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初中美术鉴赏课的评价方式

20初中美术鉴赏课的评价方式

20初中美术鉴赏课的评价方式

张丽丽

【摘要】初中美术鉴赏课不是一般性的娱乐观赏了解的行为,而是不断提高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不断感受、了解、批判的审美活动。这也相对应的要求教师在美术鉴赏课的评价上要做到适合其内容的评价方式方法。以便学生在正确的评价中能够了解自身的学习状况,及时调整不良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便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初中美术鉴赏课评价方式评价标准美术教学

美术鉴赏是运用感知、记忆、经验、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分析、判断,而获得审美享受和美术知识的过程,通过不断进行的这一过程,一个人的审美眼光、审美心理结构和鉴赏的方法会得以逐步完善。

作为老师在美术鉴赏课程中评价的方式方法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美术的态度和学习效果,做的不好就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失去学习美术的兴趣和信心。

我认为在美术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应该做到以下两点:

一、对学生作业进行分层评价

学生的需求,兴趣、能力不同,作业的效果、进步的程度也是不同的,所以作为老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不能按照统一的标准来评价学生,如果这样做了势必会挫伤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们要看到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对性格比较内向的学生,教师更应该关心和爱护,适当多运用鼓励激励性的语言。

二、在评价中融入感情

在美术鉴赏课课程评价中,除了要评价学生掌握运用美术知识技能水平外,学生的学习态度,情感等方面的因素也是我们需要考虑的方面,我们可以将这些非智力因素列为为学生加分的因素,以便最大程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促进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三、多元化评价

我认为在新的课程标准下的美术鉴赏课的课程评价应是多元化的,互动的。评价要有多

种评价方式,不能像传统美术鉴赏教学评价一样,通过一张试卷的考核成绩来判定学生的能力水平。这样得出的结果是片面的。那么怎么才能有效的进行高中美术鉴赏课的课程评价呢,下面我便来谈一下我的几点关于初中美术鉴赏课评价的建议。

(一)多主体评价

在课程评价时要采用师评、自评和互评三个阶段。在以往的美术鉴赏课程评价中,都是老师对学生美术知识的理解,在作业完成的过程中去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这样,把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问题禁锢在一个封闭的模式里,难以使学生在美术的学习和实践中去发现问题,难以使学生在复杂的美术学习中去探究问题,而多主体评价方式使老师不再成为唯一的主宰者批判者,要让学生包括家长都要参与进来。在这其中不仅需要学生在面对自己和同学的作业完成过程中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而且还要在美术作业的完成过程中发现新的问题。这就需要学生在美术鉴赏课的学习中树立问题意识,在对学生的要求完成的作业中,老师首先要思考给与学生适当的问题,以问题的踢出去引发学生的思考,是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新的问题,以新问题来促动学生对自己、对同学的美术作业进行评价,在评价中对问题的思考、拓展,确定自己的问题范围。所以在这多主体评价中我们要尤其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自我评价可以促进学生的自我了解,养成反思的习惯,寻找适合自己个性特点的学习方式,学会学习。再者学生之间互相评价的评价方式,可以让学生发现问题并找出之间的差距,然后可以促进今后的学习。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课程的美术知识和鉴赏能力等,这才能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

(二)表现性评价

“态度决定一切”相信这句话大家都很熟悉,这句话虽然不是绝对的,但是他却说明了一个人对事物态度的重要性。在我们传统的美术教学评价中只看结果,一张作业等级决定了对学生的评价,这也让多数学生是去了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在美术鉴赏课中往往有学生还对一些美术现象把握的不是很好,这是需要长期的美术陶冶才能达到的,但只要他们关注美术,希望从美术鉴赏课上获得知识,认真对待学习任务,就应该给与鼓励给与好的评价。表现性评价注重学习过程的整体表现,只要他积极参与教学,我认为这就可以对他进行肯定行的鼓励。

(三)质性评价

质性评价强调的是一个过程性,质性评价本质上是一个自下而上的归纳过程,它注重对学生整个艺术学习过程的追踪,使评价与教学活动,具体艺术活动等形式结合,质性评价可以采用建立学生学习档案的方式。学生在学习档案中搜集美术鉴赏课学习过程的重要资料,

相关美术信息以及自我评价的结果,学生通过建立美术学习档案可以提高其美术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有效地提高学习质量。同时教师通过学生的美术学习档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特点,了解学生对美术知识、美术现象的掌握情况以及在观念和方法上的进步,以便发现学生的潜能,了解学生在其发展中的需求并及时给与针对性的指导。

综上所述,新课程打破了过去单一灌输型的教学,突出个性化的教学特点,创建灵活宽松的学习环境,将“主动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纳入初中美术鉴赏课的教学当中,这种迥异于以往的教学模式,也要求我们相对应的进行课程评价时要进行综合性的课程评价,这将使素质教育进一步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在教学评价的整个过程中,强调教师与学生高质量的互动,通过师生间的有效交流,共同解决问题。真正达到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才是新课程标准理念的实际体现。

(山东省肥城市龙山中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