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网络与通信技术》习题集

《网络与通信技术》习题集

《网络与通信技术》习题集
《网络与通信技术》习题集

第一章概述

1.为什么网络通信的体系结构采用分层的模式,分层的原则和特点是什么?

2.简述OSI参考模型各层的功能与TCP/IP模型各层的功能,比较两者功能相对应的层。

3.局域网和广域网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4.简述在因特网模型中各层寻址的名称及各自的作用。

5.数据链路层与传输层的差错控制技术的主要差别什么?分析原因。

6.说明物理层、链路层、网络层及传输层的数据传输格式的名称,并解释每层数据传输格

式长短不同的原因。

7.物理地址、逻辑地址(IP地址)的表示方法?举例说明。

8.在下图中,计算机A经过LAN1、路由器R1和LAN2,发送一个报文到计算机D,分别

标明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每一跳接口的帧和分组的内容。

9.对上图,假定通信是在具有端口地址i的计算机A上的进程与具有端口地址j的计算机

D上的进程之间进行的,分别标明数据链路层、网络层和传输层每一跳的帧和分组的内容。

第二章数字通信基本原理

1.描述周期信号和非周期信号的带宽的特点。

2.解释信号带宽和信道带宽。

3.什么是基带信号和频带信号?基带传输和频带传输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4.对于比特流01001110,画出其单极性归零码、曼彻斯特码和相对曼彻斯特码的波形。

5.对于题4的比特流,画出振幅调制、频率调制和绝对调相和相对调相的调制波形图。

6.解释块编码的特点及其意义。

7.简述模拟信号数字化传输的基本过程。

8.在PCM中,如果要求最大相对量化误差小于0.05%,问应该选择几位输出的模/数转换

器?

9.给出噪声信道的最大传输容量的公式,分析各参数的之间的转换关系。

10.简述通信中常用的复用方式,其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11.简述同步时分复用和异步(统计)时分复用的各自特点。

12.对一带宽为100kHz的低通信号采样,每一样本的量化电平为1024。(1)计算数字化信

号的比特率。(2)计算这个信号的SNR dB。

13.利用光纤传输视频图像。屏幕的分辨率为640×480像素,每个像素为24比特。每秒发

送30帧画面,问需要多少的带宽?

14.用同步TDM来复用20路数字源,每个输入的速率为100kbps。每个输出时隙输出每个

源的1比特数据,每帧数据增加1比特同步数据。问:(1)输出帧的大小是多少比特?

(2)输出帧的速率是多少?(3)输出帧的持续时间是多少?(4)输出的数据率是多少?

15.解释数据报网络与虚电路网络中的路由表的记录为什么采用不同的格式?

16.详细说明数据报网络与虚电路网络的分组中地址的含义及其在数据传送过程中的作用。

17.分析虚电路网络的交换数据过程中,三个阶段使用的地址的含义,并解释其意义。

18.计算PCM30/32基群信号的数据传输速率。

第三章局域网与广域网

1.简述进行检错和纠错的核心概念是什么?利用传送一位开关量信息来说明检错的原理。

在局域网中是如何实现纠错功能的?

2.分析最小码距为5的线性码的抗干扰能力。

3.对于(7,3)循环码,求信息101的检验码,写出具体步骤。生成多项式为

432

=+++。

()1

g x x x x

4.比较分析噪声信道的三个自动重传协议(ARQ)的各自特点。

5.使用一个5位序号,在下列协议中,发送和接收窗口的最大尺寸分别是多少?1)停止

等待ARQ协议,2)回退N帧ARQ协议,3)选择性重复ARQ协议。

6.解释纯ALOHA和时隙ALOHA的冲突时间。

7.解释为什么ALOHA中冲突时间依靠每个帧的发送时间(T fr),而CSMA中依靠帧的传

播延迟时间(T p)?

8.带冲突检测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CSMA/CD)和带冲突避免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

(CSMA/CA)的工作原理。

9.为什么要将以太网的链路层分为两个子层?简述每个子层名称和功能。

10.解释以太网两个子层(逻辑链路控制层LLC和媒体访问控制层MAC)帧格式中每一部

分的含义。

11.为什么以太网的最小帧长不能小于64字节?(假设以太网的带宽为10Mbps,媒体最大

信号传输延迟时间为25.6sμ)。

12.一个以太网MAC子层从上层接收到1510个字节数据。这些数据能压缩在一个帧内吗?

如果不可以,那么要发送多少帧?每个帧中的数据大小是多少?

13.网络互联设备有哪些,各在通信模型的哪一层?并简述各自的功能。

14.网桥或路由器哪一个开销更大?解释你的结论。

15.与PDH比较,SDH传输网的特点是什么?解释SDH的帧格式。

16.解释SDH的复用工作原理。

17.举例说明SDH中STM-N帧的“字节间插”概念,再解释容器(C)、虚容器(VC)、支

路单元(TU)和管理单元(AU)的作用。

18.SDH网络的基本网元有哪些,各自的功能是什么?

19.简述ATM网络的特点;与SDH传输网比较,两者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20.简述ATM信元结构,及其在交换过程中有什么特点?

21.ATM在头部的前四个字节中使用8位HEC(头部纠错码)字段来控制差错。生成多项

式82

=+++。说明这是如何实现的。

()1

g x x x x

22.简述流量控制和差错控制的基本原理?举例分析成帧、流量控制和差错控制是怎样结合

起来协调工作的。

第四章 IP网络

1.IPv4地址中,掩码是什么?

2.在地址块中,网络地址是什么?如果有一个给定块中的地址,如何求网络地址?

3.在一个地址块中,已知一主机的IP地址是25.3

4.12.56/16,试问该块的起始地址和最后

地址是什么?

4.在一个地址块中,已知一主机的IP地址是182.44.82.16/26,试问该块的网络地址和有限

广播地址是什么?

5.用斜杠标记法(/n)写出下列掩码:

a)255.255.255.0;b)255.0.0.0;c)255.255.224.0;d)255.255.240.0

6.某一ISP被指派以120.60.4.0/22为起始地址的一个块,该ISP想要给100个组织机构分

配块,每个组织机构仅仅接收8个地址。设计这些子块,并对每一个子块用斜杠标记法表示;求这些块分配后还有多少可用地址?

7.数据链路层帧传递与网络层分组传递有何不同?

8.无连接服务和面向连接服务有什么不同?

9.IPv4头部中的哪一个字段在经过每一个路由器时都不一样?

10.对IPv4数据报,如果总长为1200字节而其中的1176字节是来自高层的数据,试计算

HLEN的值。

11.简述从IPv4到IPv6的过渡技术。

12.如果路由器R1的路由表是如下表所示,试求出网络的拓扑结构。

掩码网络地址下一跳地址接口

/27 202.14.17.224 ——m1

/18 145.23.192.0 ——m0

默认默认130.56.12.4 m2

13.分析下图路由器R1能否接收到目的地址为140.24.7.42的分组?说明理由。

14.路由器的转发技术有几种?简述各自的实现原理。

第五章端到端的数据传输

1.区别传输层的两种服务类型:面向连接的服务和无连接的服务。

2.说明UDP协议首部各字段的功能,深入分析为什么需要UDP协议来传输数据,而仅仅

使用IP协议是不行的?

3.比较UDP协议和TCP协议报文首部的异同之处。

4.为什么UDP和TCP在计算校验和时引入了伪首部?

5.下面是打印出来的十六进制格式的TCP头部:

05320017 00000001 00000000 500207FF 00000000

问题是:(1)源端口号;(2)目的端口号;(3)序列号;(4)确认号;(5)头部长度;

(6)段的类型;(7)窗口的大小。

6.简述拥塞控制和服务质量的关系。

7.开环拥塞控制的策略是什么?

第六章网络与通信技术在电力系统的应用

计算机文化基础_习题集(含答案)

《计算机文化基础(2014版)》课程习题集 西南科技大学成人、网络教育学院版权所有 【说明】:本课程《计算机文化基础(2014版)》(编号为01017)共有单选题,简答题,判断题, 填空题等多种试题类型,其中,本习题集中有[判断题]等试题类型未进入。 一、单选题 1. 美国第一台计算机采用的逻辑元件是() A、大规模集成电路 B、集成电路 C、晶体管 D、电子管 2.冯.诺依曼罗计算机的基本原理是() A、程序外接 B、逻辑连接 C、数据内置 D、程序存储 3.个人计算机属于() A、微型计算机 B、小型计算机 C、中型计算机 D、小巨型计算机 4.计算机的技术指标有多种,而最主要的应该是() A、语言、外设和速度 B、主频、字长和内存容量 C、外设、内存容量和体积 D、软件、速度和重量 5.在计算机技术中采用二进制,其主要原因是() A、由于计算机采用的器件决定,计算机采用了具有两种稳定状态的二值电路 B、二进制运算最简单 C、二进制数表示简单,学习容易 D、最早设计计算机的人随意决定的 6.计算机能够直接执行的程序是() A、应用程序 B、机器语言程序 C、源程序 D、汇编语言程序 7. ASCII码是对()进行编码的一种方案。 A、汉字 B、字符 C、图形符号 D、声音 8.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取名为() A、UNIV AC B、EDSAC C、ENIAC D、EDV AC 9.计算机应用最早的领域是()。 A、数值计算 B、实时处理 C、信息处理 D、辅助设计 10.根据计算机的( ),计算机的发展可划分为四代 A、体积 B、应用范围 C、运算速度 D、主要元器件 11.汇编语言是() A、机器语言 B、低级语言 C、高级语言 D、自然语言 12.在计算机系统中,任何外部设备都必须通过( )才能和主机相连 A、存储器 B、接口适配器 C、电缆 D、CPU 13.一台计算机的字长是4个字节,这意味着它()

2015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技术A及答案-最终

北京交通大学考试试题(A卷) 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技术学年学期:2015—2016学年第1学期课程编号:90L124Q 开课学院:电气工程出题教师:网络课程组学生姓名:学号:任课教师: 学生学院:班级: 注意:请将所有试题都答在答题纸上。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 1.在局域网中,交换机与计算机使用()互联 A.直通线B.反转线C.交叉线D.以上均错 2.一个有n层协议的网络系统,应用层生成长度为x字节的报文,在每一层都加上 长为h字节的报头,那么,网络带宽中因传输各层报头而浪费的比例为()。 A.h/(h+x)B.x/(h+x) C.nh/(nh+x) D.x/(nh+x) 3.某信道如果采用 16元振幅调制则可以获得最高的数据率为16000 bps,根据奈 氏准则的限制,该信道的最高码元速率为()码元/秒。 A.1000 B.2000 C.4000 D.8000 4.下列媒体共享技术中,以太网采用的是() A.静态划分信道 B.随机接入 C.受控接入D.以上均可 5.有ABCD四个站进行码分多址CDMA通信,码片序列如下, A.(-1-1-1+1+1-1+1+1)B.(-1-1+1-1+1+1+1-1) C.(-1+1-1+1+1+1-1-1)D.(-1+1-1-1-1-1+1-1) 现收到码片序列为(-1+3-3+1-1-1-1-1),则发送0的站是:() 6.xDSL宽带接入技术是用数字技术对现有的( )进行改造。 A.模拟电话用户线 B.有线电视网 C.光纤网络D.以上都不是 7.网络适配器从网络中每收到一个数据帧就会先硬件检查() A.目的MAC地址B.源MAC地址 C.目的IP地址D.源IP地址

计算机文化基础试题及答案

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练习 1.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由( C )组成。 A.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B.主机和外部设备 C.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D.主机箱、显示器、键盘、鼠标、打印机 2.以下软件中,( D )不是操作系统软件。 A.Windows xp B.unix C.linux D.microsoft office 3.用一个字节最多能编出(D )不同的码。 A. 8个 B. 16个 C. 128个 D. 256个 4.任何程序都必须加载到(C )中才能被CPU执行。 A. 磁盘 B. 硬盘 C. 内存 D. 外存 5.下列设备中,属于输出设备的是( A )。 A.显示器B.键盘C.鼠标D.手字板 6.计算机信息计量单位中的K代表(B )。 A. 102 B. 210 C. 103 D. 28 7.RAM代表的是(C )。 A. 只读存储器 B. 高速缓存器 C. 随机存储器 D. 软盘存储器8.组成计算机的CPU的两大部件是(A )。 A.运算器和控制器 B. 控制器和寄存器C.运算器和内存 D. 控制器和内存

9.在描述信息传输中bps表示的是( D )。 A.每秒传输的字节数B.每秒传输的指令数 C.每秒传输的字数D.每秒传输的位数 10.微型计算机的内存容量主要指( A )的容量。 A. RAM B. ROM C. CMOS D. Cache 11.十进制数27对应的二进制数为( D )。 A.1011 B. 1100 C. 10111 D. 11011 12.Windows的目录结构采用的是( A )。 A.树形结构 B.线形结构C.层次结构D.网状结构 13.将回收站中的文件还原时,被还原的文件将回到( D )。 A.桌面上B.“我的文档”中C.内存中D.被删除的位置 14.在Windows 的窗口菜单中,若某命令项后面有向右的黑三角,则表示该命令项(A )。A.有下级子菜单B.单击鼠标可直接执行 C.双击鼠标可直接执行D.右击鼠标可直接执行 15.计算机的三类总线中,不包括(C )。 A.控制总线 B.地址总线 C.传输总线 D.数据总线 16.操作系统按其功能关系分为系统层、管理层和( D )三个层次。 A.数据层 B.逻辑层 C.用户层 D.应用层 17.汉字的拼音输入码属于汉字的( A )。 A.外码 B.内码 C.ASCII码D.标准码 18.Windows的剪贴板是用于临时存放信息的(C )。 A.一个窗口B.一个文件夹C.一块内存区间D.一块磁盘区间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试题(含答案)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试题 一、判断题 1、WWW使用非线性网型结构来组织信息和浏览。它使用超文本和超媒体等技术,能将文本、图形、声音、图像和视频综合在一起,形成多媒体文档,提供多媒体服务。( 正确 ) 2、模块化是指解决一个复杂问题时自顶向下逐层把软件系统划分成若干模块的过程。(正确 ) 3、计算机软件结构设计中划分模块时,尽量做到高内聚、低耦合,保持模块相对独立性,并以些原则优化初始的软件结构。(正确) 4、双绞线是目前广域网上最常用的传输介质,目前使用的双绞线是五类或超五类线,它由4对线组成,其中每对由两根带绝缘层的导线以螺旋形绞合在一起,这两条线使用时作一条通信线路。( 错误 ) 5、当一台客户机需要另一台主机的IP地址时,一般它首先查询自己所在的DNS服务器,前提是这台服务器列在搜索次序的首位。( 正确) 6、计算机软件是组成计算机系统的两大部分之一,是能够在计算机上运行的程序,能够被计算机识别和处理的数据及与程序和数据相关的各种文档的统称。(正确) 7、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机制中加密是提供数据保密的基本方法,用加密方法和认证机制相结合,可提供数据的保密性和完整性。( 正确) 8、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中鉴别交换是在通信进程中,以双方互换约定信息方式确认实体身份机制。(正确) 9、在FTP客户连接服务器的整个过程中,数据传输通道是一直保持连接的,而控制信道是临时建立的。( 错误 ) 10、SMTP协议是Internet上基于TCP/IP应用层协议,适用于主机之间电子邮件交换。(正确) 二、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2、一座大楼内的一个计算机网络系统,属于( B ) A、PAN B、LAN C、MAN D、WAN 3、计算机网络中可以共享的资源包括( C) A、硬件、软件、数据、通信信道 B、主机、外设、软件、通信信道 C、硬件、程序、数据、通信信道 D、主机、程序、数据、通信信道 4、网络协议主要要素为( C) A、数据格式、编码、信号电平 B、数据格式、控制信息、速度匹配 C、语法、语义、同步 D、编码、控制信息、同步 5、采用专用线路通信时,可以省去的通信阶段是(B ) A、建立通信线路 B、建立数据传输链路 C、传送通信控制信号和数据 D、双方确认通信结束 6、通信系统必须具备的三个基本要素是(B ) A、终端、电缆、计算机 B、信号发生器、通信线路、信号接收设备 C、信源、通信媒体、信宿 D、终端、通信设施、接收设备 7、以下不正确的是(D )。 A.TCP/IP传输层协议有TCP和UDP B.IP协议位于TCP/IP网际层 C.UDP协议提供的是不可靠传输 D.IP协议提供的是可靠传输 10、当IEEE802.3MAC帧中的目的地址字段为全“1”时,表示( A) A.单个地址 B.组地址 C.广播地址 D.局部地址 11、“截获”是一种网络安全攻击形式,所攻击的目标是信息的(B ) A.可用性 B.保密性 C.完整性 D.安全性 12、ADSL标准允许达到的最大下行数据传输速率为( D) A.1Mbps B.2Mbps C.4Mbps D.8Mbps

接入网技术复习重点

第一章 G.902对接入网的定义:接入网是由业务节点接口和相关用户网络接口之间的一系列传送实体所组成,它是一个为传送电信业务提供所需传送承载能力的实施系统,接入网可经由Q3接口进行配置和管理。 接入网分层模型: 接入网的功能结构:1.用户接口功能 2.业务接口功能 3.核心功能 4.传送功能 5.系统管理功能 接入网的接口:用户网络接口、业务节点接口、Q3接口。 1.用户网络接口:用户网络接口是用户和网络之间的接口。 2.业务节点接口:业务节点接口是接入网和业务节点之间的接口。 3.Q3管理接口:Q3管理接口是操作系统和网络单元之间的接口,Q3接口 支持信息传送、管理和控制功能。

接入网的技术比较P21

第二章 ITU G.902对接入网的定义:接入网是由业务节点接口(SNI)和相关用户网络接口(UNI)之间的一系列传送实体(例如,线路设施和传输设施)所组成的,它是一个为传送电信业务提供所需传送承载能力的实施系统,接入网可经由Q3接口进行配置和管理。

Y.1231对IP接入网的定义:IP接入网是由网络实体组成的一个实现,为IP 用户和IP服务提供者之间的IP业务提供所需要的接入能力。“IP用户”和“IP 服务提供者”都是逻辑实体,它们终止IP层、IP相关功能和可能的底层功能。 用户驻地网(CPN):所谓用户驻地网,一般是指用户终端至用户网络接口所包含的机线设备,由完成通信和控制功能的用户驻地布线系统组成,以使用用户终端可以灵活方便地与接入网连接。 G.902与Y.1231的比较: 相同点:IP接入网与用户驻地网(CPN)的接口、IP核心网之间的接口都是参考点(RP),而IP接入网与管理网络的接口依然是参考点。 不同点:(1)IP接入网提供接入能力而不是传送承载能力。IP接入网处理传送能力外,还提供“IP接入能力”,即对用户接入进行管理和控制能力。(2)提供IP业务并不需要事先建立关联。(3)Y.1231定义了IP核心网(4)IP接入网具有交换功能。IP接入网解释用户信令并可以动态切换业务服务器。 第三章 业务节点接口类型: 数字业务的发展要求从用户到业务节点之间是透明的纯数字连接,即要求业务节点能提供纯数字用户的接入能力。因此,要求开发的业务节点都具有数字的业务节点接口,数字SNI称为V接口。 按照SNI的定义,SNI可以支持多种不同类型的接入。传统的参考点只允许单个接入,例如,当ISDN用户从BA接入时使用V1参考点,没有实际的物理接口,而且只允许接入单个UNI;当ISDN用户从PRA接入时使用V3参考点时,V3参考点也只允许单个UNI;当用户以B-ISDN方式使用VB1参考点接入时,VB1参考点仍只允许接入单个UNI。 用户网络接口包括:模拟电话机接口(Z接口)、ISDN-BA的U接口、ISDN-PRA 的基群接口和各种租用线接口。 Z接口:Z接口是交换机和模拟用户的接口。Z接口提供了模拟用户的连接,用于传送话音信号、话带数据信号和多频信号。另外,Z接口必须对话机提供直流馈电,并且在不同的应用场合提供诸如直流信令、双音多频、脉冲、振铃、计时等功能。 U接口的概念:在ISDN基本接入的应用中,将网络终端和交换机线路中断之间的传输线路称为数字传输系统,又称为U接口 U接口的功能:(1)发送和接受线路信号功能(2)远端供电功能(3)环路测试功能(4)线路的待机与激活功能(5)电路防护功能 其他接口 电信管理网的4种接口:(1)Q3接口(2)Qx接口(3)F接口(4)X接口 V5接口的主要功能P47

网络与通信技术-答案

填空题: 1.模拟信号传输的基础是载波信号,对其进行调制的三种基本形式为幅移键控法、 _ 频移键控法______和 ___相移键控法______ 。 2.对模拟数据进行数字信号编码时采用脉冲编码调制技术,则当采样的模拟信号带宽为 4kHz 时,每秒钟至少采样 ___8000______ 次,若量化级别为256,则需要采用 ____8_____ 位二进制数码表示. 3.模拟信号传输的基础是载波信号,对其进行调制的三种基本形式为幅移键控法、 _________ 和 _________ . 4.局域网常用的拓外结构有总线、星形和____树形________三种。著名的以太网 (Ethernet)就是采用其中的____星形________结构。 5.PCM 编码过程包括 ___采样______ 、 ___量化______ 和编码. 6.有两种基本的差错控制编码,即检错码和 ____纠错码_____ ,在计算机网络和通信中 广泛采用的一种检错码为 ____冗余码_____ . 7.DNS是一个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由域名服务器、域名空间和__地址转换请求程序 __________三部分组成.有了DNS,凡域名空间中有定义的域名都可以有效地转换为 ____对应的IP地址________. 8.网络协议中的关键因素包括 ___语法______ 、语义和 ___同步______ . 9.常用的IP地址有A、B、C三类,128.11.3.31是一个____B________类IP地址,其网 络标识(netid)为__128.11.0.0__________,主机标识(hosted)为 ___0.0.3.31_________. 10.ISO建议网络管理应包含以下基本功能:故障管理,计费管理,配置管理,___性能管 理_________和___安全管理_________. 11.在OSI/RM中,_____网络层_____________位于通信子网的最高层,_____传输层 ___________位于资源子网的最低层. 12.千兆以太网的数据速率是10BASE-T的_100_____倍,其帧结构与标准以太网相同,最小 帧长为___64___字节. 13.在分组交换方式中,通信子网向端系统提供虚电路和_____数据报_______两类不同性质 的网络服务,其中___数据报_________是无连接的网络服务。 14.局域网的数据链路层被划分成逻辑链路控制子层 (MAC)和媒体接入控制子层(LLC)两个功能子 层. 15.计算机网络按使用范围划分为公用网和专用 网两种. 16.ATM支持两级的连接层次:虚通道连接和虚通 路连接. 17.ATM 的信元长度是固定的 ___53______ 字节,其中信头长度 ____5_____ 字节.DNS 服务器的作用是提供 __域名_______ 和 __IP地址_______ 间的映射关系. 18.目前因特网中子网掩码同IP地址一样是一个___32___________比特的二进制数,只是 其主机标识部分全为“0”.判断两个IP地址是不是在同一个子网中,只要判断这两个 IP地址与子网掩码做逻辑_____与_________运算的结果是否相同,相同则说明在同一 个子网中. 19.因特网采用___文件传输协议FTP协议___________协议作为文件传输标准.运行 POP3协议进行存储和投递因特网电子邮件的电子邮局被称为___邮件服务器 ___________. 20.多路复用一般有两种基本形式:波分复用WDM和时分复用TDM . 21.以太网10Base-2,表示其传输速率为10Mbps,传输介质为__细同轴电缆_____,其物理 拓扑结构为__总线型_____. 22.常用的IP地址有A、B、C三类,128.11.3.31是一个_____B_______类IP地址,其网 络标识(netid)为_____128.11.0.0_______,主机标识(hosted)为 __0.0.3.31__________。

第一章 计算机文化基础知识练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计算机文化基础知识 一. 单选(共60题,共90分) 1. 计算机可能感染病毒的途径是( ) (1.5分) A.使用被灰尘污染的软盘 B.软盘驱动器的故障 C.执行错误的命令 D.使用来历不明的软盘 ★标准答案:D 2. 内存储器存储信息时的特点是( ) (1.5分) A.存储的信息永不丢失,但存储容量相对较小 B.存储信息的速度极快,但存储容量相对较小 C.关机后存储的信息将完全丢失,但存储信息的速度不如软盘 D.存储的容量很大,没有任何限制 ★标准答案:B 3. 一个字节由( )个二进制位组成(1.5分) A.2 B.4 C.8 D.16 ★标准答案:C 4. 计算机中存储容量1GB表示的字节数是( )字节(1.5分) A.1000×1000×1024 B.1000×1024 C.1024×1024 D.1024×1024×1024 ★标准答案:D

5. 计算机中的RAM( ) (1.5分) A.只可读 B.可读且可写入 C.只可写 D.不可读也不可写入 ★标准答案:B 6. 内存储器RAM中的信息是( ) (1.5分) A.生产厂家预先写入的 B.计算机工作时随机写入的 C.断电后,其中的信息也不会丢失 D.任何时间,其中存放的信息都是一样的 ★标准答案:B 7. 计算机系统由( )组成(1.5分) A.主机箱和显示器 B.主机箱和外围设备 C.硬件和软件 D.以上都不对 ★标准答案:C 8. 计算机的主机包括运算器、控制器和( ) (1.5分) A.中央处理器 B.I/O C.磁盘 D.存储器 ★标准答案:D 9. 当磁盘写保护时,磁盘上的信息( ) (1.5分) A.只能读不能写 B.只能写不能读

《接入网技术》复习章节题型,含答案

《接入网技术》 第一章 一、填空 1、电信网按网络功能分为交换网,传输网和(接入网)。 2、接入网按传输介质分为(有线接入网)和(无线接入网)两类。 3、宽带有线接入网包括XDSL接入,(光纤接入),和混合光纤同轴电缆接入等。 4、一个完整的电信网包括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电信网的硬件一般包括(交换设备),传 输设备,终端设备和通信线路,是构成通信网的物理实体。 5、按传送的信息类型分类,电信网可分为(电话通信)网和(数据通信)网。 6、电信网的基本结构形式主要有(网型网),(星型网),(总线型网),(环型网),(树型网) 等。 7、通信网按网络作用分为(传送网),(业务网),(支持网)。 二、选择 1、接入网支持哪些业务(D) A.普通电话业务 B.窄带ISDN C. ADSL专线业务 D.网络所能提供的各种业务 2、接入网完成的诸多功能,下列哪一项不在其中(D)。 A.交叉连接功能 B.复用功能 C.传输功能 D.加密功能 3、下列数据通信网络技术中,属于宽带接入网络技术的是(ACD) A、xDSL B、ISDN C、HFC D、ETHERNET 第二章 一、填空 1、按照网络规模,计算机网络被划分成三个主要类型(LAN),(MAN),(WAN)。 2、宽带IP城域网采用分层的建网思路,这样可使网络结构清晰,各层功能实体之间的作 用定位清楚,接口开放,标准。根据网络规模不同,传统的宽带城域网可分为(核心)层,(汇聚)层,(接入)层。 3、目前计算机网络主要采用的是(TCP/IP)协议。 二、选择 1、IP网常用设备包括网络交换机,接入服务器,光纤收发器和(A)

A.路由器 B.电话机 C.传真机 D.打印机 2、关于以太网交换机,下面的论述中不正确的是(D) A.以太网交换机工作在数据链路层 B.交换机的每个端口形成一个冲突域。 C.交换机支持多端口同时收发数据 D.交换机是一种多端口中继器。 3、VLAN的优点包括(ABC) A、限制网络上的广播 B、增强局域网的安全性 C、增加了网络连接的灵活性 D、提高了网络带宽 三、判断 1、计算机网络是将地理位置不同,且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系统利用通信设备和线路互 相连接起来,且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包括网络通信协议,网络操作系统等)实现网络资源共享的系统。(A) 2、按照网络规模,计算机网络被划分为LAN、MAN、WAN。(A) 3、FTP、TELNET、DNS、SMTP都属于常用的应用层协议(A) 4、网络划分子网的目的是为了提高IP地址的使用效率。(A) 5、VLAN的一个基本功能是隔离广播域(A) 6、TRUNK是一种封装技术,它是一条点到点的链路,主要功能就是仅通过一条链路就可 以连接多个交换机,从而扩展已配置的多个VLAN。TRUNK用在不同的交换机之间的连接,以保证在跨越多个交换机上建立的同一个VLAN的成员能够相互通信。(A)7、网络地址转换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是将一个地址映射到另一个地址域的技 术,它是网桥的一个主要功能。(B) 第三章 一、填空 1、G.992.5,被称为ADSL2+技术,ADSL2+技术是在ADSL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 此继承了ADSL标准的所有特点,下行频段从1.104M HZ扩展到(2.208)MHZ,下行支持最大25Mbit/s的速率。 2、在ADSL中,(EC)技术是将上行带宽与下行带宽产生重叠,再以局部回波消除的方法 将两个不同方向的传输带宽分离,这种技术也用在一些模拟调制解调器上。 3、目前最常用的ADSL编码调制方式的是(QAM+DMT)。 4、ADSL采取两种调制方式CAP方式和DMT方式,我国采用的调制方式为(DMT)调

北京交通大学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技术A及答案

北京交通大学 2011-2012学年 第一学期考试试题 注意:请将所有试题都答在答题纸上。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 在计算机原理体系结构中,运输层的功能是 。 A 两个主机之间的通信 B 两个主机进程之间的通信 C 两个相邻结点之间传送数据 D 透明传送比特流 2. xDSL 宽带接入技术是用数字技术对现有的 进行改造。 A 模拟电话用户线 B 有线电视网 C 光纤网络 D 以上都不是 3. 时分复用所有用户是在 占用 。 A 不同的时间 同样的频带宽度 B 相同的时间 不同的频带宽度 C 不同的时间 不同的频带宽度 D 相同的时间 同样的频带宽度 4. 某信道的最高码元速率为2000码元/秒,如果采用16元调制则可以获得最高的数据率为 。 A 18000bps B 16000bps C 8000bps D 6000bps 5.数据链路层解决的基本问题不包括 。 A .封装成帧 B .透明传输 C .差错校验 D .路由选择 6.在数据链路层扩展以太网使用网桥,用网桥可连接 。 A 不同物理层的以太网 B 不同 MAC 子层的以太网 C 不同速率的以太网 D 以上都可以 7.在计算机网络中收发电子邮件时,一定不涉及的应用层协议为 。 A SNMP B SMTP C HTTP D POP3 8.网络中路由器D 的路由表中已存有路由信息的目的网络、跳数、下一跳路由器分别为N 2、2、X ,新收到从X 发来的路由信息中目的网络、跳数、下一跳路由器分别为N 2、5、Y ,则路由表D 中更新后关于N 2的路由信息为 。 A N 2、2、X B N 2、5、X 学院 班级 学号 姓名 ------------------------------------装 -------------------------------------------------------------------订--------------------------------------线-----------------

计算机文化基础笔试题有答案

第一章信息、信息技术与计算机科学 1. 一个村在512个村民里选举1个人当村长,如果这些村民当选的概率相同,则“李四当选村长”这条信息携带的自信息量是(A)比特 A. 9 B. 3 C. 6 D. 12 2. 信息熵是事件不确定的度量,信息熵越小,说明不确定性(B) A.越小 B.不变C越大D不能确定 3. 以下关于图灵机的说法,正确的是(D) A图灵机是人类历史上生产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B图灵机由控制器、运算器和存储器组成 C图灵机的理论是在冯诺依曼的理论基础上产生的 D图灵机是一种抽象计算模型 4.二进制数10110.111相当十进制数(A) 5. 下列关于“计算”的说法,错误的是(A) A. 计算就是算法 B. 计算学科涉及计算过程的分析以及计算机的设计和使用 C. 计算科学是对描述和变换信息的算法过程 D. 计算就是符号串的变换 6. 信源发出的信息共有4种状态,4种状态的发生概率各为1/4,信源传给信宿的信息熵是(D)比特。 A. 3 B. 1 C. 4 D.2 7. 有一等差数列,共8项,已知相邻两项的差为2,第2项为4,求第3项的值。答案中含有的信息量是(B)比特 A. 0 B. 1 C. 2 D. 3 8. 信息技术是一个综合的技术,(A)已成为支持信息技术的核心技术 A.计算机与智能技术 B. 网络技术 C. 传感技术 D. IP技术 9. 扔一枚硬币,正反面出现的概率相等,任一面朝上这一事件所获得的自信息量是(C)比特 A.0 B. 1/2 C. 1 D. -1 10. 如果在某个进制下等式5+5=12成立,那么在该进制下等式7+7=(C)也成立 A. 13 B. 14 C. 16 D. 15 11. 按照信息论的发展,可分为一般信息论和广义信息论,一般信息论的适用范围是(B)领域。 A. 图像识别 B. 通信 C. 智能技术 D. 仿真 12. 美国科学家维纳(N.Wiener)是(B)的主要创始人。 A. 可计算理论 B. 控制论 C. 逻辑代数 D. 狭义信息论 13. 信源发出的信号共有32种状态,如果有16种状态发生的概率为0,其余16种状态概率各为1/16,这时信源传给信宿的信息熵是(A)比特。 A. 4 B. 1 C. 2 D. 3 14. 香农(Sannon) 从研究通信理论出发,提出(B)。 A. 信息就是确定性的消除量 B. 信息就是不确定性的消除量 C. 确定性越大信息越多 D.用数学方法做信息定义不合适 15. 十进制数29转换成二进制为(A)。

接入网技术期末复习题

1.接入网的市场竞争给通信运营商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参考答案:接入网的市场竞争给通信运营商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机会。挑战主要体现在:a、争抢用户,满足多业务需求;b、提高服务质量;c、提供新业务;d、发展各种宽带接入技术e、可能会被淘汰机会主要体现在:a、给新运营商带来契机;b、庞大的市场、高额的利润。 https://www.doczj.com/doc/4c12604680.html,st mile和First mile的含义是什么? 参考答案:从位置关系理解接入网,Last mile是从网络指向用户方向,最后一公里;First mile 是从用户指向网络方向,最初一公里。 3.推动接入网发展有哪几个方面的因素? 参考答案:需求牵引,技术推动,规制开放,竞争激励. 4.简述电信接入网与核心网的区别? 参考答案:(1)核心网和接入网属于公共电信网,用户驻地网(CPN)为用户自有通信网,传统CPN是单用户。接入网的一侧是核心网,核心网主要由各类业务网构成,另一侧是用户。接入网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接入网将核心网的业务提供给用户。接入网是一种透明传输体系,本身不提供业务,由用户终端与核心网配合提供各类业务。 (2)在结构上,核心网结构稳定、规模大、适应新业务能力强;而接入网结构变换大,规模小,用户类型复杂,连接入网的网径大小不一; (3)在业务上,核心网的主要作用是实现信息的交换和传送,而接入网的主要作用是实现各种业务的接入; 5.选择电信网络的物理拓扑结构时,一般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答: (1)经济性,即网络建设费用; (2)系统可靠性; (3)重新配置难易程度,即适应性、灵活性; (4)网络维护难易程度。 6.Y.1231与G.902相比,具有哪些优势? 参考答案:1)Y.1231建议的接口抽象为统一的接口RP,更具灵活性和通用性,而G.902建议由UNI、SNI和Q3接口界定;2)Y.1231具有独立且统一的AAA用户接入管理模式,适于各种接入技术,G.902必须通过Q3接口由电信管理网管理,受制于电信网体制;3)Y.1231建议除具有复用、连接、传送,还具有交换和记费功能,G.902建议只具有复用、连接、传送,无交换和记费功能;4)Y.1231建议解释用户信令,IP用户可以自己动态选择IP业务提供者,业务与传送相对独立,符合下一代网络:业务、传送、控制相对独立的趋势,G.902建议不解释用户信令,UNI和SNI只能静态关联,用户不能动态选择SN,接入网与SN不能完全分开。 7.电信接入网的定界接口的含义是什么? 参考答案:用户网络接口UNI,连接用户与接入网之间的接口业务节点接口SNI,连接接入网与业务节点之间的接口业务节点SN ,业务节点(SN)是提供业务的实体电信管理接口Q3,连接电信管理网与电信网其他部分的标准接口 8.简单描述的IP接入网的三大功能 参考答案:运送功能,承载并传送IP业务接入功能,对用户接入进行控制和管理(AAA)系统管理功能,系统配置、监控、管理 9.对于以太接入网面临的安全问题有什么相应的解决措施? 参考答案:实现用户隔离的措施:用VLAN交换机或使用接入专用交换机实现用户隔离。采取相关的安全措施:用户接入需要身份认证,验证不通过不允许接入;MAC地址、端口、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5082122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必修)适用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总课时数:32 学分:2 一.课程的目的与任务 1.本课程是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一门必须课。该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OSI/RM、网络的构成、拓扑结构、有关计算机网络的几个重要的协议、着重了解TCP/IP协议和以太网(Ethernet) 及IEEE 802标准,是学生充分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构成和使用方法。 2. 本课程是本专业的专业课程,学习本课程需要先学习微机原理、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操作系统、数据结构、C语言程序设计等课程。计算机网路与通信课程是学习计算机网路应用设计的基础课程。 3.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网路五层协议的体系结构和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对局域网和广域网要有所了解,对几种高速局域网如快速以太网和千兆以太网,FDDI,ATM等有所了解。对常见的网络互联技术和设备,如集线器、网桥、路由器、网关等也有所了解。学会计算机网络操作和日常管理和维护的最基本方法。 二.教学内容纲要 1.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的概念较多,因此要强调基本概念,而不是过多的讲述具体的计算机网路中所使用的专用设备。本课程工程性较强,教学中应使理论联系实际和重视实验环节。熟悉掌握:要求学生能够全面、深入理解很热熟练掌握所学内容,并能够用其分析、初步设计和解答与网络应用相关的问题,能够举一反三,能够进行简单分析和判断。

2.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教学的重点、难点 第一章.绪论 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要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网路的产生和发展,掌握计算机网络的概念,认识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和组成,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重点: 1.计算机网络的概念。 2.计算机网路的功能和组成。 难点:(无)。 第二章.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要使学生对网络体系结构达到理解层次,开发系统互联参考模型要求达到认识层次,OSI各层概述要求达到认识层次,TCP/IP体系结构要求达到认识层次。 重点: 1.网络体系结构 2.开发系统互联参考模式 3.OSI各层概述 4.TCP/IP体系结构 难点:OSI各层概述、TCP/IP体系结构。 第三章.物理层中的数据传输 基本要求:

接入网技术期末复习题

1. 接入网的市场竞争给通信运营商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参考答案:接入网的市场竞争给通信运营商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机会。挑战主要体现在:a、 争抢用户,满足多业务需求;b、提高服务质量;c、提供新业务;d、发展各种宽带接入 技术e、可能会被淘汰机会主要体现在:a、给新运营商带来契机;b、庞大的市场、高额的 利润。 2. Last mile 和First mile 的含义是什么? 参考答案:从位置关系理解接入网,Last mile 是从网络指向用户方向,最后一公里;First mile 是从用户指向网络方向,最初一公里。 3. 推动接入网发展有哪几个方面的因素? 参考答案:需求牵引,技术推动,规制开放,竞争激励. 4. 简述电信接入网与核心网的区别? 参考答案:(1)核心网和接入网属于公共电信网,用户驻地网(CPN为用户自有通信网,传统CPN 是单用户。接入网的一侧是核心网,核心网主要由各类业务网构成,另一侧是用户。接入网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接入网将核心网的业务提供给用户。接入网是一种透明传输体系,本身不提供业务,由用户终端与核心网配合提供各类业务。 (2)在结构上,核心网结构稳定、规模大、适应新业务能力强;而接入网结构变换大,规模小,用户类型复杂,连接入网的网径大小不一; (3)在业务上,核心网的主要作用是实现信息的交换和传送,而接入网的主要作用是实现各种业务的接入; 5. 选择电信网络的物理拓扑结构时,一般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答: (1)经济性,即网络建设费用; (2)系统可靠性; (3)重新配置难易程度,即适应性、灵活性; (4)网络维护难易程度。 6. Y.1231与G.902相比,具有哪些优势? 参考答案:1)Y.1231建议的接口抽象为统一的接口RP,更具灵活性和通用性,而G.902 建议由UNI、SNI和Q3接口界定;2)Y.1231具有独立且统一的AAA用户接入管理模式,适于各种接入技术,G.902 必须通过Q3 接口由电信管理网管理,受制于电信网体制;3)Y.1231建议除具有复用、连接、传送,还具有交换和记费功能,G.902建议只具有复用、连 接、传送,无交换和记费功能;4)Y.1231建议解释用户信令,IP用户可以自己动态选择IP 业务提供者,业务与传送相对独立,符合下一代网络:业务、传送、控制相对独立的趋势, G.902建议不解释用户信令,UNI和SNI只能静态关联,用户不能动态选择SN,接入网与SN 不能完全分开。 7. 电信接入网的定界接口的含义是什么? 参考答案:用户网络接口UNI,连接用户与接入网之间的接口业务节点接口SNI,连接接 入网与业务节点之间的接口业务节点SN,业务节点(SN)是提供业务的实体电信管理接 口Q3,连接电信管理网与电信网其他部分的标准接口 &简单描述的IP接入网的三大功能 参考答案:运送功能,承载并传送IP业务接入功能,对用户接入进行控制和管理(AAA) 系统管理功能,系统配置、监控、管理 9.对于以太接入网面临的安全问题有什么相应的解决措施? 参考答案:实现用户隔离的措施:用VLAN 交换机或使用接入专用交换机实现用户隔离。采取相关

计算机文化基础练习题

一、单选题:(50道) 1. "计算机中,用来表示存储容量大小的最基本单位是( )。 A. 位 B. 字节 C. 千字节 D. "兆字节 2. 操作系统对磁盘进行读/写操作的单位是( )。 A. 磁道 B. 字节 C. 扇区 D. KB 3. 下列软件中,属于应用软件的是( )。 A. Windows 7 B. UNIX C. Linux D. MS Office 2010 4. 计算机系统软件中最核心的是( )。 A. 语言处理系统 B. 操作系统 C. 数据库管理系统 D. 诊断程序 5. 完整的计算机软件指的是( )。 A. 程序、数据与相应的文档 B. 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 C. 操作系统与应用软件 D. 操作系统和办公软件 6. 对计算机操作系统的作用描述完整的是( )。 A. 管理计算机系统的全部软、硬件资源,合理组织计算机的工作流程,以达到充分发挥计算机资源效率,为用户提供使用计算机的友好界面 B. 对用户存储的文件进行管理,方便用户 C. 执行用户键入的各类命令 D. 是为汉字操作系统提供运行的基础 7. 下列各组软件中,全部属于应用软件的是( )。 A. 程序语言处理程序、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 B. 文字处理程序、编辑程序、Unix操作系统 C. 财务处理软件、金融软件、WPS Office 2012

D. Word 2010 、Photoshop 、Windows 7 8. 计算机软件系统包括( )。 A. 程序、数据和相应的文档 B. 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C. 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数据库 D. 编译系统和办公软件 9. 组成一个计算机系统的两大部分是( )。 A. 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B. 主机和外部设备 C. 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D. 主机和输入/出设备 10. 计算机操作系统通常具有的五大功能是( )。 A. CPU管理、显示器管理、键盘管理、打印机管理和鼠标器管理 B. 硬盘管理、软盘驱动器管理、CPU的管理、显示器管理和键盘管理 C. 处理器(CPU)管理、存储管理、文件管理、设备管理和作业管理 D. 启动、打印、显示、文件存取和关机 11. 操作系统中的文件管理系统为用户提供的功能是( )。 A. 按文件作者存取文件 B. 按文件名管理文件 C. 按文件创建日期存取文件 D. 按文件大小存取文件 12. 微机上广泛使用的Windows 7是( )。 A. 单用户多任务操作系统 B. 多用户多任务操作系统 C. 实时操作系统 D. 多用户分时操作系统 13. 配置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是为了解决( )。 A. "内存和外存之间速度不匹配的问题 B. "CPU和外存之间速度不匹配的问题 C. "CPU和内存之间速度不匹配的问题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第2版)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 (第2版) 陈伟刘会衡主编 杜谦王晟梁小宇付琴编 习题参考答案

目录 第1章概述 (1) 第2章数据通信技术基础 (5) 第3章数据链路控制 (21) 第4章多路复用与信道共享技术 (24) 第5章局域网 (29) 第6章城域网 (37) 第7章广域网 (41) 第8章网络互连 (46) 第9章互联网的应用 (54) 第10章无线网络技术 (58) 第11章 Ad hoc网络技术 (61) 第12章下一代网络 (65)

第1章概述 习题参考答案 1.1 模拟通信与数字通信的区别是什么?试举例加以说明,并比较模拟通信与数字通信的优缺点。 解答: 模拟通信传输的是模拟信号,也即该信号的波形是连续的,可表示为时间的连续函数;数字通信传输的是数字信号,也即该信号的幅度不随时间作连续的变化,只能取有限个离散值(一般取两个离散值“0”和“1”)。比如固定的电话通信就属于模拟通信,GSM和CDMA 移动通信则属于数字通信。 模拟通信的优点是信道的利用率较高,缺点包括:抗干扰能力弱、保密性差、设备不易大规模集成及不适合计算机通信飞速发展的需要等。数字通信的优点包括:抗干扰性强,保密性好,设备易于集成,并且便于使用计算机技术对其进行处理等,它的主要缺点是所有的信道频带比模拟通信宽得多,因而降低了信道的利用率。但随着信道性能的改善,这一缺点会逐渐得到解决。 1.2 数据通信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要研究数据通信网? 解答: 数据通信是指由信息源产生的数据,不管通过模拟传输还是数字传输的信道,按照一定通信协议,形成数据流传送到受信者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数据通信可看成是数字通信的特例,并具有数字通信的一切优点。数据通信以数据传输为基础,但又不是单纯的数据传输,它包括数据传输和数据交换,以及在传输前后的数据处理过程。 由于计算机在各个领域中都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遥测、遥控、自控、雷达等领域都需要用到数据处理与传输,也就都离不开数据通信,因此,数据通信有着广泛的应用领域及广阔的发展前景,研究数据通信网对通信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3 什么是数据通信系统?从设备级举一例说明该系统的组成。 解答: 数据通信系统是指通过通信线路和通信控制处理设备将分布在各处的数据终端设备连接起来,执行数据传输功能的系统。它包括信源、信道和信宿三部分,比如两台计算机之间的数据通信,分布两地的计算机则属于信源和信宿,它的传输通道电话线路则属于信道,当然由于计算机处理的是数字信号,电话线传输的是模拟信号,中间还必须经调制解调器进行模数或数模的转换才能完成通信。

《接入网技术》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谁提出接入网的概念:国际电信联盟电信标准化部关于接入网的框架建议(G902)和我国的接入网体制规定,描述了接入网功能结构、接入类型、业务节点及网络管理接口等相关内容,接入网有了一个较为公认的认定。 公用电信网:长途网、接入网、中继网 接入网的定义:接入网(AN)是由业务节点接口和相关用户网络接口之间的一系列传送实体(诸如线路设施和传输设施)组成的,它是一个为传送电信业务提供所需承载能力的实施系统。接入网可以经由Q3接口经行配置和管理。 3个接口界定:网络侧由SNI与业务节点相连,用户侧经由UNI与用户相连,管理方面则经Q3接口与电信管理网相连。 业务节点接口(SN)是提供业务的实体/业务节点接口(SNI)是接入网(AN)和业务节点(SN)直接的接口/用户网络接口(UNI)是用户和网络之间的接口。 参考模型:ITU-T建议G803的分层模型(电路层CL、传输通道层TP和传输介质层TM,TM 可划分为段层和物理介质层) 模型体现接入网的重要特性:1.接入网对于所接入的业务提供承载能力,实现业务的透明传送。2.接入网对用户信令是透明的,除了一些用户信令格式转换外,信令和业务处理的功能依然在业务节点中。3.接入网的引入不应限制现有的各种接入类型和业务,接入网应通过有限个标准化的接口与业务节点相连。4.接入网有独立于业务节点的网络管理系统,该网管系统通过标准化接口连接电信管理网TMN。TMN实施对接入网的操作、维护和管理。 接入网主要功能:用户端功能、业务端功能、核心功能、传送功能、AN系统管理功能。 用户端功能UPF主要作用是将特定的UNI要求与核心功能和管理功能相适配。 业务端功能SPF主要作用是将特定SNI规定的要求与公用承载通路相适配,以便于核心功能处理;也负责选择有关的信息,以便在AN系统管理功能中进行处理。 核心功能CF处于UPF和SPF之间,其主要作用是负责将个别用户端口承载童虎或业务端口承载通路的要求,与公用传送承载通路相适配,还包括为了通过AN传送所需要的协议适配和复用所进行的协议承载通路处理。 传送功能TF为AN中不同地点之间公用承载通路的传送提供通道,也为所用传输介质提供介质适配功能。 AN系统管理功能AN-SMF的主要作用是协调AN内UPF、SPF、CF和TF的指配,以及操作和维护;也负责协调用户终端和业务节点的操作功能。 拓扑结构:物理配置结构/逻辑配置结构,五种类型:星型结构、双星型结构、总线结构、环形结构和树形结构。 接入网分类:有线接入网/无线接入网。有线接入网:铜线接入网/光纤接入网,无线接入网:固定无线接入网/移动无线接入网(蜂窝通信、地面微波通信和卫星通信等) 铜线接入网、光纤接入网、混合接入网、无线接入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