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参考导学案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参考导学案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参考导学案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参考导学案

第二节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生物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酸雨的成因及危害.

2.能独立地正确完成探究实验的设计和实验过程.

(情感目标)

在实验过程中保护自己和保护环境的做法,并辅助实践.

学习重点、

1.知道酸雨的成因及危害.

2.能独立地正确完成探究酸雨对生物影响实验的设计和实验过程.

学习难点:

1.能独立地正确完成探究酸雨对生物影响实验的设计和实验过程.

学习方法:自学、讨论交流

教学过程设计:

一、揭示目标。

1.知道酸雨的成因及危害.

2.能独立地正确完成探究实验的设计和实验过程.

二、指导自学:

指导自学<一>(5分钟)弄懂下列问题:

1。学生看书通过35页知道什么是酸雨? 2.知道ph值表示的含义.

3.酸雨是怎样形成的?

4.酸雨的成分有哪些?

自学检测:<一>(5分钟)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酸雨.

2.溶液的酸碱度用_____来表示,当其数值等于_______时呈中性,其数值为____时,呈酸性,正常雨水的PH值大约为_____,酸雨的PH值则_________.

3.酸雨主要是________向大气中排放__________________造成的.

4.我国的酸雨主要是因大量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的煤而形成,此外,各种机动车排放的________也是形成酸雨的重要原因.

指导自学<二> 弄懂下列问题:

1.酸雨与模拟酸雨有什么异同?

2.根据你设计的模拟实验,你认为变量是什么?

3.实验中注意的事项有哪些?

自学检测:<二>(5分钟)

1.酸雨对生物有极大的危害,被称为_______.其危害有

(1)_______________(2)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是通过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做好_______和______的工作.

3.下列关于酸雨的陈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降水酸性越强, ph越大

B.即使是没有受到污染的地区,降水也呈微弱的酸性.

C. ph小于5.6的降水为酸雨

D.酸雨的酸性越强,危害就越大.

4.下列各项不属于空气污染的是( )

A.工厂烟囱冒出的浓烟

B.工厂排放的废水

C.汽车排放的尾气.

D.生活燃烧煤排放的烟.

5.溶液的ph值小于7,那么溶液就是呈( )

A.酸性

B.碱性

C.中性

D.不能确定.

三、合作交流集体冲关(10分钟)

1.酸雨的成分有哪些?

2.酸雨一定是由本地区的有害排放物造成的吗?

3讨论作为一公民对改善环境,应做到有哪些?

六、课堂小结、知识梳理(并指导阅读课外读部分共5分钟):

七、当堂检测:(5分钟)

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只要我们国家减少了空气污染,我国就不会有酸雨的危害。

B. 1998年长江中下游特大洪灾的主要原因是长江上游森林植被的破坏

C. 为了保护环境,应该提倡垃圾分类回收

D. 如果土壤和水环境遭到了污染,位于食物链顶端的人类受到的危害最严重。

2. 下列那一种情况不是由酸雨造成的? ( )

A. 森林枯萎

B. 鱼虾死亡

C. 水俣病

D. 土壤肥力降低

3 下列行为哪个不利于保护环境? ( )

A. 节约资源,少用一次性用品

B. 使用充电电池

C. 注意卫生,大面积使用消毒剂消毒

D. 购买贴有绿色标志的产品4.实践:许多污染物即使在浓度很低的情况下也会产生有害的影响。让我们用钢笔水模拟有毒物质,探究一下。

(1)取九个干净的试管,并贴上标签,编好号。

(2)用滴管给每个试管滴9滴清水,尽量使每个试管里的水等量。

(3)在1号试管里加一滴钢笔水,轻轻震荡试管使溶液混合。此时,1号试管里钢笔水的浓度是十分之一。

(4)用干净的滴管从试管1里取出1滴溶液,滴入试管2,轻轻震荡使之均匀。

提示:你刚滴入的那一滴溶液的浓度是十分之一,当你将这十分之一的溶液再次稀释十倍,溶液的浓度变成了百分之一。

(5)在3-9号试管中重复上述步骤。总是把前一试管的一滴溶液滴入后一试管中。计算新得到的溶液的浓度。

(6)观察每一个试管的溶液颜色,和溶液的浓度记录在一起。

分析:从试管1到试管9,溶液的颜色发生了什么变化?试管9里还有钢笔水吗?想一想,为什么有时候看起来很干净的河水也是被污染了的?为什么在讨论环境污染问题时,百万分之几的数量级会很有意义?

八、布置作业(5分钟)完成进一步探究:收集当地的雨水,用试纸测定,看看是否是酸雨?如果

是酸雨,你能分析其成因吗?

九、学后记:(教后记)

【学习一二三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心得体会】

【学习一二三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心得体会】 学习“一二三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心得体会澄迈三中钟伟萍为进一步推进我校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6月20号下午,学校在多功能会议厅举办了学习“一二三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的启动仪式。在这次学习中,我深有体会,受益匪浅。在当前教育教学中,课堂模式一贯都是“灌输式”,以教师为主体,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教学生学,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学以求分,学以应试。如此教学方式下,学生学习没有主动性,被动的接受着知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们失去了灵性、悟性,失去了主动学习,自己动手“捕食”的能力。即得到了“鱼”而没有学会“渔”,没有自学能力,无法进行终身学习,影响了以后的发展!甚至有很多学生在这种枯燥的学习模式中厌学弃学,令人痛惜。“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所以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将知识能力化,是当前教学过程中时刻应该注意的问题。在这种导向的探索下,“导学案”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导学案”教学模式是针对目前课堂教学模式的不足而探索的一种新的着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它重视在教学中让学生学会学习与思考,合作与创新,以及培养终身学习的习惯和能力,从而在将来运用知识,

创生知识!所以,它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导学案“一、二、三”教学模式中的“一”指的就是自学环节。在学生自主学习时,教师一定要反复强调学习方法,要求学生:遇到困难不要轻易退却,所有问题都要先尝试自己独立解决,反复思考,实在不能解决再向同学或老师请教;严格按照导学案的要求阅读教科书,对问题进行探究,对重要单词,短语,句子圈圈点点,加强记忆;对重要短语,句子要认真体会,学习其用法,对练习努力做到准确、迅速、规范、灵活,好中求快,力求落笔准确;每次预习结束后要对知识和方法进行自我梳理。当然,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是有限的,所以,为了让他们不厌烦预习,必须给他们降低难度,减少数量。布置知识链接、课堂提升以及知识巩固三部分,学生一般都能完成,完成的同学给予大力表扬。之后的“三”指的就是课上的交流研讨,展示提升,效果校验。就是教师上课环节。主要进行第一项是自主学习检查。一般来说,课堂测试部分我采用让学生口答的形式,不进行书面展示。而课堂提升和知识巩固部分需要课前书面展示出来,通过学生的展示与讲解,来及时掌握学生反馈的学习信息,主要有:学生的学习目标哪些已经完成,哪些没有完成?没达到学习目标的原因何在?出现错误的原因是什么?这两部分的展示如果有些学生做对了,有些没有做对,这时教师仍然不讲解,引导学生对练习结果进行讨论,力求通过集体

“问题导学式”课堂模式导学案编写和课型流程教学文案

“问题导学式”课堂模式导学案编写和课 型流程

精品资料 “问题导学式”课堂模式导学案编写和课型流程 通过三个月的“问题导学式”课堂模式的探索,我们把导学案的编制和课堂流程做一梳理,以便教师操作。 自主学习教师要做好:自主学习不是让学生泛泛地、单纯地看书,主要分为三类:(1)常规性导学:我们重点把它放在阅读和双基的学习上。(2)引导性导学:是指针对教材(篇章)的目标精要、重难点等,确立以导学提纲、预习指要、实践操作、收集材料、社会调查等形式作为先学指南或拐杖。这些富有特色、形式多样的导学,具有“吊胃口”的作用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充满挑战性、趣味性和探索性。(3)拓展性导学:是指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由教师指导参阅与教材内容有关联的课外读物、材料、了解社会、历史背景,以更好地解决、学习教材。在这一点上我们着重抓好教师“备”的针对性指导,全面了解有关参阅材料,以提升自主学习效果。 具体环节如下:第一、揭示课堂教学目标。开始上课时教师三言两语,准确揭示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第二、进行自学前的指导。在揭示了教学目标、让学生自学之前,教师提出明确的导学问题和自学要求,既自学什么内容,用多长时间,还要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如看书是围绕思考题独立看书,还是边看书,边讨论,边解决疑难问题等等。第三、学生自学。 在学生自学时,教师主要“导”在两个方面:(1)督促学生按照教师的方法自学,确保完成自学任务,及时表扬速度快、效果好的学生。(2)通过行间巡视、个别询问、板演、提问、讨论等形式进行调查,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自学中的疑难问题,并认真分析倾向性还是个别问题,是旧知回生还是新积压方面的问题,把主要的、倾向性的新问题进行梳理、归类,为“合作学习”作好准备,这实际上是教师在进行“第二次备课”。 合作交流教师要做:学生充分自学后,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式的合作学习、合作研讨。具体步骤是学生汇报、讨论、纠正自学结果。在学生自学结束后,发动学生通过讨论、质疑、交流等方式自行解决自学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让已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促使学生相互合作,互相帮助,达到兵教兵的目的。 展示汇报教师要做好:通过学生独立学习和小组合作交流,学生已经对所学知识形成了个性化的理解。但这时大部分学生的理解与认识是不全面、不成熟的。以往的课堂教学处理这一问题的办法就是教师讲解。我们认为这种讲解来自于教师对学生情况的主观的臆断,缺乏针对性,不能调动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构建知识的意识。我们抓住中学生乐于表现的心理特点,在课堂上给学生创造机会,组织学生采取黑板书写、地面书写、小组讲解、全班性讲解、情景对话、小品表演、辩论等方式表达、展示出来,让自己和他人进行评价、纠正,以增强教和学的针对性,使之更加明确、系统的自主构建知识结构,逐步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一、问题发现课(问题生成课或问题预习课) 1、问题发现课导学案的编制流程 预习目标——预习方法——预习提纲——预习检测——预习报告 注:预习提纲的设计要以问题为主,教师根据课程目标、教材内容、学生需要在教学设计前理清问题分类,问题包括概念性问题、原理性问题、习题性问题和拓展性问题。针对所教学科内容,通过深度学习后清理出四类问题,看学生回答这些问题后能否解决文本的基本问题,将不能解决的或认为重要的问题认真地、系统地填入《预习报告单》中。 2、问题发现课的课堂流程 解读目标——读书独学——对学群学(小展示)——理解识记——整理反思——预习检测——问题报告 这个流程中最多的时间是自学,最重要的任务是小组问题生成。同时,学生的自学过程是需要及时准确的引领,在初级阶段要借助预习提纲实现引领。 解读目标:教师提出预习要求,解读预习目标,提出预习方法。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

《坚持改革开放》参考导学案(2)

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授课教师: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 题目:1.1坚持改革开放 一、新闻导入:(5分钟) 中国宣传片新闻播放,或播放歌曲《厉害了,我的国》,请学生谈感受,导入新课“踏上强国之路”之坚持改革开放。 二、学习目标:(1分钟) 1. 我国实现改革开放的原因是什么?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怎样实现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2.改革开放的作用是什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哪些伟大成就; 3.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党的十九大召开的重大意义是什么;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是什么。 三、自主探究:(20分钟) 自主学习 基本要求:快速阅读教材正文部分,思考下列问题。 1、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2、改革开放的重要意义? 3、我国是怎样推进改革开放的? 4、改革开放的地位。 5、经济体制改革取得哪些成就? 6、改革开放取得成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合作探究 材料一:展示反映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改革开放不同时期的材料。 合作探究一: 中华民族如何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历程? 材料二:展示我国当前综合国力、人民幸福生活、国际影响力及十九大报告体现新时代等材料。 合作探究二: 1 中国腾飞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国家实力层面;人民生活层面;国际影响力层面)?证明了什么? 2 你对十九大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如何理解的(意义)? 四、交流展示(5分钟)

以小组为代表展示 五、当堂检测(10分钟) 1. 歌曲《春天的故事》里有这样两句歌词:“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要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当家做主站起来”和“改革开放富起来”代表的重大历史事件分别是() A.中国共产党成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中国共产党成立和党的十届三中全会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党的十届三中全会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党的十九大 2.走过40年,春运规模从一亿人次变为近30一亿人次,速度从绿皮车变为复兴号,买票从风雪中排队变为80%车票由互联网售出,甚至外卖能送到高铁上……深刻的变化,让春运成了观察中国改革开放的极佳窗口。这体现了() A.中国人民通过改革开放过上了幸福生活 B.中国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 C.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社会发展活力 D.我国逐步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改革开放40年来,持续向好的中国经济有力地推动了世界经济复苏,有力地促进了世界贸易发展,特别是“一带一路”倡议、成立亚洲基础设施银行等中国方案,为世界各国人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这表明() A.中国人民通过改革开放过上了幸福生活 B.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的进程中取得巨大成就 C.中国已经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 D.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 4.右图漫画《俺说了算!》说明改革需要() A.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 B.发挥政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调控作用 C.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D.确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5.党中央、国务院、各级政府大力改善营商环境,消除民间投资的“玻璃门”“旋转门”等;进行商事制度改革,直接降低了民间投资的时间成本和资金成本;拓宽民间资本投资渠道,2018年以来民间投资高速增长是我国经济的亮点。这体现了()A.中国人民通过改革开放过上了幸福生活 B.中国已经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C.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 D.我国逐步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6.1992年,从年初小平同志一路南下,发表又一次思想解放的宣言,到秋天党的十四大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摸着石头过河”的中国经济改革终于摆脱了计划经济的羁绊。20多年来,市场经济体制重塑了13亿人的生产生活方式,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命运,这是因为市场经济体制() ①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激发社会发展活力 ②自觉地担负起带领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历史使命 ③确立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④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重新屹立起来了 A.①②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19-2020年八年级生物上册 6.1.2 从种到界教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2019-2020年八年级生物上册 6.1.2 从种到界教学案(无答案)(新 版)新人教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生物分类的七个等级。 2.明确“种”是最基本单位,生物的亲缘关系是最密切的。 3.说出对生物进行分类的依据,了解分类等级的意义。 4.同学至少知道一种植物或动物在生物分类学上的位置。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表演”,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及与人沟通合作形成良好人际关系的能力。 3.提高学生对生物分类能力并应用于生活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教学中融入保护生物的思想教育,使学生意识到学习生物分类地位的目的之一就是保护身边的生物。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说出生物分类的七个单位。 2、概述生物分类的依据。 难点: 1、说出生物分类的七个单位。 2、概述生物分类的意义。 【导学过程】 【情景引入】 太空人小明同学要给我们班同学写一封信,他要怎样写地址,我们才能收得到呢? 【自主探究】 学习提纲: 1.生物分类有哪几个等级? 2.对生物进行分类具有什么意义? 【合作探究】 1.分类学上最大的分类单位是什么? 2.马属于哪个界?桃树是哪个界? 3.每个界中又被分为六个更小等级,从大到小依次是什么? 4.分类单位从小到大依次是什么? 5.分类单位中最基本的单位是什么? 【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练习设计】 1.下列单位中亲缘关系最远的是() A.纲 B.科 C.属 D.种

2.下列单位中生物种类最多的是() A.门 B.科 C.属 D.种 3.下列分类中共同特征最多的是() A.种 B.属 C.纲 D.门 4.我们通常说的物种指的是() A.一个生物B.一群生物 C.数量很多的生物D.一种生物 5.生物学家将生物分为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的依据是() A.生物的食性 B.生物之间的捕食和竞争关系 C.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 D.生物的生活环境 6.动物王国的一只老老虎不幸去世,可惜大王没有留下后人,大王留下的亿万家产由谁来继承呢?根据动物王国遗产继承法,由与大王亲缘关系最近的动物继承,该判给谁呢?

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

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关键是学案的编制,而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落实则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体现学案的作用、发挥学案本身的价值则是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研究的核心。我们认为,这种借助于学案进行的课堂教学模式应该是一种主体性的教学活动,它尽可能缩减教师的讲授时间而让学生更多地参与讨论和相互质疑。我们在实践中大致采用了三种具体的教学程序。 1.诱导式:提问—讨论—归纳—练习 诱导式教学模式一般用于新授课的教学,就是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首先通过提问和讨论解决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无须教师做全面的讲解,也避免了课堂中过于沉闷的教学气氛,同时也可使教师有时间解决个别学生存在的问题。归纳环节是在讨论的基础上作出的,要求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帮助下自己得出规律性的结论。因此,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我们一般要求由学生自己来阐述最后的结论。 实际上,学生在学案的指导下已经初步形成了自己的认识,这种教学环节的设计实质上是为了进一步巩固和加深认识,完善和纠正各种错误的观念和观点。这种课型是目前使用最多的一种。 2.开放式:质疑—探究—小结—应用 开放式教学模式一般用于单元复习课,目的是为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和学会如何将知识应用于具体的问题解决活动,带有研究性和实验性。此种课型的学案所涉及的知识往往是一些高级知识,学案中设计的问题也往往具有开放性,甚至没有唯一正确答案,要求为学生介绍一些适当的科学研究方法,以利于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在教学指导上常常采用合作学习和交互教学方式,教师一般扮演帮助者、启发者和指导者的角色,教师要充分为学生提供一个能够不受限制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的环境和机会(质疑),提供必要的探究条件和手段,让学生通过自己实践或实验验证所学的知识和所提出的解决问题方案。 开放性学案导学教学不限于一个课时,也不一定全部在课内完成。 3.技能式:示范—尝试—评价—作业 技能式教学模式一般用于程序性知识的学习和教学,特别适合于理科课程的教学。教师或者学生的示范不是简单的习题演算,而必须是将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尽可能完全地展示给学生,这里借鉴了近今年来关于认知学徒式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实践。尝试不要求学生能够即刻解决教师或者其他同学提出的问题,主要目的在于能够通过尝试让学生充分暴露在认识的不足或者知识体系上缺陷,以便教师能够及时发现并调整教学进展和教学内容。评价环节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和验证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案,可由此充分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案通常以问题为核心来进行组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则以学案中的问题为线索来组织教学活动。 上述三种教学模式各有自己的特色和价值,而从学生的学习过程来说,教师的教学活动实际上都是为了学生提供一种促进知识学习和运用的环境和条件,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和体系,促进学生学习策略的形成和自主性的发挥。

(完整版)“导学案”及“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

“导学案”及“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 一、“教学案”与“导学案”: “教学案”与“导学案”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师生公用的一种文本。“讲”字面上停留在传统教法上,而“导”重点突出了教师的引导作用,“教学”又有教师主教之嫌,“导学”则突出了有“导”之下的“学”。导学案其实就是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的一个脚本,故又可称为“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 目的不同: 教学案—为教师上好课做准备; 导学案—为学生学习提供指导。 性质不同: 教学案—以教师为中心,具有单向性、封闭性的特点; 导学案—以学生为中心,具有互动性,开放性的特点。 功效不同: 教学案—侧重怎样教、教什么、注重使学生“学会”; 导学案—侧重学生学什么、怎样学、注重使学生“会学”。 角色不同:教学案—教师自导自演,学生是听众; 导学案—教师组织指导,学生是主角。 二、“导学案”在高效课堂中的作用: 课前的预习是学生自己或小组完成的,那么一个突出问题显现出来:学生学什么?怎样学?用什么学?学到什么程度?这就需要有一个载体,“导学案”就是起到引导、指导学生自学作用的文本,进而提高学生的自学效率,它是学生自学的“线路图”。 三、什么是“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 “导学案”:“导学案”是集教案、学案、作业、测试和检测训练于一体的师生共用的“教学合一”的教学文本。 “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导学案”课堂是以导学为方法,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以教师的启迪引领为主导,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 “导学案”其实就是把教材上复杂、抽象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具体的问题,它能引领学生通过读教材寻找方法,关键在“导”上,如果没有“导”作用的“导学案”,那和复习提纲没什么区别。 四、“导学案”的内容: 导学案的内容:主要围绕“学”而编制。 包括案头内容、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学习过程、课内训练检测、课后拓展延伸、教后记、学后记。 学习过程:自学导学、课堂教学两部分 1、案头内容: “导学案”的稿头包含有班级、科目、章节、课题、课型、执笔人、审核人、使用时间等内容。 2、设计学习目标的几点注意:目标要分“课前、课中、课后”三段设计,应具体、准确,由教学目标改为自主学习目标,由教学重点改为学习重点,“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改为“使自己进一步了解…”。叙述方式应为“通过……(过程、方法)学习……内容,……(达到什么目标)”。每一句话都要说到点子上。 3、学习过程:包括预习导学和课堂教学研讨两部分。

《再塑生命的人》导学案及参考标准答案

10. 《再塑生命的人》导学案 1.作者简介 1 / 7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掌握生字词。 2. 揣摩文中重要语句,品味文章细腻优美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 理清文章思路, 找出文中莎莉文老师教 “我” 学习的具体事例, 领会莎莉文老 师隽永,深沉的爱心和高超的教育艺术。 情感与价值观: 体会莎莉文老师给 “我”的生活带来了怎样的改变, 理解“再塑生命” 的含义, 感受“我” 对莎莉文老师的敬爱和感激之情。 领会莎利文老师对学生深沉的爱, 以 及海伦顽强勤奋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二、教案重难点 1.理清文章思路,找出文中莎莉文老师教“我”学习的具体事例,领会莎莉文老师 隽永,深沉的 爱心和高超的教育艺术。 2. 体会莎莉文老师给 “我” 的生活带来了怎样的改变, 理解“再塑生命” 的含义, 感受 “我”对莎莉文老师的敬爱和感激之情。 教案过程 一、新课导入 海伦·凯勒(Helen Keller )(1880 — 1968) ,19 世纪 (国家)盲聋女作家、 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她以自强不息的顽强毅力,在安妮·莎莉文老师的 帮助下,掌握了英、法、德等五国语言。完成了她的一系列著作,并致力于为残疾 人造福,建立慈善机构,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美国十大英雄偶像,荣获“总统 自由勋章”等奖项。美国的马克 ?吐温说: “19 世纪出了两个杰出人物:一个是拿 破仑、一个是海伦。 ”她的主要著作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我的生活》 《我的老 师》等。 2.背景链接 海伦?凯勒一岁半不幸染上疾病,致使双目失明、双耳失聪,随之又丧失了说话的 能力。从此,她坠入了一个黑暗而沉寂的世界,陷入了痛苦的深渊?? 17 岁,海 伦?凯勒考进哈佛大学,还掌握了英、法、德、拉丁和希腊五种文字。大学期间, 她开始写作。 毕业后, 她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 并在繁忙的工 作中先后完成了 14 部具有世界影响的著作,最著名的是其自传《》 。海伦?凯勒无 比敬爱和感激自己的老师,她说: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首先要长久地凝视我的 老师——安妮 ?莎莉文 !” 海伦· 凯勒, 一位谱写出人类文明史上辉煌生命赞歌的聋哑盲人, 她的传 奇人生, 照亮了人类精神的殿堂, 向世人昭示着残疾人的尊严和伟大。 今天, 我们 一起走进《再塑生命的人》 ,去感受一个病弱生命的顽强成长的足迹和引领她人生 走向光明的莎莉文老师。 、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 给加点的字注音。 捡起 感慨搓捻绽开 浸满

从种到界教案

课题:六单元一章二节从种到界 授课教师:马丽学科:生物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知识 与 技能 1)掌握生物分类的七个等级。 2)明确“种”是基本单位,同时生物的亲缘关系时最密切的。 3)概述生物分类的依据和意义。 4)同学至少知道一种植物或动物在生物分类学上的位置。 过程 与方 法 (1)通过自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游戏”,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及与人沟通合作形成良好人际关系的能力。 3)提高学生对生物分类能力并应用于生活中。 情感 态度 与价 值观 (1)通过对本节学习,继续培养学生唯物辩证观点。 (2)通过对本节学习,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和实践能力。 (3)通过对本节学习,学生对课本图片的观察及教师的介绍,培养同学们爱护生灵、爱护地球的情感,提升自我素质。 教材分析教学 重点 1说出生物分类的七个等级。 2概述生物分类的依据和意义。 教学 难点 1说出生物分类的七个等级。 2教学组织对生物分类的七个等级的阐述。 教学方法:激趣导入法情景教学法游戏互动教学法讨论交流法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教学目的、时间分配等) 一、巩固旧知,温故知新 1、出示多媒体课件:学生图书馆还书的情景(书籍分类,方便 2、结合第一节知识,尝试对生物分类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类比求知 讨论:假如北京朋友要寄信给你,信封该怎么写? 提出问题:生物也能按照不同的等级进行分类吗? 2、自学求知 出示预习提纲,阅读课本101—104页内容,分析问题,小组讨论,解决学生联想自己的学习生活实 际,积极思考。 植物分类:形态结构 动物分类:形态结构,生理功 能 联系实际,说出自己的地址。 学生积极写出地址的单位: 省、市、县、镇、学校 阅读P101-104页的内容,分 析问题,小组讨论,解决问题。 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 目、科、属、种。 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特征 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从生活中的实际入 手,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 通过与地址类比, 引出生物的分类单 位,培养学生发散 思维能力。培养自 主学习能力, 能说出生物分类的 七个等级名称。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 力,学生对书本所 罗列的动物之间的 不同特点有一个初 步理性的认识。 利用游戏活动鼓励 学生进行思考比 较,激发学生的求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基于导学案的课堂教学案例研究报告

基于导学案的课堂教学案例研究报告 一、核心概念界定 1?导学案 导学案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引导学生学习教学内容而编写的纸质文案。导学案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前预习、课中研讨、课堂与反馈练习、课堂小结、作业布置等环节。导学案的编写是教师精心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创新的材料依据,从教师备课的角度来看,编写导学案是一种创造性劳动。 2?教学案例 教学案例是真实而又典型且含有问题的事件。简单地说,一个教学案例就是一个包含有疑难问题的实际情境的描述,是一个教学实践过程中的故事,描述的是教学过程中“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事”。 二、研究目标 1 ?探究基于导学案下课堂教学案例的特征和研究方法 2.通过案例研究,改进和完善导学案教学的方法 3.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三、研究内容 1.导学案下的教学案例的特征 2.导学案下的教学案例的行动研究方法 3.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四、研究过程与方法 1.准备阶段:通过参考、阅读、借鉴相关文献书籍,研究设计更符合本学科课堂教学特点的教学案例。 2.实施阶段:结合教学实际,各教研组为单位,开展课堂观察,确立主题,开展案例分析研究,整理教学案例资料,撰写论文,并把好的经验进行推广,完善“导学案”的教学设计和方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3.总结成果,成果形式为论文。收集和整理研究资料,分析实验情况,总结导学案使用过程中的成功经验以及存在的问题,提炼研究成果。 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和行动研究法 五、预期研究成果 成果名称 成果 形式完成 时间 负责人

基于导学案的课堂教学案例研究 论文 子课题六:基于以学定教理念的导学案设计的研究 一、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1 .以学定教 以学定教是依据学情确定教学的起点、方法和策略。这里的学情包括学生的知识、能力基础,学生的年段认知水准,学生课前的预习程度,学生对新知的情绪状态等学习主体的基本情况。而“定教”,就是确定教学的起点不过低或过高,在恰当的起点上选择最优的教学方法,运用高超的教学艺术,让每一位学生达到最优化的发展。 “以学定教”是以学生为本,以科学高效的学法作为确定教法的根本依据,面向每个学生,让学生生动活泼的学习,让学生主动活泼的发展。 2.导学案 导学案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引导学生学习而编写的纸质文案。导学案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前预习、课中研讨、课堂与反馈练习、课堂小结、作业布置等环节。导学案的编写是教师精心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创新的材料依据,从教师备课的角度来看,编写导学案是一种创造性劳动。 二、研究目标 1.提高教师导学案的设计水平; 2.促进教师工作中的创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研究内容 1.导学案设计的基本要素和结构 基本要素:问题设计、情景设计、教法设计及多媒体使用设计 基本结构:教师寄语、学习目标、学习过程、学习评价 2.导学案设计常见流程和方法 3.依据学情确定教学的起点、方法和策略 4.课堂评价方式的转变 四、研究过程、方法 1.调查阶段。2012年1月-2月

小学语文导学案模板参考

小学(高年级)语文导学案 课题学科班级执教 授课时间主备人审核人签字 学科助教课前才艺展示板书员 组名:组员(号) 一、课前预习学案 课前自主学习,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课前预习目标: 1、 2、 3、 4、 ★课前预习流程: 一读: 1、我已能正确、流利读通课文。自我评价朗读等级:(A\B\C) 2、初读课文: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划出文中的生字,为生字注音并组词。 3、我认为本课中容易读错的字有: 4、我认为本课中容易写错的字有: 5、我要提醒大家本课中的多音字有: 二读:

※划出文中你不理解的新词,用自己常用的几种方法弄明白它的意思。(可以联系上下文、查字典、找近义词、抓重点字词、造句等) 三读: 1、通过读课文,我概括的主要要内容: 2、我会自己分段并能概括段意(简介你的概括段意法)。 3、在预习过程中,把不能解决的问题提出来。 ★课文背景衔接 二、课堂探究案 合作交流学习,探究解决热点问题。 ★课堂探究目标: 1、 2、 3、 ★课堂探究流程: 1、明确学习目标(时间预设:1分钟)

2、组内准备展示(时间预设:10分钟) 3、全班展示提升(时间预设:30分钟) 4、各组课后总结(时间预设:4分钟) ■组合课堂探究学习激励规则 1、组长组织组员展开探究,书记员负责汇总和记分(做到人人参与讨论),鼓励5、6号组员积极发言汇报,1、2号组员总结补充。 2、组员答题汇报评分标准:6号汇报准确得6分、5号得5分,4号得4分,以此类推。补充汇报完整嘉奖2分,组员代表课前才艺展示最佳获得奖分2分。 3、在探究汇报中,声音低沉、站姿不端正,发言吞吞吐吐一律不得分。 4、注意倾听,反应敏捷,补充完整、准确、善于发现问题,积极主动反驳且有说服力,语言流畅,声音洪亮给予10分嘉奖。 5、评分结果奖励办法:总分名列第一名的组合奖励当日无家庭作业和奖旗一面;总分排名2、3名的组合奖旗一面;总分排名后三名奖励30字的硬笔书法训练和100字以内的课堂书面反思。 ■直击探讨热点重点问题(组合探究汇报和点评分配)探究问题(一) 探究问题(二) 探究问题(三) 探究问题(四) 探究问题(五)

导学案的基本模式及使用要求

导学案的基本模式及使用要求(导学案讲座一之13) 主讲人:钟炜(四川省自贡市荣县教研室主任)时间:2012年10月10 日 编者按:本人对“导学案讲座”分为四个系列:一导学案综述,二数学导学案,三高中数学导学案,四初中数学导学案。对每个系列分为若干个专题,每个专题 分为几个版块。 导学案的基本模式及使用要求 作者:钟炜(四川省自贡市荣县教研室)日期:2012年10月10日 阅读提示:本文《导学案的基本模式及使用要求(导学案讲座系列一之专题13)》分为六个版块:一是导学案的编写模式;二是导学案的备课模式;三是导学案的教学模式;四是导学案的课堂教学模式;五是导学案的使用要求;六是 优秀导学案的评价标准。 版块一:导学案的编写模式 导学案的编写虽然没有固定的模式但也有一些常用的编写模式,下面例举四 种。 版块1-1:导学案的编写模式㈠ 导学案的组成:学习目标、知识准备、学习内容、学习小结、达标检测,共 设置五个环节。 一、学习目标 即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德育目标。知识结构包括学科知识结构、单元或章的知识结构、课时知识结构。目标的制定要明确,具有可检测性,使本节内容的当堂检测题能够与之相对应。学习目标设置的具体要求: 1.数量以2-3个为宜,不能太多。 2.内容一般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 3.可在目标中将学生自学中会涉及的重、难点以及易错、易混、易漏等内容 做出标注,以便引起学生高度重视。 4.目标内容应明确具体,而且可操作、能达成。 二、知识准备 即课前小测,有的老师命名为:前置测评、诊断检测等。该环节的作用:扫清学习新知识的障碍,为新知学习做好铺垫。 三、学习内容 学习内容是导学案的核心,要体现导学、导思、导练的功能。学生的自主学习,包括学生自主读书、独立思考、自主操作、自主练习等在内的由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在探究中加深对知识的深化理解,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 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学习小结

《再塑生命的人》导学案及参考答案

10.《再塑生命的人》导学案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掌握生字词。 2.揣摩文中重要语句,品味文章细腻优美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 理清文章思路,找出文中莎莉文老师教“我”学习的具体事例,领会莎莉文老师隽永,深沉的爱心和高超的教育艺术。 情感与价值观: 体会莎莉文老师给“我”的生活带来了怎样的改变,理解“再塑生命”的含义,感受“我”对莎莉文老师的敬爱和感激之情。领会莎利文老师对学生深沉的爱,以及海伦顽强勤奋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二、教学重难点1.理清文章思路,找出文中莎莉文老师教“我”学习的具体事例,领会莎莉文老师隽永,深沉的爱心和高超的教育艺术。 2. 体会莎莉文老师给“我”的生活带来了怎样的改变,理解“再塑生命”的含义,感受“我”对莎莉文老师的敬爱和感激之情。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作者简介 海伦·凯勒(Helen Keller)(1880 —1968),19世纪(国家)盲聋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她以自强不息的顽强毅力,在安妮·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掌握了英、法、德等五国语言。完成了她的一系列着作,并致力于为残疾人造福,建立慈善机构,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美国十大英雄偶像,荣获“总统自由勋章”等奖项。美国的马克?吐温说:“19世纪出了两个杰出人物:一个是拿破仑、一个是海伦。”她的主要着作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生活》《我的老师》等。

2.背景链接 海伦?凯勒一岁半不幸染上疾病,致使双目失明、双耳失聪,随之又丧失了说话的能力。从此,她坠入了一个黑暗而沉寂的世界,陷入了痛苦的深渊……17岁,海伦?凯勒考进哈佛大学,还掌握了英、法、德、拉丁和希腊五种文字。大学期间,她开始写作。毕业后,她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并在繁忙的工作中先后完成了14部具有世界影响的着作,最着名的是其自传《》。海伦?凯勒无比敬爱和感激自己的老师,她说:“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首先要长久地凝视我的老师——安妮?莎莉文!” 海伦·凯勒,一位谱写出人类文明史上辉煌生命赞歌的聋哑盲人,她的传奇人生,照亮了人类精神的殿堂,向世人昭示着残疾人的尊严和伟大。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再塑生命的人》,去感受一个病弱生命的顽强成长的足迹和引领她人生走向光明的莎莉文老师。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给加点的字注音。 捡起感慨搓捻绽开浸满 争执惭愧悔恨激荡 奥秘拼凑花团锦簇 企盼疲倦怦怦碎片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感慨: 疲惫不堪: 小心翼翼: 混为一谈: 截然不同:

导学案“行为导向”式课堂教学模式

导学案“行为导向”式课堂教学模式 一、导学案“行为导向”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内涵 导学案“行为导向”式课堂教学模式,是以“导学案”为载体,通过引导、调控“双主体”(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行为,生动、自然地形成课堂流程,达成学习目标的生态课堂教学模式。其精髓,可以从师生关系、时空关系、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等四个角度概括为四句话: “主导加主体,课外加课内,教材加(导)学案,自主加合作”。其主要教学策略是理顺教与学的关系,实现教学目标的动态生成。其要领是“先学后教,以教导学,精讲点拨,当堂训练”。教师通过创设认知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欲望,给足机会,留足问题,让学生自己解决,从而最大限度地把课堂还给学生,减少无效和低效的学习行为,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 二、教学模式实施的目的 首先,改变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该模式是以“导学”为方法的教学活动。为此,它注重“学什么”和“怎样学”的研究,要求教师把教学研究的重心从研究教法转变到研究学法上。教师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编导”、“引导”和“指导”上,要致力于探索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有效办法。“导学案”也不是原有教案的翻版,而是从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出发,按照从易到难,从表面到本质,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规律,安排有目的、有层次的学习活动。课堂教学也不再是传统的知识讲解与传授,而是学习过程的编排,解决问题与方法的示范。以及思维的点拨。教师要从主演变为导演,要走下讲台,深入到学生中去,指导学法,要让学生的学习活动贯穿整个课堂。 其次,促使学生学习方式和行为发生根本性转变。导学案“行为导向”式课堂教学模式致力于引导并促进学生进行有效的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因此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主学习能力是根本。导学案的设置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蓝本,学生在导学案的引领下,通过拓展时空进行自主学习,基本能解决60-70%的问题,而老师讲授的时间则相应缩短。学生由过去等待教师讲解,依靠教师灌输的学习方式转变为

最新导学案的设计(模板)讲课教案

导学案的设计 导学案是实施“121”高效课堂模式的重要载体。 导学案的编制核心要素: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学法指导、效果测评。 导学案的编制形式:要做到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层次梯次化。 一节课一篇导学案。 导学案一般要在难度、内容和形式上设计分为ABCD四个级别。 【A级】为“识记类内容”,部分内容也可要求学生在课前时间解决。 【B级】为“理解类”,要求学生能把新知识与原有知识和生活挂钩,形成融会贯通的衔接。 【C级】为“应用类”,学以致用,能解决例题和习题。 【D级】为“拓展级”,要求学生能把知识、经验和社会以及最新科研成果挂钩。 “导学案”是教师的教案、学生的学案的一体化的教学方案。 它是教师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结合“121”课堂教学模式特点,集思广益,兼融教师的个性特点而形成的,目的在于摒弃课堂的形式主义,追求课堂的实效。一方面它是教师集

《×××××》导学案(第×课时)课外部分 【复习巩固旧知识】(10-15分钟) 【课前预习新知识】(10-15分钟可以放在“自主学习”环节进行)

课堂部分公倍数和公因数易错题目 一、求有特殊关系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1、A÷B=8(AB均为非0的自然数),A、B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2、A=B+1(或A-B=1)(AB均为非0的自然数),A、B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3、均是不为0的自然数,如果A ×15 = B,A和B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4、如果A=2×2×3,B=2×3×3,那么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二、求特殊数值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求下面数字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38和57 34和91 52和91 三、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实际应用问题。 1、工地上有两根长短不一的钢筋,一根长20米,另一根长12米。要求将两根钢筋分别截成相等的小段且没有剩余,每段最长多少米? 变形题:工地上有两根长短不一的钢筋,一根长20米,另一根长12米。要求将两根钢筋分别截成相等的小段且没有剩余,最少可以截成几段? 2、一块长方形铁皮的长是72厘米,宽是40厘米,要把它剪成同样大小的正方形且没有剩余,这种正方形的边长最大是多少厘米?至少被剪成几块?

美术学科导学案参考范例

《结构素描的形体观察与表现》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各种素描的特点和结构素描的基础作用。 2、理解并掌握结构素描的形体观察方法,准确分析生活中常见物体的形体结构特征。(重点) 3、初步学习简单的结构素描形体表现方法,尝试运用结构素描表现方法,表现生活中的常见物体。(难点) 学习内容 一、理解不同种类素描的特点 辨别与感受 运用什么是素描,素描的类别有哪些的知识,将教师出示的素描作品正确归类。说一说1、你对不同种类素描的感受与理解。 2、为什么说结构素描是基础中的基础? 1 2 3 4 5 6 二、如何正确的观察物体 快速观察说一说三者有什么关联? 小组讨论活动:

1、是不是所有生活中的物体都能够用几何体概括?观察教室内的物体,举出 3-4个不同的例子。 2、可以概括物体的基本几何体有哪些呢?总结一下。 3、合作具体分析各自小组的写生物体可以分为几部分?各部分可以如何概 括?各个部分如何结合在一起?记录分析结果,参与展示。 4、想一想过去我们有没有这样观察过物体? 三、如何画结构素描 看示范,学方法,记录关键问题。 在绘画过程中有哪些一定要注意的问题? 四、尝试写生,体验过程 1、以柱体结构物体为写生对象,体验结构素描的方法与过程。 2、大胆挑战,以结构素描的方法写生其他物体,要求突出结构的表达。 五、自评与互评 1、小组成员协作完成练习;小组间相互参观评价。 评价标准 a、物体的形体结构划分与概括的是否准确? b、物体的比例关系是否准确? c、透视原理运用是否正确? d、线条的运用是否能够突出物体的空间与立体感? e、细节刻画与整体效果如何? f、是否能够灵活运用结构的分析方法,挑战自我,表现复杂的生活物体? 2、你认为你们小组画的如何?主要问题出现在哪里?自我评价一下。 3、其他小组完成的情况怎样?你们会推荐谁的作品?推荐理由是什么? 4、你过去是如何画素描的?与之相比结构素描的观察与表现的方法科学吗? 六、总结与反思

导学案教学模式的实质是什么

“导学案教学模式”的实质是什么? 这次去山东学访,已经是第三次,前两次先后到杜郎口中学、兖州一中、广文中学实行学访,这次主要在潍坊市的几所学校。对比他们的课堂教学,发现他们的做法有很多相同之处,更有相当多的不同。 首先,他们都有精心编写的“导学案”,都是用“导学案”指导学生预习自学,用“导学案”指导老师的课堂教学,他们都非常注重学生的预习自学。 但他们的课堂教学却有很多不同之处。杜郎口中学和兖州一中的课堂是一种完全开放的课堂,课堂上几乎完全由学生学、学生讨论与交流、学生展示、学生练习组成,其课堂核心是学生展示,教师课堂只做点拨精讲,老师讲的时间不超过10分钟。而其他几所学校的课堂在学生展示方面则显然要保守很多,这次在广文中学听的一节初中数学课相对来说开放一些,但也仅仅让每一组的学生将自学中存有的问题提交到前后黑板上,然后由全班学生举手回答这些问题,再老师实行点拨、补充。 所以,我认为,山东的“导学案教学模式”的核心应该是“重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学促教,其他都是围绕这个目的采取的手段和措施。为了协助和便于学生的自学,所以需要老师精心编制“导学案”;为了即时解决学生自学当中遇到的问题,同时也为了协助后进学生,促动优秀学生,形成“比学赶帮”的良好学习风气,采用了分组的形式;为了督促和激励学生自学,也为了检查学生的自学效果,更为了集中解决学生自学中确实无法解决的难点,采用了课堂展示与精彩点拨相结合……。学案、分组合作、研讨交流、展示、点拨等是导学案教学所必须要的手段和措施。 我们一直以来都十分“重教”,我们老师钻研教材教法,却很少钻研学法;课堂上我们老师很多时候都是一言堂、唱独角戏,而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探究却很少。山东的导学案教学模式,则彻底改变了这种只重教不重学的传统教学方式,由“重教”转为“重学”,让学生都充分“动起来”,把重视老师的“教”转为重视学生的“学”,这是教学理念的一次巨大转变。 “导学案教学模式”的核心内容是“重学”,其他的都仅仅形式和手段。核心内容是我们必须要学习的,但形式和手段则肯定能够改进、优化、重组。比如,杜郎口中学和兖州一中把课堂展示作为课堂重点,而其他几所学校则把突破难点的精讲点拔、课堂检测作为课堂教学重点。哪一种形式更好呢?本人以为,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来看,尤其是从当前教改理念来看,前者占优,因为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自我表现水平等都得到很大提升,它同时还具有很容易被包装,被打造的优点。但从提升学生的应试水平来看,恐怕还是后者实用,尤其是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因为高中学生对于课堂展示的热情不会有初中学生那么高涨,更为重要的是高中很多学科如数学、物理本身难度较大,学生只通过自学是无法真正达到课标的知识和水平要求,更无法达到高考的“重在水平考查”的考试要求。所以,对于高中物理、数学等学科,只通过学生的自学还无法达到我们期望的目标,还必须通过老师课堂上的精彩讲授,才能够使学生真正深入、透彻地理解知识,通过老师的即时归纳总结,才能够使学生真正灵活地应用知识。(郑云贵)

几种课型的导学案模式

三种课型的导学案模式(参考) 一、复习课学案模式 1、考纲要求:列出所复习知识的《考纲》或《考试说明》要求,明确在教材中的地位和要求级别。 2、重点难点:结合以前的学习情况和知识的难易程度确定好复习的重难点。 3、自主梳理(预习案):让学生在自主学习时间自主构建相关知识的网络,把握主干知识及规律,明确知识间的联系,找出以前学习存在的薄弱点、易错易漏易混点,并有重点的回扣复习。知识网络内涵力求详实,并尽可能的扩充其外延,加强与其他知识的联系。 4、问题导学:问题设计以小综合题为主,要体现知识层次和内在逻辑关系,适当提升思维含量。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进一步解决以前的知识遗漏和能力不足,解决重难点,锻炼发散思维,学会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技巧。(运用比较、综合等方法进一步明确知识的区别联系形成整体印象,提高知识、技能层次。) 5、典题训练:针对所讲的知识框题选择或设计合适的典型题目,进行点对点应用训练。 6、精讲点拨:针对关键词句、图片等,学习方法、记忆方法、理解角度、理论活用等活动方式的指导及疑难问题的索引、提示,是对学生自我学习的重要指导。 (每个知识框题都按照4、5、6环节进行。即:学—讲—练有机结合。注重一题变式多练。)

7、归纳小结:对本节课所复习知识、方法、规律、联系的总结,在课堂上完成教学任务后由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学生在教师启发、引导下修缮预习时所构建的知识网络。(教师的总结类似于板书主干知识的内容,但力求以不同的形式表述)。 8、当堂检测:选择合适的题目检测课堂学习效果,发现问题或遗漏。题量控制在选择题2—4个,简答题2个,时间5—10分钟。 9、作业布置(巩固案):根据课堂知识以及当堂检测的情况布置。 题目设置要分三个层次:即易、中、难三级,以易、中级为主,少量难题。(易:中:难=6:3:1)即关注大多数的同时,照顾优差生的学习需求。作业一定要适量,同时要加强检查落实力度。 巩固案可以直接采用相关复习资料的题目。要求教师要先做,对题目进行删减或修改或优化组合。 二、新授课学案模式 1、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学生学习后要了解、掌握、运用概念、要点、规律等。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学到了哪些能力 情感目标:仔细挖掘蕴藏在学习材料中的道德情操、审美情趣和个人发展目标。(目标要简洁、准确、清晰、全面,以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为主。) 2、重点、难点:观察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背景,预测可能会出现的难点,根据考纲、课程标准,确定重点,提醒学生重点应掌握的问题,激发学生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信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