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2V衰减计算

12V衰减计算

12V衰减计算
12V衰减计算

经常看到一些人在问关于摄像机12V供电能传多远的问题,经过查一些资料得出一个结论,希望供大家在设计的时候参考。

1、纯铜导线(1平方毫米)P=18.5欧/公里(有的资料上是17.5)

2、考虑目前市场上标称和铜材上的差异将P增加20%,这样P=18.5*1.2=22欧/公里

3、考虑供电构成回路,使用的是相同的线缆。这样距离是L(公里)的线缆的电阻为R=2*P*L

4、那么对于供电电流是I(安培)的摄像机来说,在线路中的电压损耗是U=I*R=2*I*P*L

5、对于截面积是S(平方毫米)的电缆来说在线路中的电压损耗是U=2*I*P*L/S

6、对于多点供电的线路来说,可以一节一节的计算电流,而后一节一节的计算电压损耗。

声明:此计算仅限于直流供电,另外这只是一个工程计算,有一定误差。在计算的过程中要注意单位(量纲)问题。

关于电缆电流的大小

导线的载流量与导线截面有关,也与导线的材料、型号、敷设方法以及环境温度等有关,影响的因素较多,计算也较复杂。各种导线的载流量通常可以从手册中查找。但利用口诀再配合一些简单的心算,便可直接算出,不必查表。

1. 口诀铝芯绝缘线载流量与截面的倍数关系

10下五,100上二,

25、35,四、三界,.

70、95,两倍半。

穿管、温度,八、九折。

裸线加一半。

铜线升级算。

说明口诀对各种截面的载流量(安)不是直接指出的,而是用截面乘上一定的倍数来表示。为此将我国常用导线标称截面(平方毫米)排列如下:

1、1.5、2.5、4、6、10、16、25、35、50、70、95、120、150、185……

(1)第一句口诀指出铝芯绝缘线载流量(安)、可按截面的倍数来计算。口诀中的阿拉伯数码表示导线截面(平方毫米),汉字数字表示倍数。把口诀的截面与倍数关系排列起来如下:

1~10 16、25 35、50 70、95 120以上〉〉〉〉〉

五倍四倍三倍二倍半二倍

现在再和口诀对照就更清楚了,口诀“10下五”是指截面在10以下,载流量都是截面数值的五倍。“100上二”(读百上二)是指截面100以上的载流量是截面数值的二倍。截面为25与35是四倍和三倍的分界处。这就是口诀“25、35,四三界”。而截面70、95则为二点五倍。从上面的排列可以看出:除10以下及100以上之外,中间的导线截面是每两种规格属同一种倍数。

例如铝芯绝缘线,环境温度为不大于25℃时的载流量的计算:

当截面为6平方毫米时,算得载流量为30安;

当截面为150平方毫米时,算得载流量为300安;

当截面为70平方毫米时,算得载流量为175安;

从上面的排列还可以看出:倍数随截面的增大而减小,在倍数转变的交界处,误差稍大些。比如截面25与35是四倍与三倍的分界处,25属四倍的范围,它按口诀算为100安,但按手册为97安;而35则相反,按口诀算为105安,但查表为117安。不过这对使用的影响并不大。当然,若能“胸中有数”,在选择导线截面时,25的不让它满到100安,35的则可略为超过105安便更准确了。同样,2.5平方毫米的导线位置在五倍的始端,实际便不止五倍(最大可达到20安以上),不过为了减少导线内的电能损耗,通常电流都不用到这么大,手册中一般只标12安。

(2)后面三句口诀便是对条件改变的处理。“穿管、温度,八、九折”是指:若是穿管敷设(包括槽板等敷设、即导线加有保护套层,不明露的),计算后,再打八折;若环境温度超过25℃,计算后再打九折,若既穿管敷设,温度又超过25℃,则打八折后再打九折,或简单按一次打七折计算。

关于环境温度,按规定是指夏天最热月的平均最高温度。实际上,温度是变动的,一般情况下,它影响导线载流并不很大。因此,只对某些温车间或较热地区超过25℃较多时,才考虑打折扣。

例如对铝心绝缘线在不同条件下载流量的计算:

当截面为10平方毫米穿管时,则载流量为10×5×0.8═40安;若为高温,则载流量为10×5×0.9═45安;若是穿管又高温,则载流量为10×5×0.7═35安。

(3)对于裸铝线的载流量,口诀指出“裸线加一半”即计算后再加一半。这是指同样截面裸铝线与铝芯绝缘线比较,载流量可加大一半。

例如对裸铝线载流量的计算:

当截面为16平方毫米时,则载流量为16×4×1.5═96安,若在高温下,则载流量为16×4×1.5×0.9=86.4安。

(4)对于铜导线的载流量,口诀指出“铜线升级算”,即将铜导线的的截面排列顺序提升一级,再按相应的铝线条件计算。

例如截面为35平方毫米裸铜线环境温度为25℃,载流量的计算为:按升级为50平方毫米裸铝线即得50×3×1.5=225安.

对于电缆,口诀中没有介绍。一般直接埋地的高压电缆,大体上可直接采用第一句口诀中的有关倍数计算。比如35平方毫米高压铠装铝芯电缆埋地敷设的载流量为35×3=105安。95平方毫米的约为95×2.5≈238安。

三相四线制中的零线截面,通常选为相线截面的1/2左右。当然也不得小于按机械强度要求所允许的最小截面。在单相线路中,由于零线和相线所通过的负荷电流相同,因此零线截面应与相线截面相同。

电缆损耗计算公式

电缆损耗计算公式 如果从材料上计算,那需要的数据比较多,那不好算,而且理论与实际差别较大。嗯,是比较正常的。常规电缆是5-8%的损耗。一般常用计算损耗的方法,就是通过几个电表的示数加减计算的。因为理论与实际的误差是比较大的,线路老化,会造成线路电阻变大,损耗增大。7%的损耗,是正常的。还需要你再给出一些数据…如电阻率等… 185的铜线,长度200米,电 缆损耗是多少。 电缆线路损耗计算一条500米长的240铜电缆线路损耗怎么计。 首先要知道电阻: 截面1平方毫米长度1米的铜芯线在20摄氏度时电阻为0.018 欧,R=P*L/S(P电阻系数.L长度米.S截面平方毫米) 240平方毫米铜线、长度500米、电阻:0.0375欧姆假定电流100安培,导线两端的电压:稀有金属3.75伏。耗功率:37.5瓦。 急求电缆线电损耗的计算公式? 线路电能损耗计算方法A1 线路电能损耗计算的基本方法是均方根电流法,其代表日的损耗 电量计算为:ΔA=3 Rt×10-3 (kW·h) (Al-1)Ijf = (A) (Al-2)式中ΔA——代表日损耗电量,kW·h;t——运行时间(对于代表日t=24),h;Ijf——均方根电流,A;R——线路电 阻,n;It——各正点时通过元件的负荷电流,A。当负荷曲线以三相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表示时:Ijf= = (A) (Al-3)式中Pt ——t时刻通过元件的三相有功功率,kW;Qt——t时刻通过 元件的三相无功功率,kvar;Ut——t时刻同端电压,kV。A2 当具备平均电流的资料时,可以利用均方根电流与平均电流的等效关系进行电能损耗计算,令均方根电流Ijf与平均电流 Ipj(代表日负荷电流平均值)的等效关系。 3*150+1*70电缆300米线路损耗如何计算 300*0.01=3米也就是说300米的主材消耗量是3米.如果工作量是300米的工程,那么造价时的主材应申请303米.但如果是300米的距离敷设电缆时,需考虑波形弯度,弛度和交叉的附加长度,那么就应该是(水平长度+垂直长度)*1.025+预留长度,算完得数后再乘以1.01就是主材的最后消耗量。 一般电缆的损耗怎样计算 理论上只能取个适当的系数,如金属1.01~1.02,非金属1.04~1.05。要确切的得称重收集数据并总结归纳可得。 电缆线用电损耗如何计算?如现用YJV22-3*150+1*70 电缆线。 电缆电阻的计算: 1、铜导线的电阻率为:0.0175hexun1 Ω·m, 根据公式:R=P*L/S(P电阻系数.L长度米.S截面平方毫米),电缆的电阻为:R=0.0175*260/70=0.065Ω; 2、根据用公式P=I2R计算功率损耗。

电线电缆材料消耗计算标准

本文件规定了电线电缆结构重量的常用计算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本公司裸线、电力电缆、控制电缆、通信电缆、电气装备电线电缆的结构重量计算。 2 参考资料 电线电缆手册。 3导电线芯 3.1 单根导电线芯 3.1.1 圆单线的重量 2 W d kg/km 4 式中:d —圆单线直径,mm ; 3 p —材料密度, g/cm 。 3.1.2 镀锡圆铜单线重量 2 W -^― d kg/km 式中:d —镀锡铜线外径,mm p —铜密度, g/cm 3。 3.1.3 锡层重量 W= W fe ? k kg/km 式中:W 铜一镀锡铜单线重量 kg/km ; k —镀锡重量系数,见表 1所示。 3.2.1 铝绞线重量 2 W —d C kg/km 式中:d —铝单线直径,mm p —铝的密度,g/cm 3; C —绞合常数,其值见表 2。 2 2 W W1 W2 —a c d 2 2C 2 4 4 式中:W 、W —分别为钢芯重量和铝线重量, kg/km ; d 1、d 2 —分别为单根钢丝直径和单根铝线直径, mm p 1、p 2—分别为钢丝和铝的密度, g/cm 3; C 、C 2—分别为钢芯和铝线绞合常数,其值见表 3。 kg/km

3.2.3 扩径绞线重量 323.1 扩径钢芯铝绞线的重量 式中:Z o 、乙、Z 2…乙一分别为中心层及其它各层的单线根数; k o 、k i 、k 2…k n —分别为中心层及其它各层的绞入系数。 3.3.2 k i 的计算步骤(i=0、1、2…n ) 3.3.2.1 根据第一到第n 层的单线总根数 Z i ,查表4得到对应于Z i 的D/D '直。 3.3.2.2 根据已知的实际节径比 M 值,由M '= M X D/D'计算出M ' 3.3.2.3 根据M '查表5得到对应于 M '的k i 值。 3.3.3 实际节径比M 的取值规定 3.3.3.1 产品标准或工艺文件中对第 i 层的节径比若规定有上、 下限则取中间值作为 M 值。 3.3.2.2 产品标准或工艺文件中, 对第i 层的节径比若只有上限值,则按上限值减去 4作为M 值。 表4绞线的单线总根数与 D/D '的关系 3.3.4 普通绞线重量 —Z 0d K m 钢 4 2 2 Z 〔d [ Z 2 d 2 2 Z n d n K m 铝铝 kg/km 式中:Z 。一钢线根数; d o —钢丝直径,mm 乙、Z 2…Z n —分别为第一层、第二层 d i 、d 2…d n —分别为第一层、第二层 …最外层铝单线根数; …最外层铝单线直mm k m 钢、k m 铝一分别为钢线部分及铝线部分的平均绞入系数。 P 钢、p 铝一分别为钢及铝的密度, g/cm 3。 3.2.3.2 空心扩径绞线的重量 W=V 支+W fe +W fe kg/km 式中:W 支一中心支撑物重量, kg/km W s —铝线重量,w 铝 W i —钢线重量,w 钢 3.3 普通绞线重量 3.3.1 绞线的平均绞入系数 2 d 铝 Z 铝K mq 铝铝kg/km 4 2 d 钢Z 钢K m 钢 钢 kg/km 4 k m Z o k o 乙k i Z 2k 2 ... Z n k n Z o Z i Z 2 ... Z n

电力电缆主要电气参数计算及计算实例

电力电缆主要电气参数计算及计算实例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1.设计电压 及附件的设计必须满足额定电压、雷电冲击电压、操作冲击电压和系统最高电压的要求。其定义如下: 额定电压 额定电压是电缆及附件设计和电性试验用的基准电压,用U0/U表示。 U0——电缆及附件设计的导体和绝缘屏蔽之间的额定工频电压有效值,单位为kV; U——电缆及附件设计的各相导体间的额定工频电 压有效值,单位为kV。 雷电冲击电压 UP——电缆及附件设计所需承受的雷电冲击电压的峰值,既基本绝缘水平BIL,单位为kV。 操作冲击电压 US——电缆及附件设计所需承受的操作冲击电压的峰值,单位为kV。 系统最高电压 Um——是在正常运行条件下任何时候和电网上任何点最高相间电压的有效值。它不包括由于故障条件和大负荷的突然切断而造成的电压暂时的变化,单位为kV。 定额电压参数见下表(点击放大)

330kV操作冲击电压的峰值为950kV;500kV操作冲击电压的峰值为1175kV。 2.导体电阻 导体直流电阻 单位长度电缆的导直流电阻用下式计算: 式中: R'——单位长度电缆导体在θ℃温度下的直流电阻; A——导体截面积,如导体右n根相同直径d的导线扭合而成,A=nπd2/4; ρ20——导体在温度为20℃时的电阻率,对于标准软铜ρ20=Ω˙mm2/m:对于标准硬铝:ρ20=Ω˙mm2/m; 1 α——导体电阻的温度系数(1/℃);对于标准软铜:=℃-1;对于标准硬铝:=℃-1; k1——单根导线加工过程引起金属电阻率的增加所引入的系数。一般为(线径越小,系数越大);具体可见《电线电缆手册》表3-2-2; k2——用多根导线绞合而成的线芯,使单根导线长度增加所引入的系数。对于实心线芯,=1;对于固定敷设电缆紧压多根导线绞合线芯结构,=(200mm2以下)~(240mm2以上) k3——紧压线芯因紧压过程使导线发硬、电阻率增加所引入的系数(约);

电源线径大小与用电负荷的关系

电源线径大小与用电负荷的关系 (2010-08-23 23:06:59) 分类:交流电 标签: it 负荷量: 16A最多供3500W,实际控制在1500W内 20A最多供4500W,实际控制在2000W内 25A最多供5000W,实际控制在2000W内 32A最多供7000W,实际控制在3000W内 40A最多供9000W,实际控制在4500W内 电器的额定电流与导线标称横截面积数据见表2。 表2 电器的额定电流与导线标称横截面积数据 电器的额定电流: A 导线标称横截面积:MM2 ≤6 0.75 >6 -10 1 >10 -16 1.5 >16 -25 2.5

>25 -32 4 >32 -40 6 >40 -63 10 多大的电源线径可以负荷最大多少的功率和电流了吧?请分别以0.75、1、1.5、2.5、4、6(平方毫米)的铜芯线 0.75mm2、5A;1mm2、6A;1.5mm2、9A;2.5mm2、15A;4mm2、24A;6mm2、36A。 如何合计算电线所能承受的电功率 如果已知电线的截面积要如何,要如何计算该电线所能承受的最大电功率? 或已知所需电功率,如何计算出该使用多少mm2电线. 回复: 我们可以通过查电工手册,得出电线的最大允许载流量,根据公式 功率P=电压U×电流I 计算出的功率就是电线所能承受的最大电功率。 例如:在220伏的电源上引出1.5平方毫米导线,最大能接多大功率的电器? 解:查下面手册可知1.5平方毫米导线的载流量为22A 根据:功率P=电压U×电流I=220伏×22安=4840瓦

答:最大能接上4840瓦的电器 反之,已知所需功率,我们根据上面的公式求电流 电流=功率÷电压 得出电流再查手册就能知道要用多大的导线。 例如:要接在220伏电源上的10千瓦的电器,要用多大的导线? 解:根据:电流=功率÷电压=10000瓦÷220伏=45.5安 查下面手册可知,要用6平方毫米的导线 答:要用6平方毫米的导线 500V及以下铜芯塑料绝缘线空气中敷设,工作温度30℃,长期连续100%负载下的载流量如下: 1.5平方毫米――22A 2.5平方毫米――30A 4平方毫米――39A 6平方毫米――51A 10平方毫米――70A 16平方毫米――98A

弱电工程电源线衰减计算(适合DC12V远传)

弱电工程电源线衰减计算(适合DC12V远传) 线缆的压降与以下因素有关: 1、传输线的规格,即线径;知道线径通过查表即知其电阻率! 2、传输线的距离; 3、前端设备(摄像机、云台、解码器)的动作电流。(但台情况下,如果多台则要加N) 4、要知道控制端的控制电压。 5、要上过初中物理课,知道欧姆电路PIR,功率、电流、电阻之间的公式关系! 6、要懂数学计算。

表中可以看出金属的电阻率较小,合金的电阻率较大,非金属和一些金属

氧化物更大,而绝缘体的电阻率极大。锗、硅、硒、氧化铜、硼等的电阻率比绝缘体小而比金属大,我们把这类材料叫做半导体(semiconductors)。总结:常态下(由表可知)导电性能最好的依次是银、铜、铝,这三种材料是最常用的,常被用来作为导线等,其中铜用的最为广,几乎现在的导线都是铜的(精密仪器,特殊场合除外)铝线由于化学性质不稳定容易氧化已被淘汰。由于铝密度小,取材广泛,且价格比铜便宜,目前被广泛用于电力系统中传输电力的架空输电线路。为解决铝材刚性不足缺陷,一般采用钢芯铝绞线,即铝绞线内部包有一根钢线,以提高强度。银导电性能最好但由于成本高很少被采用,只有在高要求场合才被使用,如精密仪器、高频震荡器、航天等。顺便说下金,在某些场合仪器上触点也有用金的,那是因为金的化学性质稳定故采用,并不是因为其电阻率小所至。 1.线径计算:电线电缆的规格都是用横截面积表示,如1.5mm2 、2.5mm2等,通常可以将导线的线径除以2,再平方,乘以3.14。如1.5平方独股铜线线径1.38mm,计算(1.38/2)×(1.38/2)×3.14×1股=1.494954平方,这就是合格的国标线径。 2.电阻计算:电阻值=电阻率*长度/横截面 3.如果把各种材料制成长1米、横截面积1平方毫米的导线,在20℃时测量它们的电阻(称为这种材料的电阻率)并进行比较,则银的电阻率最小,其次是按铜、铝、钨、铁、锰铜、镍铬合金的顺序,电阻率依次增大。

电线电缆负荷计算方法

电线电缆负荷计算方法 实际使用中,一般电工都用好记的"经验公式":即每一平方毫米截面积的铜芯线可以 通过约4.5---5A的电流。 如果是单相电路,则每1KW的负载电流约为4.5A,如果是三相平衡负载,那每1KW的负载电流约为2A。 每平方毫米截面积的铜芯线,可以带1KW的单相负载或2.5KW的三相平衡负载,以此类推,就可以知道多大的电缆芯线可以带多大的负载了. 拖动选线一般不考虑长度,因为电源和动力的距离都很近。 环境温度只考虑穿管和架空两种形式。 拖动选线主要考虑的是动力所需要的电流大小。一般计算电流后还要考虑启动电流和使用系数。 以30千瓦的电机为例来说说选择导线的过程: 30KW的电机功率比较大,应该是三相电机。对于三相平衡电路而言,三相电路功率的计算公式是:P=1.732IUcosφ。 由三相电路功率公式可推出线电流公式: I=P/1.732Ucosφ 式中: P为电路功率 U为线电压,三相是380V cosφ是感性负载功率因素,一般取0.75 你的30KW负载的线电流: I=P/1.732Ucosφ=30000/1.732*380*0.75=30000/493.62=60.8A 还要根据负载的性质和数量修正电流值。 如果负载中大电机机多,由于电机的启动电流很大,是工作电流的4到7倍,所以还要考虑电机的启动电流,但启动电流的时间不是很长,一般在选择导线时只按1.3到1.7的系数考虑。这里取1.5,那么电流就是91A。 如果负载中数量多,大家不是同时使用,可以取使用系数为0.5到0.8,这里取0.8,这里只一台电机,就取1,电流为91A。就可以按这个电流选择导线、空开、接触器、热继电器等设备。计算电流的步骤是不能省略。 导线选择:

线径和电流的关系

线径和电流的关系 导线截面积与电流的关系 一般铜线安全计算方法是: 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28A。 4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35A 。 6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48A 。 10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65A。 16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91A 。 25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120A。 如果是铝线,线径要取铜线的倍。 如果铜线电流小于28A,按每平方毫米10A来取肯定安全。 如果铜线电流大于120A,按每平方毫米5A来取。 导线的截面积所能正常通过的电流可根据其所需要导通的电流总数进行选择,一般可按照如下顺口溜进行确定: 十下五,百上二, 二五三五四三界,柒拾玖五两倍半,铜线升级算. 给你解释一下,就是10平方一下的铝线,平方毫米数乘以5就可以了,要是铜线呢,就升一个档,比如平方的铜线,就按4平方计算.一百以上的都是截面积乘以2, 二十五平方以下的乘以4, 三十五平方以上的乘以3, 柒拾和95平方都乘以,这么几句口诀应该很好记吧, 说明:只能作为估算,不是很准确。 另外如果按室内记住电线6平方毫米以下的铜线,每平方电流不超过10A就是安全的,从这个角度讲,你可以选择平方的铜线或平方的铝线。 10米内,导线电流密度6A/平方毫米比较合适,10-50米,3A/平方毫米,50-200米,2A/平方毫米,500米以上要小于1A/平方毫米。从这个角度,如果不是很远的情况下,你可以选择4平方铜线或者6平方铝线。 如果真是距离150米供电(不说是不是高楼),一定采用4平方的铜线。 导线的阻抗与其长度成正比,与其线径成反比。请在使用电源时,特别注意输入与输出导线的线材与线径问题。以防止电流过大使导线过热而造成事故。 下面是铜线在不同温度下的线径和所能承受的最大电流表格。 导线的阻抗与其长度成正比与线径成反比,请在使用电源时, 需特别注意 输入与输出导线的线径问题,以防止因电流太大引起过热, 而造成意外,下列 表格为导线在不同温度下的线径与电流规格 表。(请注意:线

电力电缆价格计算公式

电力电缆的成本价格计算公式 一,名称及标识: 1.VV是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 2.YJV是交联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 3.BV电线正确的名称是:铜芯聚氯乙烯绝缘电线 4.BVR电线中文名:铜芯聚氯乙烯绝缘软护套电线. 电线结构:导体+绝缘体 . 字母B代表布电线,电压:300/500V. 字母V代表PVC聚氯乙烯,也就是塑料绝缘层. 字母R代表软的意思,要做到软,就是增加导体根数,减少每根线的直径. 结构:导体为铜丝,平均每根铜丝直径小于一毫米. 常用的国标Bvr线型号从1平方到240平方不等. 用途:适用于交流电压450/750V及以下动力装置、日用电器、仪表及电信设备用的电缆电线(如配电箱等). 二,电力电缆的成本价格计算公式: 铜芯电力电缆系列价格公式如下:铜的重量X铜价计算:丝经÷ 2.橡套电缆的成本价格计算

平方=铜的重量X当时的铜价+橡胶的价格(重量元/斤)=成本价格+10%的加工费 电缆的价格=制造材料成本+固定费用+税收+业务费+利润 制造材料成本=材料成本*(1+材料消耗)(材料成本即为理论计算出来的值) 固定费用根据各个公司的情况有所不同,一般包括生产工资、管理工资、水电费、修理费、折旧费、房租费、运输费用 电力电缆YJV-1KV 3*95+1*70表示:意思就是3根95平方毫米加上一根70平方毫米的电缆压在一条线里面 国标电线电缆的单丝 : BV电线 1平方用丝????? 平方用丝 平方用丝 4平方用丝 6平方用丝 10平方用丝 16平方用丝 25平方用丝

50平方用丝70平方用丝95平方用丝VV电缆 1平方用丝平方用丝 平方用丝 4平方用丝6平方用丝10平方用丝16平方用丝25平方用丝35平方用丝50平方用丝70平方用丝95平方用丝70平方用丝

线缆线径功率计算

电线截面积及线径计算方法 电缆大小用平方标称,多股线就是每根导线截面积之和,如48股(每股线径0.2)1.5平方的线:0.785X(0.2X0.2)X48=1.5 导线截面积与载流量的计算: 一、一般铜导线载流量导线的安全载流量是根据所允许的线芯最高温度、冷却条件、敷设条件来确定的。一般铜导线的安全载流量为 5~8A/mm2,铝导线的安全载流量为3~5A/mm2。 [关键点]一般铜导线的安全载流量为5~8A/mm2,铝导线的安全载流量为3~5A/mm2。如:2.5 mm2 BVV铜导线安全载流量的推荐值2.5×8A/mm2=20A 4 mm2 BVV铜导线安全载流量的推荐值 4×8A/mm2=32A。 二、计算铜导线截面积利用铜导线的安全载流量的推荐值 5~8A/mm2,计算出所选取铜导线截面积S的上下范围: S=[ I /(5~8)]=0.125 I ~0.2 I(mm2) S-----铜导线截面积(mm2) I-----负载电流(A) 三、功率计算一般负载(也可以成为用电器,如点灯、冰箱等等)分为两种,一种式电阻性负载,一种是电感性负载。对于电阻性负载的计算公式:P=UI 对于日光灯负载的计算公式:P=U Icosф,其中日

光灯负载的功率因数cosф=0.5。不同电感性负载功率因数不同,统一计算家庭用电器时可以将功率因数cosф取0.8。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家庭所有用电器加上总功率为6000瓦,则最大电流是 I=P/Ucosф=6000/220*0.8=34(A) 但是,一般情况下,家里的电器不可能同时使用,所以加上一个公用系数,公用系数一般0.5。所以,上面的计算应该改写成I=P*公用系数/Ucosф=6000*0.5/220*0.8=17(A) 也就是说,这个家庭总的电流值为17A。则总闸空气开关不能使用16A,应该用大于17A的。 电线截面积与安全载流量的计算 一、一般铜导线载流量导线的安全载流量是根据所允许的线芯最高温度、冷却条件、敷设条件来确定的。 一般铜导线的安全载流量为5~8A/mm2,铝导线的安全载流量为 3~5A/mm2。<关键点> 一般铜导线的安全载流量为5~8A/mm2,铝导线的安全载流量为 3~5A/mm2。如:2.5mm2BVV铜导线安全载流量的推荐值 2.5×8A/mm2=20A4mm2BVV铜导线安全载流量的 推荐值4×8A/mm2=32A

电力电缆工程计算规程

第八节电缆 本节定额适用10KV以下的电力及控制电缆敷设,未考虑在河流积水区、水底、井下等条件下的敷设。35KV以上的各种型式、规格的电力电缆敷设、中间接头和终端头的制作安装,电力行业则执行《电力建设工程预算定额》第4册(送电线路安装工程)中的第七章电缆工程的相应定额。 一、电缆敷设 1、电缆敷设定额综合了不同的敷设方式,即土沟内、穿管、支架、沿墙卡设、钢索、沿支架卡设、垂直敷设七种方式,定额将这七种方式按一定的比例进行了综合扩大,因此,在实际工作中不论采取何种方式,一律不作换算和调整。电缆敷设按不同截面以延长米计算并套用定额。其截面计算是电缆单芯计算套用定额,不得将三芯及零线的截面相加计算,电缆头制作及安装亦相同。 2、“竖直通道电缆”子目主要适用于高层建筑和电视塔等电缆工程,由于竖直电缆敷设定额是按电缆垂直敷设的安装条件综合考虑的,并不是高层建筑的专用电缆,因此应和其他电缆一样按规定条件计取各种应计取的费用。 3、单芯电缆敷设、终端头、中间接头可按同截面的三芯电缆敷设定额基价,乘以0.66的系数。 4、37芯以下的控制电缆敷设套用35mm2的电力电缆敷设定额。 5、电缆敷设及电缆头制作安装定额是按铝芯电缆编制的,因此,铜芯电缆敷设按相应截面的铝芯电缆安装定额人工和机械乘1.4的系数,电缆头制作安装按相应定额乘以1.2的系数。 6、电缆在山地、丘陵地区直埋敷设时,人工乘以1.3的系数,该地段所需的材料如固定桩、夹具等按实际用量计算。 7、厂外电缆(包括进厂部分)敷设,套用《电力建设工程预算定额》第四册“送电线路安装工程”35KV电缆敷设相应定额乘以0.9的系数。由于进厂电缆较远,需要另计工地运输,执行第四册“送电线路工程”的电缆敷设定额的相应项目。注:电力行业预算定额为第四册。 8、电缆桥架、托盘、槽盒等,如现场制作时,应套用第六章“轻型铁构件制作”定额,其安装应执行第十册“自动化控制装置及仪表工程”中第十一章“附件安装”定额的相应项目。

计算线径与电流的常用方法

计算线径与电流的常用方法 绝缘导线载流量估算如下: 导线截面(mm 2 ) 1 1.5 2.5 4 6 10 16 25 35 50 70 95 120 载流是截面倍数9 8 7 6 5 4 3.5 3 2.5 载流量(A) 9 14 23 32 48 60 90 100 123 150 210 238 300 估算口诀: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穿管根数二三四,八七六折满载流. 说明:(1)本节口诀对各种绝缘线(橡皮和塑料绝缘线)的载流量(安全电流)不是直接指出,而是“截面乘上一定的倍数”来表示,通过心算而得.由表5 3可以看出:倍数随截面的增大而减小.“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说的是2.5mm’及以下的各种截面铝芯绝缘线,其载流量约为截面数的9倍.如2.5mm’导线,载流量为2.5×9=22.5(A).从4mm’及以上导线的载流量和截面数的倍数关系是顺着线号往上排,倍数逐次减l,即4×8、6×7、10×6、16×5、25×4.“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说的是35mm”的导线载流量为截面数的3.5倍,即35×3.5=122.5(A).从50mm’及以上的导线,其载流量与截面数之间的倍数关系变为两个两个线号成一组,倍数依次减0.5.即50、70mm’导线的载流量为截面数的3倍;95、120mm”导线载流量是其截面积数的2.5倍,依次类推.“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上述口诀是铝芯绝缘线、明敷在环境温度25℃的条件下而定的.

若铝芯绝缘线明敷在环境温度长期高于25℃的地区,导线载流量可按上述口诀计算方法算出,然后再打九折即可;当使用的不是铝线而是铜芯绝缘线,它的载流量要比同规格铝线略大一些,可按上述口诀方法算出比铝线加大一个线号的载流量.如16mm’铜线的载流量,可按25mm2铝线计算. 一般铜线安全计算方法是: 2.5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28A. 4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35A . 6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48A . 10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65A. 16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91A . 25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120A. 如果是铝线,线径要取铜线的1.5-2倍. 如果铜线电流小于28A,按每平方毫米10A来取肯定安全. 如果铜线电流大于120A,按每平方毫米5A来取.

10KV电缆的线路损耗及电阻计算公式

10KV电缆的线路损耗及电阻计算公式 线损理论计算是降损节能,加强线损管理的一项重要的技术管理手段。通过理论计算可发现电能损失在电网中分布规律,通过计算分析能够暴露出管理和技术上的问题,对降损工作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能够使降损工作抓住重点,提高节能降损的效益,使线损管理更加科学。所以在电网的建设改造过程以及正常管理中要经常进行线损理论计算。 线损理论计算是项繁琐复杂的工作,特别是配电线路和低压线路由于分支线多、负荷量大、数据多、情况复杂,这项工作难度更大。线损理论计算的方法很多,各有特点,精度也不同。这里介绍计算比较简单、精度比较高的方法。 理论线损计算的概念 1.输电线路损耗 当负荷电流通过线路时,在线路电阻上会产生功率损耗。 (1)单一线路有功功率损失计算公式为 △P=I2R 式中△P--损失功率,W; I--负荷电流,A; R--导线电阻,Ω (2)三相电力线路 线路有功损失为 △P=△PA十△PB十△PC=3I2R (3)温度对导线电阻的影响: 导线电阻R不是恒定的,在电源频率一定的情况下,其阻值 随导线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铜铝导线电阻温度系数为a=0.004。 在有关的技术手册中给出的是20℃时的导线单位长度电阻值。但实际运行的电力线路周围的环境温度是变化的;另外;负载电流通过导线电阻时发热又使导线温度升高,所以导线中的实际电阻值,随环境、温度和负荷电流的变化而变化。为了减化计算,通常把导线电阴分为三个分量考虑:1)基本电阻20℃时的导线电阻值R20为 R20=RL 式中R--电线电阻率,Ω/km,; L--导线长度,km。 2)温度附加电阻Rt为 Rt=a(tP-20)R20 式中a--导线温度系数,铜、铝导线a=0.004; tP--平均环境温度,℃。 3)负载电流附加电阻Rl为 Rl= R20 4)线路实际电阻为 R=R20+Rt+Rl (4)线路电压降△U为 △U=U1-U2=LZ 2.配电变压器损耗(简称变损)功率△PB 配电变压器分为铁损(空载损耗)和铜损(负载损耗)两部分。铁损对某一型号变压器来说是固定的,与负载电流无关。铜损与变压器负载率的平方成正比。 配电网电能损失理论计算方法 配电网的电能损失,包括配电线路和配电变压器损失。由于配电网点多面广,结构复杂,客户用电性质不

电线线径计算方法

电线线径计算方法 一般铜线安全计算方法是: 2.5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28A。 4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35A 。 6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48A 。 10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65A。 16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91A 。 25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120A。 估算口诀: 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 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 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 穿管根数二三四,八七六折满载流。 说明:(1)本节口诀对各种绝缘线(橡皮和塑料绝缘线)的载流量(安全电流)不是直接指出,而是“截面乘上一定的倍数”来表示,通过心算而得。由表5 3可以看出:倍数随截面的增大而减小“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说的是2.5mm’及以下的各种截面铝芯绝缘线,其载流量约为截面数的9倍。如2.5mm’导线,载流量为2.5×9=22.5(A)。从4mm及以上导线的载流量和截面数的倍数关系是顺着线号往上排,倍数逐次减,即4×8、6×7、10×6、16×5、25×4。“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说的是35mm”的导线载流量为截面数的3.5倍,即35×3.5=122.5(A)。从50mm’及以上的导线,其载流量与截面数之间的倍数关系变为两个两个线号成一组,倍数依次减0.5。即50、70mm’导线的载流量为截面数的3倍;95、120mm”导线载流量是其截面积数的2.5倍,依次类推。“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上述口诀是铝芯绝缘线、明敷在环境温度25℃的条件下而定的。若铝芯绝缘线明敷在环境温度长期高于25℃的地区,导线载流量可按上述口诀计算方法算出,然后再打九折即可;当使用的不是铝线而是铜芯绝缘线,它的载流量要比同规格铝线略大一些,可按上述口诀方法算出比铝线加大一个线号的载流量。如16mm’铜线的载流量,可按25mm2铝线计算我一般是这样计算的知道功率就用功率除以电压得到电流,然后用电流除以每平方毫米载流大约4-6A的常数,得到的就是电缆的线径。 给你个最简单快速的算法,1个平方带2个千瓦

电力电缆常用计算公式

?电线电缆载流量计算 交流电阻计算 绝缘介质损耗计算 电线电缆金属套和屏蔽的损耗计算 铠装损耗计算 热阻计算 载流量计算 ?电线电缆允许短路电流计算 ?电线电缆短时过负荷电缆载流量计算?电力电缆相序阻抗计算 ?电线电缆导体和金属屏蔽热稳定计算

电线电缆载流量计算 一、交流电阻计算 1. 集肤和邻近效应对应的Ks 和Kp 系数的经验值: 导体不干澡浸渍: 0.1=s k 0.1=p k 导体干燥浸渍: 0.1=s k 8.0=p k 2. 工作温度下导体直流电阻: )]20(1[200-+?='θαR R 0R —20oC 时导体直流电阻 OHM/M 20α—20oC 时导体电阻温度系数 3. 集肤效应系数: 1.一般情况: s S R f X κπ72108-?' = 4 4 8.0192s s s X X Y += 2. 穿钢管时: s S R f X κπ72108-?' = 5.18.01924 4 ?+=s s s X X Y f —电源频率Hz 4. 邻近效应系数: a. 二芯或二根单芯电缆邻近效应因数: p p R f X κπ72108-?' = 一般情况: 9.2)(8.01922 4 4?+=s d X X Y c p p

穿钢管时: 5.19.2)(8.01922 4 4??+=s d X X Y c p p p dc:导体直径 mm s :各导体轴心间距 mm b. 三芯或三根单芯电缆邻近效应因数: p p R f X κπ72108-?' = (1) 圆形导体电缆 一般情况: ]27 .08.019218.1)(312.0[)(8.0192442 24 4 +++?+=p p c c p p p X X s d s d X X Y dc:导体直径 mm s :各导体轴心间距 mm 穿钢管时: 5.1]27 .08.019218.1)(312.0[)(8.0192442 24 4 ?+++?+=p p c c p p p X X s d s d X X Y dc:导体直径 mm s :各导体轴心间距 mm (2) 成型导体电缆 一般情况: ]}27 .08.019218.1)(312.0[)(8.0192{3244 2 24 4++++?++=p p x X x X p p p X X t d d t d d X X Y 穿钢管时: 5.1]}27 .08.019218.1)(312.0[)(8.0192{3244 2 24 4?++++?++=p p x X x X p p p X X t d d t d d X X Y

电力电缆计算规则

电力电缆计算规则 一、电力电缆 电力电缆头分为终端头和中间接头,按安装场所分有户内式和户外式;按电缆头制作安装材料分为干包式、环氧树脂浇注式和热缩式等三类. (1)干包式电力电缆头制作安装.干包式电力电缆头使用塑料带包缠电缆头制作安装不采用填充剂,也不用任何壳体,因而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和施工方便等优点,但只适用于户内低压(≤1kv)全塑或橡皮绝缘电力电缆。干包式电力电缆头分为户内终端头和户内中间接头,按电缆线芯截面大小,以“个”为计量单位计算。定额中已包含了1个ST型手套,但终端盒、保护盒、铅套管和安装支架等项费用未包括,应另行计算。对于全塑电缆和橡皮绝缘电力电缆,其干包电缆头也可以不装设终端盒,既属于“简包电缆头”制作安装。 (2)浇注式电力电缆头制作安装。浇注式电力电缆头是由环氧树脂外壳和套管,配以出线金具,经组装后浇注环氧树脂复合物而成。环氧树脂是一种优良的绝缘材料,特别是具有初始电性能好,机械强度高,成型容易,阻油能力强和粘接性优良等特点,因而获得广泛的使用。主要用于油浸纸绝缘电缆,分户内式、户外式两类,并区分浇注式电缆终端头和浇注式电缆中间接头,分高压(≤10kv)和低压(≤1kv),按电缆线芯截面大小划分等级,以“个”为计量单位计算工程量,主材费应另计。另外,浇注式电力电缆中间接头制作安装定额未包括保护盒、铅套管和支架的制作安装,浇注式电力电缆终端头制作安装定额中则未包括电缆终端盒和支架的制作安装,应另行计算。 (3)热缩式电力电缆头制作安装。热缩式电力电缆头是由聚烯泾、硅酸胶和多种添加剂共混得到多相聚合物,经过γ射线或电子束等高能射线辐照而成的多相聚合物辐射交联热收缩材料,既电缆头是由辐射交联热收缩电缆附件制成的。热收缩电缆附件适用于0.5-10 kv交联聚乙烯电缆及各种类型的电缆头制作安装,应区分户内式、户外式和区分热缩式电缆终端头、热缩式电缆中间接头,以及区分高压(≤10kv)和低压(≤1kv),按电缆线芯截面大小划分等级,以“个”为计量单位计算工程量,主材费应另计。另外,热缩式电缆终端头制作安装定额中未包括支架和防护罩,户外热缩式电力电缆终端头制作安装定额中不包括安装支架,拖箍、螺栓及防护罩。热缩式电力电缆中间接头制作安装定额未包括保护盒、铅套管和支架的制作安装,均应另行计算。 在进行电力电缆头制作安装计算时,1根电缆按2个终端头考虑,中间接头按设计确定,如设计没有规定时,按实际情况计算(一般可按250米一个中间接头考虑)。 另外,上述的三种电力电缆均按照铝三芯(含四芯)电缆考虑,故铜三芯(含四芯)电力电缆制作安装应按规定进行调整,既按同截面铝芯电缆头定额乘以系数1.2;如为双屏蔽电缆头制作安装,其定额的人工费乘以系数1.05;5芯电力电缆头制作安装按照同线芯材质、同截面三芯电缆头制作安装定额乘以系数1.2。240mm2以上的电缆头接线端子属于异型端子,需要单独加工,应按实际加工价格计算。 二、控制电缆 控制电缆工作电压低(≤1kv)、线芯多(2-48芯)、截面小(≤10mm2),主要用于控制线路和信号线路之中。 (1)控制电缆敷设。控制电缆一般为铜芯电缆,其敷设也分为水平敷设和竖直敷设两种。控制电缆水平敷设和垂直通道中敷设均应区分电缆芯数,“100米”为计量单位计算工程量,控制电缆主材费用应另行计算。 (2)控制电缆头制作安装。控制电缆头制作安装工程量,应区分控制电缆头终端头和中间接头,按电缆芯数划分等级,以“个”为计量单位计算工程量。热控制电缆头制

电源线径计算

A.1.1 交流电缆的截面积 A.1.1.1 确认交流电缆的截面积步骤 1.计算每一相交流输入的相电流值。 计算公式为: Iin= Io*Vo η*Cosφ*Vin*3 提示: 该公式为电源系统三相输入时每一相电流的计算公式。当电源系统为单 相输入时,计算输入相电流就不需要除3。 其中: Iin——交流输入的相电流。 Io——电源系统的额定输出电流。 Vo——电源系统的输出电压。一般取电源系统的均充电压值,48 V 电源系统取56.4 V,24V电源系统取28.2 V。 η——电源系统的效率。一般取0.9。 Cosф——电源系统的功率因数。ZXDU3000和ZXDU1500系统一 般取0.92;ZXDU90E系统一般取0.7;其他电源系统一般取0.98, 包括本电源系统。 Vin——交流输入相电压。一般取电源系统额定功率输出时的交流 输入最小电压值。由于各个电源系统的交流输入最小电压值稍有 差异,在计算时可选取额定值的80%,即220*0.8=176 V作为电源 系统的交流输入最小电压值。 2.确定相线的最终截面积。 (1)计算相线的理论截面积。 计算公式为: S 理论Iin Jec

其中: S理论――相线的理论截面积。 Iin——交流输入的相电流。 Jec――经济电流密度。交流电缆宜采用铜芯线,电缆的截面积应 与负荷相适应。计算电缆截面积时,推荐电缆电流密度为 2.5 A/mm2~4.0 A/mm2。 (2)计算相线的工程截面积。 计算公式为: S 工程S 理论 *K工程富余量 其中: S工程――相线的工程截面积。 S理论――相线的理论截面积。 K工程富余量――工程富余量。在工程设计时,为了保持设备的正常 运行,还需预留一定的工程富余量。一般取1.2。 (3)根据相线的工程截面积,查阅常用电缆截面积等级表,确认相线的最终截面积。 相线的最终截面积必须大于或等于相线的工程截面积。常用电缆 截面积等级见表错误!文档中没有指定样式的文字。-1。 表错误!文档中没有指定样式的文字。-1 常用电缆截面积等级表 3.确认零线的截面积。 (1)当交流输入电缆选用3+1(3条火线+一条零线)或3+2(3条火线+一条零线+一条地线)多芯单根电缆时,零线的截面积不需要选 择。 (2)当交流输入电缆采用单芯多根电缆时,在交流三相输入的情况下,零线的截面积应不小于相线的截面积的一半。 (3)当交流输入电缆采用单芯多根电缆时,在交流单相输入的情况下,

电缆线的承受负荷计算公式

估算口诀 仅供参考 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 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 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 穿管根数二三四,八七六折满载流. 说明: ()本节口诀对各种绝缘线(橡皮和塑料绝缘线)地载流量(安全电流)不是直接指出,而是"截面乘上一定地倍数"来表示,通过心算而得.由表可以看出:倍数随截面地增大而减小. "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说地是.’及以下地各种截面铝芯绝缘线,其载流量约为截面数地倍.如.’导线,载流量为.×=.().从’及以上导线地载流量和截面数地倍数关系是顺着线号往上排,倍数逐次减,即×、×、×、×、×. "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说地是"地导线载流量为截面数地.倍,即×.=.().从’及以上地导线,其载流量与截面数之间地倍数关系变为两个两个线号成一组,倍数依次减..即、’导线地载流量为截面数地倍;、"导线载流量是其截面积数地.倍,依次类推. "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上述口诀是铝芯绝缘线、明敷在环境温度℃地条件下而定地.若铝芯绝缘线明敷在环境温度长期高于℃地地区,导线载流量可按上述口诀计算方法算出,然后再打九折即可;当使用地不是铝线而是铜芯绝缘线,它地载流量要比同规格铝线略大一些,可按上述口诀方法算出比铝线加大一个线号地载流量.如’铜线地载流量,可按铝线计算. 一般铜线安全计算方法是: 平方毫米铜电源线地安全载流量--. 平方毫米铜电源线地安全载流量--. 平方毫米铜电源线地安全载流量--. 平方毫米铜电源线地安全载流量--. 平方毫米铜电源线地安全载流量--. 平方毫米铜电源线地安全载流量--. 如果是铝线,线径要取铜线地倍. 如果铜线电流小于,按每平方毫米来取肯定安全. 如果铜线电流大于,按每平方毫米来取. 导线地截面积所能正常通过地电流可根据其所需要导通地电流总数进行选择,一般可按照如下顺口溜进行确定: 十下五,百上二, 二五三五四三界,柒拾玖五两倍半,铜线升级算. 给你解释一下,就是平方一下地铝线,平方毫米数乘以就可以了,要是铜线呢,就升一个档,比如平方地铜线,就按平方计算.一百以上地都是截面积乘以, 二十五平方以下地乘以, 三十五平方以上地乘以, 柒拾和平方都乘以,这么几句口诀应该很好记吧, 说明:只能作为估算,不是很准确. 另外如果按室内记住电线平方毫米以下地铜线,每平方电流不超过就是安全地,从这个角度讲,你可以选择平方地铜线或平方地铝线. 米内,导线电流密度平方毫米比较合适,米,平方毫米米,平方毫米,米以上要小于平方毫米.从这个角度,如果不是很远地情况下,你可以选择平方铜线或者平方铝线. 如果真是距离米供电(不说是不是高楼),一定采用平方地铜线. 导线地阻抗与其长度成正比,与其线径成反比.请在使用电源时,特别注意输入与输出导线地线材与线径问题.以防止电流过大使导线过热而造成事故. 导线线径一般按如下公式计算:

2002电缆安装损耗率计算说明

说明 一、电缆敷设定额适用于lOkV以下的电力电缆和控制电缆敷设。定额按平原地区和厂内电缆工程的施工条件考虑,未考虑在积水区、水底、井下等特殊条件下的电缆敷设,厂外电缆(包括进厂部份)敷设工程按本册第十章有关定额另计工地运输。 二、电缆在一般山地、丘陵地区敷设时,其定额人工乘以系数1.3。该地段所需的施工材料如固定桩、夹具等按实另计。 三、电缆敷设定额未考虑因波形敷设增加长度、弛度增加长度、电缆绕梁(柱)增加长度以及电缆与设备连接、电缆接头等必要的预留长度,该增加长度应计人工程量之内(详见本章工程量计算规则)。 四、电力电缆头定额按铝芯电缆考虑,未编列铜芯电力电缆头定额的项目按同截面电缆头定额乘以系数1.2,双屏蔽电缆头制作安装人工乘以系数1.05。 五、电力电缆敷设定额均按三芯(包括三芯连地)考虑,5芯电力电缆敷设定额乘以系数1.3,6芯电力电缆乘以系数1.6,每增加一芯定额增加30%,以此类推。单芯电力电缆敷设按同截面电缆定额乘以0.67。截面400mm2以上至800mm2的单芯电力电缆敷设按400mm2电力电缆定额执行;截面800mm2-1000mm2的单芯电力电缆敷设按400mm2电力电缆乘以系数1.25执行。240mm2以上的电缆头的接线端子为异型端子,需要单独加工,应按实际加工价计算。 六、电缆沟与电气管道沟的挖填方执行本册第十章有关定额。 七、桥架安装: 1.桥架安装包括运输、组对、吊装、固定,弯通或三、四通修改、制作组对,切割口防腐,桥架开孔,上管件、隔板安装、盖板安装、接地、附件安装等工作内容。 2.桥架支撑架定额适用于立柱、托臂及其他各种支撑架的安装。本定额已综合考虑了采用螺栓、焊接和膨胀螺栓三种固定方式,实际施工中,不论采用何种固定方式,定额均不作调整。3.玻璃钢梯式桥架和铝合金梯式桥架定额均按不带盖考虑,如这两种桥架带盖,则分别执行玻璃钢槽式桥架定额和铝合金槽式桥架定额。 4.钢制桥架主结构设计厚度大于3mm时,定额人工、机械乘以系数1.2。 5.不锈钢桥架按本章钢制桥架定额乘以系数1.1执行。 八、电缆敷设系综合定额,已将裸包电缆、铠装电缆、屏蔽电缆等因素考虑在内,因此凡10kV 以下魄电力电缆和控制电缆均不分结构形式和型号,一律按相应的电缆截面和芯数执行定额。 九、直径中100以下的电缆保护管敷设执行本册配管配线章有关定额。 十、本定额未包括下列工作内容: 1.隔热层、保护层的制作、安装。 2.电缆冬季施工的加温工作和在其他特殊施工条件下的施工措施费和施工降效增加费。 十一、吊电缆的钢索及拉紧装置,应按本册相应定额另行计算。 十二、钢索的计算长度以两端固定点的距离为准,不扣除拉紧装置的长度。 工程量计算规则 一、直埋电缆的挖、填土(石)方,除特殊要求外,按表1计算土方工程量。 表1 直埋电缆的挖、填土{石)方量 项目 电缆根数 1—2 每增一根 每米沟长挖方量(m3) 0.45 0.153 注:①两根以内的电缆沟,系按上口宽度600mm、下口宽度400mm,深度900mm计算的常规土方量(深度按规范的最低标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