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腹腔镜隐睾下降固定术的临床护理观察与体会

腹腔镜隐睾下降固定术的临床护理观察与体会

腹腔镜隐睾下降固定术的临床护理观察与体会
腹腔镜隐睾下降固定术的临床护理观察与体会

腹腔镜隐睾下降固定术的临床护理观察与体会

发表时间:2012-08-02T16:58:44.13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17期供稿作者:辛蕾杨青博杨青玉刘琳

[导读] 探讨腹腔镜隐睾下降固定术的临床护理观察的方法。

辛蕾杨青博杨青玉刘琳(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东区泌尿外科山东青岛 266003)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隐睾下降固定术的临床护理观察的方法。方法对146例行腹腔镜隐睾下降固定术的患者给予精心的临床护理观察。结果除8例单侧隐睾症患者因术中发现睾丸发育差行睾丸切除手术外,其余138例隐睾症患者,术后恢复好,腹部无明显疤痕,睾丸下降固定位置正常,患儿及家属护理满意度达98%以上。结论做好腹腔镜隐睾下降固定术的临床护理,对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患者的康复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腹腔镜隐睾下降固定术护理体会

隐睾症是男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先天性畸形之一,其发病率在未发育成熟儿中占9.2%~30%,在发育成熟儿中占3.4%~5.8%[1]。无论是单侧或双侧隐睾,由于对日后生育和精神的影响,以及有恶变和扭转的可能,现大多数临床资料[2]认为应早期手术治疗。腹腔镜的应用是外科临床的一大突破,它具有切口小、损伤少、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我院近几年开展的腹腔镜隐睾下降固定技术,因其创伤小、疗效满意的特点而为患者接受。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146例,年龄3.6-26岁,平均14.8岁。左侧98例,右侧28例,双侧20例,其中合并鞘膜积液25例,腹股沟疝13例;腹腔型112例,腹股沟型34例。施行一期睾丸下降固定术120例,Flower-Stephen分期手术18例,8例行睾丸切除术。平均住院5-12天。

1.2 手术方式

全部患者均应用腹腔镜技术,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经腹腹腔镜手术,术中依据睾丸发育情况以及精索长度决定手术方式,手术方式含一期睾丸下降固定术、Flower-Stephen分期睾丸下降固定手术、睾丸切除术。

1.3 护理方法

对全部患者均由责任护士和手术护士共同商讨制定连续的全程护理计划并实施,在计划中强调责任护士应充分完善术前准备,加强手术后护理,手术护士需作好术中配合以及术前术后的病人访视工作。

2 结果

除8例单侧隐睾症患者因术中发现睾丸发育差行睾丸切除手术外,其余138例隐睾症患者手术顺利,手术时间90-185分钟,术后恢复好,腹部无明显疤痕,睾丸下降固定位置正常,患儿及家属护理满意度达98%以上。

3 护理

3.1术前护理

3.1.1一般心理护理护士除做好疾病相关知识的健康宣教,还应针对其微创、安全、有效的优点,告知手术的配合要求,同时针对手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以及处理原则进行健康教育,通过科学的讲授、真诚的交流,打消患者及其家属的恐惧和疑虑,取得他们的信任,使之能愉快地接受并配合手术治疗。对于可能行睾丸切除术者,家属往往担忧未来生育功能,应给予相应的解释与说明,并提供客观的信息,减少担忧。

3.1.2术前准备 (1)完善各种常规检查,确认患者能否耐受麻醉及手术。(2)备皮。(3)肠道准备。(4) 术晨应用抗生素、置胃管,嘱患者术前排尿,使膀胱空虚,以免穿刺套管针损伤膀胱。

3.2术后护理

3.2.1一般护理气管插管全麻患者,术后禁食、禁水,密切观察其血压、脉搏、呼吸等变化。等待肠蠕动恢复后,患者无恶心、呕吐等症状后再进流质饮食。按医嘱给予静脉补液,补液量2000-3500ml/d,同时应用抗生素预防和治疗感染。

3.2.2饮食护理指导患者加强营养,多进食营养丰富的肉类,蛋、奶及新鲜的蔬菜水果。

3.2.3导尿管的护理术后妥善固定导尿管,保持其引流通畅,防止受压、折叠,特别是患者翻身活动后要注意观察。留置导尿管者应每日用0.05%的稀络合碘清洗消毒尿道口两次,并注意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如无异常,一般留置尿管时间为24-48h,拔除后应叮嘱患者多饮水。

3.2.4术后切口的观察与护理手术后患者腹部仅留有4个0.5-1cm大小的切口。如有少量血性渗出,应告知家属是正常情况,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恐慌。如渗出量较大或阴囊进行性增大,提示术中止血不彻底,应立即报告医生。阴囊处切口可用75%酒精每天消毒2次,注意避免尿液污染。

3.2.5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1)气腹并发症。术后特别注意吸氧,并注意观察呼吸频率,有无咳嗽、胸痛等;双肩部酸痛是腹腔镜术后常见轻微并发症之一,发生率大约为35%- 63%。轻度的皮下气肿通常可于2-3天内自行吸收,严重的皮下气肿如胸部气肿,可限制胸部运动,影响活动。(2)切口出血:注意查看脐孔和耻骨联合上3处穿刺点有无渗血情况,如有渗血应及时更换敷料压迫止血,效果不佳者可在穿刺孔缝合1针。(3)内脏损伤:腹腔镜手术中脏器损伤可涉及所有腹内脏器及腹膜后器官,但多为胃肠道及泌尿道。临床表现为腹腔内感染症状。手术后应严密观察生命体征、腹部及全身情况,术后24-48h内应重视患者哭闹、腹痛、腹胀的主诉,以尽早明确是否腹腔内出血以及其它脏器损伤的情况,必要时应剖腹行手术修补。本组患者未出现此类并发症。(4)睾丸回缩及精索扭转:术后密切观察睾丸位置。如回缩至阴囊上部可继续观察,不必手术;若回缩至外环口以上,则于3个月后再次行睾丸固定术。精索扭转后, 睾丸血运发生障碍,可致睾丸坏死。若术后患儿出现睾丸剧痛和触痛,并有恶心、呕吐,应立即拆除缝线手术复位并固定,若睾丸已坏死,则可行睾丸切除术。

4 讨论

隐睾是小儿最常见的男性生殖系统先天性畸形,若延误就诊,将会导致多种不良后果。隐睾的主要并发症是生育力下降或不育及恶

川崎病不单是一种儿科疾病

川崎病不单是一种儿科疾病 川崎病,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原因未明的以变态反应性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理改变的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近年来其发病率逐年升高,在发达国家,川崎病已取代风湿热成为儿童获得性心脏病的主要原因。自1967年日本川崎富作首次报道以来,包括日本和美国在内的多个国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各国有关该病的报道越来越多。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其年龄分布曲线呈单峰状,在日本其峰年龄6-12个月,而在美国其峰年龄则为12-24个月,89%的该病病例发生在5岁以下儿童。尽管川崎病少见于成年人,但近年来国外有关成人川崎病的报道相继增多,部分出现冠状动脉损害的川崎病患儿成年后,仍需交由心血管内科医师来治疗管理,这表明川崎病不单是一种儿科疾病,心血管内科医师也应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成人川崎病】 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国外共有将近100多例成人川崎病的报道,其中有至少20例是HIV感染患者。 成人川崎病具有与儿童川崎病相类似的临床表现,但它仍有其独特之处,在Sève等的研究中,57例成人川崎病患者的平均年龄27.6岁,其中74%的患者年龄在18-30岁之间,与Gomard Mennesson等报道的年龄相仿。Sève等还指出,成人川崎病有以下特点,与儿童川崎病相比,成人川崎病颈部淋巴结肿大(93%∶75%),肝功能不良(65%∶10%),关节炎/关节痛(61%∶24%-38%)的发生率高,而无菌性脑炎(10%∶34%),血小板增多(56%∶100%),冠状动脉损害(5%:20%)的发生率则较低。 有报道,HIV合并川崎病在成人川崎病中占有很大的比例,Stankovic等甚至指出HIV 合并川崎病占成人川崎病的1/3。关于成人川崎病患者很多合并有HIV感染这一现象有人认为是由于川崎病是由一种儿童时期获得的病原体感染,而后在有免疫缺陷的HIV感染患者中被激活所致。但其具体原因尚未明了。 成人川崎病的诊断在满足针对儿童提出的川崎病诊断标准外,尚须排除中毒性休克综合征,药物过敏反应等。尽管成人川崎病往往是在病程的10d之后被诊断的,而在儿童川崎病的治疗中证明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一般须在病程的10d内起用才能有效降低冠状动脉损害的发生率,但是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还是被视为是川崎病的最有效治疗方案。 尽管成人川崎病的发生率极低,但内科临床医师仍然须加强对该病的认识,尤其是对于那些出现有发热5d以上,皮疹,杨梅舌,手足硬肿,指端膜状脱皮,颈部淋巴结非化脓性肿大等而抗生素治疗无效的患者须想到川崎病的可能。尽管冠状动脉损害的发生率在成人川崎病中较低(约5%),但对该病的认识不足导致的误诊及诊断的延误同样将导致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及治疗的不及时。 提倡在全世界范围内多中心收集成人川崎病病例,将有助于对成人川崎病的进一步认识,有助于成人川崎病诊断标准及治疗指南的早日颁布。 【伴有冠状动脉损害的儿童川崎病患者成人后的管理及治疗】 川崎病的主要危险在于其心血管系统并发症,尤其是冠状动脉损害,包括冠状动脉瘤、冠状动脉狭窄、血栓形成及血管闭塞等。此外,川崎病尚有心肌炎、瓣膜损害、心包炎等其他心血管并发症。日本全国川崎病流行病学调查指出,未经过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治疗的川

腹腔镜下腹腔高位隐睾下降术

小手术大技术微创治隐睾首选腹腔镜睾丸没有在阴囊内,而是在“肚子里”“安了家”,医学上称之为隐睾症。上海九洲微创泌尿外科专家对隐睾患者做了最直观的解释,隐睾是可以早期得到有效处理的,并因此可以防止其成年后对性和生育能力的损害,因而关键是要抢时间,务必要尽早完成治疗过程。上海九洲医院微创泌尿外科在根据十多年的临床经验,不断吸取传统与现代医学精华,率先开展的腹腔镜下腹腔高位隐睾下降术,为泌尿外科微创手术临床诊疗做出了极大贡献。 【隐睾症状分析】揭开隐睾症神秘面纱 隐睾是指男婴出生后单侧或双侧睾丸未降至阴囊而停留在其正常下降过程中的任何一处,也就是说阴囊内没有睾丸或仅有一侧有睾丸。这是男性生殖器官先天性异常中最常见的一种疾病。 隐睾症症状 临床上把隐睾又分为高位隐睾和低位隐睾,通过把睾丸位于腹股沟管内环以上的隐睾症称为高位隐睾。调查数据显示,高位隐睾约占先天性隐睾的15%,由于其复杂的解剖学因素,临床处理起来比较棘手。近年来,随着泌尿外科学的发展与进步,对高位隐睾症的治疗多采用业内领先的微创术。 【警惕隐睾危害】及时治疗是关键 上海九洲医院专家介绍到,隐睾是常见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如不及时治疗,在成年后会给男性带来严重的身心影响,如造成男性生育能力低下或不予、睾丸扭转、睾丸恶变等。因而,专家提醒广大家长的是,明确并警惕隐睾症的危害,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治疗。临床上隐睾常见危害有以下几类: 一、产生心理障碍:阴囊里没有睾丸,外生殖器形态的变化,会使患者自卑,不愿去公共浴室洗澡,出现心理异常; 二、影响性功能:睾丸发育受阻,性激素分泌不足,则可影响以后的性功能; 三、极易发生恶变,隐睾由于生长环境改变以及发育上的障碍,使睾丸细胞发生恶变,而形成恶性肿瘤,其发生癌变的可能是正常睾丸的35倍; 四、容易发生损伤:由于睾丸未在阴囊内,隐在腹股沟区,位置浅表,稍有撞击或外伤,便容易发生损伤,产生疼痛;

隐睾的护理常规

隐睾护理常规 (一)定义 隐睾是指男婴出生后单侧或双侧睾丸未降至阴囊而停留在其正常下降过程中的任何一处。也就是说阴囊内没有睾丸或仅有一侧有睾丸。 (二)临床表现 1、结节 2、隐睾,患侧阴囊扁平,单侧者左、右侧阴囊不对称,双侧隐睾阴囊空虚瘪陷(三)护理诊断/护理问题 1、发热——与伤口感染有关 2、疼痛——与伤口及患儿承受能力有关 3、排尿形态改变——与患儿不敢排尿、害怕疼痛有关 4、潜在并发症——伤口感染、出血,与伤口有关 5、恐惧——与缺乏疾病知识、患儿无安全感有关 (四)观察要点 1、生命体征 2、心理状况 3、伤口情况 (五)护理措施 1、术前护理 (1)执行泌尿外科术前护理常规。 (2)用1:5000高锰酸钾或0.1%新洁尔灭清洗会阴部。 (3)做好心理护理。 2、术后护理 (1)术后检查患儿神志、瞳孔,如神志未完全清醒,应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防止误吸。 (2)给予心电监护、低流量吸氧、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有异常及时处理。 (3)输液管的各连接处紧密衔接,并注意保护补液肢体,避免患儿完全清醒时躁动不安,拔脱留置针管,必要时用输液泵控制输液速度,确保液体入量。

(4)术后应平卧位10-14 d,患侧下肢外展位,避免增加腹压,影响手术部位的愈合,若取半卧位,膝下应垫一软枕,以松弛腹肌,减轻腹部张力,卧床时勿屈曲髋关节,以免睾丸牵引松弛致睾丸退缩。 (5)术后6 h可进流质饮食,第2天进易消化、含纤维素高的饮食,并注意多饮水,多吃蔬菜、水果,因术后卧床时间较长,肠蠕动慢,水分被肠道吸收引起大便干燥,易发生便秘。 (6)由于渗出与血肿易引起细菌生长,因此术后应使用抗生素以预防感染,必要时加强引流以减少感染的发生。 (7)保持会阴部伤口敷料清洁干燥,被染湿时应及时通知医护人员更换,防止切口感染,伤口疼痛剧烈时,可用深呼吸、呵气等方法减轻疼痛,无效时可适量给予镇痛药、镇静药物予以止痛,同时可增加抚摩、话语安慰等护理干预措施。(六)健康教育 1、心理指导 能够专心倾听患者家属的陈述,帮助家长更好的交谈,鼓励家长提出疑问,认真解答疑问。通过对家长的心理护理和心理支持,消除了患者家属对医疗护理工作中存在的疑问,能够主动地配合护理和治疗,并主动影响患儿的心理,使患儿易于接受护士的护理,愿与护士进行交流,使护理计划得以顺利进行。 2、健康指导 (1)注意保暖,防止受凉引起感冒、咳嗽,痰较多时,行雾化吸入1-2次/日。(2)术后由于局部炎症反应、渗血和组织渗出,阴囊可出现红肿或痛性的硬质包块,应向家长充分解释,减少顾虑,术后过早下地活动易造成阴囊内渗出增加,因此不宜过早下地活动。 3、出院指导 (1)术后三个月内不宜参加重体力劳动。 (2)进食高蛋白质,高维生素、易消化、纤维素丰富的饮食,提高机体抵抗力,预防便秘。 4、健康促进 (1)保持愉快的心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如出现伤口疼痛,应及时就诊,定期随访。

隐睾症的并发症有哪些

隐睾症的并发症有哪些 *导读:隐睾症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男科疾病,很多患者由于自身缺陷或者是发现不及时结果导致很多并发症,这些并发症的危害…… 隐睾症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男科疾病,很多患者由于自身缺陷或者是发现不及时结果导致很多并发症,这些并发症的危害也是相当的大的,所以患者要自己注意,及时治疗隐睾症及其所引发的并发症,摆脱这类疾病的危害。那么隐睾症的并发症都有哪些呢?一起看一下。 *(1)不育症:正如我们所知道的,正常情况下,阴囊温度低于体温2℃~3℃左右,这种温度差异乃是确保精子发生的重要条件之一。而双侧隐睾病人由于睾丸不在阴囊内,其与体温的温度差异也随之消失,而温度的升高可使睾丸上皮萎缩,从而阻碍精子发生,产生不育。单侧隐睾从婴儿出生后第二年起,对对侧正常位置的睾丸也有损害,故不及时治疗,也可能影响生育。 *(2)疝:多是由于睾丸下降不全而使腹膜鞘突不能闭合,致使腹腔内容物循路下降所致。疝作为隐睾的合并症,国内报道在50左右,国外报道高达66~97。 *(3)精索扭转:可能是提睾肌收缩过强,睾丸引带发育不良,睾丸移动度过大引起。据统计,有精索扭转的病人中约50患隐睾症。

*(4)睾丸创伤:位于腹股沟处的睾丸,因其位置表浅,且腹股沟后壁比阴囊坚硬而且无弹性,缺乏缓冲性,故易受创伤。 *(5)恶性变:隐睾发生恶变的机会多于正常位置的睾丸,大约是30~50倍。另外,单侧隐睾症病人的另一侧睾丸肿瘤的发生率也高于正常人。 *(6)精神创伤:阴囊内无睾丸可引起患者精神上的创伤,并有自卑感。 隐睾症不仅会给人带来生理上的危害,还会带个人们许多精神上的困扰。所以广大男性要注意日常的预防和检查,从根源上预防和杜绝这种疾病的危害。一旦患有隐睾症也不要害怕,及时的就医,相信会治愈隐睾症。

儿科专业期末考试试题

儿科理论考试第一套试题 一、多选题:(50分,每题1分) 1.婴儿期易患消化紊乱、营养不良的原因是:(A) A.生长发育最迅速,但消化功能未成熟B.母乳不足 C.婴儿偏食D.未及时添加辅食 E.呕吐 2.学龄前期应注意预防哪些疾病?(E) A.龋齿B.缺铁性贫血C.寄生虫病 D.A和B E.A和B和C 3.麻疹疫苗初种年龄为:(E) A.出生后1~2天B.5个月C.6个月 D.7个月E.8个月 4.在妊娠的哪一时期,对母亲的不利因素最容易造成胎儿的先天畸形?(A)A.妊娠早期B.妊娠中期C.妊娠晚期 D.妊娠早中期E.妊娠中晚期 5.青春期生长发育最大特点是:(D) A.体格生长减慢B.神经发育成熟C.内分泌调节稳定D.生殖系统迅速发育,并渐趋成熟E.淋巴系统发育高峰 6.最能反映骨骼发育的重要指标是:(E) A.头围B.胸围C.牙齿数D.坐高E.身长 7.下列哪一条是符合于牙齿的一般正常发育的?(D A.乳牙共24只B.最晚于8个月时开始出乳牙 C.9岁开始换牙D.乳牙数=月龄-(4~6) E.乳牙最晚于1.5岁出齐 8.先天性心脏病出现左上肢及下半身紫绀、杵状指时,首先考虑是:(C)A.房间隔缺损 B.室间隔缺损

C.动脉导管未闭D.法乐氏四联症 E.大血管错位 9.以下哪一种病毒是小儿最常见病毒性肠炎致病原:(A) A.轮状病毒B.腺病毒C.柯萨奇病毒D.埃可病毒E.诺伏克病毒 10.口服补液盐中葡萄糖的作用是:(D) A.调味B.增加渗压C.营养 D.有利于Na+和水吸收E.改善肠道微生态 11.中度脱水第一日补液量是:(C) A.60~90 ml/kg B.90~120 ml/kg C.120~150 ml/kg D.150~180 ml/kg E.180~210 ml/kg 12.6个月小儿,咳嗽2天,发热1天,T 38℃,痰多,两肺少量大、中湿罗音,最可能是:(B) A.肺炎B.支气管炎C.上呼吸道感染 D.支气管扩张E.哮喘 13.9个月的婴儿未接种过卡介苗,结素试验呈阳性反应多表示:(E) A.对结核有免疫力B.近3周内初次感染结核 C.不会感染结核D.体内有陈旧性结核病灶 E.体内有活动性结核病灶 14.结脑最可靠的诊断依据是:(E) A.脑脊液静置24h有薄膜形成B.脑脊液改变呈糖和氯化钠同时降低 C.脑脊液外观呈毛玻璃状D.脑脊液中呈细胞数增多,淋巴细胞占大多数 E.脑脊液查到结核杆菌 15.根据WHO及我国暂定的标准,贫血是指:(E) A.新生儿Hb<145g/L B.1~4个月Hb<90g/L C.6个月~6岁Hb<110g/L D.6~14岁Hb<120g/L E.以上均是

高位隐睾下降固定术

高位隐睾下降固定术 内容来源:广东医学院附属生殖医学中心(https://www.doczj.com/doc/4c15021942.html,) 一、概述 胚胎早期,睾丸位于膈下平面的腹膜后间隙,妊娠第2个月开始睾丸自腹膜后逐渐下降;在第6个月时,睾丸下降至腹股沟内环扣,第7个月睾丸随腹膜鞘突降至腹股沟管,再第8个月末降至阴囊内。但也有部分婴儿于出生后短期内才降入阴囊。 隐睾又称睾丸下降不全,是指睾丸停留在下降途径上的任何位置,临床上分为高位隐睾 和地位隐睾。睾丸异位是指睾丸位于生理下降通道旁,如在耻骨联合上方。 在睾丸下降时程中,早产儿的隐睾(睾丸在阴囊外)发生率是30.3%,使正常成熟儿的6倍,在出生后第一年末仍约有1.8%的小儿科观察到隐睾。 滑动睾丸和游走睾丸是隐睾的特殊类型。前者睾丸位于外环扣高度,通过手法操作可使其下降至阴囊,但因为精索较短,松手后睾丸又回到原来的位置。游走睾丸的精索很长,由于异常的睾提肌或未闭合的鞘突使睾丸在阴囊内或阴囊外游走而可扪及。 隐睾常伴有睾丸恶性变、睾丸扭转的危险,易致睾丸萎缩而影响生育。 隐睾的主要治疗方法是睾丸固定术。因为隐睾患者的生殖细胞很早受损,在2岁末即可发生,所以手术应在2岁前完成。

二、适应证 1、无机械性障碍的隐睾经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仍未下降者。 2、下降途径存在机械性障碍者,如合并有腹股沟疝的隐睾。 3、异位睾丸。 4、成人隐睾,若单侧隐睾的睾丸已高度萎缩,以防睾丸恶性变,应行睾丸切除,否则应行睾丸固定术。 5、鞘突未闭合。 三、术前准备 1、术前应明确睾丸的位置。通过平卧位和站立位的扪诊,90%以上的隐睾可在阴囊上或腹股沟管区域找到,而未扪及到睾丸的隐睾定位可先通过联合应用超声波、磁共振和CT 来帮助发现。静脉造影术和腹腔镜检查尽管对确认腹腔睾丸有较高的成功率,但由于有侵入创伤而只能在其他的方法失败后才应用。 为鉴别双侧腹腔内隐睾与无睾症应进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试验。方法是第一天测定基础睾酮浓度后,用β-hCG刺激3天,第4天血浆睾酮水平升高不超过20ng/100ml,表明两侧无睾丸。 2、术前1天剃去阴毛,清洗会阴部皮肤。 四、手术步骤 从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一横指处作平行于腹股沟韧带的皮肤切口,下止耻骨结节。 1、按上述要求做好切口后,仔细分离皮下组织,直至皮下环和腹外斜肌腱膜。剪开腹外斜肌腱膜,显露腹股沟管。大多数隐睾位于腹股沟管内。如需找不到睾丸,可打开腹股沟管。合并腹股沟疝者,睾丸可能位于腹腔内,适当增加腹压,可见睾丸随疝囊进入腹股沟管内。 2、松解睾丸及精索切断睾丸系带,切开睾丸鞘膜,检查睾丸、附睾及输精管,切除多余的睾丸鞘膜,将睾丸鞘膜翻转连续缝合鞘膜边缘。将精索鞘膜从精索上完全剥离,使精索充分游离松解至睾丸能牵至耻骨联合以下。 3、关闭腹膜鞘状突如鞘膜与腹腔相通,则应在内环处将鞘状突做荷包缝合关闭。注意不要损伤输精管和精索血管。合并有腹股沟疝时,应做疝修复术。 4、扩大阴囊,建造睾丸囊腔用示指经切口的腹壁深筋膜深面向阴囊分离,扩张阴囊腔,直达阴囊底部。 5、固定睾丸用中号丝线将睾丸下极白膜或系带缝扎在建造的睾丸腔底部肉膜内面,使

隐睾标准病例模板

隐睾标准病例 病史 入院医嘱 2002年9月29日10:30 孙卫兵副主任查房 今日XXX主治医师查房,看过病人后,分析意见如下: 目前诊断:右侧隐睾 诊断依据:1.病史发现右侧阴囊空虚两年 2.查体男性外阴,阴茎阴囊发育尚可,无阴茎阴囊倒位。左侧阴囊内可触及睾丸,大小、质地正常;右侧阴囊空虚,未及睾丸。右腹股沟区外环口上方可及一2cm×1.5cm包块,质中,边界清,活动度好,疑似睾丸。 3.辅助检查暂缺 鉴别诊断:1.睾丸上缩:因天气寒冷或患者精神紧张,刺激提睾肌收缩,使本来已下降的睾丸上缩至阴囊上方或腹股沟管,和隐睾很相似,但当温度上升或精神恢复平静后再检查,可将睾丸推入阴囊病能再阴囊内停留一段时间,这种现象称为睾丸上缩;需与隐睾相鉴别。

2.睾丸异位:是指睾丸已出腹股沟管外环,但未入阴囊,而是位于腹外斜肌腱外、会阴部、腹部、阴茎以及对侧阴囊内。 诊疗计划:1.完善各项入院常规检查 2.拟定手术方式,择期手术治疗。 2002年10月30日9:30 术前小结 手术志愿书 手术步骤和经过: 1.麻醉成功,平卧位,术区碘伏消毒、铺巾。贴保护膜。 2.取右侧腹股沟切口,长约4厘米。分层切开皮肤,皮下,暴露腹外斜肌腱膜,寻及外环,切开腹外斜肌腱膜,无神经副损伤。 3.于腹股沟管中段寻及隐睾。切开睾丸鞘膜突,见右侧睾丸附睾大小,形态无异常。 4.于右侧腹股沟内环处将睾丸鞘膜囊与精索分离,并横断睾丸鞘膜囊。在鞘膜囊高位4号丝线作一荷包缝扎。 5.用锐性与钝性分离相结合的方法将精索上的纤维结缔组织仔细分离将精索松解。钳夹切断睾丸引带,并切开精索外侧韧带使得精索移向内侧。 6.精索充分游离后,使得隐睾可以无张力置入阴囊内。 7.手指在腹壁深筋膜的深面向阴囊内进行分离,直达阴囊的底部。 8.在阴囊中部切开阴囊皮肤,用血管钳在阴囊与肉膜间分离出一个足够容纳睾丸的间隙。切开肉膜层。将右侧隐睾通过肉膜口牵引入肉膜外间隙。精索无扭转。1号丝线缝合肉膜切口,仅容精索通过,防止睾丸之回缩。 9.彻底止血,清点纱布器械无误后,分层缝合腹股沟切口及阴囊皮肤切口,外敷无菌敷料。

川崎病常见的并发症有哪些

川崎病常见的并发症有哪些 川崎病常见的并发症 川崎病有什么并发症 一、并发病症 1、心脏血管系统侵犯这是造成川崎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在急性期可能引起心肌炎、心包膜炎,导致心脏衰竭或心律不整。 2、冠状动脉病变日本1009例川崎病观察结果显示,一过性冠状动脉扩张占46%,冠状动脉瘤占21%。应用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冠状动脉扩张在发病第3天即可出现,多数于3~6月内消退。发病第6天即可测得冠状动脉瘤,第2~3周检出率最高,第4周之后很少出现新的病变。冠状动脉瘤的发生率为15~30%,临床心肌炎的存在并不预示冠状动脉受累。大多数冠状动脉瘤呈自限性经过,多数于1~2年内自行消退,特别是常见的直径小于8mm的中小型冠状动脉瘤。至于直径超过8mm以上的巨大冠状动脉瘤,日后追踪经常无法完全消失,容易形成血栓造成急性心肌梗塞或冠状动脉瘤破裂,两者皆可能引起猝死。与冠状动脉瘤有明确相关的一些危险因素包括发病年龄在1岁以内、男孩、持续发热超过14天、贫血、白细胞总数在 30×109/L以上、血沉超过100mm/h、C反应蛋白明显升高,血浆白蛋白减低和发生体动脉瘤者。本病的冠状动脉病变以累及其主干近端,左前降支最多见,其次为左回旋支少见。罕见孤立的远端动脉瘤。一般将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的程度分为四度:①正常(0度):冠状动脉无扩张。②轻度(Ⅰ度):瘤样扩张明显而局限,内径4mm。③中度(Ⅱ度):可为单发、多发或广泛性,内径为4~7mm。④重度(Ⅲ度):巨瘤内径≥8mm,多为广泛性,累及1支以上。发生率约为5%,愈后不良。故有冠状动脉病变者应密切随访定期复查超声心动图。通常在发病4周内每周检查1次,以后2月、半年复查,然后根据病变程度至少每年复查一次。对有症状的病人及冠状动脉严重受累者应作冠状动脉造影检查。造影检查可准确评估冠状动脉狭窄及闭塞程度及远端病变。因导致端堵塞血管腔可发生一过性心肌缺血,心室颤动等严重并发症。冠状动脉造影的适应证为:①有心肌缺血症状。②持续心脏瓣膜病变。③X-线平片示冠状动脉钙化。④超声心动图显示持久的冠状动脉瘤。 3、胆囊积液可能在疾病发作后两星期内出现,多出现于亚急性期,可发生严重腹痛,腹胀及黄疸。在右上腹可摸到肿块,腹部超声检查可以证实。大多自然痊愈,通常不需特别的治疗,偶可并发麻痹性肠梗阻或肠道出血。 4、关节炎或关节痛发病两星期内出现关节痛或关节炎,有文献报告甚至症状可持续达4个月之久。常发生于急性期或亚急性期,大小关节均可受累,约见于20%病例,随病情好转而痊愈。 5、神经系统改变由于血管炎,在急性期本病可引起无菌性脑脊髓膜炎、面神经麻痹、听力丧失、急性脑病和高热惊厥等,临床多见,恢复较快,愈后良好。部分患儿颅压增高,表现前囱隆起。少数患儿颈项强直,可有嗜睡、双眼凝视、昏迷等意识障碍。临床症状多在数日内消失。恢复期则易引起的肢体瘫痪,遗留后遗症,但较为少见。 6、其他并发症肺血管炎在X线胸片显示肺纹一增多或有片状阴影,偶有发生肺梗塞。急性期可有尿道炎,尿沉渣可见白细胞增多及轻度蛋白尿。虹膜睫状体炎较少见。约2%患者发生体动脉瘤,以腋、髂动脉多见。偶见指趾坏疽。此外,还有肝功能指数上升、黄疸、腹泻、血清白蛋

川崎病

川崎病 单选题: 5年以内: 1.川崎病的主要死亡原因(C) A脑出血B肺出C心肌梗死D心律失常 2.冠状动脉瘤常在疾病的第(B)发生。 A1-3周B2-4周C2-3周D1-2周 3.川崎病危害最严重的是(B) A球结膜口腔黏膜充血B冠状动脉瘤破裂C手足硬肿D淋巴结肿大 4.某川崎病患儿丙球治疗中,T:38℃,正确的处理( B ) A减慢滴速 B 立即停药,汇报医生遵医嘱处理 C 继续输注,无需处理 D行物理降温,继续输注。 5年以上: 1.川崎病最有意义的诊断项目是(D) A发热 B“杨梅舌” C淋巴结肿大 D指(趾)端和甲床交界处有膜状或片状脱皮 2.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瘤形成的检查项目是(D) A心电图BC反应蛋白C心肌酶增高D超声心动图 3.川崎病治疗的首选药物是(B) A双嘧达膜B阿司匹林C丙种球蛋白D糖皮质激素 4.川崎病患儿使用过丙球后几个月内不能接种水痘、风疹、麻疹等疫苗:( D ) A 5个月 B 8个月 C 9个月 D 11个月 多选题: 5年以内:

1.川崎病的主要临床表现(ABCD) A发热B皮疹C双眼球结膜充血D颈淋巴结肿大E心肌炎 2.川崎病的护理措施中,正确的是(ABCDE) A川崎病患儿饮食清淡、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饮食B鼓励患儿多饮水 C保持皮肤清洁,剪短指甲,以免抓伤和擦伤D对半脱的痂皮用干净的剪刀剪除,切忌强行撕脱。E口唇干裂的患儿,可以涂护唇油。 3.川崎病的常见护理诊断(ABCE) A体温过高B皮肤完整性受损C口腔黏膜受损D疼痛E潜在的并发症:心脏受损 4.阿司匹林是川崎病首选治疗用药,可发生哪些不良反应:(BCDE) A 发热 B 恶心 C 呕吐 D 腹痛 E 胃溃疡出血 5年以上: 1.川崎病的临床表现中,应为(ACDE) A 发热、高达38-40℃,持续1-2周 B 全身出皮疹,并可见水疱及结痂 C手足皮肤广泛硬性水肿,关节肿胀、疼痛和关节僵直 D指(趾)端膜状脱皮 E双眼球结膜充血 2.川崎病的护理措施中,正确的是(ABCDE) A川崎病患儿饮食清淡、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饮食B鼓励患儿多饮水 C保持皮肤清洁,剪短指甲,以免抓伤和擦伤D对半脱的痂皮用干净的剪刀剪除,切忌强行撕脱。E口唇干裂的患儿,可以涂护唇油。 3.川崎病的常见护理诊断(ABCE) A体温过高B皮肤完整性受损C口腔黏膜受损D疼痛E潜在的并发症:心脏受损 4.川崎病患儿使用过丙球后11个月内不能接种哪些疫苗:(ACDE) A 水痘 B 百白破 C 腮腺炎 D风疹 E麻疹

川崎病知识点

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症 【概述】 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症又称川崎病,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变为主要病理的急性发热性出疹性小儿疾病。1967年日本川崎富作医生首次报道。由于本病可发生严重心血管病变,引起人们重视,近年发病增多,已取代风湿热为我国小儿后天性心脏病的主要病因之一。川崎病的病因至今未明,它所引起的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均不足虑,因为这都是一过性的。其严重危害是对心脏、血管的损害,是永久性的,发病率为13~20%,主要累及冠状动脉,表现为冠状动脉炎、冠状动脉扩张、冠状动脉瘤、冠状动脉栓塞等。冠状动脉是供应心肌的血管,出现血栓易引起心肌缺血,导致心绞痛及心肌梗塞的发生;一旦冠状动脉瘤不慎破裂,还会引发猝死。当然,除心脏症状外,还累及肾脏、消化道出现腹痛、腹泻,尿检还可发现白细胞及蛋白。川崎病多见于8个月到4岁之间的小朋友,偶尔会有8~9岁的大孩子患病,一般在夏季和冬季发病。 【诊断】 日本MCLS研究委员会(1984年)提出此病诊断标准应在下述六条主要临床症状中至少满足五条才能确定:①不明原因的发热,持续5天或更久;②双侧结膜充血;③口腔及咽部粘膜弥漫充血,唇发红及干裂,并呈杨梅舌;④发病初期手足硬肿和掌跖发红,以及恢复斯指趾端出现膜状脱皮;⑤躯干部多形红斑,但无水疱及结痂;⑥颈淋巴结的非化脓性肿胀,其直径达1.5cm或更大。但如二维超声心动图或冠状动脉造影查出冠状动脉瘤或扩张,则四条主要症状阳性即可确诊。 近年报道不完全性或不典型病例增多,约为10%~20%。仅具有2~3条主要症状,但有典型的冠状动脉病变。多发生于婴儿。典型病例与不典型病例的冠状动脉瘤发生率相近。一旦疑为川崎病时,应尽早做超声心动图检查。 【治疗措施】 急性期治疗 1.丙种球蛋白近年研究已证实早期静脉输入丙种球蛋白加口服阿司匹林治 疗可降低川崎病冠状动脉瘤的发生率。必须强调在发病后10天之内用药。用法为每日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400mg/kg,2~4小时输入,连续4天;同时加口服阿司匹林50~100mg/kg·d,分3~4次,连续4天,以后闰至5mg/kg·d,顿服。

川崎病

健康在线》—小儿川崎病的介绍 时刘莎:我们刚才说的预防就是得了川崎病以后,不让它再进一步发展,或者是不让它严重发展到冠状动脉瘤的出现。您看,如果是看晚了,或者是诊断有错误的话,这孩子遭了罪,家长花了钱,最后结果还不好,我们前面已经说到了,说小朋友,家长带小朋友找到了杜医生,杜医生也给他做了几项检查,那通常川崎病的诊断,会很快就能出结果吗?就是您在看到这个小患者,到做完检查以后,一天之内足以能确定他是不是川崎病了是吧? 杜忠东:对,这应该很容易,通常血常规一般有的时候,快的时候,半个小时,一刻钟就有结果了。超声呢,超声我刚才讲,超声是做,主要是我们来评估他这个病的严重程度,有没有冠状动脉的情况,但是它不是一个绝对的诊断指标,如果超声是正常的,他同时有其他的表现,我们比如医生觉得像川崎病,这个也是可以诊断的,因为我刚才讲,只有不到20%的超声会有表现的。但如果一旦发生超声的改变,这个我们治疗都非常积极,一定要住院,要治疗。 刘莎:咱们接下来说,这位小患者,如果他已经确诊就是川崎病的小患者。那这时候您刚才也提到了一点,您说一定要住院进行治疗是吧? 杜忠东:对。 刘莎:这个时候住院都采取大致的哪些治疗方案?可能有一些医院他们是不能够同意家长来全程陪护的,咱们在这儿也做一个介绍,让家长朋友们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把心放下来。 杜忠东:好的,川崎病我们现在是不成文的要求,就是一旦要诊断川崎病,都要受住院治疗,因为在门诊,它主要有一种药是血液制品,刚才讲的丙种球蛋白,这种一般就要住院来输。因为本身第一这个,我们非常,第一个这个药比较贵,第二这个药,它本身是血液制品,所以一定要做一些检查,注意孩子的用药安全,还有一个就是,这个药本身有一些,可能会发生过敏,所以这个要求一定要住院治疗。 刘莎:利于观察,也利于看看这个药对孩子到底适合不适合,这是我们说到的开始用药了。那如果要是说经过了及早的治疗,小儿川崎病这个症状会在多长时间全都消失? 杜忠东:实际上如果正规的治疗,如果用了丙球,通常我们都一次大剂量的丙球,比如用两克,直接就输到静脉里面,用了以后再加上阿司匹林,通常一般就是24小时之内,他的体温就会退烧的,然后这个孩子的精神马上就会见好,整个状况往往家长都比较高兴,也有个别的情况,我们统计,在北京差不多12.8%,就是13%的病人用了丙球以后,他的烧不会完全退,有的时候退烧以后,36小时又发烧了,这个情况就是叫,过去叫难治性川崎病,现在实际上就是,这种情况就是,一个我们要除外其他病的可能,因为我们在诊断川崎病的时候,主要根据症状来诊断的,它没有特异的方法,有的时候其他病也会有这些表现,医生一定要重视,要除外其他的病。第二就是我们通常这种情况可以再用一次丙种球蛋白,就是再输一次丙种球蛋白。 刘莎:两次丙种球蛋白这种输液的治疗,那这样的一个治疗周期,构造住院治疗周期,通常都是多长时间?咱们是说治疗状况比较好的那些小患者,就是你说的绝大部分的小患者。 杜忠东:通常我们一般的,现在治疗,根据每个孩子的情况,一般就是在一周,最多可能在两周,一般的一周之内就应该能好的。 刘莎:那我感觉可能家长去探望小患者的时候,真是一天一个样,一天一个样,一天一天比一天好,是不是这种感受? 杜忠东:应该是吧。 刘莎:如果是小朋友经过这样的治疗以后,没有发现有冠状动脉瘤的产生,这时候是不是可以办出院手续了? 杜忠东:对,一般就是我们要求,过去适应期,我们要求一定要等到他的炎性指标,比

川崎病

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MCLS (川崎病KD) 川崎病是一种病因未明的血管炎综合症。以幼儿多发,临床特点为发热、皮肤粘膜病损和淋巴结肿大。由于近几年来本病有增加发病的趋势,临床误诊较多,本症早期治疗效果较好。 川崎病不会危及生命但会死于其并发症,通常严重的并发症为心肌梗死,并发症的演变过程:早期心衰—→心律失常—→冠脉扩张—→后期心梗。 一.病因(具体为以下几种,依据可能不足) 1.感染:β-溶血琏球菌,EB病毒。 2.免疫反应:急性期都有免疫失调的情况,可能与一定宿主感染多种病原引发的免疫介导有关。 3.其他:与药物,化学元素物质过于敏感有关。 二.病理变化(分四期) 1.初期(1-2周):全身小动脉炎症,可见到冠状动脉外膜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侵润,此为早期表现,程度最轻。 2.极期(2-4周):此期最危险,易致死亡,表现为全程血管炎,细胞内膜侵润,此期过后基本形成冠状动脉瘤,血管内膜增生、肥厚,此期过后基本无动脉瘤出现。 3.肉芽肿期(4-7周):血管炎症消退,内膜肉芽组织增生,血管内膜肥厚更加进一步。 4.陈旧期(7周-4年):瘢痕形成,血管多为冠状动脉狭窄,易致血栓形成-→致使心肌梗死为川崎病致死的主要原因,另可引起动脉瘤破裂(狭窄-→心脏代偿收缩-→动脉壁压力增大-→动脉瘤破裂) 三.临床表现 发病年龄1个月~13. 8岁,平均2.6岁,中位年龄2. 0岁。发病高峰年龄为1岁, 87·4%患儿<5岁,79·8%患儿<4岁, 67·2%患儿<3岁, 49·3%患儿<2岁,21·5%患儿<1岁。男716例,女391例,男:女=1. 83:1,病程1-67天,平均6-7天。有流行年份和季节分布特点,春夏多见,除主要表现外,部分患儿出现卡介苗接种部位红肿、肛门周围脱皮脱屑等其他表现,但这些表现较6个主要症状少见,且主要出现在3岁以下小儿,对婴幼儿不典型KD诊断有帮助北京小儿川崎病协作组发热仍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而多形性皮疹取代淋巴结大成为最少见的临床特征。(北京小儿川崎病协作组) (一)主要症状和体征 1.发热:38-40°呈稽留热,持续1-2周。就像SARS必有发热一样,且发热5天以上,抗生素治疗无效。 2.皮肤粘膜: (1)皮疹:向心性,多形性,同一期内可有几种皮疹,如荨麻疹样,麻疹样,深红色,猩红热样皮疹,但无疱疹。 (2)肢端的变化:指(趾)呈梭形肿胀,关节酸痛,僵直(类似于类风湿小关节病变的表现),手足硬性水肿(按压较硬),以上为发热期。当体温退后,肢端肛周成块脱皮。

川崎病

川崎病 【概述】 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症(muco-cuta-meous lymph node syndrome,MCLS)又称川崎病(Kawasaki d iseaes),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变为主要病理的急性发热性出疹性小儿疾病。1967年日本川崎富作医生首次报道。由于本病可发生严重心血管病变,引起人们重视,近年发病增多,1990年北京儿童医院风湿性疾病住院病例中,川崎病67例,风湿热27例;外省市11所医院相同的资料中,川崎病为风湿的2部。显然川崎病已取代风湿热为我国小儿后天性心脏病的主要病因之一。目前认为川崎病是一种免疫介导的血管炎,暂编入结缔组织疾病篇内。 【诊断】 日本MCLS研究委员会(1984年)提出此病诊断标准应在下述六条主要临床症状中至少满足五条才能确定:①不明原因的发热,持续5天或更久;②双侧结膜充血;③口腔及咽部粘膜弥漫充血,唇发红及干裂,并呈杨梅舌;④发病初期手足硬肿和掌跖发红,以及恢复期指趾端出现膜状脱皮;⑤躯干部多形红斑,但无水疱及结痂;⑥颈淋巴结的非化脓性肿胀,其直径达1.5cm或更大。但如二维超声心动图或冠状动脉造影查出冠状动脉瘤或扩张,则四条主要症状阳性即可确诊。 近年报道不完全性或不典型病例增多,约为10%~20%。仅具有2~3条主要症状,但有典型的冠状动脉病变。多发生于婴儿。典型病例与不典型病例的冠状动脉瘤发生率相近。一旦疑为川崎病时,应尽早做超声心动图检查。 【治疗措施】 急性期治疗 1.丙种球蛋白近年研究已证实早期静脉输入丙种球蛋白加口服阿司匹林治疗可降低川崎病冠状动脉瘤的发生率。必须强调在发病后10天之内用药。用法为每日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400mg/kg,2~4小时输入,连续4天;同时加口服阿司匹林50~100mg/kg·d,分3~4次,连续4天,以后闰至5mg/kg·d,顿服。 2.阿司匹林早期口服阿司匹林可控制急性炎症过程,减轻冠状动脉病变,但尚无对照研究表明阿司匹林治疗能降低冠状动脉瘤的发生率。服用剂量每天30~100mg·kg,分3~4次。日本医生倾向于用小剂量,其依据是在是在川崎病急性期服大剂量者认为急性患者对阿司匹林吸收减低和清除增加,用大剂量才能达到抗炎效果。服用14天,热退后减至每日3~5mg/kg,一次顿服,丰收到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3.皮质激素一向认为肾上腺皮质激素有较强的抗炎作用,可缓解症状,但以后发现皮质激素易致血栓形成,并妨碍冠状动脉病变修复,促进动脉瘤形成,故不宜单用强地松等皮质激素治疗。除非并发严重心肌炎或持续高热重症病例,可联合应用强地松和阿司匹林治疗,为控制川崎病的早期炎症反应一般不单用皮质激素。 恢复期的治疗和随后治疗 1.抗凝治疗恢复期病例用阿司匹林每日3~5mg/kg,1次服用,至血沉、血小板恢复正常,如无冠状动脉异常,一般在发病后6~8周停药。此后6个月、1年复查超声心动图。对遗留冠状动脉慢性期病人,需长期服用抗凝药物并密切随访。有小的单发冠状动脉瘤病人,应长期服用阿司匹林3~5mg/kg·d,直到动脉瘤消退。对阿司匹林不耐受者,可用潘生丁每日3~6mg/kg,分2~3次服。每年心脏情况。如超声心动图,临床资料或运动试验提示心肌缺血,应做冠状动脉造影。患者有多发或较大的冠脉瘤,应长期口服造影。患者有多发或较大的冠脉瘤,应长期口服阿司匹林及潘生丁。有巨瘤的患者易形成血栓、发生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可用口服法华令抗凝剂。这些病人应限制活动,不参加体育运动。每3~6月检查心脏情况,如有心肌缺血表现或运动试验阳性,应作冠状动脉造影,了解狭窄病变进展情况。患有1支或多支主要冠状动脉闭塞的病人,应长期接受抗凝治疗,反复检查心脏情况,包括心肌扫描、运动试验、冠状血管造影等,并考虑外科治疗。 2.溶栓治疗对心有梗塞及血栓形成的病人采用静脉或导管经皮穿刺冠状动脉内给药,促使冠脉再通,心肌再灌注。静脉溶栓1小时内输入尿激酶20000u/kg,继之以每小时3000~4000u/kg输入。冠状动脉给药1小时内输入尿激酶1000u/kg。也可用链激酶,静脉溶栓1小时内输入链激酶10000u/kg,半小时后可再用1次。以上药物快速溶解纤维蛋白,效果较好,无不良反应。

川崎病

川崎病 英文名称: Kawasaki’s disease 其他名称: 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 定义: 以全身性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小儿急性发热性疾病,发病可能与多种病毒、细菌、立克 次体、支原体等感染所致免疫异常有关。 应用学科: 免疫学(一级学科) ;免疫病理、临床免疫(二级学科) ;感染免疫(三级学科) 以上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 百科名片 川崎病是1967年日本川崎富作医师首选报道,并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疾病,又称皮肤黏膜淋 巴结综合征(MCLS),临床多表现:发热、皮疹、颈部非脓性淋巴结肿大、眼结合膜充血、 口腔黏膜弥漫充血、杨梅舌、掌跖红斑、手足硬性水肿等。
西医学名: 西医学名: 英文名称: 英文名称: 其他名称: 其他名称: 所属科室: 所属科室: 主要症状: 主要症状: 川崎病 Kawasaki’s disease 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 内科 发热, 皮疹, 颈部非脓性淋巴结肿大, 眼结合膜充血,口腔黏膜弥漫充血, 杨梅舌 主要病因: 主要病因: 多发群体: 多发群体: 病因不明 婴幼儿
目录 疾病简介 发病原因 1 临床表现疾病症状 1 疾病分期 1 分期症状 1 诊断鉴别疾病诊断 1 鉴别诊断 疾病治疗 1 疾病预后预防接种 专家观点
展开

疾病简介
川崎病是1967年日本川崎富作医师首选报道,并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疾病,又称皮 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MCLS),临床多表现:发热、皮疹、颈部非脓性淋巴结肿大、 眼结合膜充血、口腔黏膜弥漫充血、杨梅舌、掌跖红斑、手足硬性水肿等。 日 本曾 有三 次发 病 高峰 ,1979年15519例,1982年 15519例 ,1986年12847例 ,1973 年首先在日本国土以外的朝鲜半岛、中国及美、澳、欧洲相继发现;亚裔人发病较多, 日 本 民 族 尤 多 见 ; 多 发 生 于 婴 幼 儿 , 6-11月 为 发 病 高 峰 , 男 性 发 病 率 较 女 性 为 高 (1.35-1.5:1) ,复发率约1-3%,四季皆有发病,我国以春夏之交稍多发。 [1]
发病原因
川崎病的发病原因至今未明。根据以往数次小流行中,曾有家庭发病情况,临床 上又有许多表现酷似急性感染,提示似有病原体存在。但男婴较多,日本发生率高和 至今未找到直接致病病原体的现状,感染的说法不能完全确立。在所有病原菌中最受 关注的是链球菌,但至今从未由患儿体内分离到链球菌。也有人提到一种在禽兽间致 病的耶尔森(Yersinia)菌中的假结核型株感染?似与川崎病相关,但也无法找到确实 的证据。 [2]
临床表现
疾病症状
临床常以高热(39℃以上)为最初表现,热程在5天以上,一般为一、二周,有 的热退一、二天又高,热程长的可达三、四周,退热药仅短暂稍降。发热数日后掌跖 面红肿且痛,躯干部出现大小不一的斑丘疹,形态无特殊,面部四肢亦有,不痒,无 疱疹或结痂。发热数日两侧眼结膜充血,球结膜尤重,仅少数并发化脓性结膜炎,用 裂隙灯可能查到前虹膜睫状体炎。唇面红肿、干燥和皲裂,甚至有出血;舌常呈杨梅 舌,口腔粘膜充血,但无溃疡。当有发热并且看到眼、唇及皮疹表现时,基本可诊断 川崎病。 此外,50%~70%的川崎病早期有淋巴结肿大,一侧或双侧,非化脓 性,数日后消退,有时肿胀波及颌下,甚至有误诊为腮腺炎,淋巴结肿仅限于颈部前 三角,不痛,波及其他部位很少。病程第二周80%手、足部脱皮,为从甲床移行处开 始,部分婴幼儿可先表现为肛周脱屑,这一点需要特别注意。
疾病分期
川 崎病的 病程大 约 可分以 下四期 : 11-21天; ③恢复期:21-60天; ①急性期1-11天; ④慢性期:60天以后。 ②亚急性 期:
分期症状
急性期:高热、眼结合膜充血、皮疹、口腔改变、淋巴结肿大、烦躁、血沉快、

川崎病的护理查房

---------------------------------------------------------------最新资料推荐------------------------------------------------------ 川崎病的护理查房 川崎病的护理查房一.主持人: 大家好。 我们是儿科护理查房小组,祝各位护士姐妹们节日快乐,青春永驻。 我是儿科护士长饶建华,欢迎三位总长、各科护士长和各位老师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参加儿科组织的业务查房。 今天我们所查疾病史川崎病,我们的查房小组由主管护师: 黄晓燕,护师: 程萍、邹红梅、赵灯桂、陈君,护士;胡建英、彭群、柴群,助理护士: 李珍露,组成。 经过一再的筛选,选择了该病例,该病例在我们科还是比较罕见,但其发病率在全国已呈上升趋势,希望通过本次查房,共同提高该疾病的相关医学知识,共同探讨常规护理的措施和方法。 希望各位老师多多指导。 下面由责任护士邹红梅汇报简要病史。 二.责任护士邹红梅病史汇报: 患儿.37 床.张哲.男.2 岁,发热伴右颌下淋巴结肿大 4 天,在门诊给予头孢噻肟钠、阿奇霉素等治疗 3 天,仍高热不退。 以发热待查,川崎病?于 2019-3-07-10-30 收入住院。 1 / 14

入院时患儿神志清楚、精神差,体温在38.2℃,呼吸: 35 次/分,饮食减少,右颌下淋巴结肿大,双眼结膜充血,口腔及咽部充血,唇发红,双侧手、足肿胀,遵医嘱予以抗感染,抗血小板凝集,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 并完善各种辅助检查。 现为入院第 7 天,已退热2 天,体温36.8 ℃ 呼吸 30 次/分,患儿精神好,饮食渐增,淋巴结肿大及眼结膜充血已消退,口腔咽部充血已减轻,指、趾末端已有脱屑。 实验室检查报告如下;血常规: WBC: 11.49109 /L;N: 44.3%;L: 25.4%;PLT: 38010 9 /L;RBC: 3.71012 /L;Hb: 102g/L。 (2019-3-07)。 血沉:45mm/h。 (2019-3-07)HS-CRP:39.4mg/L。 (2019-3-07)抗 O:9.84IU/Ml。 风湿三项: 阴性。 (2019-3-07) B 超:

川崎病的并发症有哪些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川崎病的并发症有哪些 导语:对于川崎病患者来说,了解川崎病的并发症是非常有必要的,那么川崎病的并发症有哪些呢?接下来,本文就为大家介绍一些常见的川崎病的并发症 对于川崎病患者来说,了解川崎病的并发症是非常有必要的,那么川崎病的并发症有哪些呢?接下来,本文就为大家介绍一些常见的川崎病的并发症,仅供大家参考。想要了解川崎病的并发症有哪些的朋友可以一起来看一看哦!下面请大家看详细的介绍。 1、心脏血管系统病变。这是造成川崎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在急性期可能引起心肌炎、心包膜炎,导致心脏衰竭或心律不整。 2、冠状动脉病变。日本1009例川崎病观察结果显示,一过性冠状动脉扩张占46%,冠状动脉瘤占21%。应用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冠状动脉扩张在发病第3天即可出现,多数于3~6月内消退。发病第6天即可测得冠状动脉瘤,第2~3周检出率最高,第4周之后很少出现新的病变。冠状动脉瘤的发生率为15~30%,临床心肌炎的存在并不预示冠状动脉受累。 3、胆囊积液。可能在疾病发作后两星期内出现,多出现于亚急性期,可发生严重腹痛,腹胀及黄疸。在右上腹可摸到肿块,腹部超声检查可以证实。大多自然痊愈,通常不需特别的治疗,偶可并发麻痹性肠梗阻或肠道出血。 4、关节炎或关节痛。发病两星期内出现关节痛或关节炎,有文献报告甚至症状可持续达4个月之久。常发生于急性期或亚急性期,大小关节均可受累,约见于20%病例,随病情好转而痊愈。 5、神经系统改变。由于血管炎,在急性期本病可引起无菌性脑脊髓膜炎、面神经麻痹、听力丧失、急性脑病和高热惊厥等,临床多见,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