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公民道德建设专题.
- 格式:docx
- 大小:15.60 KB
- 文档页数:5
第一章公民道德建设概述马克思主义认为,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一种__丘层建筑,道德是社会关系的反映,是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决定的。
道德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应当遵循的,依靠内心信念、社会舆论、传统习惯等力量来维系的,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它以善与恶、荣与辱、美与丑、诚实与虚伪、正义与非正义、公正与偏私等道德概念为评价标准,来影响和评价人们的各种行为。
在调节人们的相互关系上,还可以通过法律、政策、纪律等形式,以强制手段发生作用。
道德的调节作用虽然没有法律那种外在强制性,但它也被人们看成是应当普遍遵循的不成文的“法律”,有着很强的内在约束力。
正因为如此,人们常把道德的制约作用形象地称为“道德法庭”。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中共中央于2001年9月20日印发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将对新形势下的道德建设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第一节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与长期性无论是从实施“以德治国”这一治国方略的根本措施来看,还是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迫切需要来看,还是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客观要求来看,加强公民道德建设都非常重要、十分紧迫。
一、公民道德建设是实施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的具体举措党的十六大通过的新党章,把“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写进了总纲。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是一个紧密结合的整体。
法治属于政治建设,属于政治文明,它以权威性和强制性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德治属于思想建设,属于精神文明,它以说服力和劝导力来规范人们的行为。
德治是以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来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提高整个民族的道德水平。
德治搞好了,可以推动依法治国。
法律是硬要求,具有强制性和权威性;道德是软约束,具有感召力和引导力。
两者之间相互支持,取长补短,才有利于国家的治理、社会的安定。
德治具有法治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山东省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事业单位概况与公民道德建设)-试卷1(总分:52.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4,分数:28.00)1.事业单位现行的管理岗位中的科级正职,所对应的岗位等级是( )。
(分数:2.00)A.六级职员B.七级职员√C.八级职员D.九级职员解析:解析:根据《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及其实施意见的规定,事业单位岗位分为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三种类别,对应三类岗位又分别划分了通用的岗位等级,共28个级别。
其中,管理岗位是指担负领导职责或管理任务的工作岗位。
管理岗位分为10个等级,即一至十级职员岗位,事业单位现行的部级正职、部级副职、厅级正职、厅级副职、处级正职、处级副职、科级正职、科级副职、科员、办事员依次分别对应管理岗位一到十级职员岗位。
故本题答案选B。
2.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应当遵照的正确程序是( )。
(1)公布招聘岗位、资格条件等招聘信息(2)考试、考察(3)审查应聘人员资格条件(4)体检(5)公示拟聘人员名单(6)订立聘用合同,办理聘用手续(7)制订公开招聘方案(分数:2.00)A.(7)(1)(3)(2)(4)(5)(6) √B.(1)(7)(3)(2)(4)(6)(5)C.(7)(1)(2)(3)(4)(5)(6)D.(1)(7)(2)(3)(4)(6)(5)解析:解析:《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第九条规定,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按照下列程序进行:(一)制订公开招聘方案;(二)公布招聘岗位、资格条件等招聘信息;(三)审查应聘人员资格条件;(四)考试、考察;(五)体检;(六)公示拟聘人员名单;(七)订立聘用合同,办理聘用手续。
故本题答案选A。
3.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内容包括德、能、勤、绩等方面,重点考核( )。
(分数:2.00)A.思想表现B.工作态度C.业务水平D.工作实绩√解析:解析: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的内容主要包括德、能、勤、绩等方面,重点考核工作实绩。
山东省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公民道德建设)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1.团队精神的精髓是( )。
A.奉献B.互相协作C.责任感D.承诺正确答案:B解析:团队精神是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的集中体现,反映了个体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统一。
团队精神的基础是尊重个人的兴趣和成就,最高境界是团结一致,核心和精髓是互相协作,外在形式是奉献精神。
故本题答案选B。
知识模块:公民道德建设2.俗语“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主要阐述了( )的道德品质。
A.炼B.强C.勤D.习正确答案:C解析:“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比喻一份付出一份收益,即只要辛苦劳动,终究会有所得。
它主要阐述了勤的道德品质。
故本题答案选C。
知识模块:公民道德建设3.正确处理职业内外关系的行为准则是( )。
A.办事公道B.诚实守信C.奉献社会D.服务群众正确答案:A解析:办事公道是正确处理职业内外关系的重要行为准则,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爱岗敬业是职业道德的核心和基础,诚实守信是职业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奉献社会是职业道德的本质特征,服务群众是职业道德要求目标指向的最终归宿。
故本题答案选A。
知识模块:公民道德建设4.决定道德的根本因素是( )。
A.所有制B.统治阶级C.文明程度D.经济基础正确答案:D解析: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
首先,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决定着各种道德体系的性质;其次,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决定着各种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再次,在阶级社会中,社会经济关系主要表现为阶级关系,因此,道德也必然带有阶级属性;最后,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必然引起道德的变化。
决定道德的根本因素是经济基础。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D。
知识模块:公民道德建设5.下列关于道德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在阶级社会中,道德是一种软约束,因此不具有阶级性B.经济社会的变化不会引起道德的变化C.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决定着各种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D.道德对社会经济关系起决定作用正确答案:C解析: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
[公务员类试卷]山东省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公民道德建设)模拟试卷2一、单项选择题1 团队精神的精髓是( )。
(A)奉献(B)互相协作(C)责任感(D)承诺2 俗语“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主要阐述了( )的道德品质。
(A)炼(B)强(C)勤(D)习3 正确处理职业内外关系的行为准则是( )。
(A)办事公道(B)诚实守信(C)奉献社会(D)服务群众4 决定道德的根本因素是( )。
(A)所有制(B)统治阶级(C)文明程度(D)经济基础5 下列关于道德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在阶级社会中,道德是一种软约束,因此不具有阶级性(B)经济社会的变化不会引起道德的变化(C)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决定着各种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D)道德对社会经济关系起决定作用6 道德的功能集中表现为,它是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及实现自律完善的一种重要精神力量。
道德的主要功能不包括( )。
(A)认识功能(B)规范功能(C)沟通功能(D)调节功能7 道德具有重大的社会作用,但道德发挥作用的性质并不都是一样的。
下列对道德发挥作用的性质的表述错误的是( )。
(A)道德发挥作用的性质由它所反映的经济基础、代表的阶级利益所决定(B)只有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一致的道德,才会对社会发展和个人素质的提高产生积极作用(C)所有与生产力发展进程不一致的道德都会阻碍社会发展的进程(D)道德发挥作用的性质与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相联系8 人类道德的发展是一个曲折上升的历史过程。
道德发展的规律是( )(A)与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进程完全一致(B)与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进程大体一致(C)超前于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进程(D)滞后于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进程9 中华民族在长达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源远流长的优良道德传统。
中国传统道德的根本要求是( )。
(A)重利轻义(B)见利忘义(C)公义胜私欲(D)为人民服务10 中华民族的道德传统是一个矛盾体,具有鲜明的两重性,既有精华也有糟粕。
事业单位综合知识公民道德建设一、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一)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性1.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
在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顺利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必须在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的同时,切实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公民道德建设的不断深化和拓展,逐步形成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
这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对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特别是十四大以来,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深入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呈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公民道德建设迈出了新的步伐。
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日益深入人心,为人民服务精神不断发扬光大,崇尚先进、学习先进蔚然成风,追求科学、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已成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社会道德风尚发生了可喜变化,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体现时代要求的新的道德观念相融合,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发展的主流。
但是,我国公民道德建设方面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
社会的一些领域和一些地方道德失范,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见利忘义、损公肥私行为时有发生,不讲信用、欺骗欺诈成为社会公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现象严重存在。
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解决,必然损害正常的经济和社会秩序,损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应当引起全党全社会高度重视。
3.紧迫性: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紧迫的任务。
面对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多样化的趋势,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增长,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道德建设有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矛盾需要研究解决。
2015惠州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职业道德知识点积累-公民道德建设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一种诉讼活动。
一、受案范围只包括具体行政行为;只审查合法性问题。
排除:①国家行为案件;②抽象行政行为;③内部行政行为;④法律规定行政终局裁决;⑤刑事侦查行为;⑥调解、仲裁行为;⑦行政指导行为。
二、被告(和复议区别)(1)一般情况:与行政复议被申请人的确定相同,都是看行政主体标准。
(2)特殊情况:经复议后起诉的——复议维持,还是原机关为被告;复议改变,复议机关为被告;复议不作为,原告对谁不服谁就是被告。
三、行政诉讼依据:法律和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参照国务院部委规章、省级和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规章。
地方人民政府规章与国务院部委规章不一致或国务院部委规章之间不一致的,由最高人民法院送请国务院作出解释或裁决。
三、公民道德建设(一)道德概述1.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
道德的主要功能:(1)认识功能;(2)调节功能;(3)教育功能;(4)评价功能;(5)平衡功能。
2.道德与法律的关系(1)道德是对自我行为的约束,是自发自律的行为;(2)法律是从外部对人的行为约束,是外发外律的行为。
(3)道德是法律的外延,法律是道德的底线。
(二)公民道德建设1.公民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方针原则指导思想:(1)提出“一个根本和目标”,即“重在建设,以人为本”,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2)提出“一个牢固树立”,即,“在全民族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提出“一个大力提倡”,即“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
公民道德建设的方针原则:(1)坚持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2)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3)坚持尊重个人合法权益与承担社会责任相统一;(4)坚持注重效率与维护社会公平相协调;(5)坚持把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6)坚持道德教育与社会管理相配合。
[公务员类试卷]山东省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公民道德建设)模拟试卷1一、单项选择题1 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是( )。
(A)为人民服务(B)集体主义(C)爱国主义(D)社会公德2 关于职业道德修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职业道德修养是国家强制规定的,从业人员必须服从(B)职业道德修养是从业人员的立身之术,成功之源(C)职业道德修养是从业人员事业成功的主要途径(D)职业道德修养对从业人员的职业生涯没有影响3 职业道德规范是在职业及社会分工出现后萌芽的,并随着生产力和( )的不断发展而完善。
(A)社会(B)经济(C)上层建筑(D)生产关系4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要以( )为重点。
(A)服务社会(B)廉洁奉公(C)遵纪守法(D)诚实守信5 下列不属于“四有”公民内涵的是( )。
(A)有理想(B)有智慧(C)有文化(D)有纪律6 孟子强调“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与我国优良道德传统中( )的内容是一致的。
(A)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B)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C)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D)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现实看作是一种高层次的需要7 “我们播下一个动作,收获一个习惯。
播下一个习惯,便收获一种品格”,这启示我们公民在道德建设中要( )。
(A)脚踏实地,重在行动,从小事做起(B)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C)树立远大理想(D)弘扬传统道德8 道德是一种行为规范,它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 )。
(A)善与恶、正义与非正义(B)公正和偏私、诚实和虚伪(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D)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9 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道德规范是指( )。
(A)职业道德(B)个人道德(C)社会公德(D)家庭美德10 “精诚合作,同舟共济”“严于律己,宽以待人”“顾全大局,虚怀若谷”等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 )的关系。
(A)团结友善(B)助人为乐(C)明礼诚信(D)文明礼貌11 党的十八大报告在“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中强调“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 )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公民道德建设专题1、守法遵纪就是要求遵守()。
A、社会主义法律B、所属组织的纪律C、社会主义法律和所属组织的纪律D、社会主义法律和社会道德规范2、爱国守法主要是规范()的关系。
A、公民与国家B、公民与组织C、公民与社会D、公民与公民3、()是爱国规范的延伸,是公民对国家的道德责任的“底线"。
A、诚信B、奉献A、诚信D、守法4、()主要是规范公民在公共场合、公共关系中的公共道德行为。
A、团结友善B、明礼诚信C、敬业奉献D、爱国守法5、()主要是规范公民与职业的道德关系。
A、奉献B、自强C、敬业D、团结6、()主要是规范公民与社会的道德关系和对待他人的道德责任。
A、诚信C、团结D、友善7、()是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反映,是一个有道德的、高尚的人的标志。
A、文明礼貌B、遵纪守法C、爱护公物D、助人为乐8、有时能反映出一个国家国民的素质,关系到人格、国格大事的是()。
A、助人为乐B、保护环境C、遵纪守法D、文明礼貌9、社会公德最基本的要求是()。
A、文明礼貌B、爱护公物C、遵纪守法D、保护环境10、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除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奉献社会外,还有()。
A、办事公道、服务群众B、办事公道、廉洁奉公C、服务群众、公平公正D、公平公正、廉洁奉公11、()是每个公民必须遵守的道德准则,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社会责任和法律义务。
A、男女平等B、尊老爱幼C、夫妻和睦D、邻里团结。
1、公民道德建设●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与长期性一、公民道德建设是实施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的具体举措二、公民道德建设是纠正道德失范的必由之路三、公民道德建设是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四、公民道德建设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高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基础工程五、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公民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重在建设、以人为本,在全民族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努力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公民道德建设的方针原则(六个坚持):1、坚持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2、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3、坚持尊重个人合法权益与承担社会责任相统一4、坚持注重效率与维护公平相协调5、坚持把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6、坚持道德教育与社会管理相配合●公民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从我国历史和现实的国情出发,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核心和集中体现),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
●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社会公德: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职业道德: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办事公道是处理职业内外关系的重要准则,是一切行业岗位必须遵守的职业道德●职业道德的本质特征:奉献社会(是人生价值、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体现在其他几项要求中,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最高要求、最终目标和最高境界)●职业道德的核心和基础:爱岗敬业(是社会主义主人翁精神的表现)●家庭美德: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是社会主义社会新型道德关系的重要标志)●社会主义荣辱观(八荣八耻):一、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二、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三、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四、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五、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六、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七、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八、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八荣八耻提出时间:胡锦涛总书记2006年3月4日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委员时提的●“八荣八耻”引导人们摆正哪些关系?答、引导人们摆正个人、集体、国家的关系,正确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竞争与协作、先富与共富、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等关系。
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事业单位概况与公民道德建设)-试卷7(总分:118.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54,分数:108.00)1.在职业生涯中,从业人员是否践行诚实守信,应( )。
(分数:2.00)A.看上司的意见而定B.看对自己是否有利而定C.是无条件的√D.视对方是否诚信而定解析:解析:在职业生涯中,从业人员是否践行诚实守信,应该是无条件的。
故本题答案选C。
2.在职业生涯中,从业人员是否践行诚实守信,应( )。
(分数:2.00)A.看上司的意见而定B.看对自己是否有利而定C.是无条件的√D.视对方是否诚信而定解析:解析:在职业生涯中,从业人员是否践行诚实守信,应该是无条件的。
故本题答案选C。
3.尚德、美德、常德是不同层次的社会道德规范,在下列行为中,属于常德的是( )。
(分数:2.00)A.舍己救人B.无私奉献C.大义灭亲D.诚信守法√解析:解析:诚信守法是社会道德规范最基本的道德要求。
无私奉献属于美德范畴,舍己救人、大义灭亲上升到尚德层次。
故本题答案选D。
4.尚德、美德、常德是不同层次的社会道德规范,在下列行为中,属于常德的是( )。
(分数:2.00)A.舍己救人B.无私奉献C.大义灭亲D.诚信守法√解析:解析:诚信守法是社会道德规范最基本的道德要求。
无私奉献属于美德范畴,舍己救人、大义灭亲上升到尚德层次。
故本题答案选D。
5.既是做好本职工作的保证,也是立足于职场的基础是( )。
(分数:2.00)A.丰富的专业知识B.良好的职业道德√C.娴熟过硬的技能D.良好的人际关系解析:解析:一个人立足于职场要求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一个人要在社会上立足,必须遵循职业道德。
因此.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是做好本职工作的保证,也是立足职场的基础。
故本题答案选B。
6.既是做好本职工作的保证,也是立足于职场的基础是( )。
(分数:2.00)A.丰富的专业知识B.良好的职业道德√C.娴熟过硬的技能D.良好的人际关系解析:解析:一个人立足于职场要求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公共基础知识:公民道德建设1.在人们的互相交往中,和悦的语气、亲切的称呼、诚挚的态度等,是社会公德中()的体现。
(江南博哥)A.文明礼貌B.助人为乐C.爱护公物D.遵纪守法正确答案:A解析:文明礼貌要求人们在交往中,要语气和悦、态度真挚等。
2.下列行为中,违背职业道德的是()。
①在单位的电脑上读小说②用单位的电话聊天③私下打开同事的电子邮箱A.①②③B.②③C.①③D.①②正确答案:A3.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是()。
A.为人民服务B.集体主义C.爱国主义D.社会公德正确答案:A解析:为人民服务是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是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越于其他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
故本题答案选A。
4.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的重要内容,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基础。
A.人生观、价值观、物质观B.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C.世界观、价值观、物质观D.世界观、人生观、物质观正确答案:B解析: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基础。
故本题答案选B。
5.在对待传统道德的问题上,有人认为中国之所以落后,就是因为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传统文化的失落。
这种观点属于()。
A.闭关主义B.历史虚无主义C.拿来主义D.文化复古主义正确答案:D解析:文化复古主义思潮,认为中国之所以落后,就是因为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传统文化的失落。
所以,道德建设的最终目标就是要恢复中国“固有文化”,形成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体的道德体系,并通过这种传统道德的复兴来衍生出现代的科学和民主,即所谓“返本开新”。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D。
6.()是教师职业与其他职业的一个最大不同点。
A.大众性B.教育性C.示范性D.直接性正确答案:C解析:教师职业道德不仅要求教师要具有较高的水准,还要有完美的品格和模范的行为,成为学生最直接的榜样,起着“以身立教”的作用。
教师的为人、仪表、风度、言行对学生的影响性很大,示范性强。
辽宁事业单位微信:lnsydw 五、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紧迫的任务。
面对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多样化的趋势,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增长,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道德建设有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矛盾需要研究解决。
必须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抓住有利时机,巩固己有成果,加强薄弱环节,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道德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在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机制等方面努力改进和创新,把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这就指出了当前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长期性和紧迫性。
公民道德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立竿见影的,而是要长期坚持、常抓不懈才能见效的事。
第一,公民道德建设的长期性取决于道德养成的长期性。
一个人从婴儿成长为有益于社会的人,能够按照社会的道德规范生活,在社会种种法纪道德规则中不感觉受拘束和压抑,反而体会到从必然进入自由的欢愉,这个过程是十分艰辛和漫长的。
至于良好的社会风气的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的培养、人民整体道德素质的提高,那要牵涉到更多更复杂的条件和因素,更是一个逐渐积累的长期的运动过程。
第二,公民道德建设的长期性取决于社会转型的艰巨性。
要实现转型时期的变革,将伴随着利益的冲突和调整,资源的重新配置,个人的重新定位,精神的迷失和仿徨,心灵的震颤和对未来的企盼。
新旧体制、机制的磨合转化,也需要很长的时间。
社会转型时期的这种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势必造成前面所提到的道德“失范”现象。
在这种情况下,要进行道德建设,逐步地形成一套比较稳定、清晰、统一并为社会普遍接受的道德价值体系,对社会成员起指导性和动力性作用,的确不是短时间就能做到的。
第三,道德建设的长期性还可以从当代世界普遍的道德危机中得到证明。
物质生活富裕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仍然存在着诸如家庭的动荡破裂、青少年社会问题日益严重、商业欺诈严重、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现象屡禁不止、政界****、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等等道德缺失的问题。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政治知识:公民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今天小编为大家提供事业单位公共基础政治知识:公民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赶紧和小编一起来复习一下吧!有不清楚的地方请加强复习!事业单位公共基础政治知识:公民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
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在近年来的事业单位、三支一扶、军转干等考试中常有所涉及,本文将对此部分内容进行梳理,力求考生有个清晰的认知。
一、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为人民服务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的主体,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中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群众观点,走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也必然是为人民服务。
为人民服务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是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越于其它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最高表现和核心所在。
在公共基础知识考试中,大部分带有“核心”字眼的,都是同“人民”相关的。
比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中国社会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共产党作风建设的核心是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等。
例1.( )是社会主义道德的集中体现,是贯穿社会主义社会一切道德规范的灵魂。
A.为社会服务B.为人民服务C.为国家服务D.为单位服务【答案】B。
例2.(判断)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是集体主义。
【答案】B。
解析: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集体主义是公民道德建设的原则。
故本题说法错误。
二、公民道德建设的原则:集体主义(一)集体主义的主要内容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包含着三个相互联系而又层次递进的涵义:集体利益的首要性、个人利益的正当性、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结合性。
(二)集体主义的层次1.无私奉献的最高层次。
这一层次是对党员干部和先进分子所提的要求。
2.先公后私的普遍层次。
这一层次是对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所提的普遍要求。
事业单位综合知识公民道德建设一、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一)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性1.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
在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顺利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必须在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的同时,切实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公民道德建设的不断深化和拓展,逐步形成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
这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对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特别是十四大以来,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深入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呈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公民道德建设迈出了新的步伐。
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日益深入人心,为人民服务精神不断发扬光大,崇尚先进、学习先进蔚然成风,追求科学、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已成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社会道德风尚发生了可喜变化,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体现时代要求的新的道德观念相融合,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发展的主流。
但是,我国公民道德建设方面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
社会的一些领域和一些地方道德失范,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见利忘义、损公肥私行为时有发生,不讲信用、欺骗欺诈成为社会公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现象严重存在。
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解决,必然损害正常的经济和社会秩序,损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应当引起全党全社会高度重视。
3.紧迫性: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紧迫的任务。
面对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多样化的趋势,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增长,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道德建设有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矛盾需要研究解决。
山东省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公民道德建设)模拟试卷1(总分:6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5,分数:50.00)1.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是( )。
(分数:2.00)A.为人民服务√B.集体主义C.爱国主义D.社会公德解析:解析:为人民服务是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是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越于其他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
故本题答案选A。
2.关于职业道德修养的说法,正确的是( )。
(分数:2.00)A.职业道德修养是国家强制规定的,从业人员必须服从B.职业道德修养是从业人员的立身之术,成功之源√C.职业道德修养是从业人员事业成功的主要途径D.职业道德修养对从业人员的职业生涯没有影响解析:解析:职业道德修养,是指从事各种职业活动的人员,按照职业道德基本原则和规范,在职业活动中所进行的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完善,使自己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和达到一定的职业道德境界。
职业道德修养属于道德层面,不属于法律层面,非国家强制规定,对职业生涯有一定影响。
故本题答案选B。
3.职业道德规范是在职业及社会分工出现后萌芽的,并随着生产力和( )的不断发展而完善。
(分数:2.00)A.社会B.经济C.上层建筑D.生产关系√解析:解析:职业道德规范随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不断发展而完善。
故本题答案为D。
4.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要以( )为重点。
(分数:2.00)A.服务社会B.廉洁奉公C.遵纪守法D.诚实守信√解析:解析: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
故本题答案选D。
5.下列不属于“四有”公民内涵的是( )。
(分数:2.00)A.有理想B.有智慧√C.有文化D.有纪律解析:解析:“四有”公民,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领导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培养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公民,以便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事业单位概况与公民道德建设)-试卷6(总分:7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9,分数:58.00)1.爱国守法主要规范公民与国家的关系,守法是爱国规范的延伸,是公民对国家的( )的底线。
(分数:2.00)A.教育责任B.法律责任C.政治责任D.道德责任√解析:解析:爱国守法主要规范公民与国家的关系,守法是爱国的延伸,是公民对国家道德责任的底线;明礼诚信是规范公民在公共场合的公共道德行为:团结友善主要是规范公民与公民之间的道德关系:勤俭自强是对公民个人提出来的道德要求;敬业奉献主要是规范公民与职业、公民对待他人的道德责任。
故本题答案选D。
2.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的根本任务是( )。
(分数:2.00)A.依法治国.以德治国B.在全社会广泛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C.在全民族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D.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解析:解析:道德建设是做人的工作,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是道德建设的根本任务,也是衡量道德建设成败得失的基本标准。
故本题答案选D。
3.集体主义原则在道德实践中有不同层次,“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见利思义、义然后取”属于( )。
(分数:2.00)A.无公无私的低级层次B.先公后私的普通层次C.义利兼顾的基础层次√D.无私奉献的最高层次解析:解析:集体主义在人们的道德实践中,大体上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无私奉献的最高层次。
它要求人们时时处处严于律己,自觉地为他人、为社会多做贡献,不计报酬,具有共产主义的劳动态度。
二是先公后私的普遍层次。
它要求人们在坚持社会整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前提下,来谋取个人的正当利益,自觉做到先公后私、先人后己。
三是义利兼顾的基础层次。
它要求人们通过正当途径和合法手段来追求自己的物质利益。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见利思义、义然后取”都传达出了义利兼顾的观点,属于第三个层次。
1.为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年,党中央国务院先后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A2003B2004C2005答:B。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 (2004年2月26 日).2.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
A身体健康B专业知识C思想道德答:C思想道德3.2008年北京将举办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这届奥运会提出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的理念。
A竞技奥运B特色奥运C人文奥运答:C 人文奥运4.1986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届()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
A十一、六B十二、六C十三、六答: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于1986年9月28日在北京举行。
出席会议的中央委员199人;候补中央委员126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161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122人;有关负责同志25人,列席会议故:选:B5.()年,党中央批准印发了《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
1997年公布了全国第一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A2004B1994C1999答:B解析1994年8月23日6.1996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届()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
A十三、六B十四、六C十五、六答:B 解析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1996年10月10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7.《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重申,中小学校园周边()不得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和电子游戏经营场所。
A50米内B100米内C200米内答:C 解析:关于开展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专项整治意见的通知》规定,进一步优化校园周边环境,中小学校园周边200米内不得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8.党的十六大提出,公民道德建设要以()为重点:A遵纪守法B诚实守信C勤劳勇敢答:B解析略9.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公民道德建设专题
1、守法遵纪就是要求遵守()。
A、社会主义法律
B、所属组织的纪律
C、社会主义法律和所属组织的纪律
D、社会主义法律和社会道德规范
2、爱国守法主要是规范()的关系。
A、公民与国家
B、公民与组织
C、公民与社会
D、公民与公民
3、()是爱国规范的延伸,是公民对国家的道德责任的“底线
B、奉献
D、守法
4、()主要是规范公民在公共场合、公共关系中的公共道德行为。
A、团结友善
明礼诚信
B、
C、敬业奉献
D、爱国守法
()主要是规范公民与职业的道德关系。
5、
A、奉献
自强
B、
C、敬业
D、团结
6、()主要是规范公民与社会的道德关系和对待他人的道德责
C、团结
D、友善
7、()是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反映,是一个有道德的、高尚的的标志。
A 、文明礼貌
B、遵纪守法
C、爱护公物
D、助人为乐
8、有时能反映出一个国家国民的素质,关系到人格、国格大事是()。
A 、助人为乐
B、保护环境
C、遵纪守法
D、文明礼貌
9、社会公德最基本的要求是()。
A、文明礼貌
B、爱护公物
C、遵纪守法
D、保护环境
10、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除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奉献社会外,还有()。
A、办事公道、服务群众
B、办事公道、廉洁奉公
C、服务群众、公平公正
D、公平公正、廉洁奉公
11、()是每个公民必须遵守的道德准则,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社会责任和法律义务。
A、男女平等
B、尊老爱幼
C、夫妻和睦
D、邻里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