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财政与金融复习题》word版

《财政与金融复习题》word版

《财政与金融复习题》word版
《财政与金融复习题》word版

一、单项选择题(

财政是国家为了满足社会公共的需要,以国家为

主体进行的对()进行集中性分配活动。

A部分社会产品 B社会产品 C剩余产品 D企业生产的产品

2. 在现实的市场中,由于无法完全具备完全竟争市场的条件,因而不能实现帕雷托最优,这样就产生了()

A市场短缺 B市场失灵 C市场干预 D市场过剩

3财政通过税收、转移支出等手段对参与分配的各主体和利益进行调节,从而达到公平合理的分配目标,这是财政的()职能

A调节职能 B参与职能 C分配职能 D公平职能

4 政府单方面地、无偿地支付给其他经济主体的财政资金,不相应地取得商品和劳务,这种支出属于政府的()支出

A财政支出 B公共支出 C生产支出 D转移性支出

5在物价不变、货币购买力不变的条件下的利率,在通货膨胀情况下剔除通货膨胀以后的利率是()

A实际利率 B名义利率 C无通货膨胀利率 D不变利率

6商业银行最基本、最主要的业务是()

A资产业务 B负债业务 C信贷业务 D拆借业务

7 ()是中央银行作为国家政府的代表向社会提供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是中央银行对货币持有者的一种负债,构成了中央银行最重要的负债业务。

A吸收存款 B发放贷款 C发行货币 D发行债券

8 商业银行所从事的未列入银行资产负债表以及不影响资产和负债总额的经营活动是商业银行的()业务

A经营业务 B资产业务 C负债业务 D表外业务

9 以期限在一年及一年期以下的金融资产作为交易标的物的短期金融市场是(),其主要功能是保持金融资产的流动性,以便随时转换成现实的货币。A货币市场 B资本市场 C流通市场 D金融市场

10 将同一份内容的资产卖出去再买进来的和约是(),按照交易双方的协议,由买方将一定数额的证券临时售予买方,并承诺日后将该证券如数买回。

A可转让和约 B回购协议 C期货和约 D临时交易

11目前我国最大的税类是( )

A.所得税类

B.流转税类

C.资源税类

D.行为税类

12 1983年我国对国有企业利润分配制度实行了重大改革,即( )

A.企业基金制度

B.统收统支制度

C.利润留成制度

D.利改税制度

13 下列各公式中,计算结果为建设周期的是( )

A.项目全部投资/项目建成投产后年平均盈利额

B.项目计划总投资额/本年实际完成投资额

C.本年国民收入增长额/本年基本建设投资额

D.项目全部投资完成额/项目新增生产能力

14 1950年我国发行的国债是( )

A.人民胜利折实公债

B.国家经济建设公债

C.国库券

D.保值公债

15 我国的预算年度实行的是( )

A.农历制

B.跨年制

C.历年制

D.周年制

16 ( )属于衍生金融工具。

A.股票

B.金融期货

C.债券

D.票据

17 中央银行是( )

A.企业

B.管理型银行

C.经营性银行

D.以行政手段调控经济

18 贷款审查"6C"原则包括( )

A.经营环境

B.产品创新

C.企业信用

D.市场潜力

19 保险人对被保险人因保险事故所造成的灾害损失承担直接赔偿责任的保险称( )

A.信用保险

B.保证保险

C.原保险

D.再保险

20 采用间接标价法的国家有( )

A.中国

B.德国

C.日本

D.美国

二、多项选择题

1 银行提供助学贷款属于( )

A.商业信用

B.银行信用

C.国家信用

D.消费信用

E.民间信用

2 商业银行的职能包括( )

A.信用中介

B.流通中介

C.支付中介

D.交易中介

E.信用创造

3 中央银行划分货币层次要考虑的是( )

A.货币范围

B.货币流动性

C.所需统计资料和数据

D.流通的需要

E.银行的调控能力

4 狭义金融市场包括( )

A.有价证券交易

B.黄金买卖

C.票据买卖

D.票据贴现

E.银行存贷款

5 按外汇交易方式分,汇率可分为( )

A.中间汇率

B.即期汇率

C.远期汇率

D.买入汇率

E.卖出汇率

三题(分)计算题(根据所给资料和要求计算出

结果,写出计算公式和步骤,小数保留两位)

1某高校一教师,10月份取得工资收入为1200元,同时,当月出版一本学术专著,取得稿费收入4500元。问该教师10月份应纳多少个人所得税?(工资适用税率:全月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500元,税率5%,全月应纳税所得额超过500元至2000元部分,税率10%;稿酬所得适用税率为20%)(10分)

2 某人以90元的市价购入一张面额为100元的5年期国库券,计算国库券收益率是多少?(5分)

四、简答题(

1.简述社会公共需要的基本范围和内容。

2.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3.如何理解国债的基本功能是弥补财政赤字?

4.比较债券和股票的不同。

5.简述金融创新的内容。

一单项选择

1A 2B 3C 4D 5A 6B 7C 8D 9A 10B 11B 12D 13B 14A 15C

16B 17.B 18.A 19.C 20.D

二多选

三计算题(根据所给资料和要求计算结果,写出计算公式和步骤,小数保留两位,9分) 1.工资应纳税所得额=1200-800=400元

工资应纳税额=400×5%=20元

稿费应纳税所得额=4500×(1-20%)=3600元

稿费应纳税额=3600×20%×(1-30%)=504元

该教师当月应纳税总额=20+504=524元

2.收益率=〔(面值-售价)÷面值〕×360/距到期日数×100%

=〔(100-90)÷100〕×360/1800×100%

=2%

四简答

1.社会公共需要包括的范围广泛,可以分成性质各异的不同层次:

(一)保证执行国家职能的需要,包括执行国家政权的职能和某些社会职能的需要,如公安、司法、监察、防务、外交,行政管理等。这类需要是典型的社会公共需要。

(二)半社会公共需要,即社会公共需要与个人需要之间在性质上难以严格划分的一些需要,如高等教育就属于这种情况。

(三)大型公共设施,如邮政、电信、民航、铁路、公路、煤气、电力、以及城市公共设施等,这些基本上属于再生产的共同的外部条件,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

2.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

(一)社会保险。政府按照保险原则举办的一种社会保障计划,是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内容,一般包括养老保险、伤残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

(二)社会救济。通过财政拨款向生活确有困难的城乡居民提供资助的社会保障计划,包括城乡困难户救济、农村"五保户"救济、灾民救济等。

(三)一部分社会福利项目。对盲聋哑和鳏寡孤独的社会成员给予的各种物质帮助。

3.(一)弥补财政赤字的方法有:增加税收、增发通货、发行国债等。

(二)增加税收客观上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改变税制也受立法程序制约,不易为纳税人接受。

(三)增发通货易引起通货膨胀,在现行的金融体制下,也为中央银行所不容许。

(四)发行国债只是资金使用权的暂时转移,不会增加货币流通量,易被纳税人接受,不会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

4.都是长期融资工具。

不同之处:

(1)性质不同。债券是债权凭证,股票是所有权凭证。

(2)权利不同。债券持有人可以按期收回本金和利息,但无权参与发行企业经营决策;股票持有人拥有选举权,对发行企业有经营决策权和监督权。

(3)期限不同。债券有偿还期;股票一般不偿还,但可转让。

(4)收入分配形式有差异。债券有票面规定的利息收入;股票一般视企业经营情况进行分红。

5.(1)新技术在金融业的运用。

(2)国际新市场的开拓。

(3)国内和国际金融市场上各种新工具、新方式、新服务的出现。

(4)银行业组织和管理方面的创新。

(5)金融机构方面的创新。

一、单项选择题(

1. 1.财政分配的主体是()

A.银行B.企业 C.国家D.行政单位

2.按财政支出的经济性质分类,政府购买商品的行为是()

A.经常性支出 B.资本性支出C.转移性支出D.购买性支出

3.财政投资也称为()

A.政府投资B.企业投资C.银行投资D.个人投资

4.一般而言,公益性项目的建设主体应该是()

A.银行B.企业 C.事业单位 D.政府

5.当前,下列各项中占我国财政收入比重最高的是()

A.国有资产收益B.公共收费C.各项税收D.罚没收入

6.政府对因自然灾害遭受损失而生活困难者提供资金与实物援助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是()

A.社会救济B.社会优抚C.社会保险D.社会福利

7.将税收划分为从量税和从价税的分类标准是()

A.税负能否转嫁B.课税对象C.课税标准D.税收缴纳形式

8.税收制度的要素中,区别一种税与另一种税的主要标志是()

A.纳税人B.税率C.征税对象D.纳税期限

9.对同一征税对象,不论数额多少,都按同一比例课征的税率制度是()A.累进税率B.累退税率C.比例税率D.定额税率

10.长期公债按高于票面值的价格出售,这种发行称为()

A.平价发行B.等价发行C.溢价发行D.折价发行

11.把政府预算的全部收入、支出按预算收入的来源和支出的性质不同,分别编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系列所形成的预算计划是()

A.单式预算B.复式预算C.绩效预算D.计划项目预算

12.20世纪3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普遍实行的货币制度是()

A.金本位制B.银本位制C.金汇兑本位制D.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13.名义利率、实际利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是()

A.名义利率等于实际利率加通货膨胀率B.实际利率等于名义利率加通货膨胀率

C.名义利率等于通货膨胀率减实际利率D.实际利率等于通货膨胀率减名义利率

14.和企业债券相比,国债()

A.流动性强,利率高B.流动性强,利率低

C.流动性弱,利率高D.流动性弱,利率低

15.下列各项商业银行的业务中,属于中间业务的是()

A.吸收存款业务B.发放贷款业务C.投资业务D.票据承兑业务

16.如果货币乘数为5倍,不考虑其他因素则法定存款准备率为()A.10%B.20%C.50%D.100%

17.国际收支中最基本、最重要的项目是()

A.经常项目B.资本项目C.平衡项目以及官方储备D.错误与遗漏项目18.对本国出口方或外国进口方所提供的一种贴补性贷款是()

A.出口信贷B.国际金融机构信贷C.政府贷款 D.进口信贷

19.“准货币”与“货币”之和相当于各国通常所采用的()

A.M0 B.M1 C.M2 D.M3

20.与货币需求呈同方向变化的因素是()

A.收入B.利率 C.货币流通速度D.财政盈余

二、多项选择题

1.向社会公众公开发行有价证券的发行方式可被称为()

A.公募发行B.公开发行C.私募发行D.不公开发行E.内部发行

2.最基本的汇率制度类型是()A.固定汇率制度B.浮动汇率制度C.钉住汇率制度D.单独浮动制度 E.联合浮动制度

3.货币当局对货币调控的手段通常有()A.公开市场操作B.贴现率C.法定存款准备金率D.直接管制 E.行政手段

4.用来度量通货膨胀的主要指标有()A.消费物价指数 B.批发物价指数C.投资物价指数D.股票价格指数E.国民生产总值平减指数

5.采取金融分业监管体制的国家有()

A.法国B.西班牙C.英国D.瑞士E.中国

三、计算题()

1.王先生10月份取得工资收入4000元,问王先生10月

份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是多少?(个人所得税法定减除费用为2000元,工资适用税率:全月应纳税所得不超过500元的,税率5%,全月应纳税所得超过500元至2000元部分,税率10%)

2.张三将1万元存入银行,年利率为3%,存期为2年,按单利法计算利息,问到期时张三可从银行取回的本利和为多少?

四、简答题()

1 简述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

2 简述中央向地方政府实施转移支付的目标或经济理由。

3 简述存款货币创造的必要条件。

4 简述货币政策传导的一般过程。

5 比较分析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在货币供给中作用的联系与差异。

一单选、

1C 2D 3A 4D 5C 6A 7C 8C 9C 10C 11 B 12D 13A 14B 15D 16B 17A 18A 19C 20A

二多选

三计算

1 (50000+20000)*5%=3500

2 100+100*5%*2=110

110*(1+17%)*(1+17%)*(1+17%)=134。75

四简答

1 经济发展水平政府职能范围分配制度和分配政策价格水平税收管理水平和税收政策

2 课本19页

3 课本170页

4课本208页

5(一)商业银行在货币供给中的作用。

(1)商业银行是办理活期存款的银行。为企业、事业单位办理转帐结算。

(2)商业银行以转帐结算发放贷款时,会增加新存款--派生存款。

(3)新存款被贷出去,又形成新存款,这样存贷、贷存反复进行,派生出大量的存款,为流通中增加货币供应。

(4)但商业银行的派生能力要受客户提取现金、银行保留超额准备金的限制。

(上面部分答案需要考生按教材内容自行组织,因此考生只要答到要点即可,不必非有1、2、3、4。)

(二)中央银行的作用。

(1)作为银行的银行,向商业银行提供贷款,这相当于增加商业银行的原始存款,可以扩大其派生能力;

(2)调低存款准备率,这也等于扩大了商业银行的实际可用存款额,增强其派生能力。

(三)联系

由于中央银行的作用,商业银行有可能适应经济需要不断扩大派生能力。中央银行实际上是为商业银行提供派生的原动力,商业银行则通过贷款等资金运用派生出存款,增加货币供给。在货币供给中,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相互联系、共同操作,以调节货币供给量。

(本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