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庐山的云雾》教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庐山的云雾》教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庐山的云雾》教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庐山的云雾》教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教学目标:《庐ft的云雾》教学设计三(4)班黄秀珍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运用多种形式的朗读,使学生能体会庐ft云雾的姿态美。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庐ft云雾的奇幻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ft河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通过反复有感情地朗读,体会庐ft云雾的姿态美,感受庐ft云雾的

奇幻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ft河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听说过庐ft吗?它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位于我国江西省

九江市南的庐ft,峰奇ft秀、瀑布闻名中外,尤其是因它的独特的地理条件而

形成的神奇的云雾,更是吸引了无数的中外游客,令每一位到过那里的人都流

连忘返,回味无穷。那么,庐ft的云雾到底奇妙在何处呢?想去看一看吗?让

我们渐渐靠近……

二、欣赏影像资料

1、欣赏影像资料,感受云雾之美。

2、提问:伴随着美妙的音乐,我们一起去庐ft游览了一番,欣赏了美妙的云雾。庐ft的云雾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

3、过渡:你想再次靠近这些云雾,美美地细细地欣赏一番吗?就让我们随着课文去看一看吧!(板书课题:1

4、庐ft的云雾)

4、读课题:

5、课文是怎样描写庐ft云雾的呢?请同学们赶紧打开书本,自由地尽情地读一读课文的第二、第三自然段,边读边想作者笔下的庐ft云雾,给了你怎样的感受。

6、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进入相关段落的学习。

三、品读课文

(一)、品读第二自然段

1、观看图片:说得真好!请看,这就是庐ft云雾的倩影!

2、看着这些美妙的云雾图片,你是不是和作者有了同样的感受了呢?是啊,庐ft的云雾这么多样子,可真是——你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吗?(千姿百态)

3、快看这里(放映图片),谁想来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4、作者是怎样来描绘他看到的景象的呢?请看!(出示第二自然段)

5、请你和小伙伴一起轻轻地美美地读读这个自然段,边读边想,这个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你可以和伙伴交流你的想法。

6、谁想和我们大家一起来分享一下的?高举你的小手!像这种围绕一句话展开具体描述的构段方式我们把它称为什么呢?(总分的构段方式)

7、你从哪些具体的语句中读出了庐ft云雾的千姿百态呢?请在你的书本上将它们用曲线画出来。你找到了吗?想和大家交流一下吗?

8、请你再默默地读读这些语句,在这些语句中,你最喜欢哪一句呢?想想,为

什么你这样喜欢它?(这些句子都用了打比方的方法,给人以生动形象的感觉。这样动人的语句,都快把大家的心都带到庐ft去了!)

9、可是老师有个地方不明白了,同样是云雾,作者为什么一会儿把它比作帽子,一会儿比作玉带,一会儿是大海,一会儿又成了天幕了呢?(作者根据云雾所

处的不同位置展开了想象)

10、你觉得庐ft的云雾还会像什么呀?(说话练习)

11、同学们真会思考!云雾这么多的样子,难怪作者要用千姿百态来形容它了!你想把这么美妙的语句读好吗?自己先练读一下,待会儿老师请你来表现一下,OK?

12、谁想来表现一下的?(个别读,请学生适当评价。2-3 个同学)真好,真美!还有哪些同学也想来读一读的?想读的同学一起来!

13、听了你的朗读,老师仿佛看到了这些千姿百态的云雾,老师也想来读一读了。请同学们轻轻地闭上眼睛想象,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云雾,待会儿老师请

你把你看到的情景画下来!(师配乐范读,学生闭眼想象)

(二)、品读第三自然段

1、除了千姿百态,庐ft的云雾还给怎样的感觉呢?

2、通过阅读,你好像真的去庐ft走了一回,感受到了庐ft云雾的另一个风貌——瞬息万变(板书)。

3、(出示第三自然段)你从这个词语觉得了庐ft的云雾怎样?(变化得非常快!)除了瞬息万变,你还从哪些词语或是语句中感受到了庐ft云雾的变化之快呢?

4、云雾变化得是这样的快,你能想象一下,它还会变成什么样子吗?

5、学生交流,评价,鼓励。

6、请看:我们再来看这个自然段,边看边思考,这个自然段在构段方式上与第二自然段有什么共同点呢?你能说得具体些吗?

7、庐ft的云雾,千姿百态,瞬息万变,给秀丽的庐ft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你们还愿意离开吗?是啊,真舍不得离去,真令人——“流连忘返”(出示最后一自然段)

四、作业

1、抄写课文中优美的词语。

2、填空

那些笼罩在ft头的云雾,像是戴在ft顶上的();那些缠绕在半ft 的云雾,又像是系在ft腰间的()。云雾弥漫ft谷时,它像();云雾遮挡ft峰时,它又像()。

2 板书设计:

14、庐ft的云雾

景色秀丽

千姿百态

瞬息万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