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化人类学 文化与文明(第五讲)

文化人类学 文化与文明(第五讲)

文化人类学  文化与文明(第五讲)
文化人类学  文化与文明(第五讲)

文化与文明

一、文化的概念

二、文化的基本特征

三、文明的概念

四、文明与文化的区别

五、文明形成的标志

六、文明的起源

一、文化的概念

“文化”是文化人类学的关键概念,也是文化学关键概念。因此,必须对文化概念作较深入、较全面的分析。

(一)“文化”(Culture)涵义的变迁

任何一种语言的词汇,自产生之后,其意义必将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从而产生多种意义。英文“Culture”和中文“文化”一词也不例外,曾经产生过多种涵义。了解英文“Culture”和中文“文化”一词的涵义变迁的主要阶段,有助于理解现代的“文化”概念。从有关历史资料来看,英文“Culture”涵义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而中文的“文化”涵义则经历了两个主要阶段。

1、英文“Culture”涵义的变迁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从一些资料来看,英文“Culture”经历了三个发展阶

段:

第一阶段:在17世纪之前,“Culture”的主要意义是“耕耘”、“农耕”的意思

第二阶段:约17世纪—18世纪,“Culture”增添了“教化”等意义。

第三阶段:19世纪以后,“Culture”由动词转为名词,成为现代意义的“文化”概念。

2、中文“文化”涵义的变迁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从历史文献资料来看,中文“文化”仅经历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近代之前,“文化”主要是教化、教养和文治的意思。

在甲骨文中,“文”、“化”二字皆出现过。“文”字之形是一个文身的人体图形,意为“花纹”、“纹理”。《周易·戏辞下》:“物相杂,故曰文。”《礼记·乐记》:“五色成文而不乱。”《说文解字》:“文,错画也,象交文。”引申为各种乡政府好,后具化为文物典籍、礼乐制度、文采装饰、人文修养等。“化”字之形,像二人一正一反,本意为改易、生成、造化。《周易·系辞下》〉:“男女构精,万物化生。”引申为变化、教化。

在汉语中,“文化”是“文”和“化”两词的复合词。在中国古籍中,“文”与“化”联系起来使用,始于我国最早的哲学著作《周易·贲卦》“彖辞”:“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孔颖达在《周易正义》中对这段话的解释是:“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者,言圣人观察人文,则诗书礼乐之谓,当法此教而化成天下也。”也说是以“文”来“教

化”天下人们的意思。

“文”与“化”合成一个词使用,最早见于汉代。汉代刘向《说苑·指武篇》(卷15):“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谓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文选》收入晋朝的束广微(晳)的《补亡诗·由仪》:“文化内辑,武功外悠。”梁朝人萧统注曰:“言以文化辑和以内,用武功加于外边也。”中国古代“文化”的涵义与现在的文化涵义不同,是指文治和教化的意思。这说明,英语17世纪前后一词的“教化”、“教育”的涵义,早在中国先秦时代便存在。

第二阶段:自近代西方“Culture”一词传入之后,“文化”作为意译,是十分准确和贴切的。此后,中文“文化”一词具有与西方“Culture”一词的现代意义。

(二)文化概念的多样性

近代西方历史上,第一个具有科学意义的文化概念是谁提出来的?

“Culture”一词由动词演变为名词,并赋予现代意义,可能是在19世纪下半叶。据较普遍的说法,最早为文化下科学定义的是英国著名人类学家泰勒(E.B.Tylor),他早在1865年出版的《文明的早期历史与发展之研究》一书中,便把“文化”作为一种学术语言。6年之后,他又将其系统化,而作为一个中心概念。他在1871年出版的《原始文化》一书中第一页将文化定义为:“所谓文化或文明,是一种复合丛体(complex whole),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个

人所获得的能力和习惯”。自从泰勒提出这一有名的定义之后,文化的概念才成为社会科学界公认的术语,并在学术界广泛使用。

泰勒提出“文化”定义以来,有多少种关于“文化”的定义?

100多年来,许多人类学家、哲学家、社会学家、历史学家各个学科均从不同的角度给“文化”下过定义。但是,由于学者们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角度各不相同,他们对文化的的概念也有不同的认识,以致文化的定义不断增多。据一些学者的的粗略统计,1920年之前,只有6种不同的定义。到1952年有164种。至80年代末,关于“文化”的定义已超过250种。据1998年的统计,有近500个定义。

为什么会造成众多的“文化”定义?

造成“文化”的定义众多的主要原因是学者们所研究领域不同和分析的角度不同。有的从社会的角度,有的从心理的角度,有的从历史的角度,有的从功能的角度,有的从结构的角度。

数百种文化定义可以分为几类?

基本上可分为两大类:广义的定义和狭义的定义。

广义的文化定义是什么?

广义的定义一般把“文化”与“自然”相对应,把人类创造的或加工的一切都视为文化,认为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狭义的文化定义是什么?

有些学者反对把“文化”与“自然”相对应,认为并非人类所创造的一切产品的总和,而是其中一部分或某一种质素,从而提出众多的狭义的文化概念。

在众多的狭义的定义中,可以归纳成几种类型?

较有代表性的有如6类:

1、文化是观念体系

西方一些学者从人与自我的角度定义“文化”,并把“文化”与“文明”相对立,认为文明是物质的,而文化是精神的。德语国家和地区及受其影响的国家普遍把“文化”看作是精神活动及其产物,即不包括物质文化或有形的人工物。也就是说,文化主要是指宗教、哲学、道德、伦理、文学、艺术等等人类精神活动及其产物等等”。

2、文化是规范体系

有些学者从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角度定义“文化”,认为文化是行为规范或生活方式,强调文化在规范人们各种行为的意义,强调文化对人的行为的制约和引导,认为各民族文化的不同,是因为行为模式的不同,把文化作为一个规范体系来界定。

3、文化是适应环境的体系

有些学者从功能角度的定义“文化”,强调文化的功能,认为文化是满足生存需要和派生需要的工具,是适应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工具,把文化看作是满足欲望、需求、解决问题及调适环境及人际关系的工具。

4、文化是象征和意义的体系

有些学者从象征的角度来界定文化,认为文化是象征和

意义的体系。只有人类才能使用象征符号,人是使用象征符号的动物。

关于人与动物区别的问题,学术界有多种说法,根据经典著作,制造工具是人与动物的主要区别,人能制造工具,而动物却不能。有的说人是理性动物,而动物则是非理性的。有些学者则反对工具说和理性说,认为动物也能制造工具,动物也有理性。认为人与动物最大区别能否创造象征符号,人能够使用象征符号的动物,而动物却不能。因而有些学者把这种区别当作文化的基本意义,认为文化是以象征符号为基础的。

5、文化是结构体系

有些学者从结构的角度定义“文化”,认为文化结构有深浅两个层次:一是表层结构,也就是社会成员能够感知和理解的“有意识模式”;二是深层结构,它是隐藏在社会文化现象背后、社会成员未能感知的“无意识模式”或“无意识结构”。

任何文化现象都包含两个方面,即外显和内隐的两方面。外显的文化是容易观察的,它包含有形物和无形物两类:有形物如住房、服饰、食物等;无形物如各种规则、制度、法律、艺术和技术等。外显的文化属于没有生命的无机体。内隐的文化是不易观察的,是无形的,是潜藏在人的头脑中的各种观念、意识等,如伦理观念、宗教观念、价值观念、婚姻观念、家庭观念、审美观念、政治观念和法律观念及思维方式等,这些均属于心理现象,是有生命力的。也就是说,文化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无生命力的,

是无机体;另一部分是有生命力的,是有机体。因此,可以说,任何一种文化都是有机体与无机体相结合的产物。如服饰文化,一般把它归入物质文化。其实服饰文化也是心物统一体。服饰文化是由服饰观念、工艺和服饰三种要素组成的。服饰本身是物质的,是无生命的,是无机的;但人们的服饰观念是心理的,是有生命的,是有机的。各民族服饰千差万别,其最根本的原因是各民族的服饰观念不同,也就是审美观念不同。人们的服饰观念发生变化,服饰也发生变化。

文化最核心、最基本的要素就是知识和观念。知识是文化的主要部分。所谓有文化的人,也就是有知识的人。知识越丰富的人,文化水平也就越高。知识包括各方面的知识,科技知识、社会知识、生活知识、历史知识、自然知识、生理知识、医疗知识等。各民族文化的差别主要是知识水平的差别,尤其是科学技术知识,是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文化水平高低的准则。观念包括人生观、宇宙观和价值观等。

二、文化的基本特征

文化有哪些基本特征?

(一)超自然性

文化是人创造的,文化是人类独有的现象。文化是人类心灵活动基础上形成的产物,它与人与自然、人与人和人与自我的活动有关。自然界中的自然物不属于文化范畴,自然

/文化是世界上的两元对立现象。

(二)超个人性

文化是超越个人心理的文化实体。文化不是个人创造的,而是人类集体创造的,同时也是人类集体所共有和体现,因而它是超个人的(super-indiviual )。任何一种文化都离不开它所属的社会群体,这个社会群体可以是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也可以是一个村落或一个部落。个人生于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特定群体文化之中,既是该群体文化的推行者,同时其思想、行动又受该群体文化所规范。任何人都摆脱不开生存于其中的既有文化。社会群体是文化的承载者,任何文化整体离开它所属的社会群体就不会存在。个人的生命极短,而文化的生命却极长。一个人去世后,并不会把文化也带进坟墓,因为文化的承载者是社会群体,而不是个人。因此,一个社会成员离开人间,而他所赖以生存的社会群体仍然存在。因此,文化既是心理的,同时又是集体的和超个人的。

(三)传承性

文化与个体相传的遗传基因不同,是靠社会传承和发展的。

普通有机物如植物和动物等趋向性(趋向于避开某种特定的刺激和环境,如向日葵总是朝着阳光,植物种子的根系总是向下生长等)、反射(是对刺激的一种简单的、先天的自动反应)、本能(由神经系统控制的先天性的、固定的一系列步骤)、学习(指后天通过经验而获得的一切)等活动形式。每一种生物总是以其中一种或几种作为智能活动的主

要形式。植物和动物的智能活动只有趋向性、本能、反射,都是先天性的,由遗传信息来控制。而人类除了植物和动物的三种智能活动之外,还有学习这一智能活动。学习是后天获得的,是非遗传性的。人们所拥有的文化都是后天通过学习而获得,前代往往把历代积累的各种知识传给后代,并经由个体一代代传承下来,而不是通过生物遗传得来的。婴儿刚生下来没有任何文化意识,无论是外显的还是内隐的文化,无论是可观察的文化还是可观察的文化,都是后天习得的。每个人都需要吃饭,但饮食的方法,各民族均有所不同,如中国人用筷子,西方人用刀叉。人需要吃饭是由生理决定的,但饮食的方法是由各民族的文化决定的。

我们也可以狼孩的事例来说明文化的传承性。从小被狼攫取并由狼抚育起来的人类幼童。世界上已知由狼哺育的幼童有10多个,其中最著名的是印度发现的两个。狼孩和其他被野兽抚育的幼童又统称为野孩。

1920年,在印度加尔各答附近的一个山村里,人们在打死大狼后,于狼窝里发现了两个由狼抚育过的女孩,其中大的年约7、8岁,被取名为卡玛拉;小的约2岁,被取名为阿玛拉。后来她们被送到一个孤儿院去抚养。阿玛拉于第2年死去,卡玛拉一直活到1929年。孤儿院的主持人J.E.辛格在他所写的《狼孩和野人》一书中,详细记载了这两个狼孩重新被教化为人的经过。

狼孩刚被发现时,生活习性与狼一样;用四肢行走;白天睡觉,晚上出来活动,怕火、光和水;只知道饿了找吃的,吃饱了就睡;不吃素食而要吃肉(不用手拿,放在地上用牙齿

撕开吃);不会讲话,每到午夜后像狼似地引颈长嚎。卡玛拉经过7年的教育,才掌握45个词,勉强地学几句话,开始朝人的生活习性迈进。她死时估计已有16岁左右,但其智力只相当3、4岁的孩子。

如果狼孩在出生时不属于先天缺陷,则这一事例说明:人类的知识与才能不是天赋的,直立行走和言语也并非天生的本能。所有这些都是后天社会实践和劳动的产物。从出生到上小学以前这个年龄阶段,对人的身心发展极为重要。因为在这个阶段,人脑的发育有不同的年龄特点,言语的发展可能有一个关键期(发音系统逐渐形成比较稳定的神经通路,以后要重新改变,非常困难)。错过这个关键期,会给人的心理发展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因此长期脱离人类社会环境的幼童,就不会产生人所具有的脑的功能,也不可能产生与语言相联系的抽象思维和人的意识。成人如果由于某种原因长期离开人类社会后又重新返回时,则不会出现上述情况。这就从正反两个方面证明了人类社会环境对婴幼儿身心发展所起的决定性作用。

此外,人们还发现过熊孩、豹孩、猴孩以及绵羊所哺育的小孩。他们也和狼孩一样,具有抚育过他们的野兽的那些生活习性。20世纪70年代,印度又发现了一个狼孩,人们正在进一步研究,试图揭开狼孩生活的全部秘密。

(四)象征性。

象征符号是构成文化的重要部分,它是传达意义或信息的重要形式,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沟通的重要手段,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每个民

族都拥有大量的象征符号,而这些象征符号只有本族群的人才能理解。文化象征的种类很多,有语言象征、行为象征、数字象征、颜色象征、实物象征和仪式象征等。

(五)族群性

文化为各族群所享有,世界上各族群的文化均有自己的特点,是各族群借以相互区别的标志。在伦理道德、行为规范和风俗习惯等方面,各民族均不相同,各有特色,有些习俗甚至完全相反。例如,中国人尚左,西方人尚右。龙,在西方是一种恶兽,是洪水和灾害的象征。但在中国,却是神圣和吉祥动物,是帝王的象征,是民族的象征。

(六)变异性

每一种文化都会因时间的不同和空间的差异而发生质或量、内容或结构的变化。从时间上看,世界上没有静止不变的文化,只不过是速度快慢或程度不同而已。由于各民族的文化性质和整合程度不同,有的文化变得较快,有的则变得较慢。在一种文化内,有的部分变得快些,有的变得慢些,如衣食住行等物质文化变化较快,而宗教信仰、价值观念等非物质文化则变化较慢。从空间上看,同一种文化现象,一旦传到其他地方或其他民族后,便会发生变异,未能保留原貌,经过地域化或民族化而与原地的文化有所不同。例如印度佛教,传到中国后经过本土化,成为中国化的佛教。

(七)功用性

文化是一种功能的动力单位(a functioning dynamic unit)。任何一种文化都是人们创造的,同时也是为人们所利用的。一种文化一旦产生之后,便在社会中具有功能,反

过来对社会发生作用。不同阶层的人们都可以利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如宗教信仰,平民百姓利用它来满足精神生活的需要,求得感情上的慰藉和平衡。历史上的许多英雄豪杰也曾利用它来唤起民众,组织义军,以推翻旧政权,建立新政权。而统治阶级也一样,利用它来麻痹人们,控制人们,以维护其统治。例如,清政府利用藏传佛教来柔服蒙古人,而蒙古人则利用它满足精神生活的需要。

(八)相对性

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它与其他民族的文化传统和价值标准是无法比较的;一切文化的价值是相对的,绝对的价值标准是不存在的。尤其是民族性较强的文化,如风俗习惯、价值观念、伦理道德等,更是难以比较。例如,西方吃饭用刀叉,中国人吃饭用筷子,没有什么先进与落后之分,无法比较。世界上各大宗教如基督教、天主教、佛教、伊斯兰教等,也没有先进与落后之分。每一个民族都有不同的伦理道德和价值观念,例如,儿子娶后母或弟弟娶媳妇嫂子,在一些民族看来是乱伦,但在一些民族中却是合乎伦理道德的,有些民族甚至强迫寡妇嫁给丈夫的弟弟或哥哥,或强迫弟弟娶失去丈夫的嫂子。寡妇嫁出去被认为是削弱了氏族,是不允许的。人权也一样,各国有各国的人权标准。

(九)规范性

文化具有明显的规范性,各种习惯、制度、伦理道德观念等既是规范着人们的行为准则,同时也是指引着人们行为的模式,使人们意识到哪些行为是正当的、合乎道德的,哪

些行为不正当的、违反道德的。

三、文明的概念

西文“文明”(civilization)一词的产生在什么时候?

西文中“文明”一词并不是古来有之,其现代词意形成于18世纪中叶启蒙运动时期的欧洲,是由法国思想家首先提出来的,当时主要是相对于未开化的“野蛮状态”而言。

中文“文明”一词产生在什么时候?

“文明”一词很早见于中国经典,在先秦文献曾多次出现“文明”一词。最早见于《周易》,先后出现四次:《易经·乾卦》“象”辞:“见龙在田,天下文明。”《易经·贲卦》“彖”辞:“文明以止,人文也。”《易经·明夷卦》“彖”辞:“明入地中,‘明夷’。内文明而外柔顺,以蒙大难,文王以之。”《易经·大有卦》“彖”辞:“大有,柔得尊位大中,而上下应之曰大有。其德刚健而文明,应乎天而时行。”

“文明”一词虽然很早出现,但其意义与今有所不同,主要有四义:一是表示有文采的意思;二是表示文治教化的意思;三是指个人道德高尚的意思;四是表示有教养、文质彬彬,与粗鲁、野蛮相对。

近代西学输入中国之后,“文明”一词译英语“civilization”,使这一古老词汇的涵义更加丰富。

文明是什么?

西文中的“文明”(civilization)一词来自拉丁文Civis (公民)、Civilis(公民的)、Civitas(有组织的社会)。“就字面上的意义来说,‘文明’大致是指具有组织的城市或邦国的生活特性所汇集的总和,但是它却引伸到不仅包括社会组织,而且还包括其他一切使人别于禽兽的成就。”也就是“具有城市建筑和城市居民特征的文化”。

文明的定义与“文化”一样,众说纷纭。总的来说,“文明”一词与“文化”一样,有广狭两义之分。

广义的“文明”概念是什么?

广义的“文明”涵义是指良好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风尚,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达到较高的水平。

狭义的“文明”的概念是什么?

狭义的定义可以分为两种:其一,以“理性—非理性”来区分文明与不文明。文明是一种理性的社会体系,19世纪至20世纪上半叶,西方一般把18世纪之后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看作是理性社会或文明社会,而其他非西方国家则是不文明国家或非理性国家。

其二,以“文明—野蛮”二元对应说明文明的涵义。西方学术界通常把以农业为主的民族视为文明民族,而把无文字的游牧民族和狩猎民族视为野蛮民族。19世纪的欧洲中心主义者则认为,欧洲民族是文明民族,而非欧洲民族是野蛮民族。

四、文明的起源

(一)文明的分期

按照习惯划分,西方文明在历史上有四个阶段:

(1)古文明,大约从公元前3500年到公元500年;

(2)中世纪文明,大约从公元500年互1500年;

(3)近代文明,从公元1500到1900年;

(4)当代文明,从1900年起到现在。

(二)世界古文明

世界最古文明的发生地点和时期,一般认为发生公元前4000时代的东方。美索不达米亚(苏美尔)文明大约在公元前3500—3000年期间,稍晚的是埃及文明、印度文明和中国文明。在这些文明中,只有中国文明是唯一的绵延不断、一脉相承的古文明。

(三)文明的起源的根源:农业革命

文字、冶金术、城邦和国家等是文明形成的标志。而文明形起源的根源是农业革命。

人类文明发生的关键是发明植物的种植和动物的饲养,即学术界被称为“生产食物的革命”(Food Production Revolution)的阶段。人类倘若不会种植植物和饲养动物,将永远处于渔猎采集的原始状态,文明也就无从产生。

为什么说农业革命是文明起源的根源?

人类在渔猎时代的社会生产主要是攫取性的,虽然人类能够使用工具,但与一般动物捕获食物没有根本性的不同,是所有动物的本能之一。采集或采集与狩猎相结合的生产方式意味着人们不可能一个地方居住太长的时间,因为们在采集完了一个地方的可食植物后就必须到另外一个地方;如果是狩猎者,就必须随着兽群的迁移而迁移。这样,人们就不可能定居下来,村落也不可能形成,城市更无法诞生。而种植农作物和饲养动物则是一般动物所不具有的技能,人们从攫取性的渔猎生产过渡到生产性的农牧业生产,是人类社会的第一次大革命,一些学者称之为“农业革命”或新石器革命。这一大革命给整个人类社会带来极大的变化,居住方式也开始由游徙过渡到定居,从而逐步抛弃从动物界遗传下来的本能的生产活动和居住方式。村落建立起来后,贸易产生,定居的人口开始飞速增长,都市的出现,社会开始分工,专门从事祭祀活动和艺术的人出现,文字的产生,复杂的社会组织和政治制度等的形成,所有这些,都是农业革命的基础上形成的。因此,生产性的生产——农业革命,是人类脱离原始状态的革命,同时也是文明起源的关键一环。

从考古资料来看,农业革命最早出现在近东,特别是在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现在的伊拉克)。在那里,大约在公元前6000多年前,狩猎和采集食物的生活方式迅速地改变成生产食物的方式,而且有了定居的农业村庄。而这种生活方式在大约公元前3000年又改变成一种以城市为中心的文化。

(四)中国文明起源于炎帝时代

关于中华文明的起源问题,也有多种观点。在起源的地区问题上,有一元说和多元说;在起源的传说时代问题上,

大多以为起源于黄帝时代。

如上所述,农业革命是人类文明起源的根源,因此,探讨中国文明的起源也应该从农业的形成角度进行分析。也就是说,从传说的角度探讨,中国的文明的起源应该是炎帝时代。

1、从神话传说看炎帝是农业革命的创始人

传说中的炎帝是中华文化远古文化的主要创造者和发明者之一。传说他开发了原始农业,是农耕文化的创始人。传说他发明木制耒耜,教民耕种,提高农作物的产量,被我国民间尊为农业之神。传说他遍尝百草,为人医病,是华夏中草药的第一位发现者和利用者,被世人尊之为“医药之神”。传说他规定男耕女织,最早实行社会分工制度。传说他创立日中为市,开创物物交换,是原始贸易的创始人。许多古籍和传说均记述炎帝神农氏发明了农业。

其一,炎帝最早发明了刀耕火种。

其二,炎帝最早发明了农具。

其三,炎帝规定男耕女织的劳动分工制度。

其四,炎帝创立原始市场和交换。

2、从考古资料看炎帝部落集团的居住地是中国原早的农业发源地之一。

从考古学资料来看,距今七八千年前,中国原始农业已有相当发展,这是中国文明起源时期的直接见证。

中国原始农业的起源有两个主要地区,一是华北新石器早期文化,以粟、黍等旱地作物的起源地;二是东南的河姆渡文化,是水稻的起源地。河姆渡早期文化约前5000~前4000年。原始农业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具体说,黄河流域的粟作农业成为春秋战国时期齐鲁文化(即儒家文化)的物质基础。长江流域的稻作农业成为楚文化(即道家文化)的物质基础。两河(黄河、长江)是中国的两条母亲河,由她们哺育出的两大体系的原创性文化构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流。

众所周知,河南、陕西、甘肃等地的仰韶文化遗址的居民以农业为主。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仰韶文化年代约为公元前5000~前3000年。仰韶文化的前身是陕西、河南等地的老官台、李家村、磁山、裴李岗诸文化,有人统称为“前仰韶”时期新石器文化。据放射性碳素断代(未校正)年代大体在公元前5500~前4800年之间。这些遗址的一般特点是农业生产已占主导地位,有的遗址还发现过炭化的粟或黍,并饲养猪、狗等家畜。陕西的前仰韶文化遗址发现很多,其年代各遗址稍有不同,陕西白家村遗址的年代大致可以确定在距今7200至7800年。宝鸡北首领下层的年代有两个数据(校正值),即6970±145年、7100±145年。这说明黄河流域自古适于农耕,早就是生产“稷”的好地方。”

甘肃、青海、陕西一带,一般认为是古羌人活动的地区,而炎帝又被认为是古羌人的始祖。这也说明炎帝部落集团居住地区是中国农业主要的起源地之一。

五、文明形成的标志

关于文明的特征,学术界没有一致意见。一般认为文明的基本特征有文字、冶金术、城邦、国家。

(一)文字产生

不少学者都认为,文字的产生是文明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并以此划分史前时代和文明时代。最早提出文字产生是文明标志的可能是美国人类学家摩尔根,他在1877年发表的《古代社会》一书中,把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时期划分三个时期:蒙昧、野蛮和文明。陶器出现之前的时代为蒙昧社会,陶器出现以后至冶铁术的发明的铁器的使用为野蛮社会,文字出现之后为文明社会。他说:文明“始于标音字母的发明和文字的使用”。

(二)冶金术

冶金术也是文明重要形成的标志之一。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上册)一书中认为高级野蛮社会始于冶铁术的发明和铁器的使用,而文明社会则始于标音字母的发明和方案的使用。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也说::“从铁矿的冶炼开始,并由于文字的发明及其应用于文献记录而过渡到文明时代”。受这一理论的影响,中国学术界通常把青铜器、文字、礼制、城市等作为“中国文明的诸要素”。

(三)都市或城邦

学术界一般都把都市或城邦是否出现作为文明的重要标准之一。最早提出这一说法的是英国人类学家柴尔德(V.

G. Childe),他认为,文明的特征是都市中大量人口的聚集,基本生产者(如渔人、农民等)的职业分化:专业工匠、商人、官吏、祭司及统治者等;一种有效的政治经济集权;使用传统的符号作记录并传递信息(文字),以及统一度量衡及时空标准,从而导致数学和历法科的发展”(V. G. Childe, Social Evolution, London, 1951, p.161)柴尔德还在1936年首次提出都市革命的理论。

(四)国家

有的学者认为,国家的形成是文明形成的标志之一,只有国家的出现,文明才真正形成。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指出:“国家是文明社会的概括”。中国学术界,尤其是考古学和先秦史学界,在改革开放前,没有敢怀疑这一表述。以国家出现作为进入文明的标志,把文明变成了国家的代名词或同义语。也有一些学者不大赞成将国家

起源研究完全等同于文明起源研究,认为国家起源的研究似乎不能完全替代文明起源的研究。主要围绕恩格斯的这一表述展开讨论。

六、文化与文明的区别

关于文明与文化的关系,学术界主要有如下3种意见:

1、文化和文明没有多大差别,甚至可以说,两者是同义的。

不少人类学家和民族学家持这种意见,尤其是在19世纪的法国和英国,两者的意义几乎等同,“文明”这一词的“意义精确地或几乎精确地等同于‘文化’”。如英国人类学之父泰勒在1871年出版《原始文化》一书把文化与文明连在一起,他说:“就广义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文化或文明,是一个复合的丛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一分子所获得的全部能力和习惯。”美国著名的人类学家克罗伯对文化与文明这两个概念也避免作重大的区分。他认为,“文化”一词通常与“文明”一词在实质上为同义,至多仅有一些细微的见仁见智的差别而已。这种差别主要表现在文明包括一些主要的文化,而所有的人类社会都有文化,不管是主要的还是次要的,是进步的还是落后的。

2、文化包括文明,即文化所包含的概念要比文明更加广泛。

不少学者认为,文明是文化的最高形式或高等形式。文明是在文字出现、城市形成和社会分工之后形成的。尤其是历史学和考古学界,普遍认为文明是较高的文化发展阶段。如英国考古学家柴尔德(Vere Gordon Childe)的《社会进化》(Social Evolution, 1951)和克拉克(G. Clark)的《从野蛮到文明》(From Savagery to Civilization, 1946)均持这一观点。

3、文化和文明是属性不同的两个部分。

有些学者认为,文明是物质文化,文化是精神文化和社会文化。在20世纪之前,德国传统的看法普遍认为,文化包括人的价值、信仰、道德、理想、艺术等因素;而文明仅包括技术、技巧和物质的因素。如德国文化社会学家艾尔夫雷德·韦伯(Alfred Weber, 1868-1958)认为:“文化与文明的分别,便是文明是‘发明’出来的,而文化是‘创造’出来的。发明的东西可以传授,可以从一个民族传授到另一个民族,而不失其特性;可以从这一代传到那一代,而依然保存其用途。凡自然科学及物质的工具等等,都可目为文

明。”“文化既是创造的,所以它是一个地方一个时代的民族性的表现,只有在一定时间与空间内,能保存其原有的意义,别个地方的人,如抄袭过去,总会把原意失去的。凡宗教、哲学、艺术等,都是属于文化一类的。”所说的文明即是科学技术及其发明物,而文化则是伦理、道德和艺术等。

关于文化与文明,以上学者均从不同的角度去区分。笔者赞同第二种观点,即广义的文化概念包括文明,两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1)文化通常与自然相对应,而文明一般与野蛮相对应。

(2)从时间上来看,文化的产生早于文明的产生,可以说,文明是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中形成的。在原始时代,只有文化,而没有文明,一般称原始时代的文化为“原始文化”,而不说“原始文明”。因此,学术界往往把文明看作是文化的最高形式或高等形式。

(3)从空间上来看,文明没有明确的边界,它是跨民族的,跨国界的;而广义的文化泛指全人类的文化,相对性的文化概念是指某一个民族或社群的文化。

(4)从形态上来看,文化偏重于精神和规范,而文明偏重于物质和技术,文明较容易比较和衡量,较易区分高低,如古埃及有金字塔、中国的长城、秦代的兵马俑等。因而,文明在考古学使用最为普遍;而文化则难以比较,因为各民族的价值观念不同,而价值是相对的。作为物质文化的文明是累积的和扩散的,如交通工具,不同时期先后发明的马车、汽车、火车、飞机等直到现在仍存在。一项发明一旦公诸于世,便迅速传播到世界各地;而作为精神文化的文化(规范、价值观念等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是非累积和凝聚的。

(5)从承载者的角度来看,文化的承载者是民族或族群,每个民族或族群都有属于自己的文化。而文明却不同,承载者是一个地域,一个文明地域可能包含若干个民族或多个国家,如西方文明,包括众多的信奉基督教的国家。我们可以说“中国文明”,但一般不说“汉族文明”,而说“汉族文化”。这也说明“文明”具有国家或地区性,“文化”具有民族性。另外,一个国家也可以包含多个文明。例如中国,并不仅仅一个儒教文明,而是三个主要文明,儒教文明、伊斯兰文明和藏传佛教文明。

(6)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一种文明的形成与国家的形成密切相关,一般是历史上建立过国家的民族才有可能创造自己的文明,而未建立过国家的民族通常只有文化,未能形成自己的独立文明。

(7)文明的动态性较为明显,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进步,如物质文明,变化最大;而表现在规范、伦理、道德方面的文化则不尽然,变化缓慢。

(8)从词义来看,“文化”是中性的,使用范围很广。

而文明是褒性的,使用范围较窄。例如,可以说酒文化、食文化、服饰文化,但一般不说“酒文明”、“食文明”和“服饰文明”。

据上,文明属于广义的文化范畴之内,“文明”与“文化”在词义上有些区别,在有些条件下可以替换,在有些条件下不能替换。

个人的一点认识:

当人们描述某个民族的风俗、道德、制度、技术、艺术等的时候,经常要使用“文化”一词,而当谈到某个民族的历史进程或与其他民族相比较的时候,经常使用“文明”一词。这其中的原因是,当人们对某民族的文化进行民族志的描述时,没有考虑到其高与低、发达与落后的问题,于是就用“文化”一词来表述;相反,当人们对两个民族的文化进行比较时,首先考量的就是其差异,而对其差异的表述就用到了“文明”一词。也就是说,“文化”是客观白描,“文明”是比较高低。如果没有比较的话,野蛮、发达、落后、先进、后进等词汇恐怕是不会出现的。

一句话,就学术研究而言,“文化”、“文明”的研究对象是相同的,无非是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待人类所创造的文化而已。

文化人类学

文化人类学 专业: 姓名: 学号:

人类学是所有科学中最具解放性的。它不仅纠正种族和文化优越性的谬论,而且致力于研究任何地方、任何时代的所有民族。它对人的本质的阐明超过哲人的所有反思或实验科学家的所有研究。 ——美国哲学家格拉斯·德·拉古纳文化人类学是从文化的角度研究人类种种行为的学科,它研究人类文化的起源、发展、变迁的过程、世界上各民族各地区文化的差异,试图探索人类文化的性质及演变规律。广义的文化人类学包括考古学、语言学和民族学,狭义的文化人类学即指民族学。民族学是在民族志基础上进行文化比较研究的学科。文化人类学家所做的最具成就的工作是对人类的婚姻家庭、亲属关系、宗教巫术、原始艺术等方面的研究。在英国学术界倾向于将这部分内容称为社会人类学,有时又统称为社会文化人类学。人类学主要分为:体质人类学考古学语言学文化人类学或民族学。 文化人类学主要研究内容是文化和人,其主要的代表理论为:古典进化论、传播论、功能主义、历史主义、文化与人格、结构功能主义、结构主义、新进化论等等。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些西方学者怀着对种族主义、文化殖民主义的厌恶和对落后国家文化的理解与尊重,建立了“文化相对主义(cultural relativism)”,其中以美国人类学之父弗朗兹·博厄斯为个中翘楚。文化相对主义理论的核心人物是梅尔赫尔斯科维茨,他认为“文化相对主义的核心是尊重差别并要求相互尊重的一种社会训练,它强调多种生活方式的价值,这种强调以寻求理解与和谐共处为目的,而不去批判甚至摧毁那些与自己原有文化不相吻合的东西。”简单点说就是承认并尊重不同的文化,并在平等的基础上交流。博厄斯认为,19世纪要发现文化进化规律的企图和把文化发展的阶段模式化的企图,都是建立在不充分的经验、证据之上的;而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长期形成的独特历史,其形态并无高低之分,“蒙昧时代”、“野蛮时代”和“文明时代”这些术语只是反映出某些人的“种族中心论”观点,这些人以为他们的生活方式比其他人更正确。他还认为,任何一个民族或者部落都有自己的逻辑、社会思想、世界观和道德观,人们不应该用自己的一套标准来衡量其他民族的文化——衡量文化没有普遍绝对的评判标准。继博厄斯之后,许多文化人类学家都从文化和个性发展的角度阐发了文化相对主义观点。例如,露丝在《文化模式》一书中指出,各种文化同样都是有效的,现代文化和原始文化都是同样的实现人类潜力的方法,不能认为现代文化比原始文化更为先进高级,不同的文化并无优劣高低之分。而行为的是非标准也是相对的,被一种文化当作异常或病态的行为在另一特定文化体系内却具有特定价值。 对于文化相对主义的“本性”,赫斯科维奇曾有一段精辟的描述:“文化相对主义的核心是尊重差别并要求相互尊重的一种社会训练。它强调多种生活方式的价值,这种强调以寻求理解与和谐共处为目的,而不去评判甚至摧毁那些不与自己原有文化相吻合的东西。” 尽管文化相对主义突破了西方中心论的模式,肯定了异质文化的多元存在,有利于比较文学在向比较文化学拓展时,正确对待不同民族的文化。但其观点中也潜藏着一个悖论:如果所有的文化系统都满足于自身的价值标准,必然推导出自己是世界上唯一最优秀的文化,于是会固守自己的文化方式,盲目排斥甚至压制其它文化,结果导致文化孤立主义。而且,文化相对主义无视基本的事实,看不到历史上所有文化的发展都是同纵横交错的各方面因素的作用,包括异已文化

国民性格之我见解

国民性格之我见 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一个人的性格不管受过什么影响,其本质变化不会太大。一个民族亦是如此,中华上下五千年,已经凝聚形成了谦逊奋学、自强不息、忠贞爱国的精神主线。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稳定中也存在着起伏和细微的变化。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是唯一至今还在蓬勃发展的国度,离不开古人的聪明智慧和后代人生生不息地传承。在原始社会,中国人一步一个脚印,通过实践发现了许多自然规律,并巧妙地通过微小地利用或改变这些规律方便生活。就是这些许许多多的先代经验,多多少少地影响着后代人的生活,使后代人获得一批批宝贵的财富。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中国进入封建社会,他借鉴原始社会“家天下”的模式,发展成国家,并使自己成为“酋长”的升级版领袖,这一升级,便使得这种模式得到了不可取代的传承,其实到了现代,我们依然是一个最高领导人领导国家的形式,国家主席集军、政、财权于一身,只是冠以民主之名罢了。还有一个重要性格是委曲求全,这个在水浒里面表现得淋漓尽致,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反抗。 上面说了,我们民族性格继承了传统,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继承都是合理的、正确的,如果一味延续一些性格,没有顺应时代发展,不结合实际,那也是会阻碍社会的发展。比如甲午战争后,中国人兴起西学大潮,他们虚心学习先进技术,使得中国很快地发展,也逐渐强大起来了。但是到现在,我们的学习似乎变味了,我们叫这种学习为崇洋媚外,我们学得太多了,快把我们民族之根给抛弃了,我想这也算是悲哀吧。 另外,国民性格也有变化,零零星星地算起来也有太多了,有好有坏的,好的不说,下面谈谈我对部分不好的现状的见解。 长期以来,中国人一直以“五千年文明古国”自居,认为“中国是世界的中心”,“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之一”。然而,中国人往往不大深究自身是什么样子,不大想自己究竟是什么。在中国,很少有人像日本人那样去研究和理解自身的民族性,但近代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掀起了三场反省和改造自身民族性的热潮。第一次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学者对中国民族性弱点的解剖;第二次是五四运动对中国民族性的批判;第三次是80年代文化反思热对中国人自身的全面反省。 1987年10月,人类学家费孝通代表中国接受美国学者的采访时曾坦白地说:“我要努力去了解中国,为的是想解决中国的问题。但是直到现在,我尚未真正认识清楚显示于中国社会之中的中国人的思想意识,和形成中国人的行为方式的中国精神实质。” 被称为“中国革命之父”的孙中山在1890年到1924年通过各种论文和演讲对中国人的民族性做了如下概括: (1)没有排外意识

文化人类学A卷答案

文化人类学A卷答案 一、选择题 BACBC 二、名词解释 1、涂尔干: 法国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是社会学的奠基人之一。他主要致力于研究古代宗教和人类学的问题,他认为宗教不是要给人们一种对于物质世界的描述,而是服务于社会。图腾是民族的标志、旗帜,图腾原则就是民族本身。人们崇拜图腾实际上是崇拜他们所属的那个团体,图腾是团体的象征,犹如国旗之于近代国家。 2、图腾: 图腾(totem)一词最早见于1791年在伦敦出版的英国商人、人类学家龙格所著的《一个印第安译员兼商人的航海探险》一书中,是原始人群体的亲属、祖先、保护神的标志和象征,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一种文化现象。图腾就是原始人迷信某种动物或自然物同氏族有血缘关系,因而用来做本氏族的徽号或标志。 3、文化圈: 文化圈是社会学与文化人类学描述文化分布的概念之一。它涉及的地域范围比文化区和文化区域更为广泛。文化圈概念最早由弗罗贝纽斯提出,但是对其做系统理论与论述的是德国民族学家格雷布纳尔。他在1911年出版的《民族学方法论》一书中使用文化圈概念作为研究民族学的方法论。他认为,文化圈是一个空间范围,在这个空间内分布着一些彼此相关的文化丛或文化群。从地理空间角度看,文化丛就是文化圈。 4、部落: 部落一般指原始社会民众由若干血缘相近的宗族、氏族结合而成的集体。是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中出现的一种特殊社会组织,有较明确的地域、名称、方言、宗教信仰和习俗,它分为血缘部落和地缘部落两个阶段。 四、简答题 1、田野工作是人类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具有本学科特色的研究方法,与一般的调查研究既有共同之处,又有自身鲜明的特点,概括起来如下: 一、社会性和多元性; 二、文化性和生活性; 三、历史性和现实性; 四、实践性和探索性; 五、艰苦性和变化性。 2、文化传播理论与进化论的观点是对立的,他们发对进化论,强调文化传播在文化发展

人类学概论章节要点整理

人类学概论章节要点 第一章人类学要义 第一节何为人类学 第二节人类学的领域 第三节认识论与方法论主题 章节要点: 人类学有如下概念要点: 人类学是研究人性与文化的学科,具有兼容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学科的跨学科特征。人类学是关于不同文化的他者及他者性的学科,是以文化概念为中心,参与观察为主要方法,采取经验性的田野工作进行研究的领域。人类学是人类学者和田野调查点当地人进行的有关文化涵的知识性交流实践,并就文化撰写的结果——民族志素材进行分析、诠释或建构而著书立说(含口传记录和影视作品)。当我们承认存在着超越文化和语言界限的客观现实,以及总会有共同的可供研究的分析单元与要素的前提下,发现人类行为的共性及差异,以及发现某种通则或进行理论概括的跨文化比较法才能得以实现。 在人类学的诸分支学科中,跨越时空的生物——文化连续性与中断是人类学视野下体质与考古研究的共同旨趣。在此基础上,引起对人类自身进化和多样性的科学分析与文化诠释。由于不同文化中的语言和言语规则不尽相同,因此,话语分析和交际民族志在关注同一族群部的交际的时候,同样注重跨文化互动中的语言文化差异及其意义。而当代的文化研究,因日益凸显政治的、经济的、区域的、国家的、信息的,以及全球化的巨大的系统侵入,不断影响传统人类学旧日的研究领地,为此传统乡土社会和外在力量移入之间的联动过程尤为引人注目,成为今日人类学不可逾越的考查要点之一。 人类学在形成自身学科的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特有的学科认识论主题。例如对人类普同性的认识是建立在对各个地理区域社会与文化的相似性与差别的基础之上;不同文化具有相对性和平等性,并不意味着放弃批评或赞成某一群人的所思所为,而是将其文化行为放入具体的历史、环境和社会中加以评估和看待。人类对环境的适应,不只是修正自己的社会文化系统,同时也是修正自然环境以适应自己的生存需要。人类群体的适应还包括教育、创新、发明等方式调整成员的行为习惯,以使社会得到持续的发展。人类学主把人类社会的过去、现在和将来视为一个动态的整体,从过程的、功能的、综合的(人的生物——文化系统)、认识论的和方法论的出发点考察人类社会,以下不断认识田野工作中的较小的社区和更大的人类社会之总体。上述人类的普同性、文化相对性、适应和整体性等,也和田野工作、参与观察以及民族志一样成了人类学的几个重要学科标记。

比较文学学术系谱中的三个阶段与三种形态

广东社会科学2010年第5期 比较文学学术系谱中 的三个阶段与三种形态 王向远 [提要]比较文学系谱学建构的基本宗旨,就是对世界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起源、发展、演变加 以系统的评述与研究,寻索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发展演进的内在逻辑,并对中国比较文学加以定性和定 位。在本文的比较文学系谱学体系建构中,比较文学经历了三个阶段:古代的“文学比较”、近代的 “比较文学批评”,现代由“文学批评”转换为“文学研究”并走向学科化;学科化之后又形成了三 种学术形态:法国学派的“文学史研究”形态,美国与苏联学派以理论研究与体系建构为宗旨的 “文艺学”形态,当代中国比较文学则超越学派畛域,形成“跨文化诗学”这一新的学术文化形态。 [关键词]比较文学学术谱系文学批评文学史文艺学跨文化诗学 [中图分类号]I0-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114X(2010)05-0130-07 一 比较文学系谱学的建立,首先有赖于对世界比较文学学科发展史进行纵向梳理。在历史方法与逻辑演绎的双向运动中,可以将比较文学的学术理论系谱大致划分为三个历史时期。第一期,古代的朴素的“文学比较”,是比较文学的历史积淀期;第二期,近代的“比较文学批评”,比较文学以文学批评的形态存在,是比较文学的学术先声期,第三期,现代的“比较文学研究”,比较文学实现了“学科化”。 在19世纪末学科成立之前,比较文学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积淀期,也是比较文学学术系谱中的第一个阶段。这一阶段没有形成比较文学的自觉意识与方法论,而仅仅是一种以自国为中心、在有限的国际区域视野中的朴素的“文学比较”,呈现出地域性(非世界性)、偶发性的、简单的异同对比的特征。这种朴素的“文学比较”在古代各文明民族国家,或多或少大都存在,但情况有所差别。在中国,长期以来,汉文学以外的文学很少能够引起中国的文学家、文学批评家与研究者的注意,属于中外文学比较的文字材料极为罕见。有的学者在谈到中国比较文学 031

文化人类学期末考试试题

文化人类学 ----------------------------------------------------------------------------------------------------------------------- 一、单选题(共10分) 1、文化唯物论的代表人物哈里斯的代表作是() A《文化唯物论》B 《原始文化》C 《洁净与危险》 D 《忧郁的热带》 2、《江村经济》的作者是() A 林耀华 B 费孝通 C 瞿同祖 D 吴文藻 3、基诺族属于() A 平等社会 B 阶层社会 C 阶级社会 D 开放的阶级体制 4、马埃男子社团属于() A 年龄社团 B 性别社团 C 区域社团 D 民族社团 5、《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作者是() A 韦伯 B 涂尔干 C 斯旺森 D 马克思 6、“男耕女织”表达的是一种() A 年龄分工 B 性别分工 C 地域分工 D 阶层分工 7、认为宗教是精神鸦片这是()的观点 A 韦伯 B 涂尔干 C 斯旺森 D 马克思 8、《癫狂与文明》的作者是() A 德里达 B 福柯 C 涂尔干 D 米德 9、年龄和性别分工() A 存在于狩猎社会 B 存在于采集社会 C 存在于工业社会D存在于一切社会 10、对“神圣”与“凡俗”的区分出自() A 布朗 B 涂尔干 C 马克思 D 韦伯 二、多选题(共20分) 1、狩猎与采集社会的一般特点() A小规模的社会群体B以性别为基础的社会分工C没有恒久稳定的领导者 D食物共享 2、下面关于形式主义流派说法正确的是() A以研究市场经济的西方经济学理论为自己的基础 B以西方经济学的方法论作为自己的方法论指导 C形式主义流派是经济人类学中历时最久的、影响最大和人数最多的一个学派。 D主张从社会、生态自然环境与人类之间的互动、交换关系的角度来考察经济问题。

文化人类学论文:文化人类学与社会工作的异同

文化人类学论文:文化人类学与社会工作的异同 摘要:文化人类学与社会工作的关系密切,它们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社科群。系统研究二者关系对于更好的把握这两门学科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文化人类学;社会工作;差异;共通 中图分类号:c912.4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 1002-2589 (2011) 14-0065-03 人类学(anthropology)是研究人类的体质和社会文化的学科。这个名称是由希腊语中表示"人"的"anthropos"和表示"知识"、"学问"的"logos"合成的,意思是"研究人类的学问"。人类学根据其研究的领域分两大部分:体质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涉及到人类的来源、形成、演变、人种等人体方面的部分称为体质人类学。"文化人类学"是相对于"体质人类学"而言的,是研究人所创造的一切文化现象。"它研究人类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起源、特点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对不同人类群体文化的相似性和相异性作出解释,应用人类学的理论方法研究和解决现代人类社会有关的实际问题"。 社会工作是由social work翻译而来,源于西方,"是指一种有关促进个人与社会福利的措施,乃至包括各种教育、卫生、保险及其他公益事业"。西方有关社会工作一词

的使用,住往是与社会服务、社会福利、公共福利相通的。作为一种助人的活动,其目的是帮助那些在社会生活中遇到各种困难和问题的人,创造和谐的成长环境,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文化人类学是以人类的文化为主要研究对象,而人类总是拥有文化并永远生存于社会之中;人、社会、文化融为一体。因此,文化人类学和社会工作经常面临相同的课题。并且学者们常把文化人类学称为社会人类学,或把社会人类学视为文化人类学的一个分支。社会工作在文化人类学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具体观察到的人的行为来研究现代社会中的人及文化。"人类学研究的目的却永远是描述全部的人的行为和解释各种文化之间的异同。"因此,它不仅对世界上处在不同社会阶段的人类的行为进行研究,而且也分析研究当代社会中人的行为和社会文化现象的内在原因。在这一点上社会工作与文化人类学接轨。当然二者的紧密联系并不能掩盖它们本身的特色与独到之处,尽管二者都密切关注并研究,但研究视角却不尽相同,比如社会文化人类学一般侧重研究文化传统及其内容,而社会工作侧重研究行为和社会的相互作用。基于此,有必要对二者进行全面把握,既看到二者在产生背景、研究对象和范围及研究方法方面的差异,又不能忽视二者的共同之处。

《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专题研究》试题B

2010-2011学年第2学期 08级专业选修课 《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专题研究》 开卷考试试卷 B 班级___学号____姓名____成绩____ 一、填空:(30×0.5=15分) 1.比较文学涵盖文学研究领域的三个重要方面,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放送者”出发,研究一部作品、一位作家、一种文体或一种民族文学在外国的______,这种研究被梵·第根称为(__________)。 3.从“传送者”出发,研究影响是通过什么______和______发生的,被称为(__________)。 4. 中国(大陆)比较文学的定义为: “比较文学旨在研究各______文学相互______和______研究并无______关系的不同______文学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的______和______;它还研究文学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相互______和______。是一门______学科”。

5.西方译介学的三种范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类型学研究的目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分 二、名词解释:(4×3=12分) 1.民族文学 2.题材学 3.译介学

视觉人类学

一、日本动漫中的中国形象刻板印象分析 我是一个喜欢看动漫的人,而众所周知,日本动漫在动漫行业确实是独树一帜的。而看了多年的动漫,不难发现很多框架较大的动漫都会涉及到中国。而从中我们不难发现日本动漫对中国形象有了一个刻板印象。 (1)中国人出场男人唐装女人旗袍的复古印象。这一点可以说是一种积极的印象了,在国内已经被大多数人给遗忘的古典服饰好歹还是被日本人给记住了。这种刻板印象却突显了国人的悲哀,日本人的和服至今依旧是一种正式的正常的穿着,而在国内却是鲜少见到唐装旗袍,这些东西都是出现在特定的场合了,真正的只能成为一种文化而已了。再从日本人的角度来看,为什么他们的印象都是停留在这些复古服饰呢?即使在现代甚至是未来背景的动漫中(如《叛逆的鲁鲁修》《四驱兄弟》等),中国人依旧是穿着复古,这是不是意味着日本人对中国的刻板印象就是如此一个古代的文明国度?发人深思。 (2)日本动漫中的中国只有乡村没有城市。这种刻板印象的产生实在令人不可思议,无论是在怎样的一部动漫中看到的始终只是中国那么一个乡村,更甚者中国角色是从深山老林出来的。这样的刻板印象,是中国的落后所造成的,虽然地大物博,虽然中国人自己自信满满,但是外国人却始终是把中国划归了落后的国家。 (3)日本动漫中的中国充满了神秘感。在绝大多数提到中国的日本动漫中,中国始终是一个神秘的古老的令人好奇的国度,而其中的中国角色也会拥有一些神秘的能力,切换到中国的场景也经常是一个充满神秘感的地方。不难看出日本人对中国的好奇与向往的刻板印象。 总之,从日本动漫中可以发现许多日本人对中国形象的刻板印象,或好或坏。我们也需要反思反思这种刻板印象产生的原因了。 二、浅谈孙明经 孙明经,一个鲜为人知的名字,一个被尘封的记忆,一段没能载入历史的遗憾。 孙明经先生一生都在为中国的影视建设而奋斗,他参与了国家电影、广播、摄影高等教育的创建工作,创建了国家电影、广播、电视、摄影高等教育最早的十几门课程,同时也建设了其教材,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电影、电视、广播、摄影的大学教师和高级人才,还拍摄了可观数量的教育电影及科学考察照片(亲自摄制科考及教育电影63部,负责组织摄制110

文化人类学概论课后思考题

文化人类学概论课后思考题 第一章人文研究 一、填表题 请填写以下人类学体系表格空白部分 二、填空题 1.人类学者在田野工作后,最终调整知识和思路,进而完成的文化撰写的文本 形式就是。 2.体质人类学研究人类的和。它的作用在这里主要是加深人 文学者对于文化的生物学基础的理解。 3.1958年,发表《物种起源》,系统阐述了生物进化理论。从而 直接影响了进化论人类学的产生。进化论代表人物泰勒著要关注的是原始宗教,并提出了泛灵论,也叫做。 4.1870年,在经典民族志作品《易洛魁联盟》的基础上,出版了 名著,系统地提出了家庭进化的理论,后来,他又在他一生最为重要的著作中全面的发展了社会进化的思想,并对原始社会进行分期,大致分了、、三个时代,并将作为每个阶段的

具体标志。 三、选择题 1.衡量文化没有普遍绝对的评判标准,因为任何一个文化都有其存在的价值, 各族文化没有优劣、高低之分,这是理论的观点。 A.文化相对论B.文化中心论 C.种族主义D.文化普同论 2.恩格斯曾经指出:是“从人和人种的形态学和生理学过渡到历史的桥 梁”。 A.人类学B.社会学 C.民族学D.考古学 3.体质人类学包括(多选) A.人体形态学社会生物学B.生物进化论古人类学 C.考古人类学 四、名词解释 1.文化 2.进化学派 3.传播论 4.文化圈、文化层、文化亲缘关系的两个标准 5.社会决定论 6.历史特殊论 7.濡化 8.文化模式、国民性 9.功能论& 新功能论 10.社会冲突论 11.普同论、文化相对性、适应、整体性、跨文化比较

五、简答与问答 1.人类学学科在广义和狭义上有哪些分支。 2.如何理解人类学的进化论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与哲学思潮的关系? 3.简述摩尔根将原始社会划分的几大阶段。 4.新功能论“新”在何处? 5.文化功能论与结构功能论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6.叙述文化人类文学理论发展的脉络 7.费孝通、林耀华等人类学前辈如何借鉴西方功能主义理论研究中国社会? 8.试从中国人类学的历史发展说明中国人类学的本土特点。 9.是论述人类学与社会学、民族学、民俗学、考古学等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 10.思考学习人类学有什么作用或者意义。 11.说明跨文化比较的方法及其前提条件 12.如何认识整体性的文化研究 13.如何认识文化相对主义 14.阐述你所知道的人类学的认识论主题 第二章田野民族志与人类学研究(3课时) 一、填空题 1.在其他社会科学家看来,人类学中的质性研究主要在于探讨文化现象、形成 民族志、和研究的学术传统。 2.在一书中已经提出了田野工作的具 体方法,并认为通过这些方法和一定程序有望获得可靠而有效的民族志资料。 3.从事田野民族志研究的人类学家的选题一般有两种选择,即: 和。

文化人类学基础知识

文化人类学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何为文化人类学 1、人类学是一门研究人的科学,它研究人本身生物性问题及创造的文化,通常从整体上对人本身及其文化进行研究。 2、文化人类学(cultural anthropology)是一门从物质生产、社会组织、社会结构、社会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意识形态等方面整体研究人类文化及文化发生发展规律的综合性学科。 3、跨文化比较指超越我们这一文化,同其他文化相比较的方法。 4、田野调查指深入研究对象所在的地区,通过参与观察的方法获取资料进行文化研究的方法,是文化人类学家最为重视的一种研究方法。 5、整体观是人类学理解事物的核心态度之一,它把任何一种文化或亚文化都视为一个整体,认为文化中各部分之间存在一种相对稳固、密切相关的结构关系。 6、文化相对论是一种理论,它认为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个性,无论是过去、现在或将来,它们在价值上都是平等的,人们不能用自己文化中的价值标准作为普遍、共同、绝对的标准,去衡量和评价另一种文化的价值。 7、林惠祥《文化人类学》研究领域包括:①人类学总论②文化人类学略史③原始宗教 ④原始艺术⑤原始社会组织⑥原始物质文化⑦原始语言文字等 8、文化人类学研究的现实意义 ①为人类积累了许多关于人类自身及其生物的、技术的、文化的发展史的知识。 ②可以帮助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相互交往中避免误会 ③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其他文化习俗的知识④客观评价人类成就以及人类在自然界的地位 ⑤可以帮助我们确认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社会文化中哪些方面需要改进并可以改变的。 ⑥人类学家把自身的专长应用到一些具体领域,形成解决问题的实际方法。 9、文化人类学研究的特色 ①以田野调查为基根的实证主义②泛文化比较③将人类文化现象视为一个有机整体④以文化相对论的观念看待人类不同的文化⑤“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 ⑥包容、宽容、理解的人文精神 10、专业名词、人类学家的英文写法(题型为英译汉) 第二章何为文化、社会、民族、族群 1、文化(culture)文化是人们创造的生活方式,包括人们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2、社会(society)社会是指处于特定区域和时期,享有共同文化并以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的人类生活的共同体。 3、民族(natio、nation)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心理素质表现共同民族文化特点的稳定的共同体。 4、族群(ethnic、group)族群主要是以文化来区别边界的人们共同体,是以社会组织来社会组织来区分边界的社会组织,是一种认同。 5、种族(race)种族指那些具有特定生物遗产特征的人群,是对人们身体特征进行区分的一些标准。 6、Nation 指生活在同一个国家、接受同一个政府管辖的社会群体,共同的政治生活使得人们凝聚成为一个稳定的社会群体。 7、nation的两种不同视角客观派认为nation是历史自然演化的产物,强调nation形成中的客观因素,如地域、血缘等。主观派认为行为、情感、精神以及成员的归属感在nation

(完整版)文化人类学理论试题1

民族学2005级文化人类学理论考试试卷 学号: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共10分,2分/题) 1、。在民族学的早期专著中,《原始婚姻》一书尽管作出地结论并不可靠,但是在当时地时代影响很大。该书的作者是。 2、在同一阶段内文化为适应生境而提高其适应度的进化,结果创造出千姿百态的异种文化,这种进化属于进化。 3、苗族血缘认定、通婚界限的界定、财产继承、祖灵归属都以苗族父子连名制命名法为基础,请问以上相关文化因子结成的功能关系属于关系。 4、借鉴索绪尔的结构语言学中“语言”、“音位”、“言语”概念,提出文化也是一种语言,它也可分为两层:表露在外具体社会文化现象相当于言语;现象背后潜藏的无意识结构相当于语言。 5、自然条件对文化的影响力在透过社会时,要经过该社会的 三重加工。在经过此三重加工时,因不同民族自身的特点不同,就会出现不同的文化。这就是相同的地表条件,不同的民族会有不同的文化的根本原因。 二、名词解释(共20分,每题5分) 1、鲍亚士学派 2、原始文化 3、文化 4、索绪尔 三、简答题(共30分,10分/题;4道题中任选3题) 1、摩尔根认为人类的家庭是如何发展进化的? 2、怀特如何描述民族文化的发展与进化? 3、为何往往落后民族反而超前,成了后起之秀? 4、民族与种族有哪些区别? 四、论述题(共40分,从两个题中任选一个完成) 1、结构功能主义其基本理论是什么?你认为这一理论有何利敝得失? 2、为什么说地理决定论是错误的?

民族学2005级文化人类学理论考试试卷 学号: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共10分,2分/题) 1、。在民族学的早期专著中,《原始婚姻》一书尽管作出地结论并不可靠,但是 2、在同一阶段内文化为适应生境而提高其适应度的进化,结果创造出千姿百态 3、苗族血缘认定、通婚界限的界定、财产继承、祖灵归属都以苗族父子连名制 4借鉴索绪尔的结构语言学中“语言”、“音位”、“言语”概念,提出文化也是一种语言,它也可分为两层:表露在外具体社会文化现象相当于言语;现象背后潜藏的无意识结构相当于语言。 5 不同的文化。这就是相同的地表条件,不同的民族会有不同的文化的根本原因。 二、名词解释(共20分,每题5分) 1、鲍亚士学派(补) 鲍亚士学派的理论基点为文化独立论,即文化是一个独立完整,不依赖地理、经济、社会而存在的自然实体。正因为文化是具体的,不同民族的文化之间 无法简单评论,所以必须一个一个地去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该学派还提 出了文化平行发展论和“辐合论”。文化平行发展理论提出各民族文化不相连贯,只是相对独立的演进;“辐合论”说明表面相似的文化现象,其来源 可以截然不同。因此该学派重资料,轻推导,力图使资料搜集严密完整化, 使文化的内涵丰富化和多元化 该学派对民族学发展做出的贡献是多方面的,最显著的有文化相对主义、 文化区域论、文化模式和综合决定论。文化相对主义立足于文化具体观的系统认识,是反种族和民族歧视的利器,动摇了欧洲中心论民族学体系。文化区域论反对文化中心的形而上学推理。文化模式是文化分类研究的一种有益尝试,表明了民族分类研究的可能性,是当代文化谱系和族际关系研究的出发点。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名称: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代码:050108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要求学生通过两年的系统学习,掌握比较文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在全球化视野中了解中外文学的历史和现状,熟悉有关作家和作品,熟练运用一门外语阅读和翻译文献资料,撰写有关研究论文。本专业旨在培养能胜任高等学校、科研机构、文化管理、文化产业部门、新闻出版单位、国际文化交流机构工作,知识面宽,适应性强的高素质人才。 二、研究方向: 1,比较文学理论与方法 2,中外文学-诗学比较 3,国际文化交流 三、培养模式及学习年限: 全日制、2年。 四、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 必须修满28个学分,其中公共课程7学分,学位必修课程8学分,学位选修课10学分;教学和科研训练2学分,前沿讲座1学分。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课程说明 第一部分专业必修课 课程编号:07002201 课程名称:西方文论 学分:2 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本课程旨在加深研究生对西方文学观念的理解,探究西方文学生发的原理,熟悉西方文学创作的特点,掌握西方文学批评的特点,为他们撰写学位论文奠定西方文学理论的知识结构,也为他们今后准确而熟练的翻译实践和提升经验的理论深造做出思想方法的理论铺垫。这是了解西方文学何以如此的理论通道,也是翻译、借鉴西方文学思想的一条必由之路。 使用教材:张秉真、章安祺、杨慧林著:《西方文艺理论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 内容简介:本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古希腊文艺理论; 2,古罗马文艺理论; 3,基督教文艺理论; 4,文艺复兴时代及其理论; 5,17世纪古典主义文艺理论; 6,启蒙主义文艺理论; 7,德国古典主义美学; 8,19世纪浪漫主义文艺理论;

复旦考研文化人类学真题2008-2016

文化人类学(2008年) 科目:文化人类学总分:150分 一、名词解释(任选四题,每题5分): 濡化(enculturation) 涵化(acculturation) 结构性暴力(structural violence) <<努尔人>> (The Nuer) 萨皮尔 - 沃尔夫假设 (Sapir-Whorf hypothesis) 泰勒(E. B. Tyler) 二、简答题(任选四题,每题10分): 1) 举例说明互惠(reciprocity) 关系的三种形式。 2) 简述人类学视野中文化的几个基本特征。 3) 以本尼迪克特 (Benedict) 的 <<菊与刀>>为例,谈谈你对人类学田野研究中伦理问题的看法。 4) 简述亲族(kinship)研究对于人类学学科的重要性。 5) 什么是特定语境中的“代码转换”(code-switching)? 田野工作者为何要关注这一现象? 6) 简述文化相对主义对于人类学田野研究的意义。 三、论述题(共二题,每题20分): A 请在下列二题中任选一题: 1) 以你对人类学学科的理解,阐述文化人类学对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和公共政策研究的意义。可适当引用人类学理论和民族志(ethnography) 经典案例加以说明。 2) 在人类学家眼中,一个目不识丁的老农是否比大学教授的“文化程度”要低?为什么?可适当引用人类学理论和民族志( ethnography) 经典案例加以说明。 B 请在下列二题中任选一题: 1) 与其他社会科学学科相比,人类学的研究视角有无独特之处?如有,请说明有那些独特之处?可适当引用人类学理论和民族志( ethnography) 经典案例加以说明。

文化学概论复习资料

文化学概论考点整理 第一章概述 1.文化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文化学是一门关于研究与探讨文化的产生、创造、发展演变规律和文化本质特征的科学。 2.文化学的研究围是什么? 文化学的研究围主要体现在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等与人类和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有着密切关系的方方面面。 3.文化学的研究目的是什么? 一、文化学的研究将推动文化科学的发展,促进中国文化学理论和文化学科的建设——基本研究目的。 二、文化学的研究能帮助我们正确地了解文化发展的规律,自觉地促进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 三、文化学的研究能帮助人们正确地了解文化的有序发展与政治、经济发展和变革之间的特殊关系,增强我们在新世纪建设新文化、新政治和新经济的信心和决心。 四、文化学的研究能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念,使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认知客观存在在时具有更大的宽容度。 五、文化学的研究能使我们认识到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独特的财富,历史文化具有不可再生性的特征。 4.文化由哪些形态构成? 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 第二章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文化学研究过程中有哪些主要流派?他们各自的代表人物是谁?其代表作有哪些?其主要研究特色或方向是什么? 主要有进化学派、传播学派、历史学派、法国社会学派、功能学派、文化心理学派、新进化学派、结构主义学派。 进化学派的理论先驱是达尔文和赫胥黎,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有英国的爱德华·泰勒,代表作《原始文化》和美国的易斯·亨利·摩尔根,代表作《古代社会》。这一学派的研究兴趣主要集中在两个领域:一是信仰及其起源和发展。二是婚姻家庭中的历史与发展。 传播学派的理论先驱是德国人类地理学派的弗里希·拉策尔和莱奥·弗洛贝纽斯,然后是格雷布纳尔和斯密特。英国传播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威廉·里弗斯、G·艾略特·史密斯和W·J`佩里,代表作《太阳之子》。传播学派竭力反对古典进化论的“独立发明说”和“平行发展说”的理论,认为传播是历史发展过程的主要容,全部人类文化史归根结底是文化传播、借用的历史。 历史学派的创始人和代表人物是美国的著名学者弗朗兹·博厄斯,代表作有《人类学通论》。这个学派在历史和文化研究中表现出这样的基本特点:不作大规模的理论综合和概括,只作小围的实地考察,收集资料,作出记录,进行分析,作出归纳。 法国社会学派的创始人和领导者是法国学者埃米尔·杜尔干,代表作有《社会学研究方法》、。杜尔干的贡献在于:一是他是第一个运用社会学的方法研究文化的学者,二是他创造了“集体观念”的概念,并给以很好的解释。 功能学派的创始人是马林诺夫斯基和拉德克利夫·布朗,代表作分别为《西太平洋的探险队》、《安德曼群岛的居民》,他们比较重视文化人类学的田野调查。 文化心理学派的代表人物是露丝·富尔顿·本尼迪克特、玛格丽特·米德、拉尔夫·林顿和克莱德·凯·玛本·克拉克洪。文化心理学派的代表作除本尼迪克特的《文化模式》外,还有本尼迪克特的《菊花与刀》,米德的《萨摩亚人的成年》,林顿的《人的研究》、,克拉克洪

对文化人类学的看法

认识社会学之根本——文化人类学 文化人类学(cultural anthropology)是人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研究人类各民族创造的文化,以揭示人类文化的本质。使用考古学、人种志、人种学、民俗学、语言学的方法、概念、资料,对全世界不同民族作出描述和分析。这是文化人类学最根本的定义,也是我在学习文化人类学以前对于文化人类学的全部理解。简单来说,在我看来文化人类学就是人类学的一个分支,或者说再大一点也可以算作社会学的一个分支。但是该怎么样理解这门学科、如何去剖析这门学科与社会学内在的联系、学习这门学科能够对我们的社会学学习提供怎样的帮助、以及我们该如何学些这门学科,这些问题我都没有真正思考过。 在上过文化人类学的课程,以及阅读过课程教材和少量的相关书籍以后,我对文化人类学的认识更加深入了。对于文化人类学这门学科,有课属于自己的认识,文化人类学是从“人的文化、文化的人”这个角度来探讨人及其文化发展的脉络、规律,研究人类在文明发展过程中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人与自我之间的互动关系等课题的综合性学科,是一个研究范围极其广泛的学科,用徐杰舜先生的说法,文化人类学就是一个"千手观音",也正因为如此,现在文化人类学的分支学科,越来越多,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是当今世界的一门显学.既然文化人类学是从"人的文化、文化的人"这个特殊角度来研究文化和人的学科,所以,我认为,弄清楚到底什么是文化、什么是人,对于学习文化人类学的人以及文化人类学工作者来说,无疑都是很重要的,也是相当基础的问题。在文化人类学领域有考古学家、语言学家和民族学家。考古学家通常从过去的文化出发研究物质对象,试图以此解释人类行为;语言学家研究语言,文化借助语言得以维持并代代相传;民族学家研究已观察到、体验到的文化,与他们想要了解其文化的那些人进行讨论。这决定了文化人类学这门学科是一门涵盖了丰富的知识内涵的综合性学科,与我之前认为的文化人类学就是照本宣科的讲授、枯燥无味的学习有着明显的差异,这也奠定了我现在对于文化人类学学习的全新态度。 所有文化历时而变迁,有时因为他们应付的环境已经变化了,有时由于外人的入侵,或者因为文化内部的价值已经改变了。虽然文化必须变革以调适于新的环境,但是变革中未预见到的后果对社会来说有时是灾难性的。人类是社会成立之根本,而文化亦是名族得以延续传承的之保障,将二者合而为一的文化人类学也是一门了解人类社会起源和发展历程的一个基础性的学科,这样的课程的学习,更加倾向于拓展个人的视野,让其能够从更加宽广的视角去看待社会学、学习社会学、研究社会学。社会学本身就是一种多元化的学科,这种学科的学习对于学习者本身的知识积淀,以及其自身思考问题的宽度有很大的关系。这也进一步肯定了文化人类学的学习对于学习社会学的我们而言是十分有必要的。 撇开其与社会学的联系不谈,这门学科的研究给社会带来的巨大好处也是值得肯定的。文化为生活所必需的物品和服务的生产及分配提供保证。它通过其成员的繁衍,为生物的延续提供保证。它使新成员濡化,这样他们才能成为有用的成人。它维持其成员之间的秩序,

比较文学中文化研究的概况与问题

比较文学中文化研究的概况与问题 一、关于比较文学研究转向的合理性问题 (一)国际文学研究“向外转”趋势必然指向文化研究 文学研究的“向外转”自然都指向了文化。从文学研究到文化研究几乎是当代文学研究各派别的共同趋势。比较文学的开放性决定它向来都能对学术研究的变化做出敏感的反应,更何况它本身就有着文化研究的性质。20世纪80年代初期比较文学的“理论化”倾向就是这种“文化热”的开始,而90年代以后文化研究的趋势变得更加明确更加自觉。 (二)比较文学的研究视域决定了文化研究的合理性 随着全球趋势的日益迅猛,从比较文学的本体论—比较视域来看,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必然成为比较视域的基本内涵,而跨民族与跨学科是比较视域中的两个基本要素。比较视域具有联系及流动的特点,使比较文学不断打破自身的局限,拓展自身的领域,并使这一学科超出文学研究的范畴,进而从文化的角度进行文学研究。与比较视域的联系性特征相联系,比较视域始终持一种多元的,开放的研究态度,随时间变化和时代变迁调整自身,这是比较文学研究最重要的特点之一。随着全球化的到来,比较视域走出了欧洲中心,进入了一种在多元文化语境中进行文学研究,在多元文化语境下相互参照、相互阐释的时代。大家熟知的美国学者厄尔?迈纳、加拿大学者米列娜?多列热诺娃等,都积极地对中西文化、文学之间的关系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再从比较文学安身立命的基点———比较视域来看,

在全球化时代,比较文学中文化研究的兴起和发展也是符合这一学科自身的学理特征的。 二、比较文学中文化研究的概况及问题 “二战”后,文化研究在英国逐步兴起,80年代传到美国并形成多元发展的趋势。它主要关注当代的非精神文化及大众文化,提倡一种跨学科、超学科的态度,把文本分析与其他研究方式,诸如结构学、人类学、心理学相结合。它所运用的多学科、多维度的方法给比较文学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东西比较文学的兴起,比较文学研究要求彻底打破“欧洲———西方”占据世界文化中心地位的观念。于是结构主义、文化相对主义等学说,有了施展理论价值的天地。比较学者用这些理论来说明不同文化体系的文学之间的平等关系,说明文化交流中的对等原则和互补、互惠关系等等。在比较文学研究中引入包括后殖民主义、新历史主义等在内的后现代理论,有效地调整了比较文学近十几年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偏颇,大大拓宽了比较文学的疆域,为比较文学输入了新观念、新术语,形成了文化人类学与比较文学、女性主义与比较文学等颇具特色的研究领域。通过上述文化理论的研究,有利地推动了东西文化的对话与沟通。中外许多著名学者都把目光投向本民族以外的其它文化体系,并对之进行研究,如艾田伯的巨著《中国的欧洲》、美国学者厄尔?迈纳出版了《比较诗学———东方与西方》等。 另一方面,比较文学的具体研究中引进文化比较,这也是比较文

(完整版)《文化人类学》教学大纲

《文化人类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概述 课程名称(中文):文化人类学 (英文): 课程编号: 课程学分:2 课程总学时:32 课程性质: 二、课程内容简介 文化人类学,就是从物质生产、社会结构、人群组织、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各个方面研究整个人类文化的起源、处长、变迁和金化的进程,并且比较各民族、各部落、各国家、各地区、各社团的文化的相同点和相异点,借以发现文化的普遍性以及个别的文化模式,从而总结出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本课程主要介绍文化人类学的发展历史和理论流派,文化人类学的学科分支及所探讨的基本问题,田野调查等以及文化人类学在中国的发展。 三、教学目标与要求 本课程是社会学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通过教与学,使学生掌握田野调查的研究方法,文化人类学各个理论流派的主要观点以及文化人类学的学科分支及所探讨的基本问题等,要求学生能够运用田野工作和相关的理论思想来分析特定的文化现象。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第一章导论(3课时) 1.教学目的与要求: 理解文化人类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地位及研究意义,掌握跨文化比较方法;了解文化人类学的产生与发展历史;理解文化人类学的基本认识论与方法论主题,掌握普同性、文化相对性、适应和整体性的概念。 2.教学重点与难点:文化人类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学科概述:什么是文化人类学,文化人类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跨文化比较研究法;(1课时) 第二节文化人类学的产生与发展;(1课时) 第三节认识论与方法论主题:普同型,文化相对性,适应,整体性。(1课时) 第二章文化人类学的理论发展过程(3课时) 1.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古典进化论、船舶学派、历史特殊论学派、新进化论、法国社会学派、功能主义学派、结构主义学派、象征人类学以及解释人类学各个学派的基本观点及其代表人物的理论思想,理解各个理论流派的联系与区别,掌握摩尔根、泰勒、博尔斯、迪尔凯姆、马林诺夫斯基、布朗、列维-斯特劳斯的观点。 2.教学重点与难点:整体分析理论 第一节历史建构理论:古典进化论(摩尔根、泰勒的理论观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