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历史必修一课时作业和单元测试全册含答案 精选精校名校版 可编辑直接打印

高中历史必修一课时作业和单元测试全册含答案 精选精校名校版 可编辑直接打印

高中历史必修一课时作业和单元测试全册含答案 精选精校名校版  可编辑直接打印
高中历史必修一课时作业和单元测试全册含答案 精选精校名校版  可编辑直接打印

本人苦心原创精选精编高中历史必修一课时作业和单元测试

目录

必修一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1、2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4 第3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5-9 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10-13《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测试卷………………………………………………………….14-17 答案………………………………………………………………………18-20

必修一第二单元古希腊古罗马政治制度

第5课雅典民主政治…………………………………………………………………………………………21-24 第6课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25-28 《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单元练习………………………………………………………………….29-36 答案………………………………………………………………………37-39

必修一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40-43 第8课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44-47第9课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48-51 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测试卷……………….52-57 答案………………………………………………………………………58-66

第1、2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武丁卜辞》中有“乙巳卜毂贞(壳上的纹路),王大令衆(众)人臼恊(协)田……”的记载,由此可见商代的政治特征是()

A.神权王权密切结合B.王位世袭制的实行C.井田制的广泛盛行D.统治集团矛盾重重

2.《荀子·富国》载:“故天子朱裷衣冕,诸侯玄裷衣冕,大夫裨冕,士皮弁服。”与这一现象直接相

关的制度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封建礼制

3.西周时期出现了我国第一次城市建设高潮,并确立了天子都城十二里(边长4.3公里)、公国都城九里(边长3.2公里)、侯伯国都城七里(边长2.5公里)、子男都城五里(边长1.7公里)的都城建制。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A.都城规模的差异体现出各国经济实力的不平衡B.周王室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一整套集权机制C.城市建制的确立反映出了西周等级分封的特征D.确定了以宫殿、庙坛为中心的传统建域制度4.下边是古代帝王家庙布局图,一般而言祖庙居中,二世称昭,三世称穆,四世称昭,互为昭穆。这可能与哪项制度有关()

A.君主专制B.郡县制C.宗法制D.分封制

5.《吕氏春秋》记载:“微子启虽长,系庶出,不得立;纣王虽幼,以嫡立。”材料反映了() A.财产继承的原则B.宗法制的基本法则

C.任人唯才的要求D.兄终弟及的传统

6.《诗经》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关于周人的“维新”,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①建立了完备的宗法制②实行了等级森严的分封制③确立了尊卑分明的礼制④创立了王位世袭制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7.“元元黎民,得免于战国”(《汉书》),材料表现班固认识到秦统一的意义是()

A.使人民脱离了弱小的诸侯国B.为我国长期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C.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D.使人民有相对安定的生产生活环境

8.白寿彝在《中国通史》中写道:“对官吏有任免权,官吏不能世袭;实行俸禄制,官在则有俸禄,不在官,俸禄也就取消。……皇帝及中央有权监察地方官吏的政务、财政和有无不法行为之权。”材料反映的政治制度首先始于()

A.夏朝B.西周C.秦朝D.唐朝

9.右图是秦朝琅琊石刻拓本。记录了公元前219年,秦始皇登上了琅琊山(今

胶南县)。内容有:“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人迹所至,无不臣者。功盖五帝,

泽及牛马。莫不受德,各安其宇。”表明秦始皇登山的最主要用意在于

()

A.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B.炫耀文治武功

C.宣示皇权至上

D.祈求国泰民安

10.梁启超在《战国载记》中说:“始皇宁为中国之雄,求诸世界,见亦罕矣。其武功焜耀众所共知不必论,其政治所设施,多有皋牢百代之概。”其中“皋牢百代”的政治举措是() A.创立皇帝、丞相和郡县制度B.“使黔首自实田”

C.“书同文”,以小篆为标准字体D.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11.“昔者五帝地方千里其外侯服、夷服,诸侯或朝或否,天子不能制。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材料中实现“法令由一统”的政治制度是() A.禅让制B.宗法制C.分封制D.郡县制

12.考古学家认为,湖南龙山里耶出土的3万余枚秦简是极为重要的百科全书般的日志式实录,是业已发现的我国第一批官方文书,约有20万字,字体属古隶,内容多为地方政府官署档案。通过这些秦简,我们可能获得的正确信息是()

A.各个地方政府具有独立性B.秦朝基层组织的设置情况

C.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与斗争D.中国书法艺术已进入自觉阶段

二、非选择题(第13题18分,第14题34分,共52分)

13.宗法制、分封制是西周政治的典型特征,对古代中国社会政治生活有着深远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祢(宗庙中称亡父为祢)者为小宗。有百世不迁之宗,有五世则迁之宗。百世不迁者,别子之后也。宗其继别子之所自出者,百世不迁者也。宗其继高祖者,五世则迁者也。尊祖故敬宗,敬宗尊祖之义也。

——《礼记·大传》王者禘(宗庙祭祀的一种祭名)其祖之所自出。以其祖配之。而立四庙。庶子王亦如之。

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祢者为小宗。有五世而迁之宗,其继高祖者也。是故祖迁于上,宗易于下,尊祖故敬宗,敬宗所以尊祖祢也。

——《礼记·丧服小记》材料2:古代中国不存在宗教组织或官方祭司,一个家族的父权制家长主持祭祀祖先灵魂的仪式。家长作为这个家庭活着的成员和去世亲属之间的中间人,拥有极大的权威。他不仅主持自己家里举行的祭祀祖先的仪式,而且还主持旁系家庭的纪念仪式,这种仪式可能包括上百人。

唐朝尤其是宋朝时期的中国父权制社会结构日渐加强,……宋朝时期,家族的祖先崇拜较之从前更加全面繁复。原来仅限于记住先祖的名字并在家内举行仪式,祈求他们的保护。这一时期,后代们孜孜不倦地寻找其有迹可寻的先祖的坟墓,并在坟墓旁举行纪念他的活动和仪式。整个大家族的成员会不远万里地去参加每年一度的纪念已逝先祖的仪式。

——《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1)材料1主要叙述了西周的继承原则和祭祀原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周的继承原则和祭祀原则建立在什么政治制度之上的?(8分)

(2)结合材料2和所学知识说明宗法制对家族、宗族和国家政权有何积极影响?(10分)

1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之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其旨则在纳上下于道德,而合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民,以成一道德之团体。周公制作之本意实在于此。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材料2: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春秋时犹论宗姓氏族,而七国则无一言及之矣;春秋时犹宴会赋诗,而七国则不闻矣;春秋时犹有赴告策书,而七国则无有矣。邦无定交,士无定主,此皆变于一百三十三年之间,史之阙文,而后人可以意推者也,不待始皇之并天下,而文、武之道尽矣。

——《日知录》材料3: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

——《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4: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必然结果就是贵族制让位于官僚制。官僚制是顺应中央集权和皇权制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和管理体制。……在官僚制时代,不管是旧贵族、新贵族,还是新兴的士人阶层,都必须通过任命,转化为官僚,才能成为政体的直接参与者。从这个意义上说,贵族从分封制下的社会政治阶层转化成了郡县制下的社会阶层。成为官僚的贵族便不再具有封地主人和天子臣属的双重身份,而仅仅只有天子臣属的一种身份。

——《文史纵横》2009年第3期

(1)据材料1,“封建子弟之制”指什么?该制度有哪些特征?(8分)

(2)据材料2、3,概括指出战国时期“诸侯更相诛伐”的原因,秦朝是如何破解这一困局的?(14分)

(3)据材料4,指出分封制转型为郡县制所反映的政治制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什么?(6分)

(4)综合上述材料,并谈谈你对官僚体制的认识。(6分)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3、

(1)

(2)

14、

(1)

(2)

(3)

(4)

第3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历史是复杂的。有时吸取前人的历史教训会导致新问题的产生。下列史实能佐证这—看法的是()A.秦二世而亡,汉推行郡国并行制B.秦二世而亡,汉启用布衣将相

C.隋二世而亡,唐广招贤才知人善任D.隋二世而亡,唐实行宽简舒缓法令

2.清代史学家赵翼据西汉初“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无赖之徒”的现象,认为“秦、汉间为天地一大变局”。下列主张体现了这种“大变局”的是()

A.废除苛政,休养生息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王侯将相,宁有种乎D.以法为教,以吏为师3.据《南台备要》记载:“江浙省……调兵剿捕之际,行省官凡有轻重事务,若是——咨禀,诚恐缓不及事。……(如今)凡有调遣军情重事及创动官钱,不须咨禀,……交他每(们)从便区处。”这段材料可以反映出元代的江浙行省()

A.与中央权力之争难以调和B.获得了紧急事务处置权

C.行政长官不再由朝廷任命D.权力不再受到中央节制

4.《马可·波罗行纪》中记述,元朝时“所有契丹人,即契丹省的居民,都被迫离开旧都而迁居新都”。

这里的“契丹省”指的应当是

A.岭北行省B.辽阳行省C.甘肃行省D.云南行省

5.如图为中国古代史上某朝代中央行政体制示意图,该朝代是()

A.秦朝B.汉朝C.唐朝D.宋朝

6.隋唐以前,官府设有谱局,考定父祖官爵、门第。此后该现象逐步消失,主要原因是()A.宗法制的终结B.察举制的完善C.三省六部制的设立D.科举制的推行

7.右图所示为《唐书》所载830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由此可见,唐代科举制()

A.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

B.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翻版

C.缩小了人才选拔的范围

D.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

8.钱穆在评论中国古代某制度时说,它“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

中央之统治”。这一制度是()

A.郡县制

B.察举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9.“诸侯惟得衣食税租,不与政事”的现象发映了()

A.君主专制的削弱B.宗法制的消亡C.中央集权的加强D.分封制的巩固

10.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高宗时,打破宰相任用资历限制,允许三省中四品以下官员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名义行宰相权,参预朝政。其目的是()

A.重用人才,推行科举取士B.分割相权,加强君主专制

C.分工协作,提高行政效率D.缓和矛盾,抑制朋党之争

11.北宋初期,行使监察职能的御史弹劾官员时很少涉及宰相。至北宋中期,御史则与宰相“分为敌垒,以交战于廷”。这种现象反映了()

A.官僚内部斗争集中于相位之争B.宰相位尊权重的传统开始改变

C.专制权力得到进一步强化D.监察官员与宰相权力基本对等

12.右图6是中国某一朝代都城内中枢机构的分布示意图。该都城是()

A.唐长安 B.宋开封

C.元大都D.明北京

二、非选择题(第13题32分,第14题20分,共52分)

13.(32分)著名学者余英时指出:科举不是一个单纯的考试制度,它将社会结构紧密地联系了起来,形成一个多面互动的整体,一直发挥着无形的统合功能。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之及,夫固无如之何。既可(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吕思勉《中国制度史》材料二渐渐地,这些考试(指科举)开始集中于文学体裁和儒家正统观念,最后的结果是形成一种制度,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尊敬和羡慕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只要中国仍相对地孤立在东亚,它就会继续提供稳定性和连续性。——(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作为一种上千年的文化存在,科举显然有其客观的历史合理性,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其存在的持久性。……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晋时期的选官制度,并通过与上述选官制度的比较,说明科举制的历史进步性。(14分)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科举制所具有的政治、思想以及整体的统合功能。(9分)

(3)据材料三,说明科举制对于现代人才选拔的历史借鉴价值。(9分)

14.(2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20世纪80年代以来,考古工作者在广州等地陆续发现了南越王墓等重要历史遗迹。这些发现对研究岭南历史有重要的价值。

材料秦始皇兼并六国后,开凿灵渠,攻打百越,设置南海、桂林、象郡三郡。秦汉之际,中原战乱,秦南海郡龙川县令赵佗举兵兼并三郡,自称南越武王,定都番禺(今广州市),于通向内地的各关口屯兵,“绝道聚兵自守”。

刘邦称帝之后,民生凋敝,无力南征,遂封赵佗为南越王,“与剖符通使”,命其“和集百越,毋为南边患害”,开通关市。南越国乘机发展,广泛使用铁器工具,海内外贸易也相当活跃。吕后执政,汉朝“禁南越国关市铁器”,赵佗遂自称南越武帝,举兵北犯,战争持续了一年多。吕后去世后,双方罢兵休战。赵佗又以财物收买附属于汉朝的闽越等部族,势力所及,“东西万余里”,“以兵威边”。赵佗以皇帝自居,“与中国侔(对等)”。汉文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遣使对赵佗“自立为帝”的行为予以谴责。赵佗迫于压力,表示“去帝制”,继续“为藩臣,奉贡职”。但在内部,“窃如故号名”。

汉武帝决心彻底解决南越国问题,要求南越王赵兴入朝,“用汉法,比内诸侯”。南越国相吕嘉等杀汉朝使者及主张“内属”的南越王、王太后,“发兵守要害处”。公元前111年,汉军十万分数路越岭,平定南越并将其地分设为九郡,实行与内地统一的制度法令。

——据《史记》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汉朝对岭南地区政策的变化及其原因。(12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汉平定南越的历史意义。(8分)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1)

(2)

(3)

14、(1)

(2)

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1.《明史》记载,太祖“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又仿宋制置殿阁大学士”,“成祖简翰林官直文渊阁,参预机务”,至仁宗而后,诸大学士“品位尊崇,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由此表明,明朝内阁

A.在明太祖时期已正式设立 B.在明成祖时期开始参与国是

C.大学士在明仁宗后是丞相 D.大学士可正式统率六部百司

2.光绪《大清会典》载:“谕军机大臣行者,既述,则封寄焉。凡有旨存记者,皆书于册而藏之,届时则提奏。议大政,谳(审)大狱,得旨则与。”材料说明军机处

A.地处内廷,专管军务 B.参与政务,秉旨办事

C.设有官衙,机构完备 D.专理刑狱,职能单一

3.图5文字节选自一则清代档案史料。其撰拟者应是

A.中书省 B.内阁 C.军机处 D.礼部

4.《周礼·考工记》载:建造王城,九里见方,四周各三门,南北和东西大道各九条,宫城之左为宗庙,右为社稷,前为朝,后为市。它体现的主要思想是

A.中央集权 B.中正有序 C.敬天法祖 D.君权神授

5.自秦汉至宋元,中国政治制度变革的总体趋势是

A.地方政府的自主性逐渐被削弱 B.国家行政权逐渐转移到君主手中

C.宰相逐渐退出权力中心 D.世卿世禄的贵族政治逐渐被打破

6.在中国古代,“中央政府的组织,皇权相权是划分的,期间比重纵有不同,但总不能说一切由皇帝专制”。这一状况被彻底改变始于

A.汉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

7.清代内阁处理公务的案例“积成样本四巨册”,官员“惟揣摹此样本为急”,时人称之为:“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旧葫芦样,要把葫芦仔细看。”这反映出当时

A.内阁职权下降导致官员无所事事 B.政治体制僵化,官员拘泥规制

C.内阁机要事务繁忙官员穷于应付 D.皇帝个人独裁,官员唯命是从

8.清雍正年间,军机处设在皇宫内,与皇帝日常生活办公地毗邻。军机大臣多从“亲臣重臣”中遴选,任命谕旨通常说,命某人“在军机大臣上行走”或“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材料中未能体现出

A.在军机处办理要务易于保密 B.军机处官员便于皇帝宣召

C.军机处官员按才德标准遴选 D.军机大臣多为临时差遣性质

9.明成祖时,“特简(选拔)解缙、胡广、杨荣等直文渊阁,参预机务。阁臣之预机务自此始。然其时,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嘉靖以后,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

据此,对明代内阁的说法正确的是

A.开辟了入仕做官的新途径 B.自设立起即为法定决策机构

C.六部逐渐成为内阁下属机构 D.地位虽有变化但职能基本未变

10.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力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从中国古代历史整体来看,这一论述中可以确认的是

A.君主专制是维系统一的主要条件 B.分裂动荡是专制权力产生的前提

C.专制程度随着历史进程而不断加强 D.武力夺取政权是专制制度的基础

11.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下诏:“宜令郡县皆立学,礼延师儒教授生徒,以讲论圣道,使人日渐月化,以复先王之旧,以革污染之习,此最急务,当速行之。”“复先王之旧”实质上是指

A.延续元朝典章 B.继承华夏传统 C.复兴汉唐制度 D.回归周朝典制二、非选择题(第12题28分,第13题28分,共56分)

12.(2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图1 太和殿,清朝皇帝治国理政的场所

图2 白金汉宫(左)和唐宁街10号(右),

自18世纪中期至今分别为英国王宫和首相官邸

提取材料中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建筑和政治关系的角度进行中英比较。

13.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与分封制相适应,商周的官员选拔采用“世卿世禄制”。三代(夏商周)时期治理国家的统治者是贵族……从诸侯到士,根据出身的高低贵贱来兼任政府职务,世代为官……春秋时期,随着兼并战争的进行,秦、楚等国都在新占领的地方上设立县和郡,作为新的行政建制。一般县在中心区域,郡在边

远地区。郡县的长官,不再是世袭领主,而是由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取代贵族领主的职业官僚。

——摘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材料二

(1)依据材料一,比较分封制与郡县制在任用管理人员上的本质区别,并由此分析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重要意义。(16分)

(2)材料二中图1所反映的中国古代王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与图1相比,图2所反映的政治制度发生变化的直接表现是什么?综合上述图示,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12分)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13、(1)

(2)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测试卷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1.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材料表明他主张

A.发挥宰相等大臣的议政权B.君权与相权相互制衡

C.中央权力重心应当下移D.君主不应实行专制统治

2.中国古代吏治腐败时会出现以钱买官的现象。“三千索,直秘阁;五百贯,擢通判”,就是对这一现象的揭露。这句话所反映的情况发生在

A.秦代B.汉代C.唐代D.宋代

3.服饰是一个时代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具体体现。图1到图3是明太祖命制并颁行全国的三种男子帽式,你从中得到的确切信息是

A.朱元璋关心民众生活B.朱元璋鼓励发展纺织业

C.明朝极力加强专制皇权D.明朝百姓服饰都有统一规范

4.明初,朝臣建议建文帝削藩。随后,建文帝的叔叔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名起兵,最后占领南京,夺取帝位。此事说明当时

A.实行了内阁制B.设立了军机处C.实行了分封制D.郡县制受到挑战

5.刘邦在位末年与众臣歃血为盟,特别诏令:“非刘氏而王者,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

其目的在于

A.加强进行对地方的控制B.禁止分封异姓王侯

C.鼓励臣民建立军功D.安抚汉初以来的功臣

6.下列各项中,分割宰相军权的官职是

A.秦朝的御史大夫B.汉朝的刺史C.唐朝的节度使D.宋朝的枢密使

7.北宋前期继续设置三省六部,但其职能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仍与唐代相同的是

A.三省长官均为宰相B.设置“中书门下”为宰相的办公机构

C.由中书省草拟诏令,门下省审议D.尚书省统领六部,为全国最高的政务部门

8.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

A.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B.参与决策,并负责朝廷日常事务

C.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D.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

9.中国古代有避讳制度,要避免使用本朝帝王的名字,遇有相同的字时,必须改用其他字。下列各项中属于这种情况的是

A.汉初改“相邦”为“相国”B.唐初改“内史省”为“中书省”

C.北宋初改“昌南镇”为“景德镇”D.明初改“大都”为“北平”

10.下列选项中,通过直接变革宰相制度来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有

①西周实行分封制②西汉设置刺史③唐朝实行三省制④宋朝设立参知政事

A.③④B.①④C.②③D.①②

11.中国象棋中“楚河汉界”的来历与历史上的“楚汉之争”(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相关。这场战争发生于

A.公元前2世纪早期B.公元前2世纪晚C.公元前3世纪早期D.公元前3世纪晚期12.唐太宗曾对吏部尚书杜如晦说:“今专以言辞刀笔取人,而不悉其行,至后败职,虽刑戮之,而民已敝矣。”这句话意在强调

A.应严刑处罚失职官员B.选官须注重才学

C.官员失职会危害民生D.选官应注重品行

13.元朝时右丞相铁木迭儿掌管宣政院,他的儿子也为宣政院使。《元史·奸臣传》记载了时人的批评,称其“无功于国,尽居贵显。”宣政院的“贵显”在于

A.向各省宣达政令B.负责中央官员选拔

C.管理佛教事务和吐蕃地区D.掌管蒙古兵马征发

14.右图中的斜线部分是中国古代某王朝的直接统治区域。该王朝是

A.西周B.秦朝C.西汉D.唐朝

15.合理的制度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力量。下列制度促进了社会公平的是

A.世袭制B.分封制C.科举制D.行省制

16.王安石在《河北民》诗中写道,边境百姓“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感慨他们生不逢时,“汝生不及贞观中,斗粟数钱无兵戎”。这些诗句表现了作者

①对冗兵冗官的不满②对田园生活的赞美

③对唐代治世的向往④对北宋孱弱的无奈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7.清代地方行政制度大体沿袭明制,主管一省之民政、财政的官员,俗称“藩台”。该官职的正式名称是

A.节度使B.枢密使C.三司使D.布政使

18.中国古代常常通过分割和削弱相权来加强皇权。下列表述准确的是

A.西汉通过削弱诸侯王势力分化相权

B.北魏实行三长制分割丞相的行政权

C.宋代设立三司使来分割丞相的财权

D.清设军机处消除了皇权与相权矛盾

19.中国历史上,与秦、南朝齐、宋同时并存的少数民族分别是

A.匈奴、契丹、满族B.契丹、鲜卑、匈奴

C.女真、鲜卑、匈奴D.匈奴、鲜卑、契丹

20.右侧是三国鼎立形势图,其中魏国所辖地区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1.《宋史》记载:“会元昊请臣,朝廷亦已厌兵,屈意抚纳”。宋朝对夏“屈意抚纳”的内容包括

①重开边境贸易②割让幽云十六州

③约为兄弟之国④封元昊为夏国主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2.嘉庆帝亲政之初,认为凡事“必专责之军机大臣,则其权过重”,与“乾纲独断”的家法不符,强调军机大臣不过“承旨书谕”而已,皇帝并非“将臣工翊赞之职尽责此数人。”这表明嘉庆帝认识到A.必须责罚军机大臣 B.军机处有利于皇帝高度集权

C.军机处应予以撤销 D.军机处可能给皇权造成危害

一、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第23题14分,第24题24分,第25题18分,共56分)

23.开国议政(14分)

假设你是宋初的决策者,需要做出一项重要的决定——是否大力推行科举制。决策之前,你需要考虑的因素如下:

(1)请你在文本框内的A、B两处填上恰当的文字。(8分)

(2)综合以上因素,你会做出怎样的决策?理由是什么?(6分)

24. (2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按“官有能而禄有功”的原则,废除血缘世袭的贵族制,建立起官僚行政制度。秦至汉初,秉承法家理念,功与能为官吏升迁任免的主要依据。汉武帝以后,儒生出身的官吏地位上升,官吏个人品行对于引导、教化百姓的功用日益受到重视。东汉时,士大夫追逐基于德行的“名”,官吏矫情虚伪而无实际才能成为普遍现象,曹操执政,强调“唯才是举”,功、能者优先,“不官无功之臣,不赏不战之士”。西魏北周选任官吏,突出思想品行的重要性:“凡所求材艺者,为其可以治民。”强调对官员的品行和政绩考核。“其志行名者,则举之;其志行不善者,则去之……凡求贤之路,自非一途。然所以得之审者,必由任而试之,考而察之。”——摘编自翦伯赞《中国史纲要》材料二唐代将品德与任职态度方面的“四善”作为考察官员最重要的内容:“一曰德义有闻,二曰清慎明著,三曰公平可称,四曰恪勤匪懈。”同时规定各类职务的最佳业绩标准,称作“最”。每年考核,公示结果。考核分为九等:“一最四善为上上,一最三善为上中,一最二善为上下……居官饰诈,贪浊存状,为

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共定国是,提高

下下。”“善”是获得薪酬奖励与迅速提升的关键。——据《新唐书》

材料三取士概归学堂,固已明示天下以作新之基……且设立学堂者,并非专为储才,乃以开通民智为主,使人人获有普及之教育,具有普通之知能,上知效忠于国,下得自谋其生。其才高者,固足以佐治理,次者亦不失为合格之国民。

查科场试士,但凭文字之短长,不问人品之贤否。是以暗中摸索,最足为世诟讥。今学堂定章于各项科学外,另立品行一门,用积分法,与各门科学一体考核,同记分数,共分言语、容止、行动、作事、交际、出游六项,随处稽查,第其等差,至考试时,亦以该生平日品行分数,并合计算。

凡算学、地理、财政、兵事、交涉、铁路、矿务、警察、外国政法等事,但有一长,皆可保送。俟考试时分别去取……其取定者,酌量用为主事、中书、知县官。

——摘编自《袁世凯、赵尔巽、张之洞等会奏之停科举推广学校折暨上谕立停科举以广学校》(1905年)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至唐官员选拔所体现的“德”、“才”观的变化并简析其

原因。(14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清末对“德”、“才”的新认识。(10分)

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常听人说,中国自秦以来两千年的政体是一个君主专制黑暗的政体。这明明是一句历史的叙述,但却绝不是历史的真相。中国自秦以下两千年,只可说是一个君主一统的政府,却绝不能说是君主专制。就政府组织政权分配的大体上说,只有明太祖废止宰相以下最近明、清两代六百年,似乎迹近君主专制,但尚绝对说不上黑暗。人才的选拔,官吏的升降,刑罚的判决,赋税的征收,依然都有传统客观的规定,绝非帝王私意所能轻易摇动。如此般的政体,岂可断言其是君主专制?

——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材料二皇帝内廷的幕僚,包括宦官、外戚或宠臣,常常借君权夺取相权。从汉至清,只有宋朝的内廷没有声张势力,侵夺文官组织的权力。终究皇帝是专制的君王,臣僚对皇权还是无可奈何的。

——许倬云《历史大脉络》材料三作为皇帝制度的辅佐,中央政府实行三公九卿的得政管理体制,即丞相总理政务,太尉掌军事,御史大夫管监察,习惯上尊称为三公,共同组成在皇帝直接监督下管理全国政务的中央行政枢纽。……三公之下设九卿,分管各项具体事务。三省在魏晋时期发展并定型。隋唐承而不改,但其事权逐渐有了明确的分工:中书省取旨决策,门下省审议封驳,尚书省秉承执行。……三省之中,尚书省总揽行政,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摘编自《秦汉至明清封建国家的行政体制及其职能》(1)分别概括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观点,并各举一例进行说明。(不得与材料三事例有重合之处)(8分)

(2)结合材料三说出我国古代中央行政体制建构的原则,并指出三省六部制的进步之处(10分)

第1、2课校本作业参考答案

1.A 2.D 3.C 4.C 5.B 6.C 7.D 8.C 9.C 10.A 11.D 12.B

13.

(1)嫡长子继承原则;大宗为百世不迁之宗、小宗五世则迁之宗的祭祀原则。(6分)

宗法制。(2分)

(2)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了家族的认同感和凝聚力;以血缘亲情来维系王权的威严和稳定,把“国”和“家”密切结合在一起,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强化了王权。(10分)

14.

(1)指分封制。(2分)

特征:与宗法制互为表里(血缘与国家政治制度相结合);层层分封、等级森严。(6分) (2)原因:王室的衰落;宗法制遭到破坏;礼崩乐坏;血缘关系逐渐疏远。(8分)

破解:统一国家;推行郡县制。(6分)

(3)变化:从贵族体制到官僚体制;从世袭到任命;从地方分治到集权。(6分)

(4)认识:官僚体制一方面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要求,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或维护国家的稳定);

另一方面强化了皇帝的专制,造成了许多负面影响。(6分)

第3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课时作业参考答案

1.A 2.C 3.B 4.B 5.C 6.D 7.D 8.C 9.C 10.B 11.C 12.C

13.(1)选官制度:察举制;九品中正制。(4分)

进步性:有利于破除结党营私之弊;限制了徇私舞弊的发生;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特权;

扩大了官员的来源;提高了从政人员的文化素质。(10分)

(2)功能:加强中央集权;保证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正统);维护文明的稳定性和连续性。(9分)(3)借鉴价值:人才流动机制;客观公平理念;人才激励机制。(9分)

14.(1)变化:从承认南越国半独立状态到制度统一,从尽力维持和平到无力解决。

原因:汉朝社会经济状态从凋敝到繁荣;汉朝政治上从分封诸侯王到全面解决诸侯王问题,北方匈奴的威胁基本解决;南越国经济发展,分立的趋势明显。(12分)

(2)结束了南越的分立局面;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加强了对岭南地区的管理;促进了各地区之间经济、文化交流;推动了边疆地区的发展。(8分)

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课时作业及答案

1.B 2.B 3.C 4.B 5.A 6.C 7.B 8.C 9.D 10.C 11.B

12.(1)提取信息准确,中英比较符合史实。(16分)

示例:太和殿高大雄伟,象征皇权至上。白金汉宫工整威严,显示君主立宪制下的国王享有尊贵地位;唐宁街10号平实素朴,却是英国行政中枢,体现民主政治风格。

(2)概括综合。(12分)

示例:历史上的一些建筑可视为物化的政治制度、直观的权力结构和有形的政治文化。

考生从相关建筑的历史传承、历史归宿、现实影响等角度进行拓展性做答,可加2分,但本

题总分不得超过28分。如太和殿现为供人参观的古迹,反映出中国已经告别君主专制、走上

民主道路。

13.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中的关键信息“采用‘世卿世禄制’”根据出身的高低贵贱来兼任政府职务,世代为官“郡县的长官,不再是世袭领主,而是由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回答;第二小问,抓住分封制下人才选拔制度的弊端和郡县长官选拔的积极影响回答。第(2)问,第一小问,图1是唐朝时期的三省六部制,体现了皇权的集中;第二小问,图2中六部长官直接对皇帝负责,丞相被废除;第三小问,抓住中国古代皇权不断集中的趋势回答。

答案:(1)区别:分封制根据出身的高低贵贱来兼任政府职务,实行世卿世禄制;郡县制下,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选贤任能”)。(8分)

意义:在国家制度中由地域关系取代了血缘关系,国家管理人员由职业官僚取代了世袭领主,彻底打破了世卿世禄制,使贵族政治转化为官僚政治。(8分)

(2)基本特征:皇帝至高无上,皇权高度集中。(4分)

直接表现:明朝丞相制度被废除。(4分)

趋势:皇权专制不断加强。(4分)

第一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

1.A 2.D 3.C 4.C 5.A 6.D 7.B 8.C 9.A 10.A 11.D 12.D 13.C 14.C 15.C 16.D 17.D 18.C 19.D 20.B 21.B 22.D

23.【答案】(1)

A

答案l:根据历史情境进行合理推论·大力推行科举制可以提拔众多文官担任朝廷官职,形成一个

以士大夫为主体的文官政府,防止武将专权。

答案2:推论与历史情境之间缺乏有效关联·防范武将专权,削夺武将的权力。

其他答案。

B

答案l:根据历史情境进行合理推论·造成冗官、冗员,导致财政困难。

·造成人浮于事,行政效率低下。

答案2:推论与历史情境之间缺乏有效关联·积贫积弱

其他答案

(2)答案l:能全面权衡科举制对中央集权带来的利弊,对决策作出合理解释。

·我赞同大力推行科举制。科举制的推广可以说利弊互见,但是对王朝的稳固来说是利大于弊。它使得政权向士大夫开放,不但能以文官制约武官,更能增强士大夫对政权的认同感,有利于中央集权体制的稳固。虽然由此可能带来人浮于事、行政效率低下等弊端,但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加强对官员的监督考核加以改善,澄清吏治。

·我反对大力推行科举制。大力推行科举制虽则可以选拔大量人才组成一个文官政府,以防范武将专权,但同时也会造成官僚机构膨胀,财政困难等难题,而且通过科举考试选拔的人才可能缺乏行政经验,不善治理国家,对于中央集权体制的巩固其弊远大于利。限制武将专权可以通过军事制度改革予以解决,不必以扩大文官队伍来解决。过度重文轻武会削弱国家的军事实力。

答案2:虽能合理说明自己的决策,但只注意到大力推行科举制利或弊的一面。

·我赞同大力推行科举制。因为这样有利于选拨文官进入政府,利用文官对武将进行牵制,强化中央集权,防范唐末五代以来武将专权、藩镇割据的局面。增强文人士大夫对政权的认同感,巩固王朝统治。

·我反对大力推行科举制。因为这会造成官僚机构膨胀,人浮于事,效率低下,引发财政困难;通过科举考试选拔的人才可能缺乏行政经验,不善于治理国家。

其他答案。观点与证据不一致;决策与理由不一致。

24.(1)变化:秦至汉武帝时,以功勋、能力为选拔官吏的主要依据;汉武帝以后,选拔官吏越来越注重官吏的个人品行;曹操强调“唯才是举”;西魏北周时强调德行优先,同时注重能力考察;唐代形成一套完善的德才兼顾、以德优先的考核制度。

原因:儒家思想对制度建设的影响日益深入:具体历史背景影响人才选拔的标准;建设高素质的官吏队伍。(2)德和才都是国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强调学校在德才培养中的重要性;德可以通过课程教育、

日常考察等方法养成:在官员选拔中更重视专业知识与技能。继承古代德才兼备的人才观;适应时代需要;有利于新式人才的培养。

25.

(1)材料一认为中国君主制度并非纯粹的专制,很多政治决策如“人才的选拔,官吏的升降,刑罚的判决,赋税的征收”都并非帝王专制。如科举制的推行。材料二认为虽然有相权对君权的限制,但皇帝往往通过各种办法来削弱、分化相权,最终实现君主专制。如军机处的建立。

(2)原则:以皇权为中心;适应国家事务管理的需要。进步:三省六部制使行政权由丞相总揽演变为三省分工负责,这有利于防止丞相专权,缓和皇权和相权之间的矛盾;权力相互制衡,可以集思广益,减少决策失误;三省六部结构合理,职责分明,可以有效履行国家的不同职能。

【2020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课时作业课课练(有答案)

目录 第一单元 (2) 1.古诗三首 (2) 2.燕子 (4) 3.荷花 (6) 4.昆虫备忘录 (8) 语文园地一 (9) 第二单元 (10) 5.守株待兔 (10) 6.陶罐和铁罐 (11) 7.狮子和鹿 (12) 8.池子与河流 (14) 语文园地二 (14) 第三单元 (16) 9.古诗三首 (16) 10.纸的发明 (18) 11.赵州桥 (20) 12.一副名扬中外的画 (21) 语文园地三 (22) 第四单元 (24) 13.花钟 (24) 14.蜜蜂 (25) 15.小虾 (27) 语文园地四 (27) 第五单元 (29) 16.小真的长头发 (29) 17.我变成了一棵树 (30) 第六单元 (32) 18.童年的水墨画 (32) 19.剃头大师 (33) 20.肥皂泡 (35) 21.我不能失信 (36) 语文园地六 (37) 第七单元 (38) 22.我们奇妙的世界 (38) 23.海底世界 (40) 24.火烧云 (42) 语文园地七 (43) 第八单元 (44) 25.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 (44) 26.方帽子店 (46) 27.漏 (47) 28.冬枣 (49) 语文园地八 (50)

第一单元 1.古诗三首 第 1 课时 1.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融.化(rónɡ róu)燕.子(yān yàn)鸳.(yuān yān)鸯.(yānɡiānɡ ) 2.默写古诗《绝句》。 3.结合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说《绝句》写了怎样的画面。 参考答案 1.rónɡ√yàn√yuān√yānɡ√ 2.默写《绝句》。 绝句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3.春天的阳光和煦温暖,大自然一片生机勃勃的美丽景象,春风吹来,带着花草的清香,河滩上冰雪融化,泥土变得潮湿而松软,引得燕子飞来含泥筑巢,温暖的沙子上还偎依着一双双的鸳鸯。 第 2 课时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堂作业本答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堂作业本答案(标准版) 一、古诗词三首 1、敬亭山洞庭湖青螺 2.×√××√ 3.(1)完了,没有了悠闲孤独众孤因怀才不遇而感到的孤独、寂寞的心情 (2)月光下的洞庭湖洞庭湖的君山翠白青 (3)胜过仿佛,像蓝草,一种植物,叶蓝绿色,可提取青蓝色染料 5、江南春唐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二、桂林山水 1、无瑕攀登屏障骆驼危峰兀立波澜壮阔奇峰罗列 2、sì juàn dào m?ng 3、波澜壮阔水平如镜峰峦雄伟红叶似火衣服(图画)山峰(山峦) 4、(1)秋天,落叶仿佛像一个会跳舞的精灵,从树上翩翩飞舞而下。 (2)老房子的围墙真危险呐,手一碰,墙壁上的石灰好像要掉下来似的。5、 (1)M 辶6 ④D 斤7 ② (2)静清绿奇秀险 (3) 绿树红花竹筏小舟云雾山水 6、田野上的野花真多啊,多得像天上的星星数也数不清;田野 上的野花真美啊,美得仿佛那是一条五彩的锦缎;田野上的野花真香啊,香得引来群群蜜蜂争相采蜜!(我游览过水平如镜的西湖,玩赏过飞泻而下的瀑布,却从没看到过秦淮河的水。秦淮河的水真凉啊,凉得让你想马上和河水来个亲密的接触;秦淮河的水真清啊,清得就像是一块彩色的大玻璃;秦淮河的水真亮啊,当河边的万家灯火映在水中,像是水底铺满了熠熠生辉的大钻石,使河水变得无比明亮、美丽;秦淮河的水真野啊,刚才还是块大玻璃,现在就波涛起伏,使得河上的画舫也一个劲儿地摇摆,再加上朱雀桥洞内随风而舞的狂草,更体现

了秦淮河的粗犷之美;秦淮河的水真神啊,要不,它怎么会吸引来那么多的小雨点儿?想当年大自然在创造世界时,一定挥舞着最大的画笔,而放弃了那些精细的刻刀,毫无雕琢地在南京勾勒出了这样一条粗犷、神奇、美丽的秦淮河吧?) 三、记金华的双龙洞 1、浙江臀部稍微额角擦伤蜿蜒依据石钟乳 2、一簇臀部稍微蜿蜒民族宫殿树梢大碗 3、(1)②①(2)①② 4、(1)小妹妹总是时而笑,时而哭,时而忧,时而喜,真是捉 摸不透。(六月的天气,时而风,时而雨,时而凉,时而热,真是变化多端。) (2)即使这件事情再困难,我们也要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去做好它。 5、(1)根据名称欣赏 (2),,、、, (3)在洞顶的那两条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 (4)蜿蜒在洞顶的双龙变化多端,颜色各异的石钟乳和石笋。 6、怎样美的笔盒呢?让人一看就爱不释手,是这样美的笔盒。(怎样简陋的小屋呢?裂缝的石灰墙,风化的水泥地,一扇破旧的窗,一张油漆脱落的书桌,根本找不到一样值钱的东西,就是这样一间简陋的小屋。) 语文园地一 1、洞庭玩赏扩散泰山拥挤孔隙仰卧油桐水平如镜拔地而起突兀森郁 2、D 立9 ④Y 巳/ 3 ① 3、(1)孤烟直落日圆(2)无数夕阳山(3)落木千山月分明(4)无穷树一半山(5)潮水连海平明月共潮生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王维) 4、(一)走进元宵会,高悬的彩灯五彩缤纷,大约聚集了八百或是一千多盏灯笼,把整个南塘老街照得亮如白天。

人版高中历史暑假作业

一、单选题 1、从1895年开始,在短短的10多年时间里,謇的企业从一个扩大到20多个,形成了一个以纺织为主跨行业的资本企业集团。这主要得益于( ) A.洋务企业的诱导 B.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高涨 C.列强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D.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2、针对洋务运动,胡燏棻写道:“窃谓中国欲借官厂制器,虽百年亦终无起色,必须准各省广开各厂,令民间自为讲求,则人人有争利之心。”胡燏棻认为洋务运动的出路在于( ) A.学习西方先进政治制度 B.大力发展民营企业 C.培养中国自己的建设人才 D.引进西方先进的技术 3、鸦片战争后列强对华侵略不断加剧,在通商口岸开办“洋行”是其重要手段之一。下列示意图反映了( ) A.洋行激增遍布城乡各地 B.资本输出成为经济侵略主要方式 C.关税主权因此遭到破坏 D.中国渐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4、1923年以前,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商标只有一千多个,而外商在中国注册商标却达三万多个。中外商标注册数量为1:30的比例。从1928年到1937年,这种情况发生较大的改变,在全国历年注册的33806件商标中,中国商人呈请注册的达14668件,占总数的43%。1937年中外商标注册数量之比增大到l:4。对材料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A.1923年前民族工业发展缓慢 B.1928年到1937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迅速 C.外资的涌入极大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D.世界经济危机对中国的民族工业冲击较大 5、1887年夏,清政府总理衙门承认启沅创办的继昌隆缫丝厂“有益于贫户之资生,无碍于商贾之贸易”,且“自用机器缫丝以来,外销丝巾价增一倍,足证办有成效,亦属兴利之一端……仍准照旧开设”。这一现象主要表明( ) A.政府对民族工业转为支持的态度 B.晚清政府职能混杂并实行多头管理 C.缫丝企业合法地位得到政府承认 D.中国更深地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历史(心得)之高中历史课作业设计的原则与策略

历史论文之高中历史课作业设计的原则与策略 宝鸡市渭滨中学任红云 当代著名史学理论专家何兆武先生对历史学曾有过精确的阐释:“历史学本身就包括两个层次,第一层次(历史学Ⅰ)是对史学或史料的知识或认定,第二层次(历史学Ⅱ)是对第一层次(历史学Ⅰ)的理解和诠释。历史学Ⅰ在如下的意义可以认为是客观的和不变的,即大家可以对它有一致的认识……但历史学Ⅱ……是随着我们的思想变化而改变的。……历史学之成为历史学,却完全有待于历史学Ⅱ给它以生命。”历史学Ⅱ实则是指对史实的理解和体验,有时也包括价值判断,历史论述的虽是过去,但对它的理解和认识却是现实的。西方学者克罗齐那句言简意赅的名言“任何真历史都是当代史”,就揭示了史学的这一本质。历史是现在与过去永无止境的的对话,史学是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深化的,具有鲜明时代性的历史新课标和历史教科书“依据时代性和基础性原则,革新了课程内容……增强了课程内容与社会进步、学术发展和学生经验的联系,”及时跟踪并反映了历史学科的发展趋势,及时地吸收历史研究的新成果。针对新课标下高中新课程的这一变化,作为构成学生学习评价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作业设计与布置也应相应发生变化。《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这就要求新课

程理念下的作业布置应由统一、专制走向“自立”、由封闭走向开放、由独立完成走向协助合作,在作业设计中体现作业的层次性、合作性、实践性、趣味性,作业的评价应是全面的、动态的、发展的、灵活的、开放的,让作业成为培养学生和发展学生能力的一座桥梁,从而优化历史学习环境。 2007年陕西省开启课程改革的步伐,同时制定并颁布了普通高中新的课程标准(实验),明确说明: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纵观几年来我省高中新课程的实践和探索,许多教师注重了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实践的结合,关注了课程理念和教学理念的转变,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式学习,然而作为教学过程基本环节之一的作业设计,很多教师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首先作业形式比较单一,几乎都局限于书面答题,题型仍以选择、材料分析、问答题为主,着重点仍是对学生知识的掌握,考察学生能力,关注情感态度的题目很少;其次作业提出是单向的,问题都是课本或教辅资料提供的,而不是学生自选的,这样的作业在训练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方面无所作为,而且面对有差异的学生布置相同的作业,缺乏层次性,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第三学生完成作业几乎是应付差事,要么找现成的答案抄写,要么通过网络百度,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四6.4近代科学之父牛顿课后作业布置练习题

课时训练21近代科学之父牛顿 基础夯实 1.德意志诗人诺瓦利斯(1772—1801)认为,哲学是全部科学之母,科学的发展又会推动哲学的进步。他能够举出的最佳论据是() A.牛顿的《自然哲学中的数学原理》 B.达尔文的《物种起源》 C.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根据时间信息(1772—1801),最佳的论据为A项,牛顿经典力学的建立,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 2.右图是《自然哲学中的数学原理》的书影。此书出版的最重大意义是() A.沉重打击了上帝创造万物说 B.建立了完整的牛顿力学体系 C.标志着近代物理学正式诞生 ,从而完成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 3.1773年,法国耶稣会传教士蒋友仁向乾隆皇帝进献《坤舆万国全图》,并提出“地圆学说”。大儒阮元严批这种理论:“上下易位,动静倒置,则离经叛道,不可为训,固未有若是甚焉者也。”之所以有这样言论,是因为他不知道() A.经典力学理论 B.相对论 D.量子论 ,他认为“上下易位,动静倒置”,实际上是他不了解经典力学中的万有引力定律。 4.中秋时节是钱塘潮的最佳观赏期,潮起潮落,美丽壮观。苏东坡有千古名句“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下列哪位科学家的理论可用来解释钱塘潮的壮观景象() A.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 B.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5.牛顿刻苦钻研,废寝忘食,每天在实验室里工作17~18个小时,以至于剑桥大学图书馆馆长说牛顿是“一个神经很不正常的家伙”。正是由于他这种全身心投入的精神,使得他不断地取得新成果,这些新成果应该包括() ①运动三大定律②万有引力定律③微积分④自由落体运动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不是牛顿,排除④。①②③都是牛顿的成就,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是牛顿于1687年在其著作《自然哲学中的数学原理》中提出的,微积分是牛顿在大学毕业前提出的,C项正确。 能力提升 6.材料一让人们欢呼人类曾经诞生过一位堪称伟大作品的人物。 ——牛顿墓碑题词末句材料二莱布尼茨曾说过:“在从世界开始到牛顿生活的时代的全部数学中,牛顿的工作超过了一半。” (1)请根据所学知识探究分析,材料一、材料二中为什么对牛顿有这样高的评价? ,分析牛顿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 牛顿发现了二项式定理;提出了微积分;发现了日光的组成;提出了力学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建立了牛顿力学体系。 (2)欧洲工商业的迅速发展和殖民扩张的需要为科学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解放了人们的思想;牛顿扎实的基础知识,勤奋和严谨的工作态度,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借鉴了前人的科学成果。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徐光启是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进士。通天文、历算,习火器。入天主教,与意大利人利玛窦研讨学问。徐光启在数学方面的最大贡献当推对《几何原本》的翻译。这部世界古代的数学名著,以严密的逻辑推理的形式,由公理、公式、定义出发,用一系列定理的方式,把初等几何学知识整理成一个完备的体系,明朝时《几何原本》并没有得到重视,徐光启逝世后《几何原本》未能译完,以至于被埋没。明朝灭亡后,清统治者对此书并不关注,康熙大帝虽然重视西学,但是很可惜《几何原本》这样重要的著作还是没有继续翻译。 材料二牛顿生活的年代相当于明亡之前一年到清雍正五年(1727年)。他27岁著《论用无限项方程所作的分析》,任卢卡斯讲座教授。1672年29岁当选为皇家学会会员,1687年44岁著《自然哲学中的数学原理》。1727年牛顿逝世后被安葬于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成为在此长眠的第一个科学家。 (1)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徐光启和牛顿生活时期相当,但二者的科学贡献在当时两国有何不同反应及原因。 (1)问结合两人所处的时代背景,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末期,而牛顿则生活在西欧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时期。第(2)问由于截然不同的社会性质,最终使两国走上了相反的发展道路。

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堂作业本参考答案

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堂作业本参考答案 【说明:主观题答案不唯一,仅供参考,学生的答案言之有理即可。另外,本册片断练习计入“每周三写”中。】 1、长城和运河 第1课时〔自主检测〕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中华民族的祖先 〔自能拓展〕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秦兵马俑圆明园北京故宫拉萨布达拉宫赵州桥敦煌莫高窟 第2课时〔自能拓展〕瞧,那透亮的蓝绸带是什么呀?哦,原来是京杭大运河。它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有1700多千米长呢!阳光照在河面上,像撒上了一层金子。一艘艘大货船连接在一起,威风凛凛地驶向远方。看着滚滚的运河水,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群群劳动人民,是他们一锹锹,一担担挖出了这举世闻名的大运河!我们的祖先用智慧和汗水创造了这一奇迹,真了不起啊! 2、美丽的南沙群岛 第1课时〔自能拓展〕星罗棋布鳞次栉比密密麻麻 第2课时〔自主检测〕1、丰富丰盛丰满2、辽阔宽阔广阔〔自能拓展〕南沙群岛,魅力无限,带给你美的享受。 3、庐山的云雾 第2课时〔自主检测〕1、一刹那顿时一眨眼随即一瞬间4、庐山的云雾,刚刚还是一棵参天的大树,转眼间就变成了一朵朵含苞欲放的荷花。〔自能拓展〕夏日的夜晚,亚细亚广场的喷泉美不胜收。这些喷泉千姿百态,有的像矮墩墩的蘑菇,有的像陡峭的山峰,有的像盛开的莲花……它们在五彩缤纷的灯光的照耀下,闪烁着迷人的光芒。 4、微笑着承受一切 第1课时〔自能拓展〕气喘吁吁大汗淋漓汗流浃背腰酸背痛筋疲力尽头晕眼花 第2课时〔自主检测〕1、治疗制造志气专心致志甚至位置智慧4、桑兰姐姐,你美好的人生才刚刚开始,可你后半生也许永远要在轮椅上度过,但你并没有掉一滴眼泪。你惊人的毅力和坚强乐观的精神令人敬佩。你启迪了我:面对困难、挫折,不要畏惧,不要退缩,要勇敢面对;不管前途多凶险,都要用微笑去承受;自信、自强是战胜命运的两大法宝。〔自能拓展〕千磨万击还坚劲 5、雪儿 第1课时〔自能拓展〕1、火红银灰杏黄天蓝2、干干净净安安静静端端正正吞吞吐吐3、千变万化千军万马千言万语千丝万缕

高中历史作业的批改艺术

高中历史作业的批改艺术 教师批改学生的作业,这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必做的常规环节。江苏高考中历史是选修科目,课时少,那么课堂上评讲作业的时间更是有限。要想把作业的反馈和评讲融于一体并不占用更多的时间,那就对批改作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结合大的高考环境,本人总结了几点心得,以期抛砖引玉,与各位同仁共勉。 一、全收全批,全面了解学生 教师通过全收、全批、全改,可以全面了解学生对已讲授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而有针对性地安排后续章节的教学,这是符合教育规律的。虽然近些年有很多文章质疑全批全改是否必要和合理,但是在普通中学目前的学情下,我个人认为全批全改不仅必要而且必需。 在全批的过程中,不可避免要遇到学生拖拉作业甚至不做作业的情况。针对这些现象,我在做作业之前就开始“盯”人,先特别提醒部分课堂不认真作业不及时的同学,并在课堂时间许可的情况下走动批改,他们做几题批改几题,并及时进行讲评和鼓励,然后在课堂上完成一部分后剩下的内容他们基本也就不愿再拖了。如果遇到老师不在就不写、继续拖拉并逃避作业的学生,我会在向习课上再到他们身边,继续督促他们写作业并进行走动批改和讲评。如果是

抽改的话,一定会有部分学生的作业有遗漏。而这样坚持全改下去学生就不太容易遗留下太多的问题,每个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反馈过程上基本平衡,他们之间的差距也就不会太大,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就会增强,从而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较好的基础。 二、面批面改、互动合作研讨 所谓面批面改,就是指教师当着学生的面批改他的作业,它是教师与学生面对面,互动合作研讨,共同捕捉作业的闪光点,共同剖析作业问题的根源,共同谋划解决问题的对策,关注学生个性差异和特长发展,注重因材施教,让老师和学生在此期间互相进行学识上的发展和感情上的交流,老师和学生都学会反向思考的模式。这种面批方式有利于分层次教学,无论是对于优等生,还是对于基础不好的学生,都能给予有效的指导,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因为高中学科多,作业多,加上历史学科本身文字阅读量大而课时又有限等原因,面批面改全面落实也有困难。而个别学生确实又需要针对性的批改,同时有些孩子也因为家庭的变故原因或者自己的心理原因对学习倦怠。若老师找不出时间来找他,或者找到了又因为要赶下面的课也说不了几句,长期下去孩子得不到疏导和纠正,感受不到老师的学习帮助和感情温暖,问题就会越积越多并且越难解决。于是我在改作业的过程中如果能面批的

语文课时作业五年级答案

语文课时作业五年级答案

语文课时作业五年级答案 【篇一: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堂作业本》参考答 案】 class=txt>第一单元参考答案 1草原 一、给句子中加点词换一个意思相近的词语。 1、空气是那么清鲜(清新清爽),天空是那么明朗。 2、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潇洒自由自在随意),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 3、鄂温克姑娘们戴着尖尖的帽子,既大方,又稍有点儿羞涩(害羞),来给客人们唱民歌。 二、照样子,写词语,并造句。 1、忽(飞)忽(落)忽(上)忽(下)忽(强)忽(弱) 忽(高)忽(低)忽(明)忽(暗) 2、一(碧)千(里)一(诺)千(金)一(字)千(金) 一(发)千(钧)一(掷)千(金) 从1、2两组中选择一个词语写一句话。一诺千金——小明一诺千金,从不食言。三、默读课文,填空。 老舍在《草原》一文中,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描绘了三幅动人的画面:草原风光、喜迎远客、主客联欢。读后让人深切地感受到内蒙古草原奇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民族风情。 四、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1、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2、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五、读下面的句子,体会句子在表达上的特点。 1、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我从这句话中感受到草原辽阔、碧绿的特点。其中?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让我觉得整个草原好像一幅的巨大的中国画。 2、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老舍真不愧为语言大师。这个句子将蒙古族人民迎接汉族客人的队伍比作一条彩虹,非常贴切巧妙,因为这道彩虹不仅是颜色、形状的准确描摹,也是蒙汉情深的恰当比拟。 优美的句子: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六、品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些忽飞忽落的小鸟。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快了,快到了。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为。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

关于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历史作业设计方法探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4c7292330.html, 关于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历史作业设计方法探讨 作者:廖顺勇 来源:《学习与科普》2019年第20期 摘要:在核心素养教学理念下教师要注重提高自身的教学科学性,由于核心素养是提升 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思想观念。所以教师要在教学当中以核心素养作为教学的背景,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在高中历史作业设计教学当中教师要以核心素养作为教学的基础,注重培养学生写作业的好习惯,使学生在写作业当中有针对性的学习,提高自身的历史学习能力。所以本文就以关于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历史作业设计方案进行分析和探究。希望能够在教育教学当中,使学生通过做历史作业,增强学生的探索意识。 关键词:高中历史,作业设计,核心素养,策略 引言: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在高中历史教学当中,教师要通过对作业进行深层次的设计,并且本着核心素养理念作为教学引导的背景,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利用科学的历史作业强化自身的历史学习思维。教师也要在教育教学当中,充分的重视作业设计对于学生历史学习和成长的重要性,所以本着核心素养,不断的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提升学生的探索能力。教师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实践当中更好的成长和发展。 1.通过质疑型作业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思维 教师在高中历史作业设计过程中,通过设计教学思路,对于历史作业进行质疑型的教学设计,注重培养学生历史学习的过程,引导学生在此过程当中进行主动的探索和思考,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要通过过程与方法进行有效的结合,使学生在过程当中学会体验历史对于自身成長的发展,从而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教师也要在教学中部分的重视质疑型,作业教学的高效性,不断的优化教学内容,创新作业的设计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热情。 教师可以在设计质疑型作业时,引导学生通过课前阅读和课后复习的方式,使学生针对所学习的内容进行深入的研究,了解本节课的重点性内容,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引导学生学会概括并且同桌之间展开互相提问和互相解答的方式。教师再根据学生在课堂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有效的统计,了解学生在历史学习中的不足,从而具有针对性的设计历史教学作业。

2016年秋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名校课堂单元测试(五).doc

单元测试(五) 二元一次方程组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二元一次方程3x -2y =5的解为有限个 B .方程3x +2y =7的解x 、y 为自然数的有无数对 C .方程组? ??? ?x -y =0,x +y =0的解为0 D .方程组中各个方程的公共解叫做这个方程组的解 2.已知? ????x =2, y =1是方程kx -y =3的解,那么k 的值为( ) A .2 B .-3 C .1 D .-1 3.以方程组? ????y =-x +2, y =x -1的解为坐标的点 (x ,y)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位于(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4.直线y 1=k 1x +b 1与y 2=k 2x +b 2的图象没有交点,则方程组?????y =k 1x +b 1, y =k 2x +b 2 的解的情况是 ( ) A .有无数组解 B .有一组解 C .有两组解 D .没有解 5.运用加减法解方程组???? ?11x +3z =9,3x +2y +z =8,2x -6y +4z =5, 较简单的方法是( ) A .先消去x ,再解?????22y +2z =6166y -38z =-37 B .先消去z ,再解???? ?2x -6y =1538x +18y =21

C .先消去y ,再解? ????11x +7z =29 11x +3z =9 D .三个方程相加得8x -2y +4z =11 再解 6.已知∠A 、∠B 互余,∠A 比∠B 大30°. 设∠A 、∠B 的度数分别为x °、y °,下列方程组中,符合题意的是( ) A.?????x +y =180x =y -30 B.?????x =-2x =y +30 C.?????x +y =90 x =y +30 D.? ??? ?x +y =90x =y -30 7.小明在解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x +y =△,2x -3y =5时,解得? ????x =4,y =★,则△和★代表的数 分别是( ) A .1,5 B .5,1 C .-1,3 D .3,- 1 8.用图象法解某二元一次方程组时,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作出相应的两个一次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则所列的二元一次方程组是( ) A.?????x -y -2=03x -2y -1=0 B.?????2x -y -1=03x -2y -1=0 C.???? ?2x -y -1=03x +2y -5=0 D.? ????x +y -2=0 2x -y -1=0 9.某校初三(2)班40名同学为“希望工程”捐款,共捐款100元.捐款情况如下表:

九年级下册语文课时作业本答案

九年级下册语文课时作业本答案 2、C 3、经济、法律等专业书籍当然很重要,但审美趣味和精神意志的培养同样不能忽略,因此对 志向远大者来说,我建议要再读一点支学书。 4、(1)“ 全球”移到“ 社会各界”前;“ 文明”前加“ 宣传”。 (2)略 5、示例:平凡是泥土,孕育着收获,只要你肯耕耘 6、(1)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2)猿鸣三声泪沾裳 (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4)万方多难此登临 7、(1)中秋 (2)教师节◆略 二、阅读理解 (一)

8、因为人的精神和思想是一个有限的空间,一旦被虚伪、凶残、自私、冷酷等丑恶内容占 据,善良、纯真、博爱、热情等美好的精神和思想就无法容身,人性就会变得丑恶。 (意思对即可) 9、因为我们的人生之瓶里,装满着欲望和为之奋斗不息的操劳,塞满了无穷无尽的浮躁与烦 恼。没有美好和宁静的精神世界,因此也无法体会生活的快乐。(意思对即可) 10、大师倒茶开导困于苦恼的和尚;居里夫妇为了怕人打扰不添置家具;钱钟书甘于寂寞, 淡泊名利。 11、提示:装着事业、志向、探索等高尚和纯粹的人生之液。第二问言之有理即可。 (二) 12、B 13、B

14、(1)徐君已经死了,(宝剑)还要给谁呢? (2)我开始在心里已经答应(把剑)送给他了,怎么能因为(他)死了就背叛我的内 心呢? 15、提示:季札具有一诺千金的品质。 (三) 16、“ 数”字写出了女主人公因深锁庭院而百无聊赖、万般愁闷的心情,表现了女主人公叹 怜这无人观赏、转眼即逝的春花的情怀。 17、该句洗练而巧妙地描绘了女主人公在春光烂漫中的冷寂、孤凄的境遇,含蓄地刻画出她 那沉浸在痛苦中的凝神伫立的神态。

高一历史作业一及答案

高一历史暑假作业(1) 完成时间:7月8日用时:40分钟家长签字: 1.右图为春秋时期穿有鼻环的牛尊,我们不能 ..由此断定 A.春秋时期牛已经用于耕田 B.春秋时期人们开始饲养牛 C.春秋时期青铜冶铸业已达到较高水平 D.春秋时期审美艺术的发展 2.从西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到战国商鞅“废井田,开阡陌” 直接反映了 A.分封制的瓦解B.封建王权的强化C.土地所有制的变化D.上层建筑的变化3.“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纴……”(《墨子》)农民如此兢兢业业主要是①缴纳租税的需要②商品交换的需要③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 4.《礼记》记载西周时期一种社会现象,“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典制六才”,材料说明了当时已经存在着 A.农民个体手工业B.家庭手工业C.私营手工业D.官营手工业 5.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的青铜器风格虽迥异于中原,但其工艺可媲美于中原青铜器最鼎盛的 A.夏商时期B.商周时期C.周秦时期D.秦汉时期 6.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利用煤和石油作能源的国家,使用煤为冶铁燃料始于 A.春秋B.战国C.西汉D.南宋 7.右图(《天工开物》中的花机图)是用于 A.农业灌溉B.纺织业 C.制造机器D.冶铁业 8.“凡市,以日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 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唐朝的这种政策反映出 ①市有严格的空间限制 ②市有严格的时间限制 ③本质上体现出政府的抑商政策④夜市的繁荣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9.一部历史剧再现了这样一个城市情景:城市中,店铺随处开设,所谓“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是铺席买卖。”市场经营时间也没有限制。据此判断这部电视剧反映的历史现象最早应该出现在 A.汉朝B.唐朝C.宋朝D.明朝 10.唐代许多官员开设邸店,后政府规定:“五品以上,不得入市”,这说明了 A.唐朝政府鄙视商业B.政府要严格限制商业发展,不允许商人抬高地位

课时作业本八年级下册物理答案

课时作业本八年级下册物理答案 (2021最新版) 作者:______ 编写日期:2021年__月__日 第八章第1课时牛顿第一定律(一)答案 [知识梳理]1、静止匀速直线运动 2、不需要阻力 [课堂作业]1、(1)速度

(2)长小匀速直线 (3)牛顿第一定律 2、D 3、A 4、C [课后作业]5、木板推理力与运动 6、C 7、D 8、C 9、B 10、C

11、(1)小车、长木板 (2)实验方法:用力推着小车在水平放置的长木板上运动,然后撤掉推力实验现象:小车继续在长木板上运动(答案合理即可) 第八章第2课时牛顿第一定律(二)答案 [知识梳理]1、静止匀速直线运动 2、静止匀速直线运动惯 [课堂作业]1、左惯性 2、锤柄继续向下运动 3、D 4、C 5、B 6、快速甩动手时.水珠与手一起运动;手停止运动时,水珠由

于惯性继续向前运动,就会被甩掉 [课后作业]7、惯性车辆行驶时,前后要保持一定的车距(答案合理即可) 8、惯性静止 9、减速惯性 10、跳远前要助跑驾驶员必须系上安全带 (答案合理即可) 11、C 12、D 13、A 14、D 15、B

16、车辆启动前,人和车处于静止状态.在车辆启劝后,脚受摩擦力作用随车运动,而人的上半身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静止的状态,容易向后摔倒 第八章第3课时二力平衡答案 [知识梳理]1、静止匀速直线运动平衡 2、同一物体相等相反同一条直线 [课堂作业]1、4竖直向上 2、50水平向左 3、D 4、C 5、A 6、如图所示

[课后作业]7、10水平向左18 8、10⁴10⁴竖直向上 9D13D 10D14A 11D15D 12C

高一历史作业布置引发的思考

高一历史作业布置引发的思考 黄英华 背景分析: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要求: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对照课程标准,结合“历史”的概念,我们可以了解到这些要求绝对不是玩文字游戏,也不是搞堆砌,而是实实在在需要落实的教学行为。“教学创新”的基点在于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教师要从“灌输现成知识”转变为“共同建构知识”,从“提供标准答案”转变为“共同寻求新知”。这就要求教师改变过去传统的做法,在传授给学生基本历史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与学生一起去探究历史问题。基本做法: 我尝试着用新的理念进行高一年级的作业布置和设计,要求学生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查找相关资料,以制作幻灯片的形式,在课前和老师、同学交流,再由学生、老师简单点评,肯定优点,指出需改进之处,改变过去教师具有绝对话语权的情况,以学生为主体,每节课贯穿适合教学内容的学生活动。全学期我总共布置了15次这样的作业,同学们都积极参与。 值得肯定的方面: (1)学生积极性高涨。学生几乎都从开始时为了分数不情不愿地必须参加,到后来踊跃参加,兴趣大增。而我也从规定学生必须交作业,到最后随便学生选做,不再担心没人理睬可怜的高一历史作业。我原来最担心学生把这些活动仅仅当作是作业来完成,而没有享受到其中探索的乐趣。可从最后展示的效果来看,学生

无一例外都比较喜欢这种方式。 (2)好作品层出不穷。学生制作的幻灯片从最开始的寥寥几张、下载网上作品、文字多于图片、逻辑性较差、应付了事,到后来基本能围绕主题设计思路,选择资料,说明问题,甚至设计一些互动的活动让更多的人参与,学生的成长真是非常明显。而我也亲眼目睹了学生对历史科兴趣的日渐浓厚。其中,好几个学生积极性和参与度非常高,都制作了两个以上的主题幻灯片,个人能力得到极大地提升。同时,每个学生还在自己的作品中体现出独特的个性:幽默的、知性的、喜欢的卡通和音乐等等,因此,每一次的活动总有令人惊喜的作品或细节呈现,也让我和学生对下一次活动充满了期待。 (3)学生学科能力有所提高。经过指导,学生在以下方面有一定的进步:如何评估史实;如何论证某一观点并做出结论;如何学会解释历史图片、遗迹和地图;如何区分原因和结果等等。对于历史,有的学生开始了解到不仅仅是需要背诵的知识,更是需要去判别的知识。 问题及不足 (1)小组怎样合理分工刚开学的时候,我要求每学生就近组合,成立4~6人的历史学习小组去开展各种活动。可是进行幻灯制作的过程中,由于家庭条件限制、作业太多、个人性格等因素影响,每次幻灯片的制作实际上由少数人包干,其余的人只能担任配角。所以,真正能力得到提高的人占少数。 (2)历史研究的方法不够系统和具体。由于每次作业我都要求学生必须和我及时沟通,完善后才能到班级展示,在这个过程中,发现学生对于怎样甄别历史的原始资料和二手资料、研究的步骤、方法等比较茫然。虽然尽力弥补,可要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和讲授方法,非一朝一夕可也。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名校课堂单元测试(五)(含答案)

单元测试(五) 分式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分式23x ,x +1-2x 2,2x -14x 3 的最简公分母是( ) A .12 B .24x 6 C .12x 6 D .12x 3 2.下列变形正确的是( ) A.b +1a +1=b a B.a +b a +b =0 C.0.1a -0.3b 0.2a +b =a -3b 2a +b D.-a +b a -b =-1 3.已知a =2- 2,b =(3-1)0,c =(-1)3,则a ,b ,c 的大小关系是( ) A .a >b >c B .b >a >c C .c >a >b D .b >c >a 4.花粉的质量很小,一粒某种植物花粉的质量约为0.000 037毫克,已知1克=1 000毫克,那么0.000 037毫克可以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 .3.7×10 -5克 B .3.7×10-6克 C .3.7×10-7克 D .3.7×10-8 克 5.若(4a 2-4+12-a )·w =1,则w =( ) A .a +2(a≠-2) B .-a +2(a≠2) C .a -2(a≠2) D .-a -2(a≠-2) 6.分式方程1x -1-2x +1=4x 2-1 的解是( ) A .x =0 B .x =-1 C .x =±1 D .无解 7.(宁夏中考)甲种污水处理器处理25吨的污水与乙种污水处理器处理35吨的污水所用时间相同,已知乙种污水处理器每小时比甲种污水处理器多处理20吨的污水,求两种污水处理器的污水处理效率.设甲种污水处理器的污水处理效率为x 吨/小时,依题意列方程正确的是( ) A.25x =35x -20 B.25x =35x +20 C.25x -20=35x D.25x +20=35x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堂作业本答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堂作业本答案 第1单元 1、我们的民族小学 1、①②;①②;②① 2、(1)学校被那鲜艳的民族服装打扮得更加绚丽多彩。 (2)钟声敲响了。 3、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几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同学们读课文。 4、、、、 2、金色的草地 1、假装、绒毛、花瓣、使劲、 手掌、有趣、观察、朝南 2、玩耍合拢钓鱼 要求龙王鱼钩 3、(1)那朵小花并不引人注目,确很香。 (2)拔河比赛我们使劲一拉,赢了。 4、略 5、绿、金、绿 我们的手掌、张开、合上、花朵张开、金色的、花朵合拢、就变成绿色的了 当妈妈回来时,我已经把饭烧好了。 3、爬天都峰 1、发:fā(发现)似:sì(似乎)相:xiāng(相当) fà(头发)shì(似的)xiàng(照相) 2、果然、居然 3、啊,蝴蝶这么美,在翩翩起舞呢! 啊,井水这么深,都看不见底哩! 啊,湖水这么清,可以当镜子啦! 5、要不是你拉我一把,我都要掉下去了。 鼓励、汲取力量 语文园地一 1、知了、好了;照相、相信;天都峰、都是;长大、成长; 2、yǐ shì tíng mǒu jìn lù

3、桥、绿、谋——某 诗、亿、停——亭 4、路人借问 怕得鱼惊不应人 5、喜气洋洋斤斤计较十全十美 金光闪闪恋恋不舍 6、居然、一本正经 7、(1)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十分安静 (2)摇、叫、停、听、读 (3)小狗摇着尾巴向我扑来,好像在欢迎我回家。 (4)国庆节广场上很热闹:阿姨们在欢快地跳舞,老爷爷在练太极拳,小朋友们在溜冰 第二单元 5、灰雀 1、①果然②可惜③仰望 2、①肯定一定 ②肯定 5、①小男孩可能担心列宁知道是他捉走灰雀、想说又不敢说。 ②决心改正错误的心理。 6、小摄影师 1、摆放摆正秘书秘密 告诉劝告然后突然 2、①经常②如果③立刻立即 4、②从中可见高尔基对媒体宣传自己并不关心,相反,对于这个少先队员却非常重视。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高尔基关怀下一代、爱护下一代的崇高品质。 7、奇怪的大石头 1、kēng qín zhèn 2、记住考察震惊 世纪老师早晨 3、白花花高高兴兴美丽的校园 沉甸甸白白胖胖清新的空气 5、②从天上掉下来的。这块突兀的大石头到底是怎么来的? ③重点要引导学生体会李四光善于动脑筋,善于发现问题,对别人的解答,不轻信,不盲从,刨根问底,追本穷源,具有不找到正确答案誓不罢休的

20版部编新教材高中历史必修下册3.6(历史)练习作业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课堂检测·素养达标 1.15世纪的欧洲,是一个“充满饥渴”的欧洲。这使欧洲人走上发现新世界之路。这种“饥渴”产生的根源是( ) A.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 B.奥斯曼帝国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商道 C.统治者积极支持海外探险活动 D.教会鼓励人们去东方传播基督教 【解析】选A。新航路的开辟,从根本上来说,是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体现,故A正确;奥斯曼帝国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商道,是新航路开辟的直接原因,故B错误;统治者的支持,是新航路开辟的政治条件,故C错误;教会鼓励是新航路开辟的重要原因,但不是根源,故D错误。 2.有史学家评价某次远航的成果是“欧亚大陆两种文化首次面对面的划时代的会合”,该远航的领导者是 ( ) A.迪亚士 B.达·伽马 C.哥伦布 D.麦哲伦 【解析】选B。迪亚士到达非洲西南端的好望角,并没有到达亚洲,故A错误;根据材料“欧亚大陆两种文化首次面对面的划时代的会合”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497-1498年达·伽马受葡萄牙国王派遣,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这是欧亚大

陆两种文化首次面对面的划时代的会合,故B正确;哥伦布开辟的是从欧洲通往美洲的新航路,故C错误;麦哲伦船队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但时间比达·伽马晚,故D错误。 【深化点拨】新航路的开辟 3.1505年,一位西欧航海家写下了以下遗嘱,据此判断,他是( ) 圣灵佑助,我获得了并后来彻底明白了一种思想,就是从西 班牙向西航行,横渡大洋,可以到达印度……承万能的主, 我在1492年发现了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 A.迪亚士 B.哥伦布 C.达·伽马 D.麦哲伦 【解析】选B。迪亚士是葡萄牙航海家,1487年到达非洲好望角,故A错误;题干中“从西班牙向西航行……可以到达印度……1492年发现了印度大陆”,推知这位航海家是哥伦布,故B正确;达·伽马任职于葡萄牙王室,1498年到达印度,故C错误;麦哲伦船队1519—1522年完成环球航行,麦哲伦在菲律宾被杀无法写遗嘱,故D错误。 【补偿训练】 “新航路开辟”是众多航海家不断探索的结果,下列人物与其航行路线或终点对应正确的是 ( )

六年级下册数学课时作业答案

一、填空(32分) 1、截止6月20日,地震已造成69180人遇难,374008人受伤,17406人失踪,请你统计一下,这次地震造成的伤亡人数大约是()万人 2、小明家这个月的收入2500元,记作+2500,在购买书籍方面支出200元,记作()元。 3、58 的分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再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最小的素数。 4、把一根3米长的铁丝平均分成5段,每一段长是这根铁丝长的(),每段长()米。 5、比2.5千克少20%是()千克,5千克比4千克多()%。 6、3.2:0.24的最简整数比是(),比值是()。 7、3时20分=()时;1002立方分米=( )立方米。 8、()÷6=6∶()==()% 9、6和15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10、一张地图,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比是1:6000000。如果某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是600千米,图上距离应是()厘米。 11、把4.05、0.4705、41%、25 、0.411从左到右依次按从小到大排列,排在第四位的数是( )。 12、从下面的比中选出两个比组成一个比例是( ) 2:1 2.4:3 : 0.5:0.25 13、成人身高大约是脚长度的7倍,如果一个成人的脚长χ米,那么他的身高是()米。 14、4.3时()4小时30分8.999×99()899.9 π () 3.14 15、一批零件有500个,经检验有10个废品。这批;零件的合格率是()。 16、一个圆柱体木块,底面直径是20厘米,高是6厘米,它的表面积是(1004.8 )平方厘米。把它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应削去()立方厘米。 17、一组数据16、13、10、16、10、40、10、50、10、5,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中 位数是(),众数是()。 18、圆柱体的体积一定,底面积和高成()比例。 二.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空。(8分) 1、三角形的一个内角是30度,其余两个内角度数比是3:2,这个三角形是()三角形 ①锐角②直角③钝角 2、甲数的23 等于乙数的15 ,甲数和乙数比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