。下庠,左学,小学也,在国中王宫之东。”,这些材料说明我国商朝时期已经在学校教育中设立“小学”。 2孟轲认为人先天具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和是非之心,其中恻隐之心是()。[统考2019年研] A.仁之端 B.义之端 C.礼之端 D.智之端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孟子认为人性表现为四心: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3汉代书馆常用的识字教材有()。[统考2019年研] A.《仓颉篇》《凡将篇》《千字文》 B.《仓颉篇》《凡将篇》《三字经》 C.《仓颉篇》《凡将篇》《急就篇》 D.《急就篇》《三字经》《千字文》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汉代书馆常用的识字教材有《仓颉篇》《凡将篇》《急就篇》等。《仓颉篇》是秦朝李斯颁发的字书,成为儿童习字的课本;《凡将篇》是西汉文学家司马相如所著;《急就篇》是汉代黄门令史游所编,一直使用到唐代才被新的字书取代。《三字经》《百家姓》是宋元时期的识字教材。 4按照唐代礼制规定:学生初入学,约定时日,身着礼服,隆重举行拜师礼。同时还要求向学官敬献礼物,以示尊师。这一学礼制度被称为()。[统考2019年研] A.束脩礼 B.释奠礼 C.释菜礼 D.乡饮酒礼 【答案】A查看答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