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申论方法

申论方法

申论方法
申论方法

申论方法

一、必须培养的意识

1、围绕材料答题,千万不能脱离材料。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材料。

2、站在出题人的角度考虑问题。

3、站在公务员(助手还是决策者)的角度回答问题。

4、以党和人民的立场为立场。

5、归纳性思维、辩证性思维、全面性思维、规律性思维、实践性思维。

二、需要解决的问题

1、时间控制:做题顺序

2、模式化:结构(逻辑结构——层次感)、

语言、好标题

三、思维方式:

(一)横向思维

1、观念-制度-执行-监督-素质

1)观念:认识-学习-重要性和紧迫性

2)制度:a加强组织领导:重视-加大力度-统筹协调-主管、分工负责-形成合力;

b完善工作机制:各职能部门、社会团体、自治组织等根据自身职能做好工作。

c形成体制:长效管理体制

3)执行:a制定法规、政策:严格界定权利义务,明确责任和处罚措施

优惠政策(鼓励合作、积极扶持)-保障政策-倾斜政策b财政:列入财政预算-加大政府投入-财政拨款-调整资源-减免税费-设立专项经费

c人才:xx队伍建设-表彰-培训(满足学习和发展需求)

d技术-创新:

e按需设定:

4)监管:内部(一般、专门)-外部(各方面)

问责制-追究领导纪律责任、工作责任、法律责任、道德责任。

管理、执法

5)素质:群众:宣传-氛围。

借鉴经验,总结反思

2、(利益主体)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其他组织-新闻媒体-群众自身

(利益主体)政府(立法、行政、司法)-市场

→各司其职

3、(内外因)内在(硬件、软件)-外在、国际-国内

4、主观-客观

5、主要-次要

6、(辩证)正面-反面、积极-消极、成绩-问题

7、(时间)过去、现在、未来;事前、事中、事后

8、(宏观)政治-文化-经济-社会

9、SWOT分析法:优势-弱势-机会-威胁

10、甲乙丙丁现象

11、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在做与不做之间

(二)纵向思维

1、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特定事实的现状、根源、对策

四、答题步骤:

(一)阅读(40min)

1、读题干,划出并记住关键词。(问题意识:带着问题读材料。)

2、圈关键词,划关键句,

标“定义;本质;问题;原因;对策;成绩、影响、后果、意义、目的”。

3、标记判断题所在段落。

4、列提纲(每点10字内)。

5、概括材料中心词——核心论点。(论点不一定唯一)

6、粗略地合并同类项

(二)小题目(50min)

1、根据问题要求,合并同类项

2、落笔(平时练习时,首尾句模式化)

(三)大题目(60min)

1、提纲:标题、总论点;开头句;每段开头(分论点);结尾句。

标题要与正文(论点)相呼应。

2、落笔

五、申论模板

(一)判断题

确定所在段落,辨析题目与材料的区别。首先明确是非,再分析原因。

(二)概括题

1、综合性概括:现象+影响+原因+对策(弱化)

材料指出了xxx方面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为xxx,导致了xxx。

造成该问题的原因,一是xxx,二是xxx。

对此,xxx部门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xxx,二是xxx,三是xxx。相关人士建议XXX

(一般用专家或官员等他人的语气)

2、概括问题:

(1)多个问题:问题在于:一是xxx,表现为xxx;二是xxx,表现为xxx;

(2)单个问题:问题表现+问题本质+问题影响+解决必要性+对策

3、概括观点:罗列观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否要加上自己的观点。

4、概括原因和影响:按利益主体来罗列。

5、概括对策: 分层法、职能分类法、由问题反推政策、从材料中集结对策

6、注意:(1)利用材料要客观中立;

(2)合并同类项,要有逻辑;

(3)概括要全面,行为主体要明确,不能遗漏;

(4)答题内容要简单扼要,多用描述性语言,不提倡用评论性语言。

(5)200字以内不分段。

(6)有明确要求的单一概括题。

没有明确要求的综合概括题(可分段写),不一定四要素都概括,主要看材料(三)策论性文章

1、模式:三段法

第一段:接材料、提论点(200-250字)

第二段:简写为什么,用3-4个分论点详写怎么办(650字左右)

第三段:结尾要呼应开头,升华(150字左右)

2、第一段套句:

XXX是XXX的重要组成部分(关键、核心、内在要求),做好XXX关系到XXX。

取得的成绩,但仍有不足。

怎么做(总论点)

eg.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办好学前教育关系亿万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学前教育取得长足发展,普及程度逐步提高。但总体上来看,学前教育仍是各级各类教育中的薄弱环节,教育资源严重不足,城乡发展不平衡,师资队伍不健全,一些地方入园难问题突出。必须充分认识发展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学前教育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按照公益性和普惠性的原则,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建立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保障适龄儿童接受基本的、有质量的学前教育,促进幼儿健康快乐成长。因此,应该采取以下政策措施:

3、第二段套句:(见思维方式)分层法、职能分类法、由问题反推政策、从材料中集结对策

(1)抓XXX。eg.抓教育、抓养成、抓示范、抓考核、抓创新。

(2)着力于XXX。

(3)要XXX。

(4)

(5)

4、第三段套句:

(1)XXX是XXX的本质要求,是XXX的重要措施和具体体现,也是XXX的迫切需求。

(2)

(3)

5、注意:(1)对策必须具有针对性、可行性、合情、合理、合法,符合“虚拟身份”。

(2)对策要面——点结合。

(四)其他

1、分析矛盾观点:

材料中提出的两种思路(观点、理念)分别是A和B。A的优势在于XXX,但也存在XXX方面

的不足。B的优势在于XXX,但在XXX上则存在明显的局限性。

因此,我们应当把A和B结合起来,在XXX方面发挥A的优势,在XXX方面发挥B的优势,使之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2、分析特定的社会现象:

XXX事件既有合理性的一面,又有不合理的一面。其合理性表现在XXX;其不合理性表现在XXX。因此,我们应当辩证地看待问题,对于XXX事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XXX,不能一概而论。

3、分析对策的有效性:

A提出的对策不正确,因为该对策不具有针对性(可行性、合法合理性)。具体而言,XXX (五)论证性文章

1、指出这样做的意义和重要性(重点阐述)

2、指出在该问题上政府部门已经取得的成效,再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具体展开)

3、对策(略写)

4、什么方面的政策目标必然要求我们这样做,什么方面的战略任务必然要求我们这样做,什么方面的客观规律必然要求我们这样做,什么方面的社会需要必然要求我们这样做。

(六)评论性文章

A观点性评论

1、在XXX问题上人们具有哪些观点,这些观点分别认为XXX

2、这一观点具有哪些正面意义,能够带来哪些正面的影响和后果,正确地认识到了XXX。但是,这一观点又存在什么方面的不足与缺陷,会带来哪些负面的影响和后果,没有正确认识到XXX

3、另外一种观点具有哪些方面意义,能够带来哪些正面的影响和后果,正确地认识到了XXX。但是,这一观点又存在什么方面的不足与缺陷,会带来哪些负面的影响和后果,没有正确认识到XXX

4、针对该问题,我们需要坚持XXX的观点,避免XXX误区,既要XXX又要XXX,以此促进XXX

B现象性评论

1、近年来,XXX现象频繁发生,如XXX事件等,该现象折射出我们在XXX问题上存在的不足,它已经影响到了XXX,造成了XXX后果

2、究其原因主要在于XXX(具体)

3、对此,我们需要完善XXX,加强XXX,转变XXX等,以此促进XXX健康发展(略写)(七)讲演稿

1、指出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现状及该问题对我们的意义

2、反思原因(略写)

总结深切教训

3、代表政府部门做出承诺,提出对策

4、做好总结,发出号召

六、其他

(一)关于标题:区别“为题”和“为主题”。标题要与正文相呼应。

(二)突出论点:

1)将文章的论点设置为题目;

2)第二段单独成段,点明论点;设问句、因果分析句、数据分析

3)文章的每个分论点要紧扣总论点展开,每段开头或结尾照应总论点;

4)最后一段总结总论点。

(三)确定论点:时代背景+鲜明观点+一般套话+特定事实

eg.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资源的需求量也进一步增强,怎样解决资源的短期问题已是关系到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重大问题,在这样的形势下,发展循环经济的问题必然会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四)提出对策与概括对策的区别:

(五)申论考察社会问题特点

1)与政府职能倾向相关

2)当前存在不足与社会持续关注

3)非敏感性、避免过度专业性、没有原则争议

申论材料阅读三步骤

申论材料阅读三步骤 在公务员申论考试中,要求考生具有比较丰富的常识,但不会对某种专业知识特别倾斜。由于考生来自各个方面,所学专业很不相同,所以申论考试中让考生处理加工的材料大都具有普遍性、非专业性。首先从字面来理解《申论》,“申”为引申、申述,“论”为议论、论证,“申论”则指针对特定话题提出自己观点,并展开论述。其中申论考试所给的材料,可能涉及面很广,但试题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合理性,也就是说,问题的解决方案一般是具有可行性的。那么给出一段素材,一切答案都可以在材料中取得。因此考生如何从材料中提取要点呢?下面广东公务员考试为广大考生整理了相关的材料阅读和提取要点的技巧,供广大考生参考。 第一步:先看问题,再快速浏览材料 考生拿到试卷后,先阅读题目要求,有助于考生把握材料的题材和考查的主题,能够让考生快速明白考查的方向。因此,考生可采取题文对照法,主要指在阅读材料前,先看问题(试题、作答要求)再阅读材料的方法。阅读给定材料,不是单纯的阅读,而是要与作答试题相联,带着问题读。以问题为导向,根据材料本身的价值与问题的关系来取舍材料,决定哪些精读,哪些略读。

第二步:仔细阅读,标记作答要点 对材料大致浏览之后,考生对材料内容和结构有了大概了解,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对材料的重要信息进行仔细阅读,同时将重点语句、关键词语标识出来,最好写在草稿纸或者材料空白处,以便查找。这里所说的重要信息是指出现问题、解决问题,或者申论要求中明确指出问题出处的材料。 第二次阅读给定资料需要考生仔细分析和研究,参考阅读时间大致为30分钟左右。 第三步:提取作答要点 提取作答要点,考生可以采取词汇提示法。词汇提示法是借助词汇提示,把握材料中的关键信息,从而认识材料的意义和价值。关键性词汇又可分为提出观点型、表明重点型、作出结论型。考生在这一步的阅读作答时,根据具体题目、具体问题来进行拆分或合并,其总时长应控制在10分钟左右。 (1)表明重点型 “但是……、然而……、尽管如此……、主要是……、关键在于……”等多以转折连词为主标志性词汇,在阅读给定材料的过程中,要特别关注这些词后面的语句,很有可能是揭露问题或阐明原因的关键信息。 (2)提出观点型

申论真题及答案

2014年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 注意事项 1.本题本由给定资料与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考试时限为150分钟。其中,阅读给定资料参考时限为40分钟,作答参考时限为110分钟。 2.请在题本、答题卡指定位置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和号,并用2B铅笔在号对应的数字上填涂。 3.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指定的答题区域作答。在非指定位置作答或用铅笔作答的,成绩无效。 4.待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后,你才可以开始答题。 5.所有题目一律使用现代汉语作答。在作答时,不得使用本人,答题中凡出现本人者作违纪处理。 6.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考生应立即停止作答,将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留在桌上,在考生座次表对应号、栏签字确认后方可离开。 给定材料 材料1: 垃圾可分为生产性垃圾和生活性垃圾,生产性垃圾是各生产主体在生产活动中所产生的垃圾。生活性垃圾是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所产生的垃圾。数据显示,我们县级以上城市有3200多个,城市人口约6.9亿,城市生活垃圾每年约3亿吨。生产垃圾的数量也很惊人,其中,占绝对份额的是建筑垃圾。我国垃圾处理手段主要是焚烧和填埋,目前,约2/3的城市处于垃圾包围之中,1/4的城市已无垃圾填埋场可选。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和“建设

美丽中国”,指出,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由此看来,解决“垃圾难题”意义重大。 材料2: 2013年9月,随着一声爆破巨响,市老工人文化宫倒塌成一片废墟。这座建成于1985年、高70米的市第一栋带电梯的建筑,其寿命没能熬过30年。其实它只不过是“短命建筑”上新添的一个。耗资8亿元的绿岛体育中心,耗资3000多万的“千年塔”,著名地标五湖大酒店,五里河体育场,西湖边上最高楼--大学湖滨校区3号楼……这些驰名一时的地标性建筑,在爆炸声中轰然倒塌时寿命都不长。“短命建筑”一方面是使用时间短,严重浪费:另一方面是产生了大量的建筑垃圾,对环境造成压力。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一位官员三年前曾表示,中国每年新建建筑面积20亿平方米,是世界上建筑最大的国家,但建筑平均平均寿命却只能维持25至30年。而在英、法、美,建筑统计平均使用寿命分别为132年、85年和80年。 某环保建材公司的厂房位于半地下,从外面看很不起眼,也听不到轰隆隆的机器声,可推开大门,浩大的声浪顿时席卷而来,靠近大门,一台机器正呼噜噜地往嘴里填大块的混凝土,一番轰隆隆的“咀嚼”后,吐出较小的混凝土渣块,通过传送带,送到另一台设备进行磁选……经过粗分选、粗筛、破碎、磁选、水洗等一道道工序后,建筑垃圾变成了再生粗、细骨料、粉尘等等。总经理吴先生介绍说,再生粗骨料可用于生产再生混凝土或再生混凝土制品。利用再生粗、细骨料,还可以加工成再生普遍砖和再生古建砖。该企业一年能消纳100万吨建筑垃圾,这样的企业在没有几个,全国其他地方也没有多少。

申论答题技巧——提出对策题

申论答题技巧 ——对策,真的没你想的那么难申论,最本质的属性在于模拟行政,也就是立足行政职能来分析--处理问题,整个考察中,特别注重考察应试者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因此,准确的提出对策,是每一个应试者都必须要掌握的技巧。 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正如:目标是明确的,头绪却是全无的。乖乖,谁不知道申论作答中考察解决问题、提出对策的能力啊?关键是:怎么去提?如何去把握方法?好,让我们搬好小板凳,泡好乌龙茶,取下小眼镜,和中政申论在线备考平台向阳花木老师一起来探讨。 议题一,行政职能与对策的关系 申论作答中的对策,就是运用国家行政职能来处理现实性的问题。既然如此,要了解对策,就必须掌握什么是行政职能,从政府职责的领域划分看,涵盖政治职能、经济职能、文化职能、社会职能等。 所以说,提出对策,无非就是立足政治职能、经济职能、文化职能、社会职能等处理实质性问题。 议题二,提出对策应具备哪些基本原则? 1,针对性。 哥们:什么是针对性? 所谓针对性就是针对具体的问题提出措施。简单而言,存在什么问题我就提出什么措施,不存在这一问题,我就不能提出这一方面的措施。 举一个例子:小明的脚摔了,如果你是正常的医生,所要包扎的应该是小明的腿,而不是小明同志的眼睛。 所以,要提出对策,我们首先必须把握“我要处理哪些问题”。 2,合情。 什么是合情?我说这“情”一定不是感情! 所谓合情是指所提措施必须符合国情、现实的情况,翻译一下就是:不脱离实际。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合情”,我们举个例子说明:

近来“PX项目”(指的是二甲苯化工项目)闹得沸沸扬扬,在很多地方都掀起了抵制px 项目的活动,但《人民日报》公开力挺px项目,并表示“日本PX工厂离居民区仅有4000米”,而这种类比就是明显建立在脱离国情、实情的基础之上的,最简单的问题是:我们是不是有日本的技术?日本建了就等于我们也可以建? 知道什么是合情了吧? 3,合理。 所谓合理,是指符合道理、事理及社会伦理道德。 那么,在申论的措施中,我们又该如何来理解“合理”这一原则呢? 同样举一个例子来进行说明。比如,看到一老太太跌倒,是该担心被反咬一口而无动于衷,还是应该“积极救援”呢?这原本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然而现实却让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了。是的,不救援不会去追究你的责任,但这有违事理及社会道德,这就是不合理。 联系到我们的申论,又该如何理解呢?比如说,针对企业噪音污染问题,有人提出措施“罚款,搬迁”。是的,罚款和搬迁能“解决问题”,但我们不容忽视的是,从企业自身的角度而言,发展和生产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我们是不是可以采取整理整顿、技术扶持等手段来解决噪音问题呢?如果能的话,这是不是比“简单而粗暴”更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呢? 4,合法。 这一点非常好理解,就是要符合我国的法律法规。 针对合法,我们进行一下简单的拓展,学习一下宏观调控中的法律职能。所谓法律职能是指依靠法制力量,通过经济立法和司法,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 细心的同学应该发现其涵盖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立法;二是司法。 更简单的来讲,就是涵盖立法和执法两个方面,因此我们提出措施时,一方面要考虑相关法制是不是够完善,另一方面不可忽视“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5,具有可操作性。 可操作性?啥叫可操作性,一言以蔽之:能够具体落实下去! 再举一个中政申论的案例说明。针对“用电荒”问题,有考生提出“错时上下班”“实行夏令时”,是啊,错开上班和下班的时间能一定程度上解决问题,但关键是,真的能“错的开”?答案同样是一个大大的问号,这一措施看起来很完满,但实际上根本就落实不下去,属于典型的水中月、镜中花,所以也是不行的。 议题三,提出对策的方法有哪些?

湖南事业单位考试:申论技巧之阅读申论材料的四个步骤

湖南事业单位考试:申论技巧之阅读申论材料的四个步骤 申论是事业单位考试中的重头戏。面对申论难题,很多考生一筹莫展。中公教育专家介绍说,申论材料是申论作答的重要依据,所以把握好申论材料就是把握好申论答题。那么,如何才能既快速又全面的把握好申论材料呢?掌握一定的阅读习惯,可以帮助考生事半功倍。 一、阅读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是提醒我们在作答时的一些规则和禁忌事项,虽说很多考生都不会犯这种错误,但是在考试的时候,各位还是仔细的阅读这部分的内容,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其实这部分的内容根本就不会占用大家的时间,大家可以在试卷发下来时,开考前的时间进行阅读。 二、快速浏览给定材料 快速浏览给定材料是不需要逐字逐句的去研读材料的,第一次阅读材料时,主要是去阅读材料中每段的中心句、首尾句以及关键词,明白每则材料的大意,进而把握好材料的主题方向。这遍阅读材料需要快,但也要掌握一定的信息,最好将时间把握在10分钟以内。 三、带着问题去阅读 这一步是关键了,需要仔细研读材料后面的问题,将问题分解把握,然后带着问题去研读材料。这一遍的任务就比较重了,一是要简要的总结每段材料的大意;二是要标记跟问题有关的材料,以便接下来的做题;三是要理清材料的逻辑关系,哪些材料是现象或问题,哪些材料是原因,哪些材料是对策,需要用不同的记号进行区分。不要怕麻烦,也不要怕耽误时间,其实这是在为后面答题节省时间,也能使作答更全面。这个阅读的时间可以是40—50分钟。 四、重点阅读 重点阅读是指在作答的时候,有不明白的地方返回材料仔细研读,这个就不需要将材料全面的阅读了,只需哪里不明白或不了解再重点阅读,重点阅读也是带着问题阅读,不过这次阅读要更具深度一点,要把握材料的实质,挖掘深层次含义。这里就根据作答的需要自行安排时间。 为了更好、更透彻的了解材料,大家可以在平时多多阅读材料,既能提高阅读的速度,也能提高把握材料内容的能力。中公教育专家将一如既往,帮您整合考情资讯,剖析疑难问题,聚焦时政热点,备战事业单位考试。

申论答题技巧:正确提炼要点的方法

申论答题技巧:正确提炼要点的方法 备考事业单位申论,考生在作答时一定要对给定材料进行深入地分析、提炼、加工。如何快速的从给定材料中提炼要点呢?下面中公教育专家给考生们进行讲解。考生们在做题时,首先要学会定位,从材料中寻找到有用的信息,进行筛选和归纳;然后凝练、归纳,化繁为简,最后完成对要点的提炼。下面针对申论题目的特点,归纳出两种方法。 1.勾画重点 这种方法主要是针对材料中对于要点的表述清晰,不需要考生进一步归纳和演绎就能判定出来的要点。对于这类给定材料,最直接简便的方法就是利用自己习惯使用的符号或记号,边读材料边对关键词句进行勾画和标识,必要的话可把重点词汇写出来,这样既可以清晰明了地审阅材料内容,又方便对要点的提炼加工,从而在微观上为组织答案提供依据。这些要点根据题目的不同可能包括措施、影响、原因等等。 【例题】 假定“给定资料4~9”是你在调查研究中获取的信息,请你依据这些资料归纳出一份情况汇报提纲,以供领导参阅。(25分) 要求:分条归纳,内容全面,表述准确,逻辑清晰;不超过400字。

2.概括关键词 在申论考试中,很多题目的要点并非那么明显,还需要考生根据材料进行归纳、演绎或引申发挥。但考生要特别注意的是,这里的引申发挥并不是说可以凭空想象,而是建立在给定资料内容基础上的适度阐释和推断,因此答案要点还是要依据材料,不脱离于材料。 对于这类材料要点的提炼,主要是通过概括关键词来完成的。这种方法主要是对阅读给定资料过程中的问题表现和措施做法等进行概括和总结,用简练的语言代替较长篇幅的叙述,方便要点的查阅和整合。 【例题】 请根据给定资料归纳出所反映问题。(15分) 要求:紧扣给定资料,归纳全面,条理清楚,不超过200字。

申论阅读材料的简要方法

申论阅读材料的简要方法 实际上,对材料的阅读理解,每个考生都已经具备了相当的能力,因为我们从小学就开始练习语文阅读。但是,申论和语文课文有相当大的不同,主要有三点: 1.语文课文都会围绕一个中心思想进行,而申论的材料,或者围绕一个中心,或者围绕两个中心来安排。 2.语文课文都是有合理的逻辑顺序的,先说什么,后说什么,符合我们的阅读理解习惯。但是申论的材料,故意打乱了这种逻辑结构,分段给出,各段之间,在逻辑上并不遵守我们阅读理解的习惯。 3.语文课文每一段都会围绕它这一段的主题思想来展开论述,但申论材料,可能并不是这样,甚至有些段落,有些句子还是理解的干扰项,故意扰乱你对材料的理解,因此有不少的考生在阅读理解这个问题上栽跟头。 申论给出的材料近几年都是七千多字,要求考生在40分钟的时间内,把材料读完。经过测算,一个大学毕业生,在40分钟的时间里面,应该可以阅读完八千字左右的材料。可是,由于不少考生缺乏正确的阅读方法,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阅读量。如果是阅读速度稍微慢点还没有关系,但极限时间是60分钟内读完材料。否则,后面的答题就会受到绝对的影响。200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就有大量的考生,在材料阅读问题上吃了大亏。有很多考生,读了一遍材料以后,根本弄不清楚材料究竟描述什么问题,于是紧张地去阅读第二遍,才隐隐约约知道材料大概讲的是什么内容。为了对自己的前途和命运负责,再去第三遍阅读材料。三遍阅读之后,终于弄明白材料所讲的内容了,开始答题,可惜时间已经不够了,写了第一题第二题的答案,考试的终场铃声就响了!所以这一年有很多的考生没有时间把最后一道大作文题写完,甚至还没有开始动笔。不少考生只得了二三十分。 申论考试时间150分钟,推荐的时间安排是阅读材料40分钟,写作答案60分钟,四道题思考时间平均每题10分钟共40分钟,最后留10分钟检查。答案长度要求四道题总字数限制在大约2000字。根据测算,大学毕业生正常的写字速度,在60分钟时间内可以写大约2000字。如果阅读材料消耗的时间超过60分钟,最后写答案的时间就会不够。而考生在现场紧张的状态下,60分钟一般写不了2000字,因为他要边写边思考,不是单纯地写字。如果赶时间,在少于60分钟的时间里飞快地把答案写完,就会导致卷面潦草和错误增多。也有的考生写作速度很慢,远不能在60分钟的时间里把2000字的答案写完。这样的考生需要练习加快写作速度。还有的考生思考的速度很慢,总是要思考再三,才敢下笔,写的时候还要继续思考,结果时间往往不够。 如何加快写作和思考的速度,在作文题部分我会详细讲解,此处讲如何正确快速地阅读理解材料。采用三个小小的步骤就可以做到既快速又正确地阅读好材料: 1.先看题目再看材料。有很多考生,拿到试卷就按照试卷的顺序,先看前面的材料,看完了七千多字的材料,最后才看后面的问题。看完问题知道要做什么了,结果又忘了前面的材料是怎么说的了,于是只有回过头去第二遍阅读材料。时间就这样被浪费了。因此我建议,拿到试卷后,首先要翻到试卷的后半部分去看题目,看要回答哪些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去读材料,这样只经过一遍阅读就可以有的放矢地把答案找出来。但是有很多考生,在考场中非常紧张,不能够同时记住四道大题的内容。那么,我建议,还是应该先看完四道题目,看看题目要我们做什么,这样心里有了底和一个大概的印象,然后记住第一题的内容,带着第一题的问题去读材料。一般来说,第一题都是一道概括主旨题,需要把材料中各段的主要意思概括出来,然后回答该题。在我们带着第一题的问题,把材料各段的主要意思归纳出来以后,就可以顺利答完第一题。回答接下来的问题时,也不用去第二次、第三次阅读材料了,因为采用上述方法,可以保证在做后面的题目时,只需要阅读相应的材料细节即可。采用这个小小的技巧,可以得到巨大的收获:不用读两遍材料就可以答完试卷,为我们节省大量的时间。因为再读一遍七千多字的材料需要花费考场上宝贵的30分钟左右的时间!方法虽小,效力宏大,切记,切实行之! 2.按段总结,简要标记。材料有七千多字,全部读完后再来总结,难度非常大。在考场中紧张的状态下,一次性地把七千多字全部记忆到大脑中是不现实的,然后对七千多字再进行完整的分析,就更不可能了,必定会导致分析不完全,不正确。因此正确的方法是:按材料段进行总结。每读完一段材料,就对该段及时进行总结,总结完该段后,再去阅读和总结下一段材料,这样,我们每次只需要把一段几百字的材料,记忆到大脑中,并只需要对这几

申论三大题型的答题技巧详解

申论三大题型的答题技巧详解 申论考试以往总被考生认为是写作文,以议论文的形式写,其实这是一个误区,今天,公务员考试资料网为广大考生讲一下申论考试的写作方法及写作技巧,帮助考生走出申论误区。下面我们从以下三种题型来进行介绍:第一题给出材料所反映的概括主要问题;第二题写出解决办法;第三题进行论述。 一、请用不超过150字的篇幅,概括出给定材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 理解题意: (一)字数限定。150字。弹性限度只能在10%以内。过高或过低原则上都要扣分。 (二)表述方式:要求答案覆盖全文主要内容,但表述要求语句精炼,简明扼要,不冗长,不罗嗦。一般不直接引用具体事例或数字。 (三)范围限定:只能在给定材料中概括,不能跳出材料圈定的内容,旁征博引或随意发挥。 (四)轻重权衡:反映的主要问题,也即表述的主要事实或观念。答题时不要圃于细枝末节,要统观全局,高瞻远瞩,从宏观的范围来把握主要问题。可以认为,主要问题是在文中带有倾向性的问题,它在文中决定或支配着思路的走向或观念的变迁。 答题步骤: (一)在阅读的过程中勾划出文中的主要词句。主要词句一般不包括具体事例或数字,也不包括阐述的内容。 (二)将勾划出的句子再进行分析,去除限定性的语句,只留下其主干成分。 (三)用通顺的语言把留下的语句组织起来,就是全文所反映的主要问题。 答题方法: 通过对书上所有答案的分析,我认为,一个完整的答案主要应该包括三个部分:总述句+分述句+道理句。 (一)关于总括句的提炼:总括句一句话,高度概括全文主要问题。句式模型为“这是一篇关于主语+事件1+事件2+事件3的文体。”其中,主语是文章涉及的主要任务的姓名或所涉主要单位名称。文体是指所给材料的文章体裁,如新闻报道、调查报告、工作总结、讲话、案例等。多数时候是案例。事件1是指主语的第一个动作,也可理解为事件的第一阶段。对于个别文章只有一件核心事件,就只需要事件1就够了。如“这是一篇关于纯净水广告论战的报道”。 (二)分述句。就是要把总括句里涉及的内容,分条列项地表达出来。这时候,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以下几种方法。(注意:由于《申论》考试的答案一般都是客观的、有一个基本确定的答案,因而以下各种方法只是切入角度不同,但最终答案都应该是相同的,所谓殊途同归是也,考生一定要明白这一点,不然,就会违背答题要求) 二、用不超过350字的篇幅,提出解决给定资料所反映问题的方案。要有条理地说明,要体现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理解题意: 1、字数限定:350字。弹性限度只能在10%以内。过高或过低原则上都要扣分。 2、解题对象:针对给定材料,提出解决方案。问题在给定材料之内,一般是近涉关系,很少是远涉关系。

申论指导:数据型材料阅读理解方法.doc

申论指导:数据型材料阅读理解方法 任何考试都是有一定的考试技巧的,当然平常的积累还是占据绝大部分的,下面由我为你精心准备了“申论指导:数据型材料阅读理解方法”,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申论指导:数据型材料阅读理解方法 在申论考试中,想要获得高分的关键在于能够读懂、读透材料。而常见的材料类型有数据型、案例型和观点型材料。针对数据型材料很多考生在考试过程中把重心放在了数据本身上面,最终既浪费了时间,也没能得到高分,关键在于阅读方法不正确。接下来就如何读懂数据型材料做出详细讲解。 一、看段首与段尾 方法详解:数据型材料的自然段出现时考生千万不要过多的去和数据较真,要看段前和段尾有没有核心句总起或者总结这段数据型材料,体现段落大意。 【案例展示1】尽管我国文化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设施总数不断增加,但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我国公共文化设施总体发展程度仍然较低。据了解,英国伦敦市拥有400多个大小剧院、音乐厅及现场音乐表演场地,每10万人拥有1.4个剧场,每10平方公里拥有1.3个剧场,每年大型剧场的入场人次达1240万;拥有近600个图书馆,395家公共图书馆,平均每10万人拥有5家公共图书馆,人均藏书量5本;拥有22座国家级博物馆,200余座非国家级别的博物馆,每10平方公里有1.1座博物馆,即每个社区附近都会有博物馆,而我国平均每40万人才拥有1座博物馆。 这段话的核心在于第一句话“尽管我国文化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设施总数不断增加,但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我国公共文化设施总体发展程度仍然较低“。”后面的数据是具体用数据说明和论证。

【案例展示2】2013年2月18日,据环境保护部介绍,74个实施空气质量新标准的城市,春节期间(2月9日至15日)平均达标天数比例仅54.7%,超标天数占比45.3%。PM2.5平均超标率为42.7%,最大日均值达426微克/立方米,最大超标4.7倍。74个城市中,空气质量属轻度污染的占23.1%,中度污染占10.5%,重度污染占8.8%,严重污染占2.9%。天津、石家庄和T市除夕夜(22时至次日2时)PM2.5的浓度较高,分别为577微克/立方米、527微克/立方米和520微克/立方米。环保部有关负责人说,春节期间,污染物浓度变化既与烟花爆竹集中燃放有关,也与大气扩散条件密切相关;不利气象条件及烟花爆竹燃放的共同作用,是造成部分城市空气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这段话前面是在具体罗列数据,后面环保部负责人的讲话是在对数据内容进行高度的提炼和总结。 二、看数据两边的文字 方法详解:在自然段没有一句话对这些数据的内容进行总结和提炼时,考上要去看数据的前后一些诸如“只有”“才”“已占”“达到”等表感情清晰色彩的文字,以此判断数据表达的意思。 【案例展示3】针对博物馆、美术馆、科技馆、纪念馆和陈列馆的调查数据显示。24.4%的受访者一年中从未去过这5类场所,61.6%的人平均每年去1到5次,而市民对文化馆的年均光顾次数则更低,93.7%的人平均每年到馆次数在5次以下;其中,35.1%的人每年到馆次数为1到5次,58.6%的人没去过文化馆。针对公众满意度的调查结果显示,对基层文化场所和文化馆的服务表示满意和基本满意的市民,分别只有34.2%和40.8%。 这段话第二句中的“则更低”“5次以下”“分别只有”等词语可以看出居民对于公共文化场馆的参与度和满意度均低。 三、特殊情况下进行数据对比

2020年省考申论真题及答案

2020年省考申论真题及答案 20天行测83分申论81分(经验) (适合:国家公务员,各省公务员,村官,事业单位,政法干警,警察,军转干,路转税,选调生,党政公选,法检等考 试) ———知识改变命运,励志照亮人生 我是2010年10月15号报的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之后,买了教材开始学习,在一位大学同学的指导下,大约20天时间,行测考了83.2分,申论81分,进入面试,笔试第二,面试第一,总分第二,成功录取。在这里我没有炫耀的意思,因为比我考的分数高的人还很多,远的不说,就我这单位上一起进来的,85分以上的,90分以上的都有。只是给大家一些信心,分享一下我的经验,我只是普通大学毕业,智商和大家都一样,关键是找对方法,事半功倍。 指导我的大学同学是2009年考上的,他的行测、申论、面试都过了80分,学习时间仅用了20多天而已。我也是因为看到他的成功,才决定要考公务员的。“人脉就是实力”,这句话在我这位同学和我身上又一次得到验证,他父亲的一位朋友参加过国家公务员考试命题组,这

位命题组的老师告诉他一些非常重要的建议和详细的指导,在这些建议的指导下,我同学和我仅仅准备了20天左右的时间,行测申论就都达到了80分以上。这些命题组的老师是最了解公务员考试机密的人,只是因为他们的特殊身份,都不方便出来写书或是做培训班。下面我会把这些建议分享给你,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在新员工见面会上,我又认识了23位和我同时考进来的其他职位的同事,他们的行测申论几乎都在80分以上,或是接近80分,我和他们做了详细的考试经验交流,得出了一些通用的备考方案和方法,因为只有通用的方法,才能适合于每一个人。 2010年国考成功录取后,为了进一步完善这套公务员考试方案,我又通过那位命题组的老师联系上了其他的5位参加过命题的老师和4位申论阅卷老师,进一点了解更加详细的出题机密和阅卷规则。因为申论是人工阅卷,这4位申论阅卷老师最了解申论阅卷的打分规则,他们把申论快速提高到75到80分的建议写在纸上,可能也就50页纸而已,但是,他们的建议比任何培训机构和书籍效果都好(我是说申论)。这一点我是深有体会并非常认同的。 最终我根据自己和23位80分以上同事的经验,还有6位命题老师4位申论阅卷老师给出的建议,总结出了这套国考(中央级)省考(省市县乡村级)通用学习方案。 在2011年4月份的省考和2011年11月的国考中,有1200多位考生使用这套方案,其中400多位参加国考的考生中有190多位录取,录取率48%,800多位参加省考的考生中有530多位录取,录

申论材料阅读技巧和要点

读快、读好申论材料是一门艺术或者说是技巧。申论材料通常有篇幅长、内容多、问题复杂的特点。申论考试由于时间紧、写作答题多、解答难,因此必须尽可能地缩短阅读时间,腾出时间用于答题。如果能够很快很好地读懂申论材料,就会增加写作答题的自信心;相反,如果在很长时间还难以读通读懂申论给定材料,那么考生就会心急气躁,不利于后面题目的解答。 申论阅读的技巧主要有两种: 第一,把握好普读与精读。普读就是对申论材料的泛泛之读。申论材料文字幅很多很长,许多的文字表述都是背景性的叙述。如某省文化建设取得很大成就,罗列了许多的数字、增长比例以及重视发展之类的词语。对此,你不要详读,只要泛泛快速阅览即可,只要知道其大意就可。比如上述段落实质表述就是某省文化建设有进展或文化建设好就行了。但是有些段落甚至一种做法、一个观点,你要详细地精读,有时可以反复读几遍,直到基本读懂为止。如创新创业中的好做法、新观点或者有争议的观点,要在阅读时仔细考究,读懂其内涵,不能只求一知半解,否则对做题会产生不利影响。处理好普读和精读的关系,必须因人而异,有的考生拿到材料后,先泛泛读一遍,尔后再作选择性的精读,也即读二遍。有的直接读一遍,一读到底。为节省时间,有阅读基础或阅读能力较强的考生应选择“读一遍”。因为这样读的好处是可以节省时间,另外在答题时,考生也可以回头寻找相应段落、相关观点进行二次阅读。这是上策。 第二,概括段落意思。阅读中一般每个自然段都表明一层意思,当然

也有多个段落表明一层意思。其概括的基本技巧是,在对每一个自然段阅读后作出概括性的几个词,记在备考纸上或直接写于申论材料上。这样做的好处是阅读时迫使你去思考、归纳,同时阅读完成后,只要将这些段落大意看一下就知道整个申论材料的实际意思表述,不会产生读了后面忘了前面的糊涂现象。概括段落大意时,要注意每个段落的前面几句话与后面几句话的意思,一般而言,段落的开头是交代什么事情,后面结尾告诉你事情的最后结果。当然,这也是一般而言,考生要在平时多观察才能有所心得。段落大意概括时,要力求言简意赅,一般不超过15个字即可概括。 申论材料中的要点主要有三个:一是政策;二是观点;三是做法或者称措施。 首先,要把握材料中的政策要点。政策要点一般是党和政府对于社会问题所出台的法律法规制度等规范性规定。比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省政府有一系列的指导性意见以及政策规定,这些政策要点一般都在材料中可以找到,也有一些是材料中未标出,但是社会普遍知道的,例如节能减排中国家对住宅安装太阳能热水器有文件规定,即所有房屋都可以安装太阳能,这是法规规定的,任何单位、组织都不可以违背。 其次是主要观点,材料中罗列了许多的观点,也就是主张和意见。这些观点有些是正确的,有些是有争议的,有些甚至是错误的。例如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就有许多观点,像以工促农、城乡联动、户籍改革、公共服务一体化等。这些观点中,有的提出户籍改革一步到

最新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答案(word版)

北京市录用国家公务员和机关工作人员考试 《申论》试卷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是对应试者阅读理解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及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测试。 2.作答参考时间:阅读材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所给定的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依次作答。 二、给定资料 材料1 2014年国庆连休长假第一天,也是国家实行重大节假日期间7座及以下小型客车免费通行的第一天,免费高速成了许多人节日出行的首选。同时,北京、天津、河北等16个省(市)的24条高速路局部路段发生交通事故,加之车流量普遍增大,使得局部路段发生交通拥堵。 10月1日上午,合翼芜高速拥堵。在长江大桥口,密密麻麻全是汽车,一些大型货车行驶较慢,而小汽车基本上占据了所有车车道而无法超车。驶过大桥,需要将近1个小时。在桥上的车辆基本上都是国庆长假出游市民的私家车。记者和身边许多客车主交流,他们普遍表示,平时工作很忙,国庆长假难得能有机会出游,选择节日出行与“高速免费”关系不大,即使高速不免费,也肯定会出来的。

合翼芜高速有两个隧道口,在隧道口前,大批车主仍驶到了应急车道,使得隧道口形成三股车流抢进一个车道的情况,堵车问题因此更加害出,交管部门表示,抢占应急车道,一旦发生交通堵塞甚至事故,还会影响警车疏导、救护车和救援车的抢救等,是具备很大隐患的交通违法行为。 材料2 2014年“十一”黄金周高速拥堵,引起了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对于这次高速公路大堵车,有专家表示,价格是社会协调机制,高速免费等于动员大家一起上路堵车。所以节假日高速不仅不应免费通行,而且还应涨价。该专家指出,在我国有车族不是最低收入人群,如果宣布长假期间高速涨价50%,并将所有增加的收费分给贫困县中学,既可减少高速拥堵,对助益民生,何乐而不为。 对于专家的观点,有人针锋相对地提出,真正确确的政策应该不是“不该免费”而恰恰应该是“更多的免费”。其理由是:如果平时高速公路,就有更多的免费,而不仅仅是节假日这几天,就不会发生赶集拨的扎堆儿;如果更多的公路能免费,而不是仅仅这几条。自然就会产生分流效果。 还有人对两人的观点综合、得出结论是:高速平时应该免费,而节假日反倒全免费。 材料3 针对“十一”黄金周期间可能会出现的收费公路拥堵状况,北京市提前制定了应对预案。当市域内收费公路主路出现严重拥堵时,收费公路运营管理单位将配合

申论答题技巧:申论分析方法之多角度分析法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申论考试也就是时政考试,热点考试。在考场中,大多数考生对于申论问题的分析可谓望而却步。海南省民企服务中心教育团队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为广大考生总结归纳出申论问题分析方法,希望在平日的复习中对考生有所帮助! 利益、思想、素质、制度、技术是分析微观具体问题的“万能五点”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矛盾是多样的,产生某个社会问题的原因往往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因此,我们在分析问题时,应当从不同的方面和不同的角度对矛盾的原因展开分析。例如,造成当前社会不公正的原因就是多方面的、复杂的。既有改革不完善和体制不健全的原因,又有政策执行不到位的原因;既有现实因素,又有历史因素;既有政治方面的原因,也有经济方面的原因,更有社会方面的原因。所以,要维护社会公正就必须根据以上原因提出一整套对策措施。 用多角度分析法首先要界定问题是宏观问题还是微观问题。对于宏观的社会问题要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五个角度进行分析。政治领域的关键词就是权力和权利,权力是政府的公权力,权利是公民的私权利,政治活动的实质就是如何运用权力去实现权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就是实现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其目的是使权力更好地为权利服务。经济很容易理解,跟市场和金钱相关。文化由价值观、载体(物质的或非物质的)、制度层组成,但其中最核心的是精神、思想、价值观。社会问题就是民生问题,收入分配、劳动保障、就业、医疗、教育、安全等方面的问题就是社会问题。生态问题实质上就是环境问题,理解生态问题的关键是抓住生态文明的实质,即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协调统一。 对于微观的社会问题要分析其思想层面、制度制定和执行层面、技术层面以及人的素质方面的原因。其中,利益、思想和素质与主体相关,更多地体现为主观方面的问题;制度和技术更多地体现为客观方面的问题。总之,要全面地、多方位地看待问题产生的原因。利益、思想、素质、制度、技术是分析微观具体问题的“万能五点”,在实际考试和工作中非常好用。这五个角度是分析微观问题原因的切入角度,考生一定要学会使用。 需要补充的是,我们这里所说的多维度的原因分析,并不是指一对矛盾中必须涉及上述的所有方面,而是提醒各位考生对问题的分析应尽可能全面到位。 总而言之,考生在平日的申论复习中,应该多加渗透这种分析方法,重点理解与把握,这样才能在考试中处于不败之地!

2020国考申论备考:关键词阅读法技

2020 国考申论备考:关键词阅读法技巧2019 国考申论备考:关键词阅读法技巧 首先,大家在阅读申论材料的时候,申论考查大家的阅读能力已经开始凸显。大家阅读材料时,要能够从材料的表述中读出材料的问题、原因、影响、特点、对策等,需要考生判读材料是如何围绕主题展开论述的。那怎样去判断材料写的是什么,接下来就是我们所要说的关键词了。 表问题的关键词,类似于不、未、缺少、缺失、缺乏、没、困难、瓶颈、短板、少、滞后、落后、矛盾、隐患的词语。比如当前年亲人普遍存在幸福感下降的现象。这句话里,下降就是我们的问题词,所以可以得知此处的问题就是年轻人幸福感下降。 表原因的关键词,类似于因为、源于、归咎于、根源、关系、有关、引发、结果、因此等的词语。比如本次调查发现,每天用于做家庭作业或看电视或用电脑时间过长,没有闲暇参与体育锻炼,致使体育锻炼严重不足,从而导致肥胖发生的概率提高。我们可以从这句话中看到导致一词,那么前面的就是原因,导致后面连着的就是结果。所以肥胖的原因就是“没有闲暇参与体育锻炼,致使体育锻炼严重不足”。 表影响的词有积极的,也要消极的。积极的词类似于有利于、有助于、推动了、提升了、促进了、功能、作用、意义;消极影响的词有伤害、危害、阻碍了、妨碍了、不利于、负面等的词。比如全民健身热能提升个人素质,缓解工作压力,让人们的身体和精神得到放松,心情变好,心态变得刚阳光。读完这句话会发现有“提升”缓“解”变“好”等词,所以很明显就是表示积极的影响。 表对策也就是做法的词,类似的有方法、措施、方案、思路、经验、应、应该、要、需要、必须、强化、提升、凝聚、汇聚等词。 政府应针对部分官员出现思想下滑问题举办培训班,强化党性教育,使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我们可以看到这句话中有“举办”、“强化”等词,所以此类词语就是对策词。这里的对策便是“举办培训班,强化党性教育”。 1/ 1

申论答题技巧及万能模版

申论答题技巧与万能模版 申论要想获取高分,考生在答题时,除了基本的做题技巧外,心中应该时刻谨记以下五大原则:谨守身份、完善结构、规语言、寻找高度、稳中求新。 (一)谨守身份 申论考试的一个重要特点和趋势就是越来越贴近公务员的工作实际。所设定的问题也大都要求考生以特定的公务员身份进行回答。考生如果不能站在公务员的角度去观察思考问题,甚至以旁观者的视角来论述,就很难得到理想的分数。尽管公务员之间也有角色的差异,如交通局长同普通交警显然是有很大差别的,但是所有公务员,无论何种工作性质,无论何种工作职务,都应当具备以下几种意识: 1、政策意识 在申论考试中,要牢牢把握国家政策,在国家政策指导下概括、建议和论述问题,不能“语不惊人誓不休”,更不能背离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去追求所谓的标新立异。申论的成绩不是越新越好,也不是越奇越特就越好,而是越全面、越深刻、越具体、越合理就越好。 2、执行意识 在申论考试中,执行意识表现为提出建议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不能说大话,不能抽象地空谈理论,要做到每一句话都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说明中心观点,要么是逻辑推理,要么是平行说明几件事情。

3、民本意识 当代政府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民本意识,因此,要求公务员要有民本意识,申论考生也要有民本意识。体现在申论中的民本意识,主要是要求考生在思考问题、提出对策时必须要从民众的利益出发,与民众利益有冲突的答案一定不符合阅卷标准。 (二)完善结构 由于申论的命题和阅卷特点,考生在回答申论的各种题型时,要想获得更好的成绩,必须充分重视答题格式,尤其是分值最高的论述论证题型。 关于归纳概括、原因分析和对策分析类题型,最常见答题结构都是“总分式”,不过,不同题型的具体应用上也会有所差别。这将在后期的题型讲解中进行详细概括。 关于论述论证类题型,行文格式更加重要,比较常用的有“三段式结构”、“总分总结构”等。 (三)规语言 语言是文章表达思想的工具。对于任何写作活动来说,语言都是十分重要的一个因素。申论写作自然也不例外。 申论考试要“发挥”得好,没有较高的语言水平是不可能的。从申论考试的题目来分析,申论考试中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都要通过文字表达来体现,因此,语言表达能力是申论考试中的一个重要测评

重庆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答案

重庆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答案 20天行测81分申论75分(经验) (适合:国家公务员,各省公务员,村官,事业单位,政法干警,警察,军转干,路转税,选调生,党政公选,法检等考 试) ———知识改变命运,励志照亮人生 我是2010年10月15号报的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之后,买了教材开始学习,在一位大学同学的指导下,大约20天时间,行测考了83.2分,申论81分,进入面试,笔试第二,面试第一,总分第二,成功录取。在这里我没有炫耀的意思,因为比我考的分数高的人还很多,远的不说,就我这单位上一起进来的,85分以上的,90分以上的都有。只是给大家一些信心,分享一下我的经验,我只是普通大学毕业,智商和大家都一样,关键是找对方法,事半功倍。 指导我的大学同学是2009年考上的,他的行测、申论、面试都过了80分,学习时间仅用了20多天而已。我也是因为看到他的成功,才决定要考公务员的。“人脉就是实力”,这句话在我这位同学和我身上又一次得到验证,他父亲的一位朋友参加过国家公务员考试命题组,这

位命题组的老师告诉他一些非常重要的建议和详细的指导,在这些建议的指导下,我同学和我仅仅准备了20天左右的时间,行测申论就都达到了80分以上。这些命题组的老师是最了解公务员考试机密的人,只是因为他们的特殊身份,都不方便出来写书或是做培训班。下面我会把这些建议分享给你,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在新员工见面会上,我又认识了23位和我同时考进来的其他职位的同事,他们的行测申论几乎都在80分以上,或是接近80分,我和他们做了详细的考试经验交流,得出了一些通用的备考方案和方法,因为只有通用的方法,才能适合于每一个人。 2010年国考成功录取后,为了进一步完善这套公务员考试方案,我又通过那位命题组的老师联系上了其他的5位参加过命题的老师和4位申论阅卷老师,进一点了解更加详细的出题机密和阅卷规则。因为申论是人工阅卷,这4位申论阅卷老师最了解申论阅卷的打分规则,他们把申论快速提高到75到80分的建议写在纸上,可能也就50页纸而已,但是,他们的建议比任何培训机构和书籍效果都好(我是说申论)。这一点我是深有体会并非常认同的。 最终我根据自己和23位80分以上同事的经验,还有6位命题老师4位申论阅卷老师给出的建议,总结出了这套国考(中央级)省考(省市县乡村级)通用学习方案。 在2011年4月份的省考和2011年11月的国考中,有1200多位考生使用这套方案,其中400多位参加国考的考生中有190多位录取,录取率48%,800多位参加省考的考生中有530多位录取,录

申论答题方法

提出对策主要有三种方式:针对问题提对策,根据原因提对策,总结经验教训做好对策题的关键:一是学会概括正面材料中的经验,以及正面的政策、法律法规、领导指示、学者建议等;二是学会逆推隐性对策,即把负面材料中的问题、原因和教训转化为对策。 1.思想观念类: 【词汇总结】 ①问题与原因:消极、落后、滞后、不正确 ②对策措施:树立、端正、重视、转变 2.法律法规类: 【词汇总结】 ①问题与原因:(法律法规)缺失、不完善、不健全;(立法执法)不足、滞后、不统一,不严、力度不够 ②对策措施:完善、修订、建立健全,统一、加大、加强 3.保障服务类: 【词汇总结】 ①问题与原因:不到位、不完善、缺失、水平低 ②对策措施:建立、完善、加强、规范 4.管理监督类: 【词汇总结】 ①问题与原因:机构(体制、体系)不统一(多头、混乱)、不到位、不完善 ②对策措施:统一、完善、规范、加强 5.宣传教育类: 【词汇总结】 ①问题与原因:不到位、不足、缺乏、不重视 ②对策措施:加大、加强······力度、培养、引进、重视 一.建议类对策针对特定材料,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多角度分析归纳问题及原因,全面考虑各个主体及其职能行为,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 1.问题+对策 在概括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对策。一是要全面分析归纳出材料反映的问题,一一转化为对策;二是呀全面归纳出材料中政府的正确做法,专家学者的合理建议;三是结合自身实践,补全合理建议。 2.原因+对策 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对策。 3.对策 有的题目只要求提出对策,没有明确要求概括问题或分析原因,对此类题目,为保证申论思维的完整性,可用一句话扼要概括出问题或原因,再具体提出对策。 二.执行类对策作答有身份限定,要求“设身处地”地解决问题。在对策的语言表述上,要注意符合给定身份 三.启示类对策本质就是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从正面事例中总结经验,从反面事例中吸取教训 概括题是对给定材料进行简明扼要的复述,全面、准确、有条理是其基本要求。要做到有条理,必须学会对关键词分类整合,即同类合并,异类并列,分条分点。

2018年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参考答案

2018年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参考答案 一、给定材料 材料一 在西部某城,大大小小、各种各样的面馆有数万家。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大部分面馆都采用多种经营;面条、酸辣粉、米粉、盖浇饭……一应俱全。然而,有一家面馆却独树一帜,它只卖小面。小面可以说是这座城市各类面食中最朴素的一种。它没有浇头,没有名贵佐料,只有面条、调料以及青菜叶。也正是由于不像牛肉面、炸酱面这些浇头的面能用大肉大料添味儿,小面靠的完全是店家自己的手艺和食材品质。食客们说,这家只卖小面的面馆那些不可名状的绝活很多。别的店家也是食材新鲜,用料地道,可这家面馆的小面味道就是要高一层。“里面门道可多啦,要做好一碗小面,必须得有好几年的摸索。”这家颇具个性的面馆老板老叶说,“我只有笨办法,就是多做多摸索。比如说,我就发现,先放猪油后掺汤水和先加汤水后放猪油,做出来的小面味道就差得很远。这些很难一口说清楚,只能慢慢摸索。我现在都还在边做边学呢。” 老叶介绍道,他家从爷爷辈开始,就是只做小面的。虽然现在老叶的店可以用“客似云来”四个字来形容,但当初老叶也是被现实狠狠地上了一课——店铺租金高企,商业区改造导致食客流量减少……亲戚朋友也劝他转型或者改行。可他就是特别拧:“我要是连小面都做不好,还能干什么?我要是把小面都做好了,那我还怕什么?那时的老叶,就凭着‘只做小面’的信念,对抗着各种纷扰。每天吃一碗小面,对于食客来说,是一件稀松平常的小事”;而对于老叶,每天却是要煮上千碗小面。小面虽小,要求却也不少,一碗小面必须包括当地特定的猪油、小磨香油、酱油、陈醋、榨菜、芽菜、油辣子和花椒面等等。而调味、煮面、熬汤这些事儿,每一件都是老叶亲力亲为。老叶没读过太多书,但有两句话却一直记在心头;炮制虽繁必不敢减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料。所以,即使是在经营最困难的时候,老叶也坚持用最新鲜的原料,熬汤、制辣子油、拌料……一个步骤都不能少。卖不出去的,就全部倒掉。“我只做小面,要是我偷工减料,把自己小面这块招牌都做臭了,我还能怎么办?”也正是因为这一根筋的坚持,让老叶走到了现在,成为本地小面中的独一家。而在别的面馆开始做连锁、开分店时,老叶也没有眼红闹热,“要是开加盟连锁交给别人,做得不好,怎么办?我嘛,怕分心,还是踏实点好。” “做好小面不简单,一辈子只做小面,一辈子都能把小面做好更不简单。”这是一位“骨灰级”食客对老叶的评价。面馆很小,老叶是集老板、伙计于一身。这个小小的面馆,是他一生的天与地。而面馆门前至今挂着一位老食客送给他的对联:油盐酱醋十年功,麻辣鲜香一碗面。 材料二 最近几年,很多二线城市的人才引进工作都开展得如火如荼。二线城市尚在努力,三四线城市自然也不甘落后:给钱、给房、给户口。然而,纵观很多三四线城市的“人才争夺战”,大多也只是出台买房打折、租房补贴、落户降标、项目资助、一次性奖励等引才政策。这固然有一定的吸引力。但作为本身经济实力和区位优势就不那么突出的三四线城市,给出和二线城市差不多的“彩礼”,能真正地“引凤求凰”吗? “在人才工作中,一些地方的同质化倾向依旧明显。”一位从事人才引进工作多年的部门负责人说道,“现在,很多中小城市都要高学历、高效能、高层次、高大上、高精尖的人才;而给人才的往往就是‘老三样’——钱、房和户口。” “很多地方把人才引进工作想得过于简单了。”一位评论家说道,“人才工作不是人引进来就可以的,它其实更依赖人才生态的建设——如何利用、再培养、激励,如何留得住才是重中之重。然而,这往往是被很多中小城市忽视的。花了大力气,引不到人才;人才来了呆不久。消耗了那么多的财力物力,也还是为他人做嫁衣。”问题还不止于此。现在一些地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