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半挂车系列产品检验规范

半挂车系列产品检验规范

半挂车系列产品检验规范
半挂车系列产品检验规范

(完整word版)半挂车设计计算书

概述 半挂车,具有机动灵活、倒车方便和适应性好的特点,这种车可以提高装载量,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运输效率。由于装载量的不同要求,对于车架的承受载荷也有不同,该半挂车的轴距较大,因而对车架的强度与刚度的要求也较高。对车架的强度与刚度进行了分析计算。 半挂车参数表 车架结构设计 本车架采用采平板式,为了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所设计车架材料选用Q235钢板,采用焊接式结构。 2.1 总体布置

图1 车架总体布置图 2.2 纵梁 纵梁是车架的主要承载部件,在半挂车行驶中受弯曲应力。为了满足半挂车公路运输、道路条件差等使用性能的要求,纵梁采用具有很好抗弯性能的箱形结构,纵梁断面如图2所示。上翼板是一块覆盖整个车架的大板,图中只截取一部分。 图2 纵梁截面示意图 为了保证纵梁具有足够的强度,在牵引销座近增加了加强板;为减小局部应力集中,在一些拐角处采用圆弧过渡。在轮轴座附近也增加了加强板(图1中轮轴座附近)。由于半挂车较宽,为防止中间局部变形过大,车架的中间增加了倒T形的纵梁加强板。

图3 部分加强板示意图 2.3 横梁 横梁是车架中用来连接左右纵梁,构成车架的主要构件。横梁本身的抗扭性能及其分布直接影响着纵梁的内应力大小及其分布。本车架的19根横梁,主要结构形状为槽形。 2.4纵梁和横梁的连接 车架结构的整体刚度,除和纵梁、横梁自身的刚度有关外,还直接受节点连接刚度的影响,节点的刚度越大,车架的整体刚度也越大。因此,正确选择和合理设计横梁和纵梁的节点结构,是车架设计的重要问题,下面介绍几种节点结构。 一、 横梁和纵梁上下翼缘连接(见图4(a ))这种结构有利于提高车架的扭转刚度,但在受扭严重的情况下,易产生约束扭转,因而在纵梁翼缘处会出现较大内应力。该结构形式一般用在半挂车鹅劲区、支承装置处和后悬架支承处。 二、横梁和纵梁的腹板连接(见图4(b ))这种结构刚度较差,允许纵梁截面产生自由翘 曲,不形成约束扭转。这种结构形式多用在扭转变形较小的车架中部横梁上。 三、横梁与纵梁上翼缘和腹板连接(见图4(c ))这种结构兼有以上两种结构的特点,故应用较多。 四、横梁贯穿纵梁腹板连接(见图4(d ))这 种结构称为贯穿连接结构,是目前国内外广泛采 用的半挂车车架结构。它在贯穿出只焊接横梁腹 板,其上下翼板不焊接,并在穿孔之间留有间隙。 当纵梁产生弯曲变形时,允许纵梁相对横梁产生 微量位移,从而消除应力集中现象。但车架整体 扭转刚度较差,需要在靠近纵梁两端处加横梁来提高扭转刚度。 贯穿式横梁结构,由于采用了整体横梁,减少了焊缝,使焊接变形减少。同时还具有 (a ) (b ) (c ) 图4(d )贯穿式横梁结构 图4 半挂车纵梁和横梁的连接

半挂车标准

****汽车公司 半挂车产品设计规范手册 第一版 2015年4月 半挂车产品设计规范 目的:为规范设计、总结经验、提高效率、保证设计质量,根据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特制定常规半挂车设计规范,为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适用范围:东润所生产的栏板半挂车、仓栏半挂车、厢式半挂车。 1.总体设计原则 产品符合国家、行业相关标准法规要求,本公司有特殊规定的按本公司要求执行。 结构设计合理,注重产品安全性。 轴荷分配、重心布置、主挂高度差等主要参数符合公司相关规定。 产品工艺性好,方便制造和安装。 注重经济性,合理选用材料。 注重外观,要求外观美观大方。

考虑产品零部件的系列化、通用性。 2、整车 方案制定时需注意事项 整车外形尺寸及轴距、前后悬尽量符合公告,用户特殊要求除外,对于不符合公告之处,及时告知用户,让用户予以确认。轴荷分配合理,整车性能应满足客户要求。 轴荷分配及主挂匹配性 根据牵引车驱动形式及挂车确定轴荷分配及主挂匹配性 半挂车轴荷分配比例及主挂匹配性要求

关键部位设计 (1)整车主要承力部位设计要安全、合理。 1)半挂车主要承力部位:牵引装置处、支承装置处、悬架部位处。特别对于甩挂运输车辆,要特别注意这几个部位的强度问题。 2)对主要承力部位的设计原则:以保证使用安全为主要原则,根据车辆吨位配置不同,对易出现应力集中或强度较弱的部位进行局部或整体加强,分散应力,增加强度,且符合车辆尽量轻量化原则。 (2)轮胎跳动空间 车架的边梁与轮胎间要留有足够的轮胎跳动空间,跳动空间不足时,在板簧中心正上方的下翼板上要加装限位块。 常用轮胎跳动空间:跳动空间130;跳动空间150. (3)关键承力部位所选用配件及材料要与车辆吨位配置相匹配。 车厢结构形式 (1)栏板车车厢结构形式 车箱由前栏板、箱板、立柱组成。前栏板分东岳标准型及仿华骏型。箱板开启方式分上下开启式、左右开启式。三轴半挂车分11开门、13开门。立柱分内插盒式和外插盒式。

机械零部件检验规范模板

机械零部件检验规范 指导QC部门的日常工作 工作的分派: QC的检查工作由组长统一安排,分派,调控。 QC组长在安排QC工作时,须具体分析工件的检查难度,并结合QC的工作经验加以考虑来分派。 QC组长在分派QC工作时,应留意被分派的工件以往是否出现过质量问题,提醒 QC注意,以防止相同的问题再次出现。 QC工作时应注意力集中,认真负责。如有疑问要及时反映,由组长实施指导。 全检项:要求外观电镀色差相同,尺寸保持一致性。 抽检项:批量V 50PCS抽检5件,关键件需全检 检验的依据及优先顺序: 第一为物料承认书,第二为图纸,第三为本检验规范

1)对照图纸要求之版本,是否与实物一致。 2)清点图纸要求之数量,是否与实际相符 3)识别图纸要求之材料,是否与实物相符。 4)审查技术说明。留意: 是否有对称件。 不同类型的热处理、光洁度等对加工的要求。 5)审核图纸的尺寸、形位公差、外观要求、光洁度等,决定检查方法,合理选用量具,保证检测质量。 6)Q C按次序对工件进行检验,检完一个尺寸,作一个记号,不能漏检。 7)检出不良品,由组长或厂部确认是否返修,报废。 8)检验完毕签署检验记录,工件按要求进行清洗,清点包装,粘贴标识。 9)入库/出货。 1)审图时注意图纸是否模糊不清、是否漏盖工艺章。 2)图纸数量理论上只许多不能少。

3)审核所有材料,避免错料,混料。 4)检查是否有漏加工之处。 5)图纸要求热处理,氧化的,关注是否除锈,留量,堵孔,氧化淬火前的攻牙加工等。 留意零件与图纸其它不符之处,比如方向相反等。 铝:AL6061、LY12、A5052、7075 2014 黄铜:C3604 C2801R PTFE、H62 青铜:C5241, BC6 不锈钢:SUS303 SUS304 SUS301 SUS302 可热处理不锈钢:SUS440C 白赛钢:白POM、Dtrlin 黑赛钢:黑POM 铁弗龙:PT 铁(热轧板):SPHC 铁(冷轧板):SPCC ,铬钢:SKD、NAK55、NAK80 45#钢:SS400 SGD400-D 1)外观检视条件 -视力:校正视力1.0以上 目视距离:检查物距眼睛A级面40 cm, B、C距眼睛一臂远 目视角度:45度~90度(检查时产品应转动) 目视时间:A级面15秒/面,E、C面10秒/面 灯光:大于500LUX的照明度 2)术语和定义 A级表面|:在使用过程中总能被客户看见的部分(如:面壳的正面和顶面,后壳的顶面,手柄,透镜,按键及键盘正面,探头整个表面等) B级表面:在使用过程中常常被客户看见的部分(如:面壳的左右侧面,底壳或后壳

中国集装箱运输半挂车通用技术标准汇总

TS/TDP 东风征梦(十堰)专用车辆公司专用车技术标准 TS/TDP/Q01-2011 中国集装箱运输半挂车通用技术条件 2011-4-19发布 2011-4-30实施 东风征梦专用车有限公司技术部发布版本A

中国集装箱运输半挂车通用技术条件 TS/TDP/C01-2011 目录 前言Ⅲ 1.范围(1) 2.引用标准(1) 3.技术要求(1) 3.1一般要求(1) 3.2车架(2) 3.2.1车架变形控制要求(2) 3.2.2 牵引销安装要求(2) 3.2.3车架与接口要求(4) 3.3 支撑装置(6) 3.4车轴与悬挂装置(6) 3.4.1车轴与悬挂部件的组装(6) 3.4.2悬挂支架与车架的焊接(7) 3.4.3 车轴——板簧组件与悬挂支架的组装(8) 3.4.4 车轴轴线的校直(8) 3.5 制动系统(8) 3.5.1安装要求(9) 3.5.2 调试要求(10) 3.6 电器系统(10) 3.6.1安装要求(10) 3.6.2测试要求(11) 3.7车轮安装调整(11) 3.8 油漆(11) 4. 试验方法(11) 5. 检测规则(12) 5.1 出厂检验(12)

5.2 型式试验(12) 5.3 定型试验(12) 6. 标注、包装、运输及贮存(13)6.3包装、运输(13)6.4贮存(13)

前言 本标准规定了东风征梦专用车半挂车(包括骨架车平板车)系列产品通用技术要求,从而提供了改系列产品在设计阶段必须共同遵守的原则。 在编写要求和表达方法上按国家标准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原则第一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原则》。本标准指导中国集装箱半挂车系列产品设计。 本标准由东风征梦专用车技术部提出。 本标准由东风征梦专用车技术部经理批准。 本标准由东风征梦专用车技术中心口管理。 本标准由东风征梦专用车技术中心负责起草。 本标准起草人:张良 本标准首次发布日期:2011-4-16

产品及零部件外观检验规范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会签/日期: 批准/日期: 2015-9-16改版发布 2015-9-17实施上开汽车电器(上海)有限公司发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本厂所有的塑料件、冷冲件、橡胶件、外协外购件(包括喷漆、移印、镭雕)等产品的外观判定依据,并确立允收/拒收之准则,使检验工作规范化。 2定义 2.1 A面:产品正面或组合后正面,上面(或指定面),或是从正面或上面一眼就能看到的面; 2.2 B面:不移动的情况下,客户偶尔能看到的面;如后面、侧面(或指定面); 2.3 C面:产品在移动或被打开时才能看到的面,如后面,底面(或指定面)。 3检验条件 4 检验方法: 目视 5 检验抽样方式: 5.1 塑料件、橡胶件、冷冲件按3模/批;标准件、弹簧及其他外协外购件按5件/批;喷漆、移印、镭雕件全检。 5.2 特殊情形由工程部主管调整检验标准。 6.检验规范: 6.1塑料件外观检验规范 6.1.1 缺陷定义 1)异色点:与本身颜色不同的杂点或混入树脂中的杂点暴露在表面上。 2)气丝:由于种种原因,气体在产品表面留下的痕迹与底面颜色不同并发亮,带有流动样。 3)塌坑:由于材料收缩,使产品局部整体表面下陷。

4)熔接缝:产品在成型过程中,二股以上的融熔料相汇合的接线,目视及手感都有感觉。 5)缺料:产品某个部位不饱满。 6)白印:由于内应力,在产品表面产生与本色不同的白色痕迹。 7)滋边:(毛刺)由于种种原因,产品非结构部分产生多余的料 8)封堵:应该通透的地方由于滋边造成不通。 9)断裂:塑料理局部断开后的缺陷。 10)拉毛:因摩擦而产生的细皮,附在塑料表面的现象。 11)油丝:油痕,因种种原因,油污(包括脱模剂)在产品表面留下的痕迹,使该部位发光并带有流动样。 12)漆点:涂层厚度比周围涂层厚的部分。 13)垂流:涂层后由于局部喷漆量过大,产生下垂形成条状物。 14)皱皮:由于涂膜的流平性不良,涂层处产生的皱褶。 15)分界线不清:一种或两种不同颜色的涂料边界线互相交错。GF 16)针孔: 由于喷涂产生的气泡破裂,产生的小孔。 17)露底: 该喷没喷的部位称露底。 18)虚喷: 涂膜厚度过薄,可看见基材底色的部位。 19)喷花: 涂膜厚度不均匀的部位。 20)杂物: 涂膜表面因杂点,毛尘引起凹凸点。 21)泛白: 涂膜表面呈气雾状。 22)污垢:光滑面上的污迹,通常在不干净的环境中造成。 6.1 .2 塑料件分类 A. 不需要加工或加工前的毛坯件 一类: 高精度高要求的外观塑料件及透明制品; 二类: 需喷涂的塑料件

中集半挂车技术标准

中集车辆半挂车技术标准 Q/CHVC001-2015 半挂车技术标准 2015-01-1发布 2015-01-1实施中集车辆集团有限公司技术部发布

前言 本标准规定了中集车辆集团生产的半挂车设计标准 本标准由中集车辆集团技术部提出。 本标准由中集车辆集团技术部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及主要起草人: 本标准首次发布日期:

1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中集车辆集团生产的半挂车产品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在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7350-1998 专用汽车和专用半挂车术语和代号 Q/ZJV001-2008 车辆型号编制规则 GB 4785-1998 汽车及挂车外部照明和信号装置的安装规定 GB 1589-2004 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 GB 7258-2004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GB 11567.1-2001 汽车和挂车侧面防护要求 GB 11567.2-2001 汽车和挂车后下部防护要求 GB 9744-1997 载重汽车轮胎 GB/T 2977-1997 载重汽车轮胎系列 GB/T4606-2006 道路车辆半挂车牵引座50号牵引销的基本尺寸和安装、互换性尺寸GB/T 4607-2006 道路车辆半挂车牵引座90号牵引销的基本尺寸和安装、互换性尺寸GB/T 15088-94 汽车半挂车牵引座牵引销强度试验 GB/T 5053.1-85 汽车与挂车之间24N型电连接器 GB/T 5909-1995 载货汽车车轮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GB/T12534-1990 汽车道路试验方法通则 GB/T12673-90 汽车主要尺寸测量方法 GB/T12674-90 汽车质量(重量)参数测定方法 GB/T12676-1999 汽车制动系统结构、性能和试验方法 GB 16897-1997 制动软管 GB/T12677-90 汽车技术状况行驶检查方法 GB/T12678-90 汽车可靠性行驶试验方法 JB/T 4185-86 半挂车通用技术条件

半挂车检验记录表

合同号VIN代号生产车间出厂编号 产品型号3C标志号生产班组车架标识 序 号 检验项目技术要求实测备注 1 汽车标记(★)1.产品标牌应位于前端梁右端,铆接牢固,标牌内容齐全 总质量:整备质量: 2.产品标识位于后尾板上,铆接牢固,标识齐全 2 车辆外廓尺寸长×宽×高(按实际尺寸) 3 牵引销中心到 第一轴左右轮 中心距离差 牵引销中心到第一轴左右轮中心距离差不大于± 3mm。 左--------------- 右--------------- 差-------------- 4 轴距1.相邻两轴轴距L= ±5mm。 左中 右中 左后 右后2.整车轴距(从牵引销到轴的距离)L= ±10mm。 5 螺栓、螺母的 紧固力矩 1.固定牵引销紧固力矩为:130-145N.m。 2.U形螺栓、螺母紧固紧力矩:400-450N.m。 3.拉杆螺栓紧固力矩:130-145N.m。 4.支腿紧固螺栓紧固力矩:200~230N.m。 6 支承装置安装升降灵活,无卡滞现象。 7 油嘴及润滑油嘴应齐全有效,注满油脂。 8 制动系统气密 性试验(★) 在气压升至600KPa且不使用制动的情况下,停止空气压缩机 3min后,其气压降低值不应大于10KPa。在气压为600KPa的 情况下,将制动踏板踩到底,待气压稳定后观察3min,气压 降低值不应大于20KPa,汽车列车气压降低值不应大于30KPa。 9 栏板装配1.箱板与边梁、立柱间的间隙均不大于3mm。 3.各箱板高度差不大于3mm。 4.栏板开关灵活、轻便、栓钩无松旷现象。 10 防护装置防 护 网 总 成 ( ★) 1.防护网总成前缘位于支腿的中心横截面之后不大于 250mm处 2.防护网总成的后缘应处在轮胎周向切面之前300mm 的范围之内 3.防护网总成的下缘任何一点的离地高度520±20mm。 4. 防护网总成的前缘应具有一个连续的、贯穿其整个 高度的垂直构件,该垂直构件的外侧面向内弯曲100mm,垂直构件的前端面向后弯曲至少100mm。 5.两护网框间距不大于300mm;护网框上边缘与其上部 的车辆构件相距不超过350mm。 6.侧防护横杆截面高度不小于100mm 7.防护网连接螺栓紧固力矩M10:46~51N.m

半挂车设计规范

半挂车架设计规范

目录 摘要 (3) 关键词 (3) 1 前言 (3) 2 普通半挂车制动系统工作原理 (4) 2.1 不带ABS防抱系统原理 (4) 2.2 带ABS防抱系统原理 (4) 3 ABS防抱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5) 3.1 ABS防抱系统的组成 (5) 3.2 ABS防抱系统工作原理及性能特点 (6) 4 ABS防抱系统的安装及故障检测 (9) 4.1 ABS防抱系统的安装 (9) 4.2 ABS防抱系统的测试 (10) 5 ABS防抱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 (12) 6 结束语 (15)

半挂车架设计规范 摘要:本论文介绍了半挂车架在设计过程中应遵循的设计规范,分别从纵梁的选择、纵梁强度的计算、横梁的选择、纵梁和横梁的连接等几方面做了详细的阐述,对半挂车技术人员在设计半挂车时起很好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车架、纵梁、横梁、强度、规范。 1 前言: 车架是车辆的骨架,是车辆的重要承载部件,连接着各个主要总成,承受着复杂空间力系的作用。一般,车架应该具有足够的强度、合适的刚度,在保证刚度和强度的前提下重量最轻,以及结构应尽量简单等。随着高速公路的发展,车速不断提高,因而要求车架要具有足够的抗弯曲变形和抗扭转变形的能力。 2 设计车架注意事项: 2.1车架的各个构件几乎都是冲压件,因此,各构件的形状要尽量符合冲压工艺的要求,拉伸量不能太大,余料也不能过多,以节省材料; 2.2由于在每个截面上的扭转应力总是在上、下翼面的翼缘处最大,因此在车架上、下翼面上应尽可能不要钻孔、开口或有其他工艺缺陷。在前后轴之间车架纵梁的下翼面、后悬架部分纵梁的上翼面等都禁止钻孔。在车架纵梁的腹板及横梁上钻孔时,孔间距和孔大小都应符合规定。 2.3在车架上焊接零件时,应该采用与车架材料焊接性能相同的材料进行焊接,不能随意地在车架上进行焊接。 2.4对于承受扭转应力的构件,应尽量采用抗扭刚度高的箱形和圆管等闭口截面来制造。 2.5为了避免材料折弯时产生破裂,内圆角半径应比板材的厚度大一些,对于T700钢的材料,一般内圆角的半径应等于板材厚度的2-3倍。 2.6纵梁若要有加强板,由于纵梁在加强板处的扭转应力下降,但在离开加强板处的扭转应力反而又增大,故应使加强板的形状向两端逐渐减小,从而得到缓和、过度的扭转应力。 2.7纵梁的扭转应力是按不同位置的横梁分段的,每段与横梁连接处扭转应力或为最大或为最小,如果在两根横梁之间加装一根横梁,则车架的扭转应力提高、加装横梁处的扭转应力增加,而纵梁在与原来两根横梁连接处的扭转应力反而下降,布置横梁时应注意这个问题。 2.8对车架需要加强的地方,可采用这样的加强方式:①将槽形断面的加强板附加在纵梁的内侧或外侧,加强效果十分显著;②采用L形断面的加强板附加在纵梁承受拉伸应力的一侧;③将纵梁的加强成为箱形断面,方法简单,加强效果也较好,但对其扭转刚度有一定的影响;④在翼板上加强,但效果不明显。

机械零部件检验规范

机械零部件检验规 指导QC部门的日常工作 工作的分派: ●QC的检查工作由组长统一安排,分派,调控。 ●QC组长在安排QC工作时,须具体分析工件的检查难度,并结合QC的工作经验加 以考虑来分派。 ●QC组长在分派QC工作时,应留意被分派的工件以往是否出现过质量问题,提醒 QC注意,以防止相同的问题再次出现。 ●QC工作时应注意力集中,认真负责。如有疑问要及时反映,由组长实施指导。 ●全检项:要求外观电镀色差相同,尺寸保持一致性。 ●抽检项:批量<50PCS,抽检5件,关键件需全检。 ●检验的依据及优先顺序: 第一为物料承认书,第二为图纸,第三为本检验规。

1)对照图纸要求之版本,是否与实物一致。 2)清点图纸要求之数量,是否与实际相符 3)识别图纸要求之材料,是否与实物相符。 4)审查技术说明。留意: 是否有对称件。 不同类型的热处理、光洁度等对加工的要求。 5)审核图纸的尺寸、形位公差、外观要求、光洁度等,决定检查方法,合理选用 量具,保证检测质量。 6)QC按次序对工件进行检验,检完一个尺寸,作一个记号,不能漏检。 7)检出不良品,由组长或厂部确认是否返修,报废。 8)检验完毕签署检验记录,工件按要求进行清洗,清点包装,粘贴标识。 9)入库/出货。 1)审图时注意图纸是否模糊不清、是否漏盖工艺章。 2)图纸数量理论上只许多不能少。 3)审核所有材料,避免错料,混料。 4)检查是否有漏加工之处。 5)图纸要求热处理,氧化的,关注是否除锈,留量,堵孔,氧化淬火前的攻牙加 工等。 6)留意零件与图纸其它不符之处,比如方向相反等。

1)外观检视条件 ——视力:校正视力1.0以上 ——目视距离:检查物距眼睛A级面40㎝,B、C距眼睛一臂远。 ——目视角度:45度~90度(检查时产品应转动) ——目视时间:A级面15秒/面,B、C面10秒/面 ——灯光:大于500LUX的照明度 2)术语和定义 ● 面,手柄,透镜,按键及键盘正面,探头整个表面等)。 ● 的左右侧面及背面等)。这些表面允许有轻微不良,但是不致引起挑剔客户不购买产

关于半挂车公告

关于半挂车公告 篇一:全挂车产品实施《公告》管理有关事项 关于全挂车产品实施《公告》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2年07月16日】【来源:产业政策司】【字体:大中小】 关于全挂车产品实施《公告》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 工信部产业[2012]34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有关车辆生产企业、检测机构: 为进一步完善《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以下简称《公告》)管理,规范挂车生产企业及产品的准入管理,维护挂车产品市场竞争秩序,提高挂车产品的安全性能和生产一致性管理水平,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关于进一步提高大中型客货车安全技术性能加强车辆〈公告〉管理和注册登记管理工作的通知》(工信部联产业〔2011〕

632号),决定对全挂车产品实施《公告》管理。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专用汽车和挂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工产业〔2009〕45号公告印发,以下简称《准入规则》)中挂车的定义修改为国家标准GB/T3730.1-2001《汽车和挂车类型的术语和定义》中第2.2.1款、第2.2.2款、第2.2.3款所定义的全挂车(牵引杆挂车)、半挂车及中置轴挂车。 自2012年9月1日起,依照《准入规则》对全挂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实施准入管理。 二、申报《公告》的全挂车产品应经指定的检测机构检测合格,符合国家相关强制性标准要求(全挂车产品检验项目及依据标准见附件)。 三、各省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要及时将本通知要求传达到辖区内有关企业,并做好宣传贯彻工作。对实施中出现的情况和问题,要及时上报我部。

四、中介机构要尽快升级完善公告管理系统,做好全挂车产品申报的准备工作,并组织好对企业的培训和咨询工作。 附件:全挂车产品检验项目及依据标准 附件: 全挂车产品检验项目及依据标准 篇二:常见半挂车分类大全 什么是挂车?本身无动力,独立承载,依靠其它车辆牵引行驶的车辆,就其设计和技术特性需由 汽车牵引,才能正常使用的一种无动力的道路车辆,用于:载运人员或货物,以及其它特殊用途。●半挂车的分类和主要车型 1、普通半挂车 载货部位为栏板结构的半挂车,这种车拉钢材,拉石料水泥什么的都很合适!偶尔也可以配货! 普通半挂车 鹅颈式半挂车载货面更低(俗称“高低板”)

电梯零部件检验规范标准

.* 技术文件汇编版本:第2版 受控状态:受控 分发号: 部门: 编制: 审核: 批准: 持有者:

序号章节号文件名称页码 1 01 钢丝绳检验规范 2 02 曳引机检验规范 3 03 安全钳检验规范 4 04 绳头组合件检验规范 5 05 自动开门机检验规范 6 06 层门锁检验规范 7 07 缓冲器检验规范 8 08 绳轮检验规范 9 09 主导轨检验规范 10 10 上行超速保护装置检验规范 11 11 限速器检验规范 12 12 13 13 14 14

1、目的 为确保电梯重要零部件与产品质量满足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防止不合格品入库或出厂安装,特制定本办法。 2、适用范围 适用于电梯外购和外协的重要零部件与产品检验规程 3、职责 3.1技术部负责本规范制定、修改、废止之起草工作。 3.2技术负责人负责本规范制定、修改、废止之核准。 4.管理部门 4.1技术部为本规范之管理部门。 5.对检测设备和量具的要求 5.1检测仪器和量具应经检定合格方可使用,仪器和器具精度的选择,应与被检零部件的技术要求相适应。 5.2检测用各类量具的示值允许误差不大于表一规定值 表一: 量具名称千分尺游标卡尺钢尺(直尺)钢卷尺 10m 以上1mm 允许误差0.005mm 0.02mm 0.5mm 10m 以下0.5mm 5.3检测时量具的温度与被检件的温度应基本一致。 5.4金属结构的非加工面测量计数单位为0.5mm。 5.5有关的项目检测应在无日照温度影响或确认各部位温度基本一致的条件下进行检测。 6、重要零部件与产品检验项目内容与方法

6.1钢丝绳检验规范 序号检验项目检验要求检验方法检具1 质量证明书每捆(根)查验资料 2 外观不应有扭结、压扁、弯折、断 股、笼状畸变、断芯等变形 目测 3 钢丝绳润滑应良好,无绣蚀目测 4 钢丝绳直径(抽检)《电梯用钢丝绳》 GB8903-2005规定 测量游标卡尺 5 钢丝绳长度(抽检)≤400mm时0~+5%测量卷尺 6 钢丝绳重量(抽检)《电梯用钢丝绳》 GB8903-2005规定 称重磅秤 6.2曳引机检验规范 序号检验项目检验要求检验方法检具1 产品合格证每台应有查验资料 2 产品铭牌符合G/T24478-2009规定 铭牌与合格证的出厂编号应 一致 查验资料 3 使用维护说明书每台应有查验资料 4 装单箱每台应有查验资料 5 型式试验报告每一年检查一次查验资料 6 外表面不得有严重碰伤、脱漆,表面 涂层应均匀,旋转部件应涂成 黄色 目测 7 飞轮槽槽岸不得有碰缺口目测 8 紧固件所有紧固应锁紧用锤子敲击或 扳手扳动 锤子、扳 手 9 油箱油不得有渗漏目测检具

半挂车设计灯具安装要求

半挂车设计灯具安装要求(一) 1.总体要求 1.1 所有光信号装置包括安装在车侧的,安装时其基准轴线平行于车辆在道路上的停放面。对于侧回复反射器和侧标志灯,其基准轴线垂直于车辆纵向对称平面,而所有其它光信号装置的基准轴线则与之平行。 1.2 成对配置的灯具相对于纵向对称平面,对称地安装在车辆上。 1.3 同种灯具满足相同的色度要求,具有相同的配光性能。 1.4 对于车辆的所有灯具,从车前观察不到红光,从车后观察不到白光(倒车灯除外),车辆内部灯除外。 1.5 电路连接保证前位灯、后位灯、示廓灯(若安装)、侧标志灯(若安装)和牌照灯只能同时打开或关闭。 1.6 电路连接应保证前位灯、后位灯、示廓灯(若安装)、侧标志灯(若安装)和牌照灯打开时,远光灯、近光灯和前雾灯才能打开。但当远光灯和近光灯发警告信号时,则上述情况不适用。 1.7除回复反射器外,所有的灯具在装有本身的灯泡之后,均应能正常工作。 1.8除了远光灯、近光灯和前雾灯在不使用时可以隐藏外,其他灯具禁止隐藏。 2.灯具安装配置 2.1 前位灯:汽车和宽度大于1600mm的挂车必须配备,宽度不大于1600mm的挂车选装。离地高度≤1500,离地高度≥350(如车型

结构不能保证在1500内时,H1≤2100)。光色白色。除了M1类车辆外,对于长度大于6m的所有车辆必须配备2只,选装2只。 2.2 倒车灯灯:汽车和O2、O3和O1类挂车必须配备。O1类挂车选装,对于M1类和长度不大于6m的所有其他车辆,必须配备1只,选装1只。离地高度≤1200,离地高度≥250。光色白色。只有当倒车齿轮处于啮合状态时,而且发动机的点火、熄火控制装置处于使发动机工作状态时,倒车灯才能打开,否则应打不开。 2.3 制动灯:必须配备2只(M2、M3、N2、N3、O2、O3 和O1类车辆选装2只),S1类或S2类横向安装位置≥600。离地高度≤1500,离地高度≥350。光色红色 2.4 牌照灯:必须配备。光色白色。可与后位灯复合,且与制动灯或后雾灯混合时,当制动灯或后雾灯点亮时,牌照灯的光度特性可以修正。 2.5 后雾灯:必须配备1只或2只。离地高度≤1000,离地高度≥250。只有近光灯,远光灯或前雾灯打开时,后雾灯才能打开。后雾灯可以独立于其他任何灯而关闭。后雾灯可以连续工作,直至位置灯关闭为止。或应至少配备一种音响报警装置,无论近光灯、远光灯或前雾灯开着与否,当点火开关关闭、或点火钥匙取出、驾驶员门未关的同时,后雾灯开着时,给出报警信号。后雾灯与制动灯的距离应:>100mm。除上述要求外,后雾灯的工作不受其它任何灯开、关的影响。 2.6 后位灯:必须配备2只(M2、M3、N2、N3、O2、O3 和O1类

挂车质量检验规范

冲剪切割锯下料质量检验规范表1 序 号 检测项目质量要求检测方法频次1 通用质量要求 1.1 领用材料正确性领用材料的材质、规格、厚度符合技术文件规定卷尺、卡尺检测正确性10%抽检1.2 * 工艺排料合理性按工艺要求排料,无要求时测量,计算做到利用率最大用卷尺或样板检测合理性 1.3 选用加工装备正确性首先用保证质量的,优先用高效的,关键用符合装备能力的查验正确性,了解工艺、装备10%抽检1.4 有缺陷料的加工局部残次、变形端头,不可修复或校正的去除后再加工目测查验毛坯中有无不合格品 1.5 下料类型与检验方法模具和定尺下料首件必检,中间抽检,最后终检均合格用卷尺、直角尺检测,目测10%抽检非定尺下料,长度<2000mm的,自检合格用卷尺、直角尺检测,目测40%抽检非定尺下料,长度≥2000mm的自检合格用卷尺、直角尺检测,全检 1.6 * 下料线性尺寸未注公 差要求框架横向零件如前后封框、横梁、撑、翼撑长度偏差L -15(下偏差为1.5mm) 用卷尺检测按1.5规定其它型材、板材线性尺寸<1000的偏差L±1mm,≥1000的偏差L± 1.5mm,箱板、底板对角线之差1mm 1.7 下料切口要求冲剪机、砂轮机下料切口与表面垂直度0.2mm,锯床、冲床、剪板机下 料切口与表面垂直度0.01mm,切口边棱上的毛刺>1时必须清除 用角尺、钢板尺检测、游标卡尺按1.5规定 1.8 气割下料要求按图纸基本尺寸偏差,手工气割±1.5mm,仿形气割±1mm,割面垂直 度手工0.5mm,自动0.03mm,型材割豁按当批材料配合间隙≤2mm 用卷尺、钢板尺、角尺检测、游标卡尺按1.5规定 2 通用校正与清理质量 2.1 下料毛坯校正轴类、型材毛坯料全长直线度1/1000,任1000mm内≤2mm,超差时必 须校直,剪板条类毛坯平面度2mm,超差时校正 用直线、平板、钢板尺或塞尺检测20%抽检 2.2 成品料清理表面除锈、除油彻底,无大于1mm的毛刺、割瘤存在钢板尺检测,目测全检

通用机械零部件检验规范

通用机械零部件检验规范 通用机械零部件检验规范 适用范围 指导QC部门的日常工作 工作指引 工作的分派: QC的检查工作由组长统一安排,分派,调控。 QC组长在安排QC工作时,须具体分析工件的检查难度,并结合QC的工作经验加以考虑来分派。 QC组长在分派QC工作时,应留意被分派的工件以往是否出现过质量问题,提醒QC注意,以防止相同的问题再次出现。 QC工作时应注意力集中,认真负责。如有疑问要及时反映,由组长实施指导。 检验方案 全检项:要求外观电镀色差相同,尺寸保持一致性。 抽检项:批量<50PCS,抽检5件。 检验的依据及优先顺序: 第一为物料承认书,第二为图纸,第三为本检验规范。 检验设备 游标卡尺千分尺高度 尺角度尺 塞尺针规螺纹 规环规

大理石平台投影仪二次 元纯净水 甲基化酒精异丙醇检测夹具、色板、喷砂样板或签样 检验步骤 对照图纸要求之版本,是否与实物一致。 清点图纸要求之数量,是否与实际相符 识别图纸要求之材料,是否与实物相符。 审查技术说明。留意: 是否有对称件。 不同类型的热处理、光洁度等对加工的要求。 英文/日文的注解说明。 审核图纸的尺寸、形位公差、外观要求、光洁度等,决定检查方法,合理选用量具,保证检测质量。 QC按次序对工件进行检验,检完一个尺寸,作一个记号,不能漏检。 检出不良品,由组长或厂部确认是否返修,报废。 检验完毕签署检验记录,工件按要求进行清洗,清点包装,粘贴标识。 入库/出货。 注意事项 审图时注意图纸是否模糊不清、是否漏盖工艺章。 图纸数量理论上只许多不能少。 审核所有材料,避免错料,混料。

检查是否有漏加工之处。 图纸要求热处理,氧化的,关注是否除锈,留量,堵孔,氧化淬火前的攻牙加工等。 留意零件与图纸其它不符之处,比如方向相反等。 常用材料; 铝:AL6061、LY12、A5052、7075、 2014 黄铜:C3604、C2801P、PTFE、H62 青铜: C5241, BC6 不锈钢:SUS303、SUS304、 SUS301、SUS302 可热处理不锈钢:SUS440C 白赛钢:白POM、Dtrlin 黑赛钢:黑POM 铁弗龙:PT 铁(热轧板):SPHC 铁(冷轧板): SPCC 铬钢:SKD、NAK55、NAK80 45#钢:SS400、 SGD400-D 外观检视 外观检视条件 ——视力:校正视力1.0以上 ——目视距离:检查物距眼睛A级面40㎝,B、C距眼睛一臂远。 ——目视角度:45度~90度(检查时产品应转动) ——目视时间:A级面15秒/面,B、C面10秒/面 ——灯光:大于500LUX的照明度

零件加工检验标准

零件加工(预加工)检验标准(工艺标准) 1.零件加工依照作业规程(加工规格书)或样板(或样品)进行。 2.零件整形、剪脚的外形/尺寸需与作业规程(加工规格书)一致或通过样板(或样品)确认零件的整形、剪脚外形/尺寸满足基板的装配要求。 3.以下为零件加工的通用检验标准,个别零件在作业规程、规格书、图面中有其他加工要求的,检验时请参照作业规程、规格书、图面的具体要求。 No项目图示接收条件 等级/判定 备注等级1等级2等级3 1引脚成形-弯 曲 ①焊锡珠②焊缝 1.从元件本体,球状连接部分或 引脚焊接部分到器件引脚折弯 处的距离(L),至少要相当于一 个引脚直径或厚度,但不能小于 毫米. 2.元件引脚的最小向内弯曲半 径满足下表(7-1)的要求 注:矩形引脚使用厚度(T) 3.引脚不能弯曲或破裂 引脚直径(D) 或厚度(T) 最小向内 弯曲半径 (R) <1D或1T 或 >2D或2T OK OK OK 1引脚成形-弯 曲 1.向内弯曲半径不能满足表7-1 的要求 OK OK*NG *表示过程 警示

2.元件引脚折弯处距元件体的 距离,小于引脚的直径或毫米两 者中的较小者OK OK*NG No项目图示接收条件 等级/判定 备注等级1等级2等级3 1引脚成形-弯 曲 1.元器件的本体、球状连接部分 或引脚焊接部分有裂缝 NG NG NG 2 引脚成形-压 力释放1.成形引脚提供压力释放 2.元件体外面的元件引脚与主 体轴大约平行 3.元件引脚进入通孔约与板面 垂直 4.由于压力释放弯曲的类型导 致元件中心偏移OK OK OK 2 引脚成形-压 力释放 1.引脚弯曲离主体密封处小于 一个引脚直径 OK OK*NG *表示过程 警示 裂缝

半挂车轮距设计规范

半挂车轮距设计规范 1. 1.目的 规范半挂车轮距值,作为产品设计、销售的依据。 2. 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公司范围内平板半挂车、栏板半挂车(含13m阶梯栏板半挂车)、仓栏半挂车、低平板半挂车、长阶梯半挂车(长度不小于13.5m)、厢式半挂车、集装箱半挂车、自卸半挂车、车辆运输半挂车(双胎式)、液罐半挂车、粉罐半挂车。 单胎式半挂车及钢性悬架半挂车需根据设计需要确定轮距,因此不适用本规范。 3. 轮距标准设计值 目前公司采用的各品牌车轴的标准轮距值为1840、2050、2180mm三种。因车轴品牌及轮辋厚度的不同,实际轮距尺寸与标准轮距值有偏差,一般尺寸公差为±20mm,更精确轮距值参见《车轴技术参数表》。 4. 轮距的选择规范 半挂车的轮距选择是以半挂车宽度为依据。这里宽度特指下列宽度:对于平板半挂车、栏板半挂车、仓栏半挂车、低平板半挂车、长阶梯半挂车、厢式(运煤)半挂车、集装箱半挂车、自卸半挂车、车辆运输半挂车而言,是指左右边梁外侧平面之间的设计值;对于液罐半挂车、粉罐半挂车,是指罐体宽度的设计值(罐体上焊接或装配的附件不计宽度)。 设计值指基本尺寸,不考虑公差值因素。 当集装箱半挂车无左右边梁时,宽度则是指左右锁具处外端之间尺寸,其它无边梁的半挂车也参考执行。 宽度与轮距的对应值见下表所示: 5. 特殊情况处理 a.产品外廓宽度和轮胎型号符合公告值,但不符合上表时,按公告轮距值 执行。 b.产品技术规范确认书(合同附件)上对轮距有特殊要求时,按特殊要求 的轮距值执行。若产品技术规范确认书中车轴注“加宽”字样,则表示 轮距值不按照公告值。公告上若为1840,对于8.25R20或8.25-20轮胎为2050,对于9.00~12.00轮胎为2180mm。若为其它轮距值需注明。 c.对于采用外来车型参数委托我公司加工的产品,当外来参数中宽度与公 告一致,按外来公告参数中轮距值设计车辆。但考虑到车轴的标准化, 当外来参数轮距值与表中所列差值在±50内,按表中值执行。若当地车管所对半挂车轮距要求严格,则应在合同中注明“保证轮距”字样。 d.当产品技术规范确认书中的特殊要求的轮距值与公告上的轮距值不一致

国内半挂车通用技术条件

Q/CIMC 中集集团企业标准 Q/CIMC22002—2008国内半挂车通用技术条件 2008-12-31发布 2009-01-01实施中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

目次 前言.............................................................................II 1 范围 (3) 2 规范性引用文档 (3) 3 技术要求 (4) 4 油漆规范 (17) 5 试验方法 (17) 6 标志、运输和储存 (17)

前言 本标准规定了中集车辆集团生产的中国境内销售的半挂车设计依据。 本标准由集团技术管理部提出。 本标准由集团技术管理部归口。 本标准由中集车辆(集团)有限公司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子韬、刘晓晨、叶振祥、陈学峰、董华周、周国防、刘恒斌等。

国内半挂车通用技术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中集车辆集团基于中国标准生产的半挂车产品。 2 规范性引用文档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在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使用下列标准的最新版本。 GB/T 17350-1998 专用汽车和专用半挂车术语和代号 Q/ZJV001-2006 车辆型号编制规则 GB 4785-1998 汽车及挂车外部照明和信号装置的安装规定 GB 1589-2004 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 GB 7258-2004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GB 11567.1-2001 汽车和挂车侧面防护要求 GB 11567.2-2001 汽车和挂车后下部防护要求 GB 9744-1997 载重汽车轮胎 GB/T 2977-1997 载重汽车轮胎系列 GB/T4606-2006 道路车辆 半挂车牵引座50号牵引销的基本尺寸和安装、互换性尺寸 GB/T 4607-2006 道路车辆 半挂车牵引座90号牵引销的基本尺寸和安装、互换性尺寸 GB/T 15088-94 汽车 半挂车牵引座牵引销 强度试验 GB/T 5053.1-85 汽车与挂车之间24N型电连接器 GB/T 5909-1995 载货汽车车轮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GB/T12534-1990 汽车道路试验方法通则 GB/T12673-90 汽车主要尺寸测量方法 GB/T12674-90 汽车质量(重量)参数测定方法 GB/T12676-1999 汽车制动系统结构、性能和试验方法 GB 16897-1997 制动软管 GB/T12677-90 汽车技术状况行驶检查方法 GB/T12678-90 汽车可靠性行驶试验方法 JB/T 4185-86 半挂车通用技术条件 JT 3137.2-89 半挂车牵引座通用技术条件 JT 3139.2-89 挂车车轴通用技术条件 QC/T 453-2002 厢式运输车 GB1413-1998 系列1集装箱 分类、尺寸和额定质量 JB/T 5943-1991 工程机械焊接件通用技术条件 JB/T 5994-1992 装配通用技术要求 BQC/T 252-1998 专用汽车定型试验规程 QC/T 310- 1999 半挂车支承装置 TS/TDP/P01-2008 中集车辆产品油漆标准 JT 3138.1-89 半挂车支承装置基本参数系列

专用半挂车行业市场分析及预测

专用半挂车行业市场分析及预测 中国半挂车行业在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半挂车产品结构日趋成熟并更适应市场的需求,超重型半挂车及重型半挂车已经成为市场的主角。除产品结构经过大浪淘沙般的筛选已经具有相当合理的格局之外,产品质量及技术同样在经过市场的磨砺之后也有很大提高。在半挂车行业迅猛发展的同时,中国半挂车行业尚且存在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厢式半挂车、罐式半挂车所占比重不大,非法拼装车依旧盛行,产品售后市场服务得不到有效保证,市场集中度不大,市场运力不平衡导致恶性竞争加剧。 一、半挂车行业总体市场分析 1、行业产销现状分析 从统计数据可以简单看出,中国半挂车行业产销量呈现逐年递增态势,中、重型半挂车增长及其迅猛。根据笔者统计,国内半挂车生产企业大致有460余家,而真正具有相当规模得生产企业只占极少的一部分。进入2005年以来,国内半挂车行业陷入发展低谷,中、重型半挂车市场下滑幅度较大,这主要是根据半挂牵引车产销的相关性而推演出来的。 表一2001~2004年中国半挂车行业产销结构数据汇编单位:辆车型 2001年2002年 2003年 2004年 产量销量产量销量产量销量产量销量 半挂车合计30965 27760 39510 39051 52893 53084 95977 95715 超重型半挂车6478 3423 11880 11717 14947 14822 17555 17526 重型半挂车9345 9291 12461 12423 11996 12007 44733 44208 中型半挂车14260 14164 14190 14038 14729 14775 31193 31478 轻型半挂车882 882 979 873 1221 1327 2496 2503 表二2005年1~9月份中国半挂牵引车行业产销数据汇编单位:辆项目分类本期累计同期累计增长率 半挂牵引车合计产量42994 77844 -44.77 销量41569 77040 -46.04 准拖挂车总质量≤25吨产量3660 37051 -90.12 销量4021 37352 -89.23 25吨<准拖挂车总质量≤40吨产量29412 31279 -5.97 销量28859 30818 -6.36 40吨<准拖挂车总质量产量9922 9514 4.29 销量8689 8870 -2.04 2、客户购买趋于理性 半挂车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本身技术含量不高,对生产工艺没有特殊要求,更不必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