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集美大学思科网络技术复习知识点提纲

集美大学思科网络技术复习知识点提纲

集美大学思科网络技术复习知识点提纲
集美大学思科网络技术复习知识点提纲

思科复习提纲

2015-06. L

试卷类型:

一、填空题(30')

上机课的6次作业,从中选出15道。

二、填空题(8')

难度会大一些,不好做。

三、简答题(16')

子网汇聚(4’)

猜测:有3-4题,一道子网汇聚,一道IP类型(ABCDE类)

四、简述题(16')

解释定义。其他

五、实践题(30')

网络拓扑(18')一空一分,18空。填写网络地址,子网掩码,广播地址

其他(12')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点:

TCP/IP介绍

1.定义

TCP/IP 中译名为传输控制协议/因特网互联协议,由网络层的IP协议和传输层的TCP协议组成。TCP/IP 定义了电子设备如何连入因特网,以及数据如何在它们之间传输的标准,是一组协议族。协议采用了4层的层级结构,每一层都呼叫它的下一层所提供的网络来完成自己的需求。通俗而言:TCP负责发现传输的问题,一有问题就发出信号,要求重新传输,直到所有数据安全正确地传输到目的地。而IP是给因特网的每一台电脑规定一个地址。OSI模型中,应用层、传输层、和数据链路层保证了数据的可靠性。(了解)

OSI模型TCP/IP模型

应用层(Application)

应用方面应用层(Application)

表示层(Presentation) 会话层(Session)

传输层(Transport)

数据流层传输层(Transport)

网络层(Network) 网际层(Internet)

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网络接口层(Network-Access)

物理层(Physical)

表:OSI模型及TCP/IP模型

2.TCP/IP 和OSI 层级对应关系

OSI模型TCP/IP模型功能TCP/IP协议族

应用层

(Application)

应用层

(Application) 文件传输、电子邮件、

文件服务、虚拟终端

FTP、TFTP、Telnet、

SMTP、NFS、SNMP、DNS

表示层

(Presentation)

翻译、加密、压缩无

会话层(Session) 对话控制、建立同步(续传)

传输层(Transport) 传输层

(Transport)

端口寻址、分段重组、

流量、差错控制

TCP、UDP

网络层(Network) 网际层

(Internet)

逻辑寻址、路由选择IP、ICMP、IGMP、ARP、

RARP

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网络接口层

(Network-

Access)

成帧、物理寻址、流

量、差错控制

SLIP、CSLIP、PPP、MTU

物理层(Physical) 设置网络拓扑结构、

比特传输、位同步

ISO2110、IEEE802、

IEEE802.2、IEEE802.11

3.TCP/IP协议族传输数据方式:

TCP将HTTP报文划分为要发送目的客户端的较小片段,称之为数据段;IP负责从TCP 获取格式化的数据段封装成数据包、分配相应的地址并选择通往目的主机的最佳路径。

4.通信过程:

a.从TCP/IP模型角度解释:

①在发送方源终端设备的应用层创建数据

②数据在源终端设备中沿协议族向下传递时对数据分段和封装

③在协议族网络接口层的介质中生成数据。

④通过由介质和任意中间设备组成的网际网络传输数据

⑤在目的终端的网络接口层接收数据。

⑥数据在目的终端设备中沿协议族向上传递时对数据解封和重组

⑦将此数据传送到目的终端设备应用层的目的应用程序。

b.从OSI模型角度解释:

信息从源主机的应用层开始,逐层向下传送,直到物理层,然后通过通信通道传送至目的主机。在目的主机,信息由自下而上传递到应用层。

5.数据封装过程:

例:发送一封电子邮件。

①应用层将数据编码成电子邮件并发送给传输层

②传输层将信息分段,并在其头部添加控制信息(保证分段在目的地按顺序重组),构成数据段,发送给网际层。

③网际层在数据段的IP头部添加IP地址信息,构成数据包。发送给网路接口层。

④网络接口层在数据包的头部添加MAC地址,构成帧。帧的尾部添加差错检查信息(FCS)

⑤物理层将帧编码成能在介质上传输到目的地的比特流。

6.CISCO设备:

交换机:二层交换机工作在OSI的数据链路层(二层)

三层交换机同时工作在OSI的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

网关:从表面来看工作在三层,实际上网关是一个杂合物,属于所有层都有,七层。

网桥:数据链路层

路由器:网络层

交换机与路由器的区别:a.交换机工作在二层,路由器工作在三层。b.交换机使用MAC地址寻址(物理寻址),路由器使用IP地址寻址(逻辑寻址)。c.交换机的主要作用将PC连接在一起(决策二层、转发数据帧),而路由器主要作用是路由选择与分割广播域

OSI模型各层介绍

一、物理层

1.物理层功能:是利用物理传输介质为数据链路层提供物理连接,以便透明的传送比特流。

简单说,就是:设置网络拓扑结构、比特传输、位同步(了解)

数据表现形式:比特流(bit),这样的叫法叫PDU(协议数据单元)

2.三种介质:铜介质、光纤介质、无线介质

3.铜介质(copper)

①类型简介:

类型传输长度(最大网段长度) 连接器

粗缆500m bnc

细缆185m bnc

双绞线100m rj45

②双绞线简介:

“绞”的作用:将两条线通过"绞”旋转拧在一起,有效地抵消传输过程中的电磁干扰Ⅰ.种类:屏蔽双绞线(STP)、非屏蔽双绞线(UTP)

Ⅱ.屏蔽双绞线(STP)根据屏蔽类型可分为STP和FTP

双绞线连接标准:10 BASE T (即T568A)、100 BASE T (即T568B)

T568A:绿白、绿、橙白、蓝、蓝白、橙、棕白、棕

T568B:橙白、橙、绿白、蓝、蓝白、绿、棕白、棕

Ⅲ.直连线(straight through Cable)、交叉线(Crossover Cable)、反转线(Rolled Cable) 直连线是同一种线须,两头都是586A的线须,或两头都是568B线序

交叉线是不同的线序,一头是586A,另一头是586B

应用类别:计算机——计算机交叉线计算机——交换机平行线

交换机——交换机交叉线或直连线交叉线可以让两台电脑组成局域网4.光纤(optical)

原理:由两层折射率不同的玻璃组成。内芯玻璃的折射率比外层玻璃大,使光线透不过界面,全部反射。

结构:内层为光内芯,直径在几微米至几十微米,外层的直径0.1~0.2mm。

种类:按光在光纤中的传输模式可分为: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

优点:频带宽、损耗低、重量轻、抗干扰能力强、保真度高、工作性能可靠、

5.无线介质(wireless) (主要为802.11g、802.11ac,其他的了解)

中国无线网络通常使用13个信道

IEEE标准频带(GHz) 速度(Mbit/s)

802.11a 5 54

802.11b 2.4 11

802.11g 5或2.4 54

802.11n 2.4 600

802.11ac 2.4或5 1Gbit/s

6.拓扑结构

物理拓扑:是根据网络设备的实际物理地址进行扫描而得出

类型:bus(总线型),ring(环状拓扑),star(星型拓扑),

tree(树型拓扑),net(网状拓扑)

逻辑拓扑:以网络设备的IP地址划分为依据生成的拓扑图

类型:广播broadcast,令牌传递/令牌环token ring

7.主要设备:中继器、集线器

二、数据链路层

1.数据链路层功能:在此层将数据分帧,并处理流控制。屏蔽物理层,为网络层提供一个数

据链路的连接,在一条有可能出差错的物理连接上,进行几乎无差错的

数据传输。本层指定拓扑结构并提供硬件寻址;(了解)

简略说,就是:成帧、物理寻址、流量、差错控制

数据表示形式:帧(frame)

结构:

前导码帧首定界符目的地址源地址长度/

类型数据和填充位帧校验

序列

Preamble (SFD) d MAC s MAC L/T Data (FCS) 7字节1字节6字节6字节2字节46-1500字节4字节一个帧最大为1526个字节

CSMA/CD和CSMA/CA

CSMA/CD:即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方法

CSMA/CA:带有冲突避免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发送包的同时不能检测到信道上有无冲突,只能尽量‘避免’;

两者的传输介质不同,CSMA/CD用于总线以太,而CSMA/CA则用于无线局域网802.11b;

2.交换机

3种交换模式:①直通式(Cut Through),②存储转发式(Store and Forward),

③无碎片转发(Fragment Free)

简介:

①直通式(Cut Through):

定义:当输入端口检测到一个数据包时,就检查该包的包头,根据包内的目的地址把数据包直通到相应端口。

优点:这种方式不需要等数据包接收完就开始转发,交换速度快,延迟非常小。

缺点:不提供错误检测服务,有可能将出错的数据包转发出去。也不提供缓存,不能将速率不同的端口直接接通,而且容易丢包。

②存储转发式(Store and Forward):

定义:这种方式先将数据包完整的接收下来,经过CRC检查,如果数据包没有错误,再根据地址进行转发。

优点:提供错误检测服务,改善了网络性能。支持速度不同的端口的转发服务,可以保证高速端口与低速端口间协同工作。

缺点:传输延时较大,而且需要较大的缓存容量。

③无碎片转发(Fragment Free):

定义:它检查数据包的长度是否够64个字节,若小于64字节,说明是废包,进行丢弃,若大于64字节,则发送该包。

优点:这种方式可保证碰撞碎片不在网络中传播,提高了网络效率,它的数据处理速度介于直通式和存储转发式之间

3.MAC地址

①表示:6个字节,48个二进制位

②MAC地址与Ipv6的联系:

MAC地址生成64位主机地址规则:⑴从左边数第一份个字节倒数第二位取反,与第二个字节合写。⑵第三个字节后加ff。⑶第四个字节前加fe。⑷第五六个字节合写。

例:00-13-D3-02-F7-30 - 0213-D3ff-fe02-F730

③另:MAC地址是硬件地址,作用在数据链路层,而IP地址是软件地址,作用在网络层

4.ARP[地址解析协议]

注意:ARP和RARP这两个协议是网络层的协议,应该归到网络层,但是它所工作的内容是数据链路层的,故在这里在数据链路层进行介绍。

①功能:将IP地址解析为对应的MAC地址。

②工作流程:(了解)

当主机A(发送方)要与主机B(接收方)进行通信时,ARP的作用是将发送方A提供IP地址解析成MAC地址,以供A将数据发送给B,流程如下:

Ⅰ发送方确定接收方的IP地址,并在本地ARP缓存中检查主机B的匹配MAC地址。Ⅱ.若在A的本地ARP缓存中未查找到,则通过网关将ARP请求帧(该请求中包括A的IP、MAC以及B的IP)广播到本地网络上的所有主机,本地网络上的每台主机都接收到ARP请求并且检查是否与自己的IP地址匹配。若请求的IP地址与自己的IP地址不匹配,则丢弃ARP请求。

Ⅲ.主机B确定ARP请求中的IP地址与自己的IP地址匹配,则将主机A的IP地址和MAC 地址映射添加到本地ARP缓存中。

Ⅳ.主机B将包含其MAC地址的ARP回复消息直接发送回主机A。

Ⅴ.当主机A收到从主机B发来的ARP回复消息时,会用主机B的IP和MAC地址映射更新ARP缓存。本机缓存是有生存期的,生存期结束后,将再次重复上面的过程。主机B的MAC地址一旦确定,主机A就能向主机B发送IP通信了。

③ARP命令:可用于查询、添加、删除本机ARP缓存中IP地址和MAC地址的对应关系。

④常用命令:arp-a 查询本机ARP缓存中的所有(all)项目

arp-s IP MAC 添加IP为xxx,MAC为xxx的项目

arp-d IP 删除(delete)IP为xxx的项目

⑤代理ARP:ARP要求发送接收双方必须在同一个网段内,而代理ARP工作在不同网段,

其一般被像路由器这样的设备使用,用来代替处于另一个网段的主机回答本网

段主机的ARP请求。

⑥无法通信的原因(ARP角度)(09年考题)

答:当发送接收双方主机不在一个网段时,当一个主机向另一台主机发起通讯时,认为两

者在同一个网段(其实不在),这是会进行不断请求,而消息将会发送到错误的目的地,导致无法通讯。解决方法是使用代理ARP。

⑦ARP欺骗:

在ARP发生作用的第Ⅲ阶段,攻击者就可以向目标主机发送伪ARP应答报文,从而篡改本地的MAC地址表。致使发送方获得的一个假的MAC地址,而造成每次发送方发送信息时发送到了攻击者这里,而攻击者可以将截获的信息在转发给接收方,起到窃听发送接收两方的信息发的作用。

5.RARP[逆向地址解析协议](Reverse ARP,反向ARP协议),

①功能:将MAC地址解析为对应的IP地址。

②注意ARP、RARP属于IPv4协议簇,工作在数据链路层。作用是传输有地址的帧以及错误检测功能。ARP只能用在Ipv4中,IPv6中将不再存在地址解析协议。在IPv6中,地址解析协议的功能将由NDP(邻居发现协议)实现

⒍以太网(了解)

组成:物理层+部分数据链路层,即OSI模型的1,2层(课本p196)

⒎54321规则

双绞线(10 Base T)以太网布线技术可归结为5-4-3-2-1规则:

5:允许5个网段,每网段最大长度100米。

4:在同一信道上允许连接4个中继器或集线器。

3:在其中的三个网段上可以增加节点。

2:在另外两个网段上,除做中继器链路外,不能接任何节点。

1:上述将组建一个大型的冲突域,最大站点数1024,网络直径达2500米。

⒏退避算法:主称为补偿算法,它可以为再次尝试传输而创建一个随机的等待时间,这样

不会出现第2次冲突。

阻塞信号

⒐主要设备:网桥、交换机

三、网络层

1.网络层功能:本层通过寻址来建立两个节点之间的连接,为源端的运输层送来的分组,选

择合适的路由和交换节点,正确无误地按照地址传送给目的端的运输层。它

包括通过互连网络来路由和中继数据;(了解)

简略说,就是:逻辑寻址、路由选择

数据表示形式:数据报(packet)/包

2.IP地址

①构成:IP地址=网络地址位+主机地址位

②作用:识别与定位

③表示:通常用“点分十进制”表示成(a.b.c.d)的形式,其中,a,b,c,d都是0~255之

间的十进制整数。

a.一个32位的二进制数,

b.4个“8位二进制数”,

c.4个字节

④分类:

A类:0.0.0.0-127.255.255.255 8 位网络地址+24位主机地址0-127./8 B类:128.0.0.0-191.255.255.255 16位网络地址+16位主机地址128-191./16 C类:192.0.0.0-223.255.255.255 24位网络地址+ 8 位主机地址192-223./24 D类:224.0.0.0-239.255.255.255 组播地址

E类:240.0.0.0-223.255.255.255 供实验使用,不分配

另:127不属于A类地址,127.0.0.1基于TCP/IP,每台都有。

⑤私有IP地址

定义:

A类:10.0.0.0-10.255.255.255 10.0.0.0/8

B类:172.16.0.0-172.31.255.255 172.16.0.0/12

C类:192.168.0.0-192.168.255.255 192.168.0.0/16

⑥广播地址、网络地址

广播地址:主机位全为1,网络地址:主机位全为0

网络地址一定是2的主机位次方的倍数(比如主机位为2,则网络地址一定是2^2,也就是4的倍数)

⑦子网掩码

定义:网络地址位全置为1+主机地址全置为0

网络地址= IP地址& 子网掩码

表示:⑴. /n n为网络地址位长度

⑵./8-→255.0.0.0 /9-→255.128.0.0

作用:分割子网,将IP地址与子网掩码做&(与) 操作,将相同的合并在同一个子网中。

⑧IPv6

长度:128位,64位网络地址+64位主机地址

表示:十六进制,冒号分隔,共8部分,每部分4位(代表16位二进制位)。

例:2001:0250:6801::7759:0100:0000:0011

Ipv6的接入:⑴. 双栈:64位网络地址+48位MAC地址+16位填充位

⑵. 隧道:一种协议封装另一种协议(IPv4封装IPv6)

⑨子网划分:

⑩命令:ipconfing 查找网关IP地址(P281)

Ping 测试到指定IP地址的连通性(P276)

tracert 追踪用于返回数据包在网络中传输时,沿途经过的跳列表,即追踪从

源主机到目的主机所经过的路由器地址(P283)

nslookup 手动查询域名服务器指令(P51)

3.NAT工作原理(课本P124)

发送时,发送端私有IP换成公有IP;接收时,公有目的IP换成私有接收IP A(发送端)----(c2私有IP)----→C(NAT)------(c1公有IP)----→B(接收端)

由于私有目的地址IP不能通过Internet路由,所以需要就爱那个私有地址数据包转换。NAT将数据包的私有四肢转换为公有地址,通过借用公有地址,私有网络的主机可与外部的网络通信。

4.主要设备:路由器

四、传输层

1.传输层功能:常规数据递送,两种递送方式:面向连接(TCP)或无连接(UDP)。为会话层

用户提供一个端到端的可靠、透明和优化的数据传输服务机制。包括全双工

或半双工、流控制和错误恢复服务;(了解)

简略说,就是:端口寻址、分段重组、流量、差错控制

数据表示形式:数据段(segment)

2.两个协议:TCP 和UDP

①TCP[传输控制协议]:当发送方发送数据段时,发送方需要TCP协议与接收方连接建立会

话,采用三次握手的方式,连接后即可建立虚数据进行发送数据通信。UDP[用户数据报协议]:当发送方发送数据段时,不需要和接收方进行协商联系,也不给

数据段标号,直接发送过去,并不关心数据段是否到达接收方。

使用TCP协议连接时都要建立三次握手原则

TCP协议通过使用流量控制和滑动窗口来提供堵塞控制

②使用TCP协议规则的协议有:FTP、HTTP、SMTP、Telnet、DNS

使用UDP协议规则的协议有:TFTP、SNMP、DHCP、DNS

其中DNS既可以使用TCP,也可以使用UDP

③TCP与UDP的优缺点对比(了解)

3.三次握手原理

TCP 是因特网中的传输层协议,使用三次握手协议建立连接。这种建立连接的方法可以防止产生错误的连接, 状态标志:

同步SYN 确认ACK

发送编号Sname 确认序列号Aname

发送方 Ⅱ 接收方

4.滑动窗口

TCP 使用的流量控制协议是可变大小的滑动窗口协议。

窗口大小:在未接收确认之前发送的窗口的数量。例如:现实中,一个人说完三句话,另

一个人回复了一句,大小为3;说完一句话,另一个人就回复一句,大小则为1。

大小通过分组决定,段的数量及一段的数量

主动确认(希望接受x+1

序列号)被动确认(某某数据已被接收) 5.会话

SYN ACK 1 0 Sname ACK X SYN ACK

1 1

Sname ACK

Y X+1

SYN ACK 0 1 Sname ACK X+1 Y+1

两种状态:创建会话(采用三次握手)、终止(发送FIN消息) (P78了解)

五、应用层

1.会话层功能:在两个节点之间建立端连接。为端系统的应用程序之间提供了对话控制机制。

此服务包括建立连接是以全双工还是以半双工的方式进行设置,尽管可以在

层4中处理双工方式;(了解)

简单说,就是:对话控制、建立同步(续传)

表示层功能:主要用于处理两个通信系统中交换信息的表示方式。为上层用户解决用户信息的语法问题。它包括数据格式交换、数据加密与解密、数据压缩与恢复等

功能;(了解)

简单说,就是:翻译、加密、压缩

应用层功能:为特定类型的网络应用提供了访问OSI环境的手段。应用层确定进程之间通信的性质,以满足用户的需要。应用层不仅要提供应用进程所需要的信息

交换和远程操作,而且还要作为应用进程的用户代理,来完成一些为进行信

息交换所必需的功能。它包括:文件传送访问和管理FTAM、虚拟终端VT、

事务处理TP、远程数据库访问RDA、制造业报文规范MMS、目录服务

DS等协议;(了解)

简单说,就是:文件传输、电子邮件、文件服务、虚拟终端

会话、表示、应用三层的数据表现形式:一般称为消息(message)

1.TCP/IP模型应用层协议介绍:

1)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

①功能:用于传输构成万维网网页的文件

②URL(网址)组成:协议+域名+端口+路径+文件名

http:// https://www.doczj.com/doc/4c4141269.html, :80 /a/ b.html

协议域名端口路径文件名

③常用的协议是http://,此外还有javascrip:

2)FTP[文件传输协议] (大体了解)

①功能:用于系统间的文件交互传输

②格式类型:Ⅰ.ftp://user:password@IP:port

ftp:// user: :password @IP: port

协议用户密码域名

Ⅱ.javascrip

Ⅲ.http://IP(或domain):port/path

3)DNS[域名系统]

①功能:用于将Internet域名解析为IP地址

②域名

组成:主机名(www). 三级域名(jmu). 二级域名(edu). 顶级域(cn). 根域(.)

规则:根域(.)可以省略不写,DNS协议会在用户输入时自动补齐。

顶级域的类型有:.com(商业网) .edu(教育机构) .org(非盈利组织) .gov(政府机构)

.net(网络商) .cn(中国) .hk(香港) .au(澳大利亚)

.co(哥伦比亚) .jp(日本)

whois(域名查询)

命令:nslookup 手动查询域名服务器指令,显示为主机配置的默认DNS服务器(P51) (PS:我们认为一个域名就是一台计算机或是服务器,www就是它的名字,而后面的内容为它的姓氏)

4)TFTP

①TFTP用在路由器和……之间

5)SMTP[简单邮件传输协议](大体了解)

①功能:用于传输邮件及其附件信息

6)SNMP(大体了解)

①功能:

7)Telnet[远程登陆](大体了解)

①功能:提供对服务器和网络设备的远程访问

8)DHCP[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①功能:通过DHCP服务,网络中的设备可以从DHCP中获取IP地址和其他信息,该服务自动分配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以及其他IP网络参数。DHCP服务器使用“DHCP提供”回应客户端。“DHCP提供”是一种租借提供信息,包括分配的IP地址,子网掩码,DNS服务器和默认网关信息,以及租期等信息。

②DHCP客户端可以带来如下好处:

降低了配置和部署设备时间。

降低了发生配置错误的可能性。

可以集中化管理设备的IP地址分配。

2.端口:

①共2^6个(65536)

②分类:服务器用的DP:0-1023 客户端用的SP:1024-65536(系统随机分配)

③TCP会根据端口号确认用户使用了应用层的那个协议

④TCP/IP模型应用层协议端口

协议[中文名] 端口号协议[中文名] 端口号

FTP- DATA 20 DHCP[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67

FTP[文件传输协议] 21 TFTP 69

SSH 22 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 80

Telnet[远程登陆] 23 POP3[邮件协议] 110

SMTP[简单邮件传输协议] 25 SNMP 161

DNS[域名系统] 53

本机IP:

Microsoft Windows [版本6.1.7601]

版权所有(c) 2009 Microsoft Corporation。保留所有权利。

C:\Users\L>ipconfig

Windows IP 配置

无线局域网适配器无线网络连接2:

媒体状态 . . . . . . . . . . . . : 媒体已断开

连接特定的DNS 后缀 . . . . . . . :

无线局域网适配器无线网络连接:

连接特定的DNS 后缀 . . . . . . . : https://www.doczj.com/doc/4c4141269.html,

本地链接IPv6 地址. . . . . . . . : fe80::e9d0:b514:a8a8:8467%14

IPv4 地址 . . . . . . . . . . . . : 192.168.23.5

子网掩码 . . . . . . . . . . . . : 255.255.255.0

默认网关. . . . . . . . . . . . . . : 192.168.23.1

计算机网络及应用期末复习提纲

《计算机网络及应用》期末复习提纲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1. 计算机网络发展的4个阶段及每个阶段的特点。 2.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及功能:数据通信和资源共享 3. 计算机网络的二级结构:通信子网与资源子网 4.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LAN、MAN、WAN的含义 5. 网络的拓扑结构:星型、环型、网状、总线型,其中广域网采 用的是网状结构 6. 数据传输速率的定义、单位 7. 通信的方式:单工、半双工、全双工 8. 传输介质的类型(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无线介质),其 中带宽最大、信号传输衰减最小、抗干扰能力最强的是光纤。 9. 数据交换:(1)电路交换的优、缺点;(2)分组交换的优、 缺点;(3)当通信子网采用电路交换方式时,需要首先在通信 双方之间建立起物理链路;而采用虚电路分组交换方式时,则 首先在在通信双方之间建立起逻辑链路。(4)所有交换方式 中,实时性最好的是电路交换。 10. 三种多路复用技术:频分多路复用、时分多路利用、波分多路 复用。 11. 网络体系结构:(1)网络协议的三要素:语法、语义和时序; (2)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SI分为七层:物理层、数据链路 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3)各层传 递的数据单元:传输层————报文,网络层————分组, 数据链路层————帧。 第二章局域网 1. 局域网的体系结构:IEE 802标准对应OSI参考模型的最低两 层: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其中数据链路层分为:介质访问控 制子层MAC和逻辑链路控制子层LLC。

2. 局域网的硬件组成:网络服务器、工作站、集线器/交换机、网 卡等。其中网卡以插件板的形式插在微机主板的扩展槽中,另 一端连接传输介质。 3. 以太网技术 1) 共享式以太网的介质访问控制方式CSMA/CD,掌握其工作原 理。 2) 传统以太网(使用同轴电缆)的数据传输速率是 10Mbps 3) 粗缆总线的最大长度为500m,采用中继器来扩大局域网的覆盖 范围,最大传输距离可达2500m。细缆总线的最大长度为185m, 最大传输距离为925m。 4) 双绞线以太网用集线器代替总线,物理拓扑结构为星形,但其 逻辑结构仍为总线型。使用非屏蔽双绞线组建以太网时,网卡上 必须有RJ-45 插口。 4. 令牌环网:(1)拓扑结构:环形,属于共享介质的局域网; (2)工作原理; 5. 令牌总线:在物理上是总线型网,在逻辑上是环形网; 6. 共享式局域网包括:传统以太网、令牌网、令牌总线 7. 交换式局域网:(1)工作原理;(2)以太网交换机的两种交 换方式:直接交换方式和存储转发交换方式。 8. 虚拟局域网:(1)用软件方法实现;(2)一定要有交换机。 9. FDDI:(1)基本结构:两个信息流向相反的环结构;(2)传 输速率:100Mb/s 第三章网络互连与Internet技术 1. 网络互连的常用设备分别用于互连OSI参考模型的哪一层?共有 4种,(1)中继器,用于物理层互连;(2)网桥,用于数据链 路层互连、;(3)路由器,用于网络层互连;(4)网关,用 于高层互连。通常我们所说的高层是指传输层及以上各层的互 连。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网络技术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1、计算机的发展阶段:经历了以下5个阶段(它们是并行关系):大型机阶段(经历四小阶段它们是取代关系)、小型机阶段、微型机阶段、客户机/服务器阶段(对等网络与非对等网络的概念)和互联网阶段(Ar panet是在1983年第一个使用TCP/IP协议的。在19 91年6月我国第一条与国际互联网连接的专线建成它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接到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直线加速器中心。在1994年实现4大主干网互连(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中国科学技术网Cs tnet、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中国金 桥信息网Chi naGBN》 2、计算机种类: 按照传统的分类方法:计算机可以分为6大类:大型主机、小型计算机、个人计算机、工作站、巨型计算 机、小巨型机。 按照现实的分类方法:计算机可以分为5大类:服务器、工作站、台式机、笔记本、手持设备。 3、计算机的公共配置:CPU内存(RAM、高速缓存(Cache)、硬盘、光驱、显示器(CRT LCD)操作系 统(OS) 4、计算机的指标:位数指CPU寄存器中能够保存数据

的位数、速度(MIPS、MFLOPS指CPL每秒钟处理的指令数通常用主频来表示CPU的处理速度、容量(B K B、MB GB TB)、数据传输率(Bps)、版本和可靠 性(MTBF MTTR。 5、计算机的应用领域:科学计算、事务处理、过程控制、辅助工程、人工智能、网络应用。(补充实例) 6、计算机系统的组成:硬件系统具有原子特性(芯片、板卡、设备、网络)与软件系统具有比特特性。且它们 具有同步性。 7、奔腾芯片的技术特点:奔腾32位芯片,主要用于台式机和笔记本,奔腾采用了RISC和CISC技术(技术 特点10个请看书P8) &安腾芯片的技术特点:安腾是64位芯片,主要用于服务器和工作站。安腾采用简明并行指令计算(EP IC)技术 9、主机板与插卡的组成: (1)主机板简称主板(mainboard)或母板(motherboar d)。由5部分组成(CPU存储器、总线、插槽和电源) 与主板的分类 (2)网络卡又称为适配器卡代号NIC,其功能为:(见 书P11) 10、软件的基本概念:软件由程序(功能实现部分)与

网络技术应用复习知识点汇总

网络技术应用复习知识点 一、因特网应用 因特网诞生于 1969 年初,前身是阿帕网,我国的四大骨干网: CERNET、CSTNET、Chinanet、ChinaGBN。 (一)因特网应用技术的基本使用方法: 1、因特网服务的基本类型:远程登录( Telnet )、文件传输(ftp)、信息浏览和检索、电子公告牌系统( BBS )、电子等。 2、因特网服务组织的类型、提供的服务与服务特点: ISP(因特网服务提供商):主要提供因特网的接入服务。 ICP(因特网容提供商):提供因特网信息检索、整理、加工等服务,如新浪、搜狐等。 ASP(因特网应用服务提供商):主要为企、事业单位进行信息化建设及开展电子商务提供各种基于因特网的应用服务。 3、因特网的应用领域:电子商务、远程医疗、远程教育、网上娱乐等。 4、因特网应用的发展趋势: 1 )网格计算:是分布式计算的一种,它利用网络将大型计算机和个人计算机设备集中在一起,使计算能力大幅提升。 2 )虚拟现实技术:伴随多媒体技术发展起来的计算机新技术,它利用三维图形生成技术、多传感交互技术以及高分辨显示技术,生成三维逼真的虚拟环境,供用户研究或训练。它融合了数字图像处理、计算机图形学、多媒体技术、传感器技术等多个信息技术分支。

3 )无线网络应用技术 (二)、搜索引擎的分类、原理及特点

因特网信息检索发展趋势:多媒体信息检索,专业垂直搜索引擎。(三)利用因特网获取信息 1、常见因特网信息交流工具(: 2、因特网交流的优势与局限性 二、网络技术基础 (一)网络的主要功能 1、计算机网络的主要有三大功能:数据通信、资源共享、分布处理。 2、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按照覆盖围分:

计算机网络重点知识总结谢希仁版

计算机网络知识要点总结 一、现在最主要的三种网络 ?电信网络(电话网) ?有线电视网络 ?计算机网络(发展最快,信息时代的核心技术) 二、internet 和Internet ?internet 是普通名词 泛指一般的互连网(互联网) ?Internet 是专有名词,标准翻译是“因特网” 世界范围的互连网(互联网) 使用TCP/IP 协议族 前身是美国的阿帕网ARPANET 三、计算机网络的带宽 计算机网络的带宽是指网络可通过的最高数据率,即每秒多少比特。 描述带宽也常常把“比特/秒”省略。 例如,带宽是10 M,实际上是10 Mb/s。注意:这里的M 是106。 四、对宽带传输的错误概念 在网络中有两种不同的速率: ?信号(即电磁波)在传输媒体上的传播速率(米/秒,或公里/秒) ?计算机向网络发送比特的速率(比特/秒),也叫传输速率。 这两种速率的意义和单位完全不同。 宽带传输:计算机向网络发送比特的速率较高。 宽带线路:每秒有更多比特从计算机注入到线路。 宽带线路和窄带线路上比特的传播速率是一样的。 早期的计算机网络采用电路交换,新型的计算机网络采用分组交换的、基于存储转发的方式。 分组交换: ?在发送端把要发送的报文分隔为较短的数据块 ?每个块增加带有控制信息的首部构成分组(包) ?依次把各分组发送到接收端 ?接收端剥去首部,抽出数据部分,还原成报文 IP 网络的重要特点 ◆每一个分组独立选择路由。 ◆发往同一个目的地的分组,后发送的有可能先收到(即可能不按顺序接收)。 ◆当网络中的通信量过大时,路由器就来不及处理分组,于是要丢弃一些分组。 ◆因此,IP 网络不保证分组的可靠地交付。 ◆IP 网络提供的服务被称为: 尽最大努力服务(best effort service) 五、最重要的两个协议:IP 和TCP TCP 协议保证了应用程序之间的可靠通信,IP 协议控制分组在因特网的传输,但因特网不保证可靠交付. 在TCP/IP 的应用层协议使用的是客户服务器方式。 ◆客户(client)和服务器(server)都是指通信中所涉及的两个应用进程。 ◆客户服务器方式所描述的是进程之间服务和被服务的关系。 ◆当A 进程需要B进程的服务时就主动呼叫B进程,在这种情况下,A 是客户而B 是服务器。 ◆可能在下一次通信中,B 需要A 的服务,此时,B 是客户而A 是服务器。 注意:

《计算机的网络技术基础教程》课后习地的题目详解刘四清版

第一章 1.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结合的产物。 2.“网络”主要包含连接对象、连接介质、连接控制机制、和连接方式与结构四个方面。 3.计算机网络最主要的功能是资源共享和通信,除此之外还有负荷均匀与分布处理和提高系统安全与可靠性能等功能。 4.计算机网络产生与发展可分为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计算机通信网络、计算机互联网络和高速互联网络四个阶段。 5.计算机网络基本组成主要包括计算机系统、通信线路和通信设备、网络协议和网络软件四部分。 6.计算机通信网络在逻辑上可分为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两大部分。 7.最常用的网络拓扑结构有总线型结构、环形结构、星型结构、树型结构、网状结构和混合型结构。 8.按照网络覆盖的地理范围大小,可以将网络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 9.根据所使用的传输技术,可以将网络分为广播式网络和点对点网络。 10.通信线路分为有线和无线两大类,对应于有线传输和无线传输。 11.有线传输的介质有双绞线、同轴电缆和光纤。 12.无线传输的主要方式包括无线电传输、地面微波通信、卫星通信、红外线和激光通信。 问答: 1.例举计算机网络连接的主要对象。 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终端及其附属设备。 2.计算机网络是如何进行负荷均衡与分布处理的? 分为三阶段:提供作业文件;对作业进行加工处理;把处理结果输出。 在单机环境:三阶段在本地计算机系统中进行。 在网络环境:将作业分配给其他计算机系统进行处理,提高系统处理能力和高效完成大型应用系统的程序的计算和大型数据库的访问。 3.举例说明计算机网络在商业上的运用。 网络购物、网上银行、网上订票等。 4.简述什么是“通信子网”?什么是“资源子网”? 资源子网主要负责全网的数据处理,向网络用户提供各种网络资源与网络服务。由主计算机系统(主机)、终端、中断控制器、联网外设、各种软件资源与信息资源组成。 通信子网主要完成网络数据传输和转发等通信处理任务。通信子网由通信控制处理机(CCP)、通信线路和其他通信设备组成。 5.什么是点对点网络? 由许多相互连接的结点构成,在每对机器之间都有一条专用的通信信道,不存在信道的复用和共享。

计算机网络技术考点个人总结

第一章概述 一、普遍传输技术:(1)广播式链接:广播网络(一对所有,机器选择接收)、多播网络(一对多,)(2)点到点链接:单播(点对点,一对一) 越小,地理位臵局部化的网络倾向于使用广播床书模式,而大的网络通常使用点到点的传输模式。 二、网络分类 按覆盖范围分: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广域网(WAN) 广域网由通信子网连接起来的,通信线路和路由器(不包含主机)的集合构成了子网。 按传输媒介分:铜线、双绞线、光纤、无线链路 三、协议 概念:通信双方关于如何进行通信的一种约定,规定对等实体之间所交换的消息或者分组的格式和含义。 三要素:(1)语法用来规定信息格式; (2)语义用来说明通信双方应当怎么做; (3)定时关系详细说明事件的先后顺序。 接口:在每一对相邻层之间是接口,接口定义了下层向上层提供哪些原语操作和服务 服务:某一层向它上一层提供一组原语(操作),定义用户执行哪些操作,但不涉及如何实现。 实体:任何可以发送或接收信息的硬件或软件进程。在许多情况下,实体就是一个特定的软件模块。 网络体系结构:层和协议的集合称为网络体系结构。网络体系结构定义计算机设备和其他设备如何连接在一起以形成一个允许用户共享信息和资源的通信系统 四、面向连接与无连接的服务 面向连接的服务:为了使用面向连接的网络服务,用户首先要建立一个连接,然后使用该链接,最后释放连接,传输数据保持原来的顺序。面向连接的服务是基于电话系统模型的。如:文件传输、报文序列和字流节(远程登录)、数字化的语音 面向无连接的服务:每一条报文都携带了完整的目标地址,每条报文都可以被系统独立的路由,首先发送的报文会先到达(不排除延迟)。基于邮政系统模型。如:不可靠的数据报(电子垃圾邮件)、有确认的数据报(挂号信)、请求—应答(数据库查询) 五、参考模型 OSI参考模型:物理层(为数据链路层提供物理连接,以便透明的传送比特流) 数据链路层(传送以帧为单位的数据,采用差错控制与流量控制) 网络层(控制子网运行过程) 传输层(提供可靠端到端的服务,透明的传送报文) 会话层(会话进程之间的通信,管理数据交换) 表示层(所传递信息的语法和语义) 应用层(最高层,包含各种协议) TCP/IP参考模型:主机至网络层(相当于OSI的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 互联网层(相当于OSI的网络层) 传输层(相当于OSI的传输层) 应用层(相当于OSI的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 两模型的比较:OSI的核心:(1)服务;(2)接口;(3)协议 OSI的协议比TCP/IP有更好的隐蔽性,当技术发生变化的时候,OSI协议相对更加容易被替换为新的协议,且OSI更具通用性。协议一定会符合TCP/IP模型,但TCP/IP不适合任何其他的协议栈。OSI模型的网络层同时支持无连接和面向连接的通信,但是传输层上只支持面向连接的通信。TCP/IP的网络层上只有一种模式(即无连接通信),但是在传输层上同时支持两种通信模式。 缺点:

第七版计算机网络复习提纲.pdf

考点1:internet和Internet的区别。(1章) nternet是互联网,泛指由多个计算机网络互连而成的网络,网络间的通信协议是任意的。Internet是因特网,指当前全球最大的、开放的、由众多网络相互连接的特定的计算机网络,使用TCP/IP协议作为通信规则。 考点2:因特网的核心部分。 核心部分:核心部分:由大量网络和连接这些网络的路由器组成,负责为边缘部分提供高速远程分组交换。 考点3:计算机网络的类别。 按范围:(1)广域网WAN:远程、高速、是Internet的核心网。(2)城域网:城市范围,链接多个局域网。(3)局域网:校园、企业、机关、社区。(4)个域网PAN:个人电子设备按用户:公用网:面向公共营运。专用网:面向特定机构。 考点4: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 速率,带宽,吞吐量,时延,时延带宽积,往返时间RTT,利用率 考点5: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五层协议。 1.物理层 2.数据链路层 3.网络层 4.运输层 5.应用层 作业:1、计算机网络向用户可以提供那些服务?答:连通性和共享 3、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1)电路交换:端对端通信质量因约定了通信资源获得可靠保障,对连续传送大量数据效率高。 (2)报文交换:无须预约传输带宽,动态逐段利用传输带宽对突发式数据通信效率高,通信迅速。 (3)分组交换:具有报文交换之高效、迅速的要点,且各分组小,路由灵活,网络生存性能好。 17、收发两端之间的传输距离为1000km,信号在媒体上的传播速率为2×108m/s。试计算以下两种情况的发送时延和传播时延: (1)数据长度为107bit,数据发送速率为100kb/s (2)数据长度为103bit,数据发送速率为1Gb/s。 从上面的计算中可以得到什么样的结论? 解:(1)发送时延:ts=107/105=100s。传播时延:tp=106/(2×108)=0.005s (2)发送时延:ts =103/109=1μs。传播时延:tp=106/(2×108)=0.005s 结论:若数据长度大而发送速率低,则在总的时延中,发送时延往往大于传播时延。但若数据长度短而发送速率高,则传播时延就可能是总时延中的主要成分。 1-20 网络体系结构为什么要采用分层次的结构?试举出一些与分层体系结构的思想相似的日常生活。答:分层的好处: ①各层之间是独立的。某一层可以使用其下一层提供的服务而不需要知道服务是如何实现的。②灵活性好。当某一层发生变化时,只要其接口关系不变,则这层以上或以下的各层均不受影响。③结构上可分割开。各层可以采用最合适的技术来实现④易于实现和维护。⑤能促进标准化工作。 与分层体系结构的思想相似的日常生活有邮政系统,物流系统。 考点6:有关信道的几个基本概念。(2章)

《网络技术应用》知识点(全面)

《网络技术应用》知识点 班级:姓名: 一.网络的概念 计算机网络是由两台或两台以上的计算机通过网络设备连接起来所组成的一个系统。 二.网络的功能 三.网络的分类 1.按覆盖范围分 1)局域网(LAN):十公里以内 2)城域网(MAN):几十公里以内 3)广域网(WAN):几十公里~几千公里 2.按网络拓扑结构分 四.网络的组成 1.网络硬件 1)工作站(客户机):享受服务的计算机 2)服务器:提供服务、管理网络的计算机或软件 3)传输介质

4)通信连接设备:调制解调器、网卡、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网桥、中继器、 接线器…… 2.网络软件 1)网络操作系统: Win 2000server、Win NT、Unix、Linux…… 2)网络应用软件:文件上传/下载工具、网络媒体播放器…… 3.网络协议 五.局域网的组建过程 1.确定网络规模 2.确定网络拓扑结构 3.选择网络硬件设备 4.安装网卡 5.连接网线 6.安装网卡驱动程序 7.安装网络协议 8.设置网络参数 9.实现网络共享 六.网络软件结构:C/S与B/S 浏览器/服务器(B/S,Brower/Server)结构:使用该结构,可以直接在浏览器中操作。 客户机/服务器(C/S,Client/Server)结构:使用该结构,需要安装客户端软件,如CuteFTP等。 七.网络协议 1.概念 互联网计算机在相互通信时必须遵循同一的规则称为网络协议 2.作用 信息高速公路上的“交通规则” 3.TCP/IP 4.其他协议

5.原理:分层解决 OSI模型:是作为标准制定的,是一种理想的概念模型,并不是实用的协议体系。 八.IP地址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习题与答案

第三章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习题与答案 一、判断题 1.(√)网络节点和链路的几何图形就是网络的拓扑结构,是指网络中网络单元的地理分布和互联关系的几何构型。 2.(×)不同的网络拓扑结构其信道访问技术、网络性能、设备开销等基本相同,适合相同场合。 3.(×)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主要是指资源子网的拓扑结构。 4.(√)总线型拓扑结构的网络结构简单、扩展容易,网络中的任何结点的故障都不会造成全网的故障,可靠性较高。 5.(×)星型网络的中心节点是主节点,具有中继交换和数据处理能力,网络结构简单,建网容易,可靠性好。 6.(√)环型网数据传输路径固定,没有路径选择的问题,网络实现简单,适应传输信息量不大的场合,但网络可靠性较差。 7.(√)树状网络是分层结构,适用于分级管理和控制系统,除叶节点及其连线外,任一节点或连线的故障均影响其所在支路网络的正常工作。 8.(√)当网络中各节点连接没有一定规则、地理位置分散,而设计通信线路是主要考虑的因素时,我们通常选用网状网络。 9.(√)总线型拓扑结构分单总线结构和多总线结构,局域网一般采用的是单总线结构。 10.(×)总线型拓扑结构的优点是电缆长度短、可靠性高、故障诊断和隔离容易和实时性强。 11.(×)星型网络拓扑结构集中控制,简单的访问协议,但电缆长度及安装费用高,故障诊断困难、扩展困难,全网工作依赖于中央节点。 12.(√)环型拓扑结构适合于光纤、网络实时性好,但网络扩展配置因难,故障诊断困难,节点故障则引起全网故障。 13.(√)树型拓扑结构易于扩展、故障隔离方便,但对根的依赖性太大,如果根发生故障则全网不能正常工作。 14.(×)网状型拓扑结构是将星型和总线型两种拓扑结构混合起来的一种拓扑结构。 15.(√)网状型拓扑结构的优点是易于扩展、故障的诊断和隔离方便、安装电缆方便。 16.(√)建立计算机网络的根本目的是实现数据通信和资源共享,而通信则是实现所有网络功能的基础和关键。 17.(√)OSI参考模型是一种将异构系统互连的分层结构,提供了控制互连系统交互规则的标准骨架。 18.(×)OSI参考模型定义了一种抽象结构,而并非具体实现的描述,直接的数据传送在传输层。 19.(×)OSI参考模型中,每一层的真正功能是为其下一层提供服务。 20.(√)OSI参考模型中的网络层,是通信子网与用户资源子网之间的接口,是控制通信子网、处理端到端数据传输的最低层。 21.(√)OSI参考模型中的传输层,接收由会话层来的数据,并向高层提供可靠的透明的数据传输,具有差错控制、流量控制及故障恢复功能。 22.(×)OSI参考模型中,数据传送包括语法和语义两个方面的问题,有关语义的处理由表示层负责,有关语法的处理由应用层负责。 23.(×)令牌传递控制法适用星状拓扑网络结构、基带传输。 24.(√)从本质上看,ATM技术是电路交换与分组交换技术相结合的一种高速交换技术。 25.(√)10BASE-T是双绞线以太网,使用两对非屏蔽双绞线,一对线发送数据,一对线接收数据,采用星型拓扑结构。

网络技术知识点总结

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备考复习资料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 1、计算机的四特点:有信息处理的特性,有广泛适应的特性,有灵活选择的特性。有正确应用的特性。(此条不需要知道) 2、计算机的发展阶段:经历了以下5个阶段(它们是并行关系): 大型机阶段(1946年ENIAC、1958年103、1959年104机)、 小型机阶段、微型机阶段(2005年5月1日联想完成了收购美国IBM公司的全球PC业务)、客户机/服务器阶段(对等网络与非对等网络的概念) 互联网阶段(Arpanet是1969年美国国防部运营,在1983年正式使用TCP/IP协议;在1991年6月我国第一条与国际互联网连接的专线建成,它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接到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直线加速器中心;在1994年实现4大主干网互连,即全功能连接或正式连接;1993年WWW技术出现,网页浏览开始盛行。 3、计算机应用领域:科学计算(模拟核爆炸、模拟经济运行模型、中长期天气预报)、事务处理(不涉及复杂的数学问题,但数据量大、实时性强)、过程控制(常使用微控制器芯片或者低档微处理芯片)、辅助工程(CAD,CAM,CAE,CAI,CAT)、人工智能、网络应用、多媒体应用。 4、计算机种类: 按照传统的分类方法:分为6大类:大型主机、小型计算机、个人计算机、工作站、巨型计算机、小巨型机。 按照现实的分类方法:分为5大类:服务器、工作站(有大屏幕显示器)、台式机、笔记本、手持设备(PDA等)。 服务器:按应用范围分类:入门、工作组、部门、企业级服务器;按处理器结构分:CISC、RISC、VLIW(即EPIC)服务器; 按机箱结构分:台式、机架式、机柜式、刀片式(支持热插拔,每个刀片是一个主板,可以运行独立操作系统); 工作站:按软硬件平台:基于RISC和UNIX-OS的专业工作站;基于Intel和Windows-OS 的PC工作站。 5、计算机的技术指标: (1)字长:8个二进制位是一个字节。(2)速度:MIPS:单字长定点指令的平均执行速度,M:百万;MFLOPS:单字长浮点指令的平均执行速度。(3)容量:字节Byte用B表示,1TB=1024GB(以210换算)≈103GB≈106MB≈109KB≈1012B。 (4)带宽(数据传输率) :1Gbps(10亿)=103Mbps(百万)=106Kbps(千)=109bps。(5)可靠性:用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和平均故障修复时间MTTR来表示。(6)版本 6、微处理器简史:Intel8080(8位)→Intel8088(16位)→奔腾(32位)→安腾(64位)EPIC 7、奔腾芯片的技术特点:奔腾32位芯片,主要用于台式机和笔记本,奔腾采用了精简指令RISC技术。 (1)超标量技术:通过内置多条流水线来同时执行多个处理,其实质是用空间换取时间;两条整数指令流水线,一条浮点指令流水线。 (2)超流水线技术:通过细化流水,提高主频,使得机器在一个周期内完成一个甚至多个操作,其实质是用时间换取空间。 奔腾采用每条流水线分为四级流水:指令预取,译码,执行和写回结果。(3)分支预测:分值目标缓存器动态的预测程序分支的转移情况。(4)双cache哈佛结构:指令与数据分开存储。 (5)固化常用指令。(6)增强的64位数据总线:内部总线是32位,与存储器之间的外部总线

计算机网络技术复习提纲

《计算机网络技术》期末复习提纲 第1章概述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网络体系结构 1、通常网络是指“三网”,即电信网络、有线电视网络和计算机网络。P1 2、网络的网络P3 网络(network)由若干结点(node)和连接这些结点的链路(link)组成。网络和网络还可以通过路由器互连起来,构成覆盖范围更大的网络,即互联网(互连网)。因此互联网是“网络的网络”(network of networks)。因特网(Internet)是世界上最大的互连网络。连接在因特网上的计算机都称为主机(host)。 单个网络把许多计算机连接在一起。因特网则把许多网络连接在一起。 3、因特网的起源P4 因特网的前身是ARPANET,这是一个分组交换网。 4、主机和主机通信的实质P9 处在因特网边缘的部分就是连接在因特网上的所有的主机。这些主机又称为端系统(end system)。“主机 A 和主机 B 进行通信”,实际上是指:“运行在主机A 上的某个程序和运行在主机B 上的另一个程序进行通信”。即“主机A 的某个进程和主机 B 上的另一个进程进行通信”。 5、进程间通信的方式:P9-10 在网络边缘的端系统中运行的程序之间的通信方式通常可划分为两大类: 客户服务器方式(C/S方式、B/S方式),即Client/Server方式和对等方式(P2P 方式),即Peer-to-Peer方式。客户(client)和服务器(server)都是指通信中所涉及的两个应用进程。客户是服务的请求方(主动发起通信),服务器是服务的提供方。 6、三种交换方式P11-15 三种交换方式:电路交换(电话网络)、报文交换、分组交换(因特网)。分组交换采用存储-转发技术。 7、计算机网络的定义:计算机网络是一些互相连接的、自治的计算机的集合 P17 8、计算机网络分类:P17-18 ?按照覆盖范围来分:局域网LAN、广域网W AN 、城域网MAN、个人区域网PAN ?按网络的使用者进行分类:公用网(public network) 、专用网(private network)

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知识点总结

2017年9月三级网络技术知识考点 1.弹性分组环(RPR)中每一个节点都执行SRP公平算法,与FDDI一样使用双环结构。传统的FDDI环中,当源结点向目的结点成功发送一个数据帧之后,这个数据帧要由源结点从环中回收,而RPR环限制数据帧只在源结点与目的结点之间的光纤段上传输,当源结点成功发送一个数据帧之后,这个数据帧由目的结点从环中回收。 RPR采用自愈环设计思路,能在50ms时间内,隔离出现故障的结点和光纤段,提供SDH级的快速保护和恢复,同时不需要像SDH那样必须有专用的带宽,因此又进一步提高了环带宽的利用率。 RPR将沿顺时针传输的光纤环叫做外环,将沿逆时针传输的光纤环叫做内环。内环和外环都可以用统计复用的方法传输IP分组。 2.RAID是磁盘阵列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磁盘存储容量但是不能提高容错能力。 3.目前宽带城域网保证服务质量QoS要求的技术主要有: 资源预留(RSVP)、区分服务(DiffServ)和多协议标记交换(MPLS) 4.无源光纤网PON,按照ITU标准可分为两部分: 1、OC-3,155.520 Mbps 的对称业务。 2、上行OC-3,155.520 Mbps,下行OC-12,622.080 Mbps的不对称业务。 5.无线接入技术主要有:WLAN、WiMAX、WiFi、WMAN和Ad hoc等。 6.802.11标准的重点在于解决局域网范围的移动结点通信问题; 802.16标准的重点是解决建筑物之间的数据通信问题; 802.16a增加了非视距和对无线网格网结构的支持,用于固定结点接入。 7.光纤传输信号可通过很长的距离,无需中继。 Cable Modom使计算机发出的数据信号于电缆传输的射频信号实现相互之间的转换,并将信道分为上行信道和下行信道。 ASDL提供的非对称宽带特性,上行速率64 kbps~640 kbps,下行速率500 kbps~ 7 Mbps。 802.11b定义了使用直序扩频技术,传输速率为1 Mbps、2 Mbps、5.5Mbps与11Mbps的无线局域网标准。 将传输速率提高到54 Mbps的是802.11a和802.119。 8.中继器工作在物理层。 9.水平布线子系统电缆长度应该在90米以内,信息插座应在内部做固定线连接。 10.电缆调制解调器(Cable Modem)专门为利用有线电视网进行数据传输而设计。Cable Modem 把用户计算机与有线电视同轴电缆连接起来。 11.服务器总体性能不仅仅取决于CPU数量,而且与CPU主频、系统内存、网络速度等都有关系。 12. 所谓"带内"与"带外"网络管理是以传统的电信网络为基准的利用传统的电信网络进行网络管理称为"带内",利用IP网络及协议进行网络管理的则称为"带外",宽带城域网对汇聚层及其以上设备采取带外管理,对汇聚层以下采用带内管理。

计算机三级考试网络技术复习提纲

计算机三级考试网络技术复习提纲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1、计算机的发展阶段:经历了以下5个阶段(它们是并行关系):大型机阶段(经历四小阶段它们是取代关系)、小型机阶段、微型机阶段、客户机/服务器阶段(对等网络与非对等网络的概念)和互联网阶段(Arpanet是在1983年第一个使用TCP/IP协议的。 在1991年6月我国第一条与国际互联网连接的专线建成它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接到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直线加速器中心。在1994年实现4大主干网互连(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 Chinanet、中国科学技术网 Cstnet、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Cernet、中国金桥信息网 ChinaGBN)) 2、计算机种类: 按照传统的分类方法:计算机可以分为6大类:大型主机、小型计算机、个人计算机、工作站、巨型计算机、小巨型机。 按照现实的分类方法:计算机可以分为5大类:服务器、工作站、台式机、笔记本、手持设备。 3、计算机的公共配置:CPU、内存(RAM)、高速缓存(Cache)、硬盘、光驱、显示器(CRT、LCD)、操作系统(OS) 4、计算机的指标:位数指CPU寄存器中能够保存数据的位数、速度(MIPS、MFLOPS)指CPU每秒钟处理的指令数通常用主频来表示CPU的处理速度、容量(B、KB、MB、GB、TB)、数据传输率(Bps)、版本和可靠性(MTBF、MTTR)。 5、计算机的应用领域:科学计算、事务处理、过程控制、辅助工程、人工智能、网络应用。(补充实例) 6、计算机系统的组成:硬件系统具有原子特性(芯片、板卡、设备、网络)与软件系统具有比特特性。且它们具有同步性。 7、奔腾芯片的技术特点: 奔腾32位芯片,主要用于台式机和笔记本,奔腾采用了RISC 和CISC技术(技术特点10个请看书P8) 8、安腾芯片的技术特点:安腾是64位芯片,主要用于服务器和工作站。安腾采用简明并行指令计算(EPIC)技术

计算机网络复习资料

计算机网络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1. 生成树协议(STP)是一个灵活的协议,在后台运行,防止网络在第二层上(网桥或交换机)产生回路(Loop)。 2. 在有噪声信道上,信道的极限传输速率受信道带宽和信噪比的限制。 3. 电子邮件涉及的主要协议有两个:SMTP、 POP3 。 4. 目前流行的网络应用程序体系结构:客户服务器体系结构和对等(Peer-to-Peer或P2P )体系结构 5. IPSec可以以两种不同的方式运行:隧道模式(Tunneling Mode) 和传送模式(Transport Mode) 。 6.TCP协议是一个面向数据流的协议,它对每一个字节 进行编号,以此实现按序交付和确认。 7.考虑n个用户两两间的秘密通信问题。如果使用对称密钥密码体制,需要 n*(n-1) 对密钥,若使用公钥密码体制,则需要 n 对密钥。 8. TCP软件通过窗口字段向发送方通告每次希望接收多少数据。该字段给出了一个16比特的无符号整数值,使得TCP能够实现流量控制。

9. 在以太网标准100BASE-T中,100是指数据传输速率为100Mb/s ,BASE 传输模式为基带传输。。 10.DNS服务的UDP协议固定端口号为 53 而TELNET服务的TCP协议固定端口号为 23 。 11. 入侵检测方法一般可以分基于特征的入侵检测和基于异常的入侵检测两种。 12.对于长时间的TCP连接,在稳定时的拥塞窗口呈现出加性增 ,乘性减的锯齿状变化,在这样的拥塞控制下,发送方的平均发送速率始终保持在较接近的网络可用带宽的位置。 二、选择题(单选) 1. IP协议提供的服务是( C )。 A. 可靠服务 B.有确认的服务 C. 不可靠无连接数据报服务 D. 以上都不对 2. Internet的核心协议是( B )。 A.X.25 B.TCP/IP C.ICMP D.UDP 3. 在光纤中采用的多路复用技术是( C )。 A. 时分多路复用 B. 频分多路复用 C. 波分多路复用 D. 码分多路复用 4. FTP服务方的TCP协议固定端口号为( A )。 A. 21 B. 8080 C. 80 D. 23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个知识点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200个知识点 1. 用一台计算机作为主机,通过通信线路与多台终端相连,构成简单的计算机连机系统。 2. 系统中所有数据处理都由主机完成,终端没有任何处理能力,仅起着字符输入、结果显示等作用。 3. 在大型主机-终端系统中,主机与每一台远程终端都用一条专用通信线路连接,线路的利用率较低。 4. ISO是国际标准化组织。 5. OSI/RM的全称是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 6. OSI/RM共有七层,因此也称为OSI七层模型。 7. 计算机网络是利用通信设备和线路把地理上分散的多台自主计算机系统连接起来,在相应软件(网络操作系统、网络协议、网络通信、管理和应用软件等)的支持下,以实现数据通信和资源共享为目标的系统。 8. 现代计算机网络能够实现资源共享。 9. 现代计算机网络中被连接的自主计算机自成一个完整的系统,能单独进行信息加工处理。 10. 计算机网络自主性是指连网的计算机之间不存在制约控制关系。 11. 计算机网络中计算机之间的互连通过通信设备及通信线路来实现。 12. 计算机网络要有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支持。 13. 计算机网络中各计算机之间的信息交换必须遵循统一的通信协议。 14. 一个计算机网络是由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构成。 15. 计算机网络的资源子网负责信息处理。 16. 通信子网由用作信息交换的通信控制处理机、通信线路和其他通信设备组成的独立的数据信息系统组成,它承担全网的数据传递、转接等通信处理工作。 17. 网络操作系统建立在各主机操作系统之上的一个操作系统,用于实现在不同主机系统之间的用户通信以及全网硬件和软件资源的共享,并向用户提供统一的、方便的网络接口,以方便用户使用网络。 18. 网络数据库系统可以集中地驻留在一台主机上,也可以分布在多台主机上。向网络用户提供存、取、修改网络数据库中数据的服务,以实现网络数据库的共享。 19. 计算机网络具有信息交换、资源共享、均衡使用网络资源、分布处理、数据信息的综合处理、提高计算机的安全可靠性的功能 20. 信息交换是计算机网络最基本的功能,主要完成计算机网络中各节点之间的系统通信。用户可以在网上收发电子邮件,发布新闻消息,进行电子购物、电子贸易、远程教育等。 21. 资源共享是指网络用户可以在权限范围内共享网中各计算机所提供的共享资源,包括软件、硬件和数据等。这种共享不受实际地理位置的限制。资源共享使得网络中分散的资源能够互通有无,大大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它是组建计算机网络的重要目的之一。22. 在计算机网络中,如果某台计算机的处理任务过重,可通过网络将部分工作转交给较“空闲”的计算机来完成,均衡使用网络资源。 23. 对于较大型综合性问题的处理,可按一定的算法将任务分配给网络,由不同计算机进行分布处理,提高处理速度,有效利用设备。采用分布处理技术往往能够将多台性能不一定很高的计算机连成具有高性能的计算机网络,使解决大型复杂问题的费用大大降低。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版运输层知识点总结

运输层 运输层之间的通信是进程与进程之间的,通过端口的 一、运输层协议概述 1、从通信和信息处理的角度看,运输层向它上面的应用层提供通信服务,它属于面向通信部分的最高层,同时也是用户功能中的最低层。 2、当网络的边缘部分中的两个主机使用网络的核心部分的功能进行端到端的通信时,只有位于网络边缘部分的主机的协议栈才有运输层,而网络核心部分中的路由器在转发分组时都只用到下三层的功能。 3、两个主机进行通信实际上就是两个主机中的应用进程互相通信。 4、运输层的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复用和分用。通过端口实现。 5、网络层为主机之间提供逻辑通信,运输层为应用进程之间提供端到端的逻辑通信 6、当运输层采用面向连接的TCP 协议时,尽管下面的网络是不可靠的(只提供尽最大努力服务),但这种逻辑通信信道就相当于一条全双工的可靠信道。当运输层采用无连接的UDP协议时,这种逻辑通信信道是一条不可靠信道。 7、两个对等运输实体在通信时传送的数据单位叫作运输协议数据单元TPDU 8、UDP 在传送数据之前不需要先建立连接。虽然UDP 不提供可靠交付,但在某些情况下UDP 是一种最有效的工作方式;TCP 则提供面向连接的服务。 9、运输层的UDP 用户数据报与网际层的IP数据报的区别:IP 数据报要经过互连网中许多路由器的存储转发,但UDP 用户数据报是在运输层的端到端抽象的逻辑信道中传送的。 10、硬件端口与软件端口的区别:在协议栈层间的抽象的协议端口是软件端口。路由器或交换机上的端口是硬件端口。硬件端口是不同硬件设备进行交互的接口,而软件端口是应用层的各种协议进程与运输实体进行层间交互的一种地址。 11、端口用一个16 位端口号进行标志。 12、端口号只具有本地意义,即端口号只是为了标志本计算机应用层中的各进程。在因特网中不同计算机的相同端口号是没有联系的。 13、端口的分类:熟知端口和登记端口号合称为服务器端使用的端口号 ?熟知端口,数值一般为0~1023。 ?登记端口号,数值为1024~49151,为没有熟知端口号的应用程序使用的。使用这个 范围的端口号必须在IANA 登记,以防止重复。 ?客户端口号或短暂端口号,数值为49152~65535,留给客户进程选择暂时使用。 二、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1、UDP只是在IP 的数据报服务之上增加了端口的功能和差错检测的功能。 2、UDP 的主要特点 ?UDP 是无连接的,即发送数据之前不需要建立连接。 ?UDP 使用尽最大努力交付,即不保证可靠交付,同时也不使用拥塞控制。 ?UDP 是面向报文的。 ?UDP 支持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和多对多的交互通信。 ?UDP 的首部开销小,只有8 个字节。 ?UDP没有拥塞控制,很适合多媒体通信的要求 3、发送方UDP 对应用程序交下来的报文,在添加首部后就向下交付IP 层。UDP 对应用层交下来的报文,既不合并,也不拆分,而是保留这些报文的边界。 4、UDP 的首部格式(每个部分各两个字节) 源端口(不需要回送时可填0),目的端口,长度(包括数据部分,最小为8字节),检验和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网络层知识点总结

网络层 一、网络层提供的两种服务 虚电路服务可靠通信应当由网络来保证 数据报服务可靠通信应当由用户主机来保证 网络层向上只提供简单灵活的、无连接的、尽最大努力交付的数据报服务。 二、网际协议IP 1、与IP 协议配套使用的还有三个协议: ?地址解析协议ARP ?网际控制报文协议ICMP ?网际组管理协议IGMP 2、网络互相连接起来要使用一些中间设备 ?中间设备又称为中间系统或中继(relay)系统。 ?物理层中继系统:转发器(repeater)。 ?数据链路层中继系统:网桥或桥接器(bridge)。 ?网络层中继系统:路由器(router)。 ?网桥和路由器的混合物:桥路器(brouter)。 网络层以上的中继系统:网关(gateway) 3、互联网可以由许多异构网络互联组成 4、分类的IP 地址 IP 地址定义:就是给每个连接在因特网上的主机(或路由器)分配一个在全世界范围是唯一的32 位的标识符。 5、IP 地址的编址方法 分类的IP 地址,子网的划分,构成超网。 两级的IP 地址:IP 地址::= { <网络号>, <主机号>} 分类的IP 地址:A类,B类,C类地址都是单播地址 D类地址用于多播,E类地址保留 实际上IP 地址是标志一个主机(或路由器)和一条链路的接口。 Ip地址不仅可以指明一个主机,还指明了主机所连接到的网络 6、ip地址与硬件地址的区别:IP地址放在IP数据报首部,硬件地址放在MAC帧首部,在网络层及网络层以上使用IP地址,在链路层及以下使用硬件地址 7、解析协议ARP 每一个主机都设有一个ARP 高速缓存(ARP cache),里面有所在的局域网上的各主机和路由器的IP 地址到硬件地址的映射表,这个映射表还经常动态更新。 ARP 是解决同一个局域网上的主机或路由器的IP 地址和硬件地址的映射问题。 8、如何知道同一个局域网内其他主机的mac地址? A在局域网内广播arp请求分组,其他主机接收分组,IP地址与报文中一致的主机收下分组,并在自己的arp缓存中写入主机A的IP地址到mac地址的映射,并发送arp响应报文,A收到响应报文后在自己的arp缓存中写入主机B的IP地址到mac地址的映射。 9、生存时间,一般为10-20分钟 10、若主机不在同一个局域网内,arp映射表怎样建立?交给连接不同网络的路由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