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本农田保护红线

基本农田保护红线

基本农田保护红线

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是国土空间资源的核心区域,是空间规划体系中划定“三区三线”的核心管控工具之一

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由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划定永久基本农田。按照一定时期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依法确定的不得占用、不得开发、需要永久性保护的耕地空间边界。

永久基本农田:即无论什么情况下都不能改变其用途,不得以任何方式挪作它用的基本农田。强调的是对基本农田实行永久性保护。

这一概念,是2023年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

永久基本农田的划定和管护,采取的是行政、法律、经济、技术等综合管理手段,以确保永久基本农田的质量、数量、生态等全方面管护。

基本农田、耕地、18亿亩耕地红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都是怎么回事儿?

永久基本农田=基本农田

为了发挥耕地在优化空间布局、保护自然环境等功能,阻止城市无序扩张和蔓延,到2023年,我国的永久基本农田面积将保持在15.46亿亩以上。

永久基本农田,它不是在基本农田中挑选出来的优质基本农田,也不是永远不能占用的基本农田,是加上"永久"两个字,体现的是国家对基本农田的高度重视,体现的是严格保护的态度。所以,实行特殊保护,是国家意志、刚性约束的表现。

“永久基本农田”就是我们常说的“基本农田”。

基本农田是耕地的一部分

基本农田,是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不得占用的耕地,是耕地的一部分,而且还主要是高产优质的那一部分耕地。

基本农田由长期不得占用的耕地和规划期内不得占用的耕地两部分组成。

长期不得占用的耕地,就是老百姓常说的"吃饭田"、"保命田"、"永久性耕地"的那部分。

规划期内不得占用的耕地,是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中,规划为在一个阶段内必须保持相对稳定的耕地。

什么是基本农田保护区?

一般来说,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的耕地都是基本农田。

需要注意的是:基本农田保护区经依法划定后,任何单位作和个人是不能改变或者占用的。

我们来看看什么是耕地

耕地,是指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包括熟地、新开发整理复垦地、休闲地、轮歇地、草田轮作地。需要注意的是,基本农田一定是耕地,但耕地也有可能不一定是基本农田。

背景资料:

我国国土包括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面积和3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洋面积。

但是,耕地面积仅为15亿亩(美国根据卫星照片推算我国有耕地22

亿亩,联合国公布我国耕地数为19亿亩)。

由于我国人口多,人均耕地仅约1、46亩,而世界人均耕地约为

2.89

一方面人口在增加,一方面耕地在减少,加剧了人口多耕地少的矛盾。

18亿亩耕地红线是什么?

18亿亩耕地红线的表述,多次出现在中央的一号文件中。

18亿亩耕地红线,它是保持我国耕地总量18亿亩不能减少的刚性约

束下,任何人、任何地方不得以任何理由突破限制。

1、提出的背景

2000年左右,国内开始第二轮开发区热,当时的建设热度,造成耕

地大量减少,这基本上就是18亿亩耕地红线提出来之前的一个大背景。

在整治开发区之后,中央对于控制耕地数量的政策越来越紧。

尽管如此,由于来自各方面非常旺盛的土地利用需求,耕地保护仍面

临前所未有的压力。据统计,2004年至2023年间我国耕地仍然减少了5745万亩。

2、首次提出,“红线”写进“十一五”规划

2005年,第三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开始修编,规划编制用的数据,

就是当时的耕地面积18.3亿亩,这个数据也成为了后来划定“18亿亩耕

地红线”的依据之一

2023年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18亿亩耕地红线,并把它作为一个具有法律效力的约束性指标。

这是"红线"一词第一次出现在官方公开的文件之中。

中央在“红线”提出之后,对土地违规进行了一系列的整顿,在“18亿亩耕地红线”提出之后的一段时间,我国耕地保护取得了显著成效。

3、是红线,也是底线

我国的粮食自给率必须要稳定在95%以上,保证这个自给率就是保证粮食安全。根据国土部门与国家相关部门测算,耕地保有量每减少2000万亩,粮食自给率将下降1个百分点,粮食安全保障便与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紧紧地捆绑在了一起。

因此,18亿亩耕地红线,从根本上是不可突破的底线。

永久基本农田划定的刚性管控

强化永久基本农田的刚性管控,体现在:

1、改变过去多预留的方式,在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内要划足划实,不得让预留的永久基本农田为建设项目占用留有空间;要把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边界,特别是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作为不能随意改变的保护红线和开发边界。

2、要坚决防止永久基本农田“非农化”。永久基本农田一经划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或者擅自改变用途。

3、要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占用永久基本农田植树造林,或者闲置、撂荒永久基本农田。

4、禁止以设施农用地为名,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建设休闲旅游、仓储厂房等设施。

划定永久基本农田控制红线的要点

1、统筹与各类规划衔接

将永久基本农田控制红线与空间规划编制统一起来。将已经划定的永久基本农田作为国土空间规划的核心要素,强化用途管制,加强各类规划与永久基本农田的衔接,强化对各类建设布局的约束和引导,从严管控非农建设占用。

同时,做好重大项目的占用补划工作,保障好重点工程。

2、明确永久基本农田和城市开发边界

划定中,重点是把易被建设占用、耕地保护矛盾最大的交通沿线、城镇周边的优质耕地划为基本农田,形成城市开发边界。

严控城市扩张对耕地尤其是对城市周边地区优质耕地的挤占,进一步倒逼节约集约利用土地。

在“三区三线”划分中以保护耕地资源为核心,在空间管控方面反映为严格控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

3、协同推进三条控制线划定工作

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要与城市开发边界和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等工作协同开展,将永久基本农田控制线划定成果,作为国土空间规划的规定内容。在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基础设施等规划,推进“多规合一”过程中,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中,要与已划定的永久基本农田控制线充分衔接,原则上不得突破永久基本农田边界。

4、划定的弹性机制

在城镇规划区外,进行矿产资源开发、防汛抢险、灾害移民、落实国

家政策、农业结构调整等活动,会涉及占用基本农田,需要有一种弹性机制。

5、建立城镇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

对城镇的人口密度、建筑状况、房屋利用、低效用地、可改造旧城用地、城镇承载能力、除耕地和园地以外的剩余建设用地空间进行综合分析,对城镇土地利用进行评估,为制定城市土地利用政策、下达年度建设用地

指标、进行城镇周边基本农田划定、调整、编制土地利用规划和调整城镇

规划等提供参考。

划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一些城市建设用地预留空间过大,与优质耕地重叠度较高,城镇

周边还有不少优质耕地未划为永久基本农田。

2、存在“划远不划近、划劣不划优”的现象。过去原划定的基本农

田中,位置偏远、零星破碎、质量低劣的耕地占比较大,城市周边划定的

基本农田比例很低。

3、存在永久基本农田中的“问题图斑”和“不实耕地”问题。

4、基本农田划定的相关规定中,允许建设占用基本农田的项目类型

不够细化。

5、对《基本农田保护条例》中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规定容易存在误解,比如,省一级的建设项目属不属于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再比如,能源、

交通、水利、军事设施具体包括有哪些?规定不够细化,地方政府就会容易产生误读。

6、位于国家各类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内的永久基本农田,如何论证逐步退出。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永久基本农田优化调整探讨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永久基本农田优化 调整探讨 摘要:国土空间规划要求统筹划定落实三条控制线,基本农田保护红线作为 三条控制线中的一条,该项规划制度的落实,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升农田 利用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鉴于此,本文立足于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永久基 本农田优化调整思路,围绕优化调整策略展开如下探讨。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永久基本农田;优化调整 1.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永久基本农田优化调整思路 对于永久基本农田的调整,应该在已划定永久农田的基础上,在确保大区域 不会发生太大变动的前提下,在小区域进行适当调整,全面贯彻落实优进劣出的 原则。具体而言,首先要熟知耕地和永久农田的保护任务。基于各个区域永久基 本农田的现有库存以及粮食种植和利用情况,做好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制 定切实可行的永久基本农田保护方案。其次,做好永久基本农田摸底工作。全方 位收集划定永久基本农田时需要用到的各项信息,比如,基本农田的发展林果业 信息,河道内的不稳定耕地面积以及为划入永久基本农田中的优质耕地等。第三,做好永久基本农田空间统筹布局工作[1]。在保障总体布局稳定的前提下,保留已 划为优质耕地的永久基本农田,在国家规则不明的前提下,将该区域中最不应该 划为基本农田的内容找出来,比如,划定的违法违规农田等,要将集中连片耕地、高标准农田以及优质耕地划入其中。对于城镇开发边界的统筹规划,要保证耕地 的数量和质量的前提下,结合城镇开发策略进行适当的调整。 2.永久基本农田核实整改工作开展面临的问题 (1)对新一轮保护目标了解不到位。就现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耕地保 有量以及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目标来看,没有下达2035年的国土空间规划保护目标。对此,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工作的实施,只能顺着之前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成

2023年耕地保护目标

2023年耕地保护目标 一、严格保护耕地数量 1.严格落实国家耕地保护红线,确保全国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 降低。 2.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对基本农田实行永久性保护,确保其数量不 减少,质量不降低。 3.加强对占用耕地的审批和监管,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 度计划,防止非法占用耕地。 二、提升耕地质量 1.实施耕地质量提升计划,加大对中低产田的改造力度,提高耕地 质量等级。 2.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完善灌溉系统,提高农田抗旱抗涝能力。 3.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装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 三、优化耕地布局 1.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合理安排耕地布局,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2.鼓励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参与土地流转,发展 规模经营。

3.加强对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管理,规范农村集体经营性建 设用地使用。 四、推进耕地生态建设 1.加强农田生态环境保护,推广绿色生态农业技术,发展有机农业。 2.加强对农业污染源的治理,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3.加强对湿地、林地等生态用地的保护和管理,维护生态平衡。 五、强化耕地用途管制 1.严格控制非农用地占用耕地,防止耕地“非农化”、“非粮化”。 2.加强对耕地的用途管制,防止非法改变耕地用途。 3.对违法改变耕地用途的行为,依法严肃处理。 六、加强耕地保护执法 1.加强耕地保护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 2.加强对非法占用耕地的执法力度,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及 时惩处。 3.加强与公安、检察院、法院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形成打击非法占 用耕地犯罪的有效合力。 七、落实耕地占补平衡 1.严格执行建设项目占用耕地“占一补一”制度,确保补充耕地的 数量和质量与所占用的耕地相当。

质量红线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知识介绍

质量红线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知识介绍 一、什么是质量红线 1. 定义及由来 质量红线,又称“三条红线”,是在国土空间规划中划定的保护区域,主要目的是为了保障国家重点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安全和稳定。质量红线的“质量”指的是水、空气、土壤等自然生态环境,“红线”则表明了这些自然环境需要受到严格保护的限定边界。质量红线的提出要追溯到2011年,当时河南省安阳市缘江镇因为产生恶劣影响的环保问题而提出了限制当地开发的“红线战略”,后来这一概念被提出到国家层面,并逐步应用于各地的规划工作中。 2. 相关法律政策 质量红线是国家重大战略,其法律政策有以下几个方面:《国土空间规划纲要》明确规定要设立质量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案》将全国划分为三类质量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城市开发边界保护红线;《水源地保护区管理办法》规定了对水源地进行规划管理的要求,确保水源质量安全;《环境保护法》关于环境的保护、污染的控制等方面的行政管理规定。 二、质量红线的重要性 1. 保障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 质量红线的设立有助于保障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比如,在城市规划中设置城市绿地系统,有益于改善空气质量,减少颗粒物的污染;在饮用水水源地划定保护区,有助于防止污染和破坏水源,保证

水质安全。 2. 防范环境和生态风险 质量红线的设立有助于防范环境和生态风险,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如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可保护国家重要的生态系统,防止生态失衡;对水源地和农田的保护,可以防止洪涝、危险化学品泄漏等灾害事件的发生。 3. 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和谐稳定 质量红线的设立有助于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和谐稳定。质量红线囊括的是国家重点资源,包括水、土地、空气、生态等方面,对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公共利益的维护具有重要意义。 三、质量红线的具体内容 1. 水源保护区 水源保护区是为了保障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的水质安全而设立的保护区。水源保护区的建设有利于防止水质受到污染,对维护公共卫生、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已经将全国水源地区划分为四类,分别是特别保护区、重要保护区、一般保护区和临时保护区。 2. 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 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是指为保护饮用水源地的水质安全而设立的一片区域。该保护区的建设应根据地区的特点和需求来制定相应的规划和管制措施,以保障饮用水源地的水质安全。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分类有国家级、省级、市级以及区(县)级。

耕地保护知识问答

耕地保护知识问答 关于耕地保护的“八问八答” 一、什么是耕地红线 耕地红线,指经常进行耕种的土地面积最低值,包括数量,也包括质量。它是一个具有低限含义数字,有国家耕地红线和地方耕地红线。现行中国18亿亩耕地红线。 二、什么是耕地保有量 耕地保有量,即耕地总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年度或规划期内)、一定区域内的耕地总数量,等于上一年结转的耕地数量,扣除年内各项建设占用耕地的数量和农业结构调整占用及生态退耕的数量,加上年内土地开发、复垦和土地整理增加的耕地数量。 三、什么是设施农业用地 设施农业用地包括农业生产中直接用于作物种植和畜禽水产养殖的设施用地。其中,作物种植设施用地包括作物生产和为生产服务的看护房、农资农机具存放场所等,以及与生产直接关联的烘干晾晒、分拣包装、保鲜存储等设施用地;畜禽水产养殖设施用地包括养殖生产及直接关联的粪污处置、检验检疫等设施用地,不包括屠宰和肉类加工场所用地等。 四、什么是永久基本农田 基本农田是指按照一定时期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非经国务院批准不得占用的耕地。 永久基本农田即对基本农田实行永久性保护,是2008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此概念。2017年6月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时正式建立了“永久基本农田数据库”,2019年《土地管理法》修订时正式写入了法律,即无论什么情况下非经国务院批准都不能改变其用途,不得以任何方式挪作它用的基本农田。 五、什么是占补平衡 耕地占补平衡是建设占用多少耕地,各地人民政府就应补充多少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的行为。占用单位要负责开垦与所占用耕地的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没有条件开垦的,应依法缴纳耕地开垦费,专款用于开垦新的耕地。耕地占补平衡是占用耕地单位和个人的法定义务。土地整治是补充耕地的主要渠道。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的落实,主要通过土地整治工程的实施,因地制宜,采取耕作层剥离和移土培肥技术,对田、水、路、林、村进行综合治理等多种方式,使新补充与被占用的耕地数

基本农田保护红线

基本农田保护红线 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是国土空间资源的核心区域,是空间规划体系中划定“三区三线”的核心管控工具之一 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由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划定永久基本农田。按照一定时期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依法确定的不得占用、不得开发、需要永久性保护的耕地空间边界。 永久基本农田:即无论什么情况下都不能改变其用途,不得以任何方式挪作它用的基本农田。强调的是对基本农田实行永久性保护。 这一概念,是2023年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 永久基本农田的划定和管护,采取的是行政、法律、经济、技术等综合管理手段,以确保永久基本农田的质量、数量、生态等全方面管护。 基本农田、耕地、18亿亩耕地红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都是怎么回事儿? 永久基本农田=基本农田 为了发挥耕地在优化空间布局、保护自然环境等功能,阻止城市无序扩张和蔓延,到2023年,我国的永久基本农田面积将保持在15.46亿亩以上。 永久基本农田,它不是在基本农田中挑选出来的优质基本农田,也不是永远不能占用的基本农田,是加上"永久"两个字,体现的是国家对基本农田的高度重视,体现的是严格保护的态度。所以,实行特殊保护,是国家意志、刚性约束的表现。 “永久基本农田”就是我们常说的“基本农田”。

基本农田是耕地的一部分 基本农田,是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不得占用的耕地,是耕地的一部分,而且还主要是高产优质的那一部分耕地。 基本农田由长期不得占用的耕地和规划期内不得占用的耕地两部分组成。 长期不得占用的耕地,就是老百姓常说的"吃饭田"、"保命田"、"永久性耕地"的那部分。 规划期内不得占用的耕地,是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中,规划为在一个阶段内必须保持相对稳定的耕地。 什么是基本农田保护区? 一般来说,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的耕地都是基本农田。 需要注意的是:基本农田保护区经依法划定后,任何单位作和个人是不能改变或者占用的。 我们来看看什么是耕地 耕地,是指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包括熟地、新开发整理复垦地、休闲地、轮歇地、草田轮作地。需要注意的是,基本农田一定是耕地,但耕地也有可能不一定是基本农田。 背景资料: 我国国土包括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面积和3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洋面积。

基本农田保护制度

基本农田保护责任制度 (一) 依法划定的基本农田保护区,由区政府设立永久性保护标志。 (二) 基本农田保护区一经划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或者擅自改变用途,这是不可逾越的“红线”。 (三) 不得以退耕还林为名,违反土地运用总体规划将耕作条件好的基本农田纳入退耕范围。 (四) 不得占用基本农田进行绿色通道和绿化隔离带建设。 (五) 法律规定的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应尽量避开或少占基本农田,其他非农业建设未经依法批准的,不得占用基本农田进行建设。 (六) 建立耕地保护领导任期目的责任制,签订区、乡、村三级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 (七) 强化监督检查职能,经常开展基本农田保护区的监督检查。 (八) 区政府将定期对基本农田保护管理情况进行检查,对破坏、侵占耕地者实行惩处。 基本农田用途管制制度 (一) 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内

建窑、建房、建坟、挖矿、采石、采砂、取土、堆放固体废弃物或者进行其他破坏基本农田的活动。 (二) 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占用基本农田发展林果业和挖塘养鱼以及进行畜禽养殖。 (三) 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闲置、荒凉基本农田。 (四) 承包经营基本农田的单位或个人连续二年弃耕抛荒的,原发包单位应当终止承包协议,收回发包的基本农田。 (五) 认真实行土地运用总体规划拟定各分区的用途管制制度。 (六) 依法查处改变基本农田保护区用途的违法行为。 基本农田占用审批和占补平衡制度 (一) 国家能源、交通、水利、军事设施等重点建设项目选址的确无法避开基本农田保护区,确需要占用基本农田,涉及农用地转用或征收土地的,依法报国务院批准。 (二) 经国务院批准占用基本农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按照国务院的批准文献修改土地运用规划,并补划数量和质量相称的基本农田。 (三) 按照“占一补一”规定,经依法批准占用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