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护理学基础教学大纲

护理学基础教学大纲

护理学基础教学大纲
护理学基础教学大纲

山东中西医结合大学临沂校区

《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护理学基础》课程负责人:袁洁课时:180学时适用专业:护理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1) 课程性质:《护理学基础》是研究护理专业基本理论与技术的学科,是护理专业的

一门主干课程及重要基础课程,它包括了必须掌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各

专科护理的基础,护士护理病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学生通过本课

程的学习与训练,在“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指导下,应用护理理论、护理知识、护理技能及沟通交流技巧等,满足病人的生理、心理和治疗的需要。护理是助人的专业,护理人员通过运用知识与技能帮助患病的人或健康的人恢复或保持健康,这是全世界护理工作者的共同

理念。本课程的知识框架和理论是建立在新的护理观的基础上,即:对人、环境、健康与护

理概念的认识,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体系,以培养学生良好职业素质为核心,以培养实

用型人才为目标。

(2) 课程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了解护理和人、环境、健康、护理四者的

基本关系,能运用护理程序的方法评估患者并满足患者的基本生理需求和心理需要,熟练完

成基础护理的基本操作,掌握一般急救技术,正确记录各种护理表格。通过讲授、演示、录像、练习、自学、讨论、角色扮演等使学生建立整体观念。培养科学的护理思维方法,理解掌握护理程序的步骤,培养评判性思维能力。掌握护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加强实践

技能训练。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满足病人的生理、心理、社会需求。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总时数为180学时,其中理论教学为80学时,实验教学为100学时。

1、考核方法由平时考核、期末笔试、技能考核三部分组成。

2、期末考试采用闭卷形式,占总分的60% (其中掌握内容占70%,熟悉内容占20%,了解内容占10%)。内容及形式以贴近护理资格考试为主。

3、平时考核占总分10% (包括平时作业、单元考查、课堂讨论)。

4、技能考核占总分的30%。

三、学时分配表

四、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绪论

【教学目标】

(1) 了解护理学的性质和任务、范畴。

(2) 了解护理学的形成、南丁格尔对近代护理的贡献、我国护理学的发展。

(3) 掌握护理工作方式。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护理学的形成。

难点:保健的摸式。

【教学方法】讲授、演示、电教

【教学内容】

(1) 护理的概述:护理学的性质和任务、护理学范畴,护理工作方式,护理专业。

(2) 护理学发展史:护理学的形成、南丁格尔与近代护理、我国护理学的发展、21 世纪工作展望。

(3) 护士在卫生保健中的作用:卫生保健工作开展的方针,初级卫生保健、保健的概念和摸式、护士在卫生保健中的作用。

【考核目标】

(1) 能了解护理学的性质和任务、范畴。

(2) 能了解护理学的形成、南丁格尔与近代护理及我国护理学的发展。

(3) 能掌握护理工作方式。【考核方式】提问、练习题测试。

第三章护理学的基本概念

【教学目标】

(1) 了解人、环境的概念及影响健康的因素。

(2) 掌握健康、护理的概念。

(3) 重点掌握整体护理的概念及实践特征。【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人、环境、健康、护理的概念及内涵。

难点:整体护理。【教学方法】讲授、图示、讨论

教学内容】

(1) 人:人的概念,护理中人的范畴。

(2) 健康:健康的概念,影响健康的因素。

(3) 环境:环境的概念,环境的范畴。

(4) 护理:护理、整体护理的概念、护理的内涵。

考核目标】

(1) 能了解人、环境的概念及影响健康的因素。

(2) 能掌握健康、护理的概念。

(3) 能重点掌握整体护理的概念及实践特征。考试方式】提问、练习题。

第二章护士素质与角色

教学目标】

(1) 了解素质的概念。

(2) 掌握护士应具备的素质。

(3) 应用护士的语言行为、非语言行为交流技巧,具备护士的仪表与举止。

(4) 了解角色、患者角色概念,患者角色特征。

(5) 掌握护士角色功能,护士及患者的权利与义务。

(6) 掌握患者角色适应常见的行为反应,影响患者角色适应的因素。

(7) 重点掌握护患关系的性质,护患关系的基本模式。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1)护士应具备的素质。

(2)护士和患者角色的权利及义务。

难点:(1)护士的仪表与举止。

( 2)患者角色适应常见的行为反应。

教学方法】讲授、演示、训练、角色扮演、情景教学教学内容】

(1) 护士的素质:素质的概念,护士应具备的素质。

(2) 护士的行为规范:护士的语言行为、护士的非语言行为、护士的仪表与举止。

(3) 护士角色:角色的概念、护士角色功能,护士的权利与义务。

(4) 患者角色:患者角色概念,患者角色特性,患者角色适应常见的行为反应,患者角色适应常见的心理反应,影响患者角色适应的因素,患者的权利和义务。

(5) 护患关系:护患关系的性质,基本内容,护患关系的基本模式,护患关系的建立过程、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对护士的要求,护士、患者与医生之间的关系模式。

【考核目标】

(1) 能了解素质的概念,掌握护士应具备的素质。

(2) 能掌握护士应具备大素质。

(3) 能应用护士的语言行为、非语言行为技巧,具备护士的仪表与举止。

(4) 能了解角色、患者角色概念、患者角色特征。

(5) 能掌握护士角色功能,护士及患者的权利与义务。

(6) 能基本掌握患者角色适应常见的行为反应,影响患者角色适应的因素。

(7) 能重点掌握护患关系的性质,护患关系的基本模式。【考核方式】形体训练考核、病例分析、角色扮演对话讲评

第四章护理的基本理论

【教学目标】

(1) 了解系统、需要概述,自理理论、适应模式、生长与发展的理论、保健系统摸式。

(2) 掌握系统论的基本属性,需要层次理论,压力、压力源、压力反应的概念。

(3) 重点掌握掌握系统论、需要层次理论在护理中的应用。

(4) 掌握生长与发展的规律。

(5) 重点掌握对压力的防卫、对压力的适应、应激与适应理论在护理中的应用。【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系统理论、需要理论、应激理论在护理中的应用。

难点:应激学说。

【教学方法】讲授、图示、举例、讨论。

【教学内容】

(1) 系统理论:系统论的基本概念,系统论的基本属性,系统论在护理中的应用。

(2) 需要理论:需要概述,需要层次理论,需要层次理论在护理中的应用。

(3) 生长发展理论:生长与发展概述、有关生长与发展的理论,生长与发展的理论在护理工作的应用。

(4) 应激(压力)与适应理论:压力、压力源、压力反应的概念,有关压力学说,对压力的防卫、对压力的适应、压力与适应理论在护理中的应用。

(5) 自理理论:自理理论的内容、意义、自理理论在护理中的应用。

(6) 保健系统摸式:保健系统摸式内容、意义、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考核目标】

(1) 了解系统、需要概述,自理理论、适应模式、生长与发展的理论、保健系统摸式。

(2) 掌握系统论的基本属性,需要层次理论,压力、压力源、压力反应的概念。

(3) 重点掌握掌握系统论、需要层次理论在护理中的应用。

(4) 掌握生长与发展的规律。

(5) 重点掌握对压力的防卫、对压力的适应、应激与适应理论在护理中的应用。【考核方式】思考题、课堂测试。

第五章护理程序

【教学目标】

(1) 了解护理程序的发展历史、护理程序的理论基础。

(2) 掌握护理程序的概念,护理程序的步骤。

(3) 重点掌握护理计划的制定及护理病案的书写。【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护理程序的概念、步骤,护理计划的制定。

难点:护理诊断。【教学方法】讲授、图示、举例、讨论。

【教学内容】

(1) 概述:护理程序的概念,护理程序的发展历史、护理程序的理论基础。

(2) 护理程序的步骤: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计划、护理实施、护理评价。

(3) 护理病案:入院患者护理评估单、护理计划单、护理记录单、健康教育计划单、患者出院护理评估单。

【考核目标】

(1) 能了解护理程序的发展历史、护理程序的理论基础。

(2) 能掌握护理程序的概念,护理程序的步骤。

(3) 基本能进行护理计划的制定及护理病案的书写。【考核方式】病案分析、试制订一份护理计划。

第六章护理安全与防护

【教学目标】

(1) 了解安全防范的意义及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

(2) 掌握名词概念:护理安全、护理事故、护理差错。

(3) 掌握护理安全的防范。【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 ( 1)护理事故与护理差错的区分。

(2)护理安全的防范措施。

难点:护理事故与护理差错。. 【教学方法】启示、比较、讲授、举例、讨论。

【教学内容】

(1) 概述:护理安全防范的名词概念、意义、影响因素及防范原则,护理职业防护概念、意义、职业损伤的危险因素及防护。

(2) 护理安全防护:护理安全、护理事故、护理差错的概念,护理安全防范的名词概念、意义、影响因素及防范原则。

(3) 护理职业防护:概念、意义、职业损伤的危险因素及防护。【考核目标】

(4) 了解安全防范的意义及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

(5) 掌握名词概念:护理安全、护理事故、护理差错。

(6) 掌握护理安全的防范。【考核方式】提问,小组讨论。

第七章医院与住院环境

【教学目标】

(1) 了解医院的分类、分级,门诊、急诊科、病区的设置。

(2) 掌握医院的性质、任务,病区环境管理,人体力学原理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3) 重点掌握掌握门诊、急诊、病区的护理工作、铺床法。【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门诊、急诊、病区的护理工作;铺床法。难点:人体力学原理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教学方法】讲授、举例、演示、实验。【教学内容】

(1) 概述:医院的概念、性质、任务,医院的分类、分级、医院的组织结构。

(2) 门诊部:门诊、急诊科的设置,掌握门诊、急诊护理工作,预防保健科。

(3) 病区:病区的设置,病区环境管理,病区的护理工作,人体力学原理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病床单位与设置,铺床法。

【考核目标】

(1) 能了解医院的分类、分级,门诊、急诊科、病区的设置。

(2) 能掌握医院的性质、任务,病区环境管理,人体力学原理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3) 能掌握掌握门诊、急诊、病区的护理工作、能进行铺床法的操作。【考核方式】习题问答、操作抽查考试。

第八章病人入院和出院的护理

【教学目标】

(1) 掌握入出院的护理。

(2) 重点掌握搬运患者法。【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入院、出院患者的护理。

难点:搬运患者法。【教学方法】讲授、举例、演示、实验。【教学内容】

(1) 入院护理:入院程序,重点掌握患者入病区后的初级护理。

(2) 出院护理:出院前护理、出院时护理、出院后护理。

(3) 患者运送法:搬运患者法。

(4) 家庭病房:家庭病房的概念、家庭病房收治对象和范围。【考核目标】

(1) 能了解家庭病房的概念、家庭病房收治对象和范围。

(2) 能掌握入出院的护理。

(3) 能进行搬运患者法。【考核方式】随堂习题、实验报告。

第九章病人卧位与安全的护理

【教学目标】

(1) 了解保护具的应用。

(2) 掌握帮助患者侧卧位的方法、帮助患者移向床头的方法。

(3) 重点掌握卧位的性质、常用的卧位。【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卧位的性质、常用的卧位。

难点:保护具的应用。【教学方法】讲授、演示、实验。

【教学内容】

(1) 各种卧位及应用:卧位的性质、常用的卧位。

(2) 帮助患者更换卧位的方法:帮助患者侧卧位的方法、帮助患者移向床头的方法。

(3) 保护具的应用:保护具的应用。【考核目标】

(1) 了解保护具的应用。

(2) 掌握帮助患者侧卧位的方法、帮助患者移向床头的方法。

(3) 重点掌握卧位的性质、常用的卧位。【考核方式】习题测试、实验报告。

第十章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教学目标】

(1) 了解医院感染的形成、分类、主要原因,隔离的种类及措施,供应室的设置、工作内容。

(2) 掌握消毒、灭菌方法,隔离的原则及技术。

(3) 重点掌握医院感染、消毒、灭菌、无菌技术的概念,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及操作方法。【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医院感染分类,预防和控制;消毒、灭菌方法;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方法。难点:化学消毒灭菌剂的使用。

【教学方法】讲授、图示、举例、演示。

【教学内容】

(1) 医院感染:医院感染的概念及分类,医院感染的形成、医院感染的主要原因,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

(2) 清洁、消毒、灭菌:掌握概念、消毒、灭菌方法。

(3) 无菌技术:掌握无菌技术概念、无菌技术操作原则,重点掌握无菌技术操作方法。

(4) 隔离技术:隔离的基本知识、隔离的原则,隔离的种类及措施,隔离的技术。

(5) 供应室:供应室的设置、供应室的工作内容、敷料加工,常用物品的保养方法。【考核目标】

(1) 了解医院感染的形成、分类、主要原因,隔离的种类及措施,供应室的设置、工作内容。

(2) 掌握消毒、灭菌方法,隔离的原则及技术。

(3) 重点掌握医院感染、消毒、灭菌、无菌技术的概念,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及操作方法。【考核方式】思考题,操作考核。

第十一章病人清洁的护理

教学目标】

(1) 了解一般患者口腔卫生指导,头发及皮肤护理。

(2) 掌握晨间护理、晚间护理。

(3) 重点掌握特殊口腔护理,压疮的护理。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特殊口腔护理;压疮的护理。

难点:压疮的预防。

教学方法】讲授、举例、演示、试验、电教。教学内容】

(1) 口腔护理:一般患者口腔卫生指导,重点掌握特殊口腔护理。

(2) 头发护理:床上梳头、床上洗头。

(3) 皮肤护理:沐浴法,压疮的护理。

(4) 卧有人床整理及更换床单。

(5) 晨晚间护理:晨间护理、晚间护理。考核目标】

(1) 了解一般患者口腔卫生指导,头发及皮肤护理。

(2) 掌握晨间护理、晚间护理。

(3) 重点掌握特殊口腔护理,压疮的护理。考核方式】思考题,操作考核。

第十二章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

教学目标】

(1) 了解正常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其生理性变化。

(2) 掌握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异常的观察与护理。

(3) 重点掌握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测量,体温单的绘制。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异常的护理。

难点:体温单绌脉曲线的绘制。教学方法】讲授、举例、演示、实验。教学内容】

(1) 体温的观察与护理:正常体温及其生理性变化,异常体温的观察与护理体温的测量。

(2) 脉搏的观察与护理:正常脉搏及其生理性变化,异常脉搏的观察与护理脉搏的测量。

(3) 呼吸的观察与护理:正常呼吸及其生理性变化,异常呼吸的观察与护理呼吸的测量,促进呼吸功能的护理技术。

(4) 血压的观察与护理:正常血压及其生理性变化,异常血压的观察与护理血压的测量。

(5) 体温单的绘制:眉栏的填写、体温单40?42之间的填写、体温、脉搏曲线的绘制

及底蓝填写。

【考核目标】

(1) 能了解正常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其生理性变化。

(2) 能掌握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异常的观察与护理。

(3) 能进行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测量,体温单的绘制。【考核方式】作业:绘制体温单,操作考核。

第十三章饮食与营养

【教学目标】

(1) 了解饮食与营养的评估。

(2) 掌握基本饮食、治疗饮食、试验饮食的适用范围及原则。

(3) 重点掌握患者特殊饮食护理。【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医院基本饮食、治疗饮食、实验饮食适应范围及原则。

难点:患者特殊饮食护理。

【教学方法】讲授、举例、演示、实验。【教学内容】

(1) 医院饮食:基本饮食、治疗饮食、实验饮食。

(2) 饮食的护理:饮食与营养的评估,患者一般饮食护理、患者特殊饮食护理。【考核目标】

(1) 能了解饮食与营养的评估。

(2) 能掌握基本饮食、治疗饮食、试验饮食的适用范围及原则。

(3) 能重点掌握患者特殊饮食护理,进行鼻饲法的操作。【考核方式】实验报告、操作考核。

第十四章排泄护理

【教学目标】

(1) 了解与排尿有关的解剖生理、排尿活动的异常,与肠道排泄有关的解剖生理。

(2) 掌握排尿、排便活动的异常及护理。

(3) 重点掌握与排尿、排便有关的护理技术。【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排便及排尿异常的护理。

难点:导尿术。【教学方法】讲授、举例、实验、电教。

【教学内容】

(1) 泌尿道排泄的护理:与排尿有关的解剖生理、排尿活动的异常,排尿异常的护理与排尿有关的护理技术。

(2) 肠道排泄的护理:与肠道排泄有关的解剖生理,排便活动的异常,排便异常的护理与排便有关的护理技术。

【考核目标】

(1) 能了解与排尿有关的解剖生理、排尿活动的异常,与肠道排泄有关的解剖生理。

(2) 能掌握排尿、排便活动的异常及护理。

(3) 能重点掌握与排尿、排便有关的护理技术。【考核方式】实验报告、操作考核抽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